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4261A -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 Google Patents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4261A
TW201644261A TW105105519A TW105105519A TW201644261A TW 201644261 A TW201644261 A TW 201644261A TW 105105519 A TW105105519 A TW 105105519A TW 105105519 A TW105105519 A TW 105105519A TW 201644261 A TW201644261 A TW 2016442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image
data
computing device
camer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5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0568B (zh
Inventor
佳虹 郭
濤 陶
古魯 拉傑
瑞奇蒙 希克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44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4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0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05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43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hree or more 2D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72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image signals comprising non-image signal components, e.g. headers or format information
    • H04N13/178Metadata, e.g. dispar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5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ther than in their location or field of view, e.g. having different resolutions or colour pickup characteristics; using image signals from one sensor to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other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71Image signal generators wherein the generated image signals comprise depth maps or disparity 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4Circuitry for scanning or addressing the pixel ar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技術用於管理對由包括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的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複數個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的存取。攝像機驅動模組對使用者限制顯露於除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其中一者外之所有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可包括對使用者顯露的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和未對使用者顯露的一或多個次感測器。在其它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可包括多於一的主影像感測器和任何數目的次影像感測器。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僅主影像感測器其中一者係對使用者顯露,並且若可獲得的話沒有次影像感測器係對使用者顯露。其它實施例係於此說明且請求。

Description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本領域係關於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現代計算裝置已變為用於個人、企業及社交使用之多方面的工具。大部分的現代計算裝置包括一或多個攝像機,其能夠捕捉靜態影像(亦即,相片)及在各種解析度上以許多格式記錄視訊串流。為了捕捉相片和記錄視訊串流,攝像機捕捉光且使用影像感測器將捕捉的光轉換成電信號。為了針對攝像機在計算裝置之環境內作用,各個影像感測器典型地包括驅動器(亦即,介面),其管理(亦即,轉譯(translate))計算裝置之硬體(例如,處理器)和攝像機之硬體(例如,影像感測器)之間的通訊。傳統地,許多攝像機已包括單一影像感測器,且據此,包括單一驅動器;然而,當將他們合併於其中的攝像機和計算裝置已變為更複雜時,一些攝像機可包括影像感 測器的陣列。在這類攝像機中,各個影像感測器可具有不同的驅動器,造成用於單一攝像機的多個影像感測器驅動器。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可允許在單一影像感測器攝像機之上的增加的功能性。舉例而言,包括影像感測器陣列的攝像機可包括各種影像感測器,其能被使用來計算深度及/或創建較寬的視域(FOV;field of view)。
一般而言,影像感測器的供應商發行特定於該影像感測器的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典型地允許攝像機的使用者經由在攝像機上執行的軟體應用且藉由軟體應用來對某些功能及/或影像感測器之設定的存取。舉例而言,在包含能夠在高解析度捕捉影像的主影像感測器和能夠在比主影像感測器更低的解析度捕捉影像的各種其它次影像感測器、或進行其它特別化特徵的影像感測器陣列中,使用者可能必需從要使用的影像感測器陣列手動地選擇影像感測器其中一者來以攝像機拍照。典型地經由計算裝置之顯示提呈給使用者的相片的預覽可能無法明白地區別影像感測器之間的差異(亦即,解析度、視角等)。據此,使用者可能不知情地選擇具有可能是不欲的視角及/或解析度的影像感測器。
102‧‧‧計算裝置
104‧‧‧處理器
106‧‧‧I/O子系統
108‧‧‧記憶體
110‧‧‧攝像機驅動器
112‧‧‧資料儲存裝置
114‧‧‧攝像機裝置
116‧‧‧影像感測器陣列
118‧‧‧通訊電路
120‧‧‧顯示器
210‧‧‧次影像感測器
220‧‧‧主影像感測器
230‧‧‧主影像感測器
240‧‧‧次影像感測器
212‧‧‧光圈
222‧‧‧光圈
232‧‧‧光圈
242‧‧‧光圈
214‧‧‧視域
224‧‧‧視域
234‧‧‧視域
244‧‧‧視域
250‧‧‧視域
300‧‧‧環境
302‧‧‧次影像感測器
304‧‧‧主影像感測器
306‧‧‧主影像感測器資料
308‧‧‧主影像感測器資料
310‧‧‧攝像機驅動器模組
312‧‧‧模式判斷模組
314‧‧‧感測器致能模組
316‧‧‧資料分配模組
320‧‧‧分界線
322‧‧‧核心模式
324‧‧‧使用者模式
330‧‧‧預覽代理器模組
340‧‧‧相片代理器模組
350‧‧‧視訊代理器模組
360‧‧‧預覽輸出模組
370‧‧‧相片輸出模組
380‧‧‧視訊輸出模組
於此說明的概念係藉由範例的方式而非藉由在附圖中的限制的方法闡述。為了闡述之簡單與清晰,在 圖中闡述的元件並不必然按比例繪製。在考量適當的情況下,參考標號已在圖之間重複用以指示對應或類似的元件。
圖1為用於控制使用者對計算裝置之攝像機的影像感測器存取的計算裝置之至少一實施例的簡化方塊圖;圖2為圖1之計算裝置之攝像機的至少一實施例的簡化方塊圖;圖3為圖1之計算裝置的環境的至少一實施例的簡化方塊圖;及圖4及5為致能用於可由圖1之計算裝置執行之影像資料補捉的影像感測器的方法的至少一實施例的簡化流程圖。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在當本揭露之概念易受各種修飾和替代的形式的影響的同時,其特定實施例已藉由在圖式中範例的方式來繪示且將於此詳細的說明。然而,應了解,並不打算將本揭露之概念限制到揭露的特別形式,而相反的,打算要涵蓋與本揭露及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一致的所有修飾、等效及替代。
在說明書中對「一實施例」、「實施例」「闡述的實施例」等的參考指示說明的實施例可包括特別特徵、結構或特性,但每一個實施例可或不可必然地包括該特別特徵、結構或特性。再者,這類詞彙不必然地參照 相同實施例。再者,當描述與實施例有關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時,不論是否明確描述,其指其在熟悉此領域之技術人員的知識範圍中,影響與其他實施例有關之特徵、結構或特性。此外,應理解的是,包括在以「A、B及C之至少一者」之形式中的列舉的項目能夠意味(A);(B);(C);(A及B);(A及C);(B及C);或(A、B及C)。同樣地,以「A、B或C之至少一者」之形式列舉的項目能意味(A);(B);(C);(A及B);(A及C);(B及C);或(A、B及C)。
在一些情形中,可以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任何結合來建置揭露的實施例。亦可建置揭露的實施例為由一或多個暫態或非暫態機器可讀(例如,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所攜載的或儲存在一或多個暫態或非暫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上的指令,其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且執行。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被體現為任何儲存裝置、機制或用於以由機器可讀的形式來儲存或傳送資訊的其它實體結構(例如,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媒體光碟或其它媒體裝置)。
在圖式中,可以特定的安排及/或次序繪示一些結構或方法特徵。然而,應理解的是,可不需要這類特定的安排及/或次序。相反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不同於在闡述的圖中繪示的方式及/或次序來安排這類特徵。此外,在特別圖中包括結構或方法特徵並不意味暗示這類特徵在所有實施例中是需要的,並且在一些實施例 中,可不包括其它特徵或可與其它特徵結合。
參照圖1,說明的計算裝置102包括具有影像感測器陣列116的攝像機裝置114,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數個個別的影像感測器,其能夠捕捉光且將捕捉的光轉換成用於變換為影像或影像串流的電信號。為了促進與各個影像感測器互動,計算裝置102可仰賴用於影像感測器陣列116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不同驅動器,以為了管理計算裝置102之軟體應用與影像感測器之各者之間的通訊。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數目的影像感測器可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其可造成多個不同的驅動器。進一步,由不同供應商製造的影像感測器之各者可額外地具有不同的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其係使用以經由軟體應用對使用者曝露影像感測器之某些特徵及/或設定。據此,對於在典型的計算裝置中用以與影像感測器陣列116介接的軟體應用,軟體應用可需要被設計來與數個影像感測器驅動器和API介接。
為了克服由多個影像特定感測器驅動器和API所導入的這類複雜性,計算裝置102建置單一驅動器(請見圖3之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用以限制對個別影像感測器存取。舉例來說,建置的單一驅動器可「重疊(overlay)」多個影像特定感測器驅動器。如下面更詳細地討論,建置的單一驅動器控制來自多個影像感測器的哪一個資料串流被提供給特定API或使用者。換言之,建置的單一驅動器僅將來自影像感測器陣列的單一影像感測器 曝露給該特定API或使用者。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曝露的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可為支援最高解析度的影像感測器;然而,應理解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不同的準則來選擇主影像感測器,諸如可利用的特徵支援、視域(FOV;field of view)等。如此一來,來自曝露的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之影像資料可為僅使用於對使用者顯示影像感測器資料的影像資料,無論攝像機裝置被設定成哪一個攝像機模式(例如,預覽影像、捕捉視訊或捕捉相片)。為了這樣做,建置的單一驅動器從可獲得的影像感測器判斷哪一個影像資料被遞送至使用者並且隱藏在影像資料上進行的某些計算。在一些實施例中,建置的單一驅動器可基於目前攝像機模式進行這類判斷。此外,建置的單一驅動器在API之外側進行某些計算(例如,影像深度計算)。在一些實施例中,在API之外側進行計算可降低對個別API的仰賴。
