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4349A -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14349A TW201814349A TW105131863A TW105131863A TW201814349A TW 201814349 A TW201814349 A TW 201814349A TW 105131863 A TW105131863 A TW 105131863A TW 105131863 A TW105131863 A TW 105131863A TW 201814349 A TW201814349 A TW 20181434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axis
- optical imaging
- object side
- lens sys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光學成像鏡片系統能同時滿足大視角、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於電子裝置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及取像裝置。
近年來,隨著小型化攝影鏡頭的蓬勃發展,微型取像模組的需求日漸提高,且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畫素尺寸縮小,再加上現今電子產品以功能佳且輕薄短小的外型為發展趨勢。因此,具備良好成像品質的小型化攝影鏡頭儼然成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
隨著科技的演進,對於攝像功能的需求也日益上升,由於攝影裝置的微型化,進而促成對短總長鏡頭的要求,所期望之視角逐漸增大,對於成像品質的要求亦有所提升。然而,受限於材料成型及組裝技術等因素影響,在視角、鏡頭大小與成像品質間並不容易達成平衡,兩片透鏡式以及三片透鏡式的鏡頭已難以達到對於成像的基本要求。而於傳統之四片透鏡式鏡頭中,由於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之透鏡間距過於狹小,因此當鏡頭設計成符合短總長及較大視角的需求時,較難以兼顧周邊亮度及成像品質。
因此,因應攝影鏡頭的應用發展,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同時滿足大視角、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質之需求的光學系統。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其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包含四片透鏡,並且藉由適當配置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的間距並滿足特定條件,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同時滿足大視角、微型化及高成像品質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6 < f/f23 < 2.0;
-1.00 < R5/R6 < 1.25;以及
0.20 < T12/T34 < 1.40。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6 < f/f23 < 2.0;
-0.60 < R5/R6 < 1.25;以及
0.20 < T12/T34 < 1.70。
本發明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包含任一前述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與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成像面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
當f/f23滿足上述條件時,可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屈折力分布較為均勻,進而減少第一透鏡之屈折力,以降低第一透鏡所產生之球差及像差;此外能使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於適當之屈折力範圍,修正第一透鏡所產生像差以維持良好之成像品質。
當R5/R6滿足上述條件時,能減少球差產生,同時使第三透鏡之面型能配合第二及第四透鏡以增加成像面之面積;此外,可減少第三透鏡之厚度,進而增加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之間距以減少像差產生,並增加成像面的面積,同時使第四透鏡能有足夠自由度可發揮其特色,進而增強成像面周邊相對照度並修正周邊像差及像彎曲。另外,由於第三透鏡之形狀選擇,可增加第二透鏡形狀的自由度,使能形成屈折力較強之第二透鏡並增大視角。
當T12/T34滿足上述條件時,能更進一步地確保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間能有足夠間距,以減少像差產生,並增加成像面的面積,同時使第四透鏡能有足夠自由度可發揮其特色,進而增強成像面周邊相對照度並修正周邊像差及像彎曲;此外,亦能維持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間距於適當之範圍,使色差修正更為完善。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其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藉此,可縮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總長度而有助於維持其小型化。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藉此,可修正第一透鏡產生的像差。
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藉此,能將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正屈折力適當分布到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有助於降低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敏感度。
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藉此,可修正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佩茲伐和數(Petzval sum)以使成像面更平坦,並能加強像散的修正。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可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藉此,有助於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其滿足下列條件:-0.16 < f/f23 < 2.0。藉此,可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屈折力分布較為均勻,進而減少第一透鏡之屈折力,以降低第一透鏡所產生之球差及像差,此外能使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於適當之屈折力範圍,修正第一透鏡所產生像差以維持良好之成像品質。較佳地,其可進一步滿足下列條件:-0.05 < f/f23 < 1.0。藉此,能進一步調整第二透鏡及第三透鏡的屈折力強度,有效減少像差產生及增加成像面的面積,並有助於增加成像面周邊之相對照度。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1.00 < R5/R6 < 1.25。藉此,搭配於近光軸處為凸面的第三透鏡物側表面,有助於減少球差產生,同時使第三透鏡之面型能配合第二及第四透鏡進而增加成像面之面積;此外可減少第三透鏡之厚度,進而增加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之間距,以減少像差產生並增加成像面的面積,同時使第四透鏡能有足夠自由度可發揮其特色,進而增強成像面周邊相對照度並修正周邊像差及像彎曲;此外,由於適當選擇第三透鏡的形狀,故可增加設計第二透鏡形狀的自由度,有助於使第二透鏡具有較強之屈折力,並且能增大視角。較佳地,其可進一步滿足下列條件:-0.60 < R5/R6 < 1.25。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0.20 < T12/T34 < 1.70。藉此,能確保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間能有足夠間距,以減少像差產生,並增加成像面的面積,同時使第四透鏡能有足夠自由度可發揮其特色,進而增強成像面周邊相對照度並修正周邊像差及像彎曲;此外,能維持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之間距於適當範圍,使色差修正更為完善。較佳地,其可進一步滿足下列條件:0.20 < T12/T34 < 1.40。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可以同時滿足-1.00 < R5/R6 < 1.25以及0.20 < T12/T34 < 1.40的條件。或者,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可以同時滿足-0.60 < R5/R6 < 1.25以及0.20 < T12/T34 < 1.70的條件。當R5/R6以及T12/T34的條件被同時滿足時,能加強上述各條件所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而更加提升成像品質。
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 < V3/V2 < 3.5。藉此,能修正第一透鏡產生的色差,並在色差及像散的修正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5 < CT1/CT2 < 2.80。藉此,能讓第一及第二透鏡有適當之厚度,使第一透鏡能有足夠之屈折力強度,同時避免第一透鏡之面形過於彎曲以降低面反射產生,並能降低透鏡成形時對於製造性公差之敏感度;此外,亦能適當配置第二透鏡之厚度,以修正第一透鏡產生之色差。
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2 < T34/T23 < 5.5。藉此,能進一步確保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之間有足夠間距,以減少像差產生,並可增加成像面的面積;此外,亦能調整第二及第三透鏡之間距,達成增加成像面面積及降低成像面入射角之適當平衡。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為Tmax,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為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 Tmax/Tmin < 6.0。藉此,可使相鄰各透鏡之間距不會過大或過小,以達到縮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總長度之效果,同時也能降低組裝透鏡時的困難度。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BL/SD42 < 0.52。藉此,能有效縮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後焦距,進一步地縮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總長度,同時能增大光線之有效區域,進而增加成像面的面積,並可降低光線於成像面之入射角以及提高成像面周邊的相對照度。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 R3/R4 < 1.0。藉此,有助於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具有較大視角,並能配合第三透鏡以增大成像面的面積。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0 < T34/(T12+T23) < 1.45。藉此,能進一步調整各相鄰透鏡之間距的比例,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於較大視角的情況下,第一至第三透鏡能保有足夠強度之屈折力以維持成像品質,同時能給予第四透鏡足夠自由度,增加周邊之進光量以及減少離軸視場的像差。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為Yc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1,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Yc41/SD41 < 0.50。藉此,能在修正周邊像差之同時降低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周邊之面形彎曲程度,以減少面反射並且降低製造性公差對於周邊成像品質之影響。請參照圖21,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參數Yc41的示意圖,其中臨界點Pc係為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的凹臨界點。
