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4251A - 輸入裝置及輸入/輸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輸入裝置及輸入/輸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4251A
TW201624251A TW104132592A TW104132592A TW201624251A TW 201624251 A TW201624251 A TW 201624251A TW 104132592 A TW104132592 A TW 104132592A TW 104132592 A TW104132592 A TW 104132592A TW 201624251 A TW201624251 A TW 2016242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wi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1329B (zh
Inventor
三宅博之
Original Assignee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3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6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ation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3Touch sensitive instrument inpu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77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 B60K2360/774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on or in the centre cons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77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 B60K2360/794Instrument locations other than the dashboard on or in do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6Measuring inductance or capacitance; Measuring quality factor, e.g. by using the resonance method; Measuring loss factor; Measuring dielectric constants ; Measuring imped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G01R27/2605Measuring capaci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45Proximity switches
    • H03K17/955Proximity switches using a capacitive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適合大型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驅動頻率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輸入裝置包括多個行佈線及多個列佈線。對多個行佈線的每一個施加週期矩形波。當關注某一個行佈線Xi(i是1以上且m-1以下)時,對行佈線Xi+1施加以特定週期遲延的與施加到行佈線Xi的信號相反的位相的信號,並且該行佈線Xi+1是行佈線Xi的下一個行佈線。施加到行佈線的矩形波的寬度與圖框期間一致。

Description

輸入裝置及輸入/輸出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輸入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係關於一種輸入輸出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上述技術領域。作為本說明書所公開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技術領域的一個例子,可以舉出半導體裝置、顯示裝置、發光裝置、蓄電裝置、記憶體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設備、輸入裝置、輸入輸出裝置、其驅動方法或者其製造方法。
注意,在本說明書等中,半導體裝置是指能夠藉由利用半導體特性而工作的所有裝置。除了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半導體電路、算術裝置或記憶體裝置也是半導體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攝像裝置、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發光裝置、輸入裝置、輸入輸出裝置、電光裝置、發電裝置(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或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及電子裝置有時包括半導體裝置。
近年來,作為位置輸入單元安裝有觸控感測器的顯示裝置受到關注。安裝有接觸感測器的顯示裝置稱為觸控面板或觸控屏等(以下簡稱為“觸控面板”)。例如,作為具備觸控面板的可攜式資訊終端,有智慧手機或平板終端等。
作為顯示裝置,典型地可以舉出液晶顯示裝置、具備有機EL(Electro Luminescence:電致發光)元件或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以電泳方式等進行顯示的電子紙等。
例如,有機EL元件的基本結構是在一對電極之間夾持包含發光有機化合物的層的結構。藉由對該元件施加電壓,可以得到從發光有機化合物發射的光。由於應用上述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不需要液晶顯示裝置等所需要的背光,所以可以實現薄型、輕量、高對比且低耗電量的顯示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使用有機EL元件的顯示裝置的一個例子。
在觸控面板中,例如以與顯示面板重疊的方式設置感壓感測器陣列或靜電容量感測器陣列,藉由使用手指或輸入用筆觸控感測器陣列的基板來檢測觸摸的位置。
專利文獻2公開了在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的顯示螢幕上設置觸控面板的結構。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32467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00-172444號公報
隨著顯示裝置的大型化,感測器陣列被要求大型化。此外,顯示裝置被要求高清晰化及高速驅動。另外,觸控感測器被要求檢出靈敏度的提高。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適合大型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驅動頻率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檢出靈敏度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適合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適合顯示裝置的高清晰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注意,這些目的的記載並不妨礙其他目的的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實現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從發明說明、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抽取上述以外的目的。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一種輸入裝置,包括:m個(m是2以上的整數)行佈線;n個(n是2以上的整數)列佈線;以及電路。在每個行佈線與每個列佈線之間形成電容器。電路具有將信號輸出到每個行佈線的功能及 檢測每個列佈線的電位或電流的功能。此外,電路對第i(i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數)行佈線輸入第i信號且對第i+1行佈線輸入第i+1信號。第i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一電位變為第二電位的第一時刻與從第二電位變為第一電位的第二時刻的期間,且第i+1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三電位變為第四電位的第三時刻與從第四電位變為第三電位的第四時刻的期間。此外,第三時刻位於第一時刻與第二時刻之間的期間。
在上述中,較佳的是從第一時刻至第二蝕刻的時間與從第三時刻至第四時刻的時間相等。
在上述中,較佳的是從第一時刻至第二蝕刻的時間與圖框期間一致。
在上述中,較佳的是第一電位與第三電位相等,並且第二電位與第四電位相等。或者,較佳的是第一電位與第四電位相等,並且第二電位與第三電位相等。
在上述中,m較佳是3以上的奇數。
在上述中,行佈線及列佈線較佳為包含透光性導電材料。或者,行佈線及列佈線較佳為包含遮光性導電材料且具有寬度為50n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區域。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是一種輸入輸出裝置,包括:上述輸入裝置;以及包括顯示元件及電晶體的顯示面板。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適合大型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驅動頻率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檢出靈敏度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適合顯示裝置的窄邊框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適合顯示裝置的高清晰化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新穎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注意,這些效果的記載並不妨礙其他效果的存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並不需要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另外,可以從發明說明、圖式、申請專利範圍等的記載抽取上述以外的效果。
10‧‧‧輸入裝置
11‧‧‧電路
12‧‧‧控制部
13‧‧‧脈衝信號產生電路
14‧‧‧選擇電路
15‧‧‧檢測電路
21‧‧‧感測器陣列
22‧‧‧電容器
30‧‧‧基板
31‧‧‧電極
32‧‧‧電極
33‧‧‧電極
34‧‧‧橋接式電極
36‧‧‧電極
37‧‧‧電極
38‧‧‧交叉部
41‧‧‧佈線
42‧‧‧佈線
50‧‧‧FPC
50a‧‧‧FPC
50b‧‧‧FPC
51‧‧‧IC
61‧‧‧導電膜
62‧‧‧導電膜
63‧‧‧導電膜
64‧‧‧奈米線
70‧‧‧顯示面板
71‧‧‧基板
72‧‧‧基板
73‧‧‧FPC
81‧‧‧顯示部
82‧‧‧驅動電路
83‧‧‧佈線
84‧‧‧FPC
85‧‧‧IC
87‧‧‧交叉部
91‧‧‧基板
92‧‧‧黏合層
93‧‧‧基板
94‧‧‧絕緣層
100‧‧‧觸控面板
106‧‧‧連接部
106a‧‧‧連接部
106b‧‧‧連接部
109‧‧‧連接層
109a‧‧‧連接層
109b‧‧‧連接層
111‧‧‧基板
112‧‧‧基板
113‧‧‧基板
114‧‧‧基板
130‧‧‧保護基板
131‧‧‧偏光板
132‧‧‧偏光板
133‧‧‧背光
151‧‧‧黏合層
152‧‧‧黏合層
153‧‧‧黏合層
154‧‧‧黏合層
155‧‧‧黏合層
156‧‧‧黏合層
157‧‧‧黏合層
158‧‧‧黏合層
161‧‧‧絕緣層
191‧‧‧基板
192‧‧‧黏合層
193‧‧‧基板
194‧‧‧絕緣層
201‧‧‧電晶體
202‧‧‧電晶體
203‧‧‧電晶體
204‧‧‧顯示元件
205‧‧‧電容元件
206‧‧‧連接部
207‧‧‧佈線
208‧‧‧顯示元件
209‧‧‧連接層
211‧‧‧絕緣層
212‧‧‧絕緣層
213‧‧‧絕緣層
214‧‧‧絕緣層
215‧‧‧絕緣層
216‧‧‧間隔物
221‧‧‧電極
222‧‧‧EL層
223‧‧‧電極
224‧‧‧光學調整層
231‧‧‧彩色層
232‧‧‧遮光層
233‧‧‧絕緣層
234‧‧‧絕緣層
251‧‧‧電極
252‧‧‧電極
253‧‧‧液晶
254‧‧‧絕緣層
255‧‧‧保護層
901‧‧‧外殼
902‧‧‧外殼
903‧‧‧顯示部
904‧‧‧顯示部
905‧‧‧麥克風
906‧‧‧揚聲器
907‧‧‧操作鍵
908‧‧‧觸控筆
921‧‧‧外殼
922‧‧‧顯示部
923‧‧‧鍵盤
924‧‧‧指向裝置
3501‧‧‧佈線
3502‧‧‧佈線
3503‧‧‧電晶體
3504‧‧‧液晶元件
3510‧‧‧佈線
3510_1‧‧‧佈線
3510_2‧‧‧佈線
3511‧‧‧佈線
3515_1‧‧‧區塊
3515_2‧‧‧區塊
3516‧‧‧區塊
7000‧‧‧顯示部
7001‧‧‧顯示部
7100‧‧‧行動電話機
7101‧‧‧外殼
7103‧‧‧操作按鈕
7104‧‧‧外部連接埠
7105‧‧‧揚聲器
7106‧‧‧麥克風
7200‧‧‧電視機
7201‧‧‧外殼
7203‧‧‧支架
7211‧‧‧遙控器
7300‧‧‧可攜式資訊終端
7301‧‧‧外殼
7302‧‧‧操作按鈕
7303‧‧‧資訊
7304‧‧‧資訊
7305‧‧‧資訊
7306‧‧‧資訊
7310‧‧‧可攜式資訊終端
7320‧‧‧可攜式資訊終端
7400‧‧‧照明設備
7401‧‧‧底座
7402‧‧‧發光部
7403‧‧‧操作開關
7410‧‧‧照明設備
7412‧‧‧發光部
7420‧‧‧照明設備
7422‧‧‧發光部
7500‧‧‧可攜式資訊終端
7501‧‧‧外殼
7502‧‧‧構件
7503‧‧‧操作按鈕
7600‧‧‧可攜式資訊終端
7601‧‧‧外殼
7602‧‧‧鉸鏈
7650‧‧‧可攜式資訊終端
7651‧‧‧非顯示部
7700‧‧‧可攜式資訊終端
7701‧‧‧外殼
7703a‧‧‧按鈕
7703b‧‧‧按鈕
7704a‧‧‧揚聲器
7704b‧‧‧揚聲器
7705‧‧‧外部連接埠
7706‧‧‧麥克風
7709‧‧‧電池
7800‧‧‧可攜式資訊終端
7801‧‧‧錶帶
7802‧‧‧輸入輸出端子
7803‧‧‧操作按鈕
7804‧‧‧圖示
7805‧‧‧電池
8000‧‧‧照相機
8001‧‧‧外殼
8002‧‧‧顯示部
8003‧‧‧操作按鈕
8004‧‧‧快門按鈕
8005‧‧‧連接部
8006‧‧‧鏡頭
8100‧‧‧取景器
8101‧‧‧外殼
8102‧‧‧顯示部
8103‧‧‧按鈕
8200‧‧‧頭戴顯示器
8201‧‧‧安裝部
8202‧‧‧透鏡
8203‧‧‧主體
8204‧‧‧顯示部
8205‧‧‧電纜
8206‧‧‧電池
9700‧‧‧汽車
9701‧‧‧車體
9702‧‧‧車輪
9703‧‧‧儀表板
9704‧‧‧燈
9710‧‧‧顯示部
9711‧‧‧顯示部
9712‧‧‧顯示部
9713‧‧‧顯示部
9714‧‧‧顯示部
9715‧‧‧顯示部
9721‧‧‧顯示部
9722‧‧‧顯示部
9723‧‧‧顯示部
