TW201841358A -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41358A
TW201841358A TW106145634A TW106145634A TW201841358A TW 201841358 A TW201841358 A TW 201841358A TW 106145634 A TW106145634 A TW 106145634A TW 106145634 A TW106145634 A TW 106145634A TW 201841358 A TW201841358 A TW 20184135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optical sheet
light source
source devic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喜直信
松浦大輔
森長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1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135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若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則可提供一種第1間隔物60,該第1間隔物60被使用於具備有第1光學片50與和第1光學片50相對向之LED構裝基板40的面光源裝置20,且被配置於第1光學片50與LED構裝基板40之間,使第1光學片50與LED構裝基板40分離,該第1間隔物60具備有壁部62與開口部61,該壁部62具備有第1部分63與第2部分64,該第1部分6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6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63交叉,該開口部61存在於壁部62以外之區域,且作為使光通過之光通過區域。

Description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案主張已申請之日本申請案的特願2016-253328(申請日:2016年12月27日)、特願2016-253332(申請日:2016年12月27日)及特願2017-104442(申請日:2017年5月26日)之優先權,其揭示內容整體藉由引用而作為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近年來,迅速普及之LED影像顯示裝置,通常具備有液晶顯示面板等顯示畫面與從背面側照明此顯示畫面之LED面光源裝置。目前,LED影像顯示裝置通常大多使用側光(edge light)型LED面光源裝置,但從明亮度之觀點,正研究使用直下型LED面光源裝置。
於直下型LED面光源裝置中,從提升LED面光源裝置其發光面之亮度的面內均勻性等的觀點,於LED元件上配置有光學片。作為此種光學片,例如有時會使用下述之透光反射片:於將源自LED元件之光加以反射的白色等之樹脂製反射片,形成有開口部隨著從LED元件正上面朝向LED元件周圍慢慢變大之類的開口圖案(參照日本特開2010-272245號公報)。由於藉由使用具有此種開口圖案之透光反射片,而可將LED元件正上面之光反射向周圍擴散,從周圍之開口部射出光,因此,能夠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
為了藉由光學片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必須使光學片與構裝有LED元件之LED構裝基板分離。因此,通常於LED構裝基板與光學片之間,配置 有用以使光學片與LED構裝基板分離之複數個柱狀間隔物。
然而,若使用柱狀間隔物,則於間隔物間光學片會有彎曲之虞。尤其是當使用透光反射片作為光學片之情形時,若於透光反射片產生彎曲,則開口圖案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會改變,因而會有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
又,目前正在研究將LED影像顯示裝置使用於汽車等車輛或廣告媒體。於車輛之情形,由於會自車輛發生振動,因此,車輛之振動有時亦會傳遞至裝載於車輛之LED影像顯示裝置。並且,廣告媒體之情形亦同,例如當將LED影像顯示使用於車站月台等之看板或具有車輪等之移動式看板的情形時,有時電車等之振動或移動時之振動亦會傳遞至LED影像顯示裝置。
然而,以往之LED面光源裝置,現況是對於振動或撞擊並未採取任何對策。因此,若對具備有光學片及柱狀間隔物之LED面光源裝置進行振動測試,則假設即使可正確地進行LED元件與光學片之對位,亦會有下述之虞:因振動而使得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產生偏離,即產生所謂之位置偏離。尤其是當使用透光反射片作為光學片之情形時,若產生透光反射片之位置偏離,則由於開口圖案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會產生偏離,因此會有亮度的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又,若進行振動測試,則柱狀間隔物有時亦會發生破損。
又,當使用透光反射片作為光學片之情形時,於使透光反射片與構裝有LED元件之LED構裝基板分離的狀態下,使LED元件正上面之光反射並向周圍擴散,使光從周圍之開口部射出,以謀求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因此,LED元件與開口圖案之對位變得重要,但現況是關於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並未採取任何對策。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者。亦即,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間隔物,和具備有該間隔物之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該間隔物可抑制光 學片彎曲,即使是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亦可抑制光學片相對於對向構件之位置偏離,且不易破損。又,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面光源裝置及具備有該面光源裝置之影像顯示裝置,該面光源裝置可使第1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變得容易,且可抑制第1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偏離。
若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則可提供一種間隔物,該間隔物被使用於具備有光學片與和前述光學片相對向之對向構件的面光源裝置,且被配置於前述光學片與前述對向構件之間,使前述光學片與前述對向構件分離,該間隔物具備有壁部與光通過區域,該壁部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且與前述第1部分交叉,該光通過區域存在於前述壁部以外之區域,且使光通過。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光通過區域為貫通於前述間隔物高度方向上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前述開口部間可被前述壁部之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隔。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壁部面向前述開口部之側面可傾斜成前述開口部之開口徑從前述對向構件朝前述光學片變大。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壁部之玻璃轉移溫度可超過85℃。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壁部之成形收縮率可未達1.0%。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壁部可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
於上述間隔物中,前述壁部可為格子狀或蜂巢狀。
若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可提供一種面光源裝置,該面光源裝置具備有第1光學片、與前述第1光學片相對向之對向構件及配置於前述第1光學片與前述對向構件之間使前述第1光學片與前述對向構件分離的第1間隔物,前述第1間隔物與前述對向構件及前述第1光學片被固定著,前述第1間隔物為上述間隔物。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對向構件為LED構裝基板,該LED構裝基板具備有配線基板及構裝於前述配線基板之一面的複數個LED元件,前述第1光學片可配置於前述LED元件側。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第1光學片於俯視時具備有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前述各區劃區域具有使光之一部分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與使光之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於前述各區劃區域中為前述透射部面積比例之開口率可從前述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前述區劃區域之外緣部漸增。
若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具備有LED構裝基板、第1光學片及第1間隔物,該LED構裝基板具備有配線基板與構裝於前述配線基板之一面的複數個LED元件,第1光學片被配置成與前述複數個LED元件相對向,該第1間隔物被配置於前述LED構裝基板與前述第1光學片之間,與前述配線基板被固定著,使前述第1光學片與前述LED構裝基板分離;前述第1光學片於前述第1間隔物側之面具有孔部,前述第1間隔物可具備有壁部、光通過區域及1個以上之凸部,該壁部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且與前述第1部分交叉,該光通過區域存在於前述壁部以外之區域且使光通過,該1個以上之凸部被設置於前述壁部中之前述第1光學片側之面,且伸入前述孔部。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光通過區域為貫通於前述第1間隔物高度方向上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前述開口部間可被前述壁部之前述第1部分及前述第2部分分隔。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第1光學片具備有於俯視時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前述各區劃區域具有使光之一部分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與使光之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前述各區劃區域中為前述透射部面積比例之開口率可從前述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前述區劃區域之外緣部漸增。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第1光學片之前述透射部為貫通於前述第1光學片厚度方向上之開口部,前述開口部之至少1個可作為前述孔部用。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第1光學片之厚度可為25μm以上1mm以下。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前述配線基板可為具備有樹脂膜與金屬配線部之撓性配線基板,該樹脂膜具有可撓性,該金屬配線部較前述樹脂膜更靠近地被設置於前述第1光學片側,且與前述LED元件電連接。
於上述面光源裝置中,可進一步具備有第2光學片與框狀第2間隔物,該第2光學片被配置於前述第1光學片之光射出側,該框狀第2間隔物被配置成圍繞前述第1光學片之外圍面及前述第1間隔物之外圍面,且使前述第2光學片與前述第1光學片分離。
若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可提供一種具備有上述面光源裝置與顯示面板之影像顯示裝置,該顯示面板較前述面光源裝置更靠近地被配置於觀察者側。
若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則可提供一種間隔物,該間隔物可抑制光學片彎曲,即使是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亦可抑制光學片相對於對向構件之位置偏離,且不易破損。又,若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可提供一種具備有此種間隔物之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又,若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則可提供一種面光源裝置及具備有該面光源裝置之影像顯示裝置,該面光源裝置可使第1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變得容易,且可抑制第1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偏離。
10、300‧‧‧影像顯示裝置
20、310‧‧‧面光源裝置
40‧‧‧LED構裝基板
41‧‧‧配線基板
42‧‧‧LED元件
50、320‧‧‧第1光學片
50A‧‧‧外圍面
51、321‧‧‧區劃區域
51A、321A‧‧‧中央部
51B、321B‧‧‧外緣部
52、322‧‧‧透射部
53、323‧‧‧反射部
6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330‧‧‧第1間隔物
60A‧‧‧外圍面
61、141、151、161、171、181‧‧‧開口部
6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332‧‧‧壁部
63、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333‧‧‧第1部分
64、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334‧‧‧第2部分
65、336‧‧‧框部
66、337‧‧‧分隔部
70‧‧‧第2光學片
80‧‧‧第2間隔物
335‧‧‧凸部
DR1‧‧‧第1方向
DR2‧‧‧第2方向
圖1為第1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第1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圖3為第1實施形態之面光源裝置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圖。
圖4為圖1所示之第1光學片的俯視圖。
圖5為圖1所示之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6為表示圖1所示之第1光學片與第1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
圖7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8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9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10(A)及圖10(B)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11(A)及圖11(B)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12(A)及圖12(B)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13(A)及圖13(B)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分隔部之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4(A)及圖14(B)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分隔部之一部分的剖面圖。
圖15為第1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交叉部的立體圖。
圖16為表示圖1所示之第1間隔物與第2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
圖17為圖1所示之透鏡片的剖面圖。
圖18為第2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19為第2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圖。
圖20為第2實施形態之面光源裝置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圖。
圖21為圖18所示之第1光學片的俯視圖。
