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0157A - 杯套結構 - Google Patents

杯套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0157A
TW201710157A TW104130338A TW104130338A TW201710157A TW 201710157 A TW201710157 A TW 201710157A TW 104130338 A TW104130338 A TW 104130338A TW 104130338 A TW104130338 A TW 104130338A TW 201710157 A TW201710157 A TW 2017101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accommodating space
bendable
bending lin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0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5277B (zh
Inventor
林錦漢
Original Assignee
林錦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錦漢 filed Critical 林錦漢
Priority to TW104130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252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0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0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277B/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杯套結構;特別關於一種杯套結構,該杯套結構係使用一板材,將該板材兩側相對邊以黏貼、交扣或採一體成型之方式相連接,使該板材圈圍出一容置空間,該板材上至少設有一道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形成一可彎折區域,該可彎折區域未經彎折時,該容置空間可容置特定口徑之容器,將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可彎折區域上緣與該板材共同圈圍出一較小容置空間,以適切容置較小口徑或不規則外型之容器;該可彎折區域經彎折後,該板材於彎折方向反側形成一凸出之部位,該凸出之部位可局部提升該板材之隔熱效果與增加整體外形之變化者。

Description

杯套結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杯套結構;特別關於一種杯套結構,該杯套結構係使用一板材,將該板材兩側相對邊以黏貼、交扣或採一體成型之方式相連接,使該板材圈圍出一容置空間,該板材上至少設有一道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形成一可彎折區域,該可彎折區域未經彎折時,該容置空間可容置特定口徑之容器,將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可彎折區域上緣與該板材共同圈圍出一較小容置空間,以適切容置較小口徑或不規則外型之容器;該可彎折區域經彎折後,該板材於彎折方向反側形成一凸出之部位,該凸出之部位可局部提升該板材之隔熱效果與增加整體外形之變化者。
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請參考第58圖,其杯套上緣孔徑需大於容置容器底部口徑,並小於容置容器頂部口徑,且其杯套下緣孔徑需大於容置容器底部口徑,杯套才得以套置於容置容器外側適當位置,使該容置容器不會從杯套中鬆脫掉落,並使杯套上緣不超出容置容器上緣,然而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無法適切使用於頂部口徑小於容置空間上緣孔徑之容置容器;請參考第59圖,若將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使用於相同口徑但較小容量之容置容器,則該杯套上緣或下緣與容置容器間易產生間隙,該 間隙易使較小口徑容器於杯套中晃動而不利於使用者握持;請參考第60圖,若將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使用於較小口徑之容置容器,可能使杯套上緣超出較小口徑之容置容器上緣,造成使用者飲用困難;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必須改變其所使用之板材材質或規格,方能提升隔熱效果;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外型亦較單調,難以製作具立體感之外型變化;綜上所述,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仍存有相當之改善空間。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杯套結構;特別關於一種杯套結構,該杯套結構係使用一板材,將該板材兩側相對邊以黏貼、交扣或採一體成型之方式相連接,使該板材圈圍出一容置空間,該板材上至少設有一道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形成一可彎折區域,該可彎折區域未經彎折時,該容置空間可容置特定口徑之容器,將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可彎折區域上緣與該板材共同圈圍出一較小容置空間,以適切容置較小口徑或不規則外型之容器;該可彎折區域經彎折後,該板材於彎折方向反側形成一凸出之部位,該凸出之部位可局部提升該板材之隔熱效果與增加整體外形之變化者。
前述杯套結構,可於該板材上設置一道以上相間隔之彎折線,使各該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形成一個或數個相間隔之可彎折區域,使用時可選擇彎折單一可彎折區域,或同時彎折數個可彎折區域,以達到容置多種不同口徑容器之目的者。
A‧‧‧板材
A’‧‧‧板材上緣
A”‧‧‧板材下緣
A1‧‧‧板材折線
A2‧‧‧板材連接省略線
B‧‧‧第一容置空間
B1‧‧‧第二容置空間
B2‧‧‧第三容置空間
C‧‧‧第一彎折線
C1‧‧‧第二彎折線
C2‧‧‧第三彎折線
C3‧‧‧第四彎折線
D‧‧‧第一可彎折區域
D’‧‧‧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
D1‧‧‧第二可彎折區域
D1’‧‧‧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
D2‧‧‧第三可彎折區域
D2’‧‧‧第三可彎折區域上緣
D3‧‧‧第四可彎折區域
D3’‧‧‧第四可彎折區域上緣
E‧‧‧切割縫
E’‧‧‧切割縫上緣
E”‧‧‧切割縫下緣
F‧‧‧功能切割縫
F1‧‧‧功能切割縫
G‧‧‧第一容置容器
G’‧‧‧第一容置容器上緣
G”‧‧‧第一容置容器下緣
G1‧‧‧第二容置容器
G1’‧‧‧第二容置容器上緣
G1”‧‧‧第二容置容器下緣
G2‧‧‧第三容置容器
G2’‧‧‧第三容置容器上緣
G2”‧‧‧第三容置容器下緣
H‧‧‧第一附屬物品
H1‧‧‧第二附屬物品
第1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第2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3圖是一對應第4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圖是一對應第6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6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7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第8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9圖是一對應第10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0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1圖是一對應第12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2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 第13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第14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15圖是一對應第16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6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7圖是一對應第18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8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19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第20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21圖是一對應第22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22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23圖是一對應第24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24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 第25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第26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27圖是一對應第28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28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29圖是一對應第30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30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31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第32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33圖是一對應第34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34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35圖是一對應第36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36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 