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5224A -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該聚醯胺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成形體 - Google Patents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該聚醯胺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成形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5224A
TW201835224A TW107103226A TW107103226A TW201835224A TW 201835224 A TW201835224 A TW 201835224A TW 107103226 A TW107103226 A TW 107103226A TW 107103226 A TW107103226 A TW 107103226A TW 201835224 A TW201835224 A TW 2018352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resin composition
mass
metal
sem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2162B (zh
Inventor
正木辰典
上川泰生
三井淳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5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5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2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21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2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bound to another nitrogen atom
    • C08K5/24Derivatives of hydraz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3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bound to oxygen and to carbon only
    • C08K5/5313Phosphinic compounds, e.g. R2=P(:O)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熔點為280至320℃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脂肪族聚醯胺(B)、5至30質量%之次膦酸金屬鹽(C)、5至60質量%之增強材(D)、0.1至8質量%之碳酸金屬鹽(E)、及0.01至3質量%之脂肪酸鋇鹽(F);(A)與(B)的含量合計為30至85質量%,(A)與(B)的質量比(A/B)為90/10至40/60。

Description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該聚醯胺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成形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阻燃性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
聚醯胺係具有優異的耐熱性、機械特性,使用來作為大部分之電性/電子構件、汽車引擎周邊的構件之構成材料。
該等構件之中,構成電性/電子零件之聚醯胺,係被要求高度的阻燃性。對聚醯胺賦予阻燃性之方法,通常係進行使用阻燃劑之方法。近年來,由於環境意識提高而避免鹵素系阻燃劑,通常係使用非鹵素系阻燃劑。
又,在電性/電子零件的封裝,表面封裝係成為主流,構成構件之聚醯胺係在回焊步驟中被暴露在最高溫度260℃左右的高溫。因此,作為聚醯胺,多半的情況是必須使用具有回焊耐熱性之熔點270℃以上的耐熱聚醯胺。熔點為270℃以上的耐熱聚醯胺,通常係使用半芳香族聚醯胺、聚醯胺46等。
例如專利文獻1,係揭示一種使用次膦酸金屬鹽之半芳香族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作為非鹵素系阻燃劑,且揭示在1/32英吋(0.79mm)的成形品,滿足阻燃規格UL94V-0規格,且具有回焊耐熱性及在0.5mm厚度的流動性。
但是,電性電子零件係有逐年小型化之傾向,且被要求更薄壁之性能。特別是有關阻燃性及流動性,因為通常厚度越薄,性能越降低,所以強烈地期望能夠改善該等的性能。
又,因為耐熱聚醯胺由於高熔點,故加工溫度較高,所以在含有次膦酸金屬鹽之耐熱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中,在熔融加工時,有將擠製機的螺桿、擠壓模、以及成形機的螺桿、模具等的金屬構件激烈地磨耗之金屬腐蝕性的問題。
如此,藉由設計適合電性電子構件之耐熱聚醯胺,以全部滿足回焊耐熱性、阻燃性、流動性、低金屬腐蝕性之性能為非常重要的。
對於該等的問題,在專利文獻2,係揭示一種以75/25至98/2的重量比使用特定半芳香族聚醯胺與特定脂肪族聚醯胺之材料。該材料係成形加工溫度為340℃且必須在高溫的成形加工者。因為金屬腐蝕性係越高溫越增大,故在該材料必須降低成形加工溫度,以降低金屬腐蝕性,但是降低成形加工溫度時,有流動性顯著地受損且成形加工變困難之問題。
又,在專利文獻3中,係揭示一種以50/50至75/25 的重量比使用特定半芳香族聚醯胺與特定脂肪族聚醯胺之材料。相較於在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材料,雖然該材料之流動性提升,但是金屬腐蝕性未充分地減低。
金屬腐蝕性的減低,不僅使成形加工時的設定溫度降低,使樹脂組成物的實際溫度降低也很重要。通常,成形體係厚度越薄,越必須以高速進行成形。因為樹脂組成物係使薄壁部越以高速流動,由於剪切發熱致使溫度越上升且有比設定溫度更高之傾向,所以在薄壁成形體的成形中,難以充分地減低金屬腐蝕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際公開第2008/126381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14-51710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表2014-521765號公報
本發明係解決在阻燃性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上述課題,其目的係提供一種可維持回焊耐熱性與阻燃性,亦能夠同時地滿足高流動性與低金屬腐蝕性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者等重複專心研究之結果,發現以特定的比例含有半芳香族聚醯胺與脂肪 族聚醯胺且含有特定量的特定阻燃劑、及特定添加劑之樹脂組成物,係能夠滿足回焊耐熱性、阻燃性、高流動性、低金屬腐蝕性,而完成了本發明。亦即,本發明的要旨係如下述。
