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8603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8603A
TW201838603A TW107106099A TW107106099A TW201838603A TW 201838603 A TW201838603 A TW 201838603A TW 107106099 A TW107106099 A TW 107106099A TW 107106099 A TW107106099 A TW 107106099A TW 201838603 A TW201838603 A TW 2018386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bsorbent article
width direction
pressing
wear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菜緒子
谷尾俊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優你 嬌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60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能讓排泄口對向區域之後側、具體而言是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之緊貼性更加提高。   吸收性物品(1)係具備:互相正交的前後方向(L)及寬度方向(W)、吸收體(30)、以及至少形成於吸收體(30)之壓擠部(80)。壓擠部(80),是在與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對向的區域、即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具有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W)的外側延伸之複數個第1壓擠部(81)。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是隔著通過寬度方向(W)上之吸收性物品(1)的中心之中心線(CL)而配置於兩側,且配置成沿前後方向(L)排列。複數個第1壓擠部(81)設置於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即會陰部對向區域(S4)。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0001] 本發明是關於像衛生棉那樣的吸收性物品。
[0002] 在專利文獻1揭示衛生棉。該衛生棉,在使用時是安裝於像內褲那樣的衣服。該衛生棉係具備:液體保持性的吸收體、配置於吸收體的肌膚對向面側之表面薄片、以及配置於吸收體的非肌膚對向面側之背面薄片。   [0003] 在衛生棉,表面薄片和吸收體是一體地具有朝向背面薄片側凹陷而構成之線狀的壓擠溝槽。該線狀的壓擠溝槽,是從穿戴者的排泄口、例如與陰道口相對向的區域、即胯下區,朝向比胯下區更後側呈直線狀延伸。   [0004]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8435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0005] 當穿戴者穿戴著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吸收性物品時,與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對向之胯下區,被夾在穿戴者的兩腳之間。這時,將吸收體之基重較高的中高部設置於胯下區,或在隔著中高部之兩側設置一對的壓擠溝槽,藉此使吸收性物品容易緊貼於穿戴者的排泄口。   [0006] 然而,本發明人,針對這樣的吸收性物品發現以下的問題。吸收性物品,在使用前雖呈大致平坦的狀態,但在使用時會成為沿著內褲而在前後方向彎曲的狀態。起因於在使用時之前後方向的彎曲,吸收體的一部分可能會以從穿戴者的肌膚離開的方式發生變形。該吸收體的變形,在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且穿戴者之身體曲率最高的區域,具體而言是在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容易發生。因該變形的緣故,在吸收體和會陰部之間可能產生間隙,像經血那樣的體液,可能在該間隙的區域沿著穿戴者的腳往吸收性物品之寬度方向流動,而往吸收性物品的側方滲漏。   [0007] 因此,期望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能讓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具體而言是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之緊貼性進一步提高。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0008] 一態樣的吸收性物品,係具備:互相正交的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吸收體、以及至少形成於前述吸收體之壓擠部,前述壓擠部,是在與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對向的區域、即排泄口對向區域之後側的區域,具有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前述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之複數個第1壓擠部,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隔著通過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心之中心線而配置於兩側,且配置成沿前述前後方向排列,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設置於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即會陰部對向區域。
