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9460A - 風力發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風力發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9460A
TW201809460A TW106125314A TW106125314A TW201809460A TW 201809460 A TW201809460 A TW 201809460A TW 106125314 A TW106125314 A TW 106125314A TW 106125314 A TW106125314 A TW 106125314A TW 201809460 A TW201809460 A TW 2018094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ind speed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or
nacel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角谷啓
山本幸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9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946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08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wherein the generator is controlled b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ime mov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F03D13/25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ffshore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2Adjusting aer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blades
    • F03D7/0224Adjusting blade pi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7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by measures acting on the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03D7/043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log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2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 H02K7/18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wherein the turbine is a wind turbine
    • H02K7/1838Generators mounted in a nacelle or similar structure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90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 F05B2240/93Mount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on a structure floating on a liquid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82Forecasts
    • F05B2260/821Parameter estimation or predi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30Control parameters, e.g. input parameters
    • F05B2270/32Win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安定化浮體姿勢的風力發電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揭示出風力發電系 統(1),係具備:轉子(4),其係具有可以改變槳距角度的葉片(2),受風而旋轉;以及發電機(6),其係使用轉子(4)的旋轉能量來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具備控制被包含在風力發電系統(1)的機器之控制裝置(10);控制裝置(10),係在為發電機(6)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以及為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之情況下,根據施加到風力發電系統(1)的風速,前饋控制指定到發電機(6)之發電機力矩而調整輸入能量的變化。

Description

風力發電系統
本發明有關風力發電系統,特別是有關適當減低發生在浮體的前後方向的振動之風力發電系統。
最近幾年,擔心起因於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所致之地球暖化、或化石燃料的枯竭所致之能量不足,追求二氧化碳排出的減低、或能量自給率的提升。為了這些實現面,不排出二氧化碳,不利用依賴進口的化石燃料,用風力或太陽光等由自然可得的可再生能源,來有效導入可發電的發電系統。
也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系統中,不像有太陽光發電系統那般因日照所致之陡峭的輸出變化之風力發電系統,係可以做為比較安定的發電輸出之發電系統而受到注目。而且,與陸地上相比較,設置在風速高、風速變化少的海上之風力發電系統也作為有力的發電系統而受到注目著。尚且,風力發電系統係因風速而轉子的能量轉換效率有異的緣故,實施轉子旋轉速度的運轉範圍可變之可變速運轉。
上述可變速控制乃是可以有效調整風力發電 系統的發電電力之手段,但是,在該風力發電系統設置在浮在海上的地基(以下,稱為浮體)的情況下,是發生有使浮體的前後方向的角度(浮體的情況的短艙槳距角度)的固有振動激勵亦即共振之情況。該振動一般稱為負阻尼(negative damping)現象。負阻尼現象的發生原因,乃是因上述可變速控制所致之葉片槳距角度的操作。為了把轉子旋轉速度(或是發電機旋轉速度)保持在額定值而操作葉片槳距角度,但是就像是激勵了短艙槳距角度的固有振動那般,轉子會使得從風受到前後方向的力也就是推力增減。若不施以對策的話,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振幅增加,會關連到塔或其他構造物的負載增加、疲勞累積。
