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7735A - 鑭系鎢離子源及光束線組件 - Google Patents

鑭系鎢離子源及光束線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7735A
TW201807735A TW106115768A TW106115768A TW201807735A TW 201807735 A TW201807735 A TW 201807735A TW 106115768 A TW106115768 A TW 106115768A TW 106115768 A TW106115768 A TW 106115768A TW 201807735 A TW201807735 A TW 2018077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ngsten
conductive component
cathode
ion source
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5549B (zh
Inventor
奈爾K 卡爾文
澤仁 謝
保羅 席爾斯坦
Original Assignee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艾克塞利斯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7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7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5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08Ion sources; Ion gu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0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 H01J37/317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hanging properties of the objects or for applying thin layers thereon, e.g. for ion implantation
    • H01J37/3171Electron-beam or ion-beam tubes for localised treatment of objects for changing properties of the objects or for applying thin layers thereon, e.g. for ion implantation for ion impla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06Sources
    • H01J2237/061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on Sources, Ion Source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離子植入系統,其具有一或多個導電組件,該等組件由鑭系鎢以及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形成合金的耐火金屬之一或多者構成。導電組件可為離子源的組件,諸如陰極、陰極遮蔽、斥拒極、襯裡、孔徑板、電弧腔室本體及撞擊板之一或多者。孔徑板可與提取孔、抑制孔及接地孔之一或多者相關聯。

Description

鑭系鎢離子源及光束線組件 相關申請案之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6年5月13日申請之名為「LANTHANATED TUNGSTEN ION SOURCE AND BEAMLINE COMPONENTS」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336,246號之權益,該臨時申請案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離子植入系統,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改良式離子源及光束線組件,其改良離子植入系統之諸多層面的壽命、穩定性及操作。
