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5862A - 咪唑并吡酮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咪唑并吡酮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5862A
TW201605862A TW103144858A TW103144858A TW201605862A TW 201605862 A TW201605862 A TW 201605862A TW 103144858 A TW103144858 A TW 103144858A TW 103144858 A TW103144858 A TW 103144858A TW 201605862 A TW201605862 A TW 20160586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ncer
compound
formul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tereoisom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7956B (zh
Inventor
漢斯 彼德 巴斯提勒
狄亞特 朵齊
Original Assignee
馬克專利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馬克專利公司 filed Critical 馬克專利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5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5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7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79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85Pyrazines or piperaz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27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spiro-conden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6Peri-condensed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式I化合物 □其中R1和R2具有請求項1中所指定之含義,該等化合物係端錨聚合酶(Tankyrase)之抑制劑,且尤其可用於治療諸如癌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之疾病。

Description

咪唑并吡 酮衍生物
本發明之目標係尋找具有可貴性質之新穎化合物,特定言之彼等可用於製備藥劑者。
本發明係關於可抑制端錨聚合酶(TANK)及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1之活性之咪唑并吡酮衍生物。因此,本發明化合物可用於治療諸如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之疾病。本發明亦提供製備此等化合物之方法,包含此等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及使用包含此等化合物之醫藥組合物治療疾病之方法。
核酶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係PARP酶家族之一成員。此日益壯大的酶家族由PARR(諸如,例如:PARP-1、PARP-2、PARP-3及Vault-PARP);及端錨聚合酶(TANK)(諸如,例如:TANK-1及TANK-2組成。PARP亦稱為聚(腺苷酸5'-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或PARS(聚(ADP-核糖)合成酶)。
TANK-1似乎係有絲分裂紡錘體相關聚(ADP-核糖)聚合所需。TANK-1之聚(ADP-核糖基)化活性可能對精確形成及維持紡錘體雙極性至關重要。此外,已顯示,TANK-1之PARP活性係細胞分裂後期前端粒正常分離所需。干擾端錨聚合酶PARP活性導致有絲分裂異常,其引起細胞週期暫時停滯,原因可能係紡錘體檢查點活化,隨後細胞死亡。因此,預期抑制端錨聚合酶對增殖腫瘤細胞具有細胞毒性效應 (WO 2008/107478)。
M.Rouleau等人在Nature Reviews,第10卷,293-301之clinical cancer studies(表2,第298頁)中描述PARP抑制劑。
根據Horvath及Szabo(Drug News Perspect 20(3),2007年4月,171-181)之文獻綜述,最近的研究表明,PARP抑制劑可加劇癌細胞死亡,主要原因係其可在各種水平上干擾DNA修復。更近的研究亦已顯示,PARP抑制劑可藉由抑制生長因子表現或藉由抑制生長因子誘導之細胞增殖反應而抑制血管生成。此等發現亦可影響PARP抑制劑的活體內抗癌效應之模式。
同樣,Tentori等人(Eur.J.Cancer,2007,43(14)2124-2133)之研究顯示,PARP抑制劑消除VEGF或胎盤生長因子誘導之遷移,並阻止在細胞基系統中形成管樣(tubule-like)網絡,並使活體內血管生成受損。該研究亦證實,PARP-1基因剔除小鼠中生長因子誘導之血管生成缺乏。該研究結果為靶向PARP用於抗血管生成、增加在癌症治療中使用PARP抑制劑之新穎治療暗示提供證據。
眾所周知,保守訊號路徑中之缺陷在幾乎所有癌症之起源及行為中起到關鍵作用(E.A.Fearon,Cancer Cell,第16卷,第5期,2009,366-368)。Wnt路徑係抗癌療法之標靶。Wnt路徑之一關鍵特徵係β-索烴素(β-catenin)破壞複合物調控之β-索烴素之蛋白水解(降解)。蛋白質如WTX、APC或Axin參與降解過程。適當降解β-索烴素對避免已在許多癌症中觀察到之不適當地激活Wnt路徑係重要的。端錨聚合酶可抑制Axin之活性,且因此可抑制β-索烴素之降解。因此,端錨聚合酶抑制劑可增加β-索烴素之降解。Nature期刊中之文章不僅提供關於調控Wnt訊號之蛋白質的重要新見解,而且進一步支持經由小分子對抗β-索烴素水平及定位之方法(Huang等人,2009;Nature,第461卷,614-620)。化合物XAV939可抑制DLD-1-癌細胞之生長。其等發現, XAV939藉由提高AXIN1及AXIN2蛋白質之水平阻斷Wnt-刺激引起之β-索烴素累積。該等作者在後續工作中發現,XAV939經由抑制端錨聚合酶1及2(TNKS1及TNKS2)調控AXIN水平,端錨聚合酶1及2二者均為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家族之成員(S.J.Hsiao等人,Biochimie 90,2008,83-92)。
已發現,本發明化合物及其鹽具有極為可貴的藥理特性,同時耐受性良好。
本發明具體言之係關於可抑制端錨聚合酶1及2之式I化合物、包含此等化合物之組合物、及其用於治療TANK-所誘導之疾病及疾患之方法。
此外,式I化合物可用於單離及研究TANK之活性或表現。此外,其等尤其適用於與TANK活性失控或受干擾有關之疾病之診斷方法。
主體或患者可屬於任何哺乳動物物種,例如靈長類物種,特定言之人類;嚙齒動物,包括小鼠、大鼠及倉鼠;兔子;馬、牛、狗、貓等。動物模型係用於實驗研究受關注者,以此提供人類疾病之治療模型。
特定細胞對以本發明化合物進行治療之感受性可藉由活體內測試確定。通常,將細胞培養物與各種濃度之本發明化合物組合在一起,持續足以容許活性劑(諸如抗IgM)誘導細胞反應(諸如表現表面標記物)之時間段,通常介於約1小時與1週之間。可使用來自血液或來自活檢體樣本之培養細胞進行活體內測試。表面標記物之表現量係藉由流式細胞儀使用可識別該標記物之特異性抗體評估。
劑量依據使用的具體化合物、具體疾病、患者狀態等而變化。治療劑量通常足以顯著減少目標組織中之非所需細胞群,同時維持患者之生活力。治療通常持續至細胞負荷出現顯著下降,例如下降至少約50%,且可持續至體內基本上檢測不到非所需細胞。
先前技術
E.Wahlberg等人,Nature Biotechnology(2012),30(3),283。
H.Bregman等人,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3),56(3),1341。
WO 2013/012723、WO 2013/010092、WO 2012/076898及WO 2013/008217中描述其他端錨聚合酶抑制劑。
WO2011/089400(CNIO,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Oncologicas)揭示描述為中間體之經取代之咪唑并吡酮,例如
Jpn.Kokai Tokkyo Koho(2005),JP 2005089352 A;Language:Japanese描述: 咪唑[1,5-a]吡衍生物之製法、含其之醫藥組合物及其於預防或治療蛋白質酪胺酸激酶相關疾病之用途(Mukoyama,Harunobu;Nishimura,Toshihiro;Nakayama,Akiko;Kikuchi,Shinji;Komatsu,Yoshimitsu;Onoda,Hideki所著)
作為中間體之經取代之咪唑并吡酮,例如R=H、4-Br、2-OMe、3-OMe、4-OMe、4-CN、4-F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式I化合物:
其中R1表示H或甲基,R2表示A或Het,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及/或CH2-基團可經N-或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7個H原子可經F或Cl置換,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Hal、A、CN、OH及/或OA單取代或二取代,Hal表示F、Cl、Br或I,但限制條件為,若R1為H,則R2不為4-OMe,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本發明亦係關於此等化合物之光學活性形式(立體異構體)、對映異構體、外消旋物、非對映異構體及水合物及溶劑化物。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的衍生物。
術語化合物之溶劑化物意指惰性溶劑分子與該等化合物之加合物,該等加合物係因其相互吸引力而形成。溶劑化物為(例如)單水合物或二水合物或者烷醇鹽。
應理解,本發明亦係關於鹽之溶劑化物。
術語醫藥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意指(例如)本發明化合物之鹽,以及所謂之前藥化合物。
如本文所使用且除非另有指明,否則術語「前藥」意指式I化合物之衍生物,其可在生物條件(活體外或活體內)下水解、氧化或以其他方式反應得到活性化合物,特定言之式I化合物。前藥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含可生物水解部分(諸如可生物水解的醯胺、可生物水解的酯、可生物水解的胺甲酸鹽、可生物水解的碳酸鹽、可生物水解的醯脲及可生物水解的磷酸鹽類似物)之式I化合物之衍生物及代謝物。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羧基官能團之化合物之前藥係羧酸之低碳數烷基酯。羧酸酯係方便地藉由使分子上存在之任何羧酸部分酯化所形成。前藥通常可使用眾所周知的方法製備,諸如彼等Burger之Medicinal Chemistry and Drug Discovery第六版(Donald J.Abraham編,2001,Wiley)及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rugs(H.Bundgaard編,1985,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Gmfh)所述者。
