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9833A -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9833A
TW201729833A TW105135250A TW105135250A TW201729833A TW 201729833 A TW201729833 A TW 201729833A TW 105135250 A TW105135250 A TW 105135250A TW 105135250 A TW105135250 A TW 105135250A TW 201729833 A TW201729833 A TW 2017298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psin
amyloidosis
seq
catabolic enzyme
amylo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5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摩 凱基斯
麥克 凡拉德
安德烈 索托斯基
Original Assignee
超基因克斯製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超基因克斯製藥公司 filed Critical 超基因克斯製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9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83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8Aspartic endopeptidases (3.4.23), e.g. pepsin, chymosin, renin, cathepsin 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5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 A61K31/4523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54Non condensed piperidines, e.g. piperocaine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with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imozide, domper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5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having an indole ring, e.g. yohimbine, reserpine, strychnine, vinblast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7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 A61K31/573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17 beta by a chain of two carbon atoms, e.g. pregnane or progesterone substituted in position 21, e.g. cortisone, dexamethasone, prednisone or aldoste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6Phosphorus compounds
    • A61K31/675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pyridoxal phosph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9Boron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70Carbohydrates; 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7028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 A61K31/703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 A61K31/704Compounds having saccharide radicals attached to non-saccharide compounds by glycosidic linkages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compound, e.g. phloridzin attached to a condensed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e.g. sennosides, thiocolchicosides, escin, daunorubic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4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05Dipept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13Exopeptidases (3.4.11. to 3.4.19)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73Cysteine endopeptidases (3.4.22), e.g. stem bromelain, papain, ficin, cathepsin 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54Mixtures of enzymes or proenzymes covered by more tha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A61K38/44 - A61K38/46 or A61K38/51 - A61K38/53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485Exopeptidases (3.4.11-3.4.19)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50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 C12N9/64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C12N9/6421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mammals
    • C12N9/6472Cysteine endopeptidases (3.4.2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50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 C12N9/64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C12N9/6421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mammals
    • C12N9/6478Aspartic endopeptidases (3.4.2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16Serine-type carboxypeptidases (3.4.16)
    • C12Y304/16001Serine carboxypeptidase (3.4.16.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2Cysteine endopeptidases (3.4.22)
    • C12Y304/22001Cathepsin B (3.4.22.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3Aspartic endopeptidases (3.4.23)
    • C12Y304/23005Cathepsin D (3.4.23.5)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提供用於治療或預防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此類方法及組合物可用於減少、預防、降解及/或消除溶酶體內及/或細胞外澱粉樣蛋白形成。

Description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10月3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248,713號及2016年10月28日申請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2016/059587號的優先權,各申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以達成所有目的。
本發明涉及適於預防或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組合物及方法。舉例而言,提供分解代謝酶以減少、預防或消除澱粉樣蛋白之形成。
[電子遞交之文字檔案之描述]
與此一道電子遞交之正文檔案的內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序列表之電腦可讀格式複本(檔案名:ULPI_034_01US_SeqList_ST25.txt,記錄日期:2016年10月21日,文件大小:146千位元)。
澱粉樣蛋白為享有特定結構特性,例如β-摺疊片狀結構之不溶性纖維狀蛋白聚集物。其由在體內天然存在之蛋白質及多肽的至少18種不當摺疊型式產生。此等錯誤摺疊結構改變其正確的配置,使得其錯誤地彼此相互作用或錯誤地與其他細胞組分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澱粉樣原纖維。其已與超過20種嚴重人類疾病之病理相關。此等澱粉樣原纖維在器官中之異常累積可引起澱粉樣沈著症,且可在多種神經退化性病症以及其他病症中起作用。
此等原纖維之形成包含穿過溶酶體,其中酸性環境允許蛋白質聚集物形成。接著藉由胞吐作用或藉由細胞溶解作用,自細胞釋放澱粉樣蛋白。
設法消除特定原纖維已成為關於澱粉樣沈著症之重大研究的目標,但不成功。澱粉樣沈著症之當前治療包含化學治療劑或類固醇,諸如美法侖(melphalan)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然而,此類治療不適合於所有患者且由於其特異性而在多數情況下無效。因此,對可安全且有效預防或治療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之替代物存在巨大需要。
本發明解決如何預防及停止在體內形成具有極有害活性之過度澱粉樣蛋白的問題。本發明亦解決特異性之問題,且可應用於不同澱粉樣蛋白來源且不侷限於特定疾病。本發明亦藉由保持溶酶體更多功能,且準備經由胞吞作用消化原纖維,來幫助降解已形成之原纖維。
本發明提供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上活性片段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溶酶體內部,即溶酶體內形成澱粉樣蛋白及/或降解澱粉樣蛋白。在其他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細胞外部,即細胞外形成澱粉樣蛋白及/或降解澱粉樣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包含PPCA多肽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PPCA多肽包含與SEQ ID NO:2、43或45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PPCA多肽包含SEQ ID NO:2、43或45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投與包含載體之組合物,其中該載體包含編碼至少一種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的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為病毒性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為PPCA或其生物學活 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PPCA分解代謝酶包括投與編碼與SEQ ID NO:1、42或44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的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1、42或44。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包含NEU1多肽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NEU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NEU1多肽包含SEQ ID NO:4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NEU1分解代謝酶包括投與編碼與SEQ ID NO:3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3。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包含TPP1多肽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TPP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在一些實施例中,TPP1多肽包含SEQ ID NO:6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TPP1分解代謝酶包括投與編碼與SEQ ID NO:5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 NO:5。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投與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 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包含PPCA及NEU1。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靶向細胞溶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經修飾以保持在細胞外部,即酶經修飾以在細胞外起作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預防澱粉樣蛋白在細胞溶酶體中累積及/或降解澱粉樣蛋白。在其他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細胞外部,即細胞外澱粉樣蛋白累積及/或降解澱粉樣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靶向細胞溶酶體之分解代謝酶及至少一種保持在細胞外部之分解代謝酶。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靶向細胞溶酶體之PPCA分解代謝酶及保持在細胞外部之PPCA分解代謝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或預防澱粉樣沈著症之額外藥物。在一 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種額外藥物係選自美法侖、地塞米松、強體松(prednisone)、硼替佐米(bortezomib)、來那度胺(lenalidomide)、長春新鹼(vincristine)、艾黴素(doxorubicin)及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酸化溶酶體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係選自酸性奈米粒子、兒茶酚胺、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腺苷受體促效劑、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之活化劑、環腺苷單磷酸(cAMP)、cAMP類似物及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調節溶酶體之藥物。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藥物為Z-苯丙胺醯基-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ADK)或PADK類似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在一些實施例中,PADK類似物係選自Z-L-苯丙胺醯基-D-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dADK)、Z-D-苯丙胺醯基-L-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dPADK)及Z-D-苯丙胺醯基-D-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dPdADK)。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藥物係選自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共活化因子1-α(PGC-1α)之活化劑、離胺酸(K)特異性去甲基酶1A(LSD1)之抑制劑、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之促效 劑、轉錄因子EB(TFEB)之活化劑、雷帕黴素機制性標靶(mTOR)之抑制劑及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進一步用幹細胞移植治療。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非經腸。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為肌肉內、腹膜內或靜脈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任一組合物及藥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哺乳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人類。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
在一些實施例中,AL澱粉樣沈著症涉及選自心臟、腎、神經系統及胃腸道之一或多種器官。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β澱粉樣蛋白(Aβ)澱粉樣沈著症。
在一些實施例中,Aβ澱粉樣沈著症涉及選自腦、神經系統之一或多種器官,及/或涉及多種肌肉,例如手臂及腿之肌肉。在一些實施例中,Aβ澱粉樣沈著症與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有關。在一些實施例中,Aβ澱粉樣沈著症與大腦澱粉樣血管病有關。在一些實施例中,Aβ澱粉樣沈著症與路易體癡呆(Lewy body dementia)有關。在一些實施例中,Aβ澱粉樣沈著症與包涵體肌炎有關。
圖1A-B展示藉由硫磺素-T(THT)監測之合成Aβ42肽及Aβ15-36肽(陰性對照)之聚集。圖1A.在生理條件下之聚集。圖1B.在酸性pH值下之聚集。
圖2A-B展示如藉由西方墨點法偵測,在24小時時間段內活體外合成Aβ42肽之聚集。圖2A.12% Bis-Tris凝膠,還原條件,用6E10探測,6E10為一種對β澱粉樣蛋白之胺基酸殘基1-16具有反應性之市售純化之抗β-澱粉樣蛋白抗體。圖2B.18% Tris-甘胺酸凝膠,還原條件,用6E10探測。
圖3A-D展示組織蛋白酶A(在本文中可互換地稱為Cath A或PPCA)預防Aβ42澱粉樣物質聚集。圖3A.90ng組織蛋白酶A藉由組織蛋白酶L活化(實心黑色圓)。圖3B.450ng組織蛋白酶A藉由組織蛋白酶L活化。圖3C.90ng PPCA對Aβ42聚集之預防作用及絲胺酸蛋白酶抑制劑PMSF(苯基甲基磺醯氟)對PPCA之抑制。圖3D.450ng PPCA對Aβ42聚集之預防作用。Aβ42肽在單獨(空心圓)、兩種濃度Cath A(空心正方形)及Cath A+抑制劑PMSF之組合(空心三角形)下聚集。單獨Cath A(實心正方形)及單獨抑制劑PMSF(實心三角形)與THT試劑一起培育且用作陰性對照。
圖4A-B展示Cath A(亦即PPCA)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預防Aβ42澱粉樣物質聚集。圖4A.展示如藉由 THT量測,在pH 5、37℃下在改變之PPCA濃度(7ng至900ng)下在2小時內Aβ42聚集的圖。在單獨及PPCA連續稀釋液下量測Aβ42聚集。為清楚起見,標記線。圖4B.展示終點(2小時)Aβ42聚集之條形圖。
圖5展示Cath A(亦即PPCA)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高分子量物質與較低分子量物質的聚集。展示在18% Tris-甘胺酸凝膠上,在還原條件下在2小時之時間段內用500ng PPCA處理0.9μg Aβ42單體,用6E10探測。
圖6A-D展示組織蛋白酶B(Cath B)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聚集。圖6A.90ng組織蛋白酶B之活化及蛋白酶抑制劑E64對其之抑制。圖6B.450ng組織蛋白酶B之活化及E64對其之抑制。圖6C.90ng組織蛋白酶B對Aβ42聚集之預防作用及E64對其缺乏抑制。圖6D.450ng組織蛋白酶B對Aβ42聚集之預防作用及E64對其缺乏抑制。Aβ42肽在單獨(空心圓)、兩種濃度Cath B(空心正方形)及Cath B+抑制劑E64之組合(空心三角形)下聚集。單獨Cath B(實心正方形)及單獨抑制劑E64(實心三角形)與THT試劑一起培育且用作陰性對照。