在製造半導體裝置中,使用離子植入以使半導體摻雜雜質。離子植入系統常常用以使工件(諸如,半導體晶圓)與來自離子束之離子摻雜,以便產生n型或p型材料摻雜,或在製造積體電路期間形成鈍化層。此射束處理常常用以使用指定摻雜劑材料之雜質在預定能量位準下及以經控制之濃度選擇性地植入晶圓,以在製造積體電路期間產生半導體材料。當用於摻雜半導體晶圓時,離子植入系統將選定離子物質注入至工件中以 產生所要之非本徵材料。舉例而言,植入由諸如銻、砷或磷的源材料所產生的離子產生「n型」非本徵材料晶圓,而「p型」非本徵材料晶圓常常由使用諸如硼、鎵或銦的源材料所產生的離子產生。
典型離子植入機包括離子源、離子提取裝置、質量分析裝置、射束輸送裝置及晶圓處理裝置。離子源產生所要之原子或分子摻雜劑物質之離子。此等離子藉由提取系統(通常為一組電極)自源提取,從而形成離子束,該組電極供能且導引來自源之離子流。所要之離子在質量分析裝置中與離子束分離,該質量分析裝置通常為執行所提取離子束之質量分散或分離的磁偶極子。射束輸送裝置(通常為含有一系列聚焦裝置之真空系統)輸送離子束至晶圓處理裝置,同時維持離子束之所要之性質。最終,半導體晶圓經由晶圓處置系統轉移入或轉移出晶圓處理裝置,該晶圓處置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機器人臂用於將待處理之晶圓置放在離子束前方且自離子植入機移除經處理之晶圓。
離子源(通常被稱為電弧離子源)產生用於植入機中之離子束且可包括經加熱之直熱陰極(filament cathodes),用於產生成形為適合於晶圓處理之離子束之離子。舉例而言,Sferlazzo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497,006號揭示具有由底座支撐且相對於氣體限制腔室定位之陰極之離子源,該離子源用於將電離電子噴射至該氣體限制腔室中。Sferlazzo等人所揭示之陰極為具有部分地延伸至氣體限制腔室中之端蓋的管狀導電本體。長絲(filament)經支撐於管狀本體內且發射經由電子轟擊加熱端蓋之電子,藉此將電離電子以熱離子方式發射至氣體限制腔室中。
諸如氟或其他揮發性腐蝕性物質之習知離子源氣體可隨時 間推移蝕刻陰極及斥拒極密封件的內徑,藉此使揮發性氣體逸出且損害附近的絕緣體(諸如,斥拒極總成絕緣體)。此洩漏將縮短離子源之使用壽命,因此導致離子植入機的關閉,以便替換其中之零件。
本發明因此提供用於增加離子源之壽命之系統及設備。因此,下文呈現本案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本發明之廣泛綜述。其既不意欲識別本發明之關鍵或至關重要之要素,亦不描繪本發明之範圍。其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本發明之一些概念以作為隨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本案之一個態樣,提供一種離子植入系統,其具有一或多個導電組件,該等組件由鑭系鎢以及一或多種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形成合金的耐火金屬構成(comprised of)。在一個實例中,提供包含電弧腔室的離子源,該電弧腔室具有界定電弧腔室之內部區之本體。襯裡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弧腔室之本體。根據另一例示性態樣,進一步提供具有軸件及頭部的電極,其中該軸件穿過本體及襯裡中之孔。軸件進一步與襯裡電隔離。舉例而言,電極可包含陰極、斥拒極、對陰極及陰極遮蔽之一或多者。
由鑭系鎢以及一或多種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形成合金的耐火金屬構成的導電組件可為離子源的組件,諸如陰極、陰極遮蔽、斥拒極、襯裡、孔徑板、電弧腔室本體及撞擊板之一或多者。孔徑板可與提取孔、抑制孔及接地孔之一或多者相關聯。
根據本案之另一例示性態樣,提供離子源,諸如用於離子植 入系統之離子源。舉例而言,離子源包含電弧腔室及氣體源,其中氣體源進一步經組態以將氣體引入至電弧腔室本體之內部區。
在另一實例中,離子源包含與陰極對置安置之斥拒極。可進一步在電弧腔室中提供電弧隙縫,用於自電弧腔室提取離子。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本案包含在下文中充分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隨附圖式詳細闡述本發明之某些說明性具體實例。然而,此等具體實例指示可採用本發明原理之各種方式中之一些。當結合圖式考慮時本發明之其他目標、優點及新穎特徵將自本發明之以下詳細描述而變得顯而易見。
圖1為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利用離子源陰極遮蔽之例示性真空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例示性離子源之透視圖。