在圖式中:圖1A至圖1C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及驅動方法實例;圖2是根據實施方式的電路的結構實例;圖3A至圖3C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及驅動方法實例;圖4A及圖4B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實例; 圖5A及圖5B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驅動方法實例;圖6A至圖6D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圖7A至圖7D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圖8A至圖8C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圖9A至圖9F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0A及圖10B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1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2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3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4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5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6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7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8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19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0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1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2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3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4是根據實施方式的輸入輸出裝置的結構實例;圖25A及圖25B是說明根據實施方式的具備觸控感測器的像素的圖;圖26A及圖26B是說明根據實施方式的觸控感測器及像素的工作的圖; 圖27A、圖27B、圖27C1、圖27C2、圖27D、圖27E、圖27F、圖27G以及圖27H是示出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的一個例子的圖;圖28A1、圖28A2、圖28B至圖28I是示出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圖29A至圖29E是示出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圖30A至圖30C是示出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的圖。
參照圖式對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注意,本發明不侷限於以下說明,而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其方式及詳細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其範圍的情況下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因此,本發明不應該被解釋為僅侷限在以下所示的實施方式所記載的內容中。
注意,在以下說明的發明的結構中,在不同圖式中由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並且省略重複說明。另外,當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時有時使用相同的陰影線,而不特別附加元件符號。
注意,在本說明書所說明的各個圖式中,有時為了明確起見,誇大表示各構成要素的大小、層的厚度、區域。因此,本發明並不侷限於圖式中的尺寸。
另外,本說明書等中的“第一”、“第二”等序數詞是為了避免構成要素的混淆而附加的,而不是為了在數目方面上進行限定的。
電晶體是半導體元件的一種,可以進行電流或電壓的放大、控制導通或非導通的切換工作等。本說明書中的電晶體包括IGFET(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絕緣閘場效電晶體)和薄膜電晶體(TFT:Thin Film Transistor)。
實施方式1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及具備輸入裝置的顯示裝置的結構實例及其驅動方法實例進行說明。
[結構實例]
圖1A示出輸入裝置10的結構實例。輸入裝置10包括m個(m是2以上的整數)行佈線(行佈線X1至Xm)、n個(n是2以上的整數)列佈線(列佈線Y1至Yn)以及電路11。各行佈線與各列佈線以互相交叉的方式配置。在一個行佈線與一個列佈線之間配置有電容器22。輸入裝置10包括多個(m×n個)電容器22配置為矩陣狀的感測器陣列21。
在圖1A中,為了簡化起見,示出輸入裝置10包括5個行佈線(行佈線X1至X5)及4個列佈線(列佈線Y1至Y4)的結構。
電路11具有將信號輸出到多個行佈線的每一個的功能。此外,電路11具有在多個列佈線的每一個中檢測電位或流過列佈線的電流的功能。從電路11輸出到行佈線的信號包括電位急劇變化的信號(也稱為脈衝信號)。
電路11將信號依次輸出到多個行佈線,且檢測根據該信號流過各列佈線的電流或各列佈線的電位。當手指或觸控筆等導電性的被檢測體接近於感測器陣列的一部分時,利用流過被檢測體附近的列佈線的電流或列佈線的電位的變化量變化,可以取得被檢測體的位置資料。電路11可以將所取得的位置資料輸出到外部。
圖2是示出電路11的結構的一個例子的方塊圖。電路11包括控制部12、脈衝信號產生電路13、選擇電路14、檢測電路15等。
脈衝信號產生電路13是根據控制部12所輸出的時序信號生成脈衝信號的電路。從脈衝信號產生電路13將脈衝信號輸出到選擇電路14。選擇電路14具有將從脈衝信號產生電路13輸入的脈衝信號依次輸出到多個行佈線(行佈線X1至Xm)的功能。檢測電路15具有取得流過多個列佈線(列佈線Y1至Yn)的各電流或者這些列佈線的各電位,並將該資料輸出到控制部12的功能。檢測電路15也可以具有類比數位轉換電路的功能,此時將數位信號輸出到控制部12。
控制部12具有控制脈衝信號產生電路13及選擇電路14的工作及時序 的功能。此外,控制部12能夠將從檢測電路15輸入的電流或電位的資料轉換為位置資料,並藉由輸出端子OUT將該位置資料輸出到外部。當在電路11的外部設置轉換為位置資料的功能時,控制部12也可以不具有這種運算功能,而將檢測電路15的輸出直接輸出到外部。
[驅動方法實例]
接著,對由電路11執行的驅動方法的例子進行說明。以下,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應用投影互電容式的驅動方法的例子進行說明。
圖1B是圖1A所示的輸入裝置10的工作的時序圖。圖1B示出輸入到行佈線X1至X5的信號以及流過4個列佈線中的任一個(列佈線Yj、j是1至4中的任一個)的電流的隨時間變化。
對行佈線X1至X5分別施加在高位準電位和低位準電位的兩種電位之間推移的週期矩形波。此外,當關注某一個行佈線Xi(i是1以上且m-1以下)時,對下一個行佈線Xi+1施加與施加到行佈線Xi的信號相反的位相的信號,並且該信號以特定週期錯開。
在圖1B所示的例子中,對行佈線X1施加的信號在時刻T0從低位準電位推移至高位準電位,在時刻T5從高位準電位推移至低位準電位。此外,施加到行佈線X2的信號在時刻T1從高位準電位推移至低位準電位,在時刻T6從低位準電位推移至高位準電位。施加到行佈線X3的信號在時刻T2 從低位準電位推移至高位準電位,在時刻T7從高位準電位推移至低位準電位。
這裡,有時將某個佈線的電位從低位準電位推移至高位準電位的情況稱為電位上升。另外,有時將某個佈線的電位從高位準電位推移至低位準電位的情況稱為電位下降。
根據各行佈線的電位的上升或下降,電流短暫地流過列佈線Yj。行佈線的電位上升時的電流方向與下降時的電流方向彼此相反。
在圖1B所示的例子中,在時刻T0對應施加到行佈線X1的信號的上升,電流流過列佈線Yj。此外,在時刻T1對應施加到行佈線X2的信號的下降,電流在與上述電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流過。像這樣,電流方向彼此相反的脈衝電流交替流過列佈線Yj。藉由進行上述工作,由於不產生列佈線Yj的恆定時(電流不流過時)的電位隨時間變化的不良,所以可以提高驅動頻率。
如圖1B所示,較佳的是在行佈線X1的電位上升的時刻T0至電位下降的時刻T5的期間包括其他所有行佈線(行佈線X2至X5)的電位上升或下降的時刻。換言之,較佳的是在相當於施加到行佈線X1的信號的脈衝寬度的時刻T0至時刻T5的期間對所有行佈線進行掃描。此時,時刻T0至時刻T5的期間相當於一個圖框期間(圖框寬度)。此外,雖然這裡未圖示, 但也可以在時刻T4至時刻T5的期間,亦即在對所有行佈線掃描之後至下一個掃描之前的期間設定返馳期間。
在圖1C中作為其他例子示出與圖1B不同的驅動方法的時序圖。在圖1C中,對各個行佈線依次施加矩形波。此時,流過列佈線Yj的電流的波形與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時的波形相同,但以方向彼此不同的兩個脈衝電流為一組來對應於一個行佈線。另一方面,在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中,一個脈衝電流對應於一個行佈線。因此,在使流過列佈線Yj的兩個脈衝電流的間隔相等的情況下,圖1C所示的驅動方法中的一個圖框期間為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的一個圖框期間的兩倍。就是說,與圖1C相比,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可以以一半的期間進行掃描。
在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中,施加到各個行佈線的信號的一個週期(例如時刻T0至時刻T10的期間)相當於兩個圖框期間。另一方面,在圖1C所示的驅動方法中,信號的一個週期的期間相當於一個圖框期間。如此,藉由使用圖1B所示的驅動方法,例如可以將驅動頻率提高到圖1C所示的驅動方法的兩倍左右。
這裡,輸入裝置10所包括的行佈線的個數m較佳為奇數。當m為奇數時,如圖1B所示,對應於一個圖框的最後(例如時刻T4)的流過列佈線Yj的電流的方向及對應於下一個圖框的最初(例如時刻T5)的流過列佈線Yj的電流的方向彼此相反。因此,一直可以使方向不同的脈衝電流交替 流過列佈線Yj,由此可以抑制列佈線Yj的電位隨時間變化。其結果是,由於在一個脈衝電流流過之後,使列佈線Yj的電位穩定所需要的等待期間變短,所以可以進一步提高驅動頻率。
對輸入裝置10所包括的列佈線的個數n沒有特別的限制,既可以為奇數又可以為偶數。對行佈線的個數m及列佈線的個數n的大小關係也沒有特別的限制,行佈線與列佈線的個數相等,或者一方的個數比另一方的個數多。當列佈線的個數n比行佈線的個數m少時,由於可以使一個行佈線的電容變小,所以有時可以提高驅動頻率。此外,當行佈線的個數m比列佈線的個數n少時,由於可以減少在一個圖框期間輸出的脈衝信號的個數,所以有時可以提高驅動頻率。行佈線的個數m及列佈線的個數n可以根據輸入裝置10的檢測面的面積及檢出點的距離等適當地設定。
藉由提高驅動頻率,可以提高觸摸動作的檢出靈敏度。此外,由於可以增加行佈線及列佈線的個數,所以可以實現更高解析度的輸入裝置。因此,由於即使被檢測體的接觸面積或接近面積小也可以高靈敏度地檢出被檢測體,所以可以使用來輸入的觸控筆等更細。其結果是,可以實現能夠高精度地描繪更細的線的應用程式等。
[變形實例1]
圖3A示出行佈線的個數m為偶數時的輸入裝置10的結構實例。圖3A示出具備四個行佈線(行佈線X1至X4)的情況。此外,在圖3A中,與 圖1A相同地示出具備四個列佈線(列佈線Y1至Y4)的情況。
圖3B示出輸入裝置10的驅動方法的時序圖。在流過列佈線Yj的電流的波形中,如以虛線圍繞的部分所示,在行佈線的個數m為偶數時,在圖框期間的分界附近連續兩次產生相同方向的脈衝電流。此時,有時列佈線Yj的電位在脈衝電流流過之後變化而不恢復到原來的電位。此時,較佳的是,為了使流過列佈線Yj的脈衝電流的間隔成為使列佈線Yj的電位穩定所需要的充分的間隔,擴大輸入到行佈線X1至Xm的脈衝信號的間隔,調整一個圖框期間的長度。此外,即使進行這種調整,與使用圖1C所示的驅動方法相比,可以充分實現高的驅動頻率。
如圖3C所示,也可以在各圖框期間的最後設置為了使列佈線Yj的電位穩定的待機期間(或返馳期間)。由此,不需要降低一個圖框期間的驅動頻率,而可以保持高檢出靈敏度。
[變形實例2]
圖4A示出與上述驅動方法不同的驅動方法的例子。在上述描述中示出,在多個行佈線中,對偶數行及奇數行輸入相位互相反轉的信號的情況,但是這裡示出使用相同的相位的信號時的例子。
如圖4A所示,在一個圖框期間中施加到每個行佈線X1至X4的信號的電位的推移方向相同。換言之,輸入到行佈線X1至X4的四個信號都在 一個圖框期間中在電位上升的方向或電位下降的方向上一致。因此,在一個圖框期間中相同方向的脈衝電流流過列佈線Yj。此外,在下一個圖框期間中連續流過與此相反的方向的脈衝電流。
藉由使用這種驅動方法,可以與上述同樣地使驅動頻率極高。此外,由於不需要使用相位反轉的信號,所以有能夠簡化電路結構的優點。
如上所述,在列佈線Yj的電位變動而不恢復到原來的電位時,較佳為調整一個圖框期間的長度。例如,圖4B示出一個圖框期間比圖4A長時的例子。由此,可以充分確保流過列佈線Yj的兩個脈衝電流之間的間隔且可以在該期間使列佈線Yj的電位充分穩定。當使用這種驅動方法時,與習知的驅動方法相比,也可以保持充分高的驅動頻率。
以上是輸入裝置10的驅動方法實例的說明。
[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實例]
接著,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10及具備顯示影像的顯示面板的輸入輸出裝置的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的例子進行說明。以下,說明輸入裝置10與顯示面板同步而驅動的方法的例子。
圖5A是輸入裝置10及顯示面板的工作的時序圖。在圖5A及圖5B中示出施加到顯示面板所包括的p(p是整數)個掃描線(掃描線G1至Gp) 的信號以及施加到輸入裝置10的各行佈線(行佈線X1至Xm)的信號。
如圖5A所示,較佳的是以交替設置顯示面板的顯示改寫期間和輸入裝置10的感測期間(相當於圖1B中的一個圖框期間)的方式進行驅動。由此,由於可以抑制因改寫顯示面板的顯示而產生的電磁雜訊影響到輸入裝置10,所以可以提高輸入裝置10的檢出靈敏度。
由於可以使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10的驅動頻率極高,所以可以將圖5A所示的感測期間設定為較短。因此,可以降低顯示面板一側的驅動頻率。由於顯示面板的驅動頻率降低,可以得到各種次級效果。例如,可以降低掃描線驅動電路(閘極驅動器)的耗電量。此外,例如,可以使掃描線驅動電路所包括的電晶體的尺寸變小,因此可以縮小掃描線驅動電路的佔有面積。其結果是,可以縮小顯示面板的邊框(顯示區域以外的周圍部)的寬度。
由於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10的驅動頻率高,所以如圖5B所示也可以在感測期間中進行多次感測。觸控面板的一個圖框期間中的感測次數越多,檢測精度越高。在圖5B中示出在感測期間中進行兩次感測的情況,但是也可以在觸控面板的一個圖框期間中進行三次以上的感測。
以上是觸控面板的驅動方法實例的說明。
[感測器電極等的結構實例]
以下,參照圖式對輸入裝置10的更具體的結構實例進行說明。
圖6A示出輸入裝置10的俯視示意圖。輸入裝置10在基板30上包括多個電極31、多個電極32、多個佈線41以及多個佈線42。此外,在基板30上設置有電連接於各多個佈線41及多個佈線42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撓性印刷電路)50。此外,圖6A示出在FPC50上設置有IC51的例子。
圖6B示出圖6A中的以點劃線圍繞的區域的放大圖。電極31具有多個菱形的電極圖案在橫向方向上排列的形狀。排成一列的菱形的電極圖案彼此電連接。電極32也同樣具有多個菱形的電極圖案在縱向方向上排列的形狀,且排成一列的菱形的電極圖案彼此電連接。電極31與電極32部分地重疊,相互交叉。該交叉部分夾有絕緣體以免電極31與電極32電短路。
如圖6C所示,電極32也可以由具有菱形的多個電極33及橋接式電極34構成。島狀電極33在縱向方向上排列地配置,藉由橋接式電極34相鄰的兩個電極33電連接。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對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來同時形成電極33及電極31。由此,可以抑制這些的膜厚度的偏差,而可以抑制各個電極的電阻值及光穿透率因所在位置的不同有偏差。這裡,電極32具有橋接式電極34,電極31也可以具有橋接式電極34。
