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4071A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4071A
TW201624071A TW103146537A TW103146537A TW201624071A TW 201624071 A TW201624071 A TW 201624071A TW 103146537 A TW103146537 A TW 103146537A TW 103146537 A TW103146537 A TW 103146537A TW 201624071 A TW201624071 A TW 2016240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center line
distances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9869B (zh
Inventor
張皓謙
黃義雄
黃俊豪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6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9869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58227.6A priority patent/CN1045704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4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4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9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98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Abstract

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平行於顯示面板之非彎曲側邊的中心線。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於兩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第一基板包括多條平行於中心線的第一訊號線。第二基板包括具有多個開口的遮蔽層。各開口具有分別平行於中心線的第一邊以及第二邊,且第一邊比第二邊更靠近中心線,其中各第一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離。各第二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離。參考平面為第一基板未彎曲的兩邊緣的所在平面,且第一距離以及第二距離僅其一朝遠離中心線的方向增加。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漏光補償機制的顯示面板。
隨著顯示技術的突飛猛進,顯示器已從早期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顯示器逐漸地發展到近期的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然而,隨著具有弧形外觀的電器產品的普及化,平面顯示器因難以撓曲而不適用於應用在此類電器產品中。因此,近年來業者紛紛著手研究曲面顯示面板,以提供此類電器產品顯示的功能。
現有的曲面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製造一平面的顯示面板。顯示面板一般包括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彩色濾光基板以及配置於主動元件陣列基板與彩色濾光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其中彩色濾光基板上通常配置有遮蔽層,用以遮蔽主動元件陣列基板上配置有不透光元件的區域以及訊號線邊緣可能存在漏光問題的區域(以下統稱為被遮蔽區)。其次,薄化顯示面板。最後,將薄化後的顯示面板彎曲,以形成曲面顯示面板。然 而,在顯示面板彎曲後,因位在不同基板表面上的遮蔽層與不透光元件的相對配置關係會產生位移,導致部分遮蔽層無法完全遮蔽不透光元件,而影響顯示面板的視覺效果並產生漏光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可改善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問題。
本發明的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中心線。中心線平行於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側邊,所述側邊為非彎曲側邊。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第一基板包括多條第一訊號線以及多條第二訊號線。第一訊號線平行於中心線。第二訊號線與第一訊號線彼此交錯,以定義出多個畫素單元。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一側且包括遮蔽層。遮蔽層具有多個開口。各開口曝露出其中一畫素單元。各開口具有分別平行於中心線的第一邊以及第二邊,且位於中心線兩側的各開口的第一邊比第二邊更靠近中心線,其中各第一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離。各第二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離。參考平面為第一基板非彎曲的兩邊緣的所在平面,且第一距離以及第二距離僅其一朝遠離中心線的方向增加。
本發明的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中心線。中心線平行於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側邊。所述側邊為非彎曲側邊。顯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第一基板包括多條第一訊號線以及多條第二訊號線。第一訊號線平行於中心線。第二訊號線與第一訊號線彼此交錯,以定義出多個畫素單元。第二基板位於第一基板的一側且包括遮蔽層。遮蔽層具有多個開口。各開口曝露出其中一畫素單元且具有分別平行於中心線的第一邊以及第二邊,且位於中心線兩側的各開口的第一邊比第二邊更靠近中心線,其中各第一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離。各第二邊與其相鄰的第一訊號線在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離。參考平面為第一基板非彎曲的兩邊緣的所在平面。顯示面板呈彎曲狀,且第一距離實質相同,而第二距離實質相同。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根據彎曲後的遮蔽層與不透光元件(如第一訊號線)之間的位移量,調變遮蔽層在顯示面板彎曲前的遮蔽面積,以改善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100A、200、300、400、500、6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第一訊號線
