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772A - 樹脂製管接頭 - Google Patents

樹脂製管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772A
TW201632772A TW104131829A TW104131829A TW201632772A TW 201632772 A TW201632772 A TW 201632772A TW 104131829 A TW104131829 A TW 104131829A TW 104131829 A TW104131829 A TW 104131829A TW 201632772 A TW201632772 A TW 2016327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hose
tubular
groo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9513B (zh
Inventor
Makoto Fujii
Masaki Miyamoto
Toshihide Iida
Tomoyuki Koike
Atsushi Nakano
Daisuke Urat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illar Pack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008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2357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008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2357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illar Packing filed Critical Nippon Pillar Packing
Publication of TW201632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9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95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2Pipe ends provided with collars or flanges, integral with the pipe or not, pressed together by a screw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4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parts screwed directly on or into the ho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7/00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 F16L47/04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with a swivel nut or collar engaging the pi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7/00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 F16L47/04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with a swivel nut or collar engaging the pipe
    • F16L47/041Connecting arrangements or othe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made of plastics or to be used with pipes made of plastics with a swivel nut or collar engaging the pipe the plastic pipe end being flared either before or during the making of the conn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16L33/22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sealing surfaces being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樹脂製管接頭,在結合中的軟管卸下之後,可再度確實且容易結合上述軟管,並在上述軟管的最初的結合時或再結合時皆可良好保持接頭主體與套筒之間的密封性。 藉著將套筒的插入部(27)壓入接頭主體的溝槽部(20),形成將上述插入部的內周圍面與內筒部(13)的外圍面之間密封的密封部(31)。在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時,在軸心方向位於上述溝槽部的開口部份相反側的主體筒部(11)與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30)之間形成有空間(33)。並且,朝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內筒部的軸心的剖面中,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中與上述空間面對的區域(35)是相對於上述內筒部的軸心構成為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

Description

樹脂製管接頭
本發明是關於樹脂製管接頭。
半導體製造、醫療暨醫藥品製造、食品加工及化學工業等的各種技術領域的製造過程所使用之流體(例如,高純度液、超純水或藥液)用軟管使用的樹脂製管接頭,例如有專利文獻1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已為人知。
該種的樹脂製管接頭具備接頭主體、內圈(套筒)及壓環(緊固件)。上述緊固件是由連接螺帽等所成,將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的軟管透過上述套筒可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所構成。
上述接頭主體,具有:主體筒部、外筒部及內筒部。上述外筒部是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其軸心方向一方同軸地突設。上述內筒部是配置在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與上述外筒部相同方向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外筒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側。
上述接頭主體中,在軸心方向一方開口的溝槽部是以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外筒部與上述內筒部圍繞所形成。
上述套筒,具有:筒狀的嵌合部、筒狀的連結部、筒狀的插入部及筒狀的限制部。上述嵌合部是構成可自由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上述連結部是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壓入上述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所構成。
上述插入部是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從其開口部插入上述接頭主體的溝槽部所構成。上述限制部是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與上述插入部同方向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嵌合部側。
並且,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中,除了在上述套筒連結上述軟管之外,並藉上述限制部限制上述內筒部的變形移動並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藉此將上述套筒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之後利用上述緊固件將上述軟管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可在上述樹脂製管接頭結合上述軟管。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83372號公報
〔發明概要〕
在以往的樹脂製管接頭結合軟管的場合,關於套筒與接頭主體的連接是在上述套筒與上述接頭主體之間為了確保密封性,設定使上述套筒的插入部的壁厚(徑向寬度)較上述接頭主體之溝槽部的槽寬(徑向寬度)更大的值等,將上述插入部強力壓入上述溝槽部。
關於此,如上述強力壓入來結合上述樹脂製管接頭與上述軟管,在其狀態下經過數年之後,藉維護或設備的配置變更等在上述軟管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卸下時將上述軟管朝著從上述接頭主體分離的方向拉扯的場合,獲得上述插入部不會從上述溝槽部脫離而形成上述套筒殘存在上述接頭主體的狀態,僅有上述軟管容易從上述接頭主體脫離的結果。
