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0546A - 疫苗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疫苗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0546A
TW201620546A TW104128945A TW104128945A TW201620546A TW 201620546 A TW201620546 A TW 201620546A TW 104128945 A TW104128945 A TW 104128945A TW 104128945 A TW104128945 A TW 104128945A TW 201620546 A TW201620546 A TW 2016205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ngue
composition
serotype
virus
dengue vir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52899B (zh
Inventor
奈迪亞 拓尼波斯
亞藍 布肯歐格
佛瑞納度 諾利加
梅蘭妮 莎薇
Original Assignee
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filed Critical 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0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2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28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61K39/295Polyvalent viral antigens; Mixtures of viral and bacteri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25Virus
    • A61K2039/5252Virus inactivated (kil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25Virus
    • A61K2039/5254Virus avirulent or attenu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25Virus
    • A61K2039/5256Virus expressing foreign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25Virus
    • A61K2039/5258Virus-like p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70Multivalent vacc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12N2770/24123Virus like particles [VL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12N2770/241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4011Flaviviridae
    • C12N2770/24111Flavivirus, e.g. yellow fever virus, dengue, JEV
    • C12N2770/24141Use of virus, viral particle or viral elements as a vector
    • C12N2770/24144Chimeric viral vector comprising heterologous viral elements for production of another viral v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適用於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

Description

疫苗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疫苗組合物及此類組合物在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用途。
登革熱為瘧疾之後第二重要之感染性熱帶疾病,其中大致一半之世界人口生活於存在傳染病傳播風險之區域中。估計每年有3億9000萬登革熱病例且大致9600萬人患有臨床明顯疾病。每年,估計500,000人(包括兒童)患有需要住院之嚴重形式之登革熱,其在爆發期間對健康照護系統產生巨大壓力,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Global strategy for dengue prevention control:2012-2020;可獲得於:http://reliefweb.int/sites/reliefweb.int/files/resources/9789241504034_eng.pdf。受嚴重形式之登革熱侵襲之患者中大致2.5%將死亡(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sation,2014年5月-http://www.paho.org/hq/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657&Itemid=1926。
登革熱疾病由黃病毒屬之四種抗原相異,但緊密相關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引起(Gubler等人1988,Epidemiology of arthropod-borne viral disease.Monath TPM,編者,Boca Raton(FL):CRC Press:223-60;Kautner等人,1997,J.of Pediatrics,131:516-524;Rigau-Perez等人,1998,Lancet,352:971-977;Vaughn等人,1997,J.Infect.Dis.,176: 322-30)。登革熱病毒為正義、單股RNA病毒。
登革熱疾病通常藉由在經病毒感染之埃及伊蚊之血粉期間注射登革熱病毒傳播。在4-10天之培育期之後,疾病突然開始且接著為三個時期:發熱(2至7天)、臨界(24-48小時-其間可出現嚴重併發症)及恢復(48-72小時)。在臨界期期間,可出現威脅生命之併發症,諸如出血、休克及急性器官受損。此等不可預測結果之恰當管理可減少病例死亡率。登革熱發熱之治癒在7至10天之後完成,但長時間的無力為正常的。頻繁觀測到減少之白血球及血小板數目。
包含登革熱出血性發熱(DHF)之登革熱疾病之嚴重形式為登革熱病毒感染之潛在致命併發症。DHF藉由高熱及登革熱疾病之症狀表徵,但在極端嗜睡及嗜眠之情況下。增加之血管滲透性及異常內穩定可引起血容量減少、低血壓,且在嚴重情況下引起低血容性休克及內出血。兩個因素似乎在DHF之出現中起主要作用-伴以高水準之病毒血症之快速病毒複製(疾病之嚴重程度與病毒血症水準相關;Vaughn等人,2000,J.Inf.Dis.,181:2-9)及伴以高水準之發炎性介體之釋放之主要發炎反應(Rothman及Ennis,1999,Virology,257:1-6;Alan L.Rothman.2011,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11:532-543)。DHF之死亡率可在不治療的情況下達到10%,但在大部分可得到治療之中心為<1%。登革熱疾病感染在超過100個熱帶國家流行且DHF已在此等國家中之60個中記錄(Gubler,2002,TRENDS in Microbiology,10:100-103)。
登革熱休克症候群(DSS)為DHF之常見進展且經常為致命的。DSS由泛發性血管炎產生,導致血漿滲漏至血管外空間中。DSS藉由快速及不佳容積脈搏、低血壓、肢冷及坐立不安表徵。
在亞洲,DHF及DSS主要觀測於兒童中,其中大致90%患有DHF之患者小於15歲(Malavige等人,2004,Postgrad Med.J.,80:588-601; Meulen等人,2000,Trop.Med.Int.Health,5:325-9)。相比之下,加勒比海及中美洲之爆發主要影響成人(Malavige等人,2004,Postgrad Med.J.,80:588-601)。在登革熱流行之許多國家,登革熱疾病之發病率已在較大年齡群體中增加(Sabchareon等人,2012,Lancet,380,1559-1567;Messina等人,2014,Trends Microbiol.,22,138-146)。
登革熱病毒之四種血清型具有大致60-80%序列同源性。感染一種登革熱血清型提供耐久的同源免疫性但有限的異源免疫性(Sabin,1952,Am.J.Trop.Med.Hyg.,1:30-50)。因此,已感染一種血清型之登革熱之個體可隨後變得感染不同血清型。考慮產生自不同登革熱病毒血清型之第二感染理論上為罹患DHF之風險因素,因為大多數展現DHF之患者已預先暴露於登革熱病毒之其他四種血清型中之至少一者。
到目前為止,不存在用於登革熱疾病之特定治療。登革熱疾病之治療為症狀性的,藉由臥床休息、經由退熱劑及鎮痛劑控制發熱及疼痛及足夠飲食。DHF之治療需要液體損失之平衡、凝血因子之替換及肝素之輸注。
由於登革熱預防措施,諸如蚊子控制及保護個人免受叮咬在功效中有限、難以實施且昂貴,安全及有效登革熱疫苗將為最佳預防模式。然而,不存在當前可用的此類型之特許疫苗。因此需要開發適用於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登革熱病毒之四種血清型中之每一者侵害之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i)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至4之 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或(ii)一或多種能夠在該人類個體中表現血清型1至4中的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核酸構築體,其中該等登革熱抗原為登革熱VLP。
本發明另外係關於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疫苗組合物用於製造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藥劑之用途。較佳地,該保護亦相對於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及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展示。
本發明另外係關於一種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該人類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疫苗組合物。較佳地,該方法亦保護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及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
另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疫苗組合物及關於該組合物在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用途的說明書。較佳地,該方法亦保護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及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
圖1為意向性治療(ITT)群體中自第0天開始之試驗(實例1中所述)期間之任何時間處產生之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VCD)之卡普蘭-邁耶曲線(Kaplan-Meier curve)。兩條線中之上者表示疫苗組且兩條線中之下者表示對照組。
圖2顯示經劑量3後12個月時段之總體疫苗功效(所有血清型)(實 線)。
定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登革熱疾病」係指個體經登革熱病毒感染之後展現之所有嚴重程度級別之臨床症狀。如本文所用,術語登革熱疾病涵蓋登革熱疾病之更溫和表現,諸如登革熱發熱,及登革熱發熱之更嚴重表現,諸如如本文中所定義之嚴重登革熱或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登革熱出血性發熱(DHF)兩者。自從1975年,臨床登革熱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南(1997年更新)分類為(i)登革熱發熱或(ii)登革熱出血性發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iagnosis,treat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第2版Geneva:WHO,1997;ISBN 92 4 154500 3)。在2009年,WHO發佈將臨床登革熱分類為(i)具有或不具有警告信號之登革熱或(ii)嚴重登革熱之新指南。兩種分類均顯示於Srikiatkachorn等人,Clin.Infect.Dis.(2011)53(6):563之圖1及2中。根據較早1997 WHO分類,登革熱發熱藉由以下各者診斷:(i)存在具有至少兩種選自頭痛、關節痛、眼球後疼痛、皮疹、肌痛、出血性表現及白血球減少症之症狀的發熱;連同(ii)在與其他確認登革熱病例相同之位置及時間的支持性血清學或發生。當發熱、出血性表現、血小板減少症及血漿滲漏證據全部被觀測到時確認進展至登革熱出血性發熱。根據2009 WHO分類,登革熱之診斷需要存在:(i)發熱及至少兩個選自以下之臨床症狀:噁心、嘔吐、皮疹、全身疼痛(aches and pains)、陽性壓脈帶測試或選自以下之任何警告信號:腹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臨床流體積聚、黏膜出血、嗜睡或坐立不安、肝臟腫大>2cm或與血小板計數之快速減少同時發生的血球比容增加;連同(ii)在與其他確認登革熱病例相同之位置及時間之支持性血清學或發生。根據2009 WHO分類,嚴重登革熱定義為觀測到以下額外事件中之任 一者情況下之登革熱之診斷:(i)導致休克或呼吸窘迫之嚴重血漿滲透(流體積聚);(ii)如藉由臨床醫師評估之嚴重出血;或(iii)嚴重器官損害(亦即肝臟:AST,ALT1000;CNS:意識或心臟或其他器官受損)。