圖7A-B展示組織蛋白酶B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適度預防Aβ42澱粉樣物質聚集。圖7A.展示如藉由THT量測,在pH 5、37℃下在改變之組織蛋白酶B濃度(7ng至900ng)下在2小時內Aβ42聚集的圖。在單獨及組織蛋白酶B連續稀釋液下量測Aβ42聚集。圖7B.展示終點(2小時)Aβ42聚集之條形圖。
圖8展示組織蛋白酶B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預防Aβ42澱粉樣物質之兩種低分子量物質聚集且降解Aβ42。在18% Tris-甘胺酸凝膠上,在還原條件下在2小時之時間段內用200ng組織蛋白酶B處理0.9μg Aβ42單體,用6E10探測。
圖9展示如藉由THT監測,組織蛋白酶D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聚集。Aβ42肽在單獨(空心圓)及組織蛋白酶D(空心正方形)下在2小時時間段內聚集。單獨組織蛋白酶D(三角形)與THT試劑一起培育且用作陰性對照。
圖10展示西方墨點法,其證明PPCA、組織蛋白酶B、PPCA加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降解Aβ42澱粉樣蛋白之高分子量寡聚物/原纖維。組織蛋白酶D降解低分子量寡聚物且完全消除Aβ42單體。
圖11展示西方墨點法,其證明使用寡聚物特異性A11抗體之Aβ42寡聚物及原纖維偵測的比較。Aβ42肽進行特異性針對寡聚物及原纖維之7天聚集方案。原纖維形成中寡聚物形式之減少(線9)表明寡聚物轉變成原纖維形式,原纖維形式無法藉由寡聚物特異性A11抗體偵測到。
圖12展示西方墨點法,其證明使用寡聚物及原纖維特異性E610抗體之Aβ42寡聚物及原纖維偵測的比較。Aβ42肽進行特異性針對寡聚物及原纖維之7天聚集方案。在第7天在寡聚物特異性方案中未偵測到原纖維 形成(線4)。在原纖維形成方案中偵測到寡聚物形式之減少及原纖維形式之出現(線9污點)。
圖13展示西方墨點法,其說明如藉由寡聚物特異性A11抗體探測,Aβ42寡聚物之酶促降解。線1-6含有在pH 7.0下在25℃下聚集且另外在酶特定pH下在37℃下處理隔夜的第9天寡聚物。線1-3未用酶處理。線4-6分別表示用90ng組織蛋白酶A、B及D處理。線8含有在pH 7.0下在25℃下聚集之第9天寡聚物。線9含有pH 7.0下單體。線4中展示90ng組織蛋白酶A對寡聚物之降解。2μg物質負載在各線上。
圖14展示西方墨點法,其說明如藉由寡聚物及原纖維特異性抗體E610探測,Aβ42原纖維之酶促降解。線1-6含有在pH 7.0下在25℃下聚集且另外在酶特定pH下在37℃下處理隔夜的第9天寡聚物。線1-3未用酶處理。線4-6分別表示用90ng組織蛋白酶A、B及D處理。線8含有在pH 7.0下在25℃下聚集之第9天原纖維。線9含有pH 7.0下單體。線4中展示90ng組織蛋白酶A對原纖維及寡聚物之降解。線5中展示90ng組織蛋白酶B對原纖維之降解。2μg物質負載在各線上。
圖15展示用於監測組織蛋白酶A對Aβ42單體之降解作用的人類Aβ42特異性ELISA。用90ng組織蛋白酶A處理Aβ42單體(條紋狀棒)展示在多個時間點(0、10、30、60、120分鐘)自C端之降解,此反映在捕捉抗體之C端捕捉喪失及實際上螢光信號之喪失。相比之 下,未用組織蛋白酶A處理之Aβ42單體展示缺乏C端降解作用(實心棒),此反映在有效抗體捕捉及強螢光信號。澱粉樣蛋白聚集之抑制劑酚紅用於兩種情況中以預防肽聚集,此可影響ELISA中C端抗體之捕捉。
圖16A-B展示藉由THT分析量測之Aβ40及Aβ42之聚集。Aβ40、Aβ42及Aβ16與ThT在37℃下共同培育2小時以量測聚集動力學。Aβ42比Aβ40更有效且更快地聚集。圖16A.在單一量表上Aβ肽聚集之圖示。圖16B.在分開量表上Aβ40聚集之圖示。
圖17A-C展示Aβ40、Cath A及THT之同時培育展示Aβ40聚集無變化。遞增濃度之Cath A與15μM Aβ40及2mM ThT在37℃下共同培育2小時以量測Cath A如何影響Aβ40聚集之動力學。圖17A.900ng Cath A與Aβ40及THT共同培育。圖17B.1000ng Cath A與Aβ40及THT共同培育。圖17C.2250ng Cath A與Aβ40及THT共同培育。
圖18A-C展示如缺乏THT螢光所揭露,Aβ40與Cath A預先培育引起其聚集潛能喪失。Aβ40及2500ng Cath A首先在37℃下培育30分鐘、1小時及2小時(對應圖18A、18B及18C)。接著反應物與ThT在37℃下共同培育2小時以量測Cath A如何影響Aβ40聚集之動力學。
圖19A-B展示使用C端捕捉抗體偵測Aβ40 C端末端之裂解。Aβ40肽與改變濃度之Cath A一起在37℃ 下在pH 5下培育2小時。將反應物轉移至經C端捕捉抗體預先塗佈之ELISA盤,且與N端偵測抗體在4℃下共同培育隔夜。誤差線係指OD值之標準偏差。圖19A.用增加濃度之Cath A處理之樣品中未消化Aβ40之回收率。圖19B.用增加濃度之Cath A處理之ELISA孔中樣品在450nm下之平均吸光度。
圖20A-C展示藉由西方墨點法量測之Aβ40澱粉樣蛋白之聚集及降解。圖20A.聚集成澱粉樣物質。Aβ40在原纖維緩衝液或者寡聚物緩衝液中在室溫下培育0-9天。每個泳道2μg Aβ40負載在18% Tris-甘胺酸凝膠上,且轉移至PVDF膜。墨點用抗Aβ40 C端一級抗體(G2-10)探測。在原纖維形成期間Aβ40與Cath A一起培育預防聚集。Aβ40與Cath A在原纖維緩衝液中在室溫下共同培育0-9天。為觀測高分子量亮帶,圖20B中之凝膠在7.5% Tris-甘胺酸凝膠上進行跑動,且為看見低分子量亮帶,圖20C中之凝膠在18% Tris-甘胺酸凝膠上進行跑動。2μg Aβ40負載至每個泳道上。每個凝膠轉移至PVDF膜,且用抗Aβ40 C端一級抗體(G2-10)探測。
如本文中所示,本發明人已發現多種分解代謝酶可用於預防各種類型澱粉樣寡聚物及原纖維之形成及/或降解各種類型澱粉樣寡聚物及原纖維。因為此等寡聚物及原纖維可促進多種澱粉樣蛋白相關疾病及病症之發 展,所以本發明係針對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及組合物。
澱粉樣蛋白為享有特定結構特性之不溶性纖維狀蛋白聚集物。正常可溶蛋白呈此不溶形式沈積可引起細胞死亡及組織變性。迄今為止,已在疾病相關之澱粉樣蛋白沈積中鑑別出18種不同蛋白質及多肽。參見Westermark等人(「Nomenclature of amyloid fibril proteins.Report from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mmittee on Amyloidosis,8月8-9日,1998.部分1.」Amyloid.1999年3月;6(1):63-6.),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澱粉樣原纖維為直徑為約40-120Å之長直無支鏈纖絲,其結合於諸如剛果紅及硫黃素T之生理染料,且對蛋白酶消化具有抗性。
如本文所用,澱粉樣沈著症係指由澱粉樣蛋白累積產生之疾病。此類待由本發明治療或預防之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全身性AL澱粉樣沈著症、阿茲海默氏病、2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傳染性海綿狀腦病(例如牛類海綿狀腦病)、致命性家族失眠症、亨廷頓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甲狀腺髓樣癌、心臟心律不整、動脈粥樣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主動脈內側澱粉樣蛋白、泌乳素瘤、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遺傳性非神經性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透析相關之澱粉樣沈著症、芬蘭澱粉樣沈著症、格子狀角膜變性、大腦澱粉樣血管病、大腦澱粉樣血管病(冰島型)、偶發性包涵體肌炎、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朊病毒相關或海綿狀腦病(諸如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Jacob))、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合併帕金森症候群、脊髓小腦共濟失調、脊髓小腦共濟失調、脊髓及延髓肌肉萎縮、遺傳性齒狀核紅核蒼白球丘腦下部萎縮、家族性英國型癡呆、家族性丹麥型癡呆、非神經性局部疾病(諸如II型糖尿病中)、甲狀腺髓樣癌、心房性澱粉樣沈著症、遺傳性腦出血伴澱粉樣沈著症、垂體催泌乳素瘤、注射侷限性澱粉樣沈著症、主動脈內側澱粉樣沈著症、遺傳性格子狀角膜變性、與倒睫相關之角膜澱粉樣沈著症、白內障、牙源性鈣化上皮瘤、肺泡蛋白沈積症、包涵體肌炎、皮膚苔蘚澱粉樣沈著症及非神經性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諸如AL澱粉樣沈著症、AA澱粉樣沈著症、家族性地中海熱、老年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血液透析相關之澱粉樣沈著症、ApoAI澱粉樣沈著症、ApoAII澱粉樣沈著症、ApoAIV澱粉樣沈著症、芬蘭遺傳性澱粉樣沈著症、溶菌酶澱粉樣沈著症、纖維蛋白原澱粉樣沈著症、冰島遺傳性大腦澱粉樣血管病、家族性澱粉樣沈著症及在多種組織中出現之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諸如輕鏈澱粉樣沈著症)及其他多種神經退化性病症。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在其他示例性實施例中,AL澱粉樣沈著症涉及選自心臟、腎、神經系統及胃腸道之一或多種器官。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或預 防個體的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的方法及組合物,其中該疾病與β澱粉樣(Aβ或Aβ)肽形成有關。此等肽由澱粉樣前驅蛋白(APP)產生,該蛋白由β分泌酶及γ分泌酶裂解,產生β澱粉樣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與β澱粉樣蛋白形成相關之疾病係選自阿茲海默氏病、大腦澱粉樣血管病、路易體癡呆及包涵體肌炎。
在替代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的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的方法及組合物,其中該疾病不與β澱粉樣蛋白形成相關,其中該疾病為除與β澱粉樣蛋白形成相關之疾病以外的疾病,例如除阿茲海默氏病、大腦澱粉樣血管病、路易體癡呆及包涵體肌炎以外的疾病。
在一個實施例中,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係選自帕金森氏病、亨廷頓氏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及朊病毒相關疾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涵蓋由錯誤摺疊蛋白質之組織沈積引起,導致器官逐漸破壞的一組複雜疾病。
如上所指出,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亦稱,亦即亦名原發性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PSA)或原發性澱粉樣沈著症)。AL澱粉樣沈著症係指當個體之產生抗體之細胞未適當起作用且產生由稱為輕鏈之抗體組分製成之異常蛋白質纖維時引起的 病狀。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輕鏈在一或多個不同器官中形成可損害或已損害此等器官之澱粉樣蛋白沈積。在一些實施例中,異常輕鏈在血液及/或尿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異常輕鏈為「本斯瓊斯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在一些實施例中,AL澱粉樣沈著症影響心臟、周圍神經系統、胃腸道、血液、肺及/或皮膚。AL澱粉樣沈著症之臨床特徵亦可包括一群可包括心臟、腎及肝功能障礙、胃腸受累、神經病及巨舌症之症狀及器官功能障礙。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由稱為血清澱粉樣蛋白A蛋白質(SAA)之沈積蛋白質所引起的AA澱粉樣沈著症(亦名繼發性澱粉樣沈著症,AA)。在一些實施例中,SAA蛋白質主要沈積在肝、脾及/或腎中。在一些實施例中,AA澱粉樣沈著症引起腎病症候群。在一些實施例中,AA澱粉樣沈著症由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或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及潰瘍性結腸炎)、慢性感染(例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或慢性骨髓炎)、自體發炎疾病(例如家族性地中海熱(FMF)、穆-韋二氏症候群(Muckle-Wells syndrome,MWS)、癌症(例如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腎細胞癌)及/或慢性異物反應(例如矽酮誘發之肉芽腫反應)引起。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家族性澱粉樣沈著症。在一些實施例中,家族性澱粉樣沈著症為歸因於一或多種遺傳性澱粉樣沈著症,諸如產生異常轉甲狀 腺素蛋白之轉甲狀腺素蛋白(TTR)基因中突變的ATTR澱粉樣沈著症(亦名老年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在一些實施例中,家族性澱粉樣沈著症由載脂蛋白A-I(AApoAI)、載脂蛋白A-II(AApoAII)、凝溶膠蛋白(AGel)、纖維蛋白原(AFib)、溶菌酶(ALys)及/或Lect2引起。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β-2微球蛋白澱粉樣沈著症(Aβ2m)。β-2微球蛋白澱粉樣沈著症由慢性腎衰竭引起且常常出現在透析多年之患者中。當由於腎衰竭,腎無法排泄β-2微球蛋白時,澱粉樣蛋白沈積由累積在組織中,尤其在關節周圍之β-2微球蛋白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為侷限性澱粉樣變(ALoc)。在一些實施例中,侷限性澱粉樣蛋白沈積在氣道(氣管或支氣管)、眼睛或膀胱中。在一些實施例中,ALoc由未源自骨髓中之免疫球蛋白輕鏈局部產生引起。在一些實施例中,ALoc與內分泌蛋白質或皮膚、心臟及其他部位中產生之蛋白質有關。此等通常不變成全身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出現在個體腎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腎中澱粉樣沈著症為AA澱粉樣沈著症。在一些實施例中,AA澱粉樣沈著症引起腎病症候群。在一些實施例中,腎中澱粉樣沈著症為AL澱粉樣沈著症。在一些實施例中,與AL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腎病及腎衰竭之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體液瀦留、腫脹及呼吸急促。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出現在個體心臟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心臟中澱粉樣沈著症為AL澱粉樣沈著症。在一些實施例中,心臟中澱粉樣沈著症引起心力衰竭及/或不規則心臟搏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出現在個體胃腸道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胃腸道澱粉樣沈著症之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食管逆流、便秘、噁心、腹痛、腹瀉、重量減輕及早飽。在一些實施例中,澱粉樣沈著症出現在十二指腸、胃、結直腸及/或食道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治療方法減輕、降低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一或多種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減少其出現。此類症狀包括與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原發性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及/或AA澱粉樣沈著症(繼發性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彼等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體液瀦留、腫脹、呼吸急促、疲勞、不規則心臟搏動、手腳麻木、皮疹、呼吸急促、吞咽困難、臂或腿腫脹、食管逆流、便秘、噁心、腹痛、腹瀉、早飽、中風、胃腸病症、肝擴大、脾功能減弱、腎上腺及其他內分泌腺功能減弱、膚色改變或生長、肺問題、出血及擦傷問題、疲勞及重量減輕、尿輸出減少、腹瀉、嗓音嘶啞或改變、關節疼痛及虛弱。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為與β澱粉樣蛋白(Aβ)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阿茲海默氏病之共同症狀,包括記憶力損失、意識模糊、理解視覺影像及空間關係困 難及說話或書寫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術語「個體」包括患有疾病或病狀、懷疑患有疾病或病狀或處於患有疾病或病狀之風險中的任何個體。適合個體(或患者)包括哺乳動物,諸如實驗室動物(例如小鼠、大鼠、兔、豚鼠)、農畜及家畜或寵物(例如貓、犬)。亦包括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及人類患者。「處於風險中」之個體可患有或可未患有可偵測之疾病,且在本文中描述之預防或治療方法之前可已顯示或可未顯示可偵測之疾病。「處於風險中」表示個體具有一或多個所謂風險因素,該等風險因素為與本文描述之任一疾病、病症、病狀或症狀發展有關的可量測參數。具有此等風險因素中之一或多者的個體出現本文描述之任一疾病、病症、病狀或症狀的機率比無此等風險因素之個體高。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哺乳動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診斷為患有澱粉樣沈著症或由澱粉樣沈著症引起或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疾病/症狀的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懷疑患有澱粉樣沈著症之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具有出現澱粉樣沈著症之高風險的人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具有如本文描述之一或多種疾病/病狀/症狀的澱粉樣沈著症患者。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treating)」及「治療(treatment)」係指用於獲得有益或所需結果,包括臨床結果之方法,且可甚至包括所治療之疾病或病狀之一或多 種可量測標記物的最低程度改變或改善。治療通常有效減少病狀、疾病、病症、損傷或破壞之至少一種症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臨床改善之示例性標記物。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降低由疾病產生之一或多種症狀之嚴重程度及/或頻率、減弱疾病程度、使疾病穩定(例如預防或延遲疾病惡化)、延遲或減緩疾病進展、改善疾病病況、降低治療疾病所需之一或多種其他藥物之劑量及/或增加生活品質等。
「防治」、「防治性治療」、「預防」或「預防性治療」係指預防或減少一或多種症狀及/或其根本病因之出現或嚴重程度,例如預防容易出現疾病或病狀(例如處於較高風險中,由於遺傳傾向性、環境因素、易患疾病或病症等等)之個體的疾病或病狀。
