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2876A - 水泵鉗以及罩構件 - Google Patents

水泵鉗以及罩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2876A
TW201832876A TW107107322A TW107107322A TW201832876A TW 201832876 A TW201832876 A TW 201832876A TW 107107322 A TW107107322 A TW 107107322A TW 107107322 A TW107107322 A TW 107107322A TW 201832876 A TW201832876 A TW 2018328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over member
opposing surface
water pump
sh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9810B (zh
Inventor
高崎充弘
安藤雅則
川合真之介
福田真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2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8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2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6Joints
    • B25B7/10Joints with adjustable fulc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22Pliers provided with auxiliary tool elements, e.g. cutting edges, nail extr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可以將可適當利用之用途加以擴大的水泵鉗。[解決手段]一種水泵鉗,其具備:連結部103,其可旋轉地連結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以及卡定構造104,其用於將連結部103卡定在孔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以調整顎部間的開口寬度;其中,設於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第一端部的顎部1011、1021,分別在顎部1011、1021的前端設有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並在藉由卡定構造104於顎部1011、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將連結部103卡定的狀態,連結部103的旋轉中心1031係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上。

Description

水泵鉗以及罩構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泵鉗等。
作為用於水管或瓦斯管等配管的連接等的工具,以往已知稱為水泵鉗的夾鉗。水泵鉗為例如將開口部的方向對手柄部延伸的方向彎曲的夾鉗。水泵鉗用於例如在上顎部與下顎部之間夾住鎖緊螺母或管接頭,進行此等配件的鎖緊固定等。水泵鉗的連結部通常成為可大幅滑動的構造,若使連結部滑動,則上顎部與下顎部會大幅打開,可更確實地夾住大型的物品。
圖11為習知的水泵鉗的一個例子的關閉第一顎部91及第二顎部92的狀態的右側視圖(圖11(a))、以及打開第一顎部91及第二顎部92的狀態的右側視圖(圖11(b))(參照非專利文獻1)。在此水泵鉗方面,使具有第一顎部91的臂與具有第二顎部92的臂以連結軸93為旋轉軸而旋轉,可開關第一顎部91與第二顎部92,而夾持鎖緊螺母等夾持對象物。
[習知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KNIPEX-The Pliers Company. -製品情報”、[online]、KNIPEX-Werk、[平成29年(2017年)1月17日檢索]、INTERNET<URL:http://www.knipex.com/index.php?id=1216&L=17&page=group_detail&parentID=1368&groupID=1503>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以往作為夾鉗的用法之一,已知在夾鉗的前端夾住螺絲頭等的對象物,拉引或旋轉對象物的使用法。例如,本申請發明人提出一種在顎部的前端具備夾住螺絲頭而旋轉螺絲用的構造的夾鉗(日本特開2003-291072號公報)。
在如圖11所示的習知的水泵鉗方面,作為其用途之一,亦思考下述用法:藉由上顎部91的前端與下顎部92的前端夾住安裝成延伸於此等顎部的前端方向的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而拉引或旋轉對象物。
然而,在如圖11所示的習知的水泵鉗方面,以連結軸93為旋轉軸使臂旋轉時,由於分別包含各自設於上顎部91的前端側與下顎部92的前端側的相向面的兩個面所交叉的位置係大幅移動,所以當以上顎部91的前端與下顎部的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時,不易預測上顎部91的移動與下顎部92的移動,而在關閉上顎部91與下顎部92時,由於下顎部92的前端暫時向前突出而移動,所以當以上顎部91的前端與下顎部的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時,上顎部91的前端與下顎部的前端之相對於各自的前端方向的移動量不同,而有不易夾住對象物的問題。
如此,在習知的水泵鉗方面,當以上顎部91的前端與下顎部的前端夾住對象物時,有操作性不佳這種課題。因此,水泵鉗無法適當地利用於特定用途而用途有限。
本發明係為了解除如上述的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擴大可適當利用的用途的水泵鉗。
[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水泵鉗,係為如下構造的水泵鉗:具備:第一臂及第二臂,該第一臂及第二臂在第一端部具有顎部,而在第二端部側具有手柄部;連結部,係插通於設在第一臂上的可在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卡定的孔,且以可旋轉方式連結第一臂及第二臂;以及,卡定構造,其用於使連結部卡定在孔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以調整顎部間的開口寬度;其中,於第一臂的顎部前端及第二臂的顎部前端設有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在藉由卡定構造在顎部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部卡定的狀態,連結部的旋轉中心係位在離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相等距離的面上。
藉由這種結構,可以以第一相向面的前端與第二相向面的前端夾持例如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卸下對象物等。此外,即使連結部的旋轉中心位在要夾住的螺絲等對象物之軸的延長上而不看顎部的前端等,也可以參照連結部的位置直覺地進行抓住對象物時的對位等,可使操作性提高。此外,由於可使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以各自的法線與各自的面的移動方向形成的角度成為一定的方式移動,所以容易預測以第一相向面與第二相向面夾住螺絲頭等時之第一相向面與第二相向面的移動,由於移動也不複雜化,所以可容易進行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等,可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此外,在例如握住第一手柄部與第二手柄部時,位在下側的顎部的第二相向面的前端,係在與第一相向面略平行的方向,可不移動到比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更前面的位置,或者大致不移動到前面的位置,而可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藉此,可擴大水泵鉗的可適當利用的用途。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為如下構造之水泵鉗:在前述水泵鉗中,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具有凹部,該凹部係設有從顎部的前端延伸的凸條。
藉由這種結構,可以以第一相向面的前端與第二相向面的前端確實地夾持例如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並卸下對象物等。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為如下構造之水泵鉗:在前述水泵鉗中,分別設於第一臂的顎部及第二臂的顎部的凸條的前端側,於關閉顎部的狀態,係隨著離開顎部的前端而各該凸條以彼此逐漸離開的方式傾斜。
藉由這種結構,當夾持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時,可使兩個凹部的前端側平行或接近平行,可確實地夾持對象物。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在第一臂或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第二端部側具備扳手形狀部,該扳手形狀部係具有下述形狀:與第一臂或第二臂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剖面為正n角形(n為3以上的整數),並且粗細度為向第二端部的前端連續減少的形狀。
藉由這種結構,可將扳手形狀部作為大小不同的n角形的扳手來使用,可提高作業的便利性。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在第一臂或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第二端部側具備起子形狀部,該起子形狀部係具有寬度為閾值以下的一字形起子形狀。
藉由這種結構,可將起子形狀部用作一字形起子,可提高作業的便利性。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進一步具備:罩構件,其可裝卸地安裝於第一臂及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手柄部上;其中,罩構件具有延伸於長度方向的開口部,該開口部到達到至少一個的端部,而與該開口部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C字狀,在嵌入罩構件的臂的手柄部的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的相反側設有嵌入部,而該嵌入部係具有經由開口部而可嵌入罩構件內部的形狀,藉由使罩構件滑動而安裝於臂上,以將安裝此罩構件的臂的嵌入部從罩構件開口的端部插入此罩構件的C字狀內部。
藉由這種結構,可使其滑動而將罩構件安裝於手柄部上,可容易對手柄部裝卸罩構件。此外,由於剖面為C字狀,所以可使罩構件在手柄部的周圍不旋轉。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前述罩構件係藉由從前述臂的第一端部側向第二端部側滑動,而被安裝於前述臂上。
藉由這種結構,使罩構件滑動,可容易對水泵鉗裝卸,並且從和轉動臂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嵌入罩構件,所以作業時可使罩不易脫落。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各罩構件係在安裝於臂上的狀態,在成為第二端部側的部分具有卡定面,在安裝有各罩構件的臂的第二端部側進一步設有罩卡定部,該罩卡定部係和罩構件的卡定面卡定,以防止罩構件往第二端部側移動。
藉由這種結構,使罩構件不移動到第一臂或第二臂的第二端部側,可使操作性或安全性提高。此外,藉由和罩構件安裝,可易於提高水泵鉗的握持性。
此外,本發明的水泵鉗係在前述水泵鉗中,安裝有罩構件的手柄部係在卸下罩構件的狀態,在露出的部分具有防滑形狀。
藉由這種結構,即使是卸下罩構件的狀態,也可使水泵鉗不易滑動,使操作性或安全性提高。
[發明功效] 藉由本發明的水泵鉗,可擴大可適當利用的用途。
以下,就水泵鉗等的實施形態,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再者,在實施形態中附上相同符號的構成要素,由於進行同樣的動作,所以有時會省略再次的說明。
