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8472A - 拆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拆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8472A
TW201628472A TW104102998A TW104102998A TW201628472A TW 201628472 A TW201628472 A TW 201628472A TW 104102998 A TW104102998 A TW 104102998A TW 104102998 A TW104102998 A TW 104102998A TW 201628472 A TW201628472 A TW 2016284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essing
fixed
main board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6817B (zh
Inventor
劉宇青
楊富吉
鄭金松
梁經彬
黃海桂
易勤賢
單紀科
莫學武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8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6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68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86Replacement and removal of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274Means to dis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拆線裝置,其包括工作臺,該工作臺的頂面用於間隔地固設至少一主板,每一主板上設有一銅軸線,每一銅軸線的兩端被點膠固定。該拆線裝置還包括進給元件、驅動元件和拆線元件,驅動元件和拆線元件位於進給元件上,進給元件用於帶動驅動元件和拆線元件運動於一預設位置,驅動元件用於驅動拆線元件將該銅軸線從主板上拆除。

Description

拆線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拆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半自動地拆除主板上銅軸線的拆線裝置。
電子產品因產品設計需要新增加了一根銅軸線。然,該電子產品在每次進主板維修前﹐需將此銅軸線拆除﹐然後才能進行分析維修。並且,由於銅軸線兩端已被點膠﹐手工使用鑷子拆解極不方便﹐效率低﹐且易影響周邊元件。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將主板上的銅軸線拆除且不影響周邊元件的拆線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拆線裝置,其包括工作臺,該工作臺的頂面用於間隔地固設至少一主板,每一主板上設有一銅軸線,每一銅軸線的兩端被點膠固定。該拆線裝置還包括進給元件,該進給元件包括進給氣缸、進給推杆和進給支撐板,該進給氣缸固定於該頂面,該進給推杆從該進給氣缸伸出並固定連接於該進給支撐板上;驅動元件,該驅動元件包括驅動氣缸、驅動推杆、驅動推板和至少一驅動抵推件,該驅動氣缸固定於該進給支撐板的上方,該驅動推杆從該驅動氣缸靠近該頂面的一側伸出並固定連接於該驅動推板上,該至少一驅動抵推件依次間隔地固定於該驅動推板的一側上;及至少一拆線元件,每一拆線元件包括二固定板、活動板和二切刀,該二固定板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定於該進給支撐板上,該活動板轉動地連接於該二固定板之間且靠近該主板的一側,該二切刀固定於該活動板靠近該主板的一側,且每一切刀對應於一該銅軸線的一端。當該進給氣缸驅動該進給支撐板向靠近該主板的方向運動至一預設位置時,每一切刀對應切入一該銅軸線的一端,該驅動氣缸驅動該至少一驅動抵推件向靠近該至少一主板的方向運動而使得每一驅動抵推件抵推於一該活動板遠離該主板的一側,該活動板被下壓而使得該活動板靠近該主板的一側向上翹起,從而將該銅軸線從該主板拆除。
本發明的拆線裝置藉由設置進給元件和限位元元件,使得切刀剛好能夠切斷銅軸線的點膠且不會對主板的周邊元件造成損害。藉由設置驅動元件,使得切刀藉由杠杆的形式將銅軸線從主板上翹起,切除過程簡單精准,且過程迅速,效率高。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拆線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拆線裝置的第一狀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拆線裝置的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抵推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1中拆線裝置的第二狀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VI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圖1中拆線裝置的第三狀態示意圖。
圖9為圖8在IX-IX的剖視圖。
圖10為圖4中拆線元件的分解示意圖。
請一併參考圖1-4,拆線裝置100包括工作臺10、第一支撐架11、第二支撐架12、至少一托盤13、感測件14、壓持元件15、進給元件16、至少一限位元元件17、驅動元件18和拆線元件19。