計算裝置102可被體現為能夠影像感測器管理的任何類型的裝置,而否則進行於此說明的功能。舉例而言,計算裝置102可體現為(非限制)數位攝像機、智慧型電話、桌上型電腦(table computer)、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可穿戴計算裝置、電腦、工作站、伺服器、多處理器系統、消費性電子裝置、智能家電(smart appliance)及/或任何其它能夠影像感測器管理的計算裝置。如圖1中所繪示,除了其它先前所詮釋的組件以外,說明的計算裝置102包括處理器104、I/O子系統106、記 憶體108及資料儲存裝置112。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2可包括其它或額外的組件,像是在計算裝置中常見的該些者(例如,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數位攝像機等),其包括攝像機特徵(例如,各種輸入/輸出裝置)。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說明的組件之一或多者可合併在另一組件或另外形成另一組件的部分。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108或其部分可合併在一或多個處理器104中。
處理器104可被體現為能夠進行於此說明之功能的任何類型的處理器。處理器104可被體現為單一或多核心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微控制器或其它處理器或是處理/控制電路。記憶體108可被體現為任何類型的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能夠進行於此說明之功能的資料儲存。在操作/運算(operation)中,記憶體108可儲存各種資料和在計算裝置102之運算期間所使用的軟體,像是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應用(application)、程式(program)、庫(library)及驅動器(driver)。舉例而言,在說明的計算裝置102中,記憶體108包括組態以與攝像機裝置114介接的攝像機驅動器110。記憶體108係經由I/O子系統106通訊地耦接至處理器104,其可被體現為電路及/或組件,用以促進與計算裝置102之處理器104、記憶體108及其它組件的輸入/輸出運算。舉例而言,I/O子系統106可被體現為,或另外包括記憶體控制器中樞(memory controller hub)、輸 入/輸出控制中樞、積體感測器中樞、韌體裝置、通訊連結(亦即,點對點連結、匯流排連結、導線、電纜、光導、印刷電路板走線等)及/或其它組件以及用以促進輸入/輸出運算的子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I/O子系統106可形成晶片上系統(SoC;system-on-a-chip)的部分且隨著計算裝置102之處理器104、記憶體108及其它組件被包含在單一積體電路晶片上。
資料儲存裝置112可被體現為任何類型的裝置或組態用於短期或長期資料之儲存的裝置,例如像是記憶體裝置及電路、記憶卡(memory card)、硬碟驅動、固態驅動或其它資料儲存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料儲存裝置112可被使用以儲存一或多個信任的執行環境之內容。當由資料儲存裝置112儲存時,可加密信任的執行環境之內容以防止被未授權的軟體進行存取。
攝像機裝置114可被體現為任何類型的影像捕捉裝置、電路或其結合,其能夠使影像能被捕捉、傳送成信號及處理成靜態照片及/或數位視訊。攝像機裝置114可被組態以使用任何影像格式化技術以用於捕捉未經處理的影像資料和使用各種數位格式技術將未經處理的資料儲存為壓縮的及/或未壓縮的靜態照片檔案及/或視訊檔案,以及對在計算裝置上的檔案使用容器(例如,資料儲存112)。說明的攝像機裝置114包括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如圖2所繪示且於下方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可包括多個影像感測器,其各者能夠捕捉光 且將捕捉的光轉換成電信號,用以被處理成照片及/或視訊。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可被體現為或另外包括一或多個電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影像感測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影像感測器及/或任能夠進行於此說明之任何功能的任何類型的影像感測器。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可包括具有各種不同影像感測器格式(亦即,形狀和尺寸)的影像感測器。如上所述,計算裝置102可將攝像機驅動器110使用為用以在處理器104與攝像機裝置114之間介接的手段,以用於執行攝像機裝置114之某些功能。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機裝置114可提供面對攝像機裝置114之軟體的使用者(亦即,使用者)與攝像機驅動器110之間的介面(例如,經由應用程式介面(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用以建置用於攝像機裝置114的使用者請求的設定,例如像是致能或禁能影像感測器陣列116的某些影像感測器。
通訊電路118可體現為任何通訊電路、裝置或其集合,其能夠致能計算裝置102與遠端計算裝置(未會示)之間的通訊。通訊電路118可組態以使用任何一或多個通訊技術(例如,有線或無線通訊)以及關聯的協定(例如,乙太網路(Ethernet)、藍牙(Bluetooth®)、Wi-Fi®、WiMAX、USB等)用以實現這類通訊。
顯示器120可被體現為任何類型的顯示裝 置,其能夠顯示數位資訊,顯示裝置像是液晶顯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電漿顯示器、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陰極射線管(CRT;cathode ray tube)或其它類型的顯示裝置。在這類實施例中,顯示器可被體現為觸控螢幕(例如,電阻式觸控螢幕(resistive touch screen)、電容式觸控螢幕(capacitive touch screen)或類似者),其能夠反應於由計算裝置102之使用者觸碰來產生輸入資料。
現參照圖2,說明的攝像機裝置114之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多個影像感測器,其組態以捕捉光學影像且將捕捉的光學影像轉換成電信號。說明的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第一次影像感測器、第一主影像感測器、第二主影像感測器以及第二次影像感測器,其分別被指定為次影像感測器(1)210、主影像感測器(1)220、主影像感測器(N)230(亦即,「第N」主影像感測器,其中「N」係為正整數且指定一或多個額外的主影像感測器)以及次影像感測器(N)240(亦即,「第N」個次影像感測器,其中「N」為正整數且指定一或多個額外的次影像感測器)。影像感測器210、220、230、240之各者可被體現為任何類型的影像感測器,其能夠進行於此說明的功能,像是電荷耦合裝置(CCD)影像感測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及類似者。
典型地,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指定為「主」影像感測器的至少一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 測器(1)220)。然而,應理解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可包括指定為「主」影像感測器之多於一的影像感測器,可顯露「主」影像感測器其中僅一者。在這類實施例中,可有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或全都沒有。在其它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陣列可包括單一「主」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主影像感測器(1)220(亦即,僅一個主影像感測器或主影像感測器之指定一者)可被指定為這類基於可創建較理想的影像的某些特性,像是較高的解析度能力(resolution capacity)、與中心較少或無視角偏移、窄FOV、寬FOV、單色影像感測器、曝光時間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機裝置114可仰賴影像感測器210、220、230、240之一或多者用以計算用於被捕捉的光學影像的深度及/或用以創建較寬的FOV。舉例而言,影像感測器210、220、230、240之各者可包括能捕捉特定視角的光圈,攝像機裝置114可對其解譯和處理用以產生具有比可以單獨生成的任何單一影像感測器更寬的FOV的單一影像。說明的攝像機裝置114包括連接至次影像感測器(1)210的第一光圈212、連接至主影像感測器(1)220的第二光圈222、連接至主影像感測器(N)230的第三光圈232以及連接至第二影像感測器(N)240的第四光圈242。據此,各個光圈212、222、232、242具有關聯的FOV。例如,第一影像感測器210 具有通過第一光圈212的第一FOV 214、主影像感測器(1)220具有通過第二光圈222的第二FOV 224,主影像感測器(N)230具有通過第三光圈232的第三FOV 234以及次影像感測器(N)240具有通過第四光圈242的第四FOV 244。
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機裝置114可利用與不同影像感測器210、220、230、240關聯的FOV 214、224、234、244。舉例而言,在其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二個主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主影像感測器(N)230)的實施例中,第一主影像感測器可具有能被使用來放大的窄焦距,並且第二主影像感測器可具有能被使用來縮小的第一主影像感測器之較寬的焦距。
同樣地,次影像感測器之各者可具有不同於主影像感測器及/或彼此的性質或特性,像是比「主」影像感測器較低的解析度或較大的視角。舉例而言,在其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至少一次影像感測器(例如,次影像感測器(1)210及/或次影像感測器(N)240)的實施例中,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捕捉的影像資料可能夠捕捉在可利用的影像感測器210、220、230、240之最高解析度的影像資料,同時從次影像感測器(例如,次影像感測器(1)210)之一者捕捉的影像資料可能夠在不同的、較低的解析度捕捉影像資料。據此,從次影像感測器(1)210捕捉的影像資 料可被使用來計算用於被捕捉的光學影像的深度,同時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捕捉的影像資料係經由顯示器(例如,圖1之計算裝置102的顯示器120)對使用者顯露。此外或擇一地,在這類實施例中,攝像機裝置114可使用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次影像感測器210、240之一或多者之捕捉的影像資料,用以創建較寬的FOV。舉例而言,主影像感測器(1)220之第二FOV 224可與次影像感測器(1)210之第一FOV 214結合,用以創建加寬的FOV 250,其延伸至第一及第二FOV 214、224之各者的最外界限。應理解的是,在這類實施例中,主影像感測器(1)220之一或多個設定可對計算裝置102之使用者顯露,同時次影像感測器210、240可在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內於這樣的角度被安置,使得他們分別的FOV 214、234擴展主影像感測器(1)220之主FOV 224,而不用對使用者顯露的次影像感測器210、240之明白的設定。
在影像感測器供應商(亦即,獨立硬體供應商(IHV;independent hardware vendor))可分發使用者介接應用用以利用他們的影像感測器之特徵和功能性,影像感測器供應商典型地釋出API,其典型地允許使用者介接軟體應用(亦即,用以施用濾鏡及/或效果的攝像機應用)來與影像感測器介接。換言之,API允許第三方軟體供應商(亦即,獨立軟體供應商(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基於由影像感測器所提供的影像資料 來存取某種功能性(例如,預覽影像、捕捉相片串流、捕捉視訊串流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支援某種功能性,影像感測器供應商可額外地釋出軟體開發套件(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作為對存取用於某種功能性之API的替代,像是進行深度計算或其它計算的攝像術特徵(photography feature)。在包括由若干不同供應商生產的若干影像感測器的實施例中,使用者介接軟體應用可需要與之介接的成組的API及/或SDK能變為複雜的,特別是對於新手使用者。
現參照圖3,計算裝置102可在操作期間建立環境300。在說明的環境300中,計算裝置102包括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預覽代理器模組330、相片代理器模組340、視訊代理器模組350、預覽輸出模組360、相片輸出模組370及視訊輸出模組380。環境300之各種模組可被體現為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結合。舉例而言,各種模組、邏輯及環境300之其它組件可形成處理器104或計算裝置102之其它硬體組件之部分,或另外由處理器104或計算裝置102之其它硬體組件建立。如此一來,在一些實施例中,環境300之模組中任何一或多者可被體現為電性裝置之電路或集合(例如,攝像機驅動器電路、相片捕捉電路、視訊捕捉電路等)。此外或擇一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說明的模組之一或多者可形成另一個模組的部分及/或說明的模組之一或多者及/或子模組可被體現為單獨的或獨立的模組。
說明的環境300額外地包括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302(例如,次影像感測器(1)210及/或次影像感測器(N)240)及一或多個主影像感測器304(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及/或主影像感測器(N)230)。如先前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2可包括一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在其它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2可包括多於一個的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進一步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2可包括多於一個主影像感測器且沒有次影像感測器。說明的環境300更包括主影像感測器資料306和主影像感測器資料308。
