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8462A - 固態攝影元件 - Google Patents

固態攝影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8462A
TW201828462A TW106142500A TW106142500A TW201828462A TW 201828462 A TW201828462 A TW 201828462A TW 106142500 A TW106142500 A TW 106142500A TW 106142500 A TW106142500 A TW 106142500A TW 201828462 A TW201828462 A TW 2018284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olid
state imaging
semicondu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2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4438B (zh
Inventor
山本和人
坂田陽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8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8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4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44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9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10Mirrors with curved 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4Back illuminated imag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2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with one senso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Pixel iso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固態攝影元件,可以良好效率將透射光電轉換元件之紅色光朝光電轉換元件進行反射,並具有優異的紅色光感度,而且,元件形成時之基板操控為容易。固態攝影元件,在半導體層(20)內二維狀地排列有多個光電轉換元件21而構成。然後,半導體層(20),在於表面形成層間絕緣層(22)與多個光反射結構(14)的支撐基板(10)上形成。光反射結構(14)具有透光層(11)及包含覆蓋該透光層(11)之表面的曲面形狀之反射金屬(12),而且,各自配置於各光電轉換元件(21)之背面側。層間絕緣層(22)位於相鄰的光反射結構(14)之間。

Description

固態攝影元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固態攝影元件。
固態攝影元件為在半導體層二維地排列吸收光而產生電荷之CMOS型或CCD型的光電轉換元件,且將產生的電荷對外部作為電訊號進行傳輸者。如前述的固態攝影元件係廣泛使用於電視攝影機、數位相機等。
固態攝影元件上的光電轉換元件,一般係以利用pn接合的矽光二極體形成。若對施加反向電壓的pn接合照射光,則在空乏層內產生的電子係於空乏層中漂移,並到達n型區域。固態攝影元件,藉由將在各畫素之光二極體的n型區域儲存的電子作為訊號電荷讀取,可得到拍攝資料。
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的光之強度,因為光子在半導體中被吸收,且生成電子-正電洞對,所以隨著前進至內部而急遽地衰減。吸收之比例相依於光吸收係數,且浸透幾乎與長波長的光相同距離時的吸收之比例少。因此,波長長的紅色光沒有被吸收至半導體內,有紅色光感度降低的問題。
專利文獻1所揭露的以往技術係為了再利用透射光 電轉換元件之長波長區域的光,而於光電轉換元件的背面形成金屬反射面之背面照射型(Backside illumination)的固態攝影元件。