工作臺10呈矩形中空狀,其具有主視面101和與主視面101相連的頂面103。工作臺10於該主視面101上設有雙控制按鈕102。工作臺10還於該頂面103上設有緊急停機按鈕104。工作臺10還包括設於其內側裝的控制器(圖未示)。該控制器用於控制感測件14、壓持元件15、進給元件16、驅動元件18和拆線元件19的協同作業。該工作臺10內部還設有與該雙控制按鈕102電性連接的控制電路(圖未示)及與該緊急停機按鈕104電性連接的控制電路(圖未示)。
第一支撐架11呈近似U形狀。第一支撐架11固設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遠離主視面101的一端。第一支撐架11包括二第一豎形板112和一個第二豎形板114。二第一豎形板112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設於頂面103上。第二豎形板114連接於二第一豎形板112之間。第二豎形板114與主視面101平行且與頂面103垂直。
第二支撐架12呈近似U形狀。第二支撐架12比第一支撐架11低。第二支撐架12固設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靠近主視面101的一端。第二支撐架12包括二第三豎形板122和一個第一支撐板124。二第三豎形板122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設於頂面103上。第一支撐板124連接於二第三豎形板122之間。第三豎形板122與主視面101垂直。第三豎形板122、第一支撐板124和頂面103之間形成一容納腔126。
至少一托盤13固設於第一支撐板124背離工作臺10的面上。本實施例中,若干托盤13相互間隔地固設於第一支撐板124背離工作臺10的面上。該若干托盤13在該第一支撐板124上的排列方向平行於該第一支撐板124的長度方向。每一托盤13上設有一用於容納主板20的容置腔132,該容置腔132的形狀與該主板20的形狀相適應。可以理解,該托盤13也可為單個。請參考圖2,該主板20上設有一銅軸線22,且該銅軸線22的兩端藉由點膠的形式固定於該主板20上。
請再次參考圖1-4,感測件14包括二平面度感測器。該二平面度感測器相對而設,且每一平面度感測器裝設於一第三豎形板122上。當其中一平面度感測器發出的光線能夠被另一平面度感測器接收,則表明主板20被剛好放置在容置腔132中,且放置位置正確。當其中一平面度感測器發出的光線不能被另一平面度感測器接收,則表明主板20的放置位置不正確。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如果能夠保證主板20的放置位置正確,則感測件14可省略。
為便於描述,定義第一方向30和第二方向40。其中,第一方向30是指垂直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且與第一豎形板112相平行的方向,第二方向40是指平行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且與工作臺10的主視面101相垂直的方向。
壓持組件15用於從主板20的上方沿著第一方向30下壓而固定主板20,使主板20不在其它外力的作用下移動。具體地,壓持組件15包括壓持氣缸151、壓持推杆152、壓持推板153、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和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壓持氣缸151固定於第二豎形板114大致中部位置。壓持推杆152從壓持氣缸151靠近工作臺10的一側沿著第一方向30伸出。壓持推板153固定於壓持推杆152遠離壓持氣缸151的一端。壓持推板153與工作臺10的頂面103平行。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與該壓持推板153大致平行,且該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被間隔地固定於壓持推板153遠離第二豎形板114的一側。當壓持氣缸151驅動壓持推杆152進而驅動壓持推板153沿著第一方向30向靠近至少一托盤13的方向運動時,每一壓持抵推件154可抵推於一主板20的上表面,以對主板20進行固定。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位於壓持推板153的一側或者兩側。每一壓持導向件155的一端固定於頂面103上,另一端固定於第二豎形板114上,且其軸向平行於第一方向30。壓持推板153的一側或者兩側滑動地固設於該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上,使得該壓持推板153在壓持推杆152的驅動下沿著該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的軸向及第一方向30運動。
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的數量與托盤13的數量相等,且每一壓持抵推件154位於一托盤13的正上方。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的數量為四個。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