(1)一種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熔點為280至320℃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脂肪族聚醯胺(B)、5至30質量%之次膦酸金屬鹽(C)、5至60質量%之增強材(D)、0.1至8質量%之碳酸金屬鹽(E)、及0.01至3質量%之脂肪酸鋇鹽(F);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含量合計為30至85質量%,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質量比(A/B)為90/10至40/60。
(2)如(1)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次膦酸金屬鹽(C)為下述通式(I)或(II)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R2、R4及R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直鏈或分枝鏈的碳數1至16的烷基或苯基。R3係表示直鏈或分枝鏈的 碳數1至10的伸烷基、碳數6至10的伸芳基、芳基伸烷基、或烷基伸芳基,M係表示鈣離子、鋁離子、鎂離子或鋅離子,m為2或3,n、a、b係滿足2×b=n×a的關係式之整數)。
(3)如(1)或(2)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碳酸金屬鹽(E)之金屬係選自由鈣、鎂、鈉、鋰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
(4)如(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脂肪酸鋇鹽(F)之脂肪酸係選自由月桂酸、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二十二酸、二十八酸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
(5)如(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更含有0.01至5質量%之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
(6)如(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增強材(D)係含有平均粒徑為10至30μm之滑石。
(7)一種成形體,係將(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成形而成。
依照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除了具有優異的回焊耐熱性、阻燃性以外,亦具有優異的流動性及低金屬腐蝕性之熱塑性樹脂組成物。又,本發明的熱塑性樹脂組成物係因具有優異的流動性,所以在使薄壁成形體成形 時,能夠抑制因剪切發熱所引起之樹脂組成物的溫度上升,其結果,即便薄壁成形體的成形亦能夠充分地減低金屬腐蝕性。
D‧‧‧擠壓模
EX‧‧‧雙軸混煉擠製機
MP‧‧‧金屬板
R‧‧‧熔融樹脂的流路
第1圖係顯示用以評價金屬腐蝕性之裝置之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半芳香族聚醯胺(A)、脂肪族聚醯胺(B)、次膦酸金屬鹽(C)、增強材(D)、碳酸金屬鹽(E)、及脂肪酸鋇鹽(F)。
構成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係含有二羧酸成分及二胺成分作為構成成分,且在二羧酸成分含有芳香族二羧酸,在二胺成分含有脂肪族二胺。
構成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二羧酸成分,係以含有對苯二甲酸(T)為佳,從耐熱性的觀點而言,對苯二甲酸之含量係在二羧酸成分中以95莫耳%以上為佳,以100莫耳%為較佳。
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二羧酸成分係含有對苯二甲酸以外的二羧酸時,對苯二甲酸以外的二羧酸可舉出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 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及環己烷二羧酸等的脂環式二羧酸。對苯二甲酸以外的二羧酸係相對於原料單體的總莫耳數,以設為5莫耳%以下為佳,以實質不含有為較佳。
從耐熱性及加工性的觀點而言,在半芳香族聚醯胺(A)中之二胺成分,係以碳數8至12的脂肪族二胺為佳。作為碳數8至12的脂肪族二胺,例如可舉出1,8-辛二胺、1,9-壬二酸、2-甲基-1,8-辛二胺、1,10-癸烷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其中,因為泛用性較高,以1,10-癸烷二胺為佳。該等脂肪族二胺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從提升機械特性的觀點而言,係以單獨使用為佳。
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二胺成分,係含有碳數8至12的脂肪族二胺成分以外之其它二胺時,其它二胺例如可舉出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1,15-十五烷二胺等的脂肪族二胺成分、環己烷二胺等的脂環式二胺、苯二甲胺(xylylene diamine)、苯二胺等的芳香族二胺。碳數8至12的脂肪族二胺成分以外之其它二胺,係相對於原料單體的總莫耳數,以設為5莫耳%以下為佳,以實質上不含有為較佳。
半芳香族聚醯胺(A)係按照必要亦可含有己內醯胺、月桂內醯胺等的內醯胺類、胺基己酸、11-胺基十一烷酸等的ω-胺基羧酸。
在本發明中,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聚醯胺8T、聚醯胺9T、聚醯胺10T、聚醯胺11T、聚醯胺12T。
在本發明中,半芳香族聚醯胺(A)係以將單羧酸成分設為構成成分為佳。從含有具有脂肪族單羧酸作為構成成分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及脂肪族聚醯胺(B)之樹脂組成物所得到的成形體,因為在容易蒙受熱量之成形體表層部,耐熱性較高的半芳香族聚醯胺(A)容易成為主成分,所以在回焊步驟不容易產生起泡。
相對於構成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總單體成分,單羧酸成分的含量係以0.3至4.0莫耳%為佳,以0.3至3.0莫耳%為更佳,以0.3至2.5莫耳%為再更佳,以0.8至2.5莫耳%為特佳。藉由在上述範圍內含有單羧酸成分,能夠減低聚合時的分子量分布、或能夠觀察到成形加工時之脫模性提升、或在成形加工時能夠抑制氣體的產生量。另一方面,單羧酸成分的含量大於上述範圍時,機械特性和阻燃性有低落之情況。又,在本發明,單羧酸的含量係指半芳香族聚醯胺(A)中的單羧酸殘基,亦即,末端羥基從單羧酸脫離後所佔有之比率。
半芳香族聚醯胺(A)係以含有分子量為140以上的單羧酸作為單羧酸成分為佳,以含有分子量為170以上的單羧酸為更佳。單羧酸的分子量為140以上時,脫模性提升且能夠抑制在成形加工時的溫度之氣體的產生量,而且亦能夠提供成形流動性。
單羧酸成分可舉出脂肪族單羧酸、脂環族單羧酸、芳香族單羧酸,其中,因為能夠使源自聚醯胺成分的氣體產生量減少、使模具污染減低且提升脫模性,故以脂肪族單羧酸為佳。
分子量為140以上的脂肪族單羧酸例如可舉出辛酸、壬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二十二酸。其中,因為泛用性較高,以硬脂酸為佳。
分子量為140以上的脂環族單羧酸例如可舉出4-乙基環己烷羧酸、4-己基環己烷羧酸、4-月桂基環己烷羧酸。
分子量為140以上的芳香族單羧酸例如可舉出4-乙基苯甲酸、4-己基苯甲酸、4-月桂基苯甲酸、1-萘甲酸、2-萘甲酸及該等芳香族單羧酸的衍生物。
