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5820A - 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5820A TW201605820A TW103135738A TW103135738A TW201605820A TW 201605820 A TW201605820 A TW 201605820A TW 103135738 A TW103135738 A TW 103135738A TW 103135738 A TW103135738 A TW 103135738A TW 201605820 A TW201605820 A TW 20160582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ituted
- unsubstituted
- group
- different
- halogen atom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A01N29/04—Halogen directly attached to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0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1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sulfur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4—1,3-Diazines; Hydrogenated 1,3-diazi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6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647—Triazoles; Hydrogenated triazo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7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3
- A01N43/78—1,3-Thiazoles; Hydrogenated 1,3-thiazol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3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 C07D33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33/14—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bound hetero atoms other than halogen
- C07D333/18—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bound hetero atoms other than halogen by sulfur ato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3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 C07D333/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33/38—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 C07D40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01/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09/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Ato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殺真菌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甲醯胺衍生物及其硫羰基衍生物,其製備方法及用於其製備之中間化合物,其作為殺真菌劑(尤其呈殺真菌組合物形式)之用途及使用此等化合物或其組合物防治植物之植物病原性真菌之方法。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殺真菌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甲醯胺衍生物及其硫羰基衍生物,其製備方法及用於其製備之中間化合物,其作為殺真菌劑(尤其呈殺真菌組合物形式)之用途及使用此等化合物或其組合物防治植物之植物病原性真菌之方法。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EP2617715(WO-2012/036278)中,作為甘胺酸轉運體抑制劑之某些N-環烷基-(雙雜環亞甲基)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R1、R3及R4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Y表示氮原子或式CH,R2可表示各種取代基,其中有C3-C6環烷基,Ar1可表示各種基團,其中有經取代之二價單環雜芳基且Ar2可表示各種基團,其中有經取代之單環或雙環雜芳基、經取代之吡啶酮基或1,3-苯并間二氧雜環戊烯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揭示或建議此等衍生物作為抗真菌或抗微生物化合物之任何用途。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6/120224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吡啶基亞甲基-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部分飽和或不飽和5員雜環基,Z1及Z2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Z3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Y表示鹵烷基且X可表示各種取代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揭示或建議在此文件中選擇X可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8/015189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雜環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部分飽和或不飽和5員雜環基,T可表示O或S,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Z2及Z3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且B表示(未)經取代之碳連接之不飽和5員雜環基,其可經各種取代基取代,在該等各種取代基中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或吡啶氧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B可由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取代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8/037789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雜環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部分飽和或不飽和5員雜環基,T可表示O或
S,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Z2及Z3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且W1至W5獨立地表示N或CRb,W1至W5中之至少一個表示N,且Rb可表示各種取代基,其中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或吡啶氧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Rb可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9/016221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苯并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部分飽和或不飽和5員雜環基,T可表示O或S,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Z2及Z3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W1至W5獨立地表示N或CRb1,Y1至Y3尤其獨立地表示CRb3且Rb1或Rb3可表示各種取代基,其中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或吡啶氧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Rb1或Rb3可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9/016222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苯并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部分飽和或不飽和5員雜環基,T可表示O或S,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Z2及Z3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W1至W4獨立地表示N或CRb1,W1至W4中之至少一個
表示N,Y1至Y3尤其獨立地表示CRb3且Rb1或Rb3可表示各種取代基,其中有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或吡啶氧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Rb1或Rb3可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12/059497中,某些殺真菌N-環烷基-N-雜環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X1及X2表示氟或氯原子,T表示O或S,Z1可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Z2及Z3尤其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烷基且B表示(未)經取代之飽和、部分飽和或不飽和單環或稠合雙環4、5、6、7、8、9、10員環,其包含1至4個雜原子。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B可由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取代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在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09/024342中,某些殺真菌N-雜環亞甲基-甲醯胺一般涵蓋於許多下式化合物之廣泛揭示中:
其中R1表示C1-C4烷基,R2表示C1-C4鹵烷基,B可尤其表示(未)經取代之5至10員單環或稠合雙環雜芳環系統,且R15表示氫或C3-C7環烷基。然而,在此文件中未明確揭示或建議選擇B可由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基取代之任何此類衍生物。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式(I)之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
其中˙A表示碳連接之不飽和或部分飽和5員雜環基,其可經多達四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R取代;˙T表示O或S;˙n表示0、1、2、3或4;˙L表示一直接鍵、CZ4Z5、O、S、SO、SO2或NZ6;˙B1表示包含1至4個在由N、O、S組成之清單中選擇之雜原子的碳連接之不飽和單環或稠合雙環5、6、8、9、10員雜環基環;˙B2表示包含1至4個在由N、O、S組成之清單中選擇之雜原子的碳連接之飽和、部分飽和或不飽和單環或稠合雙環3、4、5、6、7、8、9、10員雜環基環,其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Y取代;其限制條件為當L表示直接鍵或氧原子時B2不表示吡啶基環;˙Z1表示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或經多達10個原子或基團取代之C3-C7環烷基,該等原子或基團可相同或不同且可在由以下組成之清單中選擇:鹵素原子、氰基、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C1-C8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C1-C8烷氧基羰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胺基羰基及二-C1-C8烷基胺基羰基;˙Z2及Z3可相同或不同,其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炔基;氰基;異腈基;硝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亞磺醯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甲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N-C1-C8烷基-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或˙Z2及Z3連同其所連接之碳原子可形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或˙Z3及與雜環之連接點鄰接之取代基X連同其連接之連續碳原子可形成包含多達3個雜原子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5、6或7員部分飽和碳環或雜環且Z2如本文所描述;˙Z4及Z5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或˙Z4及Z5連同其所連接之碳原子可形成C(=O)羰基;˙Z6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2-C8鹵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8炔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3-C8鹵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3-C7鹵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
烷基-C1-C8烷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磺醯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磺醯基;X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硝基;氰基;異腈基;羥基;胺基;硫基;五氟-λ6-硫基;甲醯基;甲醯氧基;甲醯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羥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炔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羧基;胺甲醯基;N-羥基胺甲醯基;胺基甲酸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炔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亞磺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磺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8炔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3-C7鹵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4-C7環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
C4-C7鹵環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C2-C8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C2-C8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三(C1-C8)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三(C1-C8)烷基矽烷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基胺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基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N-(C1-C8烷基)羥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N-(C1-C8烷基)-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1-C8烷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2-C8烯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2-C8炔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氧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硫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胺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1-C8烷氧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1-C8烷基硫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C1-C8烷基胺基;˙Y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氰基;羥基;胺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亞磺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磺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可經多達6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基團Q取代之芳基;˙Q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氰基、硝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三(C1-C8)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三(C1-C8)烷基矽烷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R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硝基;氰基;羥基;胺基;硫基;五氟-λ6-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氧基亞胺基)-C1-C8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炔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亞磺醯基;具有1至9
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亞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磺醯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磺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8烯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8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3-C7鹵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三(C1-C8)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9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胺甲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8烷基胺甲醯基;苯氧基;苯基硫基;苯基胺基;苄氧基;苄基硫基;或苄基胺基;以及其鹽、N-氧化物、金屬錯合物、類金屬錯合物及光活性異構體或幾何異構體,其限制條件為排除以下化合物:-N-環丁基-1-甲基-N-({2-[6-(三氟甲基)吡啶-3-基]-1,3-噻唑-4-基}甲基)-1H-咪唑-4-甲醯胺,及-N-環丁基-1-甲基-N-({4-[6-(三氟甲基)吡啶-3-基]-1,3-噻唑-2-基}甲基)-1H-咪唑-4-甲醯胺。
