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4562A -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4562A
TW201734562A TW105129359A TW105129359A TW201734562A TW 201734562 A TW201734562 A TW 201734562A TW 105129359 A TW105129359 A TW 105129359A TW 105129359 A TW105129359 A TW 105129359A TW 201734562 A TW201734562 A TW 2017345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wearable device
split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9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8250B (zh
Inventor
潘浩煒
蔡志賢
謝啟堂
翁懿萱
Original Assignee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1019062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729081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1078462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7783293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4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8250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穿戴式裝置的導光元件,適於引導光束,並包括第一導光板、第二導光板、分光膜及多個分光元件。第一導光板具有第一表面與相對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並具有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入光面。第二導光板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上,並位於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分光膜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與第二導光板之間,且鄰近於入光面。分光膜用以反射部分的光束,並用以使來自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光束穿透至第二導光板。多個分光元件間隔配置於第一導光板之未被分光膜覆蓋的區域內。

Description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導光元件的穿戴式裝置。
穿戴式裝置被認為是繼智慧型手機後最具市場成長潛力的電子產品之一。穿戴式裝置依據不同穿戴類型可分成眼鏡型、手錶型、穿著型、配戴型及貼附型等。除了讓使用者在行動過程中可便捷地操作外,穿戴式裝置更可透過各種生理、健康、環境及衛星定位等的資料擷取,以提供使用者生理資訊、個人化管理與情境互動等功能,藉以增進使用者生活的便利性。隨著近眼式顯示技術(Near Eye Display, NED)發展,使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的應用性逐漸提升。就眼鏡型穿戴式裝置而言,仍存在著視野上具有死角、影像具有亮暗紋等問題。
本「先前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瞭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道的習知技術。此外,在「先前技術」中所揭露的內容並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代表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曉或認知。
本發明提出一種穿戴式裝置,以改善影像亮度不均的問題。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導光元件,其可應用於穿戴式裝置以改善影像亮度不均的問題。
為達上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穿戴式裝置,其包括至少一成像組件,其中成像組件包括顯示設備及導光元件。顯示設備用以提供影像光束,導光元件用以引導影像光束。導光元件包括第一導光板、第二導光板、分光膜與多個分光元件。第一導光板具有第一表面與相對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以及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入光面,其中入光面用以使影像光束穿透。第二導光板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上,並位於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分光膜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與第二導光板之間,且鄰近於入光面。分光膜用以反射部分的影像光束,並用以使來自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影像光束穿透至第二導光板。多個分光元件間隔配置於第一導光板之未被分光膜覆蓋的區域內,且各分光元件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各分光元件之面向入光面的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夾有第一銳角。各分光元件用以使部分的影像光束穿透,並用以反射部分的影像光束,且影像光束藉由分光元件的反射而從第二表面出射。
為達上述優點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優點,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導光元件,適於引導光束。導光元件包括第一導光板、第二導光板、分光膜及多個分光元件。第一導光板具有第一表面與相對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並具有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入光面,其中入光面用以使光束穿透。第二導光板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上,並位於光束的傳遞路徑上。分光膜配置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與第二導光板之間,且鄰近於入光面。分光膜用以反射部分的光束,並用以使來自於第一導光板的部分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光束穿透至第二導光板。多個分光元件間隔配置於第一導光板之未被分光膜覆蓋的區域內,各分光元件連接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且各分光元件之面向入光面的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夾有第一銳角。其中各分光元件用以使部分的光束穿透,並用以反射部分的光束,且光束藉由分光元件的反射而從第二表面出射。