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4535A -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4535A
TW201714535A TW104135592A TW104135592A TW201714535A TW 201714535 A TW201714535 A TW 201714535A TW 104135592 A TW104135592 A TW 104135592A TW 104135592 A TW104135592 A TW 104135592A TW 201714535 A TW201714535 A TW 2017145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rotch
wearer
chest
cove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5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emi Yamamoto
Satoko Adachi
Original Assignee
Waco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coal Corp
Priority to TW104135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1453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4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535A/zh

Link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胸罩具備一對罩杯部、以及一對分別設置於一對罩杯部之左右兩側而被覆腋下肉,並且以可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伸縮構件形成的腋被覆部。穿著時,腋被覆部之腋側會比罩杯部側更大幅地伸長,腋被覆部會將腋下肉朝向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胸罩可以實現穿著者的易活動性,並且能夠支撐胸部腋側之腋下肉以調整輪廓。

Description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被覆胸部的罩杯部之衣物。
發明背景
一般來說,具有將胸部優美地塑形之效果的胸罩已十分普及。為了實現高度的塑形性,以鋼絲支撐胸部之具有鋼圈的胸罩、3/4罩杯、1/2罩杯的胸罩等各式各樣的胸罩都很普及。
又,適應穿著者的動作,且適合在運動時穿著的運動用胸罩也已經普及。運動用胸罩不僅要具有容易活動的效果,還要抑制胸部的搖晃。因此運動用胸罩大多為具有推壓緊貼胸部之構造的胸罩(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04613號公報
發明概要
一般的胸罩雖然塑形性高,但有時很難因應胸部的搖晃。特別是,一般的胸罩與運動用的胸罩相比,推壓貼緊胸部,減低搖晃的功能較弱,而不適合運動時穿著。
因此,穿著者也有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塑形性高的胸罩,並在運動時穿著運動用胸罩的情況。穿著者會有在前往健身俱樂部的途中穿著一般的胸罩,而在健身俱樂部內則穿著運動用胸罩等,區分場合來穿著一般的胸罩與運動用胸罩的情形。特別是,雖然可以讓人輕鬆享受運動的步行等輕運動已經普及,但是還是有在輕運動時也必須要換穿運動胸罩,而讓穿著者感到不便的情形。
又,因為穿著者的動作,也有胸部從胸罩的罩杯中擠出、或胸部腋側的腋下肉移動,而使胸部腋側之輪廓變形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雖然會有在腋下肉附近配置束緊力高之布料,或是配置硬度高之構件(所謂的側邊膠骨(side bone))的情形,但這種構成會使穿著者感到不易活動,而有作為運動用並不適合的情況。
於是,可實現穿著者的易活動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應付輕運動,並且可以支撐胸部腋側之腋下肉以調整輪廓之高塑形性胸罩的開發仍然備受期待。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實現穿著者的易活動性,並且能夠支撐胸部腋側的腋下肉以調整輪廓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特徵是有關於具有 被覆胸部的罩杯部之衣物。涉及本發明之特徵的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具備:一對罩杯部、以及一對分別設置於一對罩杯部之左右兩側而被覆腋下肉,並且以能夠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伸縮構件形成的腋被覆部。穿著時,腋被覆部之腋側會比罩杯部側更大幅地伸長,腋被覆部會將腋下肉朝向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可實現穿著者的易活動性,並且能夠支撐胸部腋側的腋下肉以調整輪廓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1‧‧‧胸罩
