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2998A -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2998A
TW201702998A TW105111262A TW105111262A TW201702998A TW 201702998 A TW201702998 A TW 201702998A TW 105111262 A TW105111262 A TW 105111262A TW 105111262 A TW105111262 A TW 105111262A TW 201702998 A TW201702998 A TW 2017029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information
disas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u Koriyama
Toru Ishikawa
Shinichiro Kurinaka
Original Assignee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lix Ip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Aplix Ip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02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2998A/zh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了利用通信終端檢測之災害資訊,以使用者可對災害採取適當之處置之方式,準確且及時地控制電子機器,而預先記憶基於對於判定資訊之判定基準之電子機器之動作條件,於與通信終端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且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接收到災害通知資訊之情形時,自通信終端取得判定資訊。且,基於動作條件,判定所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滿足判定基準,於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用於使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

Description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通信終端控制電子機器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近年來,被稱為網路家電或智慧型家電等,具備通信功能,且藉由使其與其他機器協作而提高便利性之家電產品等電子機器受到關注。例如,有人提出如下方法:將電子機器連接於網路而可通信,且自連接於網路之通信終端經由網路控制電子機器,或改變設定(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係關於內置或連接於不具有通信功能之電子機器之通信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型積體電路)者,將連接於網路之通信終端發行之指令以通信LSI之通信元件或通信模組接收,且根據接收之指令而將模擬使用者之操作之電氣信號輸出至電子機器。其結果,無須大幅改變電子機器之控制程式,即可自網路側藉由遠距離操作而使電子機器之狀態變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91918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通信LSI係於自網路側控制電子機器 時,僅藉由使用者主動地操作通信終端,即可對位於家庭等之電子機器供給控制信號者。
另外,智慧型電話等之通信終端係經由其他通信終端或網路而與伺服機器等進行各種資訊之交換。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無藉由使用者之主動操作,亦可利用通信終端處理之各種資訊,對於使用者準確、且及時地控制電子機器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具備:記憶部,其預先記憶基於對於判定資訊之判定基準之電子機器之動作條件;及終端通信部,其係於與通信終端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且接收自通信終端發送之通知資訊。
再者,本發明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具備:判定資訊取得部,其係於終端通信部接收之通知資訊為通知災害之災害通知資訊之情形時,取得與災害通知資訊相關聯之判定資訊;判定部,其係基於上述動作條件,判定藉由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滿足判定基準;及控制部,其係於藉由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用於使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並供給至電子機器。
本發明之較佳態樣之動作條件包含複數個判定資訊與相對於該複數個判定資訊各者之複數個判定基準,判定資訊取得部係於終端通信部接收到通知資訊之情形時,以特定之順序逐個取得複數個判定資訊,且於該取得之判定資訊不滿足判定基準時,不取得下一個判定資訊。且,控制部係僅於藉由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所有判定資訊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控制信號,並供給至電子機器。
根據本發明,即使無藉由使用者之主動操作,亦可利用通信終端處理之災害通知資訊,而對於使用者準確、且及時地控制電子機器。
1‧‧‧電子機器控制裝置
2‧‧‧電子機器
2a‧‧‧換氣扇
2b‧‧‧電熱器
3‧‧‧通信終端
4‧‧‧網路
11‧‧‧終端通信部
12‧‧‧判定資訊取得部
13‧‧‧記憶部
14‧‧‧判定部
15‧‧‧控制部
16‧‧‧狀態資訊取得部
17‧‧‧機器通信部
21‧‧‧判定資訊域
22‧‧‧判定基準域
23‧‧‧特定動作域
31‧‧‧通信部
32‧‧‧災害資訊取得部
AID‧‧‧判定資訊
AIDa‧‧‧地震資訊
AIDb‧‧‧海嘯資訊
AIDc‧‧‧火災警報資訊
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
C1~Cn‧‧‧判定基準
J1~J(n+1)‧‧‧判定資訊
S1~S16‧‧‧步驟