(實施形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水泵鉗者,該水泵鉗係依據本申請發明人的專心研究,適用本申請發明人在日本特開2003-291072號公報提出的夾鉗之用於夾住螺絲頭旋轉螺絲的構造。
圖1為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的關閉顎部的狀態的前視圖(圖1(a))、右側視圖(圖1(b))、從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看水泵鉗的第二手柄部的圖(圖1(c))、以及從第二端部側看水泵鉗的圖(圖1(d))。
圖2為擴大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的顎部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周邊的立體圖(圖2(a))、以及顯示第一顎部的第一相向面的表面的俯視圖(圖2(b))。
圖3為關閉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的第一顎部與第二顎部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之沿著第一顎部延伸的方向的剖面圖(圖3(a))、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的側視圖(圖3(b))、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之沿著第一顎部延伸的方向的剖面圖(圖3(c))、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附近的IIId-IIId線的剖面圖(圖3(d))。
圖4為卸下本實施形態的罩構件的狀態的水泵鉗的前視圖(圖4(a))、側視圖(圖4(b))、從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看第二手柄部的圖(圖4(d))、以及從第二端部側看的圖(圖4(c))。
圖5為從配置於第二端部側之側看設有本實施形態的罩構件的延伸於長度方向的開口部之側的立體圖(圖5(a))、從配置於第一端部側之側看設有開口部之側的立體圖(圖5(b))、俯視圖(圖5(c))、仰視圖(圖5(d))、側視圖(圖5(e))、以及圖5(e)的Vf-Vf線的剖面圖(圖5(f))。在為俯視圖的圖5(c)中,以右側為卡定面側。
水泵鉗1具備第一臂101、第二臂102、連結軸103、以及卡定構造104。
第一臂101具有第一端部101a與第二端部101b,在第一端部101a具有顎部1011,在第二端部101b側具有手柄部1012。此處,稱第一臂101的顎部1011及手柄部1012為第一顎部1011及第一手柄部1012。第一臂101在手柄部1012與第二端部101b之間具備扳手形狀部105。
第二臂102具有第一端部102a與第二端部102b,在第一端部102a具有顎部1021,在第二端部102b側具有手柄部1022。此處,稱第二臂102的顎部1021及手柄部1022為第一顎部1011及第一手柄部1012。第二臂102在第二端部102b具有起子形狀部。
第一臂101上設有沿著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滑動用的孔(以下稱為滑動孔)1013。滑動孔1013為貫穿孔。此處,舉滑動孔1013具有直線狀延伸的平面形狀的情況為例而顯示。然而,未必需要直線狀延伸。再者,所謂滑動孔1013沿著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係不管滑動孔1013延伸的方向是否與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平行。例如,滑動孔1013整體來看,若沿著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則滑動孔1013延伸的方向相對於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傾斜的情況,或滑動孔1013彎曲的情況,都可以看作滑動孔1013沿著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此外,滑動孔1013也可以未必要沿著第一臂101延伸。
連結軸103係插通滑動孔1013,且可旋轉地連結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連結軸103的一端(此處作為一例,第一臂101側的端部)設有螺絲頭1032。此外,連結軸103的另一端(此處作為一例,第二臂102側的端部)設有螺絲槽,以螺母1033固定住。然而,連結軸103的固定方法並不拘。連結軸103係將第一臂101的第一顎部1011與第一手柄部1012之間的部分及第二臂102的第二顎部1021與第二手柄部1022之間的部分加以連結。連結軸103也可以例如一端固定於第二臂102上。連結軸103也可以例如和第二臂102一體成型。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以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作為旋轉軸而可旋轉。藉由使連結軸103在滑動孔1013內滑動而變更連結軸103的位置,可調整後述的第一臂的顎部1011與第二臂的顎部1021之間的距離。再者,此處,舉連結軸103之位在滑動孔1013內的部分之與軸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剖面為D字形狀的情況為例來進行說明。
第一臂101、第二臂102及連結軸103以例如鐵等金屬構成。然而,第一臂101、第二臂102及連結軸103的材質不拘。例如,此等構件的一個以上也可以以強化塑膠等樹脂構成。
卡定構造104為用於使連結軸103在滑動孔1013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卡定,以調整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臂的顎部1021之間的開口寬度的構造。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為例如在滑動孔1013之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在此實施形態中,係就下述之例進行顯示:設於滑動孔1013的長邊一方的四個圓弧狀的凹處之滑動凹部1041與位在滑動孔1013內的部分之與軸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剖面為D字形狀的連結軸103來構成卡定構造104。藉由使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旋轉而適當變更平行軸部的方向與滑動孔延伸的方向之關係,而使平行軸部的曲面部分不與滑動孔1013具有的滑動凹部1041卡合,可使連結軸103在滑動孔1013內移動,或者使平行軸部的曲面部分與滑動孔1013具有的滑動凹部1041之一卡合,可固定連結軸103的位置。
再者,此處,雖然舉滑動孔1013具有的滑動凹部1041為四個的情況為例,但滑動孔1013具有的滑動凹部1041若為兩個以上(較好為三個以上)即可。此外,滑動凹部1041也可以設於滑動孔1013的長邊的兩側。此外,連結軸103的剖面形狀也可以是橢圓形狀等。此外,就卡定構造而言,也可以使用上述以外之為了調整在一般的水泵鉗等所利用的連結軸位置所使用的卡定構造。
在第一臂101的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及第二臂102的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設有為互相相向之面的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第一相向面20設於第一臂101上,第二相向面30設於第二臂102上。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為第一臂101的第一端部101a。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為第二臂102的第一端部102a。此處的前端可以看作第一顎部1011及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部分,可以看作前端側,也可以看作前端的附近。在相鄰於第一顎部1011的第一相向面20的位置,設有內凹形狀的夾持面23。在相鄰於第二顎部1021的第二相向面30的位置,設有比第二相向面30更凹進內側的夾持面33。
在水泵鉗1方面,藉由使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接近,可利用夾持面23與夾持面33夾持延伸於連結軸103的軸向的水管等管(未圖示)。此外,藉由使連結軸103在滑動孔1013內移動,以卡定構造使其在不同的位置卡定,可變更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打開的距離,可夾持多種直徑的管。
第一相向面20具有從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凹部21。凹部21設於第一相向面20之相對於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以下稱為寬度方向)的中央。凹部21連接於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的端面24。所謂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的端面24,係指位在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的端面。此情況對於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的端面34亦同。顎部1011的前端的端面24的平面形狀的第一相向面20側,設有凹部21的部分具有凹陷的形狀。
凹部21設有從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多條凸條22。所謂凸條,係例如線狀延伸的凸部或突起部。此處,雖然舉設有3條凸條的情況為例而進行顯示,但凸條22的數量並不拘。然而,凸條22的數量為2條以上較佳。此外,凸條22的剖面形狀或高度等並不拘。再者,所謂設置凸條22,也可以看作也包含設置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1條以上的線條的凹部的情況、或在第一臂101的寬度方向設置凹凸的情況。凸條22雖然前端為尖銳較佳,但也可以不是尖銳,例如前端可以倒圓角,前端也可以是呈帶狀平坦。再者,在圖4中,以虛線顯示沿相鄰於凸條22的線條延伸的槽的底部22a。
第二相向面30具有和上述的凹部21同樣的凹部31。凹部31係從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向第二臂102延伸的方向延伸,而設於第二相向面30的第二臂102的寬度方向的中央。凹部31連接於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的端面34。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的端面34的平面形狀的第二相向面30側,設有凹部31的部分具有凹陷的形狀。凹部31設有多條凸條32,該等凸條32係和上述的凸條22同樣,從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向第二臂102延伸的方向延伸。再者,關於凸條32的形狀或數量等,由於和上述凸條22為同樣,所以此處省略詳細的說明。再者,在圖4中,以虛線顯示沿相鄰於凸條32的線條延伸的槽的底部32a。
再者,此處雖然顯示第一相向面20具有從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凹部21之例,但在本發明中,第一相向面20若具有從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延伸的凹部21即可,凹部21也可以未必要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此情況對於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亦同。此外,此處雖然顯示在凹部21上設置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的多條凸條22之例,但在本發明中,若在凹部21上設置從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延伸的多條凸條22即可,凸條22也可以未必要向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延伸。此情況對於凹部31的凸條32亦同。