本發明提供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增加個體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表現、活性及/或濃度。增加既定分解代謝酶之表現、活性及/或濃度可在基因組DNA層面、轉錄層面、轉錄後層面、轉譯層面及/或轉譯後層面下實現,包括(但不限於)增加基因複本數目、mRNA轉錄速率、mRNA豐度、mRNA穩定性、蛋白質轉譯速率、蛋白質穩定性、蛋白質修飾、蛋白質活性、蛋白質複合物活性等。增加既定分解代謝酶之濃度可進一步藉由向個體投與 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來實現。如本文所用,術語分解代謝酶不僅係指該酶之天然形式,且亦指天然酶之任何純化、分離、合成、重組及功能變異體、片段、嵌合體及突變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非限制性組: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PPCA(亦名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GB、羧肽酶C、EC 3.4.16.5、GSL、GLB2、羧肽酶Y樣激肽酶、NGBE、羧肽酶-L、β-半乳糖苷酶之保護性蛋白(半乳糖唾液酸貯積症)、去醯胺酶、β-半乳糖苷酶、溶酶體羧基肽酶A、β-半乳糖苷酶保護性蛋白、溶酶體保護性蛋白、β-半乳糖苷酶之保護性蛋白、泌尿激肽酶、EC 3.4.168或羧肽酶L),分類為組織蛋白酶與羧肽酶。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PPCA。PPCA為與溶酶體酶β-半乳糖苷酶及神經胺酸酶締合以形成高分子量多聚體之複合物的醣蛋白。此複合物之形成提供穩定性及活性之保護作用。其對β-半乳糖苷酶及神經胺酸酶具有保護性。在一些實施例中,PPCA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PPCA多肽包含與SEQ ID NO:2、43或45具有至少約70%、71%、 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PPCA多肽包含SEQ ID NO:2、43或45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神經胺酸酶1(NEU1,亦名唾液酸酶1、溶酶體唾液酸酶、EC 3.2.1.18、乙醯基神經胺基水解酶、SIAL1、溶酶體唾液酸酶、外-α-唾液酸酶、NANH、唾液酸酶-1或G9唾液酸酶),為溶酶體神經胺酸酶。NEU1為自諸如醣蛋白及醣酯之受質裂解末端唾液酸殘基的酶。在一些實施例中,NEU1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NEU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NEU1多肽包含SEQ ID NO:4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三肽基肽酶1(TPP1、脊髓小腦共濟失調、常染色體隱性7、CLN2、SCAR7、生長抑制蛋白1、細胞生長抑制基因1蛋白、溶酶體抑胃肽不敏感性蛋白酶、三肽基胺基肽酶、三肽基-肽酶1、LPIC、溶酶體抑胃肽不敏感性蛋白酶或EC 3.4.14.9)。TPP1為自受質裂解N端三肽且具有較 弱肽鏈內切酶活性之酶。在一些實施例中,TPP1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TPP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TPP1多肽包含SEQ ID NO:6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B(亦名EC 3.4.22.1、CPSB、澱粉樣前驅蛋白分泌酶、半胱胺酸蛋白酶、APPS、APP分泌酶或EC 3.4.22)。組織蛋白酶B為由二硫化物連接之重鏈及輕鏈(均由單一蛋白質前驅物產生)之二聚體構成的溶酶體半胱胺酸蛋白酶。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B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B多肽包含與SEQ ID NO:8、47、49、51、53、55或57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B多肽包含SEQ ID NO:8、47、49、51、53、55或57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D(亦名EC 3.4.23.5、CTSD)。組織蛋白酶D係 指在細胞內蛋白分解中具有活性之溶酶體酸性蛋白酶。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D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D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8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D多肽包含SEQ ID NO:68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D多肽具有一或多個相對於SEQ ID NO:68之胺基酸序列的修飾。在某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D多肽包含SEQ ID NO:68之胺基酸序列,其中多肽在選自位置58(A至V)、位置229(F至I)、位置282(G至R)及位置383(W至C)之胺基酸位置具有修飾。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E(亦名EC 3.4.23.34、CTSE)。組織蛋白酶E為溶酶體天冬胺醯基蛋白酶。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E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E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9、70或71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E多肽包含SEQ ID NO: 69、70或71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E多肽具有一或多個相對於SEQ ID NO:69、70或71之胺基酸序列的修飾。在某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E多肽包含SEQ ID NO:69之胺基酸序列,其中多肽在選自位置82(I至V)及位置329(T至I)之胺基酸位置具有修飾。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K(亦名EC 3.4.22.38、CTSO、緻密性成骨不全症、PYCD、細胞溶解O、PKND、組織蛋白酶X)。組織蛋白酶K為參與骨骼重塑及再吸收之溶酶體半胱胺酸蛋白酶,由其對細胞分裂素之高特異性定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K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K多肽包含與SEQ ID NO:10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K多肽包含SEQ ID NO:10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L(亦名MEP、CTSL、EC 3.4.22.15、CATL、主要分泌蛋白質)。組織蛋白酶L為涉及蛋白質降解作用開始之溶酶體肽鏈內切酶。其受質包括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以及α-1蛋白酶抑制劑(嗜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活性之一種主要控制要素)。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 L可為天然、合成或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L多肽包含與SEQ ID NO:12、59、61、63、65或67具有至少約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更大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組織蛋白酶L多肽包含SEQ ID NO:12、59、61、63、65或67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包含投與編碼至少一種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
如本文所用,術語「聚核苷酸」、「聚核苷酸序列」、「核酸序列」、「核酸片段」、「核苷酸序列」及「分離核酸片段」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此等術語涵蓋核苷酸序列及其類似物。聚核苷酸可為視情況含有合成、非天然或改變之核苷酸鹼基的單股或雙股RNA或DNA之聚合物。呈DNA聚合物形式之聚核苷酸可由cDNA、基因組DNA、合成DNA或其混合物之一或多個區段構成。核苷酸(通常發現呈其5'-單磷酸形式)以如下單字母名稱提及:「A」為腺嘌呤核苷酸或去氧腺嘌呤核苷酸(對應RNA或DNA),「C」為胞嘧啶核苷酸或去氧胞嘧啶核苷酸,「G」為鳥苷酸或去氧鳥苷酸,「U」為尿嘧啶核苷酸,「T」為去氧胸腺嘧啶核苷酸,「R」為嘌呤(A或G),「Y」為嘧啶(C或T),「K」為G或T,「H」為A或C或T,「I」為肌苷,且「N」為任何核苷酸。
如本文所用,當描述核酸序列或蛋白質序列時術語「嵌合」或「重組」係指將至少兩種異源聚核苷酸或兩種異源多肽連接成單一大分子,或重新排列至少一種天然核酸或蛋白質序列之一或多個元件的核酸或蛋白質序列。舉例而言,術語「重組」可指例如藉由化學合成,或藉由用基因工程改造技術操縱核酸之獨立區段,人工組合序列之兩個另外獨立區段。
如本文所用,「合成核苷酸序列」或「合成聚核苷酸序列」為不知在自然界中存在或非天然存在之核苷酸序列。一般而言,當與任何其他天然存在之核苷酸序列比較時此類合成核苷酸序列將包含至少一個核苷酸差異。認識到本發明之基因調節元件包含合成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核苷酸序列與天然序列幾乎無擴展之同源性。在此情況下擴展之同源性一般係指擴展超過連續序列之約25個核苷酸的100%序列一致性。本發明之基因調節元件包含合成核苷酸序列。
如本文所用,「分離」或「純化」核酸分子或聚核苷酸或其生物學活性部分實質上或基本上不含如在其天然存在之環境中發現的正常伴隨該核酸分子或聚核苷酸或與其相互作用的組分。因此,當藉由重組技術產生時,分離或純化之核酸分子或聚核苷酸實質上不含其他細胞物質或培養基,或當化學合成時實質上不含化學前驅物或其他化學物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 包含表現載體(本文中可互換地稱為載體)之組合物,其中該載體包含編碼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聚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至少一種包含編碼基因之表現卡匣之表現載體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載體為病毒性載體。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至少一種病毒性載體之組合物,該病毒性載體包含編碼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聚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卡匣、表現載體或病毒性載體進一步包含編碼信號肽之一或多個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為溶酶體內定位肽。
編碼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可經由任何適合之傳遞系統,諸如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之Rolland(Pharmaceutical Gene Delivery Systems,ISBN:978-0-8247-4235-5,2003)描述之傳遞系統傳遞至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系統為病毒性系統、物理系統及/或化學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編碼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的傳遞系統為病毒性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腺病毒載體(參見Thrasher等人,Gene therapy:X-SCID transgene leukaemologenicity.Nature.2006;443(7109):E5-E6;Zhang等人,Adenoviral and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s-mediated neuronal gene transfer to cardiovascular control regions of the rat brain. Int J Med Sci.2013;10(5):607-616.)。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腺相關載體(參見Teramato等人,Crisis of adenoviruses in human gene therapy.Lancet.2000;355(9218):1911-1912;Okada等人,Gene transfer targeting mouse vestibule using adenovirus and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s.Otol Neurotol.2012;33(4):655-659.)。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逆轉錄病毒載體(參見Anson等人,The use of retroviral vectors for gene therapy-what are the risks?A review of retroviral pathogenesis and its relevance to retroviral vector-mediated gene delivery.Genet Vaccines Ther.2004;2(1):9.;Frederic D.Retroviral integration and human gene therapy.J Clin Invest.2007;117(8):2083-2086.)。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慢病毒載體(參見Goss等人,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a genomic herpes simplex virus-based vector expressing human proenkephalin in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Gene Ther.2001;8(7):551-556;Real等人,Improvement of lentiviral transfer vectors using cis-acting regulatory elements for increased gene expression.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91(6):1581-91)。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單純疱疹病毒載體(參見Lachmann RH,Efstathiou S.The use of herpes simplex virus-based vectors for gene delivery to the nervous system.Mol Med Today.1997;3(9):404-411;Liu S,Dai M,You L,Zhao Y.Advance in herpes simplex viruses for cancer therapy.Sci China Life Sci.2013;56(4):298-305.)。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痘病毒載體(參見Moss B.Reflection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poxvirus vectors.Vaccine.2013;31(39):4220-4222.)。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編碼本發明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的傳遞系統為物理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物理系統包括(但不限於)噴氣注射、生物彈、電穿孔、流體動力學注射及超音波(參見Sirsi等人.Advances in ultrasound mediated gene therapy using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s.Theranostics.2012;2(12):1208-1222.;Naldini等人,In vivo gene delivery and stable transduction of nondividing cells by a lentiviral vector.Science.1996;272(5259):263-267;Panje等人,Ultrasound-mediated gene delivery with cationic versus neutral microbubbles:Effect of DNA and microbubble dose on in vivo transfection efficiency.Theranostics.2012;2(11):1078-1091;Gao等人,Cationic liposome-mediated gene transfer.Gene Ther.1995;2(10):710-722;Orio等人,Electric field orientation for gene delivery using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pulses.J Membr Biol.2012;245(10):661-666)。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編碼本發明之至少一 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的傳遞系統為化學系統。化學系統包括(但不限於)磷酸鈣沈澱、脂質體及聚合物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學系統係基於磷酸鈣沈澱,諸如囊封DNA之磷酸鈣奈米複合材料粒子(參見Nouri等人Calcium phosphate-mediated gene delivery using simulated body fluid(SBF).Int J Pharm.2012;434(1-2):199-208;Bhakta等人Magnesium phosphate nanoparticles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in vitro and in vivo as non-viral vectors for targeted gene delivery.J Biomed Nanotechnol.2009;5(1):106-114)。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編碼本發明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的化學系統係基於脂質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脂質體為奈米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與聚乙二醇(PEG)及/或諸如配位體及肽之其他分子結合之脂質體(參見Yang等人Cationic nucleolipids as efficient siRNA carriers.Org Biomol Chem.2011;1(9):291-296)。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編碼本發明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之核苷酸序列的化學系統係基於聚合物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聚合物載體與待傳遞之基因結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聚合物載體包括(但不限於)殼聚糖、聚乙烯亞胺(PEI)、聚離胺酸、聚精胺酸、聚胺基酯、聚醯胺基胺樹枝狀聚合物(PAMAM)、聚(丙交酯-共-乙交酯)及PLL,諸如以下中描述之載體:Choi等人,Enhance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PAMAM dendrimer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1-arginine.J Control Release.2004;3(99):445-456;Pfeifer等人,Poly(ester-anhydride):poly(beta-amino ester)micro- and nanospheres:DNA encapsulation and cellular transfection.Int J Pharm.2005;304(1-2):210-219;Anderson等人,Structure/property studies of polymeric gene delivery using a library of poly(beta-amino esters).Mol Ther.2005;3(11):426-434;Hwang等人,Effects of structure of beta-cyclodextrin-containing polymers on gene delivery.Bioconjugate Chem.2001;2(12):280-290;Kean等人,Trimethylated chitosans as non-viral gene delivery vectors:cytotoxicity 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J Control Release.2005;3(103):643-653。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分解代謝酶包括投與至少一種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多肽或其片段。如本文所用,術語「多肽」及「蛋白質」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本發明亦設想及涵蓋本文描述之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之功能變異體或片段的用途。如本文所用,關於蛋白質之短語「生物學活性變異體」或「功能變異體」係指相對於參考序列,改變一或多個胺基酸,同時仍然維持參考序列之實質生物活性的胺基酸序列。變異體可具有「保守」改變,其中經取代之胺基酸具有類似結構或化學性質,例如白胺酸經異白胺酸置換。下表展示示例性保守 胺基酸取代。
