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0763A -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 Google Patents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0763A
TW201600763A TW103120841A TW103120841A TW201600763A TW 201600763 A TW201600763 A TW 201600763A TW 103120841 A TW103120841 A TW 103120841A TW 103120841 A TW103120841 A TW 103120841A TW 201600763 A TW201600763 A TW 2016007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ut
dust
ball screw
screw device
dustproof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0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aisuke Kuroiwa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riority to TW103120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0076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763A/zh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可對於螺帽將防塵構件簡單地安裝的滾珠螺桿裝置。因此,滾珠螺桿裝置(1),是在螺紋軸(2)貫通的螺帽(4)的內周端部形成凹陷部(6),對於在凹陷部(6)具備防塵構件(5)的滾珠螺桿裝置(1),防塵構件(5),是由被螺紋軸(2)插貫的圓筒形狀的彈性構件所構成,具有至少1個比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更朝外徑方向突出的突起(8),凹陷部(6),是形成可將防塵構件(5)嵌合的溝形狀,設有突起(8)被卡止的被卡止部(7)。

Description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例如轉向裝置、重量物移動用裝置、加工用機械、精密定位裝置等所使用的滾珠螺桿裝置、及將設在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拔取用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習知的滾珠螺桿裝置,已知具備防塵構件,供防止灰、塵、垃圾等的異物的侵入螺帽內用。這種滾珠螺桿裝置,也已知是將朝防塵構件的螺帽的安裝,藉由從螺帽的外周側插入的固定螺栓將防塵構件固定來進行的構成(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直線運動的機械要素用的滾珠螺桿裝置,一般是具有:螺紋軸、及設在此螺紋軸外周的圓筒狀的螺帽,複數球是組入形成於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
這種滾珠螺桿裝置,若附著在螺紋軸的表面的灰塵等的異物若進入螺帽的內部的話,因為球的平順的滾動運動 會被阻礙,所以將與螺紋軸的表面接觸的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的端面部的情況很多。
具備這種防塵構件的滾珠螺桿裝置的例,是如專利文獻2。此滾珠螺桿裝置,是如第25圖所示,在透過球2051螺合於螺紋軸2050上的螺帽2052的兩端部,形成有密封件安裝用的大徑階段部2053。且,朝此大徑階段部2053的內周面開口的徑方向的螺孔2054是在螺帽2052的兩端部穿設形成。即,從螺帽2052的外周面2052a、及凸緣周面(無圖示)各別貫通大徑階段部2053的半徑方向的螺孔2054是穿設形成1個或2個。將密封件2055嵌合在大徑階段部2053之後,藉由將固定螺栓2056結合在螺孔2054將密封件2055固定於圓周方向及軸方向的構造。
上述的專利文獻2的滾珠螺桿裝置,因為是在螺帽2052設置螺孔2054,其加工所需要的勞力和時間會導致成品率下降。尤其是在螺孔2054的形成中,螺帽2052的板厚的尺寸大的情況時,不是只有被母螺紋溝加工的螺紋孔,因為有需要將鑽孔加工,在加工所需要的勞力和時間會產生參差不一,具有改善的餘地。
在此,本發明人等發明了具備防塵構件的滾珠螺桿裝置,該防塵構件,是在螺帽的內周面,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地將卡合溝形成於圓周方向地形成筒形狀,並使形成於其外周面的卡合片彈性變形並被卡合於上述卡合溝並將上述螺紋軸及上述螺帽之間的間隙密封。
在這種構成的滾珠螺桿裝置中,因為在上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且在軸方向設有1個以上的溝部,所以將上述防塵構件拔取時,使上述螺紋軸貫通上述防塵構件的貫通孔,藉由治具的突起將上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來解除對於上述卡合溝的上述卡合片的卡合。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30265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130171號公報,第5圖
但是如上述習知的滾珠螺桿裝置,是將防塵構件安裝在螺帽時具有費力費時的問題。具體而言,有需要進行:如第24圖所示,將滾珠螺桿裝置1011組裝(第24圖(a)),由從螺帽1014的外周側插入的鑽頭在防塵構件1015形成鑽孔(第24圖(b)),將滾珠螺桿裝置1011分解(第24圖(c)),將空氣朝分解的螺紋軸1012、螺帽1014、防塵構件1015吹附除去鑽頭的切削屑(第24圖(d)),再度將滾珠螺桿裝置1011組裝由固定螺栓1016固定防塵構件1015(第24圖(e)),藉由卡尺測量固定螺栓1016的插入深度來確認固定螺栓1016被插入防塵構件1015的鑽孔(第24圖(f))的煩雜的作業。
且專利文獻2的滾珠螺桿裝置,因為是在螺帽2052 設置螺孔2054,其加工所需要的勞力和時間會導致成品率下降。尤其是在螺孔2054的形成中,螺帽2052的板厚的尺寸大的情況時,不是只有被母螺紋溝加工的螺紋孔,因為有需要將鑽孔加工,在加工所需要的勞力和時間會產生參差不一,具有改善的餘地。
進一步,如第26圖所示,將設在螺紋軸2010凸緣部中的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拔取情況時,因為此凸緣部的存在,所以無法使上述治具的突起到達凸緣部側的防塵構件的溝部。其結果,具有無法使用上述治具將上述防塵構件拔取的情況,而具有檢討的餘地。
在此,本發明是著眼於上述的問題點,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將防塵構件簡單地安裝於螺帽的滾珠螺桿裝置。
且本發明的其他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關螺帽的板厚可以容易將防塵構件裝卸的滾珠螺桿裝置。
且本發明的其他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容易拔取被設在具備設有凸緣部的螺紋軸的滾珠螺桿裝置的軸方向的端部的防塵構件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是在螺紋軸貫通的螺帽的內周端部形成凹陷部,在上述凹陷部具備防塵構件,上述防塵構件,是由被上述螺紋軸插貫的圓筒形狀的彈性構件所構成,具有至少1個比上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更朝外徑方向突出的突起,上述凹陷 部,是形成可嵌合上述防塵構件的溝形狀,設有上述突起被卡止的被卡止部。
即,一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是具備:螺紋軸、及設在該螺紋軸的外周的螺帽、及設在形成於上述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上述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的複數球,在上述螺帽的內周面(上述凹陷部)中,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並使卡合溝(上述被卡止部)形成於圓周方向地形成筒形狀,使形成於其外周面的卡合片是彈性變形並被卡合於上述卡合溝將上述螺紋軸及上述螺帽之間的間隙密封的防塵構件是被安裝於上述螺帽。