S20~S22‧‧‧步驟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記憶於記憶部之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之例之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通信終端、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及電子機器間之處理之流程之時序圖。
圖4係用於說明使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即照明機器進行災害通知之系統之動作條件之表格。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通信終端、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及電子機器間之處理之流程之時序圖。
圖7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變化例之照明機器之動作條件之表格。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方塊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例、即對電子機器進行防災動作之例(具體例1)之整體構成之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例、即對電子機器進行防災動作之例(具體例2)之整體構成之圖。
以下,關於用於實施本發明之第1~第3實施形態例,參照圖1至 圖8進行說明。另,於各圖式中,對具有相同之功能或構成之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概要>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以下稱為「本例」)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及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整體構成之圖。
圖1所示之本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包含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電子機器2、通信終端3及網路4。
此處,通信終端3係根據於內部之應用程式之動作、感測器之檢測結果或來自網路4之通知資訊,而對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進行災害之發生等之通知之終端,通常為智慧型電話。通信終端3包含:通信部31,其係與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及網路4進行無線通信;及災害資訊取得部32,其係經由通信部31而取得通知發生災害之資訊(以下簡稱為「災害資訊」)。
災害資訊取得部32係經由通信部31與網路4進行無線通信,而自網路4取得地震資訊等災害資訊。此外,災害資訊取得部32亦可與未圖示之感測器進行有線或無線連接,且根據感測器之檢測結果,取得火災警報或瓦斯洩露警報等之災害資訊。通信部31係除上述之與網路4之無線通信以外,亦於災害資訊取得部32取得災害資訊之情形時,基於該災害資訊而產生災害通知資訊,並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構成]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具備:終端通信部11,其係自通信終端3接收災害通知資訊或判定資訊;判定資訊取得部12,其係經由終端通信部11而取得自通信終端3發送之判定資訊;及記憶部13,其記憶用於使電子機器2動作之1個以上之動作條件。另,於本例中,作為電子機器2之一例而使用照明機器(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 體)照明機器)。
此處,於終端通信部11與通信終端3之通信部31之無線通信,例如,使用可進行以低消耗電力之小容量通信之「Bluetooth(註冊商標)Low Energy:藍牙低功耗」(以下省略為「BLE」)等近距離無線通信規格。
另,作為動作條件,如後述般,包含複數個判定資訊、與相對於該複數個判定資訊各者之複數個判定基準。
又,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具備:判定部14,其係階段性地判斷判定資訊取得部12所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符合於記憶於記憶部13之動作條件;及控制部15,其係基於判定部14之判定結果而產生用於控制電子機器2之控制信號。
[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
圖2係顯示包含記憶於記憶部13之判定資訊、判定基準之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之例之表格。如圖2所示,記憶於記憶部13之動作條件,包含複數個判定資訊與對應於其等之複數個判定基準。即,該動作條件之表格具有判定資訊域21、判定基準域22、及特定動作域23。
於判定資訊域21,記憶有自通信終端3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資訊。於該例中,於判定資訊域21記憶有通信終端3最先通知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通知類別J1、及於通信終端3與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間於其後完成交換之判定資訊J2~Jn。
於判定基準域22,記憶有對應於判定資訊域21之判定資訊J1~Jn之判定基準。例如,對應於第1判定資訊即通知類別J1之判定基準係以通知類別J1是否「等於C1」作為判定基準。同樣,作為對應於各判定資訊J2~Jn之判定基準,記憶有「C2以上」、「包含C3」、…「於Cn開始」等判定基準。又,除圖2所示之判定基準以外,亦可考慮「不等於~」、「~以下」、「大於~」、「小於~」、「不包含~」、「於~結 束」等判定基準。
具體而言,作為通知類別J1~Jn,可考慮用於報知地震資訊、海嘯資訊等新聞、及火災警報或瓦斯洩露警報等與感測器連動之警報應用程式等。
特定動作域23係於動作條件成立時,記憶電子機器2中進行之動作之域。例如,如本例般,若電子機器2為照明器具,則可考慮進行LED照明之點亮、熄滅、閃爍或調光等動作。當然除如本例之照明器具以外,亦可考慮各種具體例作為電子機器2。例如,若電子機器2為電動人偶,則亦可根據災害之種類或狀況而改變電動人偶之動作態樣。
若列舉一例,則可考慮根據災害之種類或狀況,改變複數個人偶中之運動人偶,或根據各個災害之狀況而改變電動人偶之運動方式等。又,若為如利用帶有蜂鳴器之印表機作為電子機器2之情形,則亦可考慮根據災害之種類或狀況而改變印刷之資訊內容,且以蜂鳴器等產生警告音。
除此以外,亦可考慮與電子機器2之種類相應之各種動作,且將用以使電子機器2進行該等動作之動作條件記憶於判定資訊域21及判定基準域22。
