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3993A -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3993A
TW201713993A TW105126428A TW105126428A TW201713993A TW 201713993 A TW201713993 A TW 201713993A TW 105126428 A TW105126428 A TW 105126428A TW 105126428 A TW105126428 A TW 105126428A TW 201713993 A TW201713993 A TW 20171399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deflecting
imaging device
optical
transparent region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1374B (zh
Inventor
法蘭克 懷柏曼
安德列斯 布魯克納
安德列斯 布勞爾
亞歷山大 奧伯多斯特
Original Assignee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filed Critical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Publication of TW201713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3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0816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by means of one or more reflec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3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hree or more 2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 Lense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裝置包括具有一第一透明區域及一第二透明區域之一殼體及佈置於該殼體內部且包括光束偏轉構件之一多孔徑成像器件。該裝置包括一第一隔膜及一第二隔膜,攜帶型裝置具有一第一操作狀態及一第二操作狀態。在該第一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成像器件之一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一透明區域且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二透明區域。在該第二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成像器件之該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二透明區域。在該第二操作狀態下,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一透明區域。

Description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進一步係有關於包含多孔徑成像器件之攜帶型裝置。
發明背景
習知攝影機在一個通道內傳輸全視場且就其小型化而言受限制。舉例而言,在諸如智能電話之行動裝置中,採用定向於顯示器之表面法線之方向上且與該方向相反的兩個攝影機。
因此,將合乎需要的是使得微型化裝置能夠捕獲全視場同時確保高影像品質之概念。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裝置及其製造方法,該裝置及方法使得能夠微型化實施裝置及獲得高品質影像。
此目標藉由獨立申請專利範圍之標的物來達成。
本發明之核心想法係已經發現可達成以上目標,其中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之偏轉使得能夠藉助於多孔徑成像器件(其使得能夠小型化)捕獲各種視場,且未使用之透明區域可藉助於隔膜對於未使用之方向之光學路徑關閉,使得雜散光之入射減少且可獲得高品質影像。
根據一實施例,裝置包括具有第一透明區域及第二透明區域之殼體及佈置於該殼體內部且包括光束偏轉構件之成像器件。裝置包括第一隔膜及第二隔膜。裝置具有第一操作狀態及第二操作狀態。在第一操作狀態中,光束偏轉構件使成像器件之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第一透明區域且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第二透明區域。在第二操作狀態下,光束偏轉構件使成像器件之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第二透明區域且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第一透明區域。
根據另一實施例,提供裝置之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透明區域及第二透明區域之殼體、將包括光束偏轉構件之成像器件佈置於殼體內部及佈置第一隔膜及第二隔膜。第一及第二隔膜經佈置使得裝置具有第一操作狀態及第二操作狀態,使得在第一操作狀態下,光束偏轉構件使成像器件之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第一透明區域且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第二透明區域。隔膜經佈置使得在第二操作狀態下,光束偏轉構件使成像器件之光 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第二透明區域且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第一透明區域。
基於關閉不同於光學路徑經引導穿過之透明區域的透明區域,可減少或阻止入射至殼體之內部中的雜散光。此使得能夠達成高影像品質。
其他有利實施例為相關申請專利範圍之標的物。
10、20‧‧‧攜帶型裝置
12‧‧‧殼體
13a、13b、59a、59b‧‧‧主側面
14a、14b、14c、14d‧‧‧第一透明區域
15a、15b‧‧‧次正面
16、16'、16a、16b、40‧‧‧成像器件
18‧‧‧光束偏轉構件
19‧‧‧影像捕獲構件
22、22-1、22-2、22-3、22-4、22a、22b、22c、22d‧‧‧光學路徑
24a、24b、24c、24d‧‧‧隔膜
26‧‧‧平移運動
28、52、52'‧‧‧旋轉運動
32、32a、32b、32c、32d、32e、32f、32g、32h‧‧‧光束偏轉區域
33‧‧‧顯示器
34、34'‧‧‧距離
35a‧‧‧第一側面
35b‧‧‧第二側面
35c‧‧‧第三側面
35d‧‧‧第四側面
36、36a、36b‧‧‧影像感測器
37‧‧‧懸置或移位軸線
38‧‧‧單線陣列
39‧‧‧載體
41a、41b、42c、41d‧‧‧光學件
42a、42b、42c、42d‧‧‧光學通道
43‧‧‧質心
44a、44b、44c、44d‧‧‧影像感測器區域
45‧‧‧厚度方向
46‧‧‧光學影像穩定器
47‧‧‧方向
48a、48b‧‧‧致動器
49、49a、49b‧‧‧凹部
51‧‧‧連接元件
54‧‧‧旋轉軸線
56‧‧‧線延伸方向
57a、57b‧‧‧第一檢視方向
58‧‧‧第一影像軸線
60‧‧‧全視場
61‧‧‧中心位置
62a、62b、62c、62d‧‧‧部分視場
63a、63b‧‧‧平面
70‧‧‧裝置
Pos1‧‧‧第一位置
Pos2‧‧‧第二位置
下文將參考隨附圖式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其中:圖1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裝置之示意性透視圖;圖2 展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裝置之主側面的示意圖;圖3a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在第一操作狀態下之光束偏轉構件及隔膜之狀態;圖3b 展示第二操作狀態下之光束偏轉構件及隔膜;圖4a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光束偏轉構件之示意圖,該光束偏轉構件包括多個光束偏轉區域;圖4b 展示根據一組配及根據一實施例之光束偏轉構件的示意圖,該組配為圖4a之替代物;圖4c至圖4g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成像器件之光束偏轉構件的有利實施方案;圖5a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成像器件之示意性透視圖; 圖5b 展示經改良成像器件之示意性截面側視圖,其中光束偏轉構件可以旋轉方式在第一操作狀態之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圖6 展示包括四個相互重疊部分視場之全視場之示意圖;圖7 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包括兩個多孔徑成像器件之裝置的示意性透視圖;以及圖8 展示包括包含共用影像感測器之第一多孔徑成像器件及第二多孔徑成像器件的示意性結構。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在參看圖式於下文更詳細地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前,應注意,相同且具有相同功能或作用之元件、物件及/或結構在各種圖式中將具備相同參考數字,使得存在於不同實施例中的對該等元件之描述可互換及/或相互可適用的。