在化學資料庫及/或供應商資料庫中亦提及以下式(I)化合物,但無使得其能夠製備及分離之任何參考或資訊:-N-環丙基-N-{[5-(2-噻吩基)-1,2-噁唑-3-基]甲基}-2-糠醯胺-N-環丙基-N-{[5-(2-噻吩基)-1,2-噁唑-3-基]甲基}噻吩-2-甲醯胺-N-環丙基-N-{[5-(2-呋喃基)-1,2-噁唑-3-基]甲基}-2-糠醯胺-3-溴-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2-糠醯胺-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2-糠醯胺,及
-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噻吩-2-甲醯胺。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根據本發明經取代之基團或取代基可經以下基團或原子中之一或多個取代:鹵素原子;硝基;羥基;氰基;異腈基;胺基;硫基;五氟-λ6-硫基;甲醯基;甲醯氧基;甲醯胺基;胺甲醯基;N-羥基胺甲醯基;胺基甲酸酯基;(羥亞胺基)-C1-C6烷基;C1-C8烷基;三(C1-C8烷基)矽烷基;C3-C8環烷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3-C8鹵環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2-C8烯氧基;C2-C8炔氧基;C1-C8烷基胺基;二-C1-C8烷基胺基;C1-C8烷氧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C1-C8烷基硫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C2-C8烯氧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2-C8鹵烯氧基;C3-C8炔氧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3-C8鹵炔氧基;C1-C8烷基羰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C1-C8烷基胺甲醯基;二-C1-C8烷基胺甲醯基;N-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N-C1-C8烷基-C1-C8烷氧基胺甲醯基;C1-C8烷氧基羰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羰氧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氧基;C1-C8烷基羰基胺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羰基胺基;C1-C8烷基胺基羰氧基;二-C1-C8烷基胺基羰氧基;C1-C8烷氧基羰氧基;C1-C8烷基硫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硫基;C1-C8烷基亞磺醯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亞磺醯基;C1-C8烷基磺醯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磺醯基;C1-C8烷基胺基胺磺醯基;二-C1-C8烷基胺基胺磺醯基;(C1-C6烷氧基亞胺基)-C1-C6烷基;(C1-C6烯氧基亞胺基)-C1-C6烷基;(C1-C6-炔氧基亞胺基)-C1-C6烷基;2-側氧基吡咯啶-1-基;(苄氧基亞胺基)-C1-C6烷基;C1-C8烷氧基烷基;具有1至5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烷
基;苄氧基;苄基硫基;苄基胺基;芳氧基;芳基硫基或芳基胺基。
根據本發明,以下通用術語一般按照以下含義使用:˙鹵素意謂氟、氯、溴或碘,羧基意謂-C(=O)OH;羰基意謂-C(=O)-;胺甲醯基意謂-C(=O)NH2;N-羥基胺甲醯基意謂-C(=O)NHOH;SO表示亞碸基;SO2表示碸基;雜原子意謂硫、氮或氧;亞甲基意謂雙基-CH2-;˙烷基、烯基及炔基以及含有此等術語之部分可為直鏈或分支鏈;˙鹵化基團,尤其鹵烷基、鹵烷氧基及環烷基,可包含多達9個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術語「芳基」意謂苯基或萘基;˙在經兩個可相同或不同之取代基取代之胺基或任何其他含胺基之基團的胺基部分的情況下,兩個取代基連同其所連接之氮原子可形成雜環基,較佳5至7員雜環基,其可經取代或可包括其他雜原子,例如N-嗎啉基或哌啶基。
視化合物中之不對稱中心數而定,本發明化合物中之任一者可以一或多種光學或對掌性異構體形式存在。因此,本發明同樣關於所有光學異構體及其外消旋或非外消旋混合物(術語「非外消旋」表示呈不同比例之對映異構體之混合物)及呈所有比例之所有可能立體異構體之混合物。非對映異構體及/或光學異構體可根據一般技術者本身已知之方法分離。
視化合物中之雙鍵數而定,本發明化合物中之任一者亦可以一或多種幾何異構體形式存在。因此,本發明同樣關於所有幾何異構體及呈所有比例之所有可能混合物。幾何異構體可根據一般技術者本身已知之一般方法分離。
視鏈或環之取代基之相對位置(同式/逆式或順式/反式)而定,本發明化合物中之任一者亦可以一或多種幾何異構體形式存在。因此,本發明同樣關於所有同式/逆式(或順式/反式)異構體及呈所有比例之所有可能同式/逆式(或順式/反式)混合物。同式/逆式(或順式/反式)異構體可根據一般技術者本身已知之一般方法分離。
在本發明化合物可以互變異構形式存在之情況下,該化合物在上文及下文中亦應理解為在適用情況下包括對應互變異構形式,甚至在各種情況下未特定提及此等互變異構形式時。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A係在由以下組成之清單中選擇:-式(A1)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1至R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式(A2)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4至R6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式(A3)之雜環
其中:R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R8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4)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9至R1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經取代
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硫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式(A5)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12及R1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胺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R14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胺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式(A6)之雜環
其中:R15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
可相同或不同之R16及R18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17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7)之雜環
其中:R19表示氫原子或C1-C5烷基可相同或不同之R20至R22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8)之雜環
其中:R2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24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9)之雜環
其中:R25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26表示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10)之雜環
其中:R2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28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胺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5烷基)胺基;-式(A11)之雜環
其中:R29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
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
R30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胺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5烷基)胺基;-式(A12)之雜環
其中:R31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R32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3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硝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13)之雜環
其中:R34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5環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5炔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R35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硫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胺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二(C1-C5烷基)胺基;R36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14)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37及R38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硫基;R39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15)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40及R4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16)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42及R4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或胺基;-式(A17)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44及R45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18)之雜環
其中:R47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
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46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硫基;-式(A19)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49及R48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20)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50及R5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21)之雜環
(A21)
其中:R52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22)之雜環
其中:R5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式(A23)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54及R56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55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24)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57及R59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58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25)之雜環
其中:可相同或不同之R60及R61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62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式(A26)之雜環
其中:R65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5環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2-C5炔氧基或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
R63表示氫原子;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氰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硫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氧基;胺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胺基或二(C1-C5烷基)胺基;R64表示氫原子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
根據本發明之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A係在由如本文所定義之A2、A5、A6、A10及A13組成之清單中選擇。
根據本發明之甚至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A表示A13,其中R34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R35表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且R36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
根據本發明之甚至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A表示A13,其中R34表示C1-C5烷基、包含多達3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R35表示氫原子、氯原子或氟原子;且R36表示甲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T表示O。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丙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1表示未經取代之環丙基或2-C1-C5烷基環丙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甚至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1表示未經取代之環丙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甚至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1表示2-甲基環丙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2及Z3獨立地
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根據本發明之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Z2表示氫原子且Z3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n表示0、1或2。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L表示直接鍵。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L表示氧原子。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L表示亞甲基或羰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咯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唑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1,2,3-三唑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呋喃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呋喃基環。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環。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2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呋喃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呋喃基環。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2表示經取
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更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B2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X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三(C1-C8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較佳化合物為式(I)化合物,其中Y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
關於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取代基之上述偏好可以各種方式組合。因此較佳特徵之此等組合提供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子類。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化合物之該等子類之實例為:-A之較佳特徵與T、Z1至Z3、n、X、L、B1、B2及Y之較佳特徵;-T之較佳特徵與A、Z1至Z3、n、X、L、B1、B2及Y之較佳特徵;-Z1之較佳特徵與A、T、Z2、Z3、n、X、L、B1、B2及Y之較佳特徵;-Z2之較佳特性與A、T、Z1、Z3、n、X、L、B1、B2及Y之較佳特性;-Z3之較佳特徵與A、T、Z1、Z2、n、X、L、B1、B2及Y之較佳特徵;-n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X、L、B1、B2及Y之較佳特徵;-X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n、L、B1、B2及Y之較佳特徵;-L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n、X、B1、B2及Y之較佳特徵;-B1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n、X、L、B2及Y之較佳特徵;
-B2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n、X、L、B1及Y之較佳特徵;-Y之較佳特徵與A、T、Z1至Z3、n、X、L、B1及B2之較佳特徵。
在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取代基之較佳特徵的此等組合中,該等較佳特徵亦可選自A、T、Z1至Z3、n、X、L、B1、B2及Y中之每一者之更佳特徵,以形成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最佳子類。
本發明亦關於一種製備式(I)化合物之方法。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製備如本文所定義且其中T表示O之式(I)化合物之方法P1,且該方法包含使式(II)之胺或其鹽中之一種:
其中Z1、Z2、Z3、n、X、L、B1及B2如本文所定義;與式(III)之羧酸衍生物反應:
其中A如本文所定義且U1表示在由以下組成之清單中選擇的離去基:鹵素原子、羥基、-ORa、-OC(=O)Ra(Ra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6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6鹵烷基、苄基、4-甲氧基苄基或五氟苯基)或式O-C(=O)A之基團;需要時在催化劑存在下且倘若U1表示羥基則在縮合劑存在下,且倘若U1表示鹵素原子則在酸黏合劑存在下。
式(II)之N-經取代胺衍生物為已知的或可藉由已知方法製備,諸如醛或酮之還原胺化(Bioorganics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6),16,2014)或亞胺之還原(Tetrahedron(2005),61,11689)或鹵
素、甲磺酸酯或甲苯磺酸酯之親核取代(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2),45,3887)。
式(III)之羧酸衍生物為已知的或可藉由已知方法製備。
倘若U1表示羥基,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係在縮合劑存在下進行。適合之縮合劑可在由以下組成之非限制性清單中選擇:酸鹵化物形成劑,諸如光氣、三溴化磷、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或亞硫醯氯;酸酐形成劑,諸如氯甲酸乙酯、氯甲酸甲酯、氯甲酸異丙酯、氯甲酸異丁酯或甲烷磺醯氯;碳化二亞胺,諸如N,N'-二環己基碳化二亞胺(DCC)或其他慣用縮合劑,諸如五氧化磷、聚磷酸、N,N'-羰基-二咪唑、2-乙氧基-N-乙氧基羰基-1,2-二氫喹啉(EEDQ)、三苯膦/四氯甲烷、水合氯化4-(4,6-二甲氧基[1.3.5]-三嗪-2-基)-4-甲基嗎福啉鎓、六氟磷酸三吡咯啶基溴化鏻或丙烷膦酸酐(T3P)。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可在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適合之催化劑可在由N,N-二甲基吡啶-4-胺、1-羥基-苯并三唑或N,N-二甲基甲醯胺組成之清單中選擇。
倘若U1表示鹵素原子,則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係在酸黏合劑存在下進行。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之適合酸黏合劑在各種情況下為慣用於該等反應之所有無機及有機鹼。較佳使用鹼土金屬、鹼金屬氫化物、鹼金屬氫氧化物或鹼金屬醇鹽,諸如氫氧化鈉、氫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第三丁醇鉀,或其他氫氧化銨;鹼金屬碳酸鹽,諸如碳酸銫、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鹼金屬或鹼土金屬乙酸鹽,諸如乙酸鈉、乙酸鉀、乙酸鈣;以及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二異丙基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N-甲基哌啶、N,N-二甲基吡啶-4-胺、二氮雜雙環辛烷(DABCO)、二氮雜雙環壬烯(DBN)或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
亦有可能在不存在額外縮合劑之情況下操作或使用過量胺組分
以使其同時充當酸黏合劑。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之適合溶劑可為慣用惰性有機溶劑。較佳使用視情況鹵化之脂族、脂環族或芳族烴,諸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諸如乙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甲基第三戊基醚、二噁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腈,諸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異丁腈或苯甲腈;醯胺,諸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甲醯苯胺、N-甲基吡咯啶酮或六甲基磷醯三胺;醇,諸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酯,諸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亞碸,諸如二甲亞碸;或碸,諸如環丁碸。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時,式(II)之胺衍生物可以其鹽形式使用,諸如鹽酸鹽或任何其他適宜鹽。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時,每莫耳式(III)之試劑可使用1莫耳或過量式(II)之胺衍生物及1至3莫耳酸黏合劑。
亦有可能以其他比率使用反應組分。藉由已知方法進行處理。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製備其中L表示直接鍵或亞甲基之式(I)化合物的第二方法P2,其如以下反應流程所說明:
方法P2
其中A、T、Z1、Z2、Z3、n、X、B1及B2如本文所定義,L表示直接鍵或亞甲基,U2表示諸如氯、溴或碘之鹵素原子或三氟甲磺酸酯基,且W1表示硼衍生物,諸如酸、酸酯或三氟硼酸鉀衍生物。
方法P2可在過渡金屬催化劑(諸如鈀)存在下且適當時在膦配位體或N-雜環碳烯配位體存在下且在鹼存在下且適當時在溶劑存在下進行。
式(IV)化合物可藉由已知方法(WO-2006/120224、WO-2008/015189、WO-2008/037789、WO-2009/016221、WO-2009/016222及WO-2012/059497)製備且式(V)化合物之製備為熟知的。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2可在催化劑(諸如金屬鹽或錯合物)存在下進行。出於此目的,適合之金屬衍生物為過渡金屬催化劑,諸如鈀。出於此目的,適合之金屬鹽或錯合物為例如氯化鈀、乙酸鈀、肆(三苯基膦)鈀、雙(二亞苄基丙酮)鈀、雙(三苯基膦)二氯化鈀或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氯化鈀(II)。
亦有可能藉由將以下各者個別添加至鈀鹽及配位體或鹽之反應物中來在反應混合物中產生鈀錯合物:諸如三乙基膦、三-第三丁基膦、四氟硼酸三-第三丁基鏻、三環己基膦、2-(二環己基膦)聯苯、2-(二-第三丁基膦)聯苯、2-(二環己基膦)-2'-(N,N-二甲基胺基)聯苯、三苯基-膦、參(鄰甲苯基)膦、3-(二苯基膦基)苯磺酸鈉、參-2-(甲氧基-苯基)膦、2,2'-雙(二苯基膦)-1,1'-聯萘、1,4-雙(二苯基膦)丁烷、1,2-雙(二苯基膦)乙烷、1,4-雙(二環己基膦)丁烷、1,2-雙(二環己基膦)-乙烷、2-(二環己基膦)-2'-(N,N-二甲基胺基)-聯苯、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R)-(-)-1-[(S)-2-二苯基膦基)二茂鐵基]乙基二環己基膦、亞磷酸參(2,4-第三丁基-苯基)酯或氯化1,3-雙(2,4,6-三甲基苯基)咪唑鎓。
選擇來自諸如Strem Chemicals之「用於有機合成之金屬催化劑(Metal Catalysts for Organic Synthesis)」或Strem Chemicals之「磷配位體及化合物(Phosphorous Ligands and Compounds)」之商業目錄的適當催化劑及/或配位體亦為有利的。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2之適合之鹼可為慣用於該等反應之無機及有機鹼。較佳使用鹼土金屬或鹼金屬氫氧化物,諸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或其他氫氧化銨衍生物;鹼土金屬、鹼金屬或銨之氟化物,諸如氟化鉀、氟化銫或氟化四丁基銨;鹼土金屬或鹼金屬碳酸鹽,諸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或碳酸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乙酸鹽,諸如乙酸鈉、乙酸鉀或乙酸鈣;鹼金屬醇鹽,諸如第三丁醇鉀或第三丁醇鈉;鹼金屬磷酸鹽,諸如磷酸三鉀;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環己基甲胺、N-甲基哌啶、N,N-二甲基胺基吡啶、二氮雜雙環辛烷(DABCO)、二氮雜雙環壬烯(DBN)或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以及芳族鹼,諸如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或三甲基吡啶。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2之適合溶劑可為慣用惰性有機溶劑。較佳使用視情況鹵素原子化之脂族、脂環族或芳族烴,諸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諸如乙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甲基第三戊基醚、二噁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腈,諸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異丁腈或苯甲腈;醯胺,諸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甲醯苯胺、N-甲基吡咯啶酮或六甲基磷醯三胺;酯,諸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亞碸,諸如二甲亞碸;或碸,諸如環丁碸。
用共溶劑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2亦可為有利的,該共溶劑諸如水或醇,諸如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或第三丁醇。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2時,每莫耳式(IV)化合物可使用1莫耳或過量式(V)化合物及1至5莫耳鹼及0.01至20莫耳%鈀錯合物。
亦有可能以其他比率使用反應組分。藉由已知方法進行處理。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製備其中L表示雜原子之式(I)化合物的第三方法P3,其如以下反應流程所說明:
方法P3
其中A、T、Z1、Z2、Z3、n、X、B1及B2如本文所定義,U3表示鹵素原子且L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經單取代或未經取代之氮原子。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3係在鹼存在下進行。
式(VI)化合物可藉由已知方法(WO-2006/120224、WO-2008/015189、WO-2008/037789、WO-2009/016221、WO-2009/016222及WO-2012/059497)製備且式(VII)化合物之製備為熟知的。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3之適合之鹼可為慣用於該等反應之無機及有機鹼。較佳使用鹼土金屬或鹼金屬氫氧化物,諸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或其他氫氧化銨衍生物;鹼土金屬、鹼金屬或銨之氟化物,諸如氟化鉀、氟化銫或氟化四丁基銨;鹼土金屬或鹼金屬碳酸鹽,諸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或碳酸銫;鹼金屬或鹼土金屬乙酸鹽,諸如乙酸鈉、乙酸鉀或乙酸鈣;鹼金屬醇鹽,諸如第三丁醇鉀或第三丁醇鈉;鹼金屬磷酸鹽,諸如磷酸三鉀;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環己基甲胺、N-甲基哌啶、N,N-二甲基胺基吡啶、二氮雜雙環辛烷(DABCO)、二氮雜雙環壬烯(DBN)或二氮雜雙環十一烯(DBU);以及芳族鹼,諸如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或三甲基吡啶。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3之其他適合之鹼可為醯胺或有機金屬衍生物。較佳為鹼金屬胺化物,諸如胺化鈉或胺化鉀;有機胺化
物,諸如二異丙胺鋰(LDA)、六甲基二矽氮烷鋰(LiHMDS)、六甲基二矽氮烷鉀(KHMDS)或六甲基二矽氮烷鈉(NaHMDS);有機鋰衍生物,諸如甲基鋰、苯基鋰、丁基鋰、第二丁基鋰、異丁基鋰或第三丁基鋰。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3之適合溶劑可為慣用惰性有機溶劑。較佳使用視情況鹵素原子化之脂族、脂環族或芳族烴,諸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諸如乙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甲基第三戊基醚、二噁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腈,諸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異丁腈或苯甲腈;醯胺,諸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甲醯苯胺、N-甲基吡咯啶酮或六甲基磷醯三胺;酯,諸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亞碸,諸如二甲亞碸;或碸,諸如環丁碸。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3時,每莫耳式(VI)化合物可使用1莫耳或過量式(VII)化合物及1至5莫耳鹼。
亦有可能以其他比率使用反應組分。藉由已知方法進行處理。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製備T表示S之式(I)化合物之第四方法P4,該方法自T表示O之式(I)化合物起始且根據以下反應流程說明:
方法P4
其中A、Z1、Z2、Z3、n、X、L、B1及B2如本文所定義。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4係在硫化劑存在下進行。
T表示O之式(I)之起始醯胺衍生物可根據方法P1、P2及P3製備。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4之適合硫化劑可為硫(S)、氫硫酸(H2S)、硫化鈉(Na2S)、硫氫化鈉(NaHS)、三硫化硼(B2S3)、硫化雙(二乙基鋁)((AlEt2)2S)、硫化銨((NH4)2S)、五硫化二磷(P2S5)、勞森試劑(Lawesson's reagent,2,4-雙(4-甲氧基苯基)-1,2,3,4-二硫雜二磷雜環丁烷2,4-二硫化物)或聚合物載體硫化試劑,諸如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1(2001),358中所描述,視情況在催化量或化學計量量或過量之鹼(諸如無機及有機鹼)存在下。較佳使用鹼金屬碳酸鹽,諸如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雜環芳族鹼,諸如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三甲基吡啶;以及三級胺,諸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吡啶-4-胺或N-甲基-哌啶。
用於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4之適合溶劑可為慣用惰性有機溶劑。較佳使用視情況鹵化之脂族、脂環族或芳族烴,諸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諸如乙醚、二異丙基醚、甲基第三丁基醚、甲基第三戊基醚、二噁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或1,2-二乙氧基乙烷;腈,諸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異丁腈或苯甲腈;含硫溶劑,諸如環丁碸或二硫化碳。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4時,每莫耳醯胺反應物(I)可使用1莫耳或過量硫化劑之硫等效物及1至3莫耳鹼。
亦有可能以其他比率使用反應組分。藉由已知方法進行處理。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P2、P3及P4一般在大氣壓下進行。亦有可能在加壓或減壓下操作。
當進行根據本發明之方法P1、P2、P3及P4時,反應溫度可在相對寬之範圍內變化。一般而言,此等方法在-75℃至200℃,較佳10℃至150℃之溫度下進行。控制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溫度的方式為使用微波技術。
一般而言,使反應混合物在減壓下濃縮。剩餘之殘餘物可藉由諸如層析或結晶之已知方法自仍可存在之任何雜質中釋放。
藉由慣用方法進行處理。一般而言,用水處理反應混合物,且分離出有機相且在乾燥後於減壓下濃縮。適當時,剩餘殘餘物可藉由諸如層析、結晶或蒸餾之慣用方法自仍可存在之任何雜質中釋放。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可根據上述一般製備方法製備。然而應理解,基於一般知識及可得到之公開案,習此相關技藝之人士將能夠根據需要合成之化合物中之每一者之特殊性來調整此方法。
因此本發明提供式(IIa)化合物以及其可接受之鹽:
其中n表示0、1、2或3,L為直接鍵或CZ4Z5,且Z2、Z3、Z4、Z5、B2及X如本文所定義。
本發明亦提供式(IIb)、(IIc)及(IId)之化合物以及其可接受之鹽:
其中n表示0、1、2或3,L為直接鍵或CZ4Z5,且Z2、Z3、Z4、Z5、B2及X如本文所定義。
n表示0、1或2,L為直接鍵,且Z2、Z3、B2及X如本文所定義之以下式(IIc)化合物亦在化學資料庫及/或供應商資料庫中提及,但無使得其能夠製備及分離之任何參考或資訊:-N-{[4-(四氫呋喃-3-基)-3-噻吩基]甲基}環丙胺。
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式(IIb)化合物為:-N-[(5-甲基-2,3'-聯噻吩-2'-基)甲基]環丙胺,以及其可接受之鹽。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亦關於一種包含有效及非植物毒性量之式(I)活性化合物之殺真菌劑組合物。
表述「有效及非植物毒性量」意謂足以防治或破壞在作物上存在或容易出現之真菌且不引起該等作物之任何明顯植物毒性症狀之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的量。視待防治之真菌、作物類型、氣候條件及根據本發明之殺真菌劑組合物中所包括之化合物而定,此量可在寬範圍內變化。此量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力範圍內之系統田間試驗來確定。
因此,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殺真菌劑組合物,其包含作為活性成分之有效量之如本文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及農業上可接受之載體、載劑或填充劑。
根據本發明,術語「載體」表示與式(I)之活性化合物組合或締合以使其更易於施用、尤其施用於植物部分之天然或合成、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因此,此載體一般為惰性的且應為農業上可接受的。該載體可為固體或液體。適合載體之實例包括黏土、天然或合成矽酸鹽、二氧化矽、樹脂、蠟、固體肥料、水、醇(尤其丁醇)、有機溶劑、礦物油及植物油及其衍生物。亦可使用該等載體之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包含額外組分。特定言之,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可為離子型或非離子型乳化劑、分散劑或濕潤劑,或該等界面活性劑之混合物。可提及例如聚丙烯酸鹽、木質磺酸鹽、酚磺酸或萘磺酸鹽、環氧乙烷與脂肪醇或與脂肪酸或與脂肪胺之聚縮合物、經取代之酚(尤其烷基酚或芳基酚)、磺化丁二酸酯之鹽、牛磺酸衍生物(尤其牛磺酸烷酯)、聚氧乙基化醇或酚之磷酸酯、多元醇之脂肪酸酯及含有硫酸鹽、磺酸鹽及磷酸鹽功能之上述化合物之衍生物。當活性化合物及/或惰性載體不溶於水時且當施用之載劑(vector agent)為水時,一般必需存在至少一種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含量較佳可構成組合物之5wt%至40wt%。
視情況亦可包括額外組分,例如保護性膠體、黏著劑、增稠劑、搖溶劑、滲透劑、穩定劑、螯合劑。更一般而言,活性化合物可與任何固體或液體添加劑組合,其遵照常用調配技術。
一般而言,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可含有0.05wt%至99wt%,較佳10wt%至70wt%之活性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可以下列各種形式及調配物使用:諸如氣霧劑分配劑、膠囊懸浮液、冷霧濃縮物、可撒佈散劑、可乳化濃縮物、水包油乳液、油包水乳液、囊封顆粒、精細顆粒、用於種子處理之可流動濃縮物、氣體(在壓力下)、產氣產品、顆粒、熱霧濃縮物、大顆粒、微顆粒、油分散性粉末、可與油混溶之可流動濃縮物、可與油混溶之液體、糊劑、植物桿型劑、用於乾式種子處理之粉末、塗有殺蟲劑之種子、可溶性濃縮物、可溶性粉末、用於種子處理之溶液、懸浮液濃縮物(可流動濃縮物)、超低容量(ULV)液體、超低容量(ULV)懸浮液、水分散性顆粒或錠劑、用於漿料處理之水分散性粉末、水溶性顆粒或錠劑、用於種子處理之水溶性粉末及可濕性粉末。此等組合物不僅包括準備藉助於適合裝置(諸如噴灑或撒粉裝置)施用於待處理
之植物或種子的組合物,而且包括在施用於作物之前必須經稀釋之濃縮商業組合物。
調配物可以本身已知之方式製備,例如藉由將活性成分與以下混合:至少一種慣用增量劑、溶劑或稀釋劑、佐劑、乳化劑、分散劑及/或黏合劑或固定劑、濕潤劑、拒水劑、適當時乾燥劑及UV穩定劑及適當時染料及顏料、消泡劑、防腐劑、無機及有機增稠劑、黏著劑、赤黴素以及其他加工助劑以及水。視待製備之調配物類型而定,需要其他加工步驟,例如濕式研磨、乾式研磨及造粒。