[本例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動作]
圖3係顯示包含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電子機器2、通信終端3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動作之流程之時序圖。
首先,自通信終端3將通知發生災害之事實之災害通知資訊以無線通信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步驟S1)。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以終端通信部11接收該災害通知資訊(發送資料行),且以判定資訊取得部12將災害通知資訊所包含之通知類別作為最初之判定資訊J1而取得(步驟S2)。另,於災害通知資訊亦可無須必定包含對應於判定資訊J1 之通知類別,於該情形時,與以下之判定資訊J2~Jn相同,亦可藉由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對於通信終端3進行發送要求而取得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
然後,於判定部14中,判定判定資訊取得部12所取得之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是否滿足相對於記憶於記憶部13之判定資訊J1之判定基準(步驟S3)。即,於圖2所示之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之例中,判定是否為「J1=C1」。
於步驟S3中,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1滿足判定基準(為「J1=C1」)之情形時(步驟S3之是),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相對於通信終端3,以發送下一個判定資訊J2之方式作出要求(步驟S4)。於步驟S3中,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1不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步驟S3之否),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不使電子機器2進行特定之動作,而結束處理。
通信終端3係若接收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發送之判定資訊J2之發送要求,則將與發送要求相應之判定資訊J2以無線通信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步驟S5、S6)。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經由終端通信部11而以判定資訊取得部12取得該判定資訊J2(步驟S7)。然後,於判定部14中,判定判定資訊J2是否滿足對於判定資訊J2之判定基準(步驟S8)。於圖2所示之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之例中,判定是否為「J2≧C2」。
於步驟S8中,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2滿足判定基準(為「J2≧C2」)之情形時(步驟S8之是),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與通信終端3之間,進行進一步之判定資訊之交換。即,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與通信終端3之間,判定資訊之要求與取得係關於判定資訊J3~Jn亦與判定資訊J2相同地重複。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2~J(n-1)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相對於通信終端3,要求判定資訊Jn之發送(步驟S9),且通信終端3係接收此而將判定資訊Jn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 置1(步驟S10、S11)。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自通信終端3進行判定資訊Jn之接收及取得(步驟S12),且於判定部14中,判定判定資訊Jn是否滿足對於判定資訊J2之判定基準(步驟S13)。於圖2所示之動作條件之資料構成之例中,判定是否為「Jn於Cn開始」。
判定部14係於步驟S13中,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n滿足判定基準(「Jn於Cn開始」)之情形時(步驟S13之是),判斷為使電子機器2進行特定之動作之動作條件成立。然後,判定部14係對控制部15以產生用以使電子機器2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之方式作出指示。控制部15係接收來自判定部14之指示並向電子機器2輸出控制信號(步驟S14)。
來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部15之控制信號係輸入至電子機器2(步驟S15),電子機器2係如後述般,執行與控制信號相應之預先決定之特定之動作(步驟S16)。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中,於判定資訊J1~Jn之任一者皆不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包含步驟S8、S13之否),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不進行其後之判定資訊之要求/取得/判定,而停止以後之處理動作。如此,因以特定之順序逐個階段性地進行複數個判定資訊之要求/取得/判定,故於動作條件不成立之情形時,不進行無用之判定資訊之交換。因此,可抑制電子機器2所消耗之電力(消耗電力)。
圖4係用以說明作為電子機器2而使用照明機器之情形時,對應於來自通信終端3之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判定資訊J2(AID)、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之動作條件,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進行何種動作之圖。
首先,關於基於來自通信終端3之通知資訊,且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所取得之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新聞」之情形進行說明。由於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新聞」本身滿足判定基準,故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對通信終端3要求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之發送。