2‧‧‧罩杯部
3‧‧‧基部
4‧‧‧帶狀部
4a‧‧‧鉤
4b‧‧‧母鉤
5‧‧‧腋被覆部
5a、5b‧‧‧片狀的素材
51‧‧‧腋側端部
52‧‧‧罩杯側端部
6‧‧‧上胸被覆部
61‧‧‧上胸端部
7‧‧‧肩帶部
7a‧‧‧調節部
8a、8b‧‧‧扣環
L1‧‧‧穿著時的全長
L2‧‧‧平放時的全長
K1、K2‧‧‧方向
P1、P2、P3、P4、P11、P12‧‧‧位置
S‧‧‧腋線
圖1是穿著者穿著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的立體圖。
圖2是穿著者穿著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的側面圖。
圖3(a)、(b)是穿著者穿著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的背面圖。
圖4是將穿著者穿著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之狀態透視後的立體圖。
圖5是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的腋被覆部之形狀的圖。
圖6是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之一部分平放後的圖。
圖7(a)-(i)是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的腋被覆部 及腋側端部之組裝例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在以下的圖式的記載中,對相同或類似的部分會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
(實施形態)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說明具有被覆胸部的罩杯部之衣物之一例的胸罩1。如圖1至圖4所示,胸罩1具備一對罩杯部2、基部3、帶狀部4、一對腋被覆部5、一對上胸被覆部6以及一對肩帶部7。
罩杯部2是形成為藉由分別立體地被覆左右胸部之一對吊鐘形狀,以確保胸部的塑形性及保形性。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罩杯部2是在不對乳房輪廓線(verge’s line)設置鋼圈的情形下,以具有伸縮性的素材來形成適合胸部形狀之類的吊鐘形狀。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罩杯部2是以具有保形性之胺甲酸乙酯(urethane)素材所形成。為了更進一步實現透氣性,罩杯部2也可以用設置有複數個貫通孔的胺甲酸乙酯素材形成。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罩杯部2,雖然是對以具有保形性的胺甲酸乙酯素材所構成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以無鋼圈之模成型構件等構成亦可,可以適用各種構件。又,不用管罩杯部2的構成,不僅限於無鋼圈類型,以鋼圈支撐乳房輪廓線的類型等亦可,。又,也不用管罩杯部2的形狀, 全罩杯、3/4罩杯等亦可。
基部3是具有伸縮性的素材,並形成為與罩杯部2和帶狀部4之形狀相配合,而將罩杯部2連接於帶狀部4。
帶狀部4是以具有束緊力之構件形成於穿著者之胸部下方,沿著周向方向。帶狀部4可為例如寬版橡膠,而具有寬2公分到4公分左右的寬度。因為帶狀部4是以作用力強的構件所形成,所以不會因為穿著者的動作而形成穿著變形走樣或滑移,而可安定配置於穿著者的軀體上。在帶狀部4的肌膚側,也可以藉由以線刺繡形成之凹凸等來進行止滑加工。
如圖3所示,帶狀部4的背面側的上端,具有用於卡止肩帶部7的扣環8a及8b。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是將帶狀部4形成為分別在背面上端的左右,將複數個扣環8a及8b設置成左右對稱,而可將卡止一對肩帶部7的寬度作適當變更。
腋被覆部5是分別設置於一對罩杯部2的左右兩側而被覆腋下肉,並且是以能夠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伸縮構件所形成。腋被覆部5是在越過肩膀之稜線的背面位置上分別連接於肩帶部7。腋被覆部5是形成為從罩杯部2的左右兩側經過左右肩的稜線漸漸變細,並連接到肩帶部7。
腋被覆部5在因穿著者的動作等而使腋下肉移動時,會順應該移動而伸縮,藉此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並調整穿著者之腋下肉附近的輪廓。在本發明 之實施形態中,「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指的是右側之腋下肉附近的左後方向,以及左側之腋下肉附近的右後方向。具體來說,腋被覆部5是將右側的腋下肉從右前方向往左後方向下壓,並且將左側的腋下肉從左前方向往右後方向下壓,以使腋下肉緊靠於身體。