單羧酸成分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又,亦可併用分子量為140以上的單羧酸及分子量小於140的單羧酸。又,在本發明,單羧酸的分子量係指原料之單羧酸的分子量。
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熔點必須為280至320℃,以290至320℃為佳,以300至320℃為較佳。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熔點未達280℃時,樹脂組成物之回焊耐熱性低落。另一方面,樹脂組成物係含有熔點超過320℃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時,因為熔融溫度變高,所以金屬腐蝕性有増大之情形。
在本發明,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熔融流動速率(MFR)係以1至200g/10分鐘為佳,以10至150g/10分 鐘為較佳,以20至120g/10分鐘為更佳。MFR係能夠作為成形流動性的指標,表示MFR之值越高流動性越高。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MFR超過200g/10分鐘時,所得到的樹脂組成物之機械特性有低落之情形,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MFR未達1g/10分鐘時,有流動性顯著地降低且在320℃左右的成形溫度無法熔融加工之情形。
半芳香族聚醯胺樹脂(A)的結晶性較高者,所得到的成形體之結晶化度變高,因為耐熱性、回焊耐熱性、機械強度、低吸水性更提高,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結晶化度係以控制在特定範圍為佳。在本發明,係將使用差示掃描熱量計(DSC)而測定的結晶融解熱量(△H)作為結晶化度的指標,半芳香族聚醯胺樹脂(A)的△H係以50J/g以上為佳,以55J/g以上為較佳。半芳香族聚醯胺樹脂(A)之△H低於50J/g時無法充分地提高結晶性,所得到的成形體係有在回焊步驟產生起泡之情形。
半芳香族聚醯胺(A)係能夠使用以往已知的加熱聚合法和溶液聚合法之方法來製造。就工業上較有利而言,能夠適合使用加熱聚合法。加熱聚合法可舉出由下列步驟所構成之方法:從二羧酸成分、二胺成分、及單羧酸成分得到反應生成物之步驟(i);及將所得到的反應生成物聚合之步驟(ii)。
步驟(i)例如可舉出將二羧酸粉末與單羧酸混合且預先加熱至二胺的熔點以上且二羧酸的熔點以下之溫度,以保持二羧酸的粉末狀態之方式,實質上不使其含有 水而添加二胺在該溫度的二羧酸粉末及單羧酸之方法。或另外的方法可舉出將由熔融狀態的二胺與固體的二羧酸所構成之懸浮液進行攪拌混合,且得到混合液之後,在未達最後生成的半芳香族聚醯胺的熔點之溫度,進行藉由二羧酸與二胺與單羧酸的反應所生成之鹽的反應、及藉由所生成的鹽聚合而生成之低聚合物之生成反應,來得到鹽與低聚合物的混合物之方法。此時,亦可一邊使其反應一邊進行粉碎,亦可在反應後暫時取出之後進行粉碎。步驟(i)係以容易控制反應生成物的形狀之前者為佳。
步驟(ii)例如可舉出將步驟(i)所得到的反應生成物在未達最後生成的半芳香族聚醯胺的熔點之溫度進行固相聚合,使其高分子量化至預定的分子量為止,得到半芳香族聚醯胺之方法。固相聚合係以在聚合溫度180至270℃、反應時間0.5至10小時且於氮等的惰性氣體氣流中進行為佳。
作為步驟(i)及步驟(ii)的反應裝置,係沒有特別限定,只要使用習知的裝置即可。亦可在相同裝置實施步驟(i)及步驟(ii),亦可在不同裝置實施。
在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製造,為提高聚合效率,可使用聚合觸媒。聚合觸媒例如可舉出磷酸、亞磷酸、次磷酸或該等之鹽。聚合觸媒的添加量通常相對於構成半芳香族聚醯胺(A)之總單體,以使用2莫耳%以下為佳。
構成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脂肪族聚醯胺(B),係在主鏈中不含有芳香族成分之聚醯胺,例如可 舉出聚ε-己醯胺(聚醯胺6)、聚四亞甲基己二醯二胺(聚醯胺46)、聚六亞甲基己二醯二胺(聚醯胺66)、聚六亞甲基癸二醯二胺(聚醯胺610)、聚六亞甲基十二醯胺(聚醯胺612)、聚十一亞甲基己二醯二胺(聚醯胺116)、聚十一醯胺(聚醯胺11)、聚十二醯胺(聚醯胺12)及含有該等聚醯胺之中至少2種類不同的聚醯胺成分之聚醯胺共聚物、或該等聚醯胺的混合物等。其中,從流動性、經濟性的觀點而言,以聚醯胺6、聚醯胺66為佳。
脂肪族聚醯胺(B)的相對黏度係沒有特別限定,只要按照目的而適當地設定即可。例如為了得到容易成形加工的樹脂組成物,脂肪族聚醯胺(B)之相對黏度係以1.9至4.0為佳,以2.0至3.5為較佳。脂肪族聚醯胺(B)的相對黏度未達1.9時,依照成形體而有韌性不足且引起機械特性低落之可能性。又,脂肪族聚醯胺(B)的相對黏度超過4.0時,樹脂組成物之成形加工變困難且所得到的成形體有外觀變差之情形。
在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中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含量合計,必須為30至85質量%,以35至80質量%為佳,以40至75質量%為較佳。樹脂組成物係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含量合計未達30質量%時,有流動性低落之情形,超過85質量%時,有阻燃性低落之情形。
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質量比(A/B)必須為90/10至40/60,以85/15至45/55為佳,以80/20 至48/52為較佳。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比率超過90質量%時,亦即脂肪族聚醯胺(B)的比率未達10質量%時,樹脂組成物係流動性低落且在混煉時和成形時,由於剪切發熱引起溫度上升,且有金屬腐蝕性増大之情形。另一方面,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比率未達40質量%,亦即脂肪族聚醯胺(B)的比率超過60質量%時,樹脂組成物的回焊耐熱性有低落之情形。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次膦酸金屬鹽(C)。
在樹脂組成物中之次膦酸金屬鹽(C)的含量,必須為5至30質量%,以8至25質量%為佳,以8至20質量%為更佳。次膦酸金屬鹽(C)的含量未達5質量%時,對樹脂組成物賦予必要的阻燃性變為困難。另一方面,次膦酸金屬鹽(C)的含量超過30質量%時,樹脂組成物係具有優異的阻燃性,另一方面,金屬腐蝕性變大,同時有熔融混煉變困難之情形,而且所得到的成形體之機械特性有變成不充分之情形。
本發明的次膦酸金屬鹽(C)可舉出下述通式(I)表示之次膦酸金屬鹽、及通式(II)表示之二次膦酸金屬鹽。
式中,R1、R2、R4及R5各自獨立且必須為直鏈或分枝鏈之碳數1至16的烷基或苯基,以碳數1至8的烷基或苯基為佳,以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正辛基、苯基為較佳,以乙基為更佳。R1與R2及R4與R5亦可互相形成環。
R3必須為直鏈或分枝鏈之碳數1至10的伸烷基、碳數6至10的伸芳基、芳基伸烷基、或烷基伸芳基。直鏈或分枝鏈之碳數1至10的伸烷基例如可舉出亞甲基、伸乙基、正伸丙基、異伸丙基、異亞丙基、正伸丁基、第三伸丁基、正伸戊基、正伸辛基、正伸十二基。碳數6至10的伸芳基例如可舉出伸苯基、伸萘基。烷基伸芳基例如可舉出甲基伸苯基、乙基伸苯基、第三丁基伸苯基、甲基伸萘基、乙基伸萘基、第三丁基伸萘基。芳基伸烷基例如可舉出苯基亞甲基、苯基伸乙基、苯基伸丙基、苯基伸丁基。
M係表示金屬離子。金屬離子例如可舉出鈣離子、鋁離子、鎂離子、鋅離子,以鋁離子、鋅離子為佳,以鋁離子為較佳。
