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8065A -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8065A
TW201618065A TW104131285A TW104131285A TW201618065A TW 201618065 A TW201618065 A TW 201618065A TW 104131285 A TW104131285 A TW 104131285A TW 104131285 A TW104131285 A TW 104131285A TW 201618065 A TW201618065 A TW 2016180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display
data
display data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1847B (zh
Inventor
神山幸夫
杉本照和
岩田和弘
川名啓資
菅野禎司
Original Assignee
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8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8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1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1847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技術問題:改善顯示畫面中的亮度不均勻。解決手段對於對應於數據線和掃描線的交叉點形成有像素的顯示部,顯示驅動裝置驅動數據線。驅動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被設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該情況下求出顯示數據的修正值。在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修正值,在設定亮度高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和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生成修正值。然後,用修正值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規定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的驅動控制信號。

Description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尤其涉及顯示面板驅動技術,該顯示面板設置有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並在數據線和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對應地形成像素。
發明背景
作為用於顯示圖像的顯示面板,已知的有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顯示裝置、使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的顯示裝置等。在許多顯示裝置中具有顯示部,所述顯示部分別設置了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並在數據線和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對應地形成像素。
在所謂的線順序掃描的情況下,掃描線驅動器順序地選擇掃描線,並且數據線驅動器向各個數據線輸出一行數據線驅動信號,從而控制顯示每個點,即像素。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3207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309698號公報
在上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為了改善由採用所謂陰極復位方式的顯示面板的寄生電容所導致的像素發光增強時延遲的技術,其中,當掃描切換到下一條掃描線時,所有掃描線連接到復位電位。
在上述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技術方案,其中當向數據電極提供顯示信號時,作為減少顯示信號的過沖和下沖的手段,將所有電極連接到復位電位並隨後連接到預置電位。
發明概要
在此,例如作為無源矩陣驅動OLED顯示裝置,採用陰極復位方式,並且還考慮對數據線進行恆定電流驅動,使用恆定電流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寬度(導通期間)控制灰度的驅動方式。
該情況下,在選擇和驅動了像素灰度混合一起的一行時,該行上會產生由數據線和掃描線的電位變動引起的亮度不均勻,存在圖像品質下降的問題。
在驅動OLED顯示裝置時,數據線成為恆定電流驅動,掃描線成為僅被選擇的行接地的狀態。然後,在數據線和 掃描線之間的像素上存在寄生電容,根據數據線和掃描線的電位變動而產生對寄生電容的充放電。可以認為,是該充放電對使有機EL元件點燈的電流產生了影響,從而產生了亮度不均勻。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降低或消除這種亮度不均勻,提高圖像品質。
第一,本發明涉及的顯示驅動裝置,其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對所述顯示部按照對應的像素的灰度值驅動所述數據線。該顯示驅動裝置包括:電流設定部,控制成使驅動所述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成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修正值生成部,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以及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規定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的驅動控制信號。進一步,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在所述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所述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修正值,在所述設定亮度高於所述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生成修正值。
通過該顯示驅動裝置,對數據線施加基於灰度值的驅動期間的恆定電流信號,但根據一行上的點燈率或整體亮度,會產生某行的點燈像素的亮度變得高於或者低於原來亮度的亮度變化,從而在圖像中產生亮度不均勻。該亮度變化的發生狀況根據設定亮度或行的點燈率而改變。更具體地,在設定亮度高於基準亮度(亮度不均勻在視覺上不成問題的預定亮度(或者預定亮度範圍))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上升。此外,在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下降。
為了應對這種現象,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這一參數和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或者非點燈率)這一參數來生成修正值,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
第二,在上述本發明涉及的顯示驅動裝置中,最好作為所述修正處理,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進行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變短的方向上的修正。
畫面上的亮度不均勻是由於在應該為相同亮度的像素之間產生亮度差而生成的,要消除該亮度不均勻,只要將亮度變高的像素的顯示數據(灰度)降低,或者將亮度變低的像素的顯示數據(灰度)升高即可。該情況下,使全部的修正都在降低亮度變高的像素灰度的方向、即在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變短的方向上進行。
第三,在上述本發明涉及的顯示驅動裝置中,所述點 燈率是將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用各個顯示數據表示的灰度值累計,將該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再將所得的值除以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顯示數據數從而得到的值,所述非點燈率為1-所述點燈率。
點燈率是一行像素中的正在點燈的像素的比率,但不僅僅是點燈像素數量的比率,而是還是考慮了各個點燈像素的灰度的值
第四,在上述本發明涉及的顯示驅動裝置中,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將輸入的作為預定位數灰度值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輸入的作為預定位數灰度值的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
通過將以預定位數表現灰度值的階段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進行修正值生成和修正,能夠選擇各種進行修正的階段。
第五,在上述本發明涉及的顯示驅動裝置中,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將輸入的預定位數灰度值轉換成相當於所述驅動期間的計數值,將該狀態下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已將輸入的預定位數灰度值轉換成相當於所述驅動期間的計數值的狀態下的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