或者,變異體可具有「非保守」變化,例如甘胺酸經色胺酸置換。類似微小變異亦可包括胺基酸缺失或插入或兩者。可使用此項技術中熟知之電腦程式,例如DNASTAR軟體,發現確定哪些胺基酸殘基可經取代、插 入或缺失而不消除生物或免疫活性的指導。對於聚核苷酸,變異體包含在5'及/或3'末端具有缺失(亦即截短)之聚核苷酸;在參考聚核苷酸中一或多個內部位點缺失及/或添加一或多個核苷酸;及/或參考聚核苷酸中一或多個位點之一或多個核苷酸的取代。如本文所用,「參考」聚核苷酸包含藉由本文揭示之方法產生的核苷酸序列。變異聚核苷酸亦包括合成獲得之聚核苷酸,諸如例如藉由使用定點突變誘發產生,但仍然包含基因調節元件活性之聚核苷酸。一般而言,如藉由在本文中其他地方描述之序列比對程式及參數所確定,本發明之特定聚核苷酸或核酸分子或多肽的變異體將具有與該等特定聚核苷酸/多肽至少約60%、65%、70%、75%、80%、85%、90%、91%、91.5%、92%、92.5%、93%、93.5%、94%、94.5%、95%、95.5%、96%、96.5%、97%、97.5%、98%、98.5%、99%、99.1%、99.2%、99.3%、99.4%、99.5%、99.6%、99.7%、99.8%、99.9%或更大之序列一致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在嚴格雜交條件下可與編碼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之核酸序列雜交的基因。術語「嚴格性」或「嚴格雜交條件」係指影響雜交物之穩定性的雜交條件,例如溫度、鹽濃度、pH值、甲醯胺濃度及其類似物。此等條件憑經驗最佳化,以使特異性結合最大化且將引子或探針對其標靶核酸序列之非特異性結合減至最低。如所用之該等術語包括提及在比其他序列更大可偵測程度上(例如超過背景至少2倍),探針或引子將與其 標靶序列雜交的條件。嚴格條件視序列而定且在不同情形下將為不同。較長序列特別在較高溫度下雜交。一般而言,嚴格條件經選擇以在界定離子強度及pH值下比特定序列之熱熔點(Tm)低約5℃。Tm為使50%互補標靶序列與完全匹配之探針或引子雜交的溫度(在界定離子強度及pH值下)。通常,嚴格條件將為在pH 7.0至8.3下其中鹽濃度小於約1.0M Na+離子、通常約0.01至1.0M Na+離子濃度(或其他鹽)且短探針或引子(例如10至50個核苷酸)之溫度為至少約30℃且長探針或引子(例如超過50個核苷酸)之溫度為至少約60℃的條件。嚴格條件亦可藉由添加諸如甲醯胺之去穩定劑實現。示例性低嚴格條件或「嚴格性降低之條件」包括在37℃下在30%甲醯胺、1M NaCl、1% SDS之緩衝溶液下雜交及在40℃下在2×SSC中洗滌。示例性高嚴格性條件包括在37℃下在50%甲醯胺、1M NaCl、1% SDS中雜交及在60℃下在0.1×SSC中洗滌。雜交程序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且藉由例如Ausubel等人,1998及Sambrook等人,2001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嚴格條件為在含有1mM Na2EDTA、0.5-20%十二烷基硫酸鈉(諸如0.5%、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之0.25M Na2HPO4緩衝液(pH 7.2)中在45℃下雜交,接著在含有0.1%(w/v)十二烷基硫酸鈉之5×SSC中在55℃至65℃下洗滌。
各分解代謝酶之定義包括與本文中提及之特 定分解代謝酶之核酸序列及/或多肽序列具有高相似性或一致性的序列。如本文所用,在兩個核酸或多肽序列之上下文中「序列一致性」或「一致性」包括提及兩個序列中當在指定比較窗上為最大對應進行比對時相同的殘基。當關於蛋白質使用序列一致性之百分比時,認識到不一致之殘基位置常常相差保守胺基酸取代,其中胺基酸殘基經具有類似化學性質(例如電荷或疏水性)之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因此不改變分子之功能性。在序列不同之處在於保守取代的情況下,序列一致性百分比可提高以校正取代之保守性。不同之處在於此類保守取代之序列稱為具有「序列相似性」或「相似性」。進行此調整之方式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通常此包括將保守取代評為部分而非完全錯配,藉此增加序列一致性百分比。因此,舉例而言,在給與一致胺基酸1分且給與非保守取代零分之情況下,給與保守取代0與1之間的評分。例如根據Meyers及Miller,Computer Applic.Biol.Sci.,4:11-17(1988)之演算法,計算保守取代之評分。
本發明亦包括本文描述之分解代謝酶的生物學活性片段。此等生物學活性片段可包含至少10、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個或更多個胺基酸殘基且保留與本文描述之分解代謝酶相關之一或多種活性。此類片段可藉由缺失突變、藉由此項技術中常規及熟知之重組技術或藉由使用大量熟知之蛋白水解酶中之任一者對相關分解代謝酶進行酶消化來獲得。本發明 進一步包括編碼上述變異酶及酶片段之核酸分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或防治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的組合物。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有效量」係指在不引起顯著消極作用或不良副作用下一或多種分解代謝酶治療澱粉樣沈著症或減少或預防損傷或損害所需的水準或量。「防治有效量」係指當分解代謝酶投與易患及/或可出現澱粉樣沈著症或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病狀的個體時足夠預防或降低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將來疾病或病狀之嚴重程度的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代替投與編碼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之聚核苷酸序列或除此之外,該等方法包括直接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包含有包含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之多肽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靶向溶酶體內空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投與之分解代謝酶包含一或多個幫助將多肽分類至溶酶體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可為溶酶體定位信號多肽、單醣(包括衍生物)、多醣或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為甘露糖-6磷酸。包含甘露糖-6磷酸之分解代謝酶可藉助於甘露糖-6磷酸受體靶向溶酶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不依賴於甘露糖-6磷酸。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為信號肽。在一些實施例中, 信號肽位於待投與之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之N端、C端或別處。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包括(但不限於)DXXLL型(SEQ ID NO:13)、[DE]XXXL[LI]型(SEQ ID NO:14)及YXXO型(SEQ ID NO:15)。參見Bonifacino等人,Signals for sorting of transmembrane proteins to endosomes and lysosomes,Annu.Rev.Biochem.72(2003)395-447;及Brualke等人(Sorting of lysosomal proteins,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793(2009)605-614),各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屬於DXXLL型,諸如MPR300/CI-MPR(SFHDDSDEDLL,SEQ ID NO:16)、MPR46/CD-MPR(EESEERDDHLL,SEQ ID NO:17)、分揀蛋白(Sortilin)(GYHDDSDEDLL,SEQ ID NO:18)、SorLA/SORL1(ITGFSDDVPMV,SEQ ID NO:19)、GGA1(1)(ASVSLLDDELM,SEQ ID NO:20)、GGA1(2)(ASSGLDDLDLL,SEQ ID NO:21)、GGA2(VQNPSADRNLL,SEQ ID NO:22)及GGA3(NALSWLDEELL,SEQ ID NO:23)中鑑別之信號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屬於[DE]XXXL[LI]型,諸如LIMP-II(DERAPLI,SEQ ID NO:24)、NPC1(TERERLL,SEQ ID NO:25)、黏脂蛋白-1(Mucolipin-1)(SETERLL,SEQ ID NO:26)、唾液酸轉運蛋白(Sialin)(TDRTPLL,SEQ ID NO:27)、GLUT8(EETQPLL,SEQ ID NO:28)、不變鏈(Ii)(1)(DDQRDLI,SEQ ID NO:29) 及不變鏈(Ii)(2)(NEQLPML,SEQ ID NO:30)中鑑別之信號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屬於YXXO型,諸如LAMP-1(GYQTI,SEQ ID NO:31)、LAMP-2A(GYEQF,SEQ ID NO:32)、LAMP-2B(GYQTL,SEQ ID NO:33)、LAMP-2C(GYQSV,SEQ ID NO:34)、CD63(GYEVM,SEQ ID NO:35)、CD68(AYQAL,SEQ ID NO:36)、內溶雙體蛋白(Endolyn)(NYHTL,SEQ ID NO:37)、DC-LAMP(GYQRI,SEQ ID NO:38)、胱胺酸病蛋白(Cystinosin)(GYDQL,SEQ ID NO:39)、糖磷酸交換蛋白2(GYKEI,SEQ ID NO:40)及酸性磷酸酶(GYRHV,SEQ ID NO:41)中鑑別之信號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經靶向而保持在細胞外部,亦即酶經修飾以在細胞外起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投與之分解代謝酶缺乏一或多個將另外使多肽靶向溶酶體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缺乏一或多個甘露糖-6磷酸(亦即M6P)信號,藉此杜絕分解代謝酶進入細胞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經重組工程改造以缺乏一或多個甘露糖-6磷酸信號。不受任何理論限制,此項技術中一般瞭解降低之M6P含量使重組酶對M6P受體之結合親和力降低,且減少其細胞吸收且藉此使酶保持在細胞外部。
用於減少例如分解代謝酶之重組蛋白質之M6P含量的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第 8,354,105號,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重組分解代謝酶之甘露糖含量可藉由操縱細胞培養條件減少,使得藉由細胞產生之醣蛋白具有低甘露糖含量。如本文所用,術語「低甘露糖含量」係指其中組合物中少於約20%、少於約15%、少於約10%、少於約8%、少於約5%、少於約4%、少於約3%、少於約2%、少於約1%或此等前面範圍任一者之間的任何數值或甚至0%之酶具有超過4個甘露糖殘基(亦即為M5或更大之物質)的分解代謝酶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靶向細胞溶酶體之分解代謝酶及至少一種保持在細胞外部之分解代謝酶。在一些實施例中,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靶向細胞溶酶體之PPCA分解代謝酶及保持在細胞外部之PPCA分解代謝酶。在一些實施例中,以百分比計,組合物內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與細胞外分解代謝酶之比率為至少5%:95%。在其他實施例中,以百分比計,組合物內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與細胞外分解代謝酶之比率為至少10%:90%、至少15%:85%、至少20%:80%、至少25%:75%、至少30%:70%、至少 35%:65%、至少40%:60%、至少45%:55%、至少50%:50%、至少55%:45%、至少60%:40%、至少65%:35%、至少70%:30%、至少75%:25%、至少80%:20%、至少85%:15%、至少90%:10%或至少95%:5%。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兩種、三種或更多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增加個體中至少兩種、三種或更多種分解代謝酶之表現、活性及/或濃度。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表現卡匣之組合物,該表現卡匣包含編碼至少兩種、三種或更多種分解代謝酶之一或多種聚核苷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包含編碼至少兩種、三種或更多種分解代謝酶之兩種、三種或更多種聚核苷酸序列的一或多種表現卡匣。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括向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第一分解代謝酶及包含編碼第二分解代謝酶之聚核苷酸序列之表現卡匣。在一些實施例中,兩種或超過兩種分解代謝酶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為PPCA及NEU1。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澱粉樣蛋白形成。在其他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 種分解代謝酶用以降解已形成之澱粉樣蛋白。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一或多種澱粉樣寡聚物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一或多種澱粉樣原纖維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用以在一或多種澱粉樣寡聚物已形成後降解其。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用以在一或多種澱粉樣原纖維已形成後降解其。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提供之本發明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包含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片段以及至少一種用於治療或預防澱粉樣沈著症之額外藥物的組合物(例如醫藥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類固醇。在一些實施例中,類固醇為地塞米松、可體松(cortisone)、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甲基強體松龍(methylprednisolone)、強體松龍(prednisolone)、強體松(prednisone)、去炎松(triamcinolone)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非類固醇藥。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非類固醇藥為雙芬氯酸(diclofenac)、氟滅酸(flufenamic acid)、氟比洛芬(flurbiprofen)、二氟苯水楊酸(diflunisal)、德洛芬(detoprofen)、雙芬氯酸、依託度酸(etodolac)、非諾洛芬(fenoprofen)、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hacin)、酮洛芬(ketoprofen)、甲氯滅酸(meclofenameate)、甲滅酸(mefenamic acid)、美洛昔康 (meloxicam)、萘丁美酮(nabumeone)、萘普生鈉(naproxen sodium)、奧沙普嗪(oxaprozin)、吡羅昔康(piroxicam)、舒林酸(sulindac)、甲苯醯吡酸(tolmetin)、賽利考昔(celecoxib)、羅非考昔(rofecoxib)、阿斯匹林(aspirin)、膽鹼水楊酸鹽(choline salicylate)、雙水楊酸酯(salsalte)及水楊酸鈉及水楊酸鎂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化學治療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化學治療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環磷醯胺(例如Cytoxan、Neosar)及美法侖(例如Alkeran)。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具有發炎症狀時,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消炎藥。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具有感染症狀時,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抗生素。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染為慢性感染。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染為微生物感染。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碳酸酐酶(CA)(例如CA-I、CA-II、CA-III、CA-IV、CA-V、CA-VI及CA-VII)及/或可增加個體中碳酸酐酶活性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緩解疾病之抗風濕病藥(DMARD)。在一些實施例中,DMARD為環孢素(cyclosporine)、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甲胺喋呤(methotrexate)、來氟米特(leflunomide)、環磷醯胺、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 、D-青黴胺(D-penicillamine)、米諾環素(minocycline)、金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額外藥物為重組蛋白質。在一些實施例中,重組蛋白質為ENBREL®(依那西普(etanercept),一種可溶性TNF受體)或REMICADE®(英利西單抗(infliximab),一種嵌合單株抗TNF抗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額外藥物係選自美法侖、地塞米松、硼替佐米、來那度胺、長春新鹼、艾黴素、環磷醯胺及泊馬度胺(pomalidomide)。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酸化溶酶體之藥物。如本文所用,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能夠降低標靶細胞之溶酶體pH值之藥物。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其中該個體亦投與一或多種酸化溶酶體之藥物。如本文中描述,當進行組合療法時,兩種或超過兩種藥物(例如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及酸化溶酶體之藥物)可同時或以任何次序依序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係選自酸性奈米粒子、兒茶酚胺、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腺苷受體促效劑、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之活化劑、環腺苷單磷酸 (cAMP)、cAMP類似物及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酸性奈米粒子。已展示酸性奈米粒子定位至溶酶體且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Baltazar等人,2012,PloS ONE 7(12):e49635及Lee等人,2015,Cell Rep.12(9):1430-44,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為聚合物酸性奈米粒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聚合物酸性奈米粒子為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PLGA)酸性奈米粒子。在一特定實施例中,PLGA酸性奈米粒子包含PLGA Resomer RG 503 H。在一些實施例中,PLGA酸性奈米粒子包含PLGA Resomer RG 502 H。在其他實施例中,聚合物酸性奈米粒子為聚(DL-丙交酯)(PLA)酸性奈米粒子。在一特定實施例中,PLA酸性奈米粒子包含PLAResomer R 203 S。在一些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之酸值在約0.5mg KOH/g至約8mg KOH/g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之酸值在約1mg KOH/g至約6mg KOH/g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之酸值係選自約1mg KOH/g、約2mg KOH/g、約3mg KOH/g、約4mg KOH/g、約5mg KOH/g或約6mg KOH/g。在一特定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之酸值為約3mg KOH/g。在一些實施例中,奈米粒子尺寸為約50nm至約800nm。在一些實施例中,奈米粒子尺寸為約100nm至約600nm。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奈米粒子尺寸為約350nm至約550 nm。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奈米粒子尺寸為約375nm至約400nm。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酸性奈米粒子為球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奈米粒子靶向腦中特定輸送過程,增強穿過血腦障壁(BBB)之藥物輸送。