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7844A -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7844A
TW201817844A TW106138623A TW106138623A TW201817844A TW 201817844 A TW201817844 A TW 201817844A TW 106138623 A TW106138623 A TW 106138623A TW 106138623 A TW106138623 A TW 106138623A TW 201817844 A TW201817844 A TW 2018178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sheet
release film
optically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adhesiv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細川祐希
奥野雄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阪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7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784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貼合時難以產生氣泡的厚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及使用該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厚度的平均值為140 μm~4200 μm,由[(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所表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較佳為10%以下。

Description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光學透明黏著(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片為於光學構件的貼合中所利用的透明的黏著片。近年來,於智慧型電話、平板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可攜式遊戲機、汽車導航裝置等領域中觸控面板的需求急速增加,伴隨於此,用以將觸控面板貼合於其他光學構件的OCA片的需求亦增加。具備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通常具有積層有液晶面板等顯示面板、於表層具有包含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等的透明導電膜的透明構件(觸控面板主體)、以及保護透明導電膜的蓋面板等光學構件的結構,且將OCA片用於光學構件間的貼合。其中,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主體之間存在作為顯示面板的框體的邊框(bezel)的端部,因此較其他光學構件的間隔寬廣,且不利用OCA片進行貼合,通常設置被稱為氣隙(air gap)的空氣層。
作為OCA片,例如已知有包含矽酮系樹脂組成物或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者。然而,使用矽酮系樹脂的OCA片由於黏著力低,因此空氣進入光學構件間,而存在例如顯示畫面的視認性降低的情況。使用丙烯酸系樹脂的OCA片中,存在丙烯酸系樹脂中所殘存的丙烯酸或藉由水解而產生的酸成分使光學構件中所使用的金屬腐蝕的情況。另外,於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為紫外線硬化型的樹脂組成物的情況下,當照射紫外線時,在丙烯酸系樹脂的表層部,反應所需的自由基(free radical)被消耗,而底部未硬化,因此難以獲得厚膜的OCA片。
作為OCA片,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黏著片,其具有丙烯酸系黏著劑層(B)、設置於該丙烯酸系黏著劑層(B)的單側的剝離層(A1)、以及設置於該丙烯酸系黏著劑層(B)的另一側的剝離層(A2),該剝離層(A1)及該剝離層(A2)分別包含0.1重量%~20重量%的平均粒徑4 μm~25 μm的微粒子(P)。另外,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兩面黏著片,其為至少具有由特定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且厚度為3 μm~15 μm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黏著劑層的整面厚度不均為0.030 μm以下。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一種圖像顯示裝置的光學膜用黏著片,其於脫模片上具有黏著劑層,脫模片上的黏著劑層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為2 nm~150 nm。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394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2155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1-09031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若於光學構件間存在空氣層即氣隙,則因空氣層及光學構件的折射率的差而產生界面反射,因此顯示面板的視認性降低。因此,要求適用於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主體的貼合的厚膜的OCA片。另外,對於用於顯示面板與觸控面板主體的貼合的OCA片,亦要求將因邊框的厚度而形成的階差被覆。因此,需要柔軟性(階差追隨性)優異且可厚膜化的OCA片。進而,於將OCA片與玻璃板、樹脂板等平滑的剛體貼合的情況下,亦要求於OCA片與所述剛體的界面不產生氣泡。
對此,本發明者著眼於作為柔軟性優異且可厚膜化的OCA片的材料的非溶劑系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本發明者著眼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OCA片藉由於剝離膜上塗敷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後使其硬化來消除硬化物(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流動性,從而能夠作為片來操作的方面,發現就厚膜的OCA片而言,由於所塗敷的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於硬化前流動,因此硬化物即片的厚度容易產生偏差。而且發現,若OCA片的厚度精度低、即厚度分佈的值大,則當與玻璃板等剛體的貼合時,於OCA片與所述剛體的界面產生氣泡。
本發明是鑒於所述現狀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貼合時難以產生氣泡的厚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者發現,關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厚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若厚度分佈為20%以下,則於與玻璃板等剛體貼合的情況下,難以產生氣泡,從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特徵在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厚度的平均值為140 μm~4200 μm,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1)
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較佳為10%以下。
本發明的積層體的特徵在於:其為將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其中一面的第一剝離膜、及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另一面的第二剝離膜積層而成。
較佳為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任一者的厚度的平均值為90 μm以上,且所述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與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的合計為175 μm以上。
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較佳為90 μm以上。
由下述式(2)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分佈較佳為3%以下。 剝離膜的厚度分佈(%)=[(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2)