通過將已將灰度值轉換成相當於所述驅動期間的計數值的狀態下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進行修正值生成和修正, 就可能以比轉換前的顯示數據的灰度分解率更精細的灰度分解率進行修正。
本發明涉及的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顯示驅動部,按照對應的像素的灰度值驅動所述數據線;以及掃描線驅動部,對所述掃描線施加掃描信號。並且,所述顯示驅動部包括作為上述顯示驅動裝置的結構。
即,作為包括上述顯示驅動裝置的顯示裝置,實現了能減輕或者消除顯示不均勻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的顯示數據修正方法,用於在對顯示部提供驅動所述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作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的情況下,生成在基於對應像素灰度值的驅動期間規定所述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控制信號,其中,所述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該顯示數據修正方法為,在所述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所述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在所述設定亮度高於所述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 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使用所生成的修正值進行顯示數據的修正處理。
即,為了消除或者降低按照設定亮度或點燈率而產生的亮度變化所導致的亮度不均勻,生成基於設定亮度或點燈率的修正值進行顯示數據的修正。
根據本發明,能夠通過顯示數據的修正來消除或者降低按照設定亮度或點燈率而產生的亮度變化所導致的亮度不均勻,而且能夠提高顯示品質。
1‧‧‧顯示裝置
2‧‧‧MPU
2a、44a‧‧‧修正值生成部
2b‧‧‧顯示數據修正部
10‧‧‧顯示部
20‧‧‧控制器IC
21‧‧‧陰極驅動器
31‧‧‧驅動控制部
32‧‧‧顯示數據存儲部
33‧‧‧陽極驅動器
33a‧‧‧基準電流生成部
33b‧‧‧電流輸出部
41‧‧‧MPU介面
42‧‧‧指令解碼器
43‧‧‧振盪電路
44‧‧‧定時控制器
44b‧‧‧驅動信號生成部
45‧‧‧電流設定部
51‧‧‧定時生成電路
52‧‧‧緩衝器
53‧‧‧選擇器
54‧‧‧灰度表存儲部
55‧‧‧減法器
60(60-1~60-256)‧‧‧鎖存電路
61‧‧‧計數器
62(62-1~62-256)‧‧‧比較電路
65‧‧‧亮度修正量計算部
66‧‧‧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
80‧‧‧電壓可變部
81、85‧‧‧P溝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82‧‧‧N溝道FET
83‧‧‧差動放大器
84‧‧‧電阻
86、87、SWA1~SWA256、SWC1~SWC128‧‧‧開關
ADS、ADS1、ADS2‧‧‧驅動控制信號
AR1、AR2‧‧‧區域
AR3‧‧‧區域;非點燈像素
CA‧‧‧陰極驅動器控制信號
CK‧‧‧時鐘信號
coefP、coefM‧‧‧係數
DL、DL1~DL256‧‧‧數據線
DT、DT’‧‧‧顯示數據
G‧‧‧像素
hkp、hkm‧‧‧修正係數
I1~I256‧‧‧恆定電流源
IS‧‧‧電流值控制信號
IR‧‧‧基準電流
Lx、Ly‧‧‧行
Lum‧‧‧亮度設定值
M1~M8‧‧‧亮度變化區域
Q1~Q128‧‧‧輸出端子
SD‧‧‧掃描方向
S100-S108、S200-S208‧‧‧步驟
SH‧‧‧修正值
SL、SL1~SL128‧‧‧掃描線
thr‧‧‧基準亮度
VHA、VHC、VR‧‧‧電壓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及MPU的框圖。
圖2是等效地示出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中的陽極驅動器、陰極驅動器和像素的說明圖。
圖3是實施方式的陽極驅動器的電路結構的說明圖。
圖4是在顯示上產生亮度變化的狀況的說明圖。
圖5A-5D是相對於整體亮度和不燈點點數的亮度變化的說明圖。
圖6A-6D是亮度變化狀況和亮度變化發生原因的說明圖。
圖7A-7D是實施方式的修正工作的說明圖。
圖8是用於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的運算的說明圖。
圖9是在實施方式中使用的點燈率的說明圖。
圖10是實施方式的控制器IC內的框圖。
圖1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定時控制器的框圖。
圖12A-12B是實施方式的灰度表、陽極輸出的說明圖。
圖13是第一、第三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的流程圖。
圖14A-14C是實施方式的修正係數的說明圖。
圖1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定時控制器的框圖。
圖16是第二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的流程圖。
圖17A-17B是第三實施方式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按照下述順序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及顯示驅動裝置的結構> <2.顯示上產生的亮度變化的說明> <3.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 <4.第一實施方式> <5.第二實施方式> <6.第三實施方式> <7.總結及變形例> <1.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及顯示驅動裝置的結構>
圖1示出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1和進行顯示裝置1的顯示工作控制的MPU(Micro Processing Unit:運算裝置)2。
顯示裝置1具有構成顯示畫面的顯示部10、控制器IC(Integrated Circuit)20和陰極驅動器21。
再有,顯示裝置1是相當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顯示裝置的實施方式。此外,控制器IC20是相當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顯示驅動裝置(或者顯示驅動部)的實施方式。
顯示部10分別設置多條數據線DL和掃描線SL,在數據線DL和掃描線SL的各個交叉點上形成像素。例如,設置了256條數據線DL1~DL256和128條掃描線SL1~SL128,與其相應地在水平方向配置256個像素,在垂直方向配置128個像素。
因此,作為構成顯示圖像的像素,顯示部10具有256×128=32768個像素。在本實施方式中,每個像素由採用OLED的自發光元件構成。另外,當然像素的數量、數據線的數量和掃描線的數量僅僅是示例性的一例。
256條數據線DL1~DL256中的每一條均連接至沿顯示部10的列方向(垂直方向)排列的128個像素。此外,128條掃描線SL1~SL128中的每一條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水平方向)排列的256個像素。
通過從數據線DL向被掃描線SL選擇的行上的256個像素施加基於顯示數據(灰度值)的數據線驅動信號,使該行上的各個像素以基於顯示數據的亮度(灰度)進行發光驅動。
再有,“行”是指一條掃描線或與一條掃描線連接的256個像素單位。
設置控制器IC20和陰極驅動器21用以驅動該顯示部10的顯示。
控制器IC20具有驅動控制部31、顯示數據存儲部32和陽極驅動器33。陽極驅動器33驅動數據線DL1~DL256。
在本例中,當從驅動控制部31被施加具有基於灰度的時間長度的脈衝信號(驅動控制信號ADS)時,陽極驅動器33 在該驅動控制信號ADS所預定的期間,對數據線DL進行恆定電流輸出。將施加給數據線DL的恆定電流信號稱作“數據線驅動信號”。
即,本例的顯示裝置1是無源矩陣驅動OLED顯示裝置,採用對數據線DL進行恆定電流驅動,並以恆定電流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寬度(導通期間)控制灰度的驅動方式。
驅動控制部31與MPU2之間進行指令或顯示數據的通信,並控制基於指令的顯示工作。例如,驅動控制部31在接收到顯示開始的指令時,相應地進行定時設定,並將陰極驅動器控制信號CA施加給陰極驅動器21,使掃描線SL開始掃描的。
此外,與由陰極驅動器21進行的掃描相同步地從陽極驅動器33驅動256條數據線DL。關於由陽極驅動器33進行的數據線DL的驅動,驅動控制部31將從MPU2接收到的顯示數據存儲到顯示數據存儲部32中,同時按上述掃描定時,將基於顯示數據的驅動控制信號ADS提供給陽極驅動器33。與此相應地,陽極驅動器33向數據線DL輸出基於灰度的數據線驅動信號。
通過這種控制,所選擇的行,即、從陰極驅動器21施加了選擇電平的掃描信號的一條掃描線SL上的各個像素驅動發光。通過順序地發光驅動各行,由此實現一幀圖像顯示。
再有,陽極驅動器33輸出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電流值,被來自驅動控制部31的電流值控制信號IS進行可變控 制。
陰極驅動器21起到掃描線驅動部的作用,用於從掃描線SL的一端施加掃描信號。
陰極驅動器21被配置成其Q1輸出端子~Q128輸出端子分別連接到掃描線SL1~SL128。然後,通過如掃描方向SD所示地,從Q1輸出端子向Q128輸出端子順序地輸出選擇電平的掃描信號,將掃描線SL1~SL128以順序選擇狀態進行掃描。
圖2是將顯示部10、陽極驅動器33和陰極驅動器21的結構作為等效電路而示出的圖。
如圖2所示,在顯示部10中,在掃描線SL和數據線DL的每個交叉點上配置像素G,由矩陣狀配置的像素G形成顯示圖像。在圖2中,用表示有機EL元件的二極體符號和表示寄生電容的電容符號示出像素G。
