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1490A -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1490A
TW201621490A TW103142303A TW103142303A TW201621490A TW 201621490 A TW201621490 A TW 201621490A TW 103142303 A TW103142303 A TW 103142303A TW 103142303 A TW103142303 A TW 103142303A TW 201621490 A TW201621490 A TW 201621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boundary line
area
substrat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2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6130B (zh
Inventor
邱郁翔
施建豐
彭煥光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2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6130B/zh
Priority to JP2015216250A priority patent/JP2016110090A/ja
Priority to US14/932,253 priority patent/US9798170B2/en
Priority to KR1020150170042A priority patent/KR20160068664A/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1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1490A/zh
Priority to US15/707,453 priority patent/US10606106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6Cell terminal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display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6Substrate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rectangul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顯示層、及一驅動單元。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週邊區、及一延伸區,其中週邊區位於顯示區與延伸區之間。第二基板覆蓋第一基板之顯示區及週邊區,並暴露延伸區。顯示層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週邊區與延伸區之一交界線之長度,係大於延伸區遠離週邊區之一下邊緣之長度。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及其組件,特別係關於一種電子顯示裝置及其顯示面板。
電子顯示裝置為一轉換電子訊號至可見影像之光電裝置,使觀看者可觀看上述電子訊號中所負載之資訊。近年來,電子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及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 display)等已成為顯示器產品之主流。
上述電子顯示裝置由於具有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優點,已廣泛被應用於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個人隨身助理、以及可攜式行動電話中,並取代傳統電視及陰極射線管之顯示螢幕。
為了滿足現代電子產品多變之需求,業者於製造電子顯示裝置時更需進一步考量其外型,以在電子產品有限的空間中與其他多種不同元件進行組裝。然而,現有電子顯示裝置仍無法充分滿足上述需求。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非 矩形之延伸區,供驅動單元以及測試墊設置於其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及一顯示層。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週邊區、及一延伸區,其中週邊區位於顯示區與延伸區之間。第二基板覆蓋第一基板之顯示區及週邊區,並暴露延伸區。顯示層位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延伸區與週邊區具有一交界線。延伸區具有一下邊緣及至少二側邊緣,側邊緣介於該交界線與該下邊緣之間。交界線之長度係大於下邊緣之長度。
在部分實施例中,至少一側邊緣包括一曲線。一主軸通過交界線之中心與下邊緣之中心,曲線朝向主軸之方向彎曲。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更包括一直線,直線介於交界線及下邊緣之間,且曲線連結直線至交界線。
在部分實施例中,至少一側邊緣包括一曲線。一主軸通過交界線之中心與下邊緣之中心,曲線朝遠離主軸之方向彎曲。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實質上為圓形,顯示區之圓心至交界線與側邊緣之交點之距離,係小於曲線之曲率半徑。
在部分實施例中,至少一側邊緣為一直線。
在部分實施例中,一主軸通過交界線之中心與下邊緣之中心,側邊緣之一與交界線之一交點與主軸之間距,係大於該側邊緣與下邊緣之另一交點與主軸之間距。
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實質上為圓形。
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單元連結 延伸區。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顯示裝置。電子顯示裝置包括一外殼、一驅動電路總成板、及上述任一實施例之顯示面板。外殼定義一容置空間。顯示面板位於容置空間內。顯示面板之驅動單元連結延伸區至驅動電路總成板。並且,外殼相對於延伸區之部分係與延伸區具有相似形狀。
1、1a-1i‧‧‧顯示面板
10、10a-10i‧‧‧第一基板
11、11c、11g‧‧‧顯示區
12、12c、12g‧‧‧週邊區
13、13a-13i‧‧‧延伸區
131、131a-131i‧‧‧交界線
131g1、131g1、131g1‧‧‧第一區段
131h2、131h1、131h1‧‧‧第二區段
131i3、131i1、131i1‧‧‧第三區段
132、132a-132i‧‧‧下邊緣
133、133a-133i‧‧‧側邊緣
134、134a-134i‧‧‧側邊緣
1341d‧‧‧第一區段
1342d‧‧‧第二區段
20、20c、20g‧‧‧第二基板
201‧‧‧外側緣
206‧‧‧內表面
208‧‧‧外表面
21‧‧‧黑色矩陣
211‧‧‧內側緣
25‧‧‧密封元件
201c‧‧‧第一外邊緣
202c、202g‧‧‧第二外邊緣
203g‧‧‧第三外邊緣
204g‧‧‧第四外邊緣
40‧‧‧驅動單元
41‧‧‧電路板
43‧‧‧驅動晶片
50‧‧‧測試墊
6‧‧‧電子顯示裝置
60‧‧‧外殼
62‧‧‧透明顯示窗
64‧‧‧錶帶
66‧‧‧錶帶
601‧‧‧中央區段
602‧‧‧頂部區段
603‧‧‧底部區段
7‧‧‧驅動電路總成板
I1、I2、I3、I4‧‧‧交點
M‧‧‧主軸
C0‧‧‧圓心
C1、C2、C3‧‧‧曲率中心
R0‧‧‧半徑
R1、R2、R3‧‧‧曲率半徑
第1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2A圖顯示沿第1圖之A-A’截線所視之剖面示意圖。
