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3969A -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3969A TW201603969A TW103124733A TW103124733A TW201603969A TW 201603969 A TW201603969 A TW 201603969A TW 103124733 A TW103124733 A TW 103124733A TW 103124733 A TW103124733 A TW 103124733A TW 201603969 A TW201603969 A TW 20160396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act block
- cam
- power tool
- gear
- mo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該手提式動力工具具有衝擊塊,其受動力驅使而從初始位置移動到停止位置,並具有衝擊塊回復裝置,包含一齒輪與衝擊塊齧合、一棘輪與齒輪同軸轉動、一電磁元件用以控制箝制件與棘輪之分離與卡制、一傳動組件及一馬達,馬達係透過傳動組件帶動棘輪和齒輪轉動,該方法包含:判斷衝擊塊是否位於停止位置;及當衝擊塊位於停止位置時,控制電磁元件以將箝制件與棘輪卡制,使得衝擊塊只能進行單向移動,並控制馬達轉動,以使衝擊塊從停止位置往初始位置移動。本發明係可提升衝擊塊(如撞針)之復位過程的穩定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特別有關一種可提升手提式動力工具之衝擊塊復位穩定性的控制方法。
現有的動力工具中,動力釘槍在進行擊發時,撞針會將動能傳遞給釘子,使釘子從工件之表面進入工件內,擊發完成後撞針必須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擊發。然而,現有的動力釘槍中,撞針在復位過程中,常會因受到外力或內部結構設計不良的關係,往往無法回到初始位置,下一次進行擊發時,無法達到預期打擊效果與打擊力道,而影響打釘工作之進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以提升衝擊塊(如撞針)之復位過程的穩定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該手提式動力工具包含一衝擊塊及一衝擊塊回復裝置,該衝擊塊係受動力驅使而從一初始位置移動到一停止位置,從而推動一緊固件,該衝擊塊回復裝置包含一齒輪與該衝擊塊齧合、一棘輪與該齒輪同軸轉動、一電磁元件用以控制一箝制件與該棘輪之分離與卡制、一傳動組件及一
馬達,該傳動組件係透過該馬達提供之動力帶動該棘輪和該齒輪轉動,所述方法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停止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停止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將該箝制件與該棘輪卡制,使得該衝擊塊只能進行單向移動,並且控制該馬達使其轉動,進而透過該傳動組件帶動該棘輪與該齒輪轉動,以使該衝擊塊從該停止位置往該初始位置移動。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該手提式動力工具包含一衝擊塊及一衝擊塊回復裝置,該衝擊塊係受動力驅使而從一初始位置移動到一停止位置,從而推動一緊固件,該衝擊塊回復裝置包含一齒輪與該衝擊塊齧合、一從動凸輪與該齒輪同軸轉動、一電磁元件用以控制一箝制件與該從動凸輪之分離與卡制、一主動凸輪及一馬達,該主動凸輪係透過該馬達提供之動力帶動該從動凸輪和該齒輪轉動,所述方法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停止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停止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將該箝制件與該從動凸輪卡制,使得該衝擊塊只能進行單向移動,並且控制該馬達使其轉動,進而透過該主動凸輪帶動該從動凸輪與該齒輪轉動,以使該衝擊塊從該停止位置往該初始位置移動。
本發明中,在手提式動力工具設置幾個感測器(如第一位置感測器、第二位置感測器、凸輪感測器和齒輪感測器)來感測衝擊塊是否位於初始位置及/或停止位置,並依此控制多個元件(如馬達、電磁元件)的作動時序,如此
可確保衝擊塊就定位後再進行相關操作,避免發生不可預期之狀況,因此提升了衝擊塊整個擊發過程和回復過程的穩定性。
10‧‧‧手提式動力工具
11‧‧‧本體
12‧‧‧釘匣
13、13A、13B‧‧‧衝擊塊復位裝置
14‧‧‧啟動開關
15‧‧‧衝擊塊
16‧‧‧齒輪
17‧‧‧棘輪
