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7024A - 乾粉吸入器 - Google Patents

乾粉吸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7024A
TW201627024A TW104138885A TW104138885A TW201627024A TW 201627024 A TW201627024 A TW 201627024A TW 104138885 A TW104138885 A TW 104138885A TW 104138885 A TW104138885 A TW 104138885A TW 201627024 A TW201627024 A TW 2016270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ister
folding
dry powder
powder inhaler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80447B (zh
Inventor
彼得 威爾遜
羅傑 克拉克
Original Assignee
維克圖拉傳送裝置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維克圖拉傳送裝置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維克圖拉傳送裝置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0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04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45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multiple prepacked dosages on a same carrier, e.g. bl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1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by bursting or breaking the package, i.e. without cutting or pierc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3/00Insufflators for therapeutic or disinfectant purposes, i.e. devices for blowing a gas, powder or vapour in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3Mouthpieces therefor retrac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86Inhalation cha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7Pulmonary tract; Aromatherapy
    • A61K9/0073Sprays or powders for inhalation; Aerolised or nebulised preparations generated by other means than thermal energy
    • A61K9/0075Sprays or powders for inhalation; Aerolised or nebulised preparations generated by other means than thermal energy for inhalation via a dry powder inhaler [DPI], e.g. comprising micronized drug mixed with lactose carrier p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5Mouthpieces therefor with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5Mouthpieces therefor with caps
    • A61M15/0026Hinged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41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with movabl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007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064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changed by biological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6/00Characteristics of a physical parameter; associated device therefor
    • A61M2206/10Flow characteristics
    • A61M2206/16Rotating swirling helical flow, e.g. by tangential inf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ackag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具有泡罩折疊裝置的乾粉吸入器被提供。該吸入器包含外殼,以承接含有供藉由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單一泡罩;嘴件,一劑量藥物係經過該嘴件被使用者吸入;及泡罩打開裝置。該泡罩打開裝置包含泡罩支撐元件,用於支撐含有供藉由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泡罩,及可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之泡罩折疊元件。該泡罩折疊元件及該泡罩支撐元件係可相對彼此於第一位置及第二破裂位置之間運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泡罩插入該泡罩支撐元件或至該泡罩支撐元件上,而在該第二破裂位置中,該泡罩折疊元件已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相對該泡罩的剩餘部份及沿著個別之折疊線抵靠著該泡罩支撐元件,由該第一位置運動至該第二位置對每一折疊造成該泡罩的二隔開部份,以產生二隔開之開口,使得當使用者經過該嘴件吸入時,經由該二開口經過該泡罩的氣流被產生,以夾帶在其中所含有之劑量及將其帶出該泡罩並經由該嘴件進入該使用者的氣道。每一開口沿著該泡罩碗的圓周延伸,開始及終止在位於該折疊線上之點。該泡罩之刺穿係不需要的。

Description

乾粉吸入器
本發明有關用於單位劑量乾粉吸入裝置的泡罩打開裝置。特別地是,其有關用於突然爆開或破裂打開泡罩之箔蓋的泡罩破裂裝置,該泡罩含有供藉由該吸入裝置之使用者所吸入的個別劑量之藥物。
使用吸入裝置的藥物之口服或鼻輸送係藥品投藥之特別吸引入的方法,因這些裝置對於謹慎及公開地使用之病人係相當容易的。以及輸送藥物來治療氣道及其他呼吸問題之局部疾病,它們亦已被使用於經由肺部將藥品輸送至該血流,藉此避免需要使用皮下注射。