請一併參考圖5,每一壓持抵推件154包括連接部1541、墊接部1542、抵推部1543、至少一導向部1544、至少一彈性部1545和至少一限位部1546。連接部1541固定連接於壓持推板153。墊接部1542位於連接部1541的上方。抵推部1543位於連接部1541的下方。至少一導向部1544一端固接於抵推部1543上,另一端穿過連接部1541和墊接部1542後與一限位部1546螺紋連接。每一彈性部1545穿設於一導向部1544上,且每一彈性部1545位於連接部1541和抵推部1543之間,並抵推於抵推部1543上。可理解,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導向部1544、至少一彈性部1545和至少一限位部1546的數量均為二。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導向部1544、至少一彈性部1545和至少一限位部1546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可理解,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如果連接部1541具有足夠的厚度,則墊接部1542可省略。
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的數量是二。該二壓持導向件155位於壓持推板153的兩側。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壓持導向件155可以是其它的導向形式,如導軌與導槽相互配合進行導向的形式。
可理解,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如果主板20能夠藉由扣合等形式固定於托盤13內,則第一支撐架11和壓持組件15可省略。
請一併參考圖1、圖4、圖6和圖7,進給元件16用於驅動拆線元件19沿著第二方向40向靠近主板20的方向或者遠離主板20的方向運動。進給組件16包括進給氣缸161、進給推杆162、進給推板163、進給支撐板164和至少一進給導向件165。進給氣缸161固定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且收容於容納腔126中。進給推杆162從進給氣缸161遠離工作臺10的主視面101的方向伸出,且進給推杆162的軸向與第二方向40平行,進給推板163固定於進給推杆162遠離進給氣缸161的一端。進給支撐板164固定於進給推板163遠離進給氣缸161的一側,且進給支撐板164與工作臺10的頂面103平行。每一進給導向件165包括導軌1651和導槽1652,導軌1651固定於進給支撐板164靠近工作臺10的一側。導槽1652固定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導軌1651穿設於導槽1652中,並在導槽1652的導向下運動。導軌1651和導槽1652之間的相對滑動方向平行於第二方向40。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進給導向件165的數量為二,且其相對滑動方向均平行於第二方向40。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進給導向件165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在又一實施方式中,進給導向件165可以是其它的導向形式,如導向杆與一導向槽或一導向環相互配合的形式。
可理解,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如果進給推杆162能夠直接連接於進給支撐板164上,則進給推板163可省略。
可理解,在另一實施方式中,進給氣缸161、進給推杆162和進給推板163還可設置在進給支撐板164背離主視面101的一側,第二支撐架12因而可省略,至少一托盤13可直接固定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上。可理解,如果至少一主板20能夠直接固定於工作臺10的頂面上,則至少一托盤13也可省略。
至少一限位元元件17部分的收容於容納腔126中。至少一限位元元件17用於限制導軌1651在第二方向40上的運動位置。具體地,限位元組件17包括固定塊171及固設於固定塊171上的限位柱172。當導軌1651靠近限位柱172時,限位柱172能夠對導軌1651進行限位,進而對進給支撐板164及位於其上的拆線元件19進行限位。當導軌1651剛好抵持到限位柱172上,每一拆線元件19剛好對應每一托盤13。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一限位元組件17的數量是二。該二限位元組件17位於進給氣缸161的兩側。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限位元元件17可以是位於導軌1651一側或者兩側的“L”型的限位柱,限位柱一端固定於工作臺10的頂面103上,另一端位於導槽1652的上方來限制導軌1651的位置,使得導軌1651能夠剛好停在預設的位置。可理解,在又一實施方式中,限位元元件17還可是其它結構,總之,只要能夠對導軌1651進行限位即可。可理解,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如果進給元件16能夠精准的到達預設位置,則至少一限位元組件17可省略。
請一併參考圖7和圖8,驅動元件18固定於進給支撐板164。驅動元件18用於驅動拆線元件19拆除位於主板20上的銅軸線22。具體地,驅動組件18包括U形固定板180、驅動氣缸181、驅動推杆182、驅動推板183和至少一驅動抵推件184。驅動氣缸181固定於該U形固定板180的頂端,該U形固定板180的底端固定於進給支撐板164的下表面上。驅動推杆182從驅動氣缸181靠近工作臺10的一側沿著第一方向30伸出。驅動推板183固定於驅動推杆182遠離驅動氣缸181的一端。驅動推板183與工作臺10的頂面103平行。至少一驅動抵推件184依次間隔地固定於驅動推板183的一側上,且每一驅動抵推件對應一拆線元件19。
請一併參考圖9,每一驅動抵推件184包括一連接塊1841、一抵推杆1842和一限位螺母1843。連接塊1841連接於驅動推板183上,抵推杆1842穿過連接塊1841。限位螺母1843螺接於抵推杆1842上,以對抵推杆1842進行限位。