第2B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電子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5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6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7A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7B圖顯示第7A圖之部分區域之放大圖。
第8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9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10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11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第12圖顯示本發明之部分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示意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作詳細說明。應了解的是,以下之敘述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以實施本發明之不同樣態。以下所述特定的元件及排列方式儘為簡單描述本發明。當然,這些僅用以舉例而非本發明之限定。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複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複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發明,不代表所討論之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具有任何關連性。
必需了解的是,為特別描述或圖示之元件可以此技術人士所熟知之各種形式存在。此外,當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時,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某層在其它層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層或基板之間夾設其它層。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參照第1圖並搭配參考第2A圖及第2B圖,其中第2A 圖及第2B圖顯示第1圖A-A’截線之剖面圖。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顯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0、一第二基板20、一顯示層30(第2圖)、一驅動單元40、及一或多個測試墊50。顯示面板1的元件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並不僅此為限。
顯示面板1可為液晶面板,例如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面板。或者,液晶面板1可為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面板、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液晶面板、水平電場效應(In-Plane Switching,IPS)型液晶面板、邊緣電場效應(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型液晶面板、膽固醇(Cholesteric)型液晶面板、藍相(Blue Phase)型液晶面板或其它任何適合之液晶面板。顯示面板1亦可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
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與第一基板10相隔一間距並覆蓋第一基板10之部分區域。舉例而言,第一基板10具有一顯示區11、一週邊區12、及一延伸區13,第二基板20覆蓋第一基板10之顯示區11及週邊區12,並暴露延伸區13。並且,如第2圖所示,第二基板20係透過一密封元件25連結於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與第一基板10彼此未相互連結。第一基板10可以是薄膜電晶體基板,具有複數畫素及開關元件位於顯示區11與週邊區12,其餘驅動電路位於延伸區13。第二基板20可以是彩色濾光片基板或透明蓋板(transparent cover substrate),具有電極圖案、黑色矩陣或彩色濾光片等元件,並可以具有觸控功能。
顯示層30位於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之間。顯示層 30根據來自驅動單元40之電子訊號作動而顯示影像。顯示層30可以是液晶(liquid crystal)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密封元件25可以是框膠(sealant)或玻璃膠(Frit),圍繞該顯示層30並支持第一基板10及第二基板20間距。
繼續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0之顯示區11係由形成於第二基板10上之黑色矩陣21所定義。黑色矩陣21可以形成於第二基板20之內表面206或外表面208上,顯示區11位於黑色矩陣21之內緣211所圍繞之區域。在部分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顯示區11可以實質上為圓形,一圓心C0定義於顯示區11之實質中心(幾何中心)。週邊區12完全圍繞於顯示區11之外側。用於驅動顯示層30之驅動電路,例如閘極驅動器部分元件、資料驅動器部分元件、及導線(圖未示)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之週邊區12內。
延伸區13自週邊區12朝遠離顯示區11之方向延伸。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11、週邊區12、及延伸區13依序沿主軸M排列,週邊區12介於顯示區11及延伸區13之間,其中週邊區12與延伸區13之交界線131由第二基板20之外側緣201位於第一基板10上之投影線所定義。在第1圖顯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為圓形,因此由第二基板20之外側緣201所定義之交界線131為一曲線,並且交界線131具有曲率半徑R0。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圖及後續說明之實施例中,位於延伸區13與週邊區12之間的交界線131係以虛線表示,並且為了 清楚顯示交界線131,交界線131係刻意與第二基板20之外側緣201分開繪製。
繼續參照第1圖,延伸區13具有一下邊緣132。下邊緣132位於延伸區13遠離週邊區12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之圓心C0之主軸M,以利驅動單元40接合。驅動單元40包括驅動晶片43、電路板41及驅動電路總成板7。驅動晶片43可直接連接延伸區13的驅動電路,或是結合於電路板41上。驅動晶片43透過電路板41連結至驅動電路總成板7。電路板41可以是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是薄膜覆晶封裝(Chip on Film,COF)。驅動電路總成板7可以是具有多樣主動及被動元件位於其上的印刷電路板總成(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