又,專利文獻2所揭露的以往技術為可藉由在半導體基板之背面形成凹面反射鏡,以良好效率將通過半導體基板的紅色光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的結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777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119484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形成的金屬反射鏡為平面,因此有無法控制在金屬反射鏡反射的光之角度,且無法以良好效率將光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的問題。又,專利文獻2,有需要在基板的表背兩面形成機能性元件,因此在於表面元件形成後形成背面元件之際,或在對兩面形成元件後進行封裝之際,有變得不可能將基板直接置於平台上等基板操控變困難的問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態攝影元件,可以良好效率將透射光電轉換元件之紅色光,朝光電轉換元件進行反射,並具有優異的紅色光感度,而且,元件形成時之基板操控為容易。
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固態攝影元件,其要點為:於半導體層內二維狀地排列有多個光電轉換元件;在與該半導體層之光入射側為相反側的面側,設置對於該半導體層側之面形成層間絕緣層與多個光反射結構的支撐基板;該光反射結構具有透光層、及覆蓋該透光層之與該半導體層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反射金屬,而且,該光反射結構形成於與該各光電轉換元件各別相對向的位置,該反射金屬之該光電轉換元件側的面,在該光電轉換元件側成為凹形的曲面形狀,該層間絕緣層位於相鄰的該光反射結構之間。
在為本發明之一態樣的固態攝影元件,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的光之中,沒有被光電轉換元件吸收而通過半導體層的紅色光,係藉由設置於光電轉換元件的背面側之光反射結構進行反射,有效率地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因此,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紅色光感度優異。
又,由於半導體層被支撐基板支撐,光反射結構位於半導體層與支撐基板之間,故不需要在支撐基板的背面形成用以反射入射光的機能性元件。因此,在製造步驟中,可將基板直接置於平台上,且元件形成時之基板操控變容易。
10‧‧‧支撐基板
11‧‧‧透光層
12‧‧‧反射金屬
13‧‧‧平坦化層
14‧‧‧光反射結構
15‧‧‧光阻
15a‧‧‧半球形狀圖案
15b‧‧‧矩形狀圖案
20‧‧‧半導體層
21‧‧‧光電轉換元件
22‧‧‧層間絕緣層
23‧‧‧配線
24‧‧‧彩色濾光片
25‧‧‧微透鏡
26‧‧‧元件分隔壁
30‧‧‧半導體基板
[圖1]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 之概略結構的示意剖面圖。
[圖2]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3]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4]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5]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平面圖。
[圖6]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7]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8]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9]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10]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11]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12]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步驟的示意剖面圖。
[圖13]為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效果的示意剖面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針對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進行說明。
在此,圖式為示意者,厚度與平面尺寸之關係、各層的厚度之比率等與實際物不同。又,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為例示為了將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具體化之構成者,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構成零件之材質、形狀、結構等並沒有特別限定於下述者。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請求項界定的技術範圍內中,可加入種種之變更。