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導光板具有第三表面與相對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連接於分光膜,且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四表面及分光膜彼此平行。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導光板具有第三表面與相對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連接於分光膜,且第四表面用以反射至少部分的光束(影像光束)。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導光板具有第三表面與相對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第一側面與相對第一側面的第二側面,第三表面連接於分光膜,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連接於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之間,且第一側面鄰近於入光面。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導光板具有第三表面與相對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第一側面與相對第一側面的第二側面,第三表面連接於分光膜,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連接於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之間,且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皆具有防光穿透結構。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相同或不同。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導光板的折射率小於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分光膜的光穿透率介於20%~80%。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分光膜的光反射率介於80%~20%。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入光面相對於第一表面傾斜,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夾有第二銳角。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銳角的角度為第一銳角的角度的兩倍。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與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導光板具有自第二表面凸出的三角柱凸出結構,此三角柱凸出結構鄰近於入光面。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成像組件更包括反射元件,反射元件配置於顯示設備與導光元件之間,並用以將來自於顯示設備的影像光束反射至導光元件的入光面。
在本發明穿戴式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穿戴式裝置更包括配戴架體,而上述至少一成像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成像組件設置於配戴架體。
在本發明導光元件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多個分光元件中,愈接近入光面的分光元件的光穿透率愈高。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導光元件中,因在第一導光板上增設鄰近入光面的第二導光板,且於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之間設置分光膜,因此進入導光元件內的光束(如影像光束)中,部分的影像光束會在第一導光板內反射,而部分的影像光束會穿過第一導光板與分光膜而進入第二導光板內,並再經由第二導光板的反射回第一導光板內。由於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變多,所以影像光束傳遞至分光元件時,分光元件之光接收面的填滿率能提高,進而改善習知技術之成像具有亮暗紋而導致影像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的穿戴式裝置因使用此導光元件,所以能改善習知技術之影像亮度不均勻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穿戴式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之穿戴式裝置3包括至少一成像組件31,而圖1是以兩個成像組件31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成像組件31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穿戴式裝置3可更包括配戴架體33,而成像組件31設置於配戴架體33。在本實施例中,配戴架體33例如是可供配戴於使用者的頭部,以讓使用者的雙眼能分別觀看到圖1中的兩成像組件31提供的影像。本發明並不限制配戴架體33的具體結構。
關於上述成像組件31,舉例說明如下述實施例。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成像組件31包括顯示設備311及導光元件313。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設備311用以提供影像光束L,導光元件313用以引導影像光束L,以讓使用者的眼睛能接收到影像光束L。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設備311可以是投影光機(projection optical engine)、投影單元(projection unit)或其他種類的顯示設備,其中投影光機/投影單元可以是使用穿透式光閥(如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反射式光閥(如單晶矽液晶面板或數位微鏡元件)或是自發光顯示面板(如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但本發明仍不以上述為限。
承上述,導光元件313包括第一導光板3131、第二導光板3133、分光膜3135與多個分光元件313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與第二導光板3133例如為波導(waveguide)元件,可為透光材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第一導光板3131具有第一表面B1與相對第一表面B1的第二表面B2,以及具有連接於第一表面B1與第二表面B2之間的入光面C1,其中入光面C1用以使影像光束L穿透。第二導光板3133配置於第一導光板3131的部分第一表面B1上,並位於影像光束L的傳遞路徑上。分光膜3135配置於第一導光板3131的部分第一表面B1與第二導光板3133之間,且鄰近於入光面C1。分光膜3135用以反射部分的影像光束L,並使來自於第一導光板3131的部分第一表面B1的至少部分影像光束L穿透至第二導光板3133。此外,多個分光元件3137間隔配置於第一導光板3131之未被分光膜3135覆蓋的區域內,且各分光元件3137連接於第一表面B1與第二表面B2之間。各分光元件3137之面向入光面C1的表面D與第二表面B2之間夾有第一銳角θ1。各分光元件3137用以使部分的影像光束L穿透,並用以反射部分的影像光束L,且影像光束L經由分光元件3137的反射而從第二表面B2出射。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的眼睛可透過接收從第一導光板3131的第二表面B2出射的影像光束L而觀看到影像。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光板3133覆蓋分光膜313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及第二導光板3133的材質可為塑膠、玻璃、壓克力或其他可透光材質,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的入光面C1例如是相對於第一表面B1傾斜,且入光面C1與第一表面B1之間夾有第二銳角θ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銳角θ2的角度例如為第一銳角θ1的角度的兩倍。舉例而言,第一銳角θ1的角度例如為30度,第二銳角θ2的角度例如為60度。然而,第二銳角θ2的角度可視影像光束L的入射路徑而調整,並不限於60度。
