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9041A -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9041A
TW201709041A TW104139907A TW104139907A TW201709041A TW 201709041 A TW201709041 A TW 201709041A TW 104139907 A TW104139907 A TW 104139907A TW 104139907 A TW104139907 A TW 104139907A TW 201709041 A TW201709041 A TW 2017090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apacitive sensing
sensing amount
detection result
touch ev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752B (zh
Inventor
陳長煦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9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9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7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06F3/041661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using detection at multiple resolutions, e.g. coarse and fine scanning; using detection within a limited area, e.g. object tracking windo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8Touchless 2D- 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without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the Z 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所述觸控偵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對觸控面板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以及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觸碰事件的狀態。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偵測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的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隨著觸控技術的發展進步,觸控面板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型電腦以及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的螢幕。觸控面板操作方便且直覺性高的特點,使其深受消費者喜愛而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趨勢。
以目前的電容式觸控技術而言,其可偵測觸控面板上的表面電容值變化,從而判斷是否有觸碰行為發生。在一般的觸控面板上,表面電容感應量會被設定成一致強度(例如,在一水平範圍內的差異程度小於一門檻值),以利用所述電容感應量的強度來判斷是否偵測到觸碰事件。請參照圖1及圖2,圖1及圖2分別是在習知的觸控面板上的電容感應量的示意圖。其中,圖1繪示出在觸控面板的每兩個偵測電極(未繪示)之間所產生的電容感應量110、120、130,且這些電容感應量110、120、130的強度一致。圖2則繪示出在觸控面板的每兩個偵測電極(未繪示)之間所產生的另一強度的電容感應量210、220、230。類似地,電容感應量210、220、230的強度一致。相對於圖1而言,圖2實施例中所使用的電容感應量210、220、230的強度可提供較高的觸控偵測的靈敏度。
然而,上述將電容感應量設定成一致強度的作法,僅能用以避免環境雜訊干擾觸控偵測的結果,而無法對觸控行為的按壓速度進行偵測。此外,儘管目前已有提出對於觸碰行為在觸控面板上的操作力度進行偵測的概念,但卻必須使用額外的感測元件才可實現。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其可準確偵測操作於觸控面板上的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藉此提升使用者的操作體驗,並使觸控裝置能有更多元的應用。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控偵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觸控面板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以及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觸碰事件的狀態。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觸控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觸控面板以及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耦接觸控面板。處理單元對觸控面板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以及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觸碰事件的狀態。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出的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其可對觸控面板設定至少兩種不同的電容感應量,以藉由第一、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對應不同的感測靈敏度來對觸碰事件進行偵測。如此一來,本發明實施例可藉由透過第一、第二電容感應量所分別獲得的偵測結果來判斷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而無需使用額外的感測元件,便可實現對於觸控行為的按壓速度的偵測。藉此,能夠提升使用者的操作體驗,並使觸控裝置具有更多元的應用。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觸控裝置300為具有運算功能的電子裝置,例如是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等,在此並不限制其範圍。觸控裝置300包括觸控面板310與處理單元320,其功能分述如下。
觸控面板310例如是由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顯示器、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或其他種類的顯示器,並與電容式、光學式、超音波式等觸控面板組合而成,其可同時提供顯示及觸控操作功能。
處理單元320例如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可控制觸控裝置300的整體運作,並且接收觸控面板310所提供的觸控資訊以進行處理,從而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所提出的觸控偵測方法。
此外,觸控裝置300還可包括儲存裝置(未繪示),且不限於此。儲存裝置可用以儲存資料(例如對於觸碰事件的偵測結果,或是處理單元320待傳送的報點及溝通資訊等)並且供處理單元320存取。儲存裝置例如是任意型式的固定式或可移動式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或其他類似裝置或這些裝置的組合。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且適用於圖3的觸控裝置300。以下即搭配圖3所示的各個元件來說明本方法的詳細步驟。
請同時參照圖3及圖4,在步驟S410中,處理單元320對觸控面板310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
具體而言,處理單元320可將第一電容感應量的強度設定為與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不同。特別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可大於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因此,藉由上述的強度差異,可使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進行觸控偵測的靈敏度高於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進行觸控偵測的靈敏度。
