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5975A -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 Google Patents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5975A
TW201815975A TW106134408A TW106134408A TW201815975A TW 201815975 A TW201815975 A TW 201815975A TW 106134408 A TW106134408 A TW 106134408A TW 106134408 A TW106134408 A TW 106134408A TW 201815975 A TW201815975 A TW 2018159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o
pry
formula
window film
m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4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4256B (zh
Inventor
張勝宇
金旻惠
朴時均
成洛鉉
禹昌秀
李恩受
李正孝
任智善
韓東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Sdi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5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5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4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42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25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gents; including accel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01Esters; Ether-esters of mono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8Ingredients agglomerated by treatment with a bind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6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C08L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由式1表示的矽酮樹脂及起始劑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一種由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Description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一種由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近來,由於在顯示器中將玻璃基板或高硬度基板替換為薄膜,因此在先前技術中已開發出能夠進行折疊或展開的可撓性顯示器。可撓性顯示器輕且薄,具有高耐衝擊性,且可進行折疊及展開。
由於窗戶薄膜設置於顯示器的最外側處,因此窗戶薄膜需要具有良好的可撓性及高的硬度。窗戶薄膜包括基底層及塗層。當用於可撓性顯示器中時,需要窗戶薄膜能夠朝基底層或塗層進行很好地折疊。具體而言,朝基底層進行很好地折疊的窗戶薄膜使得顯示於顯示器上的影像不僅能夠被單個觀察者看到而且亦能夠被多個觀察者看到,因而提供相較於朝塗層進行折疊的窗戶薄膜而言更佳的可用性。窗戶薄膜設置於顯示器的最外側處。因此,具有低耐刮性的窗戶薄膜可容易被刮擦,因而造成螢幕品質劣化。具體而言,由使用者的手等產生的細微的刮痕不僅可造成螢幕品質劣化,而且亦會造成外觀劣化。
本發明的背景技術揭露於未經審查的日本專利公開案第2007-176542號中。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良好耐刮性且當朝基底層或塗層進行折疊時在任何折疊方向上表現出良好可撓性的窗戶薄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高硬度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藉由使得在紫外線(ultraviolet,UV)固化之後便能形成窗戶薄膜而無需單獨的熱處理及/或老化來提高可加工性。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高耐衝擊性的窗戶薄膜。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由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的塗層。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由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且具有高耐衝擊性的塗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包含由式1表示的矽酮樹脂及起始劑: <式1> (R1 SiO3/2 )x (R2 SiO3/2 )y (R3 SiO3/2 )z (R4 R5 SiO2/2 )w (R6 R7 R8 SiO1/2 )u (SiO4/2 )v (其中R1 、R2 、R3 、R4 、R5 、R6 、R7 、R8 、x、y、z、w、u及v與在本發明的以下詳細說明中所定義的相同)。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態樣,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基底層;及塗層,形成於所述基底層上,其中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具有3H或高於3H的鉛筆硬度、在拉伸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且在壓縮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良好耐刮性且當朝基底層或塗層進行折疊時在任何折疊方向上表現出良好可撓性的窗戶薄膜。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高硬度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藉由使得在紫外線固化之後便能形成窗戶薄膜而無需單獨的熱處理及/或老化來提高可加工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高耐衝擊性的窗戶薄膜。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由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的塗層。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由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且具有高耐衝擊性的塗層。
將參考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應理解,本發明並非僅限於以下實施例,而是可以不同的方式實施。在圖式中,為清晰起見,將略去與本說明無關的部分。說明書通篇中,相同組件將由相同參考編號標示。
本文中,例如「上部的」及「下部的」等空間相對性用語是參考圖式來界定。因此,應理解,用語「上表面」可與用語「下表面」互換使用。另外,當稱一個元件(例如層或薄膜)被放置於另一元件「上(on)」時,所述元件可直接放置於所述另一元件上,或可存在中間元件。另一方面,當稱一個元件「直接」放置於另一元件「上」時,則所述元件與所述另一元件之間不存在中間元件。
本文中,用語「(甲基)丙烯酸基」是指「丙烯酸基」及/或「甲基丙烯酸基」。
本文中除非另外陳述,否則用語「經取代的」意指官能基的至少一個氫原子經以下基取代:羥基、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基、C1 至C10 烷氧基、C3 至C10 環烷基、C6 至C20 芳基、C7 至C20 芳基烷基、苯甲酮基、經C1 至C10 烷基取代的C6 至C20 芳基或經C1 至C10 烷氧基取代的C1 至C10 烷基。
本文中,「伸烷氧基」意指伸烷基-O-伸烷基。
本文中,「鹵素」意指氟、氯、溴或碘。
本文中,「Me」為甲基,「Ph」為苯基,「Et」為乙基,「Ety」為伸乙基,「Pry」為伸丙基,「Buty」為伸丁基,「X1 」為丙烯酸酯基(*-O-C(=O)-CH(CH2 ),*為連接位點),「X2 」為甲基丙烯酸酯基(*-O-C(=O)-CCH3 (CH2 ),*為連接位點),且「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本文中,「Z」、「Z1 」及「Z2 」為分別由式A、式B及式C表示的化合物的部分,且是自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衍生出: <式A>(其中*為連接位點) <式B>(其中*為連接位點) <式C>(其中*為連接位點)。
本文中,「W」為由式D表示的化合物的一部分,且是自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衍生出: <式D>(其中*為連接位點)。
本文中,「Ec」為2-(3,4-環氧環己基)乙基。
本文中,用語「模數」是指使用動態黏彈性儀器ARES(MCR-501,安東帕有限公司(Anton Paar Co., Ltd.))在自動應變條件下在1弧度/秒(rad/sec)的剪切速率(shear rate)及1%的應變條件下所量測的儲存模數。藉由在移除脫模薄膜之後將黏著劑層堆疊至500微米的厚度並使用直徑為8毫米的打孔機對所堆疊的黏著劑層進行打孔而獲得了樣本。在使用8毫米的夾具進行量測時,使溫度以5℃/分鐘的速率自-60℃升高至90℃,且在-20℃、25℃及80℃下對模數進行了量測。
本文中,有機奈米顆粒的用語「平均粒徑」是指使用澤塔奈米粒度儀(Zetasizer nano)-ZS(莫爾文有限公司(Malvern Co., Ltd.))在水系溶劑或有機溶劑中所量測且藉由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觀察所確認的奈米顆粒的z平均粒徑。
以下,將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包含:矽酮樹脂,包含含有胺基甲酸酯基(胺基甲酸酯鍵)及一個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的至少一個第一重複單元,以及含有胺基甲酸酯基(胺基甲酸酯鍵)及二或更多個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的至少一個第二重複單元;以及起始劑。在一個實施例中,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可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基。
因此,根據所述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提供具有良好耐刮性及良好可撓性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以下可撓性窗戶薄膜,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基底層及由所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的窗戶塗層,且當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進行折疊時在任何折疊方向上表現出良好的可折疊性。具體而言,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以下窗戶薄膜,所述窗戶薄膜可不僅朝塗層進行很好地折疊而且亦朝基底層進行很好地折疊,以使多個觀察者同時看到顯示於顯示器上的影像,藉此提高窗戶薄膜的可用性。由於在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折疊時會對窗戶塗層施加力,因此可撓性差的窗戶薄膜的塗層可發生破裂。另外,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達成具有高硬度及低捲曲度的窗戶薄膜。矽酮樹脂包含第一重複單元及第二重複單元兩者,因而相較於僅包含第一重複單元或第二重複單元的矽酮樹脂而言,會提高耐刮性、硬度及可撓性。另外,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提高耐衝擊性。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包含矽酮樹脂,以使得在紫外線固化之後便能形成窗戶薄膜而無需單獨的熱處理及/或老化,藉此提高可加工性。通常,包含含有環氧基(例如脂環族環氧基)的矽酮樹脂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需要在形成窗戶塗層時在紫外線固化之後進行老化處理。
可對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獨立地提供矽酮樹脂。作為另一選擇,可以鍵結至無機顆粒或有機顆粒的矽酮樹脂的複合物形式提供矽酮樹脂。此結構將在下文更詳細地闡述。
在一個實施例中,矽酮樹脂可由式1表示。
<式1> (R1 SiO3/2 )x (R2 SiO3/2 )y (R3 SiO3/2 )z (R4 R5 SiO2/2 )w (R6 R7 R8 SiO1/2 )u (SiO4/2 )v (其中R1 為含有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及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R2 為含有至少兩個(甲基)丙烯酸酯基及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R3 為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非胺基甲酸酯系單價有機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5 至C20 環烷基或者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 R4 、R5 、R6 、R7 及R8 分別獨立地為氫、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5 至C20 環烷基或者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且 0<x<1,0<y<1,0≤z<1,0≤w<1,0≤u<1,0≤v<1,且x+y+z+w+u+v=1)。
具體而言,R1 可為其中具有一個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且含有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在一個實施例中,R1 可由式2表示: <式2> *-Y1 -NH-(C=O)-O-Y2 -X (其中*為連接位點;Y1 及Y2 分別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5 至C20 伸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20 伸芳基;且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較佳地,Y1 及Y2 分別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伸烷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5 伸烷基,例如為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或伸戊基。舉例而言,R1 可為其中具有一個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且含有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具體而言,R2 為其中具有至少兩個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且含有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在一個實施例中,R2 可由式3表示: <式3> *-Y3 -NH-(C=O)-O-Y4 -(X)n (其中*為連接位點; Y3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5 至C20 伸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20 伸芳基; Y4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氧基;C5 至C20 伸環烷基,含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氧基;或者C6 至C20 伸芳基,含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氧基; 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且 n為2或大於2的整數)。
較佳地,Y3 分別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伸烷基、更佳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5 伸烷基,例如為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或伸戊基。
較佳地,Y4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支鏈C3 至C20 伸烷基。舉例而言,Y4 為自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衍生出的以下官能基,但並非僅限於此: (其中*為連接位點)。