<構成>
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如圖1所示,具備二維狀地排列有多個光電轉換元件21之半導體層20,在半導體層20之光入射側(在圖1中為上方),依序形成有彩色濾光片24及微透鏡25。在半導體層20內,多個光電轉換元件21係以元件分隔壁26分離為畫素單元。
又,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在半導體層20的背面側(與光入射側為相反的面側)設置支撐基板10,且半導體層20被支撐基板10支撐。在其支撐基板10的表面(半導體層20側的面)側,形成層間絕緣層22與多個光反射結構14。
具體而言,在支撐基板10的表面上形成平坦化層13,以覆蓋其平坦化層13的表面之方式,形成膜狀的反射金屬12。在其反射金屬12上,設置透光層11、 及層間絕緣層22。反射金屬12不必為膜狀,只要朝向光電轉換元件21側的面,在光電轉換元件21側成為凹形的曲面形狀即可。
透光層11係設置於各別與各光電轉換元件21上下相對向的位置,亦即,設置於各光電轉換元件21的背面側。透光層11,半導體層20側的面成為平面,同時支撐基板10側的面,在支撐基板10側形成為凸形的半球形狀。
本實施形態中,反射金屬12中,與透光層11中之凸形的半球形狀之面相對向的部分,成為沿著透光層11之半球形狀的表面(球面)的半球形狀。然後,藉由該半球形狀的反射金屬12與透光層11,構成半球狀的光反射結構14。藉此,光反射結構14,將半球形狀中之球面朝向背面側(支撐基板10側),將平面朝向半導體層20側(亦即,光入射側)而配置。
與透光層11中之凸形的半球形狀之面相對向的反射金屬12之形狀,只要在光電轉換元件21成為凹形即可,亦即,在支撐基板10側成為凸形的曲面形狀,且沒有限定於球之一部分,亦可由楕圓形狀等一部分等構成。
層間絕緣層22配置於各元件分隔壁26的背面側,亦即,配置於相鄰的光反射結構14之間,且對於其層間絕緣層22內配置有配線23。
<其它的作用>
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21的光之中,沒有被光電轉換元件21吸收而透射,且 通過半導體層20的紅色光被設置於光電轉換元件21之背面側的光反射結構14反射,朝向光電轉換元件21。該結果,通過半導體層20的紅色光以良好效率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21,因此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具有優異的紅色光感度。
又,光反射結構14,在半球形狀等光電轉換元件21側具有凹形的曲面形狀,因此以光反射結構14的球面(半球形狀的反射金屬12)反射的光,其光朝向入射的畫素之光電轉換元件21,以良好效率反射。因此,入射至鄰接之畫素的光電轉換元件21所致之混色不易產生。
再者,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由於光反射結構14位於半導體層20與支撐基板10之間,故支撐基板10的背面,不需要特別形成將入射光反射的機能性元件。因此,在製造步驟中,可將支撐基板10直接置於平台上,且固態攝影元件的形成時之支撐基板10的操控為容易。
如前述的本實施形態之固態攝影元件為背面照射型固態攝影元件,可作為CMOS影像感測器、CCD影像感測器等固態攝影元件利用。
<製造方法>
接著,針對圖1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方法,參照圖2~圖12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並沒有限定於該等。
首先,如圖2所示,對於半導體基板30之內部,藉由周知的方法形成光電轉換元件21。半導體基板30係 為了在之後的步驟與支撐基板10貼合後,將半導體部分加工變薄,藉以成為半導體層20之p型或n型的矽基板。再者,圖2中之上側成為光電轉換元件21的背面側。
作為光電轉換元件21,使用光電閘(photogate)或光二極體等,從電荷傳輸率高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埋入型的光二極體。又,雖沒有圖示,但形成光電轉換元件21,同時將固態攝影元件之驅動所需要的元件形成於畫素內。例如,CCD影像感測器的情況,同時形成垂直傳輸CCD與光電轉換元件21。另一方面,CMOS影像感測器的情況,同時形成浮動擴散層放大器、電荷傳輸用電晶體等元件與光電轉換元件21。
形成光電轉換元件21及其它的元件後,形成用以傳輸訊號電荷或訊號電壓之配線23、或用以驅動電晶體之配線23。又,根據固態攝影元件的結構而變成需要多個配線23,因此在各配線23間形成層間絕緣層22(參照圖3)。