18‧‧‧從動凸輪
19‧‧‧主動凸輪
20‧‧‧箝制件
21‧‧‧電磁元件
22‧‧‧馬達
23‧‧‧齒部
24‧‧‧軸桿
25‧‧‧凸部
26‧‧‧桿
27‧‧‧凸塊
28‧‧‧圓邊
29‧‧‧凹面
30‧‧‧主動凸輪
31‧‧‧箝制件
32‧‧‧U型件
33‧‧‧桿
34‧‧‧從動凸輪
35‧‧‧凸部
36‧‧‧控制器
37‧‧‧第一位置感測器
38‧‧‧第二位置感測器
39‧‧‧凸輪感測器
40‧‧‧固定件
41‧‧‧磁性塊
42‧‧‧受壓件
43‧‧‧按鈕
44‧‧‧齒輪感測器
45‧‧‧磁性塊
51‧‧‧電池
52‧‧‧轉動軸
53‧‧‧LED
112‧‧‧出口
114‧‧‧儲氣腔體
R‧‧‧轉軸
S10~S34‧‧‧步驟
S24A、S30A‧‧‧步驟
第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實現的手提式動力工具的示意圖。
第2A圖為第1圖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一個局部放大視圖。
第2B圖為第1圖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另一個局部放大視圖。
第3A圖顯示衝擊塊於待擊發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3B圖顯示衝擊塊於擊發中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3C圖顯示衝擊塊於擊發完成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3D圖顯示衝擊塊於回復過程之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3E圖顯示衝擊塊於回復完成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4A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實現的衝擊塊復位裝置的一個立體視圖。
第4B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實現的衝擊塊復位裝置的另一個立體視圖。
第5A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實現的的衝擊復位裝置的一個立體視圖。
第5B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實現的衝擊的復位裝置的另一個立體視圖。
第6圖顯示第1圖、第2A~2B圖及第3A~3E圖中衝擊塊的示意圖。
第7圖顯示第1圖、第2A~2B圖及第3A~3E圖中控制器的輸出入訊號的示意圖。
第8A圖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B圖顯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C圖顯示本發明再一較佳實施例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實現的手提式動力工具10的示意圖。在第1圖顯示的手提式動力工具10(如動力釘槍)中,僅僅顯示出可達成本發明之技術效果的部件,而並未顯示出一個實際完成品的所有部件,應當理解的是第1圖顯示的手提式動力工具10僅為方便說明本發明而已。
如第1圖所示,手提式動力工具10具有一本體11、一釘匣12、一衝擊塊復位裝置13、一啟動開關14、一電池51及一控制器36。本體11的一端為出口112,其連結釘匣12及衝擊塊復位裝置13,另一端為儲氣腔體114,其內部容置有一衝擊塊15(見第2A圖)。衝擊塊復位裝置13設置在儲氣腔體114和出口112之間。釘匣12與出口112連通,釘子(或稱緊固件)(未圖示)係放置在釘匣12內,自釘匣12釋出的釘子在受衝擊塊15撞擊而出釘時自出口112從一工
件(未圖示)之表面擊入該工件中。儲氣腔體114為蓄積動力的一空氣彈簧式腔體,其給予衝擊塊15動力。啟動開關14封裝在工具機的握把部,供使用者作擊釘操作之啟動/關閉的切換,電池51作為手提式動力工具10所需電力之來源,控制器36用以輸出控制訊號來控制手提式動力工具10內部元件之作動。於一實施例中,可採用氣體動力作為衝擊塊15之動力來源,並以儲氣腔體114蓄積動力,如第1圖所示。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採用其他方式進行動力轉換,如飛輪傳動系統。
第2A圖為第1圖之手提式動力工具10的一個局部放大視圖,第2B圖為第1圖之手提式動力工具10的另一個局部放大視圖。在第2A圖和第2B圖中去掉了一部份的組件(如外蓋和封裝體),以方便顯示出手提式動力工具10的內部結構。