上胸被覆部6分別設置於一對罩杯部2的上方,並被覆罩杯部2上側之胸部,並且以可將罩杯部2上側之胸部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的伸縮構件形成。上胸被覆部6在因穿著者的動作而使上側胸部移動時,會順應該移動而伸縮,藉此被覆上側胸部,並且將上側胸部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以調整穿著者之胸部的輪廓。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指的是在胸部附近,朝後斜下方的方向。具體來說,上胸被覆部6是將胸部的上側從前斜上方的方向朝後斜下方的方向下壓,以使胸部緊靠於身體。
肩帶部7是在穿著者的背面分別連結於帶狀部4,並具有非伸縮或難伸縮性。肩帶部7是分別連接於越過肩膀的稜線而來到背面的一對腋被覆部5。肩帶部7之與帶狀部4連結的端部設有鉤子,並形成可與帶狀部4拆裝。一對肩帶部7可如圖3所示地設成平行或交叉,並可以卡止於帶狀部4的扣環8a或8b。
肩帶部7是以帶狀部4的束緊力作為支撐而拉伸腋被覆部5。藉此,肩帶部7可在穿著者的前面將罩杯部2上提,有助於形成優美的胸部造型,並且在穿著者的腋下附 近,可以使腋被覆部5緊貼皮膚,而使腋被覆部5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又,肩帶部7上設置有用以調節肩帶部7之長度的調節部7a。調節部7a可調節肩帶部7的長度,而可將腋被覆部5固定在可以用適當的力道進行拉伸的長度上。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1是將罩杯部2、基部3、帶狀部4、腋被覆部5以及上胸被覆部6分別以具有伸縮性之構件形成,而作為胸罩1整體來實現伸縮性。藉此,可實現穿著者的易活動性,並且順應於伴隨穿著者的動作之胸部的搖晃及皮膚的伸展,而實現胸部的保護及保形性。
(腋被覆部)
腋被覆部5是於罩杯部2左右的外側方向上鄰接而設置,並以可被覆罩杯部2之腋側的腋下肉,且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具有高伸縮性及柔軟性的構件所形成。腋被覆部5因為具有可將從罩杯部2擠出之胸部或鄰接於胸部之腋下肉推壓的預定面積,因此腋被覆部5可以藉由以面的形式來推壓從罩杯部2擠出的胸部或腋下肉,而提升穿著者的肌膚觸感並順應穿著者的動作。
腋被覆部5雖然是例如在罩杯部2的腋側,形成為在穿著時具有2~5公分左右的寬度,但並不受限於此。腋被覆部5的寬度,可依照穿著者的尺寸、胸罩1之適用尺寸與設計、腋被覆部5之素材等而適當變更。
腋被覆部5宜以彈性織物(power net)、翠可特經編組織(tricot)等之以順應穿著者的尺寸和動作的方式,順 暢地進行伸展收縮的素材形成。難以伸展之素材和容易收縮的素材,會有帶給穿著者拘束感,且難以順應穿著者之尺寸和動作的情況。因此,藉由以具有高伸縮性之構件來形成腋被覆部5,可以做到提升穿著感受和易活動性,並且可配合腋下肉的搖晃。
腋被覆部5如圖2所示,腋被覆部5的腋側是在腋線S附近連結於帶狀部4。又,腋被覆部5之短邊方向(水平方向)是配置為跨越腋線S。藉此,腋被覆部5會因為被覆胸部腋側附近之體積較大的位置,因此可以在不阻礙穿著者之動作的情況下有效地被覆腋下肉。又,因帶狀部4之束緊力會產生將腋被覆部5往後方拉的力量,因此可以使腋被覆部5在已張開的狀態下被覆腋下肉,而可以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方向推壓。又,宜將腋被覆部5配置在比對應於腋的後端(袖籠的後端)之前後方向的位置更前面處,以免影響穿著者的易活動性。
再者,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腋線S是作為身體前側(腹側)和後側(背側)之分界的線。
參照圖5,說明腋被覆部5的形狀。圖5所示之腋被覆部5是將上端連接於肩帶部7,並將下端連接於帶狀部4,且具有下方粗而越往上方越細之大致為「ㄑ」字的形狀。
圖1及圖5所示之腋被覆部5上,有對應於上胸被覆部6之上端的高度的位置P1、對應於罩杯部2之上端的高度的位置P2、對應於乳頭的高度的位置P3、以及對應於罩杯部2之下端的高度的位置P4。
腋被覆部5之腋側的邊(圖5右邊)和罩杯部2側的邊(圖5左邊),是在罩杯部2之上端的高度位置P2到罩杯部2之下端的高度位置P4之間,換句話說,就是在乳頭的高度的位置P3附近,分別形成曲線以增大曲率。腋側的邊在上胸被覆部6之上端的高度位置P2和乳頭之高度位置P3之間的位置P11上,曲率會形成為最大。罩杯部2側的邊在乳頭的高度位置P3和上胸被覆部6的下端的高度位置P4之間的位置P12上,曲率會形成為最大。
在此,對腋被覆部5之腋側的邊(圖5右邊)和罩杯部2側的邊(圖5左邊)進行比較。腋被覆部5的腋側(圖5的右邊側)之與罩杯部2的上端位置P2到下端P4之高度對應的部分,會形成為相較於腋被覆部5的罩杯部2側(圖5的左邊側)之與罩杯部2的上端位置P2到下端位置P4之高度對應的部分,曲率較大且長度較短。腋被覆部5的腋側,因為形成為比腋被覆部5的罩杯部2側還短,因此如圖6所示,平放時,腋被覆部5會因其柔軟性而被折疊,且腋被覆部5之腋側的邊配置為可與罩杯側端部52的邊或罩杯部2重疊。
