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0460A -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和牙冠、基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和牙冠、基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0460A
TW201620460A TW104136789A TW104136789A TW201620460A TW 201620460 A TW201620460 A TW 201620460A TW 104136789 A TW104136789 A TW 104136789A TW 104136789 A TW104136789 A TW 104136789A TW 201620460 A TW201620460 A TW 2016204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guide
crown
matching
sc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6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2547B (zh
Inventor
金鎭喆
金鎭栢
崔秉浩
鄭承美
Original Assignee
堤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1740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5036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0297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38097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0324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3125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0483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54477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堤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堤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0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5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 A61B6/51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ody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dentis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00Dental machines for boring or cutting ; General features of dental machines or apparatus, e.g. hand-piece design
    • A61C1/08Machine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 A61C1/082Positioning or guiding, e.g. of drills
    • A61C1/084Positioning or guiding, e.g. of drills of implant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225Fastening prostheses in the mouth
    • A61C13/26Dentures without palates; Partial dentures, e.g. b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4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 A61C19/05Measur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ntistry for determining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5/00Filling or capping teeth
    • A61C5/70Tooth crowns; Making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5/00Filling or capping teeth
    • A61C5/70Tooth crowns; Making thereof
    • A61C5/77Methods or devices for making crow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48Connecting the upper structure to the implant, e.g. bridging bars
    • A61C8/005Connecting devices for joining an upper structure with an implant member, e.g. spac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06Impression tr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4Means or methods for taking digitized impres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66Radiopaque markers visible in an X-ray im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2201/00Material properties
    • A61C2201/005Material properties using radio-opaque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種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精密地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圖像且因此增強植牙精確性。此方法包含:經由假牙內表面和外表面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假牙具有與患者的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且其中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外側上,在安裝假牙的同時經由上頜和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二次掃描圖像與初次掃描圖像初步匹配,通過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以使其圖像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及經由上頜和下頜的電腦斷層掃描來獲得電腦斷層圖像。

Description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和牙冠、基牙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牙,並且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所述方法精密地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圖像並且因此增強植牙的精確性。
一般來說,植入物是在失去人類有機體的一部分時對所述人類有機體的一部分的替代品。然而,在牙科領域中,植入物意味著植入人造牙齒。
具體來說,在義齒(prosthetic appliance)或假牙(denture)的情況下,隨著時間推移,圍繞其的其他牙齒和骨骼受到破壞。然而,植入物可以防止外周牙組織受到破壞,不具有繼發性齲齒產生因素,並且因此可以安全地使用。另外,因為植入物具有對應於天然牙齒的結構,所以在牙齦區中幾乎不存在疼痛並且幾乎不存在刺激感覺,並且如果維護良好,那麼可以對其進行半永久性使用。
同時,在植牙中,使用鑽子在牙槽骨處形成孔,並且在所述孔中植入固定裝置。形成孔的程式和植入固定裝置的程式可以根據患者而變化。這是因為植牙的植入位置、深度以及方向應在考慮到各種因素的情況下來決定,所述因素例如患者的牙齒條件、待通過植牙來治療的牙齒的位置以及患者牙槽骨的條件。
同時,在用於在牙槽骨處形成孔的鑽孔操作中,不僅對於缺乏經驗的牙科醫生而且對於熟練的牙科醫生來說,在操作期間精確估計深度和方向都是極困難的。
此外,當插入鑽子超過預定深度時,可能存在可能破壞牙槽骨神經的嚴重問題。與此相反,當鑽孔操作在達到預定深度之前終止時,由於所形成的孔的較淺深度而需要過量的力來固定所述固定裝置。另外,可能存在其他問題,即圍繞孔的螺紋受到破壞或固定裝置沒有得到完全固定,並且因此稍後需要再次手術。
因此,被稱為手術引導件的輔助工具用於把握精確位置和方向以用於進行鑽孔操作。
同時,圖1是示出一種用於製造常規手術引導件的方法的流程圖。
如圖1中所示,在常規手術引導件中,經由CT(電腦斷層)掃描來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三維圖像並且經由口部掃描來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三維外部圖像(s1)。
此處,經由CT掃描所獲得的三維圖像包含牙冠、齒根和牙槽骨形狀的內部組織資訊以及其骨密度。另外,經由口部掃描所獲得的三維外部形狀圖像包含口腔中牙冠和牙齦的外部資訊。
當獲得每一個圖像時,基於由操作者設定的口腔中的一點來使兩個圖像彼此匹配(s2)。隨後,經由圖像匹配結果確立植牙計畫(s3),並且製造可以引導根據所述植牙計畫的程式的手術引導件(s4)。
此處,優選的是使用口部組織的外部形狀資料一起而非僅使用經由CT掃描的三維圖像來製造手術引導件。
具體來說,通過組合在口部掃描器沿著患者口腔內側移動時所掃描的資訊來獲得三維外部形狀圖像,並且所述外部形狀圖像包含牙齒和牙齦的牙冠的總體形狀。然而,在組合所掃描的資訊的過程中,牙齒排列的曲率可能被指示成處於不同於口腔實際內側的變形狀態,並且因此需要圖像修正過程。如此,為了在每一個圖像中供應難得的資訊並修正變形的資訊,必須需要使兩個圖像彼此匹配的圖像匹配過程。
此處,需要兩個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例如牙冠區)來使三維圖像與三維外部形狀圖像匹配。然而,在缺齒患者的情況下,因為失去牙冠區,三維圖像與三維外部形狀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實質上難以存在。因此,存在一些問題,即難以使圖像匹配,和即使圖像彼此匹配,但在所匹配的圖像中仍包含不精確的資訊。
另外,當口腔中的下頜缺齒時,所暴露的牙齦區增加,並且移動組織(例如舌頭)分散,並且組織的可移動性增加,並且因此難以清楚地指明所掃描的圖像。因此,存在難以經由口部掃描來獲得精密外部形狀的問題。
另外,即使當在口腔內側處提供用作圖像匹配參考點的參考標記時,存在參考標記由於組織的可移動性而沒有得到實質上固定的另一個問題。因此,在圖像匹配過程中,即使使用參考標記作為匹配參考點來使圖像彼此匹配,但所獲得圖像的可靠性降低。
同時,當設計用於替換患者口腔中失去的牙齒的植入物牙冠時,基於圍繞所失去牙齒剩餘的牙齒的資訊來計算牙冠的高度、寬度、咀嚼表面和咀嚼方向。然而,在缺齒患者的情況下,因為不存在作為可比較物件的外周牙齒,牙冠經由操作者的經驗或現有程式資料來進行設計。
然而,當這類製造的牙冠被植入在患者口腔中時,患者常常感覺不適。另外,因為應製造多個牙冠並且應重複植入過程以糾正不適,程式成本增加。因此,植牙時間時期延長,並且其造成患者不便。
本發明是針對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所述方法精密地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圖像並且因此增強植牙的精確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第一操作、第二操作以及第三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經由假牙內表面和外表面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所述假牙具有與患者的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並且其中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其外側上,在安裝所述假牙的同時經由上頜和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所述二次掃描圖像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初步匹配,通過反轉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圖像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dimensionalized)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以及經由所述上頜和下頜的CT掃描來獲得CT圖像;所述第二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所獲得的CT圖像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所述第三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並且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第一操作、第二操作、第三操作以及第四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將托架偶合到患者口腔的內側上,在所述托架中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其側表面上並且壓印材料注入到其內表面中,並且因此取得具有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壓印;所述第二操作是經由所述托架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在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通過將咬合基底堆疊在其外表面上並且調節其厚度來設定咬合高度,經由上頜和下頜在安裝托架時的咬合狀態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所述二次掃描圖像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初步匹配,通過反轉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圖像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以及經由所述上頜和下頜的CT掃描來獲得CT圖像;所述第三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所獲得的CT圖像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所述第四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並且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根據本發明的再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第一操作、第二操作、第三操作、第四操作以及第五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通過將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對應於患者牙齒植入部分而製造的第一印模的外側上並且隨後掃描所述第一印模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所述第二操作是將所述參考標記插入到夾板的標記凹槽中,所述夾板通過被三維印刷成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突出到外側來製造,以使得其內表面對應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並且包含與所述參考標記匹配的所述標記凹槽,和將咬合基底堆疊在所述夾板的與對側牙齒相對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操作通過將其中咬合高度通過調節咬合基底厚度來設定的所述夾板安裝在所述牙齒植入部分處的狀態的CT掃描來獲得CT圖像;所述第四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初次掃描圖像與所述CT圖像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所述第五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並且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並且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二次掃描圖像的示例性視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使初次掃描圖像中的圖像匹配凹槽空間化的反轉過程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的示例性視圖。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中的牙冠圖像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8是示出其中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由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手術引導件的狀態的示例性視圖。