請參照圖5,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在觸控裝置上的電容感應量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可依照在觸控面板310上的不同區域而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510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520。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510的強度大於第二電容感應量520的強度。
進一步而言,第一電容感應量510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520可透過多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來進行設定。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310可包括使用不同的材料所形成的偵測電極,以利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介電常數的特性,從而實現設定不同電容感應量的需求。詳言之,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面板310可包括多個第一偵測電極以及多個第二偵測電極。第一偵測電極可由第一材料形成,且每兩個第一偵測電極之間可產生第一電容感應量510。至於第二偵測電極則可由第二材料形成,且每兩個第二偵測電極之間可產生第二電容感應量52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利用不同材料形成偵測電極的方式,可有效實現圖5所述依照在觸控面板310上的不同區域而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510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520的情況。
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由於電容感應量也受到偵測電極的介電層厚度、面積等其他因素影響,故應用本實施例者亦可依其設計需求而適應性地調整上述可能影響電容感應量的參數,藉此透過偵測電極在結構上的設計來對第一電容感應量510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520進行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還可透過韌體來調整觸控面板310的電容感應量,使觸控面板310可依序地依據不同的電容感應量來對觸控事件進行偵測。詳細來說,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可透過韌體對觸控面板310進行控制,以在一感測期間內調整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換言之,本實施例可透過韌體來調整觸控裝置300的偵測能力。此外,處理單元320也可以與上述類似的方式而透過軟體來對電容感應量進行調整,本發明對此不限制。
舉例來說,處理單元320例如可透過軟體或硬體的控制而對觸控面板310提供不同的輸入電壓,以利用不同的輸入電壓使觸控面板310對應產生不同的表面電容值,從而實現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的設定。具體而言,處理單元320可透過軟體或韌體以控制在感測期間內交替地提供第一輸入電壓以及第二輸入電壓至觸控面板310,以依據第一輸入電壓以及第二輸入電壓分別決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感測電壓的電壓值與第二感測電壓的電壓值不同。換句話說,本實施例透過軟體或韌體的控制來改變輸入電壓,並在時間軸上分別利用第一輸入電壓以及第二輸入電壓來切換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具有較高電壓值的輸入電壓例如可使電容感應量具有較大強度。
請繼續圖4的流程,在步驟S420中,處理單元320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以及,在步驟S430中,處理單元320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觸碰事件的狀態。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可依序地利用對應於較高偵測靈敏度的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對應於較低偵測靈敏度的第二電容感應量來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並分別產生對於觸碰事件的第一偵測結果以及第二偵測結果。藉此,透過對單一個觸碰事件產生多個偵測結果,處理單元320便可對上述偵測結果進一步進行分析或運算,以獲取與觸碰事件相關的更多觸控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可分別對應於觸控偵測的不同靈敏度,故可特別適用於與觸控面板310的相對距離有關的觸控偵測。例如,透過本實施例的觸控偵測方法,處理單元320可獲得觸碰事件相對於觸控面板310表面的移動速度等資訊。
在此以圖6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且適用於圖3的觸控裝置300。
請參照圖6,在步驟S610中,處理單元320對觸控面板310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步驟S610與圖4實施例中的步驟S410類似,故其細節請參照前述。
在步驟S620中,處理單元320判斷是否只有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當只有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時,在步驟S630中,處理單元320產生第一偵測結果,並在步驟S640中,處理單元320判斷是否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而當步驟S620的判斷結果為否,則處理單元320重複步驟S620,以持續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對觸碰事件進行偵測。
當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時,在步驟S650中,處理單元320產生第二偵測結果,以及在步驟S660中,處理單元320比較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之間的差異以計算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
另一方面,當處理單元320未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時,由於觸碰事件可能仍在進行中,故處理單元320可重複執行步驟S640,以持續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來偵測觸碰事件。其中,處理單元320可控制一計數器進行計時,以累計在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之後,步驟S640被重複執行所經過的時間(以下稱『累計時間』),並在步驟S670中,處理單元320判斷累計時間是否超過一預設時間。若累計時間未超過預設時間,則處理單元320回到步驟S640,並且持續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來對觸碰事件進行偵測。若累計時間超過預設時間,則處理單元320回到步驟S620,以重新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來進行觸控偵測。上述累計時間超過預設時間的情況例如是對應於觸碰事件並非按壓操作的情況。
以使用者將其手指進行按壓操作的觸碰事件為例,則在使用者的手指朝觸控面板310移動的過程中,手指可先被第一電容感應量所偵測,並隨著手指接近觸碰面板310,而接著被第二電容感應量所偵測。以觸控裝置300的角度而言,當處理單元320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上述觸碰事件時,處理單元320所產生的第一偵測結果可例如包括偵測到觸碰事件的第一時間。類似地,當處理單元320在之後更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上述觸碰事件時,處理單元320所產生的第二偵測結果則可例如包括偵測到觸碰事件的第二時間。因此,處理單元320便可比較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之間的差異,特別是,計算第一時間以及第二時間之間的時間差,並可例如利用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對應的感測範圍來獲得在上述時間差內手指的位置變化(例如移動距離),藉此計算出手指進行按下操作時所對應的速度。