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5 < f3/f2 < -0.65。藉此,能進一步調配第二及第三透鏡之焦距,可有效修正像差並且增大成像面面積,同時亦能降低成像面的入射角,進而增加成像面周邊之相對照度,並有助於減少周邊像差及縮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總長。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可以比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藉此,當第四透鏡的形狀被配置以修正周邊像差時,有助於平衡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之面形,以降低製造性公差之影響。請參照圖21,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R7max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P與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O。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中心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SAG41|,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SAG41|/CT4 < 1.3。藉此,有助於減低透鏡周邊之彎曲程度,進而減少面反射,以及降低製造性公差對於周邊像差修正之影響。請參照圖21,係繪示有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參數|SAG41|的示意圖。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透鏡的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可以增加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另當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透鏡表面上設置非球面(ASP),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所需使用透鏡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光學總長度。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凸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凹面可位於透鏡表面近光軸處。若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區域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之屈折力或焦距可為透鏡於近光軸處之屈折力或焦距。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之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之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之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之曲面。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光闌,其可位於第一透鏡之前、各透鏡之間或最後一透鏡之後,該光闌的種類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可用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本發明揭露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光圈之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系統的視場角,使鏡頭組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包含前述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成像面上。較佳地,該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支持裝置(Holder Member)或其組合。
請參照圖22、23與24,取像裝置10可多方面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如圖22所示)、平板電腦(如圖23所示)與穿戴式裝置(如圖24所示)等電子裝置。較佳地,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顯示單元、儲存單元、暫儲存單元(RAM)或其組合。
本發明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光學系統中,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本發明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體感遊戲機與穿戴式裝置等電子裝置中。前揭電子裝置僅是示範性地說明本發明的實際運用例子,並非限制本發明之取像裝置的運用範圍。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及圖2,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1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100、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光闌101、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IR-cut Filter)150與成像面1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170設置於成像面1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110-1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1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32於近光軸處為平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1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1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1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1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140及成像面1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交點的切面的相對距離;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 3.30公釐(mm),Fno = 2.06,HFOV = 40.2度(deg.)。
第二透鏡120的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130的色散係數為V3,其滿足下列條件:V3/V2 = 2.74。
第一透鏡11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CT1/CT2 = 2.07。
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T12/T34 = 0.73。
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T34/(T12+T23) = 0.89。
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T34/T23 = 2.52。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為Tmax,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為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Tmax/Tmin = 2.52。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所有間隔距離當中的最大值(即Tmax = T34),且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所有間隔距離當中的最小值(即Tmin = T23)。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142至成像面160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142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2,其滿足下列條件:BL/SD42 = 0.46。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121的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像側表面122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R3/R4 = 0.20。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131的曲率半徑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132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5/R6 = 0.00。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的綜合焦距為f23,其滿足下列條件:f/f23 = 0.19。
第二透鏡120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f3/f2 = -0.92。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的中心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SAG41|,第四透鏡140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SAG41|/CT4 = 0.58。
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為Yc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141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1,其滿足下列條件:Yc41/SD41 = 0.33。
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圖1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公釐(mm),且表面0到13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到A16則表示各表面第4到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3及圖4,其中圖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3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2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250與成像面2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270設置於成像面2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210-2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2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1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2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2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2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2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2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2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240及成像面2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5及圖6,其中圖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5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3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光闌301、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350與成像面3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370設置於成像面3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310-3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3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3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3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3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3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340及成像面3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7及圖8,其中圖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7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4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400、第一透鏡410、光闌401、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450與成像面4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470設置於成像面4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410-4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