如第1圖、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衝擊塊復位裝置13包含有一齒輪16、一棘輪17、一傳動組件(包括一從動凸輪18和一主動凸輪19)、一箝制件20、控制該箝制件20作動的一電磁元件21、一馬達22、一第一位置感測器37、一第二位置感測器38以及一凸輪感測器39。如第1圖所示,馬達22係固定設置在手提式動力工具10的組裝框架上,但在第2A圖和第2B圖中,為清楚起見,沒有顯示出馬達22,但其實主動凸輪19是與馬達22的轉動軸52(見第1圖)相連接,主動凸輪19由馬達22驅動而進行轉動。
衝擊塊15係受動力源(如儲存於空氣彈簧式儲氣腔體14內的能量)驅使而進行直線運動,並將動力傳遞給釘子,使釘子從出口112出釘。衝擊塊15在其自身的長度方向上具有複數個連續凹凸齒部23,此凹凸齒部23較佳為設置在衝擊塊15之一側邊即可,故衝擊塊15整體為均勻厚度。衝擊塊15的齒部23與齒輪16相鄰設置且齒相互齧合,因此齒輪16轉動會帶動衝擊塊15進行線性運動,衝擊塊15受動力源驅使而移動時也會帶動齒輪16轉動。衝擊塊15之齒部23的數量並不特別受限,只要與齒輪16能夠穩定配合即可。
從第2B圖可清楚看出,棘輪17與從動凸輪18可設置成與齒輪16疊置在一起,齒輪16、棘輪17與從動凸輪18沿遠離衝擊塊15之方向依序排列,齒輪16、棘輪17與從動凸輪18係可同時轉動。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齒輪16、棘輪17與從動凸輪18具有相同的轉軸R(以第2B圖中之虛線表示),亦即這三個部件繞著同一轉軸R轉動,此配置方式可簡化傳動上的複雜性。
箝制件20設於與棘輪17相對應之位置並遠離衝擊塊15之齒部23,箝制件20可操作於一第一狀態和一第二狀態。當箝制件20處於該第一狀態時,箝制件20與棘輪17相接觸或卡制,使得棘輪17只能單向轉動,進而限制齒輪16和從動凸輪18的轉動方向。當箝制件20處於該第二狀態時,箝制件20與棘輪17分離,此時齒輪16、棘輪17與從動凸輪18可同時順時針轉動或逆時針轉動。
如第2A圖和第2B圖所示,舉例來說,箝制件20可實現為一L型件,L刑件20的第一終端設於相對接近棘輪17的位置,L刑件20的第二終端設於相對遠離棘輪17的位置,其彎折處連接一軸桿24,其活動地嵌入一固定件(未圖示)。L型件20的第一終端具有一凸部25,其係用於與棘輪17上的齒卡制,L型件20的第二終端與一桿26接觸。桿26連接至電磁元件21。當電磁元件21激磁時可推動桿26,使桿26向外伸出,進而推動L型件20的第二終端使得L型件20繞著軸桿24之軸線轉動,從而L型件20第一終端的凸部25與棘輪17分離(即第二狀態)。當電磁元件21消磁時,桿26向內拉回,L型件20受一彈簧(未圖式)的驅使,使得L型件20第一終端的凸部25處於與棘輪17卡制的位置(即第一狀態)。
在擊釘的過程中,即衝擊塊15受動力源驅使,而從一初始位置移動到一停止位置的過程中,電磁元件21激磁而使箝制件20第一終端的凸部25處於與棘輪17分離的第二狀態,如此即便擊釘時衝擊塊15會帶動齒輪16轉動,也不會受到箝制件20的影響而造成動能大幅衰減。
再者,在衝擊塊15復位過程中,即衝擊塊15從該停止位置回復到該初始位置的過程中,電磁元件21消磁而使箝制件20第一終端的凸部25處於接觸或卡制棘輪17的第一狀態,此時衝擊塊15只能進行單向(其方向與回復方向同)運動,因此可使衝擊塊15之回復過程更為穩定。
第一位置感測器37和第二位置感測器38係設置在圍繞著衝擊塊15之運行軌道的一固定件40上,位置感測器37及38在固定件40上沿著與衝擊塊15之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設置且彼此相距一段距離。第一位置感測器37和第二位置感測器38較佳為電磁感測器,其感測訊號係因電磁感應而產生,且可於衝擊塊15之適當位置處設置一磁性塊41(見第6圖),其在衝擊塊15移動過程中與衝擊塊15有著相同的位移。當衝擊塊15移動到前述之初始位置時,第一位置感測器37感測到磁性塊41而發出一第一感測訊號;當衝擊塊15移動到前述之停止位置時,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到磁性塊41而發出一第二感測訊號。因此,可透過第一位置感測器37感測出衝擊塊15處於該初始位置;可透過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出衝擊塊15處於該停止位置。
另外,傳動組件(即包括主動凸輪19和從動凸輪18)只能使齒輪16和棘輪17單向轉動。如第2A圖和第2B圖所示,從動凸輪18之一輪面與棘輪17的表面重合,從動凸輪18的另一個輪面上設置有複數個環狀間隔排列的凸塊27,這些凸塊27較佳為半圓形凸塊,每個半圓形凸塊的圓邊28的相對側為一凹面29。主動凸輪19只有沿某一方向轉動時,推抵圓邊28才會帶動從動凸輪18轉動。
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馬達22(見第1圖)可實現為電子式控制的馬達,其轉動軸52的轉動方向係受控制,而且亦可控制其轉動圈數,使其以一預定的轉動圈數進行轉動。