對於將被預先包裝於泡罩中之乾粉配方係常見的,該等泡罩之每一者含有已被正確及一致地測量的單一劑量之粉末。除了屏蔽該劑量免於遭受光線及UV輻射以外,該泡罩保護每一劑量免於濕氣的進入及諸如氧之氣體的滲透,所有這些能在被使用於將該藥物輸送至病人之藥物上及在吸入器的操作上具有有害之效果。
泡罩包裝大致上包含具有一或多個隔開孔腔的基底,該等孔腔界定泡罩,以承接個別劑量之藥物;及大致上呈平面式薄片的形式之蓋子,除了該等孔腔的區域中以外,該蓋子被密封至該基底。該基底材料典型係層疊片,包含與該藥品接觸之聚合物層、柔軟的回火鋁層、及外聚合物層。該鋁提供該濕氣及氧氣障壁,而該聚合物輔助該鋁之黏附至該熱密 封漆,且提供一與該藥品接觸的相當惰性層。柔軟之回火鋁係易延展的,以致其可被“冷壓成型”為泡罩形狀。其典型係45微米厚。該外聚合物層對該層疊片提供額外之強度及韌性。
該蓋子材料典型係層疊片,包含熱密封漆、冷軋鋁層、及外漆層。該熱密封漆層於熱密封期間黏至該基底箔層疊片的聚合物層,以提供環繞該泡罩孔腔之頂部的密封。該硬回火箔片係相當脆弱的,以能夠使其將藉由形成吸入裝置之一部份的刺穿元件被容易地刺穿,以於該蓋子中建立一或多個開口。這些開口能夠使空氣或氣體流經該泡罩,藉此夾帶該乾粉及造成其將被由該泡罩移去。該粉末能接著被打散,以形成可呼吸的雲狀物及使其可用於被該使用者所吸入。
承接泡罩包裝或泡罩之條片的吸入裝置係已知。該裝置之作動造成一機構插入及刺穿泡罩,以致當該裝置被使用時,空氣被通過泡罩吸入而夾帶該劑量,該劑量接著經過該裝置該泡罩被帶出及經由該病人之氣道往下進入肺部。此種裝置係由申請人自己的歐洲專利第1684834B1號之其中一者得知。
氣流得產生係藉由使用者的吸入動作。此等吸入器裝置大致上被認知為一種被動裝置。或者,該吸入器裝置可包括能源、諸如加壓氣體之機械泵或金屬罐,以產生壓力或吸力。在這些主動式裝置中的空氣或氣體流動可潛在地大於被動裝置中的空氣或氣流流動,並可更加重複的使用。這可對泡罩給予較好及更一致排空。
至此,許多發展工作已被聚焦於刺穿當作泡罩開口的一模式。其現在被充分了解的是其係難以藉由刺穿控制所造成之泡罩蓋子中的開口之尺寸及組構,因為該箔片未能總是以一致的方式撕破或破裂。再者,刺穿泡罩之機構於乾粉吸入裝置的性能中係非常重要的。
發生在乾粉吸入器中之常見問題係使用刺穿器當作打開泡罩的機構,因為當該蓋子被刺穿時,箔片擋翼被形成,其被推入該泡罩。這些能捕獲該泡罩中之粉末或遮掩該開口。應了解在該泡罩蓋子中形成大開口係有益的,能夠使充足的空氣流動經過該泡罩,且能夠移去於儲存期間已形成在該粉末中的團塊。然而,該泡罩中之大開口意指該等箔片擋翼係大的,且如此係更可能捕獲粉末及阻礙氣流。再者,當刺穿發生時,視該裝置被固持之方位而定,更多粉末可被捕獲。
所捕獲的粉末及被阻礙之氣流係來自葛蘭素集團有限公司的WO2014/006135之焦點。其揭示用於承接單一泡罩至泡罩底座上的乾粉吸入器。該吸入器外殼係由可相對彼此在打開及關閉位置之間樞轉的基底及蓋子所組成,該蓋子支撐一穿孔器及該基底含有前述之泡罩底座。該穿孔器包含上游刀片及下游刀片,每一刀片具有彎曲的自由刃口。
於使用中,該外殼蓋子係由開啟位置移動至關閉位置,在該開啟位置中,泡罩可被放置在該泡罩底座上,在該關閉位置中,該泡罩緊靠該外殼基底。於如此做,二孔口被建立在該蓋子材料中。一旦已發生蓋子之最初刺穿,且是連續地發生,當該使用者持續抵靠著該外殼基底關閉該蓋子時,擋翼被形成在該蓋子材料中。該蓋子相對該外殼基底的最後運動造成該刺穿刀片進一步放大該蓋子中所形成之孔口。
於此先前技術領域的吸入器,箔片擋翼被視為非常有利的,因隨同繞著於該打開製程期間所建立之泡罩碗的環狀外罩,它們對於該充滿粉末之氣流建立一折磨人的流動路徑,以當該氣流離開該泡罩碗時跟隨之。此折磨人的流動路徑係想要的,因為其輔助粉末在吸入之前變得鬆散(disagglomeration)。
對比於WO2014/006135,本發明企圖提供一泡罩打開裝置, 其確保經過打開的泡罩之空氣能平順流動,且避免潛在昂貴的粉末在該泡罩蓋子中所建立之箔片擋翼後方被捕獲,其傳統上當泡罩蓋子藉由刺穿被打開時會發生。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態樣,提供乾粉吸入器,包含外殼,以承接含有供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單一泡罩,該泡罩包含附接至泡罩碗的泡罩蓋子;嘴件,一劑量藥物係經過該嘴件被使用者吸入;及泡罩打開裝置,該泡罩打開裝置包含泡罩支撐元件,用於支撐含有供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泡罩,及可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之泡罩折疊元件,該泡罩折疊元件及該泡罩支撐元件係可相對彼此於第一位置及第二破裂位置之間運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泡罩插入該泡罩支撐元件或至該泡罩支撐元件上,而在該第二破裂位置中,該泡罩折疊元件已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且相對該泡罩的剩餘部份沿著個別之折疊線及抵靠著該泡罩支撐元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該第二位置對每一折疊造成該泡罩的兩個隔開部份,以產生兩個隔開之開口,每一開口沿著該泡罩碗的圓周延伸,開始及終止在位於該折疊線上之點,使得當使用者透過該嘴件吸入時,經由該二開口產生經過該泡罩的氣流,以夾帶在其中所含有之劑量並將其帶出該泡罩並經由該嘴件進入該使用者的氣道。
本發明之主要優點係當猛然打開該泡罩時,可建立二通暢的開口。這促進粉末由該泡罩之快速及不被阻礙的離開,改善該吸入器放出的劑量。用於噴霧乾燥配方及生物製劑,此模式的開口泡罩係特別有用的,其目前代表在製藥研究領域中之最先進技術(cutting edge)。此等粉末可為昂貴的,且在打開之後期望於該泡罩碗內有最少的粉末滯留量。
較佳地,該泡罩折疊元件及該泡罩支撐元件係繞著樞轉軸線 樞轉地彼此連接。
較佳地,該泡罩支撐元件被配置於該外殼的上表面中或藉由該外殼的上表面提供。
隨選地,該泡罩支撐元件包含泡罩底座,以支撐一泡罩碗,及包含泡罩支撐表面,以支撐圍繞該泡罩碗之泡罩的周邊。
該泡罩底座可包含中心部份,其具有截頭式橢圓形狀,每一折疊線係截段之一邊緣。
該中心部份可被懸置越過一空隙或凹部。也可能為另一選擇的配置,只要有泡罩能折疊進入之空間。該中心部份及該空隙對該使用者係一種視覺提示,即該中心部份及該空隙係該泡罩應被放置或插入的地點。
該泡罩底座相鄰於該中心部份及在該中心部份之任一側面可另包含二可壓下端部。一旦該泡罩折疊元件被返回至其第一位置,該等可壓下部份有助於由該泡罩支撐元件排出該被打開之泡罩。
該等可壓下部份可藉由該外殼中之可運動支撐的支臂所提供。該可運動支臂可為繞著樞軸線旋轉地安裝至該外殼內側,且使用彈簧被偏向進入其固有、靜置位置。為使其清楚,於該靜置位置中,該等可壓下端部設在與該中心部份相同之平面中;該泡罩底座顯現為單一表面。另一選擇係,該可運動支臂能可線性地運動,且藉由小活塞及氣缸型裝置被驅動進入該靜置位置。
隨選地,建構該泡罩底座,使得該等折疊線具有不同長度。
於一實施例中,該泡罩底座的縱向範圍被配置成與該樞轉軸線平行。於另一選擇實施例中,該泡罩底座的縱向範圍被配置成垂直於該樞轉軸線。於此一實施例中,可建構該泡罩底座,使得最接近該樞轉軸線之折疊線係比最遠離該樞轉軸線的折疊線較長。此特別配置之優點係假如 想要,則能建立二種不同尺寸開口設計。理想上,該二種開口中之較大者形成一該泡罩出口,用於氣流中所夾帶的粉末。
較佳地,該泡罩折疊元件包含可承納進入該泡罩支撐元件的至少一對隔開之折疊構件,該對折疊構件或每一對折疊構件由折疊支撐結構延伸。該等折疊構件可為修長的。
該泡罩折疊元件可包含二對隔開之折疊構件,該第二對隔開的折疊構件係與該第一對隔開之折疊構件分開的距離大於該泡罩底座的中心部份之長度。
於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對折疊構件係比該第二對折疊構件較長。當該泡罩折疊元件係可相對該泡罩支撐元件繞著樞軸線旋轉時,這是特別有用的。沒有長度之差異,最靠近該樞轉軸線的該對折疊構件通常將比最遠離該樞轉軸線的該對折疊構件較早地略微撞擊該泡罩蓋子。以長度之差異,可同時建立兩個開口。
