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0840A -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0840A
TW201720840A TW105141114A TW105141114A TW201720840A TW 201720840 A TW201720840 A TW 201720840A TW 105141114 A TW105141114 A TW 105141114A TW 105141114 A TW105141114 A TW 105141114A TW 201720840 A TW201720840 A TW 2017208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r
amino acid
synthetic peptide
peptide
seq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1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75851B (zh
Inventor
曹友平
何宗權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filed Critical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紀念醫院
Publication of TW201720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0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5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58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7/00Peptides having 5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7/04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 C07K7/06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having 5 to 11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6Antipsori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senses
    • A61P27/02Ophthalmic agents
    • A61P27/04Artificial tears; Irrigation solu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7/00Peptides having 5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7/04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 C07K7/08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having 12 to 20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Abstract

在此揭示一種用以治療和/或預防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或症狀的合成胜肽,以及包含所述合成胜肽的組合物。再者,本揭示內容亦揭示一種治療和/或預防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藉由施用含有一治療有效量之合成胜肽的組合物至需要治療的個體。

Description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本發明是關於發現一種短合成胜肽,以及其用以治療和/或預防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用途。
乾眼症通常是由於淚液產生過程異常所導致的眼疾,例如,淚液分泌量減少、淚液過度蒸發,亦或是淚膜中的淚液黏蛋白異常或脂質成分覆蓋正常眼睛表面。乾眼症的典型症狀包含乾澀、粗糙感、刺痛感、長時間閱讀困難、灼熱感,甚至會因淚液不足而分泌過多的淚水或過度濕潤。在嚴重的病例中,患者異常畏光,眼部劇烈疼痛,且感覺視力逐漸下降。乾眼症傳統治療方法主要對症治療,而非從病因著手。舉例而言,人工淚液或眼潤滑液為常見的處置方式。雖然人工淚液能夠提供暫時舒緩的效果,但其僅能緩和所述症狀。再者,人工淚液所含的防腐劑實質上會使該些症狀更為嚴重,甚至殺死角膜細胞。至今仍然缺乏有效解決乾眼症所有問題的治療方法。
牛皮癬病徵為病灶處呈粉色或紅色,且被銀屑所覆蓋。該些病灶主要位於手肘和膝蓋、頭皮和生殖器區域。所述症狀的顯著特徵是表皮層加速再生,使得表皮層增厚。一般表皮層每25-30天進行再生,而牛皮癬皮膚約3-4天即進行再生。在此速率下,會影響皮膚色澤,導致色素沉著過多或過少。牛皮癬期間也很多變,患者可能終其一生都有牛皮癬病灶,或是病灶僅短期間存在。過去本領域人士已嘗試使用多種方式來治療牛皮癬,第一種是施用含有水楊酸(作為活性成分)的局部製劑治療所述症狀。然而,水楊酸具有刺激性,通常會使病徵惡化。另一種常用局部製劑之活性成分為皮質類固醇,例如氫皮質酮(hydrocortisone)。所述皮質類固醇能夠顯著抑制牛皮癬。然而,該成分亦會產生多種副作用,例如,局部萎縮和全身性吸收。此外,中斷使用時亦有復發的風險。在其他不同的治療方法中,亦曾有人嘗試以照射紫外光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成功的機率有限。合併紫外光和煤焦油製劑(coal tar preparations)治療比單獨施用紫外光更為有效。然而,部分患者施用煤焦油製劑卻會導致症狀更為惡化。其他全身性療法包括抑制細胞活性,以及維他命A和維他命C療法;但該些治療的效益仍存有許多疑慮。至今仍無成功治癒牛皮癬的治療方法,目前的治療方法仍無法有效治癒牛皮癬且可能伴隨副作用產生。
多發性骨髓瘤是單株漿細胞的惡性增殖。儘管近期在發展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新型抗癌藥物上已有進展,但仍無法治癒所述疾病,且其為西方國家中第二常見被診斷出的血液惡性腫瘤。因此,本領域亟需鑑別出具有抗多發性骨髓瘤的新穎治療劑。
有鑑於此,本領域亟需一種改良的醫藥品和/或方法,以治療 和/或預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的疾病和/或症狀。
一般而言,本揭示內容關於開發治療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新穎化合物和/或的方法。
再者,本揭示內容第一態樣是提供一種短合成胜肽,其能夠治療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所述短合成胜肽由胺基酸序列X1 ITYX2 RLKX3 (序列編號:1)所組成,其中, X1 、X2 和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X3 分別是左旋(L- form)或右旋胺基酸(D-form),而其他該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
依據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胺基酸序列的N端經乙醯化,且合成胜肽胺基酸序列的C端經醯胺化。
依據一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2 (以下稱為9-mer)之胺基酸序列。依據其他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的胺基酸序列是序列編號:3、4、5或6任一種胺基酸序列。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3 (以下稱為9-mer Da)之胺基酸序列。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7 (以下稱為9-mer Va)之胺基酸序列。在又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11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Fa)。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9-mer合成胜肽的N端上游處更包含3個額外的胺基酸殘基,因而產生一序列編號:12之連續胜肽(以下稱為「12-mer」)。
在又一實施例中,序列編號:1的X3 是左旋或右旋胺基酸,其他胺基酸殘基皆是左旋胺基酸。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9-mer中的苯丙胺酸(F)是右旋胺基酸(以下稱為9-mer DF)。
本揭示內容第二態樣是關於一種用以治療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的疾病和/或症狀的醫藥品和/或組合物。所述醫藥品或組合物包含一有效量之上述合成胜肽,以及一藥學上可接受載體。
依據某些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2之胺基酸序列(9-mer)。依據其他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具有以下序列編號:3、7、11或12任一之胺基酸序列。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3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Da)。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7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Va)。在又一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11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Fa)。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9-mer合成胜肽更包含3個額外的胺基酸殘基,位於其N端上游處,因而產生一序列編號:12之連續胜肽(以下稱為12-mer)。