當穿著者穿著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1時,腋被覆部5之罩杯部2側會隨著罩杯部2的保形性,而不太伸長。相對於此,腋被覆部5之腋側,則會配合穿著者的腋下周圍(袖籠)的形狀而伸長。其結果,在穿著胸罩1時,腋被覆部5的腋側會比腋被覆部5的罩杯側更大幅地伸長。
在例如腋被覆部5之腋側的與罩杯部2上端P2到帶狀部4之連接位置對應的部分中,穿著時的全長(圖4之L1) 相對於平放時的全長(圖6之L2)是伸長105~130%左右而形成。由於腋被覆部5是以具有伸縮性之素材形成,故穿著時,腋被覆部5會因此而如圖1及圖2所示地在罩杯部2的腋側附近大幅地拉伸,藉此使得腋被覆部5可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腋被覆部5之伸縮構件是配置成如圖4之K1所示地可在從對應於罩杯部2之上端的高度位置朝向肩膀之稜線的方向上伸縮。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伸縮構件具有朝特定方向大幅度伸縮之特徵的情況中,腋被覆部5是形成為罩杯部2之上腋側的長邊方向(上下方向)會與大幅度伸縮的方向一致。藉由在罩杯部2的上側伸縮,將罩杯部2及腋被覆部5之罩杯部2的腋側部分拉提。藉此,因為可以保持胸部的塑形性,並且維持腋被覆部5之罩杯部2腋側的張力,因此形成可推壓腋下肉。特別是,即使因穿著者的動作而使胸部搖晃,也可以藉由腋被覆部5在罩杯部2的上側伸縮,來吸收胸部的搖晃,因而可以做到難以對腋被覆部5推壓腋下肉的作用力造成影響。
又,當設置上胸被覆部6時,腋被覆部5宜形成為上胸被覆部6之上腋側的長邊方向與大幅度伸縮的方向一致。因為腋被覆部5可以拉提腋被覆部5之罩杯部2的腋側部分,而且還能將上胸被覆部6朝左右拉,因此可以使上胸被覆部6具有張力,而使其順沿著胸部。
如此,可由肩膀的稜線拉提腋被覆部5的腋下肉附近部分,且可透過帶狀部4的束緊力將腋被覆部5之下端 乃至腋端附近部分朝後方拉伸,並可透過罩杯部2支撐腋被覆部5的罩杯部2側之端。藉此,由於腋被覆部5是對腋下肉施加張力來被覆腋下肉,因此可以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方向推壓,而調整腋下肉的形狀。
腋被覆部5在腋側之端具備相較於腋被覆部5具有更強的作用力的腋側端部51,且在罩杯部2側之端具備相較於腋被覆部5具有更強的作用力的罩杯側端部52。腋側端部51會阻礙腋下肉的移動,腋被覆部5會將藉由腋側端部51所保持住的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方向推壓。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是如圖1等所示地以滾邊帶(piping tape)包縫腋被覆部5的左右端而形成。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滾邊帶是例如伸縮帶(stretch tape)或橡膠帶等可充分伸展的素材,且具有例如5公厘~1公分左右的寬度。再者,滾邊帶只要可以連接於腋被覆部5即可,其連接方法並不限定於縫接,也可以是由黏著劑等形成的連接。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腋側端部51相較於腋被覆部5,是形成為可施加較強大的作用力。例如腋被覆部5和腋側端部51是形成為:伸長率為腋被覆部5>腋側端部51,而伸長回復性則為腋被覆部5<腋側端部51。
藉由相較於腋被覆部5,將腋側端部51形成為可施加較強大的作用力,以隨著穿著者的動作使腋側端部51移動,且腋肉端部51會順應於腋下肉。此外,可藉由腋側端部51將來自肩帶部7之拉力傳達到腋被覆部5之罩杯部2 的腋側部分,而形成為使此部分之腋下肉不易擠出,以調整穿著者之腋下肉附近的輪廓。此處,因為將腋被覆部5形成為寬度較腋側端部51更寬,因此可在腋側端部51之窄面上,局部地推壓一部分腋下肉以有效地順應腋下肉的移動,並在腋被覆部5之寬面上,形成為使腋下肉不易擠出。藉此,可以在不損及穿著者之穿著感受的情況下實現腋下肉的輪廓形成。
作為腋被覆部5之素材,以可抑制腋下肉之搖晃,並且可適應穿著者之腋下肉的形狀的素材為較佳,例如圖4所示之K1方向之伸長回復性為160cN到240cN左右的素材就很適合。再者,當伸長回復性太小時,會因為推壓力弱而使抑制腋下肉之移動的效果變小,當伸長回復性太大時,會因為推壓力太大而難以適應穿著者之腋下肉的形狀,以致無法獲得舒適的穿著感受。伸長回復性是將試驗片安裝到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並以300mm/分鐘左右的速度重複進行多次的伸長回復,再以伸長50%時的伸長力(cN)和回復50%時的回復力(cN)之平均而算出的。此處之試驗片為160mm×25mm,並以上部夾取25mm,下部夾取35mm及夾取間隔100mm的方式,將試驗片安裝至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
又,作為腋被覆部5之素材,以圖4所示之K1方向的伸長率為160%到240%左右之素材為較理想。此伸長率是將與在伸長回復性上所使用之試驗片相同的試驗片,以和伸長回復性的試驗同樣的方式安裝在定速伸長型拉伸試 驗機,並在K1方向上對試驗片施加14.7N的重量而測得的值。