m、n係表示金屬離子的價數。m為2或3。a係表示金屬離子的個數,b係表示二次膦酸離子的個數,n、a、b 係滿足「2×b=n×a」的關係式之整數。
次膦酸金屬鹽和二次膦酸金屬鹽係能夠使用各自對應之次膦酸和二次膦酸、與金屬碳酸鹽、金屬氫氧化物或金屬氧化物而在水溶液中製造,通常係以單體的方式存在,但依存於反應條件,亦有以縮合度為1至3的聚合物性次膦酸鹽之形式存在之情形。
作為上述通式(I)表示之次膦酸鹽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二甲基次膦酸鈣、二甲基次膦酸鎂、二甲基次膦酸鋁、二甲基次膦酸鋅、乙基甲基次膦酸鈣、乙基甲基次膦酸鎂、乙基甲基次膦酸鋁、乙基甲基次膦酸鋅、二乙基次膦酸鈣、二乙基次膦酸鎂、二乙基次膦酸鋁、二乙基次膦酸鋅、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鈣、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鎂、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鋁、甲基-正丙基次膦酸鋅、甲基苯基次膦酸鈣、甲基苯基次膦酸鎂、甲基苯基次膦酸鋁、甲基苯基次膦酸鋅、二苯基次膦酸鈣、二苯基次膦酸鎂、二苯基次膦酸鋁、二苯基次膦酸鋅。其中,因為阻燃性、及電特性的平衡優異,以二乙基次膦酸鋁、二乙基次膦酸鋅為佳,以二乙基次膦酸鋁為較佳。
又,在製造二次膦酸鹽所使用的二次膦酸,例如可舉出甲烷二(甲基次膦酸)、苯-1,4-二(甲基次膦酸)。
上述通式(II)表示之二次膦酸鹽的具體例,例如可舉出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鈣、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鎂、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鋁、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鋅、苯-1,4-二(甲基次膦酸)鈣、苯-1,4-二(甲基次膦酸)鎂、苯-1,4-二(甲 基次膦酸)鋁、苯-1,4-二(甲基次膦酸)鋅。尤其是因為阻燃性、電特性的平衡優異,以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鋁、甲烷二(甲基次膦酸)鋅為佳。
次膦酸金屬鹽(C)的具體商品,例如可舉出CLARIANT公司製「Exolit OP1230」、「Exolit OP1240」、「Exolit OP1312」、「Exolit OP1314」「Exolit OP1400」。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增強材(D)。
增強材(D)可舉出纖維狀增強材。
纖維狀增強材例如可舉出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石棉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酯纖維、壓克力纖維、醯胺纖維(aramid fiber)、聚苯并唑纖維、洋麻纖維、竹纖維、麻纖維、蔗渣織維(bagasse fiber)、高強度聚乙烯纖維、氧化鋁纖維、碳化矽纖維、鈦酸鉀纖維、黃銅纖維、不鏽鋼纖維、鋼纖維、陶瓷纖維、玄武岩纖維。其中,因為提升機械特性的效果較高,而且在與聚醯胺的熔融混煉時具有能夠經得起加熱溫度之耐熱性且容易取得,以玻璃纖維、碳纖維、醯胺纖維為佳。玻璃纖維的具體商品名,例如可舉出日東紡公司製「CS3G225S」、日本電氣硝子公司製「T-781H」;碳纖維的具體商品名例如可舉出東邦TENAX公司製「HTA-C6-NR」。纖維狀增強材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
纖維狀增強材的纖維長度、纖維直徑係沒有特別限定,纖維長度係以0.1至7mm為佳,以0.5至6mm 為較佳。藉由將纖維狀增強材的纖維長度設為0.1至7mm,不會對成形性造成不良影響且能夠增強樹脂組成物。又,纖維直徑係以3至20μm為佳,以5至13μm為更佳。藉由使纖維直徑設為3至20μm,在熔融混煉時不會使其折損且能夠效率良好地增強樹脂組成物。剖面形狀例如可舉出圓形、長方形、橢圓、及此以外的異形剖面等,其中,以圓形為佳。
增強材(D)係除了含有纖維狀增強材以外,以進一步含有滑石、玻璃碎片、雲母、石墨、金屬箔等的板狀增強材為佳,以含有平均粒徑為10至30μm的滑石為更佳。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含有脂肪族聚醯胺(B)時,流動性變高,但是有耐回焊性低落且產生起泡之情形。但是藉由含有上述平均粒徑的滑石,在回焊時能夠抑制起泡產生。
滑石亦可使用矽烷偶合劑等的有機化合物進行表面處理。藉由表面處理,能夠改善與半芳香族聚醯胺(A)和脂肪族聚醯胺(B)之密著性,且對強度提升和起泡抑制具有效果。
在本發明,所謂滑石的平均粒徑,係指藉由雷射繞射法所得到的中值粒徑(D50)。
含有滑石時,含量係相對於樹脂組成物整體,以3至15質量%為佳,以5至10質量%為較佳。滑石之含量未達3質量%時,回焊時之起泡抑制效果較小。
增強材(D)係除了上述以外,亦可使用針狀增強材、球狀增強材。特別是藉由併用纖維狀增強材、及針 狀增強材、板狀增強材、球狀增強材,能夠使成形體的翹曲減小、或使阻燃試驗時的耐滴落性提升。針狀增強材可舉出矽灰石(wollastonite)、鈦酸鉀晶鬚、氧化鋅晶鬚、硫酸鎂晶鬚等。球狀增強材可舉出碳黑、碳化矽、氧化矽、石英粉末、水滑石(hydrotalcite)、熔融氧化矽、玻璃類(玻璃珠粒、玻璃粉、磨碎玻璃纖維)、矽酸鹽(矽酸鈣、矽酸鋁、高嶺土、黏土、矽藻土等)、金屬氧化物(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鋁等)、硫酸鹽(硫酸鈣、硫酸鋇等)等。
為了實現充分的機械強度,在樹脂組成物中之增強材(D)的含量必須為5至60質量%,以10至50質量%為較佳,以20至40質量%為更佳。增強材(D)含量未達5質量%時,有樹脂組成物的機械特性之提升效果較小之情形,而且有阻燃性低落之情形。另一方面,增強材(D)含量超過60質量%時,樹脂組成物之機械特性的提升效果飽和,不僅是無法期待其以上的提升效果,而且因為流動性極端地低落,故有難以得到成形體之情形。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碳酸金屬鹽(E)。
在樹脂組成物中之碳酸金屬鹽(E)的含量必須為0.1至8質量%,以0.2至5質量%為佳,以0.5至3質量%為較佳。碳酸金屬鹽(E)的含量未達0.1質量%時,樹脂組成物無法得到充分的金屬腐蝕性抑制效果,另一方面、碳酸金屬鹽(E)之含量超過8質量%時,對阻燃性之不良影響較大,樹脂組成物無法得到充分的阻燃性。
構成碳酸金屬鹽(E)之金屬,例如可舉出鈣、鎂、鈉、鋰、鉀、鋇等。從熱安定性和安全性的觀點而言,係以鈣、鎂、鈉、鋰為佳。以鈣、鎂為更佳,以鈣為特佳。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脂肪酸鋇鹽(F)。
在樹脂組成物中之脂肪酸鋇鹽(F)的含量必須為0.01至3質量%,以0.05至2質量%為佳,以0.1至1.5質量%為較佳。脂肪酸鋇鹽(F)的含量未達0.01質量%時,樹脂組成物無法得到充分的金屬腐蝕性抑制效果,另一方面,脂肪酸鋇鹽(F)之含量超過3質量%時,金屬腐蝕性抑制效果飽和,而且有機械強度亦低落之情形。