作為抑制上述負阻尼現象的手段,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風力發電裝置及其主動式抑振方法以及風車塔」。概要的說,乃是「根據安裝在短艙並檢測該短艙的振動的加速度之加速度計、以及經由前述加速度計檢測出的加速度,為了消除前述短艙的振動,算出用於使推力發生在前述風車葉片的該風車葉片的槳距角」之手段。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599350號公報
在風力發電系統中,始維持發電機或是轉子的旋轉速度為額定之風速、與始維持發電電力為額定之風速為相異,始維持發電機或是轉子在額定旋轉速度之風速這一方要比始維持在額定發電電力之風速還要小。接著,在僅進行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的情況下,變成在到達本來的額定發電電力之前使葉片的槳距角開始朝順槳側轉移的緣故,所以也一併進行電力控制,一直到到達額定發電電力,應把來自風的輸入能量確保在最大限度,遂把葉片的槳距角持續固定在小槳側。
在此,有關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與電力控制之兩者的關係,係在發電機始維持在額定旋轉速度的風速以下,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發電電力之雙方增大的緣故,變成指向相互相同的方向的(小槳側的)槳距角。而且,在始維持在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上的情形下,發電機旋轉側及發電電力之雙方為了維持在某數值,果然,變成指向相互相同的方向的槳距角。在另一方面,在始維持在額定旋轉速度的風速與始維持在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之間的風速範圍內,是有必要一邊維持發電機旋轉速度,一邊增大發電電力,變成雙方恐會指向相異方向的槳距角。
發明人明確了解到,透過專利文獻1記載般的風車葉片的槳距角的控制,短艙的振動減低與風速無關,但是,如上述般在始維持在額定旋轉速度的風速與始維持在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之間的風速範圍內,通過相同的葉 片的槳距角所進行的控制的自由度來與其他的風速範圍比較是比較小,在振動減低方面是有改善的餘地。在此本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風力發電系統或是風力發電系統的運轉方法,係可以圖求在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而且發電機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的範圍中的振動抑制。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有關本發明風力發電系統,係具備:轉子,其係具有可以改變槳距角度的葉片,受風而旋轉;以及發電機,其係使用前述轉子的旋轉能量來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具備控制被包含在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機器之控制裝置;前述控制裝置,係在為前述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以及為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之情況下,根據施加到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風速,前饋控制指定到前述發電機之發電機力矩而調整輸入能量的變化。
而且,有關本發明的風力發電系統的運轉方法,該風力發電系統具備:轉子,其係具有可以改變槳距角度的葉片,受風而旋轉;以及發電機,其係使用前述轉子的旋轉能量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在為前述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以及為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之情況下,根據施加到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風速,前饋控制指定到前述發電機之發電機力矩而調整輸入能量 的變化。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風力發電系統或是風力發電系統的運轉方法,係可以圖求在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而且發電機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的範圍中的振動抑制。
1‧‧‧風力發電系統
2‧‧‧葉片
3‧‧‧轂
4‧‧‧轉子
5‧‧‧短艙
6‧‧‧發電機
7‧‧‧電力調整系統
8‧‧‧槳距致動器
9‧‧‧塔
10‧‧‧控制器
11‧‧‧旋轉速度感測器
12‧‧‧短艙槳距角度感測器
13‧‧‧風速感測器
50‧‧‧葉片變形量計測感測器
60‧‧‧塔變形量計測感測器
[圖1]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構成概要之圖。
[圖2]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之安裝到風力發電系統1的控制器10的運轉控制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3]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之安裝到運轉控制手段23的運轉控制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4]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之安裝到運轉控制手段24的運轉控制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5]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風速與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葉片槳距角度的關係之概略圖。
[圖6]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指定風速條件中的風速、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 度、發電機力矩、發電電力、葉片槳距角度、及短艙槳距角度的變化概略之時序圖。
[圖7]為表示不實施本發明的情況下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風速與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發電機力矩的關係之概略圖。
