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7197A -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7197A
TW201737197A TW106107618A TW106107618A TW201737197A TW 201737197 A TW201737197 A TW 201737197A TW 106107618 A TW106107618 A TW 106107618A TW 106107618 A TW106107618 A TW 106107618A TW 201737197 A TW201737197 A TW 2017371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rehouse
optional
logistics
coverag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7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peng Li
Yuan Wang
Yue-Yang Chen
Tao Wang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Servic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Services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Service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3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1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無法對各個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進行統一控制的問題。所述方法包括: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Description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互聯網資訊技術處理領域,尤其有關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現有的補貨網路中,生產基地與倉庫間的物流配送網路是已知的,倉庫間的補貨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模式一:倉庫之間彼此獨立,生產基地直接發貨到末端倉庫;這種模式操作簡單,根據需求直接補貨即可。
模式二:倉庫之間有級別,進行多級補貨,基地先補貨到上級倉庫,再逐級下沉到末端倉庫;這種模式充分考慮了成本和效率,對於上級倉庫,可以使用幹線運輸,對於末端倉庫,可以採用普通物流;同時不同級的倉庫補貨頻次可以自由調配,更加兼顧成本。
模式三:倉庫之間有級別,並且基地補貨可以補貨到任何一級倉庫;相對於模式二來說,優勢是更加靈活,對於需求更加緊急、時效要求更高的可以採用直補,對於其他可以利用已有的倉庫網路分級補貨。
考慮到倉庫是歸屬於物流商的,上述三種物流模式均 僅能在物流商內部的倉庫間運行,每個物流商也僅能對所擁有的物流資源資訊進行控制,也就是說,現有技術存在無法對各個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進行統一控制的問題。
有鑒於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用以解決目前存在的無法對各個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進行統一控制的問題。
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包括: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包括:物流商伺服器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所述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一種供應鏈協同伺服器,包括:期望銷售範圍確定單元,用以確定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倉庫確定單元,用以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網路產生單元,用以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一種物流商伺服器,包括:確定單元,用以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單元,用以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所述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中,引入了供應鏈協同伺服器,該供應鏈協同伺服器可以與各個物流商伺服器進行通信,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中獲得倉庫的標識與該倉庫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根據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為每一個業務物件個性化產生對應的物流配 送網路,後續可以基於產生的物流配送網路進行業務物件的物流資訊的處理以及物流實操,實現了基於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對各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進行整合及統一控制。
11‧‧‧物流商伺服器
12‧‧‧供應鏈協同伺服器
91‧‧‧期望銷售範圍確定單元
92‧‧‧倉庫確定單元
93‧‧‧網路產生單元
94‧‧‧補貨比例確定單元
95‧‧‧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確定單元
96‧‧‧物流任務消息產生單元
97‧‧‧發送單元
1001‧‧‧確定單元
1002‧‧‧發送單元
1003‧‧‧接收單元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而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一;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間的關係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倉庫的補貨比例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的示 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之二;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商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及裝置,該方法中,透過供應鏈協同伺服器而將各個物流商伺服器聯繫起來,進而獲得各個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這裏的物流資源資訊主要為倉庫的標識與倉庫的配送服務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其他資源資訊供應鏈協同伺服器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從物流商伺服器中獲取。此後,在獲知了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時,利用獲得的物流資源資訊來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並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後續可以基於產生的物流配送網路而進行業務物件的物流資訊的處理以及物流實操,實現了對各個物流商的物流資源的統一控制及整合,使得物流服務並不局限於某一個物流商,節省了業務對象的物流費用。
為了清楚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案,下面首先對可 實施本發明實施例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系統進行描述:如圖1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包括:至少兩個物流商伺服器11和供應鏈協同伺服器12;其中,每一個物流商伺服器11,用以儲存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所述物流資源資訊包括: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向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發送所述物流資源資訊;供應鏈協同伺服器12,用以從各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物流商的物流資源資訊,確定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根據獲得的物流資源資訊,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而對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2所示,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1: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 售範圍;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可以依據供應商、經銷商或者代理商的銷售需求來事先設定。例如,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可以為華中地區、全國、亞洲等等。
