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2017A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2017A
TW201512017A TW103122776A TW103122776A TW201512017A TW 201512017 A TW201512017 A TW 201512017A TW 103122776 A TW103122776 A TW 103122776A TW 103122776 A TW103122776 A TW 103122776A TW 201512017 A TW201512017 A TW 2015120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vehicle
sleeve member
front wheel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4210B (zh
Inventor
Daisuke Asano
Kaoru Sasak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1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4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42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2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60B27/0052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brake dis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60Y2200/122Trik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60Y2200/126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Handcart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懸架裝置係將右輪(322)可繞著沿垂直於右車軸線(Z2)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2)旋轉、且可相對於車體框架(21)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右套筒部件(34A)及右軸承部(92)之右軸構件(324)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下部。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右套筒部件(34A)與左套筒部件(33A)左右對稱地配置,右軸構件(324)與左軸構件(314)左右對稱地配置。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
已知有一種車輛,其包括於右回旋時向右方傾斜,且於左回旋時向左方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及非專利文獻1)。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包括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含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又,連桿機構包含支持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之右部之右側部、以及支持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之左部之左側部。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之中間部支持於車體框架。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可繞著沿車體框架之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與車體框架之傾斜連動地相對於車體框架旋轉,而使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2個前輪之相對位置產生變化。再者,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係於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設置於較2個前輪更上方。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包括懸架裝置,該懸架裝置包括:右支持部,其將右前輪可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及左支持部,其將左前輪可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右支持部係將右前輪可繞著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旋轉地支持。左支持部係將左前輪可繞著沿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旋轉地支持。專利文獻 1及2中記載之車輛更包括手柄(handle)、轉向軸、及旋轉傳遞機構。手柄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係相對於車體框架可旋轉地被支持。若使手柄旋轉,則轉向軸亦進行旋轉。旋轉傳遞機構係將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右前輪及左前輪。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4,351,4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設計專利D547,242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Catalogo parti 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中,右支持部包含:右支持部件,其設置於右前輪之右方且支持右前輪;及左支持部件,其設置於右前輪之左方且支持右前輪。又,左支持部包含:右支持部件,其設置於左前輪之右方且支持左前輪;及左支持部件,其設置於左前輪之左方且支持左前輪。如此,於專利文獻1之車輛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係於分別由右支持部件及左支持部件夾持之狀態下可旋轉地被支持。因此,易於以簡易之構造確保相對於右前輪及左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之強度。
然而,右前輪之右支持部件、右前輪、右前輪之左支持部件、左前輪之右支持部件、左前輪及左前輪之左支持部件係於車輛之左右方向並排。而且,車體框架、右前輪、右支持部、左前輪及左支持部係於使車體框架傾斜時、或使手柄轉向時,相對之位置關係產生變化。為了確保容許該相對之位置關係之變化之空間,而將包括可傾斜 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大型化。
因此,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提出減少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寬度之技術。於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中,右支持部包含設置於右前輪之左方且懸臂支持右前輪之懸臂支持部件。又,左支持部包含設置於左前輪之右方且懸臂支持左前輪之懸臂支持部件。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因懸臂支持右前輪及左前輪,故與專利文獻1之車輛相比,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小型化。
然而,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將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支持構造由如專利文獻1之雙側支持構造變更為懸臂支持構造,故為了提高支持右前輪及左前輪之剛性,而必須強化支持構造之剛性。
因此,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採用輪轂裝置。藉由採用此種構成而確保支持剛性。輪轂裝置包含無法旋轉地支持於右支持部或左支持部之外構件、及經由軸承而可旋轉地支持於外構件之內部之內構件。於內構件,藉由螺栓而裝卸自如地支持有煞車碟盤及輪。又,外構件包括支持煞車卡鉗之煞車卡鉗支持部。如此,藉由採用經由軸承而將內構件支持於其內側之外構件,而強化支持剛性。