114‧‧‧第二訊號線
120‧‧‧第二基板
130‧‧‧顯示介質層
AD‧‧‧主動元件
A-A、A-A’‧‧‧側邊
AP‧‧‧開孔
BM‧‧‧遮蔽層
C‧‧‧區域
CH‧‧‧通道層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DE‧‧‧汲極
E1、E2‧‧‧邊緣
G‧‧‧間隙
GE‧‧‧閘極
L‧‧‧中心線
L’‧‧‧正投影線
NT‧‧‧被遮蔽區
O‧‧‧開口
P‧‧‧畫素單元
PE‧‧‧畫素電極
R、R’‧‧‧曲率半徑
RF‧‧‧參考平面
RO‧‧‧曲率中心
S1‧‧‧第一邊
S2‧‧‧第二邊
SE‧‧‧源極
X‧‧‧距離
△D1、△D2‧‧‧差值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
圖1B及圖1C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 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1D及圖1E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上視示意圖。
圖1F是圖1D中區域C的放大示意圖。
圖2A及圖2B分別是比較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2C及圖2D分別是比較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3A及圖3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3C及圖3D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上視示意圖。
圖4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
圖4B及圖4C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5A及圖5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
圖6A及圖6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
圖1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圖1B及圖1C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所述剖面為與圖1A之中心線L垂直的剖面,且此剖面的兩相對長邊分別平行於圖1A中彎曲的側邊A-A’。圖1D及圖1E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1D及圖1E中的遮蔽層實際上位於第一訊號線以及第二訊號線的上方,然而,為清楚表示第一訊號線、第二訊號線與遮蔽層之開口的相對配置關係,圖1D及圖1E中的第一訊號線與第二訊號線以實線表示。圖1F是圖1D中區域C的放大示意圖。為清楚表示畫素單元中各元件的相對配置關係,圖1F僅示出遮蔽層的開口位置,而省略繪示遮蔽層。請參照圖1A至圖1F,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可以是任何適於彎曲的顯示面板,如液晶顯示面板、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電泳顯示面板或電濕潤顯示面板等。
顯示面板100具有中心線L,中心線L平行於顯示面板100的至少一側邊,且顯示面板100位於中心線L延伸方向上相對兩側的側邊適於彎折,而形成曲面顯示面板。如圖1A所示,顯示面板100彎曲後具有彎曲的側邊A-A’以及不隨顯示面板100彎曲的側邊A-A,且中心線L平行於側邊A-A。
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位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的顯示介質層130。以液晶顯示面板為例,第一基板110可以是主動元件陣列基板,第二基板120 可以是彩色濾光基板,而顯示介質層130可以是液晶層,但不限於此。
第一基板110包括多條第一訊號線112以及多條第二訊號線114。第一訊號線112以及第二訊號線114配置在第一基板110靠近第二基板120的一面,且第二訊號線114與第一訊號線112彼此交錯,以定義出多個呈陣列排列的畫素單元P。如圖1A所示,第一訊號線112平行於中心線L,亦即,第一訊號線112平行於不隨顯示面板100彎曲的側邊A-A,因此,第一訊號線112不隨顯示面板100彎曲而彎曲。此外,第二訊號線114平行於隨顯示面板100彎曲的側邊A-A’,因此,第二訊號線114隨顯示面板100彎曲而彎曲。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訊號線112例如為掃描線,而第二訊號線114例如為資料線,但不限於此。
第二基板120與第一基板110相對且包括遮蔽層BM。遮蔽層BM用以遮蔽第一基板110中不欲被看見的元件,因此其材質採用光穿透率低的材質,如深色的樹脂(resin)、金屬、金屬氧化物或其他具有良好遮光效果與低反射特性的適當材質。
遮蔽層BM配置於第二基板120靠近第一基板110的一面,且遮蔽層BM具有多個開口O。各開口O曝露出其中一個畫素單元P。具體地,如圖1D及圖1F所示,各畫素單元P對應其中一個子畫素,且各畫素單元P中可配置有主動元件AD以及與主動元件AD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PE。
如圖1F所示,主動元件AD例如為底閘極薄膜電晶體, 其包括閘極GE、通道層CH、源極SE以及汲極DE。閘極GE與第一訊號線112電性連接,源極SE與第二訊號線114電性連接,而汲極DE透過開孔AP與畫素電極PE電性連接。閘極GE與第一訊號線112可由同一道製程形成,且例如共同屬於第一電極層。源極SE、汲極DE以及第二訊號線114可由同一道製程形成,且例如共同屬於第二電極層。第一電極層與第二電極層不屬於同一電極層,且兩者透過一未繪示的閘絕緣層而彼此電性絕緣。應說明的是,畫素單元P中各元件的型態及其相對配置關係僅為舉例說明,而不限於圖1F所繪示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依據不同的設計需求而進一步於各畫素單元P中配置其他的元件。或者,改變主動元件AD以及畫素電極PE的數量、配置關係、形狀及製作順序等。