在陰極驅動器21中設置開關SWC1~SWC128,用於選擇是將各個掃描線SL1~SL128分別連接到電壓VHC還是連接到地。非選擇狀態的掃描線SL連接到電壓VHC,所選擇的掃描對象的掃描線SL連接到地。即,該情況下,選擇電平的掃描信號成為接地電位狀態。通過將掃描線SL1~SL128順序地接地而成為順序選擇狀態。
在陽極驅動器33中,與各個數據線DL1~DL256對應地設置恆定電流源I1~I256和開關SWA1~SWA256。
對於各個數據線DL1~DL256,利用驅動控制信號ADS控制開關SWA1~SWA256,使得對選擇狀態的掃描線SL的 256個像素G施加僅基於各個顯示數據(灰度值)的期間長度的、來自恆定電流源I1~I256的恆定電流(數據線驅動信號)
圖3中示出用於將由陽極驅動器33根據設定的電流值而產生的恆定電流的數據線驅動信號,僅在基於各個像素灰度的期間提供給數據線DL1~DL256的更具體的結構例。
在陽極驅動器33中設置基準電流生成部33a和電流輸出部33b。基準電流生成部33a具有電壓可變部80、差動放大器83、P溝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81、N溝道FET82和電阻84。對差動放大器83的非反相輸入施加來自電壓可變部80的電壓VR,反相輸入通過電阻84接地。電壓可變部80的電壓VR通過電流值控制信號IS可變控制。
差動放大器83的輸出端連接到FET82的柵極,FET82的源極連接到差動放大器83的反相輸入,FET82的漏極與FET81的漏極相連接。
FET81是柵極連接到FET81的漏極,源極連接到電壓VHA,漏極與FET82的漏極相連接。
通過該結構,在FET81的源極和漏極之間流過與電壓VR相應的基準電流IR。即,基準電流IR的電流值被電流值控制信號IS可變控制。
在電流輸出部33b中,與各個數據線DL1~DL256對應地設置有開關86、87和P溝道FET85,用於切換將數據線DL連接到電流源的狀態和連接到地的狀態。
各個FET85是源極連接到電壓VHA,漏極連接到開關86。
各個FET85的柵極與FET81的漏極及柵極相連接。
通過使開關86接通,同時使開關87斷開,將各個數據線DL1~DL256與各個FET85的漏極相連接。
此外,通過使開關86斷開,同時使開關87接通,將各個數據線DL1~DL256連接到地。然後,該情況下,FET81和各個FET85採用電流鏡結構。從而,在開關86接通且開關87斷開時,向數據線DL施加作為基準電流IR的電流值的恆定電流信號的數據線驅動信號。
開關86、87根據來自驅動控制部31的驅動控制信號ADS接通或斷開。例如,在將開關86設為P溝道FET、開關87設為N溝道FET的情況下,在驅動控制信號ADS為L(Low)電平時,對數據線DL進行恆定電流供給,在驅動控制信號ADS為H(High)電平時,數據線DL接地。
根據以上結構可以理解為,作為施加給數據線DL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值,利用電流值控制信號IS進行可變設定。此外,向數據線DL施加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期間,由驅動控制信號ADS進行控制。由而,通過將驅動控制信號ADS設為基於灰度值的期間長度的脈衝信號,由此按照灰度值來控制恆定電流(數據線驅動信號)向數據線DL的供給期間,這樣,像素G就能以基於灰度的亮度進行發光。
再有,就圖3中所示的陽極驅動器33與圖2中所示的陽極驅動器33的對應關係來說,圖3的開關86、87這組開關可以相當於圖2的開關SWA1~SWA256,圖3的其他各部分可以相當於圖2的恆定電流源I1~I256。
<2.顯示上產生的亮度變化的說明>
在此對顯示上產生的亮度變化進行說明。
圖4示出根據顯示畫面的亮度設定使整體亮度進行變化時的情況。
整體亮度是指整個畫面的明亮度,整體亮度的調整通常是指“減光”或“調光器”的調整。
然後,該整體亮度隨著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值變化而改變。
即,按照目標設定亮度,利用電流值控制信號IS使恆定電流值可變,由此調整畫面的整體亮度(參照圖3)。
在圖4中,作為這種亮度設定,模式地示出了亮度設定值“40”~“80”(cd/m2)的5個情況下的畫面狀態。
此外,假設在各畫面中存在背景部分和用“ABC......”表示的文字部分。該畫面是在高亮度背景下顯示黑色文字,形成文字本身的像素為非點燈狀態,文字以外的相當於背景的像素為點燈狀態。點燈像素是在圖3說明的工作中提供基於亮度設定的恆定電流(數據線驅動信號)的像素。即,沒有文字的行其全部像素點燈,點燈率最高。顯示的文字所涉及的行存在文字部分的非點燈像素,點燈率變低(非點燈率高)。此外,進行“ABCDEFG”文字顯示的行,其點燈率比進行“ABCD”文字顯示的行低(非點燈率高)。
在該圖4的例子中,假設亮度設定“80”為最亮的畫面,亮度設定“40”為最暗的畫面。
在亮度設定“60”的畫面中,以設定亮度“60”的點燈像 素為背景顯示“ABC......”這些文字(非點燈像素),沒有特別產生畫面上的亮度不均勻(即使產生了,也不是能清楚地看出來的程度)。但是,若亮度設定變高或者變低,就產生了看起來與原來亮度不同的亮度的像素部分。將其表示為亮度變化區域M1~M8。該亮度變化區域M1~M8是由點燈像素和非點燈像素相混合的行、即顯示著文字的行的點燈像素所形成的部分。
由於產生亮度變化區域M1~M8,在除了亮度設定“60”的畫面以外的畫面上產生了條狀的亮度不均勻。
在此,亮度變化區域M1~M8的亮度為M3>M1、M4>M2、M5>M7、M6>M8。
此外,M3>M4、M1>M2、M6>M5、M8>M7。
從該圖4所示的現象可以總結以下(a)、(b)、(c)三點。
(a)存在不產生亮度變化的亮度設定(圖中例子的亮度設定“60”)。此外,將這樣的不產生亮度變化(或者亮度變化不明顯)的亮度設定稱作“基準亮度”。
(b)當亮度設定高於基準亮度時,點燈率越低的行的點燈像素,其亮度越上升(M3>M4、M1>M2)。
(c)當亮度設定低於基準亮度時,點燈率越低的行的點燈像素,其亮度越下降(M6>M5、M8>M7)。
即,亮度變化區域M1~M8的亮度變化程度基於“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和“點燈率(或非點燈率)”。
使用圖5和圖6對此進行說明。在圖5中,區域AR1是全部像素點燈的行,區域AR3是非點燈像素的區域。然後, 區域AR2是非點燈像素(AR3)和點燈像素相混合的行的點燈像素的區域,是產生了相當於上述亮度變化區域M1~M8的亮度變化的像素的區域。此外,用斜線密度表示各個區域的亮度。
斜線密度越稀,表示亮度越高。
原來,區域AR2是與區域AR1相同的亮度,但在圖5中表現出由於區域AR2的亮度變化而產生了亮度不均勻的狀態。
在此,圖5A和圖5B亮度設定相同,是該亮度設定高於基準亮度的情況,圖5A是在一行中非點燈像素比較少的情況,圖5B是在一行中非點燈像素比較多的情況。
此外,圖5C和圖5D亮度設定相同,是該亮度設定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圖5C是在一行中非點燈像素比較少的情況,圖5D是在一行中非點燈像素比較多的情況。
在圖5A和圖5B的情況中,區域AR2比區域AR1亮。此外,圖5B的區域AR2比圖5A的區域AR2亮。
在圖5C和圖5D的情況中,區域AR2比區域AR1暗。此外,圖5D的區域AR2比圖5C的區域AR2暗。
在此,首先關注圖5A與圖5B之間的差異以及圖5C與圖5D之間的差異,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與一行中的非點燈像素的比例相對應。圖6A中示出該關係。圖6A的橫軸為一行的全部像素中的非點燈像素的比例,縱軸為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
非點燈像素數量越多,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越 大。即,非點燈像素數量越多,區域AR2的亮度變化越大,亮度不均勻越明顯。
下面關注圖5A與圖5C之間的差異以及圖5B與圖5D之間的差異,可知,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受亮度設定值影響。
圖6B中示出該關係。在圖6B中,橫軸為亮度設定值,縱軸為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將作為基準亮度的亮度設定值設為“thr”(以下表示為“基準亮度thr”)。
在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設定值越高,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越大。即,亮度設定值越高,區域AR2的向亮度變高的方向的亮度變化就越大,亮度不均勻就越明顯。此外,在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設定值越低,區域AR1與區域AR2的亮度差越大。即,亮度設定值越低,區域AR2的向亮度變低的方向的亮度變化就越大,亮度不均勻就越明顯。
在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和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區域AR2的亮度變化的方向發生改變的理由認為如下。
圖6C是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情況下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波形模型,圖6D是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情況下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波形模型,實線為對於區域AR1的像素的信號波形,虛線為對於區域AR2的像素的信號波形。
首先,基本上來說,關於全部像素都點燈的區域AR1, 成為向全部數據線DL施加發光驅動電流的狀態,施加到各個數據線DL上的電流如實線所示地流到選擇中的掃描線SL(如在圖2中所述地接地的掃描線)。
一方面,關於點燈率低的行中所包含的區域AR2,向一部分數據線DL施加電流,其他數據線接地。該情況下,施加到與點燈像素相對應的數據線DL上的電流,也經由非點燈像素的寄生電容而流到與非點燈像素相對應的數據線DL。因此,也會對在圖2中用電容符號表示的各個像素的電容成分中的、非點燈像素的寄生電容進行充電,導致負荷加重。其結果發生作為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電流上升延遲的現象。