需說明的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即,與速度成反比),當使用者以手指對觸控面板310的按壓操作時,其按壓過程一般可落在15至50毫秒(millisecond)。相對地,電容感應量的更新速度則例如可達5微秒(microsecond)。由此可見,本實施例可實現精確的時間計數,也因此能夠明確判斷出按壓操作所對應的速度及其變化。
此外,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對同一觸碰事件進行偵測,本發明實施例還可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藉以判斷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或無效觸碰事件,並進而避免觸控裝置300誤報點的問題。在此,有效觸碰事件例如是使用者對觸控面板310進行的按壓操作或其他觸碰操作,而無效觸碰事件則例如是因環境雜訊或其他因素導致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皆被觸發的情況。
在此以第一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大於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亦即相對於第二電容感應量而言,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進行觸控偵測的靈敏度較高(較容易被觸碰事件觸發)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具體而言,當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例如,使用者將其手指朝觸控面板310移動以進行按壓操作)時,處理單元320可先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強度較大)偵測到觸碰事件並產生第一偵測結果,接著再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強度較小)偵測到觸碰事件並產生第二偵測結果。換言之,處理單元320可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和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差異,判斷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當上述判斷結果為是時,即表示偵測到的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
另一方面,當觸碰事件為環境雜訊而導致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皆被觸發時(即,無效觸碰事件),處理單元320除了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以及產生第一偵測結果之外,也會同時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以及產生第二偵測結果。由此可見,環境雜訊雖然導致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皆被觸發,但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並非依序產生。
. 因此,透過上述判斷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的步驟,處理單元320便可得知此時偵測到的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或是無效觸碰,據以在偵測到有效觸碰事件時,輸出(例如位置、強度等)以執行報點動作,並在偵測到無效觸碰事件時,不輸出對應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即,不執行報點動作。
上述範例可以用圖7的步驟流程來表示。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且適用於圖3的觸控裝置300。
請參照圖7,在步驟S710中,處理單元320對觸控面板310設定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第一電容感應量與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在步驟S720中,處理單元320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觸碰事件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步驟S710、S720與圖4實施例中的步驟S410、S420類似,且步驟S720的詳細實施方式也例如與圖6實施例中的步驟S610~S650及S670類似,故其細節請參照前述。
在步驟S730中,處理單元320依據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之間的強度差異,判斷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當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依序產生時,在步驟S740中,處理單元320輸出對應於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至於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並非依序產生時,在步驟S750中,處理單元320判斷觸碰事件為無效觸碰事件,且不輸出對應於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實施例中,若觸碰事件為使用者誤觸而導致只有第一電容感應量被觸發(即,無效觸碰事件),此時,由於處理單元320只有透過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故也只有產生第一偵測結果,而並沒有產生第二偵測結果。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320也可依據前述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是否為依序產生的判斷條件,從而將此觸碰事件判斷為無效觸碰事件,且不輸出對應於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利用不同的電容感應量來偵測觸碰事件,並可有效避免因環境雜訊或是使用者誤觸而導致誤報點的問題。此外,在本發明實施例的設計下,在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觸碰事件後,只有在第二電容感應量(即,具有較小強度的電容感應量)也偵測到觸碰事件時,報點機制才會被觸發。上述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可例如與習知觸控面板上的電容感應量的強度一致。
從另一角度而言,處理單元320也可利用一預設時間區間,並依據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所對應的時間差(可相當於前述實施例中利用計數器所獲得的累計時間)是否落在上述的預設時間區間之內,從而判斷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或是無效觸碰事件。
詳言之,若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由於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為依序產生,故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之間應存在一時間差。而若觸碰事件為因環境雜訊或其他因素導致第一電容感應量及第二電容感應量皆被觸發的無效觸碰事件,則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所對應的時間差可視為0(可用以決定預設時間區間的下臨界值)。至於觸碰事件為使用者誤觸第一電容感應量所造成的無效觸碰事件,由於處理單元320並未透過第二電容感應量而偵測到觸碰事件,故也不會產生第二偵測結果。此時的情況與圖6實施例的步驟S670類似,因此,本實施例在此也可利用累計時間超過預設時間的條件來判斷觸碰事件為無效觸碰事件(即,累計時間可用以決定預設時間區間的上臨界值)。
基於上述,預設時間區間可例如是0到累計時間之間的時間區間,或可以是上述0到累計時間之間的部分時間區間(例如5毫秒至150毫秒,其可依實務上的需求而調整),且本實施例的處理單元320即可在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所對應的時間差落入預設時間區間之內時,判斷觸碰事件為有效觸碰事件,而當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所對應的時間差未落入預設時間區間之內時,判斷觸碰事件為無效觸碰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實施例僅以在觸控面板上設定兩種不同的電容感應量進行說明,但本發明所提出的觸控偵測方法也可適用於設定多種不同電容感應量以進行觸控偵測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出的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其可利用使用不同的材料所形成的偵測電極,或是透過韌體或軟體的控制以在不同時間對觸控面板的偵測能力進行調整,從而對觸控面板設定至少兩種不同的電容感應量,以藉由不同的感測靈敏度來對觸碰事件進行偵測。如此一來,本發明實施例可透過不同電容感應量所分別獲得的偵測結果來判斷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且無需使用額外的感測元件,便可實現對於觸控行為的按壓速度的偵測。此外,基於有效觸碰事件對應於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為依序發生的判斷機制,本發明實施例還可有效避免誤報點的問題。藉此,能夠提升使用者的操作體驗,並使觸控裝置具有更多元的應用。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130、210~230、510、520‧‧‧電容感應量