在隨後所描述之實施例中,將參考裝置之主側面及次側面。在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可將裝置之主側面理解為與其他側面相比具有較大或最大尺寸的殼體或裝置之側面。舉例而言,第一主側面可表示前側面且第二主側面可表示背側面,即使此並未有任何限制效果。次側面可為理解為彼此連接主側面之中間側面或正面。
即使下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係有關於攜帶型裝置,所闡述之態樣可易於傳送到其他行動或固定裝置。 應理解,所描述之攜帶型裝置可能已安裝於其他裝置中(例如,車輛中)。此外,裝置之殼體可經組配為非攜帶型。此即為下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並不意欲限於攜帶型裝置但可指裝置之任何實施方案的原因。
圖1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攜帶型裝置10之示意性透視圖。攜帶型裝置10包括殼體12,該殼體包含第一透明區域14a及第二透明區域14b。舉例而言,殼體12可由不透光塑膠、金屬或類似物形成。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可為與殼體12一體地形成或以多部分方式形成。舉例而言,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可為殼體12中之凹部。可替代地,透明材料可經佈置於凹部或透明區域14a及/或14b之區域中。透明區域14a及/或14b之透明材料可至少在對於成像器件16或其影像感測器為接收的電磁輻射之此波長範圍內為透明。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可經組配以在波長範圍中部分或完全不透光的此構件不同於前者。舉例而言,成像器件16可經組配以捕獲可見光波長範圍。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可經組配以在紫外輻射範圍及/或紅外線範圍內部分或完全不透光或不透明。
成像器件10安置於殼體12內部。成像器件16包括光束偏轉構件18及影像捕獲構件19。圖像捕獲構件19可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光學通道,其中之各者包含用於改變(例如,集中、聚焦或散射)成像器件16之光學路徑的一或多個光學件及影像感測器。舉例而言,影像捕獲構件19可包括一或多個影像感測器,該一或多個影像感測 器之光學路徑經引導穿過一或多個光學通道至光束偏轉構件18上且由後者偏轉。如圖6之上下文中所描述,至少兩個光學通道可經偏轉使得其將捕獲全視場(全目標區域)之相互重疊部分視場(部分目標區域)。成像器件16可被稱作多孔徑成像器件。
攜帶型裝置10具有第一操作狀態及第二操作狀態。操作狀態可與光束偏轉構件18之位置、定位或定向相關。在第一操作狀態下,光束偏轉構件可使成像器件16之光學路徑22偏轉使得光學路徑22穿過第一透明區域14a,如光學路徑22a所指示。在第二操作狀態下,光束偏轉構件18可經組配以使成像器件16之光學路徑22偏轉使得光學路徑22穿過第二透明區域14b,如光學路徑22b所指示。此還可理解為意謂光束偏轉構件18在一個時間點且基於操作狀態引導光學路徑22經由透明區域14a及/或14b中之一者。基於操作狀態,藉由成像器件16捕獲之視場(目標區域)之定位可以空間變化方式經組配。
攜帶型裝置10包括第一隔膜24a及第二隔膜24b。隔膜24a佈置於透明區域14a之區域中且經組配以在隔膜24a在閉合狀態下時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a。根據一實施例,隔膜24a經組配以在隔膜24a在閉合狀態下時關閉透明區域14a之至少50%、90%或至少99%之表面區域。隔膜24b經組配以在透明區域14a之情形下以如對於隔膜24a所述之相同或類似方式關閉透明區域14b。在第一操作狀態下,在此期間光束偏轉構件18使光 學路徑22朝向光學路徑22a偏轉,隔膜24b可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b使得雜散光較小程度地進入殼體12或可能未完全穿過透明區域14b。此使得能夠藉由進入隔膜14b之雜散光對在第一操作狀態下捕獲之視場影響較小。在第二操作狀態下,其中(例如)光學路徑22b離開殼體12,隔膜24a可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a。簡言之,隔膜24a及/或24b可經組配使得其關閉透明區域14a及/或14b,使得雜散光自非所要方向(例如,所捕獲視場並未位於該等方向上)穿過其較小程度地進入或完全未進入。隔膜24a及/或24b可經組配為連續的且可佈置在關於成像器件16之全部光學通道之各情況下。此意謂基於各別操作狀態,隔膜24a及24b可由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中之任一者使用。根據一實施例,由全部光學通道使用之一個隔膜24a或24b經佈置而非個別圓形隔膜經佈置以用於各光學通道。隔膜24a及/或24b可具有與多邊形鏈一致地的例如長方形、卵形、圓形或橢圓形狀。
第一及第二操作狀態之間的切換可包含(例如)光束偏轉構件18基於平移運動26及/或基於旋轉運動28之運動。
舉例而言,隔膜24a及/或24b可經組配為機械隔膜。可替代地,隔膜24a及/或24b可經組配為電致變色隔膜。此使得能夠使用小數目之可機械運動的部件。此外,將隔膜24a及/或24b組配為電致變色隔膜使得能夠無噪聲打開及/或關閉透明區域14a及/或14b以及可容易整合 於攜帶型裝置10之光學件中的實施方案。舉例而言,隔膜24a及/或24b可經組配使得其在閉合狀態下時幾乎不或未完全由使用者感知,此係因為與相比殼體12幾乎沒有光學差異。
殼體12可經組配為扁平的。舉例而言,主側面13a及/或13b可空間地佈置於x/y平面或平行於該平面之平面內。位於主側面13a與13b之間的次側面或次正面15a及/或15b可空間地佈置使得它們與其傾斜或垂直,可能對於主側面13a及/或13b及/或次側面15a及/或15b可能將經組配為曲面或平面。與殼體12沿其他延伸部(亦即,沿主側面13a及/或13b之延伸部方向)之其他尺寸相比,殼體12沿主側面13a與13b之間的第一殼體方向z之延伸部(例如,以平行或反平行於攜帶型裝置10之顯示器之表面法線的方式)可為較小的。次側面15a及15b可平行或反平行於顯示器之表面法線。主側面13a及/或13b可空間垂直於攜帶型裝置10之顯示器之表面法線而佈置。因此,舉例而言,殼體沿x方向及/或沿y方向之延伸部可為殼體12沿第一延伸部z之延伸部的至少三倍、至少五倍或至少七倍。簡言之,然而在不具有任何限制效果之情況下,殼體之延伸部z可理解為殼體12之厚度或深度。
圖2展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攜帶型裝置20之主側面的示意圖。該攜帶型裝置可包含裝置10。攜帶型裝置20可包含顯示器33(例如,螢幕)。舉例而言,裝置20可為包含成像器件16之攜帶型通訊裝置,諸如行動電話 (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行動音樂播放器、監視器或可顯示單元。透明區域14a及/或透明區域14b可佈置於殼體12之區域中,顯示器33佈置於該區域內。此意謂隔膜24a及/或24b可佈置於顯示器33之區域中。舉例而言,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及/或隔膜24a及/或24b可由顯示器33隱藏。在顯示器33佈置隔膜24a及/或24b之區域中,顯示器之資訊可至少週期性地呈現。資訊之呈現可為攜帶型裝置20之任何操作。舉例而言,視圖查找器功能可呈現在顯示器33上,其中可呈現藉由殼體12內部之成像器件掃描或捕獲之視場。替代地或另外,可呈現已經捕獲之影像或任何其他資訊。簡言之,透明區域14a及/或隔膜24a可由顯示器33隱藏,使得在攜帶型裝置20之操作期間可幾乎感知不到或無法感知透明區域14a及/或隔膜24a。
透明區域14a及14b可分別佈置於殼體12之至少一個主側面13a中及/或相對主側面中。簡言之,殼體12可具有前部處之透明區域及後部處之透明區域。在此情形下,應注意,(例如)在不限制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的情況下,術語「前部」及「後部」可任意由諸如「左側」及「右側」、「頂部」及「底部」或類似者之其他術語替換。根據其他實施例,透明區域14a及/或14b可佈置於次側面中。透明區域之佈置可為任意的及/或取決於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可偏轉至其上之方向。