如此一來,自通信終端3作為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而發送「AIDa(地震資訊)」。因該判定資訊J2滿足判定基準,故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對通信終端3要求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之發送。因此,通信終端3係將地震之震度高於特定值之意旨之「災害細節=震度高」作為判定資訊J3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然後,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中,判定是否滿足判定基準(地震之震度為特定值以上),於震度超過特定值之情形時,下述所示之所有[動作條件1]成立。因此,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如動作條件1所示,將用以使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之LED照明點亮之控制信號發送至電子機器2。另,於地震之震度為預先設定之特定值以下之情形時,因不產生點亮LED照明之控制信號,故電子機器2不動作,LED照明維持保持熄滅之狀態。
[動作條件1]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新聞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地震資訊AIDa
.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地震(震度高)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LED照明之點亮
其次,關於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新聞」,且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為「AIDb(海嘯資訊)」之情形,作為動作條件2進行說明。
首先,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一自通信終端3接收判定資訊J2為「AIDb(海嘯資訊)」之意旨之通知,便接著對通信終端3要求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之發送。於是,通信終端3係將「海嘯資訊(避難對象地區內)」作為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發送至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判定資訊J3為「海嘯資訊(避難對象地 區內)」符合於動作條件2,故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將用於使電子機器2之LED照明以短間隔閃爍之控制信號發送至電子機器2。
[動作條件2]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新聞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海嘯資訊AIDb
.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海嘯(避難對象地區)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LED照明之短間隔之閃爍。
另,若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之海嘯資訊為「避難對象地區外」,則如動作條件3所示,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使電子機器2之LED照明以長間隔閃爍,且包含避難對象地區外,通知正發出海嘯警報。
[動作條件3]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新聞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海嘯資訊AIDb
.判定資訊J3(災害細節):海嘯(避難對象地區外)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LED照明之長間隔之閃爍。
其次,關於圖4之判定基準J1(通知類別)為警報應用程式之情形,且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自通信終端3接收之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為「AIDc(火災警報資訊)」之情形,作為「動作條件4」進行說明。
因自通信終端3接收之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警報應用程式」係滿足判定資訊J1之判定基準,故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對通信終端3要求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之發送。
然後,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自通信終端3繼判定資訊J1(警報應用程式)之後,接收判定資訊J2(火災警報AIDc)。此時,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判定為僅判定資訊J1之「警報應用程式」與判定資訊J2之「AIDc(火災警報資訊)」滿足動作條件4之判定基準,而 對電子機器2發送用以使LED照明作動之控制信號。
電子機器2係接收來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信號,而執行表示出現火災警報資訊之LED照明之閃爍。即,以使LED照明以相對較短之間隔週期閃爍之方式進行控制。
[動作條件4]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警報應用程式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火災警報AIDd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LED照明之閃爍(間隔:短)。