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所使用之滾邊帶的素材,以可抑制腋下肉之移動並可適應穿著者之腋下肉的形狀的素材為較佳,例如將素材重疊兩層時之伸長回復性為110cN到180cN左右的素材就很適合。再者,當伸長回復性太大時,會無法適應穿著者之腋下肉的形狀,當伸長回復性太小時,會因為推壓力小而使抑制腋下肉之移動的效果變小。伸長回復性是將試驗片安裝到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並以300mm/分鐘左右的速度重複進行多次的伸長回復,再以伸長50%時的伸長力(cN)和回復50%時的回復力(cN)之平均而算出的。此處之試驗片為寬度6.5mm之帶狀。
又,作為腋側端部51(罩杯側端部52)的滾邊帶的素材,以將素材重疊兩層時之長邊方向的伸長率為110%到180%左右的素材為較理想。此伸長率是將與在伸長回復性上所使用之試驗片相同的試驗片,以和伸長回復性的試驗同樣的方式安裝在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並在長邊方向上對試驗片施加14.7N的重量而測得的值。
再者,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之伸長率及伸長回復性,不同於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所使用之滾邊帶的伸長率及伸長回復性。亦即,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是如圖1等所示,以滾邊帶包縫腋被覆部5的左右端而形成。因此,在腋被覆部5之端上,因為是將滾邊帶重疊兩層而形成在腋被覆部5上,因此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 52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會比上述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之滾邊帶的伸長回復性還大,而伸長率則會變小。
(上胸被覆部)
上胸被覆部6是鄰接於罩杯部2之上方而設置,並且是以被覆罩杯部2之上側之胸部,並且可將上側之胸部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具有高伸縮性的構件所形成。上胸被覆部6因為具有可將由罩杯部2擠出之胸部推壓之預定的面積,因此上胸被覆部6透過以面的形式來推壓由罩杯部2擠出的胸部或腋下肉,因而可以提升穿著者的肌膚觸感並順應穿著者的動作。
雖然將上胸被覆部6形成為例如與罩杯部2的上端平行,而具有大約2~5公分的寬度,但並不限定於此。上胸被覆部6的寬度可依照穿著者的尺寸、胸罩1之適合的尺寸、腋被覆部5之素材、罩杯部2之設計等而適當設定。
上胸被覆部6宜以彈性織物(power net)、翠可特經編組織(tricot)等之可順暢地進行伸展並收縮的素材形成,以順應穿著者的尺寸和動作。難以伸展之素材和容易收縮的素材會帶給穿著者拘束感,且會有難以順應穿著者之尺寸和動作的情況。因此,藉由以具有高伸縮性之構件形成上胸被覆部6,能夠提升穿著感受和易活動性,並且能夠配合胸部的搖晃。
上胸被覆部6是設置在從左右胸部的中間位置到罩杯部2之左右腋側上方的位置上,並分別連接於左右之腋被覆部5。腋被覆部5是藉由以從肩膀之稜線拉提的作用力 來將上胸被覆部6往身體的中心方向拉之作法,而使上胸被覆部6推壓罩杯部2之上側的胸部,以調整上側的胸部之輪廓。
上胸被覆部6之伸縮構件,是分別配置為如圖4之左右的K2方向所示,可在由一對罩杯部2的中心朝一對罩杯部2之各自的上端的方向上伸縮。當形成上胸被覆部6之伸縮構件具有在特定方向上大幅地伸縮的特徵時,上胸被覆部6是形成為長邊方向(左右方向)與大幅伸縮的方向一致。因為上胸被覆部6是透過使長邊方向大幅地伸縮,而可對應穿著者之各種體型(寬度或體積)進行伸縮,因此不論穿著者的體型,上胸被覆部6皆可順應胸部的搖晃來進行推壓。又,透過使上胸被覆部6在與罩杯部2之上緣幾乎平行的方向上伸縮,可以一邊順應罩杯部2之上方的胸部的動作一邊進行推壓。
上胸被覆部6在上端具備上胸端部61,該上胸端部61具有比上胸被覆部6低之伸縮性。上胸端部61會阻礙上側胸部的移動,且上胸被覆部6會將透過上胸端部61而保持住的胸部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上胸端部61是如圖1等所示,與腋側端部51及罩杯側端部52相同地,以滾邊帶包縫上胸被覆部6的上端而形成。
上胸被覆部6之素材與腋被覆部5同樣,以使圖4所示之K2方向之伸長回復性為160cN到240cN左右,且K2方向之伸長率為160%到240%左右的素材為較理想。
作為上胸端部61所使用之滾邊帶的素材,以可以抑制上側胸部之移動,並可適應穿著者之上側胸部的形狀的素材為宜,例如伸長回復性為200cN到280cN左右的素材就很適合。再者,當伸長回復性太大時,會無法適應穿著者之上側胸部的形狀,當伸長回復性太小時,又會因為推壓力小而導致抑制上側胸部之移動的效果變小。伸長回復性是將試驗片安裝到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並以300mm/分鐘左右的速度重複進行多次的伸長回復,再以伸長50%時的伸長力(cN)和回復了50%時的回復力(cN)之平均而算出。此處之試驗片為寬度5mm之帶狀。