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次影像感測器302的光學影像資料可被儲存於次影像感測器資料306中,而來自主影像感測器304的光學影像資料可被儲存於主影像感測器資料308中。來自次及主影像感測器302、304的影像感測器資料306、308可由環境300之模組的一或多者存取。分界線318劃定於包括次及主影像感測器302、304及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的環境300之核心模式322部分與包括代理器模組(proxy module)330、340、350及輸出模組360、370、380的環境300之使用者模式324之間。
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係組態以管理來自分別的次及主影像感測器302、304之影像感測器資料306、308之何者可被輸出用於預覽(亦即,形成串流用 以顯示)及/或捕捉(亦即,存成檔案)。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可僅將來自影像感測器陣列116之單一影像感測器(例如,圖2之主影像感測器(1)220)對使用者顯露,無論使用者已將攝像機裝置114放置到哪一個模式(例如,預覽、視訊或相片)。換言之,不似具有其中使用者能管理各個影像感測器來支配哪個影像感測器被致能之攝像機特徵的傳統計算裝置,計算裝置102建置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來支配哪一個光學影像資料被提呈給使用者。
如上所述,次及主影像感測器302、304之各者包括用於顯露對應影像感測器302、304之某種功能性的API。據此,各個影像感測器302、304的設定係基於對某種功能性存取的事物已經由API顯露而典型地對使用者顯示。然而,亦如上所述,API之數目可隨添加至影像感測器陣列116的各個影像感測器而增加,且對使用者顯露任何數目的設定,包括致能及禁能影像感測器302、304。此外,使用者可不能辨別影像感測器302、304(例如,解析度、視角等)及/或其設定之間的差異。結果,使用者可不注意地以低解析度影像感測器或在比使用者所打算更低的最佳角度捕捉相片或視訊。如此一來,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僅對使用者顯露單一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以避免這類混淆。
為了僅顯露單一影像感測器,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可限制使用者對來自使用者的其它影像感測器 (例如,次影像感測器)存取。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這樣做,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可隱藏來自使用者的其它影像感測器之設定。舉例而言,在其中次影像感測器302使用於深度計算的實施例中,主影像感測器(1)220可為對使用者顯露的僅一影像感測器。據此,可進行深度計算而對API隱藏,但自動地執行和插入為進入在靜態相片上的相片(例如,jpeg影像)的後設資料(metadata)擷取來自使用者的請求。在另一範例中,來自影像感測器302、304之各者的光學影像資料可基於使用者界定設定(例如,數位變焦、快速框率等)結合成具有在藉由攝像機驅動模組310決定為最高可獲得影像品質之影像品質的能力的單一串流。
說明的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包括模式判斷模組312、感測器致能模組314及資料分配模組316。模式判斷模組312係組態以判斷攝像機模式設定和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在說明的實施例中,可利用的攝像機模式設定包括預覽模式、相片捕捉模式及/或視訊捕捉模式。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可利用的攝像機模式設定可包括額外的或其它攝像機模式。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可包括正常模式、深度偵測模式、近光變焦模式、快速框率模式及/或任何其它模式或如由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所支援的能力。攝像機模式設定及/或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可由允許使用者在模式間切換的任何使用者輸入手段所設定,像是計算裝置102之硬體輸入(例 如,滑動按扭)或軟體輸入(例如,使用者介接軟體選擇器軟鍵(software selector soft-key))。感測器致能模組314係組態以設定影像感測器302、304之各者的狀態以依據攝像機模式設定及/或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而致能或禁能。類似地,資料分配模組316係組態以基於攝像機模式設定及/或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來輸出(亦即,傳送)光學影像資料。
使用者模式324係由代理器模組330、340、350和輸出模組360、370、370組成。代理器模組330、340、350係組態以提供介面,在其中代理(broker)核心模式322中的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與使用者模式324之輸出模組360、370、370之間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在一些實施例中,代理器模組330、340、350可例如經由資料分配模組316從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接收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在這類實施例中,代理器模組330、340、350可接收對應於光學影像資料串流的資訊,例如像是濾鏡描述符。
輸出模組360、370、370係組態以處理(亦即,變換)自代理器模組330、340、350接收的光學影像資料、若可應用的話儲存光學影像資料,並且呈現用於傳送至顯示器的輸出,像是圖1之顯示器120。為了這樣做,輸出模組360、370、370可被體現為任何光學影像資料處理器,其能夠編碼、解碼及/或對光學影像資料施用任何其它類型的數位信號處理,包括但不限於解多工 (demultiplexing)、多工(multiplexing)、定標(scaling)、轉換(converting)、施加效應(applying effect)、交錯(interlacing)、去交錯(de-interlacing)及/或類似者。舉例而言,在其中計算裝置102之資源係藉由被基於視窗的(Windows-based)作業系統管理的實施例中,輸出模組360、370、370可被體現為媒體平台變換(MFT;Media Foundation Transform)或DirectX媒體物件(DMO;DirectX Media Object),其能夠建置用於處理光學影像資料的變換模組。
在3-攝像機陣列的實施例中,其中影像感測器陣列116包括主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兩個次影像感測器(次影像感測器210、240),在正常模式中,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可僅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捕捉光學影像資料,而如此一來,資料分配模組316可僅遞送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所捕捉的光學影像資料。換言之,若不需要深度計算,則感測器致能模組314可致能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禁能次影像感測器210、240。
進一步而言,在深度偵測模式中,感測器致能模組314可致能所有的影像感測器210、220、240,並且允許攝像機驅動器模組310從所有的影像感測器210、220、240所捕捉光學影像資料。然而,資料分配模組316可針對預覽和視訊資料僅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遞送光學影像資料(亦即,影像資料串流),同時針對相片資 料從影像感測器210、220、240遞送光學影像資料。換言之,若使用者正在預覽模式中觀看光學影像資料,資料分配模組316可僅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遞送光學影像資料至預覽代理器模組330。
類似地,若使用者在視訊捕捉模式中觀看光學影像資料,則資料分配模組316可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遞送光學影像資料至視訊代理器模組350。然而,若使用者正在相片捕捉模式中觀看光學影像資料,則資料分配模組316可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遞送光學影像資料到相片代理器模組340,以及從次影像感測器210、240之各者遞送光學影像資料至相片輸出模組370。據此,當可在代理器模組330、340、350進行計算且計算結果藉由輸出模組360、370、370插入為後設資料時,代理器模組330、340、350不需要從次影像感測器210、240接收光學影像資料來進行通訊(像是深度計算)。進一步而言,當使用者發起具有深度計算的相片捕捉請求時,必要的影像感測器已被初始化,藉以降低與初始化次影像感測器210、240關聯的潛時(latency)。
現參照圖4,在使用者,計算裝置102之攝像機裝置114可執基於使用者界定的模式設定致能用於影像資料捕捉的影像感測器的方法400。如上所述,由攝像機裝置114所執行的功能性之至少一部分可由單一攝像機驅動器(例如,攝像機驅動器110)來進行以用於管理影像感測器之各者。說明的方法400開始於方塊402,在其中 攝像機裝置114判斷其是否已被啟動。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機裝置114可能反應於啟動觸發而已被啟動,觸發像是計算裝置102之通電(power-on)事件、攝像機裝置114本身之通電事件,或是目前在計算裝置102上正執行的外部應用,其將攝像機裝置114從擱置狀態喚醒。
若攝像機裝置114還未被啟動,方法400導回(loop back)至方塊402以持續判斷其是否已被啟動及/或直到啟動觸發被接收為止。若攝像機裝置114已被啟動,方法400推進到方塊404,在其中攝像機裝置114判斷攝像機模式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像機模式設定可被設定至預覽模式、視訊捕捉模式及相片捕捉模式其中一者。在方塊406,攝像機裝置114判斷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可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或正常模式之其一者。
在方塊408處,攝像機裝置114判斷使用者輸入模式是否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若否,則方法400推進至方塊410,其中攝像機裝置114致能指派為主影像感測器(例如,圖2之主影像感測器(1)220)的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資料捕捉。換言之,攝像機裝置114將主影像感測器(1)220之狀態設定至致能狀態(enabled state)。在方塊412處,攝像機裝置114禁能在影像感測器陣列116中的其它影像感測器(例如,圖2之次影像感測器210、240)。在方塊414處,攝像機裝置114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捕捉影像資料(亦即,光學影像資 料串流)。在方塊416處,基於在方塊404判定的攝像機模式設定,攝像機驅動器110將捕捉的影像資料輸出為預覽、視訊或相片。
若攝像機裝置114判定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係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則方法400推進至方塊418,其中攝像機裝置114致能所有的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資料捕捉。換言之,攝像機裝置114將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次影像感測器210、240之狀態設定至致能狀態。在方塊420處,基於在方塊404所判定的攝像機模式設定,攝像機裝置114判斷攝像機模式是否設定用於相片捕捉。若否,則方法推進至方塊422,其中攝像機裝置114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捕捉影像資料。在方塊424處,基於在方塊404所判定的攝像機模式設定,攝像機裝置114將捕捉的影像資料輸出為預覽或視訊。正當在方塊416處將捕捉的影像資料輸出為預覽、視訊或相片或是在方塊424處將捕捉的影像資料輸出為預覽或視訊時,方法400推進至方塊426,其中攝像機裝置114判斷其是否己被停用(deactivate)(亦即,捕捉/預覽請求停止、關電(power-off)事件等)。若否,則方法400在當適當時持續輸出影像資料,並且導回至方塊426以判斷攝像機裝置114是否已被停用。若攝像機裝置114判定在方塊426其已被停用,則方法400導回至方塊402用以判斷攝像機裝置114是否已被啟動。