構成脂肪酸鋇鹽(F)之脂肪酸可舉出癸酸(C10)、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十五烷酸(C15)、棕櫚酸(C16)、十七烷酸(C17)、硬脂酸(C18)、12-羥基硬脂酸、二十酸(arachidic acid)(C20)、二十二酸(C22)、二十四酸(C24)、蠟酸(C26)、二十八酸(C28)、三十酸(C30)、芥子酸、蓖麻醇酸等。從取得性和熱安定性的觀點而言,以月桂酸、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二十二酸、二十八酸為佳,以硬脂酸為特佳。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以含有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為佳。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係具備;具有捕足過氧化自由基的效果之受阻酚結構、及將金屬離子鉗合之肼結構之兩者。具體而言,可舉出下述式(III)表示之化合物。
藉由將次膦酸金屬鹽(C)與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組合,能夠使聚醯胺的阻燃性飛躍地提升。因此,能夠減低次膦酸金屬鹽(C)調配量且能夠抑制含有次膦酸金屬鹽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的課題亦即金屬腐蝕性。
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的具體商品,例如可舉出ADEKA公司製「CDA-10」、BASF公司製「IRGANOX MD 1024」等。
在樹脂組成物中之具有受阻酚結構的肼系化合物(G)的含量,係以0.01至5質量%為佳,以0.05至3質量%為較佳,以0.1至2質量%為更佳。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的含量未達0.01質量%時,無法得到提升阻燃效率之效果,另一方面,含量超過5質量%時,阻燃效率飽和,不僅是無法期待其以上的提升效果,而且在所得到的成形體有機械強度不充分之情形。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阻燃助劑。阻燃助劑例如可舉出氮系阻燃劑、氮-磷系阻燃劑、無機系阻燃劑。
氮系阻燃劑可舉出三聚氰胺系化合物、三聚氰酸或異三聚氰酸與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鹽等。三聚氰胺系 化合物的具體例,以三聚氰胺為首、為三聚氰胺衍生物、具有與三聚氰胺類似構造之化合物、三聚氰胺的縮合物等,具體而言可舉出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醯胺(ammelide)、三聚氰酸二醯胺(ammeline)、甲醯縮胍胺(formoguanamine)、脒基三聚氰胺、氰基聚氰胺、苯并胍胺、乙醯胍胺、琥珀胍胺、蜜白胺、蜜勒胺、蜜頓(meton)、三聚二氰乙腈等具有三嗪骨架之化合物、及該等硫酸鹽、三聚氰胺樹脂等。所謂三聚氰酸或異三聚氰酸與三聚氰胺化合物的鹽,係指三聚氰酸類或異三聚氰酸類與三聚氰胺系化合物之等莫耳反應物。
作為氮-磷系阻燃劑,例如能夠舉出由三聚氰胺或其縮合生成物與磷化合物所形成之加成物(三聚氰胺加成物)、膦氮烯(phosphazene)化合物。
構成前述三聚氰胺加成物之磷化合物可舉出磷酸、原磷酸、膦酸、次膦酸、偏磷酸、焦磷酸、三磷酸、四磷酸、多磷酸等。三聚氰胺加成物的具體例可舉出三聚氰胺磷酸酯、三聚氰胺焦磷酸酯、雙三聚氰胺焦磷酸酯、三聚氰胺多磷酸酯、蜜勒胺多磷酸酯、蜜白胺多磷酸酯,其中,以三聚氰胺多磷酸酯為佳。磷的數目係以2以上為佳,以10以上為較佳。
膦氮烯化合物的具體商品,例如可舉出伏見製藥所公司製「Rabitle FP-100」、「Rabitle FP-110」、大塚化學公司製「SPS-100」、「SPB-100」等。
無機系阻燃劑例如可舉出氫氧化鎂、氫氧化 鈣等的金屬氫氧化物、硼酸鋅、磷酸鋁等的磷酸鹽、亞磷酸鋁等的亞磷酸鹽、次磷酸鈣等的次磷酸鹽、鋁酸鈣等。為了提升阻燃性、減低金屬腐蝕性之哪一個目的而調配該等無機系阻燃劑均無妨。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藉由含有磷系抗氧化劑,而能夠成為具有更優異的安定性、成形性之物。
磷系抗氧化劑可為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的任一種。磷系抗氧化劑例如可舉出磷酸一鈉、磷酸二鈉、磷酸三鈉、亞磷酸鈉、亞磷酸鈣、亞磷酸鎂、亞磷酸錳等的無機磷酸鹽、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亞磷酸十三酯、亞磷酸三壬基苯酯、亞磷酸二苯基異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Adekastab PEP-3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Adekastab PEP-24G」)、亞磷酸參(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二硬脂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Adekastab PEP-8」)、雙(壬基苯基)新戊四醇二亞磷酸酯(「Adekastab PEP-4C」)、1,1’-聯苯基-4,4’-二基雙[亞膦酸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二亞膦酸肆(2,4-二-第三丁基苯基)4,4’-伸聯苯酯(「HOSTANOX P-EPQ」)、二亞磷酸四(十三基-4,4’-異亞丙基二苯基)酯、亞磷酸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辛酯等的有機磷化合物。磷系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
磷系抗氧化劑係容易與次膦酸金屬鹽(C)均勻地摻混,因為可防止分解,所以能夠提升阻燃性。又,磷 系抗氧化劑係能夠防止半芳香族聚醯胺(A)和脂肪族聚醯胺(B)產生分解和分子量低落,且能夠提升熔融加工時的操作性、成形性、機械特性。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中,亦可按照必要而更含有其它之安定劑、著色劑、抗靜電劑、碳化抑制劑等的添加劑。著色劑可舉出氧化鈦、氧化鋅、碳黑等的顏料、苯胺黑(nigrosine)等的染料。安定劑可舉出受阻酚系抗氧化劑、硫系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由銅化合物所構成之熱安定劑、由醇類所構成之熱安定劑等。碳化抑制劑為提升耐電跡性(tracking resistance)之添加劑,可舉出金屬氫氧化物、硼酸金屬鹽等的無機物、上述的熱安定劑等。
製造本發明的樹脂組成物之方法,係沒有特別限定,較佳係將半芳香族聚醯胺(A)、脂肪族聚醯胺(B)、次膦酸金屬鹽(C)、增強材(D)、碳酸金屬鹽(E)、脂肪酸鋇鹽(F)及按照必要而添加的其它添加劑等進行調配且熔融混煉之方法。熔融混煉法可舉出使用布拉本德混合機(Brabender mixer)等的批次式揑合器、班伯里混煉機、享謝爾混合機、螺旋轉子、單軸擠製機、雙軸擠製機等之方法。熔融混煉溫度係選自半芳香族聚醯胺(A)及脂肪族聚醯胺(B)熔融且該半芳香族聚醯胺(A)及脂肪族聚醯胺(B)不分解的區域。熔融混煉溫度太高時,不僅是半芳香族聚醯胺(A)和脂肪族聚醯胺(B)產生分解,且次膦酸金屬鹽(C)亦有產生分解之虞,所以將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熔點設為Tm時,以(Tm-20℃)至(Tm+50℃)為佳。
將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加工成為各式各樣的形狀之方法,可舉出下列方法:將熔融混合物擠製成股線狀且製成顆粒形狀之方法;將熔融混合物進行熱切割、水中切割而製成顆粒形狀之方法;擠製成為薄片狀且進行切割之方法;擠製成塊狀且進行粉碎而製成粉末形狀之方法。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之成形方法,例如可舉出射出成形法、擠製成形法、吹氣成形法、燒結成形法,因為機械特性、成形性的提升效果較大,故以射出成形法為佳。