圖3說明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例示性電弧腔室。
圖4說明習知鎢陰極及遮蔽在操作20小時之後。
圖5說明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鑭系鎢陰極及遮蔽在操作20小時之後。
圖6說明習知電弧腔室在沒有共同氣體下運行30小時之後。
圖7說明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鑭系鎢電弧腔室使用各種來源材料在沒有共同氣體下運行30小時之後。
圖8說明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純鎢及鑭系鎢的發射特性圖。
圖9為說明根據本案之若干態樣的各種化合物的諸多特性之圖表。
本案大體上針對離子植入系統及與其相關之離子源。更具體言之,本案針對用於該離子植入系統的由鑭系鎢構成的組件以改良離子植入系統之壽命、穩定性及操作。
因此,本發明現將參考圖式描述,其中通篇中之相同元件符號可用於指代相同元件。應理解,此等態樣之描述僅為說明性的且其不應以限制意義來解譯。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透徹理解。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本發明顯然可在無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另外,本發明之範圍並不意欲受下文參考隨附圖式所述之具體實例或實施例限制,但意欲僅受其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限制。
還要注意的是,圖式係提供以說明本案具體實例之一些態樣且因此應視為僅示意性的。尤其,圖式中所示元件彼此不一定按比例繪製,且各種元件在圖式中之置放係經選擇以提供各別具體實例之清楚理解且不應理解為必定表示根據本發明之具體實例的實施中各個組件之實際相對位置。此外,除非以其他方式特定指出,否則本文中所述之各個具體實例及實施例之特徵可彼此組合。
亦應理解,在以下描述中,在圖式中所示或本文中所述之功能區塊、裝置、組件、電路元件或其他實體或功能單元之間的任何直接連接或耦接亦可藉由間接連接或耦接來實施。此外,應瞭解,圖式中所展示之功能區塊或單元在一個具體實例中可經實施為單獨特徵或電路,且在另 一具體實例中亦可或替代地被完全或部分地以共同特徵實施或電路。舉例而言,若干個功能區塊可實施為在諸如信號處理器的共同處理器上運行的軟體。另外應瞭解,除非有相反的指明,在後續的說明書中被描述為有線的任何連接,也可以實施為無線通訊。
現參看圖式,根據本案之一個態樣,圖1說明例示性真空系統100。本實施例中之真空系統100包含離子植入系統101,然而,亦涵蓋諸如電漿處理系統或其他半導體處理系統的各種其他類型之真空系統。離子植入系統101(例如)包含終端102、光束線總成104及終端站106。
一般而言,終端102中之離子源108被耦接至電力供應器110,由此供應至其上之源氣體112(亦被稱作摻雜劑氣體)經電離成複數個離子以形成離子束114,該離子束114經由提取電極115而被提取。本實施例中之離子束114經由質量分析器117的入口116(例如射束轉向設備)導引,且穿過孔徑118朝向終端站106。在終端站106中,離子束114轟擊工件120(例如,諸如矽晶圓、顯示面板等半導體),該工件被選擇性地夾持或安裝至夾盤122(例如,靜電夾盤或ESC)。一旦嵌入至工件120之晶格中,所植入之離子就改變工件之物理及/或化學特性。鑒於此,離子植入係用於半導體裝置製造及金屬表面處理,以及材料科學研究中之各種應用。
本案之離子束114可採用任何形式,諸如筆形束或點狀束、帶狀束、掃描束或使離子朝向終端站106導引之任何其他形式,且所有此等形式係預期屬於本案之範圍內。
根據一個例示性態樣,終端站106包含諸如真空腔室126的處理腔室124,其中處理環境128與處理腔室相關聯。處理環境128一般存 在於處理腔室124內,且在一個實施例中,包含藉由耦接至處理腔室且經組態以實質上抽空處理腔室之真空源130(例如,真空泵)產生之真空。另外,控制器132經提供用於真空系統100之整體控制。
本案提供經組態以提高利用率且減少如上文所論述之離子植入系統101中之離子源108之停工時間之系統及設備。然而,應理解,本案之設備亦可實施於其他半導體處理裝備中,諸如CVD、PVD、MOCVD、蝕刻裝備,及各種其他半導體處理裝備,且涵蓋屬於本案之範圍內之所有此類實施。本案之設備在預防性維護週期之間有利地增加離子源108之使用時間長度,且因此增加系統真空100之整體生產率及壽命。
舉例而言,離子源108(亦被稱作離子源腔室)可使用耐火金屬(W、Mo、Ta等)及石墨建構以便提供適合的高溫效能,由此此等材料通常為半導體晶片製造商所接受。源氣體112用於離子源108內,其中源氣體在性質上可為或可不為導電性的。然而,一旦源氣體112裂解或分裂,電離氣體副產品便可為極具腐蝕性的。