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輸送過程包括(但不限於):(1)奈米粒子打開內皮細胞之間的TJ或誘發局部毒效應,引起BBB局部透化,從而穿透呈游離態或與奈米粒子結合之藥物;(2)奈米粒子藉由轉胞吞作用通過內皮細胞;(3)奈米粒子藉由胞吞作用輸送穿過內皮細胞,其中內含物釋放至細胞質中且接著在內皮腔側中進行胞吞;及(4)若干機制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奈米粒子靶向之受體為轉鐵蛋白及低密度脂肪蛋白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靶向可藉由肽、蛋白質或抗體實現,該等肽、蛋白質或抗體可物理及/或化學固定在奈米粒子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奈米粒子用一或多種載脂蛋白,諸如載脂蛋白AII、B、CII、E及/或J塗佈(參見Kreuter等人(2002,DOI:10.1080/10611860290031877))。對於更多奈米粒子介導之腦部藥物傳遞組合物及方法,參見Saraiva等人(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16,235:34-37)。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兒茶酚胺。兒茶酚胺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Liu等人,2008,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49(2):772-780,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兒茶酚胺係 選自腎上腺素、間甲腎上腺素、去氧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去甲間甲腎上腺素、章魚胺或降腎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兒茶酚胺係選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及多巴胺。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Liu等人,2008,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49(2):772-780。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之實例可見於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2/0329879號,該專利公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係選自異丙基腎上腺素、間羥異丙腎上腺、福莫特羅(formoterol)、沙美特羅(salme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舒喘寧(albuterol)、特布他林(terbutaline)、非諾特羅(fenoterol)及維蘭特羅(vilanterol)。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為異丙基腎上腺素。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腺苷受體促效劑。腺苷受體促效劑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Liu等人,2008,Invest Ophthalmol Vis Sei.49(2):772-780。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腺苷受體促效劑為非特異性腺苷受體促效劑或A2A腺苷受體促效劑。A2A腺苷受體促效劑之實例可見於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2/0130481號,該專利公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腺苷受體促效劑係選自5'-N-乙基甲醯胺基腺 苷(NECA)、CGS21680、2-苯基胺基腺苷、2-[對(2-羧基乙基)苯基]胺基-5'N-乙基甲醯胺基腺苷、SRA-082、5'-N-環丙基甲醯胺基腺苷、5'N-甲基甲醯胺基腺苷及PD-125944。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Guha等人,2014,Adv Exp Med Biol.801:105-111,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係選自A68930、A77636、A86929、SKF81297、SKF82958、SKF38393、SKF89145、SKF89626、二氫西丁(dihydrexidine)、二納索林(dinapsoline)、二諾西林(dinoxyline)、多恩斯林(doxanthrine)、非諾多泮(fenoldopam)、6-Br-APB、斯替複里啶(stepholidine)、CY-208243、7,8-二羥基-5-苯基-八氫苯并[h]異喹啉、卡麥角林(cabergoline)及培高利特(pergolide)。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係選自A68930、A77636及SKF81297。在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為SKF81297,亦稱6-氯-1-苯基-2,3,4,5-四氫-1H-3-苯并氮呯-7,8-二醇。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之活化劑。CFTR之活化劑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Liu等人,2012,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303:C160-9,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CFTR活化劑係選自 CFTRAct01至CFTRAct17。參見Ma等人,J Biol Chem 277:37235-37241。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CFTR活化劑係選自CFTRAct11及CFTRAct16,具有以下結構: CFTRAct11:
CFTRAct16:
在一些實施例中,CFTR活化劑與福司柯林(forskolin)共同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cAMP或cAMP類似物。cAMP及/或cAMP類似物已展示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Liu等人,2008,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49(2):772-780。舉例而言,可穿透細胞之類似物氯苯基硫基-cAMP(cpt-cAMP)及8-溴-cAMP能夠降低細胞中溶酶體pH值。在一些實施例中,cAMP及/或cAMP類似物可呈包含3-異丁基-1-甲基黃嘌呤(IBMX)及福司柯林之混合液投與。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可投與包含IBMX、福司柯林及cpt-cAMP之混合液以酸化溶酶體。在一些實施例中,cAMP類似物係選自9-pCPT-2-O-Me-cAMP、Rp-cAMPS、8-Cl-cAMP、二丁醯基cAMP、pCPT-cAMP、N6-單丁醯基腺苷3',5'-環狀單磷酸及PDE抑制 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之藥物為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GSK-3抑制劑已展示有效降低溶酶體pH值。參見Avrahami等人,2013,Commun Integr Biol 6(5):e25179,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舉例而言,競爭性GSK-3抑制劑L803-mts已展示藉由抑制用以削弱溶酶體酸化之GSK-3活性,促進溶酶體酸化。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GSK-3之抑制劑為可穿透細胞之肽L803-mts(SEQ ID NO:72)。適合GSK-3抑制劑可見於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3/0303441及2015/0004255號中,該專利公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GSK-3抑制劑係選自2'Z,3'E)-6-溴靛紅-3'-丙酮肟、TDZD-8(4-苯甲基-2-甲基-1,2,4-噻二唑啶-3,5-二酮)、SB216763(3-(2,4-二氯苯基)-4-(1-甲基-1H-吲哚-3-基)、NP-103、2-硫基(3-碘苯甲基)-5-(1-吡啶基)-[1,3,4]-噁二唑、L803、L803-mts及GF-109203X(2-[1-(3-二甲基胺基丙基)吲哚-3-基]-3-(吲哚-3-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及混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如本文所用,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可促進傳遞細胞質組分至溶酶體之細胞內降解系統。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的組合物,及一或多種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其中該個體亦投與一或多種酸化溶酶體及/或核內體之藥物及一或多種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酸化溶酶體及/或核內體之藥物及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可為相同藥物或不同藥物。如本文中描述,當進行組合療法時,藥物(例如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酸化溶酶體及/或核內體之藥物及/或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可同時或以任何次序依序投與。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束縛,治療性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與可引起溶酶體及/或核內體酸化之藥劑及/或可促進自體吞噬之藥劑一起治療能夠降低pH值至酶蛋白水解之最佳條件,且改善溶酶體蛋白水解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體吞噬促進試劑包括(但不限於)直接或間接促進自體吞噬之試劑,諸如TFEB活化劑、PPAR促效劑、PGC-1α活化劑、LSD1抑制劑、mTOR抑制劑、GSK3抑制劑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經由活化轉錄因子EB(TFEB)路徑促進自體吞噬。TFEB為溶酶體生物合成之主基因。其編碼協調溶酶體水解酶、膜蛋白及參與自體吞噬之基因之表現的轉錄因子。培養細胞中TFEB過度表現誘發溶酶體生物合成且增加複雜分子之降解。TFEB藉由PGC-1α活化且促進htt聚集及神經毒性之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活化TFEB路徑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TFEB活化劑。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TFEB活化劑包括(但不限於)C1(Song等人,2016,Autophagy,12(8):1372-1389)及2-羥丙基-β-環糊精(Kilpatrick等人,2015,PLOS ONE DOI:10.1371/journal.pone.0120819)。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活化TFEB路徑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可活化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共活化因子1-α(PGC-1α)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GC-1α之此類活化劑包括(但不限於)吡咯并喹啉醌、白藜蘆醇、R-α-硫辛酸(ALA)、ALA/乙醯基-L-肉毒鹼(ALC)、類黃酮、異黃酮及衍生物(例如櫟皮酮、黃豆苷原、染料木素、雞豆黃素A及芒柄花黃素)。參見Das及Sharma 2015(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Drug Targets,2015,14,1024-1030.)。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經由活化過氧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共活化因子1-α(PGC-1α)及/或叉頭盒O3(FOXO3)促進自體吞噬。PGC-1α為粒線體生物合成之主調節因子。PGC-1α與核受體PPAR-γ相互作用,此允許此蛋白質與多個轉錄因子相互作用。此蛋白質可與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及核呼吸因子(NRF)相互作用且調節其活性。其提供外部生理學刺激物與粒線體生物合成 之調節之間的直接聯繫,且為調節肌纖維類型確定之主要因子。FOXO3為一種PI3K信號傳導路徑中可藉由諸如Akt/PKB之蛋白質抑制且在磷酸化後自核中移位的轉錄因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PGC-1α及/或FOXO3活化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離胺酸(K)特異性去甲基酶1A(LSD1)之抑制劑。LSD1為黃素依賴性單胺氧化酶,其可將單甲基化及雙甲基化離胺酸去甲基。LSD1在胚胎形成及組織特異性分化中起關鍵作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LSD1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1-(4-甲基-1-哌嗪基)-2-[[(1R*,2S*)-2-[4-苯基甲氧基)苯基]環丙基]胺基]乙酮二鹽酸鹽(RN-1;Cui等人,2015,Blood 2015 126:386-396)、CBB1001-1009(Wang等人,2011,Cancer Res.2011年12月1日;71(23):7238-7249.)、TCP、巴吉林(Pargyline)、CGC-11047及納莫隆(Namolone)(Pieroni等人,2015,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92(2015)377e386)、苯乙肼類似物(Prusevich等人,ACS Chem.Biol.2014,9,1284-1293)及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之WO2015156417中描述之LSD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一或多種LSD1抑制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WO2015156417中描述之RN-1與LSD1抑制劑兩者。WO2015156417描述由下式表示之LSD1抑制劑:
其中,A為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B為選自以下之環:(1)視情況與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或6員環稠合之5員或6員芳族雜環,及(2)與視情況經取代之5員或6員環稠合之苯環,其中由B表示之環視情況經取代,且經由其中一個原子在中間的兩個相鄰碳原子結合於由下式表示之基團,及由下式表示之基團
R1、R2、R3及R4各獨立地為氫原子、視情況經取代之烴基或視情況經取代之雜環基;A及R1視情況互相鍵結,連同相鄰氮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狀基團;且R2及R3視情況互相鍵結,連同相鄰氮原子一起形成視情況經取代之環狀基團,或其鹽。此類LSD1抑制劑更具特異性,副作用更小,且血腦障壁穿透優良。
在一些實施例中,LSD1抑制劑係選自由以下化合物(化合物1-30)及鹽、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 變異構體、氮氧化物、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外消旋體、前藥、溶劑合物、代謝物、酯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在一個實施例中,待與本發明之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共同投與的LSD1抑制劑為化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或其任何混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藥物能夠改變PGC-1α之調節劑或共活化劑之活性。PGC-1α之此類調節劑或共活化劑包括(但不限於)帕金相互作用受質(PARIS)、長壽基因1 (Sirtuin 1,SIRT1)、5'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胺基酸合成蛋白5之總控制(GCN5)、核呼吸因子1,2(NRF-1,2)、醣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α,β/δ,γ(PPAR-α,β/δ,γ)、p38有絲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雌激素相關受體(ERR)、肌細胞增強因子-2(MEF2)及甲狀腺激素受體(TR),參見Das及Sharma(CNS & Neurological Disorders-Drug Targets,2015,14,1024-1030)。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促效劑。PPAR為充當調節基因表現之轉錄因子的核受體蛋白。其在細胞分化、發育及代謝之調節及腫瘤生成中為關鍵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選自PPARα、PPARβ/δ及PPARγ。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為PPARα促效劑,包括(但不限於)兩性羧酸(例如安妥明(clofibrate)、吉非羅齊(gemfibrozil)、環丙貝特(ciprofibrate)、苯紮貝特(bezafibrate)及非諾貝特(fenofibrate))、貝特(fibrate)、烏多貝特(ureidofibrate)、氧基苯甲基甘胺酸(oxybenzylglycine)、三唑酮(triazolone)、含有2,4-二氫-3H-1,2,4三唑-3-酮(三唑酮)核心之促效劑(例如LY518674)、BMS-687453、Wy-14643、GW2331、GW 95798、LY518674及GW590735。
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為PPARβ/δ促 效劑,包括(但不限於)GW501516(Brunmair等人;Diabetologia.49(11):2713-22)、L-165041、化合物7(Burdick等人,Cell Signal 2006,18(1),9-20.)、噻唑、雙芳基取代之噻唑、非TZD化合物(例如L-165041)、L-165041、化合物7(Burdick等人,Cell Signal 2006,18(1),9-20)、38c(Johnson等人,J Steroid Biochem Mol Biol 1997,63(1-3),1-8)及噁唑。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為PPARγ促效劑,包括(但不限於)噻唑啶二酮(TZD或格列酮(glitazone))、格列紮(glitazar)、二氫茚酮、NSAID、二氫肉桂酸酯、β-羧乙基若丹明及Corona及Duchen,2016(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6年6月23日線上公開)中描述之PPARγ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γ促效劑為內源性或天然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γ促效劑為合成促效劑。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γ促效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類廿烷酸前列腺素-A1、環戊烯酮前列腺素15-去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不飽和脂肪酸(諸如亞油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硝基烯(諸如硝酸化油酸及亞油酸)、氧化磷脂(諸如十六烷基壬二醯磷脂醯膽鹼及溶血磷脂酸)、非類固醇消炎藥(諸如氟滅酸(flufenamic acid)、布洛芬(ibuprofen)、非諾洛芬(fenoprofen)及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匹格列酮(pioglitazone)、GW0072、環格列酮(ciglitazone)、曲格列 酮(troglitazone)、羅西格列酮(rosiglitazone)、異格列酮(isoglitazone)、NC-2100(Loiodice等人,Curr.Top.Med.Chem.2011,11(7):819-39)、SB-236636、替格列紮(tesaglitazar)、法格列紮(farglitazar)、GW1929、化合物14c(Haigh等人,Bioorg Med Chem 1999,7(5):821-30)、SP1818、羅格列紮(ragaglitazar)、美塔達森(metaglidasen)、巴格列酮(balaglitazone)及INT131。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結合於PPARα、PPARβ/δ及PPARγ,諸如苯紮貝特(bezafibrate)、LY465608、因格列紮(indeglitazar)、TIPP-204、GW693085、TIPP-401及TIPP-703。