具體地,可透過以下方式來確定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接收供應商終端發送的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將接收到的期望銷售範圍確定為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
步驟202: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物流商伺服器儲存了物流資源資訊,物流資源資訊包括上述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各個倉庫的物理位置和庫容量資訊。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需要確保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因此,確定出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所表示的可選倉庫能夠確保將業務物件從供應商到末端倉庫的直接下沉或逐級下沉。
所述配送服務包括發貨服務和集貨中轉服務;在獲得了各個倉庫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後,可以以滿足業務物件的期望覆蓋範圍為條件,選擇出多個倉庫,該多個倉庫 的覆蓋範圍合起來能完全覆蓋期望的銷售範圍。當然也可以有重複覆蓋的期望的銷售範圍中的部分區域。
每一個倉庫具有一定的配送功能,有的倉庫僅具有集貨中轉功能,可以將業務物件集中在該倉庫,並從該倉庫中轉至一定區域內的其他倉庫;有的倉庫僅具有發貨功能,可以將業務物件從該倉庫投遞給一定範圍內的用戶;有的倉庫既具有集貨中轉功能,又具有發貨功能,這裏用配送服務覆蓋範圍來表述倉庫的這些功能,對於僅具有集貨中轉功能的倉庫,其對應的配送服務覆蓋範圍為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對於僅具有發貨功能的倉庫,其對應的配送服務覆蓋範圍為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對於既具有集貨中轉功能,又具有發貨功能的倉庫,其對應的配送服務覆蓋範圍為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和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
具體地,本步驟202具體可以透過以下步驟來實現:第一步: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選擇對應的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由於是期望銷售範圍,業務物件最終要透過倉庫送達到用戶指定的收貨位址,因此,這裏需要選擇出對應的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
由於選擇出的第一可選倉庫要求具有發貨服務功能, 因此,亦即,這裏的第一可選倉庫也可以是既具有發貨服務功能又具有集貨中轉服務功能的倉庫,此時,該第一可選倉庫既對應有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又對應有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
假設上述步驟201中,業務物件為空調,期望的銷售範圍為全中國,獲得的倉庫A至倉庫I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如表一所示:
基於表一,確定出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為C、E、F、G、H和I。這裏倉庫C和倉庫E既對應有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又對應有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
第二步:確定對應的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各個所述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所表示的倉庫所在物理位址的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透過上述第一步,順利實現可以將業務物件送達到用 戶指定的收貨位址,但業務物件的如何流入或者逐級流入該第一可選倉庫,還需要具有集貨中轉服務功能的倉庫來完成,因此,這裏的第二步需要選擇具有集貨中轉服務功能的倉庫,並且需要選擇出的具有集貨中轉服務功能的倉庫的覆蓋範圍能夠覆蓋上述第一可選倉庫所在的物理位址,實現將業務物件從具有集貨中轉功能的倉庫流入到第一可選倉庫。
由於有的倉庫既具有發貨功能,又具有集貨中轉功能,因此,上述第一步中選擇出的第一可選倉庫和第二步中選擇出的第二可選倉庫可能有重合的。
上述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和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可以是來自不同物流商伺服器,亦即,上述第一可選倉庫和第二可選倉庫可以是歸屬於不同的物流商。
沿用上例,基於上述表一,確定出的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為A、B、C、D和E。這裏,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中的C和E與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中的C和E重合。
第三步:將確定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和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
沿用上例,此時,確定出的可選倉庫的標識為A、B、C、D、E、F、G、H和I。
步驟203: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 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由於獲得了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並且各個可選倉庫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夠共同覆蓋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因此,可以結合覆蓋範圍來確定可選倉庫間的運輸路徑,進而利用可選倉庫和倉庫間的運輸路徑為業務物件產生物流配送網路。
具體地,上述步驟203可以透過以下步驟1)至步驟4)來實現:
步驟1):將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中,除去對應有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之外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末端倉庫的標識,其中,所述末端倉庫與購買業務對象的用戶對接;這裏的對接是指可將末端倉庫的業務物件直接配送給用戶,中間不再經過其他倉庫。
沿用表一的例子,將C和E除去後得到F、G、H和I作為末端倉庫的標識。
步驟2):根據業務物件的生產位址,從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中選擇預設數量個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基地倉庫的標識,其中,所述基地倉庫與業務物件的生產基地對接;為了便於業務物件從生產位址運輸至基地倉庫,這裏,以業務物件的產生位址為參照標準,可以選擇距離業務物件的生產基地、運輸成本件及運輸時長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基地倉庫的標識。
沿用表一的例子,這裏假設倉庫A和倉庫B滿足一定約束條件,則可以選擇A和B作為基地倉庫的標識。
步驟3):針對可選倉庫中,除所述末端倉庫和基地倉庫外的每一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地理位置,確定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其中,業務對象在物流運輸中依次流經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該可選倉庫和該可選倉庫的下級倉庫;沿用表一的例子,這裏倉庫C、倉庫D和倉庫E為可選倉庫,假設確定倉庫C的上級倉庫為倉庫A、下級倉庫為倉庫F、倉庫G和倉庫H,確定倉庫D的上級倉庫為倉庫B、下級倉庫為倉庫H,確定倉庫E的上級倉庫為倉庫B、下級倉庫為倉庫I。圖3中示出了倉庫C與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間的層級關係。
步驟4)將每一個可選倉庫與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進行連接,構成所述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其中,所述物流配送網路為有向無環網路。
經過上述過程,產生的空調的物流配送網路如圖4所示。
產生了物流配送網路之後,即可利用該物流配送網路來進行物流資訊的處理,具體的處理過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驟A至步驟D:
步驟A:針對具有多個上級倉庫的每一個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多個上級倉庫的物流運輸能力,確定該多個上級倉庫補貨至該可選倉庫的補貨比例; 其中,上級倉庫的物流運輸能力越強,確定該多個上級倉庫補貨至該可選倉庫的補貨比例越高。此外,還可以結合倉庫的庫容量資訊共同確定該多個上級倉庫補貨至該可選倉庫的補貨比例。經過上述步驟A中確定的補貨比例可以如圖5所示。