再者,如圖3(d)所示,凸條22及凸條32最好在凹部21及凹部31的前端,通過此凸條22及凸條32的前端的曲線或連接前端的線為具有與成為夾持對象的特定的螺絲的頭的形狀相配合之類的形狀者。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為一例,係就下述情況進行說明:在使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成為最窄的狀態,第一顎部1011前端的端面24與凹部21的前端連接的部分係和第二顎部1021前端的端面34與凹部31的前端連接的部分位在同一平面上。然而,也可以不位在同一平面上。所謂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也可以看作例如是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間隔,例如是第一相向面20上的特定位置與第二相向面30上的特定位置之間的距離等。
再者,第一顎部1011前端的端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寬度方向的中心側隆起的曲面或多面體形狀。此外,第一顎部1011前端的端面的第一相向面20側的部分也可以是凹部21內的凸條22的部分突起的形狀。此情況對於第二顎部1021前端的端面亦同。
在除了第一相向面20的凹部21之外的部分及除了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之外的部分,設有延伸於寬度方向的多條凸條25及凸條35。同樣地,在夾持面23及夾持面33上,也設有延伸於寬度方向的多條凸條26及凸條36。再者,此等凸條25、凸條35、凸條26及凸條36的剖面形狀或數量、間距等並不拘。此外,凸條25及凸條35可以設於相向的位置,也可以設於不相向的位置。此情況對於凸條26及凸條36亦同。例如,也可以只偏移凸條間距一半地配置具有相同間隔的多條凸條25及凸條35。藉此,也可以使以多條凸條25及凸條35構成的凹凸能夠咬合。
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形狀可以是面對稱的形狀,也可以是非面對稱的形狀。
水泵鉗1例如具有下述構造:由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所構成的開口部的方向,係與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部分延伸的方向及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部分延伸的方向不成為平行。所謂由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所構成的開口部的方向,係例如第一相向面20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線與第二相向面30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線形成之角的平分線延伸的方向。例如,水泵鉗1具有下述形狀:離第一顎部1011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顎部1021的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之面與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延伸的方向及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延伸的方向為不成為平行的形狀。
第一相向面20的凹部21與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用於夾持螺絲的頭等。所謂螺絲的頭等,可以是例如栓銷的頭或鉚釘的頭等。此外,螺絲的種類等不拘。例如,使用者以手等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如圖3(b)及圖3(c)所示,可將嵌入物體55的螺絲孔(未圖示)等的螺絲56的頭以凹部21的前端側與凹部31的前端側夾住而夾持螺絲56的頭。此時,利用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可對螺絲56的頭局部施力,並且此突起部成為夾持時的防滑物,可強力夾持螺絲56的頭。再者,所謂凹部21的前端,係凹部21的第一端部101a側的端部,所謂凹部31的前端,係凹部31的第一端部102a側的端部。
設於第一相向面20具有的凹部21上的凸條22的至少前端側及設於第二相向面30具有的凹部31上的凸條32的至少前端側,係在關閉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狀態,隨著離開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及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凸條以彼此離開的方式傾斜。所謂凸條22的前端側,係凸條22的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側的部分。所謂凸條32的前端側,係凸條32的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側的部分。所謂凸條以彼此離開的方式傾斜,係指可以看作以凸條22與凸條32的間隔變寬的方式傾斜。再者,如上述傾斜的部分可以只是凸條22及凸條32的前端側,也可以是整個凸條22及凸條32。此處,舉下述情況為例而顯示:凸條22及凸條32全都彎曲成曲面狀,隨著離開第一顎部1011及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凸條22與凸條32一離開後,再隨著離開前端,凸條22與凸條32逐漸接近。
凸條22及凸條32的前端側,較佳為以此凸條22與凸條32的前端夾住特定的螺絲的頭的狀態,傾斜成成為平行。再者,此處,具有誤差範圍的傾斜的情況也可以看作平行。
例如,如圖3(b)所示,當以第一顎部1011的凹部21的前端與第二顎部1021的凹部31的前端夾住嵌入螺絲孔等的特定的螺絲的頭時,如圖3(c)所示,由於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的前端側成為平行,所以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可從橫向夾住螺絲的頭,而減低從上面側推出螺絲的頭之力的分量,可使螺絲的頭不易脫落。此外,使凹部21內的凸條22與凹部31內的凸條32和螺絲的頭的接觸面積增加,可使其不易滑動。再者,在圖3(b)及圖3(c)所示的狀態,連結第一顎部1011的凹部21中央的凸條22前端的頂點、第二顎部1021的凹部31中央的凸條32前端的頂點及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所構成的三角形成為等腰三角形。
另一方面,假設在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的前端側未傾斜時,則在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的前端側係向外側傾斜的狀態,亦即,在前端側向外側擴大的狀態,將螺絲的頭夾住,由於凹部21的凸條22及凹部31的凸條32對螺絲的頭從斜向施力,所以會發生從上面側推出螺絲的頭之力的分量,隨著此應力,整個水泵鉗1向第一端部101a的相反側移動,而容易從螺絲的頭脫落。
再者,若凹部21的凸條22的前端側及凹部31的凸條32的前端側傾斜,則即使是夾住特定的螺絲的頭以外的尺寸的螺絲的頭(例如頭比特定的螺絲大的螺絲等的頭)的情況,相較於未傾斜的情況,可在接近平行的狀態夾住螺絲的頭,可增加接觸面積,並可減低從上面側推出螺絲的頭之力的分量,使螺絲的頭不易脫落。再者,凹部21前端側的傾斜角度與凹部31前端側的傾斜角度最好為相同的角度。
在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1方面,係藉由上述的卡定構造104在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而呈張開顎的狀態下,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及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相等距離的位置。所謂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係指在例如使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以連結軸103為中心而旋轉時,可以是使第一顎部1011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顎部1021的第二相向面30最接近時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距離,也可以是使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最遠離時的距離。此處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距離,係例如第一相向面20的一點與和此點相向的第二相向面30上的點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是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與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的距離。所謂在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的狀態,係例如是使連結軸103卡定在滑動孔1013最靠第一顎部1011側的位置的狀態。所謂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係例如位在第一相向面20的最前端側的部分,所謂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係指例如位在第二相向面30的最前端側的部分。所謂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及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也可以看作例如在關閉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狀態下相向的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及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的一點。此情況的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的一點與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的一點,係例如設於凹部21中央(深度最深的位置)的凸條22前端側的頂點與設於凹部31中央(深度最深的位置)的凸條32前端側的頂點。此外,也可以是位在第一相向面20的最前端側的地點與位在第二相向面30的最前端側的地點。
再者,藉由卡定構造104在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而呈張開顎的狀態下,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及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相等距離的位置的結構,也可以看作也包含下述結構:藉由卡定構造104在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而呈張開顎的狀態下,連結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一點、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一點及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上的一點所構成的三角形成為以連結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一點與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一點之邊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對於此情況的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一點與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一點,和上述同樣。較佳為此等腰三角形的底邊以外的第一邊的至少一部分為位在第一相向面20上的邊,等邊以外的第二邊的至少一部分為位在第二相向面30上的邊。
藉由這種構造,在藉由卡定構造104於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的狀態,當以第一相向面20的凹部21的前端側與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的前端側夾住螺絲的頭時,通常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會位在要夾住的螺絲的軸的延長上,所以可參照連結軸103的位置直覺地進行抓住螺絲時的對位等。