如圖6D所示,也可以具有將圖6B所示的電極31及電極32的菱形的電極圖案的內側挖出,只殘留輪廓部的形狀。此時,在電極31及電極32的寬度窄到使用者看不到時,如後面所述電極31及電極32也可以使用金屬或合金等遮光材料形成。此外,圖6D所示的電極31或電極32也可以具有上述橋接式電極34。
一個電極31與一個佈線41電連接。此外,一個電極32與一個佈線42電連接。這裡,電極31和電極32中的一個相當於上述行佈線,另一個相當於上述列佈線。
IC51是具有相當於上述電路11的功能的IC。因此,從IC51輸出的信號藉由佈線41或佈線42供應給電極31或電極32。此外,流過電極31或電極32的電流(或電位)藉由佈線41或佈線42輸入到IC51。這裡,示出IC51安裝在FPC50上的例子,也可以將IC51安裝在基板30上。
這裡,當以輸入裝置10與顯示面板的顯示面重疊的方式構成觸控面板時,較佳的是作為電極31及電極32使用透光性導電材料。此外,當作為電極31及電極32使用透光性導電材料且穿過電極31或電極32提取來自顯示面板的光時,較佳的是在相鄰的電極31與電極32之間配置包含同一導電材料的導電膜作為假圖案。像這樣,藉由使用假圖案填滿電極31與電極32之間的間隙的一部分,可以減少光穿透率的偏差。其結果是,可以減少透過輸入裝置10的光的亮度偏差。
作為透光性導電材料,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氧化鋅、添加有鎵的氧化鋅等導電氧化物。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石墨烯的膜。包含石墨烯的膜例如可以藉由使形成為膜狀的包含氧化石墨烯的膜還原而形成。作為還原方法,可以採用加熱等方法。
另外,可以使用減薄到可透光的厚度的金屬或合金。例如,可以使用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或鈦等金屬、包含該金屬的合金。或者,還可以使用該金屬或合金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此外,也可以使用層疊包含上述材料的導電膜中的兩個以上的疊層膜。
此外,作為電極31及電極32也可以使用加工成細到使用者看不到程度的導電膜。例如,藉由將這種導電膜加工成格子狀(網孔狀),可以兼得高導電性及顯示裝置的高可見度。此時,較佳的是導電膜具有寬度為30nm以上且100μm以下,較佳為50nm以上且50μm以下,更佳為50nm以上且20μm以下的部分。尤其是,具有10μm以下的圖案寬度的導電膜很難被使用者看見,所以是較佳的。
在圖7A至圖7D中作為一個例子示出放大電極31或電極32的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7A示出使用格子狀的導電膜61時的例子。此時,藉由以不與顯示 裝置所包括的顯示元件重疊的方式配置導電膜61,不會遮斷來自該顯示元件的光,所以是較佳的。在此情況下,較佳的是,格子的方向與顯示元件的排列的方向一致,且格子的週期為顯示元件的排列的週期的整數倍。
圖7B示出以形成三角形的開口的方式加工的格子狀的導電膜62的例子。藉由採用上述結構,與圖7A相比,可以進一步降低電阻。
如圖7C所示,也可以採用具有沒有週期性的圖案形狀的導電膜63。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抑制在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部重疊時產生的莫列波紋(moiré)。
作為電極31及電極32也可以使用導電奈米線。圖7D示出使用奈米線64時的例子。藉由以適當的密度分散奈米線64以使相鄰的奈米線64彼此接觸,形成二維網狀,可以用作透光性極高的導電膜。例如,可以使用直徑平均值為1nm以上且100nm以下,較佳為5nm以上且50nm以下,更佳為5nm以上且25nm以下的奈米線。作為奈米線64可以使用Ag奈米線、Cu奈米線、Al奈米線等金屬奈米線或碳奈米管等。例如,當使用Ag奈米線時,可以實現89%以上的光穿透率、40Ω/□以上且100Ω/□以下的片電阻值。
在圖6A等中,作為電極31及電極32的俯視形狀示出多個菱形在一個方向上排列的例子,但是電極31及電極32的形狀不侷限於此,也可以採 用帶狀(長方形狀)、具有曲線的帶狀、鋸齒形狀等各種俯視形狀。此外,在上述說明中示出以使電極31與電極32直交的方式配置的情況,但是並不是必須要直交地配置,兩個電極所成的角度也可以小於90度。
圖8A至圖8C示出使用具有細線狀的頂面形狀的電極36及電極37代替電極31及電極32時的例子。圖8A示出直線狀的電極36及電極37排列為格子狀的例子。
在圖8B中示出電極36及電極37具有鋸齒形狀的頂面形狀時的例子。此時,如圖8B所示,不是重疊每個直線部分的中心位置,而是相對錯開地配置,這樣可以使電極36與電極37平行且彼此靠近的對置的部分的長度變長。因此,可以提高電極之間的電容,且提高檢出靈敏度,所以是較佳的。或者,如圖8C所示,當作為電極36及電極37的俯視形狀採用鋸齒形狀的直線部分的一部分突出的形狀時,即使重疊該直線部分的中心位置而配置也可以使對置的部分的長度變長,所以可以提高電極之間的電容。
圖9A至圖9C示出圖8B中的由點劃線圍繞的區域的放大圖,圖9D至圖9F示出圖8C中的由點劃線圍繞的區域的放大圖。在每個圖式中示出電極36、電極37以及它們交叉的交叉部38。如圖9B及圖9E所示,圖9A及圖9D中的電極36及電極37的直線部分也可以是具有角部的蜿蜒形狀,圖9C及圖9F所示,也可以是具有曲線連續的蜿蜒形狀。
以上是有關電極形狀等的說明。
[觸控面板的結構實例]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作為具備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的輸入輸出裝置的例子的觸控面板的結構實例。
[結構實例]
圖10A是觸控面板100的透視示意圖。圖10B是將圖10A展開時的透視示意圖。注意,為了明確起見,圖10A及圖10B只示出典型構成要素。此外,在圖10B中,用虛線只示出一部分的構成要素(基板30、基板71等)的輪廓。
觸控面板100包括重疊設置的輸入裝置10及顯示面板70。
輸入裝置10的結構可以援用上述結構。在圖10A及圖10B中示出輸入裝置10包括基板30、多個電極31、多個電極32、多個佈線41、多個佈線42、FPC50及IC51的情況。
作為輸入裝置10例如可以應用靜電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作為靜電電容式,可以舉出表面型靜電電容式、投影型靜電電容式等。作為投影型靜電電容式,主要根據驅動方法的不同,有自電容式、互電容式等。較佳為使用互電容式,因為可以同時進行多點檢出。下面,說明應用投影型靜電電 容式觸控感測器的情況。
此外,不侷限於此,也可以將能夠檢出手指或觸控筆等被檢測體的接近或接觸的各種感測器應用於輸入裝置10。
顯示面板70具有對置地設置的基板71及基板72。此外,在基板71上設置有顯示部81、驅動電路82、佈線83等。在基板71上設置有電連接於佈線83的FPC84。此外,圖10A及圖10B示出在FPC84上設置有IC85的例子。
顯示部81至少包括多個像素。像素至少包括一個顯示元件。此外,像素較佳為具備電晶體及顯示元件。作為顯示元件,典型地可以使用有機EL元件等發光元件或液晶元件等。
作為驅動電路82,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掃描線驅動電路、信號線驅動電路等的功能的電路。
佈線83具有對顯示部81及驅動電路82供應信號及電力的功能。該信號及電力藉由FPC84從外部或IC85輸入到佈線83。
圖10A及圖10B示出利用COF(薄膜覆晶封裝:Chip On Film)方式在FPC84上安裝有IC85的例子。作為IC85,例如可以應用具有掃描線驅 動電路或信號線驅動電路等的功能的IC。另外,在顯示面板70具備用作掃描線驅動電路及信號線驅動電路的電路時,或者在外部設置用作掃描線驅動電路或信號線驅動電路的電路且藉由FPC84輸入用來驅動顯示面板70的信號等時,也可以不設置IC85。此外,也可以利用COG(晶粒玻璃接合:Chip On Glass)方式等在基板71上直接安裝有IC85。
[剖面結構實例1]
接著,參照圖式對觸控面板100的剖面結構實例進行說明。圖11是觸控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圖。圖11示出圖10A中的包括FPC73的區域、包括驅動電路82的區域、包括顯示部81的區域以及包括FPC50的區域的剖面。
使用黏合層151將基板71與基板72貼合。此外,使用黏合層152將基板72與基板30貼合。這裡,包括基板71、基板72以及夾在它們之間的構成要素的結構相當於顯示面板70。此外,包括基板30及設置在基板30上的構成要素的結構相當於輸入裝置10。
〈顯示面板70〉
在基板71上設置有電晶體201、電晶體202、電晶體203、顯示元件204、電容元件205、連接部206、佈線207等。
在基板71上設置有絕緣層211、絕緣層212、絕緣層213、絕緣層214、 絕緣層215、間隔物216等。絕緣層211的一部分用作各電晶體的閘極絕緣層,另一個部分用作電容元件205的電介質。絕緣層212、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4以覆蓋各電晶體及電容元件205等的方式設置。絕緣層214用作平坦化層。此外,這裡示出覆蓋電晶體等的絕緣層包括絕緣層212、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4的三層的情況,但是絕緣層不侷限於此,也可以為四層以上、單層或兩層。如果不需要,則可以不設置用作平坦化層的絕緣層214。
在絕緣層214上設置有顯示元件204。這裡,示出作為顯示元件204應用頂面發射型(頂部發射型)有機EL元件時的例子。顯示元件204向第二電極223一側發射光。藉由以與顯示元件204的發光區域重疊的方式配置電晶體202、電晶體203、電容元件205及佈線等,可以提高顯示部81的開口率。
顯示元件204在第一電極221與第二電極223之間包括EL層222。此外,在第一電極221與EL層222之間設置有光學調整層224。絕緣層215以覆蓋第一電極221及光學調整層224的端部的方式設置。
在圖11中作為顯示部81的例子示出一個像素的剖面。這裡,示出像素包括電流控制用電晶體202、開關控制用電晶體203及電容元件205的情況。電晶體202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及電容元件205的一個電極藉由設置在絕緣層212、絕緣層213及絕緣層214中的開口與第一電極221電連接。
在圖11中示出作為驅動電路82的例子設置有電晶體201的結構。
在圖11中,示出作為電晶體201及電晶體202使用由兩個閘極電極夾著形成有通道的半導體層的結構的例子。與其他電晶體相比,這種電晶體能夠提高場效移動率,而可以增大通態電流(on-state current)。其結果是,可以製造能夠高速工作的電路。再者,可以縮小電路的佔有面積。藉由使用通態電流大的電晶體,即使在使顯示面板大型化或高清晰化時佈線數增多,也可以降低各佈線中的信號延遲,而可以減少顯示亮度的偏差。
此外,設置在驅動電路82及顯示部81中的電晶體可以都具有相同的結構或組合不同的結構的電晶體。
覆蓋各電晶體的絕緣層212和絕緣層213中的至少一個較佳為使用水或氫等雜質不容易擴散的材料。亦即,可以將絕緣層212或絕緣層213用作障壁膜。藉由採用這種結構,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質從外部擴散到電晶體中,從而能夠實現可靠性高的觸控面板。
間隔物216設置在絕緣層215上,並具有調整基板71與基板72的距離的功能。在圖11中示出在間隔物216與遮光層232之間有間隙的情況,但是它們也可以彼此接觸。這裡,示出將間隔物216設置在基板71一側的結構,但是也可以設置在基板72一側(例如位於比遮光層232更靠近基板71一側的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粒狀間隔物代替間隔物216。作為粒狀 間隔物,雖然可以使用二氧化矽等材料,但是較佳為使用有機樹脂或橡膠等具有彈性的材料。此時,有時粒狀間隔物在垂直方向上成為壓扁的形狀。
在基板72的基板71一側設置有彩色層231、遮光層232等。遮光層232具有開口,該開口以與顯示元件204的顯示區域重疊的方式配置。
作為能夠用於遮光層232的材料,可以舉出碳黑、金屬氧化物或包含多個金屬氧化物的固溶體的複合氧化物等。另外,也可以對遮光層232使用包含彩色層231的材料的膜的疊層膜。例如,可以對彩色層231使用包含丙烯酸樹脂的材料,採用包含用於使某個顏色的光透過的彩色層的材料的膜與包含用於使其他顏色的光透過的彩色層的材料的膜的疊層結構。藉由使彩色層231與遮光層232的材料相同,除了可以使用相同的裝置以外,還可以簡化製程,因此是較佳的。
例如作為能夠用於彩色層231的材料,可以舉出金屬材料、樹脂材料、包含顏料或染料的樹脂材料等。
此外,也可以設置用作覆蓋彩色層231及遮光層232的保護層的絕緣層。
在離基板71的端部近的區域設置有連接部206。連接部206藉由連接層209與FPC73電連接。在圖11所示的結構中,示出層疊電連接於驅動電 路82的佈線207的一部分及藉由對與第一電極221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形成的導電層來構成連接部206的例子。像這樣,藉由層疊兩個以上的導電層構成連接部206,既可以降低電阻,又可以提高連接部206的機械強度。
此外,圖11示出交叉部87的剖面結構的一個例子,在該交叉部87中,藉由對與電晶體的閘極電極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形成的佈線與藉由對與電晶體的源極電極及汲極電極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形成的佈線交叉。
〈輸入裝置10〉
在基板30的基板72一側設置有電極31及電極32。這裡示出電極31包括電極33及橋接式電極34時的例子。如圖11中的交叉部87所示,電極32與電極33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此外,在覆蓋電極32及電極33的絕緣層161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橋接式電極34藉由設置在絕緣層161中的開口與以夾持電極32的方式設置的兩個電極33電連接。
在離基板30的端部近的區域設置有連接部106。連接部106藉由連接層109與FPC50電連接。在圖11所示的結構中示出層疊佈線42的一部分及藉由對與橋接式電極34同一導電膜進行加工而得到的導電層來構成連接部106的例子。
作為連接層109或連接層209,可以使用異方性導電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異方性導電膏(ACP:Anisotropic Conductive Paste)等。
這裡,基板30也可以用於手指或觸控筆等檢測體直接接觸的基板。此時,較佳的是在基板30上設置保護層(陶瓷塗層等)。作為保護層,例如可以使用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釔、釔安定氧化鋯(YSZ)等無機絕緣材料。此外,基板30也可以使用鋼化玻璃。較佳為使用藉由離子交換法或風冷強化法等被施加物理或化學處理,並且其表面被施加壓應力的鋼化玻璃。藉由在鋼化玻璃的一個面設置觸控感測器,將與此相反的面例如設置在電子裝置的最外表面來用作觸摸面,可以減薄設備整體的厚度。
〈各構成要素〉
下面說明上述各構成要素。
觸控面板所包括的基板可以使用具有平坦面的材料。作為提取來自顯示元件的光的一側的基板,使用使該光透過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玻璃、石英、陶瓷、藍寶石以及有機樹脂等的材料。
藉由使用厚度較薄的基板,可以實現觸控面板的輕量化及薄型化。再者,藉由使用其厚度允許其具有撓性的基板,可以實現具有撓性的觸控面板。
作為玻璃,例如可以使用無鹼玻璃、鋇硼矽酸鹽玻璃、鋁硼矽酸鹽玻 璃等。
作為具有撓性以及對可見光具有透過性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如下材料:其厚度允許其具有撓性的玻璃、聚酯樹脂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丙烯腈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聚碳酸酯(PC)樹脂、聚醚碸(PES)樹脂、聚醯胺樹脂、環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氯乙烯樹脂或聚四氟乙烯(PTFE)樹脂等。尤其較佳為使用熱膨脹係數低的材料,例如較佳為使用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以及PET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將有機樹脂浸滲於玻璃纖維中的基板或將無機填料混合到有機樹脂中來降低熱膨脹係數的基板。由於使用這種材料的基板的重量輕,所以使用該基板的觸控面板也可以實現輕量化。