圖22為圖18所示之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
圖23為表示圖18所示之第1光學片與第1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
[第1實施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間隔物、直下型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於本說明書中,「LED」意指發光二極體。又,「片」、「膜」、「板」等用語並非是僅基於名稱之不同來區別彼此者。因此,例如,「片」係以亦包含「也被稱為膜或板之類的構件」的意思來使用。圖1為本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本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3為本實施形態之面光源裝置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圖4為圖1所示之第1光學片的俯視圖,圖5為圖1所示之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圖6為表示圖1所示之第1光學片與第1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圖7~圖12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圖13及圖14為本實施形態之其他分隔部一部分的剖面圖,圖15為第1間隔物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交叉部的立體圖,圖16為表示圖1所示之第1間隔物與第2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圖17為圖1所示之透鏡片的剖面圖。
<<<<影像顯示裝置>>>>
圖1及圖2所示之影像顯示裝置10具備有直下型面光源裝置20,與較面光源裝置20更靠近地被配置於觀察者側之顯示面板120。
<<<顯示面板>>>
圖1及圖2所示之顯示面板120為液晶顯示面板,具備有配置於入光側之偏光板121、配置於出光側之偏光板122及配置於偏光板121與偏光板122之間的液晶單元(liquid crystal cell)123。作為偏光板121、122及液晶單元123,可使用周知之偏光板及液晶單元。
<<<面光源裝置>>>
圖1或圖2所示之面光源裝置20具備有箱體30、LED構裝基板40、第1光學片50、第1間隔物60、第2光學片70及第2間隔物80。又,面光源裝置20另外具備有積層於第2光學片70之透鏡片90及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另,面光源裝置20若 具備有LED構裝基板40、第1光學片50及第1間隔物60即可,可不具備有箱體30、第2光學片70、第2間隔物80、透鏡片90或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第1間隔物60被使用於具備有光學片與和光學片相對向之對向構件的面光源裝置。於面光源裝置20中,光學片為第1光學片50,對向構件為LED構裝基板40。另,對向構件若為和光學片相對向之構件,則可不為LED構裝基板。
車載用面光源裝置由於配置在車輛內非常狹窄之空間,因此期望謀求較一般之面光源裝置更薄型化。因此,面光源裝置20之總厚度從謀求薄型化之觀點,較佳為15mm以下,更佳為10mm以下。「面光源裝置」之總厚度意指圖2所示之從箱體30的外底面30C至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的表面100A為止之距離。
<<箱體>>
箱體30具備有容納LED構裝基板40等之容納空間30A。箱體30如圖2或圖3所示,具有內底面30B(為內側底面)、外底面30C(為外側底面)及從內底面30B向上立起之內側面30D(為內側側面)。又,箱體30如圖2所示,具有用以使來自LED元件42之光從箱體30射出的開口部30E。開口部30E較佳設置於和內底面30B相對向之位置。開口部30E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矩形或圓形。
圖2所示之箱體30具備有箱體本體31與框狀蓋體32,該箱體本體31具有容納空間30A,該框狀蓋體32覆蓋箱體本體31之容納空間30A,且具有開口部30E。於箱體30中,箱體30之內底面30B成為箱體本體31之內底面,而箱體30之內側面30D則成為箱體本體31之內側面。
箱體30(箱體本體31及蓋體32)較佳由金屬構成。尤其以金屬構成箱體本體31,藉此可使得箱體本體31作為散熱構造體用,因此能夠效率佳地將來自LED元件42之熱散熱。作為金屬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鋁等。
<<LED構裝基板>>
LED構裝基板40被配置成與第1光學片50相對向。LED構裝基板40具備有配線基板41與構裝於配線基板41之一面(以下,將此面稱為「表面」。)41A的複數個LED元件42。LED構裝基板40如圖2及圖3所示,配線基板41中構裝有LED元件42之表面41A的相反側之面(以下,將此面稱為「背面」)41B以位於箱體30之內底面30B側的方式被配置於箱體30內。
<配線基板>
配線基板41係沿著箱體30之內底面30B配置。配線基板41之背面41B較佳與箱體30之內底面30B接觸。藉由配線基板41中之背面41B與箱體30之內底面30B接觸,可效率佳地將配線基板41等之熱散熱至箱體30側。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配線基板之背面與箱體之內底面接觸」,其概念不限於「配線基板之背面直接接觸箱體之內底面的情形」,亦包含「於配線基板的背面與箱體的內底面之間,隔著雙面膠帶、黏著劑或接著劑等在導熱之觀點上可大致忽視之層的情形」。
於配線基板41中,如圖3所示,朝第1光學片50依序積層有樹脂膜43、金屬配線部44、絕緣性保護膜45及反射層46。惟,配線基板41亦可不具備有絕緣性保護膜45或反射層46。又,金屬配線部44較佳藉由透過接著層47之乾式積層(dry laminate)法接著於樹脂膜43。並且,金屬配線部44係透過焊料層48而與LED元件42電連接。
配線基板41亦可為剛性配線基板,但較佳為撓性配線基板。藉由配線基板41為撓性配線基板,而亦能夠得到可彎曲之面光源裝置。圖2所示之配線基板41為撓性配線基板。「撓性」意指具有柔軟性,「撓性配線基板」則意指一般而言具有可撓性,可彎曲之配線基板。本說明書中之「可撓性」意指「可彎曲成至少曲率半徑成為1m」。撓性配線基板可彎曲成曲率半徑較佳成為50cm,更佳成為30cm,再更佳成為10cm,尤佳成為5cm。
(樹脂膜)
樹脂膜43具有可撓性。樹脂膜43為可彎曲成曲率半徑較佳成為50cm(更佳成為30cm,再更佳成為10cm,尤佳成為5cm)之膜。
樹脂膜43可使用周知之熱塑性樹脂形成。作為樹脂膜43之材料使用的熱塑性樹脂較佳為耐熱性及絕緣性高者。可使用耐熱性與加熱時之尺寸穩定性、機械強度及耐久性優異的聚醯亞胺(PI)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作為此種樹脂。此等之中,亦可較佳地使用經藉由施以退火處理等提升耐熱性之處理而使耐熱性與尺寸穩定性提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又,亦可選擇經添加難燃性無機填料等而使難燃性提升之聚對酞酸乙二酯(PET)作為用以形成樹脂膜之樹脂。
形成樹脂膜43之熱塑性樹脂較佳使用熱收縮起始溫度為100℃以上之者,或藉由上述退火處理等以熱收縮起始溫度成為100℃以上之方式經提升耐熱性者。本說明書中之「熱收縮起始溫度」,係指將測量對象之由熱塑性樹脂構成的樣品膜裝在熱機械分析(TMA)裝置,施加荷重1g,以升溫速度2℃/分升溫至120℃,測量當時之收縮量(%),輸出此數據,從記錄有溫度與收縮量之圖,讀取因收縮而自0%之基線遠離的溫度,將該溫度作為熱收縮起始溫度。另,使熱收縮起始溫度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通常LED元件周邊部有時會因來自LED元件之熱而到達90℃左右之溫度。從此觀點,形成樹脂膜43之熱塑性樹脂較佳具有上述溫度以上之耐熱性。
對於樹脂膜43,要求為僅能對配線基板41賦予必要之絕緣性的具有高絕緣性的樹脂。因此,樹脂膜43之體積固有電阻率較佳為1014Ω‧cm以上,更佳為1018Ω‧cm以上。體積固有電阻率可用依據JIS C2151:2006之方法測量。關於體積固有電阻率,係任意地測量10個部位,將經測量之10個部位之體積固有電阻率的算術平均值作為體積固有電阻率。
樹脂膜43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但從「在作為散熱路徑上不會變成隘道(bottle neck)」、「為具有耐熱性及絕緣性者」及「製造成本之平衡」的觀點,較佳為大致在10μm以上500μm以下。又,亦從良好地維持藉由輥對輥(roll-to-roll)方式進行製造之情形時的生產性的觀點,較佳為上述厚度範圍。樹脂膜43之厚度係藉由下述方式求得: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對樹脂膜43之剖面進行攝影,於該剖面之影像中測量樹脂膜43之任意10個部位的厚度,算出其平均值。樹脂膜43之厚度的下限較佳為15μm以上,更佳為50μm以上,樹脂膜43之厚度的上限較佳為250μm以下。
(金屬配線部)
金屬配線部44較樹脂膜43更靠近地被設置於LED元件42側,且與LED元件42電連接。金屬配線部44可藉由對金屬箔等進行圖案化而形成。
構成金屬配線部44之金屬的導熱率λ較佳為200W/(m‧K)以上500W/(m‧K)以下。導熱率λ例如可使用導熱率計(製品名「QTM-500」,京都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測量。使導熱率λ為測量3次所得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上述導熱率之下限更佳為300W/(m‧K)以上,上限較佳為500W/(m‧K)以下。於銅之情形時,導熱率λ為403W/(m‧K)。
構成金屬配線部44之金屬的電阻率R較佳為3.00×10-8Ωm以下,更佳為2.50×10-8Ωm以下。電阻率R可使用靜電計(製品名「6517B型靜電計」,Keithley公司製)測量。使電阻率R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於銅之,情形時,電阻率R會是1.55×10-8Ωm。
例如,當以銅箔形成金屬配線部44之情形時,能以高水準兼顧散熱性與導電性。更具體而言,由於源自LED元件之散熱性穩定,可防止電阻增加,因此,LED間之發光不均會變小,可使LED穩定發光。又,LED元件之壽命亦獲得延長。並且,由於亦可防止因熱所導致之樹脂膜等周邊構件的劣化,因 此亦可延長裝入有面光源裝置之影像顯示裝置的製品壽命。
作為形成金屬配線部44之金屬例,除了上述銅之外,還可列舉鋁、金、銀等金屬。
金屬配線部44為電解銅箔,又,金屬配線部44之樹脂膜43側之面的十點平均粗糙度Rz更佳為1.0μm以上10.0μm以下。藉由使十點平均粗糙度Rz為上述範圍內,尤其可增大金屬配線部44之樹脂膜43側之面的表面積,可進一步提高散熱性。又,由於此面為凹凸面,因此可更加提升與樹脂膜43之密接性,藉此亦可提升散熱性。作為具有此種十點平均粗糙度Rz之電解銅箔之面,可適用電解銅箔之粗面側(霧面側)。關於十點平均粗糙度Rz,可依據JIS B0601:1999,例如使用表面粗糙度測量器(製品名「SE-3400」,小坂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量。使十點平均粗糙度Rz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關於金屬配線部44之配置,若為可導通LED元件42之配置(較佳可將LED元件42配置成矩陣狀),則並不限定於特定之配置。惟,於配線基板41中,較佳為樹脂膜43之一表面較佳80%以上(更佳為90%,最佳為95%以上)的範圍被此金屬配線部44被覆。藉此,能以高密度配置LED元件42,且可充分地通過金屬配線部44使所產生之過剩的熱迅速地擴散,經由樹脂膜43散熱至外部,因此,可得到具有優異之散熱性的面光源裝置20。
關於金屬配線部44之厚度,根據配線基板41要求之耐電流的大小等作適當設定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一例,可使之為10μm以上50μm以下。從提升散熱性之觀點,金屬配線部44之厚度較佳為10μm以上。又,若金屬配線部之厚度未達10μm,則由於樹脂膜43之熱收縮的影響大,於焊料回焊處理時處理後之翹曲容易變大,故亦從此觀點,金屬配線部44之厚度較佳為10μm以上。另一方面,藉由金屬配線部之厚度為50μm以下,可維持配線基板足夠之撓性,亦可防止因重量增大所導致之處理性下降等。金屬配線部44之厚度可藉由與樹 脂膜43同樣之方法測量。
(絕緣性保護膜)
絕緣性保護膜45主要是使配線基板41之抗遷移特性提升者。絕緣性保護膜45係以覆蓋「金屬配線部44表面中除了用以構裝LED元件42之連接部分的整面,及樹脂膜43表面中金屬配線部44之非形成部分的大致整面」的態樣形成。
絕緣性保護膜45較佳由含有熱硬化性樹脂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構成。作為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若為熱硬化溫度在100℃以下左右者,則可適當較佳地使用周知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體而言,可較佳地使用分別將聚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環氧系及酚系樹脂、環氧丙烯酸酯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等作為基底樹脂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又,此等之中,含有聚酯系樹脂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由於可撓性優異,因此作為用以形成絕緣性保護膜45之材料尤佳。
用以形成絕緣性保護膜45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可為進一步含有二氧化鈦等無機白色顏料之白色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藉由使絕緣性保護膜45白色化,可謀求設計性之提升。又,亦可對絕緣性保護膜45賦予反射層功能。
使用絕緣性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形成絕緣性保護膜45,可藉由網板印刷等周知方法進行。
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較佳為10μm以上100μm以下。若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未達10μm,則會有絕緣性下降之虞,又,若超過100μm,則會有顯著產生「藉由網板印刷形成絕緣性保護層時之滲暈」或「因熱硬化時之收縮所導致的配線基板翹曲」等之虞。關於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係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對絕緣性保護膜45之剖面進行攝影,於該剖面之影像中測量20處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將該20處之膜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絕緣性保 護膜45之膜厚。
(反射層)
反射層46主要對於波長380nm以上780nm以下之可見光波長區域的光具有高反射性。為了提升面光源裝置20之發光能力,反射層46覆蓋除了LED元件構裝區域之區域,積層於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另,於此實施形態中,反射層46於俯視時圍繞著LED元件42,且以絕緣性保護膜45經被LED元件構裝區域排除之區域的內周緣部露出的方式積層於絕緣性保護膜45上。又,亦可不限定於上述態樣,例如積層成絕緣性保護膜45經被LED元件構裝區域排除之區域的內周緣部不露出,絕緣性保護膜45與反射層46兩者之內周緣部一致形成相同形狀。
反射層46若為具有用以將源自LED元件42之光反射並引導向規定方向之反射面的構件,則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成品之用途與其要求規格等,適當使用發泡型之白色聚酯、白色聚乙烯樹脂、銀蒸鍍聚酯等。
反射層46之膜厚較佳為50μm以上1mm以下。若反射層46之膜厚未達50μm,則會有無法得到想要的反射率之虞,又,反射層過薄,因此會變得難以安裝於規定之位置,又,若超過1mm,則會有成本變高且無法達成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反射層46之膜厚可藉由與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同樣的方法測量。
(接著層)
作為接著層47,可適當使用周知之樹脂系接著劑。其等之樹脂系接著劑中,可尤佳地使用胺酯(urethane)系、聚碳酸酯系或環氧系接著劑等。此接著層47於金屬配線部44之蝕刻處理後會殘留於樹脂膜43上。
(焊料層)
焊料層48係用以將金屬配線部44與LED元件42電接合及機械接合者。作為利用此焊料層48之接合方法,在大致粗分下,具有回焊方式或者雷射方式,可 藉由其中任一方式進行。
當藉由焊料將金屬配線部與LED元件接合時,在樹脂膜及金屬配線部由於會受到高熱,故因樹脂膜與金屬配線部之線膨脹係數不同,因此會有在具備樹脂膜及金屬配線部的配線基板發生翹曲之虞。為了防止此種翹曲,較佳於樹脂膜43其金屬配線部44側之面的相反側之面設置金屬箔。又,藉由設置此種金屬箔,亦可使點亮時之LED構裝基板40的熱更加散熱於箱體本體31。
<<LED元件>>