每一折疊構件的自由端可呈斜角。當該泡罩折疊元件由該第一位置運動至該第二位置時,此塑形方式有助於將所施加之折疊壓力逐漸地傳輸至該泡罩,導致該等開口的形成更受控制。呈斜角的端部有助於減少該使用者所需要的打開力量。
該折疊支撐結構可被設計成適於提供旁路空氣導管,用於當該泡罩折疊元件係於該第二位置中時在該破裂泡罩上清潔空氣之流動。於吸入期間,經過該吸入器的額外清潔空氣減少使用者所經歷之吸入阻抗,造成該吸入器適合讓具有嚴重及慢性肺病、諸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使用。
該泡罩打開裝置可另包含應力集中機構,以於該泡罩在折疊之前在該泡罩的蓋子中建立一應力集中。藉由為開始撕裂提供一起點,這 促進建立更精確的打開動作。其亦增加開始打開位置之可預測性。
較佳地,該應力集中機構包含刺穿頭及由該刺穿頭下垂的二刺穿齒部。額外或另一選擇係,該應力集中機構可在該泡罩之蓋子上包含滾花的面層、劃線(例如雷射刻劃)或壓痕。
該應力集中機構能為與該泡罩折疊元件可釋放地嚙合,以便可在當該泡罩折疊元件係於該第一位置中時之嚙合位置、及當該泡罩折疊元件係於該第二破裂位置中時的釋放縮回位置之間運動。
該刺穿頭可為弧形的。較佳地,使該刺穿頭彎曲,以匹配該泡罩蓋子之輪廓,且該泡罩蓋子的形狀只藉由該泡罩折疊元件改變。
該泡罩碗支撐底座/表面可包含凸起特徵,當該泡罩打開裝置係抵達關閉之第二位置時,該凸起特徵造成該泡罩碗被壓而產生凹痕。藉由使該泡罩碗中有壓痕,這剛好於打開之前加壓該被密封於泡罩之內部的內容物,其有助於該泡罩的蓋子在打開程序期間快速張開。該壓痕可為沿著該泡罩碗之長度延伸的淺凹或凸出通道。
較佳地,該泡罩或只有該蓋子箔片繞著其縱向範圍彎曲。另一選擇係,該泡罩或只有該蓋子箔片係繞著其橫側範圍彎曲。當與彎曲的泡罩(或蓋子箔片)一起使用時,弧形的刺穿頭幫助於預先折疊、刺穿階段期間保留該泡罩(或蓋子)之形狀(且因此預先拉緊)。
較佳地係,該嘴件係繞著樞軸線旋轉地連接至該外殼。於此一配置中,該泡罩折疊元件可由該嘴件的底側垂下。
較佳地係,該乾粉吸入器另包含在該嘴件內之氣旋室,該室的一端部具有用於充滿空氣的藥品由破裂的泡罩流動進入該室的入口,及在其相反端部用於充滿空氣之藥品的流動離開該嘴件且進入病人之氣道的出口。理想中,該室具有一延伸於該入口及該出口間之縱軸線。
氣旋室、亦已知為鬆團室(deagglomeration chamber)有助於拆散在該泡罩填充製程及隨後儲存期間所形成的大團塊。團塊係藉由與該氣旋室之內部表面的衝撞或碰撞作用拆散。團塊的形成於特別有粘性之配方中會增劇。已發現噴霧乾燥配方及生物製劑在本質上為有粘性的。對於與開口泡罩結合地使用的此種模式,氣旋室特別重要,因為該吸入器係意欲被使用來配送噴灑乾燥配方及生物製劑。
另外,使用氣旋室來氣旋分離係藉由氣流移去微粒的常見方法。當該空氣於旋轉路徑(rotating pattern)中流動時,大團塊由於具有太多慣性,以致不能順著該氣流之急轉彎,因此撞擊該氣旋室的壁面。
該氣旋的幾何形狀及流速決定即將停留於該氣旋中團塊的尺寸。無兩種配方具有該等相同的性質,因此需要個別為每一配方設計該氣旋室之尺寸。
隨選地,該室包含至少一旁路空氣入口,用於使清潔空氣流動進入該室,以與流動於該入口及該出口間之充滿空氣的藥品互相作用。較佳地,該旁路空氣入口在一切線會合該室,以致氣旋性氣流係由環繞該充滿藥品的氣流之清潔空氣產生。團塊係由於粒子間之有粘性的力量而形成,但這些力量亦發生在粒子及表面之間。經由測試結果已顯示細微粒子沈積在表面上係一顯著之風險,且具有生物化合物,該滯留於裝置中的粉末能導致併發症。建立一氣旋性氣流可減少此風險。
較佳地,該旁路空氣入口或每一旁路空氣入口被配置在該室出口或靠近該室出口。
該室的縱軸線可與該泡罩底座之平面夾有銳角。
該室可包含螺旋形底板(floor),以助長該室的入口及出口間之漩渦氣流。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提供有乾粉吸入器,包含外殼,用於承接一或多個泡罩,每一泡罩含有供使用者吸入的一劑量藥物;嘴件,該劑量藥物係經過該嘴件被使用者吸入;泡罩打開裝置;及氣旋室,與該嘴件相通,該室的一端部具有供充滿藥品的空氣由打開的泡罩流動進入該室之入口、及在其相反端部供充滿藥品之空氣流動離開該嘴件且進入病人之氣道的出口,其中該室具有在該室入口或緊接至該室入口之螺旋形底板,以分裂從該被打開的泡罩流出之氣流。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態樣,提供有乾粉吸入器,包含外殼,用於承接一或多個泡罩,每一泡罩含有供使用者吸入的一劑量藥物;嘴件,該劑量藥物係經過該嘴件被使用者吸入;泡罩打開裝置;及氣旋室,與該嘴件相通,該室的一端部具有供充滿藥品的空氣從打開的泡罩流動進入該室之入口、及在其相反端部具有供充滿藥品空氣流動離開該嘴件且進入病人之氣道的出口,該室另包含至少一旁路空氣入口,用於使清潔空氣流動進入該室,以與流動於該入口及該出口間之充滿藥品的空氣互相作用,其中該旁路空氣入口或每一旁路空氣入口被配置在該室出口或靠近該室出口。較佳地,該(等)旁路空氣入口在一切線會合該室。
10‧‧‧乾粉吸入器
12‧‧‧蓋子
14‧‧‧外殼
16‧‧‧嘴件
18‧‧‧泡罩打開裝置
20‧‧‧泡罩支撐元件
22‧‧‧泡罩
24‧‧‧泡罩折疊元件
26‧‧‧泡罩底座
26a‧‧‧中心部份
26b‧‧‧可壓下端部
26c‧‧‧可壓下端部
28‧‧‧泡罩碗
30‧‧‧泡罩支撐表面
32‧‧‧周邊
34‧‧‧第一孔口
36‧‧‧空隙
38‧‧‧上表面
40a‧‧‧截段邊緣
40b‧‧‧截段邊緣
42‧‧‧樞轉軸線
44‧‧‧折疊支撐結構
46a‧‧‧折疊構件
46b‧‧‧折疊構件
48a‧‧‧折疊構件
48b‧‧‧折疊構件
50‧‧‧第二孔口
52‧‧‧空隙
54‧‧‧蓋子
56a‧‧‧開口
56b‧‧‧開口
57‧‧‧示範用具
58‧‧‧間距/空氣導管
60‧‧‧吸入器
62‧‧‧凸耳止動部
64‧‧‧折疊構件
64a‧‧‧折疊支腳
64b‧‧‧折疊支腳
64c‧‧‧折疊本體
66‧‧‧折疊構件
66a‧‧‧折疊支腳
66b‧‧‧折疊支腳
66c‧‧‧折疊本體
68‧‧‧第一支撐支臂
70‧‧‧彈簧
72‧‧‧端部
74‧‧‧另一端部
76‧‧‧氣流導管
78‧‧‧氣旋室
80‧‧‧縱軸線
82‧‧‧氣流入口
84‧‧‧氣流出口
85‧‧‧孔口
86‧‧‧平面
88‧‧‧底板
90‧‧‧旁路空氣入口
101‧‧‧示範用具
102‧‧‧應力集中機構
104‧‧‧刺穿頭
106‧‧‧刺穿齒部
110‧‧‧第二支撐支臂
112‧‧‧樞軸線點
114‧‧‧箭頭
116‧‧‧箭頭
118‧‧‧泡罩凸耳
120‧‧‧縱向範圍
122‧‧‧彎曲
124‧‧‧壓痕
126‧‧‧箭頭
128‧‧‧箭頭
130‧‧‧箭頭
本發明之實施例現在將參考所附圖面當作範例被敘述,其中:圖1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吸入器的立體圖,使該泡罩折疊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中,以顯露該泡罩支撐元件;圖2係圖1之吸入器的另一選擇立體圖,顯示該泡罩折疊元件;圖3係示範用具之立體圖,使泡罩放置於該泡罩底座上及使該泡罩折疊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中; 圖4係圖3的示範用具在該泡罩已破裂之後的立體圖,並使該泡罩折疊元件再次回至該第一位置;圖5係該吸入器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並關閉該蓋子;圖6係圖5之吸入器的立體圖,並使該蓋子打開及該泡罩折疊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而預備好將泡罩放置在該泡罩支撐元件上;圖7係圖6之吸入器的側面之局部截面視圖;圖8係圖5之吸入器的立體圖,並使該蓋子打開及該泡罩折疊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而預備好供使用者吸入;圖9係圖8之吸入器的側面之截面視圖;圖10係圖8之吸入器的側面之局部立體截面視圖;圖11A至E顯示在一系列步驟中操作以按照本發明達成泡罩折疊的示範用具之截面側視圖,且特別顯示該應力集中機構;圖12A至D在縮短的一系列步驟中顯示圖15之示範用具的立體圖;圖13A至C說明二開口於彎曲泡罩中之逐步形成;圖14顯示應力集中機構的側視圖,該應力集中機構具有一弧形下表面,以順著彎曲泡罩之表面;圖15A至C分別係未修改的泡罩、具有強化肋條之泡罩、及具有預先拉緊的泡罩蓋子之泡罩的截面側視圖;圖16A及16B係該室及該被刺穿泡罩之截面側視圖,被使用來指示典型大粒子/團塊經過氣旋性氣流的行程,使該‘A’圖為截面側視圖,且該‘B’圖為具有隱藏之細節的對應平面圖;及圖17A及17B、18A及18B、19A及19B、20A及20B、21A及21B、22A及22B、23A及23C係圖16A及16B之所有進展狀態。