在透明區域14a或隔膜24a之區域中,顯示器33可經組配(例如)以在一影像藉助於成像器件捕獲時週 期性地去啟動,或增大除殼體12以外之顯示器33之透明度。替代地,(例如)在顯示器33不將或幾乎不將相關波長範圍中之任何電磁輻射發射至攜帶型裝置20及/或殼體12之內部中或不或幾乎不朝向成像器件16發射時,顯示器33還可在此區域中可保持為作用中。
圖3a展示第一操作狀態下之光束偏轉構件18及第一隔膜24a以及第二隔膜24b之狀態。例如,光束偏轉構件18使光學路徑22偏轉使得其按光學路徑22a穿過透明區域14a。隔膜24b可週期性地至少部分關閉透明區域14b,使得雜散光未進入,或穿過透明區域14b僅較小程度地進入至攜帶型裝置之殼體之內部。
圖3b展示第二操作狀態下之光束偏轉構件18、隔膜24a及隔膜24b。光束偏轉構件18可時光學路徑22偏轉使得其在隔膜24a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a時按光學路徑22b穿過透明區域14b。在第二操作狀態下,隔膜24b可展現至少部分或完全打開狀態。打開狀態可係關於隔膜之透明度。舉例而言,在不移動機械組件之情況下,電致變色隔膜可根據控制狀態被稱作打開或關閉。在第二操作狀態期間,組配為電致變色隔膜之隔膜24b可對於待由成像器件偵測到之波長範圍至少週期性地部分或完全透明。在如圖3a中所描繪之第一操作狀態下隔膜24b可對於此波長範圍部分或完全不透明或不透光。圖3a之第一操作狀態與圖3b之第二操作狀態之間的切換可基於偏轉構件18之旋轉運動28及/或基於平移運動而獲 得(如圖4a及圖4b之上下文中所描述),或可包含該等運動中的至少一者。
圖4a展示包括多個光束偏轉區域32a至32h之光束偏轉構件18之示意圖。舉例而言,成像器件可包含多個或眾多光學通道,例如兩個、四個或更大數目。舉例而言,若成像器件包含四個光學通道,則光束偏轉構件18可包括數個光束偏轉區域或或根據光學通道之數目乘以操作狀態之數目(光束偏轉構件18或攜帶型裝置可在該等操作狀態之間切換)之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h。舉例而言,光束偏轉區域32a及32e可與第一光學通道相關聯,光束偏轉區域32a在第一操作狀態下使第一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偏轉,且光束偏轉區域32e在第一操作狀態下使第一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偏轉。類似地,光束偏轉區域32b及32f、32c及32g,及32d及32h分別可與其他光學通道相關聯。
光束偏轉構件可沿運動26之平移方向平移移動及/或可在光束偏轉構件18之關於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的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來回移動以便在第一操作狀態與第二操作狀態之間改變。橫跨其光束偏轉構件18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的距離34可至少對應於成像器件之四個光學通道之間的距離。光束偏轉構件18可包含逐塊排序之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h。舉例而言,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可經組配以使成像器件之光學路徑偏轉至朝向第一視場之第一檢視方向上,各光學通道可能 將與全視場之部分視場相關聯。光束偏轉元件32e至32h可經組配以使成像器件之光學路徑偏轉至朝向第二視場之第二檢視方向上,各光學通道可能將與全視場之部分視場相關聯。根據其他實施例,至少兩個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可能由光束偏轉元件偏轉,使得光束偏轉構件18之光束偏轉元件之數目可較小。
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h可為光束偏轉構件18之具有相互不同曲率的區域,或其可為刻面鏡面之平面刻面。舉例而言,光束偏轉構件18可理解為呈現相互不同的傾斜之刻面及/或偏轉區域32a至32h的陣列,使得光學通道之照射在光束偏轉構件18上之光學路徑經引導至第一操作狀態之視場的相互不同的部分視場中,及照射在偏轉區域32e至32h上之光學路徑由其偏轉且經引導至第二操作狀態之視場之相互不同的部分視場中。
圖4b展示根據不同於圖4a之組配的組配之光束偏轉構件18之示意圖。儘管圖4a之組配可理解為基於操作狀態之光束偏轉區域32a至32h的逐塊排序,圖4b之組配可理解為基於成像器件之一序列光學通道的光束偏轉區域32a至32h的逐通道排序。與第一光學通道相關聯之光束偏轉區域32a及32e可彼此鄰近地佈置。藉由類似方法,可分別與光學通道2、3及4相關聯之光束偏轉區域32b及32f、32c及32g以及32d及32h可分別彼此鄰近地佈置。舉例而言,若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具有至彼此之足夠大之距離,則橫跨其移動光束偏轉構件18以便在第一位 置與第二位置之間來回移動的距離34'可小於距離34,例如其可為後者之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此實現成像器件及/或攜帶型裝置之其他減小結構設計。
藉助於圖4c至圖4g,將描述光束偏轉構件18之有利實施方案。解釋將例示可單獨地或以任何組合實施之數個優勢但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
圖4c展示如可用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光束偏轉構件(例如,圖4a或圖4b之光束偏轉構件18)之光束偏轉元件32之示意性截面側視圖。光束偏轉元件32可具有按照多邊形鏈式樣之橫截面。即使展示三角形橫截面,任何其他多邊形亦係可能的。替代地或另外,橫截面亦可包含至少一個曲面;詳言之,具有反射表面,至少在區段中為平面之組配可係有利的以便避免像差。
舉例而言,光束偏轉元件32包含第一側面35a、第二側面35b及第三側面35c。至少兩個側面,(例如,側面35a及35b)經組配以具有反射性,使得光束偏轉元件32經組配以在上兩個側面上具有反射性。側面35a及35b可為光束偏轉元件32之主側面,亦即,其表面積大於側面35c之側面。
換言之,光束偏轉元件32可具有楔形之形狀且形成以在兩個側面上具有反射性。然而,顯著小於正面35c之另一表面可相對證明35c佈置(亦即,在正面35a與35b之間)。換言之,在此情況下,由正面35a、35b及35c形成之楔形未任意地逐漸變窄但在尖側面上具備正面 且因此經截斷。
圖4d展示光束偏轉元件32之示意性截面側視圖,其中描述光束偏轉元件32之懸置或移位軸線37。移位軸線37(光束偏轉元件32可圍繞其在光束偏轉構件18中旋轉及/或平移移動)可關於橫截面之質心43偏心地移位。質心可亦或為描述光束偏轉元件32沿厚度方向45及沿垂直於該方向之方向47之一半尺寸的點。
移位軸線可(例如)沿厚度方向45不變且可在垂直於其之方向上具有任何偏移。替代地,沿厚度方向45之偏移亦係可能的。移位可實現(例如)使得在光束偏轉元件32圍繞移位軸線37旋轉後,獲得大於在圍繞質心43旋轉後所獲得之行進範圍的行進範圍。因此,若旋轉角度相同,則與圍繞質心43之旋轉相比,歸因於移位軸線37之移位,行進(藉由該行進在側面35a與35b之間的邊緣移動)在旋轉後可增大。較佳地,光束偏轉元件32經佈置使得位於側面35a與35b之間的邊緣(亦即,楔形形狀之橫截面之尖側面)面向影像感測器。因此,其他側面35a或35b可分別地使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藉助於較小旋轉運動而偏轉。此展示可執行旋轉使得光束偏轉構件沿厚度方向45之空間需求較小,此係因為光束偏轉元件32之運動使得主側面將垂直於並不需要之影像感測器。
側面35c還可被稱作次側面或後側面。若干光束偏轉元件可彼此連接使得連接元件佈置於側面35c上或延伸穿過光束偏轉元件之橫截面,亦即,佈置於光束偏 轉元件內部(例如,移位軸線37之區域內)。詳言之,保持元件可經佈置以不突出,或僅較小程度地沿方向45突出超出光束偏轉元件32之最多50%、最多30%或最多10%,使得保持元件未增大或判定整個設計沿方向45之延伸部。替代地,厚度方向45中之延伸部可由光學通道之透鏡判定,亦即,該透鏡具有定義最小厚度之尺寸。
光束偏轉元件32可由玻璃、陶瓷、玻璃陶瓷、塑膠、金屬或該等材料之任何組合及/或其他材料形成。
換言之,光束偏轉元件32可經佈置使得端(亦即,位於主側面35a與35b之間的邊緣)指向影像感測器。光束偏轉元件之阻留可實現使得其僅在光束偏轉元件之後部側面上或內部發生,亦即,並不隱藏主側面。共用保持或連接元件可橫跨後部側面35c延伸。光束偏轉元件22之旋轉軸可偏心地佈置。
