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3829A - 馬達煞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馬達煞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3829A
TW201623829A TW103144442A TW103144442A TW201623829A TW 201623829 A TW201623829 A TW 201623829A TW 103144442 A TW103144442 A TW 103144442A TW 103144442 A TW103144442 A TW 103144442A TW 201623829 A TW201623829 A TW 2016238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eeve
brake
doubl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2799B (zh
Inventor
黃敏玲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4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799B/zh
Priority to US14/657,764 priority patent/US984769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3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3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7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1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3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using electromagnets
    • H02K7/1025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using electromagnets using axial electromagnets with generally annular air ga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06Noise or vibra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06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synchronous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案係為一種馬達煞車裝置,包括:電樞座、滑動板、固定板、制動組件及至少一來令片。其中,滑動板設置於電樞座上,且由電樞座帶動而於電樞座上垂直移動;固定板固設於電樞座上,且與電樞座位於滑動板之相對兩側;制動組件設置於滑動板與固定板之間,且包括雙側翼形軸套、軸套制動板及至少二彈性元件,軸套制動板具有雙側翼形凹槽,雙側翼形軸套對應設置於雙側翼形凹槽中,每一彈性元件設置於雙側翼形軸套與軸套制動板之間且提供彈力抵頂於雙側翼形軸套;來令片設置於滑動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以及固定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

Description

馬達煞車裝置 【0001】
本案係關於一種煞車裝置,尤指一種馬達煞車裝置。
【0002】
一般而言,馬達煞車裝置係安裝於馬達上,以架構於使馬達減速、停止或更精確地定位。現有的馬達煞車裝置主要包括來令片、軸套、固定板、滑動板及電樞座,其中滑動板係鄰設於電樞座,來令片係設置於固定板與滑動板之間,軸套則設置於軸套制動板之對應卡槽中,且與馬達之轉軸匹配,因此軸套及軸套制動板可受馬達之帶動而旋轉。
【0003】
當馬達接收電能運作且馬達煞車裝置通電時,滑動板被電樞座磁吸而遠離來令片,同時馬達之轉軸帶動軸套及軸套制動板轉動。相反地,馬達煞車裝置斷電時,滑動板不再被電樞座磁吸,並藉由電樞座內部彈簧之彈性恢復力將滑動板朝來令片方向推動,使得來令片與滑動板及固定板抵頂,進而藉由來令片與滑動板間所產生之摩擦力而進行馬達煞車。
【0004】
習用之馬達煞車裝置雖可實現馬達煞車功能,然而於實際使用操作時,由於馬達煞車裝置之軸套及軸套制動板製程上的公差、或因長期使用產生磨耗,導致軸套與軸套制動板之間產生間隙,以致馬達轉軸在帶動軸套及軸套制動板進行煞車或旋轉時,軸套與軸套制動板之間會產生震動及異音,同時軸套與軸套制動板間易形成徑向偏移,使得馬達煞車裝置之傳動精度不佳並進一步影響馬達煞車作動。
【0005】
有鑑於此,如何發展一種馬達煞車裝置,以解決習用技術所遭遇之各種缺失與不便,實為目前需解決之課題。
【0006】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馬達煞車裝置,係藉由彈性元件將雙側翼形軸套與軸套制動板結合,以形成零背隙結構,俾改善習用制動組件之震動與異音問題。