若在方塊420攝像機裝置114判定攝像裝模 式係設定用於相片捕捉,則方法行進至方塊428,其係在圖5中闡述。在方塊428處,攝像機裝置114從所有的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資料。換言之,攝像機裝置114從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次影像感測器210、240捕捉影像資料。在方塊430處,攝像機裝置114基於來自次影像感測器210、240的影像資料進行深度計算。在方塊432處,攝像機裝置114使用來自主影像感測器(1)220的影像資料編碼相片。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於在方塊430的深度計算及在方塊432編碼相片的影像資料係由單一驅動器所判定,單一驅動器與主影像感測器(例如,主影像感測器(1)220和主影像感測器(N)230)及次影像感測器(例如,次影像感測器(1)210和次影像感測器(N)240)介接。在方塊434處,攝像機裝置114將計算的深度資料插入至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方塊430的深度計算、在方塊432的對相片編碼及在方塊434的計算的深度之後設資料插入之各者可由計算裝置102之輸出模組或變換模組(例如,圖3之輸出模組360、370、380)來進行。在方塊436處,在方法400導回方塊402以判斷攝像機裝置114是否仍被啟動時,攝像機裝置114輸出包括具有插入的深度資料之後設資料的編碼的相片。
範例
下面提供於此揭露的技術之說明的範例。本 技術之實施例可包括下面說明的範例之任何一或多者且任何結合。
範例1包括用於控制使用者對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存取的計算裝置,該計算裝置包含攝像機裝置,其包括影像感測器陣列,其中該影像感測器陣列包含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及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用以(i)管理對由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ii)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單一影像感測器,及(iii)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其它影像感測器陣列存取。
範例2包括範例1之標的,且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包含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主影像感測器和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ii)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主影像感測器,(iii)限制使用者對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3包括範例1及2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包含一或多個主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主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ii)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及(iii)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外的該主影像感測器之其它 主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4包括範例1~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額外地包含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及(ii)限制使用者對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5包括範例1~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基於一或多個預定的準則從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複數個影像感測器選定該主影像感測器。
範例6包括範例1~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一或多個預定的準則包含支援解析度、視域或視角之其中至少一者。
範例7包括範例1~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步驟包含用以管理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影像感測器是否被致能。
範例8包括範例1~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影像感測器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步驟包含用以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到在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一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以及用以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其它影像感測器到在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二組組件 的該影像資料串流。
範例9包括範例1~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第二組的該使用者模式組件包含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攝像機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其中在該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一組組件包含一或多個媒體串流裝置代理器,用以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
範例10包括範例1~9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對能夠由該計算裝置執行的軟體應用顯露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影像資料串流。
範例11包括範例1~10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個設定。
範例12包括範例1~11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複數個輸出模組,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和基於該攝像機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包括複數個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判定該攝像機裝置之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和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ii)至少部分基於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管理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致能狀態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 其它影像感測器,及(iii)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範例13包括範例1~12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定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進行(i)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ii)禁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及(iii)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範例14包括範例1~1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設定未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進行(i)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及(ii)判斷該攝像機裝置是否被設定用於照片捕捉。
範例15包括範例1~1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複數個輸出模組包含預覽輸出模組,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和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預覽影像,及包含視訊輸出模組,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視訊,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包含預覽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和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及包含視訊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而該攝像機驅動 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進行(i)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ii)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範例16包括範例1~1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複數個輸出模組更包含相片輸出模組,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相片,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更包含相片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進行(i)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ii)至少部分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且該相片代理器模組更用以(i)使用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編碼相片,(ii)基於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者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計算深度資料,(iii)將該深度資料插入該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及(iv)輸出包括該深度資料的該相片。
範例17包括範例1~1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預覽輸出模組。
範例18包括範例1~1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視訊輸出模組。
範例19包括範例1~1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相片輸出模組。
範例20包括用於控制使用者對計算裝置之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該計算裝置之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影像資料串流;藉由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管理對該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單一影像感測器;及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21包括範例20之標的,且其中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藉由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其中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主影像感測器;且其中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步驟包含限制使用者對該影像 感測器陣列之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22包括範例20及21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藉由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其中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其中之單一主影像感測器;且其中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步驟包含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外之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其它主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23包括範例20~22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更包含藉由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且其中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外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步驟包含限制使用者對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