延伸區13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及134連結於交界線131之二端與下邊緣132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與側邊緣134分別為一曲線,並朝向主軸M的方向彎曲。側邊緣133與側邊緣134之曲率半徑可為任意值。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與側邊緣134之曲率半徑係大於或等於3mm,以利第一基板10之加工。舉例而言,在第1圖所顯示之實施例中,側邊緣133a之曲率中心C1與側邊緣133a位於主軸M之同側,且其曲率半徑為R1,其中曲率半徑為R1係大於或等於3mm。側邊緣133與側邊緣134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與下邊緣132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與交界線131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與下邊緣132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與交界線131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與下邊緣132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與交界線131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參照第3圖,其顯示第1圖之顯示面板1應用於電子顯示裝置6之示意圖。在部分實施例中,電子顯示裝置6為一手錶,其包括一外殼60及一設置於外殼60內之顯示面板1。外殼60具有一中央區段601、一頂部區段602及一底部區段603。頂部區段602及底部區段603分別位於中央區段601上、下二側,並連結錶帶64、66。一透明顯示窗62形成於中央區段601上,以供觀看者觀看顯示面板1所顯示之影像。顯示面板1設置於外殼60所定義之空間當中。顯示面板1之顯示區11係正對透明顯示窗62。顯示區11與透明顯示窗62皆為圓形,且具有相近之半徑。延伸區13係設置於底部區段603內部,且底部區段603與延伸區13共形(具有相近形狀)。
由於顯示面板1之延伸區13並非位於透明顯示窗62之下方,透明顯示窗62所有面積皆可供顯示區11顯示畫面。另外,由於底部區段603內具有足夠的空間容置延伸區13,因此顯示面板1之延伸區13之面積可以增加。於是,延伸區13內可以設置較多的測試墊50,以對顯示面板1進行測試。另外,單一測試墊50的面積 亦可加大,以降低測試成本。
顯示面板1之延伸區之特徵可以根據其所應用之末端裝置之外型進行變更,以下示範性提出顯示面板1之多個實施例。
參照第4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a自週邊區12朝遠離顯示區11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週邊區12、及延伸區13a依序沿主軸M排列,其中週邊區12與延伸區13a之交界線131a由第二基板20之外側緣201位於第一基板10a上之投影線所定義。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交界線131a為一曲線並且具有曲率半徑R0。
延伸區13a具有一下邊緣132a。下邊緣132a位於延伸區13a遠離週邊區12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a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a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a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a及134a連結於交界線131a之二端與下邊緣132a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a及134a分別為一曲線,並朝遠離主軸M之方向彎曲。側邊緣133a及134a之曲率半徑係大於第二基板20之半徑R0,以利第一基板10a進行加工。舉例而言,側邊緣133a之曲率中心C2與側邊緣133a位於主軸M之相反側,且其曲率半徑為R2,其中曲率半徑R2係大於第二基板20之半徑R0(顯示區11之圓心C0至交界線131與側邊緣133之交點I1之距離)。側邊緣133a與側邊緣134a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a係對稱於主軸M,主 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a與下邊緣132a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a與交界線131a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a與下邊緣132a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a與交界線131a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a與下邊緣132a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a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a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a與交界線131a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參照第5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b自週邊區12朝遠離顯示區11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週邊區12、及延伸區13b依序沿主軸M排列,其中週邊區12與延伸區13b之交界線131b由第二基板20之外側緣201位於第一基板10b上之投影線所定義。在第5圖所示之實施例中,交界線131b為一曲線並且具有曲率半徑R0。
延伸區13b具有一下邊緣132b。下邊緣132b位於延伸區13b遠離週邊區12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b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b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之圓心C0之主軸M。延伸區13b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b及134b連結於交界線131b之二端與下邊緣132b之二端之間。側邊緣133b及134b皆為直線。側邊緣133b與側邊緣134b之長度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b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b與下邊緣132b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b與交界線131b之交點I1與 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b與下邊緣132b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b與交界線131b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b與下邊緣132b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b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b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b與交界線131b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參照第6圖,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顯示面板1c包括一第一基板10c、一第二基板20c、一顯示層(未圖示於第6圖)、一驅動單元40、及一或多個測試墊50。顯示面板1c的元件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並不僅此為限。第二基板20c與第一基板10c相隔一間距並覆蓋第一基板10c之部分區域。舉例而言,第一基板10c具有一顯示區11c、一週邊區12c、及一延伸區13c,第二基板20c覆蓋第一基板10c之顯示區11c及週邊區12c,並暴露延伸區13c。