作為不提取發光的一側的基板,也可以不具有透光性,所以除了上面例舉的基板之外還可以使用利用金屬材料或合金材料的金屬基板等。由於金屬材料以及合金材料的熱導電性高,並且容易將熱傳導到基板整體,因此能夠抑制觸控面板的局部溫度上升,所以是較佳的。為了獲得撓性或彎曲性,較佳的是將金屬基板的厚度設定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佳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
對於構成金屬基板的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較佳為使用鋁、銅、鎳、鋁合金或不鏽鋼等金屬的合金等。
此外,也可以使用使導電基板的表面氧化或在其表面上形成絕緣膜等進行過絕緣處理的基板。例如,既可以採用旋塗法或浸漬法等塗佈法、電沉積法、蒸鍍法或濺射法等的方法形成絕緣膜,又可以藉由在氧氛圍下放置或加熱或者採用陽極氧化法等的方法,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氧化膜。
作為具有撓性的基板,使用上述材料的層也可以由層疊保護觸控面板的表面免受損傷等的硬塗層(例如,氮化矽層等)與能夠分散按壓力的材質的層(例如,芳族聚醯胺樹脂層等)等來構成。另外,為了抑制水分等導致的發光元件的使用壽命的降低等,也可以包括低透水性的絕緣膜諸如氮化矽膜或氧氮化矽膜等含有氮和矽的膜或者氮化鋁等含有氮和鋁的膜等。
作為基板也可以使用層疊多個層的基板。特別是,藉由採用具有玻璃層的結構,可以提高對水或氧的阻擋性而提供可靠性高的觸控面板。
例如,可以使用從離發光元件近的一側層疊有玻璃層、黏合層及有機樹脂層的基板。將該玻璃層的厚度設定為2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較佳為2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這種厚度的玻璃層可以同時實現對水或氧的高阻擋性和撓性。此外,將有機樹脂層的厚度設定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較佳為20μm以上且50μm以下。藉由在玻璃層的外側設置這種有機樹脂層,可以抑制玻璃層的破裂或縫裂來提高機械強度。藉由將這種玻璃 材料和有機樹脂的複合材料應用於基板,可以實現可靠性極高的撓性觸控面板。
電晶體包括:用作閘極電極的導電層;半導體層;用作源極電極的導電層;用作汲極電極的導電層;以及用作閘極絕緣層的絕緣層。圖11示出採用底閘極結構電晶體的情況。
注意,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觸控面板所包括的電晶體的結構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以採用交錯型電晶體或反交錯型電晶體。此外,還可以採用頂閘極型或底閘極型的電晶體結構。對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以舉出氧化物半導體、矽、鍺等。
對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材料的結晶性也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使用非晶半導體或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微晶半導體、多晶半導體、單晶半導體或其一部分具有結晶區域的半導體)。當使用具有結晶性的半導體時可以抑制電晶體的特性劣化,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作為用於電晶體的半導體材料,例如可以將14族元素、化合物半導體或氧化物半導體用於半導體層。典型的是,可以使用包含矽的半導體、包含砷化鎵的半導體或包含銦的氧化物半導體等。
尤其較佳的是將氧化物半導體用於電晶體的形成有通道的半導體。尤 其較佳為使用其能帶間隙比矽寬的氧化物半導體。藉由使用能帶間隙比矽寬且載子密度比矽小的半導體材料,可以降低電晶體的關態電流(off-state current),所以是較佳的。
例如,上述氧化物半導體較佳的是至少包含銦(In)或鋅(Zn)。更佳的是,氧化物半導體包含以In-M-Zn類氧化物(M是Al、Ti、Ga、Ge、Y、Zr、Sn、La、Ce或Hf等金屬)表示的氧化物。
尤其作為半導體層,較佳為使用如下氧化物半導體膜:具有多個結晶部,該結晶部的c軸朝向大致垂直於形成有半導體層的表面或半導體層的頂面的方向,並且在相鄰的結晶部間觀察不到晶界。
這種氧化物半導體因為不具有晶界,所以抑制使顯示面板彎曲時的應力導致在氧化物半導體膜中產生裂縫的情況。因此,可以將這種氧化物半導體適用於將其彎曲而使用的撓性觸控面板等。
另外,藉由作為半導體層使用這種氧化物半導體,可以實現一種電特性變動得到抑制且可靠性高的電晶體。
另外,由於其關態電流較低,因此能夠長期間保持經過電晶體而儲存於電容器中的電荷。藉由將這種電晶體用於像素,能夠在保持各顯示區域所顯示的影像的灰階的狀態下,停止驅動電路。其結果是,可以實現功耗 極小的顯示裝置。
或者,較佳的是將矽用於電晶體的形成有通道的半導體。雖然作為矽也可以使用非晶矽,但特別較佳為使用具有結晶性的矽。例如,較佳為使用微晶矽、多晶矽、單晶矽等。尤其是多晶矽與單晶矽相比可以在低溫下形成,且與非晶矽相比具有高場效移動率以及高可靠性。藉由將這種多晶半導體用於像素,可以提高像素的開口率。另外,即便在像素密度極高時,也能夠在與像素相同的基板上形成掃描線驅動電路以及信號線驅動電路,從而能夠減少構成電子裝置的構件數量。
作為可用於電晶體的閘極、源極及汲極、構成觸控面板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導電層的材料,可以使用鋁、鈦、鉻、鎳、銅、釔、鋯、鉬、銀、鉭或鎢等金屬或者以上述金屬為主要成分的合金的單層或疊層。例如,可以舉出包含矽的鋁膜的單層結構、在鈦膜上層疊鋁膜的兩層結構、在鎢膜上層疊鋁膜的兩層結構、在銅-鎂-鋁合金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在鈦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在鎢膜上層疊銅膜的兩層結構、依次層疊鈦膜或氮化鈦膜、鋁膜或銅膜以及鈦膜或氮化鈦膜的三層結構以及依次層疊鉬膜或氮化鉬膜、鋁膜或銅膜以及鉬膜或氮化鉬膜的三層結構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包含氧化銦、氧化錫或氧化鋅的透明導電材料。另外,藉由使用包含錳的銅,可以提高蝕刻時的形狀的控制性,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作為能夠用於構成觸控面板的各種佈線及電極等的導電層的透 光性材料,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氧化鋅、添加鎵的氧化鋅等導電性氧化物或石墨烯。或者,可以使用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或鈦等金屬材料、包含該金屬材料的合金材料。或者,還可以使用該金屬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另外,當使用金屬材料、合金材料(或者它們的氮化物)時,將其形成得薄到具有透光性,即可。此外,可以將上述材料的疊層膜用作導電層。例如,藉由使用銀和鎂的合金與銦錫氧化物的疊層膜等,可以提高導電性,所以是較佳的。
作為可用於各絕緣層、保護層、間隔物等的絕緣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樹脂或環氧樹脂等樹脂、具有矽氧烷鍵的樹脂、無機絕緣材料如氧化矽、氧氮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或氧化鋁等。
另外,發光元件較佳為設置於一對透水性低的絕緣膜之間。由此,能夠抑制水等雜質侵入發光元件,從而能夠抑制裝置的可靠性下降。
作為透水性低的絕緣膜,可以舉出氮化矽膜、氮氧化矽膜等含有氮及矽的膜以及氮化鋁膜等含有氮及鋁的膜等。另外,也可以使用氧化矽膜、氧氮化矽膜以及氧化鋁膜等。
例如,將透水性低的絕緣膜的水蒸氣透過量設定為1×10-5[g/(m2.day)]以下,較佳為1×10-6[g/(m2.day)]以下,更佳為1×10-7[g/(m2.day)]以下, 進一步較佳為1×10-8[g/(m2.day)]以下。
作為各黏合層,可以使用紫外線固化黏合劑等光固化黏合劑、反應固化黏合劑、熱固性黏合劑、厭氧黏合劑等各種固化黏合劑。作為這些黏合劑,可以舉出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酮樹脂、酚醛樹脂、聚醯亞胺樹脂、醯亞胺樹脂、PVC(聚氯乙烯)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等。尤其較佳為使用環氧樹脂等透濕性低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使用兩液混合型樹脂。此外,也可以使用黏合薄片等。
另外,在上述樹脂中也可以包含乾燥劑。例如,可以使用鹼土金屬的氧化物(氧化鈣或氧化鋇等)那樣的藉由化學吸附吸附水分的物質。或者,也可以使用沸石或矽膠等藉由物理吸附來吸附水分的物質。當在樹脂中包含乾燥劑時,能夠抑制水分等雜質侵入功能元件,從而提高顯示面板的可靠性,所以是較佳的。
此外,藉由在上述樹脂中混合折射率高的填料或光散射構件,可以提高發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鈦、氧化鋇、沸石、鋯等。
作為發光元件,可以使用能夠進行自發光的元件,並且在其範疇內包括由電流或電壓控制亮度的元件。例如,可以使用發光二極體(LED)、有機EL元件以及無機EL元件等。
發光元件可以採用頂部發射結構、底部發射結構或雙面發射結構。作為提取光一側的電極使用使可見光透過的導電膜。另外,作為不提取光一側的電極較佳為使用反射可見光的導電膜。
EL層至少包括發光層。作為發光層以外的層,EL層也可以還包括包含電洞注入性高的物質、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電洞阻擋材料、電子傳輸性高的物質、電子注入性高的物質或雙極性的物質(電子傳輸性及電洞傳輸性高的物質)等的層。
EL層可以使用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還可以包含無機化合物。構成EL層的層分別可以藉由蒸鍍法(包括真空蒸鍍法)、轉印法、印刷法、噴墨法、塗佈法等方法形成。
當在陰極與陽極之間施加高於發光元件的臨界電壓的電壓時,電洞從陽極一側注入到EL層中,而電子從陰極一側注入到EL層中。被注入的電子和電洞在EL層中再結合,由此,包含在EL層中的發光物質發光。
當作為發光元件使用白色發光的發光元件時,較佳的是使EL層包含兩種以上的發光物質。例如藉由以使兩個以上的發光物質的各發光成為互補色關係的方式選擇發光物質,可以獲得白色發光。例如,較佳為包含如下發光物質中的兩個以上:各呈現R(紅色)、G(綠色)、B(藍色)、Y(黃色)、O(橙色)等發光的發光物質及呈現包含R、G、B中的兩種以上的顏 色的光譜成分的發光的發光物質。另外,較佳為使用來自發光元件的發光的光譜在可見光區域的波長(例如350nm至750nm)的範圍內具有兩個以上的峰值的發光元件。另外,在黃色的波長範圍中具有峰值的材料的發射光譜較佳是在綠色及紅色的波長範圍具有光譜成分的材料。
更佳的是,EL層較佳為採用疊層結構,該疊層包含發射一種顏色的光的發光材料的發光層與包含發射其他顏色的光的發光材料的發光層。例如,EL層中的多個發光層既可以互相接觸而層疊,又可以隔著分離層層疊。例如,可以在螢光發光層與磷光發光層之間設置分離層。
分離層例如可以用來防止能量從在磷光發光層中生成的磷光材料等的激發態到螢光發光層中的螢光材料等的藉由Dexter機制的移動(尤其是三重態能量移動)。分離層具有幾nm左右的厚度即可。明確而言,為0.1nm以上且20nm以下、1nm以上且10nm以下或1nm以上且5nm以下。分離層包含單體材料(較佳為雙極性的物質)或多個材料(較佳為電洞傳輸性材料及電子傳輸性材料)。
分離層也可以使用與該分離層接觸的發光層所包含的材料來形成。由此,發光元件的製造變得容易,另外,驅動電壓被降低。例如,當磷光發光層由主體材料、輔助材料及磷光材料(客體材料)構成時,分離層也可以由該主體材料及輔助材料形成。換言之,在上述結構中,分離層具有不包含磷光材料的區域,磷光發光層具有包含磷光材料的區域。由此,可以 根據磷光材料的有無分別蒸鍍分離層及磷光發光層。另外,藉由採用這種結構,可以在同一處理室中形成分離層及磷光發光層。由此,可以降低製造成本。
作為使可見光透過的導電膜,例如可以使用氧化銦、銦錫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銦鋅氧化物、氧化鋅、添加有鎵的氧化鋅等形成。另外,也可以藉由將金、銀、鉑、鎂、鎳、鎢、鉻、鉬、鐵、鈷、銅、鈀或鈦等金屬材料、包含這些金屬材料的合金或這些金屬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鈦)等形成得薄到具有透光性來使用。此外,可以使用上述材料的疊層膜作為導電層。例如,當使用銀和鎂的合金與ITO的疊層膜等時,可以提高導電性,所以是較佳的。另外,也可以使用石墨烯等。
作為反射可見光的導電膜,例如可以使用鋁、金、鉑、銀、鎳、鎢、鉻、鉬、鐵、鈷、銅或鈀等金屬材料或包含這些金屬材料的合金。另外,也可以在上述金屬材料或合金中添加有鑭、釹或鍺等。此外,反射可見光的導電膜可以使用鋁和鈦的合金、鋁和鎳的合金、鋁和釹的合金等包含鋁的合金(鋁合金)以及銀和銅的合金、銀和鈀和銅的合金、銀和鎂的合金等包含銀的合金來形成。包含銀和銅的合金具有高耐熱性,所以是較佳的。並且,藉由以與鋁合金膜接觸的方式層疊金屬膜或金屬氧化物膜,可以抑制鋁合金膜的氧化。作為該金屬膜、該金屬氧化物膜的材料,可以舉出鈦、氧化鈦等。另外,也可以層疊上述使可見光透過的導電膜與由金屬材料構成的膜。例如,可以使用銀與ITO的疊層膜、銀和鎂的合金與ITO的疊層 膜等。
各電極可以藉由利用蒸鍍法或濺射法形成。除此之外,也可以藉由利用噴墨法等噴出法、網版印刷法等印刷法、或者鍍法形成。
另外,發光元件既可以是包括一個EL層的單元件,又可以是隔著電荷產生層層疊有多個EL層的串聯元件。
以上是各構成要素的說明。
〈剖面結構實例的變形實例1〉
圖12示出其一部分的結構與圖11不同的觸控面板100的剖面結構實例。另外,下面省略與上述重複的部分的說明,只說明不同之處。
在圖12中,用作電晶體201及電晶體202的第二閘極的導電層設置在絕緣層213與絕緣層214之間。藉由採用上述結構,與圖11所示的結構相比,可以進一步降低施加到第二閘極的電壓,所以是較佳的。
此外,示出圖12所示的顯示元件204利用分別塗布方式形成時的例子。明確而言,在每個不同顏色的像素中形成有發射不同顏色的光的EL層222。在顯示元件204的發光區域的外側包括EL層222的端部被第二電極223覆蓋的區域。例如可以利用使用金屬遮罩的蒸鍍法、印刷法、噴墨法等 形成EL層222。
圖12示出不設置圖11所示的光學調整層224及彩色層231的例子。
注意,這裡所示的電晶體的結構、顯示元件204的結構等可以替換成圖11以及以下所示的各剖面結構的電晶體或顯示元件等的結構。
以上是剖面結構實例的變形實例1的說明。
以下,參照圖式對其一部分的結構與上述剖面結構實例1不同的例子進行說明。另外,下面省略與上述重複的部分的說明,只說明不同之處。
[剖面結構實例2]
圖13所示的觸控面板包括基板111及基板112。基板111與基板72由黏合層152黏合,基板111與基板112由黏合層153黏合。
電極32、佈線42等形成在基板111上。電極31、佈線41(未圖示)等形成在基板112上。在圖13中,採用在基板111上設置FPC50的結構,在未圖示的區域基板112也同樣地連接於FPC。
由此,當在輸入裝置10的結構中使用兩個基板時,較佳的是作為基板111及基板112使用相等於或薄於基板71及基板72的基板。尤其是,較佳 的是作為基板111及基板112使用撓性材料。由此,可以減薄觸控面板100的厚度。
如圖13所示,可以在基板112上隔著黏合層154設置保護基板130。保護基板130的與基板112相反一側的面用作觸摸面。作為保護基板130的材料可以援用上述基板30的記載。
[剖面結構實例3]
圖14所示的觸控面板包括基板113。基板113與基板72由黏合層152黏合。
在基板113的一個面設置有電極32、佈線42等。在基板113的另一個面設置有電極31、佈線41等。就是說,具有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及佈線設置在基板113的表面及背面的結構。
在圖14中示出佈線42的一部分露出的連接部106a藉由連接層109a與FPC50a電連接,佈線41的一部分露出的連接部106b藉由連接層109b與FPC50b電連接。注意,連接部106a與連接部106b在被俯視時既可以彼此重疊又可以以彼此不重疊的方式錯開地配置。