本發明醫藥品或組合物治療與血管增生相關的疾病和/或症狀是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
依據某些實施方式,本發明醫藥品或組合物適用於治療眼部疾病,例如乾眼症。
依據某些實施方式,本發明醫藥品或組合物適用於治療皮膚炎,特別是牛皮癬。
依據某些實施方式,本發明醫藥品或組合物適用於治療腫瘤,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
本揭示內容之醫藥品或組合物,可經由下列方式施用至所述個體:血管傳遞(intravascular delivery)(例如,注射(injection)或灌注(infusion))、經口(oral)、腸內(enteral)、直腸(rectal)、肺(pulmonary (例如,吸入(inhalation))、經鼻(nasal)、局部施用(topical)(包含經皮(transdermal)、經頰(buccal)以及舌下(sublingual))、膀胱內(intravesical)、玻璃體內(intravitreal)、腹膜內(intraperitoneal)、陰道(vaginal)、經腦傳遞(brain delivery)(例如,腦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和顱內注射(intracerebral))、經CNS傳遞(例如,鞘內(intrathccal)、椎旁(perispinal)和椎內(intra-spinal))或腸外(parenteral)(例如,皮下(subcutaneous)、肌肉內(intramuscular)、靜脈內(intravenous)和皮內(intradermal))、黏膜給藥(transmucosal administration),或藉由移植(implant)或其他習知的給藥途徑施用。
本揭示內容第三態樣是關於一種治療患有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個體的方法。本揭示內容第三態樣係有關於一種治療患有發炎相關症狀、病徵或疾病個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施用本揭示內容任一實施方式所示之醫藥品或組合物至所述個體,以改善或減緩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
在上述所有的實施方式, 所述個體是人類。
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合成胜肽施用至個體的量為0.01-100毫克/公斤。
在參閱下文實施方式後,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輕易瞭解本發明之基本精神及其他發明目的,以及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實施態樣。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的敘述更加詳盡與完備,下文針對了本發明的實施態樣與具體實施例提出了說明性的描述;但這並非實施或運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唯一形式。實施方式中涵蓋了多個具體實施例的特徵以及用以建構與操作這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步驟與其順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體實施例來達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與步驟順序。
1. 定義
除非本說明書另有定義,此處所用的科學與技術詞彙之含義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與慣用的意義相同。
在此處「胜肽」(胜肽)一詞係指胺基酸殘基所組成的聚合物。「合成胜肽」(synthetic 胜肽)一詞則代表此胜肽並未包含存在於自然界的完整蛋白質分子。此種胜肽之所以是「合成的」,表示其乃是由人類利用技術手段所得,譬如化學合成、重組遺傳技術或將整個抗原切段。於本說明書中,任何胺基酸殘基於一胜肽中的位置係由該胜肽的N端起算。當未具體指出胺基酸為右旋或左旋胺基酸,所述胺基酸可以是左旋胺基酸或者是右旋胺基酸,除非上下文明示所述胺基酸為特定異構物。本文中胺基酸的符號與相領域技術人士所使用的胺基酸縮寫相同。
在此,蛋白質/胜肽胺基酸序列的些微變異皆為本發明權利範圍所涵蓋。舉例來說,變異的胺基酸序列至少保留70%、71%、72%、73%、75%、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以及99%的相似度。本發明合成胜肽可經由修飾以改變胜肽特徵且不影響其生理活性。舉例而言,某些胺基酸經改變和/或刪除後,不會影響本揭示內容所述胜肽之生理活性(即,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功效)。具體而言,胺基酸的保守性置換是可被預期的。所述保守性置換是指胺基酸側鏈被同一類的胺基酸所取代。一般而言,編碼的胺基酸分類如下:(1)酸性胺基酸=天門冬胺酸(天門冬胺酸)、麩胺酸(glutamate);(2)鹼性胺基酸= 賴胺酸(lysine)、精胺酸(arginine)、組胺酸(histidine); (3)非極性胺基酸=丙胺酸(alanine)、纈胺酸(valine)、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脯胺酸(prol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色胺酸(tryptophan);以及(4)未帶電極性胺基酸=甘胺酸(glycine)、天冬醯胺酸(asparagine)、麩醯胺、半胱胺酸(cysteine)、絲胺酸(serine)、酥胺酸(threonine)、酪胺酸(tyrosine)。在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胺基酸的分類為:絲胺酸(S)和酥胺酸(T)為脂肪族羥基族(aliphatic-hydroxy family); 天冬醯胺酸(N)以及麩醯胺為含醯胺族(amide-containing family);丙胺酸(A)、纈胺酸(V)、白胺酸(L)以及異白胺酸(I)為脂肪族(aliphatic family);以及苯丙胺酸(F)、色胺酸(W)和酪胺酸(Y)為芳香族(aromatic family)。舉例而言,可以預期的是以異白胺酸(I)或纈胺酸(V)取代白胺酸(L)、以麩胺酸(E)取代天冬胺酸(D)、以絲胺酸(S)取代酥胺酸(T)、或以一結構相似的胺基酸取代一胺基酸,此一置換不會對胺基酸分子的結合或其特性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所述置換並未包含胺基酸的框架區域(framework site)。可藉由分析胜肽衍生物的專一性活性,確定胺基酸的修飾是否改變一功能性胜肽。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製備蛋白質/胜肽的片段或類似物。較佳的片段或衍生物的氨端或羧端出現於功能區域附近。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合成胜肽中的一個胺基酸殘基(例如,天冬胺酸(D)、纈胺酸(V)或苯丙胺酸(F))被非極性胺基酸殘基保守性置換(例如,被丙胺酸(A)置換)。在其他實施例中,本發明合成胜肽中的一胺基酸殘基被其右旋胺基酸殘基保守性置換,例如,左旋精胺酸(R)和左旋苯丙胺酸(F)分別被相對應的右旋胺基酸殘基所取代。
所述「治療(treatment)」一詞係指預防性(如,預防用藥)、療癒性或緩和性的處置,藉以達到所欲的藥學和/或生理學效果;例如,延緩或抑制癌細胞生長或減輕角膜表面損傷(即,乾眼症) 或皮膚損傷(即,牛皮癬)。上述的效果是指能夠部分或完全地治癒或預防個體出現所述疾病的症狀。所述「治療(Treatment)」包含預防、治療或減緩一哺乳類的疾病,尤其是人類。所述治療包含:(1)預防(如,預防用藥)、治療或減緩一個體的疾病或症狀,其中所述個體可能患有疾病但尚未被診斷;(2)抑制一疾病(即,降低疾病發展);或(3)治癒一疾病(即,減少與所述疾病相關的症狀)。
所述「施用(administered) (administering)(administraion)」一詞係指將本發明之製劑(即,胜肽或組合物)提供給個體。所述傳遞方式包含,但不限於,靜脈內、肌肉內、腹膜內、動脈內、顱內、結膜內或皮下傳遞方式。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合成胜肽和/或其類似物可配製成直接施用於皮膚的軟膏或乳液。在又 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合成胜肽和/或其類似物可配置成粉狀,施用前與適合的載體混合(如,緩衝溶液),例如,靜脈注射。
在此處,「有效量(effective amount)」一詞係指一成分的用量足以招致欲求的反應或效果,即,能有效治療疾病。以治療乾眼症為例,一製劑(如,化合物、合成胜肽、編碼治療胜肽的核酸),其能用以降低、預防、延緩或治癒乾眼症的相關症狀。相似地,以治療牛皮癬微利,一製劑(如,化合物、合成胜肽、編碼治療胜肽的核酸),其能用以降低、預防、延緩或治癒牛皮癬皮膚相關症狀。的有效量不必然能夠治癒一疾病或症狀,但能延緩、阻礙或預防疾病或症狀的發生,或延緩疾病或症狀相關的病徵。所述治療有效量可分成一、二或更多劑量於單一施用劑量型式,且可於一指定期間內施用一次、二次或更多次。
所述「個體(subject)」或「患者(patient)」一詞可交互使用,且在此係指可接受本揭示內容之合成胜肽和/或方法的動物(包含,人類)。所述「哺乳類(mammal)」一詞涵蓋哺乳綱的所有成員,包含:人類、靈長類動物、家畜和農畜。舉例而言,所述家畜或農畜可以是兔子、豬、羊和牛。所述哺乳類亦可涵蓋動物園或競賽用動物、寵物,以及齧齒類(如,小鼠和大鼠)。除非另有指明,「個體」或「患者」一般包含雄性與雌性。  再者,所述「個體」或「患者」包含可從本揭示內容的治療方法得到良好治療效果的動物。舉例而言,所述「個體」或「患者」包含,但不限於,人類、大鼠、小鼠、天竹鼠、豬、猴子、豬、羊、牛、馬、狗、貓、鳥和禽類。在一實例中,所述患者為人類。