其次,關於圖4之判定基準J1(通知類別)為警報應用程式之情形,且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自通信終端3接收之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為「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之情形,作為「動作條件4」進行說明。
通信終端3係對於來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資訊J2之發送要求,發送判定資訊J2為「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判定為僅判定資訊J1之「警報應用程式」與判定資訊J2之「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滿足動作條件4之所有判定基準,而對電子機器2發送用以使LED照明作動之控制信號。藉由來自該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信號,以電子機器2為首將所有電子機器熄滅地進行控制。即,對於瓦斯洩露,因必須最優先地避免起火,故以使所有電子機器成為OFF(斷開)之方式進行控制。
[動作條件5]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警報應用程式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瓦斯洩露警報AIDc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所有電子機器OFF
另,上述動作條件1~4之LED照明之點亮、閃爍等之動作僅為一例,使用者亦可適當進行不同之動作設定。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例>
圖5係顯示變更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構成與動作之一部分之第2實施形態例(變化例1)之方塊圖。與圖1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例不同之點係為了將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LED照明)之當前狀態作為狀態資訊利用,而設置狀態資訊取得部16之點。
於該第2實施形態例(變化例1)中,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經常監視電子機器2之狀態。且,狀態資訊取得部16係自控制部15接收表示電子機器2之狀態之狀態資訊即判定資訊J(n+1),並將其供給至判定資訊取得部12。即,包含表示電子機器2之狀態之狀態資訊,而設定用以使電氣機器2動作之動作條件。換言之,將作為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之電源之ON(接通)、OFF、調光時之明度相當之PWM信號(脈衝寬度調變信號)之脈衝寬度等作為照明機器之狀態資訊而使用,且基於該狀態資訊而變更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供給至電子機器2之控制信號。
圖6係用以說明圖5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例(變化例1)之動作的顯示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電子機器2、通信終端3間之動作之流程之時序圖。
圖6之步驟S1~S16之動作因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時序圖相同,故標註相同符號,並省略說明。
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例之時序圖不同之部分係附加有作為用以監視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之步驟之步驟S20~S22之點。
於步驟S13中,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判定為判定資訊Jn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步驟S13之是),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狀態資訊取得部16係接收表示自電子機器2產生之狀態資訊之判定資訊J(n+1)(步驟S20、S21)。
然後,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判定狀態資訊取得部16 所取得之判定資訊J(n+1)是否滿足判定基準(步驟S22)。於步驟S22中,於判定為判定資訊J(n+1)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步驟S22之是),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判斷為滿足所有動作條件,而產生用以控制電子機器2之控制信號(步驟S14)。
於步驟22中,於判定部14中,判定為判定資訊J(n+1)不滿足判定基準之情形時(步驟S22之否),控制部15不產生控制信號。另,其後之電子機器2之處理(步驟S15、S16)因與圖3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例相同,故而省略說明。
圖7係用以說明使用照明機器(LED照明)作為電子機器2之情形時之第2實施形態例(參照圖5、6)之動作條件之圖。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與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因與圖4之第1實施形態例者相同,故此處省略說明。關於判定資訊J3~判定資訊Jn,於圖7中並未記載,但可根據需要而設置。
於圖7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例(變化例1)之動作條件中,表示電子機器2之當前狀態之狀態資訊即判定資訊J(n+1)於使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情形時起到重要作用。即,於圖7之第1列之欄中,於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新聞」,且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AID))為地震快報(AIDa)之情形時,若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之狀態資訊即判定資訊J(n+1)為「ON」,則表示進行使照明機器閃爍之動作。
又,判定資訊J(n+1)為「OFF」時,即,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熄滅之情形時,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部15係於地震快報之通知時,為了容易掌握事態,以使照明裝置點亮之方式進行控制。