如本文所用,術語「登革熱出血性發熱」或「DHF」與1997 WHO定義一致且係指以下症狀:1)臨床表現:(a)發熱:急性發作、高(38℃)且連續,持續2至7天;(b)以下出血性表現中的任一者:陽性壓脈帶測試、皮下血斑症、紫癜、淤斑、外附結晶、齒齦出血、嘔血及/或黑糞症;2)實驗室發現:(a)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計數100×109/L);(b)血漿滲漏,如藉由血液濃縮(血球比容增加藉由20%或20%以上)或肋膜積液(胸部X射線上可見)及/或腹水及/或低白蛋白血症所示。前兩個臨床標準(亦即發熱及出血性表現)加上血小板減少症及血漿滲漏跡象足以建立DHF之臨床診斷。肋膜積液(胸部X射線上可見)及/或低白蛋白血症提供血漿滲漏之支持證據。如本文所用,DHF可另外基於其嚴重程度定義。因此,DHF可定義為I級、II級、III級或IV級(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iagnosis,treat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第2版Geneva:WHO,1997;ISBN 92 4 154500 3)。I級定義為伴隨非特定全身症狀之發熱;唯一出血性表現為陽性壓脈帶測試。II級定義為除I級患者之表現以外之自發出血,通常呈皮膚或其他出血形式。III級定義為藉由快速弱脈及脈壓變窄(20mmHg或20mmHg以下)或低血壓,伴以濕冷皮膚及坐立不安表明之循環衰竭。IV級定義為具有不可偵測血壓及脈衝之極度休克。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本發明之實踐,例如保護免於DHF侵害之方法中,該DHF不必為病毒學確認的。
如本文所用,術語「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係指急性發熱性發作(亦即至少連續兩日體溫38℃),其經確認藉由登革熱病毒,例如藉 由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RT-PCR)及/或藉由登革熱非結構1(NS1)蛋白酶聯免疫吸附檢定(ELISA)誘導。在RT-PCR方法中,RNA使用商業套組提取自血清以拋棄潛在Taq聚合酶抑制劑或干擾因素。隨後藉由來自在登革熱病毒中保守之基因序列之引物進行登革熱篩選RT-PCR反應。藉由與含有已知濃度之病毒基因組核酸序列之標準物比較,結果表示為log10溶菌斑形成單位(PFU)/mL之濃度。感染後登革熱病毒血症之血清型識別藉由用SimplexaTM登革熱RT-PCR檢定(Focus Diagnostics,Inc.CA,USA)測試血清樣品測定。簡言之,RNA使用商業套組提取自血清以拋棄潛在聚合酶抑制劑或干擾因素。隨後進行SimplexaTM檢定,其併入來自登革熱序列之血清型特異性引物。結果經定性表示且對於各登革熱血清型報導為經偵測或未經偵測。SimplexaTM檢定使用於所有登革熱篩選RT-PCR陽性或登革熱NS1 Ag ELISA陽性樣品上以用於血清型識別。NS1 ELISA使用市售套組(PlateliaTM Dengue NS1 Ag,Bio-Rad,Marnes-la-Coquette,France)進行。遵循製造商說明書。登革熱NS1 Ag測試為使得能夠偵測血清中之NS1 Ag之基於一步夾心ELISA之檢定。測試使用鼠類單株Ab(MAb)進行捕獲及揭示。樣品及對照物與共軛物一起在塗佈有MAb之微量盤孔內直接及同時培育。若NS1 Ag存在於樣品中,則將形成免疫複合物MAb-NS1-MAb/過氧化酶。免疫複合物之存在藉由添加起始顯色反應之發色溶液展示。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後,藉由添加酸溶液停止酶促反應。藉由設定於450/620nm處之分光光度計獲得之光學密度(OD)讀數與存在於樣品中之NS1 Ag之量成比例。個別樣品中NS1 Ag之存在藉由比較樣品之OD讀數與截止對照血清之OD測定。<0.5、0.5至<1.0及1之樣品比率分別表明陰性、模棱兩可及陽性結果。
如本文所用,術語「嚴重登革熱」或「嚴重登革熱疾病」係指如藉由建立用於監管本文中報導之III期臨床試驗之獨立資料監測委員 會(IDMC)所定義之嚴重登革熱。根據IDMC定義,在登革熱發熱之情形下,以下標準中的任一者之出現導致嚴重登革熱之診斷:(i)休克(兒童或青年中脈壓20mmHg,或低血壓[90mmHg]伴以心動過速、弱脈及低灌注);(ii)需要輸血之出血;(iii)腦病,亦即無意識或意識模糊狀態或抽搐,其不可歸因於簡單發熱性抽搐或病灶性神經病學跡象。意識模糊狀態或無意識必須藉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評分支持;(iv)肝損傷(AST>1000U/L或凝血酶原時間[P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v)腎功能損害(血清肌酐1.5mg/dL),或(vi)由胸部X射線(CXR)、心動回聲圖、心電圖(ECG)或此等可用之心臟酶支持之心肌炎、心包炎或心臟衰竭(臨床心臟衰竭)。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本發明之實踐,例如保護免受嚴重登革熱侵害之方法中,該嚴重登革熱未必為病毒學確認的且可僅在於登革熱疾病之其他病毒學確認病例相同之位置出現。
術語「登革熱病毒(dengue fever virus)」、「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及「DEN」可互換使用。其係指屬於黃病毒家族之黃病毒屬之陽單股RNA病毒。存在四種不同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其具有大致60-80%序列同源性。基因組之組織包含以下元件:5'非編碼區(NCR)、編碼結構蛋白(衣殼(C)、前膜(prM)及包膜(E))之區域及編碼非結構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之區域以及3'NCR。登革熱病毒基因組編碼不間斷編碼區,其轉換成經歷轉譯後加工之單一聚合蛋白。
如本文所用,術語「活減毒登革熱病毒」係指衍生自毒性野生型登革熱病毒之活登革熱病毒,其藉由基因修飾導致毒性之衰減及不能誘導特徵在於與對應野生型登革熱病毒相關之相同症狀集之疾病病況。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可製備自野生型病毒,例如藉由重組核酸技術、定點突變誘發、複製勝任型細胞之連續傳代、化學突變誘發、電 磁輻射或基因操作,諸如病毒核酸之小部分之缺失。適用於本發明之實踐中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之實例包括VDV1(WO 2006/134433)、VDV2(WO 2006/134443),及例如描述於申請案WO 02/066621、WO 00/57904、WO 00/57908、WO 00/57909、WO 00/57910、WO 02/0950075及WO 02/102828中之菌株。可用作本發明方法中之血清型1之登革熱抗原之血清型1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包括LAV1及VDV1。可用作本發明方法中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抗原之血清型2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包括LAV2及VDV2。術語「VDV」表示能夠在Vero細胞複製且能夠在人體中誘導特定體液反應,包含誘導中和抗體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
稱為16007/PDK13,亦稱作「LAV1」之血清型1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藉由使野生型菌株通過初生犬腎(PDK)細胞13次衍生自野生型DEN-1(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16007菌株。LAV1已描述於EP1159968中且已以編號I-2480在國家微生物培養物收藏所(National Microorganisms Cultures Collection,CNCM,Institut Pasteur,Paris,France)提交。「VDV1」為藉由後續適應於Vero細胞衍生自LAV1之病毒;就此而言,來自LAV1之RNA已在轉染至Vero細胞中之前經提取及純化。VDV1菌株隨後藉由Vero細胞中之盤純化及擴增獲得。與DEN-1 16007/PDK13菌株相比,VDV1菌株具有額外3個突變。VDV1菌株之完整核苷酸序列以及製備及表徵VDV1菌株之方法已描述於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34433中。VDV1菌株之完整核酸序列如SEQ ID NO:6中所闡述。
稱為16681/PDK53,亦稱作「LAV2」之血清型2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已藉由使PDK細胞通過野生型菌株53次獲自野生型DEN-2(登革熱病毒血清型2)16681菌株。LAV2已描述於EP1159968中且已以編號1-2481在國家微生物培養物收藏所(CNCM,Institut Pasteur,Paris, France)提交。「VDV2」為藉由後續適應於Vero細胞衍生自LAV2之菌株;就此而言,來自LAV2之RNA已在轉染至Vero細胞中之前經提取及純化。VDV2菌株隨後藉由Vero細胞中之盤純化及擴增獲得。與16681/PDK53菌株相比,VDV2菌株具有額外10個突變,包含3個沉默突變及非編碼區中之1個突變。VDV2菌株之完整核苷酸序列以及製備及表徵VDV2菌株之方法已描述於國際專利公開案WO 2006/134443中。VDV2菌株之完整核酸序列如SEQ ID NO:7中所闡述。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登革熱嵌合體」或「嵌合登革熱病毒」意謂受體黃病毒,其中基因主幹已經藉由登革熱病毒之對應序列交換受體黃病毒之至少E蛋白之序列修飾。或者,且更佳地,受體黃病毒之基因主幹經藉由登革熱病毒之對應序列交換編碼受體黃病毒之prM及E蛋白兩者之核酸序列修飾。通常,受體黃病毒可經減毒。受體黃病毒可為黃熱病(YF)病毒,在此情況下,嵌合體在本文中稱為「嵌合YF/登革熱病毒」。較佳地,本發明之嵌合YF/登革熱病毒之YF主幹來自減毒YF病毒。受體黃病毒亦可為登革熱病毒,且在該情況下,嵌合登革熱病毒在本文中稱為「嵌合登革熱/登革熱病毒」,E或prM及E蛋白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特徵與基因主幹之受體登革熱病毒血清型特徵相同或不同。當受體黃病毒為登革熱病毒時,該登革熱病毒較佳經減毒。當受體及供體登革熱病毒之血清型相同時,產生prM及E蛋白編碼序列之受體登革熱病毒及供體登革熱病毒為相同血清型之兩個不同病毒菌株。用於本發明中,嵌合登革熱病毒通常為嵌合YF/登革熱病毒。
在一個實施例中,嵌合YF/登革熱病毒包含減毒黃熱病病毒菌株YF17D之基因組主幹(Theiler M.及Smith H.H.,1937,J.Exp.Med.,65.767-786)。可使用之其他減毒YF菌株之實例包括YF17D204(YF-VAX(R),Sanofi-Pasteur,Swiftwater,PA,USA;Stamaril(R),Sanofi- Pasteur,Marcy I'Etoile,France;ARILVAX(TM),Chiron,Speke,Liverpool,UK;FLAVIMUN(R),Berna Biotech,Bern,Switzerland;YF17D-204 France(X15067,X15062);YF17D-204,234 US(Rice等人,1985,Science,229:726-733),或相關菌株YF17DD(Genbank接入號U17066)、YF17D-213(Genbank接入號U17067)及Galler等人描述之菌株YF17DD(1998,Vaccines,16(9/10):1024-1028)。有利地,本發明之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之受體黃病毒為YF 17D或YF 17D204。
適用於本發明之實踐中之嵌合登革熱病毒之實例包括專利申請案WO 98/37911中所述之嵌合YF/登革熱病毒及嵌合登革熱/登革熱病毒,諸如專利申請案WO 96/40933及WO 01/60847中所述之彼等。
尤其適用於本發明的實踐中之嵌合YF/登革熱病毒之一實例為Chimerivax® YF/登革熱病毒,其在本文中亦被稱作「CYD」病毒。如本文所用,Chimerivax® YF/登革熱(或CYD)病毒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適合之減毒YF病毒(例如YF17D或YF17D204(YF-VAX®))之基因組主幹,其中編碼前膜(prM)及包膜(E)蛋白之核酸序列已經編碼登革熱病毒之對應結構蛋白之核酸序列置換。此類Chimerivax®病毒之結構可根據或實質上根據Chambers等人(1999,J.Virology 73(4):3095-3101)之教示實現。實例中所述之特定Chimerivax®(CYD)病毒已藉由使用來自菌株DEN 1 PUO 359(TVP1 140)、DEN2 PUO 218、DEN3 PaH881/88及DEN 4 1228(TVP 980)之prM及E序列產生。為方便起見,實例中所述之特定Chimerivax®(CYD)病毒在本文中稱為「CYD1」、「CYD2」、「CYD3」及「CYD4」。此等特定菌株之製備已詳細地描述於國際專利申請案WO 98/37911、WO 03/101397、WO 07/021672、WO 08/007021、WO 08/047023及WO 08/065315中,可關於此等特定菌株之製備方法之精確描述對其進行參考。對應於CYD1、CYD2、CYD3及CYD4之prM-E 區之核苷酸序列之SEQ ID NO陳述於表11中。或者,其他登革熱病毒菌株可用作核酸源以促進構築適用於本發明之實踐中之嵌合病毒,如本文中之其他地方,例如其他Chimerivax® YF/登革熱病毒之構築中所描述。可用於本發明之保護方法中之嵌合登革熱病毒之替代實施例為受體黃病毒,其中基因主幹已藉由以下者修飾:(i)藉由登革熱病毒之對應序列交換編碼受體黃病毒之E蛋白之序列,及(ii)藉由非登革熱黃病毒,例如JEV病毒之對應序列交換編碼受體黃病毒之prM蛋白之序列。此類嵌合登革熱病毒之實例描述於WO 2011/138586中。