且說,市場上亦期待較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更小型化之車輛。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含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該車輛可確保承受車輪自路面受到之荷重之充分之剛性並且可進一步實現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小型化。
(1)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用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包含:車體框架,其可於右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且可於左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 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而設置,且該右前輪包含右輪胎及支持上述右輪胎之右輪,該左前輪包含左輪胎及支持上述左輪胎之左輪;以及懸架裝置,其包含:右緩衝裝置,其包含經由設置於上述右輪之右軸承部而將上述右輪可繞著右前輪軸線旋轉地支持,且緩衝上述右前輪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的右套筒(telescopic)部件;及左緩衝裝置,其包含經由設置於上述左輪之左軸承部而將上述左輪可繞著左前輪軸線旋轉地支持,且緩衝上述左前輪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的左套筒部件;且將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於可向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位且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之狀態下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上述懸架裝置係將上述右輪可繞著沿垂直於上述右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及上述右軸承部之右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下部,並且將上述左輪可繞著沿垂直於上述左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及上述左軸承部之左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下部,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上述右套筒部件與上述左套筒部件左右對稱地配置,上述右軸構件與上述左軸構件左右對稱地配置。
本發明者等人對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之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支持構造詳細地進行了研究。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採用了底連桿式懸架裝置。右前輪及左前輪經由輪轂裝置而支持於可搖動地支持於懸架裝置之下部之搖動桿構件。藉由採用此種構造而確 保支持構造之剛性。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研究了改變懸架裝置之形狀。具體而言,係不使用搖動桿而將右前輪及左前輪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套筒部件之下部之構造。即,係利用套筒部件之剛性以懸臂狀態支持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構造。更具體而言,係如下構造。懸架裝置係將右輪可繞著沿垂直於右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右套筒部件及右軸承部之右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右套筒部件之下部。又,懸架裝置係將左輪可繞著沿垂直於左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左套筒部件及左軸承部之左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左套筒部件之下部。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因懸臂支持右輪及左輪,故與雙側支持右輪及左輪之構造相比,可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減小車輛之寬度。
又,於右套筒部件之下部以懸臂狀態支持右輪,於左套筒部件之下部以懸臂支持狀態支持左輪。因此,可提高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之剛性,且可提高右輪相對於右套筒部件之支持剛性及左輪相對於左套筒部件之支持剛性。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之剛性例如可藉由加粗其直徑而提高。作為表示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之剛性之指標之斷面二次矩係與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之直徑之4次方成比例地變大。僅藉由略微增大直徑便可充分地增大斷面二次矩,故即便確保必要之剛性亦不易將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大型化。
又,右軸構件貫通加粗了直徑之右套筒部件,左軸構件貫通加粗了直徑之左套筒部件。因此,可將右套筒部件支持右軸構件之區域確保得較大,且可將左套筒部件支持左軸構件之區域確保得較大。藉此,提高右套筒部件支持右軸構件之剛性及左套筒部件支持左軸構件之剛性。即,使用提高了剛性之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亦提高了 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之支持剛性。
抑制大型化並且提高了剛性之右套筒部件及左套筒部件左右對稱地配置,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左右對稱地配置,作為車輛整體於左右方向減小。
由於該等理由,可提供一種確保承受車輪自路面受到之荷重之充分之剛性並且進一步實現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小型化的車輛。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2)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rim)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述右輪轂部形成於較上述右輪緣部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述左輪轂部形成於較上述左輪緣部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右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右輪轂部而輸入至右軸構件。右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故於右軸構件,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輪轂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輪轂部較右輪緣部更設置於右套筒部件附近,故作用於右軸構件之彎曲矩變小。
左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左輪轂部而輸入至左軸構件。左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故於左軸構件,以支持於左 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輪轂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左輪轂部較左輪緣部更設置於左套筒部件附近,故作用於左軸構件之彎曲矩變小。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之支持剛性,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3)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設置於較上述右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設置於較上述左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再者,所謂複數個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係指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右端之軸承之右端部與左端之軸承之左端部之中央。