源氣體112之一個實例為三氟化硼(BF3),其可用作源氣體以在離子植入系統101中產生硼-11或BF2離子束。在電離BF3分子期間,產生三個自由氟基。諸如鉬及鎢之耐火金屬可用以建構或排列離子源腔室108以便在約700℃之操作溫度下維持其結構完整性。然而,耐火氟化合物為揮發性的且甚至在室溫下具有極高的蒸氣壓力。形成於離子源腔室108內之氟自由基侵蝕鎢金屬(鉬或石墨)且形成六氟化鎢(WF6)(氟化鉬或氟化碳): WF 6W ++6F - (1)或(MoF 6Mo ++6F -) (2)
六氟化鎢將通常分解於熱表面上。舉例而言,在圖2中所說明之離子源200中,六氟化鎢或其他所得材料可分解於離子源之各種內部組件203之表面202上,諸如與離子源之電弧腔室208相關聯之陰極204、斥拒極206及電弧隙縫光學件(未圖示)之表面上。此被稱作鹵素循環,如方程式(1)中所展示,但所得材料亦可以污染物材料214(例如,固態顆粒污染物)形式沉澱及/或凝結回至電弧腔室208之壁210或襯裡212或其他組件以及電弧隙縫上。舉例而言,襯裡212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弧腔室208之本體216的可替換部件215,其中襯裡由石墨或各種其他材料構成。舉例而言,可替換部件215提供在電弧腔室208之操作週期之後可易於替換的磨耗表面。
當陰極經間接加熱(例如,由鎢或鉭構成之陰極)時,沉積至內部組件203上之污染物材料214之另一來源由陰極204產生,由此經間接加熱之陰極用以開始及維持離子源電漿(例如,熱電子發射)。舉例而言,經間接加熱之陰極204及斥拒極206(例如,對陰極)關於電弧腔室208之本體216處於負電位,且陰極及斥拒極兩者均可藉由經電離之氣體濺鍍。舉例而言,斥拒極206可由鎢、鉬或石墨建構。沉積於電弧腔室208之內部組件203上之污染物材料214之又一來源為摻雜劑材料(未圖示)自身。隨時間推移,污染物材料214之此等沉積膜可能受應力且隨後剝離,藉此縮 短離子源200之壽命。
表面條件在基板與沉積於其上的膜之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舉例而言,倫敦色散力(London dispersion force),占具有引力的凡得瓦爾力的主要部分,描述與物質之不同部分相關聯之暫態偶極或多極之間的弱交互作用。此等結果對於形成不同金屬基板上之原子及分子吸附的較佳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將第一性原理計算與動力學速率方程式分析整合的多尺度建模展示生長溫度自1000℃急劇下降至250-300℃。
由於界面區內形成牢固原子鍵的情況不大可能發生,因此基板(例如,陰極204、襯裡212及/或斥拒極206)與經沉積之污染物材料214之間的熱膨脹係數差異、當在高功率與低功率離子束之間進行轉變時的熱循環及駐留於不均勻電漿邊界內之植入材料的解離均可能導致過早的失效。此等沉積物中之殘餘應力為以下兩種類型:一個由膜生長期間的缺陷引起;另一個歸因於基板與經沉積之膜之間的熱膨脹係數的不匹配。
設備製造商對更長的源壽命、增加的離子束電流、離子束穩定性和非專用物種操作的需求已經將習知的離子源設計推向了極限。然而,這些需求中的每一者並不是相互排斥的,由此一般地犧牲一個或多個性能特性來提供不會過早失效的離子源。
GeF4、BF3、SiF4、CO和CO2裂解產生的氟化物和氧化物的高度腐蝕性質挑戰了用於建構離子源200及與其相關組件的習知耐火金屬。氟化鎢(例如,WFx)的形成一般降低離子源200的性能;氟化鎢隨後分解(例如,通過鹵素循環)並將鎢沉積到加熱的表面上,諸如陰極、斥拒極(例如,陽極)和電弧隙縫光學件(未圖示)上。例如,氟化鎢(WFx) 也可以與離子源200中的絕緣體反應,從而形成可以導致離子束不穩定性並且縮短離子源和相關組件的壽命的導電塗層。例如,WO2和WO3在內部源組件上的形成可以負面地影響轉換至其他物種,諸如11B和49BF2,直到從鎢氧化物釋放的殘餘氧是低於某個臨限位準。
本案將鑭系鎢(WL)或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合金化的其它耐火金屬用於與離子源200相關聯的組件(例如,內部電弧腔室組件)。例如,提供這種鑭系鎢組件可有利地消除諸如氫的共同氣體的需求及/或使用;共同氣體係用來綁住殘留的氟及/或氧以防止上述對離子源的損害。例如,F-和O-與鑭的反應產生保護性表面層,其在高於2000℃的溫度下非常穩定,然而鎢氟化物和鎢氧化物是非常易揮發的(例如,鹵素循環)並導致較短離子源壽命以及增加的離子束不穩定性。此外,由於本案的離子源200具有較低的功函數且在陰極尖端上形成的碳化鎢或氧化物減少,本案的離子源200提供了改進的陰極電子發射,從而減少了用於碳植入物的陰極電子發射。