LED元件42為利用PN接合部之發光的發光元件,該PN接合部接合有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作為LED元件,已知有將P型電極、N型電極設置於元件上表面、下表面的構造,與在元件單面設置有P型、N型電極兩者的構造,但無論何種構造之LED元件皆可使用於面光源裝置20。惟,上述之中,可尤佳地使用元件單面設置有P型、N型電極兩者之構造的LED元件。
LED元件42呈矩陣狀地被設置於配線基板41上。本說明書中之「矩陣狀」,意指被二維排列成行列狀之狀態。於本實施形態中,LED元件42雖配置成矩陣狀,但LED元件之配置狀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LED元件亦可配置成交錯狀。LED元件42係被複數個構裝於配線基板41上。構裝於配線基板41之LED元件42的個數若為複數個,則並無特別限定。LED元件42之配置密度較佳為0.02個/cm2以上2.0個/cm2以下,更佳為0.1個/cm2以上1.5個/cm2以下。
<<第1光學片>>
第1光學片50為具有光學功能之片。作為第1光學片,例如可舉透光反射片等。圖1及圖2所示之第1光學片50為透光反射片。透光反射片具有使光透射過之透射部與使光反射之反射部,藉由在某部分使光透射過,在其他部分使光反射,而使來自LED元件之光擴散於平面內,具有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功能。
第1光學片50係配置成與LED構裝基板40中之複數個LED元件42 相對向,又,第1光學片50藉由第1間隔物60而與LED構裝基板40分離。第1光學片50被配置成與配線基板41大致平行。
圖3所示之從配線基板41表面41A至第1光學片50的距離d1為0.6mm以上6mm以下。本說明書中所謂「從配線基板表面至第1光學片的距離」,當如配線基板41般於絕緣性保護層上具備有反射層,反射層表面為配線基板表面之情形時,意指從反射層表面至第1光學片之配線基板側之面為止的距離,又,當配線基板之絕緣性保護層兼具反射層之功能,絕緣性保護層表面為配線基板表面的情形時,則意指從絕緣性保護層表面至第1光學片之配線基板側之面為止的距離。又,所謂第1光學片之配線基板側之面,當第1光學片之配線基板側之面僅由樹脂膜之面構成的情形時,係指樹脂膜之配線基板側之面,但當如第1光學片50般反射層55較樹脂膜54更靠近地形成於配線基板41側之情形時,則指反射層55之配線基板41側之面。
第1光學片50之厚度較佳為25μm以上1mm以下。若透光反射片之厚度未達25μm,則會有無法得到想要的反射率之虞,又,若超過1mm,則會有無法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第1光學片50之厚度為後述之反射部53的厚度,可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SEM),對第1光學片50之剖面進行攝影,於該剖面之影像中測量第1光學片50之任意10處的厚度,算出其平均值,藉此而求得。第1光學片50如圖4所示,於俯視時具備有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51。
<區劃區域>
區劃區域51較佳配合LED元件42之個數分割。於圖4中,對應於LED元件(縱4個×橫6個=24個),而形成有縱4個×橫6個=24個區劃區域51。另,於圖4中,雖然以虛線記載邊界線,但實際上並無形成邊界線,邊界線為假想線,區劃區域51亦為假想之區域。
各區劃區域51如圖4所示,係由使來自LED元件42之光的一部分 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52與使來自LED元件42之光的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53構成。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係以規定之圖案構成。各區劃區域中對應於LED元件之部分由於會成為最多光入射之部分,因此,若光從此部分透射過,則此部分的亮度會較區劃區域之其他部分的亮度高,而有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因此,各區劃區域51中對應於LED元件42之部分較佳由反射部53構成。另,於圖4中,形式上係以白色表示透射部52,以灰色表示反射部53。又,各區劃區域51中之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的圖案雖然相同,但並不一定要相同,亦可為視區劃區域而不同之圖案。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亦可為格子狀圖案。
第1光學片50如圖4所示,各區劃區域51之中央部51A由於以成為與各LED元件42對應之區域的方式配置,因此,相較於外緣部51B,入射於中央部51A之光量較多。因此,於各區劃區域51中,為透射部52面積比例之開口率較佳從中央部51A朝外緣部51B漸增。藉由使各區劃區域51中之開口率從中央部51A朝外緣部51B漸增,可於確保足夠之光量後,更加提升發光面上之亮度均勻性。本說明書中所謂區劃區域之「開口率」,係於將一個區劃區域分成以25~100等分左右之適當比例等分的等面積正方形的格子狀時,意指各個格子中之透射部的面積比率。一個區劃區域中之此「等面積之格子」的規定作法雖然為任意,但較理想為例如設定成存在於各個格子內之透射部的個數大致相等。又,「開口率」可藉由下述方式求得:從中央區域朝位於中央區域外側之外側區域以等間隔規定複數個以一個區劃區域之中心點作為中心的同心圓,以與上述同樣方式算出各同心圓之圓周與圓周之間的各區域內之透射部的面積比率。若根據此算出方法,則對於矩形開口部被配置成格子狀之一般的開口配置以外的區劃區域,亦可定義上述之「開口率」。另,於各區劃區域51中,開口率從中央部51A朝外緣部51B漸增即可,例如亦可於中央部或外緣部附近之受到限定的部分範圍中存在有開口率為一定之區域。
於各區劃區域51之中央部51A中,「面積比」較佳為反射部>透射部,從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觀點,各區劃區域51之中央部51A更佳僅由反射部53構成。又,於各區劃區域51之外緣部51B中,「面積比」較佳為透射部>反射部。具體而言,外緣部51B中之透射部52的面積比例較佳為50%以上100%以下。外緣部51B中之透射部52的面積比例下限更佳為60%以上,再更佳為70%以上。另,於外緣部51B,藉由將反射部53形成為島狀,理論上亦可使透射部之面積比例為100%。這是於以往之衝壓開口方式的透光反射片無法做到的構成。當以前述方式藉由印刷方法形成第1光學片50之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的圖案之情形時,可增大圖案化之靈活性(flexibility)。
第1光學片50如圖3所示,係由樹脂膜54與積層於樹脂膜54至少一面上之一部分的反射層55構成。反射層55可藉由網板印刷等形成。於此情形時,第1光學片50之中,存在反射層55之區域會變成反射部53,不存在反射層55之區域則會變成透射部52。
<透射部>
透射部52為於樹脂膜54之兩面皆不形成有反射層55的區域,為圖3中露出樹脂膜54之兩面的區域。作為樹脂膜54,較佳使用以往周知之透明膜,較佳為總光線透射率在85%以上。總光線透射率可依據JIS K-7361:1997,使用霧度計(hazemeter)(製品名「HM-150」,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來測量。使總光線透射率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作為樹脂膜54,例如可列舉:聚對酞酸乙二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樹脂膜54之厚度較佳為12μm以上1mm(1000μm)以下。樹脂膜54之厚度可藉由與樹脂膜43之厚度同樣的方法來測量。
<反射部>
反射部53為圖3中於第1光學片50中存在反射層55之區域。圖3所示之反射層 55雖然形成於樹脂膜54之LED元件42側之面,但並不限定於此態樣,亦可形成於LED元件42側之面的相反側之面,又,亦可形成於樹脂膜54之兩面。反射層55之膜厚較佳為20μm以上200μm以下。反射層55之膜厚可藉由與絕緣性保護膜45之膜厚同樣的方法來測量。
於反射部53,較佳在波長420nm以上780nm以下之可見光波長區域具有至少80%以上之反射率。如第1光學片50中之反射部53般形成於狹窄範圍之反射部的反射率,可藉由使用顯微分光測量機(製品名「USPM-RU III」,奧林巴斯股份有限公司製)正確地測量。關於反射率之值,係將硫酸鋇作為標準板,測量使標準板為100%之相對反射率,將得到之值作為反射率之值。另,使反射率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反射層55可由含有氧化鈦等白色顏料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構成。反射層55中之白色顏料的含量較佳於反射層中為10質量%以上85質量%以下。
作為構成反射層55之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的熱硬化性樹脂,可列舉:如以往周知之胺酯樹脂與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組合、環氧樹脂與多胺或酸酐之組合、聚矽氧樹脂與架橋劑之組合之類含有主劑與硬化劑的2成分型熱硬化性樹脂,或進一步含有胺、咪唑、磷系等硬化促進劑的3成分型熱硬化性樹脂。具體而言,作為熱硬化性樹脂,可舉日本特開2014-129549記載之聚矽氧系熱硬化性樹脂。反射層55例如可藉由使用網板印刷等印刷法,將上述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圖案印刷於樹脂膜54之表面而形成。另,關於上述之厚度或反射率,當在樹脂膜之兩面形成有反射層的情形時,為兩者厚度之合計厚度,且為兩面形成有反射層之狀態下的反射率。
圖3所示之第1光學片50如上述般,係由樹脂膜54與積層於樹脂膜54至少一面上之一部分的反射層55構成,但第1光學片亦可如在第2實施形態所 說明之光學片般,為例如在發泡聚對酞酸乙二酯(PET)等光反射性片形成有貫通於光反射性片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開口部的第1光學片。在反射性片形成有開口部之第1光學片,與第1光學片50同樣地具備有區劃區域、透射部及反射部。在反射性片形成有開口部之第1光學片中的區劃區域、透射部及反射部,由於與第1光學片50中的區劃區域51、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另,亦較佳於此第1光學片之各區劃區域中,為透射部面積比例之開口率從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區劃區域之外緣部漸增。為在此反射性片形成有開口部之第1光學片的情形時,開口部係作為使光透射過之透射部用,而第1光學片中之開口部以外的部分,則作為使光反射之反射部用。開口部具有任意形狀(例如,圓形或矩形),且沿著規定之圖案,分散配置成相互不連結。開口部可藉由「加壓衝壓加工」或者「利用雕刻刀進行之切除加工」等形成。加壓衝壓加工由於運轉費用(running cost)或生產性優異,因此於大量生產之情形時為有效的製造方法。
<<第1間隔物>>
第1間隔物60為用以使第1光學片50與LED構裝基板40分離者。又,第1間隔物60具有將從配線基板41表面41A至第1光學片50之距離d1保持在0.6mm以上6mm以下的功能。
圖3所示之第1間隔物60之高度h1較佳為0.5mm以上5mm以下。若第1間隔物之高度未達0.5mm,則LED元件與第1光學片之距離會過短,因而會有於俯視第1光學片時,第1光學片之各區劃區域的中央部較外緣部明亮之虞,又,若超過5mm,則會有無法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本說明書中所謂「第1間隔物之高度」,意指在與第1間隔物底面(為配線基板側之面)垂直之方向上,從第1間隔物底面至第1間隔物上表面(為底面之相反側之面)的距離。使第1間隔物60之高度h1為任意地測量10處第1間隔物60之高度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 值。
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被固定著。作為將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之固定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藉由接著或機械固定手段之固定。本說明書中所謂「接著」,其概念包含「黏著」。於圖3中,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透過雙面膠帶111固定。具體而言,第1間隔物60之底面60A(後述之壁部62的底面)與配線基板41之反射層46透過雙面膠帶111接著而被固定。藉由固定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而可抑制第1間隔物6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另,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亦可不使用雙面膠帶111而是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固定。另,於圖3中,第1間隔物60被固定於反射層46,但亦可藉由將貫通孔形成於配線基板之反射層,或藉由不將反射層設置於配線基板,來將第1間隔物固定於絕緣性保護膜,又,亦可藉由將貫通孔形成於配線基板之反射層及絕緣性保護層,或藉由不將反射層及絕緣性保護層設置於配線基板,來將第1間隔物固定於金屬配線部。
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被固定著。作為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之固定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藉由接著或機械固定手段之固定。於圖3中,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透過雙面膠帶112接著而被固定。具體而言,第1間隔物60之上表面60B(後述之壁部62的上表面)與第1光學片50透過雙面膠帶112接著。藉由固定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可更加抑制第1光學片50相對於第1間隔物60及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另,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亦可不使用雙面膠帶112而是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固定。
第1間隔物具備有壁部與光通過區域,該壁部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與前述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且與第1部分交叉,該光通過區域存在於壁部以外之區域且使光通過。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延伸於第1方向」,係指若於整體上看第1部分時第1部分延伸 於第1方向即可,無需沿著第1方向。又,同樣地,所謂「延伸於第2方向」,係指若於整體上看第2部分時第2部分延伸於第2方向即可,無需沿著第2方向。第1間隔物60如圖5所示,具有開口部61與壁部62,該開口部61貫通於第1間隔物60之高度方向且作為2個以上之透光性區域,該壁部62將開口部6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61之周圍。
<開口部>
開口部61係用以使來自各LED元件42之光通過者。開口部61之個數並無特別限定,於圖5中,對應於LED元件42之個數(縱4個×橫6個=24個),而形成有縱4個×橫6個=24個開口部61。
各開口部61由於是使來自各LED元件42之光通過者,因此,各開口部61當俯視第1間隔物60時為LED元件42可放入開口部61內之大小。於圖6中,於1個開口部61內配置有1個LED元件42,但亦可於1個開口部內配置有複數個LED元件。
圖5所示之開口部61雖然全部為相同大小,但開口部61無需為相同大小,亦可為不同之大小。
<壁部>
壁部62具備有第1部分63與第2部分64,該第1部分6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6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63交叉。第1部分63及第2部分64為壁部62之構成要素,具體而言,為構成「後述將開口部61間分隔之分隔部66」的要素。第1部分與第2部分交叉,第1部分與第2部分所夾之角度從穩定地支持第1光學片的觀點,較佳為60°以上。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第1部分與第2部分所夾之角度」,意指第1部分與第2部分所夾之角度中較小之角度。具體而言,為第1間隔物60之情形時,第1部分63與第2部分64所夾之角度係指圖5所示之以θ1表示的角度,又,為後述之第1間隔物140的情形時,第1部分 143與第2部分144所夾之角度係指圖7所示之以θ1表示的角度。
壁部62如上述,將開口部61間分隔,且圍繞著至少1個開口部61之周圍。壁部62較佳圍繞2個以上之開口部61的周圍,更佳圍繞全部開口部61的周圍。圖5所示之壁部62為格子狀,圍繞著全部開口部61之周圍。本說明書中之「格子狀」,意指於俯視第1間隔物時,複數個開口部藉由壁部而配置成矩陣狀之構造。作為俯視第1間隔物時之開口部的形狀,可列舉:四角形等多角形、楕圓形、圓形等。作為上述四角形,可列舉:正方形、長方形、菱形等。於圖5所示之第1間隔物60中,四角形之開口部61藉由壁部62而配置成矩陣狀。壁部62可藉由射出成形、切削或3D印表機得到。