本發明活性成分可以原樣存在或以其(商業)調配物形式及以由呈與其他(已知)活性成分之混合物形式之此等調配物製備的使用形式存在,該等活性成分為諸如殺昆蟲劑、引誘劑、滅菌劑、殺細菌劑、殺蟎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肥料、安全劑及/或化學訊息傳遞素。
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及殺真菌劑組合物可用於治療性或預防性防治植物或作物之植物病原性真菌。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治療性或預防性防治植物或作物之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或殺真菌劑組合物施用於種子、植物或施用於植物之果實或施用於植物生長或需要生長植物之土壤。
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亦可適用於處理繁殖材料,諸如塊莖或根莖,以及種子、幼苗或移植之幼苗及植物或移植之植物。此處理方法亦可適用於處理根。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亦可適用於處理植物之地上部分,諸如相關植物之幹、莖或梗、葉子、花朵及果實。
根據本發明,可處理所有植物及植物部分。植物意謂所有植物及植物群體,諸如需要及不合需要之野生植物、栽培品種及植物品種(不論是否可受植物品種或植物育種家之權利保護)。栽培品種及植物
品種可為藉由習知繁殖及育種方法獲得之植物,該等方法可藉由一或多種生物技術方法輔助或補充,諸如藉由使用複單倍體、原生質體融合、無規及定向突變誘發、分子或遺傳標記或藉由生物工程改造及遺傳工程改造方法。植物部分意謂植物之所有地上及地下部分及器官,諸如芽、葉子、花及根,藉此列舉例如葉子、針葉、莖、分枝、花、子實體、果實及種子以及根、球莖及根莖。作物及無性及有性繁殖材料(例如插條、球莖、根莖、長匐莖及種子)亦屬於植物部分。
在可受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保護之植物中,可提及主要田間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甘藍型油籽(諸如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例如芥花)、蕪菁(Brassica rapa)、芥菜(B.juncea)(例如芥子)及埃塞俄比亞芥菜(Brassica carinata))、水稻、小麥、甜菜、甘蔗、燕麥、黑麥、大麥、粟、黑小麥、亞麻、蔓藤以及各種植物學分類群之各種水果及蔬菜,諸如薔薇科種(Rosaceae sp.)(例如仁果類水果,諸如蘋果及梨;以及核果類水果,諸如杏、櫻桃、杏仁及桃;漿果類水果,諸如草莓)、虎耳草亞科種(Ribesioidae sp.)、胡桃科種(Juglandaceae sp.)、樺科種(Betulaceae sp.)、漆樹科種(Anacardiaceae sp.)、山毛櫸科種(Fagaceae sp.)、桑科種(Moraceae sp.)、木樨科種(Oleaceae sp.)、獼猴桃科種(Actinidaceae sp.)、樟科種(Lauraceae sp.)、芭蕉科種(Musaceae sp.)(例如香蕉樹及種植林)、茜草科種(Rubiaceae sp.)(例如咖啡)、茶科種(Theaceae sp.)、梧桐科種(Sterculiceae sp.)、芸香科種(Rutaceae sp.)(例如檸檬、柑橘及葡萄柚);茄科種(Solanaceae sp.)(例如蕃茄、馬鈴薯、胡椒、茄子)、百合科種(Liliaceae sp.)、菊科種(Compositiae sp.)(例如萵苣、朝鮮薊及菊苣,包括根菊苣、苦苣或常見菊苣)、傘形科種(Umbelliferae sp.)(例如胡蘿蔔、香芹、旱芹及根芹菜)、葫蘆科種(Cucurbitaceae sp.)(例如黃瓜(包括醃漬黃瓜)、南瓜、西瓜、葫蘆及甜瓜)、蔥科種(Alliaceae
sp.)(例如洋蔥及韭菜)、十字花科種(Cruciferae sp.)(例如白球甘藍、紅球甘藍、椰菜、花椰菜、抱子甘藍、白菜、球莖甘藍、蘿蔔、辣根、水芹、大白菜)、豆科種(Leguminosae sp.)(例如花生、豌豆及豆子,豆子諸如攀爬豆及蠶豆)、藜科種(Chenopodiaceae sp.)(例如飼料甜菜、葉甜菜、菠菜、甜菜根)、錦葵科(Malvaceae)(例如秋葵)、天門冬科(Asparagaceae)(例如蘆筍);園藝及森林作物;觀賞植物;以及此等作物之經遺傳修飾之同系物。
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可用於處理經遺傳修飾之生物(GMO),例如植物或種子。經遺傳修飾之植物(或轉殖基因植物)為異源基因已穩定整合至基因組中之植物。表述「異源基因」基本上意謂在植物外部提供或組裝且當引入細胞核、葉綠體或粒線體基因組中時藉由表現相關蛋白質或多肽或藉由(使用例如反義技術、共抑制技術或RNA干擾-RNAi技術)下調或靜默植物中所存在之其他基因而賦予經轉化植物新穎或改良之農藝學特性或其他特性的基因。位於基因組中之異源基因亦稱為轉殖基因。由其在植物基因組中之特定位置定義之轉殖基因稱為轉化或轉殖基因事件。
視植物物種或植物栽培品種、其位置及生長條件(土壤、氣候、生長期、食料)而定,根據本發明之處理亦可產生超加性(「協同」)效應。因此,舉例而言,有可能實現施用量降低及/或活性範圍變寬及/或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活性化合物及組合物之活性增加、植物生長較好、對高溫或低溫之耐受性增加、對乾旱或水或土壤鹽含量之耐受性增加、開花行為增加、較容易收穫、成熟加速、收穫產量較高、果實較大、植物高度較高、葉片顏色較綠、開花較早、收穫產物之品質較高及/或營養價值較高、果實內之糖濃度較高、收穫產物之儲存穩定性及/或可加工性較好,該等效果超過實際預期效果。
在特定施用量下,根據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組合亦可在植物中
具有增強效果。因此,其亦適用於動員植物之防禦系統抵抗不必要之微生物之侵襲。適當時,此可為根據本發明之組合例如抵抗真菌之活性增強的原因之一。在本發明之背景下,植物增強(抗性誘導)物質將理解為意謂能夠以如下方式刺激植物之防禦系統的彼等物質或物質之組合:當隨後接種不必要之微生物時,經處理之植物顯示對此等微生物之很大程度之抗性。在本發明情況下,不必要之微生物將理解為意謂植物病原性真菌、細菌及病毒。因此,根據本發明之物質可用於保護植物在處理後某一時間段內免受上述病原體侵襲。實現保護之時間段一般在用活性化合物處理植物之後自1天延伸至10天,較佳自1天延伸至7天。
較佳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包括具有賦予此等植物尤其有利、適用之特點之遺傳物質的所有植物(不論藉由育種及/或生物技術方式獲得)。
亦較佳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對一或多種生物壓力具有抗性,亦即該等植物顯示對動物及微生物害蟲(諸如對線蟲、昆蟲、蟎蟲、植物病原性真菌、細菌、病毒及/或類病毒)之較好防禦。
抗線蟲植物之實例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765,491號、第11/765,494號、第10/926,819號、第10/782,020號、第12/032,479號、第10/783,417號、第10/782,096號、第11/657,964號、第12/192,904號、第11/396,808號、第12/166,253號、第12/166,239號、第12/166,124號、第12/166,209號、第11/762,886號、第12/364,335號、第11/763,947號、第12/252,453號、第12/209,354號、第12/491,396號或第12/497,221號中。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為對一或多種非生物壓力具有抗性之彼等植物。非生物壓力條件可包括例如乾旱、低溫
暴露、熱暴露、滲透壓力、洪水、增加之土壤鹽度、增加之礦物質暴露、臭氧暴露、高光暴露、氮養分之有限可用性、磷養分之有限可用性、避蔭。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及植物栽培品種為特徵在於產量特徵增強之彼等植物。該等植物之產量增加可為例如改良植物生理學、生長及發育(諸如水利用效率、水保持效率、改良氮使用、增強碳同化、改良光合成、增加發芽效率及加快成熟)之結果。產量可另外受改良植物株型影響(在壓力及非壓力條件下),該改良植物株型包括(但不限於)早期開花、對雜交種子產生之開花控制、幼苗活力、植物大小、節間數目及距離、根生長、種子大小、果實大小、豆莢大小、豆莢或穗數目、每個豆莢或穗之種子數目、種子質量、增強之種子填充、降低之種子散佈度、降低之豆莢開裂性及抗倒伏性。其他產量特點包括種子組成,諸如碳水化合物含量、蛋白質含量、油含量及組成、營養價值、抗營養化合物減少、改良之可加工性及較好儲存穩定性。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為已表現雜種優勢或雜交活力之特徵的雜交植物,該特徵一般產生較高產量、活力、健康及對生物及非生物壓力之抗性)。該等植物通常由將近親配種之雄性不育親本系(母本)與另一近親配種之雄性可育親本系(父本)雜交產生。雜交種子通常自雄性不育植物收穫且出售給種植者。雄性不育植物有時(例如在玉米中)可由去雄花穗(亦即機械移除雄性生殖器官(或雄性花朵))產生,但雄性不育更通常為植物基因組中遺傳決定子的結果。在該情況下,且尤其當種子為自雜交植物收穫之所需產物時,通常適用的是確保雜交植物之雄性可育性完全恢復。此可藉由確保雄性親本具有適當可育性恢復基因實現,該等基因能夠恢復含有造成雄性不育之遺傳決定子之雜交植物之雄性可育性。雄性不育之遺傳決定子可位於細胞質中。細
胞質雄性不育(CMS)之實例例如描述於芸薹屬物種(WO 92/05251、WO 95/09910、WO 98/27806、WO 05/002324、WO 06/021972及US 6,229,072)中。然而,雄性不育之遺傳決定子亦可位於細胞核基因組中。雄性不育植物亦可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獲得雄性不育植物之尤其適用方式描述於WO 89/10396中,其中例如核糖核酸酶(諸如芽胞桿菌RNA酶)在雄蕊之絨氈層細胞中選擇性表現。隨後可藉由在絨氈層細胞中表現核糖核酸酶抑制劑(諸如芽胞桿菌RNA酶抑制劑)恢復可育性(例如WO 91/02069)。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為耐除草劑植物,亦即對一或多種既定除草劑具有耐受性之植物。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除草劑耐受性之突變之植物獲得。
抗除草劑植物為例如耐嘉磷塞植物,亦即對除草劑嘉磷塞或其鹽具有耐受性之植物。可經由不同方式使植物對嘉磷塞具有耐受性。舉例而言,耐嘉磷塞植物可藉由用編碼5-烯醇丙酮醯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之基因轉化植物來獲得。該等EPSPS基因之實例為細菌鼠傷寒沙門桿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之AroA基因(突變CT7)(Comai等人,1983,Science 221,370-371),細菌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 sp.)之CP4基因(Barry等人,1992,Curr.Topics Plant Physiol.7,139-145),編碼矮牽牛(Petunia)EPSPS(Shah等人,1986,Science 233,478-481)、番茄EPSPS(Gasser等人,1988,J.Biol.Chem.263,4280-4289)或龍爪稷(Eleusine)EPSPS(WO 01/66704)之基因。其亦可為如描述於例如EP 0837944、WO 00/66746、WO 00/66747或WO 02/26995中之突變EPSPS。耐嘉磷塞植物亦可藉由表現編碼嘉磷塞氧化還原酶之基因獲得,如美國專利第5,776,760號及第5,463,175號中所描述。耐嘉磷塞植物亦可藉由表現編碼嘉磷塞乙醯轉移酶之基因獲
得,如例如WO 02/36782、WO 03/092360、WO 05/012515及WO 07/024782中所描述。耐嘉磷塞植物亦可藉由選擇含有上述基因之天然產生之突變的植物獲得,如例如WO 01/024615或WO 03/013226中所描述。表現賦予嘉磷塞耐受性之EPSPS基因之植物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517,991號、第10/739,610號、第12/139,408號、第12/352,532號、第11/312,866號、第11/315,678號、第12/421,292號、第11/400,598號、第11/651,752號、第11/681,285號、第11/605,824號、第12/468,205號、第11/760,570號、第11/762,526號、第11/769,327號、第11/769,255號、第11/943801號或第12/362,774號中。包含賦予嘉磷塞耐受性之其他基因(諸如去羧酶基因)之植物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11/588,811、11/185,342、12/364,724、11/185,560或12/423,926中。
其他抗除草劑植物為例如對抑制麩醯胺酸合成酶之除草劑(諸如畢拉草、草胺膦或固殺草)具有耐受性之植物。該等植物可藉由表現使除草劑去毒之酶或對抑制具抗性之突變麩醯胺酸合成酶獲得,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1/760,602號中所描述。一種此高效去毒酶為編碼草胺膦乙醯轉移酶之酶(諸如鏈黴菌物種之bar或pat蛋白質)。表現外源性草胺膦乙醯轉移酶之植物例如描述於美國專利第5,561,236號、第5,648,477號、第5,646,024號、第5,273,894號、第5,637,489號、第5,276,268號、第5,739,082號、第5,908,810號及第7,112,665號中。
其他耐除草劑植物亦為對抑制羥苯基丙酮酸雙加氧酶(HPPD)之除草劑具有耐受性之植物。羥苯基丙酮酸雙加氧酶為催化將對羥苯基丙酮酸(HPP)轉化成尿黑酸之反應之酶。可用編碼天然存在之抗HPPD酶之基因或編碼突變或嵌合HPPD酶之基因將對HPPD抑制劑具有耐受性之植物轉化,如WO 96/38567、WO 99/24585、WO 99/24586、WO 2009/144079、WO 2002/046387或US 6,768,044中所描述。儘管HPPD
抑制劑抑制天然HPPD酶,但對HPPD抑制劑之耐受性亦可藉由用編碼某些使得能夠形成尿黑酸之酶之基因轉化植物來獲得。該等植物及基因描述於WO 99/34008及WO 02/36787中。植物對HPPD抑制劑之耐受性亦可藉由用編碼具有預苯酸去氫酶(PDH)活性之酶的基因加上編碼耐HPPD酶之基因轉化植物來改良,如WO 2004/024928中所描述。另外,可藉由將編碼能夠代謝或降解HPPD抑制劑之酶(諸如WO 2007/103567及WO 2008/150473中所示之CYP450酶)的基因添加至植物基因組中來使植物對HPPD抑制劑除草劑更具有耐受性。
其他抗除草劑植物為對乙醯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劑具有耐受性之植物。已知ALS抑制劑包括例如磺醯脲、咪唑啉酮、三唑并嘧啶、嘧啶基氧基(硫代)苯甲酸鹽及/或磺醯胺基羰基三唑啉酮除草劑。已知ALS酶(亦稱為乙醯羥基酸合成酶,AHAS)之不同突變賦予不同除草劑及除草劑組耐受性,如例如Tranel及Wright(2002,Weed Science 50:700-712)中以及美國專利第5,605,011號、第5,378,824號、第5,141,870號及第5,013,659號中所描述。耐磺醯脲植物及耐咪唑啉酮植物之產生描述於美國專利第5,605,011號、第5,013,659號、第5,141,870號、第5,767,361號、第5,731,180號、第5,304,732號、第4,761,373號、第5,331,107號、第5,928,937號及第5,378,824號及國際公開案WO 96/33270中。其他耐咪唑啉酮植物亦描述於例如WO 2004/040012、WO 2004/106529、WO 2005/020673、WO 2005/093093、WO 2006/007373、WO 2006/015376、WO 2006/024351及WO 2006/060634中。其他耐磺醯脲植物及耐咪唑啉酮植物亦描述於例如WO 07/024782及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1/288958號中。
對咪唑啉酮及/或磺醯脲具有耐受性之其他植物可藉由誘導突變誘發、在除草劑存在下於細胞培養物中進行選擇、或突變育種獲得,如例如關於大豆之美國專利5,084,082、關於水稻之WO 97/41218、關
於甜菜之美國專利5,773,702及WO 99/057965、關於萵苣之美國專利5,198,599或關於向日葵之WO 01/065922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為抗昆蟲轉殖基因植物,亦即對某些目標昆蟲之侵襲具有抗性之植物。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抗昆蟲性之突變之植物獲得。
如本文所用,「抗昆蟲轉殖基因植物」包括含有至少一種轉殖基因之任何植物,該至少一種轉殖基因包含編碼以下各者之編碼序列:
1)來自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之殺昆蟲晶體蛋白或其殺昆蟲部分,諸如由Crickmore等人(1998,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62:807-813)列出且由Crickmore等人(2005)在蘇力菌毒素命名法(在線:http://www.lifesci.sussex.ac.uk/Home/Neil_Crickmore/Bt/)中更新之殺昆蟲晶體蛋白或其殺昆蟲部分,例如Cry蛋白質類別之蛋白質Cry1Ab、Cry1Ac、Cry1B、Cry1C、Cry1D、Cry1F、Cry2Ab、Cry3Aa或Cry3Bb或其殺昆蟲部分(例如EP 1999141及WO 2007/107302),或由合成基因編碼之該等蛋白質,如例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249,016號中所描述;或
2)來自蘇力菌之晶體蛋白或其部分,其在來自蘇力菌之第二其他晶體蛋白或其部分存在下為殺昆蟲的,諸如由Cry34及Cry35晶體蛋白構成之二元毒素(Moellenbeck等人2001,Nat.Biotechnol.19:668-72;Schnepf等人2006,Applied Environm.Microbiol.71,1765-1774)或由Cry1A或Cry1F蛋白質及Cry2Aa或Cry2Ab或Cry2Ae蛋白質構成之二元毒素(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214,022號及EP 08010791.5);或
3)包含來自蘇力菌之不同殺昆蟲晶體蛋白之部分的雜交殺昆蟲蛋白質,諸如上述1)之蛋白質之雜交體或上述2)之蛋白質之雜交體,例如由玉米事件MON89034產生之Cry1A.105蛋白質(WO 2007/027777);
或
4)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蛋白質,其中一些(尤其1至10個)胺基酸已由另一胺基酸置換以獲得對目標昆蟲物種之較高殺昆蟲活性及/或擴大受影響之目標昆蟲物種之範圍,及/或此係由於在選殖或轉化期間引入編碼DNA中之變化,諸如玉米事件MON863或MON88017中之Cry3Bb1蛋白質,或玉米事件MIR604中之Cry3A蛋白質;或
5)來自蘇力菌或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之殺昆蟲分泌蛋白質或其殺昆蟲部分,諸如http://www.lifesci.sussex.ac.uk/home/Neil_Crickmore/Bt/vip.html列出之營養期殺昆蟲(VIP)蛋白質,例如來自VIP3Aa蛋白質類別之蛋白質;或
6)來自蘇力菌或仙人掌桿菌之分泌蛋白質,其在來自蘇力菌或仙人掌桿菌之第二分泌蛋白質存在下為殺昆蟲的,諸如由VIP1A及VIP2A蛋白質構成之二元毒素(WO 94/21795);或
7)包含來自蘇力菌或仙人掌桿菌之不同分泌蛋白質之部分的雜交殺昆蟲蛋白質,諸如上述1)中之蛋白質之雜交體或上述2)中之蛋白質之雜交體;或
8)上述5)至7)中任一項之蛋白質,其中一些(尤其1至10個)胺基酸已由另一胺基酸置換以獲得對目標昆蟲物種之較高殺昆蟲活性及/或擴大受影響之目標昆蟲物種之範圍,及/或此係由於在選殖或轉化期間引入編碼DNA中之變化(同時仍編碼殺昆蟲蛋白質),諸如棉花事件COT102中之VIP3Aa蛋白質;或
9)來自蘇力菌或仙人掌桿菌之分泌蛋白質,其在來自蘇力菌之晶體蛋白存在下為殺昆蟲的,諸如由VIP3及Cry1A或Cry1F構成之二元毒素(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1/126083號及第61/195019號),或由VIP3蛋白質及Cry2Aa或Cry2Ab或Cry2Ae蛋白質構成之二元毒素(美國專利申
請案第12/214,022號及EP 08010791.5)。
10)上述9)之蛋白質,其中一些(尤其1至10個)胺基酸已由另一胺基酸置換以獲得對目標昆蟲物種之較高殺昆蟲活性及/或擴大受影響之目標昆蟲物種之範圍,及/或此係由於在選殖或轉化期間引入編碼DNA中之變化(同時仍編碼殺昆蟲蛋白質)。
當然,如本文所用,抗昆蟲轉殖基因植物亦包括包含編碼上述類別1至10中任一類別之蛋白質之基因組合的任何植物。在一個實施例中,抗昆蟲植物含有一種以上編碼上述類別1至10中任一類別之蛋白質的轉殖基因,以當使用針對不同目標昆蟲物種之不同蛋白質時擴大受影響之目標昆蟲物種之範圍,或藉由使用對相同目標昆蟲物種具有殺昆蟲性但具有不同作用模式(諸如結合於昆蟲體內之不同受體結合位點)之不同蛋白質來延遲植物之抗昆蟲性發展。
如本文所用,「抗昆蟲轉殖基因植物」進一步包括含有至少一種轉殖基因之任何植物,該至少一種轉殖基因包含在表現時產生雙股RNA(在由植物害蟲攝入時其抑制此害蟲之生長)之序列,如例如WO 2007/080126、WO 2006/129204、WO 2007/074405、WO 2007/080127及WO 2007/035650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對非生物壓力具有耐受性。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抗壓力性之突變之植物獲得。尤其適用之耐壓力植物包括:
1)含有能夠降低植物細胞或植物中之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基因之表現及/或活性之轉殖基因的植物,如WO 00/04173、WO/2006/045633、EP 04077984.5或EP 06009836.5中所描述。