層間絕緣層22的材料係使用非摻雜型氧化矽等具有透明性的低介電常數材料。又,層間絕緣層22之形成係利用常壓CV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電漿加強(Plasma Enhanced)-CVD)等方法,但本實施形態並沒有限於此等。
在配線23的材料中,可使用金屬材料或使用其之合金等。作為金屬材料,可例示鋁、銅、鉻等。然後,藉由利用適於使用的材料之製造程序,形成利用配線23之配線圖案,可在半導體基板30上形成如圖3所 示的層間絕緣層22以及配線23。
接著,為了在層間絕緣層22內形成光反射結構14,塗布光阻15,且進行如圖4及圖5所示的圖案成形(patterning)。圖案成形後的光阻15,由位於光電轉換元件21上的半球形狀圖案15a、及位於配線23上的矩形狀圖案15b組成。矩形狀圖案15b,如圖5的平面圖所示,以圍繞二維狀地排列的半球形狀圖案15a之方式,形成為井字形狀。
如圖4所示,半球形狀圖案15a與矩形狀圖案15b的高度並不相同,高度係依據欲形成的光反射結構14之結構而進行設定。若將層間絕緣層22的膜厚設為H,將光電轉換元件21的寬設為W,則例如,作為光反射結構14,欲形成與光電轉換元件21的寬W為相同直徑的半球形狀時,有需要將半球形狀圖案15a與矩形狀圖案15b之高度比設定為(W/2):H。
又,為了在之後的乾式蝕刻步驟將半球形狀圖案15a的形狀轉印至層間絕緣層22,W/2需要為H以下。
光反射結構14,期望為將反射的入射光聚光於畫素的中心部之半球形狀,但欲改善紅色光的感度,未必需要反射光聚光於畫素的中心部,只要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21即可。因此,在本發明中,不需要使半球形狀圖案15a的形狀成為構成正球的一部分之曲面形狀而嚴密地設計。
為了形成光阻15的圖案,首先,將光阻15的材料塗布於層間絕緣層22的表面,進行圖案成形,使 每一畫素於圓柱形狀殘留光阻15。接著,藉由對於圖案成形的光阻進行熱回流處理,將光阻15加工為半球形狀,形成半球形狀圖案15a。之後,藉由再度塗布光阻,形成圍繞半球形狀圖案15a的矩形狀圖案15b,可形成圖4所示之光阻15的圖案。
又,藉由使用奈米壓印微影或網點遮罩,也可以一次的圖案成形形成光阻15的圖案,但本實施形態的方法,並沒有限定於此等。
接著,藉由將光阻15作為乾式蝕刻用遮罩進行乾式蝕刻處理,如圖6所示,半球形狀圖案15a的形狀係轉印至層間絕緣層22,形成半球狀的透光層11。又,矩形狀圖案15b,在乾式蝕刻時成為遮罩,因此乾式蝕刻處理後,位於矩形狀圖案15b之下方的層間絕緣層22、及其內部的配線23也沒有被蝕刻而被保護。
接著,如圖7所示,在透光層11的表面、及沒有被乾式蝕刻而殘留之層間絕緣層22的表面形成反射金屬12。反射金屬12係使用由金屬材料或使用金屬材料之合金等具有高反射率之材料組成的金屬薄膜。作為金屬材料,可例示鋁、銀、鉻、鉭、鎢、鈦。又,反射金屬12的材料,在之後的製造步驟暴露於高溫,因此較佳為至少不會因500℃以上600℃以下的熱處理而熔融的材料。反射金屬12的成膜係使用蒸鍍、濺鍍等手段。
接著,如圖8所示,藉由在反射金屬12上將平坦化層13成膜,將層間絕緣層22或光反射結構14之加工所產生的表面之凹凸平坦化。平坦化層13的材料不 需要具有透明性,但較佳為相對於半導體程序所使用的高溫環境有耐性的氮化矽或非摻雜型氧化矽等材料。
平坦化層13的成膜所致之凹凸形的平坦化不足夠時,亦可利用CMP(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等研磨手段,將基板表面進一步平坦化。根據以上的步驟,可在半導體基板30上形成光反射結構14。
接著,如圖9所示,將形成光反射結構14側作為接合面,接合半導體基板30與支撐基板10。作為支撐基板10的材料,使用石英基板或p型或n型的矽基板。將半導體基板30之形成光反射結構14的面或支撐基板10的表面,以電漿處理或臭氧處理進行表面活性化後,藉由貼合半導體基板30與支撐基板10,可使兩者強固地接著。然而,貼合半導體基板30與支撐基板10的方法,並沒有限定於上述方法。
接著,半導體基板30與支撐基板10之接合後,加工半導體基板30,形成半導體層20。進行貼合半導體基板30與支撐基板10後,藉由將半導體基板30進行薄膜化,如圖10所示,可在支撐基板10上形成半導體層20。圖10為將光入射側配置於上側的圖。
為了薄膜化半導體基板30,首先,以使用研磨機,物理上將基板變薄為前提,利用CMP等方法進行研磨處理,將表面進行平滑化。之後,可利用濕式蝕刻或乾式蝕刻,化學上將基板蝕刻,藉以將半導體基板30薄膜化至目標的膜厚,形成半導體層20。但是,本發明 的形態,並沒有限定於該等。
儲存電子的空乏層位於圖10所示的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下部(背面側部分),因此半導體層20的膜厚變厚時,在光電轉換元件21的上方,電子到達空乏層為止的距離變長。該情況,由於在電子到達產生畫素之空乏層前,因再結合而消滅或流入鄰接畫素(adjacent pixel),故可成為效率降低或引起混色的原因。特別是短波長區域的光(波長360nm.以上450nm以下),主要在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上部(光入射側部分)進行光電轉換,因此半導體層20較3μm更具有厚度時,短波長光的光電轉換效率會降低。