於判定資訊J(n+1)為「OFF→ON調光中」、且「照度小於50%」之情形時,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點亮(ON)之動作。
若判定資訊J(n+1)為「OFF→ON調光中」、且「照度為50%以 上」,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閃爍之動作。
又,若判定資訊J(n+1)為「ON→OFF調光中」、且「照度為50%以上」,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閃爍之動作。
若判定資訊J(n+1)為「OFF→ON調光中」、且「照度小於50%」,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點亮(ON)之動作。
即,於將照度逐漸自「明(ON)」下調至「暗(OFF)」之調光中、或自「暗(OFF)」上調至「明(ON)」之調光中之情形時,控制部15係根據此時之照度而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進行不同之動作。即,於「明→暗」及「暗→明」之調光中之任一情形時,只要照度小於50%,則亦與熄滅中相同地進行使照明機器點亮之動作,於照度為50%以上之情形時,與點亮中相同地進行使照明機器閃爍之動作。
其次,關於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新聞」,且判定資訊J2(AID)為海嘯資訊(AIDb)之情形進行說明。此時,若表示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之「判定資訊J(n+1)」為「ON(點亮中)」,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以短間隔閃爍之動作。又,於「判定資訊J(n+1)」為「OFF(熄滅中)」之情形時,控制部15亦相同地進行使照明機器以短間隔閃爍之動作。即,於海嘯快報之通知時,因總之避難為第一,故無論點亮中或熄滅中,皆使照明快速閃爍而催促避難。
其次,於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警報應用程式」,且判定資訊J2(AID)為「火災警報(AIDc)」之情形時,若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即判定資訊J(n+1)為「ON(點亮中)」,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閃爍之動作。又,若判定資訊J(n+1)為「OFF(熄滅中)」,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照明機器點亮之動作。關於該火災警報,亦可任意設定特定之動作。例如,亦可進行與其他災害通知時相同之動作設定。
最後,於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為「警報應用程式」,且判定資 訊J2(AID)為「瓦斯洩露警報(AIDd)」之情形時,若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即判定資訊J(n+1)為「ON(點亮中)」,則控制部15係進行使電子機器2之照明機器熄滅之動作。又,對電子機器2以外之所有電子機器亦進行將此設為OFF之動作。
又,若判定資訊J(n+1)為「OFF(熄滅中)」,則控制部15係不使電子機器2即照明機器點亮,而維持熄滅之狀態。即,無論判定資訊J(n+1)之內容如何,皆進行以使電子機器類全部成為不作動之方式切斷(OFF)電源等用以防災之動作,而防止起火。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例>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例(變化例2)之電子機器控制系統之方塊構成圖。
圖8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例(變化例2)與圖5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不同處係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進而具備機器通信部17,且經由機器通信部17將來自控制部15之控制信號供給至電子機器2之點。對應於此,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係經由機器通信機17發送至狀態資訊取得部16。
除此以外之構成因與圖5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構成相同,故省略重複之說明。如此,機器通信部17係擔負與電子機器2進行無線通信,且發送控制部15所產生之用以控制電子機器2之控制信號之作用,但亦可將終端通信部11及機器通信部17作為共通之通信部而構成。
又,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以機器通信部17接收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且以狀態資訊取得部16取得。又,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將取得之狀態資訊自終端通信部11藉由無線通信發送至通信終端3。除此以外之處理因與圖5所示之第2實施形態例之處理相同,故省略說明。
以上,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例及其變化例即第2及第3實施形態例中,使用LED照明等之照明機器作為電子機器2而進行說明。該照明機器之點亮、熄滅、或閃爍等動作係用以傳遞地震或海嘯、或其他警報之機構,故僅為一例。
因此,電子機器2並非限定於照明裝置,只要為用以對使用者傳遞資訊之機器,則可為任意機器。例如,如申請人於其他申請案提出般,亦可使電動人偶藉由馬達旋轉,或將電子機器2設為印表機,使其列印警報內容。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形態例>
又,本發明係不僅用以對使用者傳遞資訊,亦可使用於以災害發生之通知作為契機,而使電子機器2進行用以防災之動作。即,只要為如下一種機器即可實現,其係即使不具有用以對使用者傳遞資訊之功能,亦可於災害發生之通知時,執行如抑制災害造成之危害、或防止二次災害之發生之防災動作。於上述之例中,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關於藉由根據瓦斯洩露警報,進行以使電子機器類全部不作動之方式切斷電源之動作,而防止瓦斯之起火予以記載,但除此以外,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亦可根據取得之判定資訊,對電子機器2,積極地使其進行用以防止災害之發生之防災動作。於以下,對具體例進行說明。
[具體例1之構成與動作]