射出成形機係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螺桿聯機式射出成形機或柱塞式射出成形機。在射出成形機的缸筒內被加熱熔融後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每一次注料進行計量且在熔融狀態下被射出至模具內且在預定形狀下被冷卻、固化之後,以成形體的方式被從模具取出。射出成形時的加熱器設定溫度,係以成為半芳香族聚醯胺(A)的熔點(Tm)以上為佳,為抑制金屬腐蝕性,以在320℃以下成形為佳。
又,在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的加熱熔融時,係以使用經充分地乾燥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顆粒為佳。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丸粒係含有之水分量較多時,在射出成形機的缸筒內發泡而有難以得到最佳成形體之情形。使用在射出成形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顆粒的水分率,係相對於聚醯胺樹脂組成物100質量份,以未達0.3質量份為佳,以未達0.1質 量份為較佳。
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具有優異的回焊耐熱性及阻燃性,而且具有較高的流動性,能夠抑制金屬腐蝕性而成形薄壁製品且能夠使用作為汽車零件、電性電子零件、雜貨、土木建築用品等廣泛用途的成形體。
汽車零件例如可舉出恆溫器罩蓋、反相器的IGBT模組構件、絕緣體構件、排氣尾飾管(Exhaust finisher)、動力裝置殼體、ECU殼體、ECU連接器、馬達和線圈的絕緣材、電纜的被覆材。電性電子零件例如可舉出連接器、LED反射器、開關、感測器、插座、電容器、插孔、保險絲保持座、繼電器、繞線管、斷電器、電磁開閉器、保持座、插頭、攜帶用個人電腦等電氣機器的殼體零件、電阻器、IC、LED的殼體。其中,本發明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因為具有特別優異的阻燃性,所以能夠適合使用在電性電子構件。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而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係不被該等實施例限定。
1.測定方法
聚醯胺及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的物性係使用以下的方法來測定。
(1)熔點及融解熱量
使用差示掃描熱量計(Perkin Elmer公司製DSC-7型),以升溫速度20℃/分鐘升溫至350℃為止之後,在350℃保持5分鐘且以降溫速度20℃/分鐘降溫至25℃為止,進而在25℃保持5分鐘後,再次以升溫速度20℃/分鐘升溫時的吸熱尖峰頂點設為熔點(Tm),且將尖峰面積設為融解熱量。
(2)熔融流動速率(MFR)
依照JIS K7210,在(熔點+15℃)、1.2kgf的荷重下進行測定。
MFR係能夠設為成形流動性的指標,表示MFR之值越高流動性越高。
(3)機械特性(拉伸強度)
使用射出成形機(FANUC公司製S2000i-100B型),將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缸筒溫度320℃、模具溫度140℃的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製造試片(啞鈴狀片)。
使用所得到的試片,依據ISO178而測定拉伸強度。
表示拉伸強度的數值越大機械特性越優異,在本發明係以100MPa以上為佳。
(4)流動性(條式流動度流動長度)
使用射出成形機(FANUC公司製ROBOSHOT S2000i)且將缸筒溫度設定在320℃,將模具溫度設定在140℃,將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閉模壓力100噸(ton)、射出壓力150MPa、射出速度300mm/秒、射出時間5秒的條件下,在缸筒前端安裝一側1點澆口的專用模具而進行成形且測定條式流動度流動長度。專用模具係能夠採用厚度0.5mm、寬度20mm的L字狀成形體之形狀,在L字的上部中心具有澆口。
在本發明中條式流動度流動長度係以100mm以上為佳。
(5)回焊耐熱性
使用射出成形機(日本製鋼所公司製J35AD),將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缸筒溫度320℃、模具溫度140℃的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製造20mm×20mm×0.5mm的試片。將所得到的試驗成形片在85℃×85%RH進行168小時吸濕處理後,在紅外線加熱式的回焊爐中,於150℃加熱1分鐘,而且以100℃/分鐘的速度升溫至260℃為止且保持10秒鐘。
加熱處理後,將在試片表面所產生的起泡(水泡)面積為試片表面全體面積的0%時評定為「◎」,將大於0%且25%以下時評定為「○」,將大於25%且小於50%以下時評定為「△」,將大於50%時評定為「×」。
加熱處理後的試片係以在表面未起泡(水泡)、熔融為佳。
(6)阻燃性
使用射出成形機(日本製鋼所公司製J35AD)將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缸筒溫度320℃、模具溫度140℃的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製造5英吋(127mm)×1/2英吋(12.7mm)×1/127英吋(0.5mm)的試片。使用所得到的試片依據表1顯示之UL94(美國Under Writers Laboratories Inc.規定的規格)的基準進行評價阻燃性。評價結果不滿足V-2時,係評定為「not V-2」。
總殘焰時間較短者係表示具有優異的阻燃性。
(7)金屬腐蝕性
如第1圖,將擠壓模(D)安裝在雙軸混煉擠製機(EX)(池貝公司製PCM30),將使用作為通常擠製機的鋼材之金屬板(MP)(材質SUS630、20×10mm、厚度5mm、質量7.8g)安裝在熔融樹脂的流路(R)之上下,而且設置1mm的間隙且使熔融樹脂在寬度10mm、長度20mm的範圍接觸。在擠製機料筒溫度330℃、吐出7kg/h的條件下,將共計25kg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在該間隙進行擠製。擠製後,將 金屬板(MP)卸下且放置在500℃的爐中10小時,將所附著的樹脂除去之後測定質量且依照擠製前後的質量變化來測定金屬腐蝕性。表示質量變化越大金屬腐蝕性越大。在本發明,質量變化率係以0.3%以下為佳。
2.原料
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的原料顯示在以下。
(1)半芳香族聚醯胺(A)
‧半芳香族聚醯胺(A-1)
將作為二羧酸成分之粉末狀對苯二甲酸(TPA)4.70kg、作為單羧酸成分之硬脂酸(STA)0.32kg、作為聚合觸媒之次磷酸鈉一水合物9.3g添加至密閉型混合機式的反應裝置且在氮密閉下,一邊以轉數30rpm攪拌一邊加熱至170℃。隨後,在將溫度保持在170℃且將轉數保持在30rpm的狀態下,使用液注裝置而將作為二胺成分之經加溫至100℃的1,10-癸烷二胺(DDA)4.98kg,以2.5小時連續地(連續液注方式)添加而得到反應生成物。又,原料單體的莫耳比為TPA:DDA:STA=48.5:49.6:1.9(原料單體的官能基之當量比率為TPA:DDA:STA=49.0:50.0:1.0)。
接著,將所得到的反應生成物使用相同反應裝置且在氮氣流下、250℃、轉數30rpm加熱8小時而聚合,製造聚醯胺的粉末。