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11c實質上為圓形,一圓心C0定義於顯示區11c之實質中心。並且,週邊區12c完全圍繞於顯示區11c之外側。用於驅動顯示層之閘極驅動器部分元件、資料驅動器部分元件、及導線(圖未示)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c之週邊區12c內。
延伸區13c自週邊區12c朝遠離顯示區11c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c、週邊區12c、及延伸區13c依序沿主軸M排列,其中週邊區12c與延伸區13c之交界線131c由第二基板20c之外側緣位於第一基板10c上之投影線所定義。舉例而言,在第6圖顯示之實 施例中,第二基板20c具有一第一外側緣201c及一第二外側緣202c,第一外側緣201c為一直線,第二外側緣202c為一曲線,以圓心C0為中心延伸並連結於第一外側緣201c之兩端。交界線131c係由第一外側緣201c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c為一直線。
延伸區13c具有一下邊緣132c。下邊緣132c位於延伸區13c遠離週邊區12c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c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c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c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c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c及134c連結於交界線131c之二端與下邊緣132c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c與側邊緣134c分別為一曲線,並朝向主軸M的方向彎曲。側邊緣133c與側邊緣134c之曲率半徑可為任意值。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c與側邊緣134c之曲率半徑係大於3mm,以利第一基板10c之加工。側邊緣133c與側邊緣134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c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c與下邊緣132c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c與交界線131c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c與下邊緣132c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c與交界線131c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c與下邊緣132c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c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c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
相較於第1圖所顯示之實施例,在顯示區11c之面積維持定值之情況下,延伸區13c較靠近顯示區11c之圓心C0。因此,顯示面板1c沿主軸M方向上延伸之長度,係小於顯示面板1沿主軸M方向上延伸之長度,有利於末端應用產品之體積之減少。
參照第7A與第7B圖,第7B圖顯示第7A圖之E區域之放大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d自週邊區12c朝遠離顯示區11c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c、週邊區12c、及延伸區13d依序沿主軸M排列。週邊區12c與延伸區13d之交界線131d由第二基板20c之第一外側緣201c位於第一基板10d上之投影線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d為一直線。在第7A圖所顯示之實施例中,交界線131d之長度係小於第一外側緣201c之長度。
延伸區13d具有一下邊緣132d。下邊緣132d位於延伸區13d遠離週邊區12c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d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d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c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d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d及134d連結於交界線131d之二端與下邊緣132d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如第7B圖所示,側邊緣134d包括一第一區段1341d及一第二區段1342d。第一區段1341d為一直線,垂直連結於下邊緣132d。第二區段1342d為一曲線,連結第一區段1341d至交界線131d。第二區段1342d朝向主軸M的方向彎曲,其曲率半徑可為任意值。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二區段1342d之曲率半徑係大於或等於3mm,以利第 一基板10d之加工。舉例而言,在第7B圖所顯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區段1342d之曲率中心C3與側邊緣134d位於主軸M之同側,且其曲率半徑為R3,其中曲率半徑為R3係大於或等於3mm。側邊緣133d之型態可以相同或相異於側邊緣134d。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d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d與下邊緣132d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d與交界線131d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d與下邊緣132d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d與交界線131d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d與下邊緣132d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d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d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