圖9所示之具體例1係其他實施形態之一個具體例。於此處,作為電子機器2之例,顯示換氣扇a2,換氣扇2a係連接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且,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若接收瓦斯洩露警報之通知,則使換氣扇2a作動而開始換氣動作,而將漏出之瓦斯向室外排出。
此處,記憶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記憶部13之動作條件係如以下所述。
[動作條件6]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警報應用程式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瓦斯洩露警報器AIDc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換氣動作之開始
以下,說明圖9所示之具體例1之動作。
通信終端3係相對於來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資訊J2之發送要求,發送判定資訊J2為「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判定為僅判定資訊J1之「警報應用程式」與判定資訊J2之「AIDd(瓦斯洩露警報資訊)」滿足動作條件6之所有判定基準,而對換氣扇2a發送用以使換氣動作開始之控制信號。藉由來自該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信號,換氣扇2a開始用以換氣之動作,故可將漏出之瓦斯自動排出至室外,而防止瓦斯之充滿、或由此導致之火災之發生。
[具體例2之構成與動作]
圖10所示之具體例2係其他實施形態之另一個具體例。於此處,作為電子機器2之具體例,顯示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係連接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且,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係於接收到地震快報之通知時,確認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之動作狀況,若為動作中,則使電熱器之加熱停止,且使送風機繼續動作,進行電熱器之冷卻。
此處,記憶於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記憶部13之動作條件係如以下所述。
[動作條件7]
.判定資訊J1(通知類別)=新聞
.判定資訊J2(應用程式ID)=地震快報AIDa
.判定資訊J(n+1)(電子機器2之狀態資訊)=ON(動作中)
.動作條件成立時之特定之動作:電熱器OFF(停止)、送風機ON(動作繼續)
以下,說明圖10所示之具體例2之動作。
通信終端3係相對於來自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資訊J2之發送要求,發送判定資訊J2為「AIDa(地震快報)」。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判定部14係於取得判定資訊J1之「新聞」、判定資訊J2之「AIDa(地震快報)」時,若自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取得之判定資訊J(n+1)為「ON」,則判定為滿足動作條件7之所有判定基準,而對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停止電熱器之加熱,並發送用以使送風機之動作繼續(換言之,進行送風動作)之控制信號。藉由來自該電子機器控制裝置1之控制信號,帶有送風功能之電熱器2b係開始停止電熱器2b之加熱而藉由送風進行冷卻之動作。因此,即使於其後因地震之搖晃而翻倒,亦可防止因電熱器2b之餘熱而起火般之二次災害之發生。
除上述之例以外,對於多種多樣之電子機器2,亦可使其等進行各者可執行之各種防災動作。例如,若電子機器2為帶有自動供水功能之浴缸,則於地震快報之通知或火災警報之報知時,藉由自動進行對浴缸蓄水之動作,可有助於因災害使生命線被切斷之情形時之生活用水之確保、或火災之滅火等。
另,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形態例及其變化例,只要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本發明之要旨,當然包含各種變化例、應用例。
1‧‧‧電子機器控制裝置
2‧‧‧電子機器
3‧‧‧通信終端
4‧‧‧網路
11‧‧‧終端通信部
12‧‧‧判定資訊取得部
13‧‧‧記憶部
14‧‧‧判定部
15‧‧‧控制部
31‧‧‧通信部
32‧‧‧災害資訊取得部

Claims (9)

  1. 一種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包含:記憶部,其預先記憶基於對於判定資訊之判定基準之電子機器之動作條件;終端通信部,其於與通信終端之間進行無線通信,接收自上述通信終端發送之通知資訊;判定資訊取得部,其係於上述終端通信部接收之上述通知資訊為通知災害之災害通知資訊之情形時,取得與上述災害通知資訊相關之判定資訊;判定部,其基於上述動作條件,判定藉由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滿足上述判定基準;及控制部,其係於藉由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滿足上述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用於使上述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並供給至上述電子機器。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中上述動作條件係基於複數個判定資訊與對於該複數個判定資訊各者之複數個判定基準;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係於上述終端通信部接收到上述通知資訊之情形時,以特定之順序逐個取得上述複數個判定資訊,且於該取得之判定資訊不滿足上述判定基準時,不取得下一個判定資訊;且上述控制部係於藉由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所有判定資訊滿足上述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上述控制信號。
  3. 如請求項2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進而包含:狀態資訊取得部,其取得上述電子機器之狀態資訊;且 上述複數個判定資訊之至少1個為上述狀態資訊。
  4.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部係暫時記憶藉由上述狀態資訊取得部取得之狀態資訊;且上述控制部係於將上述控制信號供給至上述電子機器後,產生基於上述狀態資訊之用於進行動作之控制信號,並供給至上述電子機器。