又,作為上胸端部61所使用之滾邊帶的素材,以長邊方向的伸長率為30%到80%左右的素材為較理想。此伸長率是將與在伸長回復性上所使用之試驗片相同的試驗片,以和伸長回復性的試驗同樣的方式安裝在定速伸長型拉伸試驗機上,並在長邊方向上對試驗片施加14.7N的重量而測得的值。
因為上側之胸部相較於腋下肉體積較大且會大幅移動,因此上胸端部61所使用之滾邊帶宜為比腋側端部51所使用之素材具有更高之伸長回復性,且具有更低之伸長率的素材,以藉由更大的作用力推壓上側胸部的移動。又,藉由使腋側端部51所使用之滾邊帶,相較於上胸端部61所使用之素材,具有更低之伸長回復性且具有更高之伸長率,可以改善腋下肉之肌膚觸感。
(帶狀部)
帶狀部4是在罩杯部2之下方,而配置於穿著者之軀體的周向方向上。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帶狀部4的一端上設置有2段公鉤,另一邊之端上則設置有對應2段公鉤之2段×4列的母鉤。穿著者可以配合自身的體型以可以獲得適度的束緊力的方式,由4列的母鉤中,將公鉤卡止於適當列的母鉤上。
如圖3(a)所示,在帶狀部4的背面上端,於左右各設置有2個扣環8a及8b,而可將肩帶部7卡止於各個扣環8a及8b上。因此,如圖3(a)及(b)所示,可以將一對肩帶部7卡止於內側之左右的扣環8a上,也可以將一對肩帶部7卡止於外側之左右的扣環8b上。又,藉由以肩帶部7之調節部7a調節肩帶的長度,可以如圖3(a)及(b)所示地將一對肩帶部7配置為平行,也可以配置為交叉。可以因應穿著者的尺寸及穿著的場合,來決定使用之扣環及肩帶部7的配置。
例如,如圖3(a)所示,藉由將一對肩帶部7配置為平行並卡止於內側左右的扣環8a上,穿著者就不易感到受拘束,因此適合於日常生活時。又,如圖3(b)所示,藉由將一對肩帶部7配置為交叉並卡止於外側之左右的扣環8b上,可將腋被覆部5的拉提變強,而能夠加強腋被覆部5的支撐力,因此適合於活動時。
像這樣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胸罩1,在罩杯部2的左右兩側設置腋被覆部5,可藉由在穿著時將此腋被覆部5的腋側大幅地伸長,以使腋被覆部5將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藉此,即使是因穿著者的動作而使胸部由 罩杯部2中擠出,或使腋下肉移動的情況,腋被覆部5仍然會施加張力來包覆腋下肉,因此不僅是日常時,連在運動時也可以抑制腋下肉的移動,而在罩杯部2的腋側維持優美的線條。
(組裝例)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腋被覆部5及腋側端部51(罩杯側端部52),只要可以如上述所期望地,使伸長率成為腋被覆部5>腋側端部51,且使伸長回復性成為腋被覆部5<腋側端部51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實現,則無論以何種方式實現皆可。例如圖7所示,可考慮各種組裝例。圖7之各圖,是將從側面所見的腋被覆部5及腋側端部51之狀態示意地表現的圖。在圖7之各圖中,下側對應於肌膚側,上側對應於穿著者的外側(肌膚側的相反側)。又,在圖7中,雖然沒有標示罩杯側端部52,但也可以與腋側端部51同樣地被形成。又,上胸被覆部6及上胸端部61,也可以與腋被覆部5及腋側端部51同樣地被形成。
圖7(a)之例,是已在上述實施形態說明過之例,腋被覆部5是以一片片狀的素材所形成,而腋側端部51則是以可以將腋被覆部5之素材之端包覆之可形成為V字形的帶狀的素材所形成。在圖7(a)之例中,是以形成腋被覆部5之一片片狀的素材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形成腋側端部51之帶狀的素材,則是以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一片片狀的素材上重疊成二層的狀態,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
圖7(b)之例相較於圖7(a)之例,不同之點為:腋被覆部5是以二片片狀之素材所形成。在圖7(b)之例中,是以形成腋被覆部5之二片片狀的素材,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形成腋側端部51之帶狀的素材,則是以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二片片狀的素材上重疊成二層的狀態,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圖7(b)之例,雖然是對以二片片狀的素材形成腋被覆部5的情況加以說明,但是也可以利用三片以上等之複數片片狀之素材來形成,而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