2)含有能夠降低植物或植物細胞之PARG編碼基因之表現及/或活性之耐壓力性增強轉殖基因的植物,如例如WO 2004/090140中所描
述。
3)含有編碼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補救合成路徑之植物功能性酶(包括菸鹼醯胺酶、菸鹼酸磷酸核糖轉移酶、菸鹼酸單核苷酸腺苷醯轉移酶、菸鹼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合成酶或菸鹼醯胺磷酸核糖轉移酶)之耐壓力性增強轉殖基因的植物,如例如EP 04077624.7、WO 2006/133827、PCT/EP07/002433、EP 1999263或WO 2007/107326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顯示收穫產物之數量、品質及/或儲存穩定性改變及/或收穫產物之特定成分之特性改變,諸如:
1)合成改質澱粉之轉殖基因植物,該改質澱粉與野生型植物細胞或植物中之合成澱粉相比,其物理化學特徵(尤其直鏈澱粉含量或直鏈澱粉/支鏈澱粉比率、分枝程度、平均鏈長、側鏈分佈、黏度行為、膠凝強度、澱粉粒度及/或澱粉顆粒形態)改變,以使其更適合於特定應用。合成改質澱粉之該等轉殖基因植物揭示於例如EP 0571427、WO 95/04826、EP 0719338、WO 96/15248、WO 96/19581、WO 96/27674、WO 97/11188、WO 97/26362、WO 97/32985、WO 97/42328、WO 97/44472、WO 97/45545、WO 98/27212、WO 98/40503、WO 99/58688、WO 99/58690、WO 99/58654、WO 00/08184、WO 00/08185、WO 00/08175、WO 00/28052、WO 00/77229、WO 01/12782、WO 01/12826、WO 02/101059、WO 03/071860、WO 2004/056999、WO 2005/030942、WO 2005/030941、WO 2005/095632、WO 2005/095617、WO 2005/095619、WO 2005/095618、WO 2005/123927、WO 2006/018319、WO 2006/103107、WO 2006/108702、WO 2007/009823、WO 00/22140、WO 2006/063862、WO 2006/072603、
WO 02/034923、EP 06090134.5、EP 06090228.5、EP 06090227.7、EP 07090007.1、EP 07090009.7、WO 01/14569、WO 02/79410、WO 03/33540、WO 2004/078983、WO 01/19975、WO 95/26407、WO 96/34968、WO 98/20145、WO 99/12950、WO 99/66050、WO 99/53072、US 6,734,341、WO 00/11192、WO 98/22604、WO 98/32326、WO 01/98509、WO 01/98509、WO 2005/002359、US 5,824,790、US 6,013,861、WO 94/04693、WO 94/09144、WO 94/11520、WO 95/35026、WO 97/20936中。
2)合成非澱粉碳水化合物聚合物或合成與無遺傳修飾之野生型植物相比特性改變之非澱粉碳水化合物聚合物的轉殖基因植物。實例為產生多聚果糖、尤其菊糖及聚左糖型多聚果糖之植物,如EP 0663956、WO 96/01904、WO 96/21023、WO 98/39460及WO 99/24593中所揭示;產生α-1,4-葡聚糖之植物,如WO 95/31553、US 2002031826、US 6,284,479、US 5,712,107、WO 97/47806、WO 97/47807、WO 97/47808及WO 00/14249中所揭示;產生α-1,6分支鏈α-1,4-葡聚糖之植物,如WO 00/73422中所揭示;產生交替糖(alternan)之植物,如例如WO 00/47727、WO 00/73422、EP 06077301.7、US 5,908,975及EP 0728213中所揭示,
3)產生透明質酸之轉殖基因植物,如例如WO 2006/032538、WO 2007/039314、WO 2007/039315、WO 2007/039316、JP 2006304779及WO 2005/012529中所揭示。
4)轉殖基因植物或雜交植物,諸如具有諸如『高可溶固體含量』、『低刺激性』(LP)及/或『長儲存期』(LS)之特徵的洋蔥,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020,360號及第61/054,026號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可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為纖維特徵改變之植物,諸如棉花植
物。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等改變之纖維特徵之突變的植物獲得,且該等植物包括:
a)含有纖維素合成酶基因之改變形式之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98/00549中所描述
b)含有rsw2或rsw3同源核酸之改變形式之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2004/053219中所描述
c)蔗糖磷酸合成酶之表現增加之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01/17333中所描述
d)蔗糖合成酶之表現增加之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02/45485中所描述
e)其中基於纖維細胞之胞間連絲選通之時序例如經由下調纖維選擇性β-1,3-葡聚糖酶而改變之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2005/017157中所描述或如EP 08075514.3或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1/128,938號中所描述
f)具有例如經由N-乙醯葡萄糖胺轉移酶基因(包括nodC及甲殼素合成酶基因)之表現而改變反應性之纖維的植物,諸如棉花植物,如WO 2006/136351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可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為油型態特徵改變之植物,諸如油菜或相關芸薹屬植物。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等改變之油型態特徵之突變的植物獲得且該等植物包括:
a)產生具有高油酸含量之油之植物,諸如油菜植物,如例如US 5,969,169、US 5,840,946或US 6,323,392或US 6,063,947中所描述
b)產生具有低次亞麻油酸含量之油之植物,諸如油菜植物,如US 6,270,828、US 6,169,190或US 5,965,755中所描述
c)產生具有低含量飽和脂肪酸之油之植物,諸如油菜植物,如
例如美國專利第5,434,283號或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668303號中所描述。
亦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植物或植物栽培品種(可藉由植物生物技術方法(諸如遺傳工程改造)獲得)為落粒特徵改變之植物,諸如油菜或相關芸薹屬植物。該等植物可藉由遺傳轉化或藉由選擇含有賦予該等改變之落粒特徵之突變的植物獲得且包括落粒延遲或減少之植物,諸如油菜植物,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1/135,230號、WO 09/068313及WO 10/006732中所描述。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尤其適用之轉殖基因植物為含有轉化事件或轉化事件之組合之植物,其在美國為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之動植物衛生檢驗署(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APHIS)的非管制狀態之申請主題,不論該等申請已經授權或仍在申請中。在任何時候,此資訊均容易自APHIS(4700 River Road Riverdale,MD20737,USA)獲得,例如在其網際網路站點(URL http://www.aphis.usda.gov/brs/not_reg.html)上。在本申請案之申請日,與APHIS一起申請或由APHIS授權之非管制狀態之申請為含有以下資訊之彼等申請:
- 申請:申請之識別編號。轉化事件之技術描述可參考此申請編號見於個別申請文件中,其可獲自APHIS,例如在APHIS網站上。此等描述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 申請之擴展:參考要求擴展之前一申請。
- 機構:提交申請之實體之名稱。
- 管制物品:相關植物物種。
- 轉殖基因表型:藉由轉化事件賦予植物之特點。
- 轉化事件或系:要求非管制狀態之事件(有時亦稱為系)之名稱。
- APHIS文件:與申請有關之由APHIS公開之各種文件,且其可受APHIS要求。
含有單一轉化事件或轉化事件之組合之額外尤其適用之植物列於例如各個國家或地區管制機構之資料庫中(參見例如http://gmoinfo.jrc.it/gmp_browse.aspx及http://www.agbios.com/dbase.php)。
可根據本發明處理之尤其適用之轉殖基因植物為含有轉化事件或轉化事件之組合之植物,且其列於例如各個國家或地區管制機構之資料庫中,包括事件1143-14A(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6/128569中);事件1143-51B(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6/128570中);事件1445(棉花,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2-120964或WO 02/034946中);事件17053(水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9843,描述於WO 2010/117737中);事件17314(水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9844,描述於WO 2010/117735中);事件281-24-236(棉花,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6233,描述於WO 2005/103266或US-A 2005-216969中);事件3006-210-23(棉花,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6233,描述於US-A 2007-143876或WO 2005/103266中);事件3272(玉米,品質特點,寄存為PTA-9972,描述於WO 2006/098952或US-A 2006-230473中);事件40416(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11508,描述於WO 2011/075593中);事件43A47(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11509,描述於WO 2011/075595中);事件5307(玉米,昆蟲防治,寄存為ATCC PTA-9561,描述於WO 2010/077816中);事件ASR-368(小糠草,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4816,描述於US-A 2006-162007或WO 2004/053062中);事件B16(玉米,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3-126634中);事件BPS-CV127-9(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NCIMB第41603號,描述於WO 2010/080829中);事件
CE43-67B(棉花,昆蟲防治,寄存為DSM ACC2724,描述於US-A 2009-217423或WO2006/128573中);事件CE44-69D(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US-A 2010-0024077中);事件CE44-69D(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6/128571中);事件CE46-02A(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6/128572中);事件COT102(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6-130175或WO 2004/039986中);事件COT202(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7-067868或WO 2005/054479中);事件COT203(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5/054480中);事件DAS40278(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10244,描述於WO 2011/022469中);事件DAS-59122-7(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 11384,描述於US-A 2006-070139中);事件DAS-59132(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WO 2009/100188中);事件DAS68416(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10442,描述於WO 2011/066384或WO 2011/066360中);事件DP-098140-6(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8296,描述於US-A 2009-137395或WO 2008/112019中);事件DP-305423-1(大豆,品質特點,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8-312082或WO 2008/054747中);事件DP-32138-1(玉米,雜交系統,寄存為ATCC PTA-9158,描述於US-A 2009-0210970或WO 2009/103049中);事件DP-356043-5(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8287,描述於US-A 2010-0184079或WO 2008/002872中);事件EE-1(茄子,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7/091277中);事件FI 117(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209031,描述於US-A 2006-059581或WO 98/044140中);事件GA21(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209033,描述於US-A 2005-086719或WO 98/044140中);事件GG25(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209032,描述於US-A 2005-
188434或WO 98/044140中);事件GHB119(棉花,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8398,描述於WO 2008/151780中);事件GHB614(棉花,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6878,描述於US-A 2010-050282或WO 2007/017186中);事件GJ11(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209030,描述於US-A 2005-188434或WO 98/044140中);事件GM RZ13(甜菜,抗病毒,寄存為NCIMB-41601,描述於WO 2010/076212中);事件H7-1(甜菜,耐除草劑,寄存為NCIMB 41158或NCIMB 41159,描述於US-A 2004-172669或WO 2004/074492中);事件JOPLIN1(小麥,耐疾病,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8-064032中);事件LL27(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NCIMB41658,描述於WO 2006/108674或US-A 2008-320616中);事件LL55(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NCIMB 41660,描述於WO 2006/108675或US-A 2008-196127中);事件LLcotton25(棉花,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3343,描述於WO 03/013224或US-A 2003-097687中);事件LLRICE06(水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23352,描述於US 6,468,747或WO 00/026345中);事件LLRICE601(水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2600,描述於US-A 2008-2289060或WO 00/026356中);事件LY038(玉米,品質特點,寄存為ATCC PTA-5623,描述於US-A 2007-028322或WO 2005/061720中);事件MIR162(玉米,昆蟲防治,寄存為PTA-8166,描述於US-A 2009-300784或WO 2007/142840中);事件MIR604(玉米,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8-167456或WO 2005/103301中);事件MON15985(棉花,昆蟲防治,寄存為ATCC PTA-2516,描述於US-A 2004-250317或WO 02/100163中);事件MON810(玉米,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2-102582中);事件MON863(玉米,昆蟲防治,寄存為ATCC PTA-2605,描述於WO 2004/011601或US-A 2006-095986中);事件MON87427(玉米,授粉控制,寄存為
ATCC PTA-7899,描述於WO 2011/062904中);事件MON87460(玉米,耐壓力,寄存為ATCC PTA-8910,描述於WO 2009/111263或US-A 2011-0138504中);事件MON87701(大豆,昆蟲防治,寄存為ATCC PTA-8194,描述於US-A 2009-130071或WO 2009/064652中);事件MON87705(大豆,品質特點-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9241,描述於US-A 2010-0080887或WO 2010/037016中);事件MON87708(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9670,描述於WO 2011/034704中);事件MON87754(大豆,品質特點,寄存為ATCC PTA-9385,描述於WO 2010/024976中);事件MON87769(大豆,品質特點,寄存為ATCC PTA-8911,描述於US-A 2011-0067141或WO 2009/102873中);事件MON88017(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5582,描述於US-A 2008-028482或WO 2005/059103中);事件MON88913(棉花,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4854,描述於WO 2004/072235或US-A 2006-059590中);事件MON89034(玉米,昆蟲防治,寄存為ATCC PTA-7455,描述於WO 2007/140256或US-A 2008-260932中);事件MON89788(大豆,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6708,描述於US-A 2006-282915或WO 2006/130436中);事件MS11(油菜,授粉控制-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850或PTA-2485,描述於WO 01/031042中);事件MS8(油菜,授粉控制-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730,描述於WO 01/041558或US-A 2003-188347中);事件NK603(玉米,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2478,描述於US-A 2007-292854中);事件PE-7(水稻,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8/114282中);事件RF3(油菜,授粉控制-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730,描述於WO 01/041558或US-A 2003-188347中);事件RT73(油菜,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WO 02/036831或US-A 2008-070260中);事件T227-1(甜菜,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WO