另一方面,藉由將半導體層20的膜厚變薄,短波長光的轉換效率將上升,但長波長光在光電轉換元件21的內部沒有充分地進行光電轉換,於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下方溢出。然而,此等光被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所具備之光反射結構14反射而再入射至光電轉換元件21,因此在本實施形態的結構中,若半導體層20的厚度為2μm以上,則可有效率地將全可見光區域的光進行光電轉換。因此,半導體層20的膜厚,較佳設為2μm以上3μm以下。
接著,如圖11所示,在光電轉換元件21之間形成元件分隔壁26。元件驅動上未必需要元件分隔壁26,但有抑制對光電轉換元件21的入射光對鄰接畫素入射、或是在光電轉換元件21產生的電子流入至鄰接畫素而產生的混色之效果。藉由使用多晶矽或氧化矽作為元 件分隔壁26的材料,可抑制對入射光與產生電子之雙方的鄰接畫素流入。元件分隔壁26之形成係藉由使用DTI(深槽隔離(Deep Trench Isolation))技術,在半導體層20內形成高長寬比的溝,且於該溝埋入元件分隔壁26的材料而實施。
又,薄膜化後的半導體層20之表面存在多個缺陷能階,且在直接形成拍攝元件時,因缺陷能階而捕捉產生電子、或是暗時雜訊增大等元件的性能顯著降低。因此,需要將半導體層20的表面進行鈍化處理。鈍化處理係藉由於半導體層20的表面形成高濃度的p+層而實施。
接著,如圖12所示,在半導體層20上形成彩色濾光片24。雖未圖示,但在彩色濾光片24之形成前,亦可在半導體層20上將具有平坦化性的有機膜成膜,且將表面平滑化之後形成彩色濾光片24。彩色濾光片24,可使用使顏料分散之具有感光性的樹脂,利用光微影進行圖案形成。
又,也可在半導體層20上、或是在形成於其上的平坦化膜上,塗布使顏料分散的非感光性樹脂,並且於非感光性樹脂上塗布光阻,以利用光微影進行圖案形成為前提進行乾式蝕刻,藉以進行彩色濾光片24的圖案加工。
彩色濾光片24之色彩排列,可為紅色(R)、綠色(G)、藍色(B)之三色的拜爾排列(Bayer Array),亦可為利用RGB之其它的排列,也可為將其它RGB以外之 顏色(例如,白色、深藍色、黃色、洋紅色等)之濾光片排列的彩色濾光片排列,但本實施形態並沒有限定於此等。
彩色濾光片24之形成後,藉由在彩色濾光片24上形成微透鏡25,成為圖1所示之本實施形態的固態攝影元件。在彩色濾光片24上塗布感光性樹脂,於利用光微影形成各畫素的透鏡間間隙後,可藉由進行熱流而形成為透鏡形狀,成為微透鏡25。
或是藉由在彩色濾光片24上塗布樹脂,於其上塗布感光性樹脂,且在利用光微影、熱流形成為透鏡形狀後,將透鏡形狀的感光性樹脂膜作為犧牲膜而進行乾式蝕刻,將形成於彩色濾光片24上的樹脂加工為透鏡形狀的方法,也可形成微透鏡25。
[實施例]
以下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並沒有限定於此。
(在支撐基板10上形成光電轉換元件21)
利用CMOS製造程序,形成在半導體基板30中成為光電轉換元件21的埋入型光二極體。又,將為用以驅動CMOS影像感測器的機能性元件之浮動擴散層放大器、電荷傳輸用電晶體選擇用電晶體、重置電晶體、及源極跟隨放大器,與光電轉換元件21同時形成於畫素內。
在形成光電轉換元件21及其它的元件後,形成配線23。又,在各配線23間形成層間絕緣層22。層間絕緣層22係藉由將非摻雜型氧化矽以常壓CVD進行 成膜而形成。又,配線23係於將鋁薄膜以濺鍍進行成膜後,利用光微影進行配線圖案加工,藉以形成。
(光反射結構14之形成)
接著,為了形成光反射結構14,在層間絕緣層22上形成光阻15之圖案。最初將感光性光阻以旋轉塗布機進行塗布,且藉由進行曝光、顯影,形成圓柱形狀的圖案。將半導體基板30以230℃的熱板進行加熱,使圖案成形的感光性光阻進行熱回流,藉以形成半球形狀圖案15a。之後,再度將感光性光阻以旋轉塗布機進行塗布,且進行曝光、顯影,形成將半球形狀圖案15a圍繞成井字形狀的矩形狀圖案15b,並形成光阻15的圖案。
在本實施例中,光電轉換元件21的寬、層間絕緣層22的膜厚均為3μm,而且,應用如光阻15與層間絕緣層22的乾式蝕刻選擇比幾乎成為1:1的乾式蝕刻條件,因此調整感光性光阻塗布時的膜厚,使圖案完成後之半球形狀圖案15a的膜厚成為1.5μm、矩形狀圖案15b的膜厚成為3μm。
接著,對於半導體基板30,使用甲烷(CF4)與氧氣(O2)的混合氣體,進行乾式蝕刻處理,加工層間絕緣層22,形成透光層11。圖案成形為半球形狀的光阻15,在乾式蝕刻處理中被蝕刻,於程序途中消失,但其半球形狀轉印至底層的層間絕緣層22,因此可將透光層11加工為半球形狀。又,在配線23形成的部分之層間絕緣層22上的矩形狀之光阻15的圖案也在乾式蝕刻處理中被蝕刻,於程序途中消失,但在透光層11形成的時 間點結束蝕刻,因此其之下的層間絕緣層22及配線23沒有被蝕刻而被保護。