【0007】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馬達煞車裝置,其係利用雙側翼形軸套,以進一步提升其抗扭能力及提供較大制動力。
【0008】
本案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馬達煞車裝置,其係將兩來令片設置於制動組件之兩相對表面,以對制動組件產生雙面制動效果,進而可提升馬達煞車作動的功效。
【0009】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馬達煞車裝置,包括:電樞座、滑動板、固定板、制動組件及至少一來令片。其中,滑動板設置於電樞座上,且由電樞座帶動而於電樞座上垂直移動;固定板固設於電樞座上,且與電樞座位於滑動板之相對兩側;制動組件設置於滑動板與固定板之間,且包括雙側翼形軸套、軸套制動板及至少二彈性元件,其中軸套制動板具有雙側翼形凹槽,雙側翼形軸套對應設置於雙側翼形凹槽中,每一彈性元件設置於雙側翼形軸套與軸套制動板之間且提供一彈力抵頂於雙側翼形軸套;以及至少一來令片,設置於滑動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以及固定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
【0010】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制動組件,用於馬達煞車裝置中,其中馬達煞車裝置包括電樞座、滑動板、固定板及至少一來令片,滑動板係由電樞座帶動而於電樞座上垂直移動,固定板固設於電樞座上且與電樞座位於滑動板之相對兩側,制動組件設置於滑動板及固定板之間,至少一來令片設置於滑動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以及固定板與制動組件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制動組件包括:軸套制動板,具有雙側翼形凹槽;雙側翼形軸套,設置於雙側翼形凹槽中;以及至少二彈性元件,每一彈性元件設置於雙側翼形軸套與軸套制動板之間且提供一彈力抵頂於雙側翼形軸套。
【0027】
1‧‧‧馬達煞車裝置
2‧‧‧電樞座
20‧‧‧本體
21‧‧‧電磁線圈
22‧‧‧彈性體
23‧‧‧容置部
24‧‧‧容置孔
25‧‧‧固定孔
3‧‧‧固定板
31‧‧‧穿孔
4‧‧‧滑動板
41‧‧‧開槽
5‧‧‧制動組件
51‧‧‧雙側翼形軸套
511‧‧‧連接部
5111‧‧‧軸孔
512‧‧‧翼板
5121‧‧‧切面
513‧‧‧螺孔
5122‧‧‧弧面
52‧‧‧軸套制動板
521‧‧‧雙側翼形凹槽
522‧‧‧柱狀延伸件
523‧‧‧螺孔
524‧‧‧設置槽
53‧‧‧彈性元件
53a‧‧‧彈簧
53b‧‧‧彈片
531‧‧‧第一開孔
532‧‧‧第二開孔
54‧‧‧間隔件
541‧‧‧設置部
542‧‧‧圓弧部
542a‧‧‧圓弧面
55‧‧‧鎖固螺絲
6‧‧‧來令片
6a‧‧‧第一來令片
6b‧‧‧第二來令片
7‧‧‧固定套筒
8‧‧‧鎖固元件
B-B’‧‧‧剖面
D‧‧‧距離
【0011】
第1A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馬達煞車裝置之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馬達煞車裝置之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為第1A圖所示之馬達煞車裝置之結構組合圖。
第3圖係為第1A圖所示之制動組件之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制動組件之第一實施態樣之上視圖。
第5圖係為第4圖所示之間隔件設置於柱狀延伸件與雙側翼形軸套之間之局部示意圖。
第6圖係為第5圖之B-B’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為制動組件之第二實施態樣之上視圖。
第8圖係為制動組件之第三實施態樣之上視圖。
【0012】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0013】
第1A圖係為本案較佳實施例之馬達煞車裝置之結構分解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本案之馬達煞車裝置1包括電樞座2、固定板3、滑動板4、制動組件5以及至少一來令片6。其中,滑動板4係為金屬材質構成且設置於電樞座2上,且可由電樞座2帶動而於電樞座2上垂直移動。固定板3固設於電樞座2上,且與電樞座2位於滑動板4相對兩側,制動組件5設置於滑動板4與固定板3之間,且包括雙側翼形軸套51、軸套制動板52及至少二彈性元件53,其中軸套制動板52對應雙側翼形軸套51形成一雙側翼形凹槽521(如第3圖所示),雙側翼形軸套51係對應容置於雙側翼形凹槽521中且與馬達之轉軸(未圖式)相緊配而固接。於此實施例中,雙側翼形軸套51及軸套制動板52之雙側翼形凹槽521係分別以蝴蝶形軸套及蝴蝶形凹槽為較佳,但不以此為限。每一個彈性元件53係連接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且架構於提供彈力抵頂於雙側翼形軸套51。來令片6係設置於滑動板4與制動組件5之間以及固定板3與制動組件5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於馬達煞車裝置1進行煞車作動時,藉由固定板3與滑動板4共同夾持制動組件5及來令片6,使制動組件5停止旋轉以完成馬達煞車動作。