圖4e展示包括影像感測器36及鄰近佈置之光學通道42a至42d之單線陣列38的多孔徑成像器件40之示意性透視圖。光束偏轉構件18包括可對應於數個光學通道之數個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替代地,少量光束偏轉元件可(例如)在至少一個光束偏轉元件由兩個光學通道使用經佈置。替代地,較大數目可諸如在光束偏轉構件18之偏轉方向藉由平移運動切換時經佈置,如結合圖4a及圖4b所描述。各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可與光學通道42a至42d相關聯。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可經組配為根 據圖4c及圖4d之眾多元件32。替代地,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中之至少兩者、若干者或全部可彼此一體地形成。
圖4f展示光束偏轉元件32之示意性截面側視圖,其橫截面形成為自由形式之表面。因此,側面35c可包含使得能夠附接保持元件之凹部49;凹部49還可形成為突出元件,諸如滑鍵接合系統之鍵。橫截面進一步包含具有比主側35a及35b更小之表面積的第四側面35d且與彼此連接。
圖4g展示第一光束偏轉元件32a及第二光束偏轉元件32b之示意性截面的側視圖,如在呈現方向上所見,後者位於前者的後面。凹部49a及49b可經佈置以基本上疊合,使得有可能將連接元件佈置於該等凹部中。
圖4h展示包括連接至連接元件51的(例如)四個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之光束偏轉構件18之示意性透視圖。連接元件可用於藉由致動器平移及/或旋轉運動。連接元件51可一體成型且可橫跨延伸部方向(例如,圖4e中之y方向)在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上或內延伸。替代地,連接元件51可(例如)在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一體成型時僅耦接至光束偏轉構件18之至少一個側面。替代地,舉例來說,至致動器之連接及/或光束偏轉元件32a至32d之連接亦可以任何其他方式(例如,藉助於黏著性、扭絞或焊接)發生。
圖5a展示成像器件16之示意性透視圖。成像器件16包括光束偏轉構件18、影像感測器36及光學通 道42a至42d之單線陣列38。各光學通道42a至42d可包含經組配以光學地影響成像器件16之光學路徑22-1至22-4的光學件。影像感測器36可包括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光學通道22a至22d之光學路徑22-1至22-4分別可照射於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上。簡言之,各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可具有光學通道22a至22d及/或與其相關聯之光學路徑22-1至22-4。光束偏轉構件18可經組配以基於攜帶型裝置之相互不同的操作狀態使光學路徑22-1至22-4偏轉至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如(例如)結合圖1、圖2、圖3a、圖3b、圖4a至圖4h所描述。此意謂成像器件16可形成為按包括多孔徑成像器件40。
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可各自由例如晶片形成,晶片包括對應像素陣列;該等影像感測器區域可安裝於共用基體及/或共用電路板上。替代地,當然,該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亦可能各自由連續地延伸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之共用像素陣列之部分形成,共用像素陣列形成於例如個別晶片上。舉例而言,接著將在影像感測器區域44a至44d中僅讀出共用像素陣列之像素值。當然,該等替代方式之各種組合亦係可能,諸如存在用於兩個或更多通道之一個晶片及用於另外其他通道之另一晶片或類似者。在影像感測器36之若干晶片之情況下,該等晶片可安裝於一或多個電路板上,例如全部一起或按群組或類似方式。
單線陣列38可包含載體39,光學通道之光 學件41a至41d佈置於該載體處。載體39可藉由個別光學通道中之用於成像之光學路徑22-1至22-4穿過。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可在光束偏轉構件18與影像感測器36之間的載體39遍歷。載體39可以穩定方式維持光學件41a至41d之間的相對位置。載體39可透明地形成且包括(例如)玻璃材料及/或聚合物材料。光學件41a至41d可佈置於載體39之至少一個表面上。此實現載體39,及因此沿平行於影像感測器36及垂直於線延伸方向56之方向的單線陣列38的較小尺寸,此係因為可省去其圓周區域內的光學件41a至41d之殼體。根據實施例,載體39未組配為較大,或經組配以僅略大,亦即比光學件41a至41d沿著平行於影像感測器36之主側面且垂直於線延伸方向56之方向之對應尺寸大最多20%,最多10%或最多5%。
光束偏轉構件可經組配使得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中,其在使相互不同的方向上之各光學通道42a至42d光學路徑22-1至22-4偏轉。此意謂經偏轉光學路徑22-1至22-4可具有共同角度,如圖6之上下文中所描述。光學通道16a至16d可佈置於沿線延伸方向56之至少一個線中。陣列38可形成為包括至少兩個線之多線路陣列或包括(恰好)光學通道之一個線的單線陣列。光學通道可基於朝向變化視場設定之檢視方向由光束偏轉構件18引導。光學通道可具有檢視方向內的關於彼此之角度,使得光學通道經引導至全視場之僅部分重疊的部分視場中(如其完全重疊)。光學通道之不同角度可基於光學通道之光 學件及/或基於光束偏轉構件18處之光學通道之相互不同的偏轉而獲得。
成像器件16可包含經組配以使得能夠由影像感測器36捕獲之一影像的光學影像穩定之光學影像穩定器46。為此目的,光學影像穩定器46可包括經組配以產生光束偏轉構件18之旋轉移動52之致動器48a。旋轉運動52可圍繞旋轉軸線54出現;光束偏轉構件18之旋轉軸線54可佈置於光束偏轉構件18之中心區域中或與其相距一定距離處。旋轉運動52可疊加於旋轉運動28及/或平移運動26上以用於在第一及第二位置或操作狀態之間切換光束偏轉構件。若光束偏轉構件18可平移移動,則平移運動26可平行於單線陣列38之線延伸方向56而空間地佈置。線延伸方向56可係有關於一方向,光學通道42a至42d沿該方向鄰近地佈置。基於旋轉運動52,可獲得沿第一影像軸線58(可能垂直於線延伸方向56)之光學影像穩定。
替代地或另外,光學影像穩定器46可包括經組配以沿線延伸方向56平移移動單線陣列38之致動器48b。基於單線陣列38沿線延伸方向56之平移運動,可獲得沿第二影像軸線62(可能與線延伸方向56平行及/或與單線陣列38之運動的方向平行)之光學影像穩定。致動器48a及48b可形成(例如)為壓電致動器、氣動致動器、液壓致動器、DC馬達、步進馬達、熱致動器、靜電致動器、電致伸縮致動器及/或磁致伸縮致動器。致動器48a及 48b可形成為與彼此相同或不同。替代地,亦有可能佈置經組配以旋轉移動光束偏轉構件18且平移移動單線陣列38在致動器。舉例而言,旋轉軸線54可平行於線延伸方向56。圍繞旋轉軸線54之旋轉運動52可導致成像器件16沿平行於影像軸線58之方向所需的安裝空間極少,使得殼體內部包括成像器件16之攜帶型裝置亦可具有較小尺寸。簡言之,攜帶型裝置可包含扁平殼體。
可(例如)與裝置10之主側面13a及/或13b的延伸部平行或基本上平行地實施平移運動26,使得可需要用於在操作狀態之間切換光束偏轉之額外安裝空間可沿線延伸方向56佈置,及/或使得可省去沿裝置之厚度方向佈建安裝空間。致動器48a及/或48b可沿線延伸方向及/或與其垂直、與裝置之殼體之主側的延伸部方向平行而佈置。簡言之,此可經描述使得用於在操作狀態之間切換之致動器及/或光學影像穩定器之致動器可相鄰佈置在影像感測器之間的延伸部、單線陣列38及光束偏轉構件18的前面或後面,省去以上及/或以下佈置以保持成像器件16之安裝高度較小。此意謂用於切換操作狀態之致動器及/或光學影像穩定器可佈置於平面內,在該平面內佈置影像感測器36、單線陣列38及光束偏轉構件18。
根據其他實施例,致動器48b及/或其他致動器可經組配以改變影像感測器36與單線陣列38及/或光學通道之光學件之間的距離。為此目的,(例如)致動器48b可經組配以沿光學路徑22-1至22-4及/或垂直於線延 伸方向56之光學路徑相對於彼此移動單線陣列38及/或影像感測器36,以便改變視場之成像之焦點及/或獲得自動對焦功能。成像器件16可包含經組配以改變成像器件之焦點的聚焦構件。聚焦構件可經組配以提供單線陣列38與影像感測器36之間的相對運動。聚焦構件可經組配以執行相對運動,在時執行與該相對運動同時的光束偏轉構件18之運動。舉例而言,致動器48b或另一致動器可經組配以將單線陣列38與光束偏轉構件18之間的距離保持至少基本上恆定,或在不使用額外致動器時至少基本上恆定、可能精確恆定,亦即以使光束偏轉構件18移動多達單線陣列38所移動的。在攝影機不包含光束偏轉構件之情況下,焦點功能之實施可導致裝置之尺寸(厚度)增大。基於光束偏轉構件,此可在無沿平行於影像感測器36之主側面且垂直於多孔徑成像器件之線延伸方向56(例如,厚度)之尺寸產生之任何額外尺寸的情況下出現,此係因為使得運動之安裝空間可經佈置以與其垂直。基於單線陣列38與光束偏轉構件18之間的恆定距離,光束偏轉可維持在經調整(可能最佳)狀態。簡言之,成像器件16可包含用於改變焦點之聚焦構件。聚焦構件可經組配以提供多孔徑成像器件16之光學通道之至少一個光學件41a至41d與影像感測器36之間的相對運動(聚焦運動)。聚焦構件可包含用於提供相對運動中之致動器(例如,該致動器48b及/或48a)。光束偏轉構件18可由於對應構造組配或利用率可能在使用另一致動器時(與聚焦運動同時)繼續移動。此 意味,單線陣列38與光束偏轉構件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及/或光束偏轉構件18同時地或具有時間滯後地移動至與聚焦運動發生時相同或可比之程度,使得與焦點變化之間的距離相比,其至少在視場由多孔徑成像器件捕獲時的一時間點不變。