第二導光板3133例如具有第三表面B3與相對第三表面B3的第四表面B4。在本實施例中,第三表面B3連接於分光膜3135,而第一表面B1、第二表面B2、第四表面B4及分光膜3135例如是彼此平行。在本實施例中,第三表面B3與第一表面B1、第二表面B2、第四表面B4彼此平行。在其他實施例中,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至少部分的第一表面B1、至少部分的第二表面B2、至少部分的第四表面B4及/或至少部分的分光膜3135也可不彼此平行,藉以調整影像光束L的傳遞路徑。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光板3133例如更具有第一側面E1與相對第一側面E1的第二側面E2,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連接於第三表面B3與第四表面B4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面E1鄰近於入光面C1,且第二側面E2遠離入光面C1。此外,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例如是相互平行,且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例如垂直於第三表面B3與第四表面B4,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側面E1也可不平行於第二側面E2,以達到光束不穿透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的效果,但本發明仍不以此為限。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光板3133的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可分別具有防光穿透結構E11。在本實施例中,防光穿透結構E11可採用霧化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的方式而形成;在其他實施例中,可透過塗佈遮光層於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的方式或其他適當的方式而形成,例如遮光層可為黑色物質或者利用黑色膠帶作為遮光層;然而,本發明的防光穿透結構不受限於上述形成方法。在本實施例中,防光穿透結構E11能用以避免第二導光板3133內的影像光束L從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漏光,並能防止外界環境光從第一側面E1與第二側面E2進入第二導光板3133內。
請同時參考圖2~3,在本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例如是具有可反射部分光束以及讓部分光束穿透的半反射鏡(half mirror),而分光膜3135可採用鍍膜的方式形成於第一導光板3131與第二導光板3133之間,但本發明並不限制分光膜的形成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具有讓光束部分穿透部分反射的特性。在本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的光穿透率為20~80%且光反射率為80~20%。更進一步地說,在理想狀況下(例如不考慮光損失的情況下),在一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可具有光穿透率20%與光反射率80%的光學特性;在一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可具有光穿透率50%與光反射率50%的光學特性;在一實施例中,分光膜3135可具有光穿透率80%與光反射率20%的光學特性。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分光元件3137例如是彼此平行排列在第一導光板3131中未被分光膜3135覆蓋的區域內的分光元件陣列。在本實施例中,為了讓經多個分光元件3137反射後從第二表面B2出射的影像光束L具有均勻的光強度,可設計成愈接近入光面C1的分光元件3137的光穿透率愈高且光反射率越低;反之,可設計成距離入光面C1較遠的分光元件3137具有較高的光反射率與較低的光穿透率。在其他實施例中,距離入光面C1最遠的分光元件3137可為具有高反射率的光學元件,甚至可為反射元件。
在本實施例中,從入光面C1進入第一導光板3131的影像光束L傳遞至分光膜3135時,分光膜3135會反射部分的影像光束L(如光束L1),而部分的影像光束L(如光束L2)會穿過分光膜3135而進入第二導光板3133的第三表面B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光板3133內的部分影像光束L(如光束L2)在第四表面B4發生全反射的現象而依序被傳遞至第三表面B3與分光膜3135,其中被傳遞至分光膜3135的部分光束會穿過分光膜3135而回到第一導光板3131內。由於進入導光元件313後的影像光束L在每次傳遞至分光膜3135時都會發生部分反射部分穿透的現象,所以會使影像光束L具有多個傳遞路徑,進而具有擴光的效果,如此能使傳遞至分光元件3137的影像光束L能更完整地入射至分光元件3137的收光面(即面向入光面C1的表面D)。如此,從傳統的導光元件的第二表面出射的影像光束具有亮暗紋的問題能獲得解決/改善,進而提升成像品質。
本實施例之成像組件31可應用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裝置或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裝置。在應用於虛擬實境的一實施例中,導光元件313可進一步設置遮光層(圖未示)以遮蔽第一導光板3131的第一表面B1上未被分光膜3135覆蓋的部分(例如對應於分光元件3137的第一表面B1),以防止環境光進入使用者眼睛。在應用於可透視的(see through)擴增實境的一實施例中,分光元件3137的反射率以不超過50%為較佳。