表述語「有效量」表示藥劑或醫藥活性成分在組織、系統、動物或人類中引起(例如)研究者或醫師所尋求或所需之生物或醫學反應之量。
此外,表述語「治療有效量」表示與未接受該量之相應個體相比具有以下結果之量:改善治療、治癒、預防或消除疾病、症候群、病狀、疾患、病狀或副作用或者減少疾病疾患或病症之進展。
表述語「治療有效量」亦涵蓋有效增加正常生理功能之量。
本發明亦係關於式I化合物混合物(例如比率為(例如)1:1、1:2、1:3、1:4、1:5、1:10、1:100或1:1000之兩種非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之用途。
此等尤佳係立體異構化合物之混合物。
「互變異構體」係指化合物之彼此平衡之異構形式。異構形式之濃度將取決於化合物所處環境,且可依據(例如)該化合物是否係固體或呈有機或水溶液而不同。
本發明係關於式I化合物及其鹽以及製備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式II化合物脫去苄基,
其中R1和R2具有技術方案1中所指定之含義,及/或將式I之鹼或酸轉化為一種其鹽。
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在上文及下文中,基團R1及R2具有針對式I所指定之含義。
A表示烷基,該基團係無分支(直鏈)或有分支,且具有2、3、4、5、6、7或8個C原子。A較佳表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或第三丁基,此外亦表示戊基、1、2或3-甲基丁基、1,1-、1,2-或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己基、1、2、3或4甲基戊基、1,1-、1,2-、1,3-、2,2-、2,3-或3,3-二甲基丁基、1或2-乙基丁基、1-乙基-1-甲基丙基、1-乙基-2-甲基丙基、1,1,2-或1,2,2-三甲基丙基,此外較佳表示(例如)三氟甲基。
A極佳表示具有2、3、4、5或6個C原子之烷基,較佳表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或1,1,1-三氟乙基。
此外,A較佳表示CH2OCH3、CH2CH2OH或CH2CH2OCH3
A較佳亦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2-基團可經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3個H原子可經F置換。
Het較佳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A單取代。
在本發明全文中,所有出現超過一次之基團可係相同或不同,亦即彼此獨立。
式I化合物可具有一或多個對掌性中心,且因此可以各種立體異構形式出現。式I涵蓋所有此等形式。
因此本發明特定言之係關於式I化合物,其中該等基團中之至少一者具有上文指示較佳含義中之一者。一些較佳的化合物群組可以以下符合式I之子式Ia至Id表示,且其中未較詳細指示之基團具有針對式I所指示之含義,但其中在Ia中,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2-基團可經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3個H原子可經F置換;在Ib中,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A單取代;在Ic中,R1表示H或甲基,R2表示A或Het,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 非相鄰CH2-基團可經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3個H原子可經F置換,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A單取代;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此外,式I化合物及其製備所用之起始物質係藉由如文獻(例如,標準著作,諸如Houben-Weyl之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Georg-Thieme-Verlag,斯圖加特)中所述本身為吾人所已知之方法在已知且適用於該等反應之反應條件下精確製得。此處亦可使用本身為吾人所知的變型,但此處並未較詳細提及。
一般已知式II之起始化合物。然而,若其等係新穎,則其等可藉由本身為吾人所已知之方法製備。
式I化合物較佳可係藉由脫去式II化合物之苄基得到。
該反應通常可在咪唑存在下進行。
根據所用條件,反應時間介於幾分鐘與14天之間,反應溫度介於約60°與250°之間,通常介於80°與200°之間,特定言之介於約100°與約180°之間。
較佳地,該反應係在無溶劑存在下進行。
醫藥用鹽及其他形式
該等本發明化合物可以其最終非鹽形式使用。另一方面,本發明亦涵蓋此等化合物呈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形式之用途,該鹽形式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程序衍生自有機及無機酸及鹼。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的鹽形式大多數情況下係藉由習知方法製備。若式I化 合物包含羧基,則一種其適宜鹽可藉由使該化合物與適宜鹼反應得到相應鹼加成鹽而形成。此等鹼為(例如)鹼金屬氫氧化物,包括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及氫氧化鋰;鹼土金屬氫氧化物,諸如氫氧化鋇及氫氧化鈣;鹼金屬烷醇鹽,例如乙醇鉀及丙醇鈉;及各種有機鹼,諸如哌啶、二乙醇胺及N-甲基-麩胺醯胺。同樣包括式I化合物之鋁鹽。在某些式I化合物之情形下,酸加成鹽可藉由以醫藥上可接受的有機及無機酸(例如,鹵化氫,諸如氯化氫、溴化氫或碘化氫,其他礦物酸及其相應鹽,諸如硫酸鹽、硝酸鹽或磷酸鹽等,及烷基磺酸鹽及單芳基磺酸鹽,諸如乙磺酸鹽、甲苯磺酸鹽及苯磺酸鹽,及其他有機酸及其相應鹽,諸如乙酸鹽、三氟乙酸鹽、酒石酸鹽、馬來酸鹽、琥珀酸鹽、檸檬酸鹽、苯甲酸鹽、水楊酸鹽、抗壞血酸鹽等)處理此等化合物而形成。因此,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的酸加成鹽包括以下:乙酸鹽、己二酸鹽、藻酸鹽、精胺酸鹽、天冬胺酸鹽、苯甲酸鹽、苯磺酸鹽(benzenesulfonate)(苯磺酸鹽(besylate))、硫酸氫鹽、亞硫酸氫鹽、溴化物、丁酸鹽、樟腦酸鹽、樟腦磺酸鹽、辛酸鹽、氯化物、氯苯甲酸鹽、檸檬酸鹽、環戊烷丙酸酯、二葡糖酸鹽、磷酸二氫鹽、二硝基苯甲酸鹽、十二烷基磺酸鹽、乙磺酸鹽、富馬酸鹽、甲酸鹽、半乳糖二酸鹽(galacterate)(來自黏酸)、半乳糖醛酸鹽、葡糖庚酸鹽、葡糖酸鹽、麩胺酸鹽、甘油磷酸鹽、半琥珀酸鹽、半硫酸鹽、庚酸鹽、己酸鹽、馬尿酸鹽、鹽酸鹽、氫溴酸鹽、氫碘酸鹽、2-羥基乙磺酸鹽、碘化物、羥乙磺酸鹽、異丁酸鹽、乳酸鹽、乳糖醛酸鹽、蘋果酸鹽、馬來酸鹽、丙二酸鹽、扁桃酸鹽、偏磷酸鹽、甲磺酸鹽、甲基苯甲酸鹽、磷酸一氫鹽、2-萘磺酸鹽、煙鹼酸鹽、硝酸鹽、草酸鹽、油酸鹽、撲酸鹽、果膠酸鹽、過硫酸鹽、苯乙酸鹽、3-苯基丙酸鹽、磷酸鹽、膦酸鹽、鄰苯二甲酸鹽,但此並不構成限制。
此外,本發明化合物之鹼鹽包括鋁鹽、銨鹽、該鹽、銅鹽、鐵 (III)鹽、鐵(II)鹽、鋰鹽、鎂鹽、錳(III)鹽、錳(II)鹽、鉀鹽、鈉鹽及鋅鹽,但此並不意欲構成限制。在上述鹽中,較佳者為銨鹽;鹼金屬鹽(鈉鹽及鉀鹽)及鹼土金屬鹽(鈣鹽及鎂鹽)。式I化合物之衍生自醫藥上可接受的有機無毒性鹼之鹽包括以下物質之鹽:一級胺、二級胺及三級胺、經取代胺(亦包括天然經取代胺)、環胺及鹼離子交換樹脂(例如精胺酸、甜菜鹼、咖啡因、氯普魯卡因、膽鹼、N,N'-二苄基乙二胺(苄星)、二環己胺、二乙醇胺、二乙胺、2-二乙基胺基乙醇、2-二甲基胺基乙醇、乙醇胺、乙二胺、N-乙基嗎啉、N-乙基哌啶、葡萄胺、葡萄糖胺、組胺酸、海卓胺、異丙胺、利多卡因、離胺酸、葡甲胺、N-甲基-D-葡萄胺、嗎啉、哌嗪、哌啶、聚胺樹脂、普魯卡因、嘌呤、可可鹼、三乙胺、三甲胺、三丙胺及三(羥甲基)甲胺(緩血酸胺),但此並不意欲構成限制。
包含鹼性含氮基團之本發明化合物可經使用諸如以下之試劑四級胺化:(C1-C4)烷基鹵化物,例如,甲基、乙基、異丙基及第三丁基氯化物、溴化物及碘化物;硫酸二(C1-C4)烷基酯,例如,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及硫酸二戊酯;(C10-C18)烷基鹵化物,例如,癸基、十二烷基、月桂基、肉豆蔻基及硬脂基氯化物、溴化物及碘化物;芳基(C1-C4)烷基鹵化物,例如,苄基氯及苯乙基溴。本發明水溶性及油溶性化合物可使用此等鹽製備。
上述較佳的醫藥用鹽包括乙酸鹽、三氟乙酸鹽、苯磺酸鹽、檸檬酸鹽、富馬酸鹽、葡糖酸鹽、半琥珀酸鹽、馬尿酸鹽、鹽酸鹽、氫溴酸鹽、羥乙磺酸鹽、扁桃酸鹽、葡甲胺、硝酸鹽、油酸鹽、膦酸鹽、特戊酸鹽、磷酸鈉、硬脂酸鹽、硫酸鹽、磺基水楊酸鹽、酒石酸鹽、硫代蘋果酸鹽、甲苯磺酸鹽及緩血酸胺,但此並不意欲構成限制。
尤佳者為鹽酸鹽、二鹽酸鹽、氫溴酸鹽、馬來酸鹽、甲磺酸 鹽、磷酸鹽、硫酸鹽及琥珀酸鹽。
鹼性式I化合物之酸加成鹽係藉由使游離鹼形式與足量所需酸接觸,導致以習知方式形成鹽而製備。游離鹼可藉由使該鹽形式與鹼接觸並以習知方式單離該游離鹼而再生。游離鹼形式與其相應鹽形式在某些物理性質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諸如在極性溶劑中之溶解性;然而,出於本發明目的,該等鹽在其他方面與其各別游離鹼形式一致。
如所述,式I化合物之醫藥上可接受的鹼加成鹽係與金屬或胺(諸如鹼金屬及鹼土金屬或者有機胺)所形成。較佳的金屬為鈉、鉀、鎂及鈣。較佳的有機胺為N,N’-二芐基乙二胺、氯普魯卡因(chloroprocaine)、膽鹼、二乙醇胺、乙二胺、N-甲基-D-葡萄胺及普魯卡因(procaine)。
本發明酸性化合物之鹼加成鹽係藉由使游離酸形式與足量所需鹼接觸,導致以習知方式形成鹽而製備。游離酸可藉由使該鹽形式與酸接觸並以習知方式單離該游離酸而再生。游離酸形式與其相應鹽形式在某些物理性質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諸如在極性溶劑中之溶解性;然而,出於本發明目的,該等鹽在其他方面與其各別游離酸形式一致。
若本發明化合物包含超過一個可形成此類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之基團,則本發明亦涵蓋多元鹽(multiple salt)。典型多元鹽形式包括(例如)酒石酸氫鹽、二乙酸鹽、富馬酸氫鹽、二葡甲胺、二磷酸鹽、二鈉鹽及三鹽酸鹽,此並不意欲構成限制。
就上文所述而言,可見,表述語「醫藥上可接受的鹽」在本發明中意指包含呈一種其鹽形式之式I化合物之活性成分,特定言之,若該鹽形式相對於該活性成分之游離形式或先前使用之該活性成分之其他鹽形式賦予該活性成分經改良之藥物動力學性質。該活性成分之醫藥上可接受的鹽形式亦可首次為該活性成分提供先前不具備之所需 藥物動力學性質,且甚至可對該活性成分在體內之治療效果方面之藥效動力學具有正面影響。
同位素