較佳地,n為2至15的整數,更佳為2至5的整數。舉例而言,R2 可為其中具有至少兩個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且含有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具體而言,R3 為不含胺基甲酸酯基且具有至少一個末端(甲基)丙烯酸酯基的非胺基甲酸酯系單價有機基。舉例而言,R3 可由式4表示: <式4> *-Y5 -(X)n (其中*為連接位點;Y5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伸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5 至C20 伸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20 伸芳基;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且n為1或大於1的整數)。
較佳地,Y5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5 伸烷基,例如為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或伸戊基。
較佳地,n為1至6的整數。
具體而言,R3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5 至C20 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較佳地,R3 為甲基、乙基或苯基。
具體而言,R4 、R5 、R6 、R7 及R8 分別獨立地為氫、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5 至C10 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10 芳基。此處,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可由式2、式3或式4表示。較佳地,R4 、R5 、R6 、R7 及R8 分別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5 烷基,例如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或戊基。
在式1中,可包含(R1 SiO3/2 )、(R2 SiO3/2 )、(R3 SiO3/2 )、(R4 R5 SiO2/2 )、(R6 R7 R8 SiO1/2 )及(SiO4/2 )中的每一者作為二或更多個不同的單元。舉例而言,當式1的矽酮樹脂由式1-1的(R1 SiO3/2 )x (R2 SiO3/2 )y 表示時,(R1a SiO3/2 )x1 (R1b SiO3/2 )x2 (R2 SiO3/2 )y (R1a 及R1b 與式1中所定義的R1 相同,且R2 與式1中所定義的R2 相同,(R1a 與R1b 彼此不同),並且0<x1<1,0<x2<1,0<y<1,且x1+x2+y=1)亦可落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式1的矽酮樹脂可為如由式1-1表示的由T單元及T單元構成的矽酮樹脂: <式1-1> (R1 SiO3/2 )x (R2 SiO3/2 )y (其中R1 及R2 與在式1中所定義的相同;並且0<x<1,0<y<1,且x+y=1)。
具體而言,在式1-1中,x及y可被設定成滿足0.50≤x≤0.99,0.01≤y≤0.50,且x+y=1,較佳地x及y被設定成滿足0.70≤x≤0.99,0.01≤y≤0.30,且x+y=1,更佳為0.80≤x≤0.99,0.01≤y≤0.20,且x+y=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舉例而言,式1-1的矽酮樹脂可包括由式1-1-1至式1-1-10表示的矽酮樹脂: <式1-1-1>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式1-1-2> ((X-Bu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式1-1-3> ((X-Pr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其中0<x<1,0<y<1,x+y=1) <式1-1-4>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式1-1-5> ((X-Bu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式1-1-6> ((X-Pr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其中0<x<1,0<y<1,x+y=1) <式1-1-7> ((X-Ety-O-(C=O)NH-Pry)SiO3/2 )x1 ((X-Buty-O-(C=O)NH-Pry)SiO3/2 )x2 ((Z-O-(C=O)NH-Pry)SiO3/2 )y <式1-1-8> ((X-Ety-O-(C=O)NH-Pry)SiO3/2 )x1 ((X-Pry-O-(C=O)NH-Pry)SiO3/2 )x2 ((Z-O-(C=O)NH-Pry)SiO3/2 )y <式1-1-9> ((X-Ety-O-(C=O)NH-Pry)SiO3/2 )x1 ((X-Buty-O-(C=O)NH-Pry)SiO3/2 )x2 ((W-O-(C=O)NH-Pry)SiO3/2 )y <式1-1-10> ((X-Ety-O-(C=O)NH-Pry)SiO3/2 )x1 ((X-Pry-O-(C=O)NH-Pry)SiO3/2 )x2 ((W-O-(C=O)NH-Pry)SiO3/2 )y (其中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並且0<x1<1,0<x2<1,0<y<1,且x1+x2+y=1)。
在式1-1-1至式1-1-6中,x及y可與化學式1中的相同。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在式1-1-7至式1-1-10中,x1、x2及y可被設定成滿足0.25≤x1≤0.50,0.25≤x2≤0.50,0.01≤y≤0.50,且x1+x2+y=1,較佳為0.30≤x1≤0.50,0.30≤x2≤0.50,0.01≤y≤0.30,且x1+x2+y=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1的矽酮樹脂可為如由式1-2表示的由T單元、T單元及T單元構成的矽酮樹脂: <式1-2> (R1 SiO3/2 )x (R2 SiO3/2 )y (R3 SiO3/2 )z (其中R1 、R2 及R3 與在式1中所定義的相同;並且0<x<1,0<y<1,0<z<1,且x+y+z=1)。
具體而言,在式1-2中,x、y及z可被設定成滿足0.50≤x≤0.95,0.01≤y≤0.40,0.01≤z≤0.40,且x+y+z=1,較佳為0.50≤x≤0.90,0.01≤y≤0.30,0.05≤z≤0.30,且x+y+z=1,更佳為0.50≤x≤0.80,0.01≤y≤0.20,0.05≤z≤0.30,且x+y+z=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舉例而言,式1-2的矽酮樹脂可包括由式1-2-1至式1-2-10表示的矽酮樹脂: <式1-2-1>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2> ((X-Bu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3> ((X-Pr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4>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MeSiO3/2 )z <式1-2-5>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PhSiO3/2 )z <式1-2-6>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7> ((X-Bu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8> ((X-Pr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9>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MeSiO3/2 )z <式1-2-10>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PhSiO3/2 )z (其中0<x<1,0<y<1,0<z<1,且x+y+z=1)。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1的矽酮樹脂可為如由式1-3表示的由T單元、T單元及D單元構成的矽酮樹脂: <式1-3> (R1 SiO3/2 )x (R2 SiO3/2 )y (R4 R5 SiO2/2 )w (其中R1 、R2 、R4 及R5 與在式1中所定義者相同;並且0<x<1,0<y<1,0<w<1,且x+y+w=1)。
具體而言,在式1-3中,x、y及w可被設定成滿足0.50≤x≤0.95,0.01≤y≤0.40,0.01≤w≤0.30,且x+y+w=1,較佳為0.60≤x≤0.95,0.01≤y≤0.30,0.01≤w≤0.20,且x+y+w=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1的矽酮樹脂可為如由式1-4表示的由T單元、T單元及M單元構成的矽酮樹脂: <式1-4> (R1 SiO3/2 )x (R2 SiO3/2 )y (R6 R7 R8 SiO1/2 )u (其中R1 、R2 、R6 、R7 及R8 與在式1中所定義者相同;並且0<x<1,0<y<1,0<u<1,且x+y+u=1)。
具體而言,在式1-4中,x、y及u可被設定成滿足0.50≤x≤0.95,0.01≤y≤0.40,0.01≤u≤0.30,且x+y+u=1,較佳為0.60≤x≤0.95,0.01≤y≤0.30,0.01≤u≤0.20,且x+y+u=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在另一實施例中,式1的矽酮樹脂可為如由式1-5表示的由T單元、T單元及Q單元構成的矽酮樹脂: <式1-5> (R1 SiO3/2 )x (R2 SiO3/2 )y (SiO4/2 )v (其中R1 及R2 與在式1中所定義者相同;並且0<x<1,0<y<1,0<v<1,且x+y+v=1)。
具體而言,在式1-5中,x、y及v可被設定成滿足0.50≤x≤0.95,0.01≤y≤0.40,0.01≤v≤0.30,且x+y+v=1,較佳為0.60≤x≤0.95,0.01≤y≤0.30,0.01≤v≤0.20,且x+y+v=1。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在耐刮性、硬度及耐衝擊性方面為窗戶薄膜提供良好的性質,且可確保當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或窗戶塗層折疊時窗戶薄膜在任何折疊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可撓性。
式1的矽酮樹脂可具有1,000克/莫耳至10,000克/莫耳、具體而言為1,500克/莫耳至6,000克/莫耳、更具體而言為2,000克/莫耳至5,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此範圍內,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改善窗戶薄膜的外觀及透明度。式1的矽酮樹脂可具有1.0至3.0、具體而言為1.0至2.0的多分散性指數(polydispersity index,PDI)。在此範圍內,所述組成物具有良好的可塗佈性,且可確保穩定的塗佈性質。
起始劑僅用於固化式1的矽酮樹脂,或者用於固化式1的矽酮樹脂及交聯劑,且可包括光自由基起始劑或其混合物。光自由基起始劑可選自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任何光自由基起始劑。舉例而言,光自由基起始劑可選自羥基酮系光自由基起始劑、氧化膦系光自由基起始劑、安息香系光自由基起始劑及胺基酮系光自由基起始劑。具體而言,光自由基起始劑可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氧化膦、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正丁醚、安息香異丁醚、苯乙酮化合物,例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丁氧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苯丙酮、對第三丁基三氯苯乙酮、對第三丁基二氯苯乙酮、4-氯苯乙酮、2,2’-二氯-4-苯氧基苯乙酮、二甲基胺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及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2-苯甲基-2-二甲基胺基-1-(4-嗎啉苯基)-丁-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1-酮、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苯甲酮、對苯基苯甲酮、4,4-二乙基胺基苯甲酮、二氯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2-胺基蒽醌、2-甲基噻噸酮、2-乙基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苯甲基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寡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等。較佳地,使用羥基酮系起始劑,例如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
起始劑可更包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的光陽離子起始劑。舉例而言,光陽離子起始劑可更包含鎓鹽化合物。
以100重量份的式1的矽酮樹脂計,可存在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5重量份至5重量份、更具體而言為1重量份至3重量份的量的起始劑。在此範圍內,矽酮樹脂可藉由起始劑而充分固化,且可防止因剩餘的起始劑而引起窗戶薄膜的光學性質(透射率、顏色、光穩定性等)劣化。
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更包含奈米顆粒。
奈米顆粒可獨立地包含於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中,而不與式1的矽酮樹脂偶合。奈米顆粒可進一步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奈米顆粒可包括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及氧化鈦中的至少一者,但並非僅限於此。
奈米顆粒可包括不經受表面處理的顆粒。作為另一選擇,奈米顆粒可經矽酮化合物部分地或完全地表面處理以與矽酮樹脂進行混合。作為另一選擇,奈米顆粒可包括經(甲基)丙烯酸酯基表面處理的奈米顆粒,以藉由與式1的矽酮樹脂進行交聯而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
奈米顆粒並非僅限於特定形狀或大小。具體而言,奈米顆粒可包括球形顆粒、薄片顆粒或非晶顆粒。奈米顆粒可具有1奈米至200奈米、具體而言為5奈米至50奈米、10奈米至20奈米或10奈米至15奈米的平均粒徑(D50)。在此範圍內,奈米顆粒可增大窗戶薄膜的硬度而不影響窗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及透明度。
以100重量份的式1的矽酮樹脂計,可存在0.1重量份至7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1重量份至60重量份或1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量的奈米顆粒。在此範圍內,奈米顆粒可增大窗戶薄膜的硬度而不影響其表面粗糙度及透明度。
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更包含添加劑。添加劑可為窗戶薄膜提供額外的功能。添加劑可為先前技術中的窗戶薄膜所常用的任何添加劑。具體而言,添加劑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紫外線吸收劑、反應抑制劑、助黏劑、觸變劑、導電性賦予劑(conductivity imparting agent)、顏色調節劑、穩定劑、抗靜電劑、抗氧化劑、調平劑、防指紋劑及表面能量調節劑,但並非僅限於此。助黏劑可包括含環氧基或烷氧基矽烷基的矽烷化合物。觸變劑可包括煙熏二氧化矽。導電性賦予劑可包括金屬粉末,例如銀粉、銅粉、鋁粉等。顏色調節劑可包括顏料、染料等。紫外線吸收劑可提高窗戶薄膜的光穩定性。紫外線吸收劑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任何典型的吸收劑。具體而言,紫外線吸收劑可包括三嗪紫外線吸收劑、苯並咪唑紫外線吸收劑、苯甲酮紫外線吸收劑及苯並三唑紫外線吸收劑中的至少一者,但並非僅限於此。調平劑可包括矽酮系調平劑,例如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矽酮系調平劑(例如,BYK-3500),但並非僅限於此。
以100重量份的式1的矽酮樹脂計,可存在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05重量份至2.5重量份的量的添加劑。在此範圍內,添加劑在達成其固有效果的同時可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