且上述滾珠螺桿裝置,是在上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且在軸方向設有1個以上的溝部,該溝部的內壁是藉由治具的突起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從上述卡合溝使上述卡合片的卡合被解除也可以。
且對於上述滾珠螺桿裝置,上述溝部是在圓周方向由等間隔被設置也可以。
且對於上述滾珠螺桿裝置,在上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與上述螺帽的內周面接觸的複數凸部是呈環狀且斷片地設置也可以。
且上述滾珠螺桿裝置,是與上述防塵構件的對於上述螺帽插入的方向相對的端面是比上述突起更朝上述插入的方向突出也可以。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 取治具,是形成圓筒形狀,供拔取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用,該滾珠螺桿裝置,具有:螺紋軸;及設在該螺紋軸的外周,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且在內周面形成卡合溝的螺帽;及設在形成於上述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上述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的複數球;及彈性變形地卡合在上述卡合溝的卡合片是形成於外周面並被安裝於上述螺帽,並且沿著軸方向的1個以上的溝部是形成設在外周面的圓筒形狀的前述防塵構件;該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具有:第1構件,是形成具有比上述螺紋軸的徑更大尺寸的缺口的圓弧狀的剖面形狀,藉由將上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從上述卡合溝將上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複數突起是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設在端部;及第2構件,是形成圓弧狀的剖面形狀,朝圓周方向可裝卸地設在第1構件並構成上述圓筒形狀。
且對於上述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是在第2構件,藉由將上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從上述卡合溝將上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1個以上的上述突起是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設在端部也可以。
且對於上述防塵構件拔取治具,上述突起是在圓周方向由等間隔被設置也可以。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是形成圓筒形狀,供拔取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用,該滾珠螺桿裝置,具有:螺紋軸;及設在該螺紋軸 的外周,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且在內周面形成卡合溝的螺帽;及設在形成於上述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上述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的複數球;及彈性變形地卡合在上述卡合溝的卡合片是形成於外周面並被安裝於上述螺帽,並且沿著軸方向的1個以上的溝部是形成設在外周面的圓筒形狀的前述防塵構件;且從前述卡合溝將前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複數突起是藉由將前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被設在端部。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的話,可以提供一種可將防塵構件簡單地安裝於螺帽的滾珠螺桿裝置。
且依據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的話,可以提供一種無關螺帽的板厚可以容易將防塵構件裝卸的滾珠螺桿裝置。
且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的話,可以提供一種可以容易拔取被設在具備設有凸緣部的螺紋軸的滾珠螺桿裝置的軸方向的端部的防塵構件之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A‧‧‧距離
B‧‧‧半徑
C‧‧‧距離
O‧‧‧螺紋軸、螺帽及防塵構件的中心軸
1‧‧‧滾珠螺桿裝置
2‧‧‧螺紋軸
2a‧‧‧螺紋溝
3‧‧‧球
4‧‧‧螺帽
4a‧‧‧螺紋溝
5‧‧‧防塵構件
6‧‧‧凹陷部
7‧‧‧卡止部
8‧‧‧爪
8a‧‧‧傾斜面
9‧‧‧腕部
11‧‧‧密封部
12‧‧‧內溝部(被卡止部)
13‧‧‧缺口部
18‧‧‧爪
101‧‧‧滾珠螺桿裝置
110‧‧‧螺紋軸
110a‧‧‧外周面
111‧‧‧球轉動溝
112‧‧‧凸緣部
120‧‧‧螺帽
120a‧‧‧內周面
121‧‧‧球轉動溝
122‧‧‧卡合溝
122a‧‧‧端面
130‧‧‧球
140‧‧‧防塵構件
140a‧‧‧外周面
140b‧‧‧端面
141‧‧‧卡合片
141a‧‧‧端部
142‧‧‧溝部
142a‧‧‧內壁
143‧‧‧凸部
145‧‧‧治具
145a‧‧‧外周面
146‧‧‧突起
200‧‧‧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200a‧‧‧外周面
201‧‧‧端面
210‧‧‧第1構件
211,212‧‧‧凹凸部
220‧‧‧第2構件
221,222‧‧‧凹凸部
230‧‧‧突起
230a‧‧‧曲面
1011‧‧‧滾珠螺桿裝置
1012‧‧‧螺紋軸
1014‧‧‧螺帽
1015‧‧‧防塵構件
1016‧‧‧固定螺栓
2010‧‧‧螺紋軸
2050‧‧‧螺紋軸
2051‧‧‧球
2052‧‧‧螺帽
2052a‧‧‧外周面
2053‧‧‧大徑階段部
2054‧‧‧螺孔
2055‧‧‧密封件
2056‧‧‧固定螺栓
[第1圖]顯示第1、第2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部分剖面圖。
[第2圖]顯示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後視圖,(b)是剖面圖,(c)是俯視圖,(d)是前視圖。
[第3圖]顯示在第1實施例中將防塵構件安裝在螺帽的樣子的圖。
[第4圖]顯示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變形例(具備1個密封部及2個卡止部的防塵構件)的圖,(a)是後視圖,(b)是剖面圖,(c)是俯視圖,(d)是前視圖。
[第5圖]顯示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變形例(具備1個密封部及3個卡止部的防塵構件)的圖,(a)是後視圖,(b)是(a)的X-X剖面圖,(c)是俯視圖,(d)是前視圖。
[第6圖]顯示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變形例(具備1個密封部及4個卡止部的防塵構件)的圖,(a)是後視圖,(b)是剖面圖,(c)是俯視圖,(d)是前視圖。
[第7圖]顯示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變形例(具備1個密封部及6個卡止部的防塵構件)的圖,(a)是後視圖,(b)是剖面圖,(c)是俯視圖,(d)是前視圖。
[第8圖]顯示第1、第2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剖面圖,(b)是(a)的部分放大圖,(c)是第2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 的剖面圖,(d)是(c)的部分放大圖。
[第9圖]顯示在第2實施例中將防塵構件安裝在螺帽的樣子的圖。
[第10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11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前視圖,(b)是俯視圖,(c)是右側視圖,(d)是後視圖。
[第12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安裝程序的圖,(a)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後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13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取下時所使用的治具的圖,(a)是立體圖,(b)、(c)是(a)的部分放大圖。