同時,在植牙中,使用鑽子在牙槽骨處形成孔,並且在所述孔中植入固定裝置。此時,被稱為手術引導件的輔助工具用於把握精確位置和方向以用於進行鑽孔操作。
具體來說,如圖2到圖8中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如下進行。此時,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可以應用於上頜和下頜中的至少一個缺齒的患者的植牙中。
此處,可以理解植牙中的植入材料包含替換齒根的固定裝置、替換牙冠的牙冠以及連接在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牙冠之間的基牙。另外,植入材料的製造包含製造對應於患者牙齒排列和垂直尺寸的牙冠,並且還可以包含選擇對應於患者骨骼組織而標準化的固定裝置和基牙。當然,必要時,可以對應於患者的牙齒排列來單獨地製造基牙。
同時,經由假牙50內表面和外表面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在所述假牙中形成與患者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並且多個參考標記40附接到其外側上。另外,在安裝假牙50的同時經由上頜和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12。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彼此初步匹配。此時,通過反轉初步匹配圖像上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使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圖像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13。也就是說,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使得包含在初次掃描圖像中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凹面圖像在上文所描述的重疊圖像上凸面地空間化。因此,第一圖像匹配凹槽在突出形狀54a中空間化,並且因此可以獲得反轉的初次掃描圖像11b。
並且,經由上頜和下頜的CT掃描獲得CT圖像14(s10)。
此處,可以理解假牙50的內表面是與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並且假牙50的外表面是人造牙齒部分51和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表面。另外,牙齒植入部分可以是上頜或下頜失去天然牙齒並且因此進行植牙處的部分。
並且,可以理解假牙50是對一個或多個牙齒的人工製造替代品,所述人工製造替代品被安裝在失去天然牙齒的牙齒植入部分處以咀嚼食物。此時,提供包含替換天然牙齒的人造牙齒部分51和具有與牙齒植入部分外表面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牙齦偶合部分52的假牙50。
具體來說,在考慮到垂直尺寸和咀嚼表面形狀的情況下處理人造牙齒部分51,以使得對側牙齒t的面向待與此選擇性咬合的人造牙齒部分51的咀嚼表面與所述人造牙齒部分51的咀嚼表面穩定嚙合。因此,當患者在安裝假牙之後咀嚼食物時,患者不適可以減到最少。
牙齦偶合部分52延伸到實質上覆蓋牙齒植入部分牙齦的側表面。在上頜的情況下,可以形成覆蓋患者口腔頂部的牙齦偶合部分52。此時,類似於患者牙齦形狀來製造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部以提供美感。另外,形成內表面輪廓實質上與牙齒植入部分外表面輪廓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
因此,當患者在安裝假牙50之後咀嚼食物時,假牙50的移動減到最少,並且患者不適減少,並且因此患者滿意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經由這種所製造假牙50的掃描來獲得包含對應於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以及患者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資訊的初次掃描圖像。此處,稍後可以快速並容易地經由從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假牙50資訊來計算牙冠的高度和形狀。
同時,當掃描假牙50的內表面和外表面時,多個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假牙50的外側上。本文中,參考標記40稍後可以作為匹配參考點用於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之間的主匹配。
具體來說,可以在假牙50外側的多個位置處、優選地三個或多於三個位置處提供參考標記40。也就是說,由於在多個位置處提供參考標記40,圖像之間的匹配參考在將來的圖像匹配過程中增加,並且因此圖像匹配程度可以得到明顯提升。因此,因為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得到增強,所以患者滿意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此處,可以提供參考標記40中的每一個以具有擁有預定體積的形狀,例如圓柱體或多棱柱。此時,其彼此相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個可以附接到假牙50的外側上,並且另一個可以用作主匹配過程中的匹配參考面。
同時,因為參考標記40附接到假牙50的外側上,所以當圖像彼此匹配時,用作匹配參考點的參考標記40的圖像可靠性可以得到增強。
具體來說,在缺齒患者的情況下,牙齒植入部分的牙齦的可移動性較高。因此,當參考標記40附接到牙齒植入部分上時,所述參考標記40可能移動,並且因此可能無法被指示在每一個圖像的相同位置處。
為了解決所述問題,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實質上剛性的假牙50的外側上,並且因此可以防止參考標記40移動。因此,在每一個圖像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的位置實質上彼此一致,並且因此當圖像彼此匹配時,重疊程度和圖像匹配程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此外,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被指示在所獲得的每一個圖像上的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表面上,並且在經由將來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設計牙冠c時不妨礙所述牙冠的設計。另外,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使用軟質樹脂、植入物粘附劑等等的假牙50上,並且可以在獲得必要圖像之後容易地去除。
同時,當將參考標記40所附接到的假牙50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時,經由患者上頜和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12。
此處,二次掃描圖像12包含在其中安裝有假牙50的患者上頜與下頜咬合時經由口部掃描所獲得的咬合掃描圖像,並且還包含在上頜與下頜彼此間隔開時經由對側牙齒外部的口部掃描所獲得的間隔掃描圖像。
此處,上頜與下頜的咬合狀態意味著當患者口腔閉合時,上頜和下頜的牙齒彼此接觸。在本發明中,可以理解咬合狀態是其中假牙50的人造牙齒部分51與對側牙齒t接觸的狀態。並且間隔開的狀態可以是其中患者的口腔打開並且上頜與下頜彼此垂直間隔開預定距離的狀態。
具體來說,咬合掃描圖像包含其中假牙50的人造牙齒部分51在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實質上與對側牙齒t接觸的狀態中的三維外部資訊。此處,可以理解接觸狀態中的三維外部資訊是當人造牙齒部分51與對側牙齒t咬合時,對側牙齒t的牙齦和假牙50的牙齦偶合部分52的形狀。
並且間隔掃描圖像包含其中上頜與下頜彼此間隔開的狀態中的對側牙齒t的三維外部資訊。此處,可以理解對側牙齒t的三維外部資訊是對側牙齒t、其牙齦和每一個牙齒的咀嚼表面的形狀以及排列關係。
同時,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彼此初步匹配。具體來說,二次掃描圖像12包含咬合掃描圖像和間隔掃描圖像。經由基於電腦的影像處理過程使用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之間的共同區域作為參考點來使所述兩個圖像彼此自動重疊。此時,共同區域可以是對側牙齒t的一部分,或必要時,可以設定並使用單獨的重疊參考點。
也就是說,二次掃描圖像12同時包含間隔掃描圖像的對側牙齒t的三維外部資訊、和其中人造牙齒部分51與對側牙齒t咬合的咬合掃描圖像的三維外部資訊。
如上文所描述,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彼此自動初步匹配,並且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使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圖像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因此,可以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13。
具體來說,二次掃描圖像12包含咬合掃描圖像和間隔掃描圖像中的每一個的三維外部資訊,並且使用預定匹配參考點來重疊和成像,並且隨後指示在成像裝置上。此處,可以理解匹配參考點是咬合掃描圖像與間隔掃描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舉例來說,假牙50的某一點或參考標記40可以是對側牙齒t的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
並且當經由基於電腦的成像裝置使所掃描的每一個二次掃描圖像12重疊時,所述圖像可以基於假牙50的外部資訊與包含對側牙齒t的上頜和下頜的外部資訊之間的相互共同部分(mutually common portions)來彼此自動匹配。當然,必要時,可以由操作者手動地匹配每一個圖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增加共同部分之間重疊程度的操作,並且隨後可以進行初步匹配。
並且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使得包含在初次掃描圖像中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凹面圖像在上文所描述的重疊圖像上凸面地空間化。因此,第一圖像匹配凹槽在突出形狀54a中空間化,並且因此可以獲得反轉的初次掃描圖像11b。
此時,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輪廓實質上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因此,可以容易地僅經由假牙50的掃描來獲得牙齒植入部分的外部資訊。此外,可以通過掃描由實質上固體材料所形成的假牙50而非直接口部掃描具有高度可移動性的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來獲得更清晰並且更精確的圖像。
具體來說,參考圖4,從初次掃描圖像中去除除了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輪廓的圖像和參考標記40的圖像之外的不必要圖像。此處,可以理解所去除的不必要圖像是假牙50的人造牙齒部分51和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部形狀。
在其中去除人造牙齒部分51和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部形狀的圖像11a中反轉形成為實質上凹面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輪廓的圖像以在突出形狀54a中空間化和成像。此處,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突出形狀54a實質上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輪廓。因此,可以僅用經由假牙50的掃描而非牙齒植入部分的單獨口部掃描而獲得的圖像來獲得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輪廓。
也就是說,可以僅用通過將參考標記40附接到假牙50剛性外表面而非具有高度可移動性的牙齒植入部分上而獲得的圖像來獲得對應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的圖像。
因此,因為省略用於製造牙齒植入部分的單獨印模的過程和時間,所以用於植牙的時間段可以明顯地減少,並且用於製造所述印模的成本也可以降低,並且因此其是經濟的。
此時,因為去除在圖像中具有預定厚度的牙齦偶合部分52的外部形狀,可能在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突出形狀54a的圖像外表面與參考標記40的圖像末端之間形成間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參考標記40的一個末端的圖像,即,參考標記40附接到牙齦偶合部分52上的一部分。並且可以進一步進行使延伸圖像部分與被反轉以空間化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突出形狀54a的圖像外表面連接的修正操作。因此,在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彼此匹配時所獲得的資訊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增強。
當然,必要時,可以首先進行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的反轉過程,並且隨後可以進行與二次掃描圖像12的重疊過程。這一經修改實例屬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同時,可以從二次掃描圖像12與初次掃描圖像11b重疊的圖像中去除咬合掃描圖像,在所述初次掃描圖像11b中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在突出形狀54a中空間化。因此,欲獲得的垂直尺寸值可以容易地從其中初次掃描圖像11b與間隔掃描圖像彼此對準的整合掃描圖像13中獲得。
可以在考慮到由如上文所描述而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13所計算的對側牙齒t的高度、垂直尺寸值等等來計算從牙齒植入部分的末端到對側牙齒t的末端的長度L。並且可以使用所計算的長度L來確定稍後將設計的牙冠c的高度。同時,可以理解牙齒植入部分的末端是牙槽的最上端。
也就是說,因為已經在考慮到允許患者穩定進行咀嚼運動的垂直尺寸的情況下製造假牙50,所以垂直尺寸值可以容易地由整合掃描圖像13來計算。
此時,可以通過使用已經使用的假牙50來省略製造印模的單獨過程。此外,已經在考慮到內表面輪廓、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以及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牙齒排列關係的情況下製造假牙50。因此,當製造手術引導件60和牙冠c時,可以僅經由假牙50的內表面和外表面的掃描來容易地接收必要資訊。當然,當無法取得患者所用過的假牙時,可以製造臨時假牙,並且隨後可以進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