步驟B:根據各個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所述補貨比例,確定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所述備貨需求數量中包含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需要為該倉庫的下級倉庫補貨的數量;具體地,這裏的步驟B可以包括以下步驟B1至步驟B5:步驟B1:從末端倉庫的上一級倉庫開始,逐級向上,針對每一級倉庫中的每一個倉庫,執行以下步驟B2至步驟B5,直至基地倉庫:步驟B2:確定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步驟B3:確定該倉庫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所述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其中,末端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為末端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步驟B4:利用確定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確定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步驟B5:將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之和作為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
上述步驟B1至B5的過程可以利用圖6所示的補貨 需求數量和圖7所示的備貨需求數量示意圖來表示。
圖6中圖中實現框表示倉庫自身需求,亦即補貨需求數量,比如倉庫F、C自身有發貨能力,預計能售賣掉100件,而倉庫A、D則不需要為自己倉備貨,僅僅用於做中轉、集貨功能;虛線框表示匯總到的下級倉需求,如倉庫I沒有下級倉,則匯總到下級需求為0,倉庫E下級倉需求為100,則展示100;在圖7中,虛線框表示匯總到的下級需求,比如E倉,下級倉只有I倉並且I倉的需求是100,故E倉下級需求匯總是100,自身需求是100,因此對唯一的上級倉B需求是200件;而對於倉庫B作為供應來說,需求的另一個來源是倉庫D,而倉庫D自身需求為0,倉庫D的下級倉匯總為100,得出倉庫D總需求100,而倉庫D的100件貨需要倉庫B供貨40%也就是40件,因此倉庫B需要最終備貨240件。
步驟C:利用確定的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和所述物流配送網路,產生各個倉庫的物流任務消息,所述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
步驟D:將確定的物流任務消息下發給相應的物流商伺服器。
上述描述從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的角度描述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進一步地,本發明實施例還從物流商伺服器的角度提供了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 法,其方法流程圖如圖8所示,包括以下步驟:步驟801:物流商伺服器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步驟802:物流商伺服器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所述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此外,物流商伺服器還可以接收供應鏈協同伺服器下發的物流任務消息,所述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
從物流商伺服器的角度提供了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與從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的角度描述了本發明實施例的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的本質是相同的,僅是描述角度的不同,相關細節詳見上文的描述,這裏不再贅述。
基於同一個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供應鏈協同伺服器和一種物流商伺服器,具體如下: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包括:期望銷售範圍確定單元91,用以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倉庫確定單元92,用以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 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網路產生單元93,用以根據各個所述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所述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所述物流配送網路以所述可選倉庫為節點,以所述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較佳地,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確定單元91,具體用以接收供應商終端發送的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將接收到的期望銷售範圍確定為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
較佳地,所述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包括: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和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所述倉庫確定單元92,具體用以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選擇對應的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確定對應的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各個所述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所表示的倉庫所在物理位址的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將確定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和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所述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
較佳地,所述網路產生單元93,具體用以將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中,除去對應有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之外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末端倉庫的標識,其中,所述末端倉庫與購買業務對象的用戶對接;根據業務物件的生產位址,從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 中選擇預設數量個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基地倉庫的標識,其中,所述基地倉庫與業務物件的生產基地對接;針對可選倉庫中,除所述末端倉庫和基地倉庫外的每一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地理位置,確定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其中,業務對象在物流運輸中依次流經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該可選倉庫和該可選倉庫的下級倉庫;將每一可選倉庫與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進行連接,構成所述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其中,所述物流配送網路為有向無環網路。
較佳地,所述供應鏈協同伺服器還包括:補貨比例確定單元94,用以針對具有多個上級倉庫的每一個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多個上級倉庫的物流運輸能力,確定該多個上級倉庫補貨至該可選倉庫的補貨比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確定單元95,用以根據各個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所述補貨比例,確定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所述備貨需求數量中包含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需要為該倉庫的下級倉庫補貨的數量;物流任務消息產生單元96,用以利用確定的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和所述物流配送網路,產生各個倉庫的物流任務消息,所述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發送單元97,用以將確定的物流任務消息下發給相 應的物流商伺服器。