[第14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的圖,(a)是防塵構件被裝設於螺帽的狀態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治具插入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c)是將治具插入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15圖]顯示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一實施例中的構成的圖,(a)是立體圖,(b)是分解成第1構件及第2構件時的立體圖,(c)、(d)是(a)的部分放大圖, (e)是顯示其他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構成的立體圖。
[第16圖]顯示具備設有凸緣部的螺紋軸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17圖]顯示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前視圖,(b)是俯視圖,(c)是右側視圖,(d)是後視圖。
[第18圖]顯示將防塵構件安裝在滾珠螺桿裝置的程序的圖,(a)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後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19圖]顯示被設在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一實施例中的螺紋軸的凸緣部相反側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的圖,(a)是防塵構件被裝設於螺帽的狀態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治具插入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c)是將治具插入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20圖]顯示被設在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一實施例中的螺紋軸的凸緣部側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的圖,(a)是將第1構件配置於被裝設於螺帽的防塵構件的狀態的右側視圖,(b)是將由第1構件及第2構件所構成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配置於螺紋軸的狀態的右側視圖,(c)是將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插入螺帽內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 向的剖面圖。
[第21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5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俯視圖,(c)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d)是防塵構件的後視圖,(e)是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立體圖,(f)是(e)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22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6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俯視圖,(c)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d)是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e)是(d)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第23圖]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7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c)是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習知的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24圖]顯示在習知的滾珠螺桿裝置將防塵構件安裝在螺帽的樣子的一例的圖。
[第25圖]顯示習知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第26圖]顯示具備設有凸緣部的習知的螺紋軸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發明的滾珠螺桿裝置的實施例。
(第1實施例)
如第1圖所示,第1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是具有:螺紋軸2、及透過複數球3螺合於螺紋軸2的螺帽4。
螺紋軸2,是由細長的圓柱形狀的金屬製構件所構成。在螺紋軸2的外周面中,剖面大致圓弧形狀的螺紋溝2a是形成螺旋狀。
螺帽4,是由形成有比螺紋軸2的外徑更大的圓形的貫通口之大致圓筒形狀的金屬製構件所構成。在螺帽4的內周面中,對應螺紋軸2的螺紋溝2a,使剖面大致圓弧形狀的螺紋溝4a形成螺旋狀。
螺紋軸2是被插貫在螺帽4的貫通口,並使彼此的螺紋溝2a、4a相面對地形成球的轉動路。在此轉動路內,被裝填金屬製的複數球3,藉此使螺紋軸2及螺帽4相互螺合。
藉由這種構成,藉由使螺紋軸2及螺帽4的其中任一方旋轉,使複數球3在轉動路內轉動,就可將另一方朝軸方向直線移動。又,在螺帽4中具備未圖示的循環零件,該循環零件內形成有循環路,供將轉動並到達轉動路的終點的球3朝轉動路的始點循環用。因此,複數球3可透過循環路在轉動路內循環。
又,在本實施例中,在螺紋軸2中形成2條彼此錯開相位180度的螺紋溝2a。因此,對應此,螺帽4的螺紋溝4a、複數球3、及未圖示的循環零件也分別設置2組。
在本實施例中的滾珠螺桿裝置1,在如第1圖所示螺帽4的軸方向側的兩端部中,為了防止螺帽4內灰、塵、垃圾等的異物侵入,具備將該兩端部及螺紋軸2之間的間隙塞住用的防塵構件5。
防塵構件5,是由形成有圓形的貫通口之大致圓筒形狀的樹脂製構件所構成。又,防塵構件5的貫通口設成比螺紋軸2的外徑更稍為大徑,當將防塵構件5安裝於螺帽4時,防塵構件5就不會與螺紋軸2接觸。且,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的徑的大小,是被設計成使防塵構件5可嵌合於螺帽4的後述的凹陷部6的大小。
如第2圖所示,在防塵構件5中,將外周面側及正面側開放的方式形成有四角柱形狀的缺口部13,在缺口部13內設有樹脂製的卡止部7。
卡止部7,是防止被安裝於螺帽4的防塵構件5從螺帽4脫落用,且一體形成於防塵構件5。這種卡止部7,是由:在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上的正面側位置朝外徑方向突出了的爪8、及將爪8支撐的腕部9所構成。
在爪8中,如第2圖(b)所示形成有隨著從防塵構件5的背面側(第2圖(b)中左側)朝向正面側(第2圖(b)中右側)而朝中心軸O側傾斜的傾斜面8a。且,傾斜面8a的正面側最先端及中心軸O的距離,是成為比 凹陷部6的內周面的半徑更小。由此,將防塵構件5安裝在螺帽4時,成為可將爪8朝凹陷部6平順地插入。
腕部9,是如第2圖(b)所示設成從缺口部13的底面朝軸方向延伸,在其先端具備上述構成的爪8。詳細的話,本實施例中的腕部9,是如第2圖(d)所示藉由將形成於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上的爪8從正面側所見包圍而形成U字形的深溝。在如此腕部9的周圍因為預定的間隙被確保,所以腕部9及爪8容易朝徑方向彈性變形。因此,將防塵構件5安裝在螺帽4時,成為可將爪8朝凹陷部6更平順地插入。
又,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構成的卡止部7是如第2圖(d)所示被設在成為挾持防塵構件5的中心軸O的對稱的2處。
如第2圖(b)所示,在防塵構件5的內周面上的背面側端部中,由朝內徑方向延伸的薄板形狀一體形成樹脂製的密封部11。密封部11,是將防塵構件5及螺紋軸2的螺紋溝2a的間隙塞住用,在本實施例中如第2圖(d)所示從正面側所見形成月牙形狀。詳細的話,密封部11的大小,是被設計成當將防塵構件5安裝於螺帽4時,密封部11不會與螺紋軸2的螺紋溝2a接觸。