壁部62雖為格子狀,但壁部亦可不為格子狀。例如,壁部亦可為開口部配置成交錯狀者。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之第1間隔物140,亦可為壁部142呈蜂巢狀者。圖7所示之第1間隔物140亦與第1間隔物60同樣地,具備有作為光通過區域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141。壁部142具備有第1部分143與第2部分144,該第1部分14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4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43交叉,又,壁部142將開口部14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141之周圍。第1間隔物140除了壁部142為蜂巢狀外,其餘皆與第1間隔物60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另,當使用LED元件42配置成矩陣狀之LED構裝基板40的情形時,可使用壁部62為格子狀之第1間隔物60,而當使用LED元件配置成交錯狀之LED構裝基板的情形時,則可使用壁部142為蜂巢狀之第1間隔物140。
又,如圖8所示之第1間隔物150,壁部152之開口部151側的角部152A當俯視第1間隔物150時,亦可為曲線狀。藉由當俯視第1間隔物150時角部152A為曲線狀,即使是壁部152受到振動或撞擊之情形,壁部152亦不易破裂,且可減少於角部152A之反射次數,因此,可抑制亮度下降。圖8所示之第1間隔 物150亦與第1間隔物60同樣地,具備有作為光通過區域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151。壁部152具備有第1部分153與第2部分154,該第1部分15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5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53交叉,又,壁部152將開口部15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151之周圍。第1間隔物150除了壁部152之角部152A為曲線狀外,其餘皆與第1間隔物60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
圖5所示之壁部62係由框部65與分隔部66構成,該分隔部66較框部65位於內側,將開口部61間分隔。壁部62雖具備有框部65,但例如如圖9所示之第1間隔物160般,壁部162亦可不具備框部而為僅由分隔部165構成之井字狀。圖9所示之第1間隔物160亦與第1間隔物60同樣地,具備有作為光通過區域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161。壁部162具備有第1部分163與第2部分164,該第1部分16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6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63交叉,又,壁部162將開口部16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161之周圍。惟,於圖9中,壁部162並未圍繞存在於最外圍之開口部161的周圍。第1間隔物160除了壁部162僅由分隔部165構成外,其餘皆與第1間隔物60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
(框部)
框部65於俯視時為四角形,但框部形狀可配合LED構裝基板形狀等作適當變更。框部65為大致與配線基板41之大小相同的大小。
(分隔部)
分隔部66係將開口部61間分隔者。圖5所示之分隔部66較佳與框部65一體設置。由於藉由將分隔部66與框部65一體形成,可得到沒有接合點之第1間隔物,因此,相較於以複數構件構成第1間隔物,可謀求簡化面光源裝置之組裝步驟及減少振動測試中之第1光學片的位置偏離風險。又,於第1間隔物由於沒有接合 點,因此,亦不會有進入接合點之光,可謀求減少光學損失。本說明書中所謂「一體設置」,其概念為不僅僅是框部與分隔部之間不存在邊界的情形,亦即框部與分隔部一體形成的情形,亦包含分隔部接合於框部的情形。於第1間隔物60中,框部65及分隔部66一體形成。另,雖然從提高壁部62之強度的觀點,分隔部66較佳與框部65一體設置,但分隔部亦可不與框部一體設置。
分隔部66如圖6所示,較佳配置於與區劃區域51間之邊界部51C對應的位置。本說明書中之「區劃區域間之邊界部」,意指含有「從透射部及反射部圖案被設想為區劃區域間之邊界的區域」之部分。另,圖6為從LED元件42側俯視第1間隔物60及第1光學片50之圖。
壁部62之厚度較佳為0.2mm以上10mm以下。若壁部62之厚度為0.2mm以上,則可確實達成作為第1光學片50之支持體的功能,又,若為10mm以下,則可充分確保開口部61之開口徑,因此可抑制亮度下降。本說明書中之「壁部厚度」,意指壁部之中最薄部位的厚度。壁部62之厚度亦可不全部均一。另,構成壁部62之框部65與分隔部66的厚度可相同,但亦不同。壁部62之厚度的下限更佳為0.5mm以上。
如圖3所示,壁部62面向開口部61之側面62A傾斜成開口部61之開口徑從第1間隔物60高度方向上之底面60A朝上表面60B變大。藉由形成具有此種側面62A之壁部62,由於能以壁部62之側面62A使來自LED元件42之射出光反射,引導至第1光學片50,因此,能夠從面光源裝置20效率更佳地使光射出。具備有具有此種側面62A之壁部62的第1間隔物60,例如可藉由射出成形、切削或3D印表機得到。側面62A於第1間隔物60之高度方向的剖面中,亦可為曲線狀,但從製作容易度之觀點,較佳為直線狀。又,壁部亦可傾斜成開口部之開口徑從第1間隔物之上表面朝底面變大。
壁部62之側面62A較佳為粗面。具體而言,例如,側面62A之算 術平均粗糙度Ra較佳為0.1μm以上100μm以下。若側面62A之Ra為0.1μm以上,則由於擴散反射會變多,因此可更加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若為100μm以下,則由於反射次數不會過度增加,因此可抑制第1間隔物60吸收光之頻率升高,可抑制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Ra可依據JIS B0601:1999,使用表面粗糙度測量裝置(製品名「SE-3400」,小坂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測量。關於Ra,係任意地測量10個部位,將經測量之10個部位之Ra的算術平均值作為Ra。作為將側面62A粗面化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使壁部62含有後述之粒子的方法,或噴砂法。
壁部62從將源自LED元件42之光反射並引導至第1光學片50的觀點,較佳具有光反射性。作為構成壁部62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從容易成形且保護第1光學片50等免受撞擊之觀點,較佳由樹脂(第1樹脂)構成。第1樹脂之中,從提高反射率,將光引導至第1光學片50之觀點,較佳為白色系樹脂等光反射性樹脂。壁部62從提升光擴散性之觀點,除了樹脂外,較佳還含有粒子。又,來自LED元件42的光由於不僅是可見光,亦會射出紫外線,故會有面光源裝置20內之構件因紫外線而劣化之虞。因此,為了抑制紫外線劣化,故壁部62除了樹脂外,較佳還含有紫外線吸收劑。
上述第1樹脂於25℃之楊氏係數較佳為0.5GPa以上5GPa以下。若第1樹脂之楊氏係數未達0.5GPa,則會有下述之虞:「於壁部中,無法確保用以固定配線基板或第1光學片之強度」,又,若超過5GPa,則會有下述之虞:「當將面光源裝置設置成曲面等時,無法將第1間隔物彎曲」。第1樹脂於25℃之楊氏係數的下限,更佳為1GPa以上,上限則更佳為4GPa以下。
作為上述第1樹脂,可列舉:聚碳酸酯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樹脂(ABS樹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樹脂(ASA樹脂)、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苯乙烯樹脂(AES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樹脂(PMMA樹脂)、聚縮醛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對酞酸乙二酯樹脂或將此等樹脂混合2種以上而成之混合物等。此等之中,從耐熱性或成形性等觀點,較佳為聚碳酸酯樹脂、ABS樹脂、ASA樹脂、AES樹脂、PMMA樹脂、聚縮醛樹脂或將此等樹脂混合2種以上而成之混合物。
作為上述粒子,可舉無機粒子。作為無機粒子,例如可列舉:二氧化矽、氧化鋁、二氧化鈦(TiO2)、氧化錫、摻銻氧化錫(ATO)、氧化鋅微粒子等無機氧化物粒子。於第1間隔物60中,較佳相對於第1樹脂100質量份,以10質量份以上250質量份以下之比例含有粒子。
作為上述紫外線吸收劑,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三系紫外線吸收劑或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此等之中,從在不會極力吸收可見光區域之光下有效率地吸收紫外線,且即使長期間使用亦不易產生黃化的觀點,較佳為三系紫外線吸收劑。作為三系紫外線吸收劑之市售品,例如可舉BASF公司製之TINUVIN 1577 ED。又,視需要,可添加受阻胺(hindered amine)系光穩定劑等。
壁部62較佳具有抗靜電性。若於製造或使用面光源裝置時附著塵埃,則會導致故障,但藉由壁部62具有抗靜電性,可於製造或使用面光源裝置時抑制塵埃附著。抗靜電性可用表面電阻值表示,因此當壁部62具有抗靜電性之情形時,壁部62之表面電阻值較佳為1012Ω/□以下。表面電阻值可依據JIS K6911:2006,使用電阻率計(製品名「Hiresta-UP MCP-HT450」,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股份有限公司製,探針:URS)測量。關於壁部62之表面電阻值,係任意地測量壁部62之10個部位的表面電阻值,將經測量之10個部位之表面電阻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壁部62之表面電阻值。作為對壁部62賦予抗靜電性之方法,可舉藉由噴灑或浸漬塗布含有抗靜電劑之組成物的方法。
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Tg)較佳超過85℃。當將面光源裝置 裝入汽車等車輛之情形時,由於會受到引擎等之加熱,因此即使是對壁部62進行過於85℃放置1000小時之環境測試的情形,壁部62必須亦不會流動。若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超過85℃,則即使是對壁部62進行於85℃之環境下放置1000小時的環境測試之情形,亦可抑制壁部62之流動。又,由於在夏季會有增加環境測試以上之熱之虞,因此若考慮到夏季,則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更佳超過115℃。此處,由於面光源裝置非常薄,因此,第1光學片與LED構裝基板之間的距離受到非常精密地設計,若假如壁部發生流動,則第1光學片與LED構裝基板之間的距離會發生變化,因而會發生亮度不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會下降。因此,壁部62之耐熱可靠性非常重要。關於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係刮取10mg之壁部62作為樣品,使用示差掃瞄熱量分析儀(DSC),以升溫速度5℃/min之條件測量。使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另,當壁部62之玻璃轉移溫度被確認2次以上時,玻璃轉移溫度採用最低溫度之玻璃轉移溫度。
壁部62之成形收縮率較佳未達1.0%。若壁部62之成形收縮率未達1.0%,則可抑制成形後之冷卻時的壁部62其尺寸變化及發生翹曲等。壁部62之成形收縮率的測量係基於JIS K6911:1995進行,但當測量壁部62之成形收縮率時,係使用以下述方式得到之成形物:藉由加熱壁部62使構成壁部62之樹脂熔化,使此樹脂流入模具,使之固化。
於壁部62中,框部65與分隔部66作一體設置,但亦可不將框部65與分隔部66作一體設置。亦即,如圖10(A)所示之第1間隔物170般,亦可各別製作框部175與分隔部176,將分隔部176配置於框部175之內側而得到壁部172。又,如圖10(B)所示之第1間隔物180般,亦可將2個以上之壁部182A彼此接合,而得到壁部182。另,於第1間隔物170、180中,亦除了壁部172、182外,還具備有為光通過區域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171、181,又,壁部172、182具備有第1 部分173、183與第2部分174、184,該第1部分173、18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74、184延伸於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73、183交叉。
又,於壁部62中,雖然第1部分63連續地延伸於第1方向DR1,第2部分64連續地延伸於第2方向DR2,但第1部分或第2部分亦可由複數個分割片構成。於本說明書中,當第1部分或第2部分由複數個分割片構成之情形時,將排列於第1方向之複數個分割片的集合體作為第1部分,排列於第2方向之複數個分割片的集合體則作為第2部分。當第1部分或第2部分由複數個分割片構成之情形時,於將第1部分或第2部分看作為分割片之集合體時,第1部分與第2部分交叉即可,構成第1部分之分割片與構成第2部分之分割片不一定要交叉。
作為第1部分或第2部分由複數個分割片構成之第1間隔物,例如可列舉:圖11(A)、圖11(B)、圖12(A)及圖12(B)所示之第1間隔物190、200、210、220。第1間隔物190、200、210、220與第1間隔物60同樣地,各自具備有光通過區域191、201、211、221與壁部192、202、212、222,該壁部192、202、212、222具備有第1部分193、203、213、223與第2部分194、204、214、224,該第1部分193、203、213、22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94、204、214、22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93、203、213、223交叉。另,於圖11(A)、圖11(B)、圖12(A)及圖12(B)中,以雙點虛線表示第1部分193、203、213、223及第2部分194、204、214、224。
於圖11(A)所示之第1間隔物190中,第1部分193係由複數個分割片193A構成,第2部分194則由複數個分割片194A構成,分割片193A與分割片194A各自直接交叉。
於第1間隔物190中,當將第1方向DR1上任意之分割片193A與分割片194A的第1交點至相鄰之分割片193A與分割片194A的第2交點為止之距離設為100%時,分割片193A較佳以第1交點與第2交點之間分割片193A所佔的長 度比例為50%以上之方式存在。例如較佳為構成第1交點之分割片193A從第1交點朝第2交點以25%以上之長度延伸,且構成第2交點之分割片193A從第2交點朝第1交點以25%以上之長度延伸。藉由使分割片193A之長度為此種長度,即使是由複數個分割片193構成第1部分193之情形時,亦可抑制與第1光學片50之接觸面積下降。基於同樣之理由,於第1間隔物190中,當將第2方向DR2上任意之分割片193A與分割片194A的第1交點至相鄰之分割片193A與分割片194A的第2交點為止之距離設為100%時,分割片194A較佳以第1交點與第2交點之間分割片193A所佔的長度比例為50%以上之方式存在。例如,較佳為構成第1交點之分割片194A從第1交點朝第2交點以25%以上之長度延伸,且構成第2交點之分割片194A從第2交點朝第1交點以25%以上之長度延伸。
於圖11(B)所示之第1間隔物200中,第1部分203由複數個分割片203A、203B構成,第2部分204由複數個分割片204A、204B構成。分割片203A與分割片204A各自直接交叉,但存在於分割片203A間之分割片203B未與分割片204A、204B交叉,又,存在於分割片204A間之分割片204B未與分割片203A、203B交叉。
於第1間隔物200中,亦基於與上述同樣之理由,當將第1方向DR1上任意之分割片203A與分割片204A的第1交點至相鄰之分割片203A與分割片204A的第2交點為止之距離設為100%時,分割片203A、203B較佳以第1交點與第2交點之間分割片203A、203B所佔的合計長度比例為50%以上之方式存在,當將第2方向DR2上任意之分割片203A與分割片204A的第1交點至相鄰之分割片203A與分割片204A的第2交點為止之距離設為100%時,分割片204A、204B較佳以第1交點與第2交點之間分割片204A、204B所佔之合計長度比例為50%以上之方式存在。
於圖12(A)及圖12(B)所示之第1間隔物210、220中,第1部 分213、223各自由複數個分割片213A、223A構成,第2部分214、224各自由複數個分割片214A、224A構成。分割片213A、223A與分割片214A、224A未直接交叉,但由排列於第1方向DR1之複數個分割片213A、223A的集合體構成之第1部分213、223與由排列於第2方向DR2之複數個分割片214A、224A的集合體構成之第2部分214、224交叉。於本說明書中,即使是如圖12(B)般說不上是分割片本身延伸於第1方向或第2方向之情形時,若於從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任意交點至第1方向上相鄰之交點為止之間存在至少1個以上不構成交點的分割片,則可看成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又,若於從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任意交點至第2方向上相鄰之交點為止之間存在至少1個以上不構成交點的分割片,則可看成第2部分延伸於第2方向。