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較佳為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本發明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為厚膜並且厚度的偏差亦小,因此即便將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貼合於玻璃等剛體,亦難以產生氣泡。此種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可較佳地用於顯示器、平板PC等用途。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積層體,可提高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操作性。根據本發明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可提高顯示畫面的視認性。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特徵在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厚度的平均值為140 μm~4200 μm,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1)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所述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為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硬化物。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較佳為含有多元醇成分及聚異氰酸酯成分。該情況下,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可藉由使多元醇成分與聚異氰酸酯成分反應而獲得,較佳為具有下述式(A)所示的結構。
[化1]
所述式(A)中,R表示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去除NCO基的部位,R'表示多元醇成分的去除OH基的部位,n表示重複單元數。
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較佳為未經丙烯酸改質,較佳為於主鏈中不包含源自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的部位。若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經丙烯酸改質,則被疏水化,因此於高溫、高濕下,容易產生水分的凝聚。存在該水分的凝聚引起白化、起泡等,而損及光學特性的情況。所述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較佳為源自多元醇成分的單體單元與源自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單體單元的合計量為構成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整體的單體單元的80莫耳%以上,更佳為僅包含源自多元醇成分的單體單元及源自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單體單元。
作為多元醇成分及聚異氰酸酯成分,均可使用於常溫(23℃)下為液體者,且可不使用溶劑而獲得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增黏劑等其他成分可添加於多元醇成分及聚異氰酸酯成分的任一者中,較佳為添加於多元醇成分中。如此,於製作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情況下,由於不需要去除溶劑,因此容易將均勻的片形成得厚。因此,於將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用於顯示面板與在表層具有透明導電膜的透明構件(觸控面板)的貼合的情況下,可將邊框的階差被覆。
另外,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由於柔軟,因此當施加拉伸應力時,良好地延伸,且極其不易被撕裂。因此,可無殘膠地剝落。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由於柔軟並且可厚膜化,因此可用於耐衝擊性優異且在表層具有透明導電膜的透明構件與蓋面板的貼合,進而於使用其他構件的情況下,亦可用於顯示面板或在表層具有透明導電膜的透明構件與其他構件的貼合。進而,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因此介電常數高,且可獲得高於先前的包含丙烯酸系樹脂組成物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靜電電容。因此,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可較佳地用於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的貼合。
[多元醇成分] 作為所述多元醇成分,例如可列舉具有烯烴骨架者、即主鏈由聚烯烴或其衍生物構成者。作為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例如可列舉利用氫或鹵素等將1,2-聚丁二烯多元醇、1,4-聚丁二烯多元醇、1,2-聚氯丁二烯多元醇、1,4-聚氯丁二烯多元醇等聚丁二烯系多元醇或聚異戊二烯系多元醇、該些的雙鍵飽和化而成者。另外,所述多元醇成分亦可為使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等烯烴化合物與聚丁二烯系多元醇等共聚而成的多元醇或其氫化物。所述多元醇成分可為具有直鏈結構者,亦可為具有分支結構者。所述多元醇成分可僅使用一種,亦可使用兩種以上。所述多元醇成分較佳為包含80莫耳%以上的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更佳為僅包含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
所述多元醇成分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300以上、5000以下。於多元醇成分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小於300的情況下,存在多元醇成分與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反應過快而難以將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成形為均勻的片,或者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柔軟性降低而變脆的情況。於多元醇成分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5000的情況下,存在多元醇成分的黏度變得過高而難以將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成形為均勻的片,或者產生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結晶化而白濁等不良情況。多元醇成分的數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500以上、3000以下。
作為所述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中的公知者,例如可列舉:出光興產公司製造的將羥基末端聚異戊二烯氫化而獲得的聚烯烴多元醇(「艾波魯(EPOL、註冊商標)」、數量平均分子量:2500)、日本曹達公司製造的兩末端羥基氫化聚丁二烯(「GI-1000」、數量平均分子量:1500)、三菱化學公司製造的聚羥基聚烯烴寡聚物(「珀利泰璐(polytail)(註冊商標)」)等。
[聚異氰酸酯成分] 作為聚異氰酸酯成分,例如可列舉使具有異氰酸酯基的脂肪族及/或脂環族聚異氰酸酯、與具有環氧乙烷單元的醚化合物反應而獲得的改質聚異氰酸酯。脂肪族及/或脂環族聚異氰酸酯就更難以產生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著色或變色,且可長期確保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透明性的觀點可較佳地使用。另外,藉由設為使具有環氧乙烷單元的醚化合物反應而成的改質體,聚異氰酸酯成分可藉由親水性部分(環氧乙烷單元)的作用而抑制白化,可藉由疏水性部分(其他單元)的作用而發揮與低極性的增黏劑、塑化劑等的相容性。
所述脂肪族及/或脂環族聚異氰酸酯是指以脂肪族二異氰酸酯、脂環族二異氰酸酯以及脂肪族及/或脂環族的二異氰酸酯為起始物質而獲得的聚異氰酸酯的至少一種。