除了使用鑭系鎢(WL)或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合金化的其它耐火金屬來建構電弧內部組件之外,還可以使用這種材料來建構在電弧腔室下游的電弧腔室本體和離子植入系統的其它組件。例如,提取電極光學件(例如,抑制孔及接地孔)以及任何其它下游離子束定義之孔、襯裡和離子束撞擊板可由這種鑭系鎢材料形成。容易受提取的氟離子或氧離子蝕刻或濺鍍的任何組件被認為是由這種材料形成的候選物,其中在習知系統中形成的揮發性腐蝕性導電氣體通常塗覆臨界絕緣體。
本案有利地提供在離子植入系統中使用鑭系鎢。鑭系鎢材料 耐氟,因此減輕了蝕刻和污染問題。鑭系鎢材料進一步避免了使用某些共同氣體的需求。
根據本案的其他例示性態樣,圖3說明可以利用本案的另一例示性電弧腔室300。圖3的電弧腔室300在許多方面與圖2的電弧腔室208相似。如圖3所示,電弧腔室300具有界定電弧腔室之內部區304之本體302。電弧腔室300例如包含一個或多個電極304。一個或多個電極305例如包含陰極306和斥拒極308。電弧腔室300中(例如)進一步包含從電弧腔室提取離子的電弧隙縫310。一個或多個襯裡312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弧腔室300之本體302。本體302(例如)可以進一步包含一個或多個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本體或與本體整合的壁314。在一個實例中,陰極遮蔽316通常圍繞陰極306的外圍。
根據本案,電極305(例如,陰極306和斥拒極308中的一個或多個)中的一個或多個,陰極遮蔽316包含鑭系鎢或由鑭系鎢構成(comprised of)。此外,電弧腔室300的一個或多個襯裡312、壁314及/或提取孔310可以包含鑭系鎢或由鑭系鎢構成。本案目前認識到,與習知離子源中使用的純鎢相比,鑭系鎢更能抵抗化學侵蝕。目前考慮的理論是,在電弧腔室300中發生電離過程期間,鑭系鎢在曝露的表面上形成氧化鑭層。由於這個氧化鑭層在化學上比習知化學物質更穩定,因此通常抑制進一步的腐蝕。
圖4說明在電弧腔室中運行二氧化碳(CO2)20小時後的習知陰極400及其相應的陰極遮蔽402(例如,覆蓋陰極的管狀構件),其中陰極和陰極遮蔽由習知鎢構成。如圖4所示,存在陰極遮蔽402的嚴重氧化 404及其隨後通過熱分解沉積到陰極400的側壁406上。如所圖示者,陰極遮蔽402已經被氧化,使得陰極遮蔽被有害地分成兩片408A、408B。
圖5說明在電弧腔室中類似地運行二氧化碳(CO2)20小時後的本案的陰極500及相應的陰極遮蔽502,其中陰極和陰極遮蔽由鑭鎢構成。如圖5所示,當與圖4的習知陰極400和陰極遮蔽402相比,陰極遮蔽502的氧化504的減少和陰極的側壁506上減少的鎢沉積是顯而易見的。
圖6說明在運行GeF4且沒有共同氣體30小時之後,在習知電弧腔室410中的圖4的習知陰極400。清楚地存在鎢的過度沉積412到陰極400和斥拒極414上以及電弧腔室襯裡418的蝕刻416。
圖7說明在運行GeF4、SiF4和BF3且沒有共同氣體各10小時之後,本案的電弧腔室508具有一個或多個由鑭鎢構成的組件,諸如陰極500、陰極遮蔽502、斥拒極510、腔壁512、襯裡514和提取孔(未示出)中之一或多者。雖然圖7所示的電弧腔室508內的所有曝露表面516都由鑭系鎢構成,但是這樣的實施例不被認為是限制性的,藉此一些組件可能不是由鑭系鎢構成或者可以包括鑭系鎢塗層。如圖7所示,在陰極500和斥拒極510上沒有顯著的鎢沉積(例如,不存在鹵素循環),並且存在電弧腔室襯裡514的最小蝕刻跡象。進一步注意到本案可有利地消除在運行CO和CO2的時候運行共同氣體。
圖8為圖600,其說明純鎢和鑭系鎢的發射特性,其中最大穩定發射4A/cm2是在1900K(例如,參照含釷鎢在2100K為3A/cm2)。例如,在~2300K下純鎢的熱離子發射少了一百倍。
圖9是表700,其說明各種材料在與氟和氧反應之後的特 性。例如,氧化鑭具有比標準二氧化鎢高約1000℃的熔點,這表明氧化鑭是更穩定的。上述電弧腔室襯裡通常在約700-800℃下操作,藉此陰極在約2500℃下操作,並且陰極遮蔽在大約2000℃下操作。因此,由鑭系鎢構成的電弧腔室的組件提供了穩定的化合物,其在與氟反應之後在高溫下不容易分解。
因此,本案提供鑭系鎢作為合金或與其它耐火金屬(例如,鉬、鉭等)混合於電弧腔室(例如,離子源腔室)及/或其它電極組件的建構。本案提供具有預定量的鑭的鑭系合金(例如,1-3%的鑭粉)。例如,將預定量的鑭與所欲的金屬(例如鎢)混合並等壓壓製以形成組件。例如,鑭系鎢可以定義整個組件,或者組件可以被塗覆或以其它方式沉積在組件上。
例如,當本案的鑭系鎢組分曝露於程序氣體時,所得化合物在離子源的操作溫度下通常是穩定的。例如,La2F3在氟的存在下形成,並且到超過2000℃仍是穩定的。因此,與離子源相關聯的表面可以視為是被鈍化的。同樣地,當鑭系鎢在程序條件下曝露於氧氣時,形成也是相當穩定的氧化物化合物。因此,鑭系鎢「綁住」氟或氧且通常防止氟或氧從組件上把鎢蝕刻掉。在一個實例中,任何曝露於電弧腔室中的電漿的組件包含或由鑭系鎢構成。
