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619A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619A
CN117413619A CN202180098493.5A CN202180098493A CN117413619A CN 117413619 A CN117413619 A CN 117413619A CN 202180098493 A CN202180098493 A CN 202180098493A CN 117413619 A CN117413619 A CN 117413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dding field
duration
link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84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彦超
王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13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特别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71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下行传输之前的信息交互阶段,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实现为第二设备增加填充时长。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提高吞吐率,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即支持更多的空间流(spatial stream)。
但更多的空间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功率消耗,为了更好地平衡功率消耗,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系统引入了动态SMPS(Spatial Multiplexing Power Save,空间多路复用节能)机制。在动态SMPS机制下,STA(Station,站点)可以先使用1个链路来倾听信道,并关闭其它链路;在AP(Access Point,接入点)需要进行下行传输时,AP可以与STA先通过这1个链路交互;STA在通过这1个链路交互的过程中打开其它链路,之后,AP就可以使用事先与STA协商好的最大空间流能力进行下行传输。
目前,针对动态SMPS机制下如何确保STA能够打开其它链路等,还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在第一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设置在第二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一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二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下行传输之前的信息交互阶段,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实现为第二设备增加填充时长。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设备最早可以在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打开更多的链路以接收下行传输,从而第二设备可以利用填充时长打开更多的链路,确保第二设备能够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后续进行的多链路的下行传输,提升了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SMPS帧的帧格式的负载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P与STA交互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P与STA交互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P与STA交互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P与STA交互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SMPS帧的帧格式的负载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AP与STA交互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
第一设备10是指能够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可选地,第一设备10可以实现为:AP、AP MLD、无线路由器、无线网络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基站收发机、eNB(eNodeB,演进型节点B)、基站、收发机功能、无线连接点、连接点、gNB(gNodeB)。实际应用中,第一设备10的实现形态可以结合系统架构确定,在一个示例中,该系统架构实现为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系统,则第一设备10可以实现为AP、AP MLD、无线路由器、无线网络控制器等等;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系统架构实现为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则第一设备10可以实现为gNB、基站等等。
第二设备20是指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设备,可选地,第二设备20可以包括STA、STA MLD、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1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实际应用中,第二设备20的实现形态可以结合系统架构确定,在一个示例中,该系统架构实现为WiFi系统,则第二设备20可以实现为STA、STA MLD、终端设备等等;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系统架构实现为NR系统,则第二设备20可以实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远程终端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能够通过第一设备10提供的无线通信功能接入网络,或者可以说,第二设备20能够连接到第一设备10。在一个示例中,系统架构实现为WiFi系统,则第二设备20能够经由遵循WiFi的无线链路连接到第一设备10,以获得至互联网或者其他广域网的通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系统架构中分布的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的数量均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一个系统架构中分布的第一设备1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一个系统架构中分布的第二设备20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通常,在一个系统架构中,第二设备2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备10的数量,也就是说,一个第一设备10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2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实现为第一设备10,换句话说,第二设备20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示例性地,在第二设备20实现为能够开启热点或soft AP(软接入点)的用户设备、且第一设备10实现为无线路由器的情况下,第二设备20可以连接到第一设备10,而在第二设备20开启了热点或soft AP的情况下,其它设备(如终端设备、计算设备、手持设备等)也可以连接到第二设备20,从而,第二设备20可以为其它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应理解,为了便于描述,图1仅以第一设备10能够提供无线通信功能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以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应用于智能家居场景为例,如图2所示,智能家居场景中分布有一个第一设备10和多个第二设备20。其中,第一设备10可以实现为无线路由器,第二设备20可以实现为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机、智能电风扇、智能摄像头、智能电灯等智能家具。可选地,第二设备20能够经由遵循WiFi的无线链路连接到第一设备10,从而,第一设备10能够实现对第二设备20的网络控制等。
以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实现为WiFi系统架构为例,第一设备10可以实现为AP(或AP MLD),第二设备20可以实现为STA(或STA MLD)。
在相关技术中,为提高吞吐率,越来越多的设备支持MIMO技术,即支持更多的空间流。但是,更多的空间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功率消耗,为了更好地平衡功率消耗,WiFi系统引入了动态SMPS机制。
在动态SMPS机制下,STA可以先使用1个链路来倾听信道,并关闭其它链路;在AP需要进行下行传输时,AP可以与STA先通过这1个链路交互;STA在通过这1个链路交互的过程中打开其它链路,之后,AP就可以使用事先与STA协商好的最大空间流能力进行下行传输。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链路是为了接收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即1个链路是为了接收1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在一些示例中,链路又可以称为空间流,或者称为接收链路(Reception Chain)等等,为了便于描述,在此统称为“链路”。