4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4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4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4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4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4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440及成像面4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9及圖10,其中圖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9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5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550與成像面5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570設置於成像面5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510-5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5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22於近光軸處為平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5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5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5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5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5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540及成像面5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圖11及圖12,其中圖1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1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6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650與成像面6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670設置於成像面6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610-6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6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6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6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6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6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6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640及成像面6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圖13及圖14,其中圖1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3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7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700、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750與成像面7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770設置於成像面7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710-7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72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7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7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7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7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7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7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7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7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740及成像面7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圖15及圖16,其中圖1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5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8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810、光圈800、第二透鏡820、第三透鏡830、第四透鏡8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850與成像面8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870設置於成像面8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810-8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8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8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8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8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8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8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8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8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8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8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8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840及成像面8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圖17及圖18,其中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7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9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900、第一透鏡910、光闌901、第二透鏡920、第三透鏡930、第四透鏡9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950與成像面9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970設置於成像面9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910-9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9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9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9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9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3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9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9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9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9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9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9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9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9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940及成像面9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圖19及圖20,其中圖1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圖2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由圖19可知,取像裝置包含光學成像鏡片系統(未另標號)與電子感光元件1070。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1000、第一透鏡1010、第二透鏡1020、第三透鏡1030、第四透鏡104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050與成像面1060。其中,電子感光元件1070設置於成像面1060上。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1010-1040)總數為四片。
第一透鏡10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1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1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10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21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02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三透鏡10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103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32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10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041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042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兩表面皆為非球面,其物側表面1041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其像側表面1042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1041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物側表面1041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
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1050的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四透鏡1040及成像面106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九以及表二十。
第十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取像裝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光圈
101、301、401、9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成像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電子感光元件
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f‧‧‧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no‧‧‧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光圈值
