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1666A - 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1666A
TW201821666A TW105140871A TW105140871A TW201821666A TW 201821666 A TW201821666 A TW 201821666A TW 105140871 A TW105140871 A TW 105140871A TW 105140871 A TW105140871 A TW 105140871A TW 201821666 A TW201821666 A TW 20182166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unit
line segment
adhesive layer
fabric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0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9110B (zh
Inventor
謝克昌
程啟正
何扭今
Original Assignee
山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40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91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1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1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666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ulti-Layer Textile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一種高分子縫線結構,適用於一織物。該高分子縫線結構包含一縫織於該織物上的第一線段單元,及一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而與該第一線段單元界定出多個接觸處的第二線段單元。該第一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一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上的第一接著層。該第二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二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上而與該第一接著層於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並接合的第二接著層。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二接著層可受催化而在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合,使該第一線段單元及該第二線段單元能保持接觸以維持結構強度,並可節省定位及黏貼膠片之工序。

Description

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可提升結構強度的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縫紉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技術之一,並隨著時代演進而不斷發展進步。參閱圖1,現時在縫製時常使用雙線段來加強結構強度。此種縫製方式是將一第一線段11縫製於一織物2上,且該第一線段11於該織物2的內外兩側分別形成多個線跡111(圖1中只見內外其中一側)。而一第二線段12是位於該織物2的內或外其中一側,並與該第一線段11的該等線跡111交織而形成多個接觸處A。這些接觸處A上的該第一線段11及該第二線段12相互接觸而產生摩擦力,透過此種相互交織的織法可增加結構強度。
然而在該織物2使用時,容易因拉扯而使該第一線段11及該第二線段12在部分接觸處上產生間隙而不再保持接觸,致使結構強度下降。為了克服此一問題,一般會使用膠片黏固該等接觸處A,使在該等接觸處A上的該第一線段11及該第二線段12受到黏固而持續保持接觸。然而膠片在凝固後會產生硬塊,從而使穿戴者不適, 且貼附膠片時需要進行對準及黏貼等動作,增加製程工序及難度。此外,若在黏貼膠片時,部分接觸處A上的該第一線段11及該第二線段12便已產生間隙,則貼附膠片後將使間隙持續存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在織物拉扯時仍能使線段保持接合以維持結構強度的高分子縫線結構。
於是,本發明高分子縫線結構,適用於一織物。該高分子縫線結構包含一縫織於該織物上的第一線段單元,及一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而與該第一線段單元界定出多個接觸處的第二線段單元。
該第一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一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上的第一接著層。該第二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二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上而與該第一線段單元之第一接著層於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並接合的第二接著層。
因此,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前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
於是,本發明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是包含一前置步驟、一縫線步驟,及一催化步驟。
在該前置步驟中,準備一第一線段單元,及一第二線段單元。該第一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一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上的第一接著層。該第二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二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上的第二接著層。
在該縫線步驟中,將該第一線段單元縫製於一織物上,並使該第二線段單元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而形成多個接觸處。在該縫線步驟中,該第一接著層與該第二接著層在接觸時不相互接合。
在該催化步驟中,以一催化裝置對該第一線段單元及該第二線段單元進行催化,使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的第一接著層及第二接著層因受催化而可相互接合。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二接著層可受催化而在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合,使該第一線段單元及該第二線段單元能保持接觸以維持結構強度,且可黏封該第一縫線及該第二縫線穿過該織物後的孔隙,以達到防水之功效,亦可節省定位及黏貼膠片之工序且凝固後不會產生硬塊。
3‧‧‧高分子縫線結構
4‧‧‧織物
5‧‧‧第一線段單元
51‧‧‧第一縫線
52‧‧‧第一接著層
6‧‧‧第二線段單元
61‧‧‧第二縫線
62‧‧‧第二接著層
71‧‧‧前置步驟
72‧‧‧縫線步驟
73‧‧‧催化步驟
B‧‧‧線跡
C‧‧‧接觸處
D‧‧‧滲出部分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一習知的雙線段縫線結構;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高分子縫線結構之一實施例;圖3是一立體圖,說明該高分子縫線結構於一織物之外側的態樣;圖4是正視剖面圖,說明該高分子縫線結構於一織物之內側的態樣;圖5是一流程圖,說明該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 及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第一接著層及一第二接著層催化後而形成的黏著膠滲出,並填充於一接觸處的間隙內。
