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7479A -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 Google Patents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7479A
TW201707479A TW105121608A TW105121608A TW201707479A TW 201707479 A TW201707479 A TW 201707479A TW 105121608 A TW105121608 A TW 105121608A TW 105121608 A TW105121608 A TW 105121608A TW 201707479 A TW201707479 A TW 2017074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wireless nodes
antenna
antenna mod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1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4730B (zh
Inventor
荷馬查德利山迪普
金宇韓
賈斯堤史瑞尼維斯
崔成勳
佛加特維克拉姆
袁葉
帕特烏曼蘇雷許巴艾
陳亮
庫瑪蘇密特
邱詹姆士賽門
艾達史雷帕堤
簡尚芬
葉坎提普拉迪普庫瑪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4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47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controlling an operation mode according to history or models of usage information, e.g. activity schedule or time of d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different recept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開用於無線通訊的系統和方法。更具體地,諸態樣一般涉及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一般包括用於經由複數個天線來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介面、以及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以及基於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

Description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本案的某些態樣一般係關於無線通訊,並且尤其係關於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軟體啟用式存取點(軟AP或S-AP)待機功率最佳化。
無線通訊網路被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通訊服務,諸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接發、廣播等。這些無線網路可以是能夠經由共享可用的網路資源來支援多個使用者的多工網路。此類多工網路的實例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工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工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以及單載波FDMA(SC-FDMA)網路。
一般而言,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能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的通訊。每個終端經由前向和反向鏈路上的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訊。前向鏈路(或即下行鏈路)是指從基地台至終端的通訊鏈路,而反向鏈路(或即上行鏈路)是指從終端至基地台的通訊鏈路。這種通訊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來建立。
無線終端的一個用途是發送和接收經由封包資料網路(PDN)承載的資料。一般而言,存取點名稱(APN)被用於標識供行動資料使用者與之通訊的PDN。除了標識PDN之外,APN亦可被用於定義服務類型。此類基於連接的服務的實例包括由特定的PDN提供的至無線應用協定(WAP)伺服器的連接、多媒體訊息接發服務(MMS)、或網際網路協定(IP)多媒體子系統(IMS)服務(例如,IP語音(VoIP)、視訊電話或文字簡訊接發)。APN被用於3GPP資料存取網路,例如,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進化封包核心(EPC)。
無線設備可以能夠經由無線廣域網(WWAN)連接存取網路際網路並且經由無線區域網路(WLAN)連接接受連接。有了這些特徵,設備就能夠經由WWAN連接到網際網路,並且經由WLAN與其他無線設備共享該網際網路連接。具有這些能力的無線設備可被稱為軟體啟用式存取點(軟AP)。軟AP無線設備往往是可攜式設備並且由此電池壽命是關注問題。
軟AP的當前實現可以經由讓軟AP進行占空循環(例如,切斷功率)來嘗試節省功率。然而,占空循環可能會影響AP可發現性或者導致與多個連通客戶端的封包丟失。
本案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各自具有若干態樣,其中並非僅靠任何單一態樣來負責其期望屬性。在不限定如所附請求項所表述的本案的範疇的情況下,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本論述後,並且尤其是在閱讀題為「實施方式」的章節之後,將理解本案的特徵是如何提供包括無線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站之間的改進通訊在內的優點的。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一般包括用於經由複數個天線來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介面、以及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以及基於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由能夠經由複數個天線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存取點(AP)來降低功率的方法。該方法一般包括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以及基於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設備。該設備一般包括用於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的裝置,以及用於基於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的裝置。
本案的各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例如,該裝置可包括用於經由複數個天線來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介面、以及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以及基於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經由基於所決定的關聯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動態地進入低功率狀態,可以增進軟AP的電池壽命。
以下參照附圖更全面地描述本案的各個態樣。然而,本案可用許多不同形式來實施並且不應解釋為被限定於本案通篇提供的任何具體結構或功能。相反,提供這些態樣是為了使得本案將是透徹和完整的,並且其將向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完全傳達本案的範疇。基於本文中的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領會,本案的範疇意欲覆蓋本文中所公開的本案的任何態樣,不論其是與本案的任何其他態樣相獨立地實現還是組合地實現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闡述的任何數目的態樣來實現裝置或實踐方法。另外,本案的範疇意欲覆蓋使用作為本文中所闡述的本案的各個態樣的補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結構、功能性、或者結構及功能性來實踐的此類裝置或方法。應當理解,本文中所公開的本案的任何態樣可由請求項的一或多個元素來實施。
措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於表示「用作實例、例子或圖示」。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被解釋為優於或勝過其他態樣。
儘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態樣,但這些態樣的眾多變體和置換落在本案的範疇之內。儘管提到了優選態樣的一些益處和優點,但本案的範疇並非意欲被限定於特定益處、用途或目標。確切而言,本案的各態樣意欲寬泛地適用於不同的無線技術、系統組態、網路、和傳輸協定,其中一些藉由實例在附圖和以下對優選態樣的描述中圖示。詳細描述和附圖僅僅圖示本案而非限定本案,本案的範疇由所附請求項及其等效技術方案來定義。 實例無線通訊系統
本文所描述的技術可用於各種寬頻無線通訊系統,包括基於正交多工方案的通訊系統。此類通訊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空間多工存取(S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等。SDMA系統可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向來同時傳送屬於多個使用者終端的資料。TDMA系統可經由將傳輸信號劃分在不同時槽中、將每個時槽指派給不同的使用者終端來允許多個使用者終端共享相同的頻率通道。OFDMA系統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這是一種將整個系統頻寬分成多個正交次載波的調制技術。這些次載波亦可以被稱為頻調、頻段等。在OFDM下,可用資料獨立調制每個次載波。SC-FDMA系統可以使用交錯式FDMA(IFDMA)在跨系統頻寬分佈的次載波上傳送,利用局部化FDMA(LFDMA)在毗鄰次載波的塊上傳送,或者利用增強型FDMA(EFDMA)在毗鄰次載波的多個塊上傳送。一般而言,調制符號在OFDM下是在頻域中發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時域中發送的。
