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8143A - 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8143A
TW201538143A TW104105801A TW104105801A TW201538143A TW 201538143 A TW201538143 A TW 201538143A TW 104105801 A TW104105801 A TW 104105801A TW 104105801 A TW104105801 A TW 104105801A TW 201538143 A TW201538143 A TW 201538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ntraocular lens
side guide
discharge
plung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5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8003B (zh
Inventor
山田祥孝
上野勝之
田中譽士
Original Assignee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8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8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0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08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 A61F9/0017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implantable in, or in contact with, the eye, e.g. ocular 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62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 A61F2/167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with pushable plu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62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 A61F2/1678Instruments for inserting intraocular lenses into the eye with a separate cartridge or other lens setting part for storage of a lens, e.g. preloadable for ship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002/1681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lens, e.g. hap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可簡單地將透鏡支承部設置於透鏡座之適當之位置,而可更安全地進行插入作業。 透鏡座404具備台部441、放出側導引部442及通過部443。於放出側導引部442,形成有收容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之凹部450。藉由該凹部450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保持於較通過部443更靠上方。而且,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42,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以沿光學部91之圓周之方式導引。

Description

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柱塞將設置於透鏡座之眼內透鏡推出而放出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習知以來,已知有於將眼內之白濁之水晶體更換為人工眼內透鏡之白內障手術中,為了縮小切口,而將眼內透鏡以摺疊之狀態插入至眼內之方法。於將該眼內透鏡摺疊地插入至眼內之作業中,使用有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作為揭示此種眼內透鏡用注射器者,有專利文獻1。於專利文獻1中,於用以將眼內透鏡插入至眼內之眼內透鏡插入器具中,揭示有以下構成。即,眼內透鏡插入器具具備:外筒,其具備插入至設置於眼球之切口之插入部;推出手段,其係可進退移動地收納於外筒內,且用以將眼內透鏡通過插入部而推出至眼內;摩擦力產生構件,其係以接觸於推出手段之方式設置,並且產生對推出手段之摩擦力;及調節手段,其設置於外筒內,並且相對於摩擦力產生構件自推出手段之軸向推壓,並藉由相對於推出手段之軸向之旋轉角度之變化調節推壓之力。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73805號公報
亦如專利文獻1所示,插入至眼內之眼內透鏡具備光學部、及於眼內支承該光學部之透鏡支承部。此種眼內透鏡係以使透鏡支承部之前端朝光學部側彎曲之狀態被推出而插入至眼內。為了將透鏡支承部以此種狀態推出,必須以於將眼內透鏡設置於透鏡座時,鏡支承部成為透鏡座之特定位置之方式進行設置作業。其原因在於,於在透鏡支承部不位於透鏡座之特定位置之狀態下進行插入作業之情形時,亦有向眼內之插入無法順利地進行,或者透鏡支承部損傷之虞。但是,由於透鏡支承部非常小,故而使用鑷子等器具將透鏡支承部準確地設置於上述特定位置之作業非常費工夫,根據設置之方法亦有透鏡支承部無法成為特定位置之虞。此點就眼內透鏡向透鏡座之設置作業之簡化及安全性提高等觀點而言,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之構成中仍有改善之餘地。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簡單地將透鏡支承部設置於透鏡座之適當之位置,而可更安全地進行插入作業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係藉由柱塞將具有設置於透鏡座之光學部及自上述光學部延伸之透鏡支承部之眼內透鏡推出而放出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且上述透鏡座具備:台部,其具有載置上述 光學部之載置部;放出側導引部,其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載置上述光學部之載置面側即放出上述眼內透鏡之側,且將上述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及通過部,其可供上述光學部通過地形成於上述載置面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之底面之間。
較佳為,於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形成有收容上述透鏡支承部之前端之凹部。
較佳為,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藉由上述凹部將上述透鏡支承部保持於較上述通過部更靠上方。
較佳為,上述透鏡座進而具備:貫通孔,其係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外周之方式形成於上述台部之上述載置部之周圍;及旋轉部,其具有基部及自上述基部突起之突起部,且以使上述突起部可插拔於上述貫通孔之方式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與上述載置面相反之面,並且能夠以使上述突起部沿上述貫通孔移動之方式旋轉;且上述貫通孔係至少其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載置部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之間,並且以插入至上述貫通孔之上述突起部於以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觀察時可自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重疊之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不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重疊之設置結束位置之方式形成,且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於夾於上述光學部與上述透鏡支承部之狀態之上述突起部自上述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上述設置結束位置時,將上述設置結束位置之上述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
較佳為,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保持部,該保持部係於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上配置於較配置有上述通過部之位置更靠上述載置部側,且於上述設置開始位置在遠離上述載置面之位置保持上述透鏡支承部。
較佳為,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係於上述台部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上述通過部重疊之位置,且於上述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上述通過部越朝上述載置部側傾斜。