範例24包括範例20~2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基於一或多個預定的準則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從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
範例25包括範例20~2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從該一或多個預定的準則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基於支援的解析度、視域或視角之至少一者選定 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
範例26包括範例20~2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步驟包含管理該影像感測器是否被致能。
範例27包括範例20~2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之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步驟包含(i)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至在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一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及(ii)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至在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二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
範例28包括範例20~2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至該第二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至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其中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至第一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至一或多個媒體串流裝置代理器模組的該影像資料串流,該一或多個媒體串流裝置代理器模組用於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
範例29包括範例20~2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顯露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到能夠由該計算裝置執行的軟體應用的影像資料串流。
範例30包括範例20~29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個設定。
範例31包括範例20~30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判定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和使用者模式設定;至少部分基於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管理該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致能狀態;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藉由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至少一者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至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者串流;至少部分基於該計算裝置之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藉由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至少一者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及將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到該計算裝置之顯示器。
範例32包括範例20~31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禁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及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範例33包括範例20~32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及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及判斷該計算裝置是否被設定用於相片捕捉。
範例34包括範例20~3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的步驟包含藉由預覽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預覽輸出模組之光學影像資料的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預覽影像;藉由視訊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視訊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視訊;藉由相片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相片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相片。
範例35包括範例20~3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
範例36包括範例20~3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 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至少部分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使用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編碼相片;基於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其中一或多者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計算深度資料;將該深度資料插入該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及輸出包括該深度資料的該相片。
範例37包括範例20~3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預覽輸出模組。
範例38包括範例20~3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代理該攝像機驅動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視訊輸出模組。
範例39包括範例20~3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相片輸出模組。
範例40包括一種計算裝置,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其具有儲存在其中的複數個指令,當指令由該處理器執行時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範例20~39之任一者的方法。
範例41包括一或多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包含複數個存取在其上的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造成計算裝置進行範例20~39之任一者的方法。
範例42包括用於控制對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存取的計算裝置,該計算裝置包含用於藉由該計算裝置之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用於藉由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管理對該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手段;用於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及用於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
範例43包括範例42之標的,且其中該用於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資料串流的手段包含用於藉由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其中該用於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包含用於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主影像感測器的手段;且其中該用於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包含用於限制使用者對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
範例44包括範例42及4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複 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包含用於藉由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其中用於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包含用於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單一主影像感測器的手段;且其中該用於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包含用於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外的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其它主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
範例45包括範例42~4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更包含用於藉由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且其中該用於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包含用於限制使用者對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存取的手段。
範例46包括範例42~4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用於基於一或多個預定準則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從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
範例47包括範例42~4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從該一或多個預定準則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包含用於基於支援的解析度、視域或視角之至少一者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的手段。
範例48包括範例42~4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之該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手段包含用於管理該影像感測器是否被致能的手段。
範例49包括範例42~4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管理對來自該影像感測器之影像資料串流存取的手段包含(i)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至在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模式可獲得的第一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及(ii)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至在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模式可存取的第二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