右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右輪轂部之右軸承部而輸入至右軸構件。右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故於右軸構 件,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軸承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較右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設置於右套筒部件附近,故作用於右軸構件之彎曲矩變小。
左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左輪轂部之左軸承部而輸入至左軸構件。左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故於左軸構件,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左軸承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較左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設置於左套筒部件附近,故作用於左軸構件之彎曲矩變小。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之支持剛性,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4)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軸構件之中間部,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軸構件之中間部。
右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右輪轂部之右軸承部而輸入至右軸構件。右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故於右軸構件,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右軸構件之左部支持於右套筒部件,於右軸構件之中間部設置有靠近右套筒部件之軸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 用點靠得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右軸構件之彎曲矩。
左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左輪轂部之左軸承部而輸入至左軸構件。左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故於左軸構件,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左軸構件之右部支持於左套筒部件,於左軸構件之中間部設置有靠近左套筒部件之軸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位於得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左軸構件之彎曲矩。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之支持剛性,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5)上述右輪具有固定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之右碟盤固定部,上述左輪具有固定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之左碟盤固定部,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與上述右碟盤固定部重疊之位置,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與上述左碟盤固定部重疊之位置。
若右煞車卡鉗對右前輪賦予制動力,則於固定右煞車碟盤之右碟盤固定部及支持右卡鉗之右套筒部件產生負載。因此,右碟盤固定部及右套筒部件必須確保相對於該等負載之剛性。
若左煞車卡鉗對左前輪賦予制動力,則於固定左煞車碟盤之左碟盤固定部及支持左卡鉗之左套筒部件產生負載。因此,左碟盤固定部及左套筒部件必須確保相對於該等負載之剛性。
因右套筒部件為懸臂支持構造並且提高了剛性,故右煞車卡鉗牢固地支持於右套筒部件。
又,為了以較高之剛性支持靠近右套筒部件之軸承,而於該軸承之周圍提高右輪之支持剛性。因於支持剛性較高之區域設置有右碟盤固定部,故確保了右碟盤固定部之剛性。
因左套筒部件為懸臂支持構造並且提高了剛性,故左煞車卡鉗牢固地支持於左套筒部件。又,為了以較高之剛性支持靠近左套筒部件之軸承,而於該軸承之周圍提高左輪之支持剛性。因於支持剛性較高之區域設置有左碟盤固定部,故確保了左碟盤固定部之剛性。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6)上述右輪具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上述左輪具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
右套筒部件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右軸構件,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右煞車卡鉗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右套筒部件,故牢固地右套筒地支持。為了提高右輪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右套筒部件,支持右煞車卡鉗,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右煞車卡鉗之構造或導致 其大型化。
左套筒部件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左軸構件,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左煞車卡鉗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左套筒部件,故牢固地左套筒地支持。為了提高左輪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左套筒部件,支持左煞車卡鉗,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左煞車卡鉗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因此,可不使車輛大型化而以較高之剛性支持右煞車卡鉗及左煞車卡鉗。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7)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右輪具有固定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之右碟盤固定部,上述左輪具有固定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之左碟盤固定部,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前輪之 上述右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前輪之上述左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
右套筒部件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右軸構件,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右煞車卡鉗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右套筒部件,故牢固地右套筒地支持。為了提高右輪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右套筒部件,支持右煞車卡鉗,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右煞車卡鉗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左套筒部件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左軸構件,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左煞車卡鉗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左套筒部件,故牢固地左套筒地支持。為了提高左輪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左套筒部件,支持左煞車卡鉗,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左煞車卡鉗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又,於將右輪自車輛卸除時,必須於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將右煞車卡鉗自右煞車碟盤錯開僅右煞車卡鉗與右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右煞車卡鉗與右前輪之右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右煞車卡鉗與右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故易於使用右煞車卡鉗與右前輪之右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使右煞車卡鉗移動至不與右煞車碟盤干涉之位置。