如本文所用,術語「登革熱病毒樣粒子」或「登革熱VLP」係指不含複製遺傳物質但以與天然病毒粒子結構類似之重複有序陣列在其表面處呈現登革熱E蛋白之病毒粒子。通常,登革熱VLP亦含有登革熱prM及/或M蛋白。VLP可在活體外產生(Zhang等人,J.Virol.(2011)30(8):333)。VLP亦可在活體內產生。為此,編碼prM/M及E登革熱蛋白之一或多個核酸構築體(例如DNA或RNA)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例如經由使用至少一個病毒載體引入個體,例如人類個體之細胞中。VLP粒子隨後在活體內形成。可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病毒載體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痘病毒(例如減毒痘安卡拉病毒(attenuated pox Ankara virus))及麻疹病毒。用於本發明中,活體內表現VLP之病毒載體之特定類別包括複製缺陷假性感染性(PIV)病毒,例如根據ReplivaxTM技術。(Rumyantsev AA等人Vaccine.2011年7月18日;29(32):5184-94)。
本發明的疫苗組合物在個體中引起免疫反應(亦即誘導中和抗體之產生)之能力可例如藉由量測相對於組合物內包含之登革熱病毒血清型升高之中和抗體效價評估。中和抗體效價可藉由溶菌斑減少中和測試(PRNT50)測試量測。簡言之,中和抗體效價在收集自待測試登革熱中和抗體水準之個體之血清中量測。若個體為經疫苗接種個體,則 樣品至少在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後28天收集自該個體。血清(預先加熱不活化)之連續、兩倍稀釋液按需要與恆定攻擊劑量之血清型1、2、3或4之各登革熱病毒(表示為PFU/mL)混合。CYD登革熱疫苗構築體之親本登革熱病毒菌株用作攻擊菌株。混合物隨後接種至具有匯合Vero細胞單層之微量盤之孔中。在吸附之後,培育細胞單層幾天。登革熱病毒感染細胞之存在藉由形成感染病灶(亦即溶菌斑)指示且可因此偵測到由血清樣品中存在中和抗體所致之病毒感染力之減小(亦即溶菌斑數目中之減小)。報導值(終點中和效價)表示當相比於陰性對照孔(其表示100%病毒負載)中之平均病毒溶菌斑計數時,50%之登革熱攻擊病毒(以溶菌斑計數形式)經中和之血清之最高稀釋度。終點中和效價呈現為連續值。檢定之定量下限(LLOQ)為10(1/dil)。已通常認為當效價大於或等於10(1/dil)時出現血清轉化。由於PRNT測試可在實驗室之間略微變化,LLOQ亦可略微變化。因此,以一般方式,認為當效價大於或等於測試之LLOQ時出現血清轉化。在以下參考文獻中考慮中和抗體效價,但作者未建立保護關聯(Guirakhoo等人,J.Virol.(2004)78(9):4761;Libraty等人,PLoS Medicine(2009)6(10);Gunther等人,Vaccine(2011)29:3895)及Endy等人,J.Infect.Dis.(2004),189(6):990-1000)。
術語「CCID 50 」係指使50%之細胞培養物感染之病毒(例如疫苗病毒)之量。CCID50檢定為藉由統計效價計算之有限稀釋檢定(Morrison D等人,J Infect Dis.2010;201(3):370-7))
如本文所用,「登革熱天然(dengue naïve)」個體係指尚未經登革熱病毒感染亦未經登革熱疫苗預先免疫之個體,亦即獲自該個體之血清樣品將在登革熱ELISA或PRNT50檢定中產生陰性結果。
如本文所用,「登革熱免疫」個體係指在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前已經登革熱病毒感染或經登革熱疫苗免疫之個體,亦即獲自該 個體之血清樣品將在登革熱ELISA或PRNT50檢定中產生陽性結果。
根據本發明,如本文所用,「保護方法」導致在暴露於登革熱病毒之人類個體中之登革熱疾病之嚴重程度或產生登革熱疾病之可能性之降低。有利地,該降低為統計顯著的。根據本發明之保護方法可導致以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i)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登革熱疾病;(ii)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登革熱疾病;(iii)由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預防,不管嚴重程度;(iv)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嚴重登革熱疾病;(v)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嚴重登革熱疾病;(vi)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例如預防該DHF;該減少較佳為統計顯著的;(vii)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例如預防該DHF;該減少較佳為統計顯著的;(viii)由於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而住院之發 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住院;(ix)由於: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而住院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住院;(x)由於任何血清型之重複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病例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統計顯著減少,例如預防該等登革熱病例,該等病例定義為相隔超過14天由於不同血清型出現之2次之登革熱發作;(xi)至少5歲之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ii)至少7歲之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iii)至少9歲之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iv)至少12歲之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v)9歲與16歲之間的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vi)12歲與16歲之間的人類個體中之(i)至(x)中之任一者;(xvii)生活於病區中之9歲至60歲之個體中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預防;(xviii)生活於病區中之12歲至60歲之個體中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預防。
本發明之概述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i)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至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 或(ii)一或多種能夠在該人類個體中表現血清型1至4中的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核酸構築體,其中該等登革熱抗原為登革熱VLP。
較佳地,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較佳地,該方法導致由於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而住院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較佳地,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DHF。
較佳地,該方法亦保護該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較佳地,該方法導致由於: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而住院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較佳地,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用於如本文所述之方法中時,該方法導致保護該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發熱、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發熱、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發熱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發熱侵害。較佳地,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用於如本文所述之方法中時,該方法導致保護該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侵害。較佳地,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用於如本文所述之方法中時,該方法導致保護該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侵害。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登革熱免疫之人類個體投與。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至少2歲之人類個體投與。較佳地,該人類個體為至少5歲。較佳地,該人類個體為至少7歲。較佳地,該人類個體為至少9歲。較佳地,該人類個體為至少12歲。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2歲與60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6歲與60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7歲與60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9歲與60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12歲與60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2歲與16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5歲與16歲之間。較佳地,該人類個體年齡在9歲與16歲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人類個體較佳未懷孕、不在哺乳期或無生育潛能;不具有自我報道或疑似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在疫苗接種之前6個月內尚未接受免疫抑制療法或在疫苗接種之前3個月內持續超過2週未接受全身性皮質類固醇療法;並非HIV血清反應呈陽性;且不對於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疫苗組分中的任一者具有全身過敏性。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病毒。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選自由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組成之群。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為活減毒登革熱病毒。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為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四價混合物(稱為DENVax),其 揭示於Huang等人,PLoS Negl Trop Dis 7(5):e2243(2013)中。或者,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為活減毒登革熱病毒。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為活減毒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登革熱病毒。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為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四價混合物(稱為TV001、TV002、TV003及TV004')中的任一者,其揭示於Durbin等人,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207,957-965中。較佳地,根據本發明之此實施例之疫苗組合物為TV003。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該等登革熱抗原中之每一者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較佳為嵌合YF/登革熱病毒,更佳為包含prM-E序列已被登革熱病毒之prM-E序列取代之減毒YF基因組主幹之嵌合YF/登革熱病毒。
較佳地,本發明之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包含一或多種來自登革熱病毒之蛋白質及一或多種來自不同黃病毒之蛋白質。較佳地,該不同黃病毒為黃熱病病毒(亦即嵌合YF/登革熱病毒)。較佳地,本發明之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包含prM-E序列已被登革熱病毒之prM-E序列取代之減毒黃熱病病毒基因組。或者,本發明之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包含一或多種來自第一登革熱病毒之蛋白質及一或多種來自第二登革熱病毒之蛋白質(亦即嵌合登革熱/登革熱病毒)。較佳地,該第 一登革熱病毒及該第二登革熱病毒為不同血清型。在該第一登革熱病毒及該第二登革熱病毒為相同血清型時,該等第一及第二登革熱病毒為不同菌株。