又,如上述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在螺紋軸2形成有2條的螺紋溝2a,所以對應此密封部11也如第2圖(d)所示被設在成為挾持防塵構件5的中心軸O的對稱的2處。
如第1圖所示,在螺帽4的軸方向側的兩端部中,各 別形成將防塵構件5安裝用的凹陷部6。
凹陷部6,是為了收納保持防塵構件5,而形成與螺帽4的貫通口同心且比貫通口更大徑地從螺帽4的兩端部表面凹陷的溝形狀。在凹陷部6的底部分設有內溝部12,可收納防塵構件5中的卡止部7的爪8,且可作為使爪8被卡止的被卡止部。內溝部12,是在凹陷部6的底部分朝外徑方向延伸,且由橫跨凹陷部6的全周形成的溝所構成。
這種構成下,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是如第3圖所示可藉由簡單的安裝方法安裝在螺帽4。
一開始,作業者是準備透過複數球3被插入螺紋軸2的螺帽4。且作業者,是如第3圖(a)所示在對於螺帽4朝向防塵構件5的正面的狀態下,將螺紋軸2插貫防塵構件5的貫通口。
接著,作業者是如第3圖(b)所示將防塵構件5朝螺帽4的凹陷部6壓入。此時,防塵構件5的卡止部7,是藉由使爪8的傾斜面8a與凹陷部6的角部分抵接,而朝內徑方向彈性變形並朝凹陷部6進入。
且作業者是如第3圖(c)所示將防塵構件5朝凹陷部6進一步壓入。由此,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會與凹陷部6的內周面嵌合,卡止部7的爪8會朝內溝部12進入。此時卡止部7是朝外徑方向彈性變形返回至原來的形狀,爪8是卡止在內溝部12。由此,可防止防塵構件5從凹陷部6脫落。最後,作業者是使防塵構件5的密封部11 適切地進入螺紋軸2的螺紋溝2a,調整防塵構件5的旋轉方向位置。
藉由以上完成朝防塵構件5的螺帽4的安裝,由防塵構件5塞住螺帽4的兩端部及螺紋軸2之間的間隙,就可防止朝螺帽4內的異物的侵入。又,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也可防止被供給至螺帽4內的潤滑劑朝螺帽4外露出。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作業者可以將防塵構件5簡單地安裝於螺帽4。尤其是與上述的習知的滾珠螺桿裝置相比,皆不需要進行如第24圖(b)~第24圖(f)所示的煩雜的作業。且,固定螺栓不需要的部分,也可以減少零件點數。因此,可以減少製造成本。
又,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是如上述在螺紋軸2形成2條螺紋溝2a之2條滾珠螺桿裝置。但不限定於此,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及螺帽4的凹陷部6的構成,對於2條以外的多條滾珠螺桿裝置、或1條滾珠螺桿裝置也可適用。將該構成適用於例如1條滾珠螺桿裝置的情況時,如第4圖所示將防塵構件5的密封部11只有設在1處即可。
且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是如上述防塵構件5是具備2個卡止部7。但是卡止部7的數量不限定於此,1個或3個以上也可以。例如,如第5圖所示具有將防塵構件5的外周3等分的3個卡止部7、如第6圖所示具有將防塵構件5的外周4等分的4個卡止部7的構成、或是 如第7圖所示具有將防塵構件5的外周6等分的6個卡止部7的構成也可以。如第5圖~第7圖所示藉由將防塵構件5的卡止部7設置3個以上,就可更良好地防止防塵構件5從凹陷部6脫落。又,第5圖~第7圖是皆顯示1條滾珠螺桿裝置用的防塵構件。
(第2實施例)
對於第1圖所示的第2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對於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的構成是省略說明,只詳細說明不同的構成。
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是如第8圖(c)及第8圖(d)所示,卡止部7是形成朝向外徑方向彎曲的形狀。詳細的話,上述第1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是如第8圖(a)及第8圖(b)所示,腕部9是對於軸方向平行,從軸方向所見的腕部9的最外面及中心軸O的距離A、及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的半徑B是相同。對於此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是從軸方向所見的腕部9的最外面及中心軸O的距離C,是比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的半徑B更大。
這種構成的防塵構件5,可藉由與上述第1實施例所述的安裝方法同樣的方法簡單地安裝在螺帽4(參照第9圖)。
尤其是在本實施例中,如第9圖(c)所示,防塵構件5是嵌合在凹陷部6,卡止部7的爪18是朝內溝部12 進入時,卡止部7是朝外徑方向彈性變形使爪8卡止在內溝部12。但是,如上述朝外徑方向彎曲的卡止部7不返回至原來的形狀,腕部9是成為被維持在朝外徑方向突出的狀態,即將腕部9的外周面壓在凹陷部6的內周面的狀態。藉由此構成,旋轉方向的力是即使施加在被安裝於螺帽4的防塵構件5,在腕部9的外周面及凹陷部6的內周面之間因為會發生大的摩擦力,所以可防止防塵構件5在凹陷部6內旋轉。
從以上,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可以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的效果。在此,被安裝於螺帽4的防塵構件5若旋轉的話,適切地進入螺紋軸2的螺紋溝2a內的防塵構件5的密封部11的位置會偏離。因此,會發生密封部11與螺紋軸2接觸而使螺紋軸2的旋轉扭矩變非常大的問題。對於此,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因為可防止如上述防塵構件5的旋轉,所以可以防止上述問題的發生。
又,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及螺帽4的凹陷部6的構成,是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2條以外的多條滾珠螺桿裝置、或1條滾珠螺桿裝置也可適用。
且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的卡止部7的數,是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不限於2個。藉由將防塵構件5的卡止部7設成3個以上,就可更良好地防止防塵構件5從凹陷部6脫落。而且,在卡止部7的腕部9及凹陷部6之間發生的摩擦力因為會變更大,所以也可以更良好地防止防 塵構件5的旋轉。
且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的卡止部7,是如上述朝向外徑方向彎曲的形狀。但是卡止部7的形狀不限定於此,只要從軸方向所見的腕部9的最外面及中心軸O的距離是比防塵構件5的外周面的半徑更大的形狀即可。例如,藉由將腕部9形成朝外徑方向加厚的形狀等,就可與本實施例同樣防止防塵構件的旋轉。
且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是如上述將防塵構件5安裝於螺帽4時,防塵構件5的密封部11不與螺紋軸2的螺紋溝2a接觸之具備非接觸型式的防塵構件的滾珠螺桿裝置。但不限定於此,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5及螺帽4的凹陷部6的構成,也可適用於密封部11會與螺紋溝2a接觸之具備接觸型式的防塵構件的滾珠螺桿裝置。
以上,依據上述各實施例,可以實現將防塵構件簡單地安裝於螺帽的滾珠螺桿裝置。
(第3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
第10圖,是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且,第11圖,是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3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前視圖,(b)是俯視圖,(c)是右側視圖,(d)是後視圖。
如第10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01,是 具有:螺紋軸110、及螺帽120、及複數球130。
螺紋軸110是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狀的球轉動溝111,在被設在螺紋軸110外周的螺帽120的內周面中,螺旋狀的球轉動溝121是與球轉動溝111同樣由導溝形成。
球轉動溝111、121是彼此相面對,設在這些球轉動溝111、121之間的複數球130是藉由使螺紋軸110對於螺帽120相對旋而在球轉動溝111、121之間轉動。且,在球轉動溝111、121之間轉動的球130是成為例如通過被組裝於螺帽120的球返回管(無圖示)內而返回至原來的位置。這些球轉動溝111、121之間及球返回管是形成轉動路。