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更包含溶劑來提高可塗佈性、可潤濕性或可加工性。溶劑可包括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及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除交聯劑以外,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實質上相同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交聯劑與式1的矽酮樹脂一起固化,藉此進一步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交聯劑可包括含有至少一個、較佳為至少兩個、例如為2至15個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的單體。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可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包括雙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酯(neopentylglycol adipate di(meth)acrylate)、二環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的二環戊烯基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烯丙基化環己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甲基)丙烯酸酯、二羥甲基二環戊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的六氫鄰苯二甲酸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改質的三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金剛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及9,9-雙[4-(2-丙烯醯基氧基乙氧基)苯基]茀;三官能丙烯酸酯,例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質的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改質的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乙氧基化(3)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及乙氧基化(6)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烷改質的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官能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異氰尿酸酯;四官能丙烯酸酯,例如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及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五官能丙烯酸酯,例如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六官能丙烯酸酯,例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的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及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異氰酸酯單體與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的反應產物),但並非僅限於此。該些交聯劑可單獨使用或以其組合形式使用。
較佳地,(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包括選自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及包含乙氧基化(6)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環氧烷改質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個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不含胺基甲酸酯基,或者可更包含胺基甲酸酯基以與式1的矽酮樹脂一起進一步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同時進一步抑制窗戶薄膜捲曲。含胺基甲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得自市售產品或可藉由合成來製備。舉例而言,含胺基甲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包括CHTU-9607(卡姆頓有限公司(Camton Co., Ltd.))或AN-9696(卡姆頓有限公司),但並非僅限於此。
交聯劑除(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以外可更包括具有環氧基或氧雜環丁烷基的單體。具有環氧基或氧雜環丁烷基的單體可包含直鏈脂肪族烴基、環狀脂肪族烴基及氫化芳香族烴基中的至少一者以進一步提高塗層的可撓性。具有環氧基或氧雜環丁烷基的單體可包括選自由直鏈脂肪族環氧單體、環狀脂肪族環氧單體、氫化芳香族烴環氧單體、氧雜環丁烷單體及其混合物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者。
直鏈脂肪族環氧單體可包括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三縮水甘油醚及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藉由向脂肪族多元醇中添加一或多種環氧烷而獲得的聚醚多醇的多縮水甘油醚,例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脂肪族長鏈二元酸的二縮水甘油酯;高級脂肪醇的單縮水甘油醚;高級脂肪酸的縮水甘油醚;環氧基化大豆油;環氧硬脂酸丁酯;環氧硬脂酸辛酯;環氧基化亞麻籽油;環氧基化聚丁二烯等。
環狀脂肪族環氧單體為在脂環族基中具有至少一個環氧基的化合物。具體而言,環狀脂肪族環氧單體可包括脂環族環氧羧酸酯、脂環族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等。更具體而言,環狀脂肪族環氧單體可包括(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二縮水甘油基1,2-環己烷二羧酸酯、2-(3,4-環氧環己基-5,5-螺環-3,4-環氧)環己烷-間二噁烷、雙(3,4-環氧基-6-甲基環己基)己二酸酯、3,4-環氧基-6-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基-6'-甲基環己烷羧酸酯、ε-己內酯改質的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三甲基己內酯改質的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β-甲基-δ-戊內酯改質的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1,4-環己烷二甲醇雙(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乙二醇二(3,4-環氧環己基甲基)醚、乙烯雙(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3,4-環氧環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雙(3,4-環氧環己基甲基)己二酸酯、4-乙烯基環己烯二氧化物、乙烯基環己烯一氧化物等。
氫化芳香族烴環氧單體意指藉由在觸媒存在時在壓力條件下對芳香族環氧單體進行選擇性氫化而獲得的化合物。芳香族環氧單體可包括例如雙酚型環氧樹脂,例如雙酚A的二縮水甘油醚、雙酚F的二縮水甘油醚及雙酚S的二縮水甘油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例如苯酚酚醛環氧樹脂、甲酚酚醛環氧樹脂及羥基苯甲醛苯酚酚醛環氧樹脂;以及多官能環氧樹脂,例如四羥苯基甲烷的縮水甘油醚、四羥基苯甲酮的縮水甘油醚及環氧基化聚乙烯苯酚。
氧雜環丁烷單體可包括選自以下中的至少一者:3-甲基氧雜環丁烷、2-甲基氧雜環丁烷、2-乙基己基氧雜環丁烷、3-氧雜環丁醇、2-亞甲基氧雜環丁烷、3,3-氧雜環丁烷二甲硫醇、4-(3-甲基氧雜環丁-3-基)苯甲腈、N-(2,2-二甲基丙基)-3-甲基-3-氧雜環丁烷甲胺、N-(1,2-二甲基丁基)-3-甲基-3-氧雜環丁烷甲胺、(3-乙基氧雜環丁-3-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4-[(3-乙基氧雜環丁-3-基)甲氧基]丁-1-醇、3-乙基-3-羥甲基氧雜環丁烷、二甲苯基雙(氧雜環丁烷)及3-[乙基-3[[(3-乙基氧雜環丁-3-基)]甲氧基]甲基]氧雜環丁烷,但並非僅限於此。
以100重量份的式1的矽酮樹脂及交聯劑計,可存在10重量份至8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10重量份至70重量份、20重量份至60重量份或20重量份至50重量份的量的交聯劑,且可存在20重量份至9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30重量份至90重量份、40重量份至80重量份或50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量的式1的矽酮樹脂。在此範圍內,所述組成物可確保窗戶薄膜在耐刮性、可撓性及硬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質。
以100重量份的式1的矽酮樹脂及交聯劑計,起始劑、奈米顆粒及添加劑可存在於以上範圍內。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除了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更包含奈米顆粒且式1的矽酮樹脂的至少一部分偶合至奈米顆粒而形成複合物以外,根據本實施例的組成物實質上相同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式1的矽酮樹脂的至少一部分偶合至奈米顆粒。因此,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相較於包含相同量的式1的矽酮樹脂及奈米顆粒的其他組成物而言,可進一步增大窗戶薄膜的硬度。較佳地,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包含式1的矽酮樹脂與包含偶合至奈米顆粒的式1的矽酮樹脂的複合物的混合物。藉由此種結構,所述組成物可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兩者。
在式1的矽酮樹脂(A)與包含偶合至奈米顆粒的式1的矽酮樹脂的複合物(B)的混合物中,可存在10重量%至60重量%、具體而言為20重量%至50重量%的量的式1的矽酮樹脂與奈米顆粒的複合物(B)。在此範圍內,所述組成物可在抑制窗戶薄膜捲曲的同時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兩者。
在式1的矽酮樹脂(A)與包含偶合至奈米顆粒的式1的矽酮樹脂的複合物(B)的混合物中,可存在0.1重量%至70重量%、較佳為5重量%至50重量%、例如為30重量%至50重量%的量的奈米顆粒。在此範圍內,所述組成物可在抑制窗戶薄膜捲曲的同時提高窗戶薄膜的硬度及可撓性兩者。
奈米顆粒可包括上述奈米顆粒。
圖1為二氧化矽奈米顆粒與由式1表示的矽酮樹脂的一個實例的複合物的概念圖。參考圖1,二氧化矽奈米顆粒的表面上的OH基偶合至式1的矽酮樹脂的矽,藉此能夠利用式1的矽酮樹脂對二氧化矽顆粒進行表面處理。因此,奈米顆粒可與式1的矽酮樹脂高效地混合,藉此在有利於製造窗戶薄膜的同時提高窗戶薄膜的光學透明度。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包含不含自由基反應性官能基的矽酮樹脂。舉例而言,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可包含由式5表示矽酮樹脂: <式5> (R11 SiO3/2 )x (R12 SiO3/2 )y (R13 R14 SiO2/2 )z (R15 R16 R17 SiO1/2 )w (SiO4/2 )u (其中 R11 為環氧基或含環氧基的官能基; R12 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 至C10 環烷基或者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10 芳基; R13 、R14 、R15 、R16 及R17 分別獨立地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 至C10 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10 芳基、環氧基或含環氧基的官能基;且 0<x≤1,0≤y<1,0≤z<1,0≤w<1,0≤u<1,且x+y+z+w+u=1)。
環氧基為脂環族環氧基,且可為C2 至C10 環氧基化環烷基,例如為3,4-環氧環己基或縮水甘油氧基。含環氧基的官能基可為具有環氧基的C1 至C10 烷基,例如2-(3,4-環氧環己基)乙基或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
接下來,將參考圖2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參考圖2,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包括基底層110及塗層120,其中塗層120可由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
基底層110可藉由支撐可撓性窗戶薄膜100的塗層120而提高可撓性窗戶薄膜100的機械強度。基底層110可經由黏著劑層等貼合至顯示部、觸控螢幕面板或偏振板。
基底層110可由光學透明可撓性樹脂形成。舉例而言,所述樹脂可包括選自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聚酯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環烯烴聚合物樹脂;以及聚醯胺樹脂。該些樹脂可單獨使用或以其混合物形式使用。
基底層110可具有10微米至200微米、具體而言為20微米至150微米、更具體而言為50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基底層可用於可撓性窗戶薄膜中。
塗層120可形成於基底層110的一個表面上,以保護基底層110、顯示部、觸控螢幕面板或偏振板並提供合意的外觀,且具有高可撓性及高硬度以用於可撓性顯示器。塗層120可具有5微米至100微米、具體而言為10微米至80微米、更具體而言為10微米至50微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塗層可用於可撓性窗戶薄膜中。
儘管圖2中未示出,然而可在塗層120的另一表面上形成例如減反射層、防眩層、硬塗層及防指紋層等功能性表面層以提供額外的功能。
另外,儘管圖2中未示出,然而可在基底層110的另一表面上進一步形成塗層120。
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在可見範圍內、具體而言在400奈米至800奈米的波長區中具有88%或大於88%、具體而言為88%至100%的透射率。在此範圍內,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可用作可撓性窗戶薄膜。
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3H或高於3H的鉛筆硬度、在拉伸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且在壓縮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在該些範圍內,所述窗戶薄膜具有良好的可撓性且可用作可撓性窗戶薄膜。本文中,用語「在拉伸方向上的曲率半徑」意指當在窗戶薄膜的基底層與用於量測曲率半徑的夾具進行接觸之後將窗戶薄膜朝基底層折疊時所量測的曲率半徑。此處,用語「在壓縮方向上的曲率半徑」意指當在窗戶薄膜的塗層與用於量測曲率半徑的夾具進行接觸之後將窗戶薄膜朝塗層折疊時所量測的曲率半徑。具體而言,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4H或大於4H、例如為4H至9H的鉛筆硬度,在拉伸方向上具有0毫米至5毫米、例如為0毫米至1.0毫米、更具體而言為0毫米的曲率半徑,且在壓縮方向上具有0毫米至5.0毫米、例如為0毫米至1.0毫米或0毫米的曲率半徑。
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20毫牛/平方毫米或大於20毫牛/平方毫米、例如為20毫牛/平方毫米至50毫牛/平方毫米的壓痕硬度。在此範圍內,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具有高的硬度且可用作窗戶薄膜。
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當含有鋼絲絨(例如,利貝(Liberon)鋼絲絨#0000)的尖頭在1.5千克的載荷條件下以60毫米/秒的速度在窗戶塗層上移動40毫米的距離時所量測的一個刮痕或少於一個刮痕。在此範圍內,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具有良好的耐刮性以提供良好的外觀。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藉由下文所述的筆墜落測試(pen drop testing)所量測的4.5公分或大於4.5公分的耐衝擊性。在此範圍內,可撓性窗戶薄膜具有良好的耐衝擊性以防止當安裝於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OLED)面板上時對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造成損壞。此處,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可為先前技術中所使用的典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
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可具有5微米至30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可用作可撓性窗戶薄膜。
接下來,將參考圖3闡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參考圖3,除了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200更包括形成於基底層110的另一表面上的黏著劑層130以使得黏著劑層130、基底層110及塗層120以陳述次序依序堆疊以外,可撓性窗戶薄膜200實質上相同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窗戶薄膜100。形成於基底層110的另一表面上的黏著劑層130可有利於可撓性窗戶薄膜與觸控螢幕面板、偏光板或顯示部之間的黏合。除黏著劑層以外,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200實質上相同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窗戶薄膜100。因此,以下說明將著重於黏著劑層130。