[圖8]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運轉控制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9]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運轉控制手段32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10]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運轉控制手段32a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11]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指定風速條件中的風速、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發電機力矩、發電電力、葉片槳距角度、及短艙槳距角度的變化概略之時序圖。
[圖12]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32的處理概要之流程。
[圖13]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中,在控制器10的處理內不能演算短艙風速的情況下之風速與發電電力、及發電機旋轉速度的關係之概略圖。
[圖14]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構成概要之圖。
[圖15]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 制器10的短艙風速演算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16]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短艙風速演算手段的處理中的葉片變形量與短艙風速的關係之概略圖。
[圖17]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構成概要之圖。
[圖18]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短艙風速演算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圖19]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短艙風速演算手段的處理中的塔變形量與短艙風速的關係之概略圖。
[圖20]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之安裝到控制器10的短艙風速演算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
以下,使用圖面,具體說明有關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尚且,下述終歸到底是實施例,並非是要把本發明的實施態樣限定到下述實施例。
[參考例]
首先,使用圖1,說明有關可以適用本發明的風力發電系統整體的概略構成。
圖1的風力發電系統1具備:用複數個葉片2、與連接複數個葉片2的轂3所構成的轉子4。轉子4係介隔著 旋轉軸(在圖1省略)連結到短艙5,以旋轉的方式可以改變葉片2的位置。短艙5係支撐轉子4成可旋轉。短艙5係在適宜位置具備發電機6。因葉片2受風而轉子4旋轉,轉子4的旋轉力使發電機6旋轉,藉此,可以產生電力。
於各葉片2,具備可以改變葉片2與轂3的位置關係,亦即稱呼為槳距角之葉片的角度之槳距致動器8。以使用槳距致動器8來變更葉片2的槳距角之方式,可以變更對風之轉子4的旋轉能量。經此,寬廣的風速領域中,可以一邊控制轉子4的旋轉速度,一邊控制風力發電系統1之發電電力。
在圖1的風力發電系統1中,短艙5係設置在塔9上,被支撐成相對於塔9可旋轉。透過轂3或短艙5,葉片2的負載被支撐在塔9。塔9被設置到基部(圖中省略),被設置到地上、海上、浮體等的指定位置。
設置在短艙5的發電機6,係被藉由設置在塔9內(或是短艙5內)的電力調整系統7控制所產生的力矩,可以控制轉子4的旋轉力矩。
而且,風力發電系統1具備控制器10,根據計測發電機6的旋轉速度的旋轉速度感測器11、與在電力調整系統7所計測的發電電力,控制器10調整發電機6與槳距致動器7,藉此,調整風力發電系統1輸出的電力。而且,控制器10係根據計測短艙的加速度或是短艙槳距角度之感測器12,調整槳距致動器7,藉此,減低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尚且,在短艙5上設置計測短艙附近的風速之風速 感測器13,輸入到控制器10。在此,以計測短艙附近的風速為例進行說明,此乃是風速計通常配置在短艙上者為多,結果變成檢測短艙附近(換言之風速計設置位置的附近)中的風速的風速的緣故。加到風力發電系統的風速的話,可以不限定在短艙附近的風速也就是短艙風速而使用。
在此,感測器12的輸出之短艙槳距角度,係可以是從水平面以垂直方向為基準之角度,也可以是以指定條件下的角度為基準的角度。在風力發電系統1設置在陸上的情況下,可以以上述垂直方向為基準,也可以以無風時的短艙的狀態為基準角度。而且,在風力發電系統1設置在浮體臺上的情況下,可以以與水平面相對之垂直方向為基準角度,也可以以在無風時且浪高為低的條件下的短艙的狀態作為基準角度。
在圖1,圖示有控制器10設置在短艙5或是塔9的外部之型態,但不限於此,亦可是設置在短艙5或是塔9的內部或是以外之指定位置、或是風力發電系統1的外部之型態。而且,雖圖示有電力調整系統7設置在塔9內的型態,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設置在短艙5的指定位置的型態。
接著,使用圖2至圖5,敘述有關安裝到控制器10的控制手段。
圖2為表示安裝到控制器10的運轉控制手段的概要之方塊圖。圖2表示的運轉控制手段,係藉由可變速 控制部21與浮體振動控制部22所構成。可變速控制部21具備:根據發電電力與發電機旋轉速度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之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以及根據發電機旋轉速度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之發電機力矩控制部24。而且,浮體振動控制部22係根據短艙槳距角度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作為浮體振動控制部22之其他型態,也有輸入短艙的加速度的型態,以下,如上述般把短艙槳距角度作為輸入來使用的型態為例進行說明。更進一步,在控制器10,加上可變速控制部21與浮體振動控制部22所決定的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來決定最終的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