雖然用以界定本發明較廣範圍的數值範圍與參數皆是約略的數值,此處已盡可能精確地呈現具體實施例中的相關數值。然而,任何數值本質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個別測試方法所致的標準偏差。在此處,「約」通常係指實際數值在一特定數值或範圍的正負10%、5%、1%或0.5%之內。或者是,「約」一詞代表實際數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標準誤差之內,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的考量而定。除了實驗例之外,或除非另有明確的說明,當可理解此處所用的所有範圍、數量、數值與百分比(例如用以描述材料用量、時間長短、溫度、操作條件、數量比例及其他相似者)均經過「約」的修飾。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說明,本說明書與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的數值參數皆為約略的數值,且可視需求而更動。至少應將這些數值參數理解為所指出的有效位數與套用一般進位法所得到的數值。在此處,將數值範圍表示成由一端點至另一段點或介於二端點之間;除非另有說明,此處所述的數值範圍皆包含端點。
此外,在不和上下文衝突的情形下,本說明書所用的單數名詞涵蓋該名詞的複數型;而所用的複數名詞時亦涵蓋該名詞的單數型。
2. 具體實施方式
本揭示內容部分基於發現短合成胜肽能夠治療和/或預防個體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或症狀的發展。再者,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治療和/或預防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方法和組合物,其中所述組合物包含在此新發現的合成胜肽。
2.1 本發明 合成胜肽
本揭示內容短合成胜肽係由所述胺基酸序列X1 ITYX2 RLKX3 (序列編號:1)所組成,其中, X1 、X2 和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X3 是左旋或右旋胺基酸,而其他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
依據較佳實施方式,所述合成胜肽胺基酸序列的N端經乙醯化,且合成胜肽胺基酸序列的C端經醯胺化。
依據一較佳實施方式,所述本揭示內容合成胜肽具有胺基酸序列DITYVRLKF (序列編號:2; 9-mer)。
依據其他實施方式,所述9-mer合成胜肽具有一保留性置換,得到一類似物,其具有序列編號: 3、 7或11中任一胺基酸序列。
依據其他較佳實施方式,所述9-mer合成胜肽更包含3個額外的胺基酸殘基,位於其N端上游處,因而產生一序列編號:12之連續胜肽(以下稱為12-mer)。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述9-mer合成胜肽可包含至少一右旋胺基酸殘基,因而產生其右旋類似物。
本發明合成胜肽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合成胜肽 以上序列中粗體字表示該胺基酸是右旋胺基酸
依據較佳實施方式,序列編號:1之異白胺酸(I)、酥胺酸(T)、酪胺酸(Y)、 精胺酸 (R)、白胺酸 (L)和賴胺酸 (K)殘基不可被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不然所述合成胜肽會失去其對於乾眼症、牛皮癬和/或多發性骨髓瘤的生物活性。再者,序列編號:1的X1 、X2 、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在一實施方式中,X1 是丙胺酸(A)、X2 是纈胺酸 (V)、X3 是苯丙胺酸(F),且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3 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Da)。在其他實施方式中,X1 是天門冬胺酸、X2 是丙胺酸(A),且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7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Va)。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X1 是天門冬胺酸、X2 是纈胺酸 (V)、X3 是丙胺酸(A),且所述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11之胺基酸序列(以下稱為9-mer Fa)。
依據其他實施方式,所述9-mer 合成胜肽具有至少一右旋胺基酸殘基,特別是位於第9個胺基酸殘基位置上,因而產生 如表1所示之9-mer 右旋類似物。在一具體實施例中, 所述9-mer 合成胜肽中的苯丙胺酸(F)是右旋胺基酸,而其他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
本發明合成胜肽可藉由先前技術中任一標準胜肽合成方法來製造。在一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合成胜肽係依據操作手冊以固相胜肽合成器(ABI433A胜肽合成器;Applied Biosystems Inc.;Life Technologies Corp.;Foster City, CA, USA)進行合成。
另外,本發明的合成胜肽可利用重組技術來製備。舉例而言,可利用重組技術將可編碼本發明胜肽的核酸序列嵌入至一表現載體中,且其中所述核酸序列係以可操作方式與一調控序列連結,以在宿主細胞內表現本發明胜肽。接著,可將所述載體送入一合適的宿主細胞內表現本發明胜肽。經表現的重組胜肽可以藉由硫酸銨沈澱法和管柱分劃色層分析法純化,並依據本揭示內容各實施例所示方法進行活性測試。
上述核酸或多核苷酸可利用已知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粒或微囊傳遞裝置傳送。另外,亦可利用常規方法以脂質體包覆核酸,以供宿主吸收所述核酸。所述多核苷酸可單獨載入或與其他組織專一性抗體共同載入至所述傳遞載體中。此外,可製備一分子接合物(molecular conjugate),其係由質體或其他載體以靜電或共價力連結聚-L-賴胺酸。此外,本發明亦可利用已知的組織專一性轉錄調節元件(tissue-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st),進行組織專一性標定。也可在不使用傳遞載體的情形下將「裸DNA(naked DNA)」傳遞至肌肉內、皮內或皮下的位置,以進行胞內表現(in vivo expression)。
本發明合成胜肽的N端或C端可以進行修飾。舉例而言,N端修飾包含,但不限於,N-醣基化、N-烷基化和N-乙醯化胺基酸。一終端修飾包含聚乙烯二醇化(pegylation)。在一實例中,C端修飾為一C端醯胺化胺基酸。在可任選的實施方式中,一或多個胜肽鍵結可以被一非胜肽鏈所取代,個別的胺基酸基團的修飾,可藉由試劑處理,以與特定的側鏈或終端殘基反應。
於所述合成胜肽可經由化學修飾,於多個不同的部位,加入不同的官能基。官能基可以被添加至所述合成胜肽的終端。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官能基能改善胜肽一或多個特性的活性,例如,改善合成胜肽的穩定性、效能或選擇性;改善所述合成胜肽通過細胞膜和/或組織屏障的穿透效率;改善組織定位能力;降低毒性或清除率;以及改善抵抗細胞幫浦的排除,以及其他類似的活性。在非限制的實施例中,適當的官能基能用以傳遞胜肽黏附至細胞上。舉例來說,降低胜肽的親水性,以及增加其親脂性,這些可任選地官能基於活體內裂解較佳,例如在胞內以水解或酵素分解的方式裂解皆可。水解保護基包含酯、碳酸酯以及氨基甲酸酯保護基。胺保護基包含烷氧基以及芳氧羰基。羧酸保護基包含脂族(aliphatic)、苯基(benzylic)和芳酯(aryl esters)。在某些可任選的實施方式中,於本發明合成胜肽之天冬胺酸(D)之側鏈的羧酸基是被保護的;較佳為,藉由甲基、乙基、苯基或經取代的苯酯基。
可以保守性或非保守性置換方式,以「擬胜肽有機基團(peptidomimetic organic moiety)」取代本發明合成胜肽中任一胺基酸殘基。在可任選的較佳實例中,所述擬胜肽有機基團與取代的胺基酸於必要的部位具有類似的立體空間、電子或構型特性,且被視為保守性置換。可任選地以擬胜肽來抑制酵素造成胜肽降解或其他降解過程。在可任選和較佳的實例中,所述胜肽可藉由有機合成技術產生。在非限制的實施例中,合適的擬胜肽包含醯胺之同電子排列體(isosteres of amide bonds)、3-氨-2-丙二酮-6-羧酸(3-amino-2-propenidone-6-carboxylic acid)、羥基-1,2,3,4-四氫異喹啉-3-羧酸乙酯(hydrox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3-carboxylate),以及組氨酸異喹啉羧酸(histidine isoquinolone carboxylic acid)
可非必要地對本發明合成胜肽的任一部分進行化學修飾,例如,添加官能基。所述修飾可於合成本發明胜肽的過程中進行。在非限制的實施例中,所述修飾的類型包含,但不限於,羧甲基化(carboxymethylation)、醯化(acyl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糖基化(glycosylation)或脂醯化(fatty acylation)。醚鍵可任選地用以結合絲胺酸(S)或酥胺酸(T)羥基至一糖類的羥基。醯胺鍵可任選地用以結合麩胺酸或天門冬胺酸的羧基至一糖類的胺基。縮醛或酮鍵結可任選地形成於胺基酸與碳水化合物之間。
2.2 用以治療和/或預防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 和/或症狀的組合物
本發明合成胜肽適用於治療患有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個體;或者是預防個體發展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