於壁部之第1光學片側的上表面,如於第2實施形態所詳細說明之,亦可設置有凸部。第1間隔物如上述般,可藉由射出成形、衝壓、切削或3D印表機製作,在將凸部設置於第1間隔物之情形時,此等之中,從凸部之形成容易度的觀點,較佳為射出成形。
於面光源裝置中,從抑制第1光學片彎曲等之觀點,而設置有具有壁部之第1間隔物,壁部由於具有非常會吸收光之性能,因此每次到達壁部就會發生光吸收,又,「因壁部所含之用以提高反射率的粒子而擴散反射」會有所影響,相較於柱狀間隔物或框狀間隔物,會有亮度下降之虞。因此,從提升亮度之觀點,較佳在分隔部形成貫通於分隔部之寬度方向的開口部。具體而言,如圖13(A)、圖13(B)、圖14(A)及圖14(B)所示,分隔部230、240、250、260可具備有第1分隔部231、241、251、261與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與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該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和第1分隔部231、241、251、261相鄰,該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和第1分隔部231、241、251、261及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交叉,且於第1分隔部231、241、 251、261與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之間具有第2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以下,亦有時僅稱為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藉由隔著開口部234、244、254、264而與第1分隔部231、241、251、261分離。因在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具有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使得從LED元件42發出之一部分的光會透過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而洩漏至相鄰之開口部側,因此可更加降低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所導致之光吸收,能夠更加抑制亮度下降。第2開口部可為貫通孔,又,亦可為缺口。圖13(A)等所示之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為缺口。另,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雖形成於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但較佳於第1分隔部231、241、251、261及第2分隔部232、242、252、262亦形成有與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相同之開口部。
如圖13(A)、圖13(B)、圖14(A)及圖15(B)所示,於沿著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之伸展方向ED及第1間隔物之高度方向HD兩者的剖面,分隔部開口率(為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之面積相對於第3分隔部233、243、253、263及開口部233A、243A、253A、263A之合計面積AR(雙點虛線所圍繞之面積)的比例)較佳為30%以上70%以下。若此分隔部開口率為30%以上,則可更加抑制分隔部230、240、250、260所導致之光吸收,因此能夠更加抑制亮度下降,又,若此分隔部開口率為70%以下,則可維持想要之強度,因此能夠確實地達成作為第1光學片50之支持體的功能。使第3分隔部之面積為從與第1分隔部之交叉部至與第2分隔部之交叉部為止的面積,又,當如圖13(A)等般第2開口部為於第1間隔物之高度方向上開放之缺口的情形時,使第2開口部之面積為「對第1間隔物使平板接觸第2開口部開口之側,平板與第3分隔部間之空間的面積」。又,當設置於第3分隔部之第2開口部的形狀於第3分隔部寬度方向變化之情形時,關於第3分隔部及第2開口部之合計面積及第2開口 部之面積,係於第2開口部面積變最小之位置的剖面,求出第3分隔部及第2開口部之合計面積及第2開口部之面積。
於圖13(A)中,開口部233A位於分隔部230之底面230A側,又,第3分隔部233之開口部233A側的底面233B雖為平面狀,但亦可如圖13(B)所示般,第3分隔部243之開口部243A側的底面243B例如為拱形之類的曲面狀。又,亦可如圖14(A)及圖14(B)所示,開口部253A、263A位於分隔部250、260之底面250A,260A相反側的上表面250B、260B側。又,於圖13(A)中,在第3分隔部233雖於第1分隔部231與第2分隔部232之間設置1個開口部233A,但亦可於第1分隔部與第2分隔部之間設置2個以上的開口部。又,於圖13(A)中,在上述剖面中,雖然開口部233A形成為相對於沿著間隔物高度方向之開口部233A的中心線呈左右對稱,但開口部亦可為非左右對稱。
於壁部中之第1部分與第2部分的交叉部,由於第1間隔物之密度高,且LED元件之距離遠,故容易變暗。因此,從提升第1部分與第2部分之交叉部附近亮度的觀點,較佳從第1光學片側切削交叉部,而如圖15所示般於第1部分272與第2部分273之交叉部形成缺口274,使鄰接交叉部之光通過區域271之中的2個以上的光通過區域271於一部分上連接。藉由在第1部分272與第2部分273之交叉部形成此種缺口274,由於可使光從交叉部射出,因此可提升交叉部附近之亮度。
<<第2光學片>>
第2光學片70為具有光學功能之片。作為第2光學片,若為具有光學功能之片,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光擴散片、透鏡片或反射型偏光分離片等。圖1及圖2所示之第2光學片70為光擴散片。藉由配置第2光學片70(為光擴散片),可用第2光學片70使透射過第1光學片50之光更加擴散,能夠更加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另,當第2光學片為透鏡片之情形時,可不具備透鏡片90,又, 當第2光學片為反射型偏光分離片之情形時,可不具備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又,當使用透鏡片或反射型偏光分離片作為第2光學片之情形時,可使用與透鏡片90或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相同者。
第2光學片70被配置於第1光學片50之光射出側。第2光學片70藉由第2間隔物80而與第1光學片50分離。第2光學片70被配置成與第1光學片50大致平行。
圖3所示之從第1光學片50至第2光學片70為止的距離d2較佳為5mm以下。若超過5mm,則會有無法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本說明書中之「從第1光學片至第2光學片為止的距離」,意指從第1光學片之第2光學片側之面至第2光學片之第1光學片側之面為止的距離。使「從第1光學片50至第2光學片70為止的距離」為任意地測量10個部位之此距離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從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觀點,距離d2較佳為2mm以下(包含0mm)。惟,於此情形時,第1光學片之光擴散功能無法充分發揮,若俯視第2光學片,則會有對應於第1間隔物之上表面的部分較其他部分暗之虞。因此,當使距離d2為2mm以下之情形時,第1間隔物60之壁部62面向開口部61的側面62A較佳傾斜成開口部61之開口徑從第1間隔物60高度方向上之底面60A朝上表面60B變大。藉由第1間隔物60之側面62A以上述方式傾斜,而可抑制對應於第1間隔物60之上表面60B的部分較其他部分暗。當使距離d2為2mm以下(包含0mm)之情形時,第1間隔物60之上表面60B寬度相對於底面60A寬度的比值(上表面寬度/底面寬度)較佳為0.95以下,更佳為0.3以下。此比值之下限從穩定地支持第1光學片50之觀點,較佳為0.1以上。
從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2光學片70為止的距離(OD),從謀求面光源裝置20薄型化之觀點,較佳為1mm以上10mm以下。本說明書中之「從配線基板表面至第2光學片為止之距離」,意指從配線基板表面至第2光學片之配 線基板側之面為止的距離。使「從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2光學片70為止的距離」為任意地測量10個部位之此距離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從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2光學片70為止的距離之上限較佳為5mm以下。
第2光學片70之厚度較佳大於第1光學片50之厚度。藉由第2光學片70之厚度大於第1光學片50之厚度,第2光學片70會較第1光學片50難以彎曲。因此,第2光學片70可藉由框狀第2間隔物80將第1光學片50與第2光學片70間之距離保持為規定之距離。
第2光學片70之厚度較佳為0.3mm以上5mm以下。其原因在於:若第2光學片70之厚度未達0.3mm,則會有無法充分得到光擴散效果之虞,又,若厚度超過5mm,則會有無法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第2光學片70之厚度可藉由與第1光學片50之厚度同樣的方法測量。
第2光學片70較佳由樹脂構成。本說明書中之「由樹脂構成」,意指樹脂為主要之構成成分。第2光學片70具備有由聚碳酸酯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等構成之半透明樹脂膜與透鏡層,該透鏡層形成於樹脂膜之一面側,用於發揮光擴散功能,並且例如具有微小且無規之透鏡陣列等。
<<第2間隔物>>
第2間隔物80係用以使第2光學片70與第1光學片50分離者。又,第2間隔物80具有下述功能:將第1光學片50至第2光學片70為止之距離d2保持為0.5mm以上5mm以下,且將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2光學片70為止之距離保持為1mm以上10mm以下。
圖3所示之第2間隔物80的高度h2大於第1間隔物60之高度h1。第2間隔物80之高度h2較佳為1mm以上10mm以下。若第2間隔物之高度未達1mm,則第1光學片與第2光學片之距離會過短,因而於俯視第2光學片時,會有對應於第1光學片各區劃區域之中央部的部分較對應於外緣部的部分亮之虞,又,若超 過10mm,則會有無法謀求面光源裝置薄型化之虞。本說明書中之「第2間隔物高度」,意指在與第2間隔物中為箱體之內底面側之面的底面垂直之方向上,從第2間隔物之底面至第2間隔物之上表面為止的距離。使「第2間隔物80之高度h2」為任意地測量10個部位之第2間隔物80之高度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第2間隔物80如圖16所示般為框狀。本說明書之所謂「框狀」,不僅僅為「無縫隙相連1圈之構成」,若大致相連,則中途亦可具有縫隙。圖16所示之第2間隔物80,為了與端子等連接,而設有縫隙80A。第2間隔物80具有1個開口部81,配置成圍繞第1光學片50之外圍面50A及第1間隔物60之外圍面60C。第2間隔物80如圖2所示,不僅第1光學片50之外圍面50A及第1間隔物60之外圍面60C,還配置成圍繞配線基板41之外圍面41C。亦即,LED構裝基板40、第1光學片50及第1間隔物60位於第2間隔物80之內側。藉由第2間隔物80為框狀,可用第2間隔物80使透射過第1光學片50向第2間隔物80側之光反射,引導至第2光學片70。又,藉由第2間隔物80為框狀,相較於第2間隔物由複數根柱狀體構成之情形,由於可增大與第2光學片70之接觸面積,因此於使用面光源裝置20時,可透過第2間隔物80將第2光學片70之熱更加散熱。又,藉由第2間隔物80為框狀,相較於第2間隔物由複數根柱狀體構成之情形,由於可增大第2間隔物80與第2光學片70之接著面積,因此,第2光學片70之位置更加不易偏離。
如圖3所示,第2間隔物80之底面80B較佳接觸箱體30之內底面30B。本說明書中所謂「第2間隔物之底面與箱體之內底面接觸」,其概念不限於「第2間隔物之底面直接接觸箱體之內底面的情形」,亦包含「於第2間隔物的底面與箱體的內底面之間,隔著雙面膠帶、黏著劑或接著劑等在導熱之觀點上可大致忽視之層的情形」。於圖3中,在第2間隔物80的底面80B與箱體30的內底面30B之間,隔著後述之雙面膠帶113。
又,圖3所示之第2間隔物80外側之側面亦即外側面80C接觸箱體 30之內側面30D。本說明書中之「第2間隔物之外側面」,意指第2間隔物劃定開口部之內側面的相反側之面。又,本說明書中所謂「第2間隔物之外側面與箱體之內側面接觸」,其概念不限於「第2間隔物之外側面直接接觸箱體之內側面的情形」,亦包含「於第2間隔物的外側面與箱體的內側面之間,隔著雙面膠帶、黏著劑或接著劑等在導熱之觀點上可大致忽視之層的情形」。於圖3中,第2間隔物80之外側面80C直接接觸箱體30之內側面30D。
從更加抑制第2光學片7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的觀點,第2間隔物80與箱體30較佳被固定著。作為第2間隔物80與箱體30之固定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藉由接著或機械固定手段之固定。於圖3中,第2間隔物80之底面80B與箱體30之內底面30B透過雙面膠帶113接著而被固定。此處,第2間隔物80為框狀,因此相較於第2間隔物由複數根柱狀體構成之情形,可增大與箱體30之接著面積,故可輕易將第2間隔物80固定。另,第2間隔物80與箱體30亦可透過接著劑或黏著劑接著,而非雙面膠帶113。
第2間隔物80與第2光學片70較佳被固定著。作為第2間隔物80與第2光學片70之固定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舉藉由接著或機械固定手段之固定。於圖3中,第2間隔物80之底面80B相反側的上表面80D與第2光學片70透過雙面膠帶114接著而被固定。藉由將第2間隔物80與第2光學片70固定,可更加抑制第2間隔物8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另,第2間隔物80與第2光學片70亦可使用接著劑或黏著劑固定,而非雙面膠帶114。
如圖3所示,為第2間隔物80內側之側面的內側面80E,較佳傾斜成開口部81之開口徑從箱體30之內底面30B朝第2光學片70變大。藉由形成具有此種內側面80E之第2間隔物80,由於可用第2間隔物80之內側面80E使來自第1光學片50之射出光反射,引導至第2光學片70,因此可從面光源裝置20效率更佳地使光射出。具有此種內側面80E之第2間隔物80,例如可藉由射出成形、衝壓、 切削或3D印表機得到。內側面80E於第2間隔物80之高度方向的剖面,亦可為曲線狀,但從製作容易度之觀點,較佳為直線狀。
從將來自LED元件42之光反射引導至第2光學片70的觀點,第2間隔物80較佳具有光反射性。作為構成第2間隔物80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定,但從容易成形且保護第2光學片70等免受撞擊之觀點,較佳由樹脂(第2樹脂)構成。第2樹脂之中,從提高反射率,將光更加引導至第2光學片70之觀點,較佳為白色系樹脂等光反射性樹脂。
構成第2間隔物80之第2樹脂較佳為與構成第1間隔物60之第1樹脂相同的樹脂。惟,目前期望將面光源裝置彎曲,為了將面光源裝置彎曲,當以楊氏係數低之樹脂構成第1間隔物及第2間隔物的情形時,由於面光源裝置之剛性會下降,因此於要將面光源裝置彎曲之情形時,較佳維持某程度之剛性,且同時構成第2間隔物80之第2樹脂於25℃的楊氏係數小於構成第1間隔物60之第1樹脂於25℃的楊氏係數以使得可將面光源裝置彎曲。關於構成第1間隔物60之第1樹脂於25℃的楊氏係數及構成第2間隔物80之第2樹脂於25℃的楊氏係數,係各自使用動態黏彈性測量裝置(製品名「Rheogel-E4000」,UBM股份有限公司製),於25℃進行拉伸測試,從縱軸為應力,橫軸為應變之應力-應變曲線的直線部分之斜率求得。另,使上述楊氏係數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透鏡片>>
透鏡片90具有改變入射之光的行進方向而從出光側射出的功能。透鏡片90如圖17所示,具有下述功能:例如改變如L1之類入射角度大的光的行進方向使之從出光側射出,集中提升正面方向之亮度(集光功能),且例如使L2之類入射角度小的光反射,使之回到第2光學片70側(復歸反射功能)。透鏡片90如圖17所示,具備有樹脂膜91與設置於樹脂膜91之一面的透鏡層92。另,透鏡片90被 配置成透鏡層92較樹脂膜91更靠近地位於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側。
(樹脂膜)
作為樹脂膜91之構成材料,例如可列舉:聚酯(例如,聚對酞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三乙酸纖維素、二乙酸纖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醚碸(polyether sulfone)、聚碸、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縮醛、聚醚酮(polyether keto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聚胺酯等熱塑性樹脂。
(透鏡層)
透鏡層92具備有排列配置於出光側之複數個單元透鏡92A。單元透鏡92A可為三角柱狀,亦可為波狀或例如半球狀之類的碗狀。具體而言,作為單元透鏡,可列舉:單元稜鏡、單元柱面透鏡、單元微透鏡等。另,作為具有該種單元透鏡形狀之透鏡片,可列舉:稜鏡片、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片、微透鏡片等。