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1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1之登革熱抗原之另一較佳實例為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6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與SEQ ID NO:6具有小於100%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不包含對應於SEQ ID NO:6之位置1323、1541、1543、1545、1567、1608、2363、2695、2782、5063、5962、6048、6806、7330、7947及9445之該核酸序列內之位置處之突變。
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抗原之另一較佳實例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5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抗原之另一較佳實例為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7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與SEQ ID NO:7具有小於100%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不包含對應於SEQ ID NO:7之位置736、1619、4723、5062、9191、10063、10507、57、524、2055、2579、4018、5547、6599及8571之該核酸序列內之位置處之突變。
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3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3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 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
用於本發明之血清型4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為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
為了形成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呈四價劑型形式)(亦即含有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疫苗組合物),前四段中揭示之血清型1、2、3及4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可以任何可能的組合進行組合。或者,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兩個二價劑型形式向個體投與,其中前四段中揭示之血清型1、2、3及4之登革熱抗原之較佳實例可以任何可能的二價組合對形式組合。因此,在血清型1、2、3及4之登革熱抗原之尤其較佳組合中,血清型3及4之登革熱抗原分別為包含與SEQ ID NO:3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及包含與SEQ ID NO:4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之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在此類尤其較佳組合中,血清型1及2之登革熱抗原可分別為:(i)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及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2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或(ii)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及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5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或(iii)活減毒嵌合YF/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及活 減毒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7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與SEQ ID NO:7具有小於100%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不包含對應於SEQ ID NO:7之位置736、1619、4723、5062、9191、10063、10507、57、524、2055、2579、4018、5547、6599及8571之該核酸序列內之位置處之突變);或(iv)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6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與SEQ ID NO:6具有小於100%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不包含對應於SEQ ID NO:6之位置1323、1541、1543、1545、1567、1608、2363、2695、2782、5063、5962、6048、6806、7330、7947及9445之該核酸序列內之位置處之突變,及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其包含與SEQ ID NO:7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8%或100%序列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較佳地,與SEQ ID NO:7具有小於100%一致性之核苷酸序列不包含對應於SEQ ID NO:7之位置736、1619、4723、5062、9191、10063、10507、57、524、2055、2579、4018、5547、6599及8571之該核酸序列內之位置處之突變)。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導致某一疫苗功效水準。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具有至少30%,更佳至少40%之關於由血清型2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疫苗功效。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具有至少60%之關於登革熱疾病(由任何血清型引起)之總體疫苗功效。舉例而言,本發明的疫苗組合物具有至少30%,更佳至少40%之關於由血清型2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疫苗功效及至少60%之關於登革熱疾病(由任何血清型引起)之總體疫苗功效。
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黃熱病免疫之人類個體投與。如本文所用,黃熱病免疫個體係指在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前已 經YF病毒感染或經YF疫苗免疫之個體,亦即獲自該個體之血清樣品將在YF ELISA或YF PRNT50檢定中產生陽性結果。簡言之,YF PRNT50檢定如下進行。待測試血清(預先加熱不活化)之連續兩倍稀釋液與恆定濃度之YF疫苗菌株17D(表示為PFU/mL)混合。混合物一式兩份地接種至匯合Vero細胞之盤之孔中。在吸附之後,細胞單層經覆疊及培育幾天。報導值(終點中和效價)表示當相比於表示100%病毒負載之陰性對照孔時,50%之YF攻擊病毒(以溶菌斑計數)經中和之血清之最高稀釋度。YF PRNT50檢定之LLOQ為10(1/dil)。或者及有利地,更嚴格檢定可用於定義黃熱病免疫之人類個體。舉例而言,YF免疫個體可定義為血清樣品在PRNT80或PRNT90檢定中產生陽性結果之個體。報導值(終點中和效價)表示當相比於陰性對照孔時,80%或90%之YF攻擊病毒(以溶菌斑計數)經中和之血清之最高稀釋度。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黃熱病及登革熱免疫之人類個體投與。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多類型登革熱免疫之人類個體投與。如本文所用,多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係指已經一種以上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感染(藉由天然感染或藉由疫苗接種)之個體。多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定義為將對登革熱PRNT50檢定中之至少兩種血清型產生陽性結果(抗體效價>10)且在陽性血清型之間產生小於六倍差異之個體。單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定義為將僅對登革熱PRNT50檢定中之一種血清型產生陽性結果(抗體效價>10)之個體或相比於對其餘三種血清型之反應,對登革熱PRNT50檢定中之單一血清型具有至少高六倍反應之個體。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黃熱病免疫及單類型登革熱免疫之個體投與。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向黃熱病免疫及多類型登革熱免疫之人類個體投與。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多個劑量投與。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一個、兩個或三個劑量投與。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 以三個劑量投與時,第一劑量及第三劑量較佳相隔大致12個月投與。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第一劑量、第二劑量及第三劑量投與,其中該第二次劑量在該第一劑量之後約6個月投與且其中該第三劑量在該第一劑量之後約12個月投與。或者,三個劑量可在0個月處、約3至4個月處(例如約三個半月處)及約12個月投與(亦即其中組合物之第二劑量在第一劑量之後約三個半月處投與,且其中組合物之第三劑量在第一劑量之後約12個月處投與之方案)。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兩個劑量投與。較佳地,第一劑量及第二劑量相隔大致約3、6、8或9個月投與。較佳地,第二劑量在第一劑量之後約6個月投與。或者,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兩個劑量可同時或幾乎同時(例如在彼此之24小時內)向個體投與。較佳地,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以兩個劑量投與時,投與疫苗組合物之人類個體為登革熱免疫的。若該個體由於先前疫苗接種而登革熱免疫,則該先前疫苗接種較佳在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兩個劑量中之第一者之前至少3個月,更佳至少6個月投與。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單一劑量投與。較佳地,當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以單一劑量投與時,投與疫苗組合物之人類個體為登革熱免疫的。若該個體由於先前疫苗接種而登革熱免疫,則該先前疫苗接種較佳在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單次劑量之前至少3個月,更佳至少6個月投與。
視情況,可使用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增效投藥,例如在初始免疫接種之後(亦即在投與初始免疫接種方案中預定之最後劑量之後)6個月與10年之間,例如6個月、1年、3年、5年或10年。
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較佳為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或到登革熱病區旅遊。更佳地,該人類個體為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本發明之人類個體亦可為正經歷登革熱傳染病之區 域中之居住者。術語居住者在本文中賦予其習知含義且係指通常定居於所述區域中之個人。登革熱病區為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且根據本發明,包括大部分熱帶及亞熱帶,例如經WHO鑑別為流行國家之任何國家。登革熱病區可在本文中定義為人口為至少50%登革熱免疫或至少60%登革熱免疫之區域。更佳地,登革熱病區可定義為群體為至少70%登革熱免疫、至少80%登革熱免疫或至少90%登革熱免疫之區域。因此,本發明之人類個體較佳為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其中該區域之人口為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登革熱免疫。舉例來說,本發明之登革熱病區可包含屬於熱帶及亞熱帶之彼等美洲國家或其一部分。本發明之登革熱病區可因此包含以下國家或其一部分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貝里斯、墨西哥、美國及加勒比群島。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登革熱病區可由以下組成:巴西、哥倫比亞、洪都拉斯、墨西哥及波多黎各。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本發明的登革熱病區可由以下組成:巴西、哥倫比亞及洪都拉斯。本發明之登革熱病區亦可包括熱帶及亞熱帶內之南亞及大洋洲國家。本發明之登革熱病區可因此由以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組成:印度、緬甸(Myanmar/Burma)、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臺灣、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