300‧‧‧觸控裝置
310‧‧‧觸控面板
320‧‧‧處理單元
S410~S430、S610~S670、S710~S750‧‧‧方法步驟
圖1及圖2分別是在習知的觸控面板上的電容感應量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裝置的方塊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在觸控裝置上的電容感應量的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觸控偵測方法的流程圖。
S410~S430‧‧‧方法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偵測方法,包括: 對一觸控面板設定一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一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該第一電容感應量與該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 依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一觸碰事件以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 依據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觸碰事件的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該觸碰事件以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的步驟包括: 判斷是否透過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 當透過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時,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並且判斷是否透過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以及 當透過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時,產生該第二偵測結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觸碰事件的狀態的步驟包括: 比較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之間的差異以計算該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大於該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依據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觸碰事件的狀態的步驟包括: 依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之間的強度差異,判斷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 當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依序產生時,輸出對應於該觸碰事件的一觸控信息;以及 當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並非依序產生時,判斷該觸碰事件為一無效觸碰事件,且不輸出對應於該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對該觸控面板設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的步驟包括: 透過一韌體對該觸控面板進行控制,以在一設定期間內調整該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偵測方法,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多個第一偵測電極以及多個第二偵測電極,對該觸控面板設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的步驟包括: 透過該些第一偵測電極以在每兩個第一偵測電極之間產生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其中該些第一偵測電極由第一材料所形成;以及 透過該些第二偵測電極以在每兩個第二偵測電極之間產生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該些第二偵測電極由第二材料所形成。
  8.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 一觸控面板;以及 一處理單元,耦接該觸控面板,對該觸控面板設定一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一第二電容感應量,其中該第一電容感應量與該第二電容感應量不同,依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分別偵測一觸碰事件以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依據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觸碰事件的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判斷是否透過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當透過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時,該處理單元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並且判斷是否透過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以及當透過該第二電容感應量偵測到該觸碰事件時,該處理單元產生該第二偵測結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比較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之間的差異以計算該觸碰事件的速度變化。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電容感應量的強度大於該第二電容感應量的強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該第一電容感應量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之間的強度差異,判斷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是否依序產生, 當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依序產生時,該處理單元輸出對應於該觸碰事件的一觸控信息,以及當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並非依序產生時,該處理單元判斷該觸碰事件為一無效觸碰事件,且不輸出對應於該觸碰事件的觸控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透過一韌體對該觸控面板進行控制,以在一設定期間內調整該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該第二電容感應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面板包括: 多個第一偵測電極,由第一材料形成,其中每兩個第一偵測電極之間產生該第一電容感應量;以及 多個第二偵測電極,由第二材料形成,其中每兩個第二偵測電極之間產生該第二電容感應量。
TW104139907A 2015-08-17 2015-11-30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TWI5767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6758 2015-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9041A true TW201709041A (zh) 2017-03-01