與氟(例如,WF6)相關聯的鹵素循環,例如當曝露於熱表面時,提供揮發性並隨後分解的氣體,留下殘留的鎢,藉此氟回到電漿中以清除更多的鎢。藉由提供曝露於電漿的組件為由鑭系鎢構成,鹵素循環基本上被消除或破壞。因此,形成較少的WF6,並且存在較少在熱表面上 分解使熱表面質量增加等的材料。
通常,當使用氟基摻雜劑氣體時,鹵素循環是有問題的。例如,鍺是最壞的情況,其次是BF3和SiF4,藉此離子源的襯裡和其它組件通常被蝕刻、凹陷等。當與氧氣一起使用時,陰極可能被氧化。當與鎢一起使用時,形成WO2。陰極上的碳沉積可以進一步產生碳化鎢。因為陰極被間接加熱,所以陰極將在大約2500℃下發射電子。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源不發射電子,藉此電漿電弧電流下降,電漿密度降低,並且離子束電流下降。藉由提供陰極為由鑭系鎢構成,例如,也不需要使共同氣體與碳一起運行。離子源可以在沒有共同氣體下運行,因為由於鑭而導致陰極的發射率降低(例如,比標準鎢好100倍)。因此,離子源通常保護自身,其功函數較低,並且能夠以更低的功率更容易地發射電子。
當碳與氧(或任何具有氧氣的氣體)一起運行時,可以在電弧腔室中形成大量的二氧化鎢和三氧化鎢。當隨後轉變成硼(BO3)為所欲時,離子源是不穩定的直到其中所設置的氧被去除。因此,直到氧被去除,與離子源相關聯的先前調諧溶液將無法很好地工作。因此,根據本案,由於不形成二氧化鎢,所以鑭系鎢提供對腔室的鈍化,因而保護腔室,並且不形成顯著量的WO2或WO3
根據一個實例,從離子源(例如,光學板)提取離子的提取電極可包含或以其它方式由鑭系鎢製成。當氟被用於習知的鎢提取電極時,例如,氟將會濺鍍孔並且結合以形成具腐蝕性的氟化鎢(WF)氣體。此外,通常在提取板之間提供絕緣體,藉此氟化鎢將侵蝕絕緣體(Al2O3),其進一步在絕緣體上產生有害的導電塗層。因此,根據本案,孔徑板由鑭 系鎢構成,從而減輕這種有害的導電。
本案進一步設想圖1的質量分析器116(例如,AMU磁鐵)上游的組件(諸如離子源108、提取電極115和離子源腔室的組件)由鑭系鎢構成。如上所述,電弧腔室內部組件(諸如任何與離子源腔室相關聯的襯裡、電弧隙縫、陰極、斥拒極和陰極遮蔽)可以由鑭系鎢構成。再者,質量分析器117的入口116也可以由鑭系鎢構成。此外,質量分析器117下游的組件(例如,沿著光束線的任何地方)可以以類似的方式由鑭系鎢構成。
雖然本發明已關於某一或多個具體實例展示且描述,但應注意,上述具體實例僅充當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例之實施的實例,且本發明之應用不限於此等具體實例。。尤其關於藉由上述組件(總成、裝置、電路等)執行之各種功能,除非另外指示,否則用於描述此類組件之術語(包括對「構件」之參考)意欲對應於執行所描述組件之指定功能(亦即,功能上等效)之任何組件,即使在結構上不等效於執行本文中本發明之所說明例示性具體實例中之功能的所揭示之結構亦如此。此外,雖然本發明之特定特徵可能已關於若干具體實例中之僅一者揭示,但該特徵可與其他具體實例之一或多個其他特徵組合為對於任何給定或特定應用可合乎需要及有利。因此,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具體實例,但意欲僅受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限制。

Claims (13)

  1. 一種用於離子植入系統的導電組件,其中該導電組件係由鑭系鎢以及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形成合金的耐火金屬之一或多者構成,且其中該導電組件通常在該離子植入系統的操作期間被鈍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導電組件,其中該導電組件為離子源的組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導電組件,其中該導電組件包含陰極、陰極遮蔽、斥拒極、襯裡、孔徑板、電弧腔室本體及撞擊板之一或多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導電組件,其中該襯裡包含離子源的襯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導電組件,其中該孔徑板係與提取孔、抑制孔及接地孔之一或多者相關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導電組件,其中該導電組件包含在1%和3%之間的鑭。