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結合於PPARα及PPARγ,諸如法格列紮(farglitazar)、莫格列紮(muraglitazar)、替格列紮(tesaglitazar)、GW409544、阿格列紮(aleglitazar)、MK-767、TAK-559、化合物18(Kojo等人,J.Pharmacol Sci 2003,93(3),347-55)、化合物68、70、72、76(Felts等人,J Med Chem 2008,51(16),4911-9.)、美塔達森及S-2/S-4(Suh等人,J Med Chem 2008,51(20),6318-33)。在一些實施例中,PPAR促效劑結合於PPARβ及PPARγ,諸如化合物23(Martin等人,J Med Chem 2009,52(21),6835-50)。更多PPAR促效劑描述於Nevin等人,2011(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11,18,5598-5623)。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雷帕黴素機制性標靶(mTOR)之抑制劑。mTOR為一種屬於磷脂醯肌醇-3激酶(PI3K)相關激酶(PIKK)家族的絲胺酸/蘇胺酸特異性蛋白激酶,參見Maiese等人(Br J Clin Pharmacol,82(5):1245-1266),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mTOR整合來自上游路徑之輸入,包括胰島素、生長因子(諸如IGF-1及IGF-2)及胺基酸,且亦感測細胞養分、氧及能量水準。在一些實施例中,mTOR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mTOR抗體、雷帕黴素及其類似物(例如坦西莫司(temsirolimus)(CCI-779)、依維莫司(everolimus)(RAD001)、雷達莫司(ridaforolimus)(AP-23573)、西羅莫司(sirolimus)、德佛莫司(deforolimus))、薑黃素(curcumin)(Zhang等人,2016,Oncotarget)、薑黃素類似物(Song等人2016,Autophagy,12(8):1372-1389)、ATP競爭性mTOR激酶抑制劑、mTOR/PI3K雙重抑制劑(達克托利(dactolisib)、BGT226、SF1126、PKI-587等)、德皮特(deptor)(Maiese,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6;11(3):372-385.)及mTORC1/mTORC2雙重抑制劑(TORCdI,諸如薩帕尼斯(sapanisertib)(亦名INK128)、AZD8055及AZD2014)。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為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GSK3為一種介導磷酸酯分子添加至絲胺酸及蘇胺酸胺基酸殘基上之絲胺酸/蘇 胺酸蛋白激酶。在一些實施例中,GSK3抑制劑為ATP競爭性的。在一些實施例中,GSK3抑制劑為非ATP競爭性的。在一些實施例中,GSK3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GSK3抗體、金屬陽離子(例如鈹、銅、鋰、汞及鎢)、來源於海洋生物之藥物(例如6-BIO、二溴坎薩林(dibromocantharelline)、海曼辛(hymenialdesine)、靛玉紅(indirubin)、美迪寧(meridianin)、曼紮明(manzamine)A、帕利林(palinurine)、曲卡汀(tricantine))、胺基嘧啶(例如CT98014、CT98023、CT99021及TWS119)、氯胺酮(ketamine)、芳基吲哚順丁烯二醯亞胺(例如SB-216763及SB-41528)、噻唑(例如AR-A014418及AZD-1080)、保羅酮(paullone)(例如阿特保羅酮(Alsterpaullone)、卡保羅酮(Cazpaullone)、肯保羅酮(Kenpaullone))、噻二唑啶二酮(例如TDZD-8、NP00111、NP031115及替德格斯(tideglusib))、鹵基甲基酮(例如HMK-32)、某些肽(L803-mts)、SB415286、SB216763及CT99021(Stretton等人,2015,Biochem.J.(2015)470,207-221;Marchand等人,2015,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90(9):5592-5605)。本文中提及之各參考文獻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調節溶酶體之藥物。在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溶酶體之藥物能夠降低Rab5a(早期核內體之標記物)之水準。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或預防 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其中該個體亦投與一或多種調節溶酶體之藥物。如本文中描述,當進行組合療法時,兩種或超過兩種藥物(例如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及調節溶酶體之藥物)可同時或以任何次序依序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溶酶體之藥物為Z-苯丙胺醯基-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ADK)或PADK類似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酯。在一些實施例中,PADK類似物係選自Z-L-苯丙胺醯基-D-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dADK)、Z-D-苯丙胺醯基-L-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dPADK)及Z-D-苯丙胺醯基-D-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dPdADK)。在一些實施例中,調節溶酶體之藥物為Z-苯丙胺醯基-苯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PDK)或PPDK類似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酯。適合溶酶體調節劑之示例性清單可見於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的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6/0136229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進行組合療法時,兩種或超過兩種藥物可同時或以任何次序依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至少兩種藥物依序投與時,兩次投與之間的持續時間可為約1分鐘、5分鐘、10分鐘、20分鐘、30分鐘、1小時、2小時、4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2天、3天、1週、2週、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或更多。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對個體進行之手術。在一些實施例中,手術為幹細胞移植及/或器官移植。在一些實施例中,幹細胞移植為自體同源(例如來源於個體之幹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向個體提供支持療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個體之心臟或腎受影響時,該等方法包括服用利尿劑(水排泄丸劑)、限制飲食中之鹽量及/或穿彈性襪及抬高其腿以幫助減輕腫脹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涉及胃腸道時,飲食改變及某些藥物治療可嘗試幫助腹瀉及胃脹之症狀。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適合方法投與患者。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組合物之投與可經口、非經腸、皮下、靜脈內、肌肉內、腹膜內、藉由鼻內滴注、藉由植入、藉由腔內或膀胱內滴注、眼內、動脈內、損害內、經皮、氣溶膠(例如吸入)或藉由施加至黏膜來進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當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用以指醫藥載劑或賦形劑時,其意味載劑或賦形劑滿足毒物學及製造測試之所需標準,或其包括在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the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制定之非活性成分指南(Inactive Ingredient Guide)上。
意圖經口使用之組合物可呈固體或流體單位劑型製備。流體單位劑型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用於製 造醫藥組合物的程序製備,且此類組合物可含有一或多種選自由甜味劑、調味劑、著色劑及防腐劑組成之群的試劑,以提供醫藥學上美觀及適可之製劑。酏劑藉由使用水醇性(例如乙醇)媒劑與適合甜味劑(諸如糖及糖精)連同芳族調味劑一起來製備。懸浮液可用水性媒劑,藉助於諸如阿拉伯膠、黃蓍膠、甲基纖維素及其類似物之懸浮劑製備。
諸如錠劑之固體調配物含有活性成分與適於製造錠劑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無毒賦形劑混合。此等賦形劑可為例如惰性稀釋劑,諸如碳酸鈣、碳酸鈉、乳糖、磷酸鈣或磷酸鈉:粒化劑及崩解劑,例如玉米澱粉或海藻酸:結合劑,例如澱粉、明膠或阿拉伯膠;及潤滑劑,例如硬脂酸鎂、硬脂酸或滑石及其他習知成分,諸如磷酸二鈣、矽酸鎂鋁、硫酸鈣、澱粉、乳糖、甲基纖維素及功能類似之物質。錠劑可無包衣或可藉由已知之技術包覆包衣以延遲在腸胃道中崩解及吸收,從而提供更長時間之持續作用。舉例而言,可採用時間延遲物質,諸如單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
用於經口使用之調配物亦可呈其中活性成分與惰性固體稀釋劑(例如碳酸鈣、磷酸鈣或高嶺土)混合之硬明膠膠囊形式或呈其中活性成分與水或油介質(例如花生油、液體石蠟或橄欖油)混合之軟明膠膠囊形式存在。軟明膠膠囊藉由機械囊封化合物與可接受之植物油、輕質液狀石蠟或其他脫氣原油之漿液製備。
水性懸浮液含有活性物質與適於製造水性懸浮液之賦形劑的混合物。此類賦形劑為懸浮劑,例如羧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鈉、聚乙烯吡咯啶酮、黃芪膠及阿拉伯膠;分散劑或潤濕劑可為天然存在之磷脂,例如卵磷脂,或環氧烷與脂肪酸之縮合產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或環氧乙烷與長鏈脂肪醇之縮合產物,例如十七伸乙基氧基十六醇,或環氧乙烷與衍生自脂肪酸及己糖醇之偏酯的縮合產物,諸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或環氧乙烷與衍生自脂肪酸及己糖醇酐之偏酯的縮合產物,例如聚乙烯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水性懸浮液亦可含有一或多種防腐劑,例如苯甲酸乙酯或苯甲酸正丙基-對羥基酯、一或多種著色劑、一或多種調味劑或一或多種甜味劑(諸如蔗糖或糖精)。
油性懸浮液可藉由使活性成分懸浮在例如花生油、橄欖油、芝麻油或椰子油之植物油或諸如液體石蠟之礦物油中來調配。油性懸浮液可含有增稠劑,例如蜂蠟、固體石蠟或鯨蠟醇。可添加例如以上闡述之甜味劑的甜味劑及調味劑,以提供適可之口服製劑。此等組合物可藉由添加諸如抗壞血酸之抗氧化劑來保存。
適於藉由添加水製備水性懸浮液之可分散性粉劑及顆粒提供活性成分與分散劑或潤濕劑、懸浮劑及一或多種防腐劑的混合物。適合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藉由上文提及之彼等試劑例示。亦可存在其他賦形劑,例如甜味劑、調味劑及著色劑。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亦可呈水包油乳液形式。油相可為植物油,例如橄欖油或花生油,或礦物油,例如液體石蠟或此等之混合物。適合乳化劑可為天然存在之膠,例如阿拉伯膠或黃芪膠;天然存在之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及衍生自脂肪酸及己糖醇、酸酐之酯或偏酯,例如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及該等偏酯與環氧乙烷之縮合產物,例如聚氧乙烯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乳液亦可含有甜味劑及調味劑。
醫藥組合物可呈無菌可注射之水性或油性懸浮液形式。此懸浮液可根據已知之技術使用上文已提及之彼等適合分散劑或潤濕劑及懸浮劑調配。無菌可注射製劑亦可為於無毒非經腸可接受之稀釋劑或溶劑中的無菌可注射溶液或懸浮液,例如於1,3-丁二醇中之溶液。在可接受之媒劑及溶劑中,可採用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及等張氯化鈉溶液。此外,無菌不揮發性油通常用作溶劑或懸浮介質。為此,可採用任何溫和之非揮發性油,包括合成單酸甘油酯或二酸甘油酯。此外,諸如油酸之脂肪酸用於注射劑之製備中。諸如局部麻醉劑、防腐劑及緩衝劑之助劑亦可包括在可注射溶液或懸浮液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遞系統宜包括延時釋放、延遲釋放、持續釋放或控制釋放傳遞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合物可呈控制釋放系統,諸如持續釋放基質傳遞。持續釋放基質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聚酯、水凝膠(例如如Langer等人,1981,J.Biomed.Mater.Res., 15:167-277及Langer,1982,Chem.Tech.,12:98-105描述之聚(2-羥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聚(乙烯醇)、聚交酯(美國專利第3,773,919號;EP 58,481)、L-麩胺酸與γ乙基-L-麩胺酸酯之共聚物(Sidman等人,1983,Biopolymers,22:547-556)、不可降解之乙烯-乙酸乙烯酯(Langer等人,上文)、可降解之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諸如LUPRON DEPOTTM(由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乙酸亮脯利特(leuprolide acetate)構成之可注射微球體)及聚-D-(-)-3-羥基丁酸(EP 133,988)。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可使用靜脈內輸注、可植入滲透泵、經皮貼片、脂質體或其他投與模式來投與。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泵(參見Langer,上文;Sefton,CRC Crit.Ref.Biomed.Eng.14:201(1987);Buchwald等人,Surgery 88:507(1980);Saudek等人,N.Engl.J.Med.321:574(1989))。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聚合物材料。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控制釋放系統可接近治療標靶(例如肝)置放,因此僅僅需要全身性劑量之一小部分(參見例如Goodson,Medical Applications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文,第2卷,第115-138頁(1984))。其他控制釋放系統論述於Langer之評述中(Science 249:1527-1533(1990)。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可經由皮下注射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釋放突然發生。釋放突然發生之系統實例包括例如其中組合物夾持在囊封於聚合物基質中之脂質體中的系統,該等脂質體對例如溫 度、pH值、光或降解酶之特定刺激物敏感;及其中組合物藉由經微膠囊核降解酶離子包覆之微膠囊囊封的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釋放為漸進/持續的。其中抑制劑之釋放為漸進且持續的系統實例包括例如其中組合物呈一種形式含於基質及流出系統內的侵蝕系統,其中組合物例如經由聚合物以控制速率釋放。此類持續釋放系統可例如呈球粒或膠囊形式。
根據本發明投與之組合物之其他實施例併入微粒形式、保護塗層、蛋白酶抑制劑或穿透增強劑用於多種投藥途徑,諸如非經腸、經肺、經鼻及經口。其他醫藥組合物及製備醫藥組合物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已知且描述於例如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以前為「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Gennaro,A.,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Philidelphia,Pa.(200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可進一步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稀釋劑、賦形劑、載劑或助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待投與之劑量不受界定之界限影響,但其通常為有效量或治療/醫藥有效量。術語「有效量」係指一或多種化合物產生所需治療結果之量。有效量可包含在一或多種劑量內,亦即達到所需治療終點可能需要單個劑量或多個劑量。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醫藥有效量」係指在不引起顯著消極作用或不良副作用下一或多種藥劑治療病狀或減少或預防損傷或損害所需的 水準或量。其通常為以莫耳計,由給藥調配物產生的藥理學活性游離形式在活性游離藥物經代謝釋放後實現其所需藥理學及生理作用之當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可呈單位劑型調配。術語「單位劑型」係指適合作為人類個體及其他哺乳動物之單個劑量的物理離散單元,每個單元含有經計算以產生希望治療作用之預定量之活性物質,結合適合醫藥賦形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給藥方案包括(無任何限制)每劑之量、給藥頻率(例如每天、每週或每月)、每個給藥週期總量、給藥時間間隔、給藥變化、每個給藥週期之模式或改變、最大累積給藥或熱身給藥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給藥方案包括每劑預定或固定量與此類劑量之頻率組合。舉例而言,給藥方案包括每劑固定量與投與個體之此類劑量之頻率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例如PPCA、NEU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或組織蛋白酶L)每天、每週、每兩週、每月或雙月以約0.1至20mg/kg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種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每天、每週、每兩週、每月或雙月以約0.2至15mg/kg、約0.5至12mg/kg、約1至10mg/kg、約2至8mg/kg或約4至6mg/kg投與。
基於適合劑量,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可呈多 個適合單位劑量提供。舉例而言,分解代謝酶可包含每天一或多次、每週1-7天或每月1-31次投與之單位劑量。此類單位劑量可呈一套提供,供每天、每週及/或每月投與。