第37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第38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39圖是一對應第40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0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1圖是一對應第42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2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三使用狀態;第43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第44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45圖是一對應第46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6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47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九較佳實施例;第48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49圖是一對應第50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九較佳 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0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1圖是一展開圖,說明本發明之第十較佳實施例;第52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第53圖是一對應第54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4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5圖是一對應第56圖之俯視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6圖是一側面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7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第十較佳實施例放置附屬物品後之第二使用狀態;第58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使用於合適口徑容器之狀態;第59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使用於同口徑較小容量容器之狀態;第60圖是一正面透視圖,說明傳統環形的杯套結構使用於較小口徑容器之狀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十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其中板材兩端之連接方式不影響本杯套結構之使用,故以省略線A2簡化之;其中所述各容器之口徑大小為第一容置容器G大於第二容置容器G1大於第三容置容器G2。
參閱第1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本杯套結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
參閱第2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3圖、第4圖、第5圖及第6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定義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 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而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並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
參閱第7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板材A增加一切割縫E,該切割縫E之兩端點分別連接 於第一彎折線C與第二彎折線C1之下方端點,使本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具有外型上之變化;本杯套結構第二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切割縫E與第二彎折線C1,該第一彎折線C、切割縫E、第二彎折線C1與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
參閱第8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將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9圖、第10圖、第11圖及第12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與第二彎折線C1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並於該可彎折區域D底部之切割線上緣E’處形成一開口、於板材A上之切割線下緣E”處形成一凸出部位,該凸出部位大小與該開口大小相當,且恰可封閉該開口;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與第二彎折線C1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 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產生一張力,而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及切割縫下緣E”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切割縫E之樣式,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弧形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置容器外形做不同造型之表現,其數量亦可於第一可彎折區域D之範圍內以複數形式呈現。
參閱第13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 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增加一切割縫E,該切割縫E之二端點分別連接於第一彎折線C之上方二端點,使本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具有外型上之變化;本杯套結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與一切割縫E,該第一彎折線C與切割縫E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其中切割縫下緣E”即為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
參閱第14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15圖、第16圖、第17圖及第18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切割縫上緣E’下方呈現一開口,該開口大小與第一可彎折區域D相當,且第一可彎折區域D恰可封閉該開口,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 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與第二彎折線C1產生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切割縫E與板材上緣A’之間的板材A呈現一圓弧形帶狀外凸之狀態,且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亦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各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隔熱間隙,各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各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切割縫E之樣式,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弧形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器外形做不同造型之表現,其數量亦可於第一可彎折區域D之範圍內以複數形式呈現。
參閱第19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 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該板材A上增加二道板材折線A1,該二道板材折線A1之作用,在於使杯套易於壓平以平整收納,其中一道板材折線A1並通過第一彎折線C,使本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具有外型上之變化;本杯套結構第四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二道板材折線A1與第一彎折線C,其中一道板材折線A1並通過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