較佳地,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確定單元95,具體用以從末端倉庫的上一級倉庫開始,逐級向上,針對每一級倉庫中的每一個倉庫,執行以下操作,直至基地倉庫:確定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確定該倉庫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所述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其中,末端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為末端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利用確定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確定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將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之和作為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物流商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包括:確定單元1001,用以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單元1002,用以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所述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較佳地,還包括:接收單元1003,用以接收供應鏈協同伺服器下發的物流任務消息,所述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裝置(設備)、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態樣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裝置(設備)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每一個流程和/或方塊、以及流程圖和/或方塊圖中的流程和/或方塊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透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以實現在流程圖中的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中的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被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操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中的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中的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 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以實現在流程圖中的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塊圖中的一個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即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解釋為包括較佳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變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變和變型在內。

Claims (10)

  1. 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該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以及根據各個該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該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該物流配送網路以該可選倉庫為節點,以該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確定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包括:供應鏈協同伺服器接收供應商終端發送的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以及將接收到的期望銷售範圍確定為業務對象的期望銷售範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包括: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和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該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 識,包括: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選擇對應的發貨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該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確定對應的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各個該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所表示的倉庫所在物理位址的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以及將確定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和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該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各個該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該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包括:將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中,除去對應有集貨中轉服務的覆蓋範圍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之外的第一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末端倉庫的標識,其中,該末端倉庫與購買業務對象的用戶對接;根據業務物件的生產位址,從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中選擇預設數量個第二可選倉庫的標識作為基地倉庫的標識,其中,該基地倉庫與業務物件的生產基地對接;針對可選倉庫中,除該末端倉庫和基地倉庫外的每一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地理位置,確定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其中,業務對象在物流運輸中依 次流經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該可選倉庫和該可選倉庫的下級倉庫;以及將每一可選倉庫與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進行連接,構成該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其中,該物流配送網路為有向無環網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每一個可選倉庫與該可選倉庫的上級倉庫和下級倉庫進行連接,構成該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之後,該方法還包括:針對具有多個上級倉庫的每一個可選倉庫,根據該可選倉庫的多個上級倉庫的物流運輸能力,確定該多個上級倉庫補貨至該可選倉庫的補貨比例;根據各個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該補貨比例,確定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備貨需求數量中包含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需要為該倉庫的下級倉庫補貨的數量;利用確定的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和該物流配送網路,產生各個倉庫的物流任務消息,該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以及將確定的物流任務消息下發給相應的物流商伺服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各個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該補貨比例,確定各個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包括: 從末端倉庫的上一級倉庫開始,逐級向上,針對每一級倉庫中的每一個倉庫,執行以下操作,直至基地倉庫:確定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確定該倉庫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該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其中,末端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為末端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利用確定的下級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以及該倉庫需要補貨至下級倉庫的補貨比例,確定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以及將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和該倉庫需要為下級倉庫備貨的數量之和作為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