可以經由上頜和下頜的CT掃描從CT圖像14中獲得患者口腔的二維和三維內部組織資訊。此時,二維和三維內部組織資訊包含經由CT掃描所獲得的患者口腔中牙槽骨的形狀和骨密度,並且可以包含參考標記40的圖像。為這個目的,參考標記40可以由在進行CT掃描時被指示在圖像上的不透射線材料形成。
同時,基於參考標記40使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彼此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使之彼此匹配,並且因此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s20)。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初步匹配並且隨後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整合掃描圖像13。
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使用在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的相互相對位置處成對指示的參考標記40作為匹配參考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
具體來說,使包含在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中的參考標記40彼此重疊,並且將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並且通過進行圖像修正過程來實行主匹配過程,在所述圖像修正過程中修正圖像以使得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的比較區域的最上部分和最外部分彼此一致。
此處,可以將包含對側牙齒t和假牙50的外部資訊的整合掃描圖像13以及包含上頜和下頜的內部組織資訊的CT圖像14中的每一個轉換成三維向量資料,並且隨後可以進行指示。並且操作者可以指示類似於在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中所指示的每對參考標記40的位置並且將其輸入作為匹配參考點。
此時,可以理解在整合掃描圖像13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是從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圖像資訊,並且在CT圖像14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是經由CT掃描所獲得的圖像資訊。
具體來說,在圖像的相互對應位置處匹配成對的參考標記40,並且每對參考標記40的圖像可以彼此重疊,並且因此可以獲得具有較小誤差的初始差異圖。圖像修正過程可以在圖像匹配過程中經由差異圖來進行,並且因此可以獲得高度精確圖像匹配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
此處,圖像匹配程度意味著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的相似性程度用兩個圖像之間的圖像匹配誤差來指示。此時,圖像匹配程度與圖像匹配誤差的絕對值成比例變化。當圖像匹配誤差是0時,可以解釋成圖像匹配程度最高。也就是說,隨著在圖像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之間的圖像匹配程度增加,也可以解釋成在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的相互相對部分之間的圖像匹配程度變得較高。
舉例來說,當基於參考標記40使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彼此重疊時,圖像匹配程度可以用一個圖像表面突出或凹進另一個圖像表面的程度來指示。
此外,圖像匹配程度可以經由每一個圖像的三維向量資料來計算。此處,每一個圖像的三維向量資料可以轉換到相同坐標系中,並且每一個圖像的表面的高度資訊可以經由轉換到相同坐標系中的三維向量資料用數值來指示。通過比較相互重疊的圖像的表面高度,可以確定圖像匹配程度是高還是低。
當一個圖像的表面相較於另一個圖像的表面進一步突出時,圖像匹配誤差具有正值,並且當一個圖像的表面相較於另一個圖像的表面進一步凹進時,匹配誤差具有負值。
此外,因為通過顏色來分析和輸出圖像匹配程度,所以操作者可以快速並直觀地確定圖像匹配結果的精確性。因此,可以快速進行圖像的計算過程,並且可以平穩地進行用於獲得精確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的追蹤修正過程。
同時,每一個圖像的三維向量資料可以被數位化並且存儲於電腦存儲裝置中,並且可以基於電腦來進行用於使每一個圖像重疊的影像處理過程。
具體來說,在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重疊的初始差異圖中,包含在CT圖像14中的牙槽骨和其骨密度的資訊包含在一組中。另外,包含在整合掃描圖像13中的垂直尺寸值和口腔內側的外部資訊也包含在一組中。
包含在每一個圖像中的綜合資訊可以通過使用參考標記40作為匹配參考點使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重疊來提供。此時,當圖像彼此重疊時,圖像匹配程度被指示在差異圖的每一個圖元處。進行用於增加在差異圖每一個圖元處所指示的圖像匹配程度的圖像匹配過程。
此處,比較區域的最上部分和最外部分可以使用在每一個圖像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作為匹配參考點來彼此一致。此時,將比較區域設定為在整合掃描圖像13與CT圖像14之間的共同部分。通過計算每一個圖像的共同部分來設定比較區域的過程可以在影像處理裝置中自動進行,或必要時,可以由操作者手動地進行。
此處,因為每一個圖像的共同部分被設定為比較區域,所以必要資訊可以有每一個圖像整合,並且因此可以獲得精確的圖像匹配結果。
具體來說,通過重疊和組合由沿著患者口腔內側或假牙50外側移動的掃描器連續掃描的圖像資訊來獲得整合掃描圖像13。此時,牙齒排列的曲率等等可能被指示成處於相對於實際牙周組織的變形狀態。可以通過修正包含在CT圖像14中的牙齒排列精確曲率的變形來獲得精確圖像。
當圖像匹配完成時,可以去除指示圖像匹配程度的層,並且因此可以獲得包含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
如此,因為經由安裝在假牙50外側處的參考標記40提供用於圖像匹配的精確參考點,所以可以獲得對應於患者口腔各種內部狀態的更精確圖像匹配結果。
此外,可以使用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的向量資料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也就是說,可以通過使用基於電腦的類比程式處理向量資料來進行每一個圖像的影像處理過程,例如旋轉、放大/縮小以及部分角度修正。因此,差異圖中每一個圖像的共同部分的圖像匹配程度可以得到進一步增強。
同時,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來設定牙冠c的高度。此時,手術引導件60包含與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c的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61(s30)。
具體來說,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包含通過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12初步匹配而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13。此時,資訊包含經由通過掃描口腔和假牙50內側而獲得的圖像來提供的外部資訊,例如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和牙齦。另外,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包含經由經由CT掃描所獲得的CT圖像14而提供的內部組織資訊,例如骨骼形狀和骨密度。基於包含上文所描述的資訊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來計算對應於垂直尺寸的牙冠c的高度,並且因此可以設計所述牙冠c。
此時,除了植入材料(例如基牙和固定裝置)形狀之外的牙冠c的高度和形狀可以由其中整合有包含在整合掃描圖像13和CT圖像14中的資訊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來以三維方式獲得。
當然,必要時,可以由整合掃描圖像13來計算牙冠c的高度和形狀。具體來說,整合掃描圖像13包含處於牙齒植入部分末端與對側牙齒t末端之間的長度L以及對側牙齒t的咀嚼表面的外部資訊。因此,可以容易地獲得牙冠c的高度和咀嚼表面的形狀。
此外,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可以通過在從整合掃描圖像13中去除咬合掃描圖像之前指示人造牙齒部分51的排列狀態和位置來設定。
也就是說,可以在製造手術引導件60之前逐步進行的圖像匹配過程中計算適合於患者的咬合高度,並且可以基於所計算的咬合高度來製造精確的牙冠。因此,因未精確製造的牙冠所致的重新設計和再安裝過程可以減到最少,並且可以防止用於植牙的時間和成本被浪費,並且可以快速進行植牙。
此外,可以在通過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來設計和製造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牙冠的同時製造精確引導植入材料安裝的手術引導件60。因此,可以提供用於植牙的基礎技術裝置,所述基礎技術裝置在一個程式中在較短時間段內完成固定裝置的植入以及基牙和牙冠的安裝。
此處,手術引導件60包含與患者口腔內側匹配且優選地與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固定凹槽。並且沿著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引導孔61。
具體來說,使手術引導件60與患者口腔中上頜和下頜的缺齒的牙齒植入部分匹配並且固定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上。並且在固定手術引導件60時,可以通過引導孔61鑽出用於植入固定裝置的孔。
此時,應將手術引導件60的移動減到最少以使得固定裝置在預定位置處精確植入。為這個目的,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應與固定凹槽匹配並且固定於所述固定凹槽上。
此處,固定凹槽的形狀可以從通過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以在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而獲得的突出形狀54a中獲得,並且因此可以對應於牙齒的外表面輪廓。因此,因為固定凹槽的形狀與牙齒植入部分的外部匹配,所以手術引導件60可以被設計成用於穩定地固定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上。
當設計固定凹槽時,製造所述固定凹槽以使得引導孔61的方向被設定成對應於固定裝置的植入方向,所述植入方向是基於其中手術引導件60固定於牙齒植入部分上的狀態。
此外,可以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來設定牙冠c的形狀和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包含從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假牙50的人造牙齒部分51的外部資訊。
具體來說,初次掃描圖像包含在已經考慮到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以及牙齒之間的排列狀態的情況下所製造的假牙的資訊以使在將假牙安裝在患者牙齒植入部分處之後的患者不適減到最少。因此,可以進行圖像匹配以使得在經由假牙的掃描所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中所指示的人造牙齒部分51的外部資訊更包含在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5中。因此,用於設定固定裝置植入方向和位置的手術引導件60與牙冠的形狀和排列狀態都可以容易地由人造牙齒部分51的外部資訊來計算。
也就是說,因為可以由經由患者所用的假牙50的掃描所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來提供用於植牙的總體資訊,所以用於程式準備和程式的時間可以顯著地減少。另外,因為用於獲得口腔內側圖像資訊的時間縮短,所以操作者和患者的不便可以明顯地減少。此外,因為已經在考慮到垂直尺寸和咀嚼表面形狀的情況下製造假牙50以允許患者在沒有不適的情況下使用所述假牙,所以由經由假牙的掃描而獲得的圖像所提供的資訊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內表面塗佈有可固化樹脂的假牙50可以被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因此可以用在對應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的所述可固化樹脂處形成的輪廓來修正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
具體來說,可以在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與假牙50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之間形成間隙。此時,塗佈在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的內表面上的可固化樹脂在補償間隙的同時硬化。因此,可以修正第一圖像匹配凹槽54以使之與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輪廓實質上匹配。
因為經由經修正假牙50的掃描所獲得的圖像的精確性可以得到增強,所以在進行植牙時所製造的手術引導件60的可靠性也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同時,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經修改實例的示例性視圖,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經修改實例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11是示出其中安裝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經修改實例的狀態的示例性視圖。在經修改實例中,因為手術引導件除了其設計和製造過程之外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圖9到圖11中所示,使被反轉以空間化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圖像的突出形狀54a、對應於對側牙齒t的二次掃描圖像112以及CT圖像重疊並且指示在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中。此時,可以將模仿引導圖像111c虛擬排列在第一圖像匹配凹槽圖像的突出形狀54a的外側處。
此處,模仿引導圖像111c可以經由以下過程來獲得。首先,對應於初次掃描圖像中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來選擇和輸入假牙的人造牙齒邊界區域。此時,可以理解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是其中實質上計畫要植入所述植入材料的牙齒植入部分區。
另外,可以理解假牙的人造牙齒邊界區域是人造牙齒部分中對應於植入材料植入位置的外部邊界部分。舉例來說,當假定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對應於下頜的第36號和第37號牙齒時,假牙的人造牙齒邊界區域可以處於對應於第36號牙齒的人造牙齒與鄰接於其上的第35號牙齒之間並且處於對應於第37號牙齒的人造牙齒與鄰接於其上的第38號牙齒之間。
具體來說,通過沿著處於假牙中對應於植入材料植入位置的人造牙齒與鄰接於所述假牙中對應於所述植入材料植入位置的所述人造牙齒的外周人造牙齒部分之間的邊界線選擇和輸入多個邊界點4來設定植入區域部分。當然,邊界線可以是人造牙齒之間的邊界,或可以是人造牙齒部分與牙齦偶合部分之間的邊界。
此時,計算位於連接每一個邊界點4與另一個鄰接邊界點4的連接線4a內側處的閉合表面4b和4c,並且可以將每一個閉合表面4b或4c的內側設定為植入區域部分。當去除所設定的植入區域部分時,可以獲得模仿引導圖像111c。此時,初次掃描圖像111b中反轉第一圖像匹配凹槽圖像以在突出形狀54a中空間化的部分可以經由去除植入區域部分的部分來暴露。