僅上述軟管相對於上述接頭主體的脫離產生時,在卸下後的上述軟管再度與樹脂製管接頭結合時,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狀態的上述套筒必須以老虎鉗等拉除,不僅會有傷及該套筒之虞外,如此分離後的上述套筒與上述軟管再結合時兩者間的密接度會減弱,有導致該等兩者間的密封性降低之虞。因此,在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再結合上述軟管在事實上成為不可能。
因此,上述樹脂製管接頭為進行維護或設備配置變更等而卸下結合中的上述軟管的場合,會起因於上述套筒與上述軟管分離殘存在上述接頭主體而有使得其卸 下後的上述軟管不能再結合之虞。
又,即使在可容易實施上述軟管對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之再結合的場合,考量
因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之長期間的使用從最初的結合經過年月導致上述樹脂製管接頭有隨時間變化,在上述套筒與上述接頭主體之間不能獲得有充分密封性之虞。
本發明是有鑑於以上的情形所研創而成,提供一種樹脂製管接頭,在結合中的軟管安裝之後,可再度確實且容易結合上述軟管,並在上述軟管的最初的結合時或再結合時皆可良好保持接頭主體與套筒之間的密封性為目的。
申請專利範圍相關發明的樹脂製管接頭,具備:接頭主體、套筒及緊固件,上述接頭主體,具有:內部形成有流體用的流路的主體筒部;從上述主體筒部同軸突設於其軸心方向一方的外筒部;及配置在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與上述外筒部同方向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外筒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側的內筒部,藉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外筒部與上述內筒部圍繞在軸心方向一方開口的溝槽部所形成,上述套筒,具有: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的筒狀的嵌合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壓入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的筒狀的連結部;從上述嵌 合部朝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並從其開口部插入上述溝槽部的筒狀的插入部;及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與上述插入部相同方向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嵌合部側的筒狀的限制部,在與上述軟管連結的狀態下構成可連接或脫離上述接頭主體,上述緊固件是透過上述套筒將上述軟管可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上述插入部具有比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更大的徑向寬度,為進行上述套筒對上述接頭主體的連接而將上述嵌合部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時,將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推壓而一邊壓縮變形,並壓入上述溝槽部所構成,上述限制部是構成為在對上述溝槽部進行上述插入部的壓入時,位於上述內筒部的徑向內方,限制以上述插入部推壓之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的變形移動,上述限制部是以在限制上述內筒部的變形移動的狀態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藉此形成有密封上述插入部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間的密封部,在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時,於軸心方向在位於上述溝槽部的開口部份相反側的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之間形成有空間,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內筒部的軸心的剖面中,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中與 上述空間面對的區域是相對於上述內筒部的軸心構成為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
根據此構成,將上述軟管結合(再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時,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形成施加有適度面壓的上述密封部,藉此密封部將密封力作用於徑向,可確保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優異的密封性。
此外,將上述套筒確實地從上述接頭主體脫離,可以在上述軟管與上述套筒成連結的狀態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卸下。可容易將與上述軟管成連結的狀態的上述套筒再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可以使上述軟管再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
因此,在進行維護或設備的配置變更等時,可確實且容易地進行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卸下後之上述軟管的再結合。此外,不論在初結合或再結合上述樹脂製管接頭與上述軟管時,皆可良好維持形成於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的上述密封部的密封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相關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在上述套筒的限制部設有第1抵接面,在上述接頭主體的內筒部設有可與上述第1抵接面抵接的第2抵接面,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以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壓接的方式,將上述內筒部 夾於上述插入部與上述限制部之間,形成有將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之間密封的密封部。
根據此構成,將上述軟管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時,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除了上述插入部與上述內筒部之間有密封力作用於徑向的上述密封部之外,並可形成追加密封力作用於軸心方向的上述密封部。因此,在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可穩定地實現優異的密封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相關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藉此構成,為使用上述緊固件將上述軟管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而在上述外筒部栓鎖上述外圈部時,將壓入上述套筒的上述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藉著上述推壓部向上述隆起部推壓,可保持在將上述軟管壓接於上述隆起部的狀態。因此,可謀求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之上述軟管的脫落防止。
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相關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部是其內徑從上述嵌合側越朝向上述突出端側形成越大的錐形狀。
根據此構成,為了將上述套筒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而在上述插入部開始壓入上述溝槽部時,上述插入部從上述突出端部插入上述溝槽部變得容易。