【0014】
第2圖為第1A圖所示之馬達煞車裝置之結構組合圖。如第1A圖及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電樞座2包括本體20、電磁線圈21及複數個彈性體22,其中本體20具有容置部23、複數個容置孔24及複數個固定孔25,電磁線圈21係設置於容置部23中,複數個彈性體22係分別容置於複數個容置孔24且分別以其一端部抵接於滑動板4。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體22可為但不限於彈簧。當電樞座2之電磁線圈21通電時,電樞座2產生磁吸作用,藉此可吸引滑動板4朝電樞座2之方向移動,同時複數個彈性體22受滑動板4之擠壓而壓縮。當電樞座2斷電時,電樞座2之磁吸作用消失,滑動板4受複數個彈性體22之彈性恢復力作用朝遠離電樞座2之方向移動,並與固定板3共同夾持來令片6及制動組件5,以進行馬達煞車作動。
【0015】
固定板3與電樞座2係位於滑動板4之相對兩側,且固定板3固設於電樞座2上。詳言之,馬達煞車裝置1更包括複數個固定套筒7,其係分別對應穿設於滑動板4之複數個開槽41,且每一個固定套筒7之上下端面分別與固定板3及電樞座2相抵頂,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固定套筒7具有相等高度,俾使固定板3與電樞座2之間維持一固定距離D(如第2圖所示)。固定板3具有複數個穿孔31,其係對應於電樞座2之複數個固定孔25之位置。馬達煞車裝置1更包括複數個鎖固元件8,藉由鎖固元件8依序穿過固定板3之穿孔31、固定套筒7及電樞座2之固定孔25,使固定板3固定設置於電樞座2上。當然,固定板3與電樞座2之固定形式並不限於前述之實施態樣,舉凡可穩固地將固定板3與電樞座2結合之固定方式均在本案保護之範圍內。
【0016】
第3圖係為第1A圖所示之制動組件之結構示意圖。如第1A圖及第3圖所示,制動組件5設置於滑動板4與固定板3之間,其係包括雙側翼形軸套51、軸套制動板52以及至少二彈性元件53。其中,雙側翼形軸套51包括連接部511及兩翼板512,連接部511之截面可為但不限於圓形,且連接部511具有一軸孔5111,以供馬達之轉軸穿設與固接,藉此當馬達作動時,雙側翼形軸套51可經由馬達轉軸之帶動而旋轉,並進一步傳遞至軸套制動板52,以帶動制動組件5轉動。於本實施例中,雙側翼形軸套51之兩翼板512係設置於連接部511之相對兩側,每一個翼板512之寬度係自翼板512外緣朝連接部511之方向漸縮,換言之,每一個翼板512係呈扇形結構。每一個翼板512之側緣具有兩切面5121及一弧面5122,其中,弧面5122係介於兩切面5121之間。每一個切面5121之兩端則分別與連接部511及弧面5122鄰接。如此一來,藉由連接部511及兩翼板512之設置,使得雙側翼形軸套51形成中間窄兩側寬之對稱蝴蝶狀輪廓,藉此可承受較大之扭力。
【0017】
於本實施例中,軸套制動板52係架構於容置雙側翼形軸套51。軸套制動板52具有對應雙側翼形軸套51之一雙側翼形凹槽521。制動組件5更包括至少二彈性元件53,當雙側翼形軸套51設置於軸套制動板52之雙側翼形凹槽521時,兩彈性元件53係以雙側翼形軸套51之中心(例如:軸孔5111)而對稱設置於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之連接處,如此一來,藉由兩彈性元件53與雙側翼形軸套51及軸套制動板52之結合,使制動組件5形成彈性體結構,以吸收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間之背隙,俾可避免馬達煞車裝置1運作時產生異音、震動及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間產生徑向偏移等問題,並可進一步提昇馬達傳動效益與馬達煞車作動的功效。
【0018】
請參閱第4圖並配合第3圖,其中第4圖為制動組件之第一實施態樣之上視圖。於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53可為但不限於彈簧53a,軸套制動板52更包括設置槽524及柱狀延伸件522,柱狀延伸件522設置於設置槽524中且自軸套制動板52朝雙側翼形軸套51之翼板512之切面5121方向延伸,以供彈簧53a套設於其上,可避免彈簧53a偏移或脫落。
【0019】
根據本案之構想,兩彈簧53a係以雙側翼形軸套51之中心對稱設置,並分別與雙側翼形軸套51之兩翼板512抵頂,於本實施例中,兩彈簧53a可為但不限於壓縮彈簧,故其可提供一組對向之側向剪切力,分別抵靠在兩翼板512相對側的對應切面5121上,意即,軸套制動板52可經由柱狀延伸件522及彈簧53a,將側向剪切力傳遞至雙側翼形軸套51之翼板512之切面5121上,俾抵銷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間之間隙,使得制動組件5形成零背隙結構。當然,彈簧53a之數量並不以兩個為限,亦可於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之四個接面處對應設置四個彈簧53a,以對應雙側翼形軸套51之四個切面5121提供兩組對向之側向剪切力。
【0020】