如結合圖1所描述,光學通道之經偏轉光學路徑可穿過裝置之殼體之透明區域,在該透明區域中可佈置隔膜。在裝置之至少一個操作狀態下,透明區域之區域中所佈置之隔膜可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區域使得隔膜對於光學通道中之兩者、眾多者或全部有效,亦即在至少部分閉合狀態下。在不同操作狀態下,隔膜可對於光學通道中之兩者、眾多者或全部為打開狀態。此意謂隔膜可對於多孔徑成像器件之至少兩個光學通道有效。在第一操作狀態下,隔膜24b可為光學通道中之兩者、眾多者或全部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b。在第二操作狀態下,隔膜24a可為光學通道中之兩者、眾多者或全部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a。
圖5b展示經改良成像器件16'之示意性截面側視圖,其中光束偏轉構件18可基於圍繞旋轉軸線54之旋轉運動52'而在第一操作狀態之第一位置Pos1與第二操作狀態之第二位置Pos2之間移動。在第一操作狀態下,成像器件16'可包含第一檢視方向57a。在第二操作狀態下,成像器件16'可具有第一檢視方向57b。光束偏轉構件18之主側面59a及59b可形成如反射鏡及/或刻面元件之 反射性。在操作狀態之間切換期間,光束偏轉構件18可在中心位置61之間切換,使得平行平面63a與63b之間的偏差(此距離可描述成像器件16'沿平面63a及63b之法線方向之最小尺寸)受影像感測器36、陣列38之尺寸影響,但不受光束偏轉構件18之運動影響。旋轉運動52可為由旋轉運動28疊加。簡言之,切換及光學影像穩定之疊加可實施。
多孔徑成像器件之致動器可經佈置以至少部分佈置於由長方體之側面橫跨(界定)之兩個平面63a與63b之間。長方體之側面可與彼此平行,以及與陣列之線延伸方向及影像感測器與光束偏轉構件之間的光學通道之光學路徑中之一些平行佈置。長方體之體積極小,且仍然包括影像感測器、陣列及光束偏轉構件以及其操作相關運動。
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厚度方向可垂直於平面63a及/或63b佈置。致動器可具有與厚度方向平行之尺寸或延伸部。自位於平面63a與63b之間的區域開始,尺寸之最多50%、最多30%或最多10%之一部分可突出平面63a及/或63b之外或該區域之外。因此,舉例來說,致動器最不顯著程度地突起平面63a及/或63b之外。根據實施例,致動器並不突起平面63a及/或63b之外。此係有利的,因為多孔徑成像器件沿著厚度方向之延伸部並不藉由該等致動器增大。
多孔徑成像器件之體積可包含平面63a與 63b之間的較小或極小安裝空間。沿平面63a及/或63b之橫向側面或延伸部方向,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安裝空間可較大或具有任何所需之大小。虛擬長方體之體積(例如)受影像感測器36、陣列38及光束偏轉構件之佈置的影響;這些組件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佈置,使得這些組件沿垂直於平面之方向的安裝空間及(因此)平面63a與63b之間的相互距離變得較小或極小。與組件之其他佈置相比,虛擬長方體之體積及/或其他側面之距離可經放大。
圖6展示包括四個相互重疊之部分視場62a至62d的全視場60之示意圖。參考圖5,舉例而言,光學路徑22-1可指向部分視場62a,光學路徑22-2可指向部分視場62b,光學路徑22-3可指向部分視場62c,及/或光學路徑22-4可指向部分視場62d。即使光學路徑22-1至22-4與部分視場62a至62d之間的關聯係任意的,很明確,自光束偏轉構件18開始,在相互不同之方向上引導光學路徑22-1至22-4。
圖7展示裝置70之示意性透視圖,該裝置包括第一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第二多孔徑成像器件16b且經組配以藉由使用該等多孔徑成像器件立體地捕獲全視場60。將全視場60佈置(例如)在背對主側面13a之主側面13b上。舉例而言,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16b可藉助於透明區域14a及/或14c捕獲全視場60;佈置在主側面13b上之隔膜24a及24c至少部分透明。佈置在主側面13a上之隔膜24b及24d可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透明區域14b及/或 14d,使得來自面向主側面13a之側面的一定程度之雜散光(此雜散光可更改藉由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或16b捕獲之影像)至少減少。即使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16b經描繪為以相互間隔開之方式佈置,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16b亦可以空間鄰近或合併方式佈置。舉例而言,成像器件16a及16b之單線陣列可彼此鄰近地或平行地佈置。單線陣列可形成關於彼此之線,各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16b包含單線陣列。成像器件16a及16b可包含共用光束偏轉構件及/或共用載體39及/或共用影像感測器36。
透明區域14a至14d可另外配備有可切換隔膜24a至24d,該可切換隔膜覆蓋用於在其不在使用中時之光學結構。隔膜24a至24d可包括可機械移動部分。可機械移動部分之運動可在使用如(例如)針對致動器48a及48b所描述之致動器時實現。替代地或另外,隔膜可用電氣控制且包括一電致變色層或一序列電致變色層。
圖8展示包括如可佈置(例如)成像系統70中的第一多孔徑成像器件16a及第二多孔徑成像器件16b之示意性結構。單線陣列38a及38b形成共用線。影像感測器36a及36b可安裝於共用基體上及/或諸如共用電路板或共用撓曲板之共用電路載體上。替代地,影像感測器36a及36b亦可包括相互不同之基體。當然,替代例之各種組合亦係可能的,諸如包括共用影像感測器之多孔徑成像器件、共用陣列及/或共用光束偏轉構件18以及其他包含單獨組件之多孔徑成像器件。對於共用影像感測器共用單線 陣列及/或共用光束偏轉構件有利的是,各別組件之運動可藉由控制小數目之致動器而高精度地達成且致動器之間的同步可降低或避免。此外,可達成高位準之熱穩定性。替代地或另外,其他多孔徑成像器件亦可包含共用陣列、共用影像感測器及/或共用光束偏轉構件。
上文已經指出,自光束偏轉構件開始,光學路徑及/或光軸可導引至相互不同的方向中。此可達成,因為光學路徑在偏轉期間在光束偏轉構件處導引及/或藉由光學件導引而互相平行地偏離。光學路徑及/或光軸可在光束偏轉之前或無光束偏轉地偏離平行。下文將藉由通道可具備某種預先分叉的事實描述此情形。藉由預發散之光軸,(例如)並非所有之光束偏轉構件之刻面之刻面傾斜將可能不同於彼此但一些通道群組包含(例如)具有相同傾斜或經營到至其之刻面。接著可形成後一情況以彼此整體地或連續地併入以成為刻面,如刻面與線延伸方向上的鄰近通道之群組相關聯。此等通道之光軸之發散接著可源自如藉由光學通道之光學件之光學中心與通道之影像感測器區域之間的橫向偏移獲得的此等光軸之發散。舉例而言,預先分叉可限於平面。光軸可在任何光束偏轉之前或無任何光束偏轉之情況下(例如)在共用平面內延伸,但在該平面內以發散方式延伸,且該等刻面僅導致另一橫向平面內之額外發散,亦即該等刻面全部平行於線延伸方向傾斜且僅以不同於光軸之上述共用平面之方式互相傾斜;此處,同樣,在任何光束偏轉之前或無任何光束偏轉之情況 下,若干刻面可具有相同傾斜及/或通常與光軸成對地不同的通道之群組相關聯(例如,已在光軸之上述共用平面內)。簡言之,光學件可實現光學路徑沿著第一(影像)方向之(預)發散,且光束偏轉構件可實現光學路徑沿著第二(影像)方向之發散。
舉例而言,可達成上述可能之現有預發散,因為光學件之光學中心沿著線延伸方向位於直線上,而影像感測器區域之中心經配置以使得該等中心偏離光學中心沿著影像感測器區域之法線至位於影像感測器平面內之直線上之點上的投影,該等點例如偏離在以通道特定方式沿著線延伸方向及/或沿著垂直於線延伸方向及影像感測器法線兩者之方向位於影像感測器平面內之上述直線內之點的點。替代地,可獲得預先發散,因為影像感測器之中心位於沿著線延伸方向之直線上,而光學件之中心經配置而偏離影像感測器之光學中心沿著光學件之光學中心之平面之法線至光學中心之平面內之直線上之點上的投影,例如配置在沿著線延伸方向及/或沿著垂直於線延伸方向及光學中心平面之法線兩者的方向以通道特定方式偏離位於光學中心平面內之上述直線上的點。較佳地,與各別投影之上文所提及通道特定偏離僅在線延伸方向上發生,亦即僅位於共用平面內之光軸具備預發散。光學中心及影像感測器區域中心兩者將接著各自位於平行於線延伸方向之直線上,但具有不同中間間隙。透鏡與影像感測器之間在垂直於線延伸方向之側向方向上之橫向偏移將因此導致安 裝高度之增大。線延伸方向上之僅共平面偏移並不改變安裝高度,但可能導致刻面數目減小及/或刻面僅以角度定向傾斜,此簡化設計。舉例而言,在各情況下鄰近之光學通道可包含在共用平面內延伸且相對於彼此偏斜(亦即具備預先發散)之光軸。刻面可相對於光學通道之群組配置,以僅在一個方向上傾斜且平行於線延伸方向。
