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8826A - 射出成形機 - Google Patents

射出成形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8826A
TW201628826A TW105100161A TW105100161A TW201628826A TW 201628826 A TW201628826 A TW 201628826A TW 105100161 A TW105100161 A TW 105100161A TW 105100161 A TW105100161 A TW 105100161A TW 201628826 A TW201628826 A TW 2016288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e rod
tie
reinforcing member
rear direction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1516B (zh
Inventor
Hiroshi Morita
Tomohiro Moriya
Tatsuya Shibata
Masaharu Akamatsu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628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1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15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29C45/661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a toggle mechanism for mould clam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47Tie-rod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29C45/661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a toggle mechanism for mould clamping
    • B29C2045/662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a toggle mechanism for mould clamping using toggles directly connected or linked to the fixed platen and indirectly to the movable plat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調整繫桿的平衡的射出成形機。本發明的射出成形機具有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的繫桿和安裝在前述繫桿的外周部的加強件,前述加強件從前述繫桿的軸向兩側抑制前述繫桿延伸。

Description

射出成形機
本申請主張基於2015年1月30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15-017129號之優先權。該日本申請之全部內容藉由參閱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射出成形機。
射出成形機具有:進行模具裝置的閉模、合模及開模的合模裝置。合模裝置具有複數根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的繫桿(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249637號公報
一直以來追求調整繫桿平衡的技術。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調整繫桿的平衡的射出成形機。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依本發明的一態樣,提供一種射出成形機,其具有:繫桿,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以及加強件,安裝在前述繫桿的外周部,前述加強件從前述繫桿的軸向兩側抑制前述繫桿延伸。
依本發明的一態樣,可提供一種能夠調整繫桿的平衡的射出成形機。
10‧‧‧合模裝置
12‧‧‧固定壓板
13‧‧‧可動壓板
15‧‧‧後壓板
16‧‧‧繫桿
161‧‧‧安裝部
162‧‧‧凹部
163‧‧‧繫桿之與加強件的接觸面
50‧‧‧加強件
51‧‧‧分割筒體
511‧‧‧主體部
512‧‧‧凸部
513‧‧‧加強件之與繫桿的接觸面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機的開模結束時的狀態之圖。
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機的合模時的狀態之圖。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圖。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縱剖面圖。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縱剖面圖。
第6圖係沿第5圖的VI-VI線之橫剖面圖。
第7圖係表示第6圖所示的繫桿及加強件的變形例之橫剖面圖。
第8圖係表示第5圖所示的繫桿及加強件的另一變形例之縱剖面圖。