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治療方法之持續時間視所治療之澱粉樣沈著症類型、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任何基礎疾病、個體之年齡及狀況、個體如何對治療作出反應等而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出現澱粉樣沈著症之風險者(例如有遺傳素質或先前患有澱粉樣沈著症或相關疾病者)亦可接受本發明之防治性治療以抑制或延遲澱粉樣沈著症及/或相關疾病之出現。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亦可減輕、降低與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一或多種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減少其出現。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症狀為與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原發性全身性澱粉樣沈著症)及/或AA澱粉樣沈著症(繼發性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彼等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體液瀦留、腫脹、呼吸急促、疲勞、不規則心臟搏動、手腳麻木、皮疹、呼吸急促、吞咽困難、臂或腿腫脹、食管逆流、便秘、噁心、腹痛、腹瀉、早飽、中風、胃腸病症、肝擴大、脾功能減弱、腎上腺及其他內分泌腺功能減弱、膚色改變或生長、肺問題、出血及擦傷問題、尿輸出減少、腹瀉、嗓音嘶啞或改變、關節疼痛及虛弱。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為與β澱粉樣蛋白 (Aβ)澱粉樣沈著症相關之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症狀包括(但不限於)阿茲海默氏病之共同症狀,包括記憶力損失、意識模糊、理解視覺影像及空間關係困難及說話或書寫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投與後監測個體之反應以避免因過度劑量而引起嚴重及/或致命的免疫介導之不良反應。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展示持續不良反應,則改變,諸如減少、暫停或終止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之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若患者未能在投與第一劑量後約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週、2週或更多週內反應,則改變劑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以臨床上相關、統計上顯著及/或持續之方式改善、治療及/或預防一或多種本文所述之病狀或相關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為改善、治療及/或預防澱粉樣沈著症之一或多種症狀提供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在一個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美國或其他國家之一或多個管理機構(例如FDA)提供之一或多個標準或準則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自管理機構批准之臨床試驗設置及/或程序獲得之結果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至少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或更多個之患者群體確定。在一些實施 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自隨機化及雙盲臨床試驗設置獲得之資料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p值小於或等於約0.05、0.04、0.03、0.02或0.01之資料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基於信賴區間大於或等於95%、96%、97%、98%或99%之資料確定。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係經本發明,例如美國FDA提供之方法之III期臨床試驗批准來確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藉由以下確定:至少50、100、200、300或350個之患者群體的隨機化雙盲臨床試驗;用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治療,而非與任何其他藥劑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上顯著之治療作用藉由至少50、100、200、300或350個之患者群體的隨機化臨床試驗且使用任何通常公認之評估澱粉樣沈著症症狀之準則確定。
一般而言,統計分析可包括例如美國FDA或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之管理機構允許之任何適合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統計分析包括非分層分析、對數-秩分析,例如卡普蘭-邁耶(Kaplan-Meier)、雅各森-特魯瓦克斯(Jacobson-Truax)、古利肯-洛德-諾維克(Gulliken-Lord-Novick)、愛德華茲-農納利(Edwards-Nunnally)、哈格曼-安瑞戴爾(Hageman-Arrindel)及分層線性模型化(HLM)及Cox回歸分析。
本發明亦提供包裝之醫藥組合物或套組。在 一些實施例中,包裝之醫藥組合物或套組包括治療有效量之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或包含本文所述之本發明之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的調配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組合物投與個體時化合物或調配物可增加個體中至少一種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之表現、活性及/或濃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包裝之醫藥組合物或套組進一步包含組合標籤或插頁,該標籤或插頁建議醫藥化合物或調配物與用於治療或預防本文所述之澱粉樣沈著症的第二藥劑組合投與。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裝之醫藥組合物或套組進一步包含治療有效量之本文所述之第二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包裝之醫藥組合物或套組與標籤或說明書組合包裝,該標籤或插頁建議第二藥劑與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或包含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之調配物或可增加個體中至少一種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之表現、活性及/或濃度之化合物或調配物組合投與。
如本文所用,術語「標籤或插頁」包括(但不限於)與個體或與實質上負責個體照護之任何人關於投與本發明組合物的所有書面、電子或口頭通信。插頁可進一步包括關於共同投與本發明之組合物與其他化合物或組合物的資訊。另外,插頁可包括關於在餐前、用餐期間或餐後或與食物同時/不同時投與本發明之組合物的說明書。
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之多個態樣。當然,應瞭解實例僅僅說明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實例 實例1: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對合成澱粉樣物質之降解作用
在此實例中,進行活體外研究以說明溶酶體內酶,諸如PPCA(亦即組織蛋白酶A)、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及/或兩種或超過兩種溶酶體內酶之混合物可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不受理論限制,假定PPCA、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及其他溶酶體內酶傳遞至溶酶體可在異常累積之澱粉樣物質,例如Aβ-澱粉樣物質可藉由胞吐作用輸送至胞外空間且沈積為澱粉樣蛋白斑前幫助降解其。
此活體外研究表明在試管中PPCA、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對合成Aβ-澱粉樣物質之降解作用。
首先,使用合成Aβ-肽之Aβ-澱粉樣物質之活體外聚集分析經由硫磺素-T(THT)分析及西方墨點法進行。圖1展示藉由硫磺素-T(THT)監測的在生理條件(圖1A)或酸性pH值(圖1B)下合成Aβ42肽及Aβ15-36肽(陰性對照)之聚集。圖2展示如藉由西方墨點法偵測,Aβ42澱粉樣物質在24小時時間內之聚集。
其次,經由硫磺素-T(THT)分析及西方墨點法測試使用PPCA、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藉由蛋白水解降解預防合成Aβ-澱粉樣物質之聚集。圖3展示組織蛋白酶A(亦即PPCA)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聚集。 圖4展示PPCA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聚集。圖5展示PPCA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低分子量與高分子量物質的聚集。圖6展示組織蛋白酶B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聚集。圖7展示組織蛋白酶B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適度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聚集。圖8展示組織蛋白酶B以時間依賴性方式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低分子量物質之聚集且降解Aβ42單體。圖9展示組織蛋白酶B預防Aβ42澱粉樣蛋白之聚集。
最後,測試PPCA、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降解預先形成之合成Aβ-澱粉樣物質的能力。圖10展示PPCA、組織蛋白酶B、PPCA加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降解Aβ42澱粉樣蛋白之高分子量寡聚物/原纖維。組織蛋白酶D降解低分子寡聚物且完全消除Aβ42單體。
實例1概述:
實例1中之實驗經設計以確定(1)所選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是否可預防Aβ澱粉樣物質之聚集/形成(稱為預防)及(2)所選溶酶體內分解代謝酶是否可降解已預先形式之Aβ澱粉樣物質(稱為降解)。實例1實驗已展示Aβ42澱粉樣物質可在活體外使用合成Aβ42肽聚集,且此過程可藉由THT分析(圖1)及/或西方墨點分析(圖2)監測。THT分析允許監測用降解酶處理後Aβ42聚集之動力學變化。
自實例1實驗獲得之資料揭露PPCA可有效地預防Aβ42澱粉樣物質形成,如THT分析(圖3、圖4)及西方墨點法(圖5)所示;以及降解已預先形成之澱粉樣物質(圖10)。藉由PPCA預防澱粉樣蛋白形成及降解為有效、可再生的,且展示濃度依賴性動力學(圖4)。自組織蛋白酶B實驗獲得之資料展示適度減少澱粉樣物質形成,如THT所量測(圖6)。西方墨點分析揭露組織蛋白酶B以時間依賴性方式預防低分子量Aβ42物質聚集且降解Aβ42單體(圖8)。使用組織蛋白酶D之實驗揭露強烈預防Aβ42物質之聚集,藉由THT所量測(圖9)。組織蛋白酶D亦展示降解預先聚集之澱粉樣物質中之低分子寡聚物且完全消除Aβ42單體(圖10)。
實例2:藉由組織蛋白酶A、B及D降解Aβ42寡聚物及原纖維
在此實例中,特異性針對寡聚物及原纖維形成之兩種方案應用於聚集之澱粉樣物質,以研究組織蛋白酶A(PPCA)、組織蛋白酶B及組織蛋白酶D可降解Aβ42物質之哪種形式。接著聚集之寡聚物及原纖維進行酶處理,接著進行西方墨點分析。
最初,使寡聚物及原纖維聚集7天時間,且在不同時間點(天數:0、1、3及7)收集之物質進行SDS-PAGE電泳,接著進行西方墨點分析。圖11中,Aβ42寡聚物及Aβ42原纖維用寡聚物特異性抗體(A11)探測,A11 不識別單體及原纖維Aβ42物質。在攜帶使用寡聚物形成與原纖維形成方案聚集之物質的西方墨點上,陽性偵測到寡聚物之多種形式。在原纖維形成程序之第7天,觀測到寡聚物形式明顯減少(圖11,線9),表明隨時間自寡聚物轉變成A11抗體不可偵測之原纖維。圖12中,與圖11所示相同的物質用對Aβ42之寡聚物與原纖維均具有特異性的E610抗體探測。當應用寡聚物形成方案時觀測到在第7天缺乏原纖維(圖12,線4),且當應用原纖維形成方案時觀測到在第7天原纖維穩固出現。
為研究寡聚物物質之酶促降解,首先在pH 7.0下在25℃下使Aβ42寡聚物聚集9天,接著在37℃下在對用於研究之各種酶最佳的多種pH值(組織蛋白酶A、B為pH 5.0及組織蛋白酶D為pH 3.5)下另外培育隔夜,添加及不添加酶。用寡聚物特異性A11抗體探測西方墨點(圖13)。在pH 5.0下,當與對照線9(在25℃下培育9天)比較時,如存在較高分子量寡聚物(線1、2、4及5)所指示,觀測到寡聚物額外隔夜聚集。相比之下,對於在pH 3.5下培育隔夜之寡聚物,未觀測到此聚集。在pH 5.0及37℃下用90ng組織蛋白酶A處理寡聚物隔夜使最低寡聚物亮帶(線4)降解。用90ng組織蛋白酶B及D處理寡聚物未揭露寡聚物亮帶(線5、6)之強度或尺寸變化。
為研究原纖維物質之酶促降解,Aβ42原纖維首先在pH 7.0下在25℃下聚集9天,接著在37℃下在對用於研究之各種酶最佳的多種pH值(組織蛋白酶A、B為 pH 5.0及組織蛋白酶D為pH 3.5)下另外培育隔夜,添加及不添加酶。西方墨點用寡聚物特異性E610抗體探測(圖14)。在所有應用之pH值下,當與對照線9(在25℃下培育9天)比較時,如存在較強/較暗污點(線1、2、3)所指示,觀測到原纖維額外隔夜聚集。在pH 5.0及37℃下用90ng組織蛋白酶A處理原纖維隔夜使原纖維污點減少/降解以及寡聚物物質降解(線4與線1比較)。在pH 5.0及37℃下用90ng組織蛋白酶B處理原纖維隔夜使原纖維污點微弱減少/降解(線5與線2比較)。在pH 3.5及37℃下用90ng組織蛋白酶D處理原纖維隔夜不引起原纖維污點或寡聚物亮帶之明顯減少/降解。
實例3:藉由ELISA監測組織蛋白酶A對Aβ42單體之降解
此實例之目的為評估組織蛋白酶A是否可降解Aβ42肽(單體)。
在此實例中,在37℃及pH 5.0下用90ng組織蛋白酶A對肽進行酶促處理0-2小時。同時進行不添加組織蛋白酶A之一致實驗。在兩種情況下,酚紅(Aβ聚集之抑制劑)用於防止肽聚集成澱粉樣蛋白之較高分子量物質。使用市售ELISA(SensoLyte®抗人類β-澱粉樣蛋白(1-42)定量ELISA,比色分析)在多個時間點(0、10、30、60、120min)量測組織蛋白酶A補充或缺乏對Aβ42單體之作用。Sensolite ELISA由兩種抗體組成:C端捕捉抗 體,其特異性識別人類Aβ42肽而非Aβ40或Aβ41;及N端偵測抗體。因為組織蛋白酶A為羧基肽酶,所以Aβ42單體若降解,則將自其C端降解。此降解將引起C端胺基酸42缺乏及因此缺乏C端特異性抗體捕捉,此應顯現為ELISA中螢光信號喪失。用組織蛋白酶A處理之樣品的ELISA讀數揭露在處理頭10分鐘內已喪失螢光信號,表明Aβ42單體自C端藉由組織蛋白酶A降解(圖15)。不補充組織蛋白酶A之樣品展示ELISA中穩固的螢光信號,表明在缺乏酶之情況下缺乏C端降解,因此C端抗體對Aβ42單體有效捕捉。
實例4:Cath A對Aβ40澱粉樣物質之降解
聚集實驗展示Aβ40澱粉樣物質可在活體外使用合成Aβ40肽聚集,且此過程可藉由THT分析來監測(圖16)。當與Aβ42肽之聚集比較時,Aβ40展示聚集慢得多且速率更低效(圖16A)。
進行其他實驗,其中THT分析用以監測在用降解酶Cath A處理後Aβ42及Aβ40聚集之動力學變化(圖17)。初始實驗旨在即時量測Cath A處理對Aβ42與Aβ40肽之聚集的作用。為實現此,Cath A同時與對應肽及THT試劑一起在獨立反應中在對於Cath A蛋白水解最佳的條件下培育。以上實驗揭露在應用之實驗環境中,即使在使用高濃度酶時,與Aβ42(圖17A)相比,Aβ40澱粉樣蛋白之聚集亦不受Cath A影響(圖17B、17C)。進行第二實驗 以研究初始實驗之結果是否歸因於缺乏Cath A對Aβ40之蛋白水解或此類蛋白水解速度是否比Aβ40聚集速度慢,因此無法觀測到THT螢光變化。在此實驗中,在對於Cath A蛋白水解最佳的條件下Aβ40肽首先與組織蛋白酶一起培育多達兩小時,接著與THT一起培育以量測聚集。所得資料揭露在與Cath A預先培育後Aβ40肽不聚集。證明其蛋白水解(圖18)。
為證明所觀測到之Aβ40肽聚集喪失係由Cath A之羧肽酶活性引起,將Aβ40肽在37℃下在pH 5下與改變濃度之Cath A一起培育兩小時。隨後,將反應物轉移至預先塗有僅僅對Aβ40肽具有特異性之C端捕捉抗體之ELISA盤,且與N端偵測抗體在4℃下共同培育隔夜。結果已展示在遞增濃度Cath A下Aβ40肽與C端捕捉抗體之結合逐漸減少(圖19)。此證明Aβ40肽之C端藉由Cath A之羧基末端活性移除。
亦使用西方墨點技術監測Aβ40肽聚集成澱粉樣物質(圖20A)。能夠使用花費長達9天之聚集過程,使Aβ40聚集成高分子量原纖維,而非寡聚物形式。進行其中在原纖維形成過程期間Aβ40與Cath A同時培育長達9天的實驗。所得結果揭露Cath A因對Aβ40澱粉樣蛋白之蛋白水解作用而顯著預防高分子量原纖維形成(圖20B)。亦在此實驗中觀測到單體Aβ40形式之含量減少(圖20C)。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使用之所有技術 及科學術語均具有與本發明所屬之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瞭解之含義相同的含義。雖然與本文所述之方法及材料類似或同等的任何方法及材料均可用於實施或測試本發明,但本文描述較佳方法及材料。引用之所有公開案、專利及專利公開案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以達成所有目的。
本文所討論之公開案完全提供其在本申請案的申請日期之前的揭示內容。本文中無任何內容視為承認根據先前發明,本發明無權先於此類公開案。
雖然已結合特定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但應瞭解,其能夠進行進一步修改且本申請案意圖涵蓋一般遵循本發明原則且包括與本發明之偏離的本發明之任何變化、使用或改編,此類偏離在本發明所屬領域內之已知或慣常做法內,且可應用於以上闡述之基本特徵,及如下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序列表
SEQ ID NO:1人類PPCA mRNA,變異體1 mRNA
SEQ ID NO:2人類PPCA多肽,變異體1蛋白質
SEQ ID NO:3人類NEU1 mRNA
SEQ ID NO:4人類NEU1多肽
SEQ ID NO:5人類TPP1 mRNA
SEQ ID NO:6人類TPP1多肽
SEQ ID NO:7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1
SEQ ID NO:8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1
SEQ ID NO:9人類組織蛋白酶K mRNA
SEQ ID NO:10人類組織蛋白酶K多肽
SEQ ID NO:11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1
SEQ ID NO:12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1
SEQ ID NO:13 DXXLL
SEQ ID NO:14 [DE]XXXL[LI]
SEQ ID NO:15 YXXØ
SEQ ID NO:16,MPR300/CI-MPR SFHDDSDEDLL
SEQ ID NO:17,MPR46/CD-MPR EESEERDDHLL
SEQ ID NO:18分揀蛋白GYHDDSDEDLL
SEQ ID NO:19 SorLA/SORL1 ITGFSDDVPMV
SEQ ID NO:20 GGA1(1) ASVSLLDDELM
SEQ ID NO:21 GGA1(2) ASSGLDDLDLL
SEQ ID NO:22,GGA2 VQNPSADRNLL
SEQ ID NO:23,GGA3 NALSWLDEELL
SEQ ID NO:24,LIMP-II DERAPLI
SEQ ID NO:25,NPC1 TERERLL
SEQ ID NO:26,黏脂蛋白-1 SETERLL
SEQ ID NO:27,唾液酸轉運蛋白TDRTPLL
SEQ ID NO:28,GLUT8 EETQPLL
SEQ ID NO:29,不變鏈(Ii)(1) DDQRDLI
SEQ ID NO:30,不變鏈(Ii)(2) NEQLPML
SEQ ID NO:31,LAMP-1 GYQTI
SEQ ID NO:32,LAMP-2A GYEQF
SEQ ID NO:33,LAMP-2B GYQTL
SEQ ID NO:34,LAMP-2C GYQSV
SEQ ID NO:35,CD63 GYEVM
SEQ ID NO:36,CD68 AYQAL
SEQ ID NO:37,內溶雙體蛋白NYHTL
SEQ ID NO:38,DC-LAMP GYQRI
SEQ ID NO:39,胱胺酸病蛋白GYDQL
SEQ ID NO:40,糖磷酸交換蛋白2 GYKEI
SEQ ID NO:41,酸性磷酸酶GYRHV
SEQ ID NO:42,人類PPCA,變異體2 mRNA
SEQ ID NO:43,人類PPCA,變異體2蛋白質
SEQ ID NO:44,人類PPCA,變異體3 mRNA
SEQ ID NO:45,人類PPCA,變異體3蛋白質
SEQ ID NO:46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2
SEQ ID NO:47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2
SEQ ID NO:48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3
SEQ ID NO:49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3
SEQ ID NO:50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4
SEQ ID NO:51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4
SEQ ID NO:52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5
SEQ ID NO:53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5
SEQ ID NO:54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6
SEQ ID NO:55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6
SEQ ID NO:56人類組織蛋白酶B mRNA,變異體7
SEQ ID NO:57人類組織蛋白酶B多肽,變異體7
SEQ ID NO:58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2
SEQ ID NO:59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2
SEQ ID NO:60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3
SEQ ID NO:61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3
SEQ ID NO:62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4
SEQ ID NO:63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4
SEQ ID NO:64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5
SEQ ID NO:65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5
SEQ ID NO:66人類組織蛋白酶L mRNA,變異體6
SEQ ID NO:67人類組織蛋白酶L多肽,變異體6
SEQ ID NO:68人類組織蛋白酶D多肽
SEQ ID NO:69人類組織蛋白酶E多肽,同功異型物3
SEQ ID NO:70人類組織蛋白酶E多肽,同功異型物1
SEQ ID NO:71人類組織蛋白酶E多肽,同功異型物2
SEQ ID NO:72可穿透細胞之肽,L803-mts GKEAPPAPPQSP
<110> 超基因克斯製藥公司(Ultragenyx Pharmaceutical Inc.)