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登革熱之優勢流行菌株為血清型1、3及4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舉例而言,該登革熱病區中之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之登革熱疾病病例由血清型1、3或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登革熱之優勢流行菌株為血清型3及4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舉例而言,該 登革熱病區中之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之登革熱疾病病例係經血清型3或4之登革熱病毒之感染。
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血清型2之流行登革熱菌株具有特徵在於位置E-226及E-228處存在Thr及Gly之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有利地,血清型2之流行登革熱菌株具有特徵在於以下之基因型:位置prM-16、E-83、E-203、E-226、E-228及E-346處分別存在以下殘基中之至少五者或全部六者:Arg、Asn、Asp、Thr、Gly及His,其中位置E-226及E-228處之殘基必須分別為Thr及Gly。在此背景下,prM-16表示prM蛋白之位置16且E-83表示E蛋白之位置83等。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較佳為流行血清型2登革熱病毒具有如此段落中所定義之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亦即該登革熱病區中之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100%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疾病病例由具有該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如本文中所提及之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較佳為由具有如此段落中所定義之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
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血清型2之流行登革熱菌株不具有亞洲-1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可再分成若干基因型,其稱為:美洲、亞洲/美洲、亞洲-1、亞洲-2、世界性(Cosmopolitan)及叢林(Sylvatic)(Twiddy SS等人(2002)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differential selection pressures among genotypes of dengue-2 virus.Virology;298(1):63-72)。因此,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血清型2之流行登革熱菌株具有美洲、亞洲/美洲、亞洲-2、世界性或叢林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更佳 地,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有利地為血清型2之流行登革熱菌株具有美洲、亞洲/美洲或世界性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本發明之人類個體(向其投與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較佳為流行血清型2登革熱病毒具有如此段落中所定義之基因型之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亦即該登革熱病區中之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100%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疾病病例由具有美洲、亞洲/美洲、亞洲-2、世界性或叢林基因型,較佳美洲、亞洲/美洲或世界性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如本文中所提及之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較佳為由具有美洲、亞洲/美洲、亞洲-2、世界性或叢林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更佳地,如本文中所提及之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較佳為由具有美洲、亞洲/美洲或世界性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特定登革熱-2病毒菌株之基因型藉由序列比對及系統樹分析測定。簡言之,參考序列(其為編碼如Twiddy等人中所述之各基因型之代表菌株之E蛋白之選擇核苷酸序列)與編碼待基因分型之血清型-2菌株之E蛋白之核苷酸序列比對。隨後,根據其與參考基因型序列之對應集群計算系統樹且分配基因型至各未知血清型-2菌株。系統樹根據最大可能法,使用FastTree 2軟體(Price MN等人,FastTree 2--approximately maximum-likelihood trees for large alignments,PLoS One.2010;5(3):e9490)及胺基酸進化之惠蘭及戈德曼模型(Whelan and Goldman model)(Whelan S,Goldman N.A general empirical model of protein evolution derived from multiple protein families using a maximum-likelihood approach.Mol.Biol.Evol.2001;18(5):691-699)計算。
本發明之登革熱疾病可為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
較佳地,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即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之組合物 降低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
較佳地,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即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之組合物導致在生活於病區中之9歲至60歲個體中預防(亦即用於預防)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在此背景下,個體理解為人類個體。
較佳地,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即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之組合物導致在生活於病區中之12歲至60歲個體中預防(亦即用於預防)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在此背景下,個體理解為人類個體。
待投與之本發明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或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之精確量可根據接種之個體之年齡及體重、投與頻率以及組合物中之其他成分變化。一般而言,包含於本發明的疫苗組合物之劑量中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例如VDV1或VDV2)之量處於約103至約106CCID50範圍內,例如約5×103至約5×105範圍內,例如約104CCID50。包含於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中之嵌合登革熱病毒(諸如嵌合YF/登革熱病毒或Chimerivax®(CYD)病毒)之量處於約105CCID50至約106CCID50範圍內。包含於本發明之四價劑型或二價劑型中之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活減毒登革熱病毒或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之量較佳相同。有利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登革熱抗原。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單一四價劑型,亦即包括如本文中所定義之登革熱抗原之四種血清型之單一劑型形式向人類個體投與。或者,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以兩個二價劑型,亦即含有登革熱抗原之兩種血清型之一個二價劑型及含有登革熱抗原之其餘兩種血清型之第二二價劑型形式向人類個體投與。較佳地,該等二價劑型在解剖學上分離之位點同時向該人類個體投與。如本文中所定義,術語「同時」 意謂在24小時內,較佳在3小時內,較佳在10分鐘內。如本文中所定義,術語「解剖學上分離之位點」意謂藉由不同淋巴結引流之身體上之位點,例如各臂之三角肌區。較佳地,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以單一四價劑型形式向個體投與。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本發明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意謂通常用於醫藥及疫苗之調配中以增強活性劑之穩定性、無菌性及傳遞性且不在人體中產生任何次級反應,例如過敏性反應之任何溶劑或分散介質等。基於選擇之醫藥形式、投與方法及途徑選擇賦形劑。適當賦形劑及關於醫藥調配物之要求描述於「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9版,A.R.Gennaro編,Mack Publishing Co.,Easton,PA(1995))中。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之特定實例包括水、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溶液及0.3%甘胺酸溶液。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有利地包含0.4%生理鹽水。
用於本發明的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可視情況含有如估計生理狀況所需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助劑物質,諸如pH調節及緩衝劑、張力調節劑、濕潤劑及其類似物,例如乙酸鈉、乳酸鈉、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脫水山梨糖醇單月桂酸酯、三乙醇胺油酸酯、人血清白蛋白、必需胺基酸、非必需胺基酸、L-精胺酸鹽酸鹽、蔗糖、D-海藻糖脫水物、山梨糖醇、三(羥基甲基)胺基甲烷及/或脲。另外,疫苗組合物可視情況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添加劑,包括例如稀釋劑、黏合劑、穩定劑及防腐劑。較佳穩定劑描述於WO 2010/003670中。
如技術人員理解,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經適當調配以與預期投與途徑相容。適合之投與途徑之實例包括例如肌肉內、經皮、皮下、鼻內、經口或皮內。有利地,投與途徑為皮下。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可使用習知皮下注射注射器或安全注射 器,諸如可商購自Becton Dickinson Corporation(Franklin Lakes,NJ,USA)之彼等或噴射注射器投與。對於皮內投與,可採用使用曼托技術(Mantoux technique)之習知皮下注射注射器或可使用特殊化皮內傳遞裝置,諸如BD Soluvia(TM)顯微注射系統(Becton Dickinson Corporation,Franklin Lakes,NJ,USA)。