[卡合溝]
且在螺帽120的內周面中,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設有圓形狀的卡合溝122。在此,此螺帽120的內周面,是該當上述的第1實施例中的凹陷部6。且,本實施例的卡合溝122,是該當上述的第1實施例中的凹陷部6、尤其是內溝部12。卡合溝122,是從螺帽120的兩端部各別設置1個較佳,可依據需要設置複數。在此,上述預定的距離,是依據後述的防塵構件140的軸方向的尺寸被設定。
<防塵構件>
如第11圖(a)~(d)所示,防塵構件140是形成 筒形狀。在防塵構件140的外周面140a中,複數卡合片141(本實施例為4個)是由等間隔被設置。這些卡合片141,是被作成具有彈性且可與卡合溝卡合。又,卡合片141,是與防塵構件140一起由具有彈性的材料一體成形較佳。且,未設有防塵構件140的卡合片141側的端面側的徑方向的厚度,是形成比卡合片141的徑方向的厚度更厚。這是因為卡合片141彈性變形時,未設有防塵構件140的卡合片141側的端面側的彎曲力矩是比卡合片141中的彎曲力矩更大,而加大該部分的斷面慣性矩。
且在防塵構件140中,在設有卡合片141側的端面相反側的端面,對應各卡合片141沿著軸方向將外周面140a切除的溝部142是設有複數(本實施例為4個)。
<防塵構件的安裝>
接著,對於防塵構件140的安裝程序參照第12圖進行說明。
第12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安裝程序的圖,(a)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後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如第12圖(a)、(b)所示,防塵構件140,是將其外周面140a及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抵接並嵌合於螺帽120內。此時,藉由使複數卡合片141一邊彈性變形一邊與卡合溝122卡合,使防塵構件140被固定於螺帽 120。如此,被裝設於螺帽120的防塵構件140,是將螺紋軸110及螺帽120之間的間隙密封。
<防塵構件的取下>
接著,對於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進行說明。
第13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取下時所使用的治具的圖,(a)是立體圖,(b)、(c)是(a)的部分放大圖。且,第14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的圖,(a)是防塵構件被裝設於螺帽的狀態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治具插入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c)是將治具插入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如第13圖(a)~(c)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將防塵構件140取下時,使用筒形狀的治具145。此治具145,是外周面145a的徑與防塵構件140的外徑(外周面140a的徑)相等。且,在治具145的一方的端面中,複數突起146是對應防塵構件140的溝部142的形成位置朝軸方向突出形成。這些突起146的先端部,是如第13圖(b)、(c)所示,從內側的面(治具145的中心軸側的面)橫跨外側的面形成曲面。
使用這種治具145將防塵構件140從螺帽120取下時,首先,對於被裝設於螺帽120的防塵構件140(第14 圖(a)參照),將複數溝部142的位置及複數突起146的位置對位(第14圖(b)參照)。
接著,將複數突起146插入複數溝部142及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之間。此時,伴隨各突起146將各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治具145的中心軸的方向按壓,各卡合片141也藉由彈力朝防塵構件140的中心軸O(第11圖(a)、(d)參照)的方向彎曲,從卡合溝122脫離,使卡合狀態被解除(第14圖(c)參照)。在此,如前述,藉由在各突起146的先端部形成曲面,當該突起146將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時,卡合片141的卡合變容易從卡合溝122被解除。
在此,防塵構件140,是為了將螺紋軸110及螺帽120之間密封而使卡合於球轉動溝111的方式被設在螺帽120。因此,藉由治具145將防塵構件140,例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話,沿著球轉動溝111使防塵構件140旋轉並從螺帽120被取下(第14圖(d)參照)。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01,因為可以藉由彈性變形將防塵構件140安裝/取下於螺帽120,所以無關螺帽120的板厚可以容易裝卸防塵構件。
又,在本實施例中,設在防塵構件的卡止片的數量雖為4個,但是5個也可以。
(第4實施例)
在此,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參照圖面進行說明防塵 構件拔取治具的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是例如為了將被設在前述及後述的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拔取所使用的專用工具,與第3實施例的治具145同樣被使用。
<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第15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圖,(a)是立體圖,(b)是分解成第1構件及第2構件時的立體圖,(c)、(d)是(a)的部分放大圖,(e)是顯示其他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構成的立體圖。且,第16圖,是顯示具備設有凸緣部的螺紋軸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且,第17圖,是顯示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前視圖,(b)是俯視圖,(c)是右側視圖,(d)是後視圖。且,第18圖,是顯示將防塵構件安裝在滾珠螺桿裝置的程序的圖,(a)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後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且,第19圖,是顯示未形成有本實施例中的螺紋軸的凸緣部側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序的圖,(a)是防塵構件被裝設於螺帽的狀態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治具插入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c)是將治具插入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且,第20圖,是顯示形成有本實施例中的螺紋軸的凸緣部側的防塵構件的取下程 序的圖,(a)是將第1構件配置於被裝設於螺帽的防塵構件的狀態的右側視圖,(b)是將由第1構件及第2構件所構成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配置於螺紋軸的狀態的右側視圖,(c)是將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插入螺帽內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將防塵構件從螺帽拔取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如第15圖(a)~(c)所示,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是形成圓筒形狀。且,此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外周面200a的徑,是與後述的防塵構件140的外徑(外周面140a的徑)相等。