然後,在亮度設定值低的情況下,即、作為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值低的情況下,對像素的寄生電容的充電負荷相對加重,波形的上升如圖6C所示地顯著延遲。這樣,在區域AR2的像素中就會亮度降低。
對此,在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作為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值高,由此,對像素的寄生電容的充電負荷相對減輕,如圖6D所示,波形的上升的延遲減少。然後發生過沖,恆定電流值越大,過沖期間越長,該過沖期間的部分亮度越高。
如上所述,通過顯示驅動裝置,對數據線施加基於灰度值的驅動期間的恆定電流信號,但根據一行上的點燈率或整體亮度,會產生某行的點燈像素的亮度變得高於或者低於原來亮度的亮度變化,從而在圖像中產生亮度不均勻。
即,在設定亮度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上升。此外,在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下降。
<3.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應對如上產生的亮度不均勻,使用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這一參數和一行的點燈率(或者非點燈率)這一參數來生成修正值,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
此外,在實施方式中所說的顯示數據為,從MPU2傳送給控制器IC20的階段的表示各個像素灰度值的預定位數的數據,或者在控制器IC20內如後所述地變換成了基於灰度的時間長度(目標計數值)的狀態的數據。
本實施方式的顯示數據的修正通常在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變短的方向上進行。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進行降低區域AR2的像素亮度的修正,並在計算修正值時,在計算式中採用非點燈率(=1-點燈率)。 另一方面,在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進行降低區域AR1的像素亮度的修正,並在計算修正值時,在計算式中採用點燈率。
圖7A和圖7B示出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的修正處理。
例如如圖5A和圖5B所示的區域AR2的亮度高於區域AR1的情況。
該情況下,對區域AR2的像素進行修正以降低亮度。在將對於區域AR2的像素的、基於原來灰度值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時間長度(脈衝寬度),設為圖7A中虛線所示的時間長度時,為使修正後的脈衝寬度成為實線所示的狀態,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通過這樣地縮短對區域AR2的像素提供數據線驅動信號的供給時間,由此抵消了因過沖等原因所產生的亮度上升,結果使其成為與區域AR1同等的亮度。這樣,將例如圖5B的狀態的畫面如圖7B所示地降低或者消除亮度不均勻。
圖7C和圖7D示出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的修正處理。
例如圖5C和圖5D所示的區域AR2的亮度低於區域AR1的情況。
該情況下,不是對區域AR2,而是對區域AR1的像素進行修正以降低亮度。
將對於區域AR1的像素的基於原來灰度值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時間長度(脈衝寬度)設為圖7C中虛線所示的時間長度時,為使修正後的脈衝寬度成為實線所示的狀態,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通過這樣地縮短對區域AR1的像素提供數據線驅動信號的供給時間,由此,對於區域AR1的像素,使其亮度與在區域AR2中產生的亮度下降同等地下降。這樣,將例如圖5D的狀態的畫面如圖7D所示地降低或 者消除亮度不均勻。
用圖8說明為了進行這種修正的修正值生成方法。
圖8A和圖8B是與圖6B的特性相應的方式。
首先,圖8A是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在區域AR1、AR2中產生的亮度差等於亮度設定值與基準亮度thr的差分乘以係數coefP而得到的值。係數coefP相當於圖6B的高於基準亮度thr部分的特性的斜率。
圖8B是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在區域AR1、AR2中產生的亮度差等於亮度設定值與基準亮度thr的差分乘以係數coefM而得到的值。係數coefM相當於圖6B的低於基準亮度thr部分的特性的斜率。設該圖8A的右邊為修正係數hkp,圖8B的右邊為修正係數hkm。修正係數hkp、hkm為包含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的要素在內的係數。
下面考慮與圖6A所示的與點燈率相應的亮度變化。
圖8C是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1-點燈率)是非點燈率。在區域AR1、AR2中產生的亮度差可以表示為非點燈率(=1-點燈率)乘以修正係數hkp。
圖8D是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在區域AR1、AR2中產生的亮度差可以表現為點燈率乘以修正係數hkm。
亮度變化量包含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的要素和點燈率(或者非點燈率)要素。
因此,能夠如圖8E和圖8F所示地求出對顯示數據進行 修正的修正值。修正值是根據設定亮度和點燈率的條件而發生的總的亮度變化量,可以說是與其相當的修正量(從作為顯示數據的灰度值減去的灰度值的量)。
圖8E是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修正值等於顯示數據乘以非點燈率(=1-點燈率)和修正係數hkp。
圖8F是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修正值等於顯示數據乘以點燈率和修正係數hkm。
從而,如圖8G所示地進行修正即可。
即,從顯示數據中減去修正值作為修正後的顯示數據。
本實施方式的修正處理是,使用每一行顯示數據單位的點燈率,計算出圖8E和圖8F所示的修正值,並對該行的各個像素的灰度值,如圖8G所示地減去修正值。
在此對點燈率進行描述。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下地計算一行的點燈率。
點燈率=(一行顯示數據的累計值)/(灰度數)/(一行的顯示數據數)
即,點燈率是將顯示數據單位即一行的各個像素的顯示數據所表示的灰度值累計,將該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再將所得的值除以一行的顯示數據數(像素數量)從而得到的值。
在圖9中例示。顯示部10的一行是256個點(256個像素),(一行的顯示數據數)=256。
此外,1個點的顯示數據例如設為8位,表現“0/255”~“255/255”的256個階段的灰度,灰度數=256。
例如,在行Lx中,假設110個點是灰度為“0/255”,即被熄燈,146個點是灰度“255/255”、即在高亮度被點燈。
該情況下,一行顯示數據的累計值等於255×146。從而,該行Lx的點燈率等於(255×146)/255/256=0.570。
此外,在行Ly中,100個點以灰度“255/255”點燈,156個點以灰度“128/255”點燈。
該情況下,一行顯示數據的累計值等於255×100+128×156。
從而,該行Ly的點燈率等於(255×100+128×156)/255/256=0.697。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點燈率不僅僅是點燈像素相對於非點燈像素的比例,而是反映了各個像素的灰度的值。
根據這樣求出的點燈率,按(1-點燈率)來求出非點燈率,在行Lx中非點燈率=0.430,行Ly中非點燈率=0.303。
<4.第一實施方式>
作為用於進行以上修正的具體例,對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10示出了發揮顯示驅動裝置作用的控制器IC20的內部,並尤其詳細地示出了驅動控制部31內的配置。
在驅動控制部31內設置有MPU介面41、指令解碼器42、振盪電路43、定時控制器44和電流設定部45。
MPU介面41是與上述MPU2之間進行各種通信的介面電路部。具體地,在MPU介面41和MPU2之間進行顯示數據或指令信號、亮度設定值的收發。
指令解碼器42將從MPU2發送的指令信號獲取到未圖示的內部寄存器並對該指令信號進行解碼。然後,指令解碼器42向定時控制器44進行必要的通知,以根據所獲取的指令信號的內容來執行操作。另外,指令解碼器42將所獲取的顯示數據存儲到顯示數據存儲部32中。
振盪電路43生成用於顯示驅動控制的時鐘信號CK。
時鐘信號CK提供給顯示數據存儲部32並用作數據寫入和/或讀取操作的時鐘。另外,時鐘信號CK用在定時控制器44的處理中。
電流設定部45經由MPU介面41獲取MPU2所指示的亮度設定值。然後,按照所指示的亮度設定值,將電流值控制信號IS提供給陽極驅動器33。
如圖3說明地,利用電流值控制信號IS對作為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值進行控制。即,按照來自MPU2的指示,由顯示部10對畫面的整體亮度進行控制(減光控制)。
此外,電流設定部45將MPU2所指示的亮度設定值作為用於修正處理的資訊傳遞給定時控制器44。
定時控制器44設定顯示部10的掃描線SL和數據線DL的驅動定時。然後,定時控制器44輸出陰極驅動器控制信號CA以執行由陰極驅動器21進行的行掃描。
此外,定時控制器44向陽極驅動器33輸出驅動控制信號ADS以執行數據線DL的驅動(作為數據線驅動信號的恆定電流輸出)。為此,從顯示數據存儲部32讀取顯示數據,並基於顯示數據生成驅動控制信號ADS。這樣,陽極驅動 器33按各條掃描線SL的掃描定時,向該行的各個像素輸出對應於驅動控制信號的恆定電流(數據線驅動信號)。
特別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所示地,定時控制器44具有修正值生成部44a和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作為陽極驅動器33的結構。