請參照圖1B至圖1F,遮蔽層BM例如至少遮蔽第一訊號線112、第二訊號線114以及主動元件AD等不透光元件所在的區域以及第一訊號線112與第二訊號線114邊緣可能存在漏光問題的區域,如畫素電極PE與第一訊號線112之間的間隙以及畫素電極PE與第二訊號線114之間的間隙等,以使顯示面板100具有理想的視覺效果。為便於說明,以下統稱上述區域為被遮蔽區NT,圖1F以粗虛線圍設出被遮蔽區NT的所在區域。在兼顧視覺效果以及開口率的考量下,遮蔽層BM較佳是覆蓋被遮蔽區NT,且遮蔽層BM的開口O較佳暴露出被遮蔽區NT以外的區域。然而,考量到顯示面板100彎曲後遮蔽層BM之開口O與不透光元 件之間的相對位置會產生平移,本實施例使遮蔽層BM的覆蓋面積大於被遮蔽區NT,且使遮蔽層BM的開口O至少暴露出畫素電極PE的部分區域。
各開口O具有分別平行於中心線L的第一邊S1以及第二邊S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邊S1以及第二邊S2例如分別平行於畫素單元P的短邊,但不限於此。此外,位於中心線L兩側的各開口O的第一邊S1比第二邊S2更靠近中心線L,亦即,各開口O的第二邊S2比第一邊S1更遠離中心線L。
第一邊S1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一距離D1。第二邊S2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相隔第二距離D2。所述參考平面RF為第一基板110未彎曲的兩邊緣E1、E2的所在平面。當顯示面板100呈平面狀態時,參考平面RF落在第一基板110上。當顯示面板100呈彎曲狀態時,參考平面RF落在第一基板110以外的區域。
本實施例對應顯示面板100的彎曲程度以及彎曲方向對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進行設計,以改善習知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問題。以下以圖2A至圖2D做進一步的說明。圖2A及圖2B分別是比較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圖2C及圖2D分別是比較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局部上視示意圖。請參照圖2A至圖2D,比較例的顯示面板100A為未進行漏光補償的顯示面板。具體地,在顯示面板100A呈平面狀態時,所有第一距離D1皆相同,且所有的第二距離D2皆相同。亦即,所有畫素電極 PE被開口O所暴露出的面積及位置皆相同。
如圖2A及圖2C所示,雖然遮蔽層BM在顯示面板100A彎曲前能夠遮蔽住被遮蔽區NT,然而,如圖2B及圖2D所示,在顯示面板100A彎曲而使得第一基板110位於顯示面板100A的曲率中心RO與第二基板120之間時,部分被遮蔽區NT遠離中心線L的一側會被開口O暴露出來,其中,被暴露出來的不透光元件(如主動元件AD以及第一訊號線112)會影響顯示面板100A的視覺效果,而被暴露出來的間隙G(間隙G位於畫素電極PE與第一訊號線112之間)會造成漏光。所述曲率中心RO至第二基板120上的任一點的直線距離皆相等,且在第一基板110位於曲率中心RO與第二基板120之間的架構下,曲率中心RO至第二基板120上的任一點的直線距離定義為曲率半徑R。
進一步而言,當顯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彎曲時,第二基板120朝遮蔽層BM的配置面彎曲。在應力的作用下,位於中心線L兩側的開口O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往靠近中心線L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此時,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區域)靠近中心線L的一側仍被遮蔽層BM遮蔽住,但部分被遮蔽區NT遠離中心線L的一側被遮蔽層BM的開口O暴露出來。並且,隨著開口O與中心線L的距離越遠,開口O曝露出來的被遮蔽區NT的面積越多。亦即,當顯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彎曲時,第一邊S1與第二邊S2在參考平面RF 上的正投影皆會朝正投影線L’靠近,其中第一邊S1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彼此靠近,而第二邊S2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彼此遠離,導致第一距離D1減縮而第二距離D2增加。
接著回到圖1B及圖1C,由於當顯示面板100A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彎曲時,漏光現象主要發生在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位置)遠離中心線L的一側。因此,本實施例在顯示面板100呈平面狀態時,即針對比較例中顯示面板100A彎曲後的漏光問題進行補償,例如使第一距離D1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並且各第一距離D1的增加量對應彎曲後之開口O的平移量。具體地,若開口O的第一邊S1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於彎曲後會朝靠近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距離X,則使開口O的第一邊S1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於彎曲前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距離X,亦即第一距離D1增加距離X,如圖1B所示。如此一來,即使開口O的第一邊S1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於彎曲後朝靠近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距離X,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位置)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一側亦能夠被遮蔽層BM遮蔽住,如圖1C所示。亦即,本實施例的上述設計可有效改善比較例之顯示面板100A彎曲後的漏光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彎曲後被遮蔽區NT靠近中心線L的一 側並無漏光現象,因此本實施例不改變第二距離D2,亦即,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彎曲前,第二距離D2實質相同,且第一距離D1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由於在顯示面板100彎曲後,開口O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朝靠近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因此,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在顯示面板100彎曲前後會呈現相反的趨勢。