  5.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進而包含:機器通信部,其於與上述電子機器之間進行無線通信,將上述控制信號發送至上述電子機器。
  6.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中上述記憶部係預先記憶複數個上述動作條件;且上述特定之動作係就每個上述動作條件而設定。
  7. 如請求項1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特定之動作係上述電子機器可執行之用於防災之動作。
  8. 一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其係包含如下構件者:通信終端;電子機器;及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其係與上述通信終端藉由無線通信連接,且控制上述電子機器;且上述電子機器控制裝置包含:記憶部,其預先記憶基於對於判定資訊之判定基準之上述電子機器之動作條件;終端通信部,其於與上述通信終端之間進行無線通信,接收自上述通信終端發送之災害通知資訊;判定資訊取得部,其係於上述終端通信部接收之上述通知資訊為通知災害之災害通知資訊之情形時,取得與上述災害通知資訊相關聯之判定資訊; 判定部,其基於上述動作條件,判定藉由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滿足上述判定基準;及控制部,其係於藉由上述判定資訊取得部取得之判定資訊滿足上述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用於使上述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並供給至上述電子機器;且上述通信終端包含:災害資訊取得部,其取得通知災害之發生之災害資訊;及通信部,其係於取得上述災害資訊之情形時,產生用於通知已接收到上述災害資訊之災害通知資訊並發送至上述電子機器控制裝置。
  9. 一種電子機器控制方法,其係包含記憶部且根據自通信終端發送之災害通知資訊而控制電子機器之電子機器控制裝置之電子機器控制方法,且包含以下步驟:將基於對於判定資訊之判定基準之上述電子機器之動作條件,預先記憶於上述記憶部;於與上述通信終端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且於上述電子機器控制裝置接收上述災害通知資訊;於上述電子機器控制裝置接收到上述災害通知資訊之情形時,自上述通信終端取得上述判定資訊;基於上述動作條件,判定所取得之判定資訊是否滿足上述判定基準;及於所取得之判定資訊滿足上述判定基準之情形時,產生用於使上述電子機器進行特定之動作之控制信號,並供給至上述電子機器。
TW105111262A 2015-04-17 2016-04-11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TW201702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4679 2015-04-17
JP2015103363A JP2016208481A (ja) 2015-04-17 2015-05-21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2998A true TW201702998A (zh) 2017-01-16

Family

ID=5749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1262A TW201702998A (zh) 2015-04-17 2016-04-11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208481A (zh)
TW (1) TW20170299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71904B2 (ja) * 2018-10-26 2023-05-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208481A (ja) 2016-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198877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7109163B2 (ja) モニタ装置及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WO2015072313A1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7287671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管理システム
JP2006268132A (ja) 火災警報器
JP5908047B2 (ja) 照明装置及び非常時照明システム
KR20190079726A (ko) Led 조명 시스템
TW201702998A (zh) 電子機器控制裝置、電子機器控制系統及電子機器控制方法
CN109507893B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自学习告警控制方法
JP2009211301A (ja) 警報装置
JP6913492B2 (ja) 消火システム
KR20130052472A (ko) 조명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1562481B1 (ko) 절전 및 환경 감시 시스템
JP563887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非常時照明システム
JP5944971B2 (ja) 非常時照明システム
WO2016167088A1 (ja)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制御方法
JP6677463B2 (ja) 警報器
JP2020017887A (ja) 照明システム、照明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0243112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TW200936945A (en) Emergency lighting apparatus
TWI696983B (zh) 簡易型火災通斷電系統
JP2018163766A (ja) 照明コントローラ
JP2007250422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7123693B2 (ja) 警報器システム
JP2011204409A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