黏著劑層130用於將可撓性窗戶薄膜200黏合至可設置於可撓性窗戶薄膜200之下的觸控螢幕面板、偏振板或顯示部,且可由黏著劑組成物形成。
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層130可由以下黏著劑組成物形成: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包含黏著劑樹脂(例如(甲基)丙烯酸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矽酮樹脂及環氧樹脂)、固化劑、光起始劑及矽烷偶合劑。
(甲基)丙烯酸樹脂可包括典型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所述(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包含烷基、羥基、芳香族基、羧酸基、脂環族基、雜脂環族基等。具體而言,(甲基)丙烯酸樹脂可由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單體混合物形成:含有C1 至C10 未經取代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含有具有至少一個羥基的C1 至C10 烷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含有C6 至C20 芳香族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含有羧酸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C3 至C20 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及含有具有氮(S)、氧(O)及硫(S)中的至少一者的C3 至C10 雜脂環族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
固化劑可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且可包括雙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五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以及六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光起始劑為典型的光起始劑,且可包括上述光自由基起始劑。
矽烷偶合劑可包括含有丙烯酸基的矽烷偶合劑,例如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
黏著劑組成物可包含10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樹脂、0.1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固化劑、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的光起始劑以及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矽烷偶合劑。在此範圍內,由黏著劑組成物形成的黏著劑層可將可撓性窗戶薄膜高效地貼合至顯示部、觸控螢幕面板或偏振板。
在另一實施例中,黏著劑層130可為下文所述的黏著劑層110c。
黏著劑層130可具有10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黏著劑層130將可撓性窗戶薄膜高效地貼合至光學裝置(例如偏振板)。
接下來,將參考圖4闡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圖4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參考圖4,除了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150包括基底層110A而非基底層110以使得基底層110A及塗層120以陳述次序依序堆疊以外,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實質上相同於可撓性窗戶薄膜100。
基底層110A包括第一薄膜110a、第二薄膜110b及夾置於第一薄膜110a與第二薄膜110b之間的黏著劑層110c。由於具有基底層110A,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相較於包括基底層100的窗戶薄膜而言,具有提高的可撓性及進一步提高的耐衝擊性。
第一薄膜110a及第二薄膜110b中的每一者可支撐可撓性窗戶薄膜150。第一薄膜110a及第二薄膜110b中的每一者可由光學透明可撓性樹脂形成。第一薄膜110a與第二薄膜110b可由相同的樹脂形成或由不同的樹脂形成。舉例而言,第一薄膜110a及第二薄膜110b中的每一者可由選自聚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及環狀烯烴聚合物樹脂中的至少一種樹脂形成。
第一薄膜110a與第二薄膜110b可具有相同的厚度或具有不同的厚度。第一薄膜110a及第二薄膜110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10微米至100微米、較佳為30微米至5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可在可撓性及耐衝擊性方面提供良好的效果。
基底層110A可具有10微米至275微米、具體而言為20微米至200微米、更具體而言為50微米至11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基底層110A可用於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中。
儘管塗層120被示出為直接形成於圖4所示第二薄膜110b上,然而第一薄膜110a亦可直接形成於塗層120上,以使得第二薄膜110b、黏著劑層110c、第一薄膜110a及塗層120以陳述次序依序堆疊。
黏著劑層110c夾置於第一薄膜110a與第二薄膜110b之間以將第一薄膜110a貼合至第二薄膜110b。黏著劑層110c可在對窗戶薄膜進行重複折疊時提高撓曲可靠性,且可提高窗戶薄膜的衝擊強度。
黏著劑層110c可在25℃下具有10千帕至1,000千帕的模數。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提高窗戶薄膜的耐衝擊性,且可確保在室溫下將窗戶薄膜折疊一次或重複折疊時具有高可靠性。較佳地,黏著劑層110c在25℃下具有10千帕至800千帕的模數。
黏著劑層110c可在80℃下具有10千帕至1,000千帕的模數。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提高窗戶薄膜的耐衝擊性,且可確保在高溫/濕度條件下將窗戶薄膜折疊一次或重複折疊時具有高可靠性。較佳地,黏著劑層110c在80℃下具有10千帕至800千帕的模數。
黏著劑層110c可在-20℃下具有10千帕至1,000千帕的模數。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提高窗戶薄膜的耐衝擊性,且可確保在低溫下將窗戶薄膜折疊一次或重複折疊時具有高可靠性。較佳地,黏著劑層110c在-20℃下具有10千帕至500千帕的模數。
黏著劑層110c在25℃下的模數對在-20℃下的模數的比率可為1:1至1:4、具體而言為1:1至1:3.5、更具體而言為1:1至1:2.8。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在防止可折疊測試中的分層或鼓泡的同時,遭遇較少的因溫度在寬的溫度範圍(從-20℃至25℃)內變化而引起的性質變化,且因此可用於可撓性光學構件中。
黏著劑層110c在80℃下的模數對在-20℃下的模數的比率可為1:1至1:10、具體而言為1:1至1:8、更具體而言為1:1至1:5。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不會遭遇黏著體之間的黏著劣化,且因此可用於可撓性光學構件中。
黏著劑層110c可具有10微米至75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黏著劑層可確保在窗戶薄膜的可撓性及耐衝擊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質。較佳地,黏著劑層110c具有10微米至50微米、更佳為10微米至30微米的厚度。
黏著劑層110c在100微米的厚度條件下在可見範圍內可具有5%或小於5%、具體而言為3%或小於3%、更具體而言為1%或小於1%的霧度。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當用於光學顯示器中時可表現出良好的透明度。
黏著劑層110c可具有0℃或低於0℃、例如為-150℃至0℃、具體而言為-150℃至-20℃、更具體而言為-150℃至-30℃的玻璃轉化溫度(Tg)。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在低溫及室溫下表現出良好的黏彈性。
黏著劑層110c可由光學透明黏著劑(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組成物形成。黏著劑層110c可由以下黏著劑組成物形成: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單體混合物;起始劑;以及巨單體及有機奈米顆粒中的至少一者。單體混合物可以非聚合狀態或以部分聚合狀態包含於黏著劑組成物中。較佳地,黏著劑組成物包含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單體混合物;起始劑;以及有機奈米顆粒。
單體混合物可由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構成。
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對黏著劑層賦予黏著強度。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為含有至少一個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舉例而言,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6-羥己基(甲基)丙烯酸酯、1,4-環己烷二甲醇單(甲基)丙烯酸酯、1-氯-2-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乙烷二(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3-苯基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環戊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基環己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環己烷二甲醇單(甲基)丙烯酸酯。以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總量計,可存在5重量%至40重量%、例如為8重量%至30重量%、具體而言為10重量%至30重量%的量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在此範圍內,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可進一步提高黏著劑層的黏著強度及耐久性。
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構成共聚物以形成黏著劑層的基質。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包括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直鏈或支鏈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舉例而言,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戊基酯、(甲基)丙烯酸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庚基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辛基酯、(甲基)丙烯酸異辛基酯、(甲基)丙烯酸壬基酯、(甲基)丙烯酸癸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異冰片基酯。以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總量計,可存在60重量%至95重量%、例如為65重量%至92重量%、具體而言為68重量%至90重量%、更具體而言為70重量%至90重量%的量的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在此範圍內,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可進一步提高黏著劑層的黏著強度及耐久性。
單體混合物可更包含可共聚合單體。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可聚合單體可對(甲基)丙烯酸共聚物、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層提供額外的效果。可共聚合單體不同於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且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含環氧乙烷的單體、含環氧丙烷的單體、含胺基的單體、含烷氧基的單體、含磷酸基的單體、含磺酸基的單體、含苯基的單體、含矽烷基的單體、含羧酸基的單體及含醯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
含環氧乙烷的單體可包括含有環氧乙烷基(-CH2 CH2 O-)的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舉例而言,含環氧乙烷的單體可包括聚環氧乙烷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聚環氧乙烷單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丁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戊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二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二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異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單異丁醚(甲基)丙烯酸酯及聚環氧乙烷單第三丁醚(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環氧丙烷的單體可包括聚環氧丙烷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聚環氧丙烷單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丁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戊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二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二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異丙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環氧丙烷單異丁醚(甲基)丙烯酸酯及聚環氧丙烷單第三丁醚(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胺基的單體可包括含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單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單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單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單乙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第三丁基胺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銨,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烷氧基的單體可包括含烷氧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例如2-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丁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2-丁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3-甲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3-乙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及3-丁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磷酸基的單體可包括含磷酸基的丙烯酸單體,例如2-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二苯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乙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三丙烯醯基氧基乙基磷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磺酸基的單體可包括含磺酸基的丙烯酸單體,例如磺丙基(甲基)丙烯酸鈉、2-磺乙基(甲基)丙烯酸鈉及2-丙烯醯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鈉,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苯基的單體可包括含苯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例如對第三丁基苯基(甲基)丙烯酸酯、鄰聯苯基(甲基)丙烯酸酯及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矽烷基的單體可包括含矽烷基的乙烯基單體,例如2-乙醯基乙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基)矽烷、乙烯基三乙醯基矽烷及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羧酸基的單體可包括(甲基)丙烯酸、2-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羧丁基(甲基)丙烯酸酯、衣康酸、丁烯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及順丁烯二酸酐,但並非僅限於此。