現在參考圖1至4敘述該吸入器的第一實施例。單位劑量乾粉吸入器大致上被指示在10。該吸入器包含蓋子12、繞著樞軸線旋轉地安裝嘴件16的外殼14、及泡罩打開裝置18。
該蓋子12係鉸接至該外殼14的頂部,且係可在關閉位置及打開位置之間繞著樞軸線旋轉。該蓋子12完全地蓋住及當被關閉時保護該嘴件16,且防止可能的污染或污垢進入該外殼14,,否則可能在使用該裝置時被吸入。
該泡罩打開裝置18包含泡罩支撐元件20,用於支撐含有供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泡罩22之一部份;及泡罩折疊元件24,其係可與該泡罩支撐元件20合作。該泡罩折疊元件24及該泡罩支撐元件20係可相對彼此在用於將泡罩22插入如圖1中所指示之泡罩支撐元件20或至該泡罩支撐元件20上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運動,該泡罩折疊元件24在該第二位置中與該泡罩支撐元件20相配合。於該第二位置中,該泡罩22已破裂地(burst)打開。
該泡罩支撐元件20被併入該外殼14內。該泡罩支撐元件20包含用於承接泡罩碗28(圖15A)之一部份的泡罩底座26及泡罩支撐表面30,以支撐圍繞該泡罩碗28之泡罩的周邊32。該泡罩底座26具有截頭式橢圓形狀。該泡罩底座26被懸置在第一孔口34內、越過與該外殼14的內部相通之空隙36。該第一孔口34被設定陷入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
泡罩底座26之此組構係意欲用於與大致上橢圓形的泡罩碗一起使用。於非截頭式狀態中,該泡罩底座26將充分地支撐橢圓形泡罩碗28。然而,於截頭式狀態中,只有該泡罩碗28的中間部份被該截頭式泡罩底座26支撐在中心部份26a上,而該泡罩碗28之二端部係未被支撐。該泡罩底座26的截段40a、40b之二邊緣提供預定的折疊線,泡罩22能被折疊緊靠 著該等邊緣。
可設想使用其他組態的泡罩底座,與對應形狀的泡罩碗一起使用、譬如長方形或圓形泡罩碗,倘若它們也為截頭式。亦可設想該泡罩底座只沿著一邊緣被截去,而不是二邊緣,如在該說明性實施例中所描述。此組態將於該破裂泡罩中只產生一個開口。
應注意的是該第一孔口34的另一選擇為通入該外殼14之空隙,及不是具有中心孔洞的凹部,如在圖1中所示。
可最佳見於圖2中,該泡罩折疊元件24被安裝至該嘴件16之底側。該嘴件16及該泡罩折疊元件24係可相對該外殼14(及因此該泡罩支撐元件20)繞著樞轉軸線42樞轉。
該泡罩折疊元件24包含折疊支撐結構44及由該折疊支撐結構44延伸之二對隔開的折疊構件46a、46b、48a、48b。於此範例中,該該折疊支撐結構44係長方形的。該折疊支撐結構44具有與該泡罩支撐元件20之第一孔口34類似的一般組態(亦即形狀與尺寸),使得該泡罩折疊元件24係可至少局部地承納進入該泡罩支撐元件20。橢圓形第二孔口50設置於該折疊支撐結構44中。該第二孔口50設有空隙52,該泡罩22的蓋子54於該打開製程期間彎曲進入該空隙52且不須為橢圓形。
只當作範例,每一折疊構件46a、46b、48a、48b係粗而短的正方形塊件,且折疊構件46a、46b、48a、48b位於該長方形折疊支撐結構44的角落。該第一對隔開的折疊構件46a、46b係與該第二對隔開之折疊構件48a、48b分開的距離大於該泡罩底座26的中心部份26a之長度。該二對折疊構件46a及46b、48a及48b被隔開達一段距離X,其影響該破裂泡罩22中之開口56a、56b的高度。距離X能被減少直至最小值,低於此值則該泡罩22將塌縮,且於折疊期間不會形成開口56a、56b。
每一對折疊構件46a及46b、48a及48b彼此隔開一段距離Y,該距離Y限制該破裂泡罩22中之最終開口的寬度(或其可同樣地被考慮為該長度)。距離X及Y之結合決定該破裂泡罩22中的開口56a、56b之面積。
於此特別實施例中,該二折疊線的長度相同,因為該等截段邊緣40a、40b具有相同的長度。這於該最終破裂的泡罩22中產生相同面積的二開口56a、56b,因為每一折疊線離該泡罩22的中點之距離係相同的。另一選擇係,該二折疊線(亦即截段邊緣40a、40b)可為不同長度,以便建立二不同尺寸設計之開口56a、56b。當每一折疊線離該泡罩22的中點距離係不同時,亦可建立兩種不同尺寸設計的開口56a、56b。另一選擇係,改變該中點(X/2)及每一折疊線間之距離的組合、及亦可藉由改變每一折疊線之寬度(Y)建立具有不同面積的開口56a、56b。
該泡罩折疊元件24不包括任何尖銳之邊緣或點。如此,藉由該泡罩折疊元件24與該泡罩接觸係只藉由折疊;而非藉由該泡罩折疊元件24所造成的該泡罩之切割、切斷或刺穿。
於使用中,如藉由圖3及4中的示範用具57所顯示,當該泡罩折疊元件24係於該第一位置中時,泡罩22被放置至該泡罩底座26的中心部份26a上。為了由該第一位置運動該泡罩折疊元件24進入該第二位置,該泡罩折疊元件24係相對該泡罩支撐元件20樞轉。當該泡罩折疊元件24運動至更接近該泡罩支撐元件20時,該等折疊構件46a、46b、48a、48b最初與該泡罩之未支撐部份造成接觸,且在該泡罩底座26的中心部份26a之任一側面。該等折疊構件46a、46b、48a、48b通過該中心部份26a的任一側面並鄰近該中心部份26a,於此行程期間壓抵靠著該泡罩22之未支撐部份及隨後折疊該泡罩22的未支撐部份。沿著個別的折疊線,該泡罩22之二未支撐部份的每一者抵靠著該泡罩底座26之中心部份26a的截頭式邊緣40a、40b塌縮及折 疊。於此範例中,既然該泡罩之泡罩碗28為橢圓形設計,該泡罩蓋子在該泡罩22的尖銳端部開始與該泡罩碗28分開。因此,形成二開口56a、56b,在該泡罩碗28之每一端部有一開口。於使用中,該等開口的其中一者(56a)將用作進入該破裂泡罩22之氣流入口,而另一開口56b將用作氣流出口,用於由該破裂泡罩22行進的充滿粉末之空氣。
每一開口56a、56b開始為一很小的孔洞,且當該泡罩蓋子54及該泡罩碗28間之撕裂推進時,順著該泡罩碗28的圓周之線在尺寸中迅速地增加。該撕裂被局限於二點之間,每一點被定位在該折疊線上。如此,該開口56a、56b被界定為沿著該泡罩碗28的圓周延伸,開始及終止在位於該折疊線上之點。
當該覆蓋材料於開口56a、56b形成的最後階段期間往上彎曲時,該開口56a、56b被放大至其最後組態。造成此曲率係藉由折疊越過該圓形碗28邊緣的上形成表面。比較於該泡罩蓋子54之平坦箔片表面,該彎曲的泡罩碗28係相當強固;因此該泡罩碗28保留其形狀及造成該周邊箔片繞著它彎曲。該平坦周邊及蓋子箔片係比被折疊環繞的彎曲邊緣‘較短’,因此該泡罩22之側面必需移動成較接近在一起,導致該蓋子箔片被往上彎曲。當該泡罩蓋子54往上地突然伸出時,該泡罩碗28下方被保持原封不動及在形狀上大部份未被改變。
於該第二位置中,該嘴件16及該泡罩折疊元件24位於大致上抵靠著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該泡罩折疊元件24之折疊支撐結構44位於一平面上,該平面平行於該第一孔口26的平面且係與該泡罩支撐表面34隔開。該間距58或間隙提供第二氣流之通道,其中新鮮空氣能夠繞過該破裂泡罩22。此第二氣流補充該主要氣流,其係經過該破裂泡罩及作用來夾帶及排空其內所含有的粉末。這將參考該第二實施例被更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現在將參考圖5至18被敘述及被泛指為60。類似特色已被標註和該等先前圖面相同的參考數字,且省略詳細的敘述。
關於該第一實施例,當於關閉狀態時,保護蓋12蓋住該嘴件16,如在圖5中所示,且於打開狀態中顯露該嘴件16,如在圖8中所示。對於吸入而言,該蓋子12被放置進入其打開狀態。為準備供吸入,移動該嘴件16,使得該泡罩折疊元件24被放置進入其第一位置,如先前所說明。