02/44407或US-A 2009-265817中);事件T25(玉米,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1-029014或WO 01/051654中);事件T304-40(棉花,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8171,描述於US-A 2010-077501或WO 2008/122406中);事件T342-142(棉花,昆蟲防治,未寄存,描述於WO 2006/128568中);事件TC1507(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未寄存,描述於US-A 2005-039226或WO 2004/099447中);事件VIP1034(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ATCC PTA-3925,描述於WO 03/052073中);事件32316(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11507,描述於WO 2011/084632中);事件4114(玉米,昆蟲防治-耐除草劑,寄存為PTA-11506,描述於WO 2011/084621中)。
在可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防治之植物或作物疾病中,可提及:白粉病(Powdery mildew disease),諸如:例如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引起之小麥白粉病(Blumeria disease);例如由白叉絲單囊殼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引起之蘋果白粉病(Podosphaera diseases);例如由單絲殼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引起之瓜類白粉病(Sphaerotheca disease);例如由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引起之葡萄白粉病(Uncinula disease);銹病(Rust disease),諸如:例如由圓柏梨銹病菌(Gymnosporangium sabinae)引起之梨銹病(Gymnosporangium disease);例如由咖啡駝孢鏽菌(Hemileia vastatrix)引起之咖啡銹病
(Hemileia disease);例如由大豆鏽菌(Phakopsora pachyrhizi)或層鏽層假尾孢菌(Phakopsora meibomiae)引起之層鏽菌屬病(Phakopsora disease);例如由隱匿柄鏽菌(Puccinia recondite)、禾柄鏽菌(Puccinia graminis)或條形柄鏽菌(Puccinia striiformis)引起之柄鏽菌屬病(Puccinia diseases);例如由菜豆銹病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引起之菜豆銹病(Uromyces diseases);卵菌綱病(Oomycete diseases),諸如:例如由白鏽菌(Albugo candida)引起之白銹病(Albugo disease);例如由萵苣露菌病菌(Bremia lactucae)引起之露菌病(Bremia disease);例如由豌豆霜黴菌(Peronospora pisi)或芸薹根腫菌(P.brassicae)引起之霜黴病(Peronospora disease);例如由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之疫黴病(Phytophthora disease);例如由葡萄生單軸黴菌(Plasmopara viticola)引起之單軸黴病(Plasmopara disease);例如由葎草假霜黴菌(Pseudoperonospora humuli)或古巴假霜黴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引起之假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 disease);例如由終極腐黴菌(Pythium ultimum)引起之腐黴菌病(Pythium disease);葉斑病(Leafspot disease)、污葉病(leaf blotch disease)及葉枯病(leaf blight disease),諸如:例如由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引起之交鏈孢菌病
(Alternaria disease);例如由甜菜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引起之尾孢菌病(Cercospora disease);例如由黃瓜黑星病菌(Cladiosporium cucumerinum)引起之黑星病(Cladiosporum disease);例如由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分生孢子形式(Conidiaform):內臍蠕孢屬(Drechslera),同義詞: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或宮部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引起之旋孢腔菌病(Cochliobolus disease);例如由菜豆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indemuthanium)引起之炭疽病(Colletotrichum disease);例如由油橄欖孔雀斑病菌(Cycloconium oleaginum)引起之孔雀斑病(Cycloconium disease);例如由柑桔黑點病菌(Diaporthe citri)引起之黑點病(Diaporthe disease);例如由柑桔痂囊腔菌(Elsinoe fawcettii)引起之痂囊腔菌病(Elsinoe disease);例如由桃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laeticolor)引起之炭疽病(Gloeosporium disease);例如由葡萄晚腐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引起之晚腐病(Glomerella disease);例如由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引起之球座菌病(Guignardia disease);例如由十字花科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穎枯殼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引起之小球腔菌病(Leptosphaeria disease);
例如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之稻瘟病(Magnaporthe disease);例如由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斐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fijiensis)引起之球腔菌病(Mycosphaerella disease);例如由小麥穎枯病菌(Phaeosphaeria nodorum)引起之穎枯病(Phaeosphaeria disease);例如由圓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或偃麥草核腔菌(Pyrenophora tritici repentis)引起之核腔菌病(Pyrenophora disease);例如由克樂希柱隔孢菌(Ramularia collocygni)或白斑柱隔孢菌(Ramularia areola)引起之柱隔孢病(Ramularia disease);例如由大麥雲紋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引起之雲紋病(Rhynchosporium disease);例如由芹菜小殼針孢菌(Septoria apii)或番茄殼針孢菌(Septoria lycopercisi)引起之殼針孢病(Septoria disease);例如由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引起之灰色雪腐病(Typhula disease);例如由蘋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引起之黑星病(Venturia disease);根、鞘及莖幹病,諸如:例如由禾穀伏革菌(Corticium graminearum)引起之伏革菌病(Corticium disease);例如由尖孢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之鐮孢菌病(Fusarium disease);例如由禾頂囊殼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引起之頂囊殼病(Gaeumannomyces disease);
例如由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之絲核菌病(Rhizoctonia disease);例如由稻帚枝黴(Sarocladium oryzae)引起之葉鞘腐敗病(Sarocladium disease);例如由稻褐色桿腐病菌(Sclerotium oryzae)引起之菌核病(Sclerotium disease);例如由針形眼紋病菌(Tapesia acuformis)引起之眼紋病(Tapesia disease);例如由菸草根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之根腐病(Thielaviopsis disease);穗及圓錐花序病,諸如:例如由交鏈孢屬(Alternaria spp.)引起之交鏈孢菌病;例如由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引起之麴菌病(Aspergillus disease);例如由枝孢菌屬(Cladosporium spp.)引起之芽枝黴病(Cladosporium disease);例如由麥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引起之麥角菌病(Claviceps disease);例如由黃色鐮孢菌(Fusarium culmorum)引起之鐮孢菌病(Fusarium diseases);例如由玉蜀黍赤黴(Gibberella zeae)引起之赤黴菌病(Gibberella disease);例如由小麥雪黴葉枯病菌(Monographella nivalis)引起之雪黴葉枯病(Monographella disease);黑穗病(Smut disease)及腥黑穗病(bunt disease),諸如:例如由高粱絲黑穗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引起之絲黑穗病
(Sphacelotheca disease);例如由小麥網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引起之腥黑穗病(Tilletia disease);例如由黑麥桿黑穗病菌(Urocystis occulta)引起之黑穗病(Urocystis disease);例如由大麥散黑穗病菌(Ustilago nuda)引起之黑穗病(Ustilago disease);果腐病(Fruit rot disease)及黴病(mould disease),諸如:例如由黃麴菌引起之麴菌病;例如由灰黴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之灰黴病(Botrytis disease);例如由擴展青黴(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之青黴病(Penicillium disease);例如由匍枝根黴(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之根黴病(Rhizopus disease);例如由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之核盤菌病(Sclerotinia disease);例如由黃萎輪枝黴(Verticilium alboatrum)引起之輪枝孢病(Verticilium disease);種子及土壤帶有的腐敗病、黴病、萎蔫病、枯病及猝倒病:例如由芸薹交鏈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引起之交鏈孢菌病;例如由豌豆絲囊黴(Aphanomyces euteiches)引起之絲囊黴病(Aphanomyces disease);例如由兵豆殼二孢(Ascochyta lentis)引起之殼二孢病(Ascochyta disease);例如由黃麴菌引起之麴菌病;
例如由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引起之枝孢菌病(Cladosporium disease);例如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之旋孢腔菌病;(分生孢子形式:內臍蠕孢屬、平臍蠕孢屬,同義詞:長蠕孢屬);例如由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引起之炭疽病;例如由黃色鐮孢菌引起之鐮孢菌病;例如由玉蜀黍赤黴引起之赤黴菌病;例如由菜豆殼球孢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之殼球孢病(Macrophomina disease);例如由小麥雪黴葉枯病菌引起之雪黴葉枯病;例如由擴展青黴引起之青黴病;例如由甘藍莖點黴(Phoma lingam)引起之莖點黴病(Phoma disease);例如由大豆擬莖點黴(Phomopsis sojae)引起之擬莖點黴病(Phomopsis disease);例如由惡疫黴(Phytophthora cactorum)引起之疫黴病(Phytophthora disease);例如由麥類核腔菌(Pyrenophora graminea)引起之核腔菌病;例如由稻梨孢菌(Pyricularia oryzae)引起之梨孢病(Pyricularia disease);例如由終極腐黴菌引起之腐黴菌病;例如由立枯絲核菌引起之絲核菌病;例如由米根黴(Rhizopus oryzae)引起之根黴病;例如由齊整小菌核(Sclerotium rolfsii)引起之菌核病(Sclerotium disease);
例如由穎枯殼針孢(Septoria nodorum)引起之殼針孢病;例如由肉孢核瑚菌引起之灰色雪腐病;例如由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之輪枝菌病(Verticillium disease);潰瘍病(Canker disease)、叢枝病(broom disease)及頂枯病(dieback disease),諸如:例如由仁果乾癌叢赤殼菌(Nectria galligena)引起之叢赤殼病(Nectria disease);枯萎病(Blight disease),諸如:例如由核果鏈核盤菌(Monilinia laxa)引起之鏈核盤菌病(Monilinia disease);葉皰病(Leaf blister disease)或縮葉病(leaf curl disease),諸如:例如由壞損外擔菌(Exobasidium vexans)引起之外擔菌病(Exobasidium disease);例如由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引起之外囊菌病(Taphrina disease);木本植物之衰退病(Decline disease),諸如:例如由根黴格孢菌(Phaemoniella clamydospora)引起之埃斯卡病(Esca disease);例如由側彎孢菌(Eutypa lata)引起之葡萄頂枯病(Eutypa dyeback);例如由狹長孢靈芝(Ganoderma boninense)引起之靈芝病(Ganoderma disease);例如由木硬孔菌(Rigidoporus lignosus)引起之硬孔菌病(Rigidoporus disease);花朵及種子疾病,諸如:
例如由灰黴菌引起之灰黴病;塊莖疾病,諸如:例如由立枯絲核菌引起之絲核菌病;例如由茄長蠕孢(Helminthosporium solani)引起之長蠕孢病(Helminthosporium disease);根腫病(Club root disease),諸如:例如由芸薹根腫菌(Plamodiophora brassicae)引起之根腫病(Plasmodiophora disease);由細菌生物引起之疾病,該等細菌生物諸如: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 species),例如水稻白葉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 species),例如甜瓜細菌性葉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歐文氏菌屬(Erwinia species),例如解澱粉歐文氏菌(Erwinia amylovora)。
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亦可用於抵抗容易在木料上或木料內部發展之真菌疾病。術語「木料」意謂所有類型之木材種類,及欲用於建築之此木材之所有加工類型,例如緊密材、高密度木板、層壓板及膠合板。根據本發明處理木料之方法主要在於接觸根據本發明之一或多種化合物或根據本發明之組合物;此包括例如直接施用、噴灑、浸漬、注射或任何其他適合方式。
在根據本發明之處理方法中通常施用之活性化合物之劑量對於葉片處理中之施用一般且有利地為10g/ha至800g/ha,較佳為50g/ha至300g/ha。就種子處理而言,所施用之活性物質之劑量一般且有利地為每100kg種子2g至200g,較佳為每100kg種子3g至150g。
應清楚理解本文中指示之劑量作為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說明性
實例提供。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知曉如何調整施用劑量,尤其根據待處理之植物或作物之性質。
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或混合物亦可用於製備適用於治療性或預防性處理人類或動物真菌疾病之組合物,該等真菌疾病諸如黴菌病、皮膚病、發癬菌病及念珠菌病或由麴菌屬(例如薰煙色麴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引起之疾病。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如本文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用於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如本文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用於處理轉殖基因植物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如本文所定義之式(I)化合物用於處理種子及轉殖基因植物之種子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關於一種製造用於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之組合物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如本文所定義之式(I)衍生物與增量劑及/或界面活性劑混合。
現將參考下表之化合物實例及以下製備或功效實例來說明本發明之各個態樣。
表1以非限制性方式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之實例:
其中A可在由以下基團組成之清單中選擇:A-G1、A-G2、A-G3、A-G4、A-G5、A-G6及A-G7:
其中斷續邊界表示基團A與(硫代)羰基部分之連接點。
在表1中,除非另外說明,否則M+H(ApcI+)意謂如在經由正型大氣壓化學電離之質譜分析中所觀察到之分子離子峰加1a.m.u.(原子質量單位)。
在表1中,logP值根據EEC Directive 79/831 Annex V.A8,藉由HPLC(高效液相層析),在逆相管柱(C 18)上,使用以下所述方法測定:
溫度:40℃;移動相:0.1%甲酸水溶液及乙腈;線性梯度:10%乙腈至90%乙腈。
使用具有已知logP值(在兩個連續烷酮之間使用線性內插法藉由滯留時間測定logP值)之未分支烷-2-酮(包含3至16個碳原子)進行校準。使用200nm至400nm之UV光譜及層析信號之峰值測定λ最大值。
在表1中,「位置」表示-L-B2殘基與基於雜環之IUPAC編號之B1雜環基環之連接點。
表2以非限制性方式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式(IIb)化合物之實例,
其中n表示0、1、2或3,L為直接鍵或CZ4Z5,且Z2、Z3、Z4、Z5、B2及X如本文所定義。
在表2中,M+H(ApcI+)及logP如表1所定義。
在表2中,「位置」表示-L-B2殘基與基於雜環之IUPAC編號之噻吩基環之連接點。
表3提供表1或表2之所選編號之化合物之NMR資料(1H)。
所選實例之1H-NMR資料以1H-NMR峰清單形式陳述。對於各信號峰,列出δ值(ppm)及括號內之信號強度。
尖銳信號之強度與印刷之NMR光譜實例中之信號高度(cm)相關且顯示信號強度之真實關係。自寬信號,可顯示信號之若干峰值或中間值及其相比於光譜中之最密集信號之相對強度。
1H-NMR峰清單類似於經典1H-NMR印刷圖且因此通常含有經典NMR說明中所列之所有峰。另外,其如經典1H-NMR印刷圖一樣可顯示溶劑之信號、目標化合物之立體異構體(亦為本發明之目標)及/或雜質峰。為在溶劑及/或水之δ範圍內顯示化合物信號,常用溶劑峰(例如DMSO於DMSO-d6中之峰)及水峰顯示於吾人之1H-NMR峰清單中且通常平均具有較高強度。
目標化合物之立體異構體之峰及/或雜質峰通常平均具有比目標化合物(例如純度>90%)之峰低之強度。該等立體異構體及/或雜質對於特定製備方法可為典型的。因此,其峰可經由「副產物指紋」幫助識別吾人之製備方法之再現。
用已知方法(MestreC、ACD模擬以及用憑經驗評估之期望值)計算目標化合物之峰之專家可視情況使用額外強度過濾器根據需要分離目標化合物之峰。此分離將類似於經典1H-NMR說明中之相關峰挑選。
具有峰清單之NMR資料描述之其他細節可見於研究公開資料庫編號564025之公開案「Citation of NMR Peaklist Data within Patent Applications」中。
以下實例以非限制性方式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式(I)化合物之製備及功效。