亦即,在顯示面板100彎曲後,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離D1實質相同,且第二距離D2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應說明的是,所述實質相同並不限於完全相同,而應涵蓋製程變異所造成的變異值。在實際製程中,此變異值約落在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pitch)的15%以內。舉例而言,當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為100μm時,變異值約在±15μm以內。亦即,相對靠近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第一距離D1與相對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第一距離D1可能因製程變異而存在約±15μm以內的變異值。
此外,在平面狀態下,在第二訊號線114的延伸方向上的相鄰兩第一距離D1之間的差值△D1應隨著顯示面板100的曲率半徑R的減少而增加,亦即,顯示面板100越彎曲(曲率半徑R越小),差值△D1越大。如此一來,有助於因應不同的彎曲程度達到遮蔽漏光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差值△D1例如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亦即差值△D1非定值,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例中,差值△D1也可以是定值。
相比於同時增加第一距離D1以及第二距離D2,本實施 例藉由使第一距離D1以及第二距離D2僅其一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可降低上述補償機制對於開口率的負面影響,從而有助於使顯示面板100在改善漏光問題的同時,亦能兼顧顯示面板100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勻性。在一實驗例中,相比於同時增加第一距離D1以及第二距離D2的比較例,本實施例藉由使第一距離D1以及第二距離D2僅其一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的設計可將開口率由比較例的26.50%提升至31.84%以上,且將光穿透率由比較例的1.47%提升至1.76%以上。
在上述實施例中,開口O的尺寸朝遠離中心線L的方向減少,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圖3A及圖3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圖3C及圖3D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上視示意圖。請參照圖3A至圖3D,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200大致相同於顯示面板100,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不再贅述。顯示面板200與顯示面板100的主要差異在於,顯示面板200在彎曲前,採用第二距離D2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減少的設計,以藉由提升遠離中心線L之開口O的面積,來提升顯示面板200的開口率。在這樣的設計下,顯示面板200在彎曲前,遠離中心線L的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位置)可能被開口O暴露出來(此時第一訊號線112與第二邊S2之間的第二距離D2視為負值),並且,被開口O暴露出來的第一訊號線112與中心線L的距離小於對應之第二邊S2與中心線L的距離。
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二距離D2減少的量恰等於對應之第一距離D1增加的量。因此,相對遠離中心線L的開口O以及相對靠近中心線L的開口O的尺寸皆實質相同。並且,顯示面板200在彎曲後,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離D1實質相同,且第二距離D2實質相同。應說明的是,所述實質相同並不限於完全相同,而應涵蓋製程變異所造成的變異值。在實際製程中,此變異值約落在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pitch)的15%以內。
藉由上述設計,本實施例除了能夠改善習知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現象之外,還有助於提升顯示面板200的開口率,從而使顯示面板200具有理想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勻性。
上述實施例是針對顯示面板朝第二基板120指向第一基板110的方向彎曲時的漏光問題進行之改良。以下以圖4A至圖5B說明顯示面板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彎曲時之漏光問題的改良方法。圖4A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圖4B及圖4C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圖5A及圖5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顯示面板彎曲前後的剖面示意圖。請先參照圖4A至圖4C,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300大致相同於顯示面板100,且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於此不再贅述。顯示面板300與顯示面板100的主要差異在於,顯示面板300適於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彎曲,使得第二基板120位於顯示面板300的曲率中心RO與第一基板110之間。 在此架構下,曲率中心RO至第一基板110上的任一點的直線距離定義為曲率半徑R’。