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相關發明的樹脂製管接頭,具備:接頭主體、套筒及緊固件,上述接頭主體,具有:內部形成有流體用的流路的主體筒部;從上述主體筒部同軸突設於其軸心方向一方的外筒部;及配置在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與上述外筒部同方向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外筒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側的內筒部,藉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外筒部與上述內筒部圍繞在軸心方向一方開口的溝槽部所形成,上述套筒,具有: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的筒狀的嵌合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壓入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的筒狀的連結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並從其開口部插入上述溝槽部的筒狀的插入部;及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與上述插入部相同方向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嵌合部側的筒狀的限制部,在與上述軟管連結的狀態下構成可連接或脫離上述接頭主體, 上述緊固件是透過上述套筒將上述軟管可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上述插入部具有比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更大的徑向寬度,為進行上述套筒對上述接頭主體的連接而將上述嵌合部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時,朝上述溝槽部的壓入長度變得比上述溝槽部的軸心方向的深度更短,並將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推壓而一邊壓縮變形並壓入上述溝槽部所構成,上述限制部是構成為在對上述溝槽部進行上述插入部的壓入時,位於上述內筒部的徑向內方,限制以上述插入部推壓之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的變形移動,上述限制部是以限制上述內筒部的變形移動的狀態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藉此形成密封上述插入部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間的密封部,設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寬度為D1,設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為D2,設對於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長度為L1,並設上述溝槽部的軸心方向的深度為L2的場合,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插入部的軸心的剖面中,(D1-D2)/(L2-L1)的值是在tan5°~tan15°的範圍內。
根據此構成,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結合(再結合)上述軟管時,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形成施加適度面壓的上述密封部,藉此密封部使密封力朝徑向作用,可確保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優 異的密封性。
此外,將上述套筒確實地從上述接頭主體脫離,使得上述軟管在與上述套筒連結的狀態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卸下成為可能。容易將與上述軟管成連結狀態的上述套筒再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可以使上述軟管再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
因此,在維護或設備的配置變更時,可確實且容易進行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卸下之上述軟管的再結合。並且,不論在上述樹脂製管接頭與上述軟管最初的結合時或再結合時,皆可良好保持形成在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的上述密封部的密封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相關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在上述套筒的限制部,設有第1抵接面,在上述接頭主體的內筒部,設有可與上述第1抵接面抵接的第2抵接面,並形成有密封部,該密封部是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將上述內筒部夾於上述插入部與上述限制部之間以壓接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並密封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之間。
根據此構成,將上述軟管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時,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除了上述插入部與上述內筒部之間有密封力作用於徑向的上述密封部之外,並可形成追加密封力作用於軸心方向的 上述密封部。因此,在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可穩定地實現優異的密封性。
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相關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或第6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根據此構成,為使用上述緊固件將上述軟管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而在上述外筒部栓鎖上述外圈部時,將壓入上述套筒的上述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藉著上述推壓部向上述隆起部推壓,可保持在將上述軟管壓接於上述隆起部的狀態。因此,可謀求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之上述軟管的脫落防止。
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相關的發明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中,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部是其內徑從上述嵌合側越朝向上述突出端側形成越大的錐形狀。
根據此構成,為了將上述套筒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而在上述插入部開始壓入上述溝槽部時,上述插入 部從上述突出端部插入上述溝槽部變得容易。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樹脂製管接頭,在結合中的軟管卸下之後,可再度確實且容易結合上述軟管,並在上述軟管的最初的結合時或再結合時皆可良好保持接頭主體與套筒之間的密封性。
1‧‧‧樹脂製管接頭
2‧‧‧軟管
3‧‧‧接頭主體
4‧‧‧套筒
5‧‧‧緊固件
11‧‧‧主體筒部
12‧‧‧外筒部
13‧‧‧內筒部
20‧‧‧溝槽部
25‧‧‧嵌合部
26‧‧‧連結部
27‧‧‧插入部
28‧‧‧限制部
31‧‧‧第1密封部
33‧‧‧空間
35‧‧‧內筒部之外圍面中與空間面對的區域
41‧‧‧第1抵接面
42‧‧‧第2抵接面
43‧‧‧第2密封部
46‧‧‧推壓部
47‧‧‧外圈部
50‧‧‧隆起部
58‧‧‧插入部的突出端部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之樹脂製管接頭的剖視圖。
第2圖為第1圖的部份放大圖。
第3圖為第2圖的主要部放大圖。
第4圖是表示解除第1圖的樹脂製管接頭之接頭主體與套筒的連接狀態的剖視圖。
第5圖是表示實驗例1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6圖是表示實驗例2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7圖是表示實驗例3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8圖是表示實驗例4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9圖是表示實驗例5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0圖是表示實驗例6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1圖是表示實驗例7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2圖是表示實驗例8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3圖是表示實驗例9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4圖是表示實驗例10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5圖為第2圖的部份放大圖。