含醯胺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包括含醯胺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亞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及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但並非僅限於此。
以100重量份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15重量份或小於15重量份、具體而言為10重量份或小於10重量份、更具體而言為0.05重量份至8重量份的量的可共聚合單體。在此範圍內,所述黏著劑組成物可進一步提高黏著劑層的黏著強度及回收率(recovery)。
起始劑用於將單體混合物固化(部分聚合)成(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者將黏著劑液體固化成黏著劑薄膜。起始劑可包括光聚合起始劑及熱聚合起始劑中的至少一者。光聚合起始劑可為任何起始劑,只要所述起始劑可在藉由光照射進行的固化期間引起可自由基聚合化合物聚合即可。舉例而言,光聚合起始劑可包括安息香光起始劑、羥基酮光起始劑、胺基酮光起始劑、氧化膦光起始劑等。具體而言,光聚合起始劑可包括安息香、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正丁醚、安息香異丁醚、苯乙酮化合物(例如苯乙酮、二甲基胺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及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1-酮、4-(2-羥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苯甲酮、對苯基苯甲酮、4,4’-二乙基胺基苯甲酮、二氯苯甲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第三丁基蒽醌、2-胺基蒽醌、2-甲基噻噸酮、2-乙基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苯甲基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寡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及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但並非僅限於此。熱聚合起始劑可包括任何起始劑,只要所述起始劑可引起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即可。舉例而言,熱聚合起始劑可包括任何典型的起始劑,例如偶氮化合物、過氧化物化合物及氧化還原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的實例可包括2,2-偶氮雙(2-甲基丁腈)、2,2-tril偶氮雙(異丁腈)、2,2-tril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nit偶氮雙-2-羥甲基丙腈、二甲基-2,2-甲基偶氮雙(2-甲基丙酸酯)及2,2-pio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但並非僅限於此。過氧化物化合物的實例可包括:無機過氧化物,例如過氯酸鉀、過硫酸銨及過氧化氫;以及有機過氧化物,例如二乙醯基過氧化物、過氧化二碳酸酯、過氧化酯、四甲基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雙(4-丁基環己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2-乙基己基)過氧化碳酸酯、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二丙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異丙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乙氧基乙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乙氧基己基過氧化二碳酸酯、己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甲氧基丁基過氧化二碳酸酯、雙(3-甲氧基-3-甲氧基丁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丁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十六烷基過氧化二碳酸酯、二-十四烷基過氧化二碳酸酯、1,1,3,3-四甲基丁基過氧化特戊酸酯、過氧化特戊酸己基酯、過氧化特戊酸丁酯、三甲基己醯基過氧化物、二甲基羥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戊基過氧化新癸酸酯、丁基過氧化新癸酸酯、第三丁基過氧化新庚酸酯、戊基過氧化特戊酸酯、第三丁基過氧化特戊酸酯、第三戊基過氧基-2-乙基己酸酯、月桂醯基過氧化物、二月桂醯基過氧化物、二癸醯基過氧化物、苯甲醯基過氧化物及二苯甲醯基過氧化物,但並非僅限於此。氧化還原化合物的實例可包括過氧化物化合物與還原劑的混合物,但並非僅限於此。
以100重量份的構成(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0.0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001重量份至3重量份的量的起始劑。在此範圍內,所述起始劑能夠使黏著劑組成物完全固化,可防止因殘餘的起始劑而引起黏著劑薄膜的透射率劣化,可抑制氣泡產生,且可確保良好的反應性。
巨單體具有可藉由光化輻射而被固化且可與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的官能基。具體而言,巨單體可由式6表示: <式6>其中為R1 氫或甲基,X為單鍵或二價偶合基,且Y為藉由選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苯乙烯及(甲基)丙烯腈中的至少一者的聚合而獲得的聚合物鏈。
巨單體可具有2,000至20,000、具體而言為2,000至10,000、更具體而言為4,000至8,000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在此範圍內,黏著劑組成物可在抑制因黏著劑組成物的黏度增大而引起可工作性劣化的同時,表現出足夠的黏著強度及良好的耐熱性。巨單體可具有40℃至150℃、具體而言為60℃至140℃、更具體而言為80℃至130℃的玻璃轉化溫度。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表現出足夠的內聚性(cohesion)且可抑制黏性或黏著劣化。
二價偶合基可為C1 至C10 伸烷基、C7 至C13 芳基伸烷基、C6 至C12 伸芳基、-NR2 -(R2 為氫或C1 至C5 烷基)或者自COO-、-O-、-S-、-SO2 NH-、-NHSO2 -、-NHCOO-、-OCONH或雜環衍生出的基。
另外,二價偶合基可由式6a至式6d表示: <式6a><式6b><式6c><式6d>其中*為元素的連接位點。
巨單體可得自市售產品。舉例而言,巨單體可包括其中與Y對應的鏈段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巨單體、其中與Y對應的鏈段為苯乙烯的巨單體、其中與Y對應的鏈段為苯乙烯/丙烯腈的巨單體,以及其中與Y對應的鏈段為丙烯酸丁酯的巨單體,所有所述單體均具有末端甲基丙烯醯基。
以100重量份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20重量份或小於2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或0.5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量的巨單體。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在黏彈性、模數及恢復力之間達成性質均衡,且可防止霧度增大。
有機奈米顆粒可具有10奈米至400奈米、具體而言為10奈米至300奈米、更具體而言為30奈米至280奈米、再更具體而言為50奈米至280奈米的平均粒徑。在平均粒徑的此範圍內,有機奈米顆粒不會影響黏著劑層的可折疊性,且可藉由確保在可見範圍內的總透射率為約90%或大於90%而確保黏著劑層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有機奈米顆粒與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之間的折射率的差異可為0.1或小於0.1、具體而言為0至0.05、更具體而言為0至0.02。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表現出良好的透明度。有機奈米顆粒可具有1.35至1.70,具體而言為1.40至1.60的折射率。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表現出良好的透明度。
有機奈米顆粒可具有核殼結構或簡單的結構(例如珠型奈米顆粒),但並非僅限於此。在一個實施例中,有機奈米顆粒可具有其中核及殼滿足方程式1的核殼結構。亦即,有機奈米顆粒可包括其中核及殼由有機材料形成的奈米顆粒。由於有機奈米顆粒具有核殼結構,因此黏著劑層可表現出良好的可折疊性及彈性與可撓性之間的有效均衡。
<方程式1> Tg(c) < Tg(s) 其中Tg(c)為核的玻璃轉化溫度(單位:℃),且Tg(s)為殼的玻璃轉化溫度(單位:℃)。
本文中,用語「殼」意指有機奈米顆粒的最外層。核可為球形顆粒。在一些實施例中,核可包括環繞球形顆粒的額外的層,只要所述核具有滿足以上方程式的玻璃轉化溫度即可。
具體而言,核可具有-150℃至10℃、具體而言為-150℃至-5℃、更具體而言為-150℃至-20℃的玻璃轉化溫度。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在低溫及/或室溫下具有良好的黏彈性。核可包含玻璃轉化溫度分別處於此範圍內的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矽氧烷及聚丁二烯中的至少一者。
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包括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異丙酯)、聚(丙烯酸己基酯)、聚(甲基丙烯酸己基酯)、聚(丙烯酸乙基己基酯)及聚(甲基丙烯酸乙基己基酯)中的至少一者,但並非僅限於此。
聚矽氧烷可為例如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可為非交聯的或交聯的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交聯的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可用於確保耐衝擊性及可著色性。具體而言,交聯的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可包括交聯的二甲基矽氧烷、甲基苯基矽氧烷、二苯基矽氧烷、及其混合物。由於存在二更多種有機矽氧烷的共聚物,因此奈米顆粒可具有1.41至1.50的折射率。
可基於在各種有機溶劑中的溶解程度來確定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的交聯狀態。隨著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的交聯程度的加強,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的溶解程度會降低。用於確定交聯狀態的溶劑可包括丙酮、甲苯等。具體而言,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可具有不溶解於丙酮或甲苯中的部分。有機矽氧烷共聚物可在甲苯中包括約30%或大於30%的不溶物。
有機矽氧烷(共)聚合物可更包括烷基丙烯酸酯交聯的聚合物。烷基丙烯酸酯交聯的聚合物可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等。舉例而言,烷基丙烯酸酯交聯的聚合物可為具有低玻璃轉化溫度的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
具體而言,殼可具有15℃至150℃、具體而言為35℃至150℃、更具體而言為50℃至140℃的玻璃轉化溫度。在此範圍內,有機奈米顆粒可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表現出良好的分散性。殼可包含玻璃轉化溫度處於此範圍內的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舉例而言,殼可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異丙酯)、聚(甲基丙烯酸異丁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環己基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在有機奈米顆粒中,可存在30重量%至99重量%、具體而言為40重量%至95重量%、更具體而言為50重量%至90重量%的量的核。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在寬的溫度範圍內表現出良好的可折疊性。在有機奈米顆粒中,可存在1重量%至70重量%、具體而言為5重量%至60重量%、更具體而言為10重量%至50重量%的量的殼。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可在寬的溫度範圍內表現出良好的可折疊性。
以100重量份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0.1重量份至2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5重量份至10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5重量份至8重量份的量的有機奈米顆粒。在此範圍內,有機奈米顆粒可確保在黏著劑層在高溫下的模數、黏著劑層在室溫及高溫下的可折疊性及黏著劑層在低溫及/或室溫下的黏彈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質。
可藉由典型的乳液聚合、懸浮聚合或溶液聚合來製備有機奈米顆粒。
黏著劑組成物可更包含矽烷偶合劑。矽烷偶合劑可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的矽烷偶合劑。舉例而言,矽烷偶合劑可包括選自由以下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者:環氧基化矽化合物,例如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及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含可聚合的不飽和基的矽化合物,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及(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含胺基的矽化合物,例如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以及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但並非僅限於此。以100重量份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0.01重量份至3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01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量的矽烷偶合劑。在此範圍內,矽烷偶合劑可確保在如上所述的高溫/濕度條件下處於彎曲狀態的黏著劑層的可靠性,且可在低溫、室溫及高溫之間提供小的剝離強度差異。
黏著劑組成物可更包含交聯劑。交聯劑可藉由提高黏著劑組成物的交聯程度來增大黏著劑層的機械強度。交聯劑可包括能夠藉由光化輻射而被固化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舉例而言,交聯劑可包括雙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或三官能至六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以100重量份的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及含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計,可存在0.001重量份至5重量份、具體而言為0.003重量份至3重量份、更具體而言為0.005重量份至1重量份的量的交聯劑。在此範圍內,黏著劑層表現出良好的黏著及提高的可靠性。
圖4示出其中第一薄膜110a經由黏著劑層110c堆疊於第二薄膜110b上的基底薄膜的堆疊結構。作為另一選擇,基底層可由至少三個薄膜構成,以使得至少兩個薄膜經由黏著劑層110c而被堆疊於彼此上。