以下,參閱附圖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形態進行說明,各附圖中對相同或者相應的結構標註相同或者相應的元件符號並省略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機的開模結束時的狀態之圖。第2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射出成形機的合模時的狀態之圖。射出成形機具有框架Fr、合模裝置10、控制器等。
合模裝置10進行模具裝置30的閉模、合模及開模。合模裝置10具有固定壓板12、可動壓板13、後壓板15、繫桿16、肘節機構20、合模馬達21及加強件50。以下,將閉模時的可動壓板13的移動方向(第1圖、第2圖中的右方向)設為前方,將開模時的可動壓板13的移動方向(第1圖、第2圖中的左方向)設為後方來進行說明。
固定壓板12固定於框架Fr。固定壓板12的與可動壓板13對置的面上安裝有固定模32。
可動壓板13沿著舖設在框架Fr上的導件(例如導 軌)17移動自如,且相對於固定壓板12進退自如。可動壓板13的與固定壓板12對置的面上安裝有可動模33。
藉由使可動壓板13相對於固定壓板12進退,來進行閉模、合模及開模。模具裝置30由固定模32和可動模33構成。
後壓板15與固定壓板12隔開間隔來連結,在模開閉方向上移動自如地載置於框架Fr上。另外,後壓板15也可以設為沿著舖設在框架Fr上的導件移動自如。後壓板15的導件可以為與可動壓板13的導件17共用的導件。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固定壓板12固定於框架Fr,後壓板15相對於框架Fr在模開閉方向上移動自如,但亦可以是後壓板15固定於框架Fr,固定壓板12相對於框架Fr在模開閉方向上移動自如。
繫桿16隔開間隔連結固定壓板12與後壓板15。繫桿16可以使用複數根。各繫桿16與模開閉方向平行,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至少1根繫桿16上設置有合模力檢測儀18。合模力檢測儀18可以為應變儀式,藉由檢測繫桿16的應變來檢測合模力。
另外,合模力檢測儀18不限定於應變儀式,亦可以為壓電式、電容式、油壓式、電磁式等,且其安裝位置亦不限定於繫桿16。
肘節機構20配設在可動壓板13與後壓板15之間。肘節機構20由十字頭20a、複數個連桿20b、20c等構成。一側的連桿20b擺動自如地安裝在可動壓板13,另 一側的連桿20c擺動自如地安裝在後壓板15。這些連桿20b、20c藉由銷等伸縮自如地連結。藉由使十字頭20a進退,複數個連桿20b、20c進行伸縮,可動壓板13相對於後壓板15進退。
合模馬達21安裝在後壓板15,藉由使十字頭20a進退,使可動壓板13進退。在合模馬達21與十字頭20a之間設置有將合模馬達21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並傳遞至十字頭20a的運動轉換機構。運動轉換機構由例如滾珠螺桿機構構成。
合模裝置10的動作藉由控制器進行控制。控制器由微電腦等構成,控制閉模製程、合模製程、開模製程等。
閉模製程中,藉由驅動合模馬達21使可動壓板13前進,而使可動模33與固定模32接觸。
合模製程中,藉由進一步驅動合模馬達21能夠產生合模力。合模時在可動模33與固定模32之間形成模穴空間,模穴空間內填充有液態的成形材料。模穴空間內的成形材料固化而成為成形品。
開模製程中,藉由驅動合模馬達21使可動壓板13後退,而使可動模33與固定模32分開。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合模裝置10作為驅動源是具有合模馬達21,但亦可以具有油壓缸來代替合模馬達21。並且,合模裝置10可以具有模開閉用線性馬達,合模用電磁鐵。
第3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 圖。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縱剖面圖。
繫桿16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合模力相同的情況下,繫桿16的剖面積越大,繫桿16的延伸越小。
加強件50可脫離地安裝在繫桿16的外周部。繫桿16的延伸能夠被抑制相當於加強件50的剖面積的量。藉此,能夠調整施加到各繫桿16的荷載的平衡,且能夠調整繫桿16的平衡。
另外,繫桿16的延伸的抑制程度按照後述的緊固件的緊固程度而改變。因此,亦可以藉由緊固件的緊固程度調整繫桿16的平衡。
然而,加強件50為了抑制繫桿16延伸,必須抑制繫桿16的軸向(前後方向)上繫桿16與加強件50的滑動。
因此,加強件50從繫桿16的軸向兩側(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延伸。藉由加強件50從前後方向兩側夾住繫桿16的一部分,能夠抑制加強件50與繫桿16的滑動。
加強件50具有:在周方向上將筒體分割為二的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及作為緊固件的螺栓53。在此,將與筒體的分割面垂直的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將與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垂直的方向設為左右方向來說明。另外,筒體也可以分割為2個以上,亦可以由3個以上的分割筒體構成筒體。
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在上下方向上隔開間隔配設。繫桿16貫穿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之間。各分割筒體51具有:橫剖面形狀為圓弧狀的主體部511、前後一對的凸部512以及左右一對(第3圖中僅圖示一個)的葉片部514。