拆線組件19固定於進給支撐板164背離工作臺10的面上。請一併參考圖7和圖10,拆線元件19包括固定板191、活動板192、轉軸193、二切刀194和彈性復位件195。固定板191固定於進給支撐板164上,活動板192藉由轉軸193轉動地連接於固定板191靠近主板20的一側,彈性復位件195連接於活動板192和滑動板1641之間,且位於活動板192遠離主板20的一側。二切刀194分別對應銅軸線22的兩端,且固定於活動板192靠近主板20的一側。當驅動抵推件184抵推於活動板192遠離主板20的一側時,活動板192將被驅動繞著轉軸193轉動,使得活動板192遠離主板20的一側向下運動且彈性復位件195被壓縮,使得活動板192靠近主板20的一側向上翹起,且在活動板192向上翹起的過程中,銅軸線22將會被切刀194切開而從主板20上脫離。
在本實施方式中,活動板192靠近主板20的一側還設有至少一支撐柱196,該支撐柱196用於對該活動板192支撐,避免該支撐柱196靠近主板20的一側向下傾斜。
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如果活動板192能夠藉由其它方式回復,則彈性復位件195可省略。
請一併參考圖1、圖3、圖4、圖6和圖8,使用時,先將每一主板20放置於一托盤13中。雙手按壓雙控制按鈕102以啟動拆線裝置100。感測件14感測主板20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確。在確定主板20的放置位置正確時,壓持氣缸151驅動壓持推杆152進而驅動壓持推板153和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在至少一壓持導向件155的導向下沿著第一方向30向下運動,直至至少一壓持抵推件154分別抵推於一主板20上時,進給氣缸161驅動進給推杆162、進給推板163、進給支撐板164及位於其上的驅動組件一同在至少一進給導向件165的導向下沿著第二方向40向靠近主板20的方向運動,直至至少一進給導向件165被限位元組件17限位元,每一切刀194剛好對準一銅軸線22的點膠處並插入剪切點膠。此時,驅動氣缸181驅動驅動推杆182、驅動推板183和驅動抵推件184沿著第一方向30向下運動,使得驅動抵推件184抵推於活動板192遠離主板20的一端,使得活動板192遠離主板20的一端向下運動及彈性復位件195完全壓縮,進而使得活動板192靠近主板20的一端向上運動而將銅軸線22完全從主板20上切斷。驅動元件18、進給元件16和壓持元件15一次重定。拆線元件19在彈性復位件195的彈性恢復力的作用下也進行了復位。
藉由雙控制按鈕102啟動拆線裝置100,可避免單手啟動拆線裝置100而對操作者造成危險。藉由設置感測件14來感測主板的放置位置是否正確,避免主板的放置位置不正確時,壓持元件15、進給元件18和驅動元件18的運動對主板造成破壞。藉由設置壓持元件15,可避免拆線過程中其它外力的作用迫使主板移動而對主板造成破壞。藉由設置進給元件16和限位元元件17,使得切刀194剛好能夠切斷銅軸線22的點膠且不會對主板的周邊元件造成損害。藉由設置驅動元件18,使得切刀194藉由杠杆的形式將銅軸線22從主板上翹起,切除過程簡單精准,且過程迅速,效率高。
可理解,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托盤13、壓持抵推件154、驅動抵推件184和拆線組件19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且其數量可根據需要進行增減。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爰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拆線裝置
10‧‧‧工作臺
101‧‧‧主視面
102‧‧‧雙控制按鈕
103‧‧‧頂面
104‧‧‧緊急停機按鈕
11‧‧‧第一支撐架
112‧‧‧第一豎形板
114‧‧‧第二豎形板
12‧‧‧第二支撐架
122‧‧‧第三豎形板
124‧‧‧第一支撐板
126‧‧‧容納腔
13‧‧‧托盤
132‧‧‧容置腔
14‧‧‧感測件
15‧‧‧壓持組件
151‧‧‧壓持氣缸
152‧‧‧壓持推杆
153‧‧‧壓持推板
154‧‧‧壓持抵推件
1541‧‧‧連接部
1542‧‧‧墊接部
1543‧‧‧抵推部
1544‧‧‧導向部
1545‧‧‧彈性部
155‧‧‧壓持導向件
16‧‧‧進給組件
161‧‧‧進給氣缸
162‧‧‧進給推杆
163‧‧‧進給推板
164‧‧‧進給支撐板
165‧‧‧進給導向件
1651‧‧‧導軌
1652‧‧‧導槽
17‧‧‧限位元組件
171‧‧‧固定塊
172‧‧‧限位柱
18‧‧‧驅動組件
180‧‧‧U形固定板
181‧‧‧驅動氣缸
182‧‧‧驅動推杆
183‧‧‧驅動推板
184‧‧‧驅動抵推件
1841‧‧‧連接塊
1842‧‧‧抵推杆
1843‧‧‧限位螺母
19‧‧‧拆線組件
191‧‧‧固定板
192‧‧‧活動板
193‧‧‧轉軸
194‧‧‧切刀
195‧‧‧彈性復位件
20‧‧‧主板
22‧‧‧銅軸線
30‧‧‧第一方向
40‧‧‧第二方向
100‧‧‧拆線裝置
10‧‧‧工作臺
101‧‧‧主視面
102‧‧‧雙控制按鈕
103‧‧‧頂面
104‧‧‧緊急停機按鈕
11‧‧‧第一支撐架
112‧‧‧第一豎形板
114‧‧‧第二豎形板
12‧‧‧第二支撐架
122‧‧‧第三豎形板
124‧‧‧第一支撐板
126‧‧‧容納腔
13‧‧‧托盤
132‧‧‧容置腔
14‧‧‧感測件
15‧‧‧壓持組件
151‧‧‧壓持氣缸
152‧‧‧壓持推杆
153‧‧‧壓持推板
154‧‧‧壓持抵推件
155‧‧‧壓持導向件
19‧‧‧拆線組件
20‧‧‧主板
30‧‧‧第一方向