此外,希望式I化合物包括其含同位素標記的形式。除了式I化合物之一或多個原子已經由具有不同於該原子通常在自然中發現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之原子質量或質量數的原子置換外,該化合物之同位素標記的形式與該化合物相同。容易在市面上購得且可藉由眾所周知之方法併入式I化合物中之同位素之實例包括氫、碳、氮、氧、磷、氟及氯之同位素,例如分別為2H、3H、13C、14C、15N、18O、17O、31P、32P、35S、18F及36CI。包含一或多種上述同位素及/或其他原子之其他同位素中之一或多者之式I化合物、其前藥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意欲成為本發明之一部分。可以數種有益方式使用經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例如,(例如)其中已併入放射性同位素(諸如3H或14C)之經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適用於藥劑及/或受質組織分佈檢定。由於製備簡單且可檢測性優異,此等放射性同位素(亦即氚(3H)及碳-14(14C))係尤佳。將較重同位素(例如氘(2H))併入式I化合物中具有治療優勢,因為該經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具有較高代謝穩定性。較高代謝穩定性可直接轉化為高活體內半衰期或較低劑量,在大多數情形下,其可代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經同位素標記之式I化合物通常可藉由實施本文實例部分及製法部分中之合成流程圖及相關描述中所揭示之程序,以容易得到的經同位素標記之反應物置換未經同位素標記的反應物來製備。
出於藉由初級動力學同位素效應操控式I化合物之氧化代謝之目的,亦可將氘(2H)摻入該化合物中。初級動力學同位素效應係由同位素核交換所引起之化學反應的速率變化,其進而係由該同位素交換後形成共價鍵所必需之基態能量之變化所引起。較重同位素交換通常導 致化學鍵之基態能量下降,且因此導致速率受限制的鍵斷裂之速率降低。若鍵沿著多產物反應之坐標在鞍點(saddle-point)區域中或接近鞍點區域發生斷裂,則可實質上改變產物分佈比率。出於闡釋目的:若氘鍵結至不可交換位置處之碳原子,則kM/kD=2至7的速率差異為典型。若該速率差異成功地應用於易氧化之式I化合物,則可大幅改變該化合物之活體內分佈,並改良藥物動力學性質。
當探索及開發治療劑時,熟習此項技術者企圖最佳化藥物動力學參數,同時維持所期望活體外性質。可合理地作出假設:許多藥物動力學特性差的化合物易於氧化代謝。當前可得到之肝微粒體活體外分析提供關於此類氧化代謝過程之有用資訊,其進而容許透過對於此氧化代謝之耐受性來合理地設計具有改良穩定性之氘化式I化合物。由此可顯著改良式I化合物之藥物動力學特性,且其可就活體內半衰期(t/2)之增加、最大治療效果下之濃度(Cmax)、劑量反應曲線下面積(AUC)及F而言,及就減低之清除率、劑量及材料耗費而言進行定量表示。
以下意欲說明上文:具有多個針對氧化代謝之潛在攻擊位點(例如芐基氫原子及鍵結至氮原子之氫原子)之式I化合物係作為一系列類似物製備,其中各種氫原子組合經氘原子置換,以使得此等氫原子中之一些、大多數或全部經氘原子置換。測定半衰期可有利且精確地測定對於氧化代謝之耐受性之改良程度。以此方式,由於此類氘-氫交換之結果,確定母化合物之半衰期可擴展至多100%。
式I化合物之氘-氫交換亦可用於有利地改變起始化合物之代謝譜,以減少或消除非所需毒性代謝產物。例如,若透過氧化碳-氫(C-H)鍵裂解產生毒性代謝產物,則可合理地作出假設,氘化類似物將大大減少或消除非所需代謝產物之產生,即使特定氧化作用並非速率決定步驟。當前技術水平中關於氘-氫交換之其他資訊可見於(例 如)Hanzlik等人,J.Org.Chem.55,3992-3997,1990;Reider等人,J.Org.Chem.52,3326-3334,1987、Foster,Adv.Drug Res.14,1-40,1985;Gillette等人,Biochemistry 33(10)2927-2937,1994及Jarman等人Carcinogenesis 16(4),683-688,1993中。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衍生物、溶劑化物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視情況之賦形劑及/或佐劑之藥劑。
醫藥調配物可以包含預定量活性成分/劑量單位之劑量單位形式投與。此單位可包含(例如)0.5mg至1g,較佳1mg至700mg,尤佳5mg至100mg本發明化合物,端視所治療之病狀、投與方法及患者之年齡、重量及情況而定,或者醫藥調配物可以包含預定量活性成分/劑量單位之劑量單位形式投與。較佳的劑量單位調配物比彼等包含活性成分之如上所述日劑量或分劑量或者其相應分率者。此外,此類醫藥調配物可使用醫藥技術中所熟知之方法製備。
醫藥調配物可經調整以經由任何所需適宜方法投與,例如藉由經口(包括口腔或舌下)、經直腸、經鼻、經局部(包括口腔、舌下或穿皮)、經陰道或非經腸(包括經皮下、肌肉內、靜脈內或皮內)法。此等調配物可使用醫藥技術中之所有已知方法,藉由(例如)將活性成分與賦形劑或佐劑組合在一起而製備。
經調整以經口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可以以下形式投與:獨立單元,諸如例如膠囊或錠劑;粉劑或粒劑;含於水或非水性液體中之溶液或懸浮液;可食用發泡體或發泡食物;或水包油液體乳液或油包水液體乳液。
因此,例如,在以錠劑或膠囊形式經口投與之情形下,活性成分組分可與口服無毒且醫藥上可接受的惰性賦形劑(諸如例如乙醇、甘油、水等)組合。粉劑係藉由將該化合物粉碎成適宜細尺寸並將其 與以類似方式粉碎之醫藥用賦形劑(諸如例如,可食用碳水化合物,諸如例如澱粉或甘露糖醇)混合在一起而製備。同樣可存在調味劑、防腐劑、分散劑及染料。
膠囊係藉由如上所述製備粉末混合物並以其填充成形明膠殼而生產。可在填充操作之前將滑動劑及潤滑劑(諸如例如高度分散矽酸、滑石粉、硬脂酸鎂、硬脂酸鈣或呈固體形式之聚乙二醇)添加至粉末混合物中。同樣可添加崩解劑或增溶劑(諸如例如瓊脂、碳酸鈣或碳酸鈉),以在服用膠囊後提高藥劑之利用率。
此外,若需要或必要,同樣可將黏合劑、潤滑劑及崩解劑以及染料併入該混合物中。適宜的黏合劑包括澱粉、明膠、天然糖類(諸如例如葡萄糖或β-乳糖)、由玉米製成之甜味劑、天然合成橡膠(諸如例如阿拉伯膠、黃蓍膠或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聚乙二醇、蠟等等。用於此等劑型之潤滑劑包括:油酸鈉、硬脂酸鈉、硬脂酸鎂、苯甲酸鈉、乙酸鈉、氯化鈉及類似物。崩解劑包括(但不限於)澱粉、甲基纖維素、瓊脂、膨潤土、黃原膠及類似物。錠劑係如下調配:例如製備粉末混合物,將該混合物製成顆粒或對其進行乾壓,添加潤滑劑及崩解劑並擠壓所有混合物,以得到錠劑。粉末混合物係如下製備:藉由將如上所述以適宜方式粉碎之化合物與稀釋劑或基質混合在一起,並視情況與黏合劑(諸如例如羧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鹽、明膠或聚乙烯基吡咯啶酮)、溶解阻滯劑(諸如例如石蠟)、吸收促進劑(諸如例如四級胺鹽)及/或吸收劑(諸如例如膨潤土、高嶺土或磷酸二鈣)混合在一起。該粉末混合物可如下粒化:藉由以黏合劑(諸如例如糖漿、澱粉糊、阿拉伯膠黏液或纖維素或者聚合物材料之溶液)使其潤濕,並擠壓使之通過篩。作為粒化之替代,可使粉末混合物通過壓錠機,得到非均勻形狀之塊狀物,使之破碎形成顆粒。可添加硬脂酸、硬脂酸鹽、滑石粉或礦物油使該等顆粒潤滑,以防止黏著至錠劑澆鑄 模型。然後擠壓潤滑混合物得到錠劑。本發明化合物亦可與自由流動惰性賦形劑組合,然後直接擠壓得到錠劑,而無需進行粒化或乾壓步驟。可存在由蟲膠密封層、瓊脂或聚合物材料層及光澤蠟層組成之透明或不透明保護層。可向此等塗料添加染料,以區分不同劑量單位。
可將口服液體(諸如例如溶液、糖漿及酏劑)製成劑量單位形式,以使得給定量包含預先規定量之化合物。糖漿可藉由將化合物與適宜調味劑溶解於水溶液中而製備,而酏劑係使用無毒醇媒劑製備。懸浮液可藉由將化合物分散於無毒媒劑中調配而成。同樣可添加增溶劑及乳化劑(諸如例如乙氧基化異硬脂醇及聚氧伸乙基山梨糖醇醚)、防腐劑、調味添加劑(諸如例如薄荷油或天然甜味劑或糖精或其他人造甜味劑及類似物)。
若需要,經口投與之劑量單位調配物可囊封在微膠囊中。該調配物可以會延長或延遲釋放的方式(諸如例如)藉由將微粒材料塗覆或包埋在聚合物、蠟及類似物中製備。
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用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亦可以脂質體遞送系統(諸如例如小型單層微脂粒、大型單層微脂粒及多薄片層微脂粒)之形式投與。脂質體可由各種磷脂(諸如例如膽固醇、硬脂基胺或磷酯醯膽鹼)形成。
式I化合物及其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亦可使用單株抗體作為化合物分子所偶聯之單獨載體來遞送。該等化合物亦可偶聯至作為目標藥劑載體之可溶性聚合物。此等聚合物可包括聚乙烯吡咯啶酮、哌喃共聚物、聚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苯酚、聚羥乙基天冬醯胺苯酚、或經棕櫚醯基取代之聚環氧乙烷-聚離胺酸。此外,該等化合物可偶聯至一類適合控制藥劑釋放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例如聚乳酸、聚-ε-己內醯胺、聚羥丁酸、聚原酸酯、聚縮醛、聚二羥基哌喃、聚氰基丙烯酸酯及水凝膠之交聯或兩性嵌段共聚物。
經調整以經皮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可作為獨立膏藥投與,以長期與接受者之表皮緊密接觸。因此,例如,活性成分可藉由離子導入法自膏藥遞送,如Pharmaceutical Research,3(6),318(1986)中之一般描述。
適合局部投與之醫藥化合物可調配成軟膏、乳膏、懸浮液、洗劑、粉劑、溶液、糊膏、凝膠、噴霧、氣溶膠或油狀物。
就治療眼睛或其他外部組織(例如嘴巴及皮膚)而言,調配物較佳係作為局部用軟膏或乳膏施加。在調配得到軟膏之情形下,活性成分可與石蠟或水可混溶乳膏基質一起使用。或者,活性成分可與水包油乳膏基質或油包水基質一起調配得到乳膏。
適用於局部施加至眼睛之醫藥調配物包括滴眼液,其中活性成分係溶解或懸浮於適宜載劑特定言之水性溶劑中。
適用於局部施加於嘴巴之醫藥調配物包括口含錠、片劑及漱口水。
適用於直腸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可以栓劑或灌腸劑形式投與。
適用於經鼻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其中載劑物質係固體)包含粒度(例如)在20至500微米範圍內之粗粉末,其係以吸入的方式進行投與,亦即經由鼻腔自靠近鼻子所持之含粉末容器快速吸入。適合作為鼻噴霧劑或具有液體作為載劑物質之滴鼻液投與之調配物包括活性成分水溶液或油溶液。
適合藉由吸入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包括微細顆粒粉塵或霧,其可藉助各類具有氣溶膠、霧化器或吹入器之加壓分配器產生。
適用於陰道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可作為子宮托、止血棉塞、乳膏、凝膠、糊膏、發泡體或噴霧調配物投與。
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醫藥調配物包括含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及溶質(藉此使調配物與待治療接受者之血液等滲)之水性及非水 性無菌注射液;及水性及非水性無菌懸浮液,其可包含懸浮介質及增稠劑。該等調配物可在單劑量或多劑量容器(例如密封安瓿以及小瓶)中投與,並儲存在冷凍乾燥(凍乾)狀態下,以使得在使用前僅需添加無菌載劑液體(例如注射用水)即可。按照處方製備之注射溶液及懸浮液可由無菌粉末、粒劑及錠劑製得。
毋庸贅言,除上文特別提及的成分以外,該等調配物亦可包含此項技術中關於特定類型調配物之其他常見試劑;因此,例如,適用於經口投與之調配物可包含調味劑。
式I化合物之治療有效量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例如動物之年齡及重量、需要治療之準確病狀及其嚴重性、調配物之性質及投與方法,且最終係由治療醫生或獸醫判定。然而,本發明化合物之有效量通常係於0.1至100mg/kg接受者(哺乳動物)體重/天之範圍內,且特定言之通常係於1至10mg/kg體重/天之範圍內。因此,體重70kg的成年哺乳動物之每日實際用量通常在70與700mg之間,其中該用量可作為單一劑量/天投與,或通常以一系列分劑量(諸如例如兩次、三次、四次、五次或六次)/天投與,以使得總日劑量相同。其鹽或溶劑化物或者生理功能衍生物之有效量可測算為本發明化合物本身之有效量之分數。可假設,類似劑量適用於治療上述其他病狀。