參閱第2B圖,在衝擊塊15的復位過程中,馬達22沿同一方向(如順時針方向,由上自下觀之)轉動,並以一預定圈數進行轉動,馬達22的轉動會帶動主動凸輪19以順時針方向轉動,並且透過主動凸輪19與從動凸輪18之傳動,可帶動齒輪16和棘輪17沿著逆時針方向(由上自下觀之)轉動,齒輪16與衝擊塊15之齒部23的齧合進而帶動衝擊塊15往回復方向移動。馬達22之預定的轉動圈數係與衝擊塊15於該停止位置至該初始位置的距離相配合,使得當馬達22轉動達該預定圈數時,衝擊塊15恰能回復到該初始位置。
此外,在預備擊發衝擊塊15而帶動齒輪16、棘輪17和從動凸輪18轉動前,該主動凸輪19可受該馬達22控制而保持於一不與從動凸輪18接觸的懸停狀態,如此衝擊塊15擊發時負載減輕,而相對保有較大的動力。
再者,凸輪感測器39設置於主動凸輪19之旋轉半徑附近,凸輪感測器39較佳為壓力感測器。如第2A圖和第2B圖所示,凸輪感測器39具有一受壓件42,其設置在主動凸輪19的旋轉半徑上。因此,透過受壓件42,凸輪感測器39可感測出主動凸輪19旋轉時產生的角位移(其精度視主動凸輪19和凸輪感測器39實際之設計而定)或轉動了幾圈。因此,當馬達22帶動主動凸輪19,從而使齒輪16轉動而將衝擊塊15帶回初始位置時,可藉由凸輪感測器39在此過程中感測出的主動凸輪19所轉動的圈數,來判定衝擊塊15是否確已移動到初始位置。
另外,馬達22較佳為一種能夠產生較大扭力的馬達,否則也可使用一般的馬達配合減速機構來產生較大之扭力。
第3A圖至第3E圖顯示上述機構操作時的分解圖,以下將配合第3A圖至第3E圖,來說明衝擊塊15整個的擊發過程和回復過程。
(1)待擊發狀態。如第3A圖所示,衝擊塊15處於初始位置,電磁元件21消磁或未激磁而使得箝制件20接觸或卡制棘輪17,此可避免衝擊塊15發生不預期動作。在此狀態下,主動凸輪19停止轉動並停置於不與從動凸輪18接觸的懸停狀態。
(2)擊發中狀態。當使用者按下工具機上握把部之啟動開關14的按鈕43時,開始進行擊釘而衝擊塊15從初始位置向停止位置移動。如第3B圖所示,使用者按下按鈕43而使啟動開關14開啟時會使電磁元件21處於激磁狀態,進而使得箝制件20與棘輪17分離,如此衝擊塊15的動能不會受到箝制件20的影響。此時,馬達22未被啟動,衝擊塊15上的齒部23會帶動齒輪16轉動。
(3)擊發完成狀態。如第3C圖所示,當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到衝擊塊15處於停止位置時,此訊息會傳遞給電磁元件21,藉此電磁元件21消磁進而使得箝制件20接觸或卡制棘輪17,一方面可防止棘輪17發生不預期轉動,另一方面便於衝擊塊15進入回復過程。
(4)回復過程之狀態。當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到衝擊塊15處於停止位置時,除了將此訊息傳遞給電磁元件21外,亦會通知馬達22開始轉動,進而使衝擊塊15從停止位置向初始位置移動。如第3D圖所示,在此過程中,箝制件20與棘輪17處於接觸或卡制狀態,確保回復過程中衝擊塊15只能沿著回復之方向移動,使整個回復過程更加穩定。在此回復階段,馬達22啟動,主動凸輪19帶動從動凸輪18,從而齒輪19轉動,帶動衝擊塊15回復到初始位置。
(5)回復完成狀態。當第一位置感測器37感測到衝擊塊15回復到初始位置且凸輪感測器39感測到主動凸輪19已旋轉達到一預定圈數時,會通知馬達22使馬達22停止轉動。如第3E圖所示,此時箝制件20仍與棘輪17接觸或卡制,確保衝擊塊15不會因發生不預期運動而偏離初始位置,因此下一次擊發時衝擊塊15不會因位置偏移而有擊發動能不足的現象。另外,第一位置感測器37和凸輪感測器39兩者擇其一即可,但同時使用可更確保衝擊塊15確實回到初始位置。
第4A圖和第4B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實現的衝擊塊復位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與第2A圖和第2B圖所示的衝擊塊復位裝置13不同的是,在第4A圖和第4B圖顯示的衝擊塊復位裝置13A中,主動凸輪30的齒部為兩齒,顯示主動凸輪30的齒的數目可因需要來調整。另外,箝制件31的一端係固定在一U型件32的開口處,U型件32的底部連接一桿33,因此桿33受電磁元件21作用時,進行伸
出或拉回時,可帶動箝制件31於兩種狀態(即接觸狀態和分離狀態)下作動。
第5A圖和第5B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實現的衝擊塊復位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與第4A圖和第4B圖所示的衝擊塊復位裝置13A不同的是,在第5A圖和第5B圖顯示的衝擊塊復位裝置13B中,省去了棘輪,利用從動凸輪34來取代原本設置的棘輪,從動凸輪34和齒輪16具有相同的轉動軸,箝制件31的凸部35與從動凸輪34上的凸塊27卡制,即可限制齒輪16,使其僅能單向轉動,而此實施例作動的原理及操作過程與上述的描述是相同的。