又,於將左輪自車輛卸除時,必須於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將左煞車卡鉗自左煞車碟盤錯開僅左煞車卡鉗與左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左煞車卡鉗與左前輪之左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左煞車卡鉗與左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故易於使用左煞車卡鉗與左前輪之左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使左煞車卡鉗移動至不與左煞車碟盤干 涉之位置。
因此,提供一種不使車輛大型化而可以較高之剛性支持右煞車卡鉗及左煞車卡鉗,且維護容易之車輛。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8)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上述右軸構件之右端部設置於較上述右輪轂部之右端部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上述左軸構件之左端部設置於較上述左輪轂部之左端部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右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右輪轂部而輸入至右軸構件。右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故於右軸構件,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軸構件之右端部較右輪轂部之右端部更位於右套筒部件附近,故易於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接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右軸構件之彎曲矩。
左前輪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左輪轂部而輸入至左軸構件。左軸構件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故於左軸構件,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左軸構件之左端部較左輪轂部之左端部更位於左套筒部件 附近,故易於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接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左軸構件之彎曲矩。
因此,所要求之支持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之支持剛性減少,易於使支持構造小型化。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9)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具有右蓋,該右蓋覆蓋上述右軸構件之右端部,且構成為至少其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右軸構件重疊之形狀,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具有左蓋,該左蓋覆蓋上述左軸構件之左端部,且構成為至少其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右軸構件重疊之形狀。
藉由右蓋,而可保護右軸構件之右端部。又,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右蓋之至少一部分與右軸構件重疊,故即便設置右蓋,車輛亦不易於左右方向上變大。
藉由左蓋,而可保護左軸構件之左端部。又,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左蓋之至少一部分與左軸構件重疊,故即便設置左蓋,車輛亦不易於左右方向上變大。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10)上述右軸構件係一面將上述右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右套筒部件向上述右軸構件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而 緊固於上述右套筒部件,上述左軸構件係一面將上述左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左套筒部件向上述左軸構件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而緊固於上述左套筒部件。
藉由右軸構件而將右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向軸向推壓,右軸承部相對於右套筒部件牢固地被支持。
藉由左軸構件而將左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向軸向推壓,左軸承部相對於左套筒部件牢固地被支持。
因此,可提高右輪及左輪之支持剛性。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11)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右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軸承部,於上述右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輪,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左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軸承部,於上述左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輪。
採用圓柱狀之右軸構件並於其外周配置右軸承部,且採用圓柱狀之左軸構件並於其外周配置左軸承部,而可實現懸臂支持構造。可使用簡易且小型之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以懸臂狀態支持右輪及左輪。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12)上述右輪具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上述左輪具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於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有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有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右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 述右軸承部,於上述右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煞車碟盤,於上述右煞車碟盤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煞車卡鉗,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左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軸承部,於上述左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煞車碟盤,於上述左煞車碟盤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煞車卡鉗。
採用圓柱狀之右軸構件並於其外周配置右軸承部,且採用圓柱狀之左軸構件並於其外周配置左軸承部,而可實現懸臂支持構造。可使用簡易且小型之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以懸臂狀態支持右輪及左輪。
又,於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可將右煞車卡鉗推壓右煞車碟盤之位置設置為遠離右車輪軸線,故易於獲得較大之制動力。於左前輪之直徑方向,可將左煞車卡鉗推壓左煞車碟盤之位置設置為遠離左車輪軸線,故易於獲得較大之制動力。
於上述本發明之車輛中,亦可設為以下構成。