此類組合治療可藉助同時、連續或單獨分配個別治療組分而實現。此類組合產品使用本發明化合物。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至少一種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至少另一種藥劑活性成分之藥劑。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由以下獨立包裝組成之套件(Set)(套組(kit)):(a)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 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b)有效量之另一種藥劑活性成分。
該套件包括適宜容器,諸如盒子、個別瓶子、袋子或安瓿。該套件可(例如)包括單獨安瓿,各包含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有效量之另一種呈溶解或凍乾形式之藥劑活性成分。
如本文所使用之「治療」意指完全或部分減輕與病症或疾病相關之症狀、或減緩或終止彼等症狀進一步進展或惡化、或在具有發展該疾病或病症風險之個體中防止或預防該疾病或病症。
與式(I)化合物相連之術語「有效量」可意指可完全或部分減輕與病症或疾病相關之症狀、或減緩或終止彼等症狀進一步進展或惡化、或在患有本文所揭示疾病(諸如炎症病狀、免疫病狀、癌症或代謝病狀)或具有發展本文所揭示疾病風險之個體中防止或預防該疾病或病症之量。
在一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之有效量係抑制(諸如例如)活體外或活體內細胞中之端錨聚合酶之量。在一些實施例中,與未接受治療的細胞中之端錨聚合酶之活性相比,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抑制細胞中10%、20%、30%、40%、50%、60%、70%、80%、90%或99%之端錨聚合酶。(例如)醫藥組合物中之式(I)化合物之有效量可處於將發揮所需效果之水平;例如就經口及非經腸投與而言,單位劑量為約0.005mg/kg個體體重至約10mg/kg個體體重。
用途
本發明化合物適合作為哺乳動物(特別係人類)之醫藥活性成分,適合用於治療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及不同形式之炎症。
本發明涵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於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之藥劑之用途。
發炎性疾病之實例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接觸性皮炎、遲發型過敏反應等。
亦涵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於製備用於治療或預防哺乳動物之端錨聚合酶誘導之疾病或端錨聚合酶誘導之病狀之藥劑之用途,其中就該方法而言,向有此治療需求之患病哺乳動物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本發明化合物。治療有效量根據具體疾病而有所不同,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在無需過度努力下判定。
表述語「端錨聚合酶誘導之疾病或病狀」係指取決於一或多種端錨聚合酶之活性之病理狀態。與端錨聚合酶活性有關之疾病包括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
本發明具體言之係關於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其係用於治療其中抑制、調控及/或調節抑制端錨聚合酶發揮作用之疾病。
本發明具體言之係關於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其係用於抑制端錨聚合酶。
本發明具體言之係關於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其係用於治療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 形式之炎症。
本發明具體言之係關於治療或預防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之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立體異構體或溶劑化物。
可使用式I化合物治療或預防之代表性癌症包括(但不限於)頭癌、頸癌、眼癌、嘴癌、咽喉癌、食道癌、支氣管癌、喉癌、咽癌、胸癌、骨癌、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宮癌、子宮頸癌、乳癌、卵巢癌、睪丸或其他生殖器官癌、皮膚癌、甲狀腺癌、血癌、淋巴結癌、腎癌、肝癌、胰腺癌、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實體腫瘤及血源性腫瘤。
可使用式I化合物治療或預防之代表性心血管疾病包括(但不限於)再狹窄症、動脈粥樣硬化及其後果,諸如中風、心肌梗塞、對心臟、肺、腸、腎臟、肝臟、胰臟、脾臟或腦之缺血性損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治療增生性、自體免疫性、抗炎性或感染性疾病病症之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之個體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較佳地,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方法,其中該疾病為癌症。
尤佳地,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方法,其中該疾病為癌症,其中投藥係與至少一種其他活性藥劑同時投與、依次投與或交替投與。
所揭示式I化合物可與其他已知治療劑(包括抗癌劑)組合投與。如此處所使用,術語「抗癌劑」係指投與至患有癌症之患者以治療該癌症之任何藥劑。
以上定義之抗癌治療可呈單一療法應用或可包括除本文所揭示之式I化合物之外的習知手術或放射療法或藥用療法。該藥用療法(例如化療或靶向療法)可包括以下抗腫瘤藥中之一或多者,但較佳為一 者:
烷基化試劑
諸如六甲嘧胺(altretamine)、苯達莫司汀(bendamustine)、白消安(busulfan)、亞硝脲氮芥(carmustine)、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氮芥(chlormethine)、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氮烯唑胺(dacarbazine)、異環磷醯胺(ifosfamide)、甲苯磺酸英丙舒凡(improsulfan tosilate)、環己亞硝脲(lomustine)、苯丙胺酸氮芥(melphalan)、二溴甘露醇(mitobronitol)、二溴衛矛醇(mitolactol)、嘧啶亞硝脲(nimustine)、雷莫司汀(ranimustine)、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硫替派(thiotepa)、曲奧舒凡(treosulfan)、甲氮芥(mechloretamine)、卡巴醌(carboquone);阿普淨醌(apaziquone)、福莫司汀(fotemustine)、格魯福莫司汀(glufosfamide)、帕里福莫司汀(palifosfamide)、雙溴丙基哌嗪(pipobroman)、氯乙環磷醯胺(trofosfamide)、尿嘧啶氮芥(uramustine)、TH-3024、VAL-0834
鉑化合物
諸如卡鉑(carboplatin)、順鉑(cisplatin)、依鉑(eptaplatin)、米鉑水合物(miriplatine hydrate)、奧沙利鉑(oxaliplatin)、樂鉑(lobaplatin)、奈達鉑(nedaplatin)、皮卡鉑(picoplatin)、沙鉑(satraplatin);
DNA改變劑
諸如胺柔比星(amrubicin)、比山群(bisantrene)、地西他濱(decitabine)、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甲基苄肼(procarbazine)、曲貝替定(trabectedin)、克羅拉濱(clofarabine);安吖啶(amsacrin)、溴他利星(brostallicin)、匹善重(pixantrone)、拉羅司汀(laromustine1,3);
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諸如依託泊苷(etoposide)、伊立替康(irinotecan)、丙亞胺 (razoxane)、索布佐生(sobuzoxane)、替尼泊苷(teniposide)、拓撲替康(topotecan);胺萘非特(amonafide)、貝洛替康(belotecan)、依利醋銨(elliptinium acetate)、雷羅星(voreloxin);
微管調節劑
諸如卡巴他塞(cabazitaxel)、多西他賽(docetaxel)、艾日布林(eribulin)、伊沙匹隆(ixabepilone)、紫杉醇(paclitaxel)、長春花鹼(vinblastine)、長春新鹼(vincristine)、長春瑞濱(vinorelbine)、去乙醯長春醯胺(vindesine)、長春氟寧(vinflunine);福他布林(fosbretabulin)、特西他賽(tesetaxel);
抗代謝物
諸如天冬醯胺酶(asparaginase)3、阿紮胞苷(azacitidine)、左亞葉酸鈣(calcium levofolinate)、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克拉屈濱(cladribine)、阿糖胞苷(cytarabine)、依諾他濱(enocitabine)、氟尿苷(floxuridine)、氟達拉濱(fludarabin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吉西他濱(gemcitabine)、巰基嘌呤(mercaptopurine)、胺甲蝶呤(methotrexate)、耐拉濱(nelarabine)、培美曲唑(pemetrexed)、普拉曲沙(pralatrexate)、咪唑硫嘌呤(azathioprine)、鳥嘌呤(thioguanine)、卡莫氟(carmofur);去氧氟尿苷(doxifluridine)、艾西拉滨(elacytarabine)、雷替曲塞(raltitrexed)、沙帕他滨(sapacitabine)、替加氟(tegafur)2,3、三甲曲沙(trimetrexate);
抗癌抗生素
諸如爭光黴素(bleomycin)、放線菌素(dactinomycin)、阿黴素(doxo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伊達比星(idarubicin)、左旋四咪唑(levamisole)、米替福新(miltefosine)、絲裂黴素C(mitomycin C)、羅密帝辛(romidepsin)、鏈脲黴素(streptozocin)、伐蘆比星(valrubicin)、淨司他丁(zinostatin)、佐柔比星(zorubicin)、阿黴素 (daunurobicin)、普卡霉素(plicamycin);阿柔比星(aclarubicin)、培洛霉素(peplomycin)、吡柔比星(pirarubicin);
激素/拮抗劑