投與之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體積將取決於投與方法。在皮下注射的情況下,體積一般在0.1與1.0ml之間,較佳大致0.5ml。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包括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及該疫苗組合物在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用途的說明書。套組可包含呈單一四價劑型形式之該疫苗組合物或該套組可包含呈兩個二價劑型形式之該疫苗組合物。套組可包含至少一個劑量(通常在注射器中)之本文中涵蓋之任何疫苗組合物。根據一個實施例,套組可包含如本文所述之任何疫苗組合物之多劑量調配物。套組進一步包含提及該疫苗組合物用於預防登革熱疾病之用途或該疫苗用於預防登革熱疾病之用途的小冊。小冊可另外提及疫苗接種方案及待接種疫苗之人類個體群體。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在減少登革熱疾病之可能性或嚴重程度中之功效可以多種方法量測。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在減少登革熱疾病之可能性或嚴重程度中之功效可藉由在投與至少一個劑量之該疫苗組合物(例如在投與一個、兩個或三個劑量之該疫苗組合物之後)之後量測以下各者而計算:(i)由任何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病例數目;(ii)由任何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嚴重登革熱疾病病例數目;(iii)由任何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DHF病例數目;及/或(iv)由任何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住院病例 數目;其係在接受該疫苗組合物之個體組中及比較彼等量測值與來自未接受該疫苗組合物之個體之對照組之等效量測值,其中兩個該等組中之個體均為登革熱病區中之居住者。當相比於未接種疫苗對照組之個體時接種組之個體中(i)至(iv)中之任何一或多者之統計學結論性減少表明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之功效。
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在減少登革熱疾病之可能性或嚴重程度中之功效亦可藉由在投與至少一個劑量之該疫苗組合物(例如在投與一個、兩個或三個劑量之該疫苗組合物之後)之後量測以下各者而計算:(i)發熱之平均持續時間及/或強度;(ii)如藉由血球比容中之改變界定之血漿滲漏之平均值;(iii)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計數)之平均值;及/或(iv)包括丙胺酸轉胺酶(ALT)及天冬胺酸轉胺酶(AST)之肝臟酶之水準之平均值;其係在接受該疫苗組合物且已產生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之個體群中及比較彼等量測值與來自未接受該疫苗組合物且已產生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之個體之對照組之等效量測值。當相比於產生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之對照組之個體時產生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之接種組之個體中(i)至(iv)中之任何一或多者之統計顯著減少表明本發明之疫苗組合物在減少登革熱疾病之嚴重程度或可能性中之功效。
通常,如例如藉由實例1中描述的方法(疫苗功效(VE)=100*(1-IDCYD/ID對照),其中ID為各組中之發病密度(亦即患有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人類個體數目除以個體處於風險中之年數))量測之針對登革熱疾病之本發明之保護方法之功效為至少50%,較佳至少60%。保護方法之功效有利地為針對由血清型3或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至少70%。
本文所揭示之核酸序列與其他核酸序列之比對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適合序列比對方法中之任一者實現。舉例而言,序列比對可手動進行。更便利地,比對可使用專業化電腦程式進行。舉例而言,可藉由全局序列比對算法,諸如多序列比對(MSA)算法Clustal W及Clustal Omega算法或藉由對數期望之多序列比較(Multiple Sequence Comparison by Log-Expectation;MUSCLE)算法(Edgar RC,Nucl.Acids Res.(2004):32(5):1792)實現最優序列比對且可藉由其測定百分比一致性。此等算法在歐洲生物資訊研究所(EBI)網站http://www.ebi.ac.uk/services上可獲得。當此類算法具有用戶自定義參數時,應使用預設參數。
應理解,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本發明之各種特徵及較佳實施例可組合在一起。
在整個本申請案中,引用各種參考文獻。此等參考文獻之揭示內容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發明中。
本發明將藉由以下實例進一步說明。然而,應理解,本發明由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且此等實例僅以說明本發明之方式給出且並不以任何方式構成對其之限制。
實例 實例1: 拉丁美洲年齡為9至16歲之健康兒童及青少年中之四價CYD疫苗之研究 方法 研究設計及參與者
進行四價CYD疫苗(包含菌株CYD1、CYD2、CYD3及CYD4)針對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疾病之隨機化、觀測者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III期功效試驗。試驗在以下登革熱流行國家中之地點進行:巴西、哥倫 比亞、洪都拉斯、墨西哥及波多黎各。
20,875個基於病史及身體檢查健康狀況良好之年齡為9至16歲之個體登記至試驗中。患有可干擾試驗進行或完成之慢性疾病、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之個體,及接受可干擾試驗進行或完成之免疫抑制療法或其他受禁止治療或疫苗之個體經排除。
參與者隨機指定2:1以在第0、6及12個月接受三個劑量之CYD疫苗或對照產物。因此,13,917名個體接受CYD疫苗且6,958名接收NaCl安慰劑。亦評估來自各國家之個體子組之免疫原性以使得能夠產生免疫原性及基線登革熱抗體水準之國家特異性資料。免疫原性子組包括總共1944名個體(CYD疫苗組中之1,301名及對照組中之643名)。
產物
嵌合病毒中之每一者如WO 03/101397;Guy等人,Hum.Vaccines(2010)6(9):696;Guy等人,Vaccine(2010)28:632;Guirakhoo等人,J.Virol.(2000)74:5477;Guirakhoo等人,J.Virol.(2001)75(16):7290;Guirakhoo等人,Virol.(2002年6月20日)298:146;及Guirakhoo等人,J.Virol.(2004)78(9):4761中所述產生及培養於Vero細胞上。
疫苗呈現為凍乾粉末(預先儲存於2℃與8℃之間的溫度下),其藉由0.5mL溶劑(0.4% NaCl)復水以用於注射。當經復水時,各0.5mL劑量之疫苗含有5±1 log10 CCID50之各活減毒嵌合登革熱血清型1、2、3、4病毒及賦形劑(必需胺基酸、非必需胺基酸、L-精胺酸鹽酸鹽、蔗糖、D-海藻糖脫水物、山梨糖醇、三(羥基甲基)胺基乙烷及脲)。對照產物為0.9% NaCl生理鹽水安慰劑。所有產物皮下注射至上臂之三角肌區域中。
評估
研究之活性期(D0至劑量3之後13個月,亦即25個月時段)中之監視經設計以使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偵測最大化以提供CYD疫 苗在預防症狀性登革熱中之功效之評估(不管嚴重程度)。預期劑量3之後12個月之監視導致足夠數目之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病例之偵測以允許評估功效。劑量3之後13個月之活性期之延續部分係基於劑量3之後28天開始之此12個月時段。在活性期之後,研究包含經設計以從長期來看理解登革熱疫苗之安全性的四年長期隨訪(LTFU)期。
所有個體參加至少5次預定隨訪。來自免疫原性子集之個體參加額外7次隨訪。所有個體以每週接觸一次之初始最小頻率定期接觸(例如打電話、SMS、出診及基於學校的監視)。
若發生急性發熱性疾病(亦即至少連續2天體溫38℃),則獲取兩個血液樣品以證實登革熱病例。若兩個連續發熱性發作之間的時間間隔>14天,則將此2個發作視為分離的發作。一旦體溫<38℃,急性發熱性發作視為已結束。
第一血液樣品在疾病之急性期期間儘可能快地且在發熱起始之5天內獲取。測試包含登革熱IgM/IgG ELISA(套組「EL1500M」,來自Focus Diagnostics,California,US)、登革熱NS1 ELISA Ag(套組:「PlateliaTM Dengue NS1 Ag」,來自Bio-Rad,Marnes-la-Coquette,France)、登革熱篩選(DS)RT-PCR、登革熱血清型特異性RT-PCR(Simplexa TM Dengue RT-PCR,來自Focus Diagnostics,California,US)、血容比、血小板計數、天冬胺酸轉胺酶(AST)及丙胺酸轉胺酶(ALT)。登革熱篩選(DS)RT-PCR為藉由來自在登革熱病毒中保守之基因序列之引物進行之定量反轉錄PCR。由於包括於各運行中之病毒標準,結果可表示為log10溶菌斑形成單位(PFU)/mL之濃度。登革熱血清型特異性RT-PCR使用於所有DS RT-PCR陽性或登革熱NS1 Ag ELISA陽性樣品上以用於血清型識別。
第二血液樣品在恢復期(亦即在急性樣品之後7天與14天之間)期間獲取。測試包含登革熱IgM/IgG ELISA、血球比容、血小板計數、 AST及ALT。
若樣品對於DS RT-PCR呈陽性(亦即定量下限[LLOQ])及/或NS1檢定為陽性及/或Simplexa登革熱RT-PCR檢定為陽性,則此分類為病毒學確認登革熱感染。
在整個監視時段中收集及評估所有嚴重不良事件(SAE)之資訊。
登革熱中和抗體水準藉由溶菌斑減少中和測試(PRNT),使用CYD疫苗構築體之親本登革熱病毒菌株量測。檢定定量限度為10(1/dil)。PRNT檢定資料用於免疫原性終點。
統計分析
主要目標為分析由於納入時年齡為9至16歲之兒童及青少年中之四種血清型中的任一者,在0、6及12個月處之3次疫苗接種之後,CYD登革熱疫苗預防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病例(不管嚴重程度)之功效。符合方案(PP)群體包含根據方案接受3個劑量之所有參與者。PP群體中確認之登革熱病例為在第三劑量之後超過28天(亦即第13個月處)直至第25個月發生之病例。
功效分析包括意向性治療(ITT)群體中D0至第25個月之任何時間(亦即整個活性期)進行之針對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疫苗功效之評估。ITT群體包括接受至少1個劑量之所有參與者。
統計方法係基於使用VE之雙側95%信賴區間(CI)。CI係使用藉由Breslow及Day描述之精確方法計算(Breslow NE,Day NE.Statistical methods in cancer research.第II卷: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若95%CI之下限大於25%,則視CYD疫苗之功效具顯著性。考慮病例(亦即出現病毒學上確認之登革熱之一次或多次發作之參與者)數目及累積個人風險時間以計算各組中之發病密度(Tran NH,Luong CQ,Vu TQH等人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recombinant,live attenuated tetravalent dengue vaccine(CYD-TDV)in healthy Vietnamese adults and children.J Vaccines Vaccin 2012;3:1-7)來評估疫苗功效。
作為次要目標,根據各登革熱血清型對病毒學上確認之病例評估VE。
進行類似計算與根據病毒學上確認之登革熱病例之嚴重程度(WHO標準及臨床標準)分析VE估計值。亦研究在活性期期間出現之由各血清型或任何血清型所致之病毒學上所確認住院登革熱病例。疑似登革熱病例之血清學概況係基於IgG及IgM ELISA結果。
使用95%信賴區間(CI)說明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終點之分析。使用第一次注射之前及第二次與第三次注射之後28天,及在第三次注射後1年的各血清型(親本菌株)之幾何平均效價(GMT)評估免疫原性。
結果
在登記之20,875名個體中,95.5%完成完整免疫排程。在2年之活性登革熱監視期間存在4.5%脫試率且自PP群體排除9.7%之個體。疫苗及對照組具有類似之年齡與性別,且在基線處取得之彼等樣本中接近80%對針對登革熱之抗體呈陽性。
功效
在研究期間,在PP群體(完成3個劑量)中鑑別397個病毒學上確認登革熱之登革熱病例(397個發作)。所有此等發作於第三劑量後超過28天以後及在活性期結束之前出現且包括於初步分析中。在疫苗組中,在有風險之11793人-年數期間出現176個病例,而在對照組中在有風險之5809人-年數期間出現221個病例。對應疫苗功效為60.8%(95% CI:52.0-68.0)。
活性期期間ITT組(接受至少1個劑量)中之總體疫苗功效為64.7%(95% CI:58.7-69.8)。在ITT組中,在疫苗組中在26883個體風險年數期間出現277個病例,而在對照組中在13204個體風險年數期間 出現385個病例。因此,疫苗功效在ITT及PP群體中一致。
事後分析顯示根據血清型之不同功效。在至少一個劑量(ITT群體)之後針對四種血清型中之每一者之功效在50.2%-80.9%範圍內。在三個劑量(PP群體)之後針對四種血清型中之每一者之功效在42.3%-77.7%範圍內。因此,試驗已展示針對任何血清型之統計顯著功效(VE=60.8%)以及單獨地針對各血清型,包括血清型2之結論性功效。
此等發現關於PP及ITT組詳細陳述於以下表1及2中。
病例:自第3注射後28天至活性期結束具有至少一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發作之個體數目。
密度發生率:資料為每100個體風險年數之病例。
n發作:考慮時段中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發作之數目。
登革熱病毒血清型藉由Simplexa RT-PCR測定。
在V01與第3注射後28天之間患有經研究的血清型之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個體自對應血清型特異性分析排除。
病例:自D0至活性期結束患有至少一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發作之個體數目。
密度發生率:資料為每100個體風險年數之病例。
n發作:考慮時段中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發作之數目。