單元透鏡92A從提升光利用效率之觀點,較佳具有80°以上100°以下之對頂角θ2,更佳具有約90°之對頂角。
<反射型偏光分離片>
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具有下述功能:從透鏡片90射出的光之中,僅會透射過第1直線偏光成分(例如,P偏光),且在不會吸收與第1直線偏光成分正交之第2直線偏光成分(例如,S偏光)下將該第2直線偏光成分反射。被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反射之第2直線偏光成分會再次受到反射,而於解除偏光之狀態(含有第1直線偏光成分與第2直線偏光成分兩者之狀態)下,再次入射於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
作為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可使用能從3M公司取得之「DBEF」(註冊商標)。又,除了「DBEF」以外,亦可使用能從新和光學公司取得之高亮度偏光片「WRPS」或線柵偏振器(wire grid polarizer)等作為反射型偏光分 離片100。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由於第1間隔物60具備有壁部62,該壁部62具備有第1部分63與第2部分64,該第1部分6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64延伸於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63交叉,因此相較於柱狀間隔物或單純之框狀間隔物,可增大與第1光學片50之接觸面積。藉此,可抑制第1光學片50彎曲。又,第1間隔物60之壁部62由於將開口部6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61之周圍,因此可更加增大與第1光學片50之接觸面積。
當第1光學片為透光反射片之情形時,由於透光反射片在各區劃區域具有透射部及反射部之圖案,故透光反射片彎曲會使得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改變,而有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因此,配線基板表面至透光反射片之距離必須保持為規定之距離。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藉由第1間隔物60抑制第1光學片50(為透光反射片)彎曲,因此可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由於第1間隔物60具備有壁部62,故剛性較柱狀間隔物或單純之框狀間隔物高。因此,當對面光源裝置20進行振動測試之情形時,相較於使用柱狀間隔物或單純之框狀間隔物的情形,第1光學片50之搖晃幅度變小。藉此,當進行振動測試之情形時,可抑制第1光學片5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又,第1間隔物60由於剛性較柱狀間隔物或單純之框狀間隔物高,因此即使是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第1間隔物60亦不易破損。
當第1光學片為透光反射片之情形時,由於透光反射片在各區劃區域具有透射部及反射部之圖案,故發生透光反射片之位置偏離會使得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改變,因此會有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抑制第1光學片5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因此可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
當將筺體與第1間隔物一體化之情形時,必須於第1間隔物之開口部內配置一個一個的LED構裝基板,且必須將各LED構裝基板電連接,因此,LED構裝基板之配置需花費很大的工夫。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第1間隔物60與筺體30分開設置,因此可使用構裝有複數個LED元件42之1片LED構裝基板40。藉此,無須配置複數片LED構裝基板,且無須將各LED構裝基板電連接,因此,LED構裝基板之配置會變得容易。
當第1光學片為透光反射片之情形時,如上述般配線基板表面至透光反射片之距離雖然必須保持為規定之距離,但當將筺體與第1間隔物一體化之情形時,因配線基板之厚度,而會有配線基板表面至第1光學片之距離發生變化之虞。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間隔物60與筺體30分開設置,第1間隔物60配置於配線基板41上,因此不會受到配線基板41之厚度影響,可將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1光學片50的距離d1保持為想要之距離。
於第1間隔物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中,由於亦具備有壁部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該壁部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具備有第1部分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與第2部分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該第1部分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144、154、164、174、184、194、204、214、224延伸於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143、153、163、173、183、193、203、213、223交叉,因此可得到與第1間隔物60同樣之上述效果。
[第2實施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間隔物、直下型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圖18為本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19為本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的概略構成圖,圖20為本實施形態之面光源裝 置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圖21為圖18所示之第1光學片的俯視圖,圖22為圖18所示之第1間隔物的俯視圖,圖23為表示圖18所示之第1光學片與第1間隔物之配置關係的俯視圖。另,於圖18等中,被賦予與圖1等相同之符號的構件,由於與圖1等所表示的構件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影像顯示裝置>>>>
圖19及圖20所示之影像顯示裝置300具備有直下型面光源裝置310,與較面光源裝置310更靠近地配置於觀察者側之顯示面板120。
<<<面光源裝置>>>
圖19或圖20所示之面光源裝置310具備有箱體30、LED構裝基板40、第1光學片320、第1間隔物330、第2光學片70及第2間隔物80。又,面光源裝置310另外具備有積層於第2光學片70之透鏡片90及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另,面光源裝置310若具備有LED構裝基板40、第1光學片320及第1間隔物330即可,可不具備箱體30、第2光學片70、第2間隔物80、透鏡片90或反射型偏光分離片100。第1間隔物330被使用於具備有光學片與和光學片相對向之LED構裝基板之面光源裝置。於面光源裝置310中,光學片為第1光學片320。
<<第1光學片>>
第1光學片320為具有光學功能之片。作為第1光學片,例如可舉透光反射片等。圖19及圖20所示之第1光學片320為透光反射片。
第1光學片320被配置成與LED構裝基板40中之複數個LED元件42相對向,又,第1光學片320藉由第1間隔物330而與LED構裝基板40分離。第1光學片320被配置成與配線基板41大致平行。圖20所示之從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1光學片320為止的距離d1為0.6mm以上6mm以下。
第1光學片320如圖20所示,於第1光學片320之第1間隔物330側之面具有至少1個以上之孔部320A。後述之凸部335伸入孔部320A。本實施形態 中,第1光學片320由於具有作為透射部322用之複數個開口部324,因此將開口部324之中1個以上的開口部324利用作為孔部320A。另,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開口部324為貫通孔,因此,孔部320A亦為貫通孔,但當將開口部324與孔部分開設置之情形時,孔部亦可不為貫通孔。本說明書中之「孔部」,其概念不僅包含貫通孔,亦包含凹坑之類的未貫通之孔。又,即使是沒有作為透射部用之開口部的光學片,但若為具有伸入有凸部335之孔部的光學片,則亦可適用。
第1光學片320之厚度基於與第1光學片50同樣之理由,較佳為25μm以上1mm以下。第1光學片320之厚度為後述之反射部323之厚度,藉由與第1光學片50之厚度同樣的方法測量。第1光學片320如圖21所示,具備有於俯視時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321。
<區劃區域>
區劃區域321較佳配合LED元件42之個數分割。於圖21中,對應於LED元件(縱4個×橫6個=24個),而形成有縱4個×橫6個=24個區劃區域321。另,於圖21中,雖然以虛線記載邊界線,但實際上並無形成邊界線,邊界線為假想線,區劃區域321亦為假想之區域。
各區劃區域321如圖21所示,係由使來自LED元件42之光的一部分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322與使來自LED元件42之光的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323構成。透射部322及反射部323與透射部52及反射部53同樣地,係以規定之圖案構成。
於各區劃區域321中,基於與區劃區域51之段落記載的理由同樣的理由,為透射部322面積比例之開口率較佳從中央部321A朝外緣部321B漸增。藉由使各區劃區域321之開口率從中央部321A朝外緣部321B漸增,可於確保足夠之光量後,更加提升發光面上之亮度均勻性。
於各區劃區域321之中央部321A中,「面積比」較佳為反射部> 透射部,從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觀點,各區劃區域321之中央部321A更佳僅由反射部323構成。又,於各區劃區域321之外緣部321B中,「面積比」較佳為透射部>反射部。具體而言,外緣部321B中之透射部322的面積比例,較佳為50%以上100%以下。外緣部321B中之透射部322的面積比例下限,更佳為60%以上,較佳為70%以上。
於反射部323,較佳在波長420nm以上780nm以下之可見光波長區域具有至少80%以上之反射率。反射部323之反射率係藉由與反射部53之反射率同樣的方法測量。
第1光學片320例如為發泡聚對酞酸乙二酯(PET)等具有反射性之片,具有貫通於第1光學片320之厚度方向上的複數個開口部324。開口部324係作為使光透射過之透射部322用,第1光學片320中之開口部324以外的部分則作為使光反射的反射部323用。開口部324具有任意形狀(例如,圓形或矩形),且沿著規定之圖案,分散配置成相互不連結。開口部324可藉由「加壓衝壓加工」或者「利用雕刻刀進行之切除加工」等形成。加壓衝壓加工由於運轉費用或生產性優異,因此於大量生產之情形時為有效的製造方法。
<<第1間隔物>>
第1間隔物330係用以使第1光學片320與LED構裝基板40分離者。又,第1間隔物330具有將配線基板41之表面41A至第1光學片320為止的距離d1保持為0.6mm以上6mm以下的功能。
圖20所示之第1間隔物330的高度h1,基於與第1間隔物60之段落記載的理由同樣的理由,較佳為0.5mm以上5mm以下。使第1間隔物330之高度h1為任意地測量10處第1間隔物330之高度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第1間隔物330與配線基板41係藉由和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之固定方法同樣之方法固定。於圖20中,第1間隔物330與配線基板41透過雙面 膠帶111固定。藉由固定第1間隔物60與配線基板41,而可更加抑制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
第1間隔物330與第1光學片320較佳藉由和第1間隔物60與第1光學片50之固定方法同樣之方法固定。於圖20中,第1間隔物330與第1光學片320透過雙面膠帶112接著而被固定。藉由固定第1間隔物330與第1光學片320,而可更加抑制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第1間隔物330及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
第1間隔物330具備有貫通於第1間隔物330高度方向上之作為2個以上之透光性區域的開口部331、壁部332及設置於壁部332之第1光學片320側之面332A的1個以上之凸部335,該壁部332具備有第1部分333與第2部分334,該第1部分333延伸於第1方向DR1,該第2部分334延伸於與第1方向DR1不同之第2方向DR2且與第1部分333交叉。壁部332將開口部331間分隔且圍繞至少1個開口部331之周圍。本說明書中之「凸部」,其概念包含突起。第1間隔物330如圖23所示,位置與第1光學片320對齊。
<開口部>
開口部331與開口部61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
<壁部>
壁部332如上述般具備有第1部分333與第2部分334。第1部分333及第2部分334為壁部332之構成要素,具體而言,為構成後述之分隔部337的要素,該分隔部337將開口部331間分隔。圖22所示之壁部332與壁部62同樣地,係由框部336與分隔部337構成,該分隔部337較框部336位於內側,將開口部331間分隔。壁部332、框部336及分隔部337由於與壁部62、框部65及分隔部66相同,因此這裡省略說明。另,本實施形態之第1間隔物的壁部若亦具備有第1部分及第2部分,則亦可與壁部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為相同之形狀。
<凸部>
凸部335係用以將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對準及抑制第1光學片320之位置偏離者。凸部335伸入作為孔部320A用之開口部324。
凸部335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圓錐狀、截圓錐狀、角錐狀、截角錐狀、圓頂狀、不定形狀。
從不會對第1光學片320之光學性能造成影響的觀點,較佳使凸部335之高度為第1光學片320之厚度以下(開口部324之高度以下)。又,從抑制第1光學片320之位置偏離的觀點,凸部335之高度下限更佳為第1光學片320之厚度的1/4以上。
凸部335之直徑或寬度並無特別限定,但由於第1光學片320存在複數個直徑不同之開口部,因此較佳為進不去比作為對象之開口部324小的開口部324之類的直徑。
凸部335以第1間隔物330整體之形態形成有1個以上即可,但從抑制第1光學片320之位置偏離的觀點,較佳形成有複數個。並且,從更加抑制第1光學片320之位置偏離的觀點,較佳於俯視第1間隔物330時,於至少4個部位形成有凸部335而能以凸部335描繪出四角形。
凸部335與框部336或分隔部337一體設置。具有凸部335之第1間隔物330可藉由射出成型、切削或3D印表機製作。又,亦可另外製作凸部,再藉由接著劑等或機械固定將凸部固定於框部及分隔部之至少任一者,當藉由接著劑等將上述凸部固定於框部及/或分隔部之情形時,由於會有凸部從框部及/或分隔部剝落之虞,因此,凸部與框部及/或分隔部較佳藉由射出成型等一體形成。
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由於在第1光學片320設置有孔部320A,且在第1間隔物330設置有凸部335,因此,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對位會變得容易,且即使是因車輛等振動或某些因素而使得面光源裝置受到撞擊 之情形,亦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進而,由於第1間隔物330具備有壁部332,該壁部332具備有第1部分333與和第1部分333交叉之第2部分334,故剛性高於柱狀間隔物。因此,即使是因車輛等振動或某些因素而使得面光源裝置310受到撞擊之情形,相較於使用柱狀間隔物之情形,由於第1光學片320之搖晃幅度變小,故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又,由於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為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故即使是因車輛等振動或某些因素而使得面光源裝置310受到撞擊之情形,亦可抑制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另,在第2光學片70設置孔部及在第2間隔物80設置凸部之情形亦與上述同樣地,第2光學片70相對於LED元件42之對位會變得容易,且可抑制第2光學片7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