作為所述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examethylene Diisocyanate,HDI)、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2-甲基-戊烷-1,5-二異氰酸酯、3-甲基-戊烷-1,5-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lysine diisocyanate)、三氧基乙烯二異氰酸酯、該些的改質體。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作為所述脂環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環己基二異氰酸酯、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降冰片烷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四甲基二甲苯二異氰酸酯、該些的改質體等。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所述具體例中,較佳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該些的改質體,特佳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及其改質體。再者,作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的改質體,例如可列舉: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以異氰脲酸酯(isocyanurate)改質、脲甲酸酯(allophanate)改質及/或胺基甲酸酯改質而成者等。
作為所述具有環氧乙烷單元的醚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醇類、酚類及/或胺類的環氧乙烷加成物,就提高親水性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每一分子具有三個以上的環氧乙烷單元者。
作為所述醇類,例如可列舉:一元醇類、二元醇類(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丁二醇、新戊二醇等)、三元醇類(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作為所述酚類,例如可列舉:對苯二酚、雙酚類(雙酚A、雙酚F等)、酚化合物的福馬林低縮合物(酚醛清漆樹脂、可溶酚醛(resol)的中間體)。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相對於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整體而言,所述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含量較佳為1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所述改質聚異氰酸酯的每一分子的異氰酸酯基的數量較佳為以平均計為2.0以上。若所述異氰酸酯基的數量以平均計小於2.0,則因交聯密度的降低而存在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未充分硬化之可能性。
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α比(源自多元醇成分的OH基的莫耳數/源自聚異氰酸酯成分的NCO基的莫耳數)可為1以上。於α比小於1的情況下,由於聚異氰酸酯成分的調配量相對於多元醇成分的調配量而言過剩,因此有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變硬,且難以確保光學透明黏著片所要求的柔軟性之可能性。若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柔軟性低,則尤其於貼合觸控面板等光學構件的情況下,存在無法被覆存在於貼合面的凹凸及階差的情況。另外,存在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黏著力不充分的情況。α比更佳為滿足1<α<2.0。於α比為2.0以上的情況下,存在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未充分硬化的情況。
[增黏劑] 本發明中,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增黏劑(黏著賦予劑)。增黏劑是為了提高黏著力而添加的添加劑,通常為分子量為幾百~幾千的無定型寡聚物,且於常溫下為液狀或固體的熱硬化性樹脂。藉由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含有增黏劑,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可於其兩面顯現更優異的黏著力。
作為所述增黏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包含石油樹脂系增黏劑、烴樹脂系增黏劑、松香系增黏劑、萜烯系增黏劑等者。該些可僅包含一種,亦可包含兩種以上。
作為所述增黏劑,就與所述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的相容性優異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石油樹脂系增黏劑。所述石油樹脂系增黏劑中,可較佳地使用將二環戊二烯與芳香族化合物的共聚物氫化而獲得的氫化石油樹脂。二環戊二烯是由C5餾分而獲得。作為所述芳香族化合物,例如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二環戊二烯與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並無特別限定,以重量基準計,較佳為二環戊二烯: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70:30~20:80,更佳為60:40~40:60。所述氫化石油樹脂的較佳的軟化點為90℃~160℃,較佳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單位含量為35重量%以下,較佳的溴價為0 g/100 g~30 g/100 g,較佳的數量平均分子量為500~1100。作為所述氫化石油樹脂中的公知者,例如可列舉出光興產公司製造的「艾瑪部(IMARV)P-100」。
作為所述增黏劑,就與所述具有烯烴骨架的多元醇成分的相容性優異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烴樹脂系增黏劑。所述烴樹脂系增黏劑中,可較佳地使用脂環族飽和烴樹脂。作為所述脂環族飽和烴樹脂中的公知者,例如可列舉荒川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的「阿爾康(Arkon)P-100」。
所述增黏劑較佳為酸價為1 mgKOH/g以下。若酸價為1 mgKOHg以下,則可充分防止增黏劑阻礙多元醇成分與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反應的情況。另外,增黏劑的軟化點較佳為80℃以上、120℃以下,更佳為80℃以上、100℃以下。於軟化點為80℃以上、120℃以下的情況下,可充分防止當使增黏劑溶解於多元醇成分中時,多元醇成分因熱而劣化的情況。
相對於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而言,所述增黏劑的含量較佳為1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於增黏劑的含量小於1重量%的情況下,存在無法充分提高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黏著力的情況,尤其存在高溫、高濕下的黏著力變得不充分的情況。於增黏劑的含量超過20重量%的情況下,存在阻礙多元醇成分與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反應,並且於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中無法充分形成胺基甲酸酯交聯的情況。其結果,存在高溫、高濕下光學透明黏著片溶解而形狀產生變化,或增黏劑析出(滲出(bleed))的情況。另外,若為了充分形成胺基甲酸酯交聯而延長多元醇成分與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反應時間,則生產性降低。
[塑化劑] 本發明中,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塑化劑。藉由添加塑化劑,可低硬度化,藉此可提高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操作性或階差追隨性。再者,藉由添加塑化劑而存在接著力降低之可能性,但根據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即便接著力稍微降低,亦可確保充分的接著力。
作為所述塑化劑,若為用以對熱硬化性樹脂賦予柔軟性的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定,就相容性及耐候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羧酸系塑化劑。作為所述羧酸系塑化劑,例如可列舉:鄰苯二甲酸二-十一烷基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系塑化劑),或1,2-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己二酸酯,偏苯三甲酸酯,順丁烯二酸酯,苯甲酸酯,聚-α-烯烴等。該些可僅包含一種,亦可包含兩種以上。作為所述羧酸系塑化劑中的公知者,例如可列舉:巴斯夫(BASF)公司製造的「丁池(DINCH)」、新日本理化公司製造的「桑索薩伊匝(SANSOCIZER)DUP」、英力士寡聚物(INEOS Oligomers)公司製造的「玖拉辛(Durasyn)(註冊商標)148」。
[觸媒] 本發明中,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觸媒。作為觸媒,若為可用於胺基甲酸酯化反應的觸媒,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錫、二月桂酸二甲基錫、二丁基氧化錫、辛酸錫等有機錫化合物;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鋯化合物;羧酸錫鹽;羧酸鉍鹽;三乙二胺等胺系觸媒。