  7. 一種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物流商伺服器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該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接收供應鏈協同伺服器下發的物流任務消息,該物流任務消息包括:倉庫的標識、該倉庫的補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備貨需求數量、該倉庫的上級倉庫的資訊和下級倉庫的資訊。
  9. 一種供應鏈協同伺服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期望銷售範圍確定單元,用以確定業務物件的期望銷售範圍;倉庫確定單元,用以根據從各個物流商伺服器獲得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所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能共同覆蓋該期望銷售範圍的各個可選倉庫的標識;以及網路產生單元,用以根據各個該可選倉庫的標識及其對應的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產生該業務對象的物流配送網路,該物流配送網路以該可選倉庫為節點,以該可選倉庫間的配送路徑為線路。
  10. 一種物流商伺服器,其特徵在於,包括:確定單元,用以確定儲存的物流商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及發送單元,用以將確定的倉庫的標識與配送服務的覆蓋範圍之間的對應關係發送給供應鏈協同伺服器,該對應關係用於供應鏈協同伺服器產生業務物件的物流配送網路。
TW106107618A 2016-04-01 2017-03-08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TW201737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4711.XA CN107292551A (zh) 2016-04-01 2016-04-01 一种物流配送网络生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197A true TW201737197A (zh) 2017-10-16

Family

ID=59962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7618A TW201737197A (zh) 2016-04-01 2017-03-08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34866A1 (zh)
JP (1) JP2019511786A (zh)
KR (1) KR20180126059A (zh)
CN (1) CN107292551A (zh)
AU (1) AU2017243288A1 (zh)
SG (1) SG11201808421SA (zh)
TW (1) TW201737197A (zh)
WO (1) WO20171670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6940B2 (en) 2019-02-18 2021-09-21 Coupang Corp. Balancing package delivery sub-route assignments amongst delivery workers based on worker efficiencies and attendan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0724A (zh) * 2017-11-27 2019-06-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64320A (zh) * 2018-04-10 2018-09-21 杭州橙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电商管理系统的物流管理方法
CN109242161B (zh) * 2018-08-20 2023-06-27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配送路线的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66710A (zh) * 2018-08-28 2020-03-06 珠海市卓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配送线路与销售区划规划系统及其方法
CN113128820B (zh) * 2020-01-16 2024-03-01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评估仓库调整计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429072B (zh) * 2020-04-13 2023-09-26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器具需求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67217B (zh) * 2020-06-09 2022-07-12 宏图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仓库网络信息存储方法
CN112598347A (zh) * 2020-12-15 2021-04-02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仓储网络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37678B (zh) * 2021-03-01 2023-09-29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补货任务信息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62874A (zh) * 2021-03-04 2021-12-07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目标履约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25585A (zh) * 2021-09-01 2021-11-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家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服务器
CN115582275B (zh) * 2022-10-20 2023-03-10 江阴百盛电气控制有限公司 自动物流智能分拣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9771A1 (en) * 2001-03-23 2003-04-10 Restaurant Servic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timal product routing in a supply chain framework
US20030074239A1 (en) * 2001-03-23 2003-04-17 Restaurant Servic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network-based restaura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ramework
JP2003048621A (ja) * 2001-08-06 2003-02-21 Sony Corp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管理システム、流通業者側装置、部品製造者側装置、サプライチェーン管理装置、サプライチェーン管理方法、それらの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3176029A (ja) * 2001-12-12 2003-06-24 Hitachi Ltd 在庫管理装置
AU2003299018A1 (en) * 2002-09-18 2004-04-08 Mitsui Bussan Logi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chain management
US8332249B1 (en) * 2003-07-07 2012-12-11 Turgut Ayk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and contact center management
US20050055260A1 (en) * 2003-07-30 2005-03-10 Masashi Yamamoto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JP2005060108A (ja) * 2003-07-30 2005-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物流管理システム