[剖面結構實例4]
圖15所示的觸控面板在基板72的與基板71一側相反一側的面設置有 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明確而言,在基板72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覆蓋橋接式電極34的一部分的絕緣層161,在絕緣層161上設置有電極32、電極33、佈線41(未圖示)、佈線42等。
如圖15所示,保護基板130與基板72也可以由黏合層152黏合。
藉由採用上述結構,由於輸入裝置10及顯示面板70共用基板72,所以可以使觸控面板的厚度極薄。
〈剖面結構實例的變形實例2〉
圖16示出組合圖15所示的觸控感測器的結構與將圖12所示的利用分別塗布方式形成的發光元件用於顯示元件204的觸控面板的結構時的例子。圖16示出不設置遮光層232時的例子。
[剖面結構實例5]
圖17所示的觸控面板在基板72的基板71一側的面設置有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明確而言,在基板72上設置有電極32、電極33、佈線41(未圖示)、佈線42等、覆蓋它們的絕緣層161,在絕緣層161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等。
覆蓋上述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地設置有絕緣層233。再者,在絕緣層233上設置有彩色層231、遮光層232等。
藉由採用上述結構,由於輸入裝置10及顯示面板70可以共用基板72,而且還可以將基板72的一面用作觸摸面,所以可以進一步減薄觸控面板100的厚度。
〈剖面結構實例的變形實例3〉
圖18示出圖17所示的觸控面板的變形實例。
圖18所示的觸控面板具有基板91、黏合層92、基板93及絕緣層94的疊層結構而代替基板71。此外,具有基板191、黏合層192、基板193、及絕緣層194的疊層結構而代替基板72。
絕緣層94及絕緣層194可以使用水或氫等雜質不容易擴散的材料。藉由採用這種結構,即便作為基板91、基板93、基板191及基板193使用具有透濕性的材料,也可以有效地抑制雜質從外部擴散到顯示元件204或各電晶體中,從而能夠實現可靠性高的觸控面板。
基板93及基板193可以使用具有撓性的樹脂等材料。基板91及基板191較佳為使用具有撓性的薄膜等。藉由對這些基板使用具有撓性的材料,可以實現能夠彎曲的觸控面板。
[剖面結構實例6]
圖19所示的觸控面板在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與基板72之間設置有遮光層232。明確而言,在基板72上設置有遮光層232,以覆蓋遮光層232的方式設置有絕緣層234。在絕緣層234上設置有電極32、電極33、佈線41(未圖示)、佈線42、覆蓋它們的絕緣層161,在絕緣層161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等。此外,在橋接式電極34及絕緣層161上設置有絕緣層233,在絕緣層233上設置有彩色層231。
絕緣層233及絕緣層234用作平坦化膜。此外,如果不需要,則可以不設置絕緣層233、絕緣層234。
藉由採用上述結構,可以使用設置在比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更靠近可見一側的遮光層232防止看到該電極等。因此,可以實現厚度薄且可見度提高了的觸控面板。
〈剖面結構實例的變形實例4〉
圖20示出圖19所示的觸控面板的變形實例。
圖20所示的觸控面板具有基板91、黏合層92及絕緣層94的疊層結構而代替基板71。此外,具有基板191、黏合層192及絕緣層194的疊層結構而代替基板72。
藉由對基板91及基板191使用具有撓性的材料,可以實現能夠彎曲的 觸控面板。
[剖面結構實例7]
圖21是作為顯示面板70應用液晶顯示裝置時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結構實例。圖21所示的觸控面板作為顯示元件208應用液晶元件。此外,觸控面板包括偏光板131、偏光板132及背光133。
這裡,示出作為顯示元件208應用使用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邊緣場切換)模式的液晶元件的例子。顯示元件208包括電極252、電極251、液晶253。電極251隔著絕緣層254設置在電極252上,並具有梳狀或設置有狹縫的形狀。
覆蓋彩色層231及遮光層232地設置有保護層255。保護層255可以用來抑制包含在彩色層231及遮光層232中的顏料等擴散到液晶253。
也可以在保護層255、絕緣層254及電極251等的接觸於液晶253的面設置有用來控制液晶253的配向的配向膜。
在圖21中,偏光板131由黏合層157與基板71黏合。背光133由黏合層158與偏光板131黏合。偏光板132位於基板72與基板30之間。偏光板132由黏合層155與基板72黏合,且由黏合層156與基板30(明確而言,基板30上的絕緣層161的一部分)黏合。
另外,在前面的說明中示出應用FFS模式的液晶元件,除此以外還可以使用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模式、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內切換)模式、ASM(Axially Symmetric aligned Micro-cell:軸對稱排列微單元)模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學補償彎曲)模式、FLC(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鐵電性液晶)模式、以及AFLC(Anti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反鐵電性液晶)模式等。
作為液晶可以使用熱致液晶、低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鐵電液晶、反鐵電液晶、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等。此外,當使用呈現藍相的液晶時,由於不需要使用配向膜,並且可以獲得廣視角,所以是較佳的。
作為液晶元件可以應用透射型液晶元件、半透射型液晶元件、反射型液晶元件等。此外,當要實現半透射型液晶元件或反射型液晶元件時,將像素電極的一部分用作反射電極即可。
[剖面結構實例8]
圖22是作為顯示面板70應用液晶顯示裝置時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結構實例。在圖22所示的觸控面板中偏光板132配置在比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更靠近可見一側。明確而言,形成有電極31、電極32等的基板114由 黏合層152與基板72黏合,偏光板132由黏合層155與基板114黏合。由黏合層156與偏光板132黏合的保護基板130設置在比偏光板132更靠近可見一側。
當基板114使用具有撓性的薄膜等時,可以減薄觸控面板的厚度,所以是較佳的。
[剖面結構實例9]
圖23是作為顯示面板應用液晶顯示裝置時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結構實例。圖23所示的觸控面板示出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形成在基板72的基板71一側的面的例子。明確而言,在基板72上設置有電極32、電極33、佈線41(未圖示)、佈線42等、覆蓋它們的絕緣層161,在絕緣層161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等。覆蓋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地設置有絕緣層233。再者,在絕緣層233上設置有彩色層231、遮光層232等。
對與基板72相反一側的面使用黏合層155黏合偏光板132。此外,對偏光板132使用黏合層156黏合保護基板130。
藉由採用上述結構,由於輸入裝置及顯示面板可以共用基板,而且還可以將基板72的一面用作觸摸面,所以可以進一步減薄觸控面板的厚度。
[剖面結構實例10]
圖24是作為顯示面板應用液晶顯示裝置時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結構實例。圖24所示的觸控面板示出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等設置在基板72的與基板71一側的面相反一側的面的例子。明確而言,在基板72的與設置有彩色層231等的面相反一側的面上設置有橋接式電極34、覆蓋橋接式電極34的一部分的絕緣層161,在絕緣層161上設置有電極31、電極32、佈線41(未圖示)、佈線42等。此外,在基板72上使用黏合層152貼合有偏光板132,在偏光板132上使用黏合層156貼合有保護基板130。
以上是剖面結構實例的說明。
注意,在此,雖然作為顯示元件示出使用發光元件或液晶元件時的例子,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不侷限於此。
例如,可以使用包括使用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微機電系統)元件或電子發射元件的顯示元件的顯示裝置。作為使用MEMS的顯示元件,可以舉出快門方式的MEMS顯示元件、光干涉方式的MEMS顯示元件等。作為電子發射元件也可以使用碳奈米管。此外,也可以使用電子紙。作為電子紙,可以使用應用微囊方式、電泳方式、電潤濕方式、電子粉流體(日本的註冊商標)方式等的元件。
[In-Cell型觸控面板的結構實例]
在前面的說明中,示出將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形成在與設置有顯示 元件等的基板不同的基板上的情況,但是也可以採用在設置有顯示元件等的基板上設置構成觸控感測器的一對電極中的一個或兩個的結構。
下面,對在具有多個像素的表示部中安裝了觸控感測器的觸控面板的結構實例進行說明。這裡,示出作為設置於像素中的顯示元件使用液晶元件的例子。
圖25A是設置於本結構實例所示出的觸控面板的顯示部中的像素電路的一部分中的等效電路圖。
一個像素至少包括電晶體3503和液晶元件3504。另外,電晶體3503的閘極與佈線3501電連接,電晶體3503的源極和汲極中的一個與佈線3502電連接。
像素電路包括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佈線(例如,佈線3510_1、佈線3510_2)以及在Y方向上延伸的多個佈線(例如,佈線3511),上述多個佈線以彼此交叉的方式設置,並且在其間形成電容。
另外,在設置於像素電路中的像素中,一部分相鄰的多個像素中的分別設置於每個像素的液晶元件的一個電極彼此電連接而形成一個區塊。該區塊分為兩種,亦即島狀區塊(例如,區塊3515_1、區塊3515_2)和在Y方向上延伸的線狀區塊(例如,區塊3516)。注意,雖然圖25A及圖25B 只示出像素電路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這些兩種區塊在X方向及Y方向上被反復配置。
在X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0_1(或佈線3510_2)與島狀區塊3515_1(或區塊3515_2)電連接。注意,雖然未圖示,但是在X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0_1藉由線狀區塊使沿著X方向上不連續地配置的多個島狀區塊3515_1電連接。另外,在Y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1與線狀區塊3516電連接。
圖25B是示出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佈線3510與在Y方向上延伸的多個佈線3511的連接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可以對在X方向上延伸的各佈線3510輸入輸入電壓或共用電位。另外,可以對在Y方向上延伸的各佈線3511輸入接地電位或者可以使佈線3511與檢測電路電連接。
下面,參照圖26A及圖26B對上述觸控面板的工作進行說明。
這裡,將一個圖框期間分為寫入期間和檢測期間。寫入期間是對像素進行影像資料寫入的期間,佈線3510(也稱為閘極線)被依次選擇。另一方面,檢測期間是利用觸控感測器進行感測的期間,在X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0被依次選擇並被輸入輸入電壓。
圖26A是寫入期間中的等效電路圖。在寫入期間中,在X方向上延伸 的佈線3510與在Y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1都被輸入共用電位。
圖26B是檢測期間的某個時間的等效電路圖。在檢測期間中,在Y方向上延伸的各佈線3511與檢測電路電連接。另外,在X方向上延伸的佈線3510中的被選擇的佈線被輸入輸入電壓,其他的佈線被輸入共用電位。
這裡所示的驅動方法除了可以應用於In-Cell方式以外還可以應用於上述所示的觸控面板,並且可以與上述驅動方法實例所示的方法組合而使用。
像這樣,較佳的是分別設置影像寫入期間以及利用觸控感測器進行感測的期間。由此可以抑制因像素寫入時的噪音引起的觸控感測器的靈敏度降低。
[製造方法實例]
在此,對具有撓性的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在此,為了方便起見,將包括像素或電路的結構、包括濾色片等光學構件的結構、包括構成觸控感測器的電極或佈線的結構等稱為元件層。元件層例如包括顯示元件,除了顯示元件以外還可以具備與顯示元件電連接的佈線、用於像素或電路的電晶體等元件。
在此,將具備形成有元件層的絕緣表面的支撐體(例如,圖20中的基 板91或者基板191)稱為基板。
作為在具備絕緣表面的撓性基板上形成元件層的方法,可以舉出:在基板上直接形成元件層的方法;以及在具有剛性的支撐基材上形成元件層後,將元件層從支撐基材剝離並將元件層轉置於基板的方法。
當構成基板的材料對元件層的形成製程中的加熱具有耐熱性時,若在基板上直接形成元件層,則可使製程簡化,所以是較佳的。此時,若在將基板固定於支撐基材的狀態下形成元件層,則可使裝置內及裝置之間的搬運變得容易,所以是較佳的。
另外,當採用在將元件層形成在支撐基材上後將其轉置於基板的方法時,首先在支撐基材上層疊剝離層和絕緣層,在該絕緣層上形成元件層。接著,將元件層從支撐基材剝離並轉置於基板。此時,只要選擇在支撐基材與剝離層的介面、剝離層與絕緣層的介面或剝離層中產生剝離的材料即可。
例如,較佳的是,作為剝離層使用包含鎢等高熔點金屬材料的層與包含該金屬材料的氧化物的層的疊層,作為剝離層上的絕緣層使用層疊多個氮化矽層、氧氮化矽層、氮氧化矽層的層。當使用高熔點金屬材料時,可以提高元件層的形成製程的彈性,所以是較佳的。
可以藉由施加機械力量、對剝離層進行蝕刻或者使液體滴落到剝離介面的一部分並使其滲透整個剝離介面等來進行剝離。或者,也可以利用熱膨脹係數的差異對剝離介面進行加熱來進行剝離。
另外,當能夠在支撐基材與絕緣層的介面進行剝離時,可以不設置剝離層。例如,也可以作為支撐基材使用玻璃,作為絕緣層使用聚醯亞胺等有機樹脂,使用雷射等對有機樹脂的一部分局部性地進行加熱來形成剝離的起點,由此在玻璃與絕緣層的介面進行剝離。或者,也可以在支撐基材與由有機樹脂構成的絕緣層之間設置金屬層,藉由使電流流過該金屬層對該金屬層進行加熱,由此在該金屬層與絕緣層的介面進行剝離。或者,也可以在支撐基材與由有機樹脂構成的絕緣層之間設置使用吸收光的材料(金屬、半導體、絕緣體等)的層,藉由對該層照射雷射等的光而進行局部性的加熱,由此形成剝離的起點。在這裡所示出的方法中,可以將由有機樹脂構成的絕緣層用作基板。
作為具有撓性的基板,例如可以舉出如下材料:聚酯樹脂諸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丙烯腈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聚碳酸酯(PC)樹脂、聚醚碸(PES)樹脂、聚醯胺樹脂、環烯烴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或聚氯乙烯樹脂等。尤其較佳為使用熱膨脹係數低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熱膨脹係數為30×10-6/K以下的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PET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將樹脂浸滲於纖維體中的基板(也稱為預浸料)或將無 機填料混合到有機樹脂中來降低熱膨脹係數的基板。