作為所述觸媒,較佳為非胺系觸媒。於使用胺系觸媒的情況下,存在光學透明黏著片容易變色的情況。更佳的觸媒為二月桂酸二甲基錫。
相對於多元醇成分及聚異氰酸酯成分的合計量,所述觸媒的添加量例如為0.001重量%以上、0.1重量%以下。
[單異氰酸酯成分] 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亦可進而含有單異氰酸酯成分。藉由含有單異氰酸酯成分,可不損及光學透明黏著片所要求的柔軟性地提高高溫、高濕下的黏著力。於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α比為1以上的情況下,較佳為使用單異氰酸酯成分,以防止於硬化物中殘存未反應的OH基的情況。
所述單異氰酸酯成分為分子內具有一個異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為其具體例,例如可列舉:十八烷基二異氰酸酯(Octadecyl Diisocyanate,ODI)、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methacryloyloxy ethyl isocyanate,MOI)、2-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2-acryloyloxy ethyl isocyanate,AOI)、異氰酸辛酯、異氰酸庚酯、3-異氰酸基丙酸乙酯、異氰酸環戊酯、異氰酸環己酯、2-甲氧基乙烷異氰酸酯、異氰酸基乙酸乙酯、異氰酸基乙酸丁酯、對甲苯磺醯基異氰酸酯等。該些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作為單異氰酸酯成分,較佳為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酸酯(MOI)。其原因在於:與多元醇成分的相容性良好且疏水性高。
然而,於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含有單異氰酸酯成分的情況下,存在因單異氰酸酯成分阻礙先前的胺基甲酸酯骨架而特性降低的情況。另外,若過剩地含有單異氰酸酯成分,則存在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而引起起泡的情況。因此,於製造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情況下,若考慮到設計的穩健性,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較佳為不含單異氰酸酯成分。
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中,於不阻礙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要求特性的範圍內,視需要亦可添加著色劑、穩定劑、抗氧化劑、防黴劑、阻燃劑等各種添加劑。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為140 μm~4200 μm。若所述厚度的平均值小於140 μm,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的值變大。認為其原因在於:由於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黏度高,因此當於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中使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經過狹縫輥時,難以均勻地施加應力。另一方面,若所述厚度的平均值超過4200 μm,則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無法充分硬化,厚度分佈的值變大。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的更佳的下限為200 μm,進而更佳的下限為300 μm,特佳的下限為350 μm。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的更佳的上限為4000 μm,進而更佳的上限為3500 μm。另外,光學透明黏著片較佳為具有相對於存在於黏附體的貼附面的凹凸或階差的高度而言為3倍以上的厚度。
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厚度的平均值可藉由以下方式來獲得:於在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兩面貼附有剝離膜的狀態下測定總厚,算出自所述總厚減去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所得的值的平均值。所述總厚例如可使用歐姆龍(Omron)公司製造的位移感測器ZW-S20來測定。作為所述總厚的測定方法,例如可列舉以下方法:俯視時,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縱向及橫向上以一定間隔(例如15 mm間隔)設定測定點,由所有測定點來測定總厚。將自各測定點處的總厚減去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與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所得的值設為各測定點處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將所有測定點處的厚度的平均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另外,將所述所有測定點處的厚度中最大的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將最小的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中,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1)
藉由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於與玻璃板等剛體貼合的情況下,難以於光學透明黏著片與玻璃板的界面產生氣泡。另外,若所述厚度分佈為20%以下,則即便於與玻璃板等的貼合時產生氣泡亦為微細的氣泡,因此能夠作為製品來使用。若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超過20%,則於與玻璃板等剛體貼合的情況下,於其界面產生氣泡,因此於用於觸控面板等光學構件的貼合的情況下,視認性降低、或密接性不充分。所述厚度分佈可藉由以下方式來降低:將後述的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設為一定以上;將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厚度分佈設為一定以下;將製造時的拉伸強度設為一定範圍等。
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較佳為10%以下。若所述厚度分佈為10%以下,則於與玻璃板等剛體的貼合時難以產生氣泡,因此可較佳地用於進一步要求透明性的用途(例如光學構件的貼合)。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較佳為霧度為1%以下、全光線透過率為90%以上,以確保作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性能。例如可使用日本電色工業公司製造的濁度計「霧度計(HazeMeter)NDH2000」來測定霧度及全光線透過率。所述霧度是利用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 7136的方法來測定,所述全光線透過率是利用依據JIS K 7361-1的方法來測定。
關於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於180°剝離試驗中所測定的黏著力於常溫、常濕下較佳為2 N/25 mm以上,更佳為5 N/25 mm以上。180°剝離試驗中的黏著力於常溫、常濕下較佳為15 N/25 mm以下。若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黏著力為15 N/25 mm以下,則於將光學透明黏著片用於觸控面板等光學構件的貼合的情況下,可無殘膠地剝落,因此再加工性優異。另外,若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黏著力變得過大,則存在難以將進入至光學透明黏著片與黏附體之間的氣泡去除的情況。所述180°剝離試驗的試驗方法藉由以下方法來進行。準備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兩面貼附有剝離膜的試驗片,將該試驗片的單面的剝離膜剝離後,於光學透明黏著片貼附載玻片,例如以壓力0.4 MPa保持30分鐘,將光學透明黏著片與載玻片貼合。其次,將與載玻片為相反側的剝離膜剝離,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與載玻片為相反側的面貼合PET片(例如厚度125 mm)。其後,例如於常溫、常濕下放置72小時後,於180°方向上拉伸PET片,使光學透明黏著片在與載玻片的界面剝離,測定光學透明黏著片對載玻片的黏著力。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微型橡膠A硬度較佳為0.1°以上、25°以下。於微型橡膠A硬度小於0.1°的情況下,存在使用時(向光學構件的貼附時)的操作性差,會使光學透明黏著片變形的情況。另一方面,於微型橡膠A硬度超過25°的情況下,存在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柔軟性低,當貼附於光學構件時,無法追隨於光學構件的表面形狀而會進入空氣,因此成為自光學構件剝落的原因的情況。另外,若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柔軟性低,則存在尤其當貼合觸控面板等光學構件時,無法被覆邊框的階差的情況。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微型橡膠A硬度更佳為0.5°以上、15°以下。例如可使用高分子計器公司製造的微型橡膠硬度計「MD-1型A」來測定微型橡膠A硬度。微型橡膠硬度計「MD-1型A」是以彈簧式橡膠硬度計(durometer)A型的約1/5的縮小模型的形式設計、製作的硬度計,即便測定對象物的尺寸薄,亦可取得與彈簧式橡膠硬度計A型的硬度一致的測定值。作為所述微型橡膠硬度計,可使用具備直徑為0.16 mm的圓柱形且高度為0.5 mm的壓針者。