較佳為,上述放出側導引部配置成於以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觀察時不與上述柱塞之前端部分重疊。
較佳為,上述眼內透鏡具有第2透鏡支承部,該第2透鏡支承部係配置成相對於上述透鏡支承部成為以上述光學部之中心為對稱中心之點對稱,上述透鏡座進而具備柱塞側導引部,該柱塞側導引部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載置上述光學部之載置面側即與放出上述眼內透鏡之側相反之側,且將上述第2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
根據本發明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可簡單地將透鏡支承部設置於透鏡座之適當之位置,而可更安全地進行插入作業。
1‧‧‧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3‧‧‧柱塞
4‧‧‧透鏡座
41‧‧‧台部
42‧‧‧放出側導引部
43‧‧‧通過部
44‧‧‧旋轉部
45‧‧‧柱塞側導引部
61‧‧‧載置部
62‧‧‧第1貫通孔
63‧‧‧第2貫通孔
72‧‧‧第1突起部
73‧‧‧第2突起部
82‧‧‧傾斜部
83‧‧‧保持部
90‧‧‧眼內透鏡
91‧‧‧光學部
92‧‧‧第1透鏡支承部
93‧‧‧第2透鏡支承部
204‧‧‧透鏡座
304‧‧‧透鏡座
401‧‧‧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404‧‧‧透鏡座
441‧‧‧台部
442‧‧‧放出側導引部
443‧‧‧通過部
450‧‧‧凹部
461‧‧‧載置部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外觀之立體圖。
圖2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之底面側之立體圖。
圖4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之內部之俯視圖。
圖5係圖4之A-A線模式剖面圖。
圖6係表示設置開始位置之眼內透鏡與透鏡座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7係表示設置結束位置之眼內透鏡與透鏡座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8係表示將眼內透鏡推出時之透鏡座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9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之內部之俯視圖。
圖10係表示於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設置有眼內透鏡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11係表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透鏡座設置有眼內透鏡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12係表示將第3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推出時之透鏡座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13係表示於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設置有眼內透鏡之情況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之內部之俯視圖。
圖15係表示於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設置有眼內透鏡之情況之俯視圖。
圖16係表示將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推出時之透鏡座之情況之俯視圖。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較佳之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首先,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整體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具備本體2、柱塞3、透鏡座4及前端晶片5。該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係藉由柱塞3將設置於透鏡座4之眼內透 鏡90(參照圖6)推出並自前端晶片5放出至眼內之眼內透鏡90之插入器具。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所謂推出方向PD係指與柱塞3之軸向相同之方向,所謂放出側係指於推出方向PD上眼內透鏡90被放出之側。又,將於以下之說明中使用之圖式中之中空之箭頭之方向設為表示推出方向PD之放出側者。
又,於第1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中,使用以下之構成之眼內透鏡90。眼內透鏡90具備光學部91、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參照圖6)。光學部91係於插入至眼內之後作為水晶體發揮功能之透鏡部分。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係以自光學部91之側面呈曲線狀延伸出之方式形成,且於插入至眼內之後發揮在眼內保持光學部91之功能者。如圖6所示,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係以成為以光學部91之中心為對稱中心之點對稱之位置關係的方式配置。該等光學部91、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係藉由具有柔性之材質可變形地形成。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係以光學部91、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一體地成形之單件(single piece)型為一例進行說明。
接下來,對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各構成進行說明。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本體2形成為具有中空之筒狀。柱塞3可沿推出方向PD移動地插通於該中空部分。
柱塞3具備軸部31及推壓部32。軸部31形成為軸狀,且其前端側插入至本體2之中空部分。推壓部32形成為凸緣狀,且配置於未插入至本體2之側之軸部31之端部。若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使用者將推 壓部32朝本體2側推入,則軸部31之前端以將透鏡座4之眼內透鏡90朝放出側推出之方式動作。
透鏡座4係於推出方向PD上配置於本體2與前端晶片5之間,且構成為可於內部設置眼內透鏡90。透鏡座4之內部係與前端晶片5之內部連通,而眼內透鏡90可自透鏡座4移動至前端晶片5。再者,關於該透鏡座4之詳細之構成係於下文進行敍述。
前端晶片5具備噴嘴部51及放出部52。噴嘴部51具有與透鏡座4連通之內部通路,該內部通路構成為越朝放出側前進越狹窄。放出部52係將眼內透鏡90放出至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外部之放出口,且位於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前端。通過噴嘴部51之眼內透鏡90被內部通路之內壁擠壓,於以推出方向PD觀察時,光學部91以成為谷折狀之方式逐漸被摺疊。眼內透鏡90係於光學部91以此方式被摺疊之狀態下自放出部52放出至眼內。再者,本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或前端晶片5係以可注入玻尿酸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等適當之黏彈性物質或創傷治療藥物等之方式構成。
接下來,對透鏡座4之詳細之構成進行說明。圖2係表示透鏡座4之分解立體圖。圖3係表示透鏡座4之底面側之立體圖。圖4係表示透鏡座4之內部之俯視圖。
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具備台部41、放出側導引部42、通過部43、柱塞側導引部45、旋轉部44及蓋46。再者,於以下之透鏡座4之說明中,上下方向係指與台部41之厚度方向(或載置於載置部61之光學部91之厚度方向)相同之方向。又,左右方向係指於以推出 方向PD觀察透鏡座4時與上述上下方向正交之方向,將該左右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作為朝向推出方向PD之放出側之情形時之左右進行說明。進而,將台部41之與放出側相反之側作為台部41之本體2側進行說明。
台部41形成為大致板狀,且具備載置部61、作為貫通孔之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柱塞通過部58、以及外壁48、49。
載置部61係配置於台部41之中央且供載置要設置於透鏡座4之眼內透鏡90之光學部91之部分。
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配置於載置部61之周圍,且沿該載置部61之外周形成為圓弧狀。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係以於將光學部91載置於載置部61時,沿該光學部91之外周之方式構成(參照圖6及圖7)。