於一些實施例中,為改善彈簧53a與其所對應雙側翼形軸套51之翼板512之切面5121間的摩擦力,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可於設置槽524中再增設間隔件54,於本實施例中,間隔件54包括設置部541與圓弧部542,其中設置部541與柱狀延伸件522共同容置於彈簧53a中,故可藉由彈簧53a將柱狀延伸件522與間隔件54連結。圓弧部542之端面係為圓弧面542a,其係與雙側翼形軸套51之翼板512之切面5121相抵頂,藉此間隔件54與切面5121之接觸面積可進一步縮減,俾減小兩者間之摩擦力,使得兩者之軸向位移更為順暢。
【0021】
根據本案之構想,彈性元件53並不限於第4圖所示之彈簧53a,於另一些實施例中,如第7圖所示,彈性元件53可為彈片53b。於本實施例中,兩彈片53b以雙側翼形軸套51之中心對稱設置,且每一彈片53b之兩端部分別固定於軸套制動板52及雙側翼形軸套51上,藉以提供一組對向之側向剪切力,以消除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之背隙。彈片53b之固定方式可為但不限於以螺絲鎖固。舉例而言,軸套制動板52及雙側翼形軸套51上分別設置複數個螺孔523、513,彈片53b之兩端部分別具有第一開孔531及第二開孔532,其中第一開孔531對應軸套制動板52之螺孔523設置,並透過一鎖固螺絲55穿過彈片53b之第一開孔531後與軸套制動板52之螺孔523鎖合。第二開孔532則對應雙側翼形軸套51之螺孔513設置,並透過另一鎖固螺絲55穿過彈片53b之第二開孔532後鎖合至螺孔513,藉此彈片53b可固定於軸套制動板52及雙側翼形軸套51上。然彈片53b之固定方式並不限於此,亦可採鉚合固定方式實現,且彈片53b之材質可選用柔鋼,但不以此為限,舉凡可將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結合為彈性體者,均在本案保護範圍。此外,彈片53b之數量亦不以兩個為限,可於雙側翼形軸套51與軸套制動板52之四個接面處分別設置四個彈片53b。
【0022】
第8圖係為制動組件之第三實施態樣之上視圖。如圖所示,兩彈性元件53亦可採用彈簧53a配合彈片53b之方式實現,於本實施例中,彈簧53a以及彈片53b與雙側翼形軸套51及軸套制動板52間之固定及作動方式與前述實施例相仿,於此不再贅述。
【0023】
請再參閱第1A圖,來令片6係設置於滑動板4與制動組件5之間以及固定板3與制動組件5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於本實施例中,來令片6之數量以兩片為較佳,例如第一來令片6a及第二來令片6b。第一來令片6a係設置於滑動板4與制動組件5之間,第二來令片6b係設置於固定板3與制動組件5之間,換言之,第一來令片6a及第二來令片6b係位於制動組件5之兩相對表面,且分別貼附於滑動板4及固定板3上。當馬達煞車裝制1進行煞車作動時,滑動板4係受複數個彈性體21之彈性恢復力作用而朝遠離電樞座2之方向位移,使滑動板4可與固定板3共同夾持制動組件5,藉此滑動板4上之第一來令片6a以及固定板3上之第二來令片6b可分別接觸制動組件5之兩相對表面,使得制動組件5減速或停止旋轉。是以,藉由兩來令片6之設置,可對制動組件5產生雙面制動效果,以進一步提升馬達煞車作動之功效。
【0024】
當然,來令片6之設置方式並不以前述實施方式為限,於另一些實施例中,如第1B圖所示,兩來令片6可分別貼附於制動組件5之兩相對表面上,再藉由滑動板4與固定板3分別接觸及夾設兩來令片6,亦可對制動組件5產生雙面制動之效果。
【0025】
綜上所述,本案之馬達煞車裝置係藉由彈性元件將雙側翼形軸套與軸套制動板結合,使制動組件為彈性體,以形成零背隙結構,俾改善習用制動組件之震動、異音及軸套與軸套制動板間徑向偏移等問題。此外,本案之馬達煞車裝置可利用雙側翼形軸套以進一步提升其抗扭能力及提供較大制動力。再則,透過將兩來令片設置於制動組件之兩相對表面或將兩來令片設置於固定板與滑動板上,以對制動組件產生雙面制動效果,進而可提升馬達煞車作動之功效。
【0026】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馬達煞車裝置
2‧‧‧電樞座
20‧‧‧本體
21‧‧‧電磁線圈
22‧‧‧彈性體
23‧‧‧容置部
24‧‧‧容置孔
25‧‧‧固定孔
3‧‧‧固定板
31‧‧‧穿孔
4‧‧‧滑動板
41‧‧‧開槽
5‧‧‧制動組件
51‧‧‧雙側翼形軸套
52‧‧‧軸套制動板
53‧‧‧彈性元件
6‧‧‧來令片
6a‧‧‧第一來令片
6b‧‧‧第二來令片
7‧‧‧固定套筒
8‧‧‧鎖固元件

Claims (11)

  1. 【第1項】
    一種馬達煞車裝置,包括:
      一電樞座;
      一滑動板,設置於該電樞座上,且由該電樞座帶動而於該電樞座上垂直移動;
      一固定板,固設於該電樞座上,且與該電樞座位於該滑動板之相對兩側;
      一制動組件,設置於該滑動板與該固定板之間,且包括一雙側翼形軸套、一軸套制動板及至少二彈性元件;以及