於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兩面上亦可貼附剝離膜。另外,作為積層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其中一面的第一剝離膜及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另一面的第二剝離膜而成者的積層體(以下亦稱為「本發明的積層體」)亦為本發明的一態樣。圖1是示意性表示具備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積層體的剖面圖。藉由於光學透明黏著片12的其中一面貼附第一剝離膜11,於另一面貼附第二剝離膜13,可保護光學透明黏著片12的表面直至貼附於黏附物之前。藉此,可防止黏著性的降低或異物的附著。另外,亦可防止黏貼於黏附物以外的情況,因此可提高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操作性。
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可相同亦可不同。若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薄,則當於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間注入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時,存在剝離膜因注入的壓力而發生變形的情況。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較佳為50 μm以上,更佳為75 μm以上。另外,進而更佳為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任一者的厚度的平均值為90 μm以上,且第一剝離膜11的厚度的平均值與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的合計為175 μm以上。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特佳為90 μm以上。藉由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為90 μm以上,可更有效地提高光學透明黏著片12的厚度的精度。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200 μm。
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來獲得:俯視時,於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縱向及橫向上以一定間隔(例如15 mm間隔)設定測定點,根據所有測定點處的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測定值,分別算出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例如可使用三豐(Mitutoyo)公司製造的刻度盤規(dial gauge)ABS數位型指示器(Digimatic Indicator)ID-SX來測定。另外,將所有測定值中最大的值設為「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將最小的值設為「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較佳為自各自的厚度的最大值減去各自的厚度的最小值所得的值為1 μm~2 μm。
由下述式(2)所表示的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分佈較佳為3%以下。藉由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厚度分佈為3%以下,可形成更平坦的光學透明黏著片12。 剝離膜的厚度分佈(%)=[(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2)
作為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較佳為於80℃~90℃下難以變形的膜。具體而言,可列舉聚對苯二聚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聚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等。PET膜具有用來以輥捲繞的柔軟性,且耐熱性高,於高溫下亦難以彎曲,因此可較佳地用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厚膜的OCA片的製造中。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與第一剝離膜的貼合強度(剝離強度)、和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與第二剝離膜的貼合強度可相同亦可彼此不同。就使如下情況變得容易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貼合強度存在差異,所述情況是指:自本發明的積層體僅剝離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其中一者(貼合強度弱的剝離膜),將所露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第一面與第一黏附體貼合,其後,剝離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另一者(貼合強度強的剝離膜),將所露出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第二面與第二黏附體貼合。可對第一剝離膜的與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相接的一側的表面、及第二剝離膜的與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相接的一側的表面的任一者或兩者實施易剝離處理(脫模處理)。作為易剝離處理,例如可列舉矽酮處理。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用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用以將顯示面板、觸控面板、蓋面板等相互貼合。另外,具備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以下亦稱為「本發明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亦為本發明的一態樣。
圖2是示意性表示具備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本發明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一例的剖面圖。圖2所示的顯示裝置20中,依序積層有顯示面板21、光學透明黏著片12、觸控面板(帶ITO透明導電膜的玻璃基板)23、光學透明黏著片12及透明蓋面板24。藉由兩枚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12而將顯示面板21、觸控面板23及透明蓋面板24這三個光學構件一體化。顯示面板21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液晶面板、有機電致發光面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作為觸控面板23,例如可使用電阻膜方式、靜電電容方式等檢測方式的觸控面板。
顯示面板21被收容於在顯示面側設置有開口的邊框(顯示面板21的框體)21A內,於邊框21A的開口的外緣,存在對應於邊框21A的厚度的階差。光學透明黏著片12是覆蓋顯示面板21及邊框21A的顯示面側而貼附,且被覆對應於邊框21A的厚度的階差。對於光學透明黏著片12,要求可追隨於階差部的柔軟性及厚於邊框21A的厚度的厚度,以被覆因邊框21A的厚度而形成的階差。如此,用於與收容於邊框21A的顯示面板21的貼合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較佳為700 μm以上。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即便為700 μm以上的厚度,亦為具有充分的光學特性及柔軟性者,且可較佳地用於與收容於邊框21A的顯示面板21的貼合。