參照第8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e自週邊區12c朝遠離顯示區11c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c、週邊區12c、及延伸區13e依序沿主軸M排列,其中週邊區12c與延伸區13e之交界線131e由第二基板20c之外側緣201c與203c位於第一基板10e上之投影線所定義。
在第8圖所示之實施例中,交界線131e包括一第一區段131e1、一第二區段131e2、及一第三區段131e3依序相連。第二區段131e2為一直線對齊於第二基板20之第一外側緣201c,其中第二區段131e2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c之圓心C0之主軸M。第一區段131e1與第三區段131e3為第二基板20之第二外側緣203c之部分 所定義,因此分別為一曲線。第一區段131e1與第三區段131e3分別連結於第二區段131e2之二側,並具有曲率半徑R0。
延伸區13e具有一下邊緣132e。下邊緣132e位於延伸區13e遠離週邊區12c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e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e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c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e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e及134e連結於交界線131e之二端與下邊緣132e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e及134e分別為一曲線,並朝遠離主軸M之方向彎曲。側邊緣133e及134e之曲率半徑係大於第二基板20c之半徑R0,以利第一基板10e進行加工。側邊緣133e與側邊緣134e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e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e與下邊緣132e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e與交界線131e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e與下邊緣132e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e與交界線131e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e與下邊緣132e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e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e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e與交界線131e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參照第9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f自週邊區12c朝遠離顯示區11c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c、週邊區12c、及延伸區 13f依序沿主軸M排列,其中週邊區12c與延伸區13f之交界線131f由第二基板20之第一外側緣201c位於第一基板10f上之投影線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f為一直線。
延伸區13f具有一下邊緣132f。下邊緣132f位於延伸區13f遠離週邊區12c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f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f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c之圓心C0之主軸M。延伸區13f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f及134f連結於交界線131f之二端與下邊緣132f之二端之間。側邊緣133f及134f皆為直線。側邊緣133f與側邊緣134f之長度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f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f與下邊緣132f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f與交界線131f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f與下邊緣132f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f與交界線131f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f與下邊緣132f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f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f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
參照第10圖,根據本揭露之部分實施例,顯示面板1g包括一第一基板10g、一第二基板20g、一顯示層(未圖示於第10圖)、一驅動單元40、及一或多個測試墊50。顯示面板1g的元件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並不僅此為限。第二基板20g與第一基板10g相隔一間距並覆蓋第一基板10g之部分區域。舉例而言,第一基板 10g具有一顯示區11g、一週邊區12g、及一延伸區13g,第二基板20g覆蓋第一基板10g之顯示區11g及週邊區12g,並暴露延伸區13g。
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11g實質上為圓形,一圓心C0定義於顯示區11g之實質中心。並且,週邊區12g完全圍繞於顯示區11g之外側。用於驅動顯示層之閘極驅動器、資料驅動器、及導線(圖未示)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g之週邊區12g內。
延伸區13g自週邊區12g朝遠離顯示區11g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g、週邊區12g、及延伸區13g依序沿主軸M排列。在第10圖顯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基板20g具有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外側緣202g、第三外側緣203g、及第四外側緣204g。第一外側緣201g為一直線,並垂直於主軸M。第二外側緣202g與第三外側緣203g分別為一直線,並連結於第一外側緣201g之二端。第二外側緣202g與第三外側緣203g分別與第一外側緣201g夾設一夾角。第四外側緣204g為一曲線,以圓心C0為中心延伸並連結第二外側緣202g至第三外側緣203g。
週邊區12g與延伸區13g之交界線131g係由第二基板20g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外側緣202g及第三外側緣203g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g包括一第一區段131g1、一第二區段131g2及一第三區段131g3依序相連。第一區段131g1、第二區段131g2及第三區段131g3分別為一直線,其中第一區段131g1對齊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區段131g2對齊第二外側緣202g。第三區段131g3對齊 第三外側緣203g。