對於車輛用途之面光源裝置,於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亦要求第1光學片相對於LED元件不發生位置偏離或第1間隔物等不會破損。相對於此,若根據本實施形態,則由於在第1光學片320設置有孔部320A,且在第1間隔物330設置有凸部335,且第1間隔物330具備有壁部332,該壁部332具備有第1部分333與和第1部分333交叉之第2部分334,因此,即使是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亦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相對於LED元件42之位置偏離。又,第1間隔物330由於剛性高於柱狀間隔物,因此即使是進行過振動測試之情形,第1間隔物330亦不易破損。因此,面光源裝置310可適用於車載用途。
又,若使用複數個柱狀間隔物作為用以使第1光學片與LED構裝基板分離之間隔物,則會有光學片在光學片之中央部發生彎曲之虞。尤其是當光學片為透光反射片之情形時,透光反射片由於在各區劃區域具有透射部及反射部之圖案,故若因光學片發生彎曲而使得配線基板與透光反射片之距離改變,則會有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之虞。相對於此,若根據本實施形態,第1間隔物330由於具備有壁部332,該壁部332具備有第1部分333與和第1部分333交叉 之第2部分334,因此相較於柱狀間隔物,可增大與第1光學片320之接觸面積。藉此,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彎曲。又,由於藉由第1間隔物330可抑制第1光學片320(為透光反射片)彎曲,因此,可將配線基板41與第1光學片320之距離保持為規定之距離,可提升亮度之面內均勻性。
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10、300及面光源裝置20、310的用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於電視用途、車載用途或看板等廣告媒體用途。此等之中,由於影像顯示裝置10、300及面光源裝置20、310可承受振動測試,因此可適用於車載用途。
[實施例]
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故以下舉出實施例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等之記載。
<<實施例A及比較例A>>
<實施例A1>
首先,製作LED構裝基板。具體而言,將配線用之厚度35μm的銅層積層於縱111mm×橫293mm及厚度50μm之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的一面。然後,將配線用之銅層蝕刻,形成銅配線部。形成銅配線部後,藉由網板印刷法形成膜厚50μm之絕緣性保護膜,得到撓性配線基板。得到撓性配線基板後,藉由回焊方式透過焊料層將縱5個×橫12個之合計60個LED元件構裝於撓性配線基板之銅配線部,得到LED構裝基板。
又,製作透光反射片。透光反射片之製作方式如下:藉由加壓衝壓加工,將貫通於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開口部以規定之圖案形成於厚度0.5mm之發泡聚對酞酸乙二酯膜。藉此,得到各區劃區域由透射部及反射部構成且具有縱5個×橫12個之合計60個區劃區域的透光反射片。於透光反射片中,各區劃區域之大小為縱22mm×橫24.2mm,且開口率從各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外緣部漸 增。
又,製作第1間隔物。第1間隔物為格子狀,係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藉由射出成形製作。第1間隔物具備有開口部與壁部,該開口部係作為貫通於縱20mm×橫22.4mm之第1間隔物其高度方向且被配置成縱5個×橫12個之矩陣狀的光通過區域,該壁部具有「縱111mm×橫290mm,寬度2mm及高度2mm之四角形框部」及「將開口部間分隔,與框部一體形成之寬度2mm及高度2mm的分隔部」。壁部圍繞全部之開口部的周圍。又,分隔部係由第1部分與第2部分構成,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第2方向且與第1部分交叉,該第1方向沿著第1間隔物之橫方向,該第2方向沿著第1間隔物之縱方向。
進而,製作第2間隔物。第2間隔物係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藉由射出成形製作。第2間隔物具備有「縱117mm×橫310mm,寬度2mm及高度5mm之框部」與「在框部之內側,大小為縱113mm×橫306mm之貫通於第2間隔物高度方向上的1個開口部」。
然後,將上述製作之LED構裝基板以LED元件成為上側之方式配置在具有大小為縱117mm×橫310mm×高度7mm之容納空間的鋁製箱體本體。接著,將上述製作之第1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LED構裝基板中之撓性配線基板表面,並且將上述製作之透光反射片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第1間隔物上。另,第1間隔物被配置成來自各LED元件之光經由第1間隔物之開口部通過,又,透光反射片被配置成區劃區域間之邊界部為第1間隔物之分隔部的位置。又,將上述製作之第2間隔物配置於箱體本體與LED構裝基板及第1間隔物之間,且將第2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箱體本體之底面。並且,將縱117mm×橫310mm及厚度1.5mm之光擴散片配置於第2間隔物上。最後,將具有大小為縱110mm×橫 303mm之開口部的框狀蓋體與箱體本體合起來,而得到LED面光源裝置。另,從撓性配線基板表面至透光反射片之距離為2mm,從撓性配線基板表面至光擴散片之距離為4.8mm,透光反射片與光擴散片之間的距離為2.3mm。
<實施例A2>
於實施例A2中,除了使用軟質氯乙烯樹脂代替聚碳酸酯樹脂來製作第1間隔物外,其餘皆與實施例A1同樣,而得到第1間隔物及LED面光源裝置。
<比較例A1>
於比較例A1中,除了使用複數個柱狀第1間隔物代替格子狀第1間隔物外,其餘皆與實施例A1同樣,而得到LED面光源裝置。於比較例A1使用之第1間隔物係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直徑為5mm,高度為2mm,呈柱狀,於各LED元件間各配置有1支。另,柱狀第1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與撓性配線基材及光反射透射片固定。
<比較例A2>
於比較例A2中,除了使用不具有分隔部之由1個開口部構成的框狀第1間隔物代替格子狀第1間隔物外,其餘皆與實施例A1同樣,而得到LED面光源裝置。 於比較例A2使用之第1間隔物具有「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之大小為111mm×290mm、寬度為2mm、高度為2mm的框部」與「在框部內側,大小為107mm×286mm的1個開口部」。另,框狀第1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與撓性配線基材及光反射透射片固定。
<彎曲評價>
對實施例A1、A2及比較例A1,A2之LED面光源裝置,藉由目視評價透光反射片是否發生彎曲。另,彎曲係用後述之振動測試前的透光反射片來確認。
○:透光反射片沒確認到彎曲。
×: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
<亮度之面內均勻性評價>
對實施例A1、A2及比較例A1、A2之LED面光源裝置,分別進行振動測試,於振動測試前後,分別測量LED面光源裝置之發光面(光擴散片之表面)的亮度分布,評價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且求出振動測試前後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評價振動測試前後面內均勻性下降了多少。
振動測試係藉由下述方式進行:以LED面光源裝置之箱體短邊方向的外側面成為振動台側的方式將LED面光源裝置立起,在此狀態下,將LED面光源裝置固定於單軸電動式振動測試裝置(製品名「EM2605S/H10」,IMV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振動台,對相互正交之3軸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之各方向,以下述條件各使之振動1小時。振動條件為掃描速度1oct/分,頻率為10Hz~30Hz之間以振幅±0.75mm使之振動,頻率為30Hz~500Hz之間使加速度為3G。
亮度分布之測量方式如下:對每個LED元件施加180mA之電流,將LED元件點亮,於此狀態下,於發光面之法線方向上,在距離LED面光源裝置之發光面(光擴散片之表面)1m的部位,使用2維色彩亮度計(製品名「CA-2000」,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製)測量。
關於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係將測量區域中之中央區域的縱22.4mm×橫146.4mm作為評價範圍,使用評價範圍內之亮度分布中的最大亮度(Lvmax)及最小亮度(Lvmin),求得最小亮度(Lvmin)相對於最大亮度(Lvmax)之比例(Lvmin/Lvmax),藉此加以數值化。
又,使用上述所求得之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及振動測試後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求出振動測試前後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評價振動測試前後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下降了多少。評價基準如下。
○:振動測試前後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為10%以內。
×:振動測試前後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超過10%。
另,使振動測試前後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為振動測試前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與振動測試後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的差(振動測試前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振動測試後之「亮度之面內均勻性」)。
<外觀評價>
對實施例A1、A2及比較例A1、A2之LED面光源裝置中,藉由目視觀察振動測試後之第1間隔物的外觀,並加以評價。使評價結果為以下之基準。
○:於第1間隔物中,沒有確認到破裂或斷裂等損傷。
×:於第1間隔物中,確認到破裂或斷裂等損傷。
<玻璃轉移溫度測量>
測量實施例A1、A2之第1間隔物的壁部其玻璃轉移溫度。玻璃轉移溫度之測量方式如下:刮取10mg之壁部,得到樣品,使用示差掃瞄熱量分析儀(DSC),以升溫速度5℃/min之條件測量。使玻璃轉移溫度為測量3次所得到之值的算術平均值。
<成形收縮率測量>
用以下之條件測量實施例A1、A2之第1間隔物之壁部的成形收縮率。壁部之成形收縮率的測量係依據JIS K6911:1995進行,又,於測量壁部之成形收縮率時,係藉由將壁部加熱,使構成壁部之樹脂熔化,然後使此樹脂流入模具,使之固化,使用藉此得到之成形物來進行。
<耐熱性測試>
對實施例A1、A2之第1間隔物,分別進行於85℃之環境下將第1間隔物放置1000小時的耐熱性測試,評價測試後之第1間隔物的外觀。評價基準如下。
○:耐熱性測試前後第1間隔物之形狀大致沒有改變。
△:耐熱性測試前後第1間隔物之形狀有些微改變。
×:耐熱性測試前後第1間隔物之形狀顯著改變。
以下,該結果示於表1及表2。
以下,敘述結果。在比較例A1中,由於第1間隔物為柱狀,因此,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又,在比較例A1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低。認為此是因透光反射片彎曲的緣故。並且,在比較例A1中,相較於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振動測試後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明顯下降。認為此是因第1間隔物為柱狀,故剛性低,振動測試導致了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發生偏離。
在比較例A2中,由於第1間隔物為沒有分隔部之框狀者,因此,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又,在比較例A2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低。認為此是因透光反射片彎曲的緣故。並且,在比較例A2中,相較於振動測試前之面內均勻性,振動測試後之面內均勻性明顯下降。認為此是因第1間隔物為不具有分隔部之框狀者,故剛性低,振動測試導致了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發生偏離。
相對於此,在實施例A1及A2中,由於第1間隔物由框部及具有分隔部之壁部構成,因此,透光反射片沒有確認到彎曲。又,在實施例A1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高。認為此是因透光反射片沒有彎曲的緣故。並且,在實施例A1中,相較於比較例A1、A2,「振動測試後之面內均勻性」相對於「振動測試前之面內均勻性」的下降受到抑制。認為此是因第1間隔物由框部及具有分隔部之壁部構成,故剛性高,即使經過振動測試,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亦幾乎沒有發生偏離。
<<實施例B及比較例B>>
<實施例B1>
首先,製作LED構裝基板。具體而言,將配線用之厚度35μm的銅層積層於縱111mm×橫293mm及厚度50μm之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的一面。然後,將配線用之銅層蝕刻,形成銅配線部。形成銅配線部後,藉由網板印刷法形成膜厚50μm之絕緣性保護膜,得到撓性配線基板。得到撓性配線基板後,藉由回焊方式透過焊料層將縱5個×橫12個之合計60個LED元件構裝於撓性配線基板之銅配線部,得到LED構裝基板。
又,製作透光反射片。透光反射片之製作方式如下:藉由加壓衝壓加工,將貫通於厚度方向上之複數個開口部以規定之圖案形成於厚度0.5mm之發泡聚對酞酸乙二酯膜。此處,開口部之中,在與設置於第1間隔物之凸部對應的位置形成有凸部可伸入之大小的開口部。藉此,得到各區劃區域由透射部及反射部構成且具有縱5個×橫12個之合計60個區劃區域的透光反射片。於透光反射片中,各區劃區域之大小為縱22mm×橫24.2mm,且開口率從各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外緣部漸增。
又,製作第1間隔物。第1間隔物為格子狀,係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藉由射出成型製作。第1間隔物具備有「寬度2mm及高度2mm之四角形框部」、「作 為光通過區域之開口部」、「寬度2mm及高度2mm之分隔部」及「與分隔部一體設置之高度0.2mm的凸部」,其中,該框部之大小為縱111mm×橫290mm;該開口部在框部之內側,大小為縱20mm×橫22.4mm,貫通於第1間隔物高度方向上,被配置成縱5個×橫12個之矩陣狀;該分隔部位於開口部間,與框部一體設置;該凸部設置於分隔部中被配置在透光反射片側之面的4個部位。又,分隔部係由第1部分與第2部分構成,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第2方向且與第1部分交叉,該第1方向沿著第1間隔物之橫方向,該第2方向沿著第1間隔物之縱方向。
進而,製作第2間隔物。第2間隔物係使用聚碳酸酯樹脂藉由射出成型製作。第2間隔物具備有「縱117mm×橫310mm,寬度2mm及高度5mm之框部」與「在框部之內側,大小為縱113mm×橫306mm之貫通於第2間隔物高度方向上的1個開口部」。
然後,將上述製作之LED構裝基板以LED元件成為上側之方式配置在具有大小為縱117mm×橫310mm×高度7mm之容納空間的鋁製箱體本體。接著,將上述製作之第1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LED構裝基板中之撓性配線基板表面。第1間隔物被配置成凸部位於撓性配線基板側之相反側,且來自各LED元件之光經由第1間隔物之開口部通過。配置第1間隔物後,將上述製作之透光反射片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第1間隔物上。此處,於配置透光反射片時,以第1間隔物之凸部伸入透光反射片之開口部的方式,進行透光反射片相對於第1間隔物之對位,且同時配置透光反射片。另,透光反射片中之區劃區域間的邊界部為第1間隔物之分隔部的位置。接著,將上述製作之第2間隔物配置於箱體本體與LED構裝基板及第1間隔物之間,且將第2間隔物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固定於箱體本體 之底面。並且,將縱117mm×橫310mm及厚度1.5mm之光擴散片配置於第2間隔物上。最後,將具有大小為縱110mm×橫303mm之開口部的蓋體與箱體本體合起來,而得到面光源裝置。另,撓性配線基板表面至透光反射片之距離為2mm,撓性配線基板表面至光擴散片之距離為4.8mm,透光反射片與光擴散片之間的距離為2.3mm。
<比較例B1>