相关技术中,STA使用SM Power Save Frame(SMPS帧)与AP协商打开动态SMPS功能。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SMPS帧的帧格式的负载(Payload)包括:SMPS启动(SM Power Save Enable)字段、SM模式(SM Mode)字段、保留(Reserved)字段。其中,SMPS启动字段占用1个比特,若SMPS启动字段的值为1,则用于指示STA期望启动SMPS机制;SM模式字段占用1个比特,若SM模式字段的值为1,则用于指示STA期望启动动态SMPS机制;保留字段占用6个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需要进行下行传输时,AP与STA先通过1个链路交互的控制帧可以实现为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信息和CTS(Clear to Send,允许发送)信息,AP先使用1个链路向STA发送RTS信息,STA在接收到RTS信息之后使用1个链路向AP发送CTS信息。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AP和STA先启动(enable)动态SMPS机制,在启动动态SMPS机制后,STA先打开1个链路并使用这1个链路倾听信道;在AP需要进行下行传输时,AP与STA通过这1个链路进行RTS信息和CTS信息交互,也即,AP通过这1个链路向STA发送RTS信息,STA在接收到RTS信息后通过这1个链路向AP发送CTS信息;在AP与STA进行RTS信息和CTS信息交互的过程中,STA打开其它链路以使用更多的链路与AP之间进行其它传输(traffic)交互。可选地,在一个传输交互序列结束之后,STA切换回1个链路并倾听信道,即STA只打开1个链路而关闭其它链路。
相关技术中,为了进一步扩展动态SMPS功能,AP与STA先通过1个链路交互的控制帧,除了可以实现为RTS信息和CTS信息之外,还可以实现为Trigger frame(触发帧)和Response(响应)消息。也就是说,AP先使用1个链路向STA发送触发帧来代替RTS信息,STA在接收到触发帧之后使用1个链路向AP发送响应消息来代替CTS信息。可选地,触发帧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MU(Multi User,多用户)-RTS触发帧、BSRP(Buffer Status Report Poll,缓冲器状态报告轮询)触发帧、BQRP触发帧。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AP和STA先启动动态SMPS机制,在启动动态SMPS机制后,STA先打开1个链路并使用这1个链路倾听信道;在AP需要进行下行传输时,AP与STA通过这1个链路进行触发帧和响应消息交互,也即,AP通过这1个链路向STA发送触发帧,STA在接收到触发帧后通过这1个链路向AP发送响应消息;在AP与STA进行触发帧和响应消息交互的过程中,STA打开其它链路以使用更多的链路与AP之间进行其它传输(traffic) 交互。可选地,在一个传输交互序列结束之后,STA切换回1个链路并倾听信道,即STA只打开1个链路而关闭其它链路。
在相关技术中,STA和AP启动动态SMPS机制后,无论是使用RTS信息和CTS信息交互,还是使用触发帧和响应消息交互,STA均是在向AP回复(CTS信息或响应消息)之后,才打开其它链路。以STA与AP先通过1个链路交互的控制帧实现为RTS信息和CTS信息为例,在RTS信息和CTS信息使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路复用)6Mbps(兆比特每秒)的格式和数据速率条件下,STA需要在76us(毫秒)内打开其它链路。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AP在通过1个链路发送完RTS信息后,STA在间隔SIFS(Short Inter Frame Space,短帧间距)的时长(即16us)之后,通过1个链路向AP发送CTS信息。通常,CTS信息是按照OFDM 6Mbps的数据速率发送,其占用的空口时间为44us。在STA回复完CTS信息之后,AP会在间隔SIFS之后与STA进行多链路的传输。
综上,STA需要在最多76us(16us+44us+16us)内打开其它链路。而如果RTS信息和CTS信息使用更高的数据速率传输,那么STA打开其它链路的可用时长会更少。并且,在实现过程中,STA可能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长内打开其它链路,这样,可能会导致STA无法正确接收AP后续进行的多链路的传输,对传输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或者可能会导致STA选择不启动动态SMPS机制,造成更多的功率消耗。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下面,通过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中的至少部分步骤。
步骤710,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第一设备是下行传输的发送设备,如上述图1实施例和图2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是下行传输的接收设备,如上述图1实施例和图2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设备20。可选地,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WiFi系统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实现为AP(或称为AP MLD),第二设备可以实现为STA(或称为STA MLD)。有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其它介绍说明,请参见上述图1实施例和图2实施例,此处不多赘述。
在第一设备需要与第二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可选地,下行传输包括下行(Downlink,DL)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Protocol Data Unit,PPDU)传输。可选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为了更好地平衡功率消耗,在没有下行传输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在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倾听信道。从而,在第一设备需要与第二设备进行下行传输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在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二设备在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链路是为了接收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即1个链路是为了接收1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在一些示例中,链路又可以称为空间流,或者称为接收链路(Reception Chain)等等,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统称为“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信息的发送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控制帧,该控制帧中携带第一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控制帧可以实现为RTS信息,则上述步骤710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RTS信息,RTS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帧可以实现为触发帧(Trigger Frame),则上述步骤710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触发帧,触发帧包括第一信息。当然,控制帧也可以实现为除RTS信息和触发帧之外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相关技术中,第一信息仅包括有效数据字段(Valid Fields),第二设备最早可以在接收完第一信息的时刻,打开至少一个链路中除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为了增加第二设备打开其它链路的时长,或者,为了使得第二设备打开更多的链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信息中增加了填充字段(Padding),第二设备可以利用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间来打开其它链路。
也就是说,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第一信息在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传输;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打开至少一个链路中除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其中,第二设备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第一时刻不早于第二时刻,也即,第一时刻等于第二时刻,或者,第一时刻晚于第二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时刻的确定方式不作限定,可选地,第一时刻由通信协议预定义,如WiFi标准协议中预定义第一时刻等于第二时刻(即第一时刻为第二设备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或者,第一时刻由第二设备具体的实现确定,如第二设备的设备能力较强、需要较短的时间打开其它链路,则第二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刻晚于第二时刻(即第一时刻晚于第二设备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