(13)上述右軸構件包含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及右軸承部之右螺栓部件、以及嵌合於上述右螺栓部件之右螺母部件,上述左軸構件包含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及左軸承部之左螺栓部件、以及嵌合於上述左螺栓部件之左螺母部件。
可構成可以簡單之構造牢固地懸臂支持右輪及左輪之右軸構件及左軸構件。
(14)上述右緩衝裝置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右套筒部件,上述左緩衝裝置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左套筒部件,上述懸架裝置係將上述右輪藉由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上述右軸承 部之上述右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下部,將上述左輪藉由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上述左軸承部之上述左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下部。
因將複數個右套筒部件於前後方向上並排,故相較於僅使用1根右套筒部件之情形,可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右緩衝裝置之剛性。又,可分別使用較細之複數根右套筒部件,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右緩衝裝置之剛性。
因將複數個左套筒部件於前後方向上並排,故相較於僅使用1根左套筒部件之情形,可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左緩衝裝置之剛性。又,可分別使用較細之複數根左套筒部件,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左緩衝裝置之剛性。
因此,易於在左右方向上使右緩衝裝置及左緩衝裝置小型化,且易於在左右方向以小型之支持構造懸臂支持右輪及左輪並確保充分之剛性。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轉向力傳遞機構
7‧‧‧轉向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動力單元
28‧‧‧轉向構件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33‧‧‧左緩衝器
33A‧‧‧左套筒部件
33a‧‧‧第1下側部
33b‧‧‧第1上側部
34‧‧‧右緩衝器
34A‧‧‧右套筒部件
34a‧‧‧第2下側部
34b‧‧‧第2上側部
46‧‧‧輪孔部
51‧‧‧上交叉部
52‧‧‧下交叉部
53‧‧‧左側部
54‧‧‧右側部
60‧‧‧轉向軸
61‧‧‧第1傳遞板
62‧‧‧第2傳遞板
63‧‧‧第3傳遞板
64‧‧‧第1接頭
65‧‧‧第2接頭
66‧‧‧第3接頭
67‧‧‧連接桿
71‧‧‧左碟盤煞車
72‧‧‧右碟盤煞車
81‧‧‧左蓋
82‧‧‧右蓋
91‧‧‧左軸承部
92‧‧‧右軸承部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14‧‧‧底框架
221‧‧‧前外殼
221a‧‧‧前部
223‧‧‧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225‧‧‧護腿板
226‧‧‧中心外殼
227‧‧‧第1前擋泥板
228‧‧‧第2前擋泥板
311‧‧‧左輪胎
312‧‧‧左輪
312a‧‧‧左輪轂部
312b‧‧‧左輪緣部
312c‧‧‧左輪輻部
312d‧‧‧左碟盤固定部
314‧‧‧左軸構件
314a‧‧‧螺紋部
314b‧‧‧頭部
314c‧‧‧左螺母部件
314d‧‧‧左螺栓部件
317‧‧‧第1托架
321‧‧‧右輪胎
322‧‧‧右輪
322a‧‧‧右輪轂部
322b‧‧‧右輪緣部
322c‧‧‧右輪輻部
322d‧‧‧右碟盤固定部
324‧‧‧右軸構件
324a‧‧‧螺紋部
324b‧‧‧頭部
324c‧‧‧右螺母部件
324d‧‧‧右螺栓部件
327‧‧‧第2托架
331‧‧‧左後套筒部件
332‧‧‧左前套筒部件
333‧‧‧左車軸支持部
334‧‧‧固定孔部
341‧‧‧右後套筒部件
342‧‧‧右前套筒部件
343‧‧‧右車軸支持部
344‧‧‧固定孔部
512‧‧‧構件
522‧‧‧構件
523‧‧‧中間部
711‧‧‧左煞車碟盤
712‧‧‧左煞車卡鉗
714‧‧‧煞車軟管
721‧‧‧右煞車碟盤
722‧‧‧右煞車卡鉗
724‧‧‧煞車軟管
911‧‧‧第一左軸承
912‧‧‧第二左軸承
913‧‧‧第一左軸環
914‧‧‧第二左軸環
915‧‧‧第三左軸環
916‧‧‧第一左密封件
917‧‧‧第二左密封件
921‧‧‧軸承
922‧‧‧軸承
923‧‧‧軸環
924‧‧‧軸環
925‧‧‧軸環
926‧‧‧密封件
927‧‧‧密封件
C‧‧‧上中間軸線
D‧‧‧上左軸線
E‧‧‧上右軸線
F‧‧‧下中間軸線
G‧‧‧下左軸線
H‧‧‧下右軸線
I‧‧‧中央
J‧‧‧中央
L1‧‧‧長度
L2‧‧‧長度
l‧‧‧左部
m‧‧‧中間部
r‧‧‧右部
T‧‧‧箭頭
Y1‧‧‧左轉向軸線
Y2‧‧‧右轉向軸線
Y3‧‧‧中間轉向軸線
Z1‧‧‧左車軸線
Z2‧‧‧右車軸線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2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4係使圖1之車輛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圖5係使圖1之車輛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圖6使圖1之車輛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圖7係自右前輪觀察之左前輪之側視圖。
圖8係表示左前輪之支持構造之剖面圖。
圖9係左前輪之左側視圖。
以下,參照隨附圖式對本發明之車輛1之實施形態之一例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例示包含兩個前輪及一個後輪之車輛作為車輛之一例。
<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自車輛1之左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所得之側視圖。以下,圖中之箭頭F係表示車輛1之前方向,箭頭B係表示車輛1之後方向。箭頭U係表示車輛1之上方向,箭頭D係表示車輛1之下方向。當於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時,係指由駕駛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上下方向不僅指鉛垂方向,而且亦包含自鉛垂方向傾斜之大致上下方向。所謂左右方向不僅指水平方向,而且亦包含自水平方向傾斜之大致左右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指車輛1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右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右方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左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方之方向。又,所謂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係指騎乘者不乘車而於車輛1未搭載燃料之狀態下之前輪既未轉向亦未傾斜之直立狀態。
如圖1所示,車輛1包括車輛本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參照圖2)、後輪4、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車輛本體部2包括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下框架212、底框架214、及後框架213。於圖1中,車體框架21中隱藏於車體外殼22之部分係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1支持動力單元25或座部24等。動力單元25包含引擎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及變速器裝置等。
頭管211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頭管211係以於車輛1之側視下上部位於較下部略微後方側之方式相對於垂直方向略微傾斜地配置。於頭 管211之周圍配置有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可旋轉地插入有轉向機構7之轉向軸60。頭管211支持連桿5。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係可於車輛1之右回旋時向右方傾斜,且可於車輛1之左回旋時向左方傾斜。
下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下框架212係自頭管211配置於後方,且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框架214。底框架214係自下框架212之下部朝向後方延伸。於底框架214之後方,後框架213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後框架213支持座部24、動力單元25及尾燈等。