本文中的教導可被納入各種有線或無線裝置(例如節點)中(例如實現在其內或由其執行)。在一些態樣,根據本文中的教導實現的無線節點可包括存取點或存取終端。
存取點(「AP」)可包括、被實現為、或被稱為B節點、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進化型B節點(eNB)、基地台控制器(「BSC」)、基地收發機站(「BTS」)、基地台(「BS」)、收發機功能(「TF」)、無線電路由器、無線電收發機、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無線電基地台(「RBS」)、或其他某個術語。
存取終端(「AT」)可包括、被實現為、或被稱為用戶站、用戶單元、行動站、遠端站、遠端終端機、使用者終端、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設備、使用者裝備、使用者站、或其他某個術語。在一些實現中,存取終端可包括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對話啟動協定(「SIP」)話機、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的掌上型設備、站(「STA」)、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某種合適的處理設備。因此,本文中所教導的一或多個態樣可被納入到電話(例如,蜂巢式電話或智慧型電話)、電腦(例如,膝上型電腦)、可攜式通訊設備、可攜式計算設備(例如,個人資料助理)、娛樂設備(例如,音樂或視訊設備、或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配置成經由無線或有線媒體通訊的任何其他合適的設備中。
圖1圖示了其中可執行本案的各態樣的系統100。例如,存取點110或使用者終端120可決定另一存取點110或使用者終端120是否能夠在第一無線電(例如,主無線電)處於低功率狀態時經由第二無線電(例如,伴隨無線電)來接收傳呼訊框(例如,超低功率傳呼訊框)。存取點110或使用者終端120可產生並傳送包括命令字段(例如,訊息ID欄位)的傳呼訊框,該命令字段指示供另一存取點110或使用者終端120採取的一或多個動作。
系統100可以是例如具有存取點和使用者終端的多工存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100。為簡單起見,圖1中僅圖示一個存取點110。存取點一般是與各使用者終端通訊的固定站,並且亦可被稱為基地台或其他某個術語。使用者終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行動的,並且亦可稱為行動站、無線設備或其他某個術語。存取點110可在任何給定時刻在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終端120通訊。下行鏈路(亦即,前向鏈路)是從存取點至使用者終端的通訊鏈路,而上行鏈路(亦即,反向鏈路)是從使用者終端至存取點的通訊鏈路。使用者終端亦可與另一使用者終端進行對等通訊。系統控制器130可耦合至存取點並提供對存取點的協調和控制。
系統控制器130可提供對這些AP及/或其他系統的協調和控制。這些AP可由系統控制器130來管理,系統控制器130例如可處置對射頻功率、通道、認證和安全性的調整。系統控制器130可經由回載與各AP通訊。這些AP亦可彼此例如經由無線或有線回載直接或間接地通訊。
儘管以下公開的各部分將描述能夠經由分空間多工存取(SDMA)來通訊的使用者終端120,但對於某些態樣,使用者終端120亦可包括不支援SDMA的一些使用者終端。因此,對於此類態樣,存取點(AP)110可被配置成與SDMA使用者終端和非SDMA使用者終端兩者通訊。這一辦法可便於允許較老版本的使用者終端(「舊式」站)仍被部署在企業中從而延長其有用壽命,同時允許在認為合適的場合引入較新的SDMA使用者終端。
存取點110和使用者終端120採用多個發射天線和多個接收天線來在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進行資料傳輸。對於下行鏈路MIMO傳輸,存取點110的Nap 個天線表示MIMO的多輸入(MI)部分,而一組K 個使用者終端表示MIMO的多輸出(MO)部分。相反,對於上行鏈路MIMO傳輸,該組K 個使用者終端表示MI部分,而存取點110的Nap 個天線表示MO部分。對純SDMA而言,若K 個使用者終端的資料符號串流沒有經由某些手段在碼、頻率或時間上進行多工處理,則期望有。若資料符號串流能夠使用TDMA技術、在CDMA下使用不同的碼道、在OFDM下使用不相交的次頻帶集合等進行多工處理,則K 可以大於Nap 。每個選定的使用者終端向存取點傳送因使用者而異的資料及/或從存取點接收因使用者而異的資料。一般而言,每個選定的使用者終端可裝備有一或多個天線(亦即,≧1)。這K 個選定的使用者終端可具有相同或不同數目的天線。
系統100可以是分時雙工(TDD)系統或分頻雙工(FDD)系統。對於TDD系統,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共享相同頻帶。對於FDD系統,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使用不同頻帶。MIMO系統100亦可使用單載波或多載波進行傳輸。每個使用者終端可裝備有單個天線(例如為了抑制成本)或多個天線(例如在能夠支援額外成本的場合)。若諸使用者終端120經由將傳送/接收劃分到不同時槽中、每個時槽被指派給不同的使用者終端120的方式來共享相同的頻率通道,則系統100亦可以是TDMA系統。
圖2圖示了圖1中圖示的AP 110和UT 120的實例組件,其可被用來實現本案的各態樣。AP 110和UT 120的一或多個組件可被用來實踐本案的各態樣。例如,天線224、Tx/Rx 222、處理器210、220、240、242、及/或控制器230可被用來執行本文描述的且參照圖5-5A圖示的操作。
圖2圖示了MIMO系統100中的存取點110以及兩個使用者終端120m和120x的方塊圖。存取點110裝備有Nt 個天線224a到224ap。使用者終端120m裝備有Nut,m 個天線252ma到252mu,而使用者終端120x裝備有Nut,x 個天線252xa到252xu。存取點110對於下行鏈路而言是傳送方實體,而對於上行鏈路而言是接收方實體。每個使用者終端120對於上行鏈路而言是傳送方實體,而對於下行鏈路而言是接收方實體。如本文所使用的,「傳送方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傳送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而「接收方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接收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在以下描述中,下標「dn 」標示下行鏈路,下標「up 」標示上行鏈路。對於SDMA傳輸,Nup 個使用者終端同時在上行鏈路上進行傳送,而Ndn 個使用者終端同時接收由存取點110在下行鏈路上進行的傳輸。Nup 可以等於或可以不等於Ndn ,並且Nup Ndn 可以是靜態值或者可針對每個排程區間而改變。可在存取點和使用者終端處使用波束轉向或其他某種空間處理技術。
在上行鏈路上,在被選擇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每個使用者終端120處,發射(TX)資料處理器288接收來自資料來源286的話務資料和來自控制器280的控制資料。控制器208可耦合到記憶體282。TX資料處理器288基於與為該使用者終端選擇的速率相關聯的編碼及調制方案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和調制)該使用者終端的話務資料並提供資料符號串流。TX空間處理器290對該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並為Nut,m 個天線提供Nut,m 個發射符號串流。每個發射器單元(TMTR)254接收並處理(例如,轉換為模擬、放大、濾波以及升頻轉換)對應的發射符號串流以產生上行鏈路信號。個發射器單元254為從個天線252到存取點的傳輸提供了個上行鏈路信號。
Nup 個使用者終端可被排程用於在上行鏈路上進行同時傳輸。這些使用者終端之每一者使用者終端對其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並在上行鏈路上向存取點傳送其發射符號串流集。
在存取點110處,Nap 個天線224a到224ap從在上行鏈路上進行傳送的所有Nup 個使用者終端接收上行鏈路信號。每個天線224向各自相應的接收器單元(RCVR)222提供收到信號。每個接收器單元222執行與由發射器單元254執行的處理互補的處理,並提供收到符號串流。RX空間處理器240對來自Nap 個接收器單元222的Nap 個收到符號串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並提供Nup 個恢復出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接收器空間處理是根據通道相關矩陣求逆(CCMI)、最小均方誤差(MMSE)、軟干擾消去(SIC)、或其他某種技術來執行的。每個恢復出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是對由各自相應使用者終端傳送的資料符號串流的估計。RX資料處理器242根據用於每個恢復出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的速率來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和解碼)每個恢復出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以獲得經解碼資料。給每個使用者終端的經解碼資料可被提供給資料槽244以供儲存及/或提供給控制器230以供進一步處理。控制器230可耦合到記憶體232。
在下行鏈路上,在存取點110處,TX資料處理器210接收來自資料來源208的給被排程用於下行鏈路傳輸的Ndn 個使用者終端的話務資料、來自控制器230的控制資料、以及可能來自排程器234的其他資料。可在不同的傳輸通道上發送各種類型的資料。TX資料處理器210基於為每個使用者終端選擇的速率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和調制)該使用者終端的話務資料。TX資料處理器210為Ndn 個使用者終端提供Ndn 個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TX空間處理器220對Ndn 個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諸如預編碼或波束成形,如本案中所描述的那樣)並為Nap 個天線提供Nap 個發射符號串流。每個發射器單元222接收並處理對應的發射符號串流以產生下行鏈路信號。個發射器單元222為從個天線224到使用者終端的傳輸提供個下行鏈路信號。
在每個使用者終端120處,Nut,m 個天線252接收個來自存取點110的下行鏈路信號。每個接收器單元254處理來自相關聯的天線252的收到信號並提供收到符號串流。RX空間處理器260對來自Nut,m 個接收器單元254的Nut,m 個收到符號串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並提供恢復出的給該使用者終端的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接收器空間處理是根據CCMI、MMSE、或其他某種技術來執行的。RX資料處理器270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和解碼)恢復出的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以獲得給該使用者終端的解碼資料。給每個使用者終端的經解碼資料可被提供給資料槽272以供儲存及/或提供給控制器280以作進一步處理。