[0010] (1)實施形態的概要   根據本說明書及所附圖式的記載,至少可明白以下的事項。   [0011] 一態樣的吸收性物品,係具備:互相正交的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吸收體、以及至少形成於前述吸收體之壓擠部,前述壓擠部,是在與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對向的區域、即排泄口對向區域之後側的區域,具有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前述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之複數個第1壓擠部,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隔著通過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心之中心線而配置於兩側,且配置成沿前述前後方向排列,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設置於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即會陰部對向區域。   [0012] 吸收性物品之排泄口對向區域構成為,在穿戴中被穿戴者的兩腳夾住而成為剛性較高,且緊貼於穿戴者的排泄口。在此狀態下,吸收性物品沿著穿戴者的身體彎曲連在前後方向也被彎曲。   [0013] 依據上述態樣,朝向吸收性物品的寬度方向內側之力,會往隔著中心線配置於兩側之一對的第1壓擠部傳遞。各個第1壓擠部,因為是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往第1壓擠部的外側部分傳遞的力會沿著第1壓擠部朝向寬度方向的內側。因此,力會施加於連結隔著中心線配置於兩側之一對的第1壓擠部之寬度方向的內側之端部彼此的假想折線(參照圖1的符號FL)上,結果,吸收性物品容易以假想折線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彎曲。   [0014] 因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沿著前後方向排列,上述假想折線是在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之區域形成有複數條。因為以複數條假想折線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讓吸收體逐漸彎曲,不容易在吸收體發生出乎意料的大幅變形。結果,在穿戴者的肌膚和吸收體之間不容易產生間隙,能讓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之區域的緊貼性更加提高。   [0015] 特別是,會陰部對向區域是相當於穿戴者的會陰部、亦即陰道口和肛門之間的區域。穿戴者的會陰部相當於前後方向上之穿戴者的身體彎曲較大的區域。在該區域設置複數個第1壓擠部,能使複數條假想折線形成於會陰部對向區域。藉此,在會陰部對向區域中,因為以複數假想折線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讓吸收體逐漸彎曲,能讓會陰部對向區域的緊貼性更加提高。   [0016]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在前述前後方向上互相連結。   [0017] 若在前後方向上於第1壓擠部彼此間存在空隙(gap),在該空隙處吸收體有可能發生出乎意料的大幅變形。因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在前後方向上互相連結,可抑制如此般之吸收體之出乎意料的變形,在前述假想折線處容易讓吸收體刻意地彎曲。   [0018]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各個,是朝向前述寬度方向的外側且呈曲線狀彎曲。   [0019] 會陰部對向區域是位於被穿戴者的兩腳夾住的區域。若設置於會陰部對向區域之第1壓擠部朝寬度方向的外側直線延伸,剛性較高的第1壓擠部之外側端部可能對穿戴者的兩腳施加強力的壓力。在本態樣,因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各個是朝向寬度方向的外側且呈曲線狀彎曲,可緩和對穿戴者的兩腳所施加的壓力,而能使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變佳。   [0020]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係具有低剛性區域,低剛性區域是具有比位於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的外側之前述吸收體的區域更低的剛性。   [0021] 藉由在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存在低剛性區域,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容易以朝向穿戴者之會陰部或肛門突出的方式變形。如此,能讓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之區域的緊貼性提高。   [0022] 此外,縱使如此般讓排泄口對向區域的後側之區域朝向穿戴者的會陰部或肛門突出的情況,因為容易以前述複數條假想折線為基點讓吸收體在前後方向逐漸彎曲,可抑制起因於出乎意料的大幅變形所造成的緊貼性降低。   [0023]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低剛性區域是比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更往後方延伸,前述壓擠部係具有第3壓擠部,第3壓擠部是在比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更後側,隔著前述低剛性區域配置於兩側。   [0024] 第3壓擠部成為吸收體的彎曲基點,且低剛性區域是比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更往後方延伸。如此,容易使吸收體朝向穿戴者的臀裂突出。如此,從排泄口對向區域到後側區,容易使吸收體緊貼於穿戴者的肌膚。   [0025]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低剛性區域,是由具有比位於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的外側之前述吸收體的基重更低的基重之前述吸收體所構成。利用吸收體之基重的調節,可輕易地形成低剛性區域。   [0026]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的中央設置高基重區域,高基重區域是具有比前述寬度方向上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的端部之前述吸收體的基重更高的基重。   [0027] 吸收性物品之排泄口對向區域,在穿戴中被穿戴者的兩腳夾住而受到往寬度方向的內側之力。起因於該力,使剛性較高的高基重區域朝向穿戴者的排泄口變形。   [0028]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壓擠部,是在隔著前述中心線的兩側,將朝前述前後方向延伸之一對的第2壓擠部設置在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   [0029] 一對的第2壓擠部成為吸收體的變形基點,藉由從穿戴者的兩腳往寬度方向的內側施加的力,被一對的第2壓擠部包夾的區域容易朝向穿戴者的肌膚呈凸狀變形。如此,能讓在排泄口對向區域的緊貼性提高。   [0030]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的前側之端部配置成,比前述第2壓擠部的後側之端部更靠前述寬度方向的內側。   [0031] 從穿戴者的兩腳往寬度方向的內側之力容易施加於第2壓擠部。因為第1壓擠部的前側之端部配置成比第2壓擠部的後側之端部更靠寬度方向的內側,施加於第2壓擠部的力容易往第1壓擠部傳遞。如此,在橫跨第1壓擠部和第2壓擠部的區域,使吸收體朝向穿戴者的肌膚呈凸狀變形,該凸狀的吸收體不致變成出乎意料的形狀而能形成上述假想折線。因此,吸收體的凸狀變形不致變成出乎意料的形狀,容易以複數條假想折線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讓吸收體逐漸彎曲。   [0032] 依據較佳的一態樣,吸收性物品係具有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於內褲之接合部,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之至少1個,是配置於厚度方向上與前述接合部不重疊的區域。   [0033] 依據上述態樣,用於讓吸收體刻意地變形之上述複數條假想折線當中至少1條,配置於與接合部不重疊的區域。因此,起因於假想折線之吸收體的刻意變形,不容易透過接合部被內褲拘束。如此,能夠更容易以假想折線為基點在前後方向讓吸收體逐漸彎曲。   [0034] (2)吸收性物品的具體構造   以下,參照圖式,針對一實施形態做說明。在以下圖式的揭示中,對於同一或類似的部分是賦予同一或類似的符號。但是,圖式為示意的,應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有可能與現實不同。因此,具體的尺寸等應參酌以下說明來進行判斷。此外,在圖式相互間,也有可能包含彼此的尺寸關係、比例不同的部分。   [0035]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俯視圖。圖2係從圖1的相反側觀察之吸收性物品的背面圖。圖3係沿著圖1所示的A-A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圖4係沿著圖1所示之B-B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圖5係沿著圖1所示之C-C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0036] 本實施形態中的吸收性物品1為衛生棉。吸收性物品1係具有前後方向L、寬度方向W、及厚度方向T。寬度方向W是與前後方向L正交的方向。厚度方向T是從穿戴者的肌膚對向面側T1往非肌膚對向面側T2延伸的方向。肌膚對向面側T1相當於在使用時面對穿戴者的肌膚之一側。