登革熱病毒血清型藉由Simplexa RT-PCR測定
關於嚴重登革熱之疫苗功效及活性期期間由登革熱所致之住院之減少
在獲得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ITT群體內之彼等個體中,當相比於對照組時,在經疫苗接種組中觀測到針對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嚴重登革熱病例之95.5%疫苗功效。研究者在所有病毒學確認登革熱病例中考慮嚴重程度之以下潛在標準以確定病例是否視為嚴重:1)休克(兒童或青年脈壓20mmHg,或低血壓[90mmHg]伴以心動過速、弱脈及低灌注);2)需要輸血之出血;3)腦病,亦即無意識或意識模糊狀態或抽搐,其不可歸因於簡單發熱性抽搐或病灶性神經病學跡象。意識模糊狀態或無意識必須藉由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評分支持;4)肝損傷(AST>1000U/L或凝血酶原時間[P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5);5)腎功能損害(血清肌酸1.5mg/dL);6)由胸部X射線(CXR)、心動回聲圖、心電圖(ECG)或此等可用之心臟酶支持之心肌炎、心包炎或臨床心臟衰竭。六個標準中出現至少一個足以導致嚴重登革熱之診斷。另外,盡一切努力鑑別及記錄任何現有慢性共發病,諸如不受控癲癇症、慢性肝病,現有心臟疾病或急性共發病,諸如急性肝炎。所有登革熱病例藉由獨立資料監測委員會(IDMC)審查以確保登革熱疾病的情況下之術語嚴重之一致應用。
關於任何血清型及單獨地關於各血清型(其顯示尤其關於由血清型2引起之嚴重登革熱之功效)之針對嚴重登革熱(IDMC定義)之疫苗功效結果提供於以下表3中:
在獲得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ITT群體內之彼等個體中,當相比於對照組時,在經疫苗接種組中觀測到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住院之發生率之統計顯著減少。此結論性減少亦針對各血清型,包括血清型2單獨地觀測到。關於至少一個劑量之後的所有登革熱病例之相對風險(RR)為0.197(參見表4)。
活性期期間根據年齡組之功效估計
在ITT群體,於活性期期間,9-11歲年齡組之疫苗功效為61.7%(95% CI:52.3-69.3)。在疫苗組中在12172個體風險年數期間出現150個病例及151個發作,而在對照組中在5967個體風險年數期間出現192個病例及195個發作。
在ITT群體,於活性期期間,12-16歲年齡組之疫苗功效為67.6%(95% CI:59.3-74.3)。在疫苗組中在14711個體風險年數期間出現127個病例及129個發作,而在對照組中在7237個體風險年數期間出現193個病例及發作。
每個國家之疫苗功效顯示於下表中:
*其中數字總計不為100,此反映存在非血清型病例。
免疫原性
針對免疫原性子組前劑量1中之登革熱血清型1-4之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分別為疫苗組中之128(95% CI:112-145)、138(123-156)、121(108-136)及43.6(39.6-48)。在對照組中,此等值分別為119(98.7-142)、115(97.2-136)、114(95.9-136)及39(33.9-44.7)。
針對第三注射之後第28天之免疫原性子組中之登革熱血清型1-4之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分別為疫苗組中之395(95% CI:353-441)、574(528-624)、508(465-555)及241(226-258)。在對照組中,此等值為121(101-145)、129(109;152)、124(105;147)及44.3(38.6;50.8)。
安全性
在活性期中之所有個體(疫苗組中之13195及對照組中之6939)中,在疫苗組中報導4.1%(95% CI:3.7;4.4)嚴重不良事件(SAE)且在對照組中報導4.4%(4.0;4.9)SAE。不存在疫苗相關SAE或相關死亡及嚴重登革熱之增加。不存在來自活性期之SAE回顧之安全擔憂。
論述
此研究之主要發現為針對所有四種血清型之登革熱病毒之安全、有效疫苗為可能的。研究顯示針對任何血清型之統計顯著疫苗功效以及顯示針對ITT及PP群體(活性期)兩者中之各血清型之結論性功效。此外,疫苗功效在ITT及PP群體中一致。
此研究因此首次展示針對血清型2,特定言之針對尤其由血清型2引起之嚴重登革熱之結論性疫苗功效。此等結果必須考慮到關於針對血清型2之CYD疫苗之功效不確定之前述臨床試驗查看。
亦展示在獲得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彼等個體中,當相比於對照組時,在經疫苗接種組中觀測到由登革熱所致之住院之統計顯著減少。此減少關於任何血清型以及關於各血清型,包括血清型2單獨可見(參見表4)。
研究亦顯示觀測到朝向基線處對至少一個血清型登革熱血清反應呈陽性(亦即登革熱免疫)之彼等患者中之較高疫苗功效之趨勢(參見表6)且疫苗功效在國家間不同(參見表5)。根據國家之變化可尤其由於各國家中之人口之潛在登革熱血清陽性狀態及/或各國家中流行之菌株之血清型。
如自圖2可見,未經劑量3之後的12個月時段看出疫苗功效之減弱跡象。總體疫苗功效(針對任何血清型)顯示為實線。
疫苗之安全概況良好,且未在AE及SAE之回顧期間鑑別疫苗相關SAE及安全信號。未經2年觀測到突破性感染中之增強型疾病。
總之,本發明研究表示登革熱疫苗開發中之重要里程碑。
實例2: 亞洲年齡為2至14歲之健康兒童中之四價CYD疫苗之研究 方法
多中心、隨機、觀測者設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試驗在亞太區 域中之五個國家的10,275名年齡為2-14歲之兒童中進行。研究設計與實例1中所述之拉丁美洲試驗在投與之疫苗(CYD1-4)中極類似,劑量及劑量排程及功效及免疫原性分析全部相同。試驗之完全細節提供於Capeding等人(www.thelancet.com;在線公佈於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4)61060-6)中。
在基線處登革熱免疫之試驗之免疫原性子集中之個體經進一步分析以確定其為單類型或多類型登革熱免疫(單類型:Ab>=10至1DENV,或相比於3種其他血清型,一種血清型具有至少高6倍之反應;多類型:至少2個血清型>=10,及陽性血清型之間的小於6倍差異)。
結果
在探索性事後分析中,藉由測定各子組中之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相對風險(RR)研究登革熱基線狀態(登革熱天然、單類型登革熱免疫或多類型登革熱免疫)對疫苗功效(在免疫原性子組中)之效應。結果顯示於下表中。
論述
表7中之資料顯示相比於登革熱天然個體,在單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中,以及相比於單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在多類型登革熱免疫個體中觀測到朝向較高疫苗功效之趨勢。
實例3: 來自實例1及2中報導之臨床試驗之資料之整合分析
在下文實例中,已組合來自實例1及2中所述之拉丁美洲及亞洲III期臨床試驗之某些資料以增加分析之統計功效及提供四價CYD疫苗之功效之更全局圖像。
關於任何血清型及關於各試驗及跨越兩個試驗合併之各血清型之針對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任何嚴重程度)之劑量3後疫苗功效(PP群體)顯示於下表中:
關於任何血清型及關於各試驗及跨越兩個試驗合併之各血清型之針對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任何嚴重程度)之疫苗功效(ITT群體,活性期)顯示於下表中:
針對活性期期間之嚴重登革熱(IDMC定義)、DHF及住院登革熱病例(任何血清型)之疫苗功效之類似合併分析顯示於下表中。資料關於接受至少一個劑量之群體(亦即ITT群體)顯示。關於PP群體之資料為一致的。
表10:針對嚴重形式之登革熱疾病之疫苗功效(ITT群體,活性期)之 跨越拉丁美洲及亞洲試驗之合併資料
基於來自兩個臨床試驗之合併資料之針對嚴重登革熱/血清型(IDMC定義)之疫苗功效藉由將來自兩個試驗之病例數目相加在一起且比較疫苗及對照組中之數目估計(此計算假定2比1隨機化及與試驗方案之良好順應性)。資料顯示於下表中。
針對基於來自兩個臨床試驗之合併資料之住院登革熱/血清型之疫苗功效(活性期,ITT分析)顯示於下表中。
針對基線處年齡為至少9歲之所有試驗個體及隨其基線登革熱血清狀態而變之相同年齡組之個別及合併試驗資料集(活性期,ITT分析)之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疫苗功效顯示於下表中。
如自表13可見,在整合分析中,95%信賴區間之下限在年齡為9歲之血清陰性個體中高於零。
年齡為9歲之個體(此亞群中之所有患者)中之合併疫苗功效資料之進一步分析展示以下:針對血清型1之功效為58.4%(47.7;66.9);針對血清型2之功效為47.1%(31.3;59.2);針對血清型3之功效為73.6%(64.4;80.4);針對血清型4之功效為83.2%(76.2;88.2);針對住院登革熱之功效為80.8(70.1;87.7);針對嚴重(IDMC定義)登革熱之功效為93.2(77.3;98.0)且針對DHF之功效為92.9(96.1;97.9)。在各情況下,括號中之數字表示95%信賴區間且資料獲自ITT群體。
意向性治療分析集(活性期)中之個別及合併試驗資料集之具有>1個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發作之相對風險 (RR)顯示於下表中。
表14中之資料顯示相比於對照組,疫苗基團中具有>1個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症狀性病毒學確認登革熱之發作之風險較低,亦即在試驗之活性監視期期間之初始感染之後,在疫苗組中存在降低之後續感染之風險。
實例4: 長期隨訪資料
實例1及2中所述之試驗具有四年正在進行、長期隨訪(LTFU)期以使用由於任何血清型之任何嚴重程度之VCD之住院之發生率進一步研究安全性。另外,涉及實例1及2中所述之疫苗之另一試驗(涉及4,002名泰國之年齡為4-11歲之參與者之單中心IIb期試驗,如Sabchareon等人,The Lancet,v.380:1559-1567(2012)中所述,其具有與實例1及2中所述之試驗之活性期類似之設計)之參與者亦具有四年LTFU期以按與實例1及2中所述之試驗相同之方式進一步研究安全性。在試驗中之每一者中,LTFU相緊隨活性期,亦即LTFU期之第1年在疫苗之第一劑量之後25個月開始。
此處呈現之長期隨訪分析係基於在五個亞太國家(實例2)及五個拉丁美洲國家(實例1)進行之3期功效試驗之4年LTFU期之第一年及泰國之IIb期試驗之4年LTFU期之前兩年收集之資料。試驗主辦人對LTFU期分析期間之治療分配為非盲的。然而,所有參與者、其父母及現場人員在長期隨訪期間保持盲目以使任何偏誤最小化。
在LTFU期期間,所有參與者參加每年隨訪,在隨訪之間具有定 期接觸(1次接觸每三個月,藉由電話、SMS或出診)。在研究接觸及隨訪期間,且藉由自我報導及鑑別之非研究醫院之監視記錄由於急性發熱之住院;獲取急性血液樣品以用於登革熱感染之病毒學確認。年齡係指初始登記處之年齡。
目標為描述活性監視時段結束之後的四年需要住院之由任何血清型所致之任何嚴重程度之VCD之出現率,及在住院之彼等中,嚴重登革熱(IDMC評估)及DHF(WHO 1997定義)之出現率。
對於各研究,對於所有參與者及納入時年齡為<9歲及9歲之彼等參與者計算LTFU期期間每年出現之由任何血清型及各血清型所致之住院VCD病例(任何嚴重程度,嚴重(IDMC),DHF(WHO))之每年發生率及95% CI。RR以疫苗及對照組中之每年發生率之比率計算。資料顯示於下表中。
M:每年開始時存在之參與者數目或在包括於考慮時段中之年份期間追蹤之參與者數目之平均值。*在第1年及第3年具有兩次發作之一個參與者。#長期隨訪期之第一年中鑑別(疫苗相對於對照-隨機化2:1)之各血清型(ST)之總體數目:3期-亞洲:ST1:11相對於1;ST2:3相對於0;ST3:13相對於7,ST4:0相對於5;3期-拉丁美洲:ST1:5相對於5;ST2:8相對於11;ST3:3相對於0,ST4:0相對於0;2b期-第1年:ST1:5相對於5;ST2:17相對於4;ST3:1相對於1,ST4:0相對於0;2b期-第2年,ST1:4相對於3;ST2:4相對於6;ST3:6相對於3,ST4:2相對於4。
跨越所有三個研究之LTFU之第一年之合併RR為0.84(95% CI:0.56;1.24)。大多數病例為血清型1或血清型2;血清型4為最不常見的。在3期亞洲試驗中,根據預定義年齡組之分析顯示較年輕兒童中次結果之較高RR之明顯趨勢,儘管病例數目較少(年齡為2-5歲之個體:RR=7.45,95% CI:1.15;313.80)。此觀測結果導致年齡為4-5歲之個體中就隨訪之第一年而言顯示2.44之RR(95% CI:0.27;115.34)之2b期泰國試驗中之年齡特異性分析。在2b期泰國試驗中之LTFU之第二年中,年齡為4-5歲之個體之RR為0.81,但95% CI之上限仍>1(95% CI:0.16;5.24)。登記年齡為9-16歲之參與者之3期拉丁美洲試驗中之其他分析未顯示年齡為9-11歲與12-16歲之個體之年齡組之間的趨勢。較低年齡組及CYD15中之觀測結果對於所有三個研究中之年齡<9歲及9歲兩個子組產生特用分析。
在兩個亞洲研究中之LTFU之第一年中<9歲參與者之RR與1.58(95% CI:0.83;3.02)之合併估計RR類似,表明疫苗組中增加之風險之總體趨勢,儘管95% CI之下限<1。9歲參與者之RR在3期亞洲 試驗中為0.57(95% CI:0.18;1.86)且在2b期泰國試驗中為0.31(95% CI:0.05;1.58),與所有參與者年齡9歲之3期拉丁美洲試驗之結果(RR=0.53,95% CI:0.25;1.16)類似。對於3期亞洲試驗,探索性分析顯示相比於年齡為12-14歲之參與者中之0.25(95% CI:0.02;1.74),在年齡為9-11歲之參與者中,RR為1.01(95% CI:0.22;6.23)。未在CYD15及CYD57中觀測到此趨勢。跨越所有三個研究之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之合併RR為0.50(95% CI:0.29;0.86)。
在2b期泰國試驗中之LTFU之第二年中,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之RR(0.31,95% CI:0.09;0.93)與第一年中之結果(0.31,95% CI:0.05;1.58)類似,而<9歲參與者之RR(在LTFU之第二年中)已減少(0.54,95%CI:0.23;1.29)。