再者,本揭示內容另一態樣提供包含本發明合成胜肽的醫藥品,其係用以治療 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醫藥品是用以治療腫瘤,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於治療後腫瘤的體積、生長速率 和/或轉移降低或減少。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醫藥品是用以治療眼部疾病,特別是乾眼症。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醫藥品是用以治療皮膚疾病,尤其是牛皮癬。
所述醫藥品之製備,可將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藥學可接受載體、賦形劑或安定劑與適量的本發明之合成胜肽混合製成一組合物。在特定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合成胜肽係選自於上述任一胜肽,包含但不限於,9-mer、9-mer Da、9-mer Va、9-mer Fa、9-mer DF、12-mer及其組合。
所述醫藥品或組合物中本發明胜肽的含量隨著使用的胜肽而有所不同。所述組合物中的胜肽含量約為0.001%至10%(重量%);例如,約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9、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在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胜肽的含量約為0.001%至5%(重量%);例如,約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9、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
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有多種藥學可接受載體、賦形劑或安定劑能夠適用於本發明之合成胜肽,包含但不限於,非毒性惰性固體、半固體或液體填充劑、稀釋劑、包封劑或配方助劑。一般的藥學可接受載體可以是水、或生理食鹽水。舉例而言,藥學可接受載體包含,但不限於,糖類,例如,乳糖、葡萄糖或蔗糖;澱粉,例如,玉米澱粉;纖維素及其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乙基纖維素(ethyl cellulose)和醋酸織維素(cellulose acetate);黃蓍膠粉末(powdered tragacanth);麥芽(malt);明膠(gelatin); 滑石(talc);賦形劑,例如,可可脂(cocoa butter)和栓劑蠟(suppository waxes);油類,例如,花生油(peanut oil)、棉籽油(cottonseed oil)、紅花油(safflower oil)、芝麻油(sesame oil)、橄欖油(olive oil)、玉米油(corn oil)和大豆油(soybean oil);二醇類(glycols),例如,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酯類(esters),例如,油酸乙酯(ethyl oleate)和月桂酸乙酯(ethyl laurate);瓊脂(agar);緩衝劑(buffering agents),例如,氫氧化鎂(magnesium hydroxide)和氫氧化鋁(aluminum hydroxide);藻酸(alginic acid);以及其它製劑,例如,非毒性潤滑劑(toxic lubricants)(如,月桂基硫酸鈉 (lauryl sulfate)、硬脂酸鎂(magnesium stearate))、著色劑(coloring agent)、釋放劑(releasing agents)、調味劑(flavoring agents)、防腐劑(preservative)以及抗氧化劑(antioxidants)。 所述組合物可包含抗生素或抗黴菌劑。
本揭示內容之醫藥品或組合物的施用途徑包括:經由血管傳遞(例如,注射或灌注)、經口、腸內、直腸、肺(例如,吸入)、經鼻、局部施用(包含經皮,經頰以及舌下)、膀胱內、玻璃體內、腹膜內、陰道、經腦傳遞(例如,腦室注射和顱內注射)、經CNS傳遞(例如,鞘內、椎旁和椎內)或腸外(例如,皮下、肌肉內、靜脈內和皮內)、黏膜給藥或藉由移植或其他習知的給藥途徑。
適用於口服的藥學組合物,可以是離散劑型,包含但不限於,丸劑、片劑、錠劑、硬式或軟式膠囊;或製成一分散粉末或顆粒;或製成一溶液或懸浮液,例如,溶液或懸浮液。舉例而言,水溶性或油性懸浮液、乳劑、糖漿、酏劑或腸內配方。所述組合物可以製成單一劑量或多劑量劑型,例如,密封瓶或安瓿,以凍乾條件並添加無菌液體載體(例如,水或食鹽水)儲存。
適用於腸外途徑施用的藥學組合物可以被製成液體或非液體無菌注射劑型,藉由混合或分散本發明合成胜肽與一無菌溶液,例如,林格氏溶液、食鹽水、1,3-丁二醇以及乙醇等。在可任選地實施例中,非揮發油、脂肪酸、合成單一或雙甘油酯皆可作為溶劑。所述組合物可藉由過濾器過濾使之無菌。
適用於局部和皮膚途徑施用的藥學組合物,可以被製成軟膏(ointments)、糊劑(pastes)、乳霜(creams)、乳液(lotions)、凝膠(gels)、貼片(patches)或噴霧劑(sprays)等劑型。眼部劑型、耳滴劑和眼滴劑皆屬於本發明涵蓋範疇。依據某些實施方式,本發明的組合物可局部施用至眼部。隨著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類型不同,本發明合成胜肽的施用至患者的劑量為約1微克/公斤體重至約100毫克/公斤體重(如,0.1-50毫克/公斤體重)例如,1、5、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0或1,000微克/公斤;或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 毫克/公斤。每日或每週的施用劑量為約1毫克/公斤至約20毫克/公斤或更高。,例如0.1、0.2、0.3、0.4、0.5、0.6、0.7、0.8、0.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 毫克/公斤。為達到上述任一局部施用之目的,,每日施用一次至數次(如,每日施用4、6、8或更多次)。
藥學組合物可以製成適用於肺部施用的劑型,例如,粉塵(dusts)或氣霧(mists),譬如可利用壓力定量(pressurized metered dose)裝置來產生氣溶膠、氣霧或粉塵。
本發明所提供的組合物可以是一套組。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所述套組係作為一產品,其包含本發明合成胜肽和/或其他治療性化合物,經包裝而形成所述組合物,以利組合物的運送、儲存和同時或連續施用。因此,本發明套組可包含一或多個含本發明之合成胜肽的安瓿,以將本發明胜肽製成單一劑量或多劑量形式。所述套組更包含一載體,用以溶解本發明所述合成胜肽;例如,水溶液介質物,即生理食鹽水、林格氏溶液(Ringer's solution)、葡萄糖和氯化鈉。水溶性介質,如,乙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丙基乙二醇(propylethylene glycol)。若有必要,非水溶性載體亦可適用本發明。本套組的其他物件為一包裝盒,用以包裝本發明之各組成物。適用於本發明之包裝盒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塑膠(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極其類似物)、瓶子、小罐子、紙、束袋或其類似物。
本發明套組可更包含說明書,其中記載本發明各種配方的施用方式(如,同時施用、連續施用、個別施用)。因此,本發明之套組可更包含如何施用(如,同時施用、連續施用、個別施用)本發明中不同成分的說明書。所述說明書可以是紙張或為可被讀取的電子媒介物,例如,電子儲存媒體(磁碟、磁帶或其類似物)、光學媒體(CD-ROM,DVD)及其類似物。所述媒體可額外或非必要的附加網路頁面,以提供上述說明資訊。
2.3 治療和/或預防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方法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揭示的內容能有效治療和/或預防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和/或預防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方法,其包含施用一包含本發明之合成胜肽的一醫藥品或組合物至一有需要的個體,其中所述合成胜肽係由7個連續胺基酸殘基所組成,其序列為X1 ITYX2 RLKX3 (序列編號:1),其中, X1 、X2 和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X3 是左旋(L- form)或右旋胺基酸(D-form),而其他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以及 一 藥學上可接受載體。
當施用本發明醫藥品和/或組合物至所述個體,能夠減緩或減輕與所述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 和/或症狀相關的病徵。
在特定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合成胜肽係選自於上述任一胜肽,包含但不限於,9-mer、9-mer Da、9-mer Va、9-mer Fa、9-mer DF、12-mer及其組合。
依據一實施方式,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治療腫瘤的方法,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其包含施用本發明的醫藥品或組合物至有需要的個體。
依據其他實施方式,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治療眼部疾病的方法,特別是乾眼症,其包含施用本發明的醫藥品或組合物至有需要的個體。
依據其他實施方式,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治療牛皮癬的方法,其包含施用本發明的醫藥品或組合物至有需要的個體。
本方法包含施用本發明的醫藥品或組合物至有需要的個體的步驟。