第1貫通孔62配置於台部41之放出側。如圖4所示,第1貫通孔62係以於俯視下,其左側之端部位於載置部61與放出側導引部42之間,右側之端部位於較放出側導引部42更靠右側之方式形成。又,於第1貫通孔62之右側之端部,配置有較第1貫通孔62之寬度大之孔即拔出部75。該拔出部75係用以將下述之旋轉部44之第1突起部72自第1貫通孔62拔出者。
第2貫通孔63係與第1貫通孔62為相同形狀,且以隔著載置部61與第1貫通孔62相互對向之方式配置於台部41之本體2側。於第2貫通孔63之左側之端部,配置有較第2貫通孔之寬度大之孔即拔出部76。該拔出部76係用以將下述之第2突起部73自第2貫通孔63拔出者。
柱塞通過部58配置於台部41之本體2側。柱塞通過部58 係構成用以供柱塞3之前端部分通過之通過路徑者,且為了限制柱塞3之左右方向之晃動,而形成為與柱塞3之間隙較小。
外壁48配置於台部41之左側(一側),外壁49配置於右側(另一側)。外壁48、49係以於台部41之載置光學部91之載置面側隔開透鏡座4之內部與外部之方式形成。
如圖2所示,放出側導引部42配置於台部41之上表面(與配置載置部61之面為同一面)且台部41之放出側。放出側導引部42具備放出側導引本體81、傾斜部82及保持部83。
如圖4所示,放出側導引本體81具有於俯視下自左側之外壁48之側面中央附近一面朝向放出側一面朝右側彎曲之曲面811。該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係以隔著第1貫通孔62朝向載置部61,並且沿該第1貫通孔62之方式配置。又,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不與柱塞3之通過路徑重疊,且以其前端位於柱塞3之通過路徑之近前之方式構成。
圖5係圖4之A-A線模式剖面圖。於圖5中係模式性地表現自右側觀察放出側導引部42之右側端部附近之剖面之情況的狀態。如圖5所示,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構成為於側視下大致平行於上下方向(台部41之厚度方向)。
如圖5所示,傾斜部82配置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之下部。傾斜部82形成為以越朝下方前進越遠離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方式傾斜,且為越接近於台部41之上表面越朝載置部61側突起之形狀。
如圖4所示,保持部83配置於左側之外壁48之中央附近。保持部83係以自台部41之上表面突起之方式形成,且該保持部83之上表 面高於載置面。又,保持部83被設定為其上表面之位置低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之高度。而且,保持部83係以朝向放出側平緩地成為上坡之方式構成,且連接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
通過部43配置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及傾斜部82之下方且供眼內透鏡90之光學部91通過之路徑。本實施形態之通過部43係以於眼內透鏡90自透鏡座4移動至前端晶片5時光學部91之左側通過該通過部43之方式構成(參照圖8)。如圖5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通過部43形成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底面與台部41之上表面之間之間隙。
柱塞側導引部45配置於台部41之上表面且其本體2側。柱塞側導引部45具備基端側導引部65及前端側導引部66。基端側導引部65及前端側導引部66係用以於台部41之本體2側導引眼內透鏡90之第2透鏡支承部93者,且配置於柱塞通過部58附近。基端側導引部65配置於柱塞通過部58之左側,前端側導引部66配置於柱塞通過部58之右側。
基端側導引部65具有自柱塞通過部58一面朝向左側之外壁48一面朝放出側彎曲之曲面651。基端側導引部65之曲面651係以於俯視下隔著第2貫通孔63朝向載置部61側,且沿第2貫通孔63之左側之一部分之方式形成。第2貫通孔63之左側之端部位於載置部61與基端側導引部65之間。又,基端側導引部65具有沿推出方向PD延伸之側面652,且形成為可藉由該側面652,保持下述之設置結束位置之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基端側(參照圖7)。
前端側導引部66具有自柱塞通過部58一面朝向右側之外壁49一面朝放出側彎曲之曲面661。前端側導引部66之曲面661亦以於俯視 下隔著第2貫通孔63朝向載置部61側,且沿第2貫通孔63之右側之一部分之方式形成。第2貫通孔63之右側之端部位於載置部61與前端側導引部66之間。又,本實施形態之基端側導引部65之曲面651與前端側導引部66之曲面661均形成為大致平行於台部41之厚度方向。
接下來,對旋轉部44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旋轉部44具備基部71、第1突起部72、第2突起部73及操作部74。基部71形成為圓盤狀,且第1突起部72與第2突起部73自基部71之一側之面呈棒狀突起。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係以隔著基部71之中心相對向之方式配置。於第1突起部72之前端附近配置有凸緣部77,於第2突起部73之前端附近配置有凸緣部78。如圖3所示,操作部74配置於與突起有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之面相反之面。操作部74係以自相反面突起之方式形成。
第1突起部72之直徑設定為小於上述第1貫通孔62之寬度,凸緣部77之直徑係以大於第1貫通孔62之寬度,且小於拔出部75之大小之方式設定。同樣地,第2突起部73之直徑設定為小於第2貫通孔63之寬度,凸緣部78之直徑設定為大於第2貫通孔63之寬度,且小於拔出部76之大小。藉此,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可通過拔出部75、76而插入至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各者。
若於將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插入至拔出部75、76之各者之狀態下使旋轉部44旋轉,則第1突起部72沿第1貫通孔62移動,並且第2突起部73沿第2貫通孔63移動。如此,旋轉部44係於第1突起部72插入至第1貫通孔62並且第2突起部73插入至第2貫通孔63之狀態下,可旋轉地安裝於與載置載置部61之載置面相反之面(台部41之底面)。 再者,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係在除了拔出部75、76以外之位置,藉由凸緣部77、78而阻止自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各者之脫落。
蓋46係可開閉地安裝於台部41,且以於閉合該蓋46之狀態下覆蓋台部41之上表面之方式形成。蓋46具有用以限制眼內透鏡90之上下方向之移動之省略圖示之限制部。若於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4之狀態下閉合蓋46,則可藉由該限制部抑制眼內透鏡90之向上下方向之移動。
接下來,對眼內透鏡90向透鏡座4之設置作業進行說明。圖6係表示設置開始位置之眼內透鏡90與透鏡座4之情況之俯視圖。圖7係表示設置結束位置之眼內透鏡90與透鏡座4之情況之俯視圖。
如圖6所示,首先,以使第1突起部72位於第1貫通孔62之左側之端部,並且使第2突起部73位於第2貫通孔63之右側之端部之方式設置旋轉部44。該狀態為旋轉部44之設置開始位置。再者,於旋轉部44位於設置開始位置時,第1突起部72位於在推出方向PD上與放出側導引部42重疊之位置,第2突起部73位於不與放出側導引部42重疊之位置。
眼內透鏡90向透鏡座4之設置作業係於旋轉部44位於設置開始位置之狀態下進行。更具體而言,設為由第1透鏡支承部92與光學部91之側面夾著第1突起部72之狀態,並且設為由第2透鏡支承部93與光學部91之側面夾著第2突起部73之狀態。此時,由於可將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作為標記而設置眼內透鏡90,故而使用者可簡單地進行將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放置於透鏡座4之設置開始位置之作業。於該作業之後,進行閉合蓋46並使旋轉部44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之 操作。
如圖6所示,設置開始位置之第1透鏡支承部92成為其前端側之一部分自下方支承於保持部83之狀態。如上所述,由於保持部83自台部41之上表面突起,故而設置開始位置之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之一部分保持於較台部41之上表面更靠上方之位置。
接下來,對旋轉部44自圖6所示之設置開始位置旋轉至圖7所示之設置結束位置時之旋轉部44及眼內透鏡90之舉動進行說明。若旋轉部44開始自設置開始位置向設置結束位置旋轉,則第1突起部72接觸於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基端側並且第2突起部73接觸於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基端側。伴隨旋轉部44之旋轉,第1突起部72對第1透鏡支承部92作用右旋轉之力,並且第2突起部73對第2透鏡支承部93作用右旋轉之力。藉由該作用,眼內透鏡90於載置部61上開始旋轉。若第1突起部72移動至第1貫通孔62之右側之端部(拔出部75),第2突起部73移動至第2貫通孔63之左側之端部(拔出部76),則此後之移動被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端面限制,該位置成為設置結束位置。如圖7所示,於設置結束位置,若以推出方向PD觀察,則可知第1突起部72移動至不與放出側導引部42重疊之位置,第2突起部73移動至與放出側導引部42重疊之位置。