第16圖是表示實驗例11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7圖是表示實驗例12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8圖是表示實驗例13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19圖是表示實驗例14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0圖是表示實驗例15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1圖是表示實驗例16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2圖是表示實驗例17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3圖是表示實驗例18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4圖是表示實驗例19的實驗結果的圖。
第25圖是表示實驗例20的實驗結果的圖。
針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一邊參閱圖示一邊說明。
第1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之樹脂製管接頭1的剖視圖。第2圖表示第1圖的部份放大圖。第3圖表示第2圖的主要部放大圖。第4圖表示解除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之接頭主體3與套筒4的連接狀態。並且,第1圖中,表示在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結合軟管2的狀態。
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是為連接上述軟管2與 其他的軟管而運用的樹脂製的管接頭,或用於將上述軟管2連接在流體機器(例如閥或泵)而設置於流體機器的軟管連接位置的接頭,具備上述接頭主體3、上述套筒4及緊固件5。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及上述軟管2是同樣使用含氟樹脂製造。
上述接頭主體3具備:主體筒部11、外筒部12及內筒部13。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接頭主體3具體是使用PFA(全氟烷氧基烷烴)或者PTFE(聚四氟乙烯)製造。
上述主體筒部11在該主體筒部11的內部具有液體等的流體流通用的流路14。本實施形態中,上述主體筒部11是形成圓筒形。並且,上述流路14被設置在上述主體筒部11的內部朝著其軸心方向延伸。
上述外筒部12是從上述主體筒部11的軸心方向一端部朝著其軸心方向一方同軸地穿設。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外筒部12是形成圓筒形。在上述外筒部12的外圍面,沿著上述外筒部12的軸心方向設有外螺紋15。
上述內筒部13是配置在上述外筒部12的徑向內方。上述內筒部13是從上述主體筒部11的軸心方向一端朝著與上述外筒部12同方向地成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16較上述外筒部12的突出端17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11側。
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內筒部13是形成具有與上述主體筒部11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內徑並具有比上 述外筒部12的內徑更小外徑的圓筒形。並且,流路18是在上述內筒部13的內部朝著其軸心方向延伸而設置,與上述流路14連接。
又,上述接頭主體3設有上述主體筒部11與上述外筒部12與上述內筒部13所圍繞的溝槽部20。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溝槽部20是在徑向配置成被夾持在上述內筒部13和與此相對之上述外筒部12的軸心方向另一方側(根側)。
並且,上述溝槽部20是以在上述內筒部13的突出端16附近具有開口部21並在上述主體筒部11的軸心方向一端側具有形成剖面凹彎曲形的封閉部22的方式,形成為跨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全周圍延伸的環形。
上述溝槽部20的槽寬D2是設定比深度L2更小。上述溝槽部20的槽寬D2是上述外筒部12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之間的徑向寬度(參閱第4圖)。上述溝槽部20的深度L2是從上述溝槽部20的開口部21到上述封閉部22(詳細為上述槽寬D2開始變化的變化開始部23)為止的軸心方向寬度(參閱第2圖)。
上述套筒4具備:嵌合部25、連結部26、插入部27及限制部28。上述套筒4是以藉著上述連結部26與上述軟管2連結的狀態構成可相對於上述接頭主體3連接或脫離。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套筒4具體是使用PFA 製造。
上述嵌合部25為筒狀物,構成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接頭主體3的外筒部12的徑向內側。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嵌合部25是形成具有和上述外筒部12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徑並具有與上述接頭主體3的內筒部13及上述軟管2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之內徑的圓筒狀。
上述連結部26為筒狀物,從上述嵌合部25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構成可壓入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本實施形態中,上述連結部26是形成具有和上述嵌合部25的內徑及上述軟管2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之內徑的圓筒狀。
上述連結部26具有比上述嵌合部25的外徑小且比上述軟管2的內徑大的外徑。並且,上述連結部26是構成為在被壓入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的狀態,透過該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12的徑向內側。
上述插入部27為筒狀物,從上述嵌合部25朝著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可從其上述開口部21插入上述溝槽部20所構成。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插入部27是形成具有和上述嵌合部25的外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徑且具有比上述嵌合部25的內徑大的內徑的圓筒狀。
上述插入部27具有和上述外筒部12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外徑且具有比上述內筒部13的外徑小的內徑。亦即,上述插入部27具有比上述溝槽部20的槽寬 D2大的壁厚(徑向寬度)D1(參閱第4圖)。並且,可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側後壓縮變形並壓入上述溝槽部20。
上述插入部27具有壓入上述溝槽部20時比上述溝槽部20的深度L2短的壓入長度L1。在此,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長度L1是在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完成後的狀態時上述插入部27的內周圍面之中與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接觸的部份的軸心方向寬度(參閱第2圖)。
上述限制部28為筒狀物,配置在上述插入部27的徑向內方。上述限制部28是從上述嵌合部25朝著與上述插入部27同方向突設以使其突出端29較上述插入部27的突出端30更位於上述嵌合部25側。
上述限制部28是構成在將上述插入部27從上述開口部21朝向上述封閉部22側壓入上述接頭主體3的溝槽部20時,位於上述內筒部13的徑向內方,限制上述插入部27推壓的上述內筒部13朝徑向內方(上述流路18側)的變形移動。
並且,上述限制部28是在限制前述的上述內筒部13的變形移動的狀態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藉此形成將上述插入部27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之間密封的第1密封部31。
本實施形態中,上述限制部28是形成具有與上述嵌合部25的內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內徑的圓筒狀。上 述限制部28具有比上述插入部27的內徑小的外徑,可在與此相對的上述插入部27的軸心方向一方側(根側)之間夾著上述內筒部13的突出端16側。
如此一來,上述限制部28在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時,將被上述插入部27推壓而使得外圍側一邊壓縮變形並相對於上述主體筒部11從上述突出端16側朝著徑向內方變形移動的上述內筒部13以其突出端16側支撐,可阻止上述內筒部13朝著徑向內方的變形移動。