最佳可見於圖6及7,該泡罩支撐元件20被形成於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中及在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上。凸耳止動部62係位於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上,且被提供來於使用期間防止該泡罩22相對該外殼14之打滑。該泡罩底座26凹入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且被塑形,用於承接泡罩22之修長的泡罩碗28。於此實施例中,該泡罩底座26具有一中心部份26a及兩個可壓下端部26b、26c,在該中心部份26a之任一側面各有一個可壓下端部。提供該泡罩支撐表面30當作該外殼14的上表面38之一部份,這是延伸於該泡罩底座26及該凸耳止動部62間之外殼表面。
該泡罩折疊元件24包含從折疊支撐結構44垂下的一對隔開之折疊構件64、66。每一折疊構件64、66係像拱形,具有藉由弧形折疊本體64c、66c所連接之二折疊支腳64a、64b、66a、66b,該折疊本體64c、66c係該等折疊支腳64a、64b、66a、66b的中介體。每一折疊支腳64a、64b、66a、66b具有一呈斜角之自由端。當由該折疊支撐結構44測量時,該第一折疊構件64係比該第二折疊構件66短。位於最靠近該樞轉軸線42的折疊構件64係比該另一折疊構件66較短。建構該等折疊構件64、66,以便承接在當該泡罩底座26之可壓下部份26b、26c被壓下時所建立的空隙內。
如可在圖10中被看見,該泡罩底座26之可壓下部份26b、26c 係藉由可運動的第一支撐支臂68所提供,其被建構來與該泡罩底座26之中心部份26a合作或咬合。該堅硬的第一支撐支臂68係在一端部繞著樞軸線旋轉地連接至該外殼14。該第一支撐支臂68在該外殼14內繞著與該蓋子12及該泡罩折疊元件24相同之樞轉軸線42樞轉。
當該第一支撐支臂68係於靜置位置中時,該泡罩底座26的可壓下部份26b、26c係鄰接該泡罩底座26之中心部份26a。當該第一支撐支臂68係於活動位置中時,該泡罩底座26的可壓下部份26b、26c相對其最初之靜置位置被壓下。於此一狀態中,該泡罩底座26的可壓下部份26b、26c被定位遠離該泡罩底座26之中心部份26a,且位在繞著該樞轉軸線42的弧形行程路徑上。
彈簧70在一端部72被連接至該第一支撐支臂68之底側,而其另一端部74被連接至該外殼14的內部壁面。該彈簧70確保該第一支撐支臂68朝其靜置位置偏向。
對比於該第一實施例之泡罩支撐元件20,該第二實施例的泡罩支撐元件20相對於該樞轉軸線42被不同地導向。於此實施例中,該(非截頭式)泡罩底座26相對該吸入器60的樞轉軸線42之縱向範圍被垂直地配置。於該第一實施例中,該(非截頭式)泡罩底座26的縱向範圍係與該吸入器10的樞轉軸線42平行地配置(看圖1)。
氣流導管76流體地連接該泡罩打開裝置18與氣旋室78。
該氣旋室78被配置在該嘴件16內。該室78係圓柱形,且具有延伸於氣流入口82及氣流出口84間之縱軸線80。該氣流入口82被定位在該室78的一端部,用於充滿藥品的空氣之由破裂泡罩22流動進入該室78,且該氣流出口84被定位在相反端部,用於使充滿藥品的空氣之流動離開該嘴件16及經由孔口85進入病人的氣道。
該室78之縱軸線80與該泡罩底座26的平面86夾有一銳角。有利地是,這意指當使用者將該吸入器放置至其嘴巴時,該破裂泡罩22被傾斜,以在重力之下排空進入該氣旋室78,甚至不需吸入。這促成傾向放出較高的劑量。
靠近該氣流入口82或在該氣流入口82,該室78具有一螺旋形底板88,以助長該室78的入口82及出口84間之漩渦氣流。
該室78包含旁路空氣入口90,用於清潔空氣流動進入該室78,以與流動於該入口82及該出口84間之充滿藥品的空氣互相作用。然而,可提供二或更多個旁路入口。如在圖9所示,設置該旁路空氣入口90靠近該出口84。該旁路空氣入口90係亦與該室78相切地配置,以致於使用中,氣旋性氣流係由環繞該充滿藥品的氣流之清潔空氣產生。在該氣旋內發生的鬆團製程之進一步細節將詳述於後。
就泡罩折疊元件24係可相對泡罩支撐元件20在將泡罩22插入或至該泡罩支撐元件20上之第一位置、及該泡罩折疊元件24已與該泡罩支撐元件20合作的第二位置之間繞著樞軸線旋轉來說,該泡罩打開裝置18之此實施例係以該第一實施例很類似的方式操作。當該泡罩折疊元件24從該第一位置移入該第二位置,該等折疊構件64、66驅策抵靠著該泡罩底座26之可壓下部份26b、26c,且該第一支撐支臂68被強迫進入該活動位置。以類似於該第一實施例的方式,此運動造成該泡罩22重疊該可壓下部份26b、26c以相對該泡罩22及二開口56a、56b的其餘部份折疊之二部份形成。
在使用之後,該蓋子12被返回至其關閉狀態。由於該蓋子12在該外殼14上的卡扣式嚙合(未示出),該蓋子12被保持在其關閉狀態中。環形階梯狀部份被設在該外殼14之上表面的周邊範圍。圓緣被配置在該階梯狀部份之上壁面上,且徑向往外地突出。突出部份環繞該蓋子12的內壁面 延伸、靠近該蓋子12之嘴部及徑向朝內地突出。該圓緣及該突出部份係可一起合作,以產生該蓋子12至該外殼14上的前述卡扣式嚙合。
最見可見於在圖11A至E之示範用具101,該泡罩打開裝置18隨選地包含應力集中機構102,用於緊接在折疊該泡罩22之前於該泡罩22的蓋子中建立應力集中。該應力集中機構102包含較佳地係圓形之刺穿頭104及由該處垂下的二刺穿齒部106。該刺穿頭104被連接至彈性之第二支撐支臂110。該第二支撐支臂110係繞著樞軸線點112樞轉地連接。於此一配置中,該第二支撐支臂110通過該折疊支撐結構44,使得該刺穿頭104延伸於該二折疊構件64、66之間。
該應力集中機構102係與該二折疊構件64、66可釋放地嚙合。該應力集中機構102係可於第一、第二及第三位置之間運動。
於該第一位置中,該刺穿頭104係在其遠側端與每一折疊構件64、66嚙合(看圖11A及B)。於該第二位置中,該刺穿頭104係在中間向上嚙合該等折疊構件64、66(看圖11C及D)。於該第三位置中,該刺穿頭104係在其近側端與每一折疊構件64、66嚙合(看圖11E)。
有關以預先折疊的刺穿方式來打開該泡罩的步驟之順序現在參考圖11A至E、圖12A至D、及圖13A至C說明。
.該泡罩打開裝置18係藉由相對該泡罩支撐元件20樞轉該泡罩折疊元件24打開(看圖12A);.泡罩22(圖13)被插入該泡罩支撐元件20(圖11A、圖12B);.該泡罩折疊元件24開始由該第一位置運動。該應力集中機構102移動並造成與該泡罩22接觸並刺穿該泡罩蓋子54中之二小孔洞(圖11B);.該等折疊構件64、66之進一步往下運動克服保留該刺穿頭104的搭扣。由於該彈性第二支撐支臂110中之能量,該刺穿頭104向上運動(圖11C); .在最後與該泡罩22接觸之後,該等折疊構件64、66的最初運動造成該泡罩逐步過渡到該泡罩22之中介形式,現在具有彎曲的上表面(圖11D、圖13B);.該等折疊構件64、66之最後運動猛然打開該泡罩22,同時在該泡罩22的端部形成該二大開口56a、56b。如該二短箭頭114所指示,經由該二開口56a、56b經過該泡罩22之空氣路徑現在係可能的。該吸入器60係在此時預備好供吸入(圖11E、圖12C、圖13C);及.該泡罩打開裝置18係藉由相對該泡罩支撐元件20樞轉該泡罩折疊元件24而再次被打開,以顯露該被用過的泡罩形式(圖12D)。
該折疊支撐結構44被設計成適於提供一旁路空氣導管58,當該泡罩折疊元件24係於該第二位置中時,該旁路空氣導管用於清潔空氣在該破裂的泡罩22之上流動。這能夠在圖11E中被看見。經過該旁路空氣導管58的旁路氣流路徑係藉由虛線箭頭116所指示。
典型地,經過該吸入器60至該使用者之總氣流包含30%來自經由該氣旋室78上的旁路空氣入口90、35%在該破裂泡罩之上經由該旁路空氣導管116、及25%經由該二開口56a、56b經過該實際之破裂泡罩22。如此,該氣流之70%係來自新鮮空氣,且25%係充滿粉末之空氣。該三條氣流路徑在該氣旋室78中會合,以用此吸入器60增進意欲供使用的有粘性團塊之鬆團作用。