當顯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彎曲時,第二基板120朝遠離第一基板110的表面彎曲。在應力的作用下,位於中心線L兩側的開口O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往遠離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在未作補償的情況下,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區域)遠離中心線L的一側仍被遮蔽層BM遮蔽住,但部分被遮蔽區NT靠近中心線L的一側被遮蔽層BM的開口O暴露出來。並且,隨著開口O與中心線L的距離越遠,開口O所暴露出來的被遮蔽區NT的面積越多。亦即,當顯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彎曲時,第一邊S1與第二邊S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皆會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其中第一邊S1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彼此遠離,而第二邊S2與相鄰的第一訊號線112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彼此靠近,導致第一距離D1增加而第二距離D2減縮。
由於當顯示面板300朝第一基板110指向第二基板120的方向彎曲時,漏光現象主要發生在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區域)靠近中心線L的一側。因此,本實施例在顯示面板300呈平面狀態時,如圖4B所示,使第二距離D2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並且各第二距離D2的增加量對應彎曲後之開口O的平移量。如此一來,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 號線112的所在區域)靠近中心線L的一側在顯示面板300彎曲後亦能夠被遮蔽層BM遮蔽住,如圖4C所示。亦即,本實施例的上述設計可有效改善習知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問題。
另一方面,由於被遮蔽區NT遠離中心線L的一側並無漏光現象,因此本實施例不改變第一距離D1,亦即,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300彎曲前,第一距離D1實質相同,且第二距離D2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由於在顯示面板300彎曲後,開口O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會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平移,因此,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在顯示面板300彎曲前後會呈現相反的趨勢。亦即,在顯示面板300彎曲後,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二距離D2實質相同,且第一距離D1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應說明的是,所述實質相同並不限於完全相同,而應涵蓋製程變異所造成的變異值。在實際製程中,此變異值約落在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pitch)的15%以內。舉例而言,當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為100μm時,變異值約在±15μm以內。亦即,相對靠近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第二距離D2與相對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第二距離D2可能因製程變異而存在約±15μm以內的變異值。
此外,在平面狀態下,在第二訊號線114的延伸方向上的相鄰兩第二距離D2之間的差值△D2應隨著顯示面板300的曲率半徑R’的減少而增加,亦即顯示面板300越彎曲(曲率半徑R’ 越小),差值△D2越大。如此一來,有助於因應不同的彎曲程度達到遮蔽漏光的效果。在本實施例中,差值△D2例如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增加,亦即差值△D2非定值,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另一實施例中,差值△D2也可以是定值。
另外,如圖5A及圖5B所示,顯示面板400在顯示面板300的架構下,可在彎曲前採用第一距離D1朝遠離中心線L(即正投影線L’)的方向減少的設計,以藉由提升遠離中心線L之開口O的面積,來提升顯示面板400的開口率。在這樣的設計下,顯示面板400在彎曲前,遠離中心線L的被遮蔽區NT(如第一訊號線112的所在區域)可能被開口O暴露出來(此時第一訊號線112與第一邊S1之間的第一距離D1視為負值)。
在本實施例中,各第一距離D1減少的量恰等於對應之第二距離D2增加的量。因此,相對遠離中心線L的開口O以及相對靠近中心線L的開口O的尺寸皆實質相同。並且,顯示面板400在彎曲後,在參考平面RF上的正投影中,第一距離D1實質相同,且第二距離D2實質相同。應說明的是,所述實質相同並不限於完全相同,而應涵蓋製程變異所造成的變異值。在實際製程中,此變異值約落在相鄰兩畫素單元P之間距(pitch)的15%以內。
藉由上述設計,本實施例可降低上述補償機制對於開口率的負面影響,從而有助於使顯示面板400在改善漏光問題的同時,亦能兼顧顯示面板400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勻性。
在顯示面板100、200、300、400中,第一訊號線112為 掃描線,且第二訊號線114為資料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圖6A及圖6B分別是依照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彎曲後的示意圖。如圖6A及圖6B所示,依據顯示面板500、600彎曲方向的不同,第一訊號線112也可為資料線,而第二訊號線114可為掃描線。此時,中心線L平行於資料線。並且,未繪示的遮蔽層之開口的第一邊以及第二邊分別平行於畫素單元P的長邊。在此架構下,改善顯示面板500、600彎曲後的漏光問題可參照前述,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根據彎曲後的遮蔽層與不透光元件(如第一訊號線)之間的位移量,對遮蔽層在顯示面板彎曲前的遮蔽面積進行補償,以改善習知顯示面板彎曲後的漏光問題。此外,藉由使第一距離以及第二距離僅其一朝遠離中心線的方向增加,可降低上述補償機制對於開口率的負面影響,從而有助於使顯示面板在改善漏光問題的同時,亦能兼顧顯示面板的光穿透率以及均勻性。在一實施例中,還可藉由使第一距離以及第二距離的其中另一者朝遠離中心線的方向減少,以進一步提升顯示面板的開口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12‧‧‧第一訊號線
120‧‧‧第二基板
130‧‧‧顯示介質層
BM‧‧‧遮蔽層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E1、E2‧‧‧邊緣
L‧‧‧中心線