範例50包括範例42~49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至該第二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包含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至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之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其中該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該核心模式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至第一組組件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包含用於管理在該計算裝置之核心模式至一或多個媒體串流裝置代理器模組的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以用於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一或多個媒體變換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
範例51包括範例42~50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包含用於顯露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到能夠由該計算裝置執行的軟體應用的影像資料串流的手段。
範例52包括範例42~51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手段包含用於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個設定的手段。
範例53包括範例42~52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用於判定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及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的手段;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管理該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致能狀態的手段;用於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的手段;用於藉由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至少一者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的手段;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計算裝置之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藉由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至少一者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的手段;及用於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計算裝置之顯示器的手段。
範例54包括範例42~53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用於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的手段;用於禁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 器的手段;及用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的手段。
範例55包括範例42~54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用於致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的手段;及用於判斷該計算裝置是否被設定用於相片捕捉的手段。
範例56包括範例42~55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輸出模組其中一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個個串流的手段包含用於藉由預覽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預覽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預覽影像的手段;用於藉由視訊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視訊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視訊的手段;用於藉由相片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相片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相片的手段。
範例57包括範例42~56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用於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的手 段;及用於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的手段。
範例58包括範例42~57之任一者的標的,且更包括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用於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的手段;用於至少部分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的手段;用於使用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編碼相片的手段;用於基於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的一或多者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計算深度資料的手段;用於將該深度資料插入該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的手段;及用於輸出包括該深度資料的該相片的手段。
範例59包括範例42~58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手段包含用於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預覽輸出模組。
範例60包括範例42~59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手段包含用於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視訊輸出模組的手段。
範例61包括範例42~60之任一者的標的,且其中該用於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 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手段包含用於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相片輸出模組的手段。
102‧‧‧計算裝置
104‧‧‧處理器
106‧‧‧I/O子系統
108‧‧‧記憶體
110‧‧‧攝像機驅動器
112‧‧‧資料儲存裝置
114‧‧‧攝像機裝置
116‧‧‧影像感測器陣列
118‧‧‧通訊電路
120‧‧‧顯示器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控制使用者對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影像感測器存取的計算裝置,該計算裝置包含:包括影像感測器陣列的攝像機裝置,其中該影像感測器陣列包含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及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用以(i)管理對由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影像感測器之各者所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存取,(ii)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單一影像感測器,及(iii)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其它影像感測器陣列的存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包含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主影像感測器和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的存取,(ii)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主影像感測器,及(iii)限制使用者對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包含一或多個主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主影像感測器之各者所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的存取,(ii)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 及(iii)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主影像感測器之其它主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額外地包含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管理對由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所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的存取及(ii)限制使用者對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基於支援的解析度、視域或視角之至少其中一者從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選擇該主影像感測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計算裝置,其中用以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對能夠由該計算裝置執行的軟體應用顯露影像資料串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計算裝置,更包含:複數個輸出模組,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攝像機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複數個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其中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判定該攝像機裝置之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和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ii)至少部分基於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來管理該單一影像感 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致能狀態,及(iii)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來傳送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計算裝置,其中反應於判定該使用者輸入模式係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致能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的該單一影像感測器,(ii)禁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及(iii)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將該影像感測器資料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至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計算裝置,其中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設定未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i)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及(ii)判斷該攝像機裝置是否被設定用於相片捕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輸出模組包含預覽輸出模組,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經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預覽影像,及包括視訊輸出模組,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經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視訊,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包含預覽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該光學影像資料,以及包含視訊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 