接下來,將參考圖5闡述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圖5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參考圖5,除了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250更包括位於窗戶塗層120上的二氧化矽層140以使得基底層100、窗戶塗層120及二氧化矽層140以陳述次序依序堆疊以外,可撓性窗戶薄膜250實質上相同於可撓性窗戶薄膜100。形成於窗戶塗層120上的二氧化矽層140提高可撓性窗戶薄膜的耐刮性及可撓性。此外,二氧化矽層140可有利於在窗戶塗層120上形成功能性表面層。在此種情形中,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以陳述次序依序堆疊的基底層100、窗戶塗層120、二氧化矽層140及功能性表面層。
二氧化矽層140可僅由二氧化矽(SiO2 )形成。作為另一選擇,二氧化矽層140可更包含例如界面活性劑及熱酸產生劑(thermal acid generator,TAG)中的至少一者。界面活性劑可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氟界面活性劑及矽酮界面活性劑,但並非僅限於此。熱酸產生劑可包括硝基苯甲基甲苯磺酸酯、硝基苯甲基苯磺酸酯及苯酚磺酸酯,但並非僅限於此。
二氧化矽層140可具有250奈米至500奈米的厚度。在此範圍內,二氧化矽層可提高可撓性窗戶薄膜的耐刮性。
二氧化矽層140可使用包含氫化聚矽氮烷及氫化聚矽氧氮烷中的至少一者的二氧化矽層的溶液形成。在此種情形中,二氧化矽層140可容易形成於窗戶塗層120上,且可有利於形成功能性表面層。
氫化聚矽氮烷可包含以下式7的單元。氫化聚矽氧氮烷可包含以下式8的單元及以下式9的單元: <式7>(其中*為連接位點;且R21 、R22 及R23 分別獨立地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 至C30 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7 至C30 芳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30 雜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2 至C30 雜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2 至C30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氧基或羥基(R21 、R22 及R23 中的至少一者為氫))。
<式8>
<式9>(其中*為連接位點;且R24 、R25 、R26 、R27 、R28 、R29 及R30 分別獨立地為氫、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至C20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3 至C30 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7 至C30 芳基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30 雜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2 至C30 雜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2 至C30 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的C1 至C10 烷氧基,或羥基(R24 、R25 、R26 、R27 、R28 、R29 及R30 中的至少一者為氫))。
氫化聚矽氮烷及氫化聚矽氧氮烷中的每一者可更包含式10的末端基: <式10>(其中*為連接位點)。
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方法來形成氫化聚矽氮烷及氫化聚矽氧氮烷。
可藉由使用二氧化矽層的溶液的典型方法來形成二氧化矽層140。舉例而言,可藉由將溶液濺射或沈積至窗戶塗層120上並進行乾燥、然後在含有水蒸氣的氣氛中在200℃或高於200℃條件下或者使用紫外線照射進行固化來形成二氧化矽層140。
接下來,將參考圖6闡述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圖6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參考圖6,可撓性顯示器300包括顯示部350a、黏著劑層360、偏振板370、觸控螢幕面板380及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顯示部350a用於驅動可撓性顯示器300,且可包括基板及形成於基板上的光學裝置。光學裝置的實例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light emission diode,LED)及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裝置等。顯示部350a可包括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結構,且可包括下部基板、薄膜電晶體、有機發光二極體、平坦化層、保護層及絕緣層。
下部基板支撐顯示部且可包括薄膜電晶體及形成於薄膜電晶體上的有機發光二極體。下部基板可形成有可撓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以用於驅動觸控螢幕面板。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可更包括計時控制器、電源等以驅動由有機發光二極體形成的陣列。
下部基板可包括由可撓性樹脂形成的基板。具體而言,下部基板可包括可撓性基板,例如矽酮基板、聚醯亞胺基板、聚碳酸酯基板或聚丙烯酸酯基板,但並非僅限於此。
在下部基板的顯示區域中,彼此相交的多條驅動導線(圖中未示出)及多條感測器導線(圖中未示出)界定多個畫素域,且所述畫素域中的每一者可形成有由有機發光二極體形成的陣列,所述有機發光二極體中的每一者包括薄膜電晶體及連接至薄膜電晶體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在下部基板的非顯示區域中,可以面板內柵極(gate-in panel)的形式形成對驅動導線施加電訊號的柵極驅動器。可在顯示區域的一側或兩側形成面板內柵極電路。
薄膜電晶體藉由垂直於電流施加電場來控制流過半導體的電流,且可形成於下部基板上。薄膜電晶體可包括柵極電極、柵極絕緣層、半導體層、源極電極、及汲極電極。薄膜電晶體可為使用例如氧化銦鎵鋅(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ZnO或TiO等氧化物作為半導體層的氧化物薄膜電晶體、使用有機材料作為半導體層的有機薄膜電晶體、使用非晶矽作為半導體層的非晶矽薄膜電晶體、或使用多晶矽作為半導體層的多晶矽薄膜電晶體。
平坦化層覆蓋薄膜電晶體及電路節段以對薄膜電晶體的上表面及電路節段的上表面進行平坦化,因而使得可在上面形成有機發光二極體。平坦化層可由旋塗玻璃(spin-on-glass,SOG)薄膜、聚醯亞胺聚合物或聚丙烯酸聚合物形成,但並非僅限於此。
有機發光二極體藉由自發光而達成顯示,且可包括以陳述次序堆疊的第一電極、有機發光層及第二電極。相鄰的有機發光二極體可藉由絕緣層而彼此隔離。有機發光二極體可具有其中自有機發光層產生的光穿過下部基板而被發出的底部發光型結構,或者其中來自有機發光層的光穿過上部基板而被發出的頂部發光型結構。
保護層覆蓋有機發光二極體以保護有機發光二極體。保護層可由例如SiOx 、SiNx 、SiC、SiON、SiONC及非晶碳(a-C)等無機材料或者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環氧聚合物、醯亞胺聚合物等有機材料形成。具體而言,保護層可包括其中無機材料層及有機材料層依序堆疊一次或多次的包封層。
再次參考圖6,黏著劑層360將顯示部350a貼合至偏光板370,且可由包含(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固化劑、起始劑及矽烷偶合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形成。
偏振板370可達成對內部光的偏振或防止外部光被反射來達成顯示、或者可增大顯示的對比度。偏振板可僅由偏振器構成。作為另一選擇,偏振板可包括偏振器及形成於偏振器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上的保護薄膜。作為另一選擇,偏振板可包括偏振器及形成於偏振器的一個表面或兩個表面上的保護塗層。作為偏振器、保護薄膜及保護塗層,可使用此項技術中所已知的典型偏振器、典型保護薄膜及典型保護塗層。
觸控螢幕面板380藉由偵測到當人體或導體(例如尖筆)觸摸觸控螢幕面板時電容的變化而產生電訊號,且顯示部350a可由此種電訊號來驅動。觸控螢幕面板380是藉由對可撓性導體進行圖案化來形成,且可包括第一感測器電極及分別形成於第一感測器電極之間且與第一感測器電極相交的第二感測器電極。觸控螢幕面板380可包含導電材料,例如金屬奈米導線、導電聚合物及碳奈米管,但並非僅限於此。
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可被設置成可撓性顯示器300的最外層以保護可撓性顯示器。
儘管圖6中未示出,然而可在偏振板370與觸控螢幕面板380之間及/或在觸控螢幕面板380與可撓性窗戶薄膜390之間進一步形成黏著劑層,以增強偏振板、觸控螢幕面板及可撓性窗戶薄膜之間的耦合。黏著劑層可由包含(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固化劑、起始劑及矽烷偶合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形成。作為另一選擇,黏著劑層可包含有機奈米顆粒。儘管圖6中未示出,然而可在顯示部350a之下進一步設置偏振板以達成對內部光的偏振。
接下來,將參考圖7闡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圖7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的剖視圖。
參考圖7,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400包括顯示部350a、觸控螢幕面板380、偏振板370及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除了觸控螢幕面板380設置於偏振板370之下而非直接形成於可撓性窗戶薄膜390上以外,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實質上相同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另外,觸控螢幕面板380可與顯示部350a一起形成。在此種情形中,由於觸控螢幕面板380與顯示部350a一起形成且形成於顯示部350a上,因此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相較於根據以上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更薄及更亮,因而提供更佳的可見性。此外,觸控螢幕面板380可藉由沈積而形成,但並非僅限於此。儘管圖7中未示出,然而可在顯示部350a與觸控螢幕面板380之間、在觸控螢幕面板380與偏振板370之間、及/或在偏振板370與可撓性窗戶薄膜390之間進一步形成黏著劑層,以增強顯示器的機械強度。黏著劑層可由包含(甲基)丙烯酸酯樹脂、固化劑、起始劑及矽烷偶合劑的黏著劑組成物形成。儘管圖7中未示出,然而可在顯示部350a之下進一步設置偏振板以藉由對內部光的偏振來提供良好的所顯示影像。
接下來,將參考圖8闡述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圖8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的剖視圖。
參考圖8,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500包括顯示部350b、黏著劑層360及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可撓性窗戶薄膜390包括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除了可撓性顯示器可僅由顯示部350b驅動且偏振板及觸控螢幕面板被省略以外,根據本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實質上相同於根據所述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
顯示部350b可包括基板及形成於基板上的光學裝置。光學裝置的實例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發光二極體及液晶顯示器裝置等。顯示部350b中可更包括觸控螢幕面板。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製備式1的矽酮樹脂的方法。
可藉由以下方式來製備式1的矽酮樹脂:對矽酮單體(R1 SiO3/2 )、及包含矽酮單體(R2 SiO3/2 )的混合物或矽酮單體(R2 SiO3/2 )及所述混合物中的至少一者、矽酮單體(R4 R5 SiO2/2 )、矽酮單體(R6 R7 R8 SiO1/2 ),以及矽酮單體(SiO4/2 )進行水解及縮合。
矽酮單體(R1 SiO3/2 )可為市售產品,或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方法來製備。舉例而言,可藉由對具有異氰酸酯基(NCO)及烷氧基矽烷基的矽單體與具有羥基及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進行縮合來製備矽酮單體(R1 SiO3/2 )。具有異氰酸酯基及烷氧基矽烷基的矽酮單體可包括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羥基及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可包括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羥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對矽酮單體進行縮合時,可使用觸媒來增大反應速度。舉例而言,可使用錫觸媒(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胺觸媒等。
矽酮單體(R2 SiO3/2 )可為市售產品,或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已知的典型方法來製備。舉例而言,可藉由對具有異氰酸酯基(NCO)及烷氧基矽烷基的矽單體與具有羥基及至少兩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進行縮合來製備矽酮單體(R2 SiO3/2 )。具有異氰酸酯基及烷氧基矽烷基的矽單體可包括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具有羥基及至少兩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甲基)丙烯酸單體可包括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在對矽酮單體進行縮合時,可使用觸媒,例如錫觸媒、胺觸媒等。
矽酮單體(R3 SiO3/2 )可包括具有(甲基)丙烯酸酯基的矽單體,例如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基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及苯基三甲氧基矽烷。矽酮單體(R4 R5 SiO2/2 )可包括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矽酮單體(R6 R7 R8 SiO1/2 )可包括六甲基二矽氧烷等。矽酮單體(SiO4/2 )可包括四甲氧基矽烷、四乙氧基矽烷、四丙氧基矽烷等。
可藉由用於製備矽酮樹脂的典型方法來對單體混合物執行水解及縮合。水解可包括使單體混合物與水以及酸及鹼中的至少一者反應。具體而言,酸可包括HCl、HNO3 、乙酸、對甲苯磺酸等,且鹼可包括NaOH、KOH等。水解可在20℃至100℃下執行10分鐘至10小時,且縮合可在與水解相同的條件下在20℃至100℃下執行10分鐘至12小時。在該些條件下,可提高矽酮樹脂的製備產率。
接下來,將闡述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種製造窗戶薄膜的方法。
可藉由在基底層110上對根據實施例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進行塗佈及固化來形成可撓性窗戶薄膜100。
將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塗佈至基底層110上的方法無特別限制。舉例而言,可藉由棒塗、旋塗、浸塗、輥塗、流塗或模塗將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塗佈至基底層上,但並非僅限於此。可在基底層110上將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塗佈至5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在此厚度範圍內,可在提供良好的硬度、可撓性及可靠性的同時確保得到所期望的塗層。執行固化藉由對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進行固化來形成塗層,且所述固化可包括光固化。光固化可包括以10毫焦/平方公分至1,000毫焦/平方公分的劑量在400奈米或小於400奈米的波長下照射所塗佈組成物。在該些條件下,可將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充分固化。如此一來,根據本發明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藉由光固化來提供具有足夠硬度的窗戶薄膜而在光固化之後無需額外的熱處理或老化,藉此提高可加工性。在將塗佈至基底層110上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固化之前,所述方法可更包括對所述組成物進行乾燥。當在乾燥之後執行固化時,可防止因光固化達長的時間段而引起塗層的表面粗糙度增大。乾燥可在40℃至200℃下執行1分鐘至30小時,但並非僅限於此。
以下,將參考一些實例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應理解,提供該些實例僅用於說明,而不應被視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製備例 1 :矽酮樹脂