在可任選的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方法更包含施用一有效量的製劑至所述個體,其中該藥劑為治療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疾病和/或症狀的藥劑,其係選自於:抗發炎劑、抗癌劑和抗生素。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述抗發炎藥劑為環孢素(cyclosporine)。所述抗癌藥劑可以是烷化劑(alkylating agent)、抗微管劑(anti-microtubule agent)、拓樸脢抑制劑(topoisomerase inhibitor)或細胞抑制劑(cytotoxic agent)。所述抗生素係選自:阿米卡星(amikacin)、健他黴素(gentamycin)、卡那徽素(kanamycin)、新黴素(neomycin)、奈替米星(netilmicin)、鏈黴素(streptomycin)、妥布黴素(tobramycin)、替考拉寧(teicoplanin)、萬古黴素(vancomycin)、亞茲索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地紅黴素(dirithromycin)、紅黴素(erythromycin)、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桃黴素(troleandomyc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安比西林(ampicillin)、阿洛西林(azlocillin)、卡本西林(carbenicillin)、氯坐西林(cloxacillin)、二氯坐西林(dicloxacillin)、氟氯西林( flucloxa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奈夫西林(nafcillin)、盤尼西林(penicillin)、必倍西林(piperacillin)、替卡西林(ticarcillin)、枯草桿菌素(bacitracin)、柯利黴素(colistin)、多黴素B(polymyxin B)、塞普沙辛(ciprofloxacin)、依諾沙星(en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諾氟沙星(norflo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磺胺米隆(mafenide)、乙醯磺胺(sulfacetamide)、磺胺甲二唑(sulfamethizole)、磺胺塞拉金(sulfasalazine)、異坐磺胺(sulfisoxazole)、曲美普林 (trimethoprim)、複方新諾明(cotrimoxazole)、地美環素(demeclocycline)、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米諾四環素(minocycline)、氧四環素(oxytetracycline)和四環素(tetracycline)。所組成的群組中。
在本發明任一實施方式中,適用治療的個體為一人類。
下文提出多個實驗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某些態樣,以利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實作本發明,且不應將這些實驗例視為對本發明範圍的限制。
實施例
材料和方法
材料
RPMI1640培養基、胰蛋白酶-EDTA、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抗生素-抗真菌劑溶液購自Invitrogen (Carlsbad, CA)。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CMC)、二甲亞碸(Dimethyl sulfoxide, DMSO)和 5-溴-2'-去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皆購自Sigma-Aldrich (St. Louis, MO)。3-(4,5-二甲基吡啶-2-基)-2,5-二苯基四唑鎓溴化物(簡稱MTT)購自Merck(產品目錄編號:1.11714.0001)。抗-BrdU抗體購自GeneTex (San Antonio, Tex, USA)。本實驗例所合成的合成胜肽12-mer (KAFDITYVRLKF)、9-mer (DITYVRLKF)、8-mer (ITYVRLFK)、丙胺酸置換胜肽和右旋胜肽,其NH2 端經乙醯化,且COOH端經醯胺化修飾,以改善其穩定性,並以質譜儀定性(純度:>90%)。從GenScript (Piscataway, NJ)訂購所有胜肽,且該些胜肽以GenScript (Piscataway, NJ, USA)合成,其中每一胜肽的NH2 端及COOH端分別經乙醯化和胺基化修飾,以改善其穩定性,接著以質譜儀定性(純度:>95%)。
細胞培養
以複合培養基(RPMI1640)(添加10% (vol/vol)熱失活胎牛血清(Invitrogen)、50微克/毫升之盤尼西林、50微克/毫升之鏈黴素(streptomycin)和2 mM 左旋麩醯胺酸)培養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株RPMI8226或U266,培養於37°C,5% CO2 大氣環境下。
MTT分析
將RPMI8226細胞或U266細胞培養於無血清RPMI1640培養基,培養24小時,接著將細胞接種於48孔培養盤(3×105 細胞/孔),以及以0.5毫升之新鮮無血清RPMI1640培養基(含20μΜ胜肽)繼續培養24小時。利用MTT分析測定細胞存活率。
添加50微升之MTT儲存液(5毫克之MTT溶於1毫升之無菌PBS)至每一培養孔中。另外,添加50微升之MTT儲存溶液至500微升之培養基中,作為陰性對照組。將培養盤置於37°C,培養4小時。分別從每個樣本中取450微升之分液至新的48孔培養盤,添加100微升之DMSO,利用移液管混合,於37°C下,反應20分鐘,並在57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值。
台酚藍排除法
所述細胞利用血球計數器並利用顯微鏡檢測,檢測方式是將0.1毫升之台酚藍儲存液(0.4%台酚藍溶液(溶於等滲鹽緩衝液,pH 7.2)添加至1毫升之細胞懸浮液中,並將其加入至細胞計數器中。計算藍染細胞(視為無活性細胞)和總細胞數量。對於健康的對數期培養細胞,細胞活性應為至少95%。
評估細胞凋亡
利用流式細胞儀及依據製造商的使用手冊進行Annexin V/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Annexin V-FITC細胞凋亡偵測套組;Roche)。簡而言之,以冰PBS(不含Ca2+ 或Mg2+ )清洗0.5×106 細胞(Life Technologies)。將細胞再懸浮至100微升之結合緩衝液(binding buffer),再以5.0微升之PI和2.0微升之annexin V-異硫氰酸螢光素於室溫及黑暗環境下培養15分鐘。立即以FACScalibur儀器(Becton Dickinson)進行流式細胞儀分析。
乾眼症動物模型
動物
本實驗採用七至八週齡的C57BL/6小鼠(每隻體重約18至25克)。實驗過程經馬偕紀念醫院審查委員會同意並遵循視覺及眼科學學術研究會議(ARVO)所訂定的動物實驗眼科和視覺研究相關規定。
誘導乾眼症
將小鼠置入於人工環境室(controlled environment chamber;CEC)中14天,並依據Barabino等人(IVOS (2005) 46(8), 2766-2771)所揭示的實驗步驟,誘導小鼠產生乾眼症。置入CEC的小鼠暴露在一濕度相對較低的環境下,相對濕度(RH) < 25%;溫度為20至22°C;空氣流量為15公升/分;每日12小時。控制組的小鼠置於正常的環境(RH > 50%;空氣流量為0;溫度為20–22°C)並經過相同的期間。
治療
利用一般人工淚液製劑(1%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於平衡鹽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作為所述胜肽載體。局部施用胜肽(50μM)或1% CMC載體至眼睛,一日三次,連續施用4天。
利用眼部螢光染色偵測角膜損傷
利用局部螢光素染色測定角膜損傷(100毫克/毫升或10%; FLUORESCITE™, Alcon Laboratories)。於施用上,利用微量分注器將局部螢光素(每隻眼睛施用0.6微升之005%鈉螢光素(溶於4.4微升之BSS))施用至外眥部(lateral canthus),染色時間15秒。角膜螢光染色以裂隙燈顯微鏡(slit-lamp biomicroscope),於鈷藍光(cobalt blue light)下觀察,並以數位相機擷取影像。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mean ± SD) 表示。角膜染色以單盲方式計分,計分方式如下:無點狀染色,分數為0;低於1/3角膜被染色,分數為1;2/3或低於2/3角膜被染色,分數為2;以及當高於2/3角膜被染色,分數為3。
淚液分泌量測定
淚液產量以酚紅檢測棉線測定(Zone-Quick; Oasis, Glendora, CA)。本小鼠試驗的有效性係依據前述Dursun等人(IVOS (2002) 43, 632-638)所揭示的步驟執行。以鎳子夾取棉線將其置放於小鼠的外眥部,靜置60秒。棉線經淚液沾濕後,濕潤處轉變成紅色,再以公釐表示淚液分泌量。
牛皮癬樣皮膚炎模型
本模式系統採用BALB/c小鼠(8周齡母鼠; n=42)。依據van der Fits等人(J Immunol . (2009), 182, 5836-5845)所揭示的步驟,以咪喹莫特 (Imiquimod, IMQ)處理小鼠皮膚而誘發產生牛皮癬樣皮膚炎。 再者,在此動物模型中,每日局部施用62.5毫克之市售IMQ乳霜(5% w/w, Aldara™)至每一隻BALB/c小鼠(8週齡)裸背和右耳上,連續施用6天;其中對照組小鼠(正常組)則處以對照乳霜。在治療組中,將試驗胜肽與IMQ乳霜混合,濃度為25μM(n=6/組)。
以BrdU標記測定角質細胞增殖。利用DMSO配置BrdU(Sigma-Aldrich)儲存溶液 (Sigma-Aldrich)(80 mM)。將10微升之BrdU與90微升之PBS混合,並將其以腹腔注射之方式注入至每一小鼠中,經24小時後,將小鼠安樂死。
組織學和免疫組織化學及定量
將小鼠背部皮膚以4%多聚甲醛固定,以梯度濃度乙醇脫水,再以石蠟包埋。經固定的樣本以二甲苯去除石蠟,再以梯度濃度乙醇復水。將組織進行切片(厚度:5微米)。利用蘇木精和伊紅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Merck, Rayway, NJ, USA)進行一般組織學檢查。