同時,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來設定牙冠c的高度,並且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和模仿引導圖像111c來設計和三維印刷手術引導件160。此處,手術引導件160可以被製造成包含第一引導件160a和第二引導件160b的雙重引導件。此時,在經修改實例中,用於設定牙冠高度以及設計和製造所述牙冠的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方法相同,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具體來說,在第一引導件160a處形成基於模仿引導圖像111c而與牙齒植入部分30匹配的固定凹槽和對應於被去除的植入區域部分的開口165。在第二引導件160b處沿著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其中形成待空間化並連接到開口165上的植入區域部分的引導孔161。
此時,可以基於已經被製造成與牙齒植入部分30實質上匹配的假牙來容易地製造第一引導件160a。因此,固定凹槽與牙齒植入部分30之間的匹配率得到增強,並且因此植牙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具有引導孔161的第二引導件160b以可去除方式安置在通過去除植入區域部分而形成的開口165處。此處,優選的是沿著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引導孔161。因此,只是通過在植入固定裝置之後分開第二引導件160b,基牙和牙冠可以在不分開第一引導件160a的情況下持續地(continuously)緊固。
此外,因為圍繞開口165的人造牙齒部分的形狀是三維印刷的,所以操作者可以在牙冠c偶合到第一引導件160a上的同時容易地把握與外周牙齒的排列關係,程式便利性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此時,引導對準和偶合過程的對準突起和對準圖像匹配凹槽可以在第二引導件160b的相互相對表面以及第一引導件160a處所形成的開口165處形成。因此,因為第二引導件160b可以實質上一體地固定於第一引導件160a的開口165上,所以沿著引導孔161植入的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進一步增強。
另外,可以提供對準片以使得偶合有第二引導件160b的第一引導件160a牢固地固定於牙齒植入部分30的外側上。具體來說,對準片具有被填充在假牙與對側牙齒t之間的空間中以支撐所述空間並且在安裝假牙的上頜和下頜咬合時引導咬合位置的主體部分。並且在主體部分的外表面處形成被反轉以使得對側牙齒和假牙的末端形狀空間化的圖像匹配部分。
此時,可以通過將可固化壓印樹脂注入在其中安裝假牙50的上頜與下頜之間來製造對準片。具體來說,將硬化之前的形狀可自由變形的可固化壓印樹脂或油灰注入在對側牙齒與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30外側處的假牙之間。並且當所注入的壓印樹脂硬化時,形成支撐假牙與對側牙齒之間空間的主體部分。
此處,注入可固化壓印樹脂以覆蓋假牙的人造牙齒部分的末端和對側牙齒的末端,並且因此可以形成其中每一個牙齒的末端圖像反轉的圖像匹配部分。此時,可以注入可固化壓印樹脂以與假牙和對側牙齒容易地分開,並且還覆蓋假牙和對側牙齒的每一個末端以使得所述假牙和所述對側牙齒的所述末端由圖像匹配部分捕獲,並且因此其每一個位置受限。
可以在第一引導件160a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30處時使用如上文所描述而製造的對準片。具體來說,將第一引導件160a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30的外側處,並且將對準片安置在第一引導件160a的上側面與對側牙齒的末端之間。
此時,只是通過將第一引導件160a的末端和對側牙齒t的末端安裝在於對準片處形成的受限的圖像匹配部分處,可以將所述第一引導件160a對準在牙齒植入部分30的優選位置處。並且一端植入在牙齦中的固定銷可以穿過並且可以緊固到第一引導件160a的側表面上,並且因此第一引導件160a可以牢固地固定於牙齒植入部分30上。
也就是說,因為實質上基於假牙50的外部來製造第一引導件160a,所以在對準片處所形成的圖像匹配部分可以與在對側牙齒t和第一引導件160a處所形成的外周牙齒形狀的末端相應地匹配。
因此,因為第一引導件160a可以根據使用用假牙製造的對準片的植牙計畫來精確對準並且牢固地固定於優選位置處,所以植入材料可以植入在精確位置處。
同時,可以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來設定牙冠c的形狀和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包含從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假牙的人造牙齒部分的外部資訊。並且可以基於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來設定第二引導件160b的引導孔161,所述植入位置基於牙冠c的形狀和排列狀態來設定。
具體來說,如上文所描述,已經在考慮到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以及牙齒之間排列狀態的情況下製造假牙。因此,包含經由假牙的掃描所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115可以包含可以計算牙冠c的形狀和排列狀態的資訊。也就是說,可以由假牙的人造牙齒部分的外部資訊和對側牙齒t的外部資訊來計算和設計牙冠的形狀以及植入位置和方向。
另外,可以根據牙冠的植入位置和方向來計算固定裝置的植入方向,並且可以基於所計算的固定裝置植入方向來容易地設定引導孔161。
因此,因為由假牙的掃描圖像提供用於植牙的總體資訊,所以可以製造得到方便地製造並具有顯著提升的精確性的手術引導件160和植入材料。因此,用於植牙的程式準備和用於程式的時間可以顯著地減少,並且因此操作者和患者不適可以明顯地得到解決。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來取得壓印的托架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14是示出其中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來安裝有具有預定咬合高度的托架的上頜和下頜的咬合狀態的示例性視圖。在第二實施例中,因為手術引導件除了使用托架的圖像獲得過程之外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圖12到圖14中所示,可以經由使用托架20所獲得的圖像資訊來製造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
具體來說,將托架20偶合到患者口腔的內側,所述托架20具有附接到其側表面上的多個參考標記40和在其內表面處形成的用於通過其來注入壓印材料22的牙齒排列凹槽21。因此,按壓壓印材料22,並且因此取得其中形成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形狀的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壓印(s210)。
此處,形成具有對應於口腔中牙齒排列的形狀並且位於上頜與下頜之間的托架20,同時將例如海藻酸鹽、矽酮和橡膠的壓印材料22放置在其相對於牙齒植入部分的表面上。當施加壓力以使得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可以取得其中在凝膠狀態壓印材料22處雕刻出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形狀的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壓印。
此時,可以沿著托架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的邊緣形成牙齒排列凹槽21以防止壓印材料22在上頜與下頜咬合時被壓力推動到外側。具體來說,牙齒排列凹槽21的側表面沿著托架20的邊緣延伸以具有預定高度並因此在其中容納壓印材料22。此時,側表面可以延伸以具有容納足以清楚地取得牙齒植入部分的壓印的壓印材料22並且不干擾例如口腔頂部的外周牙齦區域的預定高度。
也就是說,因為壓印材料22填充底表面和側表面的內側並且被防止滲漏到外側,所以可以更清楚地取得患者口腔內側的壓印。因此,因為經由托架20的掃描所獲得的圖像的精確性得到增強,所以經由圖像所設計的植牙計畫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儘管未在附圖中繪示,但可以在托架20的外側處形成由操作者抓住以在患者口腔內側處移動和安裝托架20的把手(handle)。此處,把手可以從牙齒排列凹槽21的外側表面延伸而不妨礙上頜與下頜之間的咬合。
另外,多個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托架20的外側上。此處,因為參考標記4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參考標記相同的結構,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也就是說,因為參考標記40附接到由剛性材料形成的托架20的外側上,所以防止其移動,並且在圖像中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的位置實質上彼此一致。因此,圖像之間的圖像匹配程度得到增強,並且由所述圖像設計的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此時,只要參考標記40附接到托架20的外側上,那麼其附接位置不受限制。然而,除了牙齒植入部分中進行植牙的牙齒區域之外,參考標記40可以附接到托架20的側表面上。此時,可以理解托架20的側表面與牙齒排列凹槽21的外側表面相同。
因此,當經由稍後將獲得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牙冠時,可以防止牙冠的設計受到參考標記40的圖像的妨礙。此處,可以理解牙齒區域是失去天然牙齒並且實質上植入有植入材料的部分,並且也是對應於牙槽最上端的區域。
同時,將被設定成具有對應於對側牙齒t的咬合高度的咬合基底90堆疊在托架20的外側,在所述托架20的內側處取得具有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壓印。經由其上堆疊有咬合基底90的托架20的外表面和內表面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另外,在安裝托架20的同時經由上頜和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彼此初步匹配,並且反轉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以使得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圖像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並且因此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另外,經由上頜和下頜的CT掃描獲得CT圖像(s220)。此處,在實施例中,可以理解咬合是其中堆疊在托架20上的咬合基底90的上表面與對側牙齒t中面向所述上表面的末端接觸的狀態。
具體來說,在將托架20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咬合基底90可以被堆疊成具有對應於對側牙齒t與托架20外側之間空間的厚度。此時,咬合基底90可以由形狀可以通過按壓或切割容易地變形的材料(例如蠟)形成,並且因此厚度在保持預定形狀的同時根據患者的咀嚼感覺來選擇性並容易地加以調節。
並且當將其上堆疊有咬合基底90的托架20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時,上頜與下頜咬合。此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咀嚼感覺來調節咬合基底90的厚度,並且因此可以設定適合於患者的咬合高度。
此時,在將其中在所述托架20的外側處堆疊有咬合基底90的托架20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的同時,且當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在所述咬合基底90的上表面處形成對應於對側牙齒t的末端的咀嚼標記。並且咬合基底90的的厚度通過反復切割所述咬合基底90中對應於咀嚼標記深度的上表面直到患者感覺舒適來調節,並且因此可以設定咬合高度。
此外,根據患者的咀嚼感覺與操作者的診斷一起計算咬合高度。因此,可以計算咬合高度以使程式滿意度(procedure satisfaction)最大化,而同時不對患者的顳頜關節施加應變(strain)。此處,咀嚼感覺可以由患者的直接意見表達來確定,並且必要時,可以通過測量顳頜關節或頜肌肉週邊部分的電信號或化學信號來確定。
另外,咬合基底90可以被堆疊到比預期咬合高度厚的厚度以便容易地調節厚度,並且隨後反復地進行上表面的切割,並且因此可以設定適合於使患者感覺舒適的咬合高度。
同時,掃描托架20的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中,在所述托架20的內側處取得具有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壓印,並且調節咬合基底90以在所述托架20外表面處具有預定咬合高度,並且多個參考標記40附接到所述托架20側表面上。因此,可以獲得初次掃描圖像。
將托架20安裝在患者口腔的內側處。此時,因為安裝托架20以使得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與牙齒植入部分匹配,所以可以安置咬合基底90以與對側牙齒t咬合。
當安裝托架20時,上頜與下頜咬合,並且經由口部掃描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並且還經由CT掃描獲得CT圖像。此時,二次掃描圖像可以更包含經由在其中安裝有托架20的上頜與下頜咬合的狀態中的掃描來獲得的咬合掃描圖像、和經由在上頜與下頜彼此間隔開時對側牙齒外部的掃描來獲得的間隔掃描圖像。
同時,使其中咬合掃描圖像與間隔掃描圖像重疊的二次掃描圖像與初次掃描圖像自動初步匹配。此時,通過反轉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以使得在托架20處形成的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圖像從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整合掃描圖像。此處,因為用於獲得整合掃描圖像的圖像匹配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方法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可以在考慮到由如上文所描述而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所計算的垂直尺寸和對側牙齒高度來計算從牙齒植入部分的末端到對側牙齒t的末端的長度。具體來說,將被調節成具有適合於使患者具有舒適咀嚼感覺的咬合高度的咬合基底90堆疊在托架20的外表面處。並且將其上堆疊有咬合基底90的托架20安裝在口腔內側處,並且因此可以獲得每一個掃描圖像。因此,可以容易地由經由所掃描的圖像之間的初步匹配所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來計算垂直尺寸。
此時,在實施例中,只是通過掃描具有第二圖像匹配凹槽23的托架20,可以容易地接收牙齒植入部分的外部資訊。也就是說,在植牙中,可以使用在過程中用於取得口腔內側壓印的托架20容易地獲得牙齒植入部分的形狀,以製造待在製造植入材料所需的時間內暫時使用的假牙,並且因此其是經濟的。
同時,基於參考標記使整合掃描圖像與CT圖像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使之匹配,並且因此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s230)。此處,因為整合掃描圖像與CT圖像之間的主匹配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的主匹配過程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並且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c的高度。此時,製造包含與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c的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的手術引導件(s240)。