另外,如第4A圖和第5A圖所示,本發明亦可使用一齒輪感測器44來取代前述之第一位置感測器37和第二位置感測器38。齒輪感測器44固定設置於固定件上,齒輪感測器44與齒輪16之一輪面相距一預定距離,齒輪感測器44較佳可為電磁感測器,在齒輪16之前述輪面上設有磁性塊45,藉此齒輪感測器44可透過感測磁性塊45之磁場來判定衝擊塊15是否移動到初始位置或停止位置。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可採用齒輪感測器44來感測衝擊塊15移動到停止位置,另外採用凸輪感測器39來感測衝擊塊15回復到初始位置,如第4A圖和第5A圖所示。此外,本發明亦可將感測器44設置在其它轉動部件,如棘輪17和從動凸輪18,而不限於設置在齒輪16附近。
在本發明中,在衝擊塊(如撞針)的復位過程中,利用箝制件與棘輪(或從動凸輪)接觸或卡制,使得衝擊塊
只能往復位方向移動,因此可提升衝擊塊復位之過程的穩定性。再者,馬達的傳動組件只能使齒輪和棘輪單向運動,因此能夠進一步提升衝擊塊復位的穩定性。是故,本發明中衝擊塊整個的回復過程是相當穩定的,可提升打擊效果,減少釘子未完全擊入工件的情形。
本發明並提供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其控制邏輯可由第1圖所示的控制器36來實現。以下請配合第1圖、第2A~2B圖及第3A~3E圖,參閱第7圖,控制器36接收啟動開關14、凸輪感測器39以及第一和第二位置感測器37、38所輸入的訊號,並且輸出訊號來控制電磁元件21、馬達22以及LED 53,其中LED 53設於固定件之適當位置處。具體來說,啟動開關14開啟時,控制器36會將電磁元件21激磁,以使箝制件20與齒輪16分離。當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到衝擊塊15處於停止位置時,控制器36控制電磁元件21消磁,以使箝制件20與齒輪16卡制,並控制馬達22使其開始轉動。當第一位置感測器37及/或凸輪感測器39感測到衝擊塊15處於初始位置時,控制器36控制馬達22使其停止轉動。另外,當控制器36判斷工具機出現異常狀況時,控制器36可控制LED 53使其閃爍,以提示使用者有異常狀況發生。
第8A圖顯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請配合第1圖、第2A~2B圖及第3A~3E圖所示的實施例,參閱第8A圖,首先,手提式動力工具接上電源或電池51時進行初始化(步驟S10),當使用者
按下啟動開關14的按鈕43時,啟動開關14會開啟(步驟S12),此時凸輪感測器39會感測受壓件42是否被按壓(步驟S14),如果未被按壓,則表示主動凸輪19未偏離從動凸輪18的旋轉範圍,此時控制器36開啟LED 53(步驟S16),以提示使用者工具機出現異常狀況。
若凸輪感測器39感測出受壓件42被抵壓,表示主動凸輪19係處於偏離從動凸輪18之旋轉範圍的狀態,此時可開始擊釘動作,較不易發生釘子未完全擊入工件的情形。開始進行擊釘時,控制器36將電磁元件21激磁(步驟S18),使得箝制件20與齒輪16分離,這時衝擊塊15接收動力源之動力,而離開初始位置。但是,此時如果電磁元件21激磁超過一預定時間(步驟S20),則表示工具機出現不預期的異常,為避免此異常造成更大的傷害,控制器36此時會將電磁元件21消磁(步驟S22),並開啟LED 53(步驟S16),以提示使用者工具機出現異常狀況。當工具機出現異常時,使用者可手動進行排除異常,並使系統進行初始化。
若於步驟S20中的預定時間內,第二位置感測器38感測出衝擊塊15到達停止位置(步驟S24),則系統開始進入回復程序,此時控制器36會將電磁元件21消磁(步驟S26)並轉動馬達22(步驟S28),馬達22帶動主動凸輪19、從動凸輪18及齒輪16,衝擊塊15因而朝初始位置移動。而電磁元件21消磁時箝制件20會與齒輪16接觸或卡制,使得整個回復過程更為穩定。當第一位置感應器37感測出衝擊塊15回復到初始位置(步驟S30)且凸輪感測器39判斷主動凸
輪19已旋轉達到一預定圈數(步驟S32)時,控制器36控制馬達22使其停止轉動(步驟S34)。第一位置感應器37和凸輪感測器39都可感測出衝擊塊15是否回復到初始位置,同時採用此二感測器37、39可進一步減少感測誤差的情形,確保衝擊塊15已達初始位置,避免後續可能發生釘子未完全擊入工件的狀況。
在本發明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的其它實施例中,也可僅使用一個感測器(如第4A圖和第5A圖所示的齒輪感測器44)來取代第一和第二位置感測器37、38,此齒輪感測器44可根據因感測磁性塊45而輸出之訊號隨著時間之變化,來判斷出衝擊塊15是位於初始位置還是停止位置,其操作流程如第8B圖所示,例如步驟S24A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停止位置,步驟S30A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初始位置,由於其它步驟與第8A圖相同,故不再贅述。再者,於另一實施例中,齒輪感測器44亦可僅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停止位置,而由凸輪感測器39輸出之訊號來判斷衝擊塊15是否位於初始位置。此外,如前所述,感測器44亦可設置在對應其它轉動部件(如棘輪17和從動凸輪18)的位置,而不限於設置在與齒輪16之一輪面相距一預定距離處。