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及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進行(i)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ii)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計算裝置,其中:該複數個輸出模組更包含相片輸出模組,用以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相片,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更包含相片代理器模組,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更用以,反應於判斷該攝像機模式係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進行(i)從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其它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ii)至少部分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該影像感測器資料到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及該相片代理器模組更用以(i)使用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編碼相片,(ii)基於來自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者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來計算深度資料,(iii)將該深度資料插入該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及(iv)輸出包括該深度資料的 該相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計算裝置,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預覽輸出模組,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視訊輸出模組,及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的理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到該相片輸出模組。
  13. 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計算裝置進行:藉由該計算裝置之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影像資料串流;藉由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驅動器模組管理對該產生的影像資料串流的存取;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對該計算裝置之使用者顯露單一影像感測器;及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其它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 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用以藉由主影像感測器和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其中用以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主影像感測器;及其中用以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的存取的步驟包含用以限制使用者對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陣列的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包含用以藉由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其中用以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對該計算裝置之該使用者顯露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其中之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及其中用以限制該使用者對排除該顯露的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的存取的步驟包含用以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外的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之其它主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藉由該計算裝置之該影像感測器的該複數個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的步驟更包含 用以藉由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者產生該影像資料串流;及其中用以限制使用者對排除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外的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的存取的步驟包含限制使用者對該一或多個次影像感測器的存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基於支援的解析度、視域或視角之至少其中一者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從該複數個主影像感測器選定該單一主影像感測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顯露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步驟包含用以對能夠由該計算裝置執行的軟體應用顯露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影像資料串流。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判斷該計算裝置之攝像機模式設定和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至少部分基於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設定管理該影像感測器之各者的致能狀態;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藉由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藉由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至少一者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至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者;至少部分基於該計算裝置之該攝像機模式設定藉由該複數個輸出模組之至少一者來處理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及輸出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計算裝置之顯示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反應於判定該使用者輸入模式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進行(i)致能該單一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ii)禁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及(iii)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複數個代理器模組之其中一者。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設定未被設定至深度偵測模式,進行(i)致能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以用於影像感測器資料捕捉,及(ii)判斷該計算裝置是否被設定用於照片捕捉。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該複數個 輸出模組之對應者的光學影像資料之各個串流的步驟包含:藉由預覽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預覽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預覽影像;藉由視訊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視訊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及藉由相片代理器模組代理從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到相片輸出模組的光學影像資料之串流,用以處理該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並且基於該處理的影像感測器資料輸出相片。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未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式進行: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及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更包含複數個指令,其反應於被執行引起該計算裝置進行,反應於判定該攝像機模式被設定至相片捕捉模 式進行:從該影像感測器陣列之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和該其它影像感測器捕捉影像感測器資料;至少部分基於該攝像機模式設定從該單一影像感測器傳送影像感測器資料至該預覽代理器模組或該視訊代理器模組其中一者;使用來自該單一影像感測器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編碼照片;基於來自該影像感測器之該其它影像感測器之一或多者的該影像感測器資料計算深度資料;將該深度資料插入該編碼的相片之後設資料;及輸出包括該深度資料的該相片。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一或多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預覽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預覽輸出模組,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視訊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用以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視訊輸出模組,及其中用以代理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與該相片輸出模組之間的該光學影像資料的步驟包含將來自該攝像機驅動器模組之接收的影像感測器資料傳送至該相片輸出模組。
TW105105519A 2015-03-27 2016-02-24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TWI610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671,705 2015-03-27
US14/671,705 US10142533B2 (en) 2015-03-27 2015-03-27 Technologies for controlling user access to image sensors of a camera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4261A true TW201644261A (zh) 2016-12-16
TWI610568B TWI610568B (zh) 2018-01-01

Family

ID=56976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5519A TWI610568B (zh) 2015-03-27 2016-02-24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2533B2 (zh)
EP (1) EP3275183B1 (zh)
JP (1) JP6790326B2 (zh)
KR (1) KR102583624B1 (zh)
CN (1) CN107409169B (zh)
TW (1) TWI610568B (zh)
WO (1) WO20161602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898B (zh) * 2018-11-26 2020-04-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合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18111B4 (de) * 2015-09-21 2022-03-3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KR102446442B1 (ko) * 2015-11-24 2022-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939647B2 (en) * 2016-06-20 2018-04-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xtended field of view in near-eye display using optically stitched imaging