修正值生成部44a對相當於一行掃描線SL期間的每個顯示數據單位進行圖8E或者圖8F所示的運算並生成修正值。
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使用由修正值生成部44a生成的修正值,對顯示數據進行修正處理,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用於驅動各條數據線DL的驅動控制信號ADS。
圖11中示出作為這樣的修正值生成部44a和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的具體結構例。
圖11所示的結構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和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起到修正值生成部44a的作用。
此外,緩衝器52、選擇器53、灰度表存儲部54、減法器55、鎖存電路60(60-1~60-256)、計數器61以及比較電路62(62-1~62-256)起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的作用。
定時生成電路51控制構成以上修正值生成部44a和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的各部分的工作定時。
首先,在該圖11的結構中,對除修正處理以外的工作進行說明。
定時控制器44將上述的顯示數據存儲部32中所存儲的顯示數據DT以一行為單位獲取到緩衝器52中,並同時進行驅動控制信號ADS的生成。
在緩衝器52中緩衝存放區(臨時保存)從顯示數據存儲部32讀取的一行顯示數據DT(256個像素的顯示數據)。顯示數據DT是例如對1個像素,用8位來表現256個灰度(“0/255”~“255/255”)中的一個的數據。
所緩衝存放區的一行的顯示數據DT、即256個像素的顯示數據,以每個像素(8位)的方式,經由減法器55提供給選擇器53。選擇器53根據用8位表示的灰度值選擇並輸出灰度表存儲部54中存儲的目標計數值。
例如圖12A所示地,灰度表存儲部54中存儲的灰度表為8位二進位數據與目標計數值相關聯的表結構。再有,在圖12A中也示出了灰度值和脈衝寬度以供參考,但是沒有必要將它們存儲為實際的表數據。灰度值是將用8位二進位數據“00000000”~“11111111”表示的256個灰度標示為“0/255”~“255/255”的數字。“0/255”為最低亮度的黑色顯示灰度,“255/255”為最高亮度的白色顯示灰度。脈衝寬度是用時間值示出被目標計數值控制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脈衝寬度的數位,其成為作為陽極驅動器輸出信號的恆定電流輸出的時間長度。
在本實施例中,雖只是一個例子,目標計數值的一次計數相當於0.125μs,例如若目標計數值為1024,則脈衝寬度就為128.0μs。
選擇器53按照用8位二進位數據表現的顯示數據,並參照該灰度表,讀取並輸出目標計數值。例如,在8位顯示數據為“11111101”(253/255灰度)的情況下,輸出目標計數值=1016。
此外,這樣的目標計數值是通過將作為顯示數據的灰度值轉換成時間值而得到的數值,實質上是相當於作為顯示數據DT的灰度值的數值。將選擇器53作為目標計數值而輸出的顯示數據DT在圖11中標記為顯示數據DT’。
從選擇器53輸出的顯示數據DT’(目標計數值)被鎖存電路60鎖存。
鎖存電路60對應於一行的各個像素設置多個鎖存電路(本實施例中256個鎖存電路60-1~60-256)。然後,一行的各個像素的顯示數據DT’(目標計數值)分別被對應的鎖存電路60鎖存。從而,一行的各個像素的目標計數值分別被存入到鎖存電路60-1~60-256。
將各鎖存電路60-1~60-256鎖存的目標計數值,分別在比較電路62-1~62-256中與計數器61的計數值進行比較,其比較結果是得到關於各條數據線DL的驅動控制信號ADS。
用圖12B對該工作進行說明。計數器61根據預定的時鐘信號反複計數到預定上限值。預定上限值被設定為對應於一行掃描線SL期間的值。比較電路62的輸出在計數值的復位定時時下降到L電平。然後,當計數值達到鎖存後的目標計數值時,比較電路62的輸出上升到H電平。
例如,在被某個鎖存電路60-x鎖存的目標計數值為Dpw1的情況下,作為比較電路62-x的比較輸出,得到驅動控制信號ADS1。此外,在被某個鎖存電路60-y鎖存的目標計數值為Dpw2的情況下,作為比較電路62-y的比較輸出,得到驅動控制信號ADS2。
結果,比較電路62-1~62-256的輸出成為分別被鎖存電路60-1~60-256鎖存的目標計數值,即基於顯示數據灰度值的時間長度的脈衝。
上述這樣的各比較輸出作為各條數據線DL1~DL256的驅動控制信號ADS而提供給陽極驅動器33。如圖3說明地,在各驅動控制信號ADS的脈衝的L電平期間內,陽極驅動器33向各條數據線DL1~DL256輸出恆定電流(數據線驅動信號)。
由此對各條數據線DL進行具有基於顯示數據DT所示的灰度的時間長度的恆定電流輸出。
以上是不考慮修正的基本的定時控制器44的工作。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通過在修正值生成部44a中計算出關於各個顯示數據DT的修正值SH,並在減法器55中從各個顯示數據DT中減去修正值SH,由此來進行修正。
在修正值生成部44a中的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中存儲有基準亮度thr的值和係數(coefP、coefM)。
再有,基準亮度thr和係數(coefP、coefM)的各值可以按照MPU2的重寫指令而重寫。例如,在經由圖10的MPU介面41使指令解碼器42獲取了重寫指令的情況下,指令解碼器 42向定時控制器44指示基準亮度thr和係數(coefP、coefM)的重寫。這時,定時控制器44將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的存儲值進行更新。
圖11的修正值生成部44a中的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算出對於顯示數據DT的修正值。為此,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讀取基準亮度thr的值和係數(coefP、coefM),並且還獲取從電流設定部45提供的亮度設定值。另外,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從緩衝器52獲取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此外,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還順序獲取從緩衝器52提供給減法器55的一行內的各個像素的顯示數據DT。
然後,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使用這些數據計算出修正值SH,並提供給減法器55。
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中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並將修正後的顯示數據DT提供給選擇器53。
參照圖13,對由該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和減法器55進行的修正處理詳細地加以說明。
在步驟S100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讀取基準亮度thr,並在步驟S101中,將基準亮度thr和從電流生成部33a傳遞的亮度設定值進行比較。該情況下判別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還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或者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
在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修正量計算 部65在步驟S102中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取得係數coefP,並且在步驟S103中根據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求出非點燈率(=1-點燈率)。使用圖9中說明的運算求出點燈率。
然後,在步驟S106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計算出修正值SH。該情況下,使用圖8E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
然後,在步驟S107中,通過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
再有,該步驟S106、S107簡化地示出,但實際上對一行來說要進行256次的步驟S106和S107。即,應該提供給選擇器53的每一個顯示數據DT,都使用採用該顯示數據DT的圖8E的運算來計算出修正值SH,並從該顯示數據DT中減去其修正值SH。
然後,該情況下的修正成為在圖7A、圖7B中所說明的降低區域AR2亮度的修正。
在步驟S101中判斷為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在步驟S104中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取得係數coefM,並且在步驟S105中,根據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使用圖9中說明的運算求出點燈率。
然後,在步驟S106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計算出修正值SH。該情況下,使用圖8F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
然後,在步驟S107中,通過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
該情況下也是對一行進行256次的步驟S106和S107。 即,應該提供給選擇器53的每一個顯示數據DT,都使用採用該顯示數據DT的圖8F的運算來計算出修正值SH,並從該顯示數據DT中減去其修正值SH。
然後,該情況下的修正成為在圖7C、圖7D中所說明的降低區域AR1亮度的修正。
