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5625A -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5625A
TW201605625A TW103127364A TW103127364A TW201605625A TW 201605625 A TW201605625 A TW 201605625A TW 103127364 A TW103127364 A TW 103127364A TW 103127364 A TW103127364 A TW 103127364A TW 201605625 A TW201605625 A TW 2016056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polyurethane
polymer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241B (zh
Inventor
馮崇智
吳百翔
蔣昆霖
傅永裕
Original Assignee
三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芳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7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6241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05797.9A priority patent/CN1058185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241B/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該積層材包括一網布層、一第一接著層及一第一面層。該第一接著層位於該網布層上,且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該第一面層位於該第一接著層上。

Description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特別是一種手感較軟之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習知積層材(譬如皮料(leather)或片材(sheet))係為塑料堆積而成,或者是塑料堆積和基材(例如:織布或不織布)結合而成。在加工應用過程中,會利用高週波或熱壓等各種方法,使二個以上之積層材進行接著。然而,因為習知積層材底部本身無接著性,以致上述應用加工之接著效果不佳,故須再利用上糊或多次上糊或車縫補強,以改善接著性,如此會造成工程的複雜化及成本增加。
該習知積層材應用於製鞋業或其它皮革後加工產業,大都應用大量人力於車縫,上糊貼合或其它加工程序,這些加工過程不但繁複,效果不佳,且需耗費大量人力與工時,徒增成本。此外,該習知積層材之黏著層係使用熱融膠,在熱壓後整個積層材之手感偏硬而被消費者所詬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創新且富進步性的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積層材,其包括一網布層、一第一接著層及 一第一面層。該網布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係相對該第一表面。該第一接著層位於該網布層之第一表面上,該第一接著層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該第一面層位於該第一接著層上。
在本發明中,由於該積層材之該第一接著層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其使用時之手感較習知具有熱融膠之積層材具有更軟及手感優勢。
1‧‧‧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一實施例
2‧‧‧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二實施例
10‧‧‧離型紙
11‧‧‧網布層
12‧‧‧熱可塑性樹脂/第一接著層
13‧‧‧第一高固層
14‧‧‧第一面層
22‧‧‧熱可塑性樹脂/第二接著層
23‧‧‧第二高固層
24‧‧‧第二面層
101‧‧‧離型紙之第一表面
111‧‧‧網布層之第一表面
112‧‧‧網布層之第二表面
113‧‧‧貫穿孔
圖1至圖6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一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製程步驟示意圖;及圖7至圖11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二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製程步驟示意圖。
參考圖1至圖6,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一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製程步驟示意圖。參考圖1,提供一離型紙10。該離型紙10具有一第一表面101。較佳地,該離型紙10具有一離型紋路,位於該第一表面101上。
參考圖2,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第二高分子混合物於該離型紙10之第一表面101上,其中該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包含一第二高分子樹脂。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於15重量%至60重量%,黏度為500至10000cps,較佳為700至2500cps,且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接著,於50℃至130℃溫度下烘乾該第二高分 子混合物4分鐘內以固化形成一第一面層14。較佳地,該第一面層14具有對應該離型紙10之離型紋路之一表面紋路,且該第一面層14係為非發泡層。
參考圖3,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第一高分子混合物於該第一面層14上,該第一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一高分子樹脂。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黏度為4000至12000cps(亦即,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大於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且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黏度係大於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黏度),且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接著,於100℃至160℃溫度下烘乾該第一高分子混合物5分鐘內以固化形成一第一高固層13。較佳地,該第一高固層13係為非發泡層。要注意的是,該第一高固層13係可省略。
參考圖4,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熱可塑性樹脂12於該第一高固層13上。要注意的是,若是省略該第一高固層13,則該熱可塑性樹脂12係形成於該第一面層14上。該熱可塑性樹脂12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其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且黏度為1000至20000cps,較佳為4000至6000cps。在本實施例中,該聚氨酯(PU)接著劑係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該熱可塑性樹脂12之熔點約為110℃至125℃。