之後,在透光層11、及沒有被乾式蝕刻而殘留的層間絕緣層22之表面,利用濺鍍將鋁薄膜進行成膜,藉以形成反射金屬12。之後,藉由常壓CVD將非摻雜型氧化矽成膜,且在成膜後將表面藉由CMP進行研磨,使表面平滑化,藉以形成平坦化層13。根據以上的步驟,在半導體基板30上形成光反射結構14。
(在支撐基板10上形成半導體層20)
在成為支撐基板10之矽基板的表面實施臭氧處理,使表面活性化,且貼附於半導體基板30之形成平坦化層13側的面。在貼合支撐基板10與半導體基板30後,使用研磨機,刮削半導體基板30,並藉由CMP研磨半導體薄膜表面,將表面平滑化。
之後,使用氫氧化鉀與氫氧化四甲銨(TMAH)的混合溶液,進行濕式蝕刻處理,將半導體基板30薄膜化,藉以形成半導體層20。形成固態攝影元件後,利用Hitachi High-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製之掃瞄電子顯微鏡S4800,觀察固態攝影元件的剖面後,半導體層20的膜厚為2.5μm。
(固態攝影元件之製造)
藉由在半導體層20的表面摻雜最大載體濃度1e19/cm3的p+層,進行鈍化處理。在表面的鈍化處理之後,利用乾式蝕刻,在半導體層20內之各畫素的邊界部分形成寬200nm、深度2μm的溝,且在該溝內藉由常壓 CVD埋入非摻雜型氧化矽,並且藉由CMP研磨半導體薄膜表面,將表面平滑化,藉以在半導體層20內形成元件分隔壁26。
接著,在半導體層20上,使用各別含有綠色、藍色、紅色之顏料的3種感光性樹脂,形成彩色濾光片24,使其成為拜爾排列。含有顏料的感光性樹脂,以旋轉塗布法進行塗布後,藉由曝光、顯影,形成每一色的圖案。
在形成彩色濾光片24後,於彩色濾光片24上塗布非感光性樹脂,進行烘烤,藉以形成平坦化膜。接著,在平坦化膜上將正型的感光性樹脂以旋轉塗布法進行塗布,並進行光微影,形成各畫素的透鏡間間隙後,進行熱處理,藉以回流感光性樹脂,成為透鏡形狀,形成微透鏡25。又,設計微透鏡25之透鏡形狀,俾使在入射可見光區域的光時,聚光於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中心附近。
在形成微透鏡25後,藉由進行保護膜之成膜、支撐基板之切割、配線黏接等後處理,完成固態攝影元件。
針對入射至依據本實施例的結構製造之固態攝影元件的光之動作,使用圖13進行說明。朝向固態攝影元件垂直地入射的光,在微透鏡25內折射,且朝向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中心進行聚光。波長短的光,在光電轉換元件21的表面或內部進行光電轉換,形成電子-正電洞對,但多半的紅色光沒有進行光電轉換而通過半導體層20,且在光反射結構14中之反射金屬12進行反射。
又,因為透光層11及覆蓋其之反射金屬12形成為半球形狀,所以不僅自微透鏡25的頂點垂直地入射的光,且聚光於電轉換元件21後再傾斜入射至光反射結構14的光也朝向光電轉換元件21之中心,以良好效率反射並再入射。
為了驗證利用本實施例的固態攝影元件之感度提升效果,測定依據實施例作成的固態攝影元件之量子效率。固態攝影元件的量子效率QE,將每一單位時間對一畫素的入射光子數設為Np,將其畫素所產生的訊號電子數設為Ne時,可以下述式表示。
QE=Ne/Np
為了求出訊號電子數Ne,將固態攝影元件與專用的驅動電路基板連接,且照射來自波長可變光源的入射光,藉以測定每一波長的感測器輸出DN(Digit Number(數位數))後,使用以下式計算訊號電子數Ne。
Ne=DN×C
在此,在上述式中,C表示轉換係數(Electron Number(電子數)/Digit Number)。
另一方面,每一單位時間對一畫素的入射光子數Np,首先,對分光感度為已知的市售之光二極體照射入射光,測定各波長中之光電流,藉以求出每一波長的光量W(W/cm2)後,使用以下式算出。
Np=W×s×λ×t/(h×c)
在上述式中,s表示固態攝影元件之一畫素的面積(cm2),λ表示入射光的波長(m),t表示入射光的照射時 間(sec),h表示普朗克常數(6.6×10-34J‧sec),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3.0×1010m/sec)。
根據上述方法,測定以本實施例作成的固態攝影元件之量子效率後,相對於紅色區域(600~650nm)的入射光之量子效率為61.9%。
為了比較,排除在半導體層20之下部未具有光反射結構14的點,作成與本實施例為相同結構的固態攝影元件,採用與本實施例之固態攝影元件相同測定條件測定量子效率後,相對於紅色領域(600~650nm)的入射光之量子效率為50.9%,與實施例相比,感度降低。
感度降低被認為是因為:為了比較而作成的固態攝影元件,在半導體層20之下部未具有光反射結構14,因此,沒有在半導體層20進行光電轉換的紅色光會通過配線層,在支撐基板側10漏出而導致者。
根據以上的驗證,顯示本實施例之結構的固態攝影元件對於紅色光之感度為良好。
本發明的範圍並沒有限定於圖示的記載之例示的實施形態,且也包含與本發明作為目的者具有均等的效果之全部的實施形態。再者,本發明的範圍並沒有限定於根據請求項界定之發明的特徵之組合,可藉由全部揭示之各自的特徵中之特定的特徵之所有所需的組合而界定。