非肌膚對向面側T2相當於在使用時與肌膚對向面側T1相反的一側、亦即朝向與穿戴者的肌膚相反的方向之一側。厚度方向T,在將吸收性物品1展開的狀態下,是與前後方向L及寬度方向W正交。   [0037] 吸收性物品1係具有:前側區S2、排泄口抵接區(排泄口對向區域)S1、會陰部抵接區(會陰部對向區域)S4及後側區S3。排泄口抵接區S1是與穿戴者的排泄口(例如陰道口)相對向的區域。當吸收性物品裝設於內褲時,排泄口抵接區S1位於內褲之胯下部。亦即,排泄口抵接區S1是配置於穿戴者的胯下、亦即穿戴者的兩腿間之區域。   [0038] 前側區S2位於比排泄口抵接區S1更靠前側。前側區S2的前端緣是規定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緣。後側區S3位於比排泄口抵接區S1更靠後側。後側區S3的後端緣是規定吸收性物品1的後端緣。後側區S3之前後方向L的長度可以比排泄口抵接區S1之前後方向L的長度形成更長。   [0039] 會陰部抵接區S4是排泄口抵接區S1和後側區S3間的區域,相當於陰道口和肛門之間的區域。更具體的說,會陰部抵接區S4,是由距離翼片3之前後方向L的中心3CL為40mm以上且100mm以下後側的區域所規定。   [0040] 在排泄口抵接區S1,可設置後述的翼片3。此外,在後側區S3,可設置往寬度方向W的外側突出之臀片4。翼片3及臀片4,是延伸到比在排泄口抵接區S1之吸收體30的外側緣更靠寬度方向W的外側。   [0041] 翼片3的前端緣是由翼片3的根部所規定,是相當於最往寬度方向W的內側凹陷之2個部分當中之位於前側的部分。翼片3的前端緣亦可規定排泄口抵接區S1和前側區S2的邊界。翼片3的後端緣,是由翼片3之根部所規定,是相當於最往寬度方向W的內側凹陷之2個部分當中位於後側的部分。翼片3的後端緣可位於排泄口抵接區S1和後側區S3之間。   [0042] 吸收性物品1係具有肌膚面薄片10、非肌膚面薄片20及吸收體30。肌膚面薄片10設置成比吸收體30更靠肌膚對向面側T1。非肌膚面薄片20設置成比吸收體30更靠非肌膚對向面側T2。吸收體30設置於肌膚面薄片10和非肌膚面薄片20之間。   [0043] 吸收體30至少配置於排泄口抵接區S1和後側區S3。吸收體30可具有:用於吸收液體之吸收材料所構成的吸收芯(未圖示)、包覆吸收芯之芯包覆體(未圖示)。   [0044] 肌膚面薄片10可具有表面薄片11及側薄片12。表面薄片11可以是讓體液等的液體透過之透液性的薄片。側薄片12,是將寬度方向W上之表面薄片11的外側緣覆蓋,且往表面薄片11之寬度方向W的外側延伸。非肌膚面薄片20可以是不透液性的薄片。   [0045] 如圖2所示般,在非肌膚面薄片20之非肌膚對向面,可設置用於將吸收性物品1接合於內褲之接合部60。接合部60係具有:配置在與吸收體30重疊的區域之主體接合部61、配置在翼片3之翼片接合部62、配置在臀片4之臀片接合部63。   [0046] 主體接合部61可配置成與寬度方向W上之吸收體30的中心不重疊。主體接合部61可在寬度方向W上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各個主體接合部61可沿著前後方向L延伸。   [0047] 吸收體30係具有吸收材料的基重不同之複數個區域。吸收體30係至少具有高基重區域31、低基重區域32、第1側部區域33、第2側部區域34。高基重區域31及低基重區域32設置於吸收體30之寬度方向W的中央。第1側部區域33位於寬度方向W上之高基重區域31的兩外側。第2側部區域34位於寬度方向W上之低基重區域32的兩外側。   [0048] 高基重區域31設置在寬度方向W上之排泄口對向區域S1的中央。再者,高基重區域31配置於通過前後方向L上之翼片的中心且沿寬度方向W延伸之翼片中心線3CL。高基重區域31在穿戴時是與排泄口(陰道口)對置。高基重區域31全體可設置於排泄口抵接區S1。高基重區域31之吸收材料的基重,是比寬度方向W上之排泄口對向區域S1的端部之吸收體30的基重更高。更具體的說,高基重區域31之吸收材料的基重,是比周圍的區域(低基重區域32及第1側部區域33)之吸收材料的基重更高。高基重區域31可構成為比周圍的區域(低基重區域32及第1側部區域33)更厚。如此,使排泄口抵接區S1容易緊貼於穿戴者的陰道口。   [0049] 低基重區域32配置於高基重區域31的後側。低基重區域32之吸收材料的基重,是由具有比位於寬度方向W上之後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81的外側之吸收體30的基重更低的基重之吸收體30所構成。更具體的說,低基重區域32,是比周圍的區域(高基重區域31及第2側部區域34)之吸收材料的基重低。低基重區域32至少橫跨會陰部抵接區S4和後側區S3而延伸。依據這樣的構成,低基重區域32和周圍區域之剛性差異變顯著,穿戴時可輕易地變形,使低基重區域32容易朝向穿戴者之臀部的龜裂隆起。   [0050] 高基重區域31之寬度方向的長度,是比低基重區域32之寬度方向的長度更長。位於胯下區S1的中央之高基重區域31之寬度方向的長度比低基重區域32之寬度方向的長度更長,因此在高基重區域31能廣範圍地吸收體液。另一方面,低基重區域32之寬度方向的長度比高基重區域31之寬度方向的長度短,因此朝穿戴者側隆起的區域變得狹窄,而容易緊貼於穿戴者的會陰部。   [0051] 吸收性物品係具有至少形成於吸收體30之壓擠部80。壓擠部80係具有複數個第1壓擠部81、第2壓擠部82、第3壓擠部83。   [0052] 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是設置於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W的外側延伸。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是隔著通過寬度方向W上之吸收性物品1的中心之中心線CL而配置於兩側,且配置成沿前後方向L排列。