延伸區13g具有一下邊緣132g。下邊緣132g位於延伸區13g遠離週邊區12g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g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g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g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g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g及134g連結於交界線131g之二端與下邊緣132g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g與側邊緣134g分別為一曲線,並朝向主軸M的方向彎曲。側邊緣133g與側邊緣134g之曲率半徑可為任意值。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g與側邊緣134g之曲率半徑係大於3mm,以利第一基板10g之加工。側邊緣133g與側邊緣134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g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g與下邊緣132g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g與交界線131g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g與下邊緣132g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g與交界線131g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g與下邊緣132g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g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g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g與交界線131g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相較於第1圖所顯示之實施例,在顯示區11g之面積維持定值之情況下,延伸區13g較靠近顯示區11g之圓心C0。因此, 顯示面板1g沿主軸M方向上延伸之長度,係小於顯示面板1沿主軸M方向上延伸之長度,有利於末端應用產品之體積之減少。
參照第11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h自週邊12g朝遠離顯示區11g之方向延伸。顯示區11g、週邊區12g、及延伸區13h依序沿主軸M排列。週邊區12g與延伸區13g之交界線131g係由第二基板20g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外側緣202g及第三外側緣203g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g包括一第一區段131g1、一第二區段131g2及一第三區段131g3依序相連。第一區段131g1、第二區段131g2及第三區段131g3分別為一直線,其中第一區段131g1對齊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區段131g2對齊第二外側緣202g。第三區段131g3對齊第三外側緣203g。
延伸區13h具有一下邊緣132h。下邊緣132h位於延伸區13h遠離週邊區12g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h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h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g之圓心C0之主軸M。延伸區13h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h及134h連結於交界線131h之二端與下邊緣132h之二端之間。側邊緣133h及134h皆為直線。側邊緣133h與側邊緣134h之長度可以相同或相異。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h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h與下邊緣132h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h與交界線131h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h與下邊緣132h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h與交界線131h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 於側邊緣134h與下邊緣132h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h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h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h與交界線131h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參照第12圖,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i自週邊區12g朝遠離顯示區11g之方向延伸。在部分實施例中,顯示區11g、週邊區12g、及延伸區13h依序沿主軸M排列。週邊區12g與延伸區13i之交界線131i係由第二基板20i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外側緣202g及第三外側緣203g所定義。因此,交界線131i包括一第一區段131i1、一第二區段131i2及一第三區段131i3依序相連。第一區段131i1、第二區段131i2及第三區段131i3分別為一直線,其中第一區段131i1對齊第一外側緣201g。第二區段131i2對齊第二外側緣202g。第三區段131i3對齊第三外側緣203g。
延伸區13i具有一下邊緣132i。下邊緣132i位於延伸區13i遠離週邊區12g之一側並與交界線131i相對。在部分實施例中,下邊緣132i為一直線並且垂直於一通過顯示區11g之圓心C0之主軸M。
延伸區13i更具有二個側邊緣133i及134i連結於交界線131i之二端與下邊緣132i之二端之間。在部分實施例中,側邊緣133i及134i分別為一曲線,並朝遠離主軸M之方向彎曲。側邊緣133i及134i之曲率半徑係大於第二基板20g之半徑R0,以利第一基板10i進行加工。側邊緣133i與側邊緣134i之曲率半徑可以相同或相異。 在部分實施例中,延伸區13i係對稱於主軸M,主軸M係通過交界線131i與下邊緣132i之中心。
藉由上述配置,側邊緣133i與交界線131i之交點I1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3i與下邊緣132i之交點I2與主軸M之間距。側邊緣134i與交界線131i之交點I3與主軸M之間距,係大於側邊緣134i與下邊緣132i之交點I4與主軸M之間距。交界線131i自交點I1延伸至交點I3之距離,係大於下邊緣132i自交點I2延伸至交點I4之距離。另外,在遠離主軸M之二相對方向上,下邊緣132i與交界線131i之間距漸增,並非定值。