又,本案主張優先權之日本國專利申請2016-235840號(2016年12月5日申請)之全部內容係根據參照而形成本揭露之一部分。

Claims (3)

  1. 一種固態攝影元件,其特徵為於半導體層內二維狀地排列有多個光電轉換元件,在與該半導體層之光入射側為相反側的面側,設置對於該半導體層側之面形成層間絕緣層與多個光反射結構的支撐基板,該光反射結構具有透光層、及覆蓋該透光層之與該半導體層為相反側的表面之反射金屬,而且,該光反射結構形成於與該各光電轉換元件各別相對向的位置,該反射金屬之該光電轉換元件側的面,在該光電轉換元件側成為凹形的曲面形狀,該層間絕緣層位於相鄰的該光反射結構之間。
  2. 如請求項1之固態攝影元件,其中該光反射結構係配置成在該半導體層側具有平面之半球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固態攝影元件,其中該支撐基板的材質為石英或矽。
TW106142500A 2016-12-05 2017-12-05 固態攝影元件 TWI7444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5840 2016-12-05
JP2016235840 2016-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8462A true TW201828462A (zh) 2018-08-01
TWI744438B TWI744438B (zh) 2021-11-01

Family

ID=6249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2500A TWI744438B (zh) 2016-12-05 2017-12-05 固態攝影元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0425B2 (zh)
EP (1) EP3550606B1 (zh)
JP (1) JP7110987B2 (zh)
KR (1) KR102489325B1 (zh)
CN (1) CN109983580A (zh)
TW (1) TWI744438B (zh)
WO (1) WO20181055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4520B1 (en) * 2017-08-04 2020-07-14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Manufacturing an on-chip microlens array
CN111480235B (zh) * 2018-11-23 2023-10-2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KR20200108133A (ko) * 2019-03-06 2020-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이미징 장치
KR20210023459A (ko) * 2019-08-23 2021-03-04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싱 장치
KR20210100413A (ko) * 2020-02-06 2021-08-17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CN112002717B (zh) * 2020-07-31 2023-10-27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感器像素阵列结构及制作方法
KR20220084688A (ko) 2020-12-14 2022-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2103A (ja) * 1996-03-15 1997-09-22 Sony Corp 受光素子
JP2009081201A (ja) * 2007-09-25 2009-04-16 Fujifilm Corp 裏面照射型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US8299554B2 (en) 2009-08-31 2012-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method and design structure including non-planar reflector
JP5538811B2 (ja) * 2009-10-2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
JP2011119484A (ja) 2009-12-03 2011-06-16 Sharp Corp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電子情報機器