諸如阿巴瑞克(abarelix)、阿比特龙(abiraterone)、比卡魯胺(bicalutamide)、布舍瑞林(buserelin)、二甲睪酮(calusterone)、氯三芳乙烯(chlorotrianisene)、地加瑞克(degarelix)、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雌二醇(estradiol)、氟考龍(fluocortolone)、氟烴甲基睪丸素(fluoxymesterone)、氟他胺(flutamide)、氟維司群(fulvestrant)、戈舍瑞林(goserelin)、組胺瑞林(hist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甲地孕酮(megestrol)、米托坦(mitotane)、那法瑞林(nafarelin)、諾龍(nandrolone)、尼魯米特(nilutamide)、奧曲肽(octreotide)、氫化潑尼松(prednisolone)、雷洛昔芬(raloxifene)、他莫昔芬(tamoxifen)、α促甲狀腺激素(thyrotropin alfa)、托瑞米芬(toremifene)、曲洛司坦(trilostane)、曲普瑞林(triptorelin)、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阿考比芬(acolbifene)、達那唑(danazol)、德舍瑞林(deslorelin)、環硫雄醇(epitiostanol)、奧特尼爾(orteronel)、恩扎塔米(enzalutamide)1,3
芳香化酶抑制劑
諸如胺基苯乙呱啶酮(aminoglutethimide)、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法屈唑(fadrozole)、來曲唑(letrozole)、睪內酯(testolactone);福美司坦(formestane);
小分子激酶抑制劑
諸如克里唑蒂尼(crizotinib)、達沙替尼(dasatinib)、埃羅替尼(erlotinib)、伊馬替尼(imatinib)、拉帕替尼(lapatinib)、尼羅替尼(nilotinib)、帕唑帕尼(pazopanib)、瑞格菲尼(regorafenib)、魯里替尼(ruxolitinib)、索拉非尼(sorafenib)、舒尼替尼(sunitinib)、凡德他尼 (vandetanib)、威羅菲尼(vemurafenib)、博舒替尼(bosu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阿西替尼(axitinib);阿法替尼(afatinib)、阿裡色替(alisertib)、達拉菲尼(dabrafenib)、達可替尼(dacomitinib)、迪拉克尼(dinaciclib)、多維替尼(dovitinib)、恩扎他林(enzastaurin)、尼特達尼(nintedanib)、樂瓦替尼(lenvatinib)、利里法尼(linifanib)、林司替尼(linsitinib)、馬斯替尼(masitinib)、米多他林(midostaurin)、莫特塞尼(motesanib)、來那替尼(neratinib)、奧蘭替尼(orantinib)、哌立福新(perifosine)、普納替尼(ponatinib)、拉多替尼(radotinib)、里格色替(rigosertib)、替吡法尼(tipifarnib)、替凡替尼(tivantinib)、替沃扎尼(tivozanib)、曲美替尼(trametinib)、匹馬色替(pimasertib)、丙胺酸布瑞法尼(brivanib alaninate)、西地尼布(cediranib)、阿帕替尼(apatinib)4、S-蘋果酸卡贊替尼(cabozantinib S-malate)1,3、依布替尼(ibrutinib)1,3、埃克替尼(icotinib)4、布帕利西(buparlisib)2、西帕替尼(cipatinib)4、克必替尼(cobimetinib)1,3、依德利西(idelalisib)1,3、法卓替尼(fedratinib)1、XL-6474
光敏劑
諸如甲氧沙林(Methoxsalen)3、卟吩姆鈉(porfimer sodium)、他拉泊芬(talaporfin)、替莫泊芬(temoporfin);
抗體
諸如阿來組單抗(alemtuzumab)、貝西索單抗(besilesomab)、貝倫妥單抗維多汀(brentuximab vedotin)、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地諾單抗(denosumab)、伊匹單抗(ipilimumab)、奧夫土木單抗(ofatumumab)、盤尼圖單抗(panitumumab)、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托西莫單抗(tositumomab)、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貝伐單抗(bevacizumab)、皮妥珠單抗(pertuzumab)2,3、凱妥昔單抗(catumaxomab)、依洛珠單抗(elotuzumab)、依帕珠單抗 (epratuzumab)、伐樂單抗(farletuzumab)、莫加單抗(mogamulizumab)、奈西木單抗(necitumumab)、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阿托珠單抗(obinutuzumab)、奧托珠單抗(ocaratuzumab)、奧戈伏單抗(oregovomab)、拉姆單抗(ramucirumab)、利羅單抗(rilotumumab)、司妥昔單抗(siltuximab)、托珠單抗(tocilizumab)、扎魯木單抗(zalutumumab)、扎木單抗(zanolimumab)、馬妥珠單抗(matuzumab)、達洛珠單抗(dalotuzumab)1,2,3、昂拉妥珠單抗(onartuzumab)1,3、雷妥莫單抗(racotumomab)1、塔巴單抗(tabalumab)1,3、EMD-5257974、尼伏單抗(nivolumab)1,3
細胞介素
諸如阿地白介素(aldesleukin)、α-干擾素(interferon alfa)2、α2a-干擾素(interferon alfa2a)3、α2b-干擾素(interferon alfa2b)2,3;西莫白介素(celmoleukin)、他索那明(tasonermin)、替西白介素(teceleukin)、奧普瑞白介素(oprelvekin)1,3、β-1a-重組干擾素4
藥物共軛物
諸如地尼白介素(denileukin diftitox)、替伊莫單抗(ibritumomab tiuxetan)、碘苄胍I123(iobenguane I123)、松龍苯芥(prednimustine)、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 emtansine)、雌氮芥(estramustine);吉妥單抗奧佐米星(gemtuzumab ozogamicin)、阿柏西普(aflibercept)、貝辛白介素(cintredekin besudotox)、依多曲肽(edotreotide)、英妥珠單抗奧佐米星(inotuzumab ozogamicin)、他那莫單抗(naptumomab estafenatox)、奧妥珠單抗(oportuzumab monatox)、鎝(99mTc)阿西莫單抗(technetium(99mTc)arcitumomab)1,3、維他利德(vintafolide)1,3
疫苗
斯普賽丙爾(sipuleucel)3、維特斯朋(vitespen)3、艾米派目- S(emepepimut-S)3、萬可伐(oncoVAX4)、林多皮母(rindopepimut)3、塔伐(troVax)4、MGN-16014、MGN-17034
雜項
阿曲諾英(alitretinoin)、貝沙羅汀(bexarotene)、波替單抗(bortezomib)、依維莫司(everolimus)、伊班膦酸(ibandronic acid)、咪喹莫特(imiquimod)、來那度胺(lenalidomide)、香菇多糖(lentinan)、甲酪胺酸(metirosine)、米伐木肽(mifamurtide)、帕米膦酸(pamidronic acid)、培加帕酶(pegaspargase)、噴托他丁(pentostatin)、西普魯塞(sipuleucel3)、西佐糖(sizofiran)、他米巴羅汀(tamibarotene)、馱瑞塞爾(temsirolimus)、沙利度胺(thalidomide)、維甲酸(tretinoin)、維斯莫吉(vismodegib)、唑來膦酸(zoledronic acid)、伏立諾他(vorinostat);塞來昔布(celecoxib)、西侖吉肽(cilengitide)、恩提諾司他(entinostat)、依他硝唑(etanidazole)、干阿提斯皮(ganetespib)、伊屈諾昔(idronoxil)、依尼帕尼(iniparib)、伊薩佐米(ixazomib)、氯尼達明(lonidamine)、尼莫唑(nimorazole)、帕比司他(panobinostat)、派樂亭(peretinoin)、普利肽新(plitidepsin)、泊馬立米(pomalidomide)、普羅噠唑(procodazol)、利達弗利(ridaforolimus)、他喹莫德(tasquinimod)、特羅斯塔(telotristat)、胸腺法新(thymalfasin)、替拉扎明(tirapazamine)、托舍多特(tosedostat)、曲貝德生(trabedersen)、百士欣(ubenimex)、伐司扑達(valspodar)、今又生(gendicine)4、溶鏈菌(picibanil)4、裡奧來辛(reolysin)4、鹽酸瑞他黴素(retaspimycin hydrochloride)1,3、特巴那尼(trebananib)2,3、維魯尼新(virulizin)4、卡非佐米(carfilzomib)1,3、內皮抑制素(endostatin)4、依目克瑟(immucothel)4、貝利司他(belinostat)3、MGN-17034
1 Prop.INN(國際非專有藥建議用名)
2 Rec.INN(國際非專有藥推薦用名)
3 USAN(美國採用名)
4 無INN。
以下縮寫分別係指以下定義:aq(水性)、h(小時)、g(公克)、L(公升)、mg(毫克)、MHz(百萬赫茲)、min.(分鐘)、mm(毫米)、mmol(毫克分子)、mM(毫莫耳)、m.p.(熔點)、eq(當量)、mL(毫升)、μL(微升)、ACN(乙腈)、AcOH(乙酸)、CDCl3(氘化氯仿)、CD3OD(氘化甲醇)、CH3CN(乙腈)、c-hex(環己烷)、DCC(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DCM(二氯甲烷)、DIC(二異丙基碳化二亞胺)、DIEA(二異丙基乙基-胺)、DMF(二甲基甲醯胺)、DMSO(二甲基亞碸)、DMSO-d6(氘化二甲基亞碸)、EDC(1-(3-二甲基-胺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亞胺)、ESI(電噴霧離子化)、EtOAc(乙酸乙酯)、Et2O(乙醚)、EtOH(乙醇)、HATU(六氟磷酸二甲基胺基-([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氧基)-亞甲基]-二甲基-銨)、HPLC(高效液相層析)、i-PrOH(2-丙醇)、K2CO3(碳酸鉀)、LC(液相層析)、MeOH(甲醇)、MgSO4(硫酸鎂)、MS(質譜法)、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NaHCO3(碳酸氫鈉)、NaBH4(硼氫化鈉)、NMM(N-甲基嗎啉)、NMR(核磁共振)、PyBOP(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啶基鏻)、RT(室溫)、Rt(滯留時間)、SPE(固相萃取)、TBTU(四氟硼酸2-(1H-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TEA(三乙胺)、TFA(三氟乙酸)、THF(四氫呋喃)、TLC(薄層層析)、UV(紫外線)。
活體外分析說明
縮寫:
GST=麩胱甘肽-S-轉移酶
FRET=螢光共振能量轉移
HTRF®=(均相時差式螢光法)
HEPES=4-(2-羥乙基)-1-哌嗪乙磺酸緩衝劑
DTT=二硫蘇糖醇
BSA=牛血清白蛋白
CHAPS=清潔劑;
CHAPS=3-[(3-膽醯胺基丙基)二甲基胺基]-1-丙磺酸鹽
鏈黴抗生物素(Streptavidin)-XLent®係一種高品級鏈黴抗生物素-XL665共軛物,其偶聯條件已經最佳化,以得到具有針對一些分析(特定言之彼等需要高靈敏度者)之提高性能之共軛物。