第1透鏡支承部92一面接觸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一面追隨旋轉部44之旋轉而移動。傾斜部82係以藉由其傾斜而使第1透鏡支承部92朝向上方之方式進行導引。如上所述,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之一部分係藉由保持部83而保持於高於台部41之上 表面的位置。第1透鏡支承部92係以自高於載置面之位置登上保持部83之坡道之方式移動,因此,亦可順利地爬上傾斜部82。此時,即便於第1透鏡支承部92有要進入至通過部43之動向之情形時,亦可藉由傾斜部82而限制其移動。若旋轉部44旋轉至設置結束位置,則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基端側遠離放出側導引部42,但前端側直接維持與放出側導引部42接觸之狀態。
又,設置結束位置之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係藉由放出側導引本體81及傾斜部82而保持於較通過部43更靠上方。第1透鏡支承部92亦可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而於自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時,使其位置位移至上方。又,如圖7所示,該狀態之第1透鏡支承部92與未接觸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
若第2透鏡支承部93開始旋轉,則自其基端側起接觸於前端側導引部66之曲面661。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基端側之一部分係於移動至柱塞通過部58時離開前端側導引部66,其後,一面由基端側導引部65之曲面651引導一面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前端側遲於基端側地接觸於前端側導引部66,且於設置結束位置成為前端側之一部分保持於前端側導引部66之狀態。又,如圖7所示,該狀態之第2透鏡支承部93係與未接觸於基端側導引部65及前端側導引部66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
如上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可藉由旋轉部44之旋轉, 使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自動地移動至被適當地保持之位置。於該狀態下,如上所述般將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自拔出部75(第1貫通孔62)及拔出部76(第2貫通孔63)之各者拔出,而將旋轉部44自台部41卸下,從而設置作業結束。
接下來,針對柱塞3之推出作業進行說明。圖8係表示將眼內透鏡90推出時之透鏡座4之情況之圖。
於設置作業結束之後,若將柱塞3朝本體2側推入,則柱塞3之前端接觸於第2透鏡支承部93及光學部91。此時,由於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前端側被保持為朝光學部91側彎曲之狀態,故而可防止因第2透鏡支承部93之前端位於柱塞通過部58而妨礙與柱塞3之適當之接觸之事態。
如圖8所示,受到柱塞3之推壓力之眼內透鏡90朝推出側移動,而光學部91之左側之一部分開始通過通過部43。此時,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成為接觸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之狀態。若使光學部91相較圖8之狀態更進一步朝放出側前進,則第1透鏡支承部92變形,但與放出側導引部42接觸之部分自基端側朝前端側逐漸移動,最終離開放出側導引部42。於該時點,眼內透鏡90充分地朝前端晶片5側移動,因此,離開放出側導引部42之後,第1透鏡支承部92亦一面被前端晶片5之內壁適當地限制其移動一面朝放出側進一步前進。如上所述,於前端晶片5之內部,藉由其內壁,光學部91被摺疊成谷折狀。第1透鏡支承部92係以其前端藉由前端晶片5之內壁而位於光學部91之上方之方式被引導。如上所述,由於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而支承於較載置面更靠上方,故而朝向該光學部91上方之移動亦順利。眼內透鏡 90係以如此被適當地摺疊之狀態自前端晶片5之放出部52被放出至眼內。
根據以上說明之本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發揮如下所述之效果。
透鏡座4具備台部41、放出側導引部42及通過部43。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第1透鏡支承部92係以沿光學部91之圓周之方式被導引。藉此,第1透鏡支承部92成為保持於通過部43之上方之形狀,故而於光學部91開始通過通過部43時,第1透鏡支承部92亦成為保持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狀態。直至眼內透鏡90即將自透鏡座4朝前端晶片5側被推出之前為止,可適當地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形狀,而可更安全地進行眼內透鏡90之插入。
透鏡座4進而具備第1貫通孔62及旋轉部44。放出側導引部42係以於由光學部91與第1透鏡支承部92夾著之狀態之第1突起部72自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時,設置結束位置之第1透鏡支承部92沿光學部91之圓周之方式被導引。藉此,可藉由基於旋轉部44之旋轉之機械性動作,而再現性良好地進行設為適當地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形狀之狀態之設置作業。於藉由柱塞3將眼內透鏡90推出時,只要於設置結束位置將第1突起部72及第2突起部73自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各者拔出,並藉由柱塞3推出即可,因此,可簡易且可靠地進行眼內透鏡90之設置至放出之一連串作業。
放出側導引部42具有保持部83,該保持部83係於柱塞3之推出方向PD上配置於較配置有通過部43之位置更靠載置部61側,且於設置開始位置在遠離載置面之位置上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藉此,設置 開始位置之第1透鏡支承部92之位置預先高於載置面,因此,可使第1透鏡支承部92之朝高於載置面之位置之移動順利。又,亦可有效地防止第1透鏡支承部92進入至通過部43。
放出側導引部42具有傾斜部82,該傾斜部82係於台部41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通過部43重疊之位置,且於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通過部43越朝載置部61側傾斜。藉此,可藉由傾斜部82阻止第1透鏡支承部92進入至通過部43,而可更適當地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與放出側導引部42之接觸,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如下事態:在光學部91開始通過通過部43之前,第1透鏡支承部92離開放出側導引部42。
放出側導引部42係以於以柱塞3之推出方向PD觀察時,不與柱塞3之前端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藉此,於推出動作時,柱塞3不會干涉放出側導引部42,因此,可將眼內透鏡90自透鏡座4朝放出側順利地推出。
透鏡座4具備柱塞側導引部45,該柱塞側導引部45配置於台部41之載置光學部91之載置面側即與放出眼內透鏡90之側相反之側,且以使設置結束位置之第2透鏡支承部93沿光學部91之圓周之方式進行導引。藉此,關於在設置結束位置面對柱塞3之第2透鏡支承部93,亦藉由柱塞側導引部45而保持於適當之位置,因此,可順利且準確地進行利用柱塞3之眼內透鏡之推出。
以上,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進行了說明。接下來,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係於不具備第1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 所具備之旋轉部44、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構成的方面不同。圖9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204內部之俯視圖。圖10係表示於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204設置有眼內透鏡90之情況之俯視圖。再者,對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針對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204之作業,以藉由使用者之手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204之例作為一例進行說明。
於第2實施形態中,如圖10所示,眼內透鏡90係以使眼內透鏡90之第1透鏡支承部92保持於放出側導引部42並且使第2透鏡支承部93保持於柱塞側導引部45之方式設置於透鏡座204。更具體而言,以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鉤掛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之方式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204。藉此,第1透鏡支承部92一面由傾斜部82自下方支承,一面接觸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且藉由其摩擦力而保持於通過部43之上方。其結果為,如圖10所示,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保持於放出側導引部42,而與未接觸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成為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之狀態。