載玻片利用10%山羊血清阻斷60分鐘,接著以對抗BrdU之初級抗體(稀釋1:50; GTX42641)於室溫下培養3小時。所述載玻片接著以標誌過氧化氫之驢免疫球蛋白培養30分鐘,接著以呈色受質(3,3’-二氨基聯苯胺(3,3’-diaminobenzidine))培養2分鐘,再以蘇木經複染。利用Nikon Eclipse 80i光學顯微鏡拍攝的高品質影像 (1208 X 960像素緩衝)。
統計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誤(mean ±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SEM)表示。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way ANOVA)進行統計分析。P < 0.05為具有顯著性。
實施例1  9-mer及其類似物對於細胞活性的影響
在此實施例中,測定本發明9-mer(DITYVRLKF,序列編號:2)胜肽及其類似物對於骨髓瘤RPMI 8226細胞活性的影響。本發明製備了四種類型的9-mer類似物。第一類型的類似物包含9-mer Da、9-mer Ia、9-mer Ta、9-mer Ya、9-mer Va、9-mer Ra、9-mer La、9-mer Ka和9-mer Fa 胜肽(序列編號:3至11),此類型的類似物是9-mer上特定胺基酸被丙胺酸取代而得。舉例而言,9-mer Da所代表的9-mer類似物,其中9-mer(序列編號:2)序列中的天門冬胺酸(D)殘基被丙胺酸(A)取代。相似地,9-mer Ia、9-mer Ta、9-mer Ya、9-mer Va、9-mer Ra、9-mer La、9-mer Ka和9-mer Fa胜肽所代表的9-mer類似物,分別代表9-mer (序列編號:2)序列中的異白胺酸(I)、酥胺酸(T)、酪胺酸(Y)、纈胺酸(V)、精胺酸(R)、白胺酸(L)、賴胺酸(K)和苯丙胺酸(F)殘基分別被丙胺酸所取代。所述第二類型的類似物包含9-mer DD、9-mer DI、9-mer DT、9-mer DY、9-mer DV、9-mer DR、9-mer DL、9-mer DK和9-mer DF,該些類似物是9-mer上特定胺基酸殘基被相對應的右旋胺基酸取代。舉例而言,9-merDD代表的9-mer類似物是指9-mer(序列編號:2)序列中的天門冬胺酸(D)殘基被右旋天門冬胺酸取代。相似地,9-mer DI、9-mer DT、9-mer DY、9-mer DV、9-mer DR、9-mer DL、9-mer DK和9-mer DF代表的9-mer 類似物,其中9-mer (序列編號:2)序列中的異白胺酸(I)、酥胺酸(T)、酪胺酸(Y)、纈胺酸(V)、精胺酸(R),白胺酸(L)、賴胺酸(K)和苯丙胺酸(F)殘基分別被相對應的右旋胺基酸殘基所取代。第三類型的9-mer類似物是所述12-mer胜肽,其於9-mer的N-端上額外增加3個胺基酸殘基,因而產生所述12-mer胜肽(KAFDITYVRLKF, 序列編號:12)。第四類型的9-mer類似物為8-mer胜肽,刪除9-mer上的天門冬胺酸(D)殘基,因而產生8-mer胜肽(ITYVRLKF, 序列編號:13)。
利用MTT分析法測定9-mer及其類似物對於細胞活性,結果示於第1圖至第2圖。
如第1圖所示數據顯示,12-mer和9-mer皆能夠有效抑制骨隨瘤RPMI 8226細胞活性;然而,於9-mer上第2、3、4、6、7和8的殘基位置進行丙胺酸置換(即,9-mer Ia、9-mer Ta、9-mer Ya、9-mer Ra、9-mer La和9-mer Ka胜肽)會使得9-mer喪失抑制活性,由此可知上述該些特定胺基酸殘基位置對於9-mer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於9-mer第1、5和9胺基酸殘基位置進行丙胺酸置換(即,9-mer Da、9-mer Va和9-mer Fa胜肽)能保留9-mer的部分生物活性,由此可見,前述三個特定胺基酸殘基位置對於9-mer維持活性而言,非為必要。
另一方面,經右旋胺基酸置換所得到的9-mer類似物中,意外發現9-mer上第1-8的胺基酸殘基位置經置換會導致9-mer喪失其生物活性。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9-mer,所述9-mer DF胜肽(即,9-mer第9胺基酸殘基位置被右旋胺基酸取代)仍保留類似的生物活性,代表此一右旋胺基酸置換可保留胜肽活性(第2圖)。
綜合以上結果,顯示所述9-mer和12-mer皆能夠有效抑制骨髓瘤細胞活性,且12-mer在低劑量中更為有效。再者,9-mer上的第1、5和9個胺基酸殘基位置可以被其他胺基酸殘基取代;且9-mer上第9個胺基酸殘基位置可以是左旋胺基酸或右旋胺基酸,其他殘基則必須為左旋胺基酸,以維持9-mer的生物活性。
實施例 2  9-mer對於乾燥誘導乾眼症的功效
本實施例依據「材料與方法」所述的步驟建立鼠乾眼症模型,以評估9-mer及其類似物的治療功效。
簡而言之,將小鼠置入乾燥環境中14天,誘導乾眼症產生,以螢光染色確認乾眼症典型病徵(即,角膜潰瘍症狀),接著於指定時間和劑量進行治療。結果示於第3圖。
經眼滴劑(控制組)或含9-mer胜肽眼滴劑處理的眼球照片,如第3A圖所示。接受9-mer治療4天的小鼠,所述角膜螢光染色顯著減少,可以得知9-mer具有治療乾眼症的功效。相似的結果可見於以12-mer、9-mer、9-mer DF、或9-mer丙胺酸類似物(9-mer Da、9-mer Va或9-mer Fa)治療乾眼症4天的小鼠;結果顯示相較於經載體處理的控制組小鼠,經前述該些合成胜肽處理的小鼠平均角膜螢光素染色分數下降三倍(第3圖,圖框(B))。再者,所述8-mer對照胜肽無相同的功效。此外,以12-mer、9-mer、9-mer DF和9-mer丙胺酸類似物(9-mer Da、9-mer Va和9-mer Fa)處理4天(P<0.01 v.s. 載體處理)能夠使得眼睛內淚液量顯著增加(第4圖)。
實施例3  9-mer對於人類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之治療功效
在此實施例中,測定9-mer對於骨隨瘤細胞造成的細胞毒性影響,所述骨隨瘤細胞包含RPMI8226細胞和U266細胞。結果示於第5圖和第6圖。
利用台酚藍分析測定9-mer對於人類多發性骨髓瘤細胞生長的細胞毒性影響;所述結果顯示,相較於經9-mer溶劑(DMSO)處理,9-mer能夠顯著降低RPMI8226細胞 (7.5±1.3 vs 59.7±4.5)和U266細胞(8.7±1.1 vs 47.0±4.6) 之細胞活性(第5圖)。藉由annexin-V染色的測定結果得知,9-mer係憑藉誘導癌細胞凋亡來達到抑制的功效。相較於控制組未處理的細胞,控制組中表現凋亡的細胞低於15%,而經9-mer處理24小時,凋亡磷脂醯絲胺酸暴露於外的骨隨瘤細胞約54%(第6圖)。
實施例4  9-mer對於IMQ-誘導牛皮癬樣皮膚炎的治療效果
本實施例依照「材料與方法」一節所示之步驟建立鼠牛皮癬樣皮膚炎動物模型,以評估9-mer及其類似物的治療效果。
簡而言之,每日局部施用IMQ乳霜以及有/無合併施用9-mer和/或9-mer類似物(如,12-mer、9-mer DF、9-mer Da、9-mer Va或9-mer Fa)至BALB/c小鼠的裸背和右耳上,連續施用6天。在這段期間,僅施用IMQ的小鼠,產生牛皮癬樣皮膚炎和脫屑;而局部施用IMQ和9-mer (25 μM)的小鼠,其皮膚炎和脫屑的症狀顯著的減少(第7圖)。
以顯微鏡檢查發現經IMQ處理的小鼠其皮膚切片表現出牛皮癬病灶的特徵變化,例如棘皮症(表皮增厚)、脫屑和皮膚浸潤(H&E染色;第8圖,圖框(A))。相反地,相較於經IMQ處理的皮膚切片,接受9-mer處理的小鼠皮膚切片的結果顯示,棘皮症和脫屑的症狀減少。相似地結果可見於接受12-mer、9-mer、9-mer DF處理的牛皮癬樣皮膚炎小鼠,與IMQ控制組相比,利用12-mer、9-mer、9-mer DF處理使得棘皮症顯著減少(35.3±4.1、39.2±2.7和35.7±4.2 vs 122±10.5;第8圖,圖框(B))。
利用BrdU嵌入分析監控該些皮膚切片中角質細胞的增殖。經IMQ處理的小鼠中,如第9圖,圖框(A),BrdU嵌入至角質細胞的DNA中(呈棕色),所述細胞位於表皮各層,顯示角質大量增殖。相反地,經IMQ+9-mer處理的小鼠中,其BrdU陽性細胞僅限於表皮的基底層。類似的結果可以發現在經12-mer、9-mer或9-mer DF處理的小鼠中,結果顯示相較於IMQ或9-mer DD處理的小鼠,經12-mer、9-mer或9-mer DF處理的小鼠其角質細胞增殖量顯著減少(24.5±2.0和23.3±2.5 vs 8.5±1.4、8.3±1.4和6.3±1.2;第9圖,圖框(B))。
綜合以上實施例的結果可以證實本發明的短合成胜肽能用以治療和/或預防與乾眼症、牛皮癬或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的疾病或症狀。
雖然上文實施方式中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悖離本發明之原理與精神的情形下,當可對其進行各種更動與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附隨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專利或申請案含至少一彩圖。依據請求和支付必要費用後,承辦單位應提供附有彩圖的專利或專利申請公開本的副本。為讓本發明的上述與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是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所繪示9-mer胜肽及其經丙胺酸取代類似物對於RPMI8226細胞活性的影響; 第2圖是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方式所繪示9-mer胜肽及其經右旋胺基酸取代類似物對於RPMI8226細胞活性的影響; 第3圖依據本揭示內容另一實施方式所繪示利用螢光染色測定9-mer胜肽對於乾燥誘導的角膜表面損傷之影響,圖框(A)是用以評估角膜損傷的角膜螢光染色影像;圖框(B)是平均角膜螢光染色分數,其顯示角膜受損的程度,其中*P < 0.0002 v.s. 第0天; 第4圖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所繪示利用酚紅線試驗測定9-mer胜肽對於淚液生成的影響; 第5圖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繪示9-mer胜肽對於人類多發性骨髓瘤的影響,圖框(A)是經台酚藍染色的RPMI8226和U266細胞之相位差照片;圖框(B)是依據圖框(A)定量結果所繪示的直條圖,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mean ± S.D.)