在步驟S101中判斷為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不需要修正。在此,在步驟S108中使修正值SH=0。步驟S107中的減法器55輸出保持原樣的所輸入的顯示數據DT。
如上所述,在亮度設定值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使用圖8E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即,對顯示數據DT乘以非點燈率(=1-點燈率)和修正係數hkp。
此外,在亮度設定值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使用圖8F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即,對顯示數據DT乘以點燈率和修正係數hkm。
然後,顯示數據DT通過減去修正值SH而被修正,修正後的顯示數據DT被提供給選擇器53。然後,基於修正後的顯示數據DT生成驅動控制信號ADS。
結果,輸出到數據線DL的數據線驅動信號成為具有基於修正後的顯示數據DT的時間長度的恆定電流信號。
在此,圖14中示出修正係數hkp、hkm的具體例。
如圖14A所示,設基準亮度thr=60、係數coefP=1/50、係數coefM=-1/70、值域(RAN)=2。
所述值域是以基準亮度thr為中心不需要修正的範圍, 該情況下,以基準亮度thr=60(cd/m2)為中心,“58”~“62”的範圍內就不需要修正。亮度“58”~“62”的範圍是亮度不均勻幾乎不明顯的狀態下的情況。再有,在值域(RAN)=2的情況下,就圖13的處理來說,在亮度設定值為“58”~“62”的範圍時,在步驟S101中會判定為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
修正係數hkp、hkm如圖14B和圖14C所示。圖14C將縱軸設為修正係數,將橫軸設為亮度設定值。
修正係數hkp等於亮度設定值Lum與基準亮度thr(=60)的差(但是由於值域=2,所以thr=62)乘以係數coefP而得到的值,從而,亮度設定值越高,修正係數hkp越大。
圖8E的公式是將這樣的修正係數hkp和非點燈率(=1-點燈率)與顯示數據DT相乘,因此得到反映了亮度設定值與基準亮度thr之間的差和每行的非點燈率(=1-點燈率)的修正值,通過從顯示數據DT中減去該修正值,能夠例如圖7B所示地消除或降低亮度不均勻,以使區域AR2的亮度與區域AR1的亮度同等。
修正係數hkm等於亮度設定值Lum與基準亮度thr(=60)的差(但是由於值域=2,所以thr=58)乘以係數coefM而得到的值,從而,亮度設定值越低,修正係數hkp越大。
圖8F的公式是將這樣的修正係數hkm和點燈率與顯示數據DT相乘,因此得到反映了亮度設定值與基準亮度thr之間的差和每行的點燈率的修正值,通過從顯示數據DT中減去該修正值,能夠例如圖7D所示地消除或降低亮度不均 勻,以使區域AR1的亮度與區域AR2的亮度同等。
<5.第二實施方式>
用圖15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圖15中,在與圖11相同的部分上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並省略說明。
該圖15是定時控制器44的其他結構例,在對顯示數據DT’(目標計數值)進行修正的這點,與上述圖11的情況不同。因此,減法器55被設置在選擇器53的輸出一側。
圖15的修正值生成部44a中的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對顯示數據DT’計算出修正值。因此,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讀取基準亮度thr的值和係數(coefP、coefM),並且獲取從電流設定部45提供的亮度設定值。另外,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從緩衝器52獲取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此外,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還順序獲取從選擇器53提供給減法器55的一行內的各個像素的顯示數據DT’(目標計數值)。
然後,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使用這些數據計算出修正值SH,並提供給減法器55。
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中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並將修正後的顯示數據DT’提供給鎖存電路60。
圖16中示出該情況下的由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和減法器55進行的修正處理。
在步驟S200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讀取基準亮度thr,並在步驟S201中,將基準亮度thr和從電流生成部33a 傳遞的亮度設定值進行比較。該情況下判別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還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或者是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
在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在步驟S202中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取得係數coefP,並且在步驟S203中根據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求出非點燈率(=1-點燈率)。
然後,在步驟S206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計算出修正值SH。該情況下,使用圖8E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但圖8E的公式中的“顯示數據”變為顯示數據DT’。也就是求出目標計數值的修正值。
然後,在步驟S207中,通過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中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
實際上對一行要進行256次的步驟S206和S207。即,對從選擇器53輸出的每一個顯示數據DT’,都使用採用該顯示數據DT’的圖8E的運算來計算出修正值SH,並從該顯示數據DT’中減去其修正值SH。
然後,該情況下的修正成為在圖7A、圖7B中所說明的降低區域AR2亮度的修正。
在步驟S201中判斷為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在步驟S204中從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取得係數coefM,並且在步驟S205中,根據一行的256個顯示數據DT求出點燈率。
然後,在步驟S206中,亮度修正量計算部65計算出修 正值SH。該情況下,使用圖8F的公式求出修正值SH,但圖8F的公式中的“顯示數據”變為顯示數據DT’。即求出目標計數值的修正值。
然後,在步驟S207中,通過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減去修正值SH,由此修正顯示數據DT’。
該情況下也是對一行進行256次的步驟S206和S207。即,對從選擇器53輸出的每一個顯示數據DT’,都使用採用該顯示數據DT’的圖8F的運算來計算出修正值SH,並從該顯示數據DT’中減去其修正值SH。
然後,該情況下的修正成為在圖7C、圖7D中所說明的降低區域AR1亮度的修正。
在步驟S201中判斷為亮度設定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不需要修正。在此,在步驟S208中使修正值SH=0。步驟S207中的減法器55輸出保持原樣的所輸入的顯示數據DT’。
通過以上處理,也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實現了用於降低或消除亮度不均勻的顯示數據的修正。
<6.第三實施方式>
用圖17對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三實施方式是在MPU2一側修正了顯示數據DT之後傳送到控制器IC20的方式。
圖17A是定時控制器44的結構,該情況下,由於不需要在定時控制器44中進行修正,因此未設置修正值生成部44a和減法器55。各部分各自進行如先前所說明的工作,並生 成驅動控制信號ADS。
另一方面,在該情況下,如圖17B所示地在MPU2內設置修正值生成部2a和顯示數據修正部2b。
然後,修正值生成部2a進行與圖13的步驟S100~S106同樣的處理,顯示數據修正部2b進行與步驟S107同樣的處理即可。
即,通過在MPU2向控制器IC20傳送前的階段對顯示數據DT進行同樣的修正,實質上就與第一實施方式進行了同樣的修正。
<7.總結及變形例>
在如上所述的實施方式中,按照對應的像素的灰度值對顯示部10的數據線DL進行驅動的控制器IC(顯示驅動裝置),包括:電流設定部45,控制成使驅動各個數據線DL的數據線驅動信號成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修正值生成部44a,生成顯示數據DT(或DT’)的修正值SH;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44b,對顯示數據DT(或DT’)使用在修正值生成部44a中生成的修正值SH進行修正處理,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規定了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的驅動控制信號ADS。
然後,修正值生成部44a在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使用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掃描線期間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修正值SH,在設定亮度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使用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和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1- 點燈率),生成修正值SH。