車體框架21係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護腿板225、中心外殼226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座部24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轉向機構7及連桿機構5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具有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前方之前部221a。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之側視時設置於較前輪3更上方。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車輛1之無負載狀態之側視時配置於較前輪3之前端更後方。護腿板225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且座部24之前方。中心外殼226係以覆蓋後框架213之周圍之方式配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參照圖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後部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3係於無負載狀態下配置於頭管211之下方且前外殼221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中心外殼226及後擋泥板224之下側。
<轉向機構>
圖2係自正面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前視圖。圖3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俯視圖。圖2及圖3係於使車體外殼22透過之狀態下進行圖示。
如圖2及圖3所示,轉向機構7包含轉向力傳遞機構6、懸架裝置、及左右一對前輪3。懸架裝置包含連桿機構5、左緩衝器33、右緩衝器34。懸架裝置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支持於車體框架21。懸架裝置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於可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移位且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並排之狀態下支持於車體框架21。
左右一對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而設置。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左右對稱地配置。又,於左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227。於右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228。左前輪31支持於左緩衝器33。右前輪32支持於右緩衝器34。
如圖1所示,左前輪31包含左輪胎311、及支持左輪胎311之左輪312。右前輪32包含右輪胎321、及支持右輪胎321之右輪322。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係指於車輛1之前視下與頭管211之軸向正交之方向。又,所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係指於車輛1之前視下沿頭管211之軸向延伸之方向。例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係於車輛1之前視下與頭管211之軸向一致。如圖2般,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於車輛1之前視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一致。因此,圖2中僅表示水平方向之右方R。如圖5般,於車輛1相對於路面傾斜之狀態下,於車輛1之前視下,車體框架21之右方RF與水平方向之右方R不一致,又,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與鉛垂方向之上方U不一致。
左緩衝器33係所謂套筒緩衝器,且使來自路面之振動衰減。左緩衝器33係於下部支持左前輪31,且緩衝左前輪31相對於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左緩衝器33包含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左前輪31支持於第1下側部33a。第1下側部33a係沿上下方 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有左車輪軸314。左車輪軸314支持左前輪31。第1上側部33b係於其一部分插入於第1下側部33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1下側部33a之上側。第1上側部33b係於第1下側部33a所延伸之方向上,可相對於第1下側部33a相對移動。第1上側部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317。
第1下側部33a及第1上側部33b構成前後並列地連結之2個套筒部件。藉此,抑制第1上側部33b相對於第1下側部33a相對旋轉。
右緩衝器34係所謂套筒緩衝器,且使來自路面之振動衰減。右緩衝器34係於下部支持右前輪32,且緩衝右前輪32相對於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右緩衝器34包含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右前輪32支持於第2下側部34a。第2下側部34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有右車輪軸324。右車輪軸324支持右前輪32。第2上側部34b係於其一部分插入於第2下側部34a之狀態下配置於第2下側部34a之上側。第2上側部34b係於第2下側部34a所延伸之方向上,可相對於第2下側部34a相對移動。第2上側部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托架327。
第2下側部34a及第2上側部34b構成前後並列地連結之2個套筒部件。藉此,可抑制第2上側部34b相對於第2下側部34a相對旋轉。
轉向力傳遞機構6配置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上方。轉向力傳遞機構6包括轉向構件28作為輸入騎乘者之轉向力之構件。轉向構件28包含轉向軸60、及連結於轉向軸60之上部之把手(handle bar)23。轉向軸60係以其一部分插入於頭管211且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且相對於頭管211可旋轉。轉向軸60伴隨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而旋轉。
轉向力傳遞機構6除轉向構件28以外還包含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第3傳遞板63、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連接桿 67、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轉向力傳遞機構6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轉向力經由該等構件而傳遞至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
第1傳遞板61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且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0相對旋轉地連結。第1傳遞板61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
第2傳遞板62係相對於下述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可旋轉地連結。第2傳遞板62固定於第1托架317。第2傳遞板62位於第1托架317之下方。第2傳遞板6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左側。
第3傳遞板63係相對於下述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可旋轉地連結。第3傳遞板63係以第1傳遞板61為中心與第2傳遞板62左右對稱地配置。第3傳遞板63固定於第2托架327。第3傳遞板63位於第2托架327之下方。