此外,藉由這種構造,可使從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到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的距離與從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到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的距離成為相同的距離,因為能使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時之以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為中心的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移動造成的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移動距離與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移動距離相同,所以可容易進行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
例如,在本實施形態中,將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與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配置成要夾住的螺絲的頭等為位在其中間地點,若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則會將設於第一相向面20上的凹部21的凸條22的前端側與設於第二相向面30上的凹部31的凸條32的前端側在相同的時序抵接於螺絲的頭等兩側,所以可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
再者,從旋轉中心1031到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距離與從旋轉中心1031到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距離之偏移位在誤差範圍時,也可以看作從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到第一相向面20前端的距離與從旋轉中心1031到第二相向面30前端的距離相同。
在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1方面,如圖1~圖3等所示,在利用上述的卡定構造104在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的狀態,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就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上。此情況的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可以看作:忽略或者去除設於各自表面上的凹部21或凹部31、凸條25及凸條35時的面,也可以看作:位於凸條25及凸條35的高度的中間地點、位在凸條25及凸條35各自的高度的平均以及最大值、最小值、中間值等高度的平面、以凸條25及凸條35夾住的平面、或者通過凸條25及凸條35的頂點或根部的面等。在此情況的相等距離的面為例如假想的面。此面一般為平面,但也可以是曲面等。例如,如圖3(b)所示,為了方便起見,設第一相向面20為凸條25的前端所位在的平面20a,為了方便起見,設第二相向面30為凸條35的前端所位在的平面30a,則水泵鉗1的旋轉中心1031位在離平面20a及平面30a相等距離的平面60上。再者,此處顯示從橫向看平面20a、平面30a及平面60的圖。所謂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係例如以從其面上任意的點相對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成垂直的方式來下降的線段之長度成為相同長度的面。
藉由這種構造,在藉由卡定構造104於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的狀態,當以第一相向面20的凹部21的前端側與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的前端側夾住螺絲的頭等時,通常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會位在要夾住的螺絲等的軸的延長上,所以可參照連結軸103的位置直覺地進行抓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等。
此外,藉由這種構造,由於可使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以各自的法線與各自的面的移動方向形成的角度成為一定的方式移動,所以容易預測以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移動,由於移動也不複雜化,所以可容易進行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等,可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此外,在例如使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之中之位在上側的顎部(例如在圖1中,第一顎部1011)的凹部21抵接於螺絲的頭等側面的狀態,在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時,位在下側的顎部(例如在圖1中,第二顎部1021)的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係在與第一相向面20平行的方向,可不移動到比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更前面的位置,或者大致不移動到前面的位置,所以可使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不推壓安裝有螺絲的頭等的構件等,可使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位置偏移等減低,可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再者,此處的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的移動方向為例如以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為中心的同心圓的圓周方向。
對此,假設如圖11所示的習知的水泵鉗,與本申請不同,就在藉由卡定構造104於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的狀態,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不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上的水泵鉗進行思考時,在使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以連結軸103為旋轉軸而移動時,由於各自的法線與各自的面的移動方向形成的角度並不固定,所以不易預測以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的移動,由於各自的移動也複雜化,所以不能容易進行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等,無法容易夾住螺絲的頭等。例如,在這種水泵鉗方面,例如在使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之中之位在上側的顎部(例如在圖1中,第一顎部1011)的凹部21抵接於螺絲的頭等側面的狀態,在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時,由於位在下側的顎部(例如在圖1中,第二顎部1021)的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在與第一相向面20平行的方向,移動到比第一相向面20的前端更前面的位置,所以第二相向面30的前端會推壓安裝有螺絲的頭等的構件等,而水泵鉗的第一端部的前端側移動,因此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凹部21的前端與凹部31的前端和螺絲的頭等接觸的部分的高度位置就不同,致下側的顎部的相向面的前端部分無法抵接於螺絲的頭等側面,有可能無法適當夾住螺絲的頭等。
例如,依據本申請發明人專心研究的結果,認為在先前技術所說明的如圖11所示的水泵鉗操作性的低劣也是如此處所述:在第一顎部91與第二顎部92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卡定的狀態,因連結軸93的旋轉中心不位在離第一顎部91的相向面及第二顎部92的相向面相等距離的面上所造成。
再者,此處,旋轉中心1031從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上之偏移位在誤差範圍時,也可以看作連結軸103的旋轉中心1031位在離第一相向面20及第二相向面30相等距離的面上。此處的誤差範圍的偏移為±3mm以內的偏移較好,為±2mm以內的偏移更好。
再者,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然就抓住螺絲的頭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在夾持螺絲的頭以外的夾持的對象物的情況也可以適用,在這種情況也可以取得和上述同樣的效果。此處的螺絲以外的夾持的對象物為例如鉚釘或栓銷等。此外,在本發明中抓住的螺絲也可以是具有任何頭的形狀的螺絲,例如可以是圓筒形狀,可以是扁圓形狀,也可以是圓形狀。
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具有從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的由連結軸103所連結之側向第二端部101b或102b側呈直線狀延伸的形狀。然而,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也可以是呈直線狀延伸的形狀以外的其他形狀,例如也可以具有呈曲線狀彎曲的形狀等。
在第一手柄部1012的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相向之側的相反側安裝有可裝卸的罩構件107。此外,在第二手柄部1022的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相向之側的相反側安裝有可裝卸的罩構件107。再者,有時會稱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各自的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相向之側為內側,稱其相反側為外側。
安裝於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上的罩構件107具有沿著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延伸的形狀。此外,安裝於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上的罩構件107係具有沿著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延伸的形狀。再者,在以下,將舉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上的罩構件107具有相同形狀的情況為例而進行說明。然而,此等罩構件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狀。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開口。所謂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係例如成為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的第一端部101b側及第二端部102b側的端部。顯示在罩構件107上設有延伸於長度方向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之例。此處,帶狀的開口部1072設置成到達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端。換言之,帶狀的開口部1072設置成連接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端之間,帶狀的開口部1072和兩端開口的部分連接。再者,開口部1072的寬度可以是一定,也可以不是一定。此外,開口部1072的平面形狀也可以是帶狀以外的延伸於長度方向的形狀。