示例性地,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WiFi系统中为例,第一设备实现为AP,第二设备实现为STA,AP向STA发送触发帧以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如图8所示。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AP通过1个链路向STA发送的触发帧在有效数据字段后增加了填充字段,从而STA最早可以在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打开除这1个链路外的其它链路。相比于图6所示的相关技术,图8所示的填充字段为STA增加了填充时长(Padding Duration),以增加STA打开其它链路的时长,确保STA能够打开更多的链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下行传输之前的信息交互阶段,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实现为第二设备增加填充时长。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设备最早可以在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打开更多的链路以接收下行传输,从而第二设备可以利用填充时长打开更多的链路,确保第二设备能够正确接收第一设备后续进行的多链路的下行传输,提升了传输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通信协议的预定义或者基于自身的实现,自行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二设备的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下面,针对“第一设备基于第二设备的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步骤710之前,还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指示信息向第一设备通知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从而第一设备基于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指示信息的发送方式不作限定,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WiFi系统为例,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在通过SMPS帧与第一设备协商启动动态SMPS的过程中,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也就是说,可选地,上述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SMPS帧,SMPS帧包括指示信息。
基于此,在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SMPS帧的帧格式的负载(Payload)扩展为包括:SMPS启动(SM Power Save Enable)字段、SM模式(SM Mode)字段、填充信息字段(或者称为“Required Padding Duration(所需要的填充时长)”)、保留(Reserved)字段。该填充信息字段即用于指示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图9所示的SMPS帧中的填充信息字段,是从图3所示的SMPS帧中的保留字段中选出的一部分比特,也就是说,图9所示的SMPS帧的比特数等于图3所示的SMPS帧的比特数。在另一个示例中,图9所示的SMPS帧中的填充信息字段,是在图3所示的SMPS帧的基础上扩展了比特数,也就是说,图9所示的SMPS帧的比特数大于图3所示的SMPS帧的比特数。有关SMPS帧的其它字段的介绍 说明等,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多赘述。
以图9所示的SMPS帧中的填充信息字段是从图3所示的SMPS帧中的保留字段中选出的一部分比特为例,可选地,图9所示的填充信息字段占用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图3所示的保留字段占用的比特数。示例性地,图3所示的保留字段占用的比特数为6,图9所示的填充信息字段占用的比特数为n(n为小于或等于6的正整数),则图9所示的保留字段占用的比特数为6-n。例如,图9所示的填充信息字段(第一信息中所增加的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占用的比特数等于1,或者等于2,或者等于3,或者等于4,或者等于5,或者等于6。
上述实施例中,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是否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所增加的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例如,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从而,在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该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可以是通信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第二设备指示的。又例如,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的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或者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以及该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从而,第一设备按照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信息中增加相应比特数的填充字段。
以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以及所增加的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例,该指示信息不同的值所指示的内容也不相同。在一个示例中,指示信息的值及其所指示的内容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第二值,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三值,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第四值,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第五值,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对指示信息的值以及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均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上述第一值为0、第二值为1、第三值为2、第四值为3、第五值为4,第一时长为16us、第二时长为32us、第三时长为64us、第四时长为128us。也即,若指示信息的值为0,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若指示信息的值为1,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16us;若指示信息的值为2,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32us;若指示信息的值为3,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64us;若指示信息的值为4,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信息中增加填充字段且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128us。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由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指示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从而,第一设备后续发送的填充字段能够贴合第二设备的需求,避免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过短或过长,提升了填充字段的有效性。
下面,以一个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在下述示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WiFi系统,第一设备实现为AP,第二设备实现为STA。
如图10所示,STA在与AP协商启动动态SMPS的过程中,STA向AP发送的SMPS帧中携带指示信息(填充信息字段)。AP在接收到SMPS帧并解析出指示信息之后,基于指示信息的值,选择在1个链路的信息交互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帧类型,以使得所选择的控制帧能够满足增加填充字段的要求,如图9所示,AP选择了MU-RTS触发帧。之后,AP即按照上述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在MU-RTS触发帧中携带填充字段。STA最早可以在开始接收填充字段的时刻打开其它链路,在后续接收下行传输时,STA使用多链路进行接收,并且,在下行传输结束后,STA切换回1个链路以倾听信道。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中,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 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说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有关第一设备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为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有关第二设备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为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第一设备,也可以设置于第一设备中。如图11所示,该信息传输装置110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10。