參考圖5,貼合一網布層11於該熱可塑性樹脂12上,其中該網布層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及一第二表面112,該第二表面112係相對該 第一表面11,且該第一表面111係接觸該熱可塑性樹脂12。在本實施例中,該網布層11係為織布、超纖布或不織布,其係購自丁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型號為TSKN-1023。該網布層11更具有複數個貫穿孔113,該等貫穿孔113從該網布層11之第一表面111貫穿至該網布層11之第二表面112,該等貫穿孔113之孔徑約為1mm至2mm。
參考圖6,從該離型紙10離型後,放置熟成一段時間(2天內)後,以形成一積層材1,其中該熱可塑性樹脂12形成一第一接著層12。此外,如果需要的話,可再對該積層材1進行壓紋,使得該積層材1之該第一面層14除了該具有對應該離型紙10之離型紋路之表面紋路,更具有其他壓紋紋路。或者,可再對該積層材1進行熱壓,使得該積層材1之該第一面層14具有對應該網布層11之立體紋路。
參考圖6,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該積層材1包括一網布層11、一第一接著層12、一第一高固層13及一第一面層14。該網布層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及一第二表面112,該第二表面112係相對該第一表面111。在本實施例中,該網布層11係為織布、超纖布或不織布,其係購自丁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型號為TSKN-1023。該網布層11更具有複數個貫穿孔113,該等貫穿孔113從該網布層11之第一表面111貫穿至該網布層11之第二表面112,該等貫穿孔113之孔徑約為1mm至2mm。
該第一接著層12位於該網布層11之第一表面111上,該第一接著層12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該第一接著層12之厚度係為0.02mm至0.2mm。該熱可塑性樹脂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其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該聚氨酯(PU)接著劑之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
該第一高固層13位於該第一接著層12上,該第一高固層13係由 一第一高分子混合物所固化而形成,該第一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一高分子樹脂。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且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較佳地,該第一高固層13係為非發泡層。要注意的是,該第一高固層13係可省略。
該第一面層14位於該第一高固層13上。要注意的是,若是省略該第一高固層13,則該第一面層14係位於該第一接著層12上。該第一面層14係由一第二高分子混合物所固化而形成,其中該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包含一第二高分子樹脂。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於15重量%至60重量%(亦即,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小於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且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較佳地,該第一面層14具有一表面紋路,且該第一面層14係為非發泡層。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積層材1之該第一接著層12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其使用時之手感較習知具有熱融膠之積層材具有更軟及手感優勢。經由ST-300皮革柔軟度測試器測試結果,本發明之該積層材1之指數為2.6,較習知積層材(指數為2.1)高。換言之,本發明之該積層材1之軟硬度較習知積層材軟10%至30%。
參考圖7至圖11,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二實施例之製造方法之 製程步驟示意圖。參考圖7,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第四高分子混合物於一離型紙10之一第一表面101上。較佳地,該離型紙10具有一離型紋路,位於該第一表面101上。在本實施例中,圖7之離型紙10與圖1之離型紙10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圖7之離型紙10也可與圖1之離型紙10不同。該第四高分子混合物包含一第四高分子樹脂。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於15重量%至60重量%,黏度為500至10000cps,較佳為700至2500cps,且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接著,於50℃至130℃溫度下烘乾該第四高分子混合物4分鐘內以固化形成一第二面層24。較佳地,該第二面層24具有對應該離型紙10之離型紋路之一表面紋路,且該第二面層24係為非發泡層。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面層24與該第一面層14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面層24也可與該第一面層14不同。
參考圖8,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第三高分子混合物於該第二面層24上,該第三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三高分子樹脂。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黏度為4000至12000cps(亦即,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大於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且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黏度係大於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黏度),且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接著,於100℃至160℃溫 度下烘乾該第三高分子混合物5分鐘內以固化形成一第二高固層23。較佳地,該第二高固層23係為非發泡層。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高固層23與該第一高固層13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高固層23也可與該第一高固層13不同。要注意的是,該第二高固層23係可省略。
參考圖9,利用塗佈方式形成一熱可塑性樹脂22於該第二高固層23上。要注意的是,若是省略該第二高固層23,則該熱可塑性樹脂22係形成於該第二面層24上。該熱可塑性樹脂22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其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且黏度為1000至20000cps,較佳為4000至6000cps。在本實施例中,該聚氨酯(PU)接著劑係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該熱可塑性樹脂22之熔點約為110℃至125℃。