L’‧‧‧正投影線
NT‧‧‧被遮蔽區
O‧‧‧開口
RF‧‧‧參考平面
S1‧‧‧第一邊
S2‧‧‧第二邊
X‧‧‧距離
△D1‧‧‧差值

Claims (15)

  1.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一中心線,該中心線平行於該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側邊,該側邊為非彎曲側邊,該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條第一訊號線以及多條第二訊號線,該些第一訊號線平行於該中心線,該些第二訊號線與該些第一訊號線彼此交錯,以定義出多個畫素單元;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一側且包括一遮蔽層,該遮蔽層具有多個開口,各該開口曝露出其中一該畫素單元,各該開口具有分別平行於該中心線的一第一邊以及一第二邊,且位於該中心線兩側的各該開口的該第一邊比該第二邊更靠近該中心線,其中各該第一邊與其相鄰的一第一訊號線在一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一距離,各該第二邊與其相鄰的一第一訊號線在該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二距離,該參考平面為該第一基板非彎曲的兩邊緣的所在平面,且該些第一距離以及該些第二距離僅其一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以及一顯示介質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一距離以及該些第二距離的其中一者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且該些第一距離以及該些第二距離的其中另一者實質相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呈一平面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一距 離實質相同,而該些第二距離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該顯示面板呈一彎曲狀態,且該第一基板位於該顯示面板的曲率中心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二距離實質相同,而該些第一距離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該顯示面板呈一彎曲狀態,且該第二基板位於該顯示面板的曲率中心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開口的尺寸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減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一距離以及該些第二距離的其中一者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該些第一距離以及該些第二距離的其中另一者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減少,且該顯示面板呈一平面狀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開口的尺寸實質相同。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面板呈一平面狀態,該些第一距離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且在該第二訊號線的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兩該第一距離之間的差值隨著該顯示面板的曲率半徑的減少而增加,或者該些第二距離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且在該第二訊號線的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兩該第二距離之間的差值隨著該顯示面板的曲率半徑的減少而增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在該第二訊號線的延伸方向相鄰的兩該第一距離之間的差值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或者在該第二訊號線的延伸方向相鄰的兩該第二距離之間的差值朝遠離該中心線的方向增加。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一訊號線為掃描線,且該些第二訊號線為資料線,或者該些第一訊號線為資料線,且該些第二訊號線為掃描線。
  12. 一種顯示面板,具有一中心線,該中心線平行於該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側邊,該側邊為非彎曲側邊,該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包括多條第一訊號線以及多條第二訊號線,該些第一訊號線平行於該中心線,該些第二訊號線與該些第一訊號線彼此交錯,以定義出多個畫素單元;一第二基板,位於該第一基板的一側且包括一遮蔽層,該遮蔽層具有多個開口,各該開口曝露出其中一該畫素單元,各該開口具有分別平行於該中心線的一第一邊以及一第二邊,且位於該中心線兩側的各該開口的該第一邊比該第二邊更靠近該中心線,其中各該第一邊與其相鄰的一第一訊號線在一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一距離,各該第二邊與其相鄰的一第一訊號線在該參考平面上的正投影相隔一第二距離,該參考平面為該第一基板非彎曲的兩邊緣的所在平面;以及一顯示介質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其中該顯示面板呈彎曲狀,且該些第一距離實質相同,而該些第二距離 實質相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基板位於該顯示面板的曲率中心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基板位於該顯示面板的曲率中心與該第一基板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些第一訊號線為掃描線,且該些第二訊號線為資料線,或者該些第一訊號線為資料線,且該些第二訊號線為掃描線。
TW103146537A 2014-12-31 2014-12-31 顯示面板 TWI639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537A TWI639869B (zh) 2014-12-31 2014-12-31 顯示面板