當上述材料中含有纖維體時,作為纖維體使用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的高強度纖維。明確而言,高強度纖維是指拉伸彈性模量或楊氏模量高的纖維。其典型例子為聚乙烯醇類纖維、聚酯類纖維、聚醯胺類纖維、聚乙烯類纖維、芳族聚醯胺類纖維、聚對苯撐苯并雙 唑纖維、玻璃纖維或碳纖維。作為玻璃纖維可以舉出使用E玻璃、S玻璃、D玻璃、Q玻璃等的玻璃纖維。將上述纖維體以織布或不織布的狀態使用,並且,也可以使用在該纖維體中浸滲樹脂並使該樹脂固化而成的結構體作為撓性基板。藉由作為具有撓性的基板使用由纖維體和樹脂構成的結構體,可以提高耐彎曲或局部擠壓所引起的破損的可靠性,所以是較佳的。
或者,可以將薄得足以具有撓性的玻璃、金屬等用於基板。或者,可以使用貼合玻璃與樹脂材料的複合材料。
例如,在圖20的結構中,在第一支撐基材上依次形成第一剝離層、絕緣層94後,形成這些層的上方的結構物。除此之外,在第二支撐基材上依次形成第二剝離層、絕緣層194後,形成這些層的上方的結構物。接著,將第一支撐基材與第二支撐基材由黏合層151貼合。然後,在第二剝離層與絕緣層194的介面進行剝離而去除第二支撐基材及第二剝離層,並將絕緣層194與基板191使用黏合層192貼合。另外,在第一剝離層與絕緣層94的介面進行剝離而去除第一支撐基材及第一剝離層,並將絕緣層94與基 板91使用黏合層92貼合。注意,剝離及貼合從哪一側開始都可以。
以上是撓性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的說明。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中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及照明設備。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可以製造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可以製造具有曲面且可靠性高的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另外,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可以製造具有撓性且可靠性高的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此外,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輸入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可以製造觸控感測器的檢出靈敏度得到提高的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
作為電子裝置,例如可以舉出:電視機(也稱為電視或電視接收機);用於電腦等的監視器;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框;行動電話機(也稱為行動電話、行動電話裝置);可攜式遊戲機;可攜式資訊終端;音頻再 生裝置;彈珠機等大型遊戲機等。
此外,當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具有撓性時,也可以將該電子裝置或照明設備沿著房屋及高樓的內壁或外壁、汽車的內部裝飾或外部裝飾的曲面組裝。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可以包括二次電池,較佳的是,藉由非接觸電力傳送對二次電池充電。
作為二次電池,例如,可以舉出利用凝膠狀電解質的鋰聚合物電池(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等鋰離子二次電池、鎳氫電池、鎳鎘電池、有機自由基電池、鉛蓄電池、空氣二次電池、鎳鋅電池、銀鋅電池等。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可以包括天線。藉由由天線接收信號,可以在顯示部上顯示影像或資訊等。另外,在電子裝置包括二次電池時,可以將天線用於非接觸電力傳送。
圖27A、圖27B、圖27C1、圖27C2、圖27D及圖27E示出具有彎曲的顯示部7000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顯示部7000的顯示面是彎曲的,能夠沿著彎曲的顯示面進行顯示。顯示部7000也可以具有撓性。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等,可以 製造顯示部7000。藉由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能夠提供一種具備彎曲的顯示部且可靠性高的電子裝置。
圖27A示出行動電話機的一個例子。行動電話機7100包括外殼7101、顯示部7000、操作按鈕7103、外部連接埠7104、揚聲器7105、麥克風7106等。
圖27A所示的行動電話機7100在顯示部7000中具備觸控感測器。藉由用手指或觸控筆等觸摸顯示部7000可以進行打電話或輸入文字等所有操作。
此外,藉由操作按鈕7103的操作,可以進行電源的ON、OFF工作或切換顯示在顯示部7000的影像的種類。例如,可以將電子郵件的編寫畫面切換為主功能表畫面。
圖27B示出電視機的一個例子。在電視機7200中,在外殼7201中組裝有顯示部7000。在此示出利用支架7203支撐外殼7201的結構。
可以藉由利用外殼7201所具備的操作開關、另外提供的遙控器7211進行圖27B所示的電視機7200的操作。另外,也可以在顯示部7000中具備觸控感測器,藉由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000可以進行顯示部7000的操作。也可以在遙控器7211中具備顯示從該遙控器7211輸出的資料的顯示 部。藉由利用遙控器7211所具備的操作鍵或觸控面板,可以進行頻道及音量的操作,並可以對顯示在顯示部7000上的影像進行操作。
另外,電視機7200採用具備接收機及數據機等的結構。可以藉由利用接收機接收一般的電視廣播。再者,藉由數據機將電視機7200連接到有線或無線方式的通信網路,從而進行單向(從發送者到接收者)或雙向(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或接收者之間等)的資訊通信。
圖27C1、圖27C2、圖27D及圖27E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各可攜式資訊終端包括外殼7301及顯示部7000。並且,也可以包括操作按鈕、外部連接埠、揚聲器、麥克風、天線或電池等。顯示部7000具備觸控感測器。藉由用手指或觸控筆等觸摸顯示部7000可以進行可攜式資訊終端的操作。
圖27C1是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的透視圖,圖27C2是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的俯視圖。圖27D是可攜式資訊終端7310的透視圖。圖27E是可攜式資訊終端7320的透視圖。
本實施方式所例示出的可攜式資訊終端例如具有選自電話機、電子筆記本和資訊閱讀裝置等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功能。明確而言,可以將該可攜式資訊終端用作智慧手機。本實施方式所例示出的可攜式資訊終端例如可以執行行動電話、電子郵件、文章的閱讀及編寫、音樂播放、網路通訊、 電腦遊戲等各種應用程式。
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7310及7320可以將文字或影像資訊顯示在其多個面上。例如,如圖27C1、圖27D所示,可以將三個操作按鈕7302顯示在一個面上,而將由矩形表示的資訊7303顯示在另一個面上。圖27C1及圖27C2示出在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上表面顯示資訊的例子,而圖27D示出在可攜式資訊終端的側面顯示資訊的例子。另外,也可以在三個面以上顯示資訊,圖27E示出在不同的面分別顯示資訊7304、資訊7305及資訊7306的例子。
此外,作為資訊的例子,可以舉出提示收到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網路服務)的通知、電子郵件或電話等的顯示;電子郵件等的標題或發送者姓名;日期;時間;電量;以及天線接收強度等。或者,也可以在顯示資訊的位置顯示操作按鈕或圖示等而代替資訊。
例如,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的使用者能夠在將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放在上衣口袋裡的狀態下確認其顯示(這裡是資訊7303)。
明確而言,將打來電話的人的電話號碼或姓名等顯示在能夠從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的上方看到這些資訊的位置。使用者可以確認到該顯示而無需從口袋裡拿出可攜式資訊終端7300,由此能夠判斷是否接電話。
圖27F至圖27H示出具有彎曲發光部的照明設備的例子。
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等製造圖27F至圖27H所示的各照明設備所具有的發光部。藉由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具有彎曲發光部的高可靠性的照明設備。
圖27F所示的照明設備7400具備具有波狀發光面的發光部7402。因此,提供設計性高的照明設備。
圖27G所示的照明設備7410所具備的發光部7412採用對稱地配置彎曲為凸狀的兩個發光部的結構。因此,可以以照明設備7410為中心全方位地進行照射。
圖27H所示的照明設備7420具備彎曲為凹狀的發光部7422。因此,因為將來自發光部7422的發光聚集到照明設備7420的前面,所以適合應用於照亮特定的範圍的情況。藉由採用這樣結構,可以發揮不容易產生影子的效果。
此外,照明設備7400、照明設備7410及照明設備7420所具備的各發光部也可以具有撓性。也可以採用使用可塑性構件或可動框架等構件固定發光部並按照用途能夠隨意使發光部的發光面彎曲的結構。
照明設備7400、照明設備7410及照明設備7420都包括具備操作開關7403的底座7401以及由底座7401支撐的發光部。
雖然在此例示了由底座支撐發光部的照明設備,但是也可以以將具備發光部的外殼固定或吊在天花板上的方式使用照明設備。由於能夠在使發光面彎曲的狀態下使用照明設備,因此能夠使發光面以凹狀彎曲而照亮特定區域或者使發光面以凸狀彎曲而照亮整個房間。
圖28A1、圖28A2、圖28B至圖281示出具備撓性顯示部7001的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例子。
藉由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等,可以製造顯示部7001。例如,可以使用能夠以0.01mm以上且150mm以下的曲率半徑彎曲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等。另外,顯示部7001可以具備觸控感測器,藉由用手指等觸摸顯示部7001可以進行可攜式資訊終端的操作。藉由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種具有撓性的顯示部且可靠性高的電子裝置。
圖28A1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的透視圖,圖28A2是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的側面圖。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包括外殼7501、顯示部7001、取出構件7502及操作按鈕7503等。
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在外殼7501內包括捲成捲筒狀的撓性顯示部7001。
此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能夠由內置的控制部接收影像信號,且能夠將所接收的影像顯示於顯示部7001。另外,電池內置於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此外,也可以採用外殼7501具備連接連接器的端子部而以有線的方式從外部直接供應影像信號或電力的結構。
此外,可以由操作按鈕7503進行電源的ON、OFF工作或顯示的影像的切換等。圖28A1、圖28A2及圖28B示出在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的側面配置操作按鈕7503的例子,但是不侷限於此,也可以在與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的顯示面(正面)相同的面或背面配置操作按鈕7503。
圖28B示出處於使用取出構件7502取出顯示部7001的狀態下的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在此狀態下,可以在顯示部7001上顯示影像。另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也可以以使顯示部7001的一部分捲成捲筒狀的圖28A1所示的狀態以及使用取出構件7502取出顯示部7001的圖28B所示的狀態進行不同的顯示。例如,藉由在圖28A1的狀態下使顯示部7001的捲成捲筒狀的部分成為非顯示狀態,可以降低可攜式資訊終端7500的功耗。
另外,可以在顯示部7001的側部設置用來加固的框,以便在取出顯示部7001時該顯示部7001的顯示面被固定為平面狀。
此外,除了該結構以外,也可以採用在外殼中設置揚聲器並使用與影像信號同時接收的音訊信號輸出聲音的結構。
圖28C至圖28E示出能夠折疊的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圖28C示出展開狀態的可攜式資訊終端7600,圖28D示出從展開狀態和折疊狀態中的一個狀態變為另一個狀態的中途狀態的可攜式資訊終端7600,圖28E示出折疊狀態的可攜式資訊終端7600。可攜式資訊終端7600在折疊狀態下可攜性好,在展開狀態下因為具有無縫拼接的較大的顯示區域所以顯示一覽性強。
由鉸鏈7602連接的三個外殼7601支撐顯示部7001。藉由利用鉸鏈7602在兩個外殼7601之間折疊,可以將可攜式資訊終端7600從展開狀態可逆性地變為折疊狀態。
圖28F及圖28G示出能夠折疊的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圖28F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7650的以使顯示部7001位於內側的方式折疊的狀態,圖28G示出可攜式資訊終端7650的以使顯示部7001位於外側的方式折疊的狀態。可攜式資訊終端7650包括顯示部7001及非顯示部7651。在不使用可攜式資訊終端7650時,藉由以使顯示部7001位於內側的方式折疊,能夠抑制顯示部7001被弄髒或受損傷。
圖28H示出具有撓性的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包括外殼7701及顯示部7001。此外,還可以包括被用作輸入單元的按鈕7703a及7703b、被用作音訊輸出單元的揚聲器7704a及7704b、外部連接埠7705及麥克風7706等。另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可以組裝有具有撓性的電池7709。電池7709也可以例如與顯示部7001重疊。
外殼7701、顯示部7001及電池7709具有撓性。因此,可以容易使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彎曲為所希望的形狀,或者使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扭曲。例如,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也可以以使顯示部7001位於內側或外側的方式折疊而使用。或者,也可以在將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捲成捲筒狀的狀態下使用。如此,由於能夠將外殼7701及顯示部7001自由變形,所以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具有即使掉落或被施加非意圖的外力也不容易破損的優點。
另外,由於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重量輕,所以可以在各種情況下方便地使用可攜式資訊終端7700,比如用夾子等夾住外殼7701的上部而懸吊著使用或者將外殼7701用磁鐵等固定於牆壁上等使用。