JP3875672B2 (ja) * 2003-09-03 2007-01-31 日本通運株式会社 共同配送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8086546B2 (en) * 2004-12-17 2011-12-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icipatory package shipping
US7205897B2 (en) * 2005-03-01 2007-04-17 Sap Aktiengesellschaft Product flow based auto-ID infrastructure
US7725366B1 (en) * 2007-05-01 2010-05-25 Hector Franco Supply-chain management system
CN101561896A (zh) * 2008-04-17 2009-10-21 北京中食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和gps的物流信息分析系统
JPWO2010010788A1 (ja) * 2008-07-25 2012-0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サプライチェーン最適化システム及びサプライチェーン最適化方法
US8046312B2 (en) * 2009-05-21 2011-10-25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Enhanced postal data modeling framework
US20110225023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Target Brands, Inc. Prioritized Product Distribution
CN101833710B (zh) * 2010-05-07 2012-04-2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语义的物联网物品信息跟踪和追溯方法
CN102346877A (zh) * 2010-08-05 2012-02-08 北京中和民本科技有限公司 农村连锁企业配送管理系统
US8714442B2 (en) * 2012-04-19 2014-05-06 Zortag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rticles along a supply chain
CN105723327B (zh) * 2013-06-19 2019-03-22 美国邮政管理局 用于提供对流通网络中的物品的实时追踪的系统和方法
CN104123627A (zh) * 2014-07-17 2014-10-29 唐肖近 基于rfid技术的商品供应链系统架构
CN104408606A (zh) * 2014-12-21 2015-03-11 江苏省烟草公司常州市公司 卷烟多层次配送系统
WO2016115629A1 (en) * 2015-01-19 2016-07-28 9316-2832 Québec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optimizing delivery networks
CN104732368B (zh) * 2015-03-25 2018-05-11 广东天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路由系统和方法
CA2981980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Aglive International Pt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supply chain traceability
US10438163B2 (en) * 2015-07-02 2019-10-08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ffinity-based optimal assortment selection for inventory deployment
US10318569B1 (en) * 2017-12-29 2019-06-11 Square, Inc. Smart inventory tag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6940B2 (en) 2019-02-18 2021-09-21 Coupang Corp. Balancing package delivery sub-route assignments amongst delivery workers based on worker efficiencies and attendance
TWI785311B (zh) * 2019-02-18 2022-12-01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電腦實施系統、電腦實施方法及用於出勤者指派的系統
TWI806794B (zh) * 2019-02-18 2023-06-21 南韓商韓領有限公司 用於出勤者指派的電腦實施系統以及電腦實施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2551A (zh) 2017-10-24
JP2019511786A (ja) 2019-04-25
SG11201808421SA (en) 2018-10-30
KR20180126059A (ko) 2018-11-26
US20190034866A1 (en) 2019-01-31
WO2017167040A1 (zh) 2017-10-05
AU2017243288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37197A (zh) 物流配送網路產生方法及裝置
WO2017167128A1 (zh) 一种物流资源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194513B (zh) 一种解决全渠道物流配送问题的优化方法
Dai et al. Price-setting based combinatorial auction approach for carrier collaboration with pickup and delivery requests
WO2017036331A1 (zh) 物流服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403683A (zh) 虚拟数据中心服务请求的基于能力的路由
CN104901927B (zh) 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85309A (zh)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09774B (zh) 商品对象交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Dai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olution approach for carriers’ collaborativ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less than truckload transportation
CN111353840A (zh) 订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360522B1 (en) Updating a forecast based on real-time data associated with an item
Karmarkar OM forum—the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economy: research opportunities
WO2022062450A1 (zh) 团购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90266523A1 (en) Resour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Herazo-Padilla et al. Coupl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nd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to solve a stochastic location-routing problem
CN113191713A (zh) 仓库缺货转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34427B (zh) 生成物品分配方案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0013B (zh) 一种待配送订单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6169429A1 (zh) 物流资源协同关系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248922B1 (en) Managing network paths within a network of inventory spaces
Zhang et al. Service supply chain research: A conceptual model based on business processes
Burton et al. Airshare: a food sharing concept
CN115511302A (zh) 一种配送任务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492062A (zh) 一种客户自定义运单编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