此時,可以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c的形狀和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包含從二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對側牙齒t排列和咀嚼表面的資訊。此外,二次掃描圖像包含經由在其中安裝有包含具有所調節咬合高度的咬合基底90的托架20的狀態中的掃描來獲得的咬合掃描圖像。因此,可以容易地經由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計算垂直尺寸。同時,因為用於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牙冠c並製造手術引導件的方法與第一實施例的方法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也就是說,在實施例中,即使在不具有口腔內側基本資訊的患者的情況下,操作者可以用壓印材料22填充托架20的牙齒排列凹槽21,並且隨後可以容易並快速地取得壓印以確立植牙計畫。另外,因為圖像是通過將參考標記40附接到托架20的剛性外表面而非具有高度可移動性的牙齒植入部分上來與壓印的取得一起獲得的,所以所獲得圖像之間的匹配參考位置可以是清晰的。因此,基於經由圖像匹配所獲得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和製造的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明顯增強。
同時,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附接有參考標記的第一印模的示例性視圖,圖1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夾板製造過程的示例性視圖,圖1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夾板的內表面的示例性視圖,並且圖1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用於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匹配過程的示例性視圖。在第三實施例中,因為手術引導件除了使用夾板的圖像獲得過程之外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所以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圖15到圖19中所示,可以經由使用夾板80所獲得的圖像資訊來製造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
具體來說,經由在其中多個參考標記40附接到對應於患者牙齒植入部分而製造的第一印模110的外側的狀態中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s310)。
此處,經由以下過程製造第一印模。首先,通過用例如海藻酸鹽、矽酮和橡膠的壓印材料塗佈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來取得其中雕刻出牙齒植入部分形狀的壓印。並且可以通過使用用於壓印的灰泥或氧化鋅丁香酚軟膏填充壓印內側並且隨後使之硬化來製造第一印模110。此時,可以理解壓印的內側是其中雕刻出牙齒植入部分的形狀的部分。這一製造印模的方法是例如在進行植牙的牙科診所中由操作者廣泛使用的方法,並且因此操作者可以容易地製造所述印模。
多個參考標記40附接到第一印模110外側的多個位置上。此處,參考標記40是用於匹配為了植牙而獲得的圖像的匹配參考(matching reference),並且可以附接三個或大於三個參考標記40。
當然,必要時,參考標記40可以直接附接到患者口腔的內側上。然而,因為牙齦具有高度可移動性並且因此參考標記40實質上不固定,所以優選的是參考標記40固定於第一印模110的外側上。
另外,只要參考標記40附接到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上,那麼其附接位置不受限制。然而,參考標記40可以是附接到牙齒植入部分中實質上進行植牙的牙齒區域30a上。當掃描附接有參考標記40的第一印模110時,可以獲得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中附接有參考標記40的外表面的掃描圖像的初次掃描圖像311。
此時,其中附接有參考標記40並獲得初次掃描圖像311的方法可以例如在具有牙科技術員服務的製造商處進行,其中製造和供應用於植牙得植入材料和工具。具體來說,當將由操作者側製造的第一印模110轉移到製造商側時,所述製造商側將參考標記40附接到所述第一印模110的外側上。
並且可以通過掃描附接有參考標記40的第一印模110的外表面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311。此時,可以經由掃描來將初次掃描圖像311轉換成三維向量資料,並且所轉換的資訊可以被數位化並且隨後存儲於包含類比程式的電腦的存儲裝置中。
也就是說,只是通過將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而容易製造的第一印模110轉移到製造商側,可以使用在製造商側提供的掃描設備來獲得所掃描的圖像。因此,即使操作者側不具有掃描設備或在如何操作掃描設備方面缺乏經驗,仍可以獲得植牙計畫所需的精確掃描圖像。另外,單獨購買掃描設備的成本可以減少,並且可以解決患者應訪問製造商側以掃描口腔內側的不便問題。
當然,必要時,具有掃描設備的操作者側可以將參考標記40附接到第一印模110的外側上,可以進行掃描,並且隨後可以獲得初次掃描圖像311。並且所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311可以被傳輸給製造商。這一經修改實例屬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另外,可以與第一印模110一起製造對應於對側牙齒的第二印模。此處,用於製造第二印模的基本方法與用於製造第一印模110的方法相同,並且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並且也可以經由第二印模的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此處,二次掃描圖像包含三維外部資訊,所述三維外部資訊包含對側牙齒的排列形狀和咀嚼表面的形狀。當然,必要時,可以在其中參考標記40附接到第二印模的預定位置上的狀態中進行掃描。然而,在對側牙齒的情況下,可以將剛性的牙齒外表面指定為固定比較區域,並且因此可以省略參考標記的單獨附接。
同時,夾板80可以通過將其三維印刷成從初次掃描圖像311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突出到外側來製造。此處,製造夾板80以使得其內表面包含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並且與參考標記40匹配的標記凹槽81。將參考標記40插入到夾板80的標記凹槽81中,並且將咬合基底堆疊在夾板80中面向對側牙齒的外表面上(s320)。
此處,可以理解夾板是供用於將參考標記40實質上固定於具有高度可移動性的牙齒植入部分牙齦的外表面上的固定單元。
具體來說,初次掃描圖像311包含第一印模110的外表面的三維圖像,包含牙齒植入部分和參考標記40的圖像。由初次掃描圖像311設定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此處,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可以通過指定初次掃描圖像311上的某一區域來設定。當然,必要時,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可以通過在電腦中自動計算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圖像來設定。
此處,夾板80可以被設計成從所設定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突出到外側。此時,被設定為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的部分可以稍後形成為夾板80的第三圖像匹配凹槽80a。
具體來說,在初次掃描圖像311中被指示成突出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s可以被設計成由形成為向內凹面的第三圖像匹配凹槽80a來替代。可以三維印刷所設計的夾板80,並且因此可以製造具有與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三圖像匹配凹槽80a的夾板80。
此時,在所製造的夾板80中,與參考標記40匹配的標記凹槽81在第三圖像匹配凹槽80a的內側處形成。此處,夾板80可以被設定成在安裝於牙齒植入部分處時具有不妨礙上頜與下頜咬合的厚度,並且隨後可以突出。厚度可以是約1.8毫米到2.2毫米。
將參考標記40插入到標記凹槽81中,並且隨後將夾板80安裝在患者口腔的內側處以使得第三圖像匹配凹槽80a與患者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匹配。
此處,夾板80可以由未被指示在經由CT掃描所獲得的CT圖像314中的透射線材料形成,並且參考標記40可以由被指示在CT圖像314上的不透射線材料形成。因此,除了輻射穿透的夾板80和軟組織(如牙齦)之外,僅牙齒植入部分牙槽骨和參考標記40的圖像可以被指示在CT圖像314上。
此時,基於經由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而製造的第一印模110的掃描所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311來製造夾板80。因此,標記凹槽81對應於附接到第一印模110上的參考標記40的位置。因此,在初次掃描圖像311上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的圖像可以相互對應於在CT圖像314上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的位置的圖像。因此,圖像匹配程度可以通過在圖像匹配過程中指定在每一個圖像上所指示的參考標記40的位置來得到顯著提升。
將具有預定厚度的咬合基底堆疊在夾板80的外側上。此處,在將夾板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咬合基底可以被堆疊成具有對應於對側牙齒與夾板80上表面之間空間的厚度。此時,咬合基底的基本結構和用於設定咬合高度的方法與第二實施例的那些結構和方法相同,並且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同時,當將其中咬合高度通過調節咬合基底厚度來設定的夾板80安裝在患者的牙齒植入部分處時,進行CT掃描,並且因此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CT圖像314(s330)。
此處,CT圖像314包含插入到夾板的標記凹槽81中的參考標記40的圖像。並且因為牙齒植入部分的對側牙齒和牙槽骨的形狀在上頜與下頜咬合時以三維方式指示,所以可以容易地由CT圖像314計算患者的垂直尺寸。此時,由CT圖像314所計算的垂直尺寸可以稍後應用於設定牙冠高度的過程中。
此外,因為在將咬合基底具有適合於患者的所調節的厚度的夾板80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上頜與下頜咬合時獲得CT圖像,所以垂直尺寸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將基於初次掃描圖像311由製造商側所製造的夾板80轉移到操作者側。並且由操作者側將所轉移的夾板80安裝在患者口腔的內側處,並且可以經由CT掃描獲得CT圖像314。此處,咬合基底和參考標記可以由製造商側偶合到夾板80上,並且隨後可以轉移到操作者側。當然,必要時,咬合基底和參考標記可以由操作者側偶合到夾板80上。
同時,基於參考標記40使初次掃描圖像311與CT圖像314彼此重疊,並且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使之彼此匹配,並且因此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s340)。
具體來說,可以經由初次掃描圖像311來獲得牙齒植入部分和附接到其外側上的參考標記40的三維外部資訊。此時,可以理解三維外部資訊實質上是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一印模110的外部資訊。
可以經由CT圖像314來獲得患者口腔(包含患者上頜和下頜)的二維和三維內部組織資訊以及參考標記40的圖像資訊。
此處,因為參考標記40的圖像被指示在初次掃描圖像311與CT圖像314之間的相互對應位置處,所以可以使用參考標記作為匹配參考來進行主匹配過程。因此,可以獲得包含從初次掃描圖像311和CT圖像314中所獲得的資訊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此時,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的過程與第一實施例的過程相同,並且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同時,也可以使二次掃描圖像與CT圖像314匹配以獲得患者口腔內側的更清晰形狀資訊並且因此提升植牙的精確性。
此時,可以使通過根據第一印模110與第二印模之間的對準參考標記使初次掃描圖像311與二次掃描圖像對準來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CT圖像314匹配。
具體來說,可以首先使初次掃描圖像311與二次掃描圖像彼此對準。此外,可以進一步提供經由第一印模110與第二印模在安裝夾板80時的咬合狀態的掃描而獲得的咬合掃描圖像以引導初次掃描圖像311與二次掃描圖像之間的精確對準。
此時,在將夾板80安裝在第一印模110的外側處時,經由所述第一印模110與第二印模的咬合狀態的掃描來獲得咬合掃描圖像。
將初次掃描圖像和二次掃描圖像與咬合掃描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用於對準參考標記的比較區域,並且使初次掃描圖像和二次掃描圖像與咬合掃描圖像對準。此處,因為每一個掃描圖像都是基於第一印模110和第二印模來獲得的,所以可以將每一個印模的外表面處的類似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
舉例來說,可以將通常在初次掃描圖像311和咬合掃描圖像上所指示的第一印模110的外端設定為比較區域,並且可以進行對準。並且可以將通常在二次掃描圖像和咬合掃描圖像上所指示的對側牙齒的一個側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並且可以進行對準。此時,可以從咬合掃描圖像中去除不必要的圖像(例如包含咬合基底的夾板80的圖像)以使每一個掃描圖像更精確地對準。
當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對準並且去除咬合掃描圖像時,可以使所述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對應於由所述咬合掃描圖像所計算的垂直尺寸而對準。因此,可以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
此時,整合掃描圖像包含由初次掃描圖像311提供的參考標記40的圖像。因此,可以使用匹配參考標記40對作為匹配參考來使CT圖像314與整合掃描圖像彼此匹配。因此,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考慮到患者口腔內側的外部資訊和垂直尺寸。
此時,經由每一個印模在安裝夾板80時的掃描來獲得咬合掃描圖像,並且經由上頜與下頜在安裝夾板80時的咬合狀態的CT掃描來獲得CT圖像314。此外,因為具有所設定咬合高度的咬合基底被堆疊在夾板80的外表面上,所以由咬合掃描圖像和CT圖像314所計算的垂直尺寸值可以彼此對應。
此處,在CT圖像314中,可以在咬合基底的上表面處形成對準壓印部分以使得患者的上頜和下頜的咬合形狀實質上與第一印模110和第二印模的咬合形狀一致。
具體來說,對準壓印部分可以通過在調節咬合基底咬合高度的過程中使塗佈在咬合基底上表面上的可固化壓印樹脂硬化來形成,所述咬合基底具有被調節成提供正確咬合高度的厚度。
此時,將其中可固化壓印樹脂被塗佈在咬合基底的上表面上的夾板80安裝在患者的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隨後當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可以用對準壓印部分處咀嚼凹槽的形式形成對側牙齒的咀嚼標記。也就是說,第二印模的對側牙齒形狀的末端受限於對準壓印部分處所形成的咀嚼凹槽中,並且因此第一印模110與第二印模可以在精確位置處咬合。
因此,經由患者上頜與下頜咬合狀態的CT掃描所獲得的CT圖像314和經由第一印模110與第二印模咬合狀態的掃描所獲得的咬合掃描圖像的垂直尺寸值可以彼此對應。
當然,必要時,可以使用對應於CT圖像314的部分作為匹配參考來使初次掃描圖像311和二次掃描圖像與所述CT圖像314匹配。
具體來說,可以使用參考標記40的預定點作為比較區域來進行匹配過程,所述預定點是初次掃描圖像311與CT圖像314之間的共同部分。並且可以使用對側牙齒外側的預定點作為比較區域來進行匹配過程,所述預定點是二次掃描圖像與CT圖像314之間的共同部分。
也就是說,在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情況下使初次掃描圖像與二次掃描圖像對準之後,可以使所述初次掃描圖像和二次掃描圖像與CT圖像314匹配。另外,必要時,可以使初次掃描圖像311和二次掃描圖像中的每一個都與CT圖像314匹配,並且這一經修改實例屬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同時,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來設定牙冠的高度。此時,製造包含與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的手術引導件(s350)。