第一发送模块1110,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10,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10,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信息传输装置1100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第二设备,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设备中。如图13所示,该信息传输装置13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310。
第一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310,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信息传输装置13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320,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20,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SMPS 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传输;如图14所示,所述信息传输装置1300还包括:链路打开模块1330,用于在第一时刻,打开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除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开始接收所述填充字段的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刻,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15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第一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的第一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具体来讲,该第一设备150可以包括:处理器15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51相连的收发器152;其中:
处理器15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5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收发器15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5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设备15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
所述收发器152,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52,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5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5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设备16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第二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的第二设备侧的信息传输方法。具体来讲,该第二设备160可以包括:处理器16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61相连的收发器162;其中:
处理器16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6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
收发器16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6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设备16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
所述收发器162,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6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收发器162,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6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收发器16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 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传输;所述处理器161,用于:在第一时刻,打开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除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开始接收所述填充字段的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刻,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
在一个示例中,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一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二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包括ASIC。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二设备侧信息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4)

  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或者,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空间多路复用节能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
    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
    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
    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
    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请求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
    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12. 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空间多路复用节能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
    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
    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
    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
    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15.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16. 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传输;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刻,打开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除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开始接收所述填充字段的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刻,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18.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设备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或者,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22.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空间多路复用节能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
    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
    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
    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
    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25. 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26.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二设备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请求发送RTS信息,所述RTS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包括所述第一信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