通過進行這樣的修正,能夠消除或者降低顯示上的亮度不均勻,能夠提高顯示品質。
即,在設定亮度高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上升。此外,在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thr的情況下,點燈率越低的行,並且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的差越大,點燈像素的亮度就越下降。通過對應該抵消這種亮度變化的顯示數據DT(或DT’)進行修正,就能夠在發生亮度變化的狀況下消除或者減低畫面的亮度不均勻。
此外,修正處理如圖7A、圖7C中說明地在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變短的方向上進行修正。具體地,是在減法器55中從顯示數據DT(或DT’)中減去修正值SH的一種修正。
通過這樣的修正,不用擴大灰度值(數據線驅動期間)的最大值,就能夠進行修正,不需要大的設計變更,在製造上非常方便。
此外,由於所顯示的文字等的亮度是零(灰度“0/255”),因此降低亮度的方向上的亮度修正不會對文字等顯示內容的亮度產生影響。
此外,在實施方式中如圖9中說明地將點燈率設為,將顯示數據單位中的用各個顯示數據表示的灰度值累計,將該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再將所得的值除以顯示數據單位(一行)的顯示數據數從而得到的值。非點燈率按(1-點燈率) 來求出。
即,不是將點燈率僅僅設為一行的點燈像素數量的比率,而是還考慮了各個點燈像素的灰度的值。這樣就能夠設定更正確的參數用以修正,能夠提高修正精度。
此外,由於不需要進行計算點燈像素/不點燈像素的處理,而是僅將顯示數據DT的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和顯示數據數,因此能夠減少點燈率的計算處理負擔。
但是,將點燈率僅設為發光像素(“1/255”灰度以上的像素)的比例,也能得到某種程度的修正效果。
此外,在第一、第三實施方式中,將顯示數據DT,即、作為預定位數灰度值的顯示數據DT,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對顯示數據DT進行使用了修正值的修正處理。
通過將以預定位數表現了灰度值的階段的顯示數據DT作為對象進行修正值生成和修正,就能夠選擇各種進行修正的階段。例如,可以如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地在顯示驅動階段進行,也可以如第三實施方式那樣地在MPU2一側進行。除此以外,還可以考慮獲取到顯示數據存儲部32之後的階段,或者向顯示數據存儲部32寫入前的階段進行修正。
此外,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將輸入的預定位數灰度值(顯示數據DT)轉換成相當於驅動期間的目標計數值,將該狀態下的顯示數據DT’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對顯示數據DT’進行使用了修正值的修正處理。
通過將灰度值已轉換成相當於驅動期間的目標計數值的狀態下的顯示數據DT’作為對象進行修正值生成和修 正,就能以比轉換前的顯示數據的灰度分解率更精細的灰度分解率進行修正。這是因為,在顯示數據DT為256個灰度的情況下,目標計數值設定至少256個以上的計數值。例如,在圖12A的例子中,目標計數值(顯示數據DT’)為0~1024,灰度的分解率變高,能進行比顯示數據DT的修正更精細的修正。
此外,關於基準亮度thr,除了設為特定的值以外,也可以如圖14的例子所示地使其具有寬度(值域)。
這是因為,在如圖4的亮度設定值60那樣,亮度設定值為某個特定的值時,亮度不均勻被最小化,該基準亮度thr前後也是實質上大多無法識別出亮度不均勻的程度,像這樣的情況就不需要進行修正。
此外,修正值SH是以顯示數據DT(或DT’)、點燈率(或非點燈率)、設定亮度與基準亮度thr的差、係數(coefP、coefM)為基礎而計算求出。
這樣,就能夠對應於任意的顯示圖形,能與各種顯示內容相對應地適當降低或者消除亮度不均勻。
此外,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中存儲的基準亮度thr和係數(coefP、coefM),可以由MPU2進行重寫。因為設想基準亮度thr或適當的係數對於顯示裝置1的每種方法或每個個體來說會有變化,因此設為可以重寫這些值。通過適當地設定基準亮度thr或係數(coefP、coefM),就能夠不管顯示裝置1的方法或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發揮亮度不均勻的改善效果。
此外,這也適合於控制器IC20的部件的通用。
再有,例如也可以不採用非點燈率而只採用點燈率來進行修正。但是,該情況下需要判斷實際應該修正的範圍是圖5和圖7中示出的區域AR1、AR2中的哪一個。
例如,在圖13的步驟S101中進行了亮度設定值與基準亮度thr的比較判定之後,在步驟S107的顯示數據的修正之前,需要進行判斷實際應該修正的範圍是區域AR1還是區域AR2。
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根據步驟S101的結果來在修正值計算上區分使用點燈率和非點燈率,因此不需要如上所述的判斷實際應該修正的範圍是區域AR1還是區域AR2的處理。即,不用考慮將要修正的所選擇行是區域AR1還是區域AR2,顯示部10中的哪行都可以按照一個公式來進行修正處理的計算。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根據這點實現了修正處理負荷的降低。
另外,如上所述,僅是將顯示數據DT的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和顯示數據數就求出點燈率,由此能減少點燈率、非點燈率(=1-點燈率)的處理負擔的這一點,也很大地有助於修正處理的處理負擔的減輕。
通過這樣減輕用於修正的處理負擔,在本實施方式中也適用於在進行線的順序掃描的同時對每一行進行修正處理的情況。
以上對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並未對本發明的顯示 裝置或顯示驅動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限定,可以考慮多種變形例。
例如,作為顯示驅動裝置的例子,圖1中示出的控制器IC20內裝了陽極驅動器33,但陽極驅動器33也可以另外設置。
此外,也可以在控制器IC20中內裝陽極驅動器33和陰極驅動器21這兩個驅動器。
此外,在將控制器IC20作為特定的顯示面板的專用部件時,修正計算用初始值存儲部66也可以使用ROM區域。也就是不用進行基準亮度thr和係數(coefP、coefM)的重寫的情況。
此外,已經有根據設定亮度來可變控制作為恆定電流信號的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電流值,雖是調整整體亮度的例子,但也可以考慮根據設定亮度來調整數據線驅動信號的脈衝寬度這樣的結構。
此外,本發明不僅適用於使用OLED的顯示裝置,而且適用於其它類型的顯示裝置。特別適用於使用電流驅動型自發光元件的顯示裝置。
S100~S108‧‧‧步驟

Claims (9)

  1. 一種顯示驅動裝置,其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對所述顯示部按照對應的像素的灰度值驅動所述數據線,該顯示驅動裝置的特徵在於,包括:電流設定部,控制成使驅動所述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成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修正值生成部,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以及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規定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的驅動控制信號,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在所述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所述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修正值,在所述設定亮度高於所述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生成修正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作為所述修正處理,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進行數據線驅動 信號的驅動期間變短的方向上的修正。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點燈率是將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用各個顯示數據表示的灰度值累計求出累計值,將所述累計值除以灰度數,再將所得的值除以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顯示數據數從而得到的值,所述非點燈率為1-所述點燈率。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將輸入的作為預定位數灰度值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輸入的作為預定位數灰度值的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準亮度是在點燈像素和非點燈像素相混合的行與僅有點燈像素的行之間不產生亮度變化的亮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準亮度具有寬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將輸入的預定位數灰度值轉換成相當於所述驅動期間的計數值,將該狀態下的顯示數據作為對象來生成修正值,所述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已將輸入的預定位數灰度值轉換成相當於所述驅動期間的計數值的狀態下的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生成的修 正值的修正處理。