CN201510058227.6A CN104570467B (zh) 2014-12-31 2015-02-04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6537A TWI639869B (zh) 2014-12-31 2014-12-31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071A true TW201624071A (zh) 2016-07-01
TWI639869B TWI639869B (zh) 2018-11-01

Family

ID=53086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6537A TWI639869B (zh) 2014-12-31 2014-12-31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70467B (zh)
TW (1) TWI639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044B (zh) * 2015-09-09 2016-1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I564624B (zh) * 2015-11-18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8132560B (zh) * 2018-01-03 2020-05-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1847B (zh) * 2018-05-16 2022-06-14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873444B (zh) * 2018-07-17 2021-11-0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导光板及柔性显示器
CN114326191B (zh) * 2021-12-30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17063114A (zh) * 2022-02-28 2023-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9057A (ja) * 2000-08-02 2002-02-1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43697A (zh) * 2006-07-18 2009-05-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JP5026777B2 (ja) * 2006-12-11 2012-09-19 インフォビジョン オプト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ホールデングズ リミティッド 湾曲液晶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159385B2 (ja) * 2008-03-21 2013-03-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28742A (en) * 2009-01-20 2010-08-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panel, color filt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548913B (zh) * 2014-04-01 2016-09-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邊緣電場切換式液晶顯示面板與顯示裝置
CN104007590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结构
CN104217652B (zh) * 2014-09-04 2016-05-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彩色滤光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70467B (zh) 2017-11-24
CN104570467A (zh) 2015-04-29
TWI639869B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24071A (zh) 顯示面板
TWI533065B (zh) 顯示面板
CN106773394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81043B (zh) 畫素結構
TWI468826B (zh) 畫素陣列基板
TWI52676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I518382B (zh) 畫素結構及具有此畫素結構的顯示面板
TWI556044B (zh) 顯示面板
US921320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voltage fluctuations
US20180224684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90027497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6003275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167952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715708A (zh) 顯示面板
WO2018120319A1 (zh) 像素单元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05990371B (zh) 显示面板
CN110308596B (zh) 显示装置
CN1062001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026451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17045350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1802557A (zh) 畫素單元及顯示面板
CN212569352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407738A (zh) 畫素陣列基板及顯示面板
US11480837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807482B (zh) 像素结构以及包含此像素结构的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