端錨聚合酶1及2之生化活性測試:自體聚ADP-核糖基化(Autoparsylation)分析
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分兩步進行:酶反應,其中GST-標記的端錨聚合酶-1、resp端錨聚合酶-2將生物素化ADP-核糖自作為輔受質之生物素化NAD轉移至自身;及檢測反應,其中對結合至該酶GST標記之穴狀化合物標記的抗-GST與結合生物素-聚ADP-核糖基化殘基之Xlent®標記的鏈黴抗生物素間之時差式FRET進行分析。自體聚ADP-核糖基化活性可直接經由HTRF信號之增加進行檢測。
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係以384-孔HTRF®(Cisbio,Codolet,France)分析格式在Greiner低容量nb 384-孔微量滴定板中進行,並用於高通量篩選。在30℃下,在無或有測試化合物(10種稀釋濃度)存在下,於5μl總體積(50mM HEPES、4mM氯化鎂、0.05% Pluronic F-68、1.4mM DTT、0.5% DMSO,pH 7.7)中培育250nM GST-標記的端錨聚合酶-1(1023-1327 aa)、(分別)約250nM GST-標記的端錨聚合酶-2(873-1166 aa)及作為輔受質之5μM bio-NAD(Biolog,Life science Inst.,Bremen,Germany)90min。藉由添加1μl 50mM EDTA溶液使反應停止。添加2μl檢測溶液(1.6μM SA-Xlent®(Cisbio,Codolet,France)、7.4nM Anti-GST-K®(Eu-標記的抗-GST,Cisbio,Codolet, France)於50mM HEPES、800mM KF、0.1% BSA、20mM EDTA、0.1% CHAPS中,pH 7.0)。在室溫下培育1h後,使用Envision多模式讀取器(Perkin Elmer LAS Germany GmbH)在340nm激發波長(雷射模式)以及615nm及665nm發射波長下測量HTRF。測定發射信號之比率。所使用全值係無抑制劑反應。所使用藥理學零值係最終濃度為5μM之XAV-939(Tocris)。使用來自GeneData之程式Symyx Assay Explorer®或Condosseo®測定抑制值(IC50)。
測量端錨聚合酶之細胞抑制作用
由於已描述端錨聚合酶可調控Axin2之細胞濃度(Huang等人,2009;Nature),所以使用Axin2濃度之增加作為測定端錨聚合酶在Luminex基分析中之細胞抑制作用之讀出。
將結腸癌細胞系DLD1之細胞接種在96孔板中,每孔1.5x104個細胞。第二天,分七步以測試化合物之連續稀釋液處理細胞,一式三份,DMSO最終濃度為0.3%。24小時後,細胞在溶解緩衝液(20mM Tris/HCl pH 8.0,150mM NaCl,1% NP40,10%甘油)中溶解,並藉由離心通過96孔過濾板(0.65μm)使溶解物澄清。藉由與結合至螢光羧基珠粒之單株抗-Axin2抗體(R&D Systems #MAB6078)培育,自細胞溶解物單離出Axin2蛋白。然後,以多株抗Axin2抗體(Cell Signaling#2151)及適宜PE-螢光二級抗體對結合Axin2進行特異性檢測。在Luminex200機器(Luminex Corporation)中根據造商使用說明,藉由計數100次/孔測定單離Axin2蛋白之量。測試化合物抑制端錨聚合酶產生較高濃度Axin2,其與可檢測螢光之增加直接相關。作為對照,單獨以溶劑(中性對照)及以端錨聚合酶參考抑制劑IWR-2(3E-06 M)(其係參考作為Axin2增加最大之對照)處理細胞。就分析而言,使所得數據經未經處理的溶劑對照標準化,並使用Assay Explorer軟體(Accelrys)擬合測定EC50值。
PARPI分析說明
PARP-1之生化活性測試: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
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分兩步進行:酶反應,其中His-標記的Parp-1將生物素化ADP-核糖/ADP-核糖自作為輔受質之生物素化NAD/NAD轉移至自身;及檢測反應,其中對結合至該酶之His標記之穴狀化合物標記的抗-His抗體與結合生物素-聚ADP-核糖基化殘基之Xlent®標記的鏈黴抗生物素間之時差式FRET進行分析。自體聚ADP-核糖基化活性可直接經由HTRF信號之增加進行檢測。
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係以384-孔HTRF®(Cisbio,Codolet,France)分析格式在Greiner低容量nb 384-孔微量滴定板中進行。在23℃下,在無或有測試化合物(10種稀釋濃度)存在下,於6μl總體積(100mM Tris/HCl、4mM氯化鎂、0.01% IGEPAL® CA630、1mM DTT、0.5% DMSO,pH 8,13ng/μl活化DNA(BPS Bioscience,San Diego,US))中培育35nM His-標記的Parp-1(人類,重組體,Enzo Life Sciences GmbH,Lörrach,Germany)以及作為輔受質之125nM bio-NAD(Biolog,Life science Inst.,Bremen,Germany)及800nM NAD之混合物150min。藉由添加4μl停止/檢測溶液(70nM SA-Xlent®(Cisbio,Codolet,France)、2.5nM抗-His-K®(Eu-標記的抗-His,Cisbio,Codolet,France)於50mM HEPES、400mM KF、0.1% BSA、20mM EDTA中,pH 7.0)使反應停止。在室溫下培育1h後,使用Envision多模式讀取器(Perkin Elmer LAS Germany GmbH)在340nm激發波長(雷射模式)以及615nm及665nm發射波長下測量HTRF。測定發射信號之比率。所使用全值係無抑制劑反應。所使用藥理學零值係最終濃度為1μM之奧拉帕利(Olaparib)(LClabs,Woburn,US)。使用來自GeneData之程式Symyx Assay Explorer®或Condosseo®測定抑制值(IC50)。
TNKS1及TNKS2 ELISA分析說明
TNKS 1及2之生化活性測試:活性ELISA(自體聚ADP-核糖基化分析)
為分析TNKS 1及2之自體聚ADP-核糖基化活性,進行活性ELISA:在第一步驟中,將GST標記的TNKS捕獲於經麩胱甘肽塗覆的板上。然後,在無/有化合物存在下以生物素化NAD進行活性分析。在酶反應期間,GST標記的TNKS將生物素化ADP-核糖自作為輔受質之生物素化NAD轉移至自身。為進行檢測,添加會結合生物素化TNKS之鏈黴抗生物素-HRP共軛物,從而捕獲至該等板。以HRP之發光受質檢測生物素化之resp自體聚ADP-核糖基化TNKS之量。發光信號之水平與自體聚ADP-核糖基化TNKS之量直接相關及因而與TNKS之活性直接相關。
活性ELISA係在384孔經麩胱甘肽塗覆的微量滴定板(表現捕獲經麩胱甘肽塗覆的板,Biocat,Heidelberg,Germany)中進行。預先以PBS使該等板平衡。然後在4℃下,以50μl 20ng/孔GST-標記的Tnks-1(1023-1327 aa,內部製備(prepared in-house))、(分別)GST-標記的Tnks-2(873-1166 aa,內部製備)於分析緩衝液(50mM HEPES、4mM氯化鎂、0.05% Pluronic F-68、2mM DTT,pH 7.7)中培育該等板隔夜。用PBS-Tween-20清洗該等板三次。藉由在室溫下以50μl阻斷緩衝劑(PBS,0.05% Tween-20、0.5%BSA)培育20分鐘阻斷該等孔。然後,用PBS-Tween-20清洗該等板三次。在30℃下,在無或有測試化合物(10種稀釋濃度)存在下,於50μl反應溶液(50mM HEPES、4mM氯化鎂、0.05% Pluronic F-68、1.4mM DTT、0.5% DMSO,pH 7.7)中用10μM bio-NAD(Biolog,Life science Inst.,Bremen,Germany)作為輔受質進行酶反應,持續1小時。藉由用PBS-Tween-20清洗三次使反應停止。為進行檢測,添加50μl含於PBS/0.05%Tween-20/0.01%BSA中之20ng/μl鏈黴抗生物素、HRP共軛物(MoBiTec,Göttingen, Germany),並在室溫下培育該等板30分鐘。用PBS-Tween-20清洗三次後,添加50μl SuperSignal ELISA Femto最高靈敏度受質溶液(ThermoFisherScientific(Pierce),Bonn,Germany)。在室溫下培育1分鐘後,用Envision多模式讀取器(Perkin Elmer LAS Germany GmbH)在700nm下測量發光信號。所使用全值係無抑制劑反應。所使用藥理學零值係最終濃度為5μM之XAV-939(Tocris)。使用來自GeneData之程式Symyx Assay Explorer®或Condosseo®測定抑制值(IC50)。
在上文及下文中,所有溫度均係以℃表示。在以下實例中,「習知處理」意指:若需要,添加水,若需要,將pH值調整至2與10之間,端視最終產物之組成而定,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萃取混合物,使相分離,在硫酸鈉上乾燥有機相並蒸發,及藉由在矽膠上層析及/或藉由結晶純化殘餘物。
在Bruker 400或500MHz光譜儀上記錄1H NMR,使用氘化溶劑之殘差信號作為內部參照。相對於溶劑殘差信號以ppm為單位記錄化學位移(δ)(在DMSO-d6中,1H NMR之δ=2.49ppm)。1H NMR數據係如下記錄:化學位移(多重性,偶合常數及氫數量)。多重性之縮寫如下:s(單重峰)、d(雙重峰)、t(三重峰)、q(四重峰)、m(多重峰)、br(寬峰)。
HPLC/MS條件(A)
管柱:Chromolith SpeedROD RP-18e,50 x 4.6mm2
梯度:A:B=96:4至0:100,在3.4min內
流速:2.40ml/min
溶離液A:水+0.05%甲酸
溶離液B:乙腈+0.04%甲酸
波長:220nm
質譜法:正離子模式
實例1
合成6-對甲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1」)
1.1 (Z)-3-二甲基胺基-2-異氰基-丙烯酸乙酯
向異氰基乙酸乙酯(3.22ml,29.44mmol)添加第三丁氧基-雙(二甲基胺基)甲烷(12.16ml,58.88mmol),並在氬氣、室溫下攪拌該混合物14h。將該反應混合物蒸發至乾,並將殘餘物(5.6g(98%),棕色油)用於下一步中,無需進一步純化;HPLC-MS:Rt=1.64;[M+H]169。
1.2 1-苄基-1H-咪唑-4-羧酸乙酯
向(Z)-3-二甲基胺基-2-異氰基-丙烯酸乙酯(5.6g,28.97mmol)添加苄胺(3.48ml,31.86mmol)並在70℃下攪拌該反應混合物14h。濃縮該反應混合物,並藉由急驟層析純化殘餘物(溶離液:DCM-甲 醇)。合併所需溶離份,並蒸發至乾,得到3.93g(57%)棕色油;HPLC-MS:Rt=1.72;[M+H]231。
1.3 1-苄基-1H-咪唑-4-羧酸醯胺
用氫氧化銨溶液(32%,45mL)處理1-苄基-1H-咪唑-4-羧酸乙酯(3.93g,17.07mmol)及氯化銨(0.27g,5.12mmol),並在105℃高壓釜中攪拌14h。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濾出沉澱物,用水清洗並在50℃真空中乾燥;產量:2.13g(61%);HPLC-MS:Rt=1.30;[M+H]202。
1.4 溴化2-苄基-8-側氧基-6-對甲苯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2-鎓
將1-苄基-1H-咪唑-4-羧酸醯胺(500mg,2.49mmol)及2-溴-1-對甲苯基-乙酮(635.3mg,2.98mmol)溶解於DMF/CH3CN-3/7(10mL)中,並在90℃下攪拌14h。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濾出沉澱物,用乙醚清洗並乾燥;產量:452mg(46%);HPLC-MS:Rt=1.43;[M]316。