在第8C圖的流程圖中,可省去凸輪感測器39,並僅使用一個位置感測器(如齒輪感測器44),與第8B圖類似的,步驟S24A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停止位置,步驟S30A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初始位置。由於沒有凸輪感測器39,因此與第8B圖相較,第8C圖省去步驟S14、S32,其餘步驟
與第8B圖類似,不再贅述。再者,於另一實施例中,齒輪感測器44亦可僅感測衝擊塊15是否位於停止位置,當其位於停止位置時通知馬達22轉動、電磁元件21消磁以開始回復程序,而馬達22可轉動一段預定時間後停止,將衝擊塊15帶回初始位置,此實施例可儘可能減少製造成本。
本發明中,在手提式動力工具設置幾個感測器(如第一位置感測器、第二位置感測器、凸輪感測器和齒輪感測器)來感測衝擊塊是否位於初始位置及/或停止位置,並依此控制多個元件(如馬達、電磁元件)的作動時序,如此可確保衝擊塊就定位後再進行相關操作,避免發生不可預期之狀況,因此提升了衝擊塊整個擊發過程和回復過程的穩定性。
雖然本發明已就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變更和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0~S34‧‧‧步驟
Claims (10)
- 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該手提式動力工具包含一衝擊塊及一衝擊塊回復裝置,該衝擊塊係受動力驅使而從一初始位置移動到一停止位置,從而推動一緊固件,該衝擊塊回復裝置包含一齒輪與該衝擊塊齧合、一棘輪與該齒輪同軸轉動、一電磁元件用以控制一箝制件與該棘輪之分離與卡制、一傳動組件及一馬達,該傳動組件係透過該馬達提供之動力帶動該棘輪和該齒輪轉動,所述方法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停止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停止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將該箝制件與該棘輪卡制,使得該衝擊塊只能進行單向移動,並且控制該馬達使其轉動,進而透過該傳動組件帶動該棘輪與該齒輪轉動,以使該衝擊塊從該停止位置往該初始位置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其中於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停止位置的步驟中,包含:判斷是否接收到一第一感測訊號,該第一感測訊號係因電磁感應而產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更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初始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初始位置時,控制該馬達使其停止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其中於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初始位置的步驟中,包含:判斷是否接收到一第二感測訊號,該第二感測訊號係因電磁感應而產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更包含步驟: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初始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使得該箝制件與該棘輪維持卡制的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其中該傳動組件包含:一從動凸輪,其與該齒輪和該棘輪同時轉動;以及一主動凸輪,其由該馬達驅動,其中該主動凸輪只有在沿一特定方向轉動時,才會帶動該從動凸輪,所述方法更包含步驟:判斷該主動凸輪之轉動圈數是否達到一預定圈數;以及當該主動凸輪之轉動圈數達到該預定圈數時,控制該馬達使其停止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更包含步驟:在該衝擊塊從該初始位置移動到該停止位置的過程中,控制該電磁元件以將該箝制件與該棘輪分離。