承上述,第一導光板3131的折射率及第二導光板3133的折射率可以相同或不同,以下舉例說明。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導光板、第二導光板與分光膜中影像光束行進時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的折射率例如是小於第二導光板3133的折射率,如此,影像光束L進入第二導光板3133時會朝接近法線方向N的方向折射,進而能增加影像光束L傳遞至分光膜3135的次數,提升影像光束L的擴散效果,並可進一步改善/解決傳統導光元件的成像具有亮暗紋的問題。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的折射率例如是介於1.62~1.75,第二導光板3133的折射率例如是介於1.7~1.82,其中第一導光板3131的折射率例如小於第二導光板3133的折射率,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導光板3131的折射率可大於第二導光板3133的折射率,但本發明仍不以此為限。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導光元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導光元件313a與圖2的導光元件313相似,主要差異在於導光元件313a的第一導光板3131a具有自第二表面B2凸出的三角柱凸出結構3139,此三角柱凸出結構3139鄰近於入光面C2。在本實施例中,入光面C2例如是延伸至三角柱凸出結構3139的頂端,如此能增加入光面C2的面積,進而能提高影像光束L入射入光面C2的照射面積,並提高於各分光元件3137之接收面的填滿率,以進一步使傳統導光元件的成像具有亮暗紋的情形獲得改善/解決。此外,本實施例的導光元件313a也可應用於圖2的成像組件31中,以取代圖2的導光元件313。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之成像組件31a與圖3之成像組件31相似,主要差異處在於本實施例之成像組件31a更包括反射元件315,反射元件315配置於顯示設備311與導光元件313之間,並用以將來自於顯示設備311的影像光束L反射至如同圖3的導光元件313的入光面C1。此外,本實施例之導光元件313也可替換成圖5之導光元件313a。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導光元件中,因在第一導光板上增設鄰近入光面的第二導光板,且於第一導光板與第二導光板之間設置分光膜,因此進入導光元件內的光束(如影像光束)中,部分的影像光束會在第一導光板內反射,而部分的影像光束會穿過第一導光板與分光膜而進入第二導光板內,並再經由第二導光板的反射回第一導光板內。由於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變多,所以影像光束傳遞至分光元件時,分光元件之光接收面的填滿率能提高,以改善習知技術之成像具有亮暗紋而導致影像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的穿戴式裝置因使用此導光元件,所以能改善習知技術之影像亮度不均勻的問題。另外,本發明實施例於第一導光板之第二表面及鄰近於入光面增設三角柱凸出結構,藉以使入光面的面積變大,以提高分光元件之光接收面的填滿率,所以能進一步改善亮暗紋的問題。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此外,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用語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稱或區別不同實施例或範圍,而並非用來限制元件數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3‧‧‧穿戴式裝置
31、31a‧‧‧成像組件
311‧‧‧顯示設備
313、313a‧‧‧導光元件
3131、3131a‧‧‧第一導光板
3133‧‧‧第二導光板
3135‧‧‧分光膜
3137‧‧‧分光元件
3139‧‧‧三角柱凸出結構
315‧‧‧反射元件
33‧‧‧配戴架體
B1‧‧‧第一表面
B2‧‧‧第二表面
B3‧‧‧第三表面
B4‧‧‧第四表面
C1、C2‧‧‧入光面
D‧‧‧表面
E1‧‧‧第一側面
E2‧‧‧第二側面
E11‧‧‧防光穿透結構
θ1‧‧‧第一銳角
θ2‧‧‧第二銳角
L‧‧‧影像光束
L1、L2‧‧‧光束
N‧‧‧法線方向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穿戴式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一導光板、第二導光板與分光膜中影像光束行進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導光元件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成像組件的示意圖。
31‧‧‧成像組件
311‧‧‧顯示設備
313‧‧‧導光元件
3131‧‧‧第一導光板
3133‧‧‧第二導光板
3135‧‧‧分光膜
3137‧‧‧分光元件
B1‧‧‧第一表面
B2‧‧‧第二表面
B3‧‧‧第三表面
B4‧‧‧第四表面
C1‧‧‧入光面
D‧‧‧表面
E1‧‧‧第一側面
E2‧‧‧第二側面
L‧‧‧影像光束
L1、L2‧‧‧光束
θ1‧‧‧第一銳角
θ2‧‧‧第二銳角

Claims (27)

  1. 一種穿戴式裝置,包括: 至少一成像組件,該成像組件包括: 一顯示設備,用以提供一影像光束;以及 一導光元件,用以引導該影像光束,該導光元件包括: 一第一導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與相對該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並具有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入光面,其中該入光面用以使該影像光束穿透; 一第二導光板,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上,並位於該影像光束的傳遞路徑上; 一分光膜,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導光板之間,且鄰近於該入光面,其中該分光膜用以反射部分的該影像光束,並用以使來自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該影像光束穿透至該第二導光板;以及 多個分光元件,間隔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之未被該分光膜覆蓋的區域內,每一該分光元件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且每一該分光元件之面向該入光面的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夾有一第一銳角,其中每一該分光元件用以使部分的該影像光束穿透,並用以反射部分的該影像光束,且該影像光束藉由該些分光元件的反射而從該第二表面出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且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該第四表面及該分光膜彼此平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且該第四表面用以反射至少部分的該影像光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一側面與相對該第一側面的一第二側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連接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一側面鄰近於該入光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一側面與相對該第一側面的一第二側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連接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皆具有防光穿透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板與該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相同或不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板的折射率小於該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分光膜的光穿透率介於20%~8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分光膜的光反射率介於80%~20%。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入光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傾斜,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夾有一第二銳角。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二銳角的角度為該第一銳角的角度的兩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第一導光板具有自該第二表面凸出的一三角柱凸出結構,該三角柱凸出結構鄰近於該入光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其中該成像組件更包括一反射元件,配置於該顯示設備與該導光元件之間,並用以將來自於該顯示設備的該影像光束反射至該導光元件的該入光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穿戴式裝置,更包括一配戴架體,該至少一成像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該些成像組件設置於該配戴架體。