HFOV‧‧‧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O‧‧‧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
Pc‧‧‧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的凹臨界點
P‧‧‧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7max‧‧‧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
|SAG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中心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
SD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SD4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max‧‧‧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
Tmin‧‧‧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
V2‧‧‧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
V3‧‧‧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
Yc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光圈
101、301、401、9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10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10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10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10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10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10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10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10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10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10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1050‧‧‧紅外線濾除濾光元件
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0、1060‧‧‧成像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870、970、1070‧‧‧電子感光元件
BL‧‧‧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f‧‧‧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no‧‧‧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光圈值
HFOV‧‧‧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O‧‧‧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
Pc‧‧‧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的凹臨界點
P‧‧‧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
R3‧‧‧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7max‧‧‧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
|SAG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中心至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
SD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SD4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34‧‧‧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max‧‧‧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
Tmin‧‧‧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
V2‧‧‧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
V3‧‧‧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
Yc41‧‧‧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3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5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十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2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參數Yc41、|SAG41|的示意圖。 圖22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3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另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4繪示依照本發明的再另一種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Claims (28)
- 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 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以及 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6 < f/f23 < 2.0; -1.00 < R5/R6 < 1.25;以及 0.20 < T12/T34 < 1.4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其滿足下列條件: -0.05 < f/f23 < 1.0;以及 2.0 < V3/V2 < 3.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 1.55 < CT1/CT2 < 2.80。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1.2 < T34/T23 < 5.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為Tmax,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為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1.0 < Tmax/Tmin < 6.0。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2,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BL/SD42 < 0.5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 R3/R4 < 1.0。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60 < T34/(T12+T23) < 1.4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與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為Yc41,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1,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Yc41/SD41 < 0.5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 -1.55 < f3/f2 < -0.6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中心至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SAG41|,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SAG41|/CT4 < 1.3。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該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一成像面上。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取像裝置。
- 一種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 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以及 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凸臨界點,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透鏡總數為四片,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16 < f/f23 < 2.0; -0.60 < R5/R6 < 1.25;以及 0.20 < T12/T34 < 1.70。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的綜合焦距為f23,該第二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3,其滿足下列條件: -0.05 < f/f23 < 1.0;以及 2.0 < V3/V2 < 3.5。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 1.55 < CT1/CT2 < 2.80。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1.2 < T34/T23 < 5.5。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大值為Tmax,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中各兩相鄰透鏡於光軸上之間隔距離的最小值為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1.0 < Tmax/Tmin < 6.0。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2,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BL/SD42 < 0.52。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 R3/R4 < 1.0。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34,其滿足下列條件: 0.60 < T34/(T12+T23) < 1.45。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與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且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離軸處具有至少一凹臨界點,且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最接近光軸之凹臨界點與光軸間之垂直距離為Yc41,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為SD41,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Yc41/SD41 < 0.50。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其滿足下列條件: -1.55 < f3/f2 < -0.65。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投影到光軸上的投影點比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於光軸上的交點更靠近一被攝物;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中心至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於光軸上的水平距離為|SAG41|,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SAG41|/CT4 < 1.3。
-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光學成像鏡片系統;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該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光學成像鏡片系統的一成像面上。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27所述之取像裝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1863A TWI604219B (zh) | 2016-10-03 | 2016-10-03 |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201610910097.9A CN107894646B (zh) | 2016-10-03 | 2016-10-19 | 光学成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US15/363,885 US9995908B2 (en) | 2016-10-03 | 2016-11-29 | Optical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31863A TWI604219B (zh) | 2016-10-03 | 2016-10-03 |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04219B TWI604219B (zh) | 2017-11-01 |