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是如第15圖(b)所示,具有可彼此裝卸的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第1構件210,是形成具有缺口的圓弧狀的剖面形狀。此缺口的圓周方向的尺寸,是被設定成比螺紋軸110的徑更大。且,在構成第1構件210的缺口部分的相面對的圓周方向的端部中,各別形成有凹凸部211、212。
且第2構件220也形成圓弧狀的剖面形狀。第2構件220,是在其圓周方向的兩端部形成有凹凸部221、222,可與第1構件210的凹凸部211、212嵌合並與第1構件210連結。如此,藉由連結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而形成圓筒形狀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
且在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的各軸方向的端面中,設有朝軸方向突出的複數突起230。這些突起230,是至少複數設在第1構件210的端面,設在或不設在第2 構件220的端面皆可以。又,複數突起230,是在藉由連結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而形成的圓筒形狀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端面在圓周方向等間隔設置的方式設置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的至少其中任一較佳。
且這些突起230的先端部,是如第15圖(c)、(d)所示,形成有從內側的面(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中心軸側的面)橫跨外側的面的曲面。
進一步,如第15圖(e)所示,對於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其他例的構成,突起230,是在圓周方向由等間隔設置4個可以。此時,防塵構件140的溝部142是對應突起230形成4等距離。且,對應形成4等距離的溝部142,卡合片141也由4等距離被設置。
<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
第16圖,是顯示具備藉由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被拔取的防塵構件的滾珠螺桿裝置的構成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且,第17圖,是顯示藉由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從滾珠螺桿裝置拔取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前視圖,(b)是俯視圖,(c)是右側視圖,(d)是後視圖。
如第16圖所示,滾珠螺桿裝置101,是具有:螺紋軸110、及螺帽120、及複數球130。
螺紋軸110是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狀的球轉動溝111,在被設在螺紋軸110外周的螺帽120的內周面中,螺旋狀 的球轉動溝121是與球轉動溝111同樣由導溝形成。
球轉動溝111、121是彼此相面對,設在這些球轉動溝111、121之間的複數球130是藉由使螺紋軸110對於螺帽120相對旋而在球轉動溝111、121之間轉動。且,在球轉動溝111、121之間轉動的球130是成為例如通過被組裝於螺帽120的球返回管(無圖示)內而返回至原來的位置。這些球轉動溝111、121之間及球返回管是形成轉動路。
在此,凸緣部112是被設在螺紋軸110中。
[卡合溝]
且在螺帽120的內周面中,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設有圓形狀的卡合溝122。卡合溝122,是從螺帽120的兩端部各別設置1個較佳,可依據需要設置複數。在此,上述預定的距離,是依據後述的防塵構件140的軸方向的尺寸被設定。
<防塵構件>
如第17圖(a)~(d)所示,防塵構件140是形成圓筒形狀。在防塵構件140的外周面140a中,複數卡合片141(本實施例為5個)是由等間隔被設置。這些卡合片141,是被作成具有彈性且可與卡合溝122卡合。又,卡合片141,是與防塵構件140一起由具有彈性的材料一體成形較佳。且,未設有防塵構件140的卡合片141側的 端面側的徑方向的厚度,是形成比卡合片141的徑方向的厚度更厚。這是因為卡合片141彈性變形時,未設有防塵構件140的卡合片141側的端面側的彎曲力矩是比卡合片141中的彎曲力矩更大,而加大該部分的斷面慣性矩。
且在防塵構件140中,在設有卡合片141側的端面相反側的端面,對應各卡合片141沿著軸方向將外周面140a切除的溝部142是被複數(本實施例為5個)設置。隨此,設於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突起230也設有與卡合片141及溝部142的數量同數量。
<防塵構件的安裝>
接著,對於防塵構件的安裝程序參照第18圖進行說明。
第18圖,是顯示本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安裝程序的圖,(a)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前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b)是將防塵構件裝設在螺帽之後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
如第18圖(a)、(b)所示,防塵構件140,是將其外周面140a及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抵接並與螺帽120內嵌合。此時,藉由使複數卡合片141一邊彈性變形一邊與卡合溝122卡合,使防塵構件140被固定於螺帽120。又,螺帽120的兩端部之中,對於被設在相面對於凸緣部112側的防塵構件140,是在將螺帽120安裝在螺紋軸110之前就先嵌合於螺紋軸110。即,將該防塵構件 140,使位於凸緣部112及相面對於凸緣部112的螺帽120的端部之間的方式先嵌合於螺紋軸110。且,在該狀態下將螺帽120安裝在螺紋軸110,其後將該防塵構件140組裝在螺帽120。如此,被裝設於螺帽120的防塵構件140,是將螺紋軸110及螺帽120之間的間隙密封。
<防塵構件的拔取>
接著,對於防塵構件的拔取程序參照第15圖、第19圖、及第20圖進行說明。
[被設在不與凸緣部干涉側的防塵構件的拔取]
使用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將防塵構件140從螺帽120拔取時,首先,對於被裝設於螺帽120的防塵構件140(第19圖(a)參照),將複數溝部142的位置及複數突起230的位置對位(第19圖(b)參照)。
接著,將複數突起230插入複數溝部142及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之間。此時,伴隨各突起230將各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中心軸的方向按壓,各卡合片141也藉由彈力朝防塵構件140的中心軸O(第17圖(a)、(d)參照)的方向彎曲,從卡合溝122脫離,使卡合狀態被解除(第19圖(c)參照)。在此,如前述,藉由在各突起230的先端部形成曲面230a,當該突起230將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時,使從卡合溝122解除卡合片141的卡合變容 易。
在此,防塵構件140,是為了將螺紋軸110及螺帽120之間密封而使卡合於球轉動溝111的方式被設在螺帽120。因此,藉由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將防塵構件140,例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話,沿著球轉動溝111使防塵構件140旋轉並從螺帽120被取下(第19圖(d)參照)。
[被設在與凸緣部干涉側的防塵構件的拔取]
使用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將防塵構件140從螺帽120拔取時,首先,如第15圖(b)所示,將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分割成第1構件210及第2構件220。且,如第20圖(a)所示,第1構件210的內周面,是將設有螺紋軸110的凸緣部112側的外周面110a包圍的方式配置第1構件210。
其後,將第2構件220嵌合於第1構件210,使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圍在螺紋軸110的外周,使螺紋軸110成為貫通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貫通孔的狀態。且,將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複數突起230的位置、及被裝設於螺帽120的防塵構件140的複數溝部142的位置對位(第20圖(b)參照)。