於第1傳遞板61之前部配置有第1接頭64。第1接頭64係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1傳遞板61可旋轉地被支持。於第2傳遞板62之前部配置有第2接頭65。第2接頭65係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2傳遞板62可旋轉地被支持。於第3傳遞板63之前部配置有第3接頭66。第3接頭66係藉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3傳遞板63可旋轉地被支持。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係於各自之前部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
連接桿67係沿車寬方向延伸而配置。連接桿67係於第1接頭64之前部、第2接頭65之前部、第3接頭66之前部,可分別相對於沿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旋轉地被支持。
如此般構成之轉向力傳遞機構6將自轉向構件28傳遞之轉向力經由第1傳遞板61及第1接頭64而傳遞至連接桿67。藉此,連接桿67向左右方向中之任一者移位。傳遞至連接桿67之轉向力係自連接桿67經由第2傳遞板62及第2接頭65而傳遞至第1托架317,並且自連接桿67經由第3傳遞板63及第3接頭66而傳遞至第2托架327。藉此,第1托架317及 第2托架327向連接桿67移位之方向旋轉。
<連桿機構>
於本例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連桿機構5係懸架裝置之一部分。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把手23更下方。連桿機構5連結於車體框架21之頭管211。連桿機構5包括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又,連桿機構5包括第1托架317及左緩衝器33作為連接於左側部53之下部且與左側部53一併傾斜之構成。進而,連桿機構5包括第2托架327及右緩衝器34作為連接於右側部54之下部且與右側部54一併傾斜之構成。
右側部54係將右緩衝器34之上部可繞著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2旋轉地支持。左側部53係將左緩衝器33之上部可繞著與右轉向軸線Y2平行之左轉向軸線Y1旋轉地支持。
上交叉部51係將右側部54之上部可繞著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E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左側部53之上部可繞著平行於上右軸線E之上左軸線D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將中間部可繞著平行於上右軸線E及上左軸線D之上中間軸線C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
下交叉部52係將右側部54之下部可繞著平行於上右軸線E之下右軸線H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左側部53之下部可繞著平行於上左軸線D之下左軸線G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將中間部可繞著與上中間軸線C平行之下中間軸線F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
上交叉部51包含配置於頭管211之前側且沿車寬方向延伸之板狀之構件512。板狀之構件512係藉由支持部而支持於頭管211,且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中間軸線C相對於頭管211旋轉。
上交叉部51之左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左側部53。上交叉部51 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左軸線D相對於左側部53旋轉。上交叉部51之右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右側部54。上交叉部51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軸線E相對於右側部54旋轉。
下交叉部52係藉由支持部而支持於頭管211,且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中間軸線F旋轉。下交叉部52配置於較上交叉部51更下方。下交叉部52具有與上交叉部51大致相同之車寬方向之長度,且與上交叉部51平行地配置。
下交叉部52包含沿車寬方向延伸之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係於前後方向上以夾入頭管211之方式配置。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彼此藉由中間部523而一體地連結。中間部523既可與一對板狀之構件522、522一體亦可不同體。下交叉部52之左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左側部53。下交叉部52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左軸線G相對於左側部53旋轉。下交叉部52之右端藉由連結部而連結於右側部54。下交叉部52可繞著沿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右軸線H相對於右側部54旋轉。
左側部53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左側,且與頭管211所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左側部53配置於左前輪31之上方且較左緩衝器33更上方。左側部53係下部連結於第1托架317,且相對於第1托架317以左轉向軸線Y1為中心可旋轉地安裝。
右側部54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右側,且與頭管211所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右側部54配置於右前輪32之上方且較右緩衝器34更上方。右側部54係下部連結於第2托架327,且相對於第2托架327以右轉向軸線Y2為中心可旋轉地安裝。
如此,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以上交叉部51與下交叉部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部53與右側部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
<轉向動作>
圖4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轉向動作之圖,且係使車輛1轉向之狀態之車輛1之前部之俯視圖。
如圖4所示,若將把手23向左右方向轉動,則轉向機構7之轉向力傳遞機構6動作,從而進行轉向動作。若藉由旋轉把手23而使轉向軸60旋轉,則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第1傳遞板61旋轉。
例如,若轉向軸60向圖4之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伴隨第1傳遞板61之旋轉而連接桿67向左後方移動。此時,第1傳遞板61藉由第1接頭64之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1接頭64旋轉,連接桿67一面維持姿勢一面向左後方移動。伴隨連接桿67向左後方之移動,而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分別繞著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此時,第2傳遞板62繞著沿第2接頭65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相對於第2接頭65旋轉,第3傳遞板63繞著沿第3接頭66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相對於第3接頭66旋轉。
若第2傳遞板62及第3傳遞板63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若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向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左前輪31經由左緩衝器33而繞著左轉向軸線Y1(參照圖2)旋轉,右前輪32經由右緩衝器34而繞著右轉向軸線Y2(參照圖2)旋轉。
<傾斜動作>
圖5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傾斜動作之圖,且係使車輛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