具有彎曲的上表面之泡罩22可被使用於業已敘述的二實施例之任一者。該泡罩可包含傳統的泡罩凸耳118。該泡罩22可沿著該泡罩碗28之縱向範圍120被彎曲,如於圖13A中所示。此一預先彎曲的泡罩22係有利的,因其意指該泡罩蓋子54將於泡罩打開期間一致地朝上突然伸出。於該中介泡罩形式中(圖13B),該合成之塑形泡罩係沿著該泡罩碗28的橫側範 圍(亦即越過該泡罩碗28之縱向範圍)彎曲。於該最後的泡罩形式中(圖13C),越過該泡罩碗28之彎曲122程度係增加,且開口56a、56b被形成。
另一選擇係,該泡罩可繞著該泡罩碗28之橫側範圍被彎曲。
當該應力集中機構102係意欲與彎曲的泡罩一起使用時,該刺穿頭104可為弧形的,如在圖14中所示。匹配該泡罩之彎曲輪廓,弧形或彎曲的形式有助於在預先折疊刺穿期間保留該泡罩22之形狀。否則,當具有平坦之下表面的刺穿頭被降低至具有彎曲的上表面之泡罩上時,該刺穿頭將下推至該泡罩蓋子的最高點,造成該泡罩蓋子之下的中心部份往上過早地突然伸出。該泡罩折疊元件相對該泡罩支撐構件的隨後運動接著不會如所想要地受控制而打開該泡罩。因此,開口係較不可預測。
該應力集中機構102可被導入在本案所敘述之二實施例的任一者。
以上述該等實施例之任一者,傳統的泡罩22可與平面式泡罩蓋子54及泡罩碗28一起被使用(圖15A)。隨選地,泡罩22可併入至少一壓痕124。這造成該泡罩蓋子54輕微預先拉緊,如藉由圖15B中之箭頭所指示。另一選擇或另外地,該泡罩蓋子54可藉由朝內壓縮該泡罩22被顯著地預先拉緊,如藉由圖15C中之箭頭所指示。
雖然為著目的而使用示範用具57、101導入某些特色,這些特色在本案所敘述之二實施例的可依所需施行於任一者或兩者中。
簡言之,該泡罩打開裝置提供接近泡罩內所儲存之粉末藥物的可預測及可靠之方式。其亦促成用於相當有粘性的粉末之改良的放出劑量。
現在翻至圖16至23,現在將更詳細地敘述在該室內有粘性的粉末之鬆團。如稍早所論及,團塊係藉由與該氣旋室的內表面撞擊或碰撞 破碎。產生的粒子細料係不可能在單一撞擊中得到。這些圖面顯示單一大粒子(孤立的)/團塊在氣旋性氣流中典型如何起某種作用之進展狀態及示範如何以該室的特別組態,使該粒子遭受數次碰撞。
第一箭頭126顯示該粒子將採取之路徑,以到達隨後配合的圖面中的位置。第二箭頭128顯示該粒子已採取之路徑,以到達其目前所在的位置。第三箭頭130代表該粒子及其速度。
在已打開該泡罩之後及於使用者所最初吸入時,該粒子開始行進離開泡罩,如在圖16A及16B中所指示。該粒子130通入該氣流導管76,如在圖17A及17B中所指示。該粒子130接著運動經過該室氣流入口82。藉由該室78之螺旋形底板88所導引,該粒子130馬上撞擊該內部室壁面,最佳可見於圖17B。該粒子130持續在該呼吸氣流中朝該氣流出口84行進,且由於稍早的撞擊,造成橫越該室至接著再一次打擊該室壁面,如在圖18A及18B中所示。在此點,該粒子130在來自該旁路空氣入口90之進來氣流的影響之下,且被強迫往下,後退朝該氣流入口82,如在圖19A及19B與圖20A及20B中所示。這是為什麼該旁路空氣入口的位置如位在該室之頂部、在該氣流出口84、或靠近該氣流出口84係舉足輕重的。當該粒子130因此打擊該螺旋形底板88時,如在圖21A及21B中所看見,該粒子130開始再次退後朝該氣流出口84。在該室78之底部源自該旁路空氣導管116的旁路氣流促成強迫該漩渦氣流往上而該粒子130朝向該氣流出口84退後,如於圖22A及22B與圖23A及23B中所示。
當該旁路空氣氣旋90係會同該螺旋底板88及來自該旁路氣流導管116之旁路氣流被使用時,諸如上述者的軌跡會最佳化。然而,這三個特色之任何組合提供勝過具有平坦基底的習知圓柱形室之利益。
此粒子130只是組成來自該被打開泡罩的粉末中很多粒子的 其中一者。當該粉末成塊狀地作用時,該較細之粒子傾向於進入該室78且在進行最少數目的撞擊之後迅速離開,反之該等較大的粒子被吸入呈重複迴圈,招致不斷的撞擊,直至其慣性係使得它們能脫離該室78。因此,該較大粒子在該室78內的駐留時間係遠比較細粒子久。這顯著改善用於有粘性之配方的劑量之細微粒子部分。
落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技術用語內之本發明的很多修改及變動對於那些熟諳此技術領域者將為明顯的,且該前面之敘述應只被當作該等較佳實施例之敘述。
10‧‧‧乾粉吸入器
20‧‧‧泡罩支撐元件
24‧‧‧泡罩折疊元件
26a‧‧‧中心部份
34‧‧‧第一孔口
42‧‧‧樞轉軸線
44‧‧‧折疊支撐結構
46a‧‧‧折疊構件
46b‧‧‧折疊構件
48a‧‧‧折疊構件
48b‧‧‧折疊構件
50‧‧‧第二孔口
52‧‧‧空隙

Claims (15)

  1. 一種乾粉吸入器,包含一外殼,以承接含有供使用者吸入之一劑量藥物的單一泡罩,該泡罩包含附接至一泡罩碗的一泡罩蓋子;一嘴件,該劑量藥物係經過該嘴件被使用者吸入;及一泡罩打開裝置,該泡罩打開裝置包含一泡罩支撐元件,用於支撐該含有供使用者吸入之該劑量藥物的泡罩,及可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之一泡罩折疊元件,該泡罩折疊元件及該泡罩支撐元件係可相對彼此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破裂位置之間運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泡罩插入該泡罩支撐元件或至該泡罩支撐元件上,而在該第二破裂位置中,該泡罩折疊元件已與該泡罩支撐元件合作,且由該第一位置運動至該第二位置對每一折疊相對該泡罩的剩餘部份,沿著個別之折疊線及抵靠著該泡罩支撐元件,造成該泡罩的二隔開部份,以產生二隔開之開口,每一開口沿著該泡罩碗的圓周延伸,開始及終止在位於該折疊線上之點,使得當使用者經過該嘴件吸入時,經由該二開口產生經過該泡罩的一氣流,以夾帶在其中所含有之該劑量及將該劑量帶出該泡罩並經由該嘴件進入使用者的氣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折疊元件及該泡罩支撐元件係繞著一樞轉軸線樞轉地彼此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支撐元件包含一泡罩底座,以支撐該泡罩碗,且包含一泡罩支撐表面,以支撐圍繞該泡罩碗之該泡罩的周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包含具有一截頭式橢圓形狀的一中心部份,每一該折疊線係截段之一邊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另包含 二可壓下的端部,其鄰接該中心部份且在該中心部份的任一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配置成使得該等折疊線具有不同長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的一縱向範圍被配置成與該樞轉軸線平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的該縱向範圍被配置成垂直於該樞轉軸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8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底座併入一凸起特徵,以在該泡罩的基底造成一壓痕,用於內部加壓該泡罩。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該泡罩折疊元件包含可承納進入該泡罩支撐元件的至少一對隔開之折疊構件,該對折疊構件或每一對折疊構件自一折疊支撐結構延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包含二對折疊構件,其中該等折疊構件的第一對係比該等折疊構件之第二對更長。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每一折疊構件的一自由端係呈斜角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2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泡罩係沿著其縱向範圍彎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3項的任一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該泡罩打開裝置另包含一應力集中機構,以於該泡罩被折疊之前在該泡罩的蓋子中建立一應力集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及13項所述之乾粉吸入器,其中該應力集中機構包含一刺穿頭,該刺穿頭被彎曲,以匹配彎曲的該泡罩之輪廓(profile)。