各凸部512向橫剖面形狀為圓弧狀的主體部511的內側突出,插入到形成於繫桿16的外周面的凹部162。各凸部512具有:藉由與繫桿16接觸來抑制繫桿16延伸的接觸面513。如第4圖所示,各接觸面16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
各葉片部514從橫剖面形狀為圓弧狀的主體部511的側邊向外側突出。各葉片部514沿筒體的分割面形成,且形成為與筒體的分割面平行的板狀。
螺栓53設置成與上下方向平行,將在上下方向上隔開間隔對置的葉片部514彼此進行緊固。由此,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在上下方向上被緊固。在緊固時與螺栓53的頭部抵接的葉片部514,形成有供螺栓53的螺軸部貫穿的貫穿孔。該貫穿孔的直徑比螺軸部更大。另一方面,在緊固時未與螺栓53的頭部抵接的葉片部514,形成有供螺栓53的螺軸部螺合的螺孔。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在藉由螺栓53所緊固的複數個葉片部514中的一方形成有螺孔,但亦可以在雙方形成貫穿孔。這種情況下,螺合於螺栓53的螺軸部的螺帽和螺栓53的頭部將配設在其中間的複數個葉片部514進行 緊固。
繫桿16具有安裝有加強件50的安裝部161。安裝部161只要形成於至少1根繫桿16即可,無須形成在所有繫桿16。
安裝部161形成於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排列的凹部162之間。安裝部161具有複數個與加強件50接觸的接觸面163。如第4圖所示,各接觸面16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
安裝部161也可以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形成複數個。如此可以對繫桿16安裝複數個加強件50,而更容易調整繫桿16的平衡。
形成於複數個安裝部161之間的凹部162中也可以插入複數個加強件50,可以共用於複數個加強件50。如此能夠減少凹部162的數量。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安裝部161,雖是形成於在繫桿16的外周面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排列的凹部162之間,但亦可以由形成於繫桿16A的外周面的凸部所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加強件50的凸部512插入到繫桿16的凹部162,但亦可以互換凸部與凹部的配置。亦即,也可以是繫桿16的凸部插入到加強件50的凹部。
接著,對加強件50的安裝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工作人員將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安裝在繫桿16的安裝部161。安裝方向為從繫桿16的徑向外側朝向內側的方向。在安裝部161的前後方向兩側的凹部162 插入分割筒體51的前後一對的凸部512。
接著,工作人員藉由與上下方向平行的螺栓53將上下一對的分割筒體51進行緊固。藉由鎖緊螺栓53,對於安裝部161使凸部512從前後方向兩側密合,加強件50從前後方向兩側夾住安裝部161。藉此,能夠抑制加強件50與繫桿16的滑動,加強件50能夠從繫桿16的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延伸。
然而,本實施形態中,螺栓53與上下方向平行,且與前後方向垂直。藉由與前後方向垂直的螺栓53的軸向力,對於安裝部161使凸部512從前後方向兩側密合。加強件50藉由與前後方向垂直的緊固,抑制繫桿16延伸。
因此,如第4圖所示,凸部512的接觸面51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且朝向繫桿16側。另一方面,安裝部161的接觸面16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且朝向與繫桿16相反的一側。
在此,凸部512的接觸面513朝向繫桿16側,是指朝向繫桿16的中心,亦即朝向凸部512安裝到繫桿16的方向。
另一方面,安裝部161的接觸面163朝向與繫桿16相反的一側,是指朝向與繫桿16的中心相反的一側,亦即與凸部512安裝到繫桿16的方向為相反的方向。
如第4圖所示,從繫桿16的縱剖面觀察時,凸部512的接觸面513和安裝部161的接觸面163呈直線形狀,但亦可以呈曲線形狀。
假設,凸部512的接觸面513和安裝部161的接觸面163與前後方向垂直的情況下,很難兼顧將凸部512插入到凹部162的操作性和凸部512與安裝部161的密合性。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配設在安裝部161的前後方向兩側的凸部512的接觸面51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但任意一側的凸部512的接觸面513亦可以與前後方向垂直。密合於該接觸面513的接觸面163與前後方向垂直。只要另一側的凸部512的接觸面513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且朝向繫桿16側,就能夠兼顧上述操作性和上述密合性。
第5圖係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的繫桿及加強件之縱剖面圖。第6圖係沿第5圖的VI-VI線之橫剖面圖。
加強件50A可脫離地安裝在繫桿16A的外周部,從繫桿16A的軸向兩側(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A延伸。藉此,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能夠抑制加強件50A與繫桿16A的滑動。