此種顯示裝置中,由於使用有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因此難以於光學構件與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界面產生氣泡,因此視認性優異,且可使光學構件彼此密接。其結果,於各光學構件與光學透明黏著片之間不會產生氣隙,因此可防止因界面反射的增加等而導致的視認性的降低。
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於製備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後,一邊利用先前公知的方法使該組成物熱硬化一邊進行成形的方法。作為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例如可列舉包括如下硬化步驟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所述硬化步驟藉由在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夾持在第一剝離膜與第二剝離膜之間的狀態下進行加熱,而使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硬化。
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較佳為包括將多元醇成分、聚異氰酸酯成分及增黏劑攪拌混合來製備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步驟。作為所述製備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步驟的具體例,可列舉以下方法:首先,將規定量的增黏劑添加於多元醇成分,進行加溫及攪拌而使其溶解,藉此製備母料,繼而,將所獲得的母料、多元醇成分、聚異氰酸酯成分及視需要的觸媒等其他成分加以混合,並利用混合機進行攪拌,藉此獲得液狀或凝膠狀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
所述硬化步驟是藉由在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夾持在第一剝離膜與第二剝離膜之間的狀態下進行加熱,而使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硬化。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由於黏度高,因此可製造厚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另一方面,於硬化之前組成物流動,因此厚度容易產生偏差。因此,藉由於夾持在第一剝離膜與第二剝離膜之間的狀態下使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硬化,可製造厚度精度高的光學透明黏著片。作為所述第一剝離膜、所述第二剝離膜,可使用與本發明的積層體中說明的第一剝離膜11、第二剝離膜13相同者。
作為所述硬化步驟的具體例,可列舉以下方法:立即將以上所獲得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投入至成形裝置中,在由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夾持的狀態下,一邊使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移動,一邊使其交聯硬化,藉此使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半硬化,獲得與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一體化的片後,在爐中進行一定時間的交聯反應,藉此獲得包含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所述硬化步驟例如可列舉於50℃~80℃下加熱1小時左右,進行交聯反應後,於60℃~120℃下加熱1小時~12小時的方法。
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作中使用的成形裝置的一例的示意圖。圖3所示的成形裝置30中,首先,使硬化前的液狀或凝膠狀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流入至自隔開配置的一對輥32連續地送出的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間隙。而且,在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保持於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間隙中的狀態下,一邊進行硬化反應(交聯反應),一邊搬入至加熱裝置33內。於加熱裝置33內,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是在被保持於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間的狀態下熱硬化,從而結束包含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的硬化物(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12的成形。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的硬化較佳為在與地面水平的狀態下進行。圖3中,以第一剝離膜11夾持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的下側且以第二剝離膜13夾持上側而經過加熱裝置33,第一剝離膜11與第二剝離膜13的配置亦可更換,即便第一剝離膜11為上側,第二剝離膜13為下側,作為硬化物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亦不存在差異。
在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夾持在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間的狀態下使其硬化的步驟較佳為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拉伸速度為4 m/min以下。若所述拉伸速度超過4 m/min,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由於黏度高,因此無法在第一剝離膜11或第二剝離膜13上充分擴展,存在當使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31硬化時厚度的偏差變大的情況。所述拉伸速度的下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0.1 m/min。
所述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較佳為於25℃下的黏度為100 mPa·s~100000 mPa·s。所述黏度的更佳的下限為1000 mPa·s。所述黏度的更佳的上限為10000 mPa·s。所述黏度是依據JIS K7117-1,使用B型黏度計(布氏(Brookfield)旋轉黏度計)進行測定。
作為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可為於製備硬化前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後,使用各種塗佈裝置、棒塗佈、刮刀等通用的成膜裝置或成膜方法的製造方法。另外,亦可使用離心成形法而製作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 [實施例]
以下,揭示實施例而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該些實施例。
(調配原料) 下述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用以製備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調配原料為以下所述。 (A)多元醇成分 聚烯烴多元醇(出光興產公司製造的「艾波魯(EPOL、註冊商標)」、數量平均分子量:2500) (B)聚異氰酸酯成分 HDI系聚異氰酸酯(東曹(Tosoh)公司製造的「克羅奈特(Coronate)4022」) (C)增黏劑 氫化石油樹脂系增黏劑(出光興產公司製造的「IMARV P-100」) (D)觸媒 二月桂酸二甲基錫(邁圖(Momentive)公司製造的「弗姆斯觸媒(Fomrez Catalyst)UL-28」)
再者,所述HDI系聚異氰酸酯是使每一分子平均具有三個以上的環氧乙烷單元的醚多元醇、與以HDI及/或HDI單體為起始物質的聚異氰酸酯反應而獲得者。
(實施例1) 首先,於調溫為100℃~150℃的聚烯烴多元醇(A)中添加固體狀的氫化石油樹脂系增黏劑(C),並進行攪拌,藉此獲得使增黏劑溶解於聚烯烴多元醇中的母料。此時,將母料中的增黏劑的含量調整為30重量%。繼而,使用往復旋轉式攪拌機艾捷特(AJITER)將100重量份的聚烯烴多元醇(A)、11.7重量份的HDI系聚異氰酸酯(B)、33.3重量份的增黏劑母料及0.05重量份的觸媒(D)攪拌混合,從而製備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所獲得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的於25℃下的黏度為3000 mPa·s。