又,第2透鏡支承部93係以接觸於基端側導引部65之曲面651及前端側導引部66之曲面661之狀態放置於透鏡座204。藉此,第2透鏡支承部93係如圖10所示般,與未接觸於基端側導引部65及前端側導引部66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第2實施形態中,亦可將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以適當之狀態保持於透鏡座204。再者,於第2實施形態中,說明了藉由使用者之手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204之構成,但只要將眼內透鏡90之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於透鏡座204內以適當之狀態保持即可,亦可使用機械性裝置等其他手段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圖10所示之位置。
接下來,對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進行說明。第3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係與第2實施形態同樣地,在不具備第1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所具備之旋轉部44、第1貫通孔62及第2貫通孔63之構成的方面與第1實施形態不同。圖11係表示於第3實施形態之透鏡座304設置有眼內透鏡90之情況之俯視圖。再者,對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構成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3實施形態之透鏡座304與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204之不同之處在於最初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304時之放置方法。如圖11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透鏡座304具備柱塞側導引部345,該柱塞側導引部345係用以確定最初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304時之光學部91之位置。柱塞側導引部345配置於柱塞通過部58之兩側,且具備配置於該柱塞通過部58之左側的左側導引部365、及配置於右側的右側導引部366。
接下來,對使用者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304之作業進行說明。使用者係以成為圖11所示之狀態之方式,以使光學部91之側面之一部分接觸於左側導引部365及右側導引部366之方式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304。與此同時,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以鉤掛於放出側 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之方式支承。於該時點,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而保持於較通過部43更靠上方,但並非朝光學部91側彎曲之狀態。另一方面,第2透鏡支承部93係以爬上柱塞側導引部345之上表面之形狀被放置。如此,於第3實施形態中,最初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304時之光學部91、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之位置與第2實施形態之透鏡座204不同。藉由以上作業,柱塞3之插入作業之前之眼內透鏡90之向透鏡座304之設置結束。再者,於第3實施形態中,亦可設為如下構成:於最初將眼內透鏡90放置於透鏡座304時,將第1透鏡支承部92設為朝光學部91側以某種程度彎曲之狀態。
接下來,針對柱塞3之推出作業進行說明。圖12係表示將第3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90推出時之透鏡座304之情況之俯視圖。如圖12所示,受到柱塞3之推壓力之眼內透鏡90成為第2透鏡支承部93因柱塞3而朝光學部91側較大程度地彎曲之狀態,並以該狀態朝放出側移動。伴隨眼內透鏡90之朝放出側之移動,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亦成為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而朝光學部91側彎曲之狀態(圖12之狀態)。如此,於柱塞3之插入作業之過程中,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而與未接觸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成為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之狀態。另一方面,第2透鏡支承部93係藉由柱塞3而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成為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之狀態。
若相較圖12之狀態更進一步朝放出側前進,則光學部91開始通過通過部43。如上所述,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2 而保持於較通過部43更靠上方,因此,於第3實施形態中,第1透鏡支承部92亦不會通過通過部43,而成為接觸於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及傾斜部82之狀態。若眼內透鏡90進一步朝放出側移動,則第1透鏡支承部92一面進而變形一面使與放出側導引部42接觸之部分自基端側逐漸移動至前端側,最終離開放出側導引部42。以後之眼內透鏡90之移動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如以上所說明般,於第3實施形態中,亦可一面藉由透鏡座304以適當之狀態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及第2透鏡支承部93,一面進行柱塞3之插入作業。
接下來,對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進行說明。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401具備與上述實施形態之透鏡座不同之構成之透鏡座404。圖13係表示於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04設置有眼內透鏡90之情況之立體圖。圖14係表示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04之內部之俯視圖。
如圖13所示,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04具備台部441、放出側導引部442、通過部443、柱塞側導引部445、及蓋46(於圖13及圖14中省略圖示)。
台部441形成為大致板狀,且具備載置部461及壁部448、449。如圖14所示,載置部461係載置被設置於透鏡座404之眼內透鏡90之光學部91之部分,且配置於台部441之中央。又,台部441於其本體2側形成有用以使柱塞3通過之柱塞通過部58(省略圖示)。壁部448配置於台部441之左側(一側),壁部449配置於右側(另一側)。
放出側導引部442配置於台部441之上表面且台部441之放出側。第4實施形態之放出側導引部442係自壁部448之內側上部朝左右方向突起,且形成為長方體狀。又,於第4實施形態中,亦係放出側導引部442以於以柱塞3之推出方觀察時不與柱塞3之前端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
於放出側導引部442,形成有用以收容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之凹部450。凹部450係自放出側導引部442之朝向左右方向之側面跨及上表面地形成。
通過部443配置於放出側導引部442之下方且供眼內透鏡90之光學部91通過之路徑。第4實施形態之通過部443係以於眼內透鏡90自透鏡座4移動至前端晶片5時,光學部91之左側通過該通過部443之方式構成(參照圖16)。如圖13所示,第4實施形態之通過部443形成於放出側導引部442之底面與台部441之上表面之間之間隙。如此,由於放出側導引部442形成於通過部443之上方,故而形成於放出側導引部442之凹部450之底面成為高於通過部443之位置。
柱塞側導引部445係於台部441之本體2側配置有2個。2個柱塞側導引部445係沿左右方向排列,且均形成為自台部441之上表面朝上方突起之壁狀。2個柱塞側導引部445係藉由其上表面而自下方支承眼內透鏡90之第2透鏡支承部93(參照圖15)。
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04之主要構成係如上所述。接下來,對使用者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404之作業進行說明。圖15係表示於第4實施形態之透鏡座404設置有眼內透鏡90之情況之俯視圖。
使用者係以成為圖15所示之狀態之方式,將眼內透鏡90之 光學部91放置於載置部461,並且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放置於放出側導引部442之凹部450。凹部450之位置係以使第1透鏡支承部92之位置變得適當之方式設定。因此,使用者藉由以凹部450為標記放置第1透鏡支承部92,可將眼內透鏡90適當且容易地設置於透鏡座404。關於第2透鏡支承部93,亦藉由適當地設置第1透鏡支承部92,而自然地確定其位置,從而成為支承於柱塞側導引部445之上表面之形狀。