在每個使用者終端120處,通道估計器278估計下行鏈路通道回應並提供下行鏈路通道估計,其可包括通道增益估計、SNR估計、雜訊方差等。類似地,在存取點110處,通道估計器228估計上行鏈路通道回應並提供上行鏈路通道估計。每個使用者終端的控制器280通常基於該使用者終端的下行鏈路通道回應矩陣Hdn,m 來推導該使用者終端的空間濾波矩陣。控制器230基於有效上行鏈路通道回應矩陣Hup,eff 來推導存取點的空間濾波矩陣。每個使用者終端的控制器280可向存取點發送回饋資訊(例如,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特徵向量、特徵值、SNR估計等)。控制器230和280亦分別控制存取點110和使用者終端120處的各個處理單元的操作。
軟AP允許與一或多個無線區域網路(WLAN)客戶端站(STA)共享無線廣域網(WWAN)回載。圖3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軟AP 310。具有無線廣域網(WWAN)介面和無線區域網路(WLAN)介面的軟AP 310可充當WLAN AP並與其他WLAN客戶端STA 320a、320b和320c共用WWAN連接。可包括圖2的UE 110的一或多個模組的軟AP 310可執行本文描述的功能。
參照圖3,在行動AP模式(行動存取點模式)310中操作的UE可將諸如GSM、UMTS、LTE等無線技術用於WLAN回載連接。連接建立和維護以及連接釋放責任常駐在軟AP的數據機模組中。該數據機模組實現廣域網(WAN)協定。具有行動AP能力的設備亦可作為無線路由器來工作,其中例如WLAN(例如,802.11xx)協定負責路由器功能性。
軟AP可充當WLAN(例如,Wi-Fi)熱點。由此,一或多個Wi-Fi客戶端STA(諸如膝上型設備、行動設備及/或平板設備)可與軟AP相關聯以存取網路際網路。當所有WLAN客戶端設備與軟AP解除關聯時,軟AP的數據機模組可在拆除與網路的資料連接之前等待計時器期滿。
例如,軟AP可在拆除與網路的資料連接之前等待資料休眠計時器期滿。取決於技術,資料休眠計時器可以為10-30秒。為了力圖節省軟AP處的網路無線電資源、時間和功率,根據本案的各態樣,軟AP可在決定最後一個WLAN客戶端STA已與該軟AP解除關聯之際拆除至網路的資料連結。以此方式,軟AP在拆除該軟AP與網路之間的資料連結連接之前可以不等待由資料休眠計時器定義的時間段過去。 軟AP待機功率降低
軟AP設備可以能夠與核心網路以及一或多個WLAN客戶端設備通訊。軟AP可常駐在UE、專用WLAN熱點、或消費者周邊裝備(CPE)上。軟AP設備可以是靠電池操作的設備。然而,存在相對較少的對軟AP設備的功率節省的關注。用於軟AP待機功率節省的先前技術涉及在數十毫秒的程序中週期性地讓AP進行占空循環。然而,占空循環或關閉AP可能容易出錯並且可能減少可發現性以及增加封包丟失,因為AP在其被關閉時是不可發現的並且不能接收封包。
圖4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由存取點(例如,軟AP)降低功率的實例操作的方塊圖。操作400可以被應用於任何類型的多串流UL傳輸。操作400可以由一裝置(諸如圖1和2中圖示的AP 110、和圖3中圖示的軟AP 310)來執行。操作400在402始於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例如,該裝置可充當軟AP以向無線節點提供WWAN存取並且可監視所有關聯客戶端STA的功率狀態。
在404,該裝置基於所決定的該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這些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如將在以下更詳細地描述的,該裝置可以在所有無線節點處於低功率狀態時在單串流(1x1)天線模式之間進行切換並且在一或多個無線節點退出低功率狀態時快速地切換至MIMO(例如,2x2或4x4)天線模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低功率狀態一般是指由於減小的處理功率(例如,針對傳送處理較少的串流或者針對接收處理較少的取樣)而具有比另一狀態低的功耗的任何狀態(例如,僅具有單串流傳輸的天線模式(如在1x1天線模式中)可被認為相對於多串流天線模式(諸如,2x2或4x4天線模式)而言是低功率狀態)。如以下將描述的,若該裝置偵測到無線節點之一不再處於低功率狀態(例如,經由偵測到無線節點之一正以第二天線模式中不支援的速率進行傳送),則該裝置可以從第二天線模式切換到不同模式(例如,回到第一天線模式)。
針對MIMO軟AP的避免完全關閉該AP的功率降低可以經由最佳化天線模式和其他軟AP配置來達成。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與軟AP相關聯的客戶端STA可以能夠進入低(或第一)功率狀態(諸如功率節省模式(PSM)、不受排程的自動功率節省遞送(U-APSD)、或者無線多媒體功率節省(WMM-PS)模式)。在一些情形中,軟AP可以監視與該軟AP相關聯的所有客戶端STA的功率狀態。在一些情形中,關聯客戶端STA可以個體地發送指示客戶端STA正進入客戶端STA低功率狀態的網路休眠進入通知。例如,客戶端STA可以發送關於其正進入(或已進入)與正常操作模式相比降低該客戶端所消耗的功率的休眠、待機、或天線模式的指示。軟AP可從客戶端STA接收對功率狀態的這個指示並且決定是否要進入軟AP功率節省模式。在軟AP已決定所有相關聯的客戶端STA已進入功率節省模式之後,軟AP可等待設定的超時時段,並且在此設定的超時時段之後,軟AP可進入其自己的較低功率狀態。
在此低功率狀態中,軟AP可將其天線模式改變至不同的天線模式。例如,軟AP可在第一配置中在多串流MIMO 2x2 Tx/Rx天線模式配置中操作,其中兩個天線被用於傳送並且兩個天線被用於接收傳輸。亦可支援其他配置,包括單串流1x1配置以及利用多個發射和接收天線的其他多串流配置NxM。在進入低功率狀態時,軟AP可從其先前的2x2或更高多串流天線配置轉換並且進入1x1單串流配置。例如,軟AP可將鏈遮罩從多串流2x2配置改變至單串流1x1配置。經由進入單串流配置,軟AP可獨立於關聯STA的數目而言針對2G軟AP待機節省約80 mA並且針對5G軟AP待機節省約40 mA。此類鏈遮罩改變可以在本端(例如,在軟AP內部)作出而沒有與關聯STA的任何訊框交換或者可經由與該複數個STA之每一者STA的專用訊框交換來作出。
軟AP可繼續發送其信標並且在1x1單串流配置和待機中對探測請求進行回應。探測請求(發現請求)可繼續被接收,並且在1x1單串流配置中作為探測請求和信標廣播發送的信標廣播是單串流並且可由單串流配置中的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和軟體(SW)層來成功地處置。
軟AP亦可將其實體層(PHY)配置成在滿足所有相關聯的客戶端STA的操作模式的最低頻寬模式中操作。例如,若關聯站1、2和3需要40 MHz頻寬並且站4需要20 MHz,則軟AP在處於低功率狀態之時進入40 MHz頻寬PHY模式。若關聯站1、2和3斷開連接,則軟AP可在低功率狀態期間進入20 MHz頻寬PHY模式。然而,若需要較高頻寬(例如,40 MHz)的站5與軟AP進行關聯,則軟AP立即改變PHY模式以匹配關聯站的最高所需頻寬模式。
在軟AP以1x1單串流配置進入低功率狀態時,軟AP可被要求退出低功率狀態並且切換至多串流天線配置。此類退出可以在軟AP需要傳送下行鏈路多串流資料的場合並且在軟AP接收上行鏈路傳輸的場合發生。在軟AP需要傳送下行鏈路多串流資料的情形中,軟AP可在傳送實際資料之前將其鏈遮罩從1x1模式切換至2x2或更高多串流模式,因為軟AP在傳輸之前知曉其需要在多串流模式中進行傳送。軟AP可偵測以在低功率狀態中不支援的一或多個速率進行的一或多個傳輸。例如,在軟AP接收上行鏈路多串流傳輸的情形中,軟AP可從單串流模式退出並且進入具有最低程度中斷的多串流模式。
在一些實現中,客戶端STA可經由向軟AP傳送多串流傳輸來向軟AP指示其已退出低功率狀態。圖5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待機功率最佳化。由於發射器是閒置的,因而軟AP可在501中圖示為軟AP鏈遮罩的0x1模式的低功率單串流模式中操作。在軟AP接收上行鏈路多串流傳輸的場合,軟AP未必在接收之前知曉軟AP正在接收上行鏈路多串流傳輸。為了平滑地從單串流模式退出,軟AP可例如經由將封包的前序信號的信號欄位中指示的串流數目與較低功率狀態中支援的串流數目進行比較來偵測上行鏈路多串流傳輸的接收。另外,軟AP可在進入單串流模式時在程式上針對所有「不受支援速率」封包(例如,不受支援速率)啟用實體層錯誤(PHY ERR 505)偵測模式。
多串流封包是使用基本二進位移相鍵控(BPSK)速率來調制的並且在直至資料部分開始以前實質上是單串流傳輸。單串流資訊在封包前序信號中的HT-SIG-A或VHT-SIG-A信號欄位中指示。在處於低功率模式的軟AP從連通的客戶端STA接收多串流封包傳輸的場合,該封包可由軟AP解碼直至HT-SIG-A或VHT-SIG-A信號欄位。在軟AP偵測到所接收到的傳輸由不止單個串流構成(例如,將串流的數目(Nsts)與接收鏈的數目(Nrx)進行比較,以使得Nsts > Nrx)時,在接收器PHY處解碼HT-SIG-A或VHT-SIG-A信號欄位可產生PHY_ERR 505「不受支援的速率」。由於PHY檢錯模式是在進入單串流模式時啟用的,因而PHY將在PHY L-SIG遞延時段之後向MAC發送該封包。在510,MAC在PPDU的末尾處接收該封包的其餘部分並且可隨後在515利用直接記憶體存取(DMA)來將封包訊框寫入用特定的PHY ERR 505標記的SW記憶體位置。在520,軟AP SW可隨後經由從1x1單串流配置重新配置到NxM多串流配置來立即回應PHY ERR。對於2x2設備,這可要求從0x1鏈遮罩切換至0x3鏈遮罩。
在針對0x1和0x3鏈遮罩校準了軟AP的情況下,此切換是接近即時的並且不需要重置無線電PHY或MAC。例如,可以暫停PHY,更新接收(RX)鏈遮罩(例如,從0x1到0x3),並且隨後解除暫停PHY。一般而言,與針對AP占空循環要花費數十毫秒相反,此切換動作可花費少於500µs ,並且對可發現性或封包丟失的機會的影響非常小。這允許快速地更改鏈遮罩,以便使超出導致PHY錯誤的那一個封包以外的封包丟失最小化。PHY的暫停可以例如經由關閉ADC(類比數位轉換器)時鐘來執行,該關閉立即切斷至PHY的所有越空接收到的取樣。
一般而言,PHY可容適Rx操作的立即暫停。然而,MAC可能不能夠容適突然停止。例如,在MAC正在從另一客戶端STA接收UL傳輸的場合,突然停止PHY可能會導致不想要的副作用,因為當ADC時鐘被關閉時從PHY至MAC的資料位元立即停止。為了減輕此類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軟AP可被配置成經由回應於PHY_ERR並且在暫停PHY之前在優先訊框間間隔(PIFS)佇列上傳送具有零或非零歷時(取決於為轉換預算的時間量)的自我清除發送(CTS2S 525)(例如,具有軟AP自己的目標位址的CTS)來觸發從第一天線模式至第二天線模式的改變。CTS2S 525訊息可由設備發送以使鄰點站在該CTS2S 525訊息中指定的時間段期間靜默。在通道被靜默的時間期間,可在CTS2S 525訊息的傳輸之後切換鏈遮罩。