圖3為表示可變速控制部21的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的概要之方塊圖。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係利用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以及電力控制部23b所構成。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係根據發電機旋轉速度,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電力控制部23b,係根據發電電力,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以相加2個值的方式,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之最終的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尚且,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及電力控制部23b,係具備回饋控制的處理內容。
圖4為表示可變速控制部21的發電機力矩控制部24的概要之方塊圖。發電機力矩控制部24係根據發電機旋轉速度,經由回饋控制,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
圖5係表示,藉由安裝到圖2至圖4表示的控制器10之運轉控制手段所得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特性。圖5的 橫軸係表示風速,縱軸係從圖上方開始,表示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葉片槳距角度。圖5中,上方為表示,發電電力為高的、發電機旋轉速度為高的、葉片槳距角度為順槳者。
經由可變速控制21的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如圖5中段所表示,在風速從V0至V1的條件下發電機旋轉速度保持在Ω1,在從風速V1至V2的條件下發電機旋轉速度從Ω1朝Ω2增加,在風速V2以上的條件下發電機旋轉速度保持在Ω2。在此,如上述,在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具備回饋控制的處理構造的情況下,為了在風速V2以上的條件下發電機旋轉速度保持在Ω2,把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操作到順槳側。為此,在僅以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構成的情況下,如圖5中的虛線表示,葉片槳距角度在風速V2以上動作到順槳側。經此,為了調降轉子所受的風力能量,可惜發電電力會被限制在P1。為了能夠抑制這樣的發電電力限制而設有電力控制部23b,發電機旋轉速度被保持在Ω2,且在發電電力未達額定Prated的情況下,為了不調降轉子所受的風力能量,輸出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使得葉片槳距角度保持在小槳側。藉此,如圖5的葉片槳距角度的實線所表示,在風速從V2至V3的條件下,把葉片槳距角度保持在小槳側也就是θf
如上述,以具備電力控制部23b的方式,在風速V3以上的條件下,成為葉片槳距角度朝順槳側大幅動作的樣態。由此,上述負阻尼現象係發生在風速V3以上。浮 體振動控制部22係無關於風速條件而根據短艙槳距角度來實行,但在風速V3以上的條件下特別發揮效果,可以減低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
如上述,浮體振動控制部22係對負阻尼現象的減低是有效果的,但是有無法減低在風速為從V2至V3的條件下所發生的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之課題。
該理由是控制間的干涉。演算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的控制部,係有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電力控制部23b、及浮體振動控制部22計3個,在風速為從V2至V3的條件下,3者的指令值相加。此時,是有無法決定同時滿足3者的要求之葉片槳距角度的情況。特別是,從3個控制部為基於回饋控制者來看,與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短艙槳距角度的響應相對之葉片槳距角度的響應變遲緩。這個就是原因,於最佳值的決定需要時間,因為葉片槳距角度發生變動,短艙槳距角度產生振動。
而且,與風速相對之葉片槳距角度的特性,係如圖5表示,記述有在風速V2以下保持在θf,但在風速急遽增加的情況下因為增大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的效果,葉片槳距角度發生變化,是有其成為葉片槳距角度之週期性的振動的誘因的情況。其樣態利用圖6說明之。
圖6為表示短艙槳距角度的變動之時序圖。圖6的橫軸係表示時刻,縱軸係從圖上方開始,表示風速、發電機旋轉速度、發電機力矩、發電電力、葉片槳距角度、及短艙槳距角度。圖6係圖上方分別對應到風速為高 的、發電機旋轉速度為高的、發電機力矩為高的、葉片槳距角度為順槳、短艙槳距角度為後方者。對應到在時序圖初始所發生之風速急遽的增加,發電機旋轉速度發生變動,隨此,葉片槳距角度大幅變化。因為經由該葉片槳距角度的變化,轉子所受的推力發生變化,短艙槳距角度開始變化,激勵固有振動。為了抑制該振動,發電機旋轉速度控制部23a與浮體振動控制部22對葉片槳距角度下指令,並且,也從電力控制部23b,輸出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但是,在本方式下,以相加這3個葉片槳距角度的方式,會消除或是放大各個的指令成分的緣故,會使發電機旋轉速度的收斂性或短艙槳距角度的固有振動的收斂性惡化。
[第1實施方式]
以下,使用從圖7至圖11,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尚且,本發明適用的前提下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概略構成係與圖1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圖7為表示有關安裝到控制器10的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之運轉控制手段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本運轉控制手段具備:可變速控制部31及浮體振動控制部22。
可變速控制部31係具備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及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根據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短艙風速,決定葉片槳距角度指令值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與圖2表示的構成相異之點,係發 電機力矩控制部變更成使用短艙風速而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之處理。葉片槳距角度控制部23係與圖3表示的構成為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而且,構成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之浮體振動控制部22也與圖2所表示者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係根據直接或是間接計測到的短艙風速,演算發電機力矩指令值。