      至少一來令片,設置於該滑動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以及該固定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來令片係貼附於該固定板及該滑動板之至少其中之一者。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至少一來令片係貼附於該制動組件之兩相對表面之至少其中之一表面。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來令片包括一第一來令片及一第二來令片,該第一來令片設置於該滑動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該第二來令片設置於該固定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軸套制動板具有一雙側翼形凹槽,該雙側翼形軸套對應設置於該雙側翼形凹槽中,每一該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雙側翼形軸套與該軸套制動板之間且提供一彈力抵頂於該雙側翼形軸套。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至少二彈性元件係以該雙側翼形軸套之中心而對稱設置。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雙側翼形軸套包括一連接部及兩翼板,該連接部包括一軸孔以與一馬達之一轉軸固接,該兩翼板設置於該連接部之相對兩側,且每一該翼板係為一扇形結構,其中每一該翼板之一側緣具有至少一切面及一弧面。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為一彈簧,該軸套制動板更包括一設置槽及一柱狀延伸件,該柱狀延伸件設置於該設置槽中且自該軸套制動板朝該雙側翼形軸套之該切面延伸,該彈簧係套設於該柱狀延伸件上且與該雙側翼形軸套之該切面相抵頂。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制動組件更包括至少一間隔件,設置於該設置槽中,其中該間隔件包括一設置部及一圓弧部,該設置部與該柱狀延伸件共同容置於該彈簧中,該圓弧部係與該雙側翼形軸套之該切面相抵頂。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煞車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為一彈片,且該彈片之兩端部分別固定於該軸套制動板及該雙側翼形軸套。
  11. 【第11項】
    一種制動組件,用於一馬達煞車裝置中,其中該馬達煞車裝置包括一電樞座、一滑動板、一固定板及至少一來令片,該滑動板係由該電樞座帶動而於該電樞座上垂直移動,該固定板固設於該電樞座上且與該電樞座位於該滑動板之相對兩側,該制動組件設置於該滑動板及該固定板之間,該至少一來令片設置於該滑動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以及該固定板與該制動組件之間之至少其中之一位置,該制動組件包括:
      一軸套制動板,具有一雙側翼形凹槽;
      一雙側翼形軸套,設置於該雙側翼形凹槽中;以及
      至少二彈性元件,每一該彈性元件係設置於該雙側翼形軸套與該軸套制動板之間且提供一彈力抵頂於該雙側翼形軸套。
TW103144442A 2014-12-19 2014-12-19 馬達煞車裝置 TWI542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442A TWI542799B (zh) 2014-12-19 2014-12-19 馬達煞車裝置
US14/657,764 US9847693B2 (en) 2014-12-19 2015-03-13 Motor brak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442A TWI542799B (zh) 2014-12-19 2014-12-19 馬達煞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829A true TW201623829A (zh) 2016-07-01
TWI542799B TWI542799B (zh) 2016-07-21

Family

ID=5613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442A TWI542799B (zh) 2014-12-19 2014-12-19 馬達煞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47693B2 (zh)
TW (1) TWI5427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988B (zh) * 2017-09-18 2019-06-07 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紧急制动的高精度永磁耦合调速器
JP6939684B2 (ja) * 2018-04-12 2021-09-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イヤホイール、ブレーキロータ及びハブの組付構造
US11437898B2 (en) 2018-07-31 2022-09-06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with dual stators
CN208764199U (zh) * 2018-09-20 2019-04-19 台州赫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失电制动器的减振传动联接装置