如上所述,由於支承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凹部450位於較通過部443更靠上方,故而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保持於較通過部443更靠上方。藉由以上作業,柱塞3之插入作業之前之眼內透鏡90向透鏡座404之設置結束。
接下來,針對柱塞3之推出作業進行說明。圖16係表示將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90推出時之透鏡座404之情況之俯視圖。
受到柱塞3之推壓力之眼內透鏡90之第2透鏡支承部93係因柱塞3而朝光學部91側較大程度地彎曲。藉此,成為如第2透鏡支承部93之一部分位於光學部91之上方之狀態,並於該狀態下朝放出側移動。如圖16所示,伴隨眼內透鏡90之朝放出側之移動,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側亦成為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42之凹部450之內壁而朝光學部91側彎曲之狀態。如此,於柱塞3之插入作業之過程中,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42而與未接觸於放出側導引部442之狀態相比,其前端成為接近於光學部91之位置,且成為彎曲成沿圓形之光學部91之外周之形狀之狀態。
如圖16所示,若眼內透鏡90朝放出側前進,則光學部91 開始通過通過部443。如上所述,第1透鏡支承部92係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42而保持於較通過部443更靠上方,因此,於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90之移動中,亦不會通過通過部443,而成為藉由放出側導引部442之凹部450保持於通過部443之上方之狀態。若眼內透鏡90自圖16所示之狀態進而朝放出側移動,則第1透鏡支承部92與凹部450之接觸部位朝遠離凹部450之方向逐漸移動,最終第1透鏡支承部92離開凹部450。於該時點,由於眼內透鏡90朝放出側充分地前進,故而眼內透鏡90係於適當地保持第1透鏡支承部92之位置之狀態下,在前端晶片5之內部移動。以後之眼內透鏡90之移動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
根據以上所說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401,發揮如下所述之效果。
於放出側導引部442,形成有收容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之凹部450。藉此,可藉由使第1透鏡支承部92之前端收容於凹部450,而將眼內透鏡90適當且容易地設置於透鏡座404。又,亦可有效地防止第1透鏡支承部92進入至通過部443。
放出側導引部442係藉由凹部450將第1透鏡支承部92保持於較通過部443更靠上方。藉此,於柱塞3之插入作業中,由於第1透鏡支承部92在光學部91之上方適當地折彎,故而可使將眼內透鏡90朝前端晶片5側送入之作業更穩定。
以上,對本發明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較佳之各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適當變更。
亦可將上述實施形態之放出側導引部42之構成以如下所述 之方式變更。例如,亦能以使放出側導引部42之傾斜部82之形狀彎曲之方式形成,或者變更為自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呈階梯狀突起之構成。又,亦能以使放出側導引本體81之曲面811越朝向上方越朝載置部61側傾斜之方式構成。又,本實施形態之保持部83之上表面構成為朝向放出側之上坡,但亦可使其上表面與載置面大致平行,或設定為與通過部43大致相同之高度。又,亦可設為將傾斜部82及保持部83自放出側導引部42之構成中省略之構成。進而,關於放出側導引部42之前端側位於柱塞3之通過路徑之近前之構成,亦可根據柱塞3之形狀而適當變更。例如,亦可設為如下構成:於俯視下,放出側導引部42之前端側與柱塞3之通過路徑重疊,並且於以推出方向觀察時不與其前端側重疊,使柱塞3通過放出側導引部42之前端部分之下方。
上述實施形態之柱塞側導引部45係鄰接於柱塞通過部58而配置,但亦可遠離柱塞通過部58而配置。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眼內透鏡用注射器1之使用者將眼內透鏡90設置於透鏡座4之構成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亦可應用於預先將眼內透鏡設置於透鏡座之構成之所謂之預載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更具體而言,於預載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中係以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之設置開始位置之狀態將眼內透鏡預先收容於透鏡座。使用者使用眼內透鏡用注射器時係使旋轉部自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眼內透鏡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成為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保持於適當之位置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藉由柱塞將眼內透鏡推出而放出至眼內。如此,於應用本發明之預載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中,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 係於即將進行插入作業之前被導引至設置結束位置。因此,與將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以長時間變形之狀態收容於透鏡座之構成相比,可有效地降低施加於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之負擔。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透鏡座4相對於本體2固定之構成,但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如下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將透鏡座作為與本體分開之零件並構成為匣式,且構成為於使用眼內透鏡用注射器時,將該透鏡座安裝於本體。對匣式透鏡座之一例進行說明。匣式透鏡座具有可安裝於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本體之卡合部,且以藉由利用該卡合部安裝於本體,而使前端晶片與透鏡座之各者之內部連通之方式構成。該透鏡座為預載型,且以上述實施形態之設置開始位置之狀態預先設置眼內透鏡。使用者使用眼內透鏡用注射器時係將透鏡座自特定之容器取出,並安裝於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本體。於將透鏡座安裝於眼內透鏡用注射器之本體之狀態下,使旋轉部自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藉此,眼內透鏡移動至設置結束位置,成為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保持於適當之位置之狀態。於該構成中,亦可有效地降低對第1透鏡支承部及第2透鏡支承部之負擔。再者,前端晶片亦可與透鏡座同樣地,構成為與本體分開之零件,且設為於使用時與透鏡座一同安裝於本體之構成。又,作為上述匣式透鏡座,有將眼內透鏡連同透鏡座一起保存於充滿特定溶液之容器內,並於使用眼內透鏡用注射器時由使用者自容器中取出透鏡座而使用之類型等。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作為眼內透鏡90之一例說明了單件型,但本發明可應用於三件型等具備支承部之其他構成之眼內透鏡。
第4實施形態之放出側導引部442可適當變更其構成。例如,可變更凹部450之形狀,或設為使凹部450之底面傾斜之構成。又,亦可將第4實施形態之柱塞側導引部445變更為將第2透鏡支承部93以沿光學部91之圓周之方式導引之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之柱塞側導引部45相同之構成)。
2‧‧‧本體
5‧‧‧前端晶片
90‧‧‧眼內透鏡
91‧‧‧光學部
92‧‧‧第1透鏡支承部
93‧‧‧第2透鏡支承部
401‧‧‧眼內透鏡用注射器
404‧‧‧透鏡座
441‧‧‧台部
442‧‧‧放出側導引部
443‧‧‧通過部
445‧‧‧柱塞側導引部
448‧‧‧壁部
449‧‧‧壁部
450‧‧‧凹部