圖8為表示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的處理概要之方塊圖。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具備:回饋控制部24a、前饋控制部32a、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選擇部32b。
回饋控制部24a乃是根據發電機旋轉速度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1之部分者,是與圖24表示之上述的構成為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前饋控制部32a,係根據直接的或是間接計測到的短艙風速,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使用圖9說明在本控制部的處理概要。
圖9為表示前饋控制部32a中,用於由短艙風速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的特性之圖。如圖9表示,以使用了短艙風速之一次函數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而且,前饋控制部32a的處理型態並不限於此,若是隨短艙風速的增加而使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增加,且隨短艙風速的減少而使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減少之處理的話,也可以 是二次函數、其他的函數的型態、或是利用表格等之型態。根據檢測到的短艙風速進行前饋控制,調整從風所接受的輸入能量的變化。
圖8表示的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b,係根據短艙風速,選擇回饋控制部24a所決定的發電機力矩指令值1、以及前饋控制部32a所決定的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作為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的輸出,儲存到發電機力矩指令值。更具體方面,在未達與風速V2相當之短艙風速Vn2以及為與風速V3相當之短艙風速Vn3以上的範圍,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1儲存到發電機力矩指令值,在從短艙風速為Vn2以上一直到未達Vn3的範圍,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儲存到發電機力矩指令值。
尚且,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圖7表示的短艙風速,係根據設置在圖1表示的短艙5上之風速感測器13的輸出來決定。可以照原樣利用風速感測器13的輸出,也可以是施加過低通濾波器等過濾處理之值,這部分並沒有特別限定。
圖10為表示適用了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之情況的風力發電系統1中的風速與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的關係之圖。圖10的橫軸為風速,縱軸係從圖上方開始,表示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圖10的縱軸係圖上方分別與發電電力為高的、發電機旋轉速度為高的、發電機力矩指令值為高的者對應。經由實現圖9所表 示之短艙風速與發電機力矩的特性,於圖10下段所表示的發電機力矩指令值為具備在風速從V2至V3之下從Tq1往Tq2連續變化之特性。亦即,隨短艙風速增加而使發電機力矩指令值增加,隨短艙風速下降而使發電機力矩指令值下降。尚且,在未達風速V2、以及為風速V3以上的範圍下係與以往同樣,採用與不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情況為同樣的回饋控制部24a所輸出的值。經此,如圖10的上段與中段所表示,一直到風速V3為止,實現使發電電力與發電機旋轉速度(V2以後為一定)變化之特性。
使用圖11,說明有關適用了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情況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響應。圖11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指定風速條件中的風速、發電電力、發電機旋轉速度、發電機力矩、發電電力、葉片槳距角度、及短艙槳距角度的變化概略之時序圖。圖的橫軸表示時間,縱軸係從圖上方開始,分別表示風速、發電機旋轉速度、發電機力矩、發電電力、葉片槳距角度、短艙槳距角度。圖上方分別對應到風速為高的、發電機旋轉速度為高的、發電機力矩為高的、發電電力為高的、葉片槳距角度為順槳、短艙槳距角度為後方者。尚且,於圖11,以虛線表示不適用圖6所示之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情況的時序圖概要,以實線表示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情況的時序圖。
在風力發電系統1,以調整葉片槳距角度、發電機力矩、及平擺角度的方式,可以調整葉片所受的推 力。也在其中,平擺角度係動作上需要時間的緣故,所以無法有效活用在本案為對象之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的減低。而且,作為利用葉片槳距角度的手段,有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手段。相對於此,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係著重在以操作發電機力矩的方式減低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經由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因應風速而變化的短艙風速(在圖中省略)發生變化,據此使發電機力矩變化。經此,以本風速條件輸入到轉子的風力能量的變化被發電機力矩吸收的緣故,發電機旋轉速度被控制成大致一定。此乃是以輸出指令值到葉片槳距角度之控制部變化成2個的方式,也對抑制隨控制間的干涉之葉片槳距角度的變動有貢獻。經由減低發電機旋轉速度的變動,抑制施加到轉子的推力的急遽變動,藉此,可以減低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尚且,發電電力係無關於如何適用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而不會有大幅的變化,可以減低隨短艙槳距角度的振動之變動分量。
圖12為表示有關本發明之運轉控制手段中的短艙風速利用發電機力矩控制部32的處理概要之流程。