加強件50A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具有複數對在周方向上將凸緣分割為二的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在此,將與凸緣的分割面垂直的方向設為上下方向來進行說明。另外,凸緣也可以分割為2個以上,亦可以由3個以上的分割凸緣來構成凸緣。
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在上下方向上隔開間隔配設。繫桿16A貫穿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之間。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可以藉由未圖示的連結件連結。作為 連結件可以使用例如螺栓等。
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插入到形成於繫桿16A的環狀凹部162A。各分割凸緣51A具有:藉由與繫桿16A接觸來抑制繫桿16A延伸的接觸面513A。如第5圖所示,各接觸面513A與前後方向垂直。
此外,加強件50A具有作為緊固件的螺栓53A。螺栓53A與前後方向平行,且將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對置的複數個分割凸緣51A進行緊固。在緊固時與螺栓53A的頭部抵接的分割凸緣51A,形成有供螺栓53A的螺軸部貫穿的貫穿孔。該貫穿孔的直徑比螺軸部更大。另一方面,在緊固時未與螺栓53A的頭部抵接的分割凸緣51A,形成有供螺栓53A的螺軸部螺合的螺孔。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在藉由螺栓53A所緊固的複數個分割凸緣中的一方形成有螺孔,但亦可以在雙方形成貫穿孔。這種情況下,螺合於螺栓53A的螺軸部的螺帽和螺栓53A的頭部將配設在其間的複數個分割凸緣進行緊固。
繫桿16A具有安裝有加強件50A的安裝部161A。安裝部161A只要形成在至少1根繫桿16A上即可,無須形成在所有繫桿16A上。
安裝部161A形成於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排列的凹部162A之間。安裝部161A具有複數個與加強件50A接觸的接觸面163A。如第5圖所示,各接觸面163A與前後方向垂直。
安裝部161A也可以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形成有複 數個。如此可以相對於繫桿16A安裝複數個加強件50A,而更容易調整繫桿16A的平衡。
形成於複數個安裝部161A之間的凹部162A中也可以插入複數個加強件50A,可以共用於複數個加強件50A。能夠減少凹部162A的數量。
另外,本實施形態的安裝部161A,雖是形成於在繫桿16A的外周面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排列的凹部162A之間,但亦可以由形成於繫桿16A的外周面的凸部所構成。
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加強件50A的分割凸緣51A插入到繫桿16A的凹部162A,但也可以是繫桿16A的凸部插入到形成於分割凸緣51A的內周面的凹部。
接著,對加強件50A的安裝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工作人員對安裝部161A的前後方向兩側的凹部162A分別插入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A並進行安裝。安裝方向為從繫桿16A的徑向外側朝向內側的方向。
接著,工作人員藉由與前後方向平行的螺栓53A將在安裝部161A的前後方向兩側配設的複數個分割凸緣51A進行緊固。藉由鎖緊螺栓53A,相對於安裝部161A使分割凸緣51A從前後方向兩側密合,加強件50A從前後方向兩側夾住安裝部161A。藉此,能夠抑制加強件50A與繫桿16A的滑動,加強件50A能夠從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A延伸。
然而,本實施形態中,螺栓53A與前後方向平行。藉 由與前後方向平行的螺栓53A的軸向力,使分割凸緣51A從前後方向兩側與安裝部161A密合。加強件50A藉由與前後方向平行的緊固,來抑制繫桿16A延伸。
因此,如第5圖所示,分割凸緣51A的接觸面513A可以與前後方向垂直。同樣地,安裝部161A的接觸面163A可以與前後方向垂直。
分割凸緣51A的接觸面513A和安裝部161A的接觸面163A與繫桿16A的延伸方向垂直,因此能夠穩定地抑制繫桿16A延伸。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安裝部161A的前後方向兩側的分割凸緣51A的接觸面513A與前後方向垂直,但亦可以是至少一側的分割凸緣51A的接觸面513A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且朝向與繫桿16A相反的一側。與該接觸面513A密合的接觸面163A相對於前後方向呈傾斜且朝向繫桿16A側。
在此,分割凸緣51A的接觸面513A朝向與繫桿16A相反的一側,是指朝向兆繫桿16A的中心相反的一側,亦即朝向與分割凸緣51A安裝到繫桿16A的方向為相反的方向。
另一方面,安裝部161A的接觸面163A朝向繫桿16A側,是指朝向繫桿16A的中心,亦即朝向分割凸緣51A安裝到繫桿16A的方向。如此可以防止分割凸緣51A往繫桿16A的徑向外側脫離。
第7圖係表示第6圖所示的繫桿及加強件的變形例之 橫剖面圖。本變形例的加強件50B具有U字板51B,來代替第6圖所示的由一對的分割凸緣51A構成的凸緣,這一點不同。以下,主要對不同點進行說明。
加強件50B可脫離地安裝在繫桿16B的外周部,從繫桿16B的軸向兩側(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B延伸。藉此,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能夠抑制加強件50B與繫桿16B的滑動。