PD‧‧‧推出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係藉由柱塞將具有設置於透鏡座之光學部及自上述光學部延伸之透鏡支承部之眼內透鏡推出而放出者;上述透鏡座具備:台部,其具有載置上述光學部之載置部;放出側導引部,其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載置上述光學部之載置面側即放出上述眼內透鏡之側,且將上述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及通過部,其係可供上述光學部通過地形成於上述載置面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之底面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於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形成有收容上述透鏡支承部之前端之凹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藉由上述凹部將上述透鏡支承部保持於較上述通過部更靠上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透鏡座進而具備:貫通孔,其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外周之方式形成於上述台部之上述載置部之周圍;及旋轉部,其具有基部及自上述基部突起之突起部,且以使上述突起部可插拔於上述貫通孔之方式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與上述載置面相反之面,並且能夠以使上述突起部沿上述貫通孔移動之方式旋轉; 上述貫通孔係至少其一部分配置於上述載置部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之間,並且以插入至上述貫通孔之上述突起部於以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觀察時可自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重疊之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不與上述放出側導引部重疊之設置結束位置之方式形成;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於夾於上述光學部與上述透鏡支承部之狀態之上述突起部自上述設置開始位置移動至上述設置結束位置時,將上述設置結束位置之上述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保持部;該保持部係於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上配置於較配置有上述通過部之位置更靠上述載置部側,且於上述設置開始位置在遠離上述載置面之位置保持上述透鏡支承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係於上述台部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上述通過部重疊之位置,且於上述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上述通過部越朝上述載置部側傾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配置成於以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觀察時不與上述柱塞之前端部分重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係於上述台部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上述通過部重疊之位 置,且於上述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上述通過部越朝上述載置部側傾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眼內透鏡具有第2透鏡支承部;該第2透鏡支承部係配置成以相對於上述透鏡支承部而成為以上述光學部之中心為對稱中心之點對稱;上述透鏡座進而具備柱塞側導引部,該柱塞側導引部配置於上述台部之載置上述光學部之載置面側即與放出上述眼內透鏡之側相反之側,且將上述第2透鏡支承部以沿上述光學部之圓周之方式導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係於上述台部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上述通過部重疊之位置,且於上述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上述通過部越朝上述載置部側傾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係配置成於以上述柱塞之推出方向觀察時不與上述柱塞之前端部分重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眼內透鏡用注射器,其中,上述放出側導引部具有傾斜部;該傾斜部係於上述台部之厚度方向上配置於與上述通過部重疊之位置,且於上述厚度方向上越接近於上述通過部越朝上述載置部側傾斜。
TW104105801A 2014-02-20 2015-02-24 Intraocular lens syringe TWI668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0556 2014-02-20
JPJP2014-030556 2014-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8143A true TW201538143A (zh) 2015-10-16
TWI668003B TWI668003B (zh) 2019-08-11

Family

ID=5387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5801A TWI668003B (zh) 2014-02-20 2015-02-24 Intraocular lens syring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206815B2 (zh)
EP (1) EP3108854A4 (zh)
JP (1) JP6541367B2 (zh)
KR (1) KR20160122164A (zh)
CN (1) CN106029007B (zh)
CA (1) CA2938660A1 (zh)
RU (1) RU2016132975A (zh)
TW (1) TWI668003B (zh)
WO (1) WO20151259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1069B (zh) * 2015-12-15 2021-03-11 日商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水晶體架及眼內水晶體注射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61005B1 (en) 2007-05-30 2016-12-28 Hoya Corporation Intraocular lens inserting tool
JP5254669B2 (ja) 2008-06-05 2013-08-07 Hoya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具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9486311B2 (en) 2013-02-14 2016-11-08 Shifamed Holdings, Llc Hydrophilic AIOL with bonding
US10195018B2 (en) 2013-03-21 2019-02-05 Shifamed Holdings, Ll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EP2976042B1 (en) 2013-03-21 2023-09-13 Shifamed Holdings, LL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ES2751489T3 (es) * 2013-11-15 2020-03-31 Medicel Ag Dispositivo para el alojamiento de una lente interocular
JP6276619B2 (ja) 2014-03-19 2018-02-07 Hoya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および眼内レンズ挿入装置
WO2016033217A1 (en) 2014-08-26 2016-03-03 Shifamed Holdings, Ll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US10588780B2 (en) 2015-03-04 2020-03-17 Alcon Inc.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KR20180056634A (ko) * 2015-09-16 2018-05-29 호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안내 렌즈 삽입 기구
TR201511576A2 (tr) 2015-09-16 2017-04-21 Vsy Biyoteknoloji Ve Ilac Sanayi Anonim Sirketi Göz i̇çi̇ lensi̇n depolanmasi ve enjeksi̇yonu i̇çi̇n yardimci si̇stem
JP6646987B2 (ja) * 2015-09-16 2020-02-14 Hoya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具
US11141263B2 (en) 2015-11-18 2021-10-12 Shifamed Holdings, Llc Multi-piece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BE1024131B1 (fr) * 2016-04-21 2017-11-20 Physiol S.A. Dispositif d'injection de lentille intraoculaire souple et navette de stockage pour sa mise en œuvre
US11033382B2 (en) 2016-06-28 2021-06-15 Hoya Corporation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DE112017003396A5 (de) * 2016-07-07 2019-03-28 Iolution Gmbh Magazin für einen Injektor zum Implantieren einer Intraokularlinse