此處,可以基於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對應於垂直尺寸值的牙冠。
具體來說,可以由經由上頜與下頜在安裝夾板80時的咬合狀態的CT掃描而獲得的CT圖像314來計算垂直尺寸值。另外,可以經由初次掃描圖像311和二次掃描圖像來獲得咀嚼表面形狀和對側牙齒的牙齒排列狀態以及上頜和下頜的外部資訊。通過整合這類資訊,不僅可以在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上設定牙冠的高度和形狀,而且也可以設定植入材料(例如基牙、牙冠以及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
並且手術引導件被製造成包含與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和沿著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由包含在三維咬合引導圖像315中的牙齒植入部分的外部圖像來設計手術引導件以使得固定凹槽與所述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實質上匹配。當然,可以從經由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一印模110的掃描而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311中獲得固定凹槽。此外,可以由從初次掃描圖像311中三維印刷成與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實質上匹配的夾板80的內部形狀來設計固定凹槽。
在設計固定凹槽時,基於其中手術引導件固定於牙齒植入部分上的狀態來設定對應於固定裝置植入方向的引導孔方向,並且隨後可以製造手術引導件。
同時,在每一個實施例中的圖像獲得次序可以根據操作者的程式型式來彈性地改變。舉例來說,可以首先經由CT掃描獲得CT圖像,並且隨後可以獲得每一個掃描圖像。
經由上文所描述的配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提供以下作用。
首先,每一個圖像都可以容易地使用已經在考慮到患者的垂直尺寸、咀嚼表面形狀等等的情況下製造的假牙、或取得製造假牙的壓印的托架來獲得。另外,只是通過整合所獲得的每一個圖像的資訊,有可能接收可以同時製造精確性和可靠性增強的植入材料和手術引導件的資訊。此外,可以容易地通過反轉在假牙或托架處形成的每一個圖像匹配凹槽以使之空間化來計算牙齒植入部分的外部資訊。因此,患者的醫院訪問數和操作者的程式過程可以減少,並且還可以提供用於植牙的基礎技術裝置,所述基礎技術裝置在較短時間段內完成植入材料的植入和安裝。
第二,即使在由於牙齦的高度可移動性而難以附接作為圖像之間匹配參考點的參考標記的缺齒患者的情況下,因為參考標記附接到假牙或托架的剛性外表面上,所以所獲得的圖像之間的匹配參考位置可以變得清晰。因此,因為基於經由圖像匹配過程所獲得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而設計和製造的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的精確性得到提升,所以植牙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增強。
第三,當以雙重引導件的形式製造手術引導件時,第一引導件可以基於假牙來三維印刷,並且因此可以容易地進行製造。另外,具有引導固定裝置植入的引導孔的第二引導件以可去除方式緊固到第一引導件的開口上。因此,只是通過在植入固定裝置之後分開第二引導件,即使在第一引導件固定於牙齒植入部分上的情況下,基牙和牙冠也可以連續地緊固。
第四,將基於經由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一印模的掃描而獲得的初次掃描圖像來三維印刷、並且具有形成為與牙齒植入部分的外表面匹配並且允許參考標記插入其中的標記凹槽的夾板安裝在牙齒植入部分處,並且因此參考標記可以固定於具有高度可移動性的牙齦上。因此,使用在每一個圖像上所指示的參考標記的圖像匹配參考的可靠性可以得到顯著增強,並且手術引導件和植入材料的精確性也可以得到增強,並且因此植牙的可靠性可以得到明顯提升。
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顯而易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上文所描述的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因此,希望本發明涵蓋所有這類修改,其限制條件是所述修改處於所附權利要求書和其等效物的範圍內。
4‧‧‧邊界點
4a‧‧‧連接線
4b‧‧‧閉合表面
4c‧‧‧閉合表面
11a‧‧‧圖像
11b‧‧‧初次掃描圖像
12‧‧‧二次掃描圖像
13‧‧‧整合掃描圖像
14‧‧‧CT圖像
15‧‧‧三維咬合引導圖像
20‧‧‧托架
21‧‧‧牙齒排列凹槽
22‧‧‧壓印材料
23‧‧‧第二圖像匹配凹槽
30‧‧‧牙齒植入部分
30a‧‧‧牙齒區域
40‧‧‧參考標記
50‧‧‧假牙
51‧‧‧人造牙齒部分
52‧‧‧牙齦偶合部分
54‧‧‧第一圖像匹配凹槽
54a‧‧‧突出形狀
60‧‧‧手術引導件
61‧‧‧引導孔
80‧‧‧夾板
80a‧‧‧第三圖像匹配凹槽
81‧‧‧標記凹槽
90‧‧‧咬合基底
110‧‧‧第一印模
111b‧‧‧初次掃描圖像
111c‧‧‧模仿引導圖像
112‧‧‧二次掃描圖像
115‧‧‧三維咬合引導圖像
160‧‧‧手術引導件
160a‧‧‧第一引導件
160b‧‧‧第二引導件
161‧‧‧引導孔
165‧‧‧開口
311‧‧‧初次掃描圖像
314‧‧‧CT圖像
315‧‧‧三維咬合引導圖像
c‧‧‧牙冠
S‧‧‧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
t‧‧‧對側牙齒
s1~s4、s10~s30、s210~s240、s310~s350‧‧‧步驟
通過參考附圖詳細描述其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以及優點將對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變得更加清楚,在所述附圖中: 圖1是示出一種製造常規手術引導件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二次掃描圖像的示例性視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使初次掃描圖像中的圖像匹配凹槽空間化的反轉過程的示例性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的示例性視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中的牙冠圖像的示例性視圖。 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示例性視圖。 圖8是示出其中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由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計手術引導件的狀態的示例性視圖。 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經修改實例的示例性視圖。 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經修改實例的示例性視圖。 圖11是示出其中安裝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經修改實例的狀態的示例性視圖。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來取得壓印的托架的示例性視圖。 圖14是示出上頜和下頜在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來安裝具有預定咬合高度的托架時的咬合狀態的示例性視圖。 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和基牙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附接有參考標記的第一印模的示例性視圖。 圖1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夾板製造過程的示例性視圖。 圖1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夾板的內表面的示例性視圖。 圖1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用於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匹配過程的示例性視圖。
s10~s3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包括: 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經由假牙內表面以及外表面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所述假牙具有與患者的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以及其中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其外側上,在安裝所述假牙的同時經由上頜以及下頜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所述二次掃描圖像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初步匹配,通過反轉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圖像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以及經由所述上頜以及下頜的電腦斷層掃描來獲得電腦斷層圖像; 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所獲得的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在主匹配過程中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以及 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以及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以及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去除除了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內表面輪廓的圖像以及所述參考標記的圖像之外的圖像,以及通過反轉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所述內表面輪廓以使得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所述內表面輪廓的所述圖像空間化來進行考慮到所述參考標記的所述圖像的相對位置關係的修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當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述整合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經由所述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所述圖像匹配程度的所述差異圖中使之彼此匹配時,所述第二操作包括將所述整合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以及修正每一個圖像以使得所述重疊圖像中所述比較區域的最上部分以及最外部分彼此一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中,將內表面塗佈有可固化樹脂的所述假牙安裝在所述牙齒植入部分處,以及用對應於在所述可固化樹脂處所形成的所述牙齒植入部分而形成的輪廓來修正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三操作中,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所述牙冠的形狀以及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包含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所述假牙的人造牙齒部分的形狀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操作更包括虛擬排列模仿引導圖像,所述模仿引導圖像通過基於對應於包含在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中的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植入材料的植入位置而選擇以及輸入的假牙的人造牙齒邊界區域,在被反轉以空間化的所述第一圖像匹配凹槽的所述圖像的突出形狀外側處設定以及去除植入區域部分來獲得,以及 在所述第三操作中,基於所述模仿引導圖像來製造所述手術引導件,以及將所述手術引導件設計以及三維印刷成包含第一引導件以及第二引導件的雙重引導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植入區域部分通過以下來設定:沿著處於所述假牙中對應於所述植入材料的所述植入位置的人造牙齒與鄰接於所述假牙中對應於所述植入材料的所述植入位置的所述人造牙齒的外周人造牙齒部分之間的邊界線選擇以及輸入多個邊界點,以及計算包含處於每一個邊界點與另一個鄰接邊界點之間連接線的閉合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引導件具有與所述牙齒植入部分匹配的所述固定凹槽以及對應於所去除的植入區域部分的開口,以及所述第二引導件具有其中沿著待空間化以及連接到所述開口上的所述固定裝置的所述植入位置形成所述植入區域部分的引導孔,以及 引導對準以及偶合過程的對準突起以及對準圖像匹配凹槽被設計成分別在所述第二引導件的相互相對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引導件的所述開口處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所述牙冠的形狀以及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包含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所述假牙的人造牙齒部分的形狀資訊,以及 基於根據所述牙冠的所述形狀以及所述排列狀態而設定的所述固定裝置所述植入位置來設定所述第二引導件的所述引導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更包括獲得對準片,其中被反轉以使得對側牙齒的末端形狀以及所述假牙得到空間化的圖像匹配部分在主體部分的外表面處形成,所述對準片被填充在所述假牙與所述對側牙齒之間的空間中以支撐所述空間以及在所述上頜與下頜在安裝所述假牙的同時咬合時引導咬合位置。