  29. 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填充字段相关的信息。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空间多路复用节能SMPS帧,所述SMPS帧包括所述指示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的值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值,用于指示不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
    第二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一时长;
    第三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二时长;
    第四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三时长;
    第五值,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信息中增加所述填充字段,且所述填充字段的传输时长为第四时长。
  32. 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占用的比特数为3。
  33. 根据权利要求26至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包括至少一个链路,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的第一链路上传输;所述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链路打开模块,用于在第一时刻,打开所述至少一个链路中除所述第一链路之外的其它链路;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开始接收所述填充字段的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等于所述第二时刻,或者,所述第一时刻晚于所述第二时刻。
  34. 根据权利要求28或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链路是为了接收一个空间流所设置的对应模块。
  35.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36. 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进行下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填充字段。
  3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一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第二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一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4.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程序在第二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8493.5A 2021-08-27 2021-08-27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4136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15147 WO2023024109A1 (zh) 2021-08-27 2021-08-27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619A true CN117413619A (zh) 2024-01-16

Family

ID=8532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8493.5A Pending CN117413619A (zh) 2021-08-27 2021-08-27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3619A (zh)
WO (1) WO202302410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31179B2 (en) * 2015-08-06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standby power optimization across an arbitrary number of associated clients
WO2017106516A1 (en) * 2015-12-15 2017-06-22 Marvell Semiconductor, Inc. Triggered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9041103B (zh) * 2018-09-30 2022-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US11140745B2 (en) * 2018-11-19 2021-10-05 Nxp Usa, Inc. WLAN trigger frame padding for meeting minimum processing time requirement of receiver
US11134542B2 (en) * 2019-03-20 2021-09-2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ink discovery signaling in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 systems
CN112105063A (zh) * 2019-06-18 2020-12-18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多维输入的无线自适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4109A1 (zh)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39470B2 (ja) 改善されたマルチユーザ伝送
EP215008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ple request to send (rts) messages to enh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3411831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101096419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들에서 블라인드 노드 문제들을 해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0953B2 (en) Triggered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
US111344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7822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01883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rigger inform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11528536A (ja) レガシーwlan受信機との並列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10141968A1 (en)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traffic streams
EP3780447B1 (en) Harq technology-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07056747A2 (en)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3030915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multiple link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WO2022267690A1 (zh) Ofdma频域资源调度方法、sta、ap及通信系统
WO2019141233A1 (zh) 一种协作传输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573724B2 (ja) 周期的割り当てを示す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582449B2 (en) Intra-PDDU power saving in WLAN
CN117413619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012A (zh) 组播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193621A (zh) 传输机会的使用权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011061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wireless medium resource
WO202406530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220338063A1 (en) Method of dynamic transceiver configuration
US20240154636A1 (en) Methods for improving wireless performance using auxiliary radios
CN117356161A (zh) Bar帧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