上述緊固件5是透過上述套筒4可將上述軟管2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3所構成。作為上述緊固件5是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連接螺帽。並且,對於上述緊固件5的詳細是如後述。
藉如以上的構成,進行如以下的結合作業,可將上述軟管2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亦即,在上述結合作業中,首先,將上述連結部26壓入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藉以使得上述套筒4與上述軟管2連結。
並且,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藉此將與上述軟管2連結後的上述套筒4和上述接頭主體3連接而使得上述軟管2的流路32連通於上述流路14、18。最後,使用上述緊固件5將上述軟管2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3。
又,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在上述樹脂製管 接頭1結合上述軟管2的場合,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時,如第2圖表示,關於軸心方向位在上述溝槽部20的開口部21之相反側的上述溝槽部20的封閉部22與上述插入部27的突出端30之間形成有空間33。
並且,對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完成後,如第3圖表示,在包含上述內筒部13的軸心的剖面中,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之中與上述空間33面對的區域35是相對於上述內筒部13的軸心(與該軸心平行的直線36)的角度θ是構成為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
本實施形態中,上述角度θ是考慮對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之壓力所產生的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側的壓縮變形,可將相對於上述溝槽部20的槽寬D2之上述插入部27的壁厚D1設定成適當的值來決定。
再者,如上述除設上述溝槽部20的深度為L2之外,並將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長度設成L1時,以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使相對於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插入率L1/L2成為20%以上為佳,並以成為30%更佳。
在此,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長度L1是在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完成後的狀態時上述插入部27的內周圍面之中與上述內筒部13的外圍面接觸的部份的軸心方向寬度(參閱第2圖)。
藉著如以上的構成,將上述軟管2結合(再 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時,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3與上述套筒4之間形成施加有適度面壓的上述第1密封部31,藉此第1密封部31將密封力作用於徑向,可確保上述接頭主體3與上述套筒4之間優異的密封性。
此外,將上述套筒4確實地從上述接頭主體3脫離,可以在上述軟管2與上述軟管2成連結的狀態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卸下。可容易將與上述軟管2成連結的狀態的上述套筒4再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3,可以使上述軟管2再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
因此,在進行維護或設備的配置變更等時,可確實且容易地進行從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卸下後之上述軟管2的再結合。此外,不論在初結合或再結合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與上述軟管2時,皆可良好維持形成於上述接頭主體3與上述套筒4之間的上述第1密封部31的密封性。
此作用效果,可藉以下的實驗例1~10的實施得以更為明確。
實驗例1是準備複數的第1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2是準備複數的第2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3是準備複數的第3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4是準備複數的第4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5是準備複數的第5樹脂製管接頭。該等樹脂製管接頭皆是具備PFA製的接頭主體及套筒。
各實驗例中,複數的樹脂製管接頭,除了分 別具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關之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實質相同的構成之外,並在內筒部的外圍面之中與溝槽部的空間面對的區域相對於上述內筒部的軸心所成的角度θ在1°~20°為止的範圍內選擇以每1°不同的角度來使用。
又,實驗例1~實驗例5中,設對於溝槽部之插入部的插入率在各實驗例皆為不同。其插入率在實驗的安排上,設實驗例1為90%、實驗例2為80%、實驗例3為60%、實驗例4為40%、實驗例5為30%。
此外,針對實驗例1~實驗例5的各樹脂製管接頭(測試體)進行滲漏試驗。並且,該滲漏試驗是在使用的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中,就第2圖而言,在後述第2密封部43不具功能的內筒部13與插入部27的抵接部份,於流路18側與空間39之間追加流體可自由流通的溝槽部來實施。
上述滲漏試驗是在各測試體中,用於確認最初進行接頭主體與套筒連接時第1密封部是否有流體滲漏的產生(最初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產生),及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再連接時第1密封部是否有流體滲漏的產生(再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產生)。
上述滲漏試驗是將著色後的滲透液封入各測試體的流路(接頭主體及套筒內的流路),在封入的滲透液加入1.4MPa的氮氣,以目視來確認滲透液從通過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上述溝槽部)的上述流路滲透至上述第1密封部的滲透程度(滲透液的一部份移動是否 超過上述第1密封部)。
並且,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的再連接(即,軟管的拆裝)一般是從最初的連接時經過數年之後來進行,因此上述測試體的再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的產生是藉著對最初連接時利用的上述接頭主體及上述套筒交替反覆進行10次的加熱(150℃,1小時)與冷卻(溫度25℃,6小時)產生上述接頭主體及上述套筒因內部應力等之恢復特性的變化(蠕變變形)來加以確認。
實驗例6是準備複數的第6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7是準備複數的第7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8是準備複數的第8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9是準備複數的第9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0是準備複數的第10樹脂製管接頭。該等樹脂製管接頭皆是具備PTFE製的接頭主體及PFA製的套筒。
各實驗例中,複數的樹脂製管接頭,除了分別具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關之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實質相同的構成之外,並在內筒部的外圍面之中與溝槽部的空間面對的區域相對於上述內筒部的軸心所成的角度θ在1°~20°為止的範圍內選擇以每1°不同的角度來使用。
又,實驗例6~實驗例10中,設對於溝槽部之插入部的插入率在各實驗例皆為不同。其插入率在實驗的安排上,設實驗例6為90%、實驗例7為80%、實驗例8為60%、實驗例9為40%、實驗例10為30%。
此外,針對實驗例6~實驗例10的各樹脂製管 接頭(測試體)進行與實驗例1~實驗例5相同的滲漏試驗。
並且,針對實驗例1~實驗例10的各樹脂製管接頭(測試體),進行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
上述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是用於確認在從實驗例1~10的各測試體卸下結合中的軟管之後,上述軟管是否可確實且容易地與其測試體再結合,具體是在上述軟管卸下時是否有套管不會從溝槽部脫離而殘存在接頭主體之虞(有無套筒的殘存之虞)。