TW201814349A true TW201814349A (zh) | 2018-04-16 |
Family
ID=6102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31863A TWI604219B (zh) | 2016-10-03 | 2016-10-03 |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95908B2 (zh) |
CN (1) | CN107894646B (zh) |
TW (1) | TWI60421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3290B (zh) * | 2021-02-01 | 2022-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6182B (zh) | 2018-07-12 | 2020-10-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689746B (zh) | 2019-03-22 | 2020-04-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5185065A (zh) | 2019-06-25 | 2022-10-14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3625420B (zh) * | 2020-05-06 | 2022-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和终端 |
CN114252974B (zh) * | 2020-09-21 | 2023-11-03 | 光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95610B2 (ja) | 1998-09-30 | 2004-02-09 |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 一眼レフカメラの接眼光学系 |
CN100543509C (zh) | 2004-08-20 | 2009-09-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数码相机镜头 |
JP4940704B2 (ja) | 2005-03-17 | 2012-05-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該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
JP4940740B2 (ja) | 2006-04-13 | 2012-05-3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
JP4932510B2 (ja) | 2007-01-30 | 2012-05-1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WO2008102648A1 (ja) | 2007-02-19 | 2008-08-28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
CN101373257B (zh) * | 2007-08-22 | 2010-06-2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成像镜头 |
JP4947423B2 (ja) | 2007-08-29 | 2012-06-06 |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 |
WO2009061519A1 (en) | 2007-11-07 | 2009-05-14 | Tessera Technologies Hungary Kft. | Customized depth of field optical system and compact fast lens architecture |
TWM347577U (en) * | 2008-05-28 | 2008-12-21 |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 Four lenses imaging pickup system |
TWI395992B (zh) | 2008-07-25 | 2013-05-11 | Largan Precision Co | 四片式攝影光學鏡組 |
JP5321954B2 (ja) | 2008-08-28 | 2013-10-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US8559118B2 (en) | 2009-11-18 | 2013-10-15 |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Europe Limited | Fixed focal length optical lens architecture providing a customized depth of focus optical system |
JP5577531B2 (ja) * | 2010-08-23 | 2014-08-27 | 株式会社オプトロジック | 撮像レンズ |
JP2012058407A (ja) | 2010-09-07 | 2012-03-22 | Fujifilm Corp |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
US20130163101A1 (en) | 2010-09-09 | 2013-06-27 | Yasunari Fukuta | Image capturing lens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
JP2012068292A (ja) | 2010-09-21 | 2012-04-05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TWI410692B (zh) | 2010-10-20 | 2013-10-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攝像鏡組 |
JPWO2012160983A1 (ja) | 2011-05-20 | 2014-07-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JP5644681B2 (ja) | 2011-06-03 | 2014-12-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TWI434063B (zh) | 2011-06-27 | 2014-04-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影像擷取鏡組 |
CN103076671B (zh) * | 2012-08-27 | 2016-05-11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
WO2014034432A1 (ja) | 2012-08-31 | 2014-03-0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
TWI461729B (zh) | 2013-03-20 | 2014-11-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結像系統 |
TWI485463B (zh) * | 2013-11-01 | 2015-05-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成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
KR101834393B1 (ko) | 2014-08-08 | 2018-04-13 | 포토내이션 리미티드 | 이미지 획득 장치용 광학계 |
JP5667323B1 (ja) * | 2014-09-03 | 2015-02-12 | エーエーシー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セ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Shenzhen)Co.,Ltd | 撮像レンズ |
TWI518362B (zh) * | 2014-10-24 | 2016-01-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57429B (zh) * | 2015-01-21 | 2016-11-11 |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成像系統(四) |
TWI545365B (zh) * | 2015-02-17 | 2016-08-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51883B (zh) | 2015-03-31 | 2016-10-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65966B (zh) * | 2015-07-24 | 2017-01-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攝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585455B (zh) * | 2015-10-20 | 2017-06-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2016
- 2016-10-03 TW TW105131863A patent/TWI604219B/zh active
- 2016-10-19 CN CN201610910097.9A patent/CN107894646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29 US US15/363,885 patent/US9995908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3290B (zh) * | 2021-02-01 | 2022-05-0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095243A1 (en) | 2018-04-05 |
US9995908B2 (en) | 2018-06-12 |
CN107894646B (zh) | 2019-08-16 |
TWI604219B (zh) | 2017-11-01 |
CN107894646A (zh) | 2018-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5261B (zh) | 攝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449948B (zh) |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 | |
TWI484215B (zh) | 光學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TWI487939B (zh) | 光學攝影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I474038B (zh) | 成像系統鏡片組 | |
TWI457591B (zh) | 攝影系統鏡片組 | |
TWI438478B (zh) | 取像光學鏡片系統 | |
TWI550306B (zh) |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730618A (zh) |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452334B (zh) |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組 | |
TWI604219B (zh) |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I485463B (zh) | 成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 |
TWI537589B (zh) | 光學取像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706659A (zh) |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631356A (zh) | 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631355A (zh) | 攝影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809779A (zh) | 影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721220A (zh)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727302A (zh) | 成像用光學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621379A (zh) | 取像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712388A (zh) | 影像擷取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435383A (zh) | 取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TW201727304A (zh) |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TW201439583A (zh) | 攝影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
TW201305596A (zh) | 光學攝像系統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