複數個第1壓擠部81,設置於與穿戴者之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即會陰部對向區域S4。只要各個第1壓擠部81當中之至少一部分,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W的外側延伸即可。   [0053] 較佳為,如圖1所示般,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是在前後方向L上互相連結。應注意的是,縱使在此情況,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W的外側延伸之第1壓擠部81的部分,仍是沿前後方向L排列複數個。   [0054] 較佳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各個,是朝向寬度方向W之外側且呈曲線狀彎曲。會陰部對向區域S4位於被穿戴者的兩腳夾住的區域。若設置於會陰部對向區域S4之第1壓擠部81朝寬度方向W的外側直線延伸,剛性較高的第1壓擠部81之外側端部可能對穿戴者的兩腳施加強力的壓力。在本態樣,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各個是朝向寬度方向W的外側且呈曲線狀彎曲,可緩和對穿戴者的兩腳所施加的壓力,而使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變佳。   [0055] 較佳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之至少1個配置在厚度方向上與接合部80不重疊的區域。更佳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配置在厚度方向上與接合部80不重疊的區域。   [0056] 較佳為,寬度方向W上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彼此間的區域具有低剛性區域,低剛性區域是具有比位於寬度方向W上之複數個第1壓擠部81的外側之吸收體30的區域更低的剛性。低剛性區域,能夠例如將吸收體30的基重降低來實現。在本實施形態,作為一例,低剛性區域是由低基重區域32所構成。因此,以下對於「低剛性區域」的用語,也可能賦予與「低基重區域」相同的符號「32」。   [0057] 較佳為,低剛性區域32比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彼此間的區域更往後方延伸。低剛性區域32可延伸到比後述第3壓擠部83更後方。   [0058] 第2壓擠部82設置於排泄口對向區域S1。第2壓擠部82是隔著中心線CL設置於兩側,且朝前後方向L延伸。高基重區域31較佳為配置於一對的第2壓擠部82間。此外,複數個第1壓擠部81之前側的端部,可配置成比第2壓擠部82之後側的端部更靠寬度方向W的內側。   [0059] 第3壓擠部83,是在比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更後側,設置於後側區S3。第3壓擠部83是隔著中心線CL設置於兩側。第3壓擠部83可隔著低剛性區域32而配置於兩側。   [0060] 此外,本說明書中之「吸收體的基重」之測定,可根據以下的測定方法來進行。   [0061] 當吸收性物品被封入包裝體等的情況,是使用:從包裝體取出,在取出狀態下於20℃±2℃、相對濕度60%±5%RH的氛圍下放置12小時後的試樣。   [0062] 在被包裝體包裝的吸收性物品,是將包裝體開封,將折疊的吸收性物品展開,將待測定基重的部分之厚度及面積進行測定。接著,將待測定基重的部分從吸收性物品切出,測定所切出的部分之重量。接下來,從所切出的部分將肌膚面薄片及非肌膚面薄片等之吸收體以外的部分去除,測定吸收體的重量。根據吸收體的重量和待測定基重的部分之面積來算出基重。   [0063] 本說明書中的「剛性」,是以對沿著寬度方向的力之變形困難度為指標,剛性越高越難彎曲。剛性,是對應於構成吸收體之吸收材料的基重,基重越高則剛性越高。因此,將吸收體的基重用目視等確認,藉此可確認剛性。此外,剛性也能利用依JIS L 1096的測定方法之葛氏剛性值(Gurley stiffness)來進行測定。   [0064] (3)穿戴時的變形態樣   接下來,針對穿戴時之吸收性物品的變形態樣,參照圖6~8詳細地說明。圖6係以圖1的A-A線為基準的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之剖面圖。圖7係以圖1的C-C線為基準的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之剖面圖。圖8係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之沿著前後方向L的局部剖面圖。圖8顯示會陰部對向區域S4。   [0065] 吸收性物品1,是被穿戴者的兩腿夾住,而被施加從寬度方向W的外側朝向寬度方向W的內側之力。吸收性物品1之排泄口對向區域S1構成為,在穿戴中被穿戴者的兩腳夾住而成為剛性較高,且緊貼於穿戴者的排泄口(參照圖6)。   [0066] 特別是,當在排泄口對向區域S1設置前述高基重區域31的情況,剛性較高的高基重區域31會朝向穿戴者的排泄口變形,使對於穿戴者的排泄口之緊貼性提高。   [0067] 再者,當設置前述第2壓擠部82的情況,因為一對的第2壓擠部82成為吸收體30的變形基點,藉由從穿戴者的兩腳往寬度方向的內側所施加的力,被一對的第2壓擠部82夾住的區域容易朝向穿戴者的肌膚呈凸狀變形。如此,能夠使在排泄口對向區域S1的緊貼性更加提高。   [0068] 在上述狀態下,吸收性物品1沿著穿戴者的身體彎曲連在前後方向L也被彎曲(參照圖8)。   [0069] 依據上述實施形態,朝向吸收性物品1之寬度方向內側的力,是往隔著中心線CL而配置於兩側之一對的第1壓擠部81傳遞。各個第1壓擠部81,因為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往第1壓擠部81的外側部分傳遞的力會沿著第1壓擠部81而朝向寬度方向W的內側。因此,較強的力會施加於連結隔著中心線CL配置於兩側之一對的第1壓擠部81之寬度方向W的內側的端部彼此之假想折線(參照圖1的符號FL)上,結果,吸收性物品1變得容易以假想折線FL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L彎曲(參照圖8)。   [0070] 因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沿前後方向L排列,上述假想折線FL是在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形成複數條。因為以複數條假想折線為基點在前後方向L讓吸收體30逐漸彎曲,不容易在吸收體30發生出乎意料的大幅變形。結果,在穿戴者的肌膚和吸收體之間不容易產生間隙,能使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之緊貼性更加提高。   [0071] 特別是,會陰部對向區域S4是相當於穿戴者的會陰部、亦即陰道口和肛門間的區域。穿戴者的會陰部,是相當於在前後方向L上之穿戴者的身體彎曲較大的區域。藉由在該區域設置複數個第1壓擠部81,使複數條假想折線FL形成於會陰部對向區域S4。如此,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中,因為以複數條假想折線FL為基點在前後方向L讓吸收體30逐漸彎曲,能使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的緊貼性更加提高。   [0072] 為了讓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的緊貼性進一步提高,較佳為將3個以上的第1壓擠部81配置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內。   [0073] 特別是,可將第1壓擠部81設置成,使前述假想折線FL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內隔著5mm以上的間隔並列形成有至少2條,較佳為3條。因此,第1壓擠部81之寬度方向的內側之端點,可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內隔著5mm以上的間隔並列形成有至少2個,較佳為3個。   [0074] 此外,當在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彼此間存在低剛性區域32的情況,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彼此間的區域容易以朝向穿戴者之會陰部或肛門突出的方式變形。如此,能讓在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之緊貼性更加提高。此外,縱使如此般讓排泄口對向區域S1之後側的區域朝向穿戴者之會陰部或肛門突出的情況,因為容易以前述複數條假想折線FL為基點讓吸收體30在前後方向L逐漸彎曲,可抑制起因於出乎意料的大幅變形所致之緊貼性降低。   [0075] 此外,為了謀求緊貼性,複數個第1壓擠部81之前側的端部較佳為,配置成比第2壓擠部82之後側的端部更靠寬度方向W的內側。從穿戴者的兩腳朝向寬度方向的內側之力容易施加第2壓擠部82。因為第1壓擠部81之前側的端部配置成比第2壓擠部82之後側的端部更靠寬度方向W的內側,施加於第2壓擠部82的力容易往第1壓擠部81傳遞。如此,在橫跨第1壓擠部81和第2壓擠部82的區域,使吸收體30朝向穿戴者的肌膚呈凸狀變形,該凸狀的吸收體30不致變成出乎意料的形狀而能形成上述假想折線FL。因此,吸收體30的凸狀變形不致變成出乎意料的形狀,容易以複數條假想折線FL為基點而在前後方向L讓吸收體30逐漸彎曲。   [0076] 此外,當第1壓擠部81配置在與接合部80不重疊的區域的情況,用於讓吸收體30刻意變形之上述複數條假想折線FL當中的至少1條配置在與接合部80不重疊的區域。因此,起因於假想折線FL之吸收體30的刻意變形,不容易透過接合部80而被內褲S拘束。如此,更容易以假想折線FL為基點在前後方向L讓吸收體30逐漸彎曲。   [0077] 再者,為了容易在前述假想折線FL處讓吸收體30刻意地彎曲,較佳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在前後方向L上互相連結。假使在前後方向L上第1壓擠部81彼此間存在空隙,在該空隙處吸收體30有可能出乎意料地大幅變形。因為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在前後方向L上互相連結,可抑制如此般吸收體30之出乎意料的變形,容易在前述假想折線FL處讓吸收體30刻意地彎曲。   [0078] 此外,當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在前後方向L上互相連結的情況,在前後方向L相鄰之第1壓擠部81,較佳為在寬度方向W上的內側緣具有角度而進行連結。如此,使更強的力作用於隔著中心線CL而位於兩側之一對的第1壓擠部81之內側緣彼此間,更容易在後述假想折線FL處讓吸收性物品彎曲。特別是,如此般在前後方向L上相鄰之第1壓擠部81彼此之具有角度的連結部分更佳為,在會陰部對向區域S4內,在前後方向L上至少並列2個。   [0079] 此外,當設置隔著低剛性區域32而配置於兩側之第3壓擠部83的情況,第3壓擠部83成為吸收體30的彎曲基點。