1.5 6-對甲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1」)
在氮氣氣氛下將溴化2-苄基-8-側氧基-6-對甲苯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2-鎓(451.0mg,1.138mmol)及咪唑(3.87g,56.90mmol)之混合物加熱至175℃,並攪拌5h。使該反應混合物冷卻並傾倒於冰上。藉由抽吸過濾沉澱物,用乙醚清洗並乾燥;產量:141mg(55%);HPLC-MS:Rt=1.50;[M+H]226;1H NMR(500MHz,DMSO-d6)δ=10.93(s,1H),8.25(d,J=0.9Hz,1H),7.77(s,1H),7.74(s,1H),7.59-7.54(m,2H),7.31-7.26(m,2H),2.36(s,3H)。
類似地製備以下實例:6-(4-第三丁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2」)
產量:13.5mg(11%);HPLC-MS:Rt=1.97;[M+H]268;1H NMR(400MHz,DMSO-d6)δ=10.92(s,1H),8.27(s,1H),7.78(s,1H),7.75(s,1H),7.64-7.58(m,2H),7.53-7.47(m,2H),1.31(s,9H)。
6-(4-三氟甲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3」)
產量:39.5mg(20%);HPLC-MS:Rt=1.75;[M+H]280;1H NMR(400MHz,DMSO-d6)δ=11.15(s,1H),8.33(s,1H),7.96-7.80(m,6H)。
實例4
合成6-[4-(1-甲基-1H-吡唑-4-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 酮(「A4」)
4.1 6-(4-溴-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
產量:1.6g(98%);HPLC-MS:Rt=1.65;[M+H]291。
4.2 6-[4-(1-甲基-1H-吡唑-4-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
將6-(4-溴-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實例4,150.0mg,0.517mmol)、1-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雜硼雜環戊烷-2-基)-1H-吡唑(118.3mg,0.569mmol)及碳酸氫鈉(52.1mg,0.620mmol)懸浮於DMF/水(2/1,1.5mL)中,用氮氣沖洗並加熱至40℃。添加雙(三苯基膦基)-氯化鈀(II)(10.5mg,0.015mmol),並將該反應混合物加熱至80℃,持續14h。將溫度升至90℃,並再攪拌該反應混合物5h。用水稀釋該反應混合物。抽吸過濾所得沉澱物,並藉由急驟層析純化;產量:17mg(11%);HPLC-MS:Rt=1.40;[M+H]292;1H NMR(400MHz,DMSO-d6)δ=10.82(brs,1H),8.21(s,2H),7.93(s,1H),7.80(s,1H),7.73-7.61(m,5H),3.87(s,3H)。
實例5
合成6-(4-羥甲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5」)
5.1 4-(8-側氧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6-基)-苯甲酸甲酯
在高壓釜中,用氮氣沖洗6-(4-溴-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500mg,1.723mmol)及三乙胺(260mg,2.569mmol)含於甲醇/甲苯(1/1,16mL)之溶液。添加(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二氯甲烷(43mg,0.053mmol)及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39mg,0.070mmol)。然後給該高壓釜填充一氧化碳並加熱至100℃。使該高壓釜維持在該溫度下6小時,一氧化碳壓力為2至4巴。使該高壓釜達到大氣壓。藉由抽吸濾出沉澱固體,用甲醇清洗並在真空下乾燥;產量:314mg(68%),HPLC-MS:Rt=1.47;[M+H]270。
5.2 6-(4-羥甲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
將4-(8-側氧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6-基)-苯甲酸甲酯(100mg,0.371mmol)懸浮於THF(5mL)中,並用氫化鋰鋁(2.0mol,含於THF中,0.371ml,0.743mmol)處理,並在環境溫度下攪拌14h。用少量甲醇使反應混合物驟冷,用1mL 1N鹽酸酸化並過濾。用二氯甲烷萃取濾液三次,用水及鹽水清洗合併之有機層,在硫酸鈉上乾燥,過濾並蒸發至乾。將水層蒸發至乾。藉由層析純化合併殘餘物;產 量:55mg(61%);HPLC-MS:Rt=1.05;[M+H]242;1H NMR(400MHz,DMSO-d6)δ=10.96(s,1H),8.27(s,1H),7.79-7.74(m,2H),7.66-7.61(m,2H),7.45-7.37(m,2H),5.25(t,J=5.7Hz,1H),4.55(d,J=5.7Hz,2H)。
實例6
合成6-[4-(1-羥基-1-甲基-乙基)-苯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6」)
將4-(8-側氧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6-基)-苯甲酸甲酯(70mg,0.252mmol)懸浮於THF(4ml)中,添加氯化鈰(68.4mg,0.277mmol),並在環境溫度下攪拌該混合物1h。添加氯化甲基鎂(3M,含於THF中,0.39ml;1,059mmol)並在環境溫度下攪拌該反應混合物1h。用5%檸檬酸使該反應混合物驟冷。濾出所形成沉澱物,並濃縮濾液。藉由抽吸濾出所形成沉澱物並乾燥;產量:50mg(74%);HPLC-MS:Rt=1.30;[M+H]270;1H NMR(400MHz,DMSO-d6)δ=10.92(s,1H),8.31(s,1H),7.82(s,1H),7.76(s,1H),7.64-7.51(m,4H),5.14(s,1H),1.44(s,6H)。
實例7
合成6-(4-第三丁基-苯基)-3-甲基-7H-咪唑并[1,5-a]吡-8-酮(「A7」)
7.1 2-甲基-1H-咪唑-4-羧酸乙酯
將2-甲基-1H-咪唑-4-羧酸(1.43g;11.299mmol)溶解於乙醇(90.0mL)中。添加含於二噁烷中之HCl(4M,7.50mL),並在90℃下加熱該混合物18h。濃縮該溶液。將殘餘物分配於乙酸乙酯與飽和NaHCO3溶液之間。用乙酸乙酯萃取水層兩次。用鹽水清洗合併之有機層,在Na2SO4上乾燥,過濾並蒸發至乾;產量:1.43g(82%)。
7.2 1-苄基-2-甲基-1H-咪唑-4-羧酸乙酯
向2-甲基-1H-咪唑-4-羧酸乙酯(1.43g;9.276mmol)之乙腈(80mL)溶液添加碳酸銫(6.04g;18.551mmol)。逐滴添加苄基溴(1.59g;9.276mmol),並在室溫下攪拌該反應混合物14h。在真空中濃縮該反應混合物,用水稀釋並用乙酸乙酯萃取兩次。在硫酸鈉上乾燥合併之有機層,過濾並蒸發至乾。油狀殘餘物無需任何進一步純化即可用於下一步中;產量:940mg(29%)。
7.3 1-苄基-2-甲基-1H-咪唑-4-羧酸醯胺
在高壓釜中,在105℃下於氫氧化銨溶液(32%,20mL)中加熱1-苄基-2-甲基-1H-咪唑-4-羧酸乙酯(300.0mg,1.228mmol)及氯化銨(20.0mg,0.368mmol)4h。將該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蒸發至乾。殘餘物無需任何進一步純化即可用於下一步驟中;產量:132mg(50%)。
7.4 6-(4-第三丁基-苯基)-3-甲基-7H-咪唑并[1,5-a]吡-8-酮
將1-苄基-2-甲基-1H-咪唑-4-羧酸醯胺(69.0mg;0.321mmol)及1-(4-第三丁基-苯基)-2-氯-乙酮(81.0mg;0.385mmol)溶解於DMF(1mL)及乙腈(3mL)中,並在160℃微波裝置(CEM)中加熱6h。濃縮該反應混合物,用水稀釋並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用水及鹽水清洗合併之有機層,用硫酸鈉乾燥,過濾並蒸發至乾。藉由層析純化油狀殘餘物;產量:11.0mg(12%);HPLC-MS:Rt=1.85;[M+H]282;1H NMR(500MHz,DMSO-d6)=10.82(s,1H),7.69-7.63(m,3H),7.53-7.46(m,3H),2.57(s,3H),1.32(s,9H)。
實例8
合成6-[4-(1-羥基-1-甲基-乙基)-苯基]-3-甲基-7H-咪唑并[1,5-a]吡-酮(「A8」)
8.1 6-(4-溴-苯基)-3-甲基-7H-咪唑并[1,5-a]吡-8-酮
製法如針對實例7(步驟7.4)所述;產量:83.0mg(33%);HPLC-MS:Rt=1.57;[M+H]304-307。
8.2 4-(3-甲基-8-側氧基-7,8-二氫-咪唑并[1,5-a]吡-6-基)-苯甲酸甲酯
製法如針對實例5(步驟5.1)所述;產量:37.0mg(49%);HPLC-MS:Rt=1.40;[M+H]284。
8.3 6-[4-(1-羥基-1-甲基-乙基)-苯基]-3-甲基-7H-咪唑并[1,5-a]吡-酮(「A8」)
製法如針對實例6所述;產量:15.0mg(40%);HPLC-MS:Rt=1.24;[M+H]284;1H NMR(400MHz,DMSO-d6)δ=10.82(s,1H),7.72-7.62(m,3H),7.60-7.46(m,3H),5.07(s,1H),2.57(s,3H),1.45(s,6H)。
藥理學資料
IC50:<0.3μM=A,0.3至3μM=B,3至50μM=C
IC50:<0.3μM=A,0.3至3μM=B,3至50μM=C
以下實例係關於藥劑:
實例A:注射小瓶
用2N鹽酸將100g式I活性成分及5g磷酸氫二鈉含於3 l再蒸餾水之溶液之pH調整為6.5,無菌過濾,轉移至注射小瓶中,在無菌條件下凍乾,並在無菌條件下密封。各注射小瓶包含5mg活性成分。
實例B:栓劑
使20g式I活性成分與100g大豆卵磷脂及1400g可可脂之混合物熔化,傾倒於模具中,並使之冷卻。各栓劑包含20mg活性成分。
實例C:溶液
自1g式I活性成分、9.38g NaH2PO4.2 H2O、28.48g Na2HPO4.12 H2O及0.1g氯化苄二甲烴銨於940ml再蒸餾水中製備溶液。將pH調整為6.8,並將溶液補足至11,並藉由照射滅菌。此溶液可以滴眼液形式使用。
實例D:軟膏
在無菌條件下將500mg式I活性成分與99.5g凡士林混合在一起。
實例E:錠劑
以習知方式擠壓1kg式I活性成分、4kg乳糖、1.2kg馬鈴薯澱粉、0.2kg滑石粉及0.1kg硬脂酸鎂之混合物,以使得各錠劑包含10mg活性成分的方式得到錠劑。
實例F:糖錠
類似於實例E擠壓出錠劑,隨後以習知方式塗覆蔗糖、馬鈴薯澱粉、滑石粉、黃蓍膠及染料塗層。
實例G:膠囊
以習知方式將2kg式I活性成分引入硬明膠膠囊中,以使得各膠囊包含20mg活性成分。
實例H:安瓿
對1kg式I活性成分含於60 l再蒸餾水之溶液進行無菌過濾,轉移至安瓿中,在無菌條件下凍乾,並在無菌條件下密封。各安瓿包含10 mg活性成分。

Claims (11)