將包含1.0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Shin-Etsu Co., Ltd.))、0.9當量的2-羥乙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TCI Co., Ltd.))及0.1當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Sigma-Aldrich Co., Ltd.))的單體混合物100克、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X1 -Ety-O-(C=O)NH-Pry)SiO3/2 )0.9 ((Z1 -O-(C=O)NH-Pry)SiO3/2 )0.1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2 :矽酮樹脂
將包含1.0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0.9當量的4-羥丁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及0.1當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的單體混合物100克、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X1 -Buty-O-(C=O)NH-Pry)SiO3/2 )0.9 ((Z1 -O-(C=O)NH-Pry)SiO3/2 )0.1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3 :矽酮樹脂
將包含1.0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0.45當量的2-羥乙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0.45當量的4-羥丁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及0.1當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的單體混合物100克、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X1 -Ety-O-(C=O)NH-Pry)SiO3/2 )0.45 ((X1 -Buty-O-(C=O)NH-Pry)SiO3/2 )0.45 ((Z1 -O-(C=O)NH-Pry)SiO3/2 )0.1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4 :矽酮樹脂
將包含0.8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0.2當量的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BM-503,信越有限公司)、0.7當量的2-羥乙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及0.1當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的單體混合物100克及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X1 -Ety-O-(C=O)NH-Pry)SiO3/2 )0.7 ((Z1 -O-(C=O)NH-Pry)SiO3/2 )0.1 ((X2 -Pry)SiO3/2 )0.2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5 :矽酮樹脂
將包含1.0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及1.0當量的2-羥乙基丙烯酸酯(銻希愛有限公司)的單體混合物100克、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X1 -Ety-O-(C=O)NH-Pry)SiO3/2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6 :矽酮樹脂
將包含1.0當量的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BE-9007,信越有限公司)及1.0當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的單體混合物100克及0.3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以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在室溫下將該些組分攪拌了5小時,且接著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20克0.1N HCl水溶液。在50℃下將所得混合物攪拌了8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將0.04克4-甲氧基苯酚(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添加至有機層中,且接著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Z1 -O-(C=O)NH-Pry)SiO3/2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3,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製備例 7 :矽酮樹脂
將100克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矽烷(信越有限公司)及100克甲苯放入500毫升的3頸燒瓶中。接著,以矽酮單體的莫耳百分數計,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0.5莫耳%的KOH及150莫耳%的水,然後在65℃下攪拌了4小時。接著,將所述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利用400克甲苯進行了稀釋。在添加200克蒸餾水之後,藉由攪拌及沈降而移除了水層,且將此過程重複了四次。使用真空蒸餾設備自有機層移除了溶劑,以使得所製備的矽酮樹脂具有90%的固體含量。矽酮樹脂(EcSiO3/2 )具有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量測的約5,000克/莫耳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在以下實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的組分的詳細內容如下。
(A)矽酮樹脂:(A1)製備例1、(A2)製備例2、(A3)製備例3、(A4)製備例4、(A5)製備例5、(A6)製備例6、(A7)製備例7
(B)交聯劑:(B1)SR-444(沙多瑪有限公司(Sartomer Co., Ltd.))、(B2)SR-499(沙多瑪有限公司)、(B3)SR-454(沙多瑪有限公司)、(B4)CY-179(汽巴有限公司)
(C)起始劑:(C1)豔佳固(Irgacure)184(汽巴有限公司)、(C2)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酯(西格瑪奧德裡奇有限公司)實例 1
以表1所列出的重量比將製備例1的矽酮樹脂(A1)、交聯劑(B1)及(B2)、以及起始劑(C1)混合成具有5.0克的總重量,且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了5.0克甲基乙基酮,藉此製備固體含量為50重量%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
藉由邁耶(Meyer)棒塗將所製備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塗佈至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 film,厚度:80微米,三星SDI有限公司(Samsung SDI Co., Ltd.))上,在80℃下乾燥了4分鐘,且在氮氣氣氛下利用紫外光在500毫焦/平方公分條件下進行了照射,藉此形成上面具有10微米厚的塗層的窗戶薄膜。實例 2 至實例 4
除了將矽酮樹脂的種類如表1所列進行改變以外,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備了窗戶薄膜。實例 5
製備了平均粒徑為230奈米且折射率為1.48的有機奈米顆粒。有機奈米顆粒具有其中核由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PBA)形成且殼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形成的核殼結構,且以40重量%的量存在。在玻璃容器中,將4重量份所製備的有機奈米顆粒及0.005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豔佳固651)與100重量份的包括70重量%的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及30重量%的4-羥丁基丙烯酸酯的單體混合物進行了充分混合。在玻璃容器中將所溶解的氧氣置換為氮氣之後,藉由使用低壓燈(BL燈,三共有限公司(Sankyo Co., Ltd.))以紫外光照射達若干分鐘而對所述混合物進行了聚合,藉此製備黏度為約1000厘泊(cP)且含有具有羥基的部分聚合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溶液。接著,藉由向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添加0.35重量份的光聚合起始劑(c2)(豔佳固184)而製備了黏著劑組成物。藉由將所製備的黏著劑組成物塗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脫模薄膜(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ilm,PET film,厚度:50微米)上而形成了25微米厚的黏著劑薄膜。在黏著劑薄膜的上表面上放置了75微米厚的脫模薄膜後,使用低壓燈(BL燈,三共有限公司)以紫外光將黏著劑薄膜的兩個表面照射了6分鐘,藉此獲得透明黏著劑片。藉由自透明黏著劑片移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而形成了25微米厚的黏著劑層。
將黏著劑層貼合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薄膜,厚度:40微米)的一個表面及另一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厚度:40微米)的一個表面中的每一者,藉此製備其中依序堆疊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黏著劑層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三層式薄膜堆疊結構。
使用所製備的薄膜堆疊結構作為基底層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備了窗戶薄膜。實例 6
在向設置有攪拌器及溫度控制器的2升反應器中供應乾燥氮氣之後,將1,500克吡啶放置於反應器中且保持在5℃下。歷時1小時向反應器中緩慢添加了100克二氯矽烷,且接著在攪拌組分的同時歷時3小時向其中緩慢添加了70克氨。然後,向反應器中注入乾燥氮氣達30分鐘以自反應器移除剩餘的氨。藉由在乾燥氮氣氣氛下經孔徑為1微米的鐵氟龍(Teflon)過濾器過濾所獲得的白色漿料,而獲得了1,000克殘餘液體。接著,向殘餘液體中添加了1,000克乾燥二甲苯,然後使用旋轉蒸發器將自吡啶溶劑向二甲苯溶劑的替換重複三次以具有20%的固體含量。接著,藉由孔徑為0.03微米的鐵氟龍過濾器對所得產物進行了過濾,然後利用二丁醚進行替換。向所得產物中添加了三戊胺觸媒,藉此製備固體含量為18%的氫化聚矽氧氮烷溶液。
除了使用交聯劑(B3)替代了交聯劑(B1)及(B2)以外,藉由與實例1相同的方法在聚醯亞胺薄膜(厚度:80微米)上形成了窗戶塗層(厚度:10微米)。藉由旋塗將所製備的氫化聚矽氧氮烷溶液沈積至窗戶塗層上,在80℃下在對流烘箱中乾燥了5分鐘,且藉由使用紫外線照射器(CR403,SMT有限公司(SMT Co., Ltd.))在14毫瓦/平方公分條件下暴露而在4,000毫焦/平方公分下紫外線照射了135秒,然後在腔室中在85℃及85%的相對濕度(Relative Humidity,RH)條件下老化16小時,藉此形成具有二氧化矽層(厚度:250奈米)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實例 7
除了將二氧化矽層的厚度變為500奈米以外,以與實例6相同的方式製備了可撓性窗戶薄膜。比較例 1 及比較例 2
除了將矽酮樹脂的種類如表1所列進行改變以外,以與實例1相同的方式製備了各窗戶薄膜。比較例 3
藉由以下方式製備了固體含量為50重量%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表1所列出的重量比將製備例7的矽酮樹脂、交聯劑(B4)及起始劑(C2)混合成具有5.0克的總重量,然後添加5.0克甲基乙基酮。
藉由邁耶棒塗將所製備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塗佈至聚醯亞胺薄膜(PI薄膜,厚度:80微米,三星SDI有限公司)上,在80℃下乾燥了4分鐘,且在氮氣氣氛下利用紫外光在500毫焦/平方公分條件下進行了照射,然後在烘箱中在80℃下後固化了24小時,藉此形成上面具有10微米厚的塗層的窗戶薄膜。
表1
針對以下性質對在實例及比較例中製備的窗戶薄膜中的每一者進行了評估,且評估結果如表2所示。
(1)鉛筆硬度:使用鉛筆硬度測試儀(新東公司(Heidon))根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K5400在窗戶薄膜的塗層上對鉛筆硬度進行了量測。使用6B至9H鉛筆(三菱有限公司(Mitsubishi Co., Ltd.))在塗層上的鉛筆載荷為1千克、刮擦角度為45°及刮擦速度為60毫米/分鐘的條件下對鉛筆硬度進行了量測。當在使用某一鉛筆測試5次之後塗層具有一或多個刮痕時,又使用鉛筆硬度較前一鉛筆低一個等級的另一鉛筆對鉛筆硬度進行了量測。將使得在塗層上所有五次均未觀察到刮痕的鉛筆硬度值視為塗層的鉛筆硬度。
(2)耐刮性(磨損測試):將含有鋼絲絨(利貝鋼絲絨#0000)的尖頭(直徑:11毫米)放置於窗戶薄膜的窗戶塗層上,且由磨損測試儀在1.5千克的載荷下以60毫米/秒的速度移動。將此過程重複10次,且對窗戶塗層上的刮痕的數目進行了觀察。刮痕的數目越小則指示耐刮性越好。將具有一個刮痕或少於一個刮痕的窗戶薄膜評定為適合的窗戶薄膜。
(3)曲率半徑:將窗戶薄膜(寬度×長度,3公分×15公分)纏繞在用於量測曲率半徑的夾具(CFT-200R,科沃技術有限公司(Covotech Co., Ltd.))上,保持纏繞達5秒或大於5秒,自其解繞,且接著用肉眼進行觀察以判斷窗戶薄膜是否具有裂紋。此處,藉由將窗戶薄膜纏繞在夾具上以使得窗戶薄膜的塗層接觸夾具而對在壓縮方向上的曲率半徑進行了量測,且藉由將窗戶薄膜纏繞在夾具上以使得窗戶薄膜的基底層接觸夾具而對在拉伸方向上的曲率半徑進行了量測。曲率半徑被確定為在自具有最大直徑的夾具逐漸減小夾具的直徑的同時在窗戶薄膜上不會造成裂紋的夾具的最小半徑。
(4)耐衝擊性:藉由將黏著劑薄膜(厚度:50微米,OCA 8146,3M公司(3M Corporation))貼合至實例以及比較例的窗戶薄膜中的每一者,確保得到以下窗戶薄膜,即使得窗戶塗層被放置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2,500微米,三菱有限公司)的最上側上。接著,藉由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下表面上依序堆疊鋁箔及不銹鋼片(SUS片)而製備了樣本。接著,藉由使重量為5.8克且球直徑為0.7毫米的筆在距樣本的窗戶塗層為預定高度處墜落,對在鋁箔的表面及窗戶塗層的表面上形成有可用肉眼觀察到的標記的初始高度進行了量測。將此過程重複了五次,且獲得了平均值。初始高度越高則指示窗戶薄膜的耐衝擊性越高。在筆墜落測試中,4.5公分或大於4.5公分的初始高度意指窗戶薄膜將不會因當在窗戶薄膜上安裝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時產生的衝擊而受到損壞。
(5)壓痕硬度(Hv):在25℃將窗戶薄膜放置於2T鈉鈣玻璃板上,以使得窗戶薄膜的窗戶塗層被放置於最上側處。藉由以下方式對窗戶薄膜的壓痕硬度進行了量測:在20毫牛的恆定載荷下使用具有矩形基底的直金剛石稜錐形狀的微型壓痕機(拜客顆粒,biker particles)將窗戶塗層壓縮達15秒,然後蠕升5秒並鬆弛20秒。使用HM2000LT微型壓痕機(費希爾有限公司(Fisher Co., Ltd.))對壓痕硬度進行了量測。將壓痕硬度量測執行了五次,且獲得了平均值。
表2
如表2所示,實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在鉛筆硬度、壓痕硬度、耐刮性及耐衝擊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質,且具有低的曲率半徑以當在基底層或窗戶塗層的方向上進行折疊時提供良好的可撓性。此外,包括薄膜堆疊結構的實例5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相較於實例1的可撓性窗戶薄膜而言,表現出好得多的耐衝擊性。
相反,不包含式1的矽酮樹脂的比較例1及比較例2的窗戶薄膜表現出差的耐刮性。
包含具有脂環族環氧基的矽酮樹脂的比較例3的窗戶薄膜因高的曲率半徑而表現出差的可撓性,尤其當在基底層的方向上進行折疊時亦如此。
應理解,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條件下,熟習此項技術者可作出各種潤飾、改變、變更、及等效實施例。
100、150、200、250、390‧‧‧可撓性窗戶薄膜
110、110A‧‧‧基底層
110a‧‧‧第一薄膜
110b‧‧‧第二薄膜
120‧‧‧塗層
130、110c、360‧‧‧黏著劑層
140‧‧‧二氧化矽層
300、400、500‧‧‧可撓性顯示器
350a、350b‧‧‧顯示部
370‧‧‧偏振板
380‧‧‧觸控螢幕面板