US9967418B1 (en) 2016-10-31 2018-05-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latform DMFT and interaction with IHV DMFT
US10673917B2 (en) * 2016-11-28 2020-06-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luggable components for augmenting device streams
US10721419B2 (en) * 2017-11-30 2020-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rtho-selfie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ing multiple image sensors to synthesize a virtual image
CN110913122B (zh) * 2018-09-18 2021-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摄像头的变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24690B2 (en) * 2019-04-17 2021-02-16 Google Llc Electronically controlling optical transmission of a lens of a camera in variable lighting
US11625574B2 (en) * 2019-10-28 2023-04-11 MakinaRocks Co., Lt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bnormal data
CN113095116B (zh) * 2019-12-23 2024-03-22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2101A1 (en) 2002-04-29 2003-10-30 Monroe David A.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controlling a remote camera in a networked system with multiple user support capability and integration to other sensor systems
WO2001069405A1 (en) * 2000-03-14 2001-09-20 Joseph Robert Marchese Digital video system using networked cameras
JP2003037757A (ja) 2001-07-25 2003-02-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撮像装置
JP3754385B2 (ja) 2002-03-22 2006-03-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
JP2004064350A (ja) 2002-07-26 2004-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撮像装置搭載携帯電話機
JP2004072148A (ja) * 2002-08-01 2004-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v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655592A (zh) * 2004-02-15 2005-08-17 林永全 采用多个感光器件的摄像装置
KR20050090807A (ko) 2004-03-10 2005-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모드 및 출력모드에 따라 영상신호의 출력경로 및출력방식을 제어할 수 있는 복합촬영장치 및 그출력제어방법
JP4039386B2 (ja) * 2004-04-21 2008-0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撮像センサ及び撮像装置
KR100600750B1 (ko) 2004-07-27 2006-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듀얼카메라가 장착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7206136B2 (en) * 2005-02-18 2007-04-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Digital camera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to provide an extended zoom range
US7512262B2 (en) 2005-02-25 2009-03-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ereo-based image processing
US20070035628A1 (en) * 2005-08-12 2007-02-15 Kunihiko Kanai Image-captur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optical systems
JP4624245B2 (ja) * 2005-11-29 2011-02-02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撮像装置
JP2008060988A (ja) * 2006-08-3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走行環境情報取得装置
JP4349407B2 (ja) * 2006-11-17 2009-10-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GB2459602B (en) 2007-02-21 2011-09-21 Pixel Velocity Inc Scalable system for wide area surveillance
US7729602B2 (en) * 2007-03-09 2010-06-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operable in a default imaging mode
KR20080098880A (ko) 2007-05-07 2008-11-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5000428B2 (ja) * 2007-08-22 2012-08-15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183441B2 (ja) * 2008-11-27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1547828B1 (ko) 2009-03-16 2015-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5299054B2 (ja) * 2009-04-21 2013-09-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40801A (ja) * 2009-08-06 2011-02-24 Nikon Corp 電子カメラ
US8619128B2 (en) * 2009-09-30 2013-12-3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maging system using multiple image sensors
GB2475706C (en) 2009-11-26 2013-01-09 Jabbakam Ltd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JP2012227846A (ja) * 2011-04-21 2012-11-15 Sharp Corp 多眼撮像装置および多眼撮像方法、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13017125A (ja) * 2011-07-06 2013-01-24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モニタリング画像の表示方法
KR102002165B1 (ko) 2011-09-28 2019-07-25 포토내이션 리미티드 라이트 필드 이미지 파일의 인코딩 및 디코딩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225904B2 (en) 2012-02-13 2015-12-29 Htc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e method and image capture system thereof
US20130235234A1 (en) * 2012-03-12 2013-09-12 Megan Lyn Cucci Digital camera having multiple image capture systems
US9706264B2 (en) 2013-02-06 2017-07-11 Robert Bosch Gmbh Multiple field-of-view video streaming
KR20140114501A (ko) * 2013-03-14 2014-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6214233B2 (ja) * 2013-06-21 2017-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41736B2 (ja) * 2014-04-16 2018-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898B (zh) * 2018-11-26 2020-04-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6120A1 (en) 2016-09-29
KR102583624B1 (ko) 2023-09-26
CN107409169B (zh) 2021-02-19
EP3275183A1 (en) 2018-01-31
KR20170131377A (ko) 2017-11-29
CN107409169A (zh) 2017-11-28
JP2018515945A (ja) 2018-06-14
EP3275183B1 (en) 2020-09-16
US10142533B2 (en) 2018-11-27
TWI610568B (zh) 2018-01-01
JP6790326B2 (ja) 2020-11-25
WO2016160208A1 (en) 2016-10-06
EP3275183A4 (en)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0568B (zh) 用於控制使用者存取攝像機裝置之影像感測器的技術
US97609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4798376B (zh) 摄像机命令集主机命令转换
US10620786B2 (en) Technologies for event notification interface management
KR20190101693A (ko) 영상 데이터의 편집을 위한 인터페이스를 표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1402152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2622123B1 (ko) 전자 장치의 움직임에 따라 관심 영역에 움직이는 피사체에 대한 움직임과 관련된 임계값을 조정하여 동영상을 촬영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작동 방법
TWI566597B (zh) 用於擷取影像之記事板
US20150116489A1 (en) Imaging apparatus
EP2939140A1 (en) Enabling a metadata storage subsystem
US20180288319A1 (en) Sharing panoramic video images over a wireless display session
JP7277592B2 (ja) 家庭用ゲームコンソール及びクラウドゲーム用のスケーラブルなゲームコンソールcpu/gpu設計
US9244694B2 (en) Executing a command within a transport mechanism based on a get and set architecture
US9270925B2 (en) Image output apparatus, image output system, and image output control program
US11470234B2 (en) Wireless camera and method of video streaming
US9967410B2 (en) Mobile device, computer device and imag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editing image via undefined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
KR101286328B1 (ko) 멀티미디어 스토리지 카드 시스템
TWI569622B (zh) 影像控制方法及應用該影像控制方法的行動裝置及電腦裝置
JP2019153896A (ja) 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