在第5圖~第14圖,分別表示針對實驗例1~實驗例10之滲漏測試及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的實驗結果。從第5圖~第14圖,在實驗例1~實驗例10的任一實驗例中,可得知將上述角度θ都設定成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的測試體,沒有最初之連接時的滲漏產生及再連接時的滲漏產生,且不會有上述套筒殘存之虞。亦即,可確認上述的作用效果。
又如第2圖、第4圖表示,本實施形態是在上述套筒4的限制部28設有第1抵接面41。詳細而言,上述限制部28是其外徑從軸心方向一方側(根側)越朝向另一方側(上述突出端29側)形成越為縮小的錐形狀。上述第1抵接面41是作為斜錐面配置在上述限制部28的徑向外側。更詳細為,上述第1抵接面41是形成在上述限制部28的外圍面。
在上述接頭主體3的內筒部13設有可與上述 第1抵接面41抵接的第2抵接面42。詳細而言,上述內筒部13的突出端16側是形成其內徑從軸心方向另一方側(根側)越朝向另一方側(上述突出端16側)而逐漸擴徑的錐形狀。上述第2抵接面42作為斜錐面是在上述內筒部13的突出端16側配置於徑向內側。更詳細為,上述第2抵接面42是形成在上述內筒部13之突出端16側的內周圍面。
並且,如第1圖、第2圖表示,構成為在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之後,將上述內筒部13夾於上述插入部27與上述限制部28之間以使得上述第1抵接面41與上述第2抵接面42壓接,形成將上述第1抵接面41與上述第2抵接面42之間密封的上述第2密封部43。
根據如以上的構成,將上述軟管2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時,除了可在彼此連接的上述接頭主體3與上述套筒4之間形成有密封力朝徑向作用的上述第1密封部31,並形成密封力朝著軸向作用的上述第2密封部43。因此,在上述接頭主體3與上述套筒4之間可穩定地實現優異的密封性。
又,如第1圖表示,本實施形態中,上述緊固件5具備推壓部46及外圈部47。上述緊固件具體是如上述為連接螺帽,使用PFA製造。
上述推壓部46為筒狀物,構成可在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於上述軟管2。本實施形態中,上述推壓部46 是形成具有和上述軟管2的外徑大致相同尺寸或內徑若干大的圓筒狀。
上述外圈部47是構成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3的外筒部12。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外圈部47是形成具有比上述推壓部46的內徑更大內徑的圓筒狀,上述外圈部47是從上述推壓部46的近徑向外側的部份朝軸心方向另一方成同軸突設。
上述外圈部47具有可圍繞上述外筒部12之與上述外筒部12的外徑大致相同尺寸的內徑。在上述外圈部47的內周圍面,沿著上述外圈部47的軸心方向設有與上述外筒部12的外螺紋15對應的內螺紋48。如此一來,上述外圈部47可與上述外筒部12栓鎖。
又,本實施形態是在上述套筒4的連結部26設有隆起部50。上述隆起部50是形成上述連結部26被壓入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時可使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的一部份擴徑而朝著徑向外方隆起的形狀。
並且,上述緊固件5的外圈部47栓鎖於上述外筒部12,藉此構成上述緊固件5的推壓部46將上述套筒4的隆起部50朝著上述主體筒部11推壓而使得上述套筒4的插入部27被壓入上述接頭主體3的溝槽部20。
詳細而言,上述隆起部50是形成剖面凸彎曲狀。上述隆起部50是配置在上述連結部26的接近軸心方向一方側,跨上述連結部26的外圍面的全周圍延設。並且,上述隆起部50是構成在上述連結部26壓入上述軟管 2時,在上述軟管2的長方向一端部形成擴徑區域。
在上述軟管2的擴徑部份形成有在上述推壓部46的徑向內側可與位在軸向另一側的角部52抵接的第3抵接面53。上述第3抵接面53是配置在上述軟管2的擴徑區域中的上述連結部26的長方向一方側,上述軟管2的外徑是形成從長方向另一方側隨著朝一方側而逐漸縮徑的錐形狀。
根據如以上的構成,為了在上述接頭主體3緊固上述軟管2而將上述緊固件5的外圈部47栓鎖於上述外筒部12時,藉上述緊固件5的推壓部46(上述角部52)將壓入上述套筒4的上述軟管2的第3抵接面53朝向上述隆起部50推壓,可將上述軟管2保持在壓接於上述隆起部50的狀態。因此,可謀求結合於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之上述軟管2的脫落防止。
又,本實施形態是如第1圖表示,在上述軟管2的上述擴徑區域,除上述第3抵接面53之外,並形成有第4抵接面54。上述第4抵接面54是配置在上述軟管2的擴徑區域中的上述連結部26的長方向另一方側,上述軟管2的外徑是形成從長方向另一方側隨著朝一方側而逐漸縮小的錐形狀。
在上述接頭主體3的外筒部12,設有可與上述第4抵接面54抵接的第5抵接面55。上述第5抵接面55是配置於上述外筒部12的突出端17附近並在徑向內側。上述第5抵接面55是將上述外筒部12的內徑形成從 軸心方向另一方側(根側)朝向一方側(上述突出端17側)逐漸擴徑的錐形狀。
藉如以上的構成,為了在上述接頭主體3緊固上述軟管2而將上述外圈部47栓鎖於上述外筒部12時,藉著上述推壓部46將壓入上述連結部26的上述軟管2的第4抵接面54透過上述套筒4向上述第5抵接面55推壓,可在上述軟管2與上述外筒部12之間形成第3密封部56。因此,可確保上述軟管2與上述接頭主體3之間優異的密封性。
又,本實施形態是如第2圖、第3圖、第4圖表示,上述插入部27的突出端部58是形成其內徑從上述嵌合部25側(根側)越朝向上述突出端30側越大的錐形狀。在此,對上述插入部27的突出端部58的徑向內側施以倒角加工,設置斜錐形的倒角部59。
根據如以上的構成,為將上述套筒4連接於上述接頭主體3而開始對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時,上述插入部27從上述突出端部58插入上述溝槽部20變得容易。
又,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為了獲得上述的作用效果,設上述角度θ成為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但也可取代此一構成而具備以下的構成。
亦即,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具備:設上述插入部27的徑向寬度為D1,設上述溝槽部20的徑向寬度為D2,設對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長度 為L1,並設上述溝槽部20的深度為L2的場合,對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插入部27的軸心的剖面中,(D1-D2)/(L2-L1)的值(亦即,第15圖的S2/S1的值)是在tan5°~tan15°的範圍內的構成。
並且,在此,相對於上述溝槽部20之上述插入部27的插入率L1/L2是以將上述插入部27壓入上述溝槽部20為20%以上,並以成為30%以上更佳。
即使此一場合,可獲得上述的作用效果,藉以下的實驗例11~20的實施得以更為明確。
實驗例11是準備複數的第11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2是準備複數的第12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3是準備複數的第13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4是準備複數的第14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5是準備複數的第15樹脂製管接頭。該等樹脂製管接頭皆是具備PFA製的接頭主體及套筒。
各實驗例中,複數的樹脂製管接頭,除了分別具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關之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實質相同的構成之外,並選擇(D1-D2)/(L2-L1)的值在tan1°~tan20°為止的範圍內的不同角度來使用。
又,實驗例11~實驗例15中,設對於溝槽部之插入部的插入率在各實驗例皆為不同。其插入率在實驗的安排上,設實驗例11為90%、實驗例12為80%、實驗例13為60%、實驗例14為40%、實驗例15為30%。
此外,針對實驗例11~實驗例15的各樹脂製管接頭(測試體)進行滲漏試驗。並且,該滲漏試驗是在使用的上述樹脂製管接頭中,就第2圖而言,在後述第2密封部43不具功能的內筒部13與插入部27的抵接部份,於流路18側與空間39之間追加流體可自由流通的溝槽部來實施。
上述滲漏試驗是在各測試體中,用於確認最初進行接頭主體與套筒連接時第1密封部是否有流體滲漏的產生(最初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產生),及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再連接時第1密封部是否有流體滲漏的產生(再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產生)。
上述滲漏試驗是將著色後的滲透液封入各測試體的流路(接頭主體及套筒內的流路),在封入的滲透液加入1.4MPa的氮氣,以目視來確認滲透液從通過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之間(上述溝槽部)的上述流路滲透至上述第1密封部的滲透程度(滲透液的一部份移動是否超過上述第1密封部)。
並且,上述接頭主體與上述套筒的再連接(即,軟管的拆裝)一般是從最初的連接時經過數年之後來進行,因此上述測試體的再連接時之有無滲漏的產生是藉著對最初連接時利用的上述接頭主體及上述套筒交替反覆進行10次的加熱(150℃,1小時)與冷卻(溫度25℃,6小時)產生上述接頭主體及上述套筒因內部應力等之恢復特性的變化(蠕變變形)來加以確認。