在存在強交疊基地台(OBSS)連同去往和來自OBSS的多串流話務的場合,軟AP可比沒有OBSS的場合更頻繁地切換到單串流低功率模式以及從單串流低功率模式切換出,但是由於切換是快速地執行的,因而對軟AP可發現性或封包丟失沒有顯著的影響。
對於傳送導致軟AP從低功率單串流模式退出的多串流上行鏈路封包的初始客戶端STA,將由於PHY_ERR和軟AP進行的切換而存在封包丟失。然而,由於切換非常快速地進行,因而客戶端STA的速率適配邏輯在軟AP在多串流配置中完全起作用之前不應當懲罰客戶端STA的調制和編碼方案(MCS)。在利用CTS2S 525訊息時,若第二客戶端STA在CTS2S 525訊息之前的鏈遮罩切換期間嘗試發送多串流傳輸,則第二客戶端STA亦將經歷單個封包丟失。然而,切換訊窗預期佔據少於500 µs並且CTS2S 525傳輸允許軟AP奪取無線媒體,從而允許有時間切換鏈遮罩並且防止從休眠模式甦醒的站向該軟AP發送更多封包。
在又一實施例中,鏈切換可以經由在第一次偵測到PHY_ERR事件之際在暫停PHY之前中止PHY RX程序來實現。此類中止對MAC狀態機沒有有害作用,因為該中止伴隨有針對正被接收的封包向MAC正確地發送封包結束指示符。MAC可隨後容適接收封包資訊中的停止並且允許軟AP隨後暫停PHY。使用此方案排除了發送自我CTS訊框的需要並且避免了對媒體的靜默影響而同時仍然允許以對上行鏈路封包接收能力的最小影響來進行非常快速的鏈遮罩更改。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以達成進一步的功率降低,其中軟AP經由快速周邊組件連接(PCIe)鏈路耦合至各種其他主機組件。在沒有客戶端STA相關聯,或者所有關聯客戶端STA均處於功率節省模式的場合,軟AP可將PCIe鏈路置於功率節省L1.2子狀態(例如,PCIe低功率狀態)。PCIe L1.2子狀態允許關閉PCIe鏈路的高速電路系統而同時維持較低速度PCIe鏈路。當多串流封包被軟AP接收時,PCIe鏈路可被從L1.2帶到L1或L0模式,因為軟AP從單串流配置切換至多串流配置,如以上所論述的。單串流封包可繼續在PCIe鏈路上傳輸。在軟AP待機期間將PCIe置於L1.2子狀態中可在某些應用中將功耗降低達約20 mA。
在某些實施例中,接收器減敏可以是可能的(例如,其中減敏意味著需要較少處理功率,從而導致較低的功耗)。在認證程序之後,客戶端STA可經由向軟AP註冊、交換能力、選取加密類型等來與軟AP進行關聯。在沒有如此關聯的客戶端STA的場合,除了MCS0(諸如探測請求或控制訊框)之外預期沒有封包,並且特定程度的相位誤差是可容忍的。最多達速率< MCS3的相位誤差可以是可容忍的。在此類情形中,接收器減敏可以例如經由旁路掉低壓差調整器並且從具有可接受的電壓波紋的切換模式電源(SMPS)供電、或者以其他方式降低接收器的靈敏度(例如,減敏)來執行。接收器減敏可在某些應用中在100 ms的AP開啟時間期間將功耗降低達RX開啟功率中的約10 mA。
在某些實施例中,PHY可立即而不是在L-SIG遞延時段之後向MAC通知PHY_ERR。MAC可隨後採取兩個動作之一。在MAC處於客戶端STA模式的場合,MAC可斷言PHY_NAP信號並且在L-SIG遞延時段期間進入功率節省模式,從而允許絕大多數PHY電路系統被關掉並且保持簡單計時器以在L-SIG遞延時段之後甦醒。在MAC處於軟AP模式的場合,MAC可更新PPDU_結束描述符並且迅速地通知SW。SW可隨後採取校正動作以影響鏈遮罩切換。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鏈切換的CTS2S可以在暢通通道評估(CCA)變高並且通道被視為暢通之際傳送。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鏈切換的CTS2S可被立即傳送,而忽略CCA。CTS2S可被立即傳送,因為當前封包已遭受解碼錯誤並且在關聯客戶端STA仍在傳送封包時停止該程序不會有損害或者損害很小。鏈遮罩改變可在具有解碼錯誤的第一封包的接收結束之前被觸發,從而使鏈遮罩切換能夠在針對與軟AP相關聯的任何任意性數目的站僅有一個封包丟失的情況下發生。
在某些實施例中,AP可使用操作模式通知(OMN)元素來向關聯客戶端STA通知AP正進入低功率狀態並且將接收鏈遮罩的尺寸減小至單串流模式。OMM由802.11ac STA支援,但是並非完全由802.11n站實現。OMN可以是在AP與STA之間交換的專用動作訊框。然而,至每個STA的專用傳輸導致顯著的網路管理負擔和等待時間並且在大量客戶端STA被連接的場合不可縮放。
指示軟AP功率模式的切換的OMN亦可被包括為信標中的資訊元素(IE)。然而,信標是不被確收的廣播並且一些STA可能沒有接收到該通知。例如,STA可能處於功率節省模式並且錯過該信標,或者STA可實現提前信標終止(EBT)並且丟棄或忽略在話務指示映射(TIM)或遞送話務指示映射(DTIM)資訊元素(IE)之後的信標。OMN亦可作為跟隨在信標之後的廣播訊息來發送。然而,這亦不保證接收,因為廣播訊息不被確收。
在又一實施例中,AP亦可為所有STA設置TIM位元。此類設置將強迫所有STA甦醒並且發送可被視為對信標的接收的確收的PS-輪詢。AP可隨後向發送PS-輪詢的每個STA發送專用OMN IE。這增加了網路管理負擔,因為所有STA必需爭用通道並且發送PS-輪詢。對於有限數目的連通客戶端STA而言,此附加管理負擔可能不是問題。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由能夠執行相應功能的任何合適的裝置來執行。這些裝置可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組件及/或模組,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處理器。一般而言,在存在附圖中圖示的操作的場合,這些操作可具有帶相似編號的相應配對手段功能組件。例如,圖4中圖示的操作400對應於圖4A中圖示的裝置400A。
在某些實施例中,接收OMN的STA可能已經處於STA低功率狀態,例如使用受排程的甦醒時段。在STA接收到OMN之後,STA可能不得不從STA低功率狀態甦醒以例如配置STA的串流模式或者向OMN傳送確收。在AP被配置成僅在所有關聯STA已進入STA低功率狀態之後才進入AP低功率模式的場合,AP可被配置成在接收到OMN確收之後等待附加的超時時段。在AP被配置成在不活動時段之後進入AP低功率狀態的場合,AP可以僅等待達所配置的閾值時間並且進入AP低功率狀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若新的無線節點嘗試與該裝置進行關聯,則該裝置可從用於使用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諸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諸無線節點通訊的第二天線模式。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決定的這些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可基於關聯無線節點的網路活動。例如,軟AP可以監視與該軟AP關聯的所有客戶端STA的網路活動。在軟AP已決定所有關聯客戶端STA已不活躍達閾值時間段之後,軟AP可進入其自己的低功率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可在關聯無線節點可處於低功率狀態時避免退出低功率狀態及傳送多串流傳輸。在關聯客戶端STA可處於低功率狀態的場合,關聯客戶端STA可能不能夠從軟AP接收到多串流傳輸。在此類情形中,軟AP可避免退出單串流模式,直至客戶端STA不再處於低功率狀態。
在一些實現中,客戶端STA可向軟AP發送指示該客戶端STA正退出低功率狀態的網路休眠退出通知或其他指示(例如PS輪詢、(QoS)空、或(QoS)資料訊框)。軟AP可在接收到通知或指示之後從單串流模式退出並且進入多串流模式。
在某些實施例中,軟AP可在關聯客戶端STA不處於低功率狀態的任何指示之後從單串流模式退出並且進入多串流模式。例如,在客戶端STA傳送指示該客戶端STA正退出低功率狀態的通知或指示(例如PS輪詢、(QoS)空、或(QoS)資料訊框)的場合,軟AP可從單串流模式退出並且進入多串流模式。這使得因在偵測到來自客戶端STA的多串流上行鏈路傳輸之後轉換至多串流模式所造成的潛在封包丟失最小化。作為另一實例,軟AP可將來自任何關聯客戶端STA的任何單串流上行鏈路傳輸視為該客戶端STA已退出其低功率狀態並且軟AP可從單串流模式退出的指示。在一些實現中,軟AP可決定發送單串流上行鏈路傳輸的客戶端STA是否具有多串流上行鏈路的能力並且在客戶端STA被決定為具有多串流上行鏈路能力的情況下退出單串流模式。
用於決定、偵測、改變、減小、啟用、改變、切換、和產生的裝置可包括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諸如圖2中圖示的存取點110的處理器210、242及/或控制器230,或者圖3中圖示的處理器304及/或DSP 320)。用於輸出(例如,傳送)的裝置可包括圖2中圖示的存取點110的發射器(例如,發射器單元222)及/或(諸)天線224。
用於獲得(例如,接收)的裝置可包括圖2中圖示的AP 110的接收器(例如,接收器單元254)及/或(諸)天線252。用於決定的裝置、用於改變的裝置、以及用於啟用的裝置可包括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諸如AP 110的處理器260、270、288和290及/或控制器280)。
用於通訊的裝置可包括以上描述的用於輸出的裝置及/或用於獲得的裝置。在一些情形中,設備可以並非實際上傳送(例如,封包或訊框),而是可具有用於輸出封包或訊框以供傳輸的介面(用於輸出的裝置、用於發送的裝置、以及用於通知的裝置)。例如,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向射頻(RF)前端輸出封包或訊框以供傳輸。類似地,設備可以並非實際上接收封包或訊框,而是可具有用於獲得從另一設備接收的封包或訊框的介面(用於獲得的裝置)。例如,對於接收,處理器可經由匯流排介面從RF前端獲得(或接收)封包或訊框。
根據某些態樣,此類裝置可由配置成經由實現上述各種演算法(例如,以硬體或經由執行軟體指令)來執行相應功能的處理系統來實現。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決定」涵蓋各種各樣的動作。例如,「決定」可包括演算、計算、處理、推導、研究、檢視(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其他資料結構中檢視)、探知及諸如此類。而且,「決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及諸如此類。而且,「決定」亦可包括解析、選擇、選取、確立及類似動作。
如本文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項目中的「至少一個」的短語是指這些項目的任何組合,包括單個成員。作為實例,「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涵蓋:a、b、c、a-b、a-c、b-c、和a-b-c,以及具有多個相同元素的任何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結合本案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方塊、模組、以及電路可用設計成執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LD)、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的硬體組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換方案中,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被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協同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配置。