此外,可提供與同一部分視場相關聯之某些光學通道,例如以用於達成超解析度之目的及/或用於增大由通道用來掃描對應部分視場之解析度。此群組內之光學通道接著將平行地延伸(例如,在光束偏轉之前),且可藉由一個刻面偏轉至部分視場上。有利地,一個群組之通道的影像感測器之像素影像將位於此群組之另一通道之影像感測器之像素的影像之間的中間位置。
舉例而言,即使不具有任何超解析度目的,而僅同於立體觀測目的,其中直接鄰近通道之群組全面覆蓋總視場(其中部分視場在線延伸方向上)的實施亦係可實行的,且互相直接鄰近通道之另一群組(對於其部分)全面覆蓋總視場。
以上實施例亦可實施為多孔徑成像器件及/或包含此多孔徑成像器件、特定地具有單線通道配置之器件的形式,其中每一通道傳送總視場之部分視場且其中部分視場部分地重疊。包含用於3D成像之立體、三重、四重等設計的若干此等多孔徑成像器件的設計係可能的。在此情形下,大部分模組可實施為一條相鄰線。相鄰線可受 益於相同致動器及共用光束偏轉元件。可能存在於光學路徑內之一或多個放大基體可跨越整個線延伸,此可形成立體、三重、四重設計。可使用超解析度方法,若干通道成像相同的部分影像區域。光軸可在已不具有任何光束偏轉裝置之情況下以發散方式延伸,使得需要光束偏轉單元上之更少刻面。該等刻面將接著有利地僅展現一個角分量。影像感測器可在一個部件中,包含僅一個相鄰像素矩陣或若干間雜像素矩陣。影像感測器可由彼此鄰近地配置於印刷電路板上之許多部分感測器組成。可組配自動對焦驅動機,以使得光束偏轉元件與光學件同步地移動或閒置。
原則上,可配置包括影像感測器、成像光學件及鏡面陣列的任意數目個子模組。子模組亦可組配為系統。舉例而言,子模組或系統可安裝於殼體內,諸如智慧型電話。該等系統可佈置成一或多個線及/或列且處於任何所要位置。舉例而言,兩個成像器件16可配置於殼體12內以便實現視場之立體擷取。
根據其他實施例,裝置70包括其他多孔徑成像器件16,使得總視場60可藉助於超過兩個多孔徑成像器件進行掃描。此實現數個部分重疊的擷取總欄位之通道,此係因為該等通道之檢視方向被逐個通道經調適。為了以立體方式或以包含較高階之方式擷取總視場,通道之至少一個其他佈置可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來佈置及/或具有所描述之通道佈置,其呈精確地一條線或單獨模組之形狀。此意味單線陣列可以多線方式佈置有另一 線;光學通道之該另一線可與另一多孔徑成像器件相關聯。另一線之光學通道亦可捕獲分別重疊之部分區域且一起覆蓋總視場。此實現陣列攝影機之立體、三重、四重等結構,該等陣列攝影機由在其子群組內部分重疊且覆蓋總視場之通道構成。
換言之,包含單線通道佈置之多孔徑攝影機可包括彼此鄰近地佈置且分別傳輸或捕獲總視場之部分的若干光學通道。根據實施例,鏡面(光束偏轉構件)可在成像透鏡之前有利地佈置,該鏡面可用於光束偏轉及可促成降低安裝高度。與逐通道調適之鏡面(諸如刻面鏡面)組合,舉例而言,其中刻面可為平面或展現任何類型之曲率或具備自由形式表面,以基本上相同之方式構造通道之成像光學件可係有利的,而鏡面陣列之個別刻面由通道之檢視方向影響或預定義。與平面鏡面(經組配為扁平的鏡面)組合,通道之成像光學件可不同地組配或實施,使得將產生不同檢視方向。偏轉鏡面(光束偏轉器件)可樞轉;旋轉軸線可垂直於光學通道(亦即,與通道之線延伸方向平行)延伸。兩側面上之偏轉鏡面可具有反射性;金屬或電介質層或層序列可經佈置以獲得反射性。鏡面之旋轉或平移移位沿兩個或若干方向可係類似或穩定的。穩定可理解為意謂施加力以達成沿經預測方向之運動;在該力減小時,此可導致光束偏轉構件之僵化或後向運動。
類似旋轉(旋轉運動52)可用於影像位置之一維自適應,其可理解為光學影像穩定。舉例而言,運動 經由僅幾度在此處為足夠,例如15°,10°或1°。沿兩個或若干方向穩定之鏡面之旋轉可用於切換攝影機檢視方向。一者可在(例如)顯示器之前面、相鄰及後面的檢視方向之間切換。類似移動或位置及沿兩個/若干方向穩定之移動或位置可組合,亦即,可重疊。舉例而言,可用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包括僅一個成像器件之結構替換發現用於使用具有朝向前面及朝向後面之不同檢視方向的兩個攝影機之攜帶型裝置(諸如智能電話)之解決方案。不同於已知解決方案,結構可經特徵化,例如,檢視窗配置於在同一位置處具有前及後檢視方向之攝影機的殼體內,亦即以相對方式佈置在上部或下部殼體蓋。經佈置用於光束通路之殼體蓋之區域可為透明的且可由玻璃及/或聚合物(在使用可見光之情況下)構成或包括玻璃及/或聚合物。
即使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已經意義上描述裝置具有第一及第二操作狀態,其他操作狀態可根據其他實施例佈置,以用於捕獲其他視場(亦即,至少一第三視場)。
即使一些態樣已在裝置之上下文內描述,但應理解,該等態樣亦表示對應方法之描述,使得裝置之區塊或結構組件亦被理解為對應方法步驟或方法步驟之特徵。藉由與此類似,結合方法步驟所描述或描述為方法步驟之態樣亦表示對應裝置之特徵之對應區塊或細節的描述。
上述實施例僅表示本發明之原理之說明。 應理解,其他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配置及細節之修改及變化。此係希望本發明僅受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限制,而不受本文中借助於對實施例之描述及論述已呈現之特定細節限制的原因。
10‧‧‧攜帶型裝置
12‧‧‧殼體
13a、13b‧‧‧主側面
14a、14b‧‧‧透明區域
15a、15b‧‧‧次正面
16‧‧‧成像器件
18‧‧‧光束偏轉構件
19‧‧‧影像捕獲構件
22、22a、22b‧‧‧光學路徑
24a、24b‧‧‧隔膜
26‧‧‧平移運動
28‧‧‧旋轉運動

Claims (17)

  1. 一種裝置包含:一殼體,其具有一第一透明區域及一第二透明區域;一多孔徑成像器件,其佈置於該殼體內部且包括光束偏轉構件;一第一隔膜及一第二隔膜;攜帶型裝置,其具有一第一操作狀態及一第二操作狀態;其中在該第一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一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一透明區域且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二透明區域;以及其中在該第二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該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二透明區域且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一透明區域。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隔膜及/或該第二隔膜形成為一電致變色隔膜。
  3.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隔膜及該第二隔膜對於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至少兩個光學通道有效。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經組配為一攜帶型裝置。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該行動裝置包括一顯示器及佈置於該顯示器之一區域中之該第一隔膜或該第二隔膜。
  6.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顯示器之資訊可至少週期性地呈現於該顯示器之一區域中,該第一或該第二隔膜佈置於該區域中。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殼體形成為扁平的,且其中沿一第一殼體方向之至少一第一延伸部及沿一第二殼體方向之一第二延伸部包含至少三倍之沿一第三殼 體方向之一第三延伸部的尺寸。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透明區域及該第二透明區域經相對地佈置。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透明區域及該第二透明區域經佈置於該殼體之至少一個主側面中。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該多孔徑成像器件包含鄰近佈置之光學通道之單線陣列。
  11. 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中該光束偏轉構件包含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該等光束偏轉構件可沿該單線陣列之一線延伸方向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平移可移動,該光束偏轉構件經組配使得其取決於其是否定位於該第一位置或該第二位置中而使各光學通道之該光學路徑偏轉至彼此不同的方向上。