參閱圖2、圖3,及圖4,為本發明高分子縫線結構3之一實施例,適用於一織物4,其中圖2是由該織物4的內側觀之,圖3是由該織物4的外側觀之,而圖4為該織物4內側的正視剖面圖。該高分子縫線結構3包含一縫織於該織物4上的第一線段單元5,及一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5的第二線段單元6。
該第一線段單元5織縫於該織物4上,且在該織物4的內外兩側分別形成複數個彼此相間隔的線跡B。該第一線段單元5包括一以高分子製成的第一縫線51,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51上而包覆該第一縫線51的第一接著層5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接著層52為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A-Allylamine-Bz)。
該第二線段單元6是如圖2所示地與該第一線段單元5形成於該織物4內側的該等線跡B交織,從而使該第一線段單元5與該第二線段單元6界定出多個接觸處C。該第二線段單元6包括一以高分子製成的第二縫線61,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61上而包覆該第二縫線61,且與該第一線段單元5之第一接著層52於該等接觸處C上相互接觸並接合的第二接著層6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接著層62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Bisphenol A type epoxy resins; Diglycidyl ether of bisphenol A;DGEBA)。
參閱圖2及圖5,該高分子縫線結構3的使用方法包含一前置步驟71、一縫線步驟72,及一催化步驟73。在該前置步驟71中,準備如前述的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此時該第一線段單元5尚未織縫於該織物4上,該第二線段單元6亦尚未與該第一線段單元5交織。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的製法,是將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分別浸入液態的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及雙酚A型環氧樹脂中,以使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及雙酚A型環氧樹脂能沾附於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上,並在靜置於常溫後固化而形成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而視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的材質不同,也可以先將揮發性溶液混入液態的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及雙酚A型環氧樹脂中,使其容易沾附於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上,而揮發性溶液會在沾附後揮發逸散,並使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及雙酚A型環氧樹脂能固化於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上而形成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
在該縫線步驟72中,將該第一線段單元5縫製於該織物4上並形成該等線跡B,並將該第二線段單元6交織在該第一線段單元5形成於該織物4內側的該等線跡B上,進而形成該等接觸處C。該第一線段單元5之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之第二接著層62間此時是僅 受摩擦力作用而不會相互接著,故不會因相互接著而造成縫線不順暢之情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視不同的織縫方式,也可以是先定位該第二線段單元6,再將該第一線段單元5縫織於該織物4上並與該第二線段單元6交織,當然,也可以是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同時縫織,不以此為限。
在該催化步驟73中,是以一催化裝置(圖未示)對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進行催化,使該等接觸處C上相互接觸的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因受催化而可相互接合固定,使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在該等接觸處C上能保持相互接觸,以增加結構強度。在本實施例中,該催化裝置為一加熱器,該催化裝置對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進行烘烤,以使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溶出,而該等接觸處C上的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會因接觸而相互黏固,而該等接觸處C以外的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並不具備黏固特性,故不會發生誤黏他物之狀況。下方表一為該催化裝置的烘烤溫度,及該等接觸處C對應不同的烘烤溫度所需的黏固時間,其中當烘烤溫度為攝氏120度時,將無法成功黏固,因此該催化裝置的加熱溫度需超過攝氏120度。
藉由催化後才會相互接合的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可使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保持接觸以提升結構強度。而以催化裝置進行催化可節省定位及黏貼膠片之工序,且能有多種選擇而提升泛用性。參閱圖6,以加熱方式催化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時,可使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部分滲出,故既使在該縫線步驟72後,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於部分接觸處C上是呈非接觸狀態而有間隙,該第一接著層52或該第二接著層62的滲出部分D仍可如圖6所示地充填間隙,以使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保持黏固。此外,該接觸處C也可黏固該織物4,使該第一縫線51及該第二縫線61因穿過該織物4所形成的孔隙可被催化後且相互接觸黏固的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黏封,進而達到防水之功效。
綜上所述,該第一接著層52及該第二接著層62可受催化而在該等接觸處C上相互接合,使該第一線段單元5及該第二線段單元6能保持接觸以維持結構強度,並可節省定位及黏貼膠片之工序且凝固後不會產生硬塊,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 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高分子縫線結構,適用於一織物,該高分子縫線結構包含:一第一線段單元,縫織於該織物上,並包括一第一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上的第一接著層;及一第二線段單元,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而與該第一線段單元界定出多個接觸處,該第二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二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上而與該第一線段單元之第一接著層於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並接合的第二接著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分子縫線結構,其中,該第一線段單元在該織物的內外兩側分別形成複數個彼此相間隔的線跡,該第二線段單元是與該第一線段單元形成於該織物內側的該等線跡交織而形成該等接觸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分子縫線結構,其中,該第一接著層為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高分子縫線結構,其中,該第二接著層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