結合本案所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可直接在硬體中、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中、或在這兩者的組合中體現。軟體模組可常駐在本發明所屬領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使用的儲存媒體的一些實例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等等。軟體模組可包括單一指令、或許多指令,且可分佈在若干不同的程式碼片段上,分佈在不同的程式間以及跨多個儲存媒體分佈。儲存媒體可被耦合到處理器以使得該處理器能從/向該儲存媒體讀寫資訊。在替換方案中,儲存媒體可以被整合到處理器。
本文所公開的方法包括用於實現所描述的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這些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彼此互換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疇。換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驟或動作的特定次序,否則具體步驟及/或動作的次序及/或使用可以改動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疇。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現。若以硬體實現,則實例硬體設定可包括無線節點中的處理系統。處理系統可以用匯流排架構來實現。取決於處理系統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可包括任何數目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器。匯流排可將包括處理器、機器可讀取媒體、以及匯流排介面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介面可被用於將網路介面卡等經由匯流排連接至處理系統。網路介面卡可被用於實現PHY層的信號處理功能。在使用者終端120(見圖1)的情形中,使用者介面(例如,按鍵板、顯示器、滑鼠、操縱桿,等等)亦可以被連接到匯流排。匯流排亦可以連結各種其他電路,諸如定時源、周邊設備、穩壓器、功率管理電路以及類似電路,它們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是眾所周知的,因此將不再進一步描述。
處理器可負責管理匯流排和一般處理,包括執行儲存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上的軟體。處理器可用一或多個通用及/或專用處理器來實現。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處理器、以及其他能執行軟體的電路系統。軟體應當被寬泛地解釋成意指指令、資料、或其任何組合,無論是被稱作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或其他。作為實例,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電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暫存器、磁碟、光碟、硬驅動器、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儲存媒體、或其任何組合。機器可讀取媒體可被實施在電腦程式產品中。該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包裝材料。
在硬體實現中,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是處理系統中與處理器分開的一部分。然而,如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容易領會的,機器可讀取媒體或其任何部分可在處理系統外部。作為實例,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傳輸線、由資料調制的載波、及/或與無線節點分開的其上儲存有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其全部可由處理器經由匯流排介面來存取。替換地或補充地,機器可讀取媒體或其任何部分可被整合到處理器中,諸如快取記憶體及/或通用暫存器檔可能就是這種情形。
處理系統可以被配置為通用處理系統,該通用處理系統具有一或多個提供處理器功能性的微處理器、以及提供機器可讀取媒體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記憶體,它們皆經由外部匯流排架構與其他支援電路系統連結在一起。替換地,處理系統可以用帶有整合在單塊晶片中的處理器、匯流排介面、使用者介面(在存取終端情形中)、支援電路系統、和至少一部分機器可讀取媒體的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來實現,或者用一或多個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PLD(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控制器、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組件、或者任何其他合適的電路系統、或者能執行本案通篇所描述的各種功能性的電路的任何組合來實現。取決於具體應用和加諸於整體系統上的總設計約束,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識到如何最佳地實現關於處理系統所描述的功能性。
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數個軟體模組。這些軟體模組包括當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處理系統執行各種功能的指令。這些軟體模組可包括傳送模組和接收模組。每個軟體模組可以常駐在單個存放裝置中或者跨多個存放裝置分佈。作為實例,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從硬驅動器中將軟體模組載入到RAM中。在軟體模組執行期間,處理器可以將一些指令載入到快取記憶體中以提高存取速度。隨後可將一或多個快取記憶體行載入到通用暫存器檔中以供處理器執行。在參照以下述及軟體模組的功能性時,將理解此類功能性是在處理器執行來自該軟體模組的指令時由該處理器來實現的。
若以軟體實現,則各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藉其進行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兩者,這些媒體包括促成電腦程式從一地向另一地轉移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非限定,此類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儲存或其他磁存放裝置、或能用於攜帶或儲存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期望程式碼且能被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任何連接亦被正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若軟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IR)、無線電、以及微波)從web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送而來,則該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無線電、以及微波)就被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盤(disk)和碟(disc)包括壓縮光碟(CD)、鐳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 光碟 ,其中盤(disk)常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碟(disc)用鐳射來光學地再現資料。因此,在一些態樣,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非瞬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有形媒體)。另外,對於其他態樣,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包括瞬態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信號)。上述的組合應當亦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疇內。
此外,應當領會,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模組及/或其他合適裝置能由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在適用的場合下載及/或以其他方式獲得。例如,此類設備能被耦合至伺服器以促成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裝置的轉移。替換地,本文所述的各種方法能經由儲存裝置(例如,RAM、ROM、諸如壓縮光碟(CD)或軟碟等實體儲存媒體等)來提供,以使得一旦將該儲存裝置耦合至或提供給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該設備就能獲得各種方法。此外,可使用適於向設備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技術的任何其他合適的技術。
將理解,請求項並不被限定於以上所圖示的精確配置和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裝置的佈局、操作和細節上作出各種改動、更換和變形而不會脫離請求項的範疇。
100‧‧‧系統
110‧‧‧存取點
120‧‧‧使用者終端
130‧‧‧系統控制器
208‧‧‧控制器
210‧‧‧TX資料處理器
220‧‧‧TX空間處理器
222‧‧‧接收器單元(RCVR)
224‧‧‧天線
224a‧‧‧天線
224ap‧‧‧天線
228‧‧‧通道估計器
230‧‧‧控制器
232‧‧‧記憶體
234‧‧‧排程器
240‧‧‧RX空間處理器
242‧‧‧RX資料處理器
244‧‧‧資料槽
252‧‧‧天線
252ma‧‧‧天線
252mu‧‧‧天線
252xa‧‧‧天線
252xu‧‧‧天線
254m‧‧‧發射器單元(TMTR)
260‧‧‧RX空間處理器
270‧‧‧RX資料處理器
272‧‧‧資料槽
278‧‧‧通道估計器
280‧‧‧控制器
282‧‧‧記憶體