接著,將複數突起230插入複數溝部142及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之間。此時,伴隨各突起230將各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中心軸的方 向按壓,各卡合片141也藉由彈力朝防塵構件140的中心軸O(第17圖(a)、(d)參照)的方向彎曲,從卡合溝122脫離,使卡合狀態被解除(第20圖(c)參照)。在此,如前述,藉由在各突起230的先端部形成曲面,當該突起230將溝部142的內壁142a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時,卡合片141的卡合就容易從卡合溝122解除。
在此,防塵構件140,是為了將螺紋軸110及螺帽120之間密封而使卡合於球轉動溝111的方式被設在螺帽120。因此,藉由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將防塵構件140,例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話,防塵構件140是沿著球轉動溝111旋轉並從螺帽120被取下(第20圖(d)參照)。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因為是由可彼此裝卸的第1構件及第2構件所構成,所以將設在具備設有凸緣部的螺紋軸之滾珠螺桿裝置的軸方向的端部的防塵構件的拔取變容易。
又,本實施例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只要未脫離本發明的宗旨的話可具有各種的變形。例如,在前述的實施例中,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突起的數量雖為5個,但是4個也可以,只要可以將防塵構件適切地拔取的話皆可以。此時,對應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突起的數量及設置處(設置間隔),決定設在防塵構件的溝的數量及設置處(設置間隔),卡止片的數量及設置處(設置間隔)也同樣地被決定較佳。
(第5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滾珠螺桿裝置的第5實施例。
第21圖,是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5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俯視圖,(c)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d)是防塵構件的後視圖,(e)是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立體圖,(f)是(e)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又,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因為只有防塵構件的構成與上述的第3實施例不同,所以對於與第3實施例重複或相當的構件等是在圖中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
如第21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01,其防塵構件140的溝部142的圓周方向的寬度,是比第3實施例中的溝部142的圓周方向的寬度更小。此溝部142的圓周方向的寬度,是與卡合片141的圓周方向的寬度幾乎相同較佳。
藉由這種構成,即使在防塵構件140被要求某程度以上的強度的情況等,也可以提高溝部142中的剛性力。且,如此藉由減小溝部142的寬度,如第21圖(e)所示,設於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端面201的複數突起230可以形成矩形狀。且,藉由將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突起230形成矩形狀,不只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製造成本可下降,防塵構件拔取治具200的成品率也可提高。又,與上述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的實施例同樣,將矩 形狀的突起230的先端部設成曲面230a也可以(第21圖(f)參照)。
(第6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滾珠螺桿裝置的第6實施例。
第22圖,是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6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俯視圖,(c)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d)是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e)是(d)的主要部分放大圖。又,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也因為只有防塵構件的構成與上述的第3實施例不同,所以對於與第3實施例重複或相當的構件等是在圖中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
如第22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01,是在防塵構件140的外周面140a,使與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接觸的複數凸部143呈環狀且斷片地被設置。
這些複數凸部143,是在防塵構件140的外周面140a由等間隔被設置也可以,以防塵構件140的中心軸O為基準等距離地被配設也可以,非等距離地被配設也可以。
且這些複數凸部143,是對於螺帽120的內周面120a,由0~0.10mm的過盈量被設置較佳。
如此,複數凸部143是藉由被設在防塵構件140的外周面140a,對於熱處理變形殘存的情況或尺寸精度等級較低的螺帽120也可達成使防塵構件140不易朝圓周方向 動作的效果。
(第7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面進行說明滾珠螺桿裝置的第7實施例。
第23圖,是顯示滾珠螺桿裝置的第7實施例中的防塵構件的構成的圖,(a)是防塵構件的前視圖,(b)是防塵構件的右側視圖,(c)是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d)是在習知將防塵構件組裝在滾珠螺桿裝置時的沿著軸方向的剖面圖。又,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因為防塵構件的構成也只有上述的第6實施例的不同,所以對於與第6實施例重複或相當的構件等是在圖附加同一符號並省略說明。
如第23圖(a)~(d)所示,本實施例的滾珠螺桿裝置101,是使朝插入的方向相對於防塵構件140中的螺帽120的端面140b比卡合片141更朝上述插入的方向突出。即,端面140b及卡合片141的端部141a,會在上述插入的方向產生間隙(段差)。
藉由這種構成,在螺帽120設置防塵構件140時也,在卡合片141之前,端面140b會先與卡合溝122的相面對於卡合片141的端面122a接觸(第23圖(c)參照)。因此,即使防塵構件140是有力地被插入螺帽120的情況,第23圖(d)所示,也可以減少卡合片141鉤住卡合溝122的相面對於卡合片141的端面122a的可能 性。
以上,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不限定於此,可以進行各種的變更、改良。例如,可以將上述實施例的至少其中任一組合。
O‧‧‧螺紋軸、螺帽及防塵構件的中心軸
1‧‧‧滾珠螺桿裝置
2‧‧‧螺紋軸
2a‧‧‧螺紋溝
3‧‧‧球
4‧‧‧螺帽
4a‧‧‧螺紋溝
5‧‧‧防塵構件
6‧‧‧凹陷部
7‧‧‧卡止部
8‧‧‧爪
12‧‧‧內溝部(被卡止部)

Claims (15)