圖7(c)之例相較於圖7(a)之例,腋側端部51是在沒有將腋被覆部5之端包住的情況下,以帶狀之素材在腋被覆部5的外側重疊而形成。在圖7(c)之例中,是以形成腋側端部51之一條帶狀的素材,重疊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一片帶狀的素材上,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圖7(d)之例相較於圖7(c)之例,不同之點為:將形成腋側端部51的素材形成於腋被覆部5之肌膚側。再者,圖7(c)及圖7(d),雖然是對以一條帶狀的素材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也可以重疊複數條帶狀的素材,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
圖7(e)及圖7(f)之例相較於圖7(c)及圖7(d)之例,不同之點為:以複數片片狀的素材(5a及5b)來形成腋被覆部5。在圖7(e)及圖7(f)之例中,是以形成腋被覆部5之複數片片狀的素材,來實現所期望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又,如圖7(g)所示,也可以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複數片片狀的素 材5a及5b之間設置形成腋側端部51之帶狀的素材。
圖7(h)之例,是顯示以單一的素材形成腋被覆部5和腋側端部51的情況。例如也可以藉由在腋被覆部5的素材之端上,施以預定之變化,而僅在腋被覆部5的素材之端上,形成具有與腋被覆部5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不同之屬性的部分(腋側端部51)。又,如圖7(i)之例所示,也可以藉由在形成腋被覆部5之二片片狀的素材之端上,施以預定之加工以將二片片狀的素材結合,而僅在腋被覆部5之端上,形成具有與腋被覆部5之伸長回復性及伸長率不同之屬性的部分(腋側端部51)。
施加於圖7(h)及圖7(i)之腋側端部51上的變化,可以是織物的變化、化學加工,以及施行樹脂印刷之加工等。藉由施行於腋側端部51的變化,以將腋側端部51相較於腋被覆部5,形成為伸長回復性變高且伸縮性變低,而產生可推壓腋下肉之作用力的形式。藉此,可使腋側端部51順應腋下肉的移動,而以腋被覆部5形成腋下肉。
又,如圖7所示,腋被覆部5和腋側端部51,可以形成為一層,也可以重疊複數層而形成。並且,腋被覆部5和腋側端部51,可以用相同素材形成,也可以用不同的素材來形成。像這樣,可將腋被覆部5和腋側端部51以各種方法來進行組裝。
(其他實施形態)
如上所述,雖然已透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和其變形例做了記載,但是不應將構成此揭示之一部分的論述及 圖式理解為用以限定此發明的內容。對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來說,顯然可以根據這個揭示內容形成各種替代實施之形態、實施例及運用技術。
例如,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具有罩杯部之衣物,雖然是以胸罩的情況進行說明,但是也可以是具有罩杯部之細肩帶背心(camisole)等之內衣。
本發明當然也包含此處未記載之各種實施形態等。因此,經由上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僅能藉由有關於適當的請求範圍之發明特定事項而決定。
1‧‧‧胸罩
2‧‧‧罩杯部
3‧‧‧基部
4‧‧‧帶狀部
5‧‧‧腋被覆部
51‧‧‧腋側端部
52‧‧‧罩杯側端部
6‧‧‧上胸被覆部
61‧‧‧上胸端部
P1、P2、P3、P4‧‧‧位置

Claims (7)

  1. 一種具有罩杯部之衣物,是具有被覆胸部的罩杯部之衣物,其特徵在於具備:一對罩杯部;及一對腋被覆部,分別設置於前述一對罩杯部之左右兩側而被覆腋下肉,並且以能夠將前述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之伸縮構件形成,穿著時,前述腋被覆部之腋側會比罩杯部側更大幅地伸長,前述腋被覆部會將前述腋下肉朝向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2. 如請求項1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在前述腋被覆部的腋側之端上設置比前述腋被覆部具有更強的作用力的腋側端部,前述脇側端部會阻礙前述腋下肉的移動,且前述腋被覆部會將藉由前述腋側端部所保持住的前述腋下肉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
  3. 如請求項1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在穿著者之胸部下方,沿著周向方向,具備以具有束緊力之構件形成之帶狀部,前述腋被覆部的腋側是在腋線附近連結於前述帶狀部。
  4. 如請求項1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腋被覆部的腋側之與前述罩杯部的上端到下端之高度對應的部分, 會形成為相較於前述腋被覆部的罩杯部側之與前述罩杯部的上端到下端之高度對應的部分,曲率較大且長度較短。
  5. 如請求項1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中前述腋被覆部之伸縮構件是配置為可在從對應於前述罩杯部之上端的高度位置朝向肩膀之稜線的方向上伸縮。