將所獲得的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注入至圖3所示的成形裝置30,對於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在由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夾持的狀態下,一邊以1 m/min的拉伸速度進行搬送,一邊在爐內溫度50℃~90℃、爐內時間1小時左右的條件下使其交聯硬化,從而獲得帶剝離膜的片。作為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均使用對表面實施了脫模處理的PET膜。其後,利用調節為60℃~120℃的加熱裝置33進行1小時~12小時交聯反應,從而製作圖1所示的積層體10(以下亦稱為「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10是將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的光學透明黏著片12、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12的其中一面的第一剝離膜11及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另一面的第二剝離膜13積層而得者。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霧度為0.13%,全光線透過率為90.55%,180°剝離試驗中測定的黏著力為8.3 N/25 mm,使用高分子計器公司製造的微型橡膠硬度計「MD-1型A」的微型橡膠A硬度為0.9。
(實施例2~實施例11及比較例1~比較例5) 如下述表1及表2所示,使用厚度的平均值及厚度分佈不同的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且變更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平均值),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分別製作實施例2~實施例11及比較例1~比較例5的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再者,比較例4及比較例5中,變更在將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夾持在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間的狀態下使其硬化時的拉伸速度。
關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的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藉由以下方法來算出光學透明黏著片12、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及厚度分佈。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 測定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總厚,將自所述總厚減去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所得的值的平均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圖4是用以說明厚度分佈的測定方法的平面示意圖。首先,測定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總厚。關於所述總厚,如圖4所示,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中獲得的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切出為縱297 mm、橫210 mm,以15 mm的間隔於297 mm邊上設置19個點的測定點,於210 mm邊上設置13個點的測定點,以合計247個點進行測定。所述總厚是使用歐姆龍公司製造的位移感測器ZW-S20進行測定。
其次,算出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自實施例及比較例的帶剝離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分別將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剝離,關於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以與所述總厚的測定相同的方式,以15 mm的間隔於297 mm邊上設置19個點的測定點,於210 mm邊上設置13個點的測定點,以合計247個點進行測定。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是使用三豐公司製造的刻度盤規ABS數位型指示器ID-SX來測定。根據所有測定點處的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測定值,分別算出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
將自各測定點處的總厚的測定值減去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與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所得的值設為各測定點處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將247個點處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 將所述247個點的測定點處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中最大的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將最小的值設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使用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藉由下述式(1)來算出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1)
(剝離膜的厚度分佈) 針對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分別將所述247個點的測定點中最大的值設為「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將最小的值設為「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使用所述第一剝離膜11及第二剝離膜13的厚度的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藉由下述式(2)來算出各剝離膜的厚度分佈。 剝離膜的厚度分佈(%)=[(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2)
(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評價)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藉由以下方法來評價氣泡的產生的有無。 自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作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將第一剝離膜及第二剝離膜剝離,於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兩面貼合厚度0.7 mm的玻璃板(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鈉鈣玻璃)。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與所述玻璃板是使用真空貼合機且設為20 Pa的真空度後,以1.8 kgf/cm2 的按壓進行貼合。自真空貼合機取出後,於室內環境(常溫、常濕)下於室內放置30分鐘。其後,目視確認氣泡的有無,將未確認到氣泡者評價為○。
對於確認到氣泡的樣品,進而利用設定為壓力0.3 MPa、常溫(18℃~28℃)的高壓釜加壓30分鐘,自高壓釜中取出後,於室內放置1小時,目視確認氣泡的有無。當將光學透明黏著片與其他構件貼合時,有時使用高壓釜。因此,若為可利用高壓釜去除的程度的微細的氣泡,則能夠作為製品來使用。將於所述真空貼合後確認到氣泡,但藉由所述加壓而氣泡消失的情況評價為△。另外,將於所述真空貼合後確認到氣泡,且藉由所述加壓而氣泡亦未消失的情況評價為×。將結果示於表1及表2中。
[表1]
[表2]
如表1所示,實施例1~實施例8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的值小,當貼附於玻璃板時未產生氣泡。實施例9~實施例11的光學透明黏著片雖然當貼附於玻璃板時產生了氣泡,但藉由進行加壓而氣泡消失。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比較例1、比較例3~比較例5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超過20%,當貼附於玻璃板時產生氣泡,且即便進行加壓,氣泡亦未消失。認為比較例1及比較例3中,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平均厚度為140 μm~4200 μm的範圍外,因此難以製作厚度精度高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另外,認為比較例4及比較例5中,製造時的拉伸速度快,因此厚度分佈的值變大。認為比較例2中,雖然厚度分佈為20%以下,但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厚而硬化不充分,因此藉由加壓而產生氣泡。