40‧‧‧第二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拆線裝置,包括工作臺,該工作臺的頂面用於間隔地固設至少一主板,每一主板上設有一銅軸線,每一銅軸線的兩端被點膠固定;其改良在於,該拆線裝置還包括:
    進給元件,該進給元件包括進給氣缸、進給推杆和進給支撐板,該進給氣缸固定於該頂面,該進給推杆從該進給氣缸伸出並固定連接於該進給支撐板上;
    驅動元件,該驅動元件包括驅動氣缸、驅動推杆、驅動推板和至少一驅動抵推件,該驅動氣缸固定於該進給支撐板的上方,該驅動推杆從該驅動氣缸靠近該頂面的一側伸出並固定連接於該驅動推板上,該至少一驅動抵推件依次間隔地固定於該驅動推板的一側上;及
    至少一拆線元件,每一拆線元件包括二固定板、活動板和二切刀,該二固定板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定於該進給支撐板上,該活動板轉動地連接於該二固定板之間且靠近該主板的一側,該二切刀固定於該活動板靠近該主板的一側,且每一切刀對應於一該銅軸線的一端;
    當該進給氣缸驅動該進給支撐板向靠近該主板的方向運動至一預設位置時,每一切刀對應切入一該銅軸線的一端,該驅動氣缸驅動該至少一驅動抵推件向靠近該至少一主板的方向運動而使得每一驅動抵推件抵推於一該活動板遠離該主板的一側,該活動板被下壓而使得該活動板靠近該主板的一側向上翹起,從而將該銅軸線從該主板拆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每一該驅動抵推件包括一連接塊、一抵推杆和一限位螺母,該連接塊連接於該驅動推板上,該抵推杆穿過該連接塊,該限位螺母螺接於該抵推杆並抵持於該連接塊上,以對該抵推杆進行限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進給元件還包括至少一進給導向件,每一進給導向件包括導軌和導槽,該導軌固定於該進給支撐板靠近該頂面的一側,該導槽固定於該頂面上,該導軌穿設於該導槽中,並在該導槽的導向下運動,該進給支撐板在該導軌和該導槽的導向下向著靠近主板或者遠離主板的方向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拆線裝置還包括至少一限位元元件,每一限位元元件包括固定塊及固設於該固定塊上的限位柱,當該導軌靠近該限位柱時,該限位柱能夠對該導軌進行限位,進而對該進給支撐板及位於該進給支撐板上的拆線元件進行限位元,避免該切刀對該主板造成破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拆線裝置還包括第一支撐架和壓持組件,該第一支撐架包括二第一豎形板和一個第二豎形板,該二第一豎形板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設於該頂面上,該第二豎形板連接於該二第一豎形板之間,該壓持元件包括壓持氣缸、壓持推杆、壓持推板和至少一壓持抵推件,該壓持氣缸固定於該第二豎形板上,該壓持推杆從該壓持氣缸靠近該頂面的方向伸出並固定於該壓持推板上,該至少一壓持抵推件被間隔地固定於該壓持推板遠離該第二豎形板的一側,當該壓持氣缸驅動該壓持推杆進而驅動該壓持推板向靠近該至少一主板的方向運動時,該至少一壓持抵推件能夠抵推於該至少一主板上,以對該至少一主板進行固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壓持元件還包括至少一壓持導向件,該至少一壓持導向件的一端固定於該頂面上,另一端固定於該第二豎形板上,該壓持推板的側邊滑動地固設於該至少一壓持導向件上,使得該壓持推板在該壓持推杆的驅動下沿著該至少一壓持導向件的軸向運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壓持抵推件包括連接部、抵推部、至少一導向部和至少一限位部,該連接部與該壓持推板固定連接,該抵推部位於該連接部的下方,每一該導向部一端固接於該抵推部上,另一端穿過該連接部後與一該限位部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拆線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架,該第二支撐架包括二第三豎形板,該二第三豎形板位於該至少一主板的兩側,該拆線裝置還包括二平面度感測器,每一該平面度感測器對應裝設於一該第三豎形板上,當其中一該平面度感測器發出的光線被另一平面度感測器接收,則該至少一主板的放置位置正確;當其中一平面度感測器發出的光線不能被另一平面度感測器接收,則該至少一主板的放置位置不正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拆線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架,該第二支撐架包括二第三豎形板和一個第一支撐板,該二第三豎形板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設於該頂面,該第一支撐板連接於二第三豎形板之間,該拆線裝置還包括至少一托盤,該至少一托盤相互間隔地固設於第一支撐板遠離該頂面的面上,每一托盤上設有一用於容納主板的容置腔,該容置腔的形狀與該主板的形狀相適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拆線裝置,其中:該拆線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架,該第二支撐架固設於該工作臺的頂面且靠近該工作臺的主視面的一端,該第二支撐架包括二第三豎形板和一個第一支撐板,該二第三豎形板平行且相互間隔地固設於該頂面,該第一支撐板連接於該二第三豎形板之間,該第三豎形板、第一支撐板和頂面之間形成一容納腔,該進給氣缸容置於該容納腔中,該主板固定於該第一支撐板背離該頂面的面上。
TW104102998A 2015-01-23 2015-01-29 拆線裝置 TWI656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510034614.6 2015-01-23