286‧‧‧資料來源
288‧‧‧TX資料處理器
290‧‧‧TX空間處理器
310‧‧‧軟AP
320a‧‧‧WLAN客戶端STA
320b‧‧‧WLAN客戶端STA
320c‧‧‧WLAN客戶端STA
400‧‧‧操作
400A‧‧‧裝置
402‧‧‧方塊
402A‧‧‧裝置
404‧‧‧方塊
404A‧‧‧裝置
501‧‧‧操作
505‧‧‧PHY_ERR
510‧‧‧操作
515‧‧‧操作
520‧‧‧操作
525‧‧‧操作
圖1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無線通訊網路的示圖。
圖2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存取點和使用者終端的方塊圖。
圖3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軟AP。
圖4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用於由存取點降低功率的實例操作的方塊圖。
圖4A圖示了能夠執行圖4中所示的操作的實例裝置。
圖5圖示了根據本案的某些態樣的實例待機功率最佳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請換頁單獨記載) 無
400‧‧‧操作
402‧‧‧方塊
404‧‧‧方塊

Claims (53)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 用於經由複數個天線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介面;及 一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 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以及 基於該等所決定的該等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一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一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二天線模式。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傳輸;及 在該偵測之後,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
  3.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偵測包括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傳輸。
  4.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該第一天線模式。
  5.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在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之際啟用一實體層檢錯模式,該實體層檢錯模式能夠偵測以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速率進行的一或多個傳輸。
  6.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實體層檢錯模式包括將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的一信號欄位中指示的一串流數目與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支援的一串流數目進行比較。
  7.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在該實體層檢錯模式期間,若該封包的該前序信號的該信號欄位中指示的該串流數目大於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所支援的該串流數目,則偵測到一錯誤;及  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一其餘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
  8.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在該實體層檢錯模式期間,基於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來偵測一錯誤;及 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
  9.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若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均處於一第一功率狀態,則該第二天線模式包括一單串流模式。
  10.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在該單串流模式中產生一信標或者對一探測請求的一回應中的至少一者;及  向該介面輸出該信標或該回應中的該至少一者以供傳輸。
  11.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多串流傳輸;及 在該偵測之後,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一多串流模式。
  1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經由以下操作來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 發送具有該裝置的一目標位址的一清除發送(CTS)傳輸。
  13.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部分地經由切換該裝置的一快速周邊組件連接(PCIe)鏈路的一功率狀態來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
  14.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決定沒有無線節點與該裝置相關聯;及 在該決定之後,降低該裝置的一或多個接收器的一靈敏度。
  15.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經由以下至少一者來向該等無線節點通知從該第一天線模式至該第二天線模式的該改變: 一信標通知;或者 在一遞送話務指示映射(DTIM)廣播傳輸中傳送的一通知。
  16.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決定包括: 監視與該等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相關聯的網路活動。
  1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被進一步配置成: 若該監視指示在一閾值時間段期間一特定無線節點沒有網路活動,則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是不活躍的;及 至少部分地基於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是不活躍的來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一第二天線模式。
  18.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決定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以及 基於該等所決定的該等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一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一天線模式改變成用於使用一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二天線模式。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傳輸;及 在該偵測之後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偵測包括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傳輸。
  21.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該第一天線模式。
  22.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在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之際啟用一實體層檢錯模式,該實體層檢錯模式能夠偵測以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速率進行的一或多個傳輸。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實體層檢錯模式包括將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的一信號欄位中指示的一串流數目與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支援的一串流數目進行比較。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若該封包的該前序信號的該信號欄位中指示的該串流數目大於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支援的該串流數目,則偵測到一錯誤;及  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一其餘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
  25. 如請求項22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基於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來偵測一錯誤;及 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一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
  26.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若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均處於一第一功率狀態,則該第二天線模式包括一單串流模式。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在該單串流模式中產生一信標或者對一探測請求的一回應中的至少一者;及 向該介面輸出該信標或該回應中的該至少一者以供傳輸。
  28.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多串流傳輸;及 在該偵測之後,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一多串流模式。