10‧‧‧積層體
11‧‧‧第一剝離膜
12‧‧‧光學透明黏著片
13‧‧‧第二剝離膜
20‧‧‧顯示裝置
21‧‧‧顯示面板
21A‧‧‧邊框
23‧‧‧觸控面板
24‧‧‧透明蓋面板
30‧‧‧成形裝置
31‧‧‧熱硬化性聚胺基甲酸酯組成物
32‧‧‧輥
33‧‧‧加熱裝置
圖1是示意性表示具備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積層體的剖面圖。 圖2是示意性表示具備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的一例的剖面圖。 圖3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作中使用的成形裝置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4是用以說明厚度分佈的測定方法的平面示意圖。

Claims (8)

  1. 一種光學透明黏著片,其特徵在於:包含熱硬化聚胺基甲酸酯, 厚度的平均值為140 μm~4200 μm, 由下述式(1)所表示的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20%以下, 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大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最小值)/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學透明黏著片,其中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厚度分佈為10%以下。
  3. 一種積層體,其特徵在於: 所述積層體為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光學透明黏著片、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其中一面的第一剝離膜、及覆蓋所述光學透明黏著片的另一面的第二剝離膜積層而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積層體,其中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任一者的厚度的平均值為90 μm以上,且所述第一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與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的合計為175 μm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積層體,其中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為90 μm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積層體,其中由下述式(2)所表示的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的厚度分佈為3%以下, 剝離膜的厚度分佈(%)=[(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大值-剝離膜的厚度的最小值)/剝離膜的厚度的平均值]×100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積層體,其中所述第一剝離膜及所述第二剝離膜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8. 一種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光學透明黏著片、顯示面板以及觸控面板。
TW106138623A 2016-11-11 2017-11-08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TW2018178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0879 2016-11-11
JP2016220879 2016-1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7844A true TW201817844A (zh) 2018-05-16

Family

ID=62109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8623A TW201817844A (zh) 2016-11-11 2017-11-08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83117B1 (zh)
TW (1) TW201817844A (zh)
WO (1) WO20180883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08305A (ja) * 2009-03-12 2010-09-24 Sharp Corp 貼り合わせ基板、表示装置、貼り合わせ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WO2014123165A1 (ja) * 2013-02-06 2017-02-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透明面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5157911A (ja) * 2014-02-25 2015-09-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51111B2 (ja) * 2014-04-10 2017-12-20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画面用の保護部材
JP2016141687A (ja) * 2015-01-29 2016-08-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
JP2016166280A (ja) * 2015-03-09 2016-09-15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987135B1 (ja) * 2015-05-08 2016-09-07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88300A1 (ja) 2018-05-17
JP6383117B1 (ja) 2018-08-29
JPWO2018088300A1 (ja)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631B (zh) 光學透明黏著片、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積層體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JP6166851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6163272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積層体、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6510736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貼り合わせ構造物
JP6366855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及び、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貼り合わせ方法
TWI612119B (zh) 透明黏著薄片用光硬化性組成物,使用該組成物之黏著薄片及其用途
JP5987135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TW201741429A (zh) 光學透明黏著片、光學透明黏著片的製造方法、積層體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JP6208915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WO2018179608A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貼り合わせ構造物
JP2019001001A (ja) 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6371921B1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積層体、及び、貼り合わせ構造物
TW201817844A (zh) 光學透明黏著片、積層體以及帶觸控面板的顯示裝置
JP2019099616A (ja) 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シート
JP2018202621A (ja) 積層体、光学透明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193663A (ja) 光学部材の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