US10350056B2 (en) 2016-12-23 2019-07-16 Shifamed Holdings, Llc Multi-piece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10568735B2 (en) 2017-01-13 2020-02-25 Alcon Inc.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US11000367B2 (en) 2017-01-13 2021-05-11 Alcon Inc.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EP3634308A4 (en) 2017-05-30 2021-02-24 Shifamed Holdings, LLC SURFACE TREATMENTS FOR ACCEPTING INTRAOCULAR LENSES AND RELATED PROCEDURES AND DEVICES
JP6967374B2 (ja) * 2017-06-01 2021-11-17 Hoya株式会社 レンズ収納容器
CN110996850B (zh) 2017-06-07 2023-02-17 施菲姆德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可调节光学度数的眼内透镜
JP2021530263A (ja) * 2018-07-10 2021-11-11 アルコ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眼内レンズインジェクタ
US11678977B2 (en) 2018-12-11 2023-06-20 Alcon Inc. Haptic optic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rotary arms
CA3117954A1 (en) 2018-12-13 2020-06-18 Alcon Inc. Haptic optic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rotating cams
BR112022003158A2 (pt) 2019-08-23 2022-05-17 Alcon Inc Cartucho de lente intraocular manualmente atuado integrado à embalagem e dispositivo de entrega de lente
DE102020115482A1 (de) * 2020-06-10 2021-12-16 Carl Zeiss Meditec Ag Injektoranordnung für ein Einführen einer Intraokularlinse und Injektor
DE102020115489A1 (de) * 2020-06-10 2021-12-16 Carl Zeiss Meditec Ag Injektoranordnung für ein Einführen einer Intraokularlinse und Injek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93597C (en) * 2002-07-26 2012-05-08 Pharmacia Groningen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ipulation of an intraocular lens
JP2004173805A (ja) 2002-11-26 2004-06-24 Takashima Sangyo Kk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具
US8435289B2 (en) * 2005-02-11 2013-05-07 Abbott Medical Optics Inc. Rapid exchange IOL inser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ing
JP4727497B2 (ja) * 2006-05-17 2011-07-20 スタ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眼内挿入用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JP4908977B2 (ja) 2006-09-05 2012-04-04 興和株式会社 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JP5260956B2 (ja) * 2007-12-27 2013-08-14 スタ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眼内挿入用レンズの挿入器具及び眼内挿入用レンズ内装型挿入器具
US8273122B2 (en) * 2008-06-23 2012-09-25 Abbott Medical Optics Inc. Pre-loaded IOL insertion system
CH699588A1 (de) * 2008-09-22 2010-03-31 Medicel Ag Kassette für eine intraokulare Linse und Injektorsystem dafür.
ES2549727T3 (es) 2009-10-22 2015-11-02 Kowa Company Ltd. Dispositivo de inserción de lentes intraoculares
ES2725562T3 (es) 2011-09-15 2019-09-24 Kowa Co Herramienta de inserción de lente intraocular
JP2013244186A (ja) * 2012-05-25 2013-12-09 Kowa Co 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US9155615B2 (en) * 2012-11-09 2015-10-13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Hingeless cartridge for use with an intraocular lens injector providing haptic contro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1069B (zh) * 2015-12-15 2021-03-11 日商參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水晶體架及眼內水晶體注射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06815B2 (en) 2019-02-19
CA2938660A1 (en) 2015-08-27
TWI668003B (zh) 2019-08-11
EP3108854A4 (en) 2017-11-15
CN106029007B (zh) 2018-01-30
WO2015125905A1 (ja) 2015-08-27
JP2015171529A (ja) 2015-10-01
RU2016132975A (ru) 2018-03-21
US20160331587A1 (en) 2016-11-17
EP3108854A1 (en) 2016-12-28
KR20160122164A (ko) 2016-10-21
CN106029007A (zh) 2016-10-12
RU2016132975A3 (zh) 2018-08-31
JP6541367B2 (ja) 2019-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003B (zh) Intraocular lens syringe
TWI626932B (zh) 眼內鏡片用植入器
US11793627B2 (en) Intraocular lens storage and load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JP6753966B2 (ja) 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EP3025678A1 (en) Intraocular lens-inserting instrument
US20060004381A1 (en) Intracorneal lens insertion device
KR20190046775A (ko) 안구내 렌즈를 이식하는 인젝터를 위한 카트리지
KR20150090898A (ko) 안내 렌즈의 삽입 기구
JP6785637B2 (ja) レンズホルダ及び眼内レンズ用インジェクタ
JP7162443B2 (ja) 容器付き眼内リング挿入器
KR20130026899A (ko) 인공수정체 고정장치가 들어간 플랫 타입 일체형 프리로드 인젝터
JP2023160792A (ja) 前部及び後部変位機構を連行するハンドルを有するインジェクタ
JP6524588B2 (ja) 眼内レンズの挿入器具
WO2016063937A1 (ja) 眼内レンズ用インジェクタ
WO2024080129A1 (ja) 供試魚保持装置、及び供試魚の処置方法
JP2017000445A (ja) 眼内レンズ挿入器具
EP3915518A1 (e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 device and pre-loade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 apparatus
WO2018151141A1 (ja) 眼内レンズ用イン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