加強件50B具有:前後一對(第7圖中僅圖示一側)的U字板51B、及作為緊固件的螺栓53B。前後一對的U字板51B配設在繫桿16B的安裝部的前後方向兩側,藉由與前後方向平行的螺栓53B進行緊固。各U字板51B具有:相互對置的一對的臂部511B、及連接一對的臂部511B的連接部512B。一對的臂部511B插入到以繫桿16B的中心線為中心對稱地配置的一對的凹部162B。
第8圖係表示第5圖所示的繫桿及加強件的另一變形例之縱剖面圖。本變形例的加強件50C具有突出體54C,這點與第5圖所示的加強件50A不同。以下,主要對不同點進行說明。
加強件50C可脫離地安裝在繫桿16C的外周部,從繫桿16C的軸向兩側(前後方向兩側)抑制繫桿16C延伸。藉此,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能夠抑制加強件50C與繫桿16C的滑動。
加強件50C具有:複數個分割凸緣51C、作為緊固件的螺栓53C及複數個突出體54C。另外,凸緣也可以分割 為2個以上,亦可以由3個以上的分割凸緣構成凸緣。上下一對的分割凸緣51C可以藉由未圖示的連結件連結。作為連結件可以使用例如螺栓等。
突出體54C從配設於繫桿16C的安裝部161C的前後方向兩側的複數個分割凸緣51C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突出體54C與一方的分割凸緣51C一體化,在與另一方的分割凸緣51C之間形成間隙。
螺栓53C與前後方向平行,將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對置的分割凸緣51C和突出體54C進行緊固。在緊固時與螺栓53C的頭部抵接的分割凸緣51C,形成有供螺栓53C的螺軸部貫穿的貫穿孔。該貫穿孔的直徑比螺軸部更大。另一方面,在緊固時未與螺栓53C的頭部抵接的突出體54C,形成有供螺栓53C的螺軸部螺合的螺孔。
依本變形例,突出體54C從配設於繫桿16C的安裝部161C的前後方向兩側的複數個分割凸緣51C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因此能夠縮短螺栓53C的螺軸部的長度。此外,突出體54C的剖面積大於螺栓53C的螺軸部的剖面積,因此加強件50C的剖面積較大,能夠進一步抑制繫桿16C延伸。
另外,本變形例中,也可以使用第7圖所示的U字板51B,來代替分割凸緣51C。
以上,對射出成形機的實施形態等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等,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的本發明的要旨範圍內可加以各種變形和改良。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的合模裝置是模開閉方向為水平方向的臥式,但亦可以是模開閉方向為鉛垂方向的立式。立式合模裝置具有作為固定壓板的下壓板、作為可動壓板的上壓板、肘節座、肘節機構、繫桿等。在下壓板安裝有下模,在上壓板安裝有上模。由下模和上模構成模具裝置。下模也可以透過旋轉台安裝於下壓板。肘節座配設於下壓板的下方,與上壓板一同進行升降。肘節機構配設於肘節座與下壓板之間。繫桿與鉛垂方向垂直,貫穿下壓板而連接上壓板和肘節座。
16‧‧‧繫桿
51‧‧‧分割筒體
161‧‧‧安裝部
162‧‧‧凹部
163‧‧‧繫桿之與加強件的接觸面
511‧‧‧主體部
512‧‧‧凸部
513‧‧‧加強件之與繫桿的接觸面

Claims (6)

  1. 一種射出成形機,其具有:繫桿,對應於合模力而延伸;以及加強件,可脫離地安裝在前述繫桿的外周部,前述加強件從前述繫桿的軸向兩側抑制前述繫桿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前述加強件具有:複數個藉由與前述繫桿接觸來抑制前述繫桿延伸的接觸面,至少1個前述接觸面相對於前述繫桿的軸向呈傾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至少1個前述接觸面相對於前述繫桿的軸向呈傾斜且朝向前述繫桿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前述加強件藉由垂直於前述繫桿的軸向的方向的緊固來抑制前述繫桿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前述加強件具有:藉由與前述繫桿接觸來抑制前述繫桿延伸的接觸面,至少1個前述接觸面垂直於前述繫桿的軸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所述之射出成形機,其中,前述加強件藉由前述繫桿的軸向的緊固來抑制前述繫桿延伸。
TW105100161A 2015-01-30 2016-01-05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WI621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7129A JP6426016B2 (ja) 2015-01-30 2015-01-30 射出成形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826A true TW201628826A (zh) 2016-08-16
TWI621516B TWI621516B (zh) 2018-04-21

Family

ID=5656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161A TWI621516B (zh) 2015-01-30 2016-01-05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26016B2 (zh)
CN (1) CN105835323B (zh)