TWI576752B TWI576752B (zh) 2017-04-01

Family

ID=5815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9907A TWI576752B (zh) 2015-08-17 2015-11-30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52626A1 (zh)
CN (1) CN106468980A (zh)
TW (1) TWI5767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735B (zh) * 2021-07-22 2022-10-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調靈敏度之觸控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91860A (zh) * 2022-06-15 2022-10-18 广东德赛矽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脉冲控制感应系统,方法及感应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113A (en) * 1994-06-29 1996-10-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based p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ancelling unwanted gestures and preventing anomalous signals as inputs to such system
US8120584B2 (en) * 2006-12-21 2012-02-2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for user detection of reference location on a sensing device
US9715310B2 (en) * 2008-03-19 2017-07-25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controller,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ouch screen
JP5768347B2 (ja) * 2010-09-07 2015-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703643B2 (ja) * 2010-09-13 2015-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式検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59736B2 (en) * 2010-10-12 2016-10-04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Flexible capacitive sensor array
US20120120002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 proximity based control of a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WO2012157272A1 (ja) * 2011-05-16 2012-1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入力装置、入力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493417B (zh) * 2012-05-18 2015-07-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偵測電容式觸摸屏的偵測裝置與方法
TWI509560B (zh) * 2012-08-31 2015-11-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影像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TWI485610B (zh) * 2012-12-28 2015-05-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偵測觸碰或接近的方法與裝置
TWI560605B (en) * 2012-09-03 2016-12-0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Capacitive processor and det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140184552A1 (en) * 2012-12-27 2014-07-0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Near-field and far-field capacitive sensing
TWI494810B (zh) * 2013-02-08 2015-08-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及應用在觸控裝置的物件判斷方法
CN104407752B (zh) * 2014-10-29 2018-10-02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检测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68980A (zh) 2017-03-01
US20170052626A1 (en) 2017-02-23
TWI576752B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3222B2 (en) Touch-sensitive button with two levels
US9007322B1 (en) Compensation of signal values for a touch sensor
US9141225B2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with force detection
US10101863B2 (en) Force calibration for temperature
US9128558B2 (en) Force detecting method for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687381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90155451A1 (en) Touch Sensitive Keyboard System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94114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ouch panels
US9927905B2 (en) Force touch button emulation
CN104881174A (zh) 一种动态调整触摸屏灵敏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54570A1 (zh) 触摸屏感应方法和装置
TWI536239B (zh) 觸控裝置及觸控方法
TWI576752B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US1028307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hich effects touch coordinate based on proximity and strain
CN106445264B (zh) 一种触控操作的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TWI502427B (zh) 觸控裝置及其量測電壓動態調整方法
KR102561477B1 (ko) 터치 압력의 구분 방법 및 그 이동 단말기
TW201710847A (zh) 觸控感測方法及應用其之觸控裝置與觸控鍵盤
TWI650693B (zh) 力觸控面板
TWI474245B (zh) 觸控裝置、感測電路以及其感測方法
TW201638762A (zh)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TW201715368A (zh) 壓力偵測方法
TW201401155A (zh) 操作裝置
TWI738421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用於驅動觸控感測裝置的驅動方法
EP3751399A1 (en) Pressing oper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pressing operation detec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