  11. 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包括: 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將托架偶合到患者口腔的內側上,在所述托架中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其側表面上以及壓印材料注入到其內表面中,以及因此取得具有對應於牙齒植入部分的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壓印; 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是經由所述托架的掃描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在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通過將咬合基底堆疊在其外表面上以及調節其厚度來設定咬合高度,經由上頜以及下頜在安裝托架時的咬合狀態的口部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使所述二次掃描圖像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初步匹配,通過反轉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圖像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空間化來獲得考慮到垂直尺寸的整合掃描圖像,以及經由所述上頜以及下頜的電腦斷層掃描來獲得電腦斷層圖像; 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所獲得的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以及 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以及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以及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操作中,當安裝所述托架以及通過基於在所述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在所述咬合基底的上表面上所指示的對側牙齒咀嚼標記進行切割過程來進行調節時,根據患者的咀嚼感覺來計算所述咬合高度,以及 在所述第四操作中,對應於與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的所述咬合高度相對應而間隔開的所述上頜與下頜之間的距離來設計所述牙冠。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中去除除了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內表面輪廓的圖像以及所述參考標記的圖像之外的圖像,以及通過反轉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所述內表面輪廓以使得所述第二圖像匹配凹槽的所述內表面輪廓的所述圖像空間化來進行考慮到所述參考標記的所述圖像的相對位置關係的修正。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當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述整合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經由所述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所述圖像匹配程度的所述差異圖中使之彼此匹配時,所述第三操作包括將所述整合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以及修正每一個圖像以使得所述重疊圖像中所述比較區域的最上部分以及最外部分彼此一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操作中,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所述牙冠的形狀以及排列狀態,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包含從所述二次掃描圖像中所獲得的對側牙齒的排列以及咀嚼表面資訊。
  16. 一種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包括: 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通過將多個參考標記附接到對應於患者牙齒植入部分而製造的第一印模的外側上以及隨後掃描所述第一印模來獲得初次掃描圖像; 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是將所述參考標記插入到夾板的標記凹槽中,所述夾板通過被三維印刷成從所述初次掃描圖像的牙齒植入部分區域表面突出到外側來製造,以使得其內表面對應於所述牙齒植入部分以及包含與所述參考標記匹配的所述標記凹槽,以及將咬合基底堆疊在所述夾板的與對側牙齒相對的外表面上; 第三操作,所述第三操作通過將其中咬合高度通過調節所述咬合基底的厚度來設定的所述夾板安裝在所述牙齒植入部分處的狀態的電腦斷層掃描來獲得電腦斷層圖像; 第四操作,所述第四操作是通過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初次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經由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圖像匹配程度的差異圖中匹配所述圖像來獲得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以及 第五操作,所述第五操作是基於所述三維咬合引導圖像來設定牙冠高度,以及製造手術引導件,所述手術引導件包含與所述患者口腔內部形狀匹配的固定凹槽以及沿著對應於所設定牙冠的固定裝置的植入位置形成的引導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更包括經由對應於所述對側牙齒而製造的第二印模的掃描來獲得二次掃描圖像,以及 在所述第四操作中,使通過根據所述第一印模與所述第二印模之間的對準參考標記使所述初次掃描圖像與所述二次掃描圖像對準來獲得的整合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匹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四操作中,通過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以及所述二次掃描圖像與所掃描咬合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以及隨後使所述圖像對準來獲得所述整合掃描圖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操作包括用可固化對準壓印材料塗佈所述咬合基底的上表面,當上頜與下頜咬合時在所述上表面上指示所述對側牙齒的咀嚼標記,以引導所述咬合的對側牙齒的位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用於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以及牙冠以及基牙的方法,其中,當使用所述參考標記作為參考使所述初次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重疊以及經由所述主匹配過程在由其輸出所述圖像之間所述圖像匹配程度的所述差異圖中使之彼此匹配時,所述第四操作包括將所述初次掃描圖像與所述電腦斷層圖像之間的共同部分設定為比較區域,以及修正每一個圖像以使得所述重疊圖像中所述比較區域的最上部分以及最外部分彼此一致。
TW104136789A 2014-12-05 2015-11-09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方法 TWI602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74007A KR101550369B1 (ko) 2014-12-05 2014-12-05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1020150029756A KR101538097B1 (ko) 2015-03-03 2015-03-03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1020150032445A KR101631256B1 (ko) 2015-03-09 2015-03-09 트레이를 이용한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제조방법
KR1020150048380A KR101544776B1 (ko) 2015-04-06 2015-04-06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이중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460A true TW201620460A (zh) 2016-06-16
TWI602547B TWI602547B (zh) 2017-10-21

Family

ID=54207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6789A TWI602547B (zh) 2014-12-05 2015-11-09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848965B2 (zh)
EP (2) EP3100699B1 (zh)
JP (1) JP6262179B2 (zh)
CN (1) CN105662618B (zh)
AU (1) AU2015224413B2 (zh)
TW (1) TWI602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2202B2 (en) 2013-03-15 2018-07-17 Triagenics, Llc Therapeutic tooth bud ablation
WO2014143014A1 (en) 2013-03-15 2014-09-18 Triagenics, Llc Therapeutic tooth bud ablation
US9402693B2 (en) 2009-05-11 2016-08-02 Triagenics, Llc Therapeutic tooth bud ablation
US10307226B2 (en) 2013-03-14 2019-06-04 National Dentex, Llc Bone foundation guide and method of use
US10639129B2 (en) 2013-03-14 2020-05-05 National Dentex, Llc Bone foundation guide system and method
US10405945B2 (en) 2013-03-14 2019-09-10 National Dentex, Llc Bone foundation guide and method of use
US9801699B2 (en) * 2013-03-14 2017-10-31 Devin Okay Paired templates for placing dental implants and enhancing registration for denture prosthetics attached to the implants
US10398530B2 (en) 2013-03-14 2019-09-03 National Dentex, Llc Bone foundation guide system and method
US10278789B2 (en) 2013-03-14 2019-05-07 National Dentex, Llc Bone foundation guide system and method
US9438264B1 (en) 2015-09-10 2016-09-06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High-speed capacitive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and method thereof
US9717573B2 (en) * 2013-11-21 2017-08-01 William C. Vuillemot In-situ dental rest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11612463B2 (en) 2013-11-21 2023-03-28 William C. Vuillemot Apparatus for in situ restoration of unconstrained dental structure
JP2017532988A (ja) * 2014-08-29 2017-11-09 ケアストリーム ヘルス インク 歯の仮想モデル基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20180098230A (ko) 2015-10-23 2018-09-03 내셔널 덴텍스 엘엘씨 뼈 기초부 가이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554869B1 (en) * 2016-01-08 2017-01-31 Eped Inc. Bite tray having fiducial markers for head scan registration and method of use
EP3216419B1 (en) * 2016-03-10 2019-06-05 3Shape A/S Method for digital designing a dental restoration
EP3238652B1 (en) * 2016-04-29 2020-02-12 3Shape A/S Control guide for checking placement of at least two dental elements
US10136972B2 (en) * 2016-06-30 2018-11-27 Align Technology, Inc. Historical scan reference for intraoral scans
CN108904084B (zh) * 2016-07-29 2020-12-29 宁波频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获取口内数字化印模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51284B (zh) * 2016-08-16 2019-08-20 边专 基于牙套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
FI20166026L (fi) * 2016-12-23 2018-06-24 Planmeca Oy Jäljityskappaleet leuan kovakudoksen liikkeiden jäljittämiseksi
US11007035B2 (en) 2017-03-16 2021-05-18 Viax Dent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for preparing teeth for the placement of veneers
US10828130B2 (en) 2017-03-20 2020-11-10 Align Technology, Inc. Automated 2D/3D integration and lip spline autoplacement
US11419708B2 (en) * 2017-07-07 2022-08-23 Dio Corporation Digital den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denture hole guider applied thereto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923927B1 (ko) * 2017-07-26 2018-11-30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사용자 신체 맞춤형 트래커를 이용한 영상 정합 시스템 및 방법
DE102017217558A1 (de) * 2017-10-02 2019-04-04 Sirona Dental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eführten Aufbissschiene und eine geführte Aufbissschiene
US11039905B2 (en) * 2017-11-06 2021-06-22 Dds Company Prosthesis design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arch line
CN111511308A (zh) * 2017-12-20 2020-08-07 登士柏希罗纳有限公司 验证3d图像的量规
US11160639B2 (en) * 2018-01-19 2021-11-02 Mark Elliot Palmer Dental al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SE542458C2 (en) * 2018-01-31 2020-05-05 Soederstroem Staffan System for aiding mounting of tooth implants in a jaw, jaw customized guide, a radiopaque marker element and a software for determining data for manufacture of a jaw customized guide
WO2019210373A1 (en) * 2018-05-03 2019-11-07 Philip Leong Biow Ta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fitting dental prostheses
US11553988B2 (en) 2018-06-29 2023-01-17 Align Technology, Inc. Photo of a patient with new simulated smile in an orthodontic treatment review software
KR102102942B1 (ko) * 2018-07-31 2020-04-2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3d 영상 정합 제공 장치 및 그 방법
IL261494B (en) * 2018-08-30 2019-06-30 Noris Medical Ltd Zygomatic implant device and method
EP3679887A1 (en) 2019-01-09 2020-07-15 Egs S.R.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signing an abutment