  2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包括發送具有該裝置的一目標位址的一清除發送(CTS)傳輸。
  3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包括部分地經由切換一快速周邊組件連接(PCIe)鏈路的一功率狀態。
  31.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決定沒有無線節點與該裝置相關聯;及 在該決定之後,降低該裝置的一或多個接收器的一靈敏度。
  32. 如請求項18之方法,進一步包括經由以下至少一者來向該等無線節點通知從該第一天線模式至該第二天線模式的該改變: 一信標通知;或者 在一遞送話務指示映射(DTIM)廣播傳輸中傳送的一通知。
  33.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決定包括以下步驟: 監視與該等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相關聯的網路活動。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決定亦包括以下步驟: 若該監視指示在一閾值時間段期間一特定無線節點沒有網路活動,則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是不活躍的;及 至少部分地基於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是不活躍的來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一第二天線模式。
  35.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設備,包括: 用於經由複數個天線與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裝置; 用於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的裝置,以及 用於基於該等所決定的該等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一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一天線模式改變成用於使用一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二天線模式的裝置。
  36. 如請求項35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傳輸的裝置;及 在該偵測之後用於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的裝置。
  37. 如請求項36之設備,其中該用於偵測的裝置包括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傳輸。
  38. 如請求項36之設備,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該第一天線模式。
  39. 如請求項35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在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之際啟用一實體層檢錯模式的裝置,該實體層檢錯模式能夠偵測以在該第二天線模式中不受支援的一或多個速率進行的一或多個傳輸。
  40.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實體層檢錯模式包括將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的一信號欄位中指示的一串流數目與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支援的一串流數目進行比較。
  41. 如請求項40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若該封包的該前序信號的該信號欄位中指示的該串流數目大於該第二天線模式中支援的該串流數目則偵測到一錯誤的裝置;及  用於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一其餘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的裝置。
  42. 如請求項39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基於一封包的一前序信號來偵測一錯誤的裝置;及 用於在處理該封包的位於該前序信號之後的一部分之前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該不同的天線模式的裝置。
  43. 如請求項35之設備,其中若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均處於一第一功率狀態,則該第二天線模式包括一單串流模式。
  44. 如請求項43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在該單串流模式中產生一信標或者對一探測請求的一回應中的至少一者的裝置;及 用於向該介面輸出該信標或該回應中的該至少一者以供傳輸的裝置。
  45. 如請求項35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偵測來自該等無線節點中的一或多個無線節點的一多串流傳輸的裝置;及 在該偵測之後,從該第二天線模式改變至一不同的天線模式,其中該不同的天線模式包括一多串流模式。
  46. 如請求項35之設備,其中該用於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的裝置包括用於發送具有該設備的一目標位址的一清除發送(CTS)傳輸的裝置。
  47. 如請求項35之設備,其中該用於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該第二天線模式的裝置包括用於切換一快速周邊組件連接(PCIe)鏈路的一功率狀態的裝置。
  48. 如請求項35之設備,進一步包括: 用於決定沒有無線節點與該設備相關聯的裝置;及 在該決定之後,用於降低該設備的一或多個接收器的一靈敏度的裝置。
  49. 如請求項35之設備,進一步包括用於經由以下至少一者來向該等無線節點通知從該第一天線模式至該第二天線模式的該改變的裝置: 一信標通知;或者 在一遞送話務指示映射(DTIM)廣播傳輸中傳送的一通知。
  50. 如請求項35之設備,其中該用於決定的裝置包括: 用於監視與該等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相關聯的網路活動的裝置。
  51. 如請求項50之設備,其中該用於決定的裝置進一步包括: 用於若該監視指示在一閾值時間段期間一特定無線節點沒有網路活動,則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不活躍的裝置;及 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決定該特定無線節點不活躍來從該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一第二天線模式的裝置。
  52. 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以下操作的指令: 決定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以及 基於該等所決定的該等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一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一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二天線模式。
  53. 一種存取點,包括: 複數個天線; 用於經由該複數個天線與關聯於該存取點的複數個無線節點通訊的一介面;及 一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被配置成: 決定該複數個無線節點之每一者無線節點的一功率狀態,以及 基於該等所決定的該等無線節點的功率狀態來從用於使用一第一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一天線模式改變至用於使用一第二數目的空間串流與該等無線節點通訊的一第二天線模式。
TW105121608A 2015-08-06 2016-07-07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TWI694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1769P 2015-08-06 2015-08-06
US62/201,769 2015-08-06
US201562210969P 2015-08-27 2015-08-27
US62/210,969 2015-08-27
US15/051,403 US10231179B2 (en) 2015-08-06 2016-02-23 Access point standby power optimization across an arbitrary number of associated clients
US15/051,403 2016-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479A true TW201707479A (zh) 2017-02-16
TWI694730B TWI694730B (zh) 2020-05-21

Family

ID=5794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1608A TWI694730B (zh) 2015-08-06 2016-07-07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1179B2 (zh)
EP (1) EP3332585B1 (zh)
JP (1) JP6622383B2 (zh)
KR (1) KR102082159B1 (zh)
CN (1) CN107925963B (zh)
AU (1) AU2016303185B2 (zh)
BR (1) BR112018002391A2 (zh)
JO (1) JO3779B1 (zh)
TW (1) TWI694730B (zh)
UY (1) UY36782A (zh)
WO (1) WO201702348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8814B2 (en) 2018-03-14 2022-09-06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3092B2 (en) * 2013-09-12 2017-03-21 Apple Inc. Power savings with preamble in WLAN systems