  8.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顯示驅動部,按照對應的像素的灰度值驅動所述數據線;以及掃描線驅動部,對所述掃描線施加掃描信號,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驅動部具有:電流設定部,控制成使驅動所述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成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修正值生成部,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以及驅動控制信號生成部,對顯示數據進行使用了在所述修正值生成部中生成的修正值的修正處理,並基於修正處理後的顯示數據,生成規定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期間的驅動控制信號,所述修正值生成部在所述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所述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修正值,在所述設定亮度高於所述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生成修正值。
  9. 一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用於在對顯示部提供驅動所述各個數據線的數據線驅動信號作為基於設定亮度的恆定電流信號的情況下,生成在基於對應像素灰度值的驅動期間規定所述數據線驅動信號的驅動控制信號,其中,所述顯示部分別配置多條數據線和掃描線,所述數據線均連接至沿列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所述掃描線均連接至沿行方向排列的多個像素,對應於所述數據線和所述掃描線的各個交叉點形成有像素,該顯示數據修正方法為,在所述設定亮度低於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相當於一行所述掃描線的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點燈率,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在所述設定亮度高於所述基準亮度的情況下,使用所述設定亮度與所述基準亮度的差、和所述顯示數據單位中的非點燈率,生成顯示數據的修正值,使用所生成的修正值進行顯示數據的修正處理。
TW104131285A 2014-09-22 2015-09-22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TWI571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2476A JP6147712B2 (ja) 2014-09-22 2014-09-22 表示駆動装置、表示装置、表示データ補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8065A true TW201618065A (zh) 2016-05-16
TWI571847B TWI571847B (zh) 2017-02-21

Family

ID=5555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285A TWI571847B (zh) 2014-09-22 2015-09-22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47712B2 (zh)
CN (1) CN105448240B (zh)
TW (1) TWI571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31793B2 (ja) * 2017-12-01 2022-09-06 深▲セン▼通鋭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表示装置
KR102148470B1 (ko) * 2020-03-02 2020-08-26 주식회사 티엘아이 디스플레이 영상의 크로스토크 현상을 완화하는 le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550639B (zh) * 2020-11-20 2023-08-22 厦门凌阳华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led显示屏耦合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037C (zh) * 2001-05-30 2007-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3864145B2 (ja) * 2003-02-10 2006-12-27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WO2004100119A1 (ja) * 2003-05-07 2004-11-18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電流出力型半導体回路、表示駆動用ソースドライバ、表示装置、電流出力方法
JP4662010B2 (ja) * 2003-07-16 2011-03-30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US7358939B2 (en) * 2004-07-28 2008-04-15 Leadis Technology, Inc. Removing crosstalk in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by adjusting display scan periods
JP4743685B2 (ja) * 2005-01-06 2011-08-10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3875031B (zh) * 2011-10-14 2016-08-31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732223B (zh) * 2012-05-14 2014-06-25 宁波凯耀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以及用该相变材料制得的led灯具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62066A (ja) 2016-04-25
CN105448240A (zh) 2016-03-30
TWI571847B (zh) 2017-02-21
JP6147712B2 (ja) 2017-06-14
CN105448240B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3614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079354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TWI393111B (zh) 顯示裝置之電功率位準控制和/或對比控制方法及裝置
US9881558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ata scal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R101142281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그 구동방법
TW201445539A (zh) 自發光顯示裝置
KR101606268B1 (ko) 표시 구동 장치, 표시 구동 방법, 표시 장치
KR20140058283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CN106548739B (zh) 显示驱动装置、显示设备和显示驱动方法
US20140118228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gray scale voltage in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101795118B1 (ko) 표시 구동 장치, 표시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05474296A (zh) 补偿精度
JP2013061390A (ja) 表示装置
TWI571847B (zh) 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裝置、顯示數據修正方法
KR102110584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6514811B2 (ja) 表示駆動装置、表示装置、表示駆動方法
TWI543138B (zh) 掃描線驅動裝置、顯示設備及掃描線驅動方法
KR2023017436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102272049B1 (ko)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10085768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581337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및 구동방법
JP2007233401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84818A (ja) 発光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