US11025133B2 (en) 2019-02-20 2021-06-01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Electric motor bra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027783D0 (en) * 1990-12-21 1991-02-13 Barrow Hepburn Sala Ltd Safety anchorages for controlling pay-out of a safety line
US5909073A (en) * 1993-05-21 1999-06-01 Magna Force, Inc. Magnetic clutches and couplings with sheaves
DE69501152D1 (de) * 1994-01-18 1998-01-15 Barrow Hepburn Sala Ltd Kupplungsmechanismus zum gebrauch in sicherheitsapparat
US5898249A (en) * 1996-06-14 1999-04-27 Boggs, Iii; Paul D. No slip eddy current drive
US5711404A (en) * 1997-02-05 1998-01-27 Lee; Ying-Che Magnetic adjustable loading device with eddy current
JP2000220666A (ja) * 1999-02-01 2000-08-08 Tsubakimoto Chain Co 無励磁作動型電磁ブレーキの消音装置
CN2484297Y (zh) 2001-06-25 2002-04-03 川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绞车的刹车装置
US7552847B2 (en) * 2003-05-09 2009-06-30 Intellipack Dispenser mix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d using same
US7281620B2 (en) * 2003-09-05 2007-10-16 D B Industries, Inc. Self-retracting lifeline
CN2729420Y (zh) 2004-03-18 2005-09-28 朱作文 煞车马达
CN202931106U (zh) 2012-11-30 2013-05-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推土机及其制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2799B (zh) 2016-07-21
US9847693B2 (en) 2017-12-19
US20160181890A1 (en)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799B (zh) 馬達煞車裝置
JP5286980B2 (ja) 電磁連結装置
JPH07135746A (ja) ブレーキのための電気駆動装置
CN110617281A (zh) 电磁失电制动器
JP2015034570A (ja) 電磁ドラムブレーキ
JP4813302B2 (ja) 磁気式トルク伝達装置
CN105587809B (zh) 动力轴的电磁制动装置
JP2009177863A (ja) 円盤型磁気カップリング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ならびに円盤型磁気カップリングの組立用冶具
JP5121602B2 (ja) 電磁連結装置
JP6864904B2 (ja) 1軸アクチュエータ
US10132370B2 (en) Non-excitation operative brake and motor with non-excitation operative brake
JP2008039107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211314912U (zh) 电磁失电制动器
JP2010014139A (ja) 電磁連結装置
WO2014034763A1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クラッチ装置及び駆動装置
JPH027296Y2 (zh)
JP2010014153A (ja) 電磁連結装置
US20240181660A1 (en) Brake assembly, joint actuator and robot
CN219788389U (zh) 制动装置、机器人关节及机器人
WO2023040178A1 (zh) 摩擦盘及制动器
CN115366153B (zh) 一种超薄型制动器、机器人关节以及协作机器人
CN107725642B (zh) 电机断电刹车装置及电机
JPH0128348Y2 (zh)
JPH0141852B2 (zh)
JP2005291398A (ja) オフブレーキ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運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