  12.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多孔徑成像器件進一步包含藉由產生該光束偏轉構件之一旋轉運動維持沿一影像軸線之影像穩定的一光學影像穩定器。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多孔徑成像器件,該裝置經組配以至少立體地捕獲一全視場。
  1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多孔徑成像器件包含用於改變一焦點之聚焦構件,該聚焦構件包括用於提供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之一光學件與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一影像感測器之間的一相對運動之一致動器。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聚焦構件經組配以在執行該光束偏轉構件之一運動時(與該相對運動同時)執行該相對運動。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多孔 徑成像器件包括一透明載體,其中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光學通道穿越該光束偏轉構件與該多孔徑成像器件之一影像感測器之間的該透明載體。
  17. 一種提供一裝置之方法,其包含:提供具有一第一透明區域及一第二透明區域之一殼體;將包括光束偏轉構件之一多孔徑成像器件佈置於該殼體內部;佈置一第一隔膜及一第二隔膜;使得該攜帶型裝置具有一第一操作狀態及一第二操作狀態;使得在該第一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成像器件之一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一透明區域且該第二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二透明區域;以及使得在該第二操作狀態下,該光束偏轉構件使該成像器件之該光學路徑偏轉使得其穿過該第二透明區域且該第一隔膜至少部分光學地關閉該第一透明區域。
TW105126428A 2015-08-19 2016-08-18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31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2015215841.1 2015-08-19
DE102015215841.1A DE102015215841B4 (de) 2015-08-19 2015-08-19 Vorrichtung mit einer Multikanalabbild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993A true TW201713993A (zh) 2017-04-16
TWI631374B TWI631374B (zh) 2018-08-01

Family

ID=5689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428A TWI631374B (zh) 2015-08-19 2016-08-18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0617B2 (zh)
EP (1) EP3338133B1 (zh)
JP (1) JP6832344B2 (zh)
KR (1) KR102072693B1 (zh)
CN (1) CN108351497B (zh)
DE (1) DE102015215841B4 (zh)
ES (1) ES2814351T3 (zh)
TW (1) TWI631374B (zh)
WO (1) WO20170293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480B (zh) * 2018-12-10 2021-10-11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多通道成像裝置及具有多孔徑成像裝置之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0287A1 (de) 2016-01-13 2017-07-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e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und Abbildungssystem
DE102017204035B3 (de) * 2017-03-10 2018-09-1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Abbil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DE102017206429A1 (de) * 2017-04-13 2018-10-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Abbil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DE102017206442B4 (de) 2017-04-13 2021-01-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zur Abbildung von Teilgesichtsfeldern,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derselben
DE102017208709B3 (de) 2017-05-23 2018-10-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DE102017211586A1 (de) 2017-07-06 2019-01-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mit geringer falschlichtempfindlichkeit, abbil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US10996713B2 (en)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17216172A1 (de) 2017-09-13 2019-03-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mit geringer bauhöhe und umschaltbarer blickrichtung, abbild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DE102018202707A1 (de) 2018-02-22 2019-08-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rzeugung von Panoramabildern
DE102018222861A1 (de) 2018-12-21 2020-06-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mit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zum Akkumulieren von Bildinformation
DE102018222865A1 (de) 2018-12-21 2020-06-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mit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Tiefenkarte
DE102019204075B4 (de) 2019-03-25 2022-03-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mit einer Multiaperturabbildungs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Tiefenkarte
CN110767143B (zh) * 2019-10-08 2023-06-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设备
KR102391578B1 (ko) * 2020-06-30 2022-04-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모듈을 구비한 전자장치