  1. 一種滾珠螺桿裝置,是在螺紋軸貫通的螺帽的內周端部形成凹陷部,在前述凹陷部具備防塵構件,其特徵為:前述防塵構件,是由被前述螺紋軸插貫的圓筒形狀的彈性構件所構成,具有至少1個比前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更朝外徑方向突出的突起,前述凹陷部,是形成可將前述防塵構件嵌合的溝形狀,設有使前述突起被卡止的被卡止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在前述突起中,形成有沿著前述防塵構件的中心軸的方向朝前述中心軸側傾斜的傾斜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前述被卡止部,是在前述凹陷部內,由朝向外徑方向形成的溝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前述防塵構件,是具有由朝前述中心軸的方向延伸的彈性構件所構成的腕部,前述突起,是設在前述腕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 在前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形成有缺口部,前述腕部,是被配置於前述缺口部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從前述中心軸的方向所見的前述腕部的最外面及前述中心軸的距離,是比前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的半徑更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前述腕部是朝向外徑方向彎曲的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在前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且在軸方向設有1個以上的溝部,該溝部的內壁是藉由治具的突起朝中心軸的方向被按壓而從前述凹陷部使前述突起的卡合被解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前述溝部是在圓周方向由等間隔被設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在前述防塵構件的外周面,與前述螺帽的內周面接觸的複數凸部是呈環狀且斷片地被設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的滾珠螺桿裝置,其中,與前述防塵構件的對於前述螺帽插入的方向相對的端 面是比前述突起更朝前述插入的方向突出。
  12. 一種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是形成圓筒形狀,用以拔取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前述滾珠螺桿裝置,具有:螺紋軸、及設在該螺紋軸的外周且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且在內周面形成卡合溝的螺帽、及設在形成於前述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前述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的複數球、及與前述卡合溝彈性變形卡合的卡合片是形成於外周面且被安裝於前述螺帽並且沿著軸方向的1個以上的溝部是設在外周面的形成圓筒形狀的前述防塵構件,其特徵為:該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具有:第1構件,是形成具有比前述螺紋軸的徑更大尺寸的缺口的圓弧狀的剖面形狀,藉由將前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從前述卡合溝將前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複數突起是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設在端部;及第2構件,是形成圓弧狀的剖面形狀,朝圓周方向可裝卸地設在第1構件並構成前述圓筒形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記載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其中,在前述第2構件,藉由將前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從前述卡合溝將前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1個以上的前述突起是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設在端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所記載的防塵構件拔取治具,其中, 前述突起是在圓周方向由等間隔被設置。
  15. 一種防塵構件拔取治具,是形成圓筒形狀,用以拔取滾珠螺桿裝置的防塵構件,前述滾珠螺桿裝置,具有:螺紋軸、及設在該螺紋軸的外周且從軸方向的端部具有預定的距離且在圓周方向且在內周面形成卡合溝的螺帽、及設在形成於前述螺紋軸的外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及形成於前述螺帽的內周面的螺旋狀的球轉動溝之間的複數球、及與前述卡合溝彈性變形卡合的卡合片是形成於外周面且被安裝於前述螺帽並且沿著軸方向的1個以上的溝部是設在外周面的形成圓筒形狀的前述防塵構件,其特徵為:從前述卡合溝將前述卡合片的卡合解除的複數突起是藉由將前述溝部的內壁朝中心軸的方向按壓而朝軸方向突出的方式被設在端部。
TW103120841A 2014-06-17 2014-06-17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TW201600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0841A TW201600763A (zh) 2014-06-17 2014-06-17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0841A TW201600763A (zh) 2014-06-17 2014-06-17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763A true TW201600763A (zh) 2016-01-01

Family

ID=55641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841A TW201600763A (zh) 2014-06-17 2014-06-17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007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26608A (zh)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TW201606215A (zh) 滾珠螺桿
KR101928696B1 (ko) 풀림방지 볼트
US20150198197A1 (en) Thrust nut
WO2018186409A1 (ja) チャック機構
JP2017177247A (ja) オイルシール取付け工具
TW201600763A (zh) 滾珠螺桿裝置及防塵構件拔取治具
JP2013059988A (ja) 動力工具用コアビット組
TWM592810U (zh) 氣動工具之旋轉固定結構及包括該氣動工具之旋轉固定結構之氣動工具
JP2017515694A (ja) 迅速な分解のために構成された工作機械アセンブリ
US3877672A (en) Fastener
KR20140046297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풀림방지 체결구
US20170122358A1 (en) Set screw, fixing structure, fixing method and sealing structure
KR101635462B1 (ko) 보링바용 연결대
JP2008161989A (ja) ボーリングバーの加工径調整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7285384A (ja) 円錐ころ軸受
JP5987438B2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TW201405015A (zh) 鎖固組件
JP5812202B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JP2011007289A (ja) 分割軸受及び結合治具
JP2014126110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の防塵部材抜取り治具
JP2020137272A (ja) ケーブルグランド
JP6431739B2 (ja) ドア用ハンドルの取付構造体
WO2015189870A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及び防塵部材抜取り治具
JP2015183700A (ja) 雄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