IDMC分別將3期亞洲及拉丁美洲試驗之LTFU之第1年中之12及8個住院VCD病例分類為嚴重(亞洲試驗中之11/27及1/13及拉丁美洲試驗中之3/16及5/15,分別在疫苗及對照組中)。在亞洲試驗中,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中疫苗及安慰劑組中分別8/19及0/6個病例相對於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中之3/8及1/7根據IDMC分類為嚴重。三個亞洲試驗疫苗組病例出現於登記時年齡為9-11歲之參與者中。所有病例分類為I/II級DHF。
IDMC將泰國2b期試驗之LTFU之第1年中之住院VCD之22個病例中之4個分類為嚴重,全部在疫苗組中。在泰國2b期試驗之LTFU之第2年中,其分別將疫苗及對照組織之16病例中之1個及17個病例中之2個分類為嚴重。所有嚴重病例出現於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中。第1年之疫苗組中之兩個病例分類為III級DHF且兩者均具有臨床休克,而其他病例為I/II級。
住院長度以及發熱及臨床症狀之持續時間對於所有三個試驗中之活性監視及LTFU期期間住院之參與者類似(資料未示出)。未在任一 研究中之在活性監視與LTFU期之間,或疫苗與對照組之間觀測到住院參與者呈現之各種跡象及症狀之頻率中之臨床重要差異,表明LTFU期間之住院病例之臨床圖像中無變化。
論述
在3期亞洲試驗中之LTFU期之第一年期間,不管觀測之低病例數目,住院VCD之RR移動至1.0。其他分析顯示此變化係由於相比於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中之RR,較年輕兒童,特定言之年齡為5歲之兒童中之RR較高。三個試驗中之LTFU之第一年之組合分析顯示相比於對照組,疫苗組中之年齡為9歲之參與者中之住院VCD之較低風險。然而,泰國2b期試驗中之第1年(1.01,95% CI:0.47;2.30)及第2年(0.47,95% CI:0.22;1.00)之RR之變化性表明來自CYD14及CYD15中之LTFU之第一年之結果應小心解釋。
上列核苷酸序列構成所列登革熱病毒之正股RNA(亦即發現於對應病毒粒子中之核苷酸序列)。等效DNA序列(其可用於操縱及表現對 應病毒且其亦形成本申請案之揭示內容之一部分)可藉由用核苷酸T置換核苷酸U產生。此類DNA序列構成對應登革熱病毒之cDNA序列。
<110> 法商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120> 疫苗組合物
<130> PM1403 EP-EPA
<160> 7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983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D1 prME
<400> 1
<210> 2
<211> 1983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D2 prME
<400> 2
<210> 3
<211> 1977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D3 prME
<400> 3
<210> 4
<211> 1983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D4 prME
<400> 4
<210> 5
<211> 1983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YD2V prME
<400> 5
<210> 6
<211> 10735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VDV1
<400> 6
<210> 7
<211> 10723
<212> R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VDV2
<400> 7

Claims (32)

  1. 一種用於保護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之方法中之疫苗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i)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中血清型1至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或(ii)能夠在該人類個體中表現血清型1至4中的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之一或多種核酸構築體,其中該等登革熱抗原為登革熱VLP。
  2. 如請求項1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方法導致由該登革熱疾病所致之住院之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所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方法亦保護該人類個體免受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侵害。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所使用之組合物,其中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且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嚴重登革熱疾病。
  6. 如請求項4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方法導致由以下所致之住院之 發生率或可能性之減少:由血清型1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由血清型3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及由血清型4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人類個體為登革熱免疫性。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2歲與60歲之間。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6歲與60歲之間。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為至少9歲。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為至少12歲。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9歲與60歲之間。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12歲與60歲之間。
  14.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2歲與16歲之間。
  15.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6歲與16歲之間。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年齡在9歲與16歲之間。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其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 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且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選自由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組成之群。
  19.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且其中血清型1、3及4之該等登革熱抗原各自獨立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a)活減毒登革熱病毒及(b)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且血清型2之該登革熱抗原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血清型1至4中之每一者之登革熱抗原且其中該等登革熱抗原中之每一者為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包含一或多種來自登革熱病毒之蛋白質及一或多種來自不同黃病毒之蛋白質。
  22. 如請求項21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不同黃病毒為減毒黃熱病病毒。
  2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活減毒嵌合登革熱病毒包含prM-E序列已被登革熱病毒之prM-E序列取代之黃熱病病毒基因組。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為黃熱病免疫性。
  2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個體居住於登革熱病區中。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方法包含以三個或三個以上劑量投與該組合物。
  27. 如請求項1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方法導致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之發生率或可能性減少。
  2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由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該登革熱疾病為由具有美洲、亞洲/美洲或世界性基因型之血清型2之登革熱病毒引起之登革熱疾病。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進一步包含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
  30. 如請求項1至10及17至29中任一項之保護方法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保護方法定義為預防生活於病區中之9歲至60歲之個體中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
  31. 如請求項1至10及17至29中任一項之保護方法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保護方法定義為預防生活於病區中之12歲至60歲之個體中由登革熱病毒血清型1、2、3及4引起之登革熱疾病。
  3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保護方法使用之組合物,其中該保護方法導致在統計上顯著減少(例如預防)歸因於任何血清型之重複症狀性病毒學上確認之登革熱病例之發生率或可能性,其定義為相隔超過14天歸因於不同血清型之登革熱發作出現2次。
TW104128945A 2014-09-02 2015-09-01 疫苗組合物 TWI852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306350 2014-09-02
EP14306350.1 2014-09-02
EP15305851.6 2015-06-04
EP15305851 2015-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546A true TW201620546A (zh) 2016-06-16
TWI852899B TWI852899B (zh) 2024-08-2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04426A1 (en) 2017-10-26
MY192739A (en) 2022-09-06
JP2017526689A (ja) 2017-09-14
KR20230170812A (ko) 2023-12-19
KR20170043660A (ko) 2017-04-21
PH12017500304A1 (en) 2017-07-10
SG11201701256RA (en) 2017-03-30
MX2017002794A (es) 2017-06-14
BR112017004197A2 (pt) 2017-12-12
AU2015310951A1 (en) 2017-03-16
US10946087B2 (en) 2021-03-16
WO2016034629A1 (en) 2016-03-10
CA2958949A1 (en) 2016-03-10
EP3188751A1 (en) 2017-07-12
CN106999564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0118B2 (ja) ワクチン組成物
US10946087B2 (en) Vaccine compositions against dengue virus diseases
TWI406673B (zh) 對抗4種登革熱血清型之免疫方法
US20150265695A1 (en) Vaccine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on against dengue virus infection
CA3111332A1 (en) Dengue vaccine unit dose and administration thereof
US20230338504A1 (en) Compositions for Booster Vaccination Against Dengue
CA3147807A1 (en) Methods for preventing dengue and hepatitis a
TWI852899B (zh) 疫苗組合物
US11426461B2 (en) Methods for preventing dengue and hepatiti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