  15. 一種導光元件,適於引導一光束,該導光元件包括: 一第一導光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與相對該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並具有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一入光面,其中該入光面用以使該光束穿透; 一第二導光板,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上,並位於該光束的傳遞路徑上; 一分光膜,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導光板之間,且鄰近於該入光面,其中該分光膜用以反射部分的該光束,並用以使來自於該第一導光板的部分該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該光束穿透至該第二導光板;以及 多個分光元件,間隔配置於該第一導光板之未被該分光膜覆蓋的區域內,每一該分光元件連接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且每一該分光元件之面向該入光面的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夾有一第一銳角,其中每一該分光元件用以使部分的該光束穿透,並用以反射部分的該光束,且該光束藉由該些分光元件的反射而從該第二表面出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且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該第四表面及該分光膜彼此平行。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且該第四表面用以反射至少部分的該光束。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一側面與相對該第一側面的一第二側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連接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一側面鄰近於該入光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與相對該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以及一第一側面與相對該第一側面的一第二側面,該第三表面連接於該分光膜,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連接於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皆具有防光穿透結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導光板與該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相同或不同。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導光板的折射率小於該第二導光板的折射率。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分光膜的光穿透率介於20%~80%。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分光膜的光反射率介於80%~20%。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入光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傾斜,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夾有一第二銳角。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二銳角的角度為該第一銳角的角度的兩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導光板具有自該第二表面凸出的一三角柱凸出結構,該三角柱凸出結構鄰近於該入光面。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導光元件,其中該些分光元件中,愈接近該入光面的該分光元件的光穿透率愈高。
TW105129359A 2016-03-30 2016-09-09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TWI608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0622.4A CN107290816B (zh) 2016-03-30 2016-03-30 光波导元件以及具有此光波导元件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CN201610784620.8A CN107783293A (zh) 2016-08-31 2016-08-31 穿戴式装置及导光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4562A true TW201734562A (zh) 2017-10-01
TWI608250B TWI608250B (zh) 2017-12-11

Family

ID=6102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9359A TWI608250B (zh) 2016-03-30 2016-09-09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TW106136992A TWI652515B (zh) 2016-03-30 2016-09-09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992A TWI652515B (zh) 2016-03-30 2016-09-09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I60825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2145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波导
WO2019087576A1 (ja) * 2017-10-30 2019-05-09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導光板、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CN111492303A (zh) * 2017-12-22 2020-08-04 迪斯帕列斯有限公司 衍射波导元件和衍射波导显示器