- 一種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該手提式動力工具包含一衝擊塊及一衝擊塊回復裝置,該衝擊塊係受動力驅使 而從一初始位置移動到一停止位置,從而推動一緊固件,該衝擊塊回復裝置包含一齒輪與該衝擊塊齧合、一從動凸輪與該齒輪同軸轉動、一電磁元件用以控制一箝制件與該從動凸輪之分離與卡制、一主動凸輪及一馬達,該主動凸輪係透過該馬達提供之動力帶動該從動凸輪和該齒輪轉動,所述方法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停止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停止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將該箝制件與該從動凸輪卡制,使得該衝擊塊只能進行單向移動,並且控制該馬達使其轉動,進而透過該主動凸輪帶動該從動凸輪與該齒輪轉動,以使該衝擊塊從該停止位置往該初始位置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更包含步驟:判斷該衝擊塊是否位於該初始位置;以及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初始位置時,控制該馬達使其停止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更包含步驟:當該衝擊塊位於該初始位置時,控制該電磁元件以使得該箝制件與該從動凸輪維持卡制的狀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4733A TWI6130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4733A TWI6130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3969A true TW201603969A (zh) | 2016-02-01 |
TWI613049B TWI613049B (zh) | 2018-02-01 |
Family
ID=5580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4733A TWI6130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1304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1187A (zh) * | 2019-04-04 | 2020-10-20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钉枪 |
TWI781941B (zh) * | 2016-07-29 | 2022-11-01 |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釘打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24992A (en) * | 1985-11-07 | 1988-02-16 | Olympic Company, Ltd. | Electric tacker |
TW566293U (en) * | 2002-06-28 | 2003-12-11 | Aplus Pneumatic Corp | Striking structure for power-driven nailing gun |
CA2479979C (en) * | 2002-07-25 | 2007-03-13 | Yih Kai Enterprise Co., Ltd. | Handy electric nailing gun |
TWI311518B (en) * | 2005-02-04 | 2009-07-01 | An Puu Hsin Co Ltd | Electric nailing apparatus |
CN2832445Y (zh) * | 2005-03-16 | 2006-11-01 | 安普新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击钉装置 |
JP2007237351A (ja) * | 2006-03-09 | 2007-09-20 | Hitachi Koki Co Ltd | 携帯用打込機 |
TWI325356B (en) * | 2007-01-24 | 2010-06-01 | Acuman Power Tools Corp | Elcetric nailing machine |
CN201012490Y (zh) * | 2007-02-08 | 2008-01-30 | 旭吉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击钉机构 |