參考圖10,貼合圖6之積層材1於該熱可塑性樹脂22上,其中該網布層11之第二表面112係接觸該熱可塑性樹脂22,且該熱可塑性樹脂22於該網布層11之貫穿孔113內接觸該第一接著層12。
參考圖11,從該離型紙10離型後,放置熟成一段時間(2天內)後,以形成一積層材2,其中該熱可塑性樹脂22形成一第二接著層22。此外,如果需要的話,可再對該積層材2進行壓紋,使得該積層材2之該第一面層14及該第二面層24除了該具有對應該離型紙10之離型紋路之表面紋路,更具有其他壓紋紋路。或者,可再對該積層材2進行熱壓,使得該積層材2之該第一面層14及該第二面層24具有對應該網布層11之立體紋路。
參考圖11,顯示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該積層材2包括一網布層11、一第一接著層12、一第一高固層13、一第一面層14、一第二接著層22、一第二高固層23及一第二面層24。該網布層 11、該第一接著層12、該第一高固層13及該第一面層14與圖6之該網布層11、該第一接著層12、該第一高固層13及該第一面層14相同。
該第二接著層22位於該網布層11之第二表面112上,該第二接著層22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該第二接著層22之厚度係為0.02mm至0.2mm。該熱可塑性樹脂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其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該聚氨酯(PU)接著劑之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接著層22與該第一接著層12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接著層22也可與該第一接著層12不同。該第一接著層12及該第二接著層22於該網布層11之貫穿孔113內接觸。
該第二高固層23位於該第二接著層22上,該第二高固層23係由一第三高分子混合物所固化而形成,該第三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三高分子樹脂。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且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較佳地,該第二高固層23係為非發泡層。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高固層23與該第一高固層13相同,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該第二高固層23也可與該第一高固層13不同。要注意的是,該第二高固層23係可省略。
該第二面層24位於該第二高固層23上。要注意的是,若是省略該第二高固層23,則該第二面層24係位於該第二接著層22上。該第二面層24係由一第四高分子混合物所固化而形成,其中該第四高分子混合物包含一第四高分子樹脂。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於15重 量%至60重量%(亦即,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小於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且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材質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較佳地,該第二面層24具有一表面紋路,且該第二面層24係為非發泡層。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積層材2之該第一接著層12及該第二接著層22係由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其使用時之手感較習知具有熱融膠之積層材具有更軟及手感優勢。
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並非限制本發明,因此習於此技術之人士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仍不脫本發明之精神。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本發明積層材之第一實施例
11‧‧‧網布層
12‧‧‧熱可塑性樹脂/第一接著層
13‧‧‧第一高固層
14‧‧‧第一面層
111‧‧‧網布層之第一表面
112‧‧‧網布層之第二表面
113‧‧‧貫穿孔

Claims (10)

  1. 一種積層材,包括:一網布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係相對該第一表面;一第一接著層,位於該網布層之第一表面上,該第一接著層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及一第一面層,位於該第一接著層上。
  2. 如請求項1之積層材,其中該網布層更具有複數個貫穿孔,該等貫穿孔從該網布層之第一表面貫穿至該網布層之第二表面。
  3. 如請求項1之積層材,其中該熱可塑性樹脂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該聚氨酯(PU)接著劑係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其中該聚氨酯(PU)接著劑之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
  4. 如請求項1之積層材,更包括一第一高固層,位於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一面層之間,該第一高固層係由一第一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一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一高分子樹脂;該第一面層係由一第二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二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二高分子樹脂;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且該第一高分子樹脂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15重量 %至60重量%,且該第二高分子樹脂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
  5. 如請求項1之積層材,其中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一面層皆係利用塗佈方式形成。
  6. 如請求項1之積層材,更包括:一第二接著層,位於該網布層之第二表面上,該第二接著層係由一熱可塑性樹脂所形成;一第二高固層,位於該第二接著層上,該第二高固層係由一第三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三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三高分子樹脂;及一第二面層,位於該第二高固層上,該第二面層係由一第四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四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四高分子樹脂,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小於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