如圖5(f)所示,罩構件107係設有呈帶狀延伸的開口部1072的部分之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具有C字狀,罩構件107的C字狀的內部(以下稱為C字狀內部)1075成為中空。此處,由於帶狀的開口部1072設置成到達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端,所以長度方向的任何部分的垂直的剖面都具有成為C字狀的形狀。C字狀可以以曲線構成,可以以直線構成,也可以以曲線與直線的組合構成。再者,此處,可以將環狀形狀的一部分欠缺的形狀看作C字狀。此外,此情況的環狀形狀的外緣部分可以是任何形狀,例如可以具有凹凸等。此外,外緣部分的形狀可以是放大C字狀內部1075側的形狀之形狀,也可以是和C字狀內部1075側不同的形狀。此處,罩構件107的剖面係在以相向的兩個邊為上下邊的橫寬的八角形,具有以下邊部分為開口部的形狀。罩構件107具有延伸於長度方向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開口部1072與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連接。此開口部1072為相當於上述的C字狀開口的部分之部分。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的寬度最寬的部分比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寬度更寬。
再者,罩構件107在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或第二手柄部1022上的狀態,若剖面形狀成為C字狀,則也可以看作端面形狀具有C字狀。例如,在罩構件107具有彈性的情況等,從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卸下的狀態之與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形狀也可以如圖10(a)所示的第一變化例,為C字狀的開口部接觸的狀態的形狀。再者,如此C字狀的開口部接觸的狀態,此處也可以看作C字狀。此外,此剖面形狀也可以看作在O字形狀的一部分形成線狀剖切的形狀。而且,也可以在將此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或第二手柄部1022上時,此C字狀接觸的開口部係嵌入第一手柄部1012或第二手柄部1022,而成為非接觸的狀態,使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剖面形狀如圖5(f)所示,成為C字狀。例如,開口部1072也可以在從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安裝的狀態,具有呈帶狀延伸的形狀,並且在從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卸下的狀態,沿著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兩側彼此接觸而成為關閉的狀態。這種開口部1072也可以看作帶狀的開口部1072。
安裝於第一臂101上的罩構件107在安裝於第一臂101上的狀態,於成為第一臂101的第二端部101b側的部分具有卡定面1071。同樣地,安裝於第二臂102上的罩構件107在安裝於第二臂102上的狀態,在成為第二臂102的第二端部102b側的部分具有卡定面1071。再者,此處,舉成為罩構件107的第一端部101a側(或第一端部102a側)的部分切開開口部1072側的情況為例而顯示。然而,罩構件107也可以不切開開口部1072側。罩構件107的剖面形狀為C字狀的部分為除了此切開的部分之外的部分。卡定面1071為例如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端面的一方。罩構件107的卡定面側開口,其平面形狀具有和圖5(f)所示的剖面同樣的形狀。此外,此處,所謂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係相反側的端面也和卡定面1071同樣開口。然而,若罩構件107可嵌入第一手柄部1012或第二手柄部1022,則也可以不開口。此處,作為一例,顯示罩構件107向卡定面1071側,具有高度連續降低的形狀的情況。然而,罩構件107的厚度可以是均勻,也可以是厚度階段地變化。
罩構件107的表面形狀等不拘。罩構件107的表面形狀較佳為具有例如防滑用的槽或凹凸等的形狀。
本實施形態的罩構件107的材質不拘。罩構件107的材質為例如樹脂。然而,罩構件107的材質也可以是橡膠或木材、金屬等。
在嵌入罩構件107的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的外側設有第一嵌入部1014,該第一嵌入部1014係具有經由帶狀的開口部1072而可嵌入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的形狀。此外,在嵌入罩構件107的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的外側設有第二嵌入部1024,該第二嵌入部1024係具有經由帶狀的開口部1072而可嵌入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的形狀。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長度方向的剖面形狀為例如結合罩構件107內部的剖面形狀與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剖面形狀之形狀。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較佳為具有例如所安裝的罩構件107不易脫落的形狀。較佳為例如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寬度最寬的部分的寬度比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寬度更寬。所謂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寬度,係相當於嵌入此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寬度方向之方向的長度。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較佳為例如在嵌入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的狀態,不易產生動搖或偏移等的形狀,較佳為與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嵌合的形狀。然而,即使在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表面設有部分的凹凸,其他的部分也會嵌合,若此凹凸對兩者的嵌合幾乎沒有影響,此處,也可以看作具有嵌合的形狀。此外,若具有和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側的形狀大致同樣的形狀,則即使在嵌入的狀態存在些許的間隙等,若無動搖等,則也可以看作嵌合著。
成為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的第一嵌入部1014根部的部分,在將罩構件107嵌入第一手柄部1012的狀態,具有成為被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所夾入的狀態之類的形狀。同樣地,成為第二臂102的第二手柄部1022的第二嵌入部1024根部的部分,在將罩構件107嵌入第二手柄部1022的狀態,具有成為被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所夾入的狀態之類的形狀。藉此,在剖面為C字狀的罩構件107被嵌入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的狀態,使其不會在各手柄部的周圍旋轉,可防止作業性的惡化或安全性的惡化。
此處,舉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為與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嵌合的形狀的情況為例而進行說明。具體而言,舉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係具有使與圖5(f)所示的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的剖面嵌合的形狀延伸於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延伸的方向的軌道狀的形狀的情況為例而進行說明。再者,此第一嵌入部1014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連結軸103側,如後述,為了嵌入罩構件107,隨著接近連結軸103以寬度減少方式傾斜。
在安裝罩構件107的第一臂101的第二端部101b側設有第一罩卡定部1015,該第一罩卡定部1015係與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上的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卡定,以防止罩構件107往第二端部101b側移動。同樣地,在安裝罩構件107的第二臂102的第二端部102b側設有第二罩卡定部1025,該第二罩卡定部1025係與安裝於第二手柄部1022上的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卡定,以防止罩構件107往第二端部102b側移動。罩構件107以卡定面1071和第一罩卡定部1015或第二罩卡定部1025卡定的方式被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或第二手柄部1022上。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的高度為2mm以上,惟在作業時防止罩構件107偏移或脫落上較為理想。
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具有何種形狀並不拘。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若為抵接於卡定面1071的至少一部分,可防止罩構件107的移動者即可。此處,舉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為分別相鄰於第一嵌入部1014的第二端部101b側及第二嵌入部1024的第二端部102b側所設的階梯差的情況為例而進行顯示。此階梯差為在卡定面1071側具有隆起的部分的階梯差。再者,也可以設置取代階梯差所設的突起等作為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的連結軸1032側也具有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16及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26,該等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16及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26係抵接於與上述的罩構件107的連結軸1032側的端部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相鄰的面。與罩構件107的連結軸1032側的端部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相鄰的面分別與此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16及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26卡合,藉此使罩構件107不容易移動到連結軸103側,以防止罩構件107往連結軸103側偏移。再者,此處,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的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兩側的部分,使其凹陷成與此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兩側卡合,藉此設置如上述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第二罩卡定部1025、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16以及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26。再者,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16及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1026的高度為2mm以上,惟在作業時防止罩構件107偏移或脫落上較為理想。