圖28I示出手錶型可攜式資訊終端的一個例子。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包括錶帶7801、顯示部7001、輸入輸出端子7802及操作按鈕7803等。錶帶7801具有外殼的功能。另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可以組裝有具有撓性的電池7805。電池7805也可以例如與顯示部7001及錶帶7801重疊。
錶帶7801、顯示部7001及電池7805具有撓性。因此,可以容易使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彎曲為所希望的形狀。
操作按鈕7803除了時間設定之外還可以具有電源開關、無線通訊的開關、靜音模式的開啟及關閉、省電模式的開啟及關閉等各種功能。例如,藉由利用組裝在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中的作業系統,還可以自由設定操作按鈕7803的功能。
另外,藉由用手指等觸摸顯示於顯示部7001的圖示7804,可以啟動應用程式。
另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可以進行被通信標準化的近距離無線通訊。例如,藉由與可進行無線通訊的耳麥相互通信,可以進行免提通話。
此外,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也可以包括輸入輸出端子7802。當包括輸入輸出端子7802時,可攜式資訊終端7800可以藉由連接器直接與其他資訊終端進行資料的交換。另外,也可以藉由輸入輸出端子7802進行充電。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例示出的可攜式資訊終端的充電工作也可以利用非接觸電力傳送進行,而不藉由輸入輸出端子7802。
圖29A示出汽車9700的外觀。圖29B示出汽車9700的駕駛座位。汽 車9700包括車體9701、車輪9702、儀表板9703、燈9704等。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可以用於汽車9700的顯示部等。例如,可以在圖29B所示的顯示部9710至顯示部9715中設置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顯示部9710和顯示部9711是設置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藉由使用透光性導電材料來製造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中的電極,可以使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成為能看到對面的所謂的透視式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透視式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即使在駕駛汽車9700時也不會成為視野的障礙。因此,可以將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設置在汽車9700的擋風玻璃上。另外,當在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中設置用來驅動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的電晶體等時,較佳為採用使用有機半導體材料的有機電晶體、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等具有透光性的電晶體。
顯示部9712是設置在立柱部分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例如,藉由將來自設置在車體的成像單元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部9712,可以補充被立柱遮擋的視野。顯示部9713是設置在儀表板部分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例如,藉由將來自設置在車體的成像單元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部9713,可以補充被儀表板遮擋的視野。也就是說,藉由顯示來自設置在汽車外側的成像單元的影像,可以補充死角,從而提高安全性。另外,藉由顯示補充看不到的部分的影像,可以更自然、舒適地確認安全。
圖29C示出採用長座椅作為駕駛座位及副駕駛座位的汽車室內。顯示部9721是設置在車門部分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例如,藉由將來自設置在車體的成像單元的影像顯示在顯示部9721,可以補充被車門遮擋的視野。另外,顯示部9722是設置在方向盤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顯示部9723是設置在長座椅的中央部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另外,藉由將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設置在被坐面或靠背部分,也可以將該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用作以該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為發熱源的座椅取暖器。
顯示部9714、顯示部9715或顯示部9722可以提供導航資訊、速度表、轉速計、行駛距離、加油量、排檔狀態、空調的設定以及其他各種資訊。另外,使用者可以適當地改變顯示部所顯示的顯示內容及佈局等。另外,顯示部9710至顯示部9713、顯示部9721及顯示部9723也可以顯示上述資訊。顯示部9710至顯示部9715、顯示部9721至顯示部9723還可以被用作照明設備。此外,顯示部9710至顯示部9715、顯示部9721至顯示部9723還可以被用作加熱裝置。
使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的顯示部可以為平面。在此情況下,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也可以不具有曲面或撓性。
圖29D所示的可攜式遊戲機包括外殼901、外殼902、顯示部903、顯示部904、麥克風905、揚聲器906、操作鍵907以及觸控筆908等。
圖29D所示的可攜式遊戲機包括兩個顯示部(顯示部903及顯示部904)。另外,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所包括的顯示部的數量不侷限於兩個,也可以為一個或三個以上。當電子裝置包括多個顯示部時,至少一個顯示部包括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即可。
圖29E示出筆記本式個人電腦,該筆記本式個人電腦包括外殼921、顯示部922、鍵盤923、指向裝置924等。
可以對顯示部922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圖30A示出照相機8000的外觀。照相機8000包括外殼8001、顯示部8002、操作按鈕8003、快門按鈕8004以及連接部8005等。另外,照相機8000也可以安裝鏡頭8006。
連接部8005包括電極,除了後面說明的取景器8100以外,還可以與閃光燈裝置等連接。
在此照相機8000包括能夠從外殼8001拆卸下鏡頭8006而交換的結構,鏡頭8006及外殼8001也可以被形成為一體。
藉由按下快門按鈕8004,可以進行攝像。另外,顯示部8002被用作觸控面板,也可以藉由觸摸顯示部8002進行攝像。
可以對顯示部8002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圖30B示出照相機8000安裝有取景器8100時的例子。
取景器8100包括外殼8101、顯示部8102以及按鈕8103等。
外殼8101包括嵌合到照相機8000的連接部8005的連接部,可以將取景器8100安裝到照相機8000。另外,該連接部包括電極,可以將從照相機8000經過該電極接收的影像等顯示到顯示部8102上。
按鈕8103被用作電源按鈕。藉由利用按鈕8103,可以切換顯示部8102的顯示或非顯示。
可以對顯示部8102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另外,在圖30A和圖30B中,照相機8000與取景器8100是分開且可拆卸的電子裝置,但是也可以在照相機8000的外殼8001中內置有具備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的取景器。
圖30C示出頭戴顯示器8200的外觀。
頭戴顯示器8200包括安裝部8201、透鏡8202、主體8203、顯示部8204以及電纜8205等。另外,在安裝部8201中內置有電池8206。
藉由電纜8205,將電力從電池8206供應到主體8203。主體8203具備無線接收器等,能夠將所接受的影像資料等的影像資訊顯示到顯示部8204上。另外,藉由利用設置在主體8203中的相機捕捉使用者的眼球及眼臉的動作,並根據該資訊算出使用者的視點的座標,可以利用使用者的視點作為輸入方法。
另外,也可以對安裝部8201的被使用者接觸的位置設置多個電極。主體8203也可以具有藉由檢測出根據使用者的眼球的動作而流過電極的電流,可以識別使用者的視點的功能。此外,主體8203可以具有藉由檢測出流過該電極的電流來監視使用者的脈搏的功能。安裝部8201可以具有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也可以具有將使用者的生物資訊顯示在顯示部8204上的功能。另外,主體8203也可以檢測使 用者的頭部的動作等,並與使用者的頭部的動作等同步地使顯示在顯示部8204上的影像變化。
可以對顯示部8204適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或輸入輸出裝置。
本實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與本說明書所記載的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T1~T10‧‧‧時刻
X1~X5‧‧‧行佈線
Yj‧‧‧列佈線
frame period‧‧‧圖框期間

Claims (15)

  1. 一種輸入裝置,包括:m個(m是2以上的整數)行佈線;n個(n是2以上的整數)列佈線;多個電容器;以及電路,其中:每個該多個電容器位於該行佈線之一與該列佈線之一之間,該電路檢測每個該列佈線的電位或電流,該電路將第i(i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數)信號輸入到第i行佈線且將第i+1信號輸入到第i+1行佈線,該第i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一電位變為第二電位的第一時刻與從該第二電位變為該第一電位的第二時刻的期間,該第i+1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三電位變為第四電位的第三時刻與從該第四電位變為該第三電位的第四時刻的期間,該第三時刻位於該第一時刻與該第二時刻之間。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時刻至該第二時刻的期間與該第三時刻至該第四時刻的期間一樣長。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時刻至該第二時刻的期間與圖框期間一致。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電位與該第四電位相等,並且該第二電位與該第三電位相等。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電位與該第三電位相等,並且該第二電位與該第四電位相等。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m是3以上的奇數。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行佈線及該列佈線包含透光性導電材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其中該行佈線及該列佈線包含遮光性導電材料且包括寬度為50n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區域。
  9. 一種輸入輸出裝置,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輸入裝置;以及 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元件及電晶體。
  10. 一種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該輸入裝置包括:m個(m是2以上的整數)行佈線;n個(n是2以上的整數)列佈線;多個電容器;以及電路,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第i(i是1以上且m-1以下的整數)信號輸入到第i行佈線且將第i+1信號輸入到第i+1行佈線;以及檢測每個該列佈線的電位或電流,其中:每個該多個電容器位於該行佈線之一與該列佈線之一之間,該第i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一電位變為第二電位的第一時刻與從該第二電位變為該第一電位的第二時刻的期間,該第i+1信號包括交替地反復從第三電位變為第四電位的第三時刻與從該第四電位變為該第三電位的第四時刻的期間,該第三時刻位於該第一時刻與該第二時刻之間。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時刻至該第二時刻的期間與該第三時刻至該第四時刻的期間一樣長。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時刻至該第二時刻的期間與圖框期間一致。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電位與該第四電位相等,並且該第二電位與該第三電位相等。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一電位與該第三電位相等,並且該第二電位與該第四電位相等。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輸入裝置的驅動方法,其中m是3以上的奇數。
TW104132592A 2014-10-02 2015-10-02 輸入裝置及輸入/輸出裝置 TWI6813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3854 2014-10-02
JP2014203854 2014-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251A true TW201624251A (zh) 2016-07-01
TWI681329B TWI681329B (zh) 2020-01-01

Family

ID=5563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592A TWI681329B (zh) 2014-10-02 2015-10-02 輸入裝置及輸入/輸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33903B2 (zh)
JP (2) JP6564665B2 (zh)
KR (1) KR102425967B1 (zh)
TW (1) TWI6813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8299B (zh) * 2016-07-01 2018-10-11 日商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94972A (zh) * 2018-07-16 2020-02-14 罗技欧洲公司 流送照明效果的带宽优化方法和系统及外围输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9898B (en) * 2014-09-08 2016-08-31 Touchnetix Ltd Touch sensors
JP6506992B2 (ja) 2015-03-13 2019-04-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DE102016206922A1 (de) 2015-05-08 2016-11-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screen
KR102373439B1 (ko) * 2015-11-13 2022-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힘 가능한 휴대 단말기