表示(三次獨立試驗),*P < 0.005 v.s. 經溶劑處理的細胞; 第6圖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繪示9-mer胜肽誘導RPMI8226細胞凋亡的結果,其中圖框(A)是Annexin V v.s. 碘化丙啶的輪廓圖(三次獨立分析),圖框(B)是依據圖框(A)定量結果所繪示的直條圖,其中數據以凋亡細胞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 < 0.002 v.s. 經溶劑處理的細胞; 第7圖是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所示9-mer胜肽對於IMQ誘導牛皮癬樣皮膚炎和脫屑形成之影響的小鼠照片,其中圖框(A)是處理6天後小鼠背部皮膚的表現型態,每一張照片皆為高功率亮視野照相機(high-powered light-field camera)所拍攝的,圖框(B),於第6天,利用微米量測器測量小鼠右耳的厚度,以耳平均厚度(mm)表示經IMQ誘導的皮膚炎,# P < 0.0001 v.s. 為處理的正常小鼠,*P < 0.0001 v.s. IMQ/載體處理小鼠; 第8圖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繪示9-mer胜肽對於IMQ誘導角質細胞增殖的影響;圖框(A)是IMQ處理小鼠(有/無添加9-mer胜肽)背部皮膚切片經H&E染色後所拍攝的照片,圖框(B),9-mer胜肽或其類似物對於取自於IMQ處理小鼠之皮膚切片上皮厚度(μm) 的影響,其中*P < 0.0005 v  .s. IMQ控制組;以及 第9圖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所示利用測定表皮中BrdU-陽性細胞數量評估9-mer胜肽及其類似物對於IMQ誘導角質細胞增殖的影響,圖框(A)是IMQ處理後6天細胞增殖之組織學分析;圖框(B)是表皮中BrdU-陽性細胞的定量結果,所述標誌指數(%)之計算方式是每一高功率視野(200x HPF)下標誌細胞的數量,數據以每組10-16 HPF表示,其中*P < 0.0001 v.s. IMQ控制組。
<110> 馬偕紀念醫院 <120>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130> P2902-2-TW <150> US62/267,269 <151> 2015-12-14 <160> 13 <170> BiSSAP 1.3.6 <210> 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220> <221> VARIANT <222> 1 <223> Xaa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220> <221> VARIANT <222> 5 <223> Xaa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220> <221> VARIANT <222> 9 <223> Xaa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400> 1 Xaa Ile Thr Tyr Xaa Arg Leu Lys Xaa 1               5                   <210> 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400> 2 Asp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Da <400> 3 Ala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4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Ia <400> 4 Asp Ala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Ta <400> 5 Asp Ile Ala Tyr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6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Ya <400> 6 Asp Ile Thr Ala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7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Va <400> 7 Asp Ile Thr Tyr Ala Arg Leu Lys Phe 1               5                    <210> 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Ra <400> 8 Asp Ile Thr Tyr Val Ala Leu Lys Phe 1               5                   <210> 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La <400> 9 Asp Ile Thr Tyr Val Arg Ala Lys Phe 1               5                   <210> 1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Ka <400> 10 Asp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Ala Phe 1               5                   <210> 1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9-mer Fa <400> 11 Asp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Ala 1               5                   <210> 12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12-mer <400> 12 Lys Ala Phe Asp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Phe 1               5                   10          <210> 13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合成; 8-mer <400> 13 Ile Thr Tyr Val Arg Leu Lys Ala 1               5

Claims (14)

  1. 一種由胺基酸序列X1 ITYX2 RLKX3 (序列編號:1)所組成的合成胜肽,其中 X1 、X2 和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X3 是左旋(L- form)或右旋胺基酸(D-form),而其他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成胜肽,其中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2之胺基酸序列。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合成胜肽,其N端更包含3個額外的胺基酸殘基,因而產生一序列編號:12所示之連續胜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成胜肽該,其中X1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該序列編號:3之胺基酸序列。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成胜肽,其中X2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7之胺基酸序列。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成胜肽該,其中X3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11之胺基酸序列。
  7. 一種藥學組合物,包含一有效量如請求項1所述之合成胜肽,以及一藥學上可接受載體。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藥學組合物,其中該合成胜肽的胺基酸序列選自於以下所組成的群組:序列編號:2、序列編號:3、序列編號:7、序列編號:11和序列編號:12。
  9. 一種合成胜肽的用途,其係用以至製備治療乾眼症的醫藥品,其中該合成胜肽係由胺基酸序列X1 ITYX2 RLKX3 (序列編號:1)所組成,其中, X1 、X2 和X3 分別是任一胺基酸殘基; R和X3 分別是左旋(L- form)或右旋胺基酸(D-form),而其他胺基酸殘基皆為左旋胺基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2之胺基酸序列。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用途,其N端更包含3個額外的胺基酸殘基,以因而產生一序列編號:12所示之連續胜肽。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用途,其中X1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該序列編號:3之胺基酸序列。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用途,其中X2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7之胺基酸序列。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用途,其中X3 是丙胺酸(A),以及該合成胜肽具有序列編號:11之胺基酸序列。