隨後,將所得到的聚醯胺粉末使用雙軸混煉機而製成股線狀,使股線通過水槽而冷卻固化,而且使用製粒機將其切割而得到半芳香族聚醯胺(A-1)顆粒。
‧半芳香族聚醯胺(A-2)至(A-8)
除了樹脂組成如表2所示之方式變更以外,係與半芳香族聚醯胺(A-1)同樣地進行而得到半芳香族聚醯胺(A-2)至(A-8)。
將上述半芳香族聚醯胺(A-1)至(A-8)的樹脂組成及特性值顯示在表2。
(2)脂肪族聚醯胺(B)
‧聚醯胺66(旭化成CHEMICALS公司製LEONA1200)、相對黏度2.45
(3)次膦酸金屬鹽(C)
‧二乙基次膦酸鋁(CLARIANT公司製Exolit OP1230)
(4)增強材(D)
‧D-1:玻璃纖維(旭FIBER GLASS公司製03JAFT692)、平均纖維徑10μm、平均纖維長度3mm
‧D-2:滑石(日本滑石公司製MICRO ACEK-1)、平均粒徑8μm
‧D-3:滑石(日本滑石公司製MSZ-C)、平均粒徑11μm、表面處理品
‧D-4:滑石(日本滑石公司製MS-P)、平均粒徑15μm
‧D-5:滑石(日本滑石公司製MS-KY)、平均粒徑25μm
(5)碳酸金屬鹽(E)
‧E-1:碳酸鈣
‧E-2:碳酸鎂
(6)脂肪酸鋇鹽(F)
‧F-1:硬脂酸鋇(日東化成工業公司製Ba-St P)
‧F-2:月桂酸鋇(日東化成工業公司製BS-3)
(7)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
‧N,N’-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苯基)丙醯基]肼(ADEKA公司製CDA-10)
實施例1
將半芳香族聚醯胺(A-1)33.25質量份、脂肪族聚醯胺(B)14.25質量份、次膦酸金屬鹽(C)20質量份、碳酸金屬鹽(E-1)1.5質量份及脂肪酸鋇鹽(F-1)1.0質量份進行預摻合,使用減重式連續定量供給裝置(KUBOTA公司製CE-W-1型)而計量,且供給至螺桿徑26mm、L/D50的同方向雙軸擠製機TEM26SS型(東芝機械公司製TEM26SS型)之主供給口,進行熔融混煉。中途,從側給料器供給增強材(D-1)30質量份,而且進行混煉。從擠壓模拉出成為股線狀之後,通過水槽而冷卻固化且使用製粒機將其切割,而得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顆粒。擠製機的料筒溫度設定係設為(熔點-5至+15℃),螺桿轉數250rpm,吐出量25kg/h。
實施例2至38、比較例1至11
除了將聚醯胺樹脂組成物的組成以表3顯示的方式變更以外,其餘係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操作而得到聚醯胺樹脂組成物顆粒。調配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時,除了與原料(A)、(B)、(C)、(E)、(F)一起進行預摻合以外,其餘係進行與實施例1同樣的操作。
使用所得到的聚醯胺樹脂組成物顆粒,進行各種評價試驗。將其結果顯示在表3。
實施例1至38的樹脂組成物因為滿足本發明的必要條件,所以流動性、回焊耐熱性、阻燃性、低金屬腐蝕性均為良好的結果。
比較例1的樹脂組成物,因為脂肪族聚醯胺的含有比 例太少且流動性較低,在混煉時和成形時由於剪切發熱致使溫度上升,所以金屬腐蝕性較大。比較例2的樹脂組成物係脂肪族聚醯胺的含有比例太多而回焊耐熱性較差。
比較例3的樹脂組成物,因為阻燃劑之含量太少,所以阻燃性較差,比較例4的樹脂組成物,因為阻燃劑含量太多,所以金屬腐蝕性較大。
比較例5的樹脂組成物,因為不含有增強材,所以拉伸強度較低,而且阻燃性較差。
因為比較例6的樹脂組成物不含有碳酸金屬鹽,比較例8的樹脂組成物不含有脂肪酸鋇鹽,任一者均是金屬腐蝕性較大,又,比較例7的樹脂組成物因為碳酸金屬鹽含量太多,所以阻燃性較差,比較例9的樹脂組成物因為脂肪酸鋇鹽含量太多,所以拉伸強度較低。
比較例10的樹脂組成物因為半芳香族聚醯胺的熔點太高,所以熔融溫度變高且金屬腐蝕性較大。
比較例11的樹脂組成物因為半芳香族聚醯胺的熔點太低,所以回焊耐熱性較差。

Claims (7)

  1. 一種聚醯胺樹脂組成物,係含有熔點為280至320℃之半芳香族聚醯胺(A)、脂肪族聚醯胺(B)、5至30質量%之次膦酸金屬鹽(C)、5至60質量%之增強材(D)、0.1至8質量%之碳酸金屬鹽(E)、及0.01至3質量%之脂肪酸鋇鹽(F);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含量合計為30至85質量%,半芳香族聚醯胺(A)與脂肪族聚醯胺(B)的質量比(A/B)為90/10至40/6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次膦酸金屬鹽(C)為下述通式(I)或(II)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 1、R 2、R 4及R 5係各自獨立且表示直鏈或分枝鏈的碳數1至16的烷基或苯基,R 3係表示直鏈或分枝鏈的碳數1至10的伸烷基、碳數6至10的伸芳基、芳基伸烷基、或烷基伸芳基,M係表示鈣離子、鋁離子、鎂離子或鋅離子,m為2或3,n、a、b係滿足2×b=n×a 的關係式之整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碳酸金屬鹽(E)之金屬係選自由鈣、鎂、鈉、鋰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構成脂肪酸鋇鹽(F)之脂肪酸係選自由月桂酸、硬脂酸、12-羥基硬脂酸、二十二酸、二十八酸所組成群組之至少1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更含有0.01至5質量%之具有受阻酚結構之肼系化合物(G)。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其中,增強材(D)係含有平均粒徑為10至30μm之滑石。
  7. 一種成形體,係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聚醯胺樹脂組成物成形而成。
TW107103226A 2017-02-03 2018-01-30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該聚醯胺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成形體 TWI752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8075 2017-02-03
JP2017-018075 2017-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5224A true TW201835224A (zh) 2018-10-01
TWI752162B TWI752162B (zh) 2022-01-11

Family

ID=6304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226A TWI752162B (zh) 2017-02-03 2018-01-30 聚醯胺樹脂組成物及成形該聚醯胺樹脂組成物而成之成形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29086B2 (zh)
CN (1) CN110177839B (zh)
TW (1) TWI752162B (zh)
WO (1) WO20181431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2582B (zh) * 2019-10-01 2024-01-02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由其构成的成型体及车载照相机用部件