<120>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140> TW 105135250
<140> 2016-10-31
<150> US 62/248,713
<151> 2015-10-30
<150> PCT US16/59587
<151> 2016-10-28
<160> 72
<170> PatentIn版本3.5
<210> 1
<211> 2254
<212> DNA
<213> 智人
<400> 1
<210> 2
<211> 498
<212> PRT
<213> 智人
<400> 2
<210> 3
<211> 2088
<212> DNA
<213> 智人
<400> 3
<210> 4
<211> 415
<212> PRT
<213> 智人
<400> 4
<210> 5
<211> 3540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
<210> 6
<211> 56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
<210> 7
<211> 3783
<212> DNA
<213> 智人
<400> 7
<210> 8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8
<210> 9
<211> 1825
<212> DNA
<213> 智人
<400> 9
<210> 10
<211> 32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10
<210> 11
<211> 1730
<212> DNA
<213> 智人
<400> 11
<210> 12
<211> 33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12
<210> 13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3)
<223> Xaa可為任何天然存在之胺基酸
<400> 13
<210> 14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3)..(5)
<223> Xaa可為任何天然存在之胺基酸
<400> 14
<210> 15
<211> 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2)..(3)
<223> Xaa可為任何天然存在之胺基酸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4)..(4)
<223> Xaa可為具有龐大疏水性側鏈之胺基酸,諸如Ile、Phe、Leu、Val及Met
<400> 15
<210> 16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16
<210> 17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17
<210> 18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18
<210> 19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19
<210> 20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0
<210> 21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1
<210> 22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2
<210> 23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3
<210> 24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4
<210> 25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5
<210> 26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6
<210> 27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7
<210> 28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8
<210> 29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29
<210> 30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0
<210> 31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1
<210> 32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2
<210> 33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3
<210> 34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4
<210> 35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5
<210> 36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6
<210> 37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7
<210> 38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8
<210> 39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39
<210> 40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40
<210> 41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信號肽
<400> 41
<210> 42
<211> 2300
<212> DNA
<213> 智人
<400> 42
<210> 43
<211> 480
<212> PRT
<213> 智人
<400> 43
<210> 44
<211> 2208
<212> DNA
<213> 智人
<400> 44
<210> 45
<211> 481
<212> PRT
<213> 智人
<400> 45
<210> 46
<211> 3945
<212> DNA
<213> 智人
<400> 46
<210> 47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47
<210> 48
<211> 3902
<212> DNA
<213> 智人
<400> 48
<210> 49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49
<210> 50
<211> 3871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0
<210> 51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51
<210> 52
<211> 3857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2
<210> 53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53
<210> 54
<211> 3982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4
<210> 55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55
<210> 56
<211> 4086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6
<210> 57
<211> 339
<212> PRT
<213> 智人
<400> 57
<210> 58
<211> 1587
<212> DNA
<213> 智人
<400> 58
<210> 59
<211> 33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59
<210> 60
<211> 1626
<212> DNA
<213> 智人
<400> 60
<210> 61
<211> 33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1
<210> 62
<211> 1567
<212> DNA
<213> 智人
<400> 62
<210> 63
<211> 33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3
<210> 64
<211> 1141
<212> DNA
<213> 智人
<400> 64
<210> 65
<211> 151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5
<210> 66
<211> 1401
<212> DNA
<213> 智人
<400> 66
<210> 67
<211> 33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7
<210> 68
<211> 412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8
<210> 69
<211> 401
<212> PRT
<213> 智人
<400> 69
<210> 70
<211> 396
<212> PRT
<213> 智人
<400> 70
<210> 71
<211> 363
<212> PRT
<213> 智人
<400> 71
<210> 72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受質競爭性抑制劑,L803-mts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11)
<223> 可在N端十四醯化
<220>
<221> MISC_FEATURE
<222> (11)..(11)
<223> 可為磷酸化殘基
<400> 72

Claims (49)

  1. 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包含治療有效量之至少一種分解代謝酶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的組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PPCA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PPCA多肽包含與SEQ ID NO:2、43或45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投與該PPCA多肽包括投與包含與SEQ ID NO:1、42或44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病毒性載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NEU1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NEU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投與該NEU1多肽包括投與包含與SEQ ID NO:3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病毒性載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TPP1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該TPP1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投與該TPP1多肽包括投與包含與SEQ ID NO:5具有至少85%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病毒性載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組織蛋白酶D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該組織蛋白酶D多肽包含與SEQ ID NO:68具有至少85%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或其生物學活性片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投與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PPCA及NEU1。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為PPCA及組織蛋白酶D。
  1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用以防止溶酶體內有澱粉樣蛋白形成及/或降解澱粉樣蛋白。
  1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靶向細胞溶酶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7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用於防止細胞外部澱粉樣蛋白累積及/或使澱粉樣蛋白降解。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經靶向而保持在該細胞外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缺乏一或多個將另外使該多肽靶向該溶酶體之信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方法,其中該分解代謝酶缺乏一或多個甘露糖-6磷酸信號。
  24.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為哺乳動物。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為人類。
  26.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非經腸投與該分解代謝酶。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方法,其中經由肌肉內、腹膜內或靜脈內途徑投與該分解代謝酶。
  28.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29.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澱粉樣沈著症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方法,其中該AL澱粉樣沈著症涉及選自心臟、腎、神經系統及胃腸道之一或多種器官。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8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澱粉樣沈著症為β澱粉樣蛋白(Aβ)澱粉樣沈著症。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方法,其中該Aβ澱粉樣沈著症與一或多種選自以下之疾病相關: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大腦澱粉樣血管病、路易體癡呆(Lewy body dementia)及包涵體肌炎。
  3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用於治療或預防澱粉樣沈著症之額外藥物。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種額外藥物係選自美法侖(melphalan)、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強體松(prednisone)、硼替佐米(bortezomib)、來那度胺(lenalidomide)、長春新鹼(vincristine)、艾黴素(doxorubicin)及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35.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酸化該溶酶體之藥物。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方法,其中該酸化該 溶酶體之藥物係選自酸性奈米粒子、兒茶酚胺、β-腎上腺素激導性受體促效劑、腺苷受體促效劑、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因子(CFTR)之活化劑、環腺苷單磷酸(cAMP)、cAMP類似物及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
  37.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調節該溶酶體之藥物。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該調節該溶酶體之藥物為Z-苯丙胺醯基-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ADK)或PADK類似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酯。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方法,其中該調節該溶酶體之藥物為Z-苯丙胺醯基-苯丙胺醯基-重氮甲基酮(PPDK)或PPDK類似物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或酯。
  40.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投與一或多種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方法,其中該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係選自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γ共活化因子1-α(PGC-1α)之活化劑、離胺酸(K)特異性去甲基酶1A(LSD1)之抑制劑、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PAR)之促效劑、轉錄因子EB(TFEB)之活化劑、雷帕黴素機械標靶(mTOR)之抑制劑及醣原合成酶激酶-3(GSK3)之抑制劑。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方法,其中該促進自體吞噬之藥物亦能夠酸化溶酶體及/或核內體。
  43. 如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進一步用幹細胞移植治療。
  44. 一種包含至少兩種分解代謝酶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靶向細胞溶酶體之分解代謝酶及至少一種保持在細胞外部之分解代謝酶。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組合物,其中該分解代謝酶係選自保護性蛋白/組織蛋白酶A(PPCA)、神經胺酸酶1(NEU1)、三肽基肽酶1(TPP1)、組織蛋白酶B、組織蛋白酶D、組織蛋白酶E、組織蛋白酶K及組織蛋白酶L。
  46. 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之澱粉樣沈著症的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組合物。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方法,其中該澱粉樣沈著症為輕鏈(AL)澱粉樣沈著症。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方法,其中該澱粉樣沈著症為β澱粉樣蛋白(Aβ)澱粉樣沈著症。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方法,其中該Aβ澱粉樣沈著症與一或多種選自阿茲海默氏病、大腦澱粉樣血管病、路易體癡呆及包涵體肌炎之疾病相關。
TW105135250A 2015-10-30 2016-10-31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TW2017298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48713P 2015-10-30 2015-10-30
PCT/US2016/059587 WO2017075540A1 (en) 2015-10-30 2016-10-28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myloidosi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833A true TW201729833A (zh) 2017-09-01

Family

ID=5863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5250A TW201729833A (zh) 2015-10-30 2016-10-31 用於治療澱粉樣沈著症之方法及組合物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20170119861A1 (zh)
EP (1) EP3368048A4 (zh)
JP (1) JP2018532748A (zh)
CN (1) CN108367018A (zh)
AR (1) AR106538A1 (zh)
AU (1) AU2016343812A1 (zh)
BR (1) BR112018008839A8 (zh)
CA (1) CA3002410A1 (zh)
MX (1) MX2018005352A (zh)
TW (1) TW201729833A (zh)
WO (1) WO20170755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87748A1 (en) 2018-05-01 2021-03-10 OrfoNeuro ApS Treatment of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
PL3810128T3 (pl) 2018-06-19 2023-01-30 Universidad Pablo De Olavide Kompozycje do leczenia i/lub zapobiegania chorobom związanym z agregacją białek
CN109701040B (zh) * 2019-03-08 2021-04-06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诊治mtc的纳米pamam靶向多肽放射性核素制剂及制备方法
WO2020214033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Rotterdam Papain-like cysteine peptidase medicaments and uses thereof
CN114555800A (zh) * 2019-07-05 2022-05-27 国立大学法人德岛大学 经修饰的神经氨酸酶
TW202426653A (zh) * 2022-12-21 2024-07-01 國立臺灣大學 重組病毒載體、包含該重組病毒載體之重組腺相關病毒及其於治療涎酸酵素缺乏症之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0886A (ja) * 1998-06-05 2000-02-22 Fuj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新規なヒトカテプシンl2タンパク質及びそれをコ―ドする遺伝子並びにそれらの利用
CA2446127A1 (en) * 2001-05-16 2002-11-21 Biomarin Pharmaceutical Inc. Destruction of prions using vibriolysin or variants thereof
US8137666B2 (en) * 2008-11-22 2012-03-20 Academia Sinica Nattokinase for degrading and reducing amyloid fibrils—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prion diseases and other amyloidoses
US9138465B2 (en) * 2011-04-28 2015-09-22 Osaka University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
SI2751279T1 (en) * 2011-08-31 2018-01-31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Procedures and compositions for detecting the level of activity of lysosomal exocytosis and application procedures
SG11201407569PA (en) * 2012-05-22 2014-12-30 Berg Llc Interrogatory cell-based assays for identifying drug-induced toxicity markers
JP2014144933A (ja) * 2013-01-29 2014-08-14 Kwangju Inst Of Science & Technol アミロイドβの除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28694A1 (en) 2021-07-29
CA3002410A1 (en) 2017-05-04
EP3368048A1 (en) 2018-09-05
MX2018005352A (es) 2018-08-14
BR112018008839A8 (pt) 2019-02-26
CN108367018A (zh) 2018-08-03
US20170119861A1 (en) 2017-05-04
AU2016343812A1 (en) 2018-05-10
EP3368048A4 (en) 2019-06-05
WO2017075540A1 (en) 2017-05-04
US20230127775A1 (en) 2023-04-27
US20190183985A1 (en) 2019-06-20
AR106538A1 (es) 2018-01-24
BR112018008839A2 (pt) 2018-11-06
WO2017075540A9 (en) 2017-07-06
JP2018532748A (ja)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27775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myloidosis
US20230340021A1 (en) Peptide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fibrosis
AU2009313562B2 (en) Lepti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rogressive cognitive function disorders resulting from accumulation of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and amlyoid beta
JP5736421B2 (ja) 生理学的過程の調節およびこれに有用な薬剤
US20160326534A1 (en) Modulation of synaptic maintenance
US11931402B2 (en)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heart disease by inhibiting the action of mAKAP-β
KR102576086B1 (ko) Lin28a 유전자 또는 단백질을 포함하는 만성신장질환 또는 신장섬유화질환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US10907153B2 (en)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by inhibtion of the action of muscle 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 (mAKAP)
US20090298771A1 (en) Use of secreted protein product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ancreatic diseases and/or obesity and/or metabolic syndrome
US20160346350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r preventing a bone condition
JP7023518B2 (ja) 分泌障害の処置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US10052362B2 (en) 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obesity, and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Ferreira Establishing the relevance of Tau isoform imbalance in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Machado-Joseph disease
WO2025106527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riedreich&#39;s ataxia
WO2024036044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nd preventing metabolic disorders
US20070107073A1 (en) Use of secreted protein product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ancreatic diseases and/or obesity and/or metabolic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