JP6573391B2 (ja) * 2015-10-07 2019-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484942B2 (en) * 2016-04-21 2019-11-19 Arris Enterprises Llc Wireless access point managing apparatus
US10631367B2 (en) 2017-04-14 2020-04-2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Virtualized equipment for multi-network and cross cell utilization
US10470079B2 (en) 2017-04-14 2019-11-0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ross cell aggregation using virtualized equipment
US10244467B2 (en) * 2017-05-26 2019-03-2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ower-save operations for access points
CN107864502A (zh) * 2017-12-14 2018-03-30 苏州中亿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型空间的无线多点接入的便携式控制设备
CN110324884B (zh) * 2018-03-30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09041103B (zh) * 2018-09-30 2022-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3841340A (zh) * 2019-03-25 2021-12-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大规模mimo的预编码
US11483726B2 (en) * 2019-08-06 2022-10-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existence management in 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7413619A (zh) * 2021-08-27 2024-0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6134B2 (en) * 2002-02-09 2006-12-05 Dsp Group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diversity based upon receiver-side assessment of link quality
KR100930712B1 (ko) * 2003-05-27 2009-12-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적응 배열 안테나 기반의 무선 랜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365633B (en) 2008-08-22 2012-06-0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ower saving method of multiple-antenna transceiver
TWI360971B (en) 2008-09-09 2012-03-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A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pa
KR101621096B1 (ko) * 2008-10-15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프레임 전송방법 및 중복 프레임 검출 방법
JP4587004B2 (ja) 2009-01-07 2010-11-24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アンテナを用いた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8744511B2 (en) 2009-09-04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put power control for advanced WLAN and bluetooth-amp systems
JP5339460B2 (ja) * 2010-02-05 2013-11-13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671236B2 (en) * 2011-06-06 2014-03-11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Computer bus with enhanced functionality
US8761701B2 (en) 2011-07-13 2014-06-24 Apple Inc. Selective receive diversity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20130148556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Qualcomm Athero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Point Power Save
US10142007B2 (en) 2012-07-19 2018-11-27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905998B2 (ja) * 2012-10-01 2016-04-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送信を管理するための無線ノード、ユーザ機器及び方法
CN103368695B (zh) * 2013-07-09 2016-08-1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误比特率分布的能量分配方法
CN103684696A (zh) * 2013-12-25 2014-03-2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ofdm中子载波独立纠错编码调制的信道均衡系统及方法
US9742543B2 (en) * 2014-09-23 2017-08-22 Newracom, Inc. Acknowledgment mechanisms for OFDMA oper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38814B2 (en) 2018-03-14 2022-09-06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WI780308B (zh) * 2018-03-14 2022-10-1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裝置及無線通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3480A1 (en) 2017-02-09
TWI694730B (zh) 2020-05-21
JP6622383B2 (ja) 2019-12-18
KR102082159B1 (ko) 2020-02-27
AU2016303185B2 (en) 2020-05-28
US10231179B2 (en) 2019-03-12
US20170041869A1 (en) 2017-02-09
JP2018522503A (ja) 2018-08-09
EP3332585B1 (en) 2020-02-12
KR20180037959A (ko) 2018-04-13
EP3332585A1 (en) 2018-06-13
UY36782A (es) 2017-01-31
CN107925963A (zh) 2018-04-17
BR112018002391A2 (pt) 2018-09-18
CN107925963B (zh) 2021-01-05
JO3779B1 (ar) 2021-01-31
AU2016303185A1 (en)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4730B (zh) 跨任意數目的關聯客戶端的存取點待機功率最佳化
TWI812971B (zh) Ieee 802.11站及於其中使用的方法
EP2915378B1 (en) 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cycle lengn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624994B1 (ko) 불연속 수신(drx) 재구성
JP476930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バッテリ電力保存の通知を提供する方法
EP2939463B1 (en) Dynamic adaptation of a traffic inactivity timer
WO2018082402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JP5833258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不連続受信(drx)モードのためのユーザ設備及び方法
US20170071022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W201843969A (zh) 用於喚醒無線電傳輸的資料速率選擇
EP3556155A1 (en) Improved power-save mode for wireless device
US20170064625A1 (en) Coordinating receiver wakeup times used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P3649757A1 (en) Controlling connectivity for dozing of wireless device
TW201834490A (zh) 利用強化學習的自我調整功率節省
JP2017515405A (ja) 最大アウェイ期間
US2016007339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using timing information update in multi-sim-multi-standby user equipment
US20170070958A1 (en) Using external memory for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for power savings
US20200336982A1 (en) Reliable wur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