在步驟S01計算短艙風速Vn,前進到步驟S02。在步驟S02判定短艙風速Vn係短艙風速是否為Vn2以上且未達Vn3,在是(yes)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S03,在否(no)的情況下前進到步驟S05。在步驟S03根據短艙風速決定發電機力矩指令值1,前進到步驟S04。在步驟S04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1儲存到發電機力矩指令值,結束一 連串的動作。在步驟S05演算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前進到步驟S06。在步驟S06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2儲存到發電機力矩指令值,結束一連串的動作。
尚且,在上述之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係在控制器10的處理中,是說明了可以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在風速感測器13故障,以控制器10的處理無法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下,會變成無法調整因應到上述的短艙風速之發電機力矩。使用圖13說明該情況的對應手段。
圖13係表示在控制器10的處理中無法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下的風速與發電電力的關係。即便沒有短艙風速Vn的輸入資訊,發電運轉也不會停止,繼續運轉。圖13的橫軸表示風速;縱軸係從圖上方開始,表示發電電力、及發電機旋轉速度;圖上方表示發電電力為高、發電機旋轉速度為高者。而且,在圖中,虛線表示可以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實線表示無法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
控制器10的處理中,在無法演算短艙風速Vn的情況下,達成一邊把槳距角度保持在小槳側,一邊把發電機力矩指令值限制在以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所可以產生的發電機力矩的值之樣態。具體方面,把發電電力P限制在風速V2以上的風速,亦即發電機旋轉速度到達額定值Ω2之發電電力P1。經此,可以抑制上述的短艙風速Vn係短艙風速為Vn2以上且未達Vn3的振動。
[第2實施方式]
接著,使用從圖14至圖16,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
圖14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構成概要之圖。與圖1相異的是,於各葉片具備葉片變形量感測器50,藉由感測器檢測出的訊號輸入到控制器10。該葉片變形量感測器50乃是可以計測藉由從風所受到的推力所產生的葉片的變形量之感測器。
有關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之運轉控制手段係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的是,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
於圖15表示的,是表示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概要之方塊圖。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係具備短艙風速演算部1,根據葉片變形量感測器50的輸出也就是葉片變形量,決定短艙風速。葉片變形量乃是因從風所受到的推力而定之者的緣故,是可以像風速計那樣來使用葉片變形量。
於圖16,表示從葉片變形量BL演算短艙風速Vn的方法。圖16的橫軸表示葉片變形量BL,縱軸表示短艙風速Vn。如圖16,抽出葉片變形量BL與短艙風速Vn成比例的型態,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根據葉片變形量BL,根據多項式或指數函數等而增加短艙風速Vn之型態。
適用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情況的時序圖及流程係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第3實施方式]
接著,使用從圖17至圖19,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
圖17為表示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的構成概要之圖。與圖1及圖14相異的是,於塔具備塔變形量感測器60,輸入到控制器10。該塔變形量感測器60乃是可以計測藉由從風所受到的推力所產生的塔的變形量之感測器。
有關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之運轉控制手段係與前述各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與前述各實施方式不同的是,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
於圖18表示的,是表示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概要之方塊圖。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係具備短艙風速演算部2,根據塔變形量感測器50的輸出也就是塔變形量,決定短艙風速。塔變形量也與第2實施方式中的葉片變形量相同,都是因從風所受到的推力而定之者的緣故,是可以像風速計那樣來使用塔變形量。
於圖19,表示從塔變形量TL演算短艙風速Vn的方法。圖19的橫軸表示塔變形量TL,縱軸表示短艙風速Vn。如圖19,抽出塔變形量TL與短艙風速Vn成比例的型態,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根據塔變形量TL,根據多項式 或指數函數等而增加短艙風速Vn之型態。
適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情況的時序圖及流程係與第1及第2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第4實施方式]
接著,使用圖20,說明有關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乃是可以適用到前述各實施方式的風力發電系統1之任一者的緣故,省略構成概要的說明。
有關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之運轉控制手段係與前述各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與前述各實施方式不同的是,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