參閱第20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21圖、第22圖、第23圖及第24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 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迫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因受板材折線A1之彎折,而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錐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
參閱第25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四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可彎折區域上緣D’上設置一內凹切口,該內凹切口之作用,主要為縮減第一可彎折區域D或改變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之形狀,用以調整第二容置空間B1之容置範圍,以切合第二容置容器G1之口徑或外型,其中一道板材 折線A1並通過第一彎折線C與可彎折區域上緣D’上之內凹切口;本杯套結構第五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二道板材折線A1與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並設有一內凹切口。
參閱第26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27圖、第28圖、第29圖及第30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受板材折線A1彎折之第一 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錐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內凹切口之樣式,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弧形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置容器外形做不同造型之表現,其數量亦可於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之範圍內以複數形式呈現。
參閱第31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五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可彎折區域上緣D’上設置二道內凹切口,該二道內凹切口之作用,主要為縮減第一可彎折區域D並調整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之形狀,用以調整第二容置空間B1之容置範圍與形狀,以切合第二容置容器G1之口徑或外型,其中一道板材折線A1並通過第一彎折線C與可彎折區域上緣 D’;本杯套結構第六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二道板材折線A1與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其上並設有二道內凹切口。
參閱第32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33圖、第34圖、第35圖及第36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且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上設置之二道內內凹切口恰可封閉該第二容置容器凹陷處之外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 使受板材折線A1彎折之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並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錐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內凹切口之樣式,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弧形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置容器外形做不同造型之表現,其數量亦可於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之範圍內以複數形式呈現。
參閱第37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本杯套結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相間隔之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該第二彎折線C1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二可彎折區域D1與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
參閱第38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39圖及第40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參閱第41圖及第42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第三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 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可彎折區域D1沿第二彎折線C1向第二容置空間B1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及該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三容置空間B2;將第三容置容器G2由上而下置入第三容置空間B2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及第二可彎折區域D1分別受第三容置容器G2側壁之推擠,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第二可彎折區域D1沿第二彎折線C1向下彎折,使第三容置空間B2彎曲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可迫緊第三容置容器G2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及該第二可彎折區域D1因受第三容置容器G2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與第二彎折線C1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及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三容置容器G2,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使第二彎折線C1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各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與第三容置容器G2側壁間形成一隔熱間隙、第二彎折線C1下方範圍之板材A與第三容置容器G2側壁間形成一隔熱間隙,各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各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該可彎折區域沿與其相連接之彎折線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此彎折線之製作;該第一彎折線C及第二彎折線C1之配置位置亦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的對稱配置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置容器外形做不同位置配置之表現。
參閱第43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板材上緣A’呈現波浪形變化,主要在表現本杯套結構外形改變之狀態;本杯套結構第八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該板材上緣A’呈現波浪形變化,該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
參閱第44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將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 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45圖及第46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產生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本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 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上緣A’之外形變化,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波浪形為限,實施部位亦不以板材上緣A’為限,而可依設計或容置容器外形做不同樣式與實施部位之表現。
參閱第47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本杯套結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第三彎折線C2、第四彎折線C3;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第二彎折線C1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二可彎折區域D1與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第三彎折線C2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三可彎折區域D2與第三可彎折區域上緣D2’、第四彎折線C3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四可彎折區域D3與第四可彎折區域上緣D3’。