CN112574557B (zh) * 2020-11-27 2022-07-12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66508B (zh) * 2022-09-30 2023-06-1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半芳香族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4533A (en) * 1983-09-27 1985-04-30 Canusa Coating Systems Limited Hindered phenolic norbornane-2,3-dicarboximides and stabilized compositions
AU619005B2 (en) * 1988-04-28 1992-01-16 Nippondenso Co. Ltd. Fiber-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ion
JP2649406B2 (ja) * 1989-02-15 1997-09-03 東燃化学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ポリマー組成物
BE1003675A3 (fr) * 1990-02-23 1992-05-19 Solvay Compositions stabilisees a base de polyamides et objets faconnes a partir de ces compositions.
JP4681382B2 (ja) 2005-07-28 2011-05-1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WO2009109318A1 (de) * 2008-03-03 2009-09-11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flammwidriger, nicht korrosiver und gut fliessfähiger polyamid- und polyesterformmassen
KR101721465B1 (ko) * 2009-06-05 2017-03-30 이엠에스-패턴트 에이지 방염성의, 부분 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 몰딩 조성물
CN102050760A (zh) * 2009-10-29 2011-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受阻酚类衍生物抗氧剂的催化制备方法
TWI563034B (en) * 2011-05-13 2016-12-21 Dsm Ip Assets Bv Flame retardant semi-aromatic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moulded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WO2013014144A1 (en) * 2011-07-27 2013-01-31 Dsm Ip Assets B.V. Flame retard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
JP2013064032A (ja) * 2011-09-15 2013-04-11 Unitika Ltd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KR20140099138A (ko) * 2013-02-01 2014-08-1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광안정성 및 내변색성이 우수한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JP5654104B2 (ja) * 2013-08-28 2015-01-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押出成型品
CN108350271B (zh) * 2015-11-12 2020-11-03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将其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29086B2 (ja) 2022-09-01
TWI752162B (zh) 2022-01-11
WO2018143110A1 (ja) 2018-08-09
CN110177839A (zh) 2019-08-27
CN110177839B (zh) 2022-03-01
JPWO2018143110A1 (ja) 2019-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29464B1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5686930B1 (ja) 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13064032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CN109312153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将其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JP2010254760A (ja) 難燃性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13064091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712908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6138321B1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7174431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7093104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21167384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10077194A (ja) 難燃性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5717378B2 (ja) 難燃性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6955763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705536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18177874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12214559A (ja)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WO2018123563A1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2013056969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