於比較例B1中,除了使用複數個柱狀第1間隔物代替格子狀第1間隔物外,其餘皆與實施例B1同樣,而得到面光源裝置。於比較例B1使用之第1間隔物,係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直徑為5mm,高度為2mm,呈柱狀,於各LED元件間各配置有1支。另,於比較例B1使用之柱狀第1間隔物係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與撓性配線基材及光反射透射片固定。又,於比較例B1使用之柱狀第1間隔物於透光反射片側之面未設置有凸部。
<比較例B2>
於比較例B2中,除了使用不具有分隔部之框狀第1間隔物代替格子狀第1間隔物外,其餘皆與實施例B1同樣,而得到面光源裝置。於比較例B2使用之第1間隔物具有「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之縱111mm×橫290mm,寬度2mm及高度2mm的框部」與「在框部內側之縱107mm×橫286mm的1個開口部」。另,於比較例B2使用之框狀第1間隔物係透過雙面膠帶(製品名「No.5000NS」,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與撓性配線基材及光反射透射片固定。又,於比較例B2使用之框狀第1間隔物於透光反射片側之面未設置有凸部。
<亮度之面內均勻性評價>
對實施例B1及比較例B1、B2之面光源裝置分別進行振動測試,於振動測試前後,分別測量面光源裝置之發光面(光擴散片之表面)的亮度分布,評價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且求出振動測試前後之面內均勻性的變化率,評價振動測試 前後面內均勻性下降了多少。使振動測試之條件、亮度分布之測量條件及振動測試前後面內均勻性下降了多少之評價基準為與實施例A同樣之條件及評價基準。
<彎曲評價>
對實施例B1及比較例B1、B2之面光源裝置,藉由目視評價透光反射片是否發生彎曲。另,彎曲係用後述之振動測試前的透光反射片來確認。
○:透光反射片沒確認到彎曲。
×: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
<外觀評價>
對實施例B1及比較例B1、B2之面光源裝置,藉由目視觀察振動測試後之第1間隔物的外觀,並加以評價。使評價結果為以下之基準。
○:於第1間隔物中,沒有確認到破裂或斷裂等損傷。
×:於第1間隔物中,確認到破裂或斷裂等損傷。
以下,將結果示於表3。
以下,敘述結果。於比較例B1中,相較於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振動測試後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明顯下降。認為此是因第1間隔物未設置有凸部,以及第1間隔物為柱狀,剛性低,故振動測試導致了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發生偏離。又,於比較例B1中,由於第1間隔物為柱狀,因此,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又,於比較例B1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 均勻性低。認為此是因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的精確度低,及/或透光反射片彎曲的緣故。
於比較例B2中,相較於振動測試前之面內均勻性,振動測試後之面內均勻性明顯下降。認為此是因第1間隔物未設置有凸部,以及第1間隔物為不具有分隔部之框狀,剛性低,因此,振動測試導致了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發生偏離。又,由於第1間隔物為不具有分隔部之框狀,因此,透光反射片確認到彎曲。又,於比較例B2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低。認為此是因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的精確度低,及/或透光反射片彎曲的緣故。
相對於此,於實施例B1中,相較於比較例B1、B2,「振動測試後之面內均勻性」相對於「振動測試前之面內均勻性」的下降受到抑制。認為此是下述因素的緣故:於第1間隔物設置有凸部,使之伸入透光反射片之開口部,且第1間隔物具有框部及分隔部,剛性高,因此即使經過振動測試,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位置亦幾乎沒有發生偏離。於實施例B1中,由於第1間隔物由框部及分隔部構成,因此,透光反射片沒有確認到彎曲。又,於實施例B1中,振動測試前的亮度之面內均勻性高。認為此是下述因素的緣故:由於在第1間隔物設置有凸部,因此,透光反射片相對於LED元件之對位的精確度高,及/或透光反射片沒有彎曲。

Claims (18)

  1. 一種間隔物,被使用於具備有光學片與和該光學片相對向之對向構件的面光源裝置,且被配置於該光學片與該對向構件之間,使該光學片與該對向構件分離,該間隔物具備:壁部: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與該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且與該第1部分交叉;與光通過區域:存在於該壁部以外之區域,且使光通過。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光通過區域為貫通於該間隔物高度方向上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該開口部間被該壁部之該第1部分及該第2部分分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壁部面向該開口部之側面傾斜成該開口部之開口徑從該對向構件朝該光學片變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壁部之玻璃轉移溫度超過8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壁部之成形收縮率未達1.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壁部由聚碳酸酯樹脂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其中,該壁部為格子狀或蜂巢狀。
  8. 一種面光源裝置,該面光源裝置具備:第1光學片,與該第1光學片相對向之對向構件,及 第1間隔物:配置於該第1光學片與該對向構件之間,使該第1光學片與該對向構件分離;該第1間隔物與該對向構件及該第1光學片被固定著,該第1間隔物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間隔物。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對向構件為LED構裝基板,該LED構裝基板具備有配線基板及構裝於該配線基板之一面的複數個LED元件,該第1光學片配置於該LED元件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第1光學片於俯視時具備有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該各區劃區域具有使光之一部分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與使光之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於該各區劃區域中為該透射部面積比例之開口率從該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該區劃區域之外緣部漸增。
  11. 一種面光源裝置,具備:LED構裝基板:具備有配線基板及構裝於該配線基板之一面的複數個LED元件,第1光學片:被配置成與該複數個LED元件相對向,及第1間隔物:被配置於該LED構裝基板與該第1光學片之間,與該配線基板被固定著,使該第1光學片與該LED構裝基板分離;該第1光學片於該第1間隔物側之面具有孔部,該第1間隔物具備:壁部:具備有第1部分與第2部分,該第1部分延伸於第1方向,該第2部分延伸於與該第1方向不同之第2方向且與該第1部分交叉,光通過區域:存在於該壁部以外之區域且使光通過,及1個以上之凸部:被設置於該壁部中之該第1光學片側之面,且伸入該孔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光通過區域為貫通於該第1間隔物高度方向上之2個以上的開口部,該開口部間被該壁部之該第1部分及該第2部分分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第1光學片具備有於俯視時被分割成複數個之區劃區域,該各區劃區域具有使光之一部分透射過的複數個透射部與使光之一部分反射的複數個反射部,該各區劃區域中為該透射部面積比例之開口率從該區劃區域之中央部朝該區劃區域之外緣部漸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第1光學片之該透射部為貫通於該第1光學片厚度方向上之開口部,該開口部之至少1個係作為該孔部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1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第1光學片之厚度為25μm以上1mm以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1項之面光源裝置,其中,該配線基板為具備有樹脂膜與金屬配線部之撓性配線基板,該樹脂膜具有可撓性,該金屬配線部較該樹脂膜更靠近地被設置於該第1光學片側,且與該LED元件電連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1項之面光源裝置,其進一步具備:第2光學片:被配置於該第1光學片之光射出側,及框狀第2間隔物:被配置成圍繞該第1光學片之外圍面及該第1間隔物之外圍面,且使該第2光學片與該第1光學片分離。
  18.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1項之面光源裝置,及較該面光源裝置更靠近地被配置於觀察者側之顯示面板。
TW106145634A 2016-12-27 2017-12-26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18413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6-253332 2016-12-27
JPJP2016-253328 2016-12-27
JP2016253332 2016-12-27
JP2016253328 2016-12-27
JP2017104442 2017-05-26
JPJP2017-104442 2017-05-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1358A true TW201841358A (zh) 2018-11-16

Family

ID=62709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634A TW201841358A (zh) 2016-12-27 2017-12-26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424990B1 (zh)
TW (1) TW201841358A (zh)
WO (1) WO2018124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080B (zh) 2018-08-10 2022-09-11 日商双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列印頭
KR102123419B1 (ko) * 2018-10-29 2020-06-17 한국기계연구원 소자 간격 제어가 가능한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자 간격 제어방법
CN111668202A (zh) 2019-03-08 2020-09-1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JP2020187982A (ja) * 2019-05-17 2020-11-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1437429B2 (en) 2019-09-30 2022-09-06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11428984B2 (en) * 2020-05-29 2022-08-30 Nichia Corporation Planar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6928B2 (ja) * 2007-12-05 2012-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15753A (ja) * 2008-07-02 2010-01-21 Oji Paper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5396929B2 (ja) * 2009-03-10 2014-01-22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02695B1 (ko) * 2009-11-16 2017-02-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오푸토 디자인 면광원 유닛, 면조명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494823B2 (en) * 2012-07-12 2016-11-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uniform high locality light
KR101419369B1 (ko) * 2013-01-02 2014-07-16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
JP6230144B2 (ja) * 2013-01-25 2017-11-15 株式会社オプトデザイン 面照明装置
KR102291662B1 (ko) * 2015-02-02 2021-08-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24012A1 (ja) 2018-12-27
JP6536732B2 (ja) 2019-07-03
WO2018124012A1 (ja) 2018-07-05
JP2019040874A (ja) 2019-03-14
JP6424990B1 (ja) 2018-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75718B1 (ja) スペーサー、led面光源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TW201841358A (zh) 間隔物、面光源裝置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18106971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CN103363397A (zh) 背光组件及使用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6499269B2 (ja) 積層型光学部材、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20085280A (ko) 광 가이드
JP2008146036A (ja) 光学板
JP2018206553A (ja) スペーサー、led面光源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CN107438905B (zh) 发光器件阵列及包含该发光器件阵列的照明系统
JP6180312B2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
JP2018106970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18106973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18018711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46053A (ja) 光学板
JP2018106972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19194690A (ja) 突起部を有する光学板、光学構造、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9046668A (ja) スペーサー、led面光源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39850A (ja) 光学板
JP2008139869A (ja) 光学板
KR102024862B1 (ko) 표시 장치
US20090116219A1 (en) Prism shee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08139868A (ja) 光学板
US20090052036A1 (en) Prism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2019046667A (ja) スペーサー、led面光源装置およびled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94240A (ja)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