TW104138885A 2014-11-26 2015-11-24 乾粉吸入器 TWI5804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195012 2014-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7024A true TW201627024A (zh) 2016-08-01
TWI580447B TWI580447B (zh) 2017-05-01

Family

ID=52000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8885A TWI580447B (zh) 2014-11-26 2015-11-24 乾粉吸入器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2) US10765818B2 (zh)
EP (1) EP3223891B1 (zh)
JP (1) JP6499288B2 (zh)
KR (1) KR101990017B1 (zh)
CN (1) CN106999683B (zh)
AR (1) AR102838A1 (zh)
AU (1) AU2015352888C1 (zh)
BR (1) BR112017011043A2 (zh)
CA (1) CA2966377C (zh)
ES (1) ES2701202T3 (zh)
IL (1) IL252047B (zh)
MX (1) MX2017006912A (zh)
NZ (1) NZ731347A (zh)
RU (1) RU2661521C1 (zh)
SG (1) SG11201703636YA (zh)
TW (1) TWI580447B (zh)
WO (1) WO2016083102A1 (zh)
ZA (1) ZA201703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R108513A1 (es) * 2016-05-25 2018-08-29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td Inhalador de polvo seco con dispositivo de ruptura de blíster
DE202017102334U1 (de) * 2016-08-25 2017-11-29 Alfred Von Schuckmann Vorrichtung zum Inhalieren pulverförmiger Substanzen
USD849927S1 (en) * 2017-08-17 2019-05-28 Alfred Von Schuckmann Inhaler
EP3723724B1 (en) * 2017-12-13 2024-05-15 Emphasys Importadora Exportadora e Distribuidora Ltda. Dry powder inhaler
JP7146309B2 (ja) * 2018-05-09 2022-10-04 ファルマデバイシーズ・ソシエタ・ア・レスポンサビリタ・リミタータ 吸入装置
WO2020058209A1 (en) 2018-09-17 2020-03-26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imited Dry powder inhaler
EP3622990A1 (en) 2018-09-17 2020-03-18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imited Dry powder inhaler
USD1010101S1 (en) 2020-09-18 2024-01-02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Holding chamber
CN117839005A (zh) * 2021-04-20 2024-04-09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入装置
CN116747391A (zh) * 2023-07-07 2023-09-15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机构的粉末吸入器装置及药剂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1841D0 (en) 1995-01-31 1995-03-22 Co Ordinated Drug Dev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rrier particles for use in dry powder inhalers
US5622166A (en) * 1995-04-24 1997-04-22 Dura Pharmaceuticals, Inc. Dry powder inhaler delivery system
DE19523516C1 (de) * 1995-06-30 1996-10-31 Asta Medica Ag Inhalator zum Verabreichen von Medikamenten aus Blisterpackungen
SE9800897D0 (sv) 1998-03-17 1998-03-17 Astra Ab Inhalation device
ATE277658T1 (de) * 1998-06-22 2004-10-15 Astrazeneca Ab Vorrichtung zum leersaugen pulverenthaltender kavitäten
EP1220698B1 (en) 1999-10-12 2004-07-21 SHL Medical AB Inhaler
JP3828698B2 (ja) 1999-12-10 2006-10-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ブリスタパック
US6810872B1 (en) * 1999-12-10 2004-11-02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Inhalant medicator
US6679256B2 (en) 1999-12-17 2004-01-20 Nektar Therapeutic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racting powders from receptacles
US20010035184A1 (en) * 1999-12-17 2001-11-01 Carlos Schul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ckaged powders
US6971383B2 (en) 2001-01-24 2005-12-06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multi-dose dry powder drug packages, control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DE10129703A1 (de) 2001-06-22 2003-01-02 Sofotec Gmbh & Co Kg Zerstäubungssystem für eine Pulvermischung und Verfahren für Trockenpulverinhalatoren