圖1為二氧化矽奈米顆粒與由式1表示的矽酮樹脂的一個實例的複合物的概念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的可撓性窗戶薄膜的剖視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的剖視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的剖視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可撓性顯示器的剖視圖。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包含:由式1表示的矽酮樹脂;以及起始劑。 <式1> (R1 SiO3/2 )x (R2 SiO3/2 )y (R3 SiO3/2 )z (R4 R5 SiO2/2 )w (R6 R7 R8 SiO1/2 )u (SiO4/2 )v (其中R1 為含有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及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R2 為含有至少兩個(甲基)丙烯酸酯基及至少一個胺基甲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 R3 為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非胺基甲酸酯系單價有機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5 至C20 環烷基或者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 R4 、R5 、R6 、R7 及R8 分別獨立地為氫、含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單價有機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1 至C20 烷基、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5 至C20 環烷基或者未經取代或經取代的C6 至C30 芳基;且 0<x<1,0<y<1,0≤z<1,0≤w<1,0≤u<1,0≤v<1,且x+y+z+w+u+v=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如由式1-1所表示包含T單元及T單元: <式1-1> (R1 SiO3/2 )x (R2 SiO3/2 )y (其中R1 及R2 與在式1中所定義的相同;並且0<x<1,0<y<1,且x+y=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由式1-1表示的所述矽酮樹脂包含由式1-1-1至式1-1-10表示的矽酮樹脂: <式1-1-1>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式1-1-2> ((X-Bu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式1-1-3> ((X-Pr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式1-1-4>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式1-1-5> ((X-Bu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式1-1-6> ((X-Pr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其中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Ety為伸乙基,Pry為伸丙基,Buty為伸丁基,Z由式A表示,且W由式D表示: <式A>(其中*為連接位點且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式D>(其中*為連接位點;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並且0<x<1,0<y<1,且x+y=1)) <式1-1-7> ((X-Ety-O-(C=O)NH-Pry)SiO3/2 )x1 ((X-Buty-O-(C=O)NH-Pry)SiO3/2 )x2 ((Z-O-(C=O)NH-Pry)SiO3/2 )y <式1-1-8> ((X-Ety-O-(C=O)NH-Pry)SiO3/2 )x1 ((X-Pry-O-(C=O)NH-Pry)SiO3/2 )x2 ((Z-O-(C=O)NH-Pry)SiO3/2 )y <式1-1-9> ((X-Ety-O-(C=O)NH-Pry)SiO3/2 )x1 ((X-Buty-O-(C=O)NH-Pry)SiO3/2 )x2 ((W-O-(C=O)NH-Pry)SiO3/2 )y <式1-1-10> ((X-Ety-O-(C=O)NH-Pry)SiO3/2 )x1 ((X-Pry-O-(C=O)NH-Pry)SiO3/2 )x2 ((W-O-(C=O)NH-Pry)SiO3/2 )y (其中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Ety為伸乙基,Pry為伸丙基,Buty為伸丁基,Z由式A表示,且W由式D表示: <式A>(其中*為連接位點且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式D>(其中*為連接位點,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並且0<x1<1,0<x2<1,0<y<1,且x1+x2+y=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在式1-1中,x及y被設定成滿足0.50≤x≤0.99,0.01≤y≤0.50,且x+y=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如由式1-2所表示包含T單元、T單元及T單元: <式1-2> (R1 SiO3/2 )x (R2 SiO3/2 )y (R3 SiO3/2 )z (其中R1 、R2 及R3 與在式1中所定義的相同;並且0<x<1,0<y<1,0<z<1,且x+y+z=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式1-2的所述矽酮樹脂包含由式1-2-1至式1-2-10表示的矽酮樹脂: <式1-2-1>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2> ((X-Bu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3> ((X-Pr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4>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MeSiO3/2 )z <式1-2-5> ((X-Ety-O-(C=O)NH-Pry)SiO3/2 )x ((Z-O-(C=O)NH-Pry)SiO3/2 )y (PhSiO3/2 )z <式1-2-6>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7> ((X-Bu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8> ((X-Pr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X-Pry)SiO3/2 )z <式1-2-9>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MeSiO3/2 )z <式1-2-10> ((X-Ety-O-(C=O)NH-Pry)SiO3/2 )x ((W-O-(C=O)NH-Pry)SiO3/2 )y (PhSiO3/2 )z (其中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Ety為伸乙基,Pry為伸丙基,Buty為伸丁基,Me為甲基,Ph為苯基,Z由式A表示,且W由式D表示: <式A>(其中*為連接位點且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 <式D>(其中*為連接位點;X為(甲基)丙烯酸酯基);並且0<x<1,0<y<1,0<z<1,且x+y+z=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在式1-2中,x、y及z被設定成滿足0.50≤x≤0.95,0.01≤y≤0.40,0.01≤z≤0.40,且x+y+z=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更包含:交聯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交聯劑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單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及所述交聯劑計,存在20重量份至90重量份的量的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且存在10重量份至80重量份的量的所述交聯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更包含:奈米顆粒。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奈米顆粒是利用(甲基)丙烯酸酯基來進行表面處理。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的至少一部分偶合至所述奈米顆粒以形成複合物。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在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與偶合至所述奈米顆粒的所述式1的矽酮樹脂的所述複合物的混合物中存在0.1重量%至70重量%的量的所述奈米顆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其中所述奈米顆粒包括二氧化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更包含:具有環氧基的丙烯酸環氧樹脂。
  17. 一種可撓性窗戶薄膜,包括:基底層;及塗層,形成於所述基底層上,其中所述可撓性窗戶薄膜具有3H或高於3H的鉛筆硬度、在拉伸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且在壓縮方向上具有5.0毫米或小於5.0毫米的曲率半徑。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塗層是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形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基底層包括薄膜堆疊結構,所述薄膜堆疊結構包括經由黏著劑層堆疊於彼此上方的至少兩個薄膜。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薄膜堆疊結構包括第一薄膜、第二薄膜及所述黏著劑層,所述黏著劑層夾置於所述第一薄膜與所述第二薄膜之間以使得所述第一薄膜經由所述黏著劑層堆疊於所述第二薄膜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黏著劑層是由包含以下組分的黏著劑組成物形成:含羥基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單體混合物;起始劑;以及巨單體及有機奈米顆粒中的至少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第一薄膜及所述第二薄膜中的每一者具有10微米至100微米的厚度,且所述黏著劑層具有10微米至75微米的厚度。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更包括:形成於所述塗層上的二氧化矽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矽層包含氫化聚矽氮烷及氫化聚矽氧氮烷中的至少一者。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可撓性窗戶薄膜,更包括:形成於所述二氧化矽層上的功能性表面層。
TW106134408A 2016-10-11 2017-10-05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TWI654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31609 2016-10-11
??10-2016-0131609 2016-10-11
??10-2017-0004438 2017-01-11
KR20170004438 2017-01-11
??10-2017-0068087 2017-05-31
KR1020170068087A KR102358065B1 (ko) 2016-10-11 2017-05-31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5975A true TW201815975A (zh) 2018-05-01
TWI654256B TWI654256B (zh) 2019-03-21

Family

ID=62088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4408A TWI654256B (zh) 2016-10-11 2017-10-05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58065B1 (zh)
TW (1) TWI654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94719B1 (ko) * 2020-09-04 2023-10-27 에스케이마이크로웍스솔루션즈 주식회사 폴리아마이드계 복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98063A (ko) 2020-12-31 2022-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87412A (ko) 2012-12-29 2014-07-09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가스 배리어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227513B2 (en) 2014-11-01 2019-03-12 Samsung Sdi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adhesive film prepared from the same and display member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845081B1 (ko) * 2014-11-28 2018-04-0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08163B1 (ko) * 2014-12-03 2018-10-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08164B1 (ko) * 2014-12-04 2018-10-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48020B1 (ko) * 2015-02-16 2017-06-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58065B1 (ko) 2022-02-09
TWI654256B (zh) 2019-03-21
KR20180040065A (ko) 2018-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7571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80749B (zh) 接著劑組成物、由其製作的接著膜以及含有其的顯示器構件
CN106318241B (zh) 粘合剂膜和包括粘合剂膜的显示部件
US10676654B2 (en) Adhesive film, optical member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170166786A1 (en) Adhesive sheet and optic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TWI589663B (zh) 黏合膜和包含其的顯示構件
TWI681027B (zh) 黏著膜、包含其的光學構件、包含其的窗膜和包含其的光學顯示器
US20170306194A1 (en) Adhesive film, optical member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2063208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760908B2 (en) Adhesive film, optical member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1019566B (zh) 粘着膜、包含其的光学构件以及包含其的光学显示器
TW201920569A (zh) 接著膜及包括其的光學構件
TWI662082B (zh)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而成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KR102018362B1 (ko) 표시 장치용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048916A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KR102017940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KR102374305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54256B (zh) 用於窗戶薄膜的組成物以及使用此組成物製備出的可撓性窗戶薄膜
CN113166599A (zh) 多孔粘合膜、包含其的光学元件及包含其的光学显示装置
US20220332986A1 (en) (meth)acrylic adhesive film, optical member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KR101960584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KR101967026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KR102021654B1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
US20230407141A1 (en) Adhesive film, optical member comprising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20190074822A (ko) 윈도우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플렉시블 윈도우 필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