再者,因為低剛性區域32是比複數個第1壓擠部81彼此間的區域更往後方延伸,容易讓吸收體30朝向穿戴者的臀裂突出。如此,從排泄口對向區域S1到後側區S3,容易使吸收體30緊貼於穿戴者的肌膚(也參照圖7)。   [0080] 雖是使用上述實施形態針對本發明做詳細地說明,對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本發明當然並不限定於本說明書中所說明的實施形態。本發明,在不脫離依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所界定之本發明趣旨及範圍內,能以修正及變更態樣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說明書的記載,其目的僅是例示說明,並沒有對本發明造成任何的限制。   [0081] 於2017年4月18日申請之日本特許出願第2017-082294號的全部內容,是以參照的形式併入本說明書中。 [產業利用性]   [0082] 依據上述態樣可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能讓排泄口對向區域之後側、具體而言為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之緊貼性更加提高。
[0083]
1‧‧‧吸收性物品
3‧‧‧翼片
10‧‧‧肌膚面薄片
11‧‧‧表面薄片
12‧‧‧側薄片
30‧‧‧吸收體
31‧‧‧高基重區域
32‧‧‧低基重區域
60‧‧‧接合部
61‧‧‧主體接合部
62‧‧‧翼片接合部
63‧‧‧臀片接合部
80‧‧‧壓擠部
81‧‧‧第1壓擠部
82‧‧‧第2壓擠部
83‧‧‧第3壓擠部
FL‧‧‧假想折線
CL‧‧‧中心線
S1‧‧‧排泄口抵接區(排泄口對向區域)
S2‧‧‧前側區
S3‧‧‧後側區
S4‧‧‧會陰部抵接區(會陰部對向區域)
L‧‧‧前後方向
T‧‧‧厚度方向
W‧‧‧寬度方向
3CL‧‧‧翼片之前後方向的中心
[0009]   圖1係一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俯視圖。   圖2係一實施形態之吸收性物品的背面圖。   圖3係沿著圖1所示的A-A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圖4係沿著圖1所示的B-B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圖5係沿著圖1所示的C-C線之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圖6係以圖1的A-A線為基準之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圖7係以圖1的C-C線為基準之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的剖面圖。   圖8係穿戴狀態的吸收性物品之沿著前後方向的局部剖面圖。

Claims (10)

  1. 一種吸收性物品,係具備:互相正交的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吸收體、以及至少形成於前述吸收體之壓擠部,   前述壓擠部,是在與穿戴者的排泄口相對向的區域、即排泄口對向區域之後側的區域,具有隨著朝向前側或後側而往前述寬度方向的外側延伸之複數個第1壓擠部,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隔著通過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吸收性物品的中心之中心線而配置於兩側,且配置成沿前述前後方向排列,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設置於與穿戴者的會陰部相對向的區域、即會陰部對向區域。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是在前述前後方向上互相連結。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各個,是朝向前述寬度方向之外側且呈曲線狀彎曲。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係具有低剛性區域,該低剛性區域係具有比位於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的外側之前述吸收體的區域更低的剛性。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低剛性區域,是比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彼此間的區域更往後方延伸,   前述壓擠部,係在比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更後側,具有隔著前述低剛性區域而配置於兩側之第3壓擠部。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低剛性區域,是由具有比位於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的外側之前述吸收體的基重更低的基重之前述吸收體所構成。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的中央設置高基重區域,該高基重區域係具有比前述寬度方向上之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的端部之前述吸收體的基重更高的基重。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壓擠部,是在隔著前述中心線之兩側,將朝前述前後方向延伸之一對的第2壓擠部設置於前述排泄口對向區域。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之前側的端部配置成,比前述第2壓擠部之後側的端部更靠前述寬度方向的內側。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吸收性物品,   係具有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於內褲之接合部,   前述複數個第1壓擠部之至少1個,是配置於厚度方向上與前述接合部不重疊的區域。