GR1004350B (el) * 2002-03-29 2003-09-26 Συσκευη εισπνοων ξηρης σκονης
AU2006225241B2 (en) 2003-09-24 2008-07-17 Tianda Pharmaceuticals (Australia) Pty Limited Medication Holder
GB2407042B (en) 2003-10-17 2007-10-24 Vectura Ltd Inhaler
ES2765048T3 (es) 2004-03-10 2020-06-05 Glaxo Group Ltd Un dispositivo de dispensación con elemento de restricción
GB0405397D0 (en) 2004-03-10 2004-04-21 Glaxo Group Ltd An inhaler
US20050263153A1 (en) 2004-05-28 2005-12-01 Quadrant Technologies Limited Unit dose dry powder inhaler
FR2881118B1 (fr) 2005-01-25 2007-04-20 Valois Sas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GB0507711D0 (en) * 2005-04-15 2005-05-25 Vectura Group Plc Improved blister piercing
AU2013201499B2 (en) 2005-04-15 2015-01-15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imited Blister piercing element for dry powder inhaler
DE102006045788A1 (de) 2006-09-26 2008-03-27 Alfred Von Schuckmann Spender für pulverförmige Massen
GB0621957D0 (en) * 2006-11-03 2006-12-13 Vectura Group Plc Inhaler devices and bespok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FR2918352B1 (fr) 2007-07-03 2009-10-09 Valois Sas Dispositif d'ouverture de reservoir pour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EP2082763A1 (en) * 2008-01-24 2009-07-29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aler
US8424518B2 (en) 2008-06-13 2013-04-23 Mannkind Corporation Dry powder inhaler and system for drug delivery
US8763608B2 (en) * 2008-10-09 2014-07-01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imited Inhaler
EP2210638B1 (en) * 2009-01-26 2013-03-27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Inhaler
GB0901520D0 (en) * 2009-01-30 2009-03-11 Vectura Delivery Devices Ltd Inhaler
DE102009041664B4 (de) * 2009-09-16 2014-05-08 Uhlmann Pac-Systeme Gmbh & Co Kg Passiver Inhalator
DE102010016549A1 (de) * 2010-04-21 2011-10-27 Alfred Von Schuckmann Vorrichtung zum Inhalieren pulverförmiger Substanzen
FR2962345B1 (fr) * 2010-07-09 2013-06-21 Valois Sas Inhalateur unidose de poudre seche pour blister pelable.
AU2013285433A1 (en) * 2012-07-05 2015-01-22 Glaxo Group Limited Inhaler device
WO2014106727A1 (en) 2013-01-03 2014-07-10 Vectura Limited Inhaler and formu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7006912A (es) 2017-08-15
IL252047B (en) 2020-09-30
CA2966377C (en) 2018-12-04
AU2015352888B2 (en) 2017-11-09
KR20170085564A (ko) 2017-07-24
AU2015352888A1 (en) 2017-05-18
ZA201703077B (en) 2019-06-26
ES2701202T3 (es) 2019-02-21
CA2966377A1 (en) 2016-06-02
KR101990017B1 (ko) 2019-06-17
US20170326313A1 (en) 2017-11-16
WO2016083102A1 (en) 2016-06-02
SG11201703636YA (en) 2017-06-29
RU2661521C1 (ru) 2018-07-17
TWI580447B (zh) 2017-05-01
CN106999683B (zh) 2019-12-03
AU2015352888C1 (en) 2018-02-15
US20200360632A1 (en) 2020-11-19
JP6499288B2 (ja) 2019-04-10
IL252047A0 (en) 2017-07-31
CN106999683A (zh) 2017-08-01
US10765818B2 (en) 2020-09-08
EP3223891B1 (en) 2018-09-05
AR102838A1 (es) 2017-03-29
BR112017011043A2 (pt) 2018-02-20
EP3223891A1 (en) 2017-10-04
NZ731347A (en) 2018-01-26
JP2017535369A (ja) 2017-11-30
US11590297B2 (en)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0447B (zh) 乾粉吸入器
CN109152889B (zh) 具有泡罩破裂装置的干粉吸入器
JP6309655B2 (ja) ドライ・パウダー吸入器
JP5356367B2 (ja) 吸入装置
JP6683613B2 (ja) 乾燥粉末吸入器
TW201105370A (en) Inhaler
DK3099364T3 (en) Powder chamber for high-dose drug administration
JP2011507594A (ja) 空気流537中に粉末を混入させる投薬器ならびに方法
TR201807942T4 (tr) İnhalatör.
CA2771443A1 (en) An inhal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inhaling an active ingredient from a caps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