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具有一圓形之顯示區域,故可應用於一圓形之電子顯示裝置當中。並且,由於顯示面板之延伸區係位於電子顯示裝置之外殼內部,且與對應之外殼共形,因此具有較大之面積供測試墊設置於其上,有利測試成本降低。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發明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發明使用。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 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發明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顯示面板
11‧‧‧顯示區
12‧‧‧週邊區
13‧‧‧延伸區
40‧‧‧驅動單元
50‧‧‧測試墊
6‧‧‧電子顯示裝置
60‧‧‧外殼
62‧‧‧透明顯示窗
64‧‧‧錶帶
66‧‧‧錶帶
601‧‧‧中央區段
602‧‧‧頂部區段
603‧‧‧底部區段

Claims (12)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週邊區、及一延伸區,其中該週邊區位於該顯示區與該延伸區之間;一第二基板,覆蓋該第一基板之該顯示區及該週邊區,並暴露該延伸區;以及一顯示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其中,該延伸區與該週邊區具有一交界線,該延伸區具有一下邊緣及至少二側邊緣,該些側邊緣介於該交界線與該下邊緣之間,其中,該交界線之長度係大於該下邊緣之長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側邊緣之一者包括一曲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一主軸通過該交界線之中心與該下邊緣之中心,該曲線朝向該主軸之方向彎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側邊緣之該者更包括一直線,該直線介於該交界線及該下邊緣之間,且該曲線連結該直線至該交界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一主軸通過該交界線之中心與該下邊緣之中心,該曲線朝遠離該主軸之方向彎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區實質上為圓形,該顯示區之圓心至該交界線與該側邊緣之交點之距離,係小於該曲線之曲率半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些側邊緣之一者為一直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一主軸通過該交界線之中心與該下邊緣之中心,該些側邊緣之一者與該交界線之一交點與該主軸之間距,係大於該些側邊緣之該者與該下邊緣之另一交點與該主軸之間距。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區實質上為圓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單元連結該延伸區。
  11. 一種電子顯示裝置,包括:一外殼,定義一容置空間;一驅動電路總成板;以及一顯示面板,位於該容置空間內,且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顯示區、一週邊區、及一延伸區,其中該週邊區位於該顯示區與該延伸區之間;一第二基板,覆蓋第一基板之該顯示區及該週邊區,並暴露該延伸區;以及一顯示層,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其中,該延伸區與該週邊區具有一交界線,該延伸區具有一下邊緣及至少二側邊緣,該些側邊緣介於該交界線與該下邊緣之間,其中該交界線之長度係大於該下邊緣之長度,且該外殼相對於該延伸區之部分係與該延伸區共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子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面板更包括一驅動單元連結該延伸區至該驅動電路總成板。
TW103142303A 2014-12-05 2014-12-05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TWI536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303A TWI536130B (zh) 2014-12-05 2014-12-05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JP2015216250A JP2016110090A (ja) 2014-12-05 2015-11-04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電子表示装置
US14/932,253 US9798170B2 (en) 2014-12-05 2015-11-04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isplay apparatus
KR1020150170042A KR20160068664A (ko) 2014-12-05 2015-12-01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전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5/707,453 US10606106B2 (en) 2014-12-05 2017-09-18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303A TWI536130B (zh) 2014-12-05 2014-12-05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6130B TWI536130B (zh) 2016-06-01
TW201621490A true TW201621490A (zh) 2016-06-16

Family

ID=56094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303A TWI536130B (zh) 2014-12-05 2014-12-05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798170B2 (zh)
JP (1) JP2016110090A (zh)
KR (1) KR20160068664A (zh)
TW (1) TWI5361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485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8650B (zh) * 2014-10-27 2016-0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KR102403234B1 (ko) 2016-06-20 2022-05-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19175943A1 (ja) * 2018-03-12 2019-09-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0555086A (zh) * 2018-05-15 2019-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网格内资源点归属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8110B2 (ja) * 2000-06-15 2004-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829669B2 (ja) * 2000-09-22 2006-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098272A (ja) * 2001-07-17 2003-04-03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182339A (ja) * 2003-12-18 2005-07-07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面入力型表示装置