TW105141114A 2015-12-14 2016-12-12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TWI675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67269P 2015-12-14 2015-12-14
US62/267,269 2015-1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840A true TW201720840A (zh) 2017-06-16
TWI675851B TWI675851B (zh) 2019-11-01

Family

ID=590558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1114A TWI675851B (zh) 2015-12-14 2016-12-12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TW105141064A TWI619503B (zh) 2015-12-14 2016-12-12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1064A TWI619503B (zh) 2015-12-14 2016-12-12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2932B2 (zh)
EP (1) EP3389784A4 (zh)
JP (1) JP6684350B2 (zh)
KR (1) KR102084341B1 (zh)
CN (1) CN108290056B (zh)
AU (1) AU2016373364B2 (zh)
TW (2) TWI675851B (zh)
WO (1) WO20171017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3558B2 (en) * 2018-11-14 2023-03-28 Yuyu Pharma, Inc. Peptid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eye diseases
EP4021917A4 (en) * 2019-08-27 2023-05-24 Yeou-Ping Tsao SHORT SYNTHETIC PEPTIDES AND THEI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OR TISSUE INJU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6848A (en) * 1988-02-08 1990-10-30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Isolation,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N α-acetyltransferase
US5223421A (en) * 1989-10-25 1993-06-29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methionine Nα-acetyltransferase
US5688489A (en) * 1995-09-15 1997-11-18 Resolution Pharmaceuticals, Inc. Non-receptor mediated imaging agents
US7459441B2 (en) * 2001-11-06 2008-12-02 Senju Pharmaceutical Co., Ltd. Remedies for dry eye and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dry eye
TWI305778B (en) * 2001-12-03 2009-02-01 Nishida Teruo Peptides of an expressing unit for igf-i minimal activity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
EP2711025A3 (en) * 2003-06-25 2014-09-1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lf-assembling peptides incorporating modific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8039585B2 (en) * 2004-02-12 2011-10-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Therapeutic administration of the scrambled anti-angiogenic peptide C16Y
US8062890B2 (en) * 2005-08-15 2011-11-22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efined surfaces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and stem cells
WO2007136759A2 (en) * 2006-05-19 2007-11-29 Scynexis, Inc.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ocular disorders
US9096689B2 (en) 2007-11-07 2015-08-04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US20090247466A1 (en) * 2008-03-10 2009-10-01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Research Foundation Neuroprotective integrin-binding peptide and angiopoietin-1 treatments
CN104650186A (zh) * 2015-03-09 2015-05-27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能够与TfR1特异性结合的活性肽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373364A1 (en) 2018-05-31
WO2017101748A1 (en) 2017-06-22
TW201722457A (zh) 2017-07-01
TWI619503B (zh) 2018-04-01
KR102084341B1 (ko) 2020-03-03
CN108290056B (zh) 2021-09-14
US20180354990A1 (en) 2018-12-13
US10562932B2 (en) 2020-02-18
JP6684350B2 (ja) 2020-04-22
TWI675851B (zh) 2019-11-01
EP3389784A4 (en) 2019-07-31
AU2016373364B2 (en) 2019-07-11
CN108290056A (zh) 2018-07-17
EP3389784A1 (en) 2018-10-24
JP2019501129A (ja) 2019-01-17
KR20180058843A (ko)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9756B1 (ko) Cd36 발현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US5428011A (en)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for inhibiting tumours associated with prostate adenocarcinoma
EP3372613A1 (en) Peptide having neuronal loss prevention and regeneration effects,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JP6496840B2 (ja) 血管新生に関連する疾患及び/又は病状を治療するための短い合成ペプチド
JP2012503674A (ja) 抗癌剤との補助的治療薬としての下垂体アデニル酸シクラーゼ活性化ポリペプチド(pacap)及びpacap類似体の使用
TWI675851B (zh) 短合成胜肽及其用途
JP2002508331A (ja) ファゴサイトーシスおよびicam−1発現を調節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8133491B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hyperplastic disorders
CN107428805B (zh) 短合成肽及其治疗和/或预防干眼症的用途
US10875891B2 (en) Short synthetic peptide and uses thereof
EP3156064B1 (en) Application of yb-1 protein and fragments thereof for preparing medicinal agents in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US20130065830A1 (en) Dopamine Neuron Stimulating Peptide-11 Protection From Complex 1 Mitochondrial Inhibitors
WO2007012430A1 (en) Method for induction and enhancement of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
JP2008519032A (ja) Fgf−20の調合物、生成方法および使用
KR20210145231A (ko) 짧은 합성 펩티드 및 망막 변성 질환 및/또는 조직 손상 치료를 위한 용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