  7. 如請求項6之積層材,其中該第一接著層及該第二接著層於該網布層之貫穿孔內接觸。
  8. 如請求項6之積層材,其中該熱可塑性樹脂係為一聚氨酯(PU)接著劑,該聚氨酯(PU)接著劑係為一聚氨酯(PU)糊劑及一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混合物,其中該聚氨酯(PU)糊劑及該熱熔型聚氨酯(PU)樹脂之比例為4:1至1:1,其中該聚氨酯(PU)接著劑之固形份係大於10重量%。
  9. 如請求項6之積層材,更包括一第二高固層,位於該第二接著層 及該第二面層之間,該第二高固層係由一第三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三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三高分子樹脂;該第二面層係由一第四高分子混合物所形成,該第四高分子混合物至少包含一第四高分子樹脂;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70重量%至100重量%,且該第三高分子樹脂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之固形份係為15重量%至60重量%,且該第四高分子樹脂係為聚氨酯樹脂、熱可塑性聚氨酯樹酯(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苯乙烯-丁二烯(S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苯乙烯(PS)、水溶解型彈性體樹脂或水分散型(water dispersed)彈性體樹脂。
  10. 如請求項6之積層材,其中該第二接著層及該第二面層皆係利用塗佈方式形成。
TW103127364A 2014-08-08 2014-08-08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TWI576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7364A TWI576241B (zh) 2014-08-08 2014-08-08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CN201510005797.9A CN105818502B (zh) 2014-08-08 2015-01-07 积层材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7364A TWI576241B (zh) 2014-08-08 2014-08-08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5625A true TW201605625A (zh) 2016-02-16
TWI576241B TWI576241B (zh) 2017-04-01

Family

ID=55809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364A TWI576241B (zh) 2014-08-08 2014-08-08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8502B (zh)
TW (1) TWI576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845A (zh) * 2020-02-03 2021-08-03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高周波熔断积层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4119B2 (ja) * 2003-12-12 2010-05-19 株式会社クラレ 人工皮革用基材、これをベースとする各種人工皮革、および人工皮革用基材の製造方法
CN102442038B (zh) * 2010-09-30 2015-11-25 三芳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积层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04735B (zh) * 2011-04-14 2013-09-04 吴荣光 一种鞋面的制作工艺
CN202519796U (zh) * 2012-04-23 2012-11-07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增强型高分子防水复合卷材
CN203021841U (zh) * 2012-12-18 2013-06-26 安安(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网布干法pu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8502A (zh) 2016-08-03
TWI576241B (zh) 2017-04-01
CN105818502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02697A3 (en) Sandpaper with non-slip coating layer
TWI487623B (zh) Laminated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679208B2 (ja) 積層体及びクッション体
CN102336034A (zh) 积层材及其制造方法
TW200734508A (en) Artificial leather with even pressing grain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2177745A3 (en) Sandpaper with fibrous non-slip layer
TW201605625A (zh) 積層材及其製造方法
CN102442038B (zh) 积层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4411576U (zh) 跑步机的缓冲板结构
TWI623443B (zh) Graphical thermal transfer structure
TW201702059A (zh) 具自黏修邊之地毯製造方法
KR20190097571A (ko) 바닥 매트 제조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이들에 의해 제조된 바닥 매트
TWI551426B (zh) Flexible sheet fit method
JP2020111024A5 (zh)
CN104108186A (zh) 聚乙烯垫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22428U (zh) 一种基于纸与塑料薄膜复合作基材的工业砂带
JPS60224524A (ja) 積層品の製造方法
CN107737433A (zh) 一种环保型柔道垫
JP6196349B1 (ja) 複合生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544417U (zh) 自黏熱融面材
TW200900556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product of thin-film imitating the grain of genuine leather
JP3207766U (ja) メラミン樹脂積層材
JP2020100153A (ja) 積層体及びクッション体
KR20170078298A (ko) 합성피혁용 복합시트
CN105816990A (zh) 跑步机的缓冲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