  1. 一種式I化合物 其中R1表示H或甲基,R2表示A或Het,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及/或CH2-基團可經N-或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7個H原子可經F或Cl置換,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Hal、A、CN、OH及/或OA單取代或二取代,Hal表示F、Cl、Br或I,但限制條件為,若R1為H,則R2不為4-OMe,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2-基團可經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3個H原子可經F置換,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 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A單取代,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1表示H或甲基,R2表示A或Het,A表示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無分支或有分支烷基,其中一或兩個非相鄰CH2-基團可經O-原子置換及/或其中1至3個H原子可經F置換,Het表示嘧啶基、吡啶基、噠基、吡基、哌啶基、吡咯啶基、吡唑基、噻唑基、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噁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或噻二唑基,其中各者係未經取代或者經A單取代,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5.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係選自以下之群: 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溶劑化物、鹽、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
  6. 一種製備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式II化合物脫去苄基, 其中R1和R2具有請求項1中所指定之含義,及/或將式I之鹼或酸轉化為一種其鹽。
  7. 一種藥劑,其包含至少一種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視情況之醫藥上可接受的載劑、 賦形劑或媒劑。
  8. 如請求項1之式I化合物及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互變異構體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其係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不同形式之炎症。
  9. 如請求項8之化合物,其係用於治療及/或預防選自以下之群之疾病:頭癌、頸癌、眼癌、嘴癌、咽喉癌、食道癌、支氣管癌、喉癌、咽癌、胸癌、骨癌、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宮癌、子宮頸癌、乳癌、卵巢癌、睪丸或其他生殖器官癌、皮膚癌、甲狀腺癌、血癌、淋巴結癌、腎癌、肝癌、胰腺癌、腦癌、中樞神經系統癌、實體腫瘤及血源性腫瘤。
  10. 一種藥劑,其包含至少一種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至少另一種藥劑活性成分。
  11. 一種由以下之獨立包裝組成之套件(Set)(套組(kit)):(a)有效量之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醫藥上可接受的鹽、溶劑化物、鹽及立體異構體(包括其所有比率之混合物),及(b)有效量之另一種藥劑活性成分。
TW103144858A 2013-12-23 2014-12-22 咪唑并吡酮衍生物 TWI637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3006052.8 2013-12-23
EP13006052 2013-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5862A true TW201605862A (zh) 2016-02-16
TWI637956B TWI637956B (zh) 2018-10-11

Family

ID=4991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858A TWI637956B (zh) 2013-12-23 2014-12-22 咪唑并吡酮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23)

Country Link
US (1) US9718826B2 (zh)
EP (1) EP3087076B1 (zh)
JP (1) JP6446461B2 (zh)
KR (1) KR20160101188A (zh)
CN (1) CN105829317B (zh)
AU (1) AU2014372896B2 (zh)
CA (1) CA2934663A1 (zh)
DK (1) DK3087076T3 (zh)
ES (1) ES2654403T3 (zh)
HR (1) HRP20171783T1 (zh)
HU (1) HUE037606T2 (zh)
IL (1) IL246406A0 (zh)
LT (1) LT3087076T (zh)
MX (1) MX364859B (zh)
NO (1) NO3087076T3 (zh)
PL (1) PL3087076T3 (zh)
PT (1) PT3087076T (zh)
RS (1) RS56746B1 (zh)
RU (1) RU2672885C2 (zh)
SG (1) SG11201605189YA (zh)
SI (1) SI3087076T1 (zh)
TW (1) TWI637956B (zh)
WO (1) WO20150968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6350A1 (en) 2016-03-09 2017-09-14 K-Gen, Inc. Methods of cancer treatment
TWI794171B (zh) 2016-05-11 2023-03-01 美商滬亞生物國際有限公司 Hdac抑制劑與pd-l1抑制劑之組合治療
TWI808055B (zh) 2016-05-11 2023-07-11 美商滬亞生物國際有限公司 Hdac 抑制劑與 pd-1 抑制劑之組合治療
TW201822637A (zh) 2016-11-07 2018-07-01 德商拜耳廠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控制動物害蟲的經取代磺醯胺類
CN108403697A (zh) * 2018-05-02 2018-08-17 吉林大学 吡嗪酮类小分子抑制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WO2020049017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Merck Patent Gmbh 5-morpholin-4-yl-pyrazolo[4,3-b]pyridine derivatives
JP7433403B1 (ja) 2022-12-06 2024-02-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及び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9352A (ja) 2003-09-16 2005-04-07 Kissei Pharmaceut Co Ltd 新規なイミダゾ[1,5−a]ピラジン誘導体、それ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用途
CN101468988A (zh) * 2007-12-26 2009-07-01 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哌嗪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US9073927B2 (en) 2010-01-22 2015-07-07 Fundacion 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Oncologicas Carlos Iii Inhibitors of PI3 kinase
ES2585044T3 (es) * 2012-03-28 2016-10-03 Merck Patent Gmbh Derivados de pirazinona bicíclicos
EA027628B1 (ru) * 2012-05-04 2017-08-31 Мерк Патент Гмбх Производные пирролотриазинон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96884A1 (en) 2015-07-02
RU2016130148A3 (zh) 2018-07-25
HRP20171783T1 (hr) 2017-12-29
SI3087076T1 (en) 2018-01-31
PL3087076T3 (pl) 2018-01-31
JP2017500353A (ja) 2017-01-05
TWI637956B (zh) 2018-10-11
EP3087076B1 (en) 2017-09-27
CA2934663A1 (en) 2015-07-02
SG11201605189YA (en) 2016-07-28
RU2016130148A (ru) 2018-01-30
MX364859B (es) 2019-05-09
CN105829317A (zh) 2016-08-03
MX2016008042A (es) 2016-09-16
NO3087076T3 (zh) 2018-02-24
KR20160101188A (ko) 2016-08-24
US9718826B2 (en) 2017-08-01
IL246406A0 (en) 2016-08-31
RU2672885C2 (ru) 2018-11-20
ES2654403T3 (es) 2018-02-13
AU2014372896A1 (en) 2016-08-04
RS56746B1 (sr) 2018-03-30
JP6446461B2 (ja) 2018-12-26
CN105829317B (zh) 2019-03-29
PT3087076T (pt) 2018-01-03
DK3087076T3 (da) 2017-11-13
HUE037606T2 (hu) 2018-09-28
EP3087076A1 (en) 2016-11-02
US20170002010A1 (en) 2017-01-05
LT3087076T (lt) 2017-12-27
AU2014372896B2 (en)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7956B (zh) 咪唑并吡酮衍生物
KR102331389B1 (ko) 옥소퀴나졸리닐-부탄아미드 유도체
US10570149B2 (en) Tricyclic heterocylic derivatives
KR102249564B1 (ko) 피페리딘 우레아 유도체
EP3371166B1 (en) 1,4-dicarbonyl-piperidyl derivatives
EP3891136B1 (en) 4-heteroarylcarbonyl-n-(phenyl or heteroaryl)piperidine-1-carboxamides as inhibitors of tankyrases
AU2014301669A1 (en) Phthalazine derivati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