TWI740355B (zh) * 2020-01-20 2021-09-21 尚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導引光學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7066B2 (ja) 2018-09-27 2022-07-07 ブルーオプ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ウエアラ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219A1 (en) 2008-11-17 2010-05-20 Luminit Llc Holographic substrate-guided wave-based see-through display
FR2973889B1 (fr) 2011-04-05 2014-01-03 Optinvent Dispositif de guidage optiqu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US9274338B2 (en) 2012-03-21 2016-03-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creasing field of view of reflective waveguide
WO2014109115A1 (ja) * 2013-01-10 2014-07-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生成装置及び透過型空間光変調装置
US20140347736A1 (en) * 2013-05-23 2014-11-2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A Near-Eye Display Device
US9465215B2 (en) * 2014-03-28 2016-10-11 Google Inc. Lightguide with multiple in-coupling holograms for head wearable display
TWM512138U (zh) * 2015-05-29 2015-11-11 佐臻股份有限公司 垂直投射式近眼顯示模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2145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波导
US11256021B2 (en) 2017-10-11 2022-02-22 Beijing Ll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late waveguide
WO2019087576A1 (ja) * 2017-10-30 2019-05-09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導光板、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JPWO2019087576A1 (ja) * 2017-10-30 2020-07-27 株式会社日立エルジーデータストレージ 導光板、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US11143872B2 (en) 2017-10-30 2021-10-12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Waveguide and video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1492303A (zh) * 2017-12-22 2020-08-04 迪斯帕列斯有限公司 衍射波导元件和衍射波导显示器
CN111492303B (zh) * 2017-12-22 2022-11-29 迪斯帕列斯有限公司 衍射波导元件和衍射波导显示器
TWI740355B (zh) * 2020-01-20 2021-09-21 尚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導引光學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507A (zh) 2018-01-16
TWI652515B (zh) 2019-03-01
TWI608250B (zh) 2017-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8250B (zh) 穿戴式裝置及導光元件
JP6690030B2 (ja) 小型ヘッドマウント式表示システム
RU2717897C2 (ru) Система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оздающая равномерное изображение
CA3014551C (en) Compact head-mounted display system
US20180059306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and light guide element
RU2358301C2 (ru) Оптическ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о световодной подложкой
US8848289B2 (en) Near-to-eye display with diffractive lens
JP2018060178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光学系
CN109073882A (zh) 具有出射光瞳扩展器的基于波导的显示器
US10560688B2 (en) Display device system with non-telecentric imaging to prevent ghost images
CN108445573A (zh) 光波导元件以及显示装置
TWI703351B (zh) 波導裝置及光學引擎
TW201624092A (zh) 光調變器及圖像顯示裝置
US1194188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pil separation in a diffractive eyepiece waveguide display
KR102162994B1 (ko) 근안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파장 통과 제어용 편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036235A (zh) 具有用于再循环光的外围侧面几何形状的波导
JP2012168425A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4581180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TWI824355B (zh) 一種光學系統及混合實境設備
KR20200102102A (ko) 착용식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유닛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비하는 증강현실 표시 글래스
TWI677712B (zh) 可穿戴式圖像顯示裝置
JP4103357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TWI770415B (zh) 導光模組及具有此導光模組的擴增實境裝置
CN108196390A (zh) 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200102103A (ko) 비정형 패턴부를 이용한 초박형 광학계, 그리고 이를 구비하는 착용식 증강현실 표시장치 및 투명 프롬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