TW200906575A (en) * | 2007-08-15 | 2009-02-16 | De Poan Pneumatic Corp | Transmission device of nailing device |
TWI379746B (en) * | 2007-10-05 | 2012-12-21 | Senco Brands Inc |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ing a gas spring |
TW200924918A (en) * | 2007-12-06 | 2009-06-16 | De Poan Pneumatic Corp | Driving device for electric nail gun |
CN101239458A (zh) * | 2008-03-19 | 2008-08-13 | 桐乡市嘉程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钢钉枪 |
CN201500965U (zh) * | 2009-10-23 | 2010-06-09 | 刘贵文 | 一种气动打钉工具的动力装置 |
-
2014
- 2014-07-18 TW TW103124733A patent/TWI61304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1941B (zh) * | 2016-07-29 | 2022-11-01 | 日商工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釘打機 |
CN111791187A (zh) * | 2019-04-04 | 2020-10-20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钉枪 |
CN111791187B (zh) * | 2019-04-04 | 2023-06-20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 钉枪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13049B (zh) | 2018-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07839B (zh) | Portable power tool and impact block resetting device | |
AU2002319711B2 (en) | Portable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 |
CN112236268B (zh) | 用于检测紧固件工具中的工件卡住状况的方法 | |
US6705503B1 (en) |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 |
TWI659811B (zh) | 釘入機 | |
JP6081712B2 (ja) | 鋲打機 | |
US20040232194A1 (en) | Enhanced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 |
EP3131708B1 (en) | Fastener-driving tool including a driving device | |
CN102398249B (zh) | 带有自动送钉装置的动力工具 | |
JP2008535671A (ja) | 回転タレットを使用した自動チャック交換 | |
TWI613049B (zh) | 手提式動力工具的控制方法 | |
WO2016174995A1 (ja) | 打込機 | |
TWI670150B (zh) | 釘入機 | |
JP5611465B2 (ja) | 機械式の打撃機構を備えた手持ち式工作機械 | |
JP4708954B2 (ja) | 打込み作業工具 | |
CN111791187A (zh) | 钉枪 | |
AU2015202109B2 (en) | Motor-driven fastening tool | |
CN201783916U (zh) | 带有自动送钉装置的动力工具 | |
JP2015223668A (ja) | 打込機 | |
JP7258886B2 (ja) | 電気パルス工具 | |
WO2010038834A1 (ja) | 打込み工具 | |
JP4709022B2 (ja) | 打込み作業工具 | |
JP2010082788A (ja) | 打込み工具 | |
JP2010082787A (ja) | 打込み工具 | |
NZ531817A (en) | Enhanced electrical motor driven nail gu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