CN112008356B (zh) * 2020-08-27 2022-05-24 无锡奥普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泵源壳体内的反射镜自动装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5368B1 (en) * 1996-01-31 2003-06-10 Psc Scanning, Inc. Multiple aperture data reader for multi-mode operation
JP2001268416A (ja) * 2000-03-15 2001-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反射型撮像装置
US6992699B1 (en) * 2000-08-02 2006-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amera device with selectable image paths
JP2002171430A (ja) * 2000-11-30 2002-06-14 Canon Inc 複眼撮像系、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06030644A1 (ja) * 2004-09-14 2006-03-2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カメラ及びそのカメラを組み込んだ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15350A (ja) * 2005-02-04 2006-08-17 Sharp Corp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
JP2008533728A (ja) * 2005-03-15 2008-08-21 カール・ツァイス・エスエムティー・アーゲー 投影露光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投影露光システム
JP2007116361A (ja) * 2005-10-19 2007-05-10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及び撮像装置
US20100045773A1 (en) * 2007-11-06 2010-02-25 Ritchey Kurtis J Panoramic adapter system and method with spherical field-of-view coverage
JP2008180773A (ja) * 2007-01-23 2008-08-07 Nik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光学機器
JP5415820B2 (ja) * 2009-05-12 2014-02-1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1239207A (ja) * 2010-05-11 2011-11-24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撮像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832526B1 (ko) * 2010-08-05 2018-04-13 오르보테크 엘티디. 조명 시스템
CN102370456A (zh) * 2010-08-09 2012-03-14 明达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
CN102736368A (zh) * 2011-04-15 2012-10-17 西安友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照相、摄像机一体式结构
US20140055624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witchable camera mirror apparatus
US10740696B2 (en) 2012-08-24 2020-08-11 Espec Software, Llc. Compliance management
JP2014052335A (ja) * 2012-09-10 2014-03-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ステレオカメラ装置
US9398264B2 (en) * 2012-10-19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mera system using folded optics
CN109120823B (zh) * 2013-08-01 2020-07-14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聚焦的纤薄多孔径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9549127B2 (en) * 2013-10-18 2017-01-17 Light Labs Inc. Image captur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DE102014213371B3 (de) * 2014-07-09 2015-08-0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eines objektbereich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480B (zh) * 2018-12-10 2021-10-11 弗勞恩霍夫爾協會 多通道成像裝置及具有多孔徑成像裝置之裝置
US11611736B2 (en) 2018-12-10 2023-03-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ulti-aperture imaging device with a wavelength-specific beam deflector and device having such a multi-aperture imag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9375A1 (de) 2017-02-23
JP2018533038A (ja) 2018-11-08
DE102015215841B4 (de) 2017-06-01
EP3338133B1 (de) 2020-06-03
CN108351497B (zh) 2021-03-09
ES2814351T3 (es) 2021-03-26
US10560617B2 (en) 2020-02-11
JP6832344B2 (ja) 2021-02-24
US20180198963A1 (en) 2018-07-12
KR102072693B1 (ko) 2020-03-02
EP3338133A1 (de) 2018-06-27
TWI631374B (zh) 2018-08-01
DE102015215841A1 (de) 2017-02-23
KR20180043302A (ko) 2018-04-27
CN108351497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374B (zh) 包含多通道成像器件之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016273B2 (en) Device comprising a multi-aperture imaging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 total field of view
KR102124774B1 (ko) 채널 특정 조정 가능성을 갖는 다중 조리개 이미징 디바이스
KR102047014B1 (ko) 멀티-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 이미징 시스템 및 멀티-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TWI631370B (zh) 多孔徑成像裝置、可攜式裝置、及製造多孔徑成像裝置之方法
TW201740161A (zh) 多孔徑成像裝置、成像系統及用以拍攝標的區域之方法
JP2018527829A (ja) 光学基板を有するマルチ開口撮像装置
TWI686623B (zh) 多孔徑成像裝置、成像系統和提供多孔徑成像裝置的方法
KR20190121853A (ko) 다중­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 이미징 시스템 및 다중­개구 이미징 디바이스를 이용가능하게 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3227867B (zh) 多通道成像设备和具有多孔径成像设备的设备
TWI754907B (zh) 用以產生深度圖之包含多光圈影像裝置之裝置
TWI747315B (zh) 多通道成像裝置及具有多孔徑成像裝置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