JP5263219B2 (ja) 2010-04-16 2013-08-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2119377A (ja) * 2010-11-29 2012-06-21 Toshiba Corp 固体撮像装置
JP2013040797A (ja) * 2011-08-11 2013-02-28 Olympus Corp 蛍光センサ
JP6080494B2 (ja) * 2012-10-26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9048126B2 (en) * 2013-03-12 2015-06-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full well capacity of CMOS image sensors
JP2014203961A (ja) * 2013-04-04 2014-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204946902U (zh) * 2015-08-19 2016-01-06 启芯瑞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
JP6904730B2 (ja) * 2016-03-08 2021-07-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撮像装置
JP2017175102A (ja) * 2016-03-16 2017-09-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KR20180024604A (ko) * 2016-08-30 2018-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구동 방법
WO2018079296A1 (ja) * 2016-10-27 2018-05-03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0606A4 (en) 2019-11-13
EP3550606B1 (en) 2022-08-03
WO2018105558A1 (ja) 2018-06-14
EP3550606A1 (en) 2019-10-09
CN109983580A (zh) 2019-07-05
JPWO2018105558A1 (ja) 2019-10-24
JP7110987B2 (ja) 2022-08-02
US20190312075A1 (en) 2019-10-10
KR20190089904A (ko) 2019-07-31
TWI744438B (zh) 2021-11-01
KR102489325B1 (ko) 2023-01-18
US10910425B2 (en)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4438B (zh) 固態攝影元件
US9450011B2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and imaging system
TWI805980B (zh) 改良影像感測器串擾之方法及結構
JP4826111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撮影装置
TWI488291B (zh) 固態成像裝置,其製造方法,及電子設備
US9087761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an on-chip lens with two inorganic films thereon
TWI525804B (zh) 影像感測器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5287923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撮影装置
JP2010062417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2797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撮影装置
JP6921486B2 (ja) 固体撮像素子
JP2005033074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20503B2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721983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10031582A (ko)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