TW (1) TWI621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7760B2 (ja) * 2017-05-02 2021-08-11 芝浦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1247B2 (ja) * 1995-06-30 2004-03-02 株式会社アーレスティ ダイカスト機における型締め力測定方法
JP3941936B2 (ja) * 2002-11-08 2007-07-11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
JP2004249637A (ja) * 2003-02-21 2004-09-0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成形機用自動型締力調整装置
JP2006142647A (ja) * 2004-11-19 2006-06-08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型締装置
JP4643343B2 (ja) * 2005-04-13 2011-03-02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2008114513A (ja) * 2006-11-07 2008-05-22 Japan Steel Works Ltd:The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自動補正方法および自動補正装置
JP4842873B2 (ja) * 2007-03-29 2011-12-2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
JP5346558B2 (ja) * 2008-11-06 2013-11-20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の制御装置、及び駆動用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JP5489059B2 (ja) * 2009-07-31 2014-05-14 宇部興産機械株式会社 型締装置のハーフナット
CN102537588A (zh) * 2012-02-06 2012-07-04 汪仕斌 防缩径管件专用保护套
JP5808286B2 (ja) * 2012-04-23 2015-11-1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および射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6016B2 (ja) 2018-11-21
TWI621516B (zh) 2018-04-21
JP2016141004A (ja) 2016-08-08
CN105835323A (zh) 2016-08-10
CN105835323B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10807B1 (en) Die clamping apparatus
KR100715388B1 (ko) 플래튼 및 이를 포함한 사출 성형기
US4473346A (en) Mechanism for the attachment of interchangeable molds in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10710290B2 (en) Mold platen, mold clamping device,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US3237252A (en) Mold clamping devices
JP3177227B2 (ja) タンデム式射出成形機及び射出成形機
CN108372640B (zh) 用于成型机的双板式合模单元和成型机
TWI434759B (zh) Mold holding member and mold clamping device
TW201628826A (zh) 射出成形機
US7866976B2 (en)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of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3535738A (en) Diehead clamping means for extruders
JP377352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機、特に射出成形機用の型締め装置
JP2007098799A (ja) 型締装置
JP4115824B2 (ja) 型締装置
JP4908595B2 (ja) 傾斜防止構造体を有する成形システムプラテン
JP5247725B2 (ja) 共面位置狂いを抑えるタイバー収容コーナを有する成形システムプラテン
DE102007023337A1 (de) Druckgiessmaschine
TWI569945B (zh)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KR920010869B1 (ko) 형틀 긴축조임 기구와 그 작동 기구와 이들로 이루어진 형틀 긴축조임장치
JP7037871B2 (ja) 強力型開機構を有する型締装置
CN104943101B (zh) 合模单元和成型机
JP7394007B2 (ja) 射出成形機用ベースフレーム
JP5946788B2 (ja) 射出成形機
KR0178173B1 (ko) 금형체결장치
WO2021201182A1 (ja) 射出成形機用ベースフレー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