CN201510034614.6A CN105855431B (zh) 2015-01-23 2015-01-23 拆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472A true TW201628472A (zh) 2016-08-01
TWI656817B TWI656817B (zh) 2019-04-11

Family

ID=5643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998A TWI656817B (zh) 2015-01-23 2015-01-29 拆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99167B2 (zh)
CN (1) CN105855431B (zh)
TW (1) TWI656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5988B (zh) * 2016-12-29 2019-06-11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器用脱帽机器人
CN106956115B (zh) * 2017-03-23 2019-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机架式音频拆线装置
CN109490587B (zh) * 2018-11-27 2021-08-03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继电保护单板测试系统及其单板接拆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4909B2 (ja) * 1990-01-22 1999-02-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ジャンパー線挿入装置
DE19611661C2 (de) * 1996-03-25 1998-09-10 Wafios Maschinen Wagner Vorrichtung zum Formen von Draht, insbesondere Universal-Federwindemaschine
US6826987B1 (en) * 1996-08-14 2004-1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utting movable web material
US20020185121A1 (en) * 2001-06-06 2002-12-12 Farnworth Warren M. Group encapsulated dicing chuck
CN201295728Y (zh) * 2008-11-28 2009-08-26 天津容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同步式电路板线脚裁断刀
CN203140653U (zh) * 2013-03-27 2013-08-21 翔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剪切装置
CN203631314U (zh) * 2013-12-03 2014-06-04 慈溪市宏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感线圈线端铆接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99167B2 (en) 2018-06-12
TWI656817B (zh) 2019-04-11
US20160218492A1 (en) 2016-07-28
CN105855431B (zh) 2019-03-15
CN105855431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6817B (zh) 拆線裝置
TW201029817A (en) Cutting apparatus
JP2014019164A (ja) フィルム自動貼合切断装置
KR20140011469A (ko) 취성 재료 기판의 브레이크 장치
JP2010253612A (ja) ワーク切断装置およびワーク切断方法
KR101417717B1 (ko) 목재프레임의 시트 커팅 장치
JP2014018958A (ja) 自動切断装置
KR101622718B1 (ko) 가요성 pcb 드릴링 머신을 위한 피딩 장치
CN208575955U (zh) 裁切装置
JP2013163257A (ja) 固形物切断装置
JP3162259U (ja) 薄板固定治具
KR101399435B1 (ko) 섬유 절단 장치
CN101920505B (zh) 电动切割机
CN218836484U (zh) 一种鞋面加工用激光切割机
CN220864408U (zh) 一种晶圆裂片装置
CN217618026U (zh) 可精准定位的管材切口机
CN110757530A (zh) 一种自动裁切系统
CN211386695U (zh) 一种端子线裁切装置
CN218983010U (zh) 一种排针裁切装置
TWM412052U (en) Feeding device of pellicle cutter
CN215037699U (zh) 一种磁铁双面胶的裁切装置
JP4539852B2 (ja) リード線剥離装置
TWM481395U (zh) 金屬片彎折試驗機
CN111673015A (zh) 一种剪脚装置
KR200479775Y1 (ko) 슬라이드 커팅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