於圖20表示的,是表示短艙風速的決定方法概要之方塊圖。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運轉控制手段,係具備短艙風速演算部3,根據訊號A、平擺誤差、及短艙槳距角度決定短艙風速。所謂訊號A,乃是上述的風速感測器13的輸出、或是葉片變形量感測器50的輸出、或是塔變形量感測器60的輸出的任意一個者。且不限於此,也可以是任意一個或是複數者。經由一塊利用訊號A與平擺誤差或短艙槳距角度,調整面對風的轉子面的角度,經此,可以決定更正確的短艙風速。亦即,短艙風速的檢測結果,係風速計或者是葉片或塔等所受到的推力所致之,但是與檢測因轉子面傾斜而與實際的風速偏離的方向成分有關。因此為了補正這樣的偏離,實施合併使用平擺誤差 (考慮水平面內的偏離)或短艙槳距角(考慮與垂直方向的偏離)之樣態。
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情況的時序圖及流程係與第1、第2、及第3實施方式同樣的緣故,省略說明。
如以上說明,經由各實施例的風力發電系統及其運轉方法,可以不依存於風速條件而抑制短艙槳距角度的固有振動的激勵。經此,可以圖求風力發電系統的可靠性提升、長壽命化、發電效率的提升等。
尚且,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例,包含有各式各樣的變形例。例如,上述的實施例係為了容易理解地說明本發明而詳細說明,未必會限定在具備已說明之全部的構成。又,也可以把某一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到另一實施例的構成,還有,亦可在某一實施例的構成加上另一實施例的構成。又,有關各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是可以追加、刪除、置換其他的構成。

Claims (10)

  1. 一種風力發電系統,係具備:轉子,其係具有可以改變槳距角度的葉片,受風而旋轉;短艙,其係支撐前述轉子成可旋轉;以及發電機,其係使用前述轉子的旋轉能量來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具備控制被包含在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機器之控制裝置;前述控制裝置,係在為前述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以及為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之情況下,根據施加到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風速,前饋控制指定到前述發電機之發電機力矩而調整輸入能量的變化。
  2. 如請求項第1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隨前述風速的增加使前述發電機力矩的指令值增加,並且,隨前述風速的下降使前述發電機力矩的指令值下降。
  3. 如請求項第1項或是第2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根據計測前述風速之風速感測器的輸出訊號,決定前述風速。
  4. 如請求項第1項或是第2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根據計測前述葉片的變形量之感測器的輸出訊號,決定前述風速。
  5. 如請求項第1項或是第2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根據計測設置前述短艙的塔的變形量之感測器的輸出訊號,決定前述風速。
  6. 如請求項第1至5項中任1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根據表示與前述轉子的風向相對之前述短艙方向的差之平擺誤差或是從前述短艙的水平面起算之傾斜角度中至少任意一個者,補正前述風速。
  7. 如請求項第1至6項中任1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係在沒被輸入有前述風速的情況下,一邊把前述槳距角度保持在小槳側,一邊把前述發電機力矩的指令值限制在以前述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所可以產生的發電機力矩的值。
  8. 如請求項第1至7項中任1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該風力發電系統為發電運轉時的前述轉子的位置配置在比前述短艙還要下風處之順風型者。
  9. 如請求項第1至8項中任1項的風力發電系統,其中,該風力發電系統設置在浮在海上的地基也就是浮體上。
  10. 一種風力發電系統的運轉方法,該風力發電系統具備:轉子,其係具有可以改變槳距角度的葉片,受風而旋轉;以及發電機,其係使用前述轉子的旋轉能量進行發電;其特徵為:在為前述發電機的旋轉速度到達額定的風速以上以及為到達額定發電電力的風速以下之情況下,根據施加到前述風力發電系統的風速,前饋控制指定到前述發電機之發電機力矩而調整輸入能量的變化。
TW106125314A 2016-07-29 2017-07-27 風力發電系統 TW2018094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9183 2016-07-29
JP2016149183A JP2018017198A (ja) 2016-07-29 2016-07-29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9460A true TW201809460A (zh) 2018-03-16

Family

ID=5940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5314A TW201809460A (zh) 2016-07-29 2017-07-27 風力發電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34394A1 (zh)
EP (1) EP3276166A1 (zh)
JP (1) JP2018017198A (zh)
TW (1) TW2018094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806A (zh) * 2019-09-02 2019-10-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降载控制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89507B1 (de) * 2017-11-28 2023-04-26 Nordex Energy SE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CN110206685B (zh) * 2018-02-28 2020-07-28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前馈控制方法和设备
JP2020041498A (ja) * 2018-09-12 2020-03-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DE102019105296A1 (de) * 2019-03-01 2020-09-03 Wobben Properties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Reglerstruktur, Windenergieanlage und Windpark