製備實例1:製備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3-噻吩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化合物I.17)
步驟1:製備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在環境溫度下,向3g(10.5mmol)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環丙胺鹽酸鹽及3mL(22mmol)三乙胺於20mL無水四氫呋喃中之懸浮液中添加2.33g(10.97mmol)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羰基氯。將反應混合物在環境溫度下攪拌2小時。過濾出鹽且經鹼性氧化鋁濾筒過濾有機相。用四氫呋喃洗滌濾筒且在真空下濃縮溶劑,產生4.49g粗殘餘物。矽膠管柱層析(梯度正庚烷/乙酸乙酯)產生2.80g(59%產率)呈油狀之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LogP=3.35。(M+H)=427。
步驟2:製備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3-噻吩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在2mL微波瓶中,向溶解於1mL用氬氣脫氣之1,2-二甲氧基乙烷中之38mg(0.30mmol)噻吩-3基 酸、3mg(0.006毫莫耳)二-第三丁基卑膦酸-二氯化鈀(2:1)及190mg(0.58mmol)碳酸銫之混合物中添加100mg(0.23mmol)N-{[3-氯-5-(三氟甲基)比啶-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將混合物在微波下於140℃下加熱1小時。經矽藻土餅過濾冷卻之反應混合物且使用乙酸乙酯將餅洗滌兩次。在真空下濃縮有機萃取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梯度乙腈/水+0.1% HCO2H)將殘餘物(130mg)純化,產生12mg(10%產率)呈油狀之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3-噻吩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LogP=3.67。(M+H)=475。
製備實例2:製備N-{[3-(1-苯并呋喃-3-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化合物I.53)
在5mL微波瓶中,使153mg(0.33mmol)N-[(3-溴-1-苯并噻吩-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溶解於2mL 1,2-二甲氧基乙烷中。添加71mg(0.67mmol)溶解於1mL水中之碳酸鈉,隨後添加98mg(0.40毫莫耳)3-(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苯并呋喃及3.8mg(0.003mmol)肆(三苯基膦)鈀(0)。在微波下於150℃下將混合物加熱15分鐘。向冷卻之反應混合物中添加2mL二氯甲烷及1mL水。經ChemElutTM濾筒(3g)過濾反應混合物且用二氯甲烷(3×6mL)進一步洗滌濾筒。在真空下濃縮有機萃取物且藉由製備型HPLC(梯度乙腈/水+0.1% HCO2H)將殘餘物純化,產生111mg(63%產率)呈油狀之N-{[3-(1-苯并呋喃-3-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LogP=4.61。(M+H)=496。
通用製備實例3:在Chemspeed
TM
設備上將式(I)之醯胺硫化
稱重0.27mmol五硫化二磷(P2S5),放入13mL ChemspeedTM小瓶中。添加醯胺(I)(0.54mmol)於二噁烷中之3mL 0.18M溶液且在回流下將混合物加熱兩小時。隨後使溫度冷卻至80℃且添加2.5mL水。將混合物在80℃下再加熱1小時。隨後添加2mL水且用4mL二氯甲烷將反應混合物萃取兩次。使有機相沈積在鹼性氧化鋁濾筒(2g)上且用8mL二氯甲烷溶離兩次。移除溶劑且藉由LCMS及NMR分析粗硫代醯胺衍生物。藉由製備型LC將不夠純之化合物進一步純化。
實例A:對芸薹交鏈孢(Alternaria brassicae)(蘿蔔之葉斑病)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
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蘿蔔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芸薹交鏈孢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在20℃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將經污染之蘿蔔植物培育6天。
在接種6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01、I.23、I.26、I.49。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18、I.22。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03、I.19、I.21、I.25、I.53。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01及I.03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良好(至少70%)保護至極好(至少90%)保護,而在如表A1中之在專利申請案WO2008/015189中主張之化合物CMP1(3-吡啶基類似物)之情況下未觀察到保護:
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主張之實例CMP1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1-苯基-4-(吡啶-3-基)-1H-吡唑-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8/015189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53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完全保護,而在如表A2中之在專利申請案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化合物CMP4(3-吡啶基類似物)及化合物CMP5(2-吡啶基類似物)之情況下觀察到不佳(少於50%)保護至無保護:
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實例CMP4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吡啶-3-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實例CMP5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N-{[3-(6-甲氧基吡啶-2-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9/016222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實例B:對灰黴菌(灰黴)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小黃瓜之幼小植物。僅
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灰黴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在17℃下且在90%相對濕度下將經污染之小黃瓜植物培育4至5天。
在接種4至5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03。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20、I.24、I.25、I.29。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04、I.18、I.19、I.21、I.22、I.23、I.26、I.27、I.30、I.31、I.34。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及1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19、I.29及I.31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平均(至少35%)保護至完全保護,而在如表B1中之在專利申請案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化合物CMP2(3-吡啶基類似物)及化合物CMP3(4-吡啶基類似物)之情況下未觀察到保護:
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實例CMP2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5-(三氟甲基)-3,3'-聯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實例CMP3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5-(三氟甲基)-3,4'-聯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8/037789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實例C:對隱匿柄鏽菌(小麥褐銹病)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小麥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隱匿柄鏽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將經污染之小麥植物在20℃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培育24小時,隨後在20℃下且在70-80%相對濕度下培育10天。
在接種11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20、I.29、I.42、I.43。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18、I.24、I.26、I.27、I.28、I.36、I.40、I.45、I.52。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19、I.21、I.22、I.23、I.25、I.31、I.37、I.38、I.39、I.41、I.51。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及1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21、I.23及I.31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較高(至少85%)保護至完全保護,而在極類似條件下,在500ppm及1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如表C1中之揭示於專利申請案WO2012/059497中之苯基取代雜環類似物131、147、153、155、165及167之情況下觀察到良好(至少80%)保護至無保護:
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31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5-甲基-2-苯基-2H-1,2,3-三唑-4-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47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1-(2-甲基-5-苯基-3-噻吩基)乙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53對應於N-{[3-(4-氯
苯基)-1,2-噁唑-5-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55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1-苯基-1H-吲哚-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65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3,4,5-三氟苯基)-1,2-噁唑-5-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12/059497中之實例167對應於N-{[2-(4-氯苯基)-4-甲基-1,3-噻唑-5-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12/059497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及1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37及I.41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良好(至少70%)保護至極好(至少90%)保護,而在極類似條件下,在500ppm及125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如表C2中之揭示於專利申請案WO2009/016222中之苯基取代雜環類似物13、18及29或揭示於專利申請案WO2008/037789中之苯氧基取代雜環類似物35及36之情況下,觀察到良好(至少70%)保護至無保護:
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之實例13對應於N-環丙基-5-氟-1,3-二甲基-N-[(1-苯基-1H-吲哚-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之實例18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1-甲基-N-[(1-苯基-1H-吲哚-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之實例29對應於N-環丙基-3-乙基-5-氟-1-甲基-N-[(1-苯基-1H-吲哚-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之實例35對應於N-環丙基-5-氟-1,3-二甲基-N-[(6-苯氧基吡啶-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之實例36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1-甲基-N-[(6-苯氧基吡啶-3-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8/037789或WO-2009/016222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11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平均(至少60%)保護,而在極類似條件下,在5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如表C3中之揭示於專利申請案WO2008/015189中之苯基取代雜環類似物12、17、28、45、50及59之情況下觀察到不佳(少於20%)保護至無保護:
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12對應於N-{[4-(4-氯苯基)-1,3-噻唑-2-基]甲基}-N-環丙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17對應於N-{[2-(4-氯苯基)-4-甲基-1,3-噻唑-5-基]甲基}-N-環丙基-5-氟-1,3-二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28對應於N-{[4-(4-氯苯基)-1,3-噻唑-2-基]甲基}-N-環丙基-1-甲基-4-(三氟甲基)-1H-吡咯-3-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45對應於N-{[2-(4-氯苯基)-4-甲基-1,3-噻唑-5-基]甲基}-N-環丙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50對應於N-{[4-(4-氯苯基)-1,3-噻唑-2-基]甲基}-N-環丙基-2-甲基-5-(三氟甲基)-2H-1,2,3-三唑-4-甲醯胺,及揭示於國際專利WO2008/015189中之實例59對應於N-{[4-(4-氯苯基)-1,3-噻唑-2-基]甲基}-N-環丙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8/015189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實例D:對圓核腔菌(大麥網斑病)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大麥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圓核腔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將經污染之大麥植物在20℃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培育48小時,隨後在20℃下且在70-80%相對濕度下培育12天。
在接種14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04、I.27、I.29。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20、I.22、I.23、I.36、I.37、I.53。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11、I.18、I.19、I.21、I.24、I.25、I.26、I.31。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53之化合物之情況下觀察到較高(至少80%)保護,而在如表DI中之在專利申請案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化合物CMP5(2-吡啶基類似物)及化合物CMP6(4-吡啶基類似物)之情況下,未觀察到保護:
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實例CMP5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N-{[3-(6-甲氧基吡啶-2-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
國際專利WO2009/016222中主張之實例CMP6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3-(吡啶-4-基)-1-苯并噻吩-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9/016222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實例E:對小麥殼針孢(Septoria tritici)(小麥)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小麥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小麥殼針孢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將經污染之小麥植物在18℃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培育72小時,隨後在20℃下且在90%相對濕度下培育21天。
在接種24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49。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19、I.42、I.46、I.48、I.53。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
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01、I.02、I.03、I.04、I.11、I.18、I.21、I.22、I.23、I.24、I.25、I.26、I.27、I.29、I.30、I.31、I.32、I.33、I.34、I.35、I.36、I.37、I.38、I.39、I.40、I.41、I.43、I.45。
實例F:對單絲殼白粉菌(葫蘆白粉病)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小黃瓜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單絲殼白粉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將經污染之小黃瓜植物在18℃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培育72小時,隨後在20℃下且在70-80%相對濕度下培育12天。
在接種15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36、I.38、I.45。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33。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01、I.02、I.03、I.04、I.11、I.18、I.19、I.20、I.21、I.22、I.23、I.24、I.25、I.26、I.27、I.29、I.31、I.32、I.34、I.35、I.37、I.39、I.51、I.53。
實例G:對菜豆銹病菌(豆銹病)之活體內預防性測試