安裝於第一臂101上的罩構件107係藉由下述方式而被安裝於第一臂101上:使罩構件107從第一臂101的第一端部101b側向第二端部101b側滑動,以便將安裝此罩構件107的第一臂101的第一嵌入部1014從此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側開口的部分插入罩構件107內部。此處的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側也可以看作罩構件107的第一臂101的第二端部101b側。
同樣地,安裝於第二臂102上的罩構件107係藉由下述方式而被安裝於第二臂102上:使罩構件107從第二臂102的第一端部102a側向第二端部102b側滑動,以便將安裝此罩構件107的第二臂102的第二嵌入部1024從此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側開口的部分插入罩構件107內部。此處的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側也可以看作罩構件107的第二臂102的第二端部102b側。
圖6為顯示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上的方法的立體圖(圖6(a)-圖6(c))及側視圖(圖6(d)-圖(f))。以下,使用圖6,就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一臂101上的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6(a)及圖6(d)所示,將罩構件107配置成開口部1072與第一臂101側相向,在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側,使罩構件107以被嵌入第一嵌入部1014的連結軸103側的方式移動。此處,第一嵌入部1014的連結軸103側的寬度,如上述,由於向第二端部101b側連續變寬,所以容易嵌入。
然後,如圖6(b)及圖6(e)所示,使罩構件107從連結軸103側向第二端部101b側滑動,將第一嵌入部1014依次逐漸嵌入罩構件107的C字狀內部1075,再如圖6(c)及圖6(f)所示,使罩構件107滑動到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與第一臂101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卡定為止,藉由使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與第一臂101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卡定,如圖1(b)所示,將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一臂101的第一手柄部1012上。卸下則進行此相反的操作即可。
此處,雖然就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一臂101上進行了說明,但對於罩構件107安裝於第二臂102上,也和上述同樣,此處省略詳細的說明。
藉由安裝如本實施形態所示的罩構件107,可使水泵鉗1的握持感等提高,並使作業性提高。例如,藉由安裝適合使用者的手大小等之粗細的罩構件107,可使作業性提高。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設置與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卡定以防止罩構件107移動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可防止罩構件107從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第二端部側脫落。特別是在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1方面,可利用第一顎部1011的凹部21與第二顎部1021的凹部31夾住螺絲的頭等拉引或旋轉的用法,進行這種用法時,雖然一般認為向第二端部101b方向及第二端部102b方向拉引的強大力量會作用於分別安裝於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上的罩構件107,但如本申請,藉由設置與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卡定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可確實防止罩構件107往第二端部101b方向及第二端部102b方向偏移等,使夾住螺絲的頭等進行的作業的作業性及安全性等提高。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是使罩構件107滑動嵌入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構造,所以罩構件107成為容易向第二端部101b方向及第二端部102b方向滑動的構造,但藉由設置與罩構件107的卡定面1071卡定的第一罩卡定部1015及第二罩卡定部1025,可防止罩構件107從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向第二端部101b方向及第二端部102b方向偏移。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形成使罩構件107滑動嵌入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構造,不另外使用螺絲等固定構件而可裝卸罩構件107,並可使罩構件107不易脫落到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外側。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不另外使用螺絲等固定構件而裝卸罩構件107,所以可容易裝卸罩構件107,可容易進行罩構件107的更換或罩構件107的清洗等維護。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可不另外使用螺絲等固定構件而裝卸罩構件107,所以使用者可自由安裝適合使用者的罩構件107,容易定製水泵鉗1。藉此,和上述同樣地,藉由安裝適合使用者的手大小等粗細的罩構件107,可使作業性提高。此外,當眾多使用者共用水泵鉗1時,藉由更換成適合使用者的罩構件107,可客製化水泵鉗1而使用者易於使用。
再者,安裝罩構件107的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較佳為在卸下罩構件107的狀態,在露出的部分具有防滑形狀。所謂防滑形狀,係在例如使用者握住第一手柄部1012與第二手柄部1022時,或者在個別拿著此等手柄部時,不易滑動之類的形狀。例如,防滑形狀為例如設有凹凸的形狀。此處的凹凸可以是具有圓形或矩形等平面形狀的突起或凹坑等,也可以是線條的槽等。防滑形狀也可以是施行有一般的工具等知手柄部所利用的防滑加工的形狀。
圖7為顯示具備具有防滑形狀的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的卸下罩構件107的狀態的水泵鉗的一個例子的前視圖(圖7(a))及背面圖(圖7(b))。此處,作為一例,顯示防滑形狀為排列於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外側的平面形狀為梯形形狀的多個凹坑40的情況。然而,此防滑形狀為一例,在本發明中,也可以具有除此之外的防滑形狀。
藉由具有這種防滑形狀,在卸下罩構件107的狀態,於利用水泵鉗1時,也可以防止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的滑動,提高作業的安全性等或提高作業效率。
再者,就安裝於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上的罩構件107而言,可利用具有各種大小或表面形狀、材質的罩構件107。此外,安裝於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上的罩構件107可以是相同的罩構件107,也可以是不同的罩構件。
此外,此處,雖然就在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的兩者都安裝罩構件107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也可以只在任一者安裝罩構件107。
再者,此處,雖然舉罩構件107具有長度方向的兩端開口,帶狀的開口部1072設置成連接長度方向的兩端之間,長度方向的任一部分的垂直的剖面都成為C字狀的形狀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的罩構件107若具有延伸於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此帶狀的開口部1072至少到達罩構件107一邊的端部,與此開口部1072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C字狀即可。而且,罩構件107若從此罩構件107開口的端部,藉由使其滑動而被安裝於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的第一嵌入部1014或第二嵌入部1024上即可。即,帶狀的開口部1072到達罩構件107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端即可,也可以不到達兩端。此處的所謂與開口部1072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也可以看作與具有罩構件107的開口部1072的部分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此處的所謂罩構件107的開口部1072至少到達的一邊的端部,係例如在安裝於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上時,位在第二端部101b或第二端部102b側的端部。此帶狀的開口部1072至少到達的一邊的端部最好開口。此外,上述的所謂罩構件107開口的端部,可以是帶狀的開口部1072到達的罩構件107的端部,也可以是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到達罩構件107的端部的部分。帶狀的開口部1072到達的罩構件107的端部通常是罩構件107之位在嵌入罩構件107的臂的第二端部側的端部。此外,此處的滑動係例如從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的第一端部側向第二端部側所進行的滑動。再者,罩構件107的至少一邊的端部開口的部分較佳為與帶狀的開口部1072連接。此外,此處,端部切開的部分也可以看作端部的一部分。
例如,如圖10(b)所示,在罩構件107之成為連結軸1032側的部分,也可以不設置帶狀的開口部1072,使此部分的長度方向的剖面不成為C字狀。例如,也可以使此部分的長度方向的剖面成為O字形狀。此外,例如也可以如上述,將罩構件107之成為臂側的部分的連結軸1032側的部分切開。圖10(b)為從開口部1072側看罩構件107之成為連結軸1032側的部分之長度方向的剖面為O字形狀的第二變化例之罩構件107的立體圖。再者,此情況的罩構件107的剖面形狀不成為C字狀的部分1079,具體而言,不設置帶狀的開口部1032的部分1079的長度較佳為整個罩構件107長度的三分之一以下。此外,此情況的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較佳為可嵌入這種長度方向的剖面不成為C字狀的罩構件107的形狀。然而,第一手柄部1012及第二手柄部1022也可以不具有可嵌入整個罩構件107的形狀,例如具有可嵌入設有罩構件107的帶狀的開口部1072的部分的形狀即可。然後,此罩構件107藉由下述方式而被安裝於第一臂101或第二臂102上:使其從第一端部101a側向第二端部101b側(或從第一端部102a側向第二端部102b側)滑動,以便將安裝罩構件107的第一臂101的嵌入部1014(或第二臂102的嵌入部1024)從第二端部101b側開口的部分(或第二端部102b側)插入此罩構件107內部。
即,可裝卸地安裝於本實施形態的水泵鉗上的罩構件107為例如如以下的罩構件即可。亦即,係下述罩構件:具有延伸於長度方向的帶狀的開口部,此帶狀的開口部至少到達到罩構件一邊的端部,與具有帶狀的開口部的部分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C字狀,藉由自此罩構件開口的端部起,使其從臂的第一端部側向第二端部側滑動而被安裝於嵌入部上,該嵌入部係位在安裝此罩構件之臂所具有的手柄部之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的相反側上並具有可嵌入此罩構件內部的形狀。