參閱第48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49圖及第50圖,為本杯套結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將第二可彎折區域D1沿第二彎折線C1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將第三可彎折區域D2沿第三彎折線C2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將第四可彎折區域D3沿第四彎折線C3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第三可彎折區域上緣D2’、第四可彎折區域上緣D3’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第二可彎折區域D1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二彎折線C1向下彎折、第三可彎折區域D2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三彎折線C2向下彎折、第四可彎折區域D3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四彎折線C3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第二可彎折區域上緣D1’、第三可彎折區域上緣D2’、第四可彎折區域上緣D3’可共同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該第二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二彎折線C1產生一張力、該第三可彎折區域D2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 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三彎折線C2產生一張力、該第四可彎折區域D3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四彎折線C3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第三彎折線C2、第四彎折線C3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使第二彎折線C1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使第三彎折線C2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使第四彎折線C3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各該彎折線間之板材上緣A’內縮至服貼於該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各該彎折線範圍之板材A並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相連通之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由各該彎折線分別向該板材上緣A’及板材下緣A”遞減,該相連通之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整體杯套結構之隔熱效果。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第三彎折線C2、第四彎折線C3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各該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第三彎折線C2、第四 彎折線C3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各該可彎折區域沿與之相連接之各該彎折線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第二彎折線C1、第三彎折線C2、第四彎折線C3之製作。
參閱第51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展開圖,其整體結構大致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於第一可彎折區域D上設置功能切割縫H以便於第二使用狀態下容置第一附屬物品、設置功能切割縫H1以便於第二使用狀態下容置第二附屬物品;本杯套結構第十較佳實施例為一板材A,其上設有第一彎折線C,該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上緣A’共同定義出第一可彎折區域D與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上並設有功能切割縫H及功能切割縫H1。
參閱第52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一使用狀態,板材A兩側相對邊相連接後,該板材A可圈圍出第一容置空間B,將第一容置容器G由上而下置入第一容置空間B時,該第一容置空間B可適切容置第一容置容器G。
參閱第53圖、第54圖、第55圖及第56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將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向第一容置空間B彎折後,該 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與板材A共同圈圍出第二容置空間B1,將第二容置容器G1由上而下置入第二容置空間B1時,第一可彎折區域D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推擠而沿第一彎折線C向下彎折,使第二容置空間B1變形至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迫緊第二容置容器G1之側壁;該第一可彎折區域D因受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擠壓,而向第一彎折線C產生一張力,使第一彎折線C與該板材A共同產生一內聚力,該內聚力使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D’可適切固定第二容置容器G1,並使第一彎折線C下方範圍之板材A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A與第二容置容器G1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
參閱第57圖,為本杯套結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第二使用狀態置入第一附屬物品及第二附屬物品後之正面透視圖,顯示第一附屬物品H之凸出部位透過功能切割縫F,使第一附屬物品H固定於可彎折區域D之狀態,及第二附屬物品H1透過功能切割縫F1,使第二附屬物品H1固定於可彎折區域D之狀態。
其中,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板材A之材質,包括但不限於紙板、瓦楞紙、塑料、發泡材質、羊毛氈......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具撓折性之材質,皆可適用於板材A之材質;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壓 凹、軋凸、點斷、局部軋斷、齒刀……等工法單獨或混合使用;該第一彎折線C之樣式包括但不限於弧形、不規則路徑、對稱路徑、非對稱路徑......等單獨或混合使用,大凡可使第一可彎折區域D沿第一彎折線C彎折之樣式,均可適用於第一彎折線C之製作;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功能切割縫之樣式,不以本較佳實施例中之弧形為限,而可依設計或附屬物品之外形做不同之表現,其數量亦可於第一可彎折區域D之範圍內以單一或複數形式呈現。
綜上所述,本杯套結構是由一板材兩側相對邊相連接或一體成型而圈圍出一容置空間,該板材所圈圍之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特定口徑之容器;該板材上並至少設有一道彎折線,該彎折線至少可圈圍出一可彎折區域,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與其相連接之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可圈圍出一較小容置空間,該較小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並加以固定,並使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或錐形外凸之狀態,該圓弧形或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可形成一隔熱間隙,該隔熱間隙可大幅提升該圓弧形或錐形外凸範圍之隔熱效果;本杯套結構於使用上可依設計容置多種口徑之容器,且可適切使用於部分特殊造型之容器,並可做出不同以往之造型變化或立體呈現,更能提升局部或整體隔熱之效果,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修飾與混用,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A‧‧‧板材
A1‧‧‧板材上緣
A2‧‧‧板材下緣
B1‧‧‧第二容置空間
C‧‧‧第一彎折線
D‧‧‧第一可彎折區域
D’‧‧‧第一可彎折區域上緣
G1‧‧‧第二容器
G1’‧‧‧第二容器上緣
G1”‧‧‧第二容器下緣

Claims (12)