US10684500B2 (en) 2015-05-27 2020-06-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KR102361247B1 (ko) 2015-09-08 2022-02-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타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터치회로,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및 인-셀 터치 타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구동방법
US10664087B2 (en) * 2015-09-08 2020-05-26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ouch type display device
US10691248B2 (en) 2015-09-08 2020-06-23 Lg Display Co., Ltd. Driving circuit,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5185331B (zh) * 2015-09-08 2018-03-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电路、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783909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102525982B1 (ko) 2015-12-28 2023-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3189745A1 (de) * 2016-01-05 2017-07-12 D. Swarovski KG Dekorativer verbundkörper mit elektrisch leitfähiger schicht und elektronischem sensor
CN105676509A (zh) * 2016-03-25 2016-06-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压力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WO2018013557A1 (en) 2016-07-11 2018-01-18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11104229B2 (en) 2016-07-11 2021-08-31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KR20180029178A (ko) * 2016-09-09 2018-03-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054190B1 (ko) * 2017-01-23 2019-12-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고성능 필름형 터치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80090926A (ko) * 2017-02-03 2018-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10733B1 (ko) * 2017-05-19 2021-10-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전극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센서
US20180338544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Fabric module and smart fabric using the same
KR102400712B1 (ko) 2017-10-12 2022-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벤딩 영역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4008572A (zh) * 2019-07-02 2022-02-01 株式会社和冠 终端装置及位置检测传感器
WO2021011536A1 (en) 2019-07-15 2021-01-21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FR3110234B1 (fr) * 2020-05-18 2023-01-06 Fogale Nanotech Circuit électrique souple et système de détection capacitive
KR20220025969A (ko) * 2020-08-24 2022-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793881B (zh) * 2021-11-29 2023-02-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輸入介面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102A (en) 1934-05-29 1935-09-10 Rca Corp Direct reading vacuum tube meter
US6972753B1 (en) 1998-10-02 2005-12-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vided with display device
JP4338845B2 (ja) 1998-10-02 2009-10-0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SG118118A1 (en) 2001-02-22 2006-01-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7902842B2 (en) * 2005-06-03 2011-03-0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witched charge transfer capacitance measuring using shared components
US7573459B2 (en) * 2006-01-27 2009-08-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Pixel structure for LCD with embedded touch screen
US8232970B2 (en) * 2007-01-03 2012-07-31 Apple Inc. Scan sequence generator
US7986193B2 (en) * 2007-01-03 2011-07-26 Apple Inc. Noise reduction with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utomatic frequency modulation
JP5391519B2 (ja) * 2007-02-06 2014-0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0968720B1 (ko) * 2007-06-29 2010-07-08 소니 주식회사 액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JP4433035B2 (ja) * 2007-11-05 2010-03-17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791928B2 (en) * 2007-11-06 2014-07-29 Hannstar Display Corp. Pixel driving method, pixel driv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reof
CN104636016B (zh) * 2008-02-28 2018-12-18 3M创新有限公司 触屏传感器
US8035622B2 (en) * 2008-03-27 2011-10-11 Apple Inc. SAR ADC with dynamic input scaling and offset adjustment
US9569037B2 (en) * 2008-05-19 2017-02-14 Atmel Corporation Capacitive sensing with low-frequency noise reduction
JP5229887B2 (ja) * 2008-08-06 2013-07-03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
US8605037B2 (en) * 2008-10-21 2013-12-10 Atmel Corporation Noise reduction i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s
US8228076B2 (en) * 2009-03-27 2012-07-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convolution-based capacitive touch de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GB0916806D0 (en) * 2009-09-24 2009-11-04 Plastic Logic Ltd Touch screen displays
JP5537915B2 (ja) * 2009-12-01 2014-07-0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
EP2513893A4 (en) 2009-12-18 2016-09-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427648B2 (ja) * 2010-03-02 2014-0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座標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TW201732525A (zh) * 2010-03-08 2017-09-16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電子系統
TWI433022B (zh) * 2011-02-01 2014-04-0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低功率差動偵測電容式觸控的解調變方法及系統
US20130050130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differential data input
WO2013046513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の信号処理回路、およびタッチセンサ
TWI436263B (zh) * 2011-12-20 2014-05-0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電容式多點觸控的低待機功耗驅動方法及裝置
KR101318447B1 (ko) * 2012-03-20 2013-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와 그 더블 샘플링 방법
JP2013229010A (ja) * 2012-03-30 2013-11-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とその駆動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モジュール
US9134864B2 (en) * 2012-05-31 2015-09-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troller and touch panel for rapid restoration from power-saving mode
KR102114212B1 (ko) 2012-08-10 2020-05-2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WO2014042153A1 (ja) * 2012-09-11 2014-03-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システム、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186724A (ja) * 2013-02-22 2014-10-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US9626046B2 (en) * 2013-09-24 2017-04-18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duction of display to touch crosstalk
JP6474648B2 (ja) 2014-03-07 2019-02-2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検知器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16027464A (ja) 2014-05-30 2016-02-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
TWI726843B (zh) 2014-05-30 2021-05-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8299B (zh) * 2016-07-01 2018-10-11 日商日本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872934B2 (en) 2016-07-01 2020-12-22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94972A (zh) * 2018-07-16 2020-02-14 罗技欧洲公司 流送照明效果的带宽优化方法和系统及外围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98120A1 (en) 2016-04-07
JP2016076209A (ja) 2016-05-12
US9933903B2 (en) 2018-04-03
KR102425967B1 (ko) 2022-07-28
JP6744966B2 (ja) 2020-08-19
KR20160040124A (ko) 2016-04-12
JP6564665B2 (ja) 2019-08-21
TWI681329B (zh) 2020-01-01
JP2020013580A (ja)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4966B2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出力装置
KR102611245B1 (ko) 터치 패널
KR102393086B1 (ko) 터치 패널
JP7130021B2 (ja) 表示装置
TWI696284B (zh) 顯示裝置
JP2023164868A (ja) El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TW201631566A (zh) 影像處理裝置、顯示系統以及電子裝置
JP6870926B2 (ja) 表示装置、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200418B2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