圖8為扳手形狀部105的立體圖(圖8(a))、扳手形狀部105的VIIIb-VIIIb線的剖面圖(圖8(b))、扳手形狀部105的VIIIc-VIIIc線的剖面圖(圖8(c))。
扳手形狀部105設於第一臂101的第二端部101b側。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就在第一臂101的第二端部101b側之除了第二端部101b前端附近之外的部分設置扳手形狀部105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也可以在前端附近也設置扳手形狀部105。再者,扳手形狀部105無需設於整個第一臂101上。扳手形狀部105具有粗細度向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連續減少的形狀。扳手形狀部105具有與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剖面成為正六角形的形狀。此處的第一臂101延伸的方向為從連結軸103向第二端部101b側延伸的方向,也可以將此方向看作扳手形狀部105的長度方向。如圖8(b)及圖8(c)所示,扳手形狀部105具有在長度方向的不同位置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全都成為正六角形的形狀。如上述,在扳手形狀部105方面,由於粗細度向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連續減少,所以剖面六角形的尺寸隨著接近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而減少。再者,此處的正六角形也可以是將角施以倒圓角的正六角形。
圖9為顯示將扳手形狀部105插入開口部50a的平面形狀為六角形的第一管50的狀態的側視圖(圖9(a))、將扳手形狀部105插入第一管50的狀態的圖9(a)的IXb-IXb線的剖面圖(圖9(b))、圖9(a)的IXc-IXc線的剖面圖(圖9(c))、顯示將扳手形狀部105插入開口部51a的平面形狀為六角形的第二管51的狀態的側視圖(圖9(d))、將扳手形狀部105插入第二管51的狀態的圖9(a)的IXe-IXe線的剖面圖(圖9(e))、圖9(a)的IXf-IXf線的剖面圖(圖9(f))。
再者,在圖9中,設第一管50的開口部50a的尺寸大於第二管51的開口部51a的尺寸。
扳手形狀部105由於長度方向的剖面形狀為正六角形,所以可嵌入平面形狀為六角形的第一管50的開口部50a。由於扳手形狀部105剖面六角形的尺寸隨著離開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而增加,所以如圖9(a)-圖9(c)所示,第一管50會在扳手形狀部105剖面六角形的尺寸和此第一管50的六角形開口部50a的尺寸一致的位置卡定。而且,例如藉由使第一臂101以延伸於扳手形狀部105的長度方向且通過第一管50的開口部50a中心的軸為旋轉中心而旋轉,可使第一管50旋轉。
此情況對於第二管51亦同,由於扳手形狀部105剖面六角形的尺寸隨著接近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而減少,所以如圖9(d)-圖9(f)所示,具有尺寸比第一管50的開口部50a小的開口部51a的第二管51也會在扳手形狀部105剖面六角形的尺寸和此第二管51的六角形開口部51a的尺寸一致的位置卡定。再者,由於第二管51的開口部51a的尺寸小於第一管50的開口部50a,所以第二管51會比第一管50在更靠扳手形狀部105的前端側的位置卡定。
如此,由於扳手形狀部105,係在垂直於長度方向的剖面形狀為六角形,其剖面六角形的尺寸隨著接近第二端部101b的前端而減少,所以可插入不同尺寸的平面形狀為六角形的開口部或孔而嵌合,可作為不同尺寸的六角扳手等來使用。
藉由具備這種扳手形狀部105,當使用水泵鉗1進行配管等工程之際,在需要六角扳手時,可立即將水泵鉗1的扳手形狀部105用於取代六角扳手,不需要更換工具等,可提高作業效率。此外,由於可將扳手形狀部105用作取代各種尺寸的六角扳手,所以便利性高。例如,可將扳手形狀部105用於安裝各種直徑的伸縮套筒等。
第二臂102在第二端部102b側具備具有一字形起子形狀的起子形狀部106。所謂一字形起子形狀,係前端為具有預定的厚度及寬度的矩形的形狀。起子形狀部106具有前端的寬度為閾值以下的一字形起子形狀。此處的閾值為例如15mm以下較佳,為12mm以下更佳。此外,起子形狀部106前端的寬度為例如7mm以上較佳。
藉由具備這種起子形狀部106,當使用水泵鉗1進行配管等工程之際,在需要一字形起子時,可立即將水泵鉗1的起子形狀部106用作一字形起子,不需要更換工具等,可提高作業效率。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舉扳手形狀部105的長度方向的剖面形狀為正六角形的情況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若扳手形狀部105的剖面形狀為正n角形(n為3以上的整數)即可,即使在這種情況,也取得和上述同樣的效果。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就第一臂101具備扳手形狀部105、第二臂102具備起子形狀部106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也可以第一臂101具備起子形狀部106、第二臂102具備扳手形狀部105,即使在這種情況,也取得和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
此外,在本發明中,可以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兩者都具備扳手形狀部105,也可以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兩者都具備扳手形狀部105。此外,在本發明中,也可以僅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的任何一者僅具備扳手形狀部105及起子形狀部106的任何一者。
以上,藉由本實施形態,由於在第一臂的第一顎部及第二臂的第二顎部的前端分別設置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該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係具有設有延伸於第一臂及第二臂延伸的方向的凸條的凹部,所以可以以第一相向面的凹部的前端與第二相向面的凹部的前端確實地夾持螺絲的頭等的對象物,卸下螺絲等,可擴大水泵鉗的適用的用途。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在藉由卡定構造在顎部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連結軸卡定而呈張開顎的狀態下,藉由使前述連結軸的旋轉中心離第一相向面的前端及第二相向面的前端相等距離,當夾住螺絲的頭等之際,通常連結軸的旋轉中心會位在要夾住的螺絲等的軸的延長上,所以即使不看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及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等,也可以參照連結軸的位置直覺地進行抓住螺絲等時的對位等,可使操作性提高。藉此,可擴大水泵鉗的適用的用途。
此外,可使從連結軸的旋轉中心到第一相向面的凹部的前端的距離與從連結軸的旋轉中心到第二相向面的凹部的前端的距離距離相同,可使握住第一手柄部與第二手柄部時,以連結軸的旋轉中心為中心的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移動的第一相向面20的凹部21的前端的移動距離以及第二相向面30的凹部31的前端的移動距離成為相同,所以可容易進行夾住螺絲的頭等時的對位,可使操作性提高。藉此,可擴大水泵鉗的可適當利用的用途。
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就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以連結軸103可旋轉地連結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若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能可旋轉地連結,則第一臂101與第二臂102也可以為任何構造的連結部所連結。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舉水泵鉗1,為使連結軸103在滑動孔1013內移動,藉由卡定構造103在滑動孔1013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使連結軸103卡定,藉此可調整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之間的開口寬度的水泵鉗的情況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若藉由具有連結部與卡定構造,可調整第一顎部1011與第二顎部1021之間的開口寬度的水泵鉗則可適用,該連結部係插通設於第一臂101上的孔,可旋轉地連結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該卡定構造係用於使此連結部在設於第一臂上的孔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卡定,以調整顎部間的開口寬度。例如,本發明的水泵鉗1也可以是下述的水泵鉗:具有以設於第一臂101上的多個孔與可抽出插入此多個孔的連結部構成的卡定構造,以取代具有如上述的滑動孔1013與連結軸103。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就第一相向面20與第二相向面30具備設置有從第一顎部1011及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延伸的凸條的凹部的情況而進行了說明,但在本發明中,也可以不設置這種凹部,即使在這種情況,也如上述,當以第一顎部1011的前端及第二臂102的第二顎部1021的前端抓住螺絲的頭等時,可得到和上述同樣的效果。然而,為了可確實地抓住螺絲的頭,較佳為如上述,設置凹部。
再者,本發明並不受以上的實施形態限定,可進行各種變更,該等變更當然也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關於本發明的水泵鉗等,作為可夾持螺絲的頭等的水泵鉗等是有用的。
1‧‧‧水泵鉗
101‧‧‧第一臂
101a‧‧‧第一端部
101b‧‧‧第二端部
1011‧‧‧顎部
1012‧‧‧手柄部
1013‧‧‧滑動孔
1014‧‧‧第一嵌入部
1015‧‧‧第一罩卡定部
1016‧‧‧第一連結軸側罩卡定部
102‧‧‧第二臂
102a‧‧‧第一端部
102b‧‧‧第二端部
1021‧‧‧顎部
1022‧‧‧手柄部
1024‧‧‧第二嵌入部
1025‧‧‧第二罩卡定部
1026‧‧‧第二連結軸側罩卡定部
103‧‧‧連結軸
1031‧‧‧旋轉中心
1032‧‧‧連結軸
1033‧‧‧螺母
104‧‧‧卡定構造
1041‧‧‧滑動凹部
105‧‧‧扳手形狀部
106‧‧‧起子形狀部
107‧‧‧罩構件
1071‧‧‧卡定面
1072‧‧‧開口部
圖1為本發明實施形態的水泵鉗的前視圖(圖1(a))、右側視圖(圖1(b))、從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看第二手柄部的圖(圖1(c))、以及從第二端部側看的圖(圖1(d))。 圖2為擴大該水泵鉗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狀態之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周邊的立體圖(圖2(a))、以及顯示第一顎部的第一相向面的表面的俯視圖(圖2(b))。 圖3為該水泵鉗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的剖面圖(圖3(a))、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的側視圖(圖3(b))、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周邊的剖面圖(圖3(c))、顯示以前端夾住螺絲的頭的狀態的第一顎部及第二顎部的前端附近的剖面圖(圖3(d))。 圖4為卸下該水泵鉗的罩構件的狀態的前視圖(圖4(a))、側視圖(圖4(b))、從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看第一手柄部的圖(圖4(c))、以及從第二端部側看的圖(圖4(d))。 圖5為從配置於該水泵鉗的罩構件的第二端部側之側看的立體圖(圖5(a))、從配置於第一端部側之側看的立體圖(圖5(b))、俯視圖(圖5(c))、仰視圖(圖5(d))、側視圖(圖5(e))、以及剖面圖(圖5(f))。 圖6為顯示該水泵鉗的罩構件的安裝方法的立體圖(圖6(a)-圖6(c))以及側視圖(圖6(d)-圖6(f))。 圖7為顯示具備具有該水泵鉗的防滑形狀的第一手柄部及第二手柄部的水泵鉗的一個例子的前視圖(圖7(a))、以及顯示後視圖(圖7(b))的圖。 圖8為顯示該水泵鉗的扳手形狀部的立體圖(圖8(a))、剖面圖(圖8(b))、剖面圖(圖8(c))的圖。 圖9為該水泵鉗之顯示將扳手形狀部插入第一管的狀態的側視圖(圖9(a))、剖面圖(圖9(b))、剖面圖(圖9(c))、顯示將扳手形狀部插入第二管的狀態的側視圖(圖9(d))、剖面圖(圖9(e))、剖面圖(圖9(f))。 圖10為該水泵鉗之顯示罩構件的第一變化例的剖面圖(圖10(a))、以及顯示罩構件的第二變化例的立體圖(圖10(b))。 圖11為習知的水泵鉗的關閉顎部的狀態的側視圖(圖11(a))、以及打開顎部的狀態的側視圖(圖11(b))。