  1. 一種杯套結構,包含:一板材,將該板材兩側相對邊相連接或一體成型而圈圍出一容置空間,該板材所圈圍之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特定口徑之容器;及該板材上至少設有一道彎折線,該彎折線可於該板材上圈圍出一可彎折區域,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與其相連接之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及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及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或錐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圓弧形或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隔熱間隙。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一道彎折線,該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並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杯套結構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二道相間隔之彎折線及一道連接該二道彎折線之切割縫,該二道彎折線與該切割縫於該板材上共同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與該切割縫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使該可彎折區域底部形成一開口,並於板材上形成一凸出部位,該凸出部位大小與該開口大小相當,且恰可封閉該開口,並使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一道彎折線及一道連接該彎折線頂部二端點之切割縫,該彎折線與該切割縫於板材上共同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於板材上形成一部分相連之開口部位,該部分相連之開口部位大小與該可彎折區域大小相當,且該可彎折區域恰可封閉該部分相連之開口部位,此時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 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一道彎折線及二道相間隔之板材折線,其中一道板材折線並通過該道彎折線,該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一道彎折線及二道相間隔之板材折線,其中一道板材折線並通過該道彎折線,該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上緣並設有一內凹切口;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此時該內凹切口恰可傾斜地服貼於該較小口徑之容器之外壁對應位置;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一道彎折線及二道相間隔之板材折線,其中一道板材折 線並穿過該道彎折線,該彎折線於板材上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上緣並設有二道相連接之內凹切口;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二道相連切之內凹切口並洽可傾斜地服貼於該較小口徑容器內凹之外壁對應位置;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錐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錐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二道相間隔之彎折線,該二道相間隔之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分別圈圍出二可彎折區域,並使該二可彎折區域分別可沿與其相連接之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將其中一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已彎折之可彎折區域相連接之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將二可彎折區域同時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一更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更小口徑之容器時,該二道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各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 使該二處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各形成一隔熱間隙。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緣呈現不規則波浪形樣式,該板材上並設有一道彎折線,該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定義出一可彎折區域,並使該可彎折區域可沿該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該可彎折區域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時,該彎折線下方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該圓弧形外凸範圍之板材與容置容器側壁之間形成一隔熱間隙。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板材上設有四道相間隔之彎折線,該四道彎折線於該板材上分別定義出四個相間隔的可彎折區域,並使該四個可彎折區域分別可沿與其相連接之彎折線向容置空間彎折;各該可彎折區域同時向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容置空間可適切容置較小口徑之容器;該容置空間於容置較小口徑容器時,各該可彎折區域之彎折線範圍之板材呈現圓弧形外凸之狀態,並使各該彎折線間之板材上緣內縮至服貼於該口徑較小容器之外壁,各該彎折線範圍之板材與較小口徑容器之側壁間並形成一相連通之隔熱間隙;該相連通之隔熱間隙由各該彎折線分別向該板材上緣及下緣遞減至該板材服貼於該口徑較小容器之外壁。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杯套結構,其中該可彎折區域範圍內設置有至少一道切割縫;該可彎折區域向該容置空間彎折後,該切割縫可容置其他附屬物品。
TW104130338A 2015-09-14 2015-09-14 杯套結構 TWI625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338A TWI625277B (zh) 2015-09-14 2015-09-14 杯套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338A TWI625277B (zh) 2015-09-14 2015-09-14 杯套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0157A true TW201710157A (zh) 2017-03-16
TWI625277B TWI625277B (zh) 2018-06-01

Family

ID=5877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0338A TWI625277B (zh) 2015-09-14 2015-09-14 杯套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2527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11058C (en) * 1999-06-07 2002-01-08 George E. Sarson Disposable cup with spill resistant lid
US6286754B1 (en) * 2001-03-14 2001-09-11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Paperboard cup holder
US9717356B2 (en) * 2012-04-13 2017-08-01 Tai-Her Yang Anti-loose thermal insulation cup sleeve with reverse damp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5277B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86754B1 (en) Paperboard cup holder
US8668109B2 (en) Sleeve for beverage cups
CA2822386C (en) Foldable container sleeve
EA019197B1 (ru)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мороженого в коническом вафельном рукавчике
JP2010149931A (ja) 紙コップ、及び紙コップを作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20170295969A1 (en) Insulating cup
KR101702314B1 (ko) 일회용 컵슬리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926099B2 (en) Cup sleeve with coaster
US20120228371A1 (en) Spreadable box
US20070164041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insula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TW201710157A (zh) 杯套結構
TWM524145U (zh) 杯套結構
JP2001192015A (ja) 紙製断熱カップ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246492B2 (ja) 複合カップ容器
JP5235041B1 (ja) 包装容器
JP2014227176A (ja) 鏡餅セットおよびその包装体
KR101287978B1 (ko) 일회용 조리용기
JP2010064772A (ja) 複合カップ容器
JP3139506U (ja) 仕切り部材
KR200465741Y1 (ko) 일회용 종이컵
KR20150103441A (ko) 컵 커버
JP5278669B2 (ja) 紙製の包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24417B (zh) Insulated cup cover for fixing the lid
KR20140123266A (ko) 종이재질의 포장상자
TW201730053A (zh) 強迫紙纖維固定摺邊的方法及其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