CN112943528B (zh) * 2019-11-26 2022-11-0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90453B (zh) * 2019-12-23 2023-03-03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和风力发电机组
CN112302870B (zh) * 2020-10-14 2022-03-29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稳定控制方法
CN114687928A (zh) * 2020-12-25 2022-07-01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待风启动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介质
CN113309663B (zh) * 2021-03-08 2022-11-15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4294153B (zh) * 2022-01-10 2023-03-31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57396C (en) 2004-02-27 2010-12-2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active damping method thereof, and windmill tower
NO327871B1 (no) * 2007-11-19 2009-10-12 Windsea As Flytende vindkraftanordning
GB2466649B (en) * 2008-12-30 2014-01-29 Hywind As Blade pitch control in a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EP2317327A1 (en) * 2009-10-28 2011-05-04 SSB Wind Systems GmbH & Co. KG Wind sensor system using blade signals
US7755210B2 (en) * 2009-12-04 2010-07-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nd turbine actuation
US9062653B2 (en) * 2010-08-23 2015-06-2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Changing a mode of operation of a wind turbine
EP2639448B1 (en) * 2012-03-15 2017-03-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operating a wind turbine taking into account power losses
WO2016002321A1 (ja) * 2014-06-30 2016-0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設備および風力発電設備の監視システム、風力発電設備の監視方法
EP3020959B1 (en) * 2014-11-11 2019-01-02 GE Renewable Technologies Wind B.V. Methods of operating a wind turbine and wind turbin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4806A (zh) * 2019-09-02 2019-10-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降载控制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6166A1 (en) 2018-01-31
JP2018017198A (ja) 2018-02-01
US20180034394A1 (en)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9460A (zh) 風力發電系統
US10590912B2 (en) Counteracting tower oscillations of an idling wind turbine
JP6559559B2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JP6187935B2 (ja) 浮体式洋上風力発電施設の制御装置
JP6506664B2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または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9183802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JP2014111924A (ja) 洋上風力発電装置および風力タービン制御装置
KR101428412B1 (ko) 풍력 발전 시스템
JP6756489B2 (ja) 風力発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554368B2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または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20041498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JP6388759B2 (ja) 浮体式風力発電装置
AU2020410032B2 (en) Wind turbine control
JP6920932B2 (ja) 風力発電装置
JP2020148092A (ja) 風力発電装置、風力発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TW201923221A (zh) 風力發電系統及其運轉方法
JP6436808B2 (ja) 風力発電装置とその運転方法
JP2019094886A (ja) 浮体式洋上風力発電装置
Kakuya et al. DEMONSTRATION RESULTS OF INDIVIDUAL BLADE PITCH ANGLE CONTROL: IMPROVING THE POWER PERFORMANCE OF A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JP6430221B2 (ja) 風力発電装置
JP2020051301A (ja) 風力発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