EP3928686A4 (en) * 2019-02-19 2023-03-29 Medit Corp. SYSTEM AND PROCEDURE FOR COMBINED INTRAORAL AND IMPRESSION SCANNING
WO2020198008A1 (en) * 2019-03-22 2020-10-0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imaging tooth displac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507439B (zh) * 2019-03-22 2021-06-22 儒蓉(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手术导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45902A (zh) * 2019-04-11 2021-11-12 株式会社迪耀 牙齿目标检测方法及利用牙齿目标的影像整合方法及装置
EP3979938A4 (en) 2019-06-06 2023-06-28 TriAgenics, Inc. Ablation probe systems
KR102232293B1 (ko) * 2019-07-11 2021-03-25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임플란트 구조물 자동 식립을 통한 임플란트 수술 계획 수립 방법,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치아영상 처리장치
US20220265399A1 (en) * 2019-07-23 2022-08-25 Accurate Fit, Sl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placement of dental implants
KR102067614B1 (ko) * 2019-08-02 2020-01-17 주식회사 임솔 임플란트 수술을 계획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102277022B1 (ko) * 2019-08-13 2021-07-14 주식회사 디오 구강 ct 영상 및 구강 스캔 영상의 정합 방법 및 장치
US11660171B2 (en) * 2019-10-18 2023-05-30 Imsol Corp.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ducing implant placing guide
CN112674894B (zh) * 2019-10-18 2022-06-14 林松株式会社 种植牙植入导件制作系统、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US11273016B2 (en) * 2019-11-29 2022-03-15 Dio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gital overdenture and holder abutment mounting guide and fixing bar bending apparatus for holder device applied thereto
KR102313749B1 (ko) * 2019-12-23 2021-10-18 주식회사 메가젠임플란트 인공지능 기반 자동 구강 ct 색상변환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구동방법
KR102453543B1 (ko) * 2020-06-01 2022-10-14 주식회사 디오 구강 영상의 결손 치아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EP4175588A2 (en) 2020-07-06 2023-05-10 Perfect Fit Crow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ntal crown restorations using prefabricated sleeve-crown pairs
WO2022059929A1 (ko) * 2020-09-21 2022-03-24 주식회사 메디트 의치 제작을 위한 교합고경 재현 방법
CN117243630B (zh) * 2023-11-13 2024-02-09 北京西科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牙颌种植卧式扫描杆及无牙颌口腔种植数据的获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7203A (ja) * 1998-10-06 2000-04-18 Shiyuukai 歯科補綴物の製作方法
US6648640B2 (en) * 1999-11-30 2003-11-18 Ora Metrix, Inc. Interactive orthodontic care system based on intra-oral scanning of teeth
US7717708B2 (en) * 2001-04-13 2010-05-18 Orametrix,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 using unified workstation
US6925198B2 (en) * 2002-05-24 2005-08-02 Ronald S. Scharlack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object fields
CA2580374C (en) * 2004-09-14 2014-11-18 Oratio B.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ing a ceramic dental implant with an aesthetic implant abutment
US7835811B2 (en) * 2006-10-07 2010-11-16 Voxelogix Corporation Surgical guides and methods for positioning artificial teeth and dental implants
JP5374382B2 (ja) * 2007-01-10 2013-12-25 ノベル バイオケア サーヴィシィズ アーゲー 歯科用計画および生産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8105081B2 (en) * 2007-05-25 2012-01-31 Bavar Trevor Surgical drill guide and index system
US20100255445A1 (en) * 2007-10-03 2010-10-07 Bernard Gantes Assisted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US20090092948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Bernard Gantes Assisted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ES2739460T3 (es) * 2008-03-19 2020-01-31 Nobel Biocare Services Ag Reposicionamiento de componentes relacionados con procedimientos quirúrgicos craneales en un paciente
CA2727585C (en) * 2008-03-21 2018-09-25 Atsushi Takahashi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agnifier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EP2280651A2 (en) * 2008-05-16 2011-02-09 Geodig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3d dental scans with other 3d data sets
KR100970341B1 (ko) * 2008-12-19 2010-07-15 이준호 다목적 스텐트 및 그 제작 방법
TWI535424B (zh) * 2009-03-13 2016-06-01 神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植牙手術模板製造系統及方法
KR101152851B1 (ko) * 2009-11-20 2012-06-12 이태경 영상정합용 구내장착물
US9226801B2 (en) * 2010-03-08 2016-01-05 Ibur, Llc Custom linkable imaging and multifunctional tray
US8371849B2 (en) * 2010-10-26 2013-02-12 Fei Gao Method and system of anatomy modeling for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planning
WO2012083959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3Shape A/S Modeling and manufacturing the superstructure for a denture
CN103347436B (zh) * 2011-01-11 2016-06-22 爱德芳世株式会社 口腔内拍摄显示系统
JP5651132B2 (ja) * 2011-01-11 2015-01-07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 口腔内撮影表示システム
KR101273386B1 (ko) * 2011-05-04 2013-06-11 정제교 영상정보 정합을 위한 마커
JP5834136B2 (ja) * 2011-05-16 2015-12-16 バイオメット・3アイ・エルエルシー 仮の補綴物アセンブリ
US9173723B2 (en) * 2012-10-10 2015-11-03 James Harris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final dental prosthesis
EP2922492B1 (en) * 2012-11-20 2021-11-03 Advanced Implant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LC Universal aligning adaptor system
US8926328B2 (en) * 2012-12-27 2015-01-06 Biomet 3I, Llc Jigs for placing dental implant analogs in models and methods of doing the same
CN103976757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建立假牙模型的被扫描转接结构
US9827075B2 (en) * 2013-03-21 2017-11-28 Hankookin, Inc. Determination of a three dimensional relation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jaws with reference to a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US20140379356A1 (en) * 2013-06-20 2014-12-25 Rohit Sachdev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planning using unified workstation
US10111714B2 (en) * 2014-01-27 2018-10-30 Align Technology, Inc. Adhesive objects for improving image registration of intraoral images
KR101444727B1 (ko) * 2014-03-18 2014-09-26 주식회사 디오 임플란트용 가이드 스탠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62618A (zh) 2016-06-15
AU2015224413B2 (en) 2017-04-20
US20160157967A1 (en) 2016-06-09
EP3100699A1 (en) 2016-12-07
AU2015224413A1 (en) 2016-06-23
CN105662618B (zh) 2018-09-04
EP3100699B1 (en) 2018-08-22
EP3042627B1 (en) 2018-12-12
EP3042627A2 (en) 2016-07-13
EP3042627A3 (en) 2016-08-17
TWI602547B (zh) 2017-10-21
JP2016107059A (ja) 2016-06-20
US9848965B2 (en) 2017-12-26
JP6262179B2 (ja) 201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547B (zh) 在口腔中製造用於植牙的手術引導件的方法
KR101608017B1 (ko) 구강 내부 부착용 레퍼런스 마커를 이용한 무치악 환자의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의 제조방법
KR101631256B1 (ko) 트레이를 이용한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제조방법
KR101862815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용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KR101797155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용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KR101554157B1 (ko) 구강 내부 부착용 레퍼런스 마커 및 그를 이용한 임플란트 시술용 가이드 스탠트 제조방법
KR101538097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101940743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TWI548406B (zh) 製造牙種植體的導引支架的方法
KR101473192B1 (ko) 임플란트용 가이드 스탠트 제조방법
KR101594497B1 (ko) 수직고경 교합표식을 이용한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101550369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크라운, 어버트먼트 제조방법
KR101777261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KR101544774B1 (ko) 정렬피스를 이용한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의 고정방법
KR20150108535A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식립 세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706332B1 (ko) 정렬기준이 표시된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용 서지컬 가이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452718B1 (ko) 영상매칭 바이트 트레이
KR101797743B1 (ko) 인공치아의 이식 가이드 시스템
KR102459365B1 (ko) 디지털보철 제조방법
KR101166169B1 (ko) 3차원 영상획득장치의 보조 장치물 및 악안면두경부가 포함된 3차원 영상획득방법
KR102172860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식립을 위한 서지컬 가이드와 식립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시스템
KR101544776B1 (ko) 치아 임플란트 시술을 위한 이중 가이드 및 식립물 제조방법
KR101862820B1 (ko) 틀니 제조방법
KR20230033134A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의 제조방법
KR102670676B1 (ko) 서지컬 가이드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