  5. 一種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包含:一前置步驟,準備一第一線段單元,及一第二線段單元,該第一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一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一縫線上的第一接著層,該第二線段單元包括一第二縫線,及一附著於該第二縫線上的第二接著層;一縫線步驟,將該第一線段單元縫製於一織物上, 並使該第二線段單元交織該第一線段單元而形成多個接觸處,在該縫線步驟中,該第一接著層與該第二接著層在接觸時不相互接合;及一催化步驟,以一催化裝置對該第一線段單元及該第二線段單元進行催化,使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的第一接著層及第二接著層因受催化而可相互接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其中,在該催化步驟中,該催化裝置可加熱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二接著層,使在該等接觸處上相互接觸的第一接著層及第二接著層相互黏合。
  7. 如請求項5所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其中,在該縫針步驟中,該第一線段單元縫織時是在該織物的內外兩側分別形成複數個彼此相間隔的線跡,該第二線段單元是與該第一線段單元形成於該織物內側的該等線跡交織而形成該等接觸處。
  8. 如請求項5所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其中,在該前置步驟中,該第一接著層為烯丙基聚氧代氮代苯並環己烷,該第二接著層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
  9. 如請求項8所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其中,在該催化步驟中,該催化裝置為加熱器。
  10. 如請求項9所述高分子縫線結構的使用方法,其中,在該催化步驟中,該催化裝置以超過攝氏120度的溫度對該第一線段單元及該第二線段單元加熱以進行催化。
TW105140871A 2016-12-09 2016-12-09 Polymer suture structure and its using method TWI609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871A TWI609110B (zh) 2016-12-09 2016-12-09 Polymer suture structure and its us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0871A TWI609110B (zh) 2016-12-09 2016-12-09 Polymer suture structure and its us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9110B TWI609110B (zh) 2017-12-21
TW201821666A true TW201821666A (zh) 2018-06-16

Family

ID=6123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0871A TWI609110B (zh) 2016-12-09 2016-12-09 Polymer suture structure and its us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911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0324C (zh) * 2000-07-25 2009-04-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固化组合物及其用途
JP5721379B2 (ja) * 2010-09-21 2015-05-20 学校法人同志社 親水性高分子を含む自動縫合器用縫合補強材
TWM516858U (zh) * 2015-11-19 2016-02-11 Kings Metal Fiber Technologies 膠線改良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9110B (zh) 2017-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8207B2 (ja) 高周波接合法で形成された接合パターン線を有するダウン製品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
WO2017054426A1 (zh) 一种防羽绒移位钻绒并维持织物弹性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JP2018521233A (ja) 高周波接合法で形成された接合パターン線を用いた織物の無縫製結合方法
KR200455836Y1 (ko) 다운재킷
CN1895119B (zh) 用于形成防水接缝的方法
TWM516858U (zh) 膠線改良結構
WO2011027468A1 (ja) 防水透湿下着、及び防水透湿裏地
US20160279894A1 (en) Breathable and elastic spacer fabric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11517738A (ja) 防水処理が不要なストラップレス、バックレス及びシームレスの付着型ブラジャ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21666A (zh) 高分子縫線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29835B (zh) 具有带芯材邻接材的坯布材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50503B1 (ko) 입체 복합재 성형방법
CN103249382A (zh) 矫形外科技术上的成形件组件和用于制造矫形外科技术成形件的方法
JP6957062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衣類製造におけるその適用
TW310302B (en) Water leakage prevention method and heat treatment device for objects of sewn structure
CN108570737A (zh) 高分子缝线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7359753U (zh) 一种可发热复合人造革
JP2018193635A (ja) 織物の縫目構造及び該織物の縫目構造の使用法
KR101695595B1 (ko) 쓰리디 몰드를 이용한 아웃도어 의류의 곡면부 제조 방법
TWM558805U (zh) 具自黏透氣不織布成品
US20170198735A1 (en) Self-clamping self-curing bond method
JP6668707B2 (ja) 摺動部品の摩擦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14443A (ja) 靴、その靴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靴の製造装置
US20140205806A1 (en) Arrangement for joining a silicone part to an adhesible part
JP3993871B2 (ja) ロゴタグ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