TW107106099A 2017-04-18 2018-02-23 吸收性物品 TW2018386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2294A JP6725451B2 (ja) 2017-04-18 2017-04-18 吸収性物品
JP2017-082294 2017-04-18
PCT/JP2017/015645 WO2018193529A1 (ja) 2017-04-18 2017-04-19 吸収性物品
??PCT/JP2017/015645 2017-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603A true TW201838603A (zh) 2018-11-01

Family

ID=6385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099A TW201838603A (zh) 2017-04-18 2018-02-23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5451B2 (zh)
TW (1) TW201838603A (zh)
WO (1) WO20181935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49710A (ja) * 2021-09-29 2023-04-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0445B2 (ja) * 2002-12-05 2009-12-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縦長の吸収性物品
JP4482466B2 (ja) * 2005-03-04 2010-06-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陰唇間パッド
US7857799B2 (en) * 2007-03-05 2010-12-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JP5469801B2 (ja) * 2007-08-24 2014-04-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796980B2 (ja) * 2010-03-30 2015-10-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510329B2 (ja) * 2015-06-03 2019-05-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ショーツ型ナプキ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5451B2 (ja) 2020-07-22
WO2018193529A1 (ja) 2018-10-25
JP2018175600A (ja)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6639B2 (ja) 吸収性物品
JP4652911B2 (ja) 吸収性物品
KR101113449B1 (ko) 생리대
TWI668001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I587846B (zh) Absorbent article
CN107106352B (zh) 吸收性物品
JP6453207B2 (ja) 吸収性物品
TWI620553B (zh) Absorbent article
TW201737879A (zh) 吸收性物品
WO2016002097A1 (ja) 吸収性物品
JP6239039B1 (ja) 吸収性物品
CN107708630B (zh) 吸收性物品
TW201838603A (zh) 吸收性物品
JP6839955B2 (ja) 吸収性物品
JPH08182702A (ja) 吸収性物品
JP5053806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CN109475441B (zh) 吸收性物品
KR20100002767A (ko) 흡수제품
WO2014084087A1 (ja) 吸収性パッド
JP6689891B2 (ja) 吸収性物品
JP5970527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1054392A1 (ja) 吸収性物品
JP6285219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16002324A1 (ja) 吸収性物品
JPH0323232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