  6. 如請求項3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還具備一對在穿著者的背面連結於前述帶狀部,且具有非伸縮或難伸縮性之肩帶部,且前述腋被覆部是在越過肩膀之稜線的背面的位置上分別連接於前述肩帶部。
  7. 如請求項1之具有罩杯部之衣物,其還具備一對分別設置於前述一對罩杯部之上方,而被覆前述罩杯部上側之胸部,並且以可將前述罩杯部上側之胸部朝身體的中心的方向推壓的伸縮構件形成之上胸被覆部,並將前述上胸被覆部之伸縮構件分別配置為可在從前述一對罩杯部的中心朝向前述一對罩杯部之各自的上端的方向上伸縮。
TW104135592A 2015-10-29 2015-10-29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TW201714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5592A TW201714535A (zh) 2015-10-29 2015-10-29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5592A TW201714535A (zh) 2015-10-29 2015-10-29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535A true TW201714535A (zh) 2017-05-01

Family

ID=59366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5592A TW201714535A (zh) 2015-10-29 2015-10-29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1453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174B (zh) * 2017-11-02 2020-03-11 日商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罩杯之衣服
CN110996698A (zh) * 2017-07-31 2020-04-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内衣和文胸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6698A (zh) * 2017-07-31 2020-04-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内衣和文胸
TWI693901B (zh) * 2017-07-31 2020-05-21 日商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內衣及胸罩
TWI687174B (zh) * 2017-11-02 2020-03-11 日商華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罩杯之衣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220B (zh)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TWI677295B (zh)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US9913498B2 (en) Garment with cups
US20190082748A1 (en) Functional brassiere
JP5413207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TW201714535A (zh) 具有罩杯部之衣物
JP5004676B2 (ja) 男性用下着
JP2008274501A (ja) 補整帯を有する衣類
JP5275438B2 (ja) 下半身衣類及び運動用服
JP6233513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JP3675722B2 (ja) ハイウエストガードル
CN209749855U (zh) 服装制品
US20120034843A1 (en) Clothes having a waist portion
TWI576056B (zh) 運動內衣
JP7137056B2 (ja) クロッチ部を有する衣類
JP7057498B2 (ja) カップ部を有する衣類
JP3202147U (ja) 体形補正具
JP3203082U (ja) 衣類
JP5835782B2 (ja) 胸の谷間強調ブラジャー
JP6268880B2 (ja) 衣料
JP7168847B2 (ja) 下衣
CN211211474U (zh) 一种舒适型陨石塑身服
JP7096486B2 (ja) 衣類
JP5557557B2 (ja) 女性用衣類
JP2008303518A (ja) 臀部のふた山を作って、強力に補正しても苦しくないガード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