溶劑:5體積%二甲亞碸10體積%丙酮
乳化劑:每mg活性成分1μL Tween® 80
使活性成分在二甲亞碸/丙酮/Tween® 80之混合物中可溶且均質化隨後在水中稀釋至所需濃度。
藉由噴灑如上所述製備之活性成分處理豆子之幼小植物。僅用丙酮/二甲亞碸/Tween® 80之水溶液處理對照植物。
在24小時之後,藉由對葉子噴灑菜豆銹病菌孢子之水性懸浮液污染植物。將經污染之豆植物在20℃下且在100%相對濕度下培育24小時,隨後在20℃下且在70-80%相對濕度下培育10天。
在接種11天之後評估測試。0%意謂對應於對照植物之功效而100%之功效意謂未觀察到疾病。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70%與79%之間的功效:I.24、I.27。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80%與89%之間的功效:I.41。
在此測試中,在500ppm活性成分之濃度下以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顯示介於90%與100%之間的功效:I.18、I.19、I.20、I.21、I.22、I.23、I.25、I.26、I.29、I.31、I.32、I.34、I.37、I.38、I.39。
在相同條件下,在500ppm及100ppm活性成分之劑量下在實例I.19、I.29及I.31之情況下觀察到平均(至少60%)保護至完全保護,而在如表G1中之在專利申請案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化合物CMP2(3-吡啶基類似物)及化合物CMP3(4-吡啶基類似物)之情況下,觀察到不佳(少於20%)保護至無保護:
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實例CMP2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5-(三氟甲基)-3,3'-聯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及
國際專利WO2008/037789中主張之實例CMP3對應於N-環丙基-3-(二氟甲基)-5-氟-1-甲基-N-{[5-(三氟甲基)-3,4'-聯吡啶-2-基]甲基}-1H-吡唑-4-甲醯胺。
此等結果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生物活性比WO2008/037789中主張之結構上最接近之化合物好得多。
Claims (22)
- 一種式(I)化合物,
-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限制條件為該式(I)不進一步表示:N-環丙基-N-{[5-(2-噻吩基)-1,2-噁唑-3-基]甲基}-2-糠醯胺N-環丙基-N-{[5-(2-噻吩基)-1,2-噁唑-3-基]甲基}噻吩-2-甲醯胺N-環丙基-N-{[5-(2-呋喃基)-1,2-噁唑-3-基]甲基}-2-糠醯胺3-溴-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2-糠醯胺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2-糠醯胺,或N-環己基-N-{[3-(2-噻吩基)-1,2,4-噁二唑-5-基]甲基}噻吩-2-甲醯胺。
-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A係在由以下組成之清單中選擇:式(A1)之雜環
- 如請求項3之化合物,其中A係在由A2、A5、A6、A10及A13組成之清單中選擇。
-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其中A表示A13,其中R34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5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氧基;R35表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且R36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5烷基。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T表示O。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Z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丙基,較佳未經取代之環丙基或2-C1-C5烷基環丙基。
-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Z2及Z3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n表示0、1或2。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L表示一直接鍵、氧原子、亞甲基或羰基。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B1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咯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唑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1,2,3-三唑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呋喃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呋喃基環;較佳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基環。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B2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吡啶環;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呋喃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呋喃基環;較佳表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噻吩基環,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并噻吩基環。
-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X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3-C7環烷基;三(C1-C8烷基)矽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硫基。
-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Y獨立地表示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C1-C8烷氧基;包含多達9個可相同或不同之鹵素原子之C1-C8鹵烷氧基。
- 一種式(IIa)化合物以及其可接受之鹽,
- 一種式(IIb)、(IIc)或(IId)之化合物,以及其可接受之鹽,
- 如請求項16之式(IIc)化合物,其限制條件為其不為N-{[4-(四氫呋喃-3-基)-3-噻吩基]甲基}環丙胺。
- 如請求項16之式(IIb)化合物,其為N-[(5-甲基-2,3'-聯噻吩-2'-基)甲基]環丙胺,或其可接受之鹽。
- 一種殺真菌劑組合物,其包含作為活性成分之有效量之如請求項1至14之式(I)化合物及農業上可接受之載體、載劑或填充劑。
- 一種防治作物之植物病原性真菌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農藝學上有效且實質上非植物毒性量之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化合物或如請求項19之組合物施用於植物生長或能夠生長之土壤、植物之葉子及/或果實或植物之種子。
- 一種製造防治植物病原性有害真菌之組合物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將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式(I)衍生物與增量劑及/或界面活性劑混合。
- 一種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處理植物、種子、轉殖基因植物或轉殖基因種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3356014 | 2013-10-16 | ||
EP14356002 | 2014-01-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5820A true TW201605820A (zh) | 2016-02-16 |
Family
ID=5173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35738A TW201605820A (zh) | 2013-10-16 | 2014-10-15 | 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76116B2 (zh) |
EP (1) | EP3057423A2 (zh) |
JP (1) | JP2016534997A (zh) |
KR (1) | KR20160072184A (zh) |
CN (1) | CN105722393B (zh) |
CA (1) | CA2927759A1 (zh) |
IL (1) | IL245093A0 (zh) |
MX (1) | MX2016004533A (zh) |
TW (1) | TW201605820A (zh) |
WO (1) | WO2015055706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3057424T3 (pl) | 2013-10-16 | 2019-01-31 |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 Kompozycje związku aktywnego zawierające pochodną (tio)karboksamidu i związek grzybobójczy |
WO2016166077A1 (en) * | 2015-04-13 | 2016-10-20 |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 N-cycloalkyl-n-(biheterocyclyethylene)-(thio)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WO2017055473A1 (en) | 2015-10-02 | 2017-04-06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WO2017055469A1 (en) | 2015-10-02 | 2017-04-06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BR112018011053A2 (pt) | 2015-12-02 | 2018-11-21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derivados de oxadiazol microbiocidas |
TW202246215A (zh) | 2015-12-18 | 2022-12-01 | 美商亞德利克斯公司 | 作為非全身tgr5促效劑之經取代之4-苯基吡啶化合物 |
US12084472B2 (en) | 2015-12-18 | 2024-09-10 | Ardelyx, Inc. | Substituted 4-phenyl pyridine compounds as non-systemic TGR5 agonists |
UY37062A (es) | 2016-01-08 | 2017-08-31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Derivados de aryl oxadiazol fungicidas |
JP2019514851A (ja) | 2016-03-24 | 2019-06-06 | シンジェンタ パーティシペーションズ アーゲー | 殺微生物オキサジアゾール誘導体 |
KR102615161B1 (ko) | 2017-03-31 | 2023-12-15 | 신젠타 파티서페이션즈 아게 | 살진균 조성물 |
MA53086A (fr) * | 2018-07-05 | 2021-10-13 | Bayer Ag | Thiophènecarboxamides et analogues substitués utilisés en tant qu'agents antibactériens |
EP3994130B1 (en) * | 2019-07-03 | 2024-07-10 |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 Substituted thiophene carboxamide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icrobicid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51309B2 (ja) | 1988-02-16 | 1998-05-18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ピラゾール類およびこ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殺虫、殺ダニ、殺菌剤 |
EP1449841A1 (en) * | 2003-02-19 | 2004-08-25 | Bayer CropScience SA | New fungicidal compounds |
CN101175750B (zh) | 2005-05-13 | 2011-09-07 | 拜尔农科股份公司 | 杀真菌剂2-吡啶基-亚甲基-羧酰胺衍生物 |
US8026195B2 (en) | 2006-07-31 | 2011-09-27 | Bayer Cropscience Ag | Fungicidal N-cycloalkyl-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CL2007002787A1 (es) | 2006-09-29 | 2008-05-30 | Bayer Cropscience Sa | Compuestos derivados de n-cicloalquil-carboxamida, n-cicloalquil-tiocarboxamida y n-cicloalquil-carboxamidamida n-sustituida; composicion fungicida que comprende dichos compuestos; y metodo para combatir hongos fitopatogenos de cultivos que comprende |
JP2010534717A (ja) | 2007-07-31 | 2010-11-11 | バイエル・クロツプサイエンス・エス・アー | 殺真菌剤n−5員縮合ヘテロアリール−メチレン−n−シクロアルキル−カルボキサミド誘導体 |
AR067744A1 (es) | 2007-07-31 | 2009-10-21 | Bayer Cropscience Sa | Derivados fungicidas de (hetero) aril- metilen -n- cicloalquil carboxamida condensados de 6 elementos con n |
WO2009024342A2 (en) | 2007-08-23 | 2009-02-26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Novel microbiocides |
EP2251331A1 (en) * | 2009-05-15 | 2010-11-17 | Bayer CropScience AG | Fungicide pyrazole carboxamides derivatives |
US8729271B2 (en) | 2010-09-17 | 2014-05-20 | Taisho Pharmaceutical Co., Ltd | Glycine transporter inhibiting substances |
CA2815117A1 (en) | 2010-11-02 | 2012-05-10 | 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 N-hetarylmethyl pyrazolylcarboxamides |
PL3057424T3 (pl) | 2013-10-16 | 2019-01-31 |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 Kompozycje związku aktywnego zawierające pochodną (tio)karboksamidu i związek grzybobójczy |
-
2014
- 2014-10-15 CA CA2927759A patent/CA29277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10-15 WO PCT/EP2014/072098 patent/WO2015055706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0-15 EP EP14784456.7A patent/EP3057423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0-15 KR KR1020167012750A patent/KR2016007218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10-15 TW TW103135738A patent/TW201605820A/zh unknown
- 2014-10-15 MX MX2016004533A patent/MX2016004533A/es unknown
- 2014-10-15 US US15/029,220 patent/US100761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15 JP JP2016523213A patent/JP2016534997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10-15 CN CN201480056863.9A patent/CN1057223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4-13 IL IL245093A patent/IL245093A0/en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076116B2 (en) | 2018-09-18 |
CN105722393A (zh) | 2016-06-29 |
IL245093A0 (en) | 2016-06-30 |
WO2015055706A2 (en) | 2015-04-23 |
JP2016534997A (ja) | 2016-11-10 |
CN105722393B (zh) | 2018-11-20 |
WO2015055706A3 (en) | 2015-06-18 |
EP3057423A2 (en) | 2016-08-24 |
KR20160072184A (ko) | 2016-06-22 |
MX2016004533A (es) | 2016-07-22 |
CA2927759A1 (en) | 2015-04-23 |
US20160255836A1 (en) | 2016-09-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605820A (zh) | N-環烷基-n-(雙雜環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
TW201534589A (zh) | N-環烷基-n-[(稠合苯基)伸甲基]-(硫基)甲醯胺衍生物 | |
US20190092765A1 (en) | N-cycloalkyl-n-[(heterocyclylphenyl)methylene]-(thio)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
TW201607929A (zh) | N-環烷基-n-{[2-(1-經取代環烷基)苯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
TW201605792A (zh) | N-雜芳基(硫代)羰基-2-(苯并環烯-1-基)環胺 | |
JP2015512904A (ja) | 殺菌剤n−シクロアルキル−n−二環式メチレン−カルボキサミド誘導体 | |
TW201609661A (zh) | N-環烷基-n-{[2-(1-經取代環烷基)苯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
US9617286B2 (en) | Fungicide N-[(trisubstitutedsilyl)methyl]-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
US10214510B2 (en) | N-cycloalkyl-N-(biheterocyclylethylene)-(thio)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
US20160280633A1 (en) | N-cycloalkyl-n-[(cycloalkenylphenyl)methylene]-(thio) carboxamide derivatives | |
TWI594695B (zh) | N-環烷基-n-[(雜環基苯基)亞甲基]-(硫代)甲醯胺衍生物 | |
US20150080337A1 (en) | N-cycloalkyl-n-[(trisubstitutedsilylphenyl)methylene]-(thio)carboxamide derivati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