  7. 一種離子植入系統,其包含導電組件,其中該導電組件係由鑭系鎢以及與預定百分比的稀土金屬形成合金的耐火金屬之一或多者構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導電組件包含陰極、陰極遮蔽、斥拒極、襯裡、孔徑板、電弧腔室本體及撞擊板之一或多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襯裡包含離子源的襯裡。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孔徑板係與提取孔、抑制孔及接地孔之一或多者相關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導電組件位於質量分 析器的上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導電組件通常在該離子植入系統的操作期間被鈍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離子植入系統,其中該導電組件包含在1%和3%之間的鑭。
TW106115768A 2016-05-13 2017-05-12 用於離子植入系統的導電組件及包含該導電組件的離子植入系統 TWI805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36246P 2016-05-13 2016-05-13
US62/336,246 2016-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735A true TW201807735A (zh) 2018-03-01
TWI805549B TWI805549B (zh) 2023-06-21

Family

ID=5874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768A TWI805549B (zh) 2016-05-13 2017-05-12 用於離子植入系統的導電組件及包含該導電組件的離子植入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70330725A1 (zh)
JP (1) JP7091254B2 (zh)
KR (1) KR102414664B1 (zh)
CN (1) CN109075000B (zh)
TW (1) TWI805549B (zh)
WO (1) WO20171973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2885B2 (en) 2020-07-28 2023-01-24 Applied Materials, Inc. Particle yield via beam-line pressure contro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19557B2 (en) * 2017-08-31 2019-06-1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on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US10227693B1 (en) * 2018-01-31 2019-03-12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Outgassing impact on process chamber reduction via chamber pump and purge
CN113261073A (zh) * 2018-12-15 2021-08-13 恩特格里斯公司 利用非钨材料的氟离子植入系统和其使用方法
JP2022540503A (ja) 2019-07-18 2022-09-15 インテグリ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アークチャンバ材料の混合物を用いるイオン注入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82951A5 (zh) 1973-07-09 1976-12-15 Bbc Brown Boveri & Cie
JPS6034776B2 (ja) * 1977-09-30 1985-08-10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六ホウ化ランタン熱陰極の製造法
DE2822665A1 (de) * 1978-05-05 1979-11-08 Bbc Brown Boveri & Cie Gluehkathodenmaterial
CH629033A5 (de) * 1978-05-05 1982-03-31 Bbc Brown Boveri & Cie Gluehkathode.