實驗例16是準備複數的第16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7是準備複數的第17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8是準備複數的第18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19是準備複數的第19樹脂製管接頭、實驗例20是準備複數的第20樹脂製管接頭。該等樹脂製管接頭皆是具備PTFE製的接頭主體及PFA製的套筒。
各實驗例中,複數的樹脂製管接頭,除了分別具有與上述實施形態相關之上述樹脂製管接頭1實質相同的構成之外,並選擇(D1-D2)/(L2-L1)的值在tan1°~tan20°為止的範圍內的不同角度來使用。
又,實驗例16~實驗例20中,設對於溝槽部之插入部的插入率在各實驗例皆為不同。其插入率在實驗的安排上,設實驗例16為90%、實驗例17為80%、實驗例18為60%、實驗例19為40%、實驗例20為30%。
此外,針對實驗例16~實驗例20的各樹脂製管接頭(測試體)進行與實驗例11~實驗例15相同的滲漏試驗。
並且,針對實驗例11~實驗例20的各樹脂製管接頭(測試體),進行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
上述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是用於確認在從實驗例11~20的各測試體卸下結合中的軟管之後,上述軟管是否可確實且容易地與其測試體再結合,具體是在上述軟管卸下時是否有套管不會從溝槽部脫離而殘存在接頭主體之虞(有無套筒的殘存之虞)。
在第16圖~第25圖,分別表示針對實驗例11~實驗例20之滲漏測試及反覆結合性能確認測試的實驗結果。從第16圖~第25圖,在實驗例11~實驗例20的任一實驗例中,可得知將(D1-D2)/(L2-L1)的值設定在tan5°~tan15°的範圍內的測試體,沒有最初之連接時的滲漏產生及再連接時的滲漏產生,且不會有上述套筒殘存之虞。亦即,可確認上述的作用效果。
11‧‧‧主體筒部
12‧‧‧外筒部
13‧‧‧內筒部
20‧‧‧溝槽部
22‧‧‧封閉部
23‧‧‧變化開始部
27‧‧‧插入部
30‧‧‧突出端
31‧‧‧第1密封部
33‧‧‧空間
35‧‧‧內筒部之外圍面中與空間面對的區域
36‧‧‧直線
58‧‧‧插入部的突出端部
59‧‧‧導角部
θ‧‧‧角度

Claims (10)

  1. 一種樹脂製管接頭,具備:接頭主體、套筒及緊固件,上述接頭主體,具有:內部形成有流體用的流路的主體筒部;從上述主體筒部同軸突設於其軸心方向一方的外筒部;及配置在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與上述外筒部同方向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外筒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側的內筒部,藉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外筒部與上述內筒部圍繞在軸心方向一方開口的溝槽部所形成,上述套筒,具有: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的筒狀的嵌合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壓入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的筒狀的連結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並從其開口部插入上述溝槽部的筒狀的插入部;及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與上述插入部相同方向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嵌合部側的筒狀的限制部,在與上述軟管連結的狀態下構成可連接或脫離上述接頭主體,上述緊固件是透過上述套筒將上述軟管可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其特徵為:上述插入部具有比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更大的徑向寬度,為進行上述套筒對上述接頭主體的連接而將上述嵌合部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時,將上述內筒部朝著 徑向內方推壓而一邊壓縮變形,並壓入上述溝槽部所構成,上述限制部是構成為在對上述溝槽部進行上述插入部的壓入時,位於上述內筒部的徑向內方,限制以上述插入部推壓之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的變形移動,上述限制部是以在限制上述內筒部的變形移動的狀態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藉此形成有密封上述插入部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間的密封部,在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時,於軸心方向在位於上述溝槽部的開口部份相反側的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之間形成有空間,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內筒部的軸心的剖面中,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中與上述空間面對的區域是相對於上述內筒部的軸心構成為5°~15°的範圍內的預定角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在上述套筒的限制部設有第1抵接面,在上述接頭主體的內筒部設有可與上述第1抵接面抵接的第2抵接面,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以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壓接的方式,將上述內筒部夾於上述插入部與上述限制部之間,形成有將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之間密封的密封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 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部是其內徑從上述嵌合側越朝向上述突出端側形成越大的錐形狀。
  6. 一種樹脂製管接頭,具備:接頭主體、套筒及緊固件,上述接頭主體,具有:內部形成有流體用的流路的主體筒部;從上述主體筒部同軸突設於其軸心方向一方的外 筒部;及配置在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主體筒部朝著與上述外筒部同方向同軸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外筒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主體筒部側的內筒部,藉上述主體筒部與上述外筒部與上述內筒部圍繞在軸心方向一方開口的溝槽部所形成,上述套筒,具有:可嵌離地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的筒狀的嵌合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軸心方向一方突設,壓入軟管的長方向一端部的筒狀的連結部;從上述嵌合部朝軸心方向另一方同軸地突設,並從其開口部插入上述溝槽部的筒狀的插入部;及配置在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內方,並從上述嵌合部朝著與上述插入部相同方向突設以使得突出端較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更位於上述嵌合部側的筒狀的限制部,在與上述軟管連結的狀態下構成可連接或脫離上述接頭主體,上述緊固件是透過上述套筒將上述軟管可緊固於上述接頭主體,上述插入部具有比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更大的徑向寬度,為進行上述套筒對上述接頭主體的連接而將上述嵌合部嵌合於上述外筒部的徑向內側時,朝上述溝槽部的壓入長度變得比上述溝槽部的軸心方向的深度更短,並將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推壓而一邊壓縮變形並壓入上述溝槽部所構成,上述限制部是構成為在對上述溝槽部進行上述插入部的壓入時,位於上述內筒部的徑向內方,限制以上述插入 部推壓之上述內筒部朝著徑向內方的變形移動,上述限制部是以限制上述內筒部的變形移動的狀態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藉此形成密封上述插入部的內周圍面與上述內筒部的外圍面之間的密封部,設上述插入部的徑向寬度為D1,設上述溝槽部的徑向寬度為D2,設對於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長度為L1,並設上述溝槽部的軸心方向的深度為L2的場合,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在包含上述插入部的軸心的剖面中,(D1-D2)/(L2-L1)的值是在tan5°~tan15°的範圍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在上述套筒的限制部,設有第1抵接面,在上述接頭主體的內筒部,設有可與上述第1抵接面抵接的第2抵接面,並形成有密封部,該密封部是在對上述溝槽部之上述插入部的壓入完成後,將上述內筒部夾於上述插入部與上述限制部之間以壓接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並密封上述第1抵接面與上述第2抵接面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 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上述緊固件具有:在上述軟管可於其長方向移動地外嵌的筒狀的推壓部,及可從徑向外方栓鎖於上述接頭主體的外筒部的筒狀的外圈部,在上述套筒的連結部設有該連結部壓入上述軟管時使上述軟管的一部份擴徑而向徑向外方隆起的隆起部,藉上述外圈部與上述外筒部的栓鎖,將上述插入部壓入上述溝槽部的方式,構成上述推壓部將上述隆起部朝著上述主體筒部推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樹脂製管接頭,其中,上述插入部的突出端部是其內徑從上述嵌合側越朝向上述突出端側形成越大的錐形狀。