Claims (10)

  1. 一種水泵鉗,其具備: 第一臂及第二臂,其等在第一端部具有顎部,在第二端部側具有手柄部; 連結部,係插通於設在前述第一臂上的可在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卡定的孔,且以可旋轉的方式連結前述第一臂及第二臂;以及 卡定構造,其用於使該連結部在該孔的兩個以上的不同位置卡定,以調整前述顎部間的開口寬度; 其中,在前述第一臂的顎部前端及第二臂的顎部前端設有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 在利用前述卡定構造於前述顎部的開口寬度最窄的位置使前述連結部卡定的狀態,前述連結部的旋轉中心位在離前述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相等距離的面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前述第一相向面及第二相向面具有凹部,該凹部係設有從前述顎部的前端延伸的凸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分別設於前述第一臂的顎部的凹部及第二臂的顎部的凹部的凸條的至少前端側,係在關閉顎部的狀態,隨著離開顎部的前端而該凸條以彼此逐漸離開方式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在前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第二端部側具備扳手形狀部,該扳手形狀部係具有與該第一臂或第二臂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剖面為正n角形(n為3以上的整數),並且粗細度為向第二端部的前端連續減少的形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在前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第二端部側具備起子形狀部,該起子形狀部係具有寬度為閾值以下的一字形起子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進一步具備:罩構件,其可裝卸地安裝於前述第一臂及第二臂的至少一個的手柄部上; 前述罩構件具有延伸於長度方向的開口部,該開口部到達到至少一個的端部,而與該開口部的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為C字狀, 在嵌入前述罩構件的前述臂的手柄部的前述第一臂與第二臂相向之側的相反側設有嵌入部,該嵌入部係具有經由前述開口部而可嵌入前述罩構件的C字狀內部的形狀, 前述罩構件係藉由下述方式而被安裝於前述臂上:使其從前述臂的和前述手柄部相反側的端部側向前述手柄部滑動,以便將安裝該罩構件的前述臂的嵌入部從該罩構件開口的端部插入該罩構件的C字狀內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成為前述手柄部的嵌入部的根部的部分,在嵌入前述罩構件的狀態,具有成為被夾入前述罩構件的開口部的狀態的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前述各罩構件係在安裝於前述臂上的狀態,在成為前述第二端部側的部分具有卡定面, 在安裝前述各罩構件的前述臂的前述第二端部側進一步設有罩卡定部,該罩卡定部係和前述罩構件的卡定面卡定,以防止該罩構件往前述第二端部側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泵鉗,其中,安裝前述罩構件的手柄部係在卸下前述罩構件的狀態,在露出的部分具有防滑形狀。
  10. 一種罩構件,其使用於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泵鉗。
TW107107322A 2017-03-07 2018-03-05 Water pump pliers and cover member TWI6598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3223A JP6236179B1 (ja) 2017-03-07 2017-03-07 ウォーターポンププライヤ、およびカバー部材
JP2017-043223 2017-03-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876A true TW201832876A (zh) 2018-09-16
TWI659810B TWI659810B (zh) 2019-05-21

Family

ID=6041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322A TWI659810B (zh) 2017-03-07 2018-03-05 Water pump pliers and cover memb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6179B1 (zh)
TW (1) TWI659810B (zh)
WO (1) WO2018163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38600B2 (en) 2018-11-02 2024-03-26 Snap-On Incorporated Axial pliers
CN112238400A (zh) * 2020-11-23 2021-01-19 徐州欧百瑞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拔除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4351A (en) * 1973-10-12 1974-12-17 Western Forge Corp Arc joint plier
JPH0616645Y2 (ja) * 1987-03-06 1994-05-02 日本理器株式会社 水栓器具用プライヤ
US4811637A (en) * 1988-05-12 1989-03-14 Mccleary Ronald T Protection device for hand wrenches
US5823077A (en) * 1995-07-10 1998-10-20 Proprietary Technologies, Inc. Double-ended wrench
JP2000052260A (ja) * 1998-08-03 2000-02-22 Top Kogyo Kk 水栓用プライヤ
JP200022558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Hasegawa Hamono Kk 手動利器の柄部
JP3486776B2 (ja) * 2002-03-29 2004-01-13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プライヤ
JP3869331B2 (ja) * 2002-07-30 2007-01-17 株式会社ケイディエス カッターナイフ
JP2005279801A (ja) * 2004-03-29 2005-10-13 Engineer Inc プライヤー
JP3113220U (ja) * 2005-06-01 2005-09-02 株式会社近正 手動利器・工具の握り柄の滑止めカバーにおける抜け・剥がれ防止構造
US8266990B1 (en) * 2006-06-19 2012-09-18 Janson Paul M Push button multi-position locking pliers
US8056451B2 (en) * 2008-07-28 2011-11-15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Locking pliers
JP3150528U (ja) * 2009-03-03 2009-05-21 株式会社ツノダ プライヤー
JP4471315B1 (ja) * 2009-05-25 2010-06-02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プライヤー
EP2635407B1 (en) * 2010-11-01 2020-04-1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liers
JP5728655B2 (ja) * 2010-11-05 2015-06-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の製造方法
TWM433936U (en) * 2012-01-20 2012-07-21 Yi-An Chen Pliers structure
DE202013101985U1 (de) * 2013-05-07 2013-05-17 Hazet-Werk Hermann Zerver Gmbh & Co. Kg Greifzange
TWM487810U (zh) * 2014-04-30 2014-10-11 yu-xiu Cao 鉗之改良
JP5726365B1 (ja) * 2014-12-25 2015-05-27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挟持工具
CN106695597A (zh) * 2015-07-13 2017-05-24 上海美瑞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丝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6179B1 (ja) 2017-11-22
WO2018163849A1 (ja) 2018-09-13
JP2018144189A (ja) 2018-09-20
TWI659810B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7590B2 (en) Fastener holding device
US7980400B2 (en) Suspension display rack
US7959016B2 (en) Suspension display rack
US7523832B2 (en) Suspension display rack
US7610833B2 (en) Thread gripping tool
US8100036B2 (en) Ratchet wrench
US20060236822A1 (en) Threaded member driver with retention system
TW201832876A (zh) 水泵鉗以及罩構件
US7694832B2 (en) Suspension display rack
US7299721B1 (en) Socket including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9676082B1 (en) Fastener removal tool
US6899000B1 (en) Wrench open end having a pushing tongue
TWI788599B (zh) 軸向鉗
US20160121463A1 (en) Drive socket
US10773364B2 (en) Pinch clamp removal tool and method
TW201436959A (zh) 螺絲起子夾具
JP6236180B1 (ja) 工具、およびカバー部材
KR20110003784U (ko) 집게용 힌지의 결합구조
US11287084B1 (en) Holder for scanner guns and othe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US10835943B2 (en) Tray bender
AU2010224361B8 (en) Squeegee Holder
US20210197346A1 (en) Low-profile fastener retaining device with single-sided retention and release
KR20240050862A (ko) 자석이 부착된 집게형 공구
WO2023094235A1 (en) Clamping device
CA2630555A1 (en) Fastener hold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