US4261753A (en) * 1980-01-22 1981-04-1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Lanthanum-hexaboride carbon composition for use in corrosive hydrogen-fluorine environments
US4309467A (en) * 1980-08-22 1982-01-0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Department Of Energy Composition for use in high-temperature hydrogen-fluorine environment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composition
FR2498372A1 (fr) * 1981-01-16 1982-07-23 Thomson Csf Cathode a chauffage direc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tube electronique incorporant une telle cathode
JP3021762B2 (ja) * 1991-04-15 2000-03-15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衝撃型イオン源
GB9413973D0 (en) * 1994-07-11 1994-08-31 Rank Brimar Ltd Electrode structure
US5497006A (en) 1994-11-15 1996-03-05 Eaton Corporation Ion generating source for use in an ion implanter
US5590386A (en) * 1995-07-26 1996-12-31 Osram Sylvania Inc. Method of making an alloy of tungsten and lanthana
JP3615096B2 (ja) * 1999-09-24 2005-01-26 株式会社東芝 イオン発生装置、イオン照射装置及びフィラメント
US6875986B1 (en) * 1999-04-28 2005-04-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filament for 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US7300559B2 (en) * 2000-04-10 2007-11-27 G & H Technologies Llc Filtered cathodic arc depo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640947B2 (ja) * 2002-10-07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イオン源、イオン注入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70172378A1 (en) * 2004-01-30 2007-07-26 Nippon Tungsten Co., Ltd. Tungsten based sintered compact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GB2412488B (en) * 2004-03-26 2007-03-28 Applied Materials Inc Ion sources
US7491431B2 (en) * 2004-12-20 2009-02-17 Nanogram Corporation Dense coating formation by reactive deposition
US20090093739A1 (en) 2007-10-05 2009-04-09 Axel Voss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US8324524B2 (en) 2008-03-26 2012-12-04 Taiyo Nippon Sanso Corporation Plasma welding process and outer gas for use in the plasma welding process
US7842931B2 (en) * 2008-09-25 2010-11-30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Extraction electrode manipulator
US20110239542A1 (en) 2008-10-03 2011-10-06 Atlantic Hydroge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ecting plasma-based reactions
WO2010045676A1 (en) 2008-10-21 2010-04-29 Key Welding Products Australia Pty Ltd A welding torch
JP5451461B2 (ja) 2010-03-05 2014-03-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式患者台、駆動式患者台の制御装置、駆動式患者台制御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粒子線治療装置
JP5901111B2 (ja) 2010-10-07 2016-04-06 大陽日酸株式会社 溶接ガス及びプラズマ溶接方法
ES2707649T3 (es) * 2013-01-31 2019-04-04 Oerlikon Metco Us Inc Boquilla de larga duración para una pistola de pulverización térmica y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y uso de la misma
CN105637616A (zh) 2013-08-16 2016-06-01 恩特格里斯公司 基板中的硅注入及提供其硅前体组合物
EP3058605B1 (en) * 2013-10-16 2023-12-06 Ambri Inc. Seals for high temperature reactive material devices
JP6169043B2 (ja) * 2014-05-26 2017-07-26 住友重機械イオ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熱電子放出部
CN106498360B (zh) * 2015-09-06 2019-01-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离子形成容器以及离子源
CN105543797A (zh) * 2015-12-12 2016-05-04 朱惠冲 铼镧稀土合金高能电子注射靶的制备工艺
WO2017127521A1 (en) * 2016-01-19 2017-07-27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Multi-piece electrode aper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2885B2 (en) 2020-07-28 2023-01-24 Applied Materials, Inc. Particle yield via beam-line pressure control
TWI810614B (zh) * 2020-07-28 2023-08-01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束線離子注入機以及操作光束線離子注入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1254B2 (ja) 2022-06-27
WO2017197378A1 (en) 2017-11-16
CN109075000B (zh) 2022-11-22
US10535498B2 (en) 2020-01-14
JP2019515449A (ja) 2019-06-06
TWI805549B (zh) 2023-06-21
KR102414664B1 (ko) 2022-06-28
US20170330725A1 (en) 2017-11-16
CN109075000A (zh) 2018-12-21
KR20190006949A (ko) 2019-01-21
US20180358202A1 (en)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1069B2 (en) Ion source repeller shield comprising a labyrinth seal
US10535498B2 (en) Lanthanated tungsten ion source and beamline components
US9978555B2 (en) Ion source liner having a lip for ion implantation systems
US9941087B2 (en) Ion source cathode shield
TWI805562B (zh) 用於碳植入的三氟化磷共伴氣體
TWI766850B (zh) 用於離子佈植系統之具有脣狀物的離子源內襯
TWI757372B (zh) 用於碳植入之膦共伴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