TW104131829A 2014-09-30 2015-09-25 Resin pipe joint TWI649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0821A JP5923579B2 (ja) 2014-09-30 2014-09-30 樹脂製管継手
JP2014-200820 2014-09-30
JP2014-200821 2014-09-30
JP2014200820A JP5923578B2 (ja) 2014-09-30 2014-09-30 樹脂製管継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772A true TW201632772A (zh) 2016-09-16
TWI649513B TWI649513B (zh) 2019-02-01

Family

ID=55630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829A TWI649513B (zh) 2014-09-30 2015-09-25 Resin pipe joi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40699B2 (zh)
EP (1) EP3203131B1 (zh)
KR (1) KR101886552B1 (zh)
CN (1) CN106537018B (zh)
TW (1) TWI649513B (zh)
WO (1) WO20160522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2694B (zh) 2016-10-03 2021-02-23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制管接头
CN107420676B (zh) * 2017-08-29 2023-05-23 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灌封易燃液体的密封连接装置
JP7182454B2 (ja) * 2018-12-19 2022-12-02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変換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継手
CN210318899U (zh) * 2019-05-17 2020-04-14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导管接头
CN110030443A (zh) * 2019-05-17 2019-07-19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密封导管接头
US11518114B2 (en) 2019-06-07 2022-12-06 Fit-Li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ssemble a high purity liqui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12664736A (zh) * 2020-12-09 2021-04-16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快装式软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4749B2 (ja) * 1996-03-22 2005-05-11 Smc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2799562B2 (ja) * 1996-08-09 1998-09-17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管継手
JP3144772B2 (ja) 1997-01-24 2001-03-12 エス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管継手
JP2949576B2 (ja) 1998-02-02 1999-09-13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管継手
JP3118589B2 (ja) 1999-03-29 2000-12-18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管継手
US6991266B2 (en) * 2001-04-20 2006-01-31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Pipe joint made of resin
JP3706813B2 (ja) * 2001-06-01 2005-10-19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管継手におけるチューブ抜止め方法及びチューブ抜止め構造
JP4674078B2 (ja) * 2004-12-02 2011-04-20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ンジ配管どうしの接続構造
JP4654013B2 (ja) * 2004-12-03 2011-03-16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集積パネルと流体デバイスとの接続構造
JP2006161873A (ja) * 2004-12-03 2006-06-22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集積パネルと流体デバイスとの接続構造
US7530602B2 (en) * 2005-01-17 2009-05-12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Double-pipe joint
JP5764469B2 (ja) 2011-11-09 2015-08-19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ナーリング
JP5986953B2 (ja) * 2013-05-08 2016-09-06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管接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46161A1 (en) 2017-05-25
WO2016052222A1 (ja) 2016-04-07
KR20170002575A (ko) 2017-01-06
EP3203131A4 (en) 2018-05-16
KR101886552B1 (ko) 2018-08-07
EP3203131A1 (en) 2017-08-09
TWI649513B (zh) 2019-02-01
US10240699B2 (en) 2019-03-26
CN106537018B (zh) 2018-08-14
EP3203131B1 (en) 2019-07-03
CN106537018A (zh) 201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389B (zh) Resin pipe joint
TW201632772A (zh) 樹脂製管接頭
JP2799562B2 (ja) 樹脂製管継手
TWI616609B (zh) 管連接裝置
TW201641862A (zh) 樹脂製管接頭構造
US20140197633A1 (en) Fitting for Joining Tubes and Method of Joining Tubes
WO2015050052A1 (ja) 合成樹脂製管継手
JP2002147664A (ja) パイプ連結器
TWI670440B (zh) 樹脂製管接頭構造
KR20010033868A (ko) 수지제관 조인트
JP5923578B2 (ja) 樹脂製管継手
JP5923579B2 (ja) 樹脂製管継手
TW202120848A (zh) 接合樹脂製管接頭與管的方法,以及製造樹脂製管接頭的方法
JP4751920B2 (ja) 樹脂管継手
JP6420882B2 (ja) 合成樹脂製管継手
CA2720300A1 (en) Transitional composite coupling
JP4625856B2 (ja) 管継手
JP2010038260A (ja) 管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