US7778118B2 (en) 2007-08-28 2010-08-17 Garmin Ltd. Watch device having touch-bezel user interface
JP4518199B2 (ja) * 2007-10-23 2010-08-04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
US9626900B2 (en) * 2007-10-23 2017-04-18 Japan Display Inc. Electro-optical device
WO2009054166A1 (ja) * 2007-10-24 2009-04-3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239368B2 (ja) * 2008-02-06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レイ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US7952862B2 (en) * 2008-02-22 2011-05-31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177875B2 (ja) * 2008-07-14 2013-04-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液晶セルおよび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KR101633113B1 (ko) * 2009-12-10 2016-06-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44052B1 (ko) * 2009-12-11 2019-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CN101726929B (zh) * 2009-12-31 2012-05-30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US20150355487A1 (en) * 2014-06-06 2015-12-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Optimized lcd design providing round display module with maximized active area
US9544994B2 (en) * 2014-08-30 2017-01-10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side crack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2263982B1 (ko) * 2014-10-20 2021-06-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18650B (zh) * 2014-10-27 2016-01-2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9818330B2 (en) * 2014-11-21 2017-11-14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TWI521265B (zh) * 2014-12-11 2016-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89485A1 (zh) * 2020-03-27 2021-09-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方法、显示装置
US11475837B2 (en) 2020-03-27 2022-10-18 Beijing Bo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ilicon-ba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silicon-ba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10090A (ja) 2016-06-20
KR20160068664A (ko) 2016-06-15
US20180004026A1 (en) 2018-01-04
TWI536130B (zh) 2016-06-01
US9798170B2 (en) 2017-10-24
US10606106B2 (en) 2020-03-31
US20160161781A1 (en) 2016-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5552B1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482629B1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536130B (zh)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US10211424B2 (en) Multi-visio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panel
US9941261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9085493A1 (zh) 一种显示器件
US1032434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416509B2 (en)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fabrication method
CN102855822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US2023009048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557640B2 (en)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6815781B2 (ja) 電子機器
US11231630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6126041A (ja) 表示装置
US957537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90006161A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8034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WO2020026780A1 (ja) 表示装置
JP7077053B2 (ja) 表示装置
CN105719570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显示装置
JP2021139937A (ja) 表示装置
JP2018116229A (ja) 表示装置
US10928688B2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KR20200070178A (ko)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18205633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