如圖5所示,伴隨連桿機構5之作動而車輛1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用以進行連桿機構5之傾斜動作之各構件(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以各自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連桿機構5之形狀產生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5中,例如,於直立狀態下前視下配置成大致長方形狀之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於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變化為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5藉由與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相對之旋轉動作連動地進行傾斜動作,而分別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傾斜。
例如,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側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垂直方向朝左側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交叉部51繞著上中間軸線C相對於頭管211旋轉,下交叉部52繞著下中間軸線F相對於頭管211旋轉。於是,上交叉部51較下交叉部52更向左側移動,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照原樣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而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傾斜時,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相對於上交叉部51及下交叉部52旋轉。因此,若使車輛1傾斜,則伴隨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傾斜,而支持於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分別相對於垂直方向照原樣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而傾斜。
又,於傾斜動作時,連接桿67分別相對於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之前後方向之軸部旋轉。藉此,即便車輛1傾斜,連接桿67亦保持相對於上交叉部51及下交叉部52平行之姿勢。
<轉向動作及傾斜動作>
圖6係使車輛1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6中表示向左側轉向從而向左側傾斜之狀態。於圖6所示之動作時,藉由轉向動作而變更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方向,藉由傾斜動作而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與車體框架21一併傾斜。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5之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變化為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接桿67向左右任一之轉向之方向(圖6中為左方)且後方移動。
<套筒部件>
圖7係自右前輪32觀察所得之左前輪31之側視圖。再者,圖7中僅圖示左前輪31及其周圍之構件,關於右前輪32及其周圍之各構件,附注符號並省略圖示。又,於本例中,右前輪32及配置於其周圍之各構件之形狀或其等之配置關係與左前輪31及配置於其周圍之各構件左右對稱,為方便起見,參照圖7,對右前輪32及其周圍之各構件進行說明。
懸架裝置包含將左前輪31可呈直線狀移位地支持之左套筒部件33A、及將右前輪32可呈直線狀移位地支持之右套筒部件34A。
如圖7所示,作為懸架裝置之一部分之左緩衝器33包含左套筒部件33A。左套筒部件33A包含左後套筒部件331、左前套筒部件332、第1托架317、及左車軸支持部333。
左後套筒部件331及左前套筒部件332係前後並列地連結。左後套筒部件331之下部及左前套筒部件332之下部構成第1下側部33a。左後套筒部件331之上部及左前套筒部件332之上部構成第1上側部33b。左後套筒部件331及左前套筒部件332較左前輪31更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右方。
左後套筒部件331具有沿著左轉向軸線Y1方向伸縮之伸縮構造。於左後套筒部件331,於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oil)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左後套筒部件331具有吸收來自左前輪31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器功能。
左前套筒部件332配置於較左後套筒部件331更前方。左前套筒部件332具有沿著左轉向軸線Y1方向伸縮之伸縮構造。
左後套筒部件331及左前套筒部件332之各自之上部係藉由第1托架317而連結。左前套筒部件332之下端部連結固定於左後套筒部件331之下端部附近。
左前套筒部件332係於左轉向軸線Y1方向上,長度短於左後套筒 部件331。於較左前套筒部件332之下端部更下方配置有支持左車輪軸314之左車軸支持部333。左車軸支持部333連結於左後套筒部件331。
如圖7所示,作為懸架裝置之一部分之右緩衝器34包含右套筒部件34A。右套筒部件34A包含右後套筒部件341、右前套筒部件342、第2托架327、及右車軸支持部343。
右後套筒部件341及右前套筒部件342係前後並列地連結。右後套筒部件341之下部及右前套筒部件342之下部構成第2下側部34a。右後套筒部件341之上部及右前套筒部件342之上部構成第2上側部34b。右後套筒部件341及右前套筒部件342較右前輪32更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方。
右後套筒部件341具有沿著右轉向軸線Y2方向伸縮之伸縮構造。於右後套筒部件341,於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右後套筒部件341具有吸收來自右前輪32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器功能。
右前套筒部件342配置於較右後套筒部件341更前方。右前套筒部件342具有沿著右轉向軸線Y2方向伸縮之伸縮構造。
右後套筒部件341及右前套筒部件342之各自之上部係藉由第2托架327而連結。右前套筒部件342之下端部連結固定於右後套筒部件341之下端部附近。
右前套筒部件342係於右轉向軸線Y2方向上,長度短於右後套筒部件341。於較右前套筒部件342之下端部更下方配置有支持右車輪軸324之右車軸支持部343。右車軸支持部343連結於右後套筒部件341。
<碟盤煞車>
如圖7所示,於左前輪31設置有左碟盤煞車71(左制動裝置之一例)。左碟盤煞車71將左前輪31制動。左碟盤煞車71包含設置於左前輪31之左煞車碟盤711、及將左煞車碟盤711之旋轉制動之左煞車卡鉗 712。
左煞車碟盤711形成為以左車輪軸314為中心之環狀。左煞車碟盤711固定於左前輪31。
左煞車卡鉗712設置於左緩衝器33。左煞車卡鉗712固定於左緩衝器33之左後套筒部件331之下端部。左煞車卡鉗712設置於左緩衝器33之左後套筒部件331之下端部之後部。於左煞車卡鉗712連接有煞車軟管714。對於左煞車卡鉗712,藉由煞車軟管714而送入煞車油(煞車液)從而賦予油壓。左煞車卡鉗712包含位於左煞車碟盤711之右方之左右煞車墊、及位於左煞車碟盤711之左方之左左煞車墊。左煞車卡鉗712藉由賦予油壓而將左右煞車墊及左左煞車墊分別壓抵於左煞車碟盤711之兩面。左煞車卡鉗712藉由左右煞車墊及左左煞車墊而夾持左煞車碟盤711,從而將旋轉之左煞車碟盤711制動。
於右前輪32設置有右碟盤煞車72。右碟盤煞車72將右前輪32制動。右碟盤煞車72包含設置於右前輪32之右煞車碟盤721、及將右煞車碟盤721之旋轉制動之右煞車卡鉗722。
右煞車碟盤721形成為以右車輪軸324為中心之環狀。右煞車碟盤721固定於右前輪32。
右煞車卡鉗722設置於右緩衝器34。右煞車卡鉗722固定於右緩衝器34之右後套筒部件341之下端部。右煞車卡鉗722設置於右緩衝器34之右後套筒部件341之下端部之後部。於右煞車卡鉗722連接有煞車軟管724。對於右煞車卡鉗722,藉由煞車軟管724而送入煞車油從而賦予油壓。右煞車卡鉗722包含位於右煞車碟盤721之右方之右右煞車墊、及位於右煞車碟盤721之左方之右左煞車墊。右煞車卡鉗722藉由賦予油壓而將右右煞車墊及右左煞車墊分別壓抵於右煞車碟盤721之兩面。右煞車卡鉗722藉由煞車墊而夾持右煞車碟盤721,從而將旋轉之右煞車碟盤721制動。
<前輪之支持構造>
其次,使用圖8及圖9對車輛1之前輪3之支持構造詳細地進行說明。圖8係表示左前輪31之支持構造之剖面圖。又,圖9係左前輪31之左側視圖。
且說,作為前輪3之支持構造,考慮以下(1)~(3)之類型。
(1)於可旋轉地支持於緩衝器之下部之輪轂單元安裝車輪之輪之類型。
(2)支持左右貫通車輪之輪之支持軸之兩側之類型。
(3)支持自車輪之輪向左右之一側突出之支持軸之一側之類型。
本發明者等人於設計前輪之支持構造時,關於直進時之前輪之旋轉軸上之車輛之尺寸、及彈簧下重量,將上述類型(1)~(3)進行比較。
(關於前輪之旋轉軸上之車輛之尺寸)
(2)之類型因於車輪之左右配置有對支持軸進行支持之構件,故直進時之前輪之旋轉軸上之車輛之尺寸易於變得最大。其次,(1)之類型係於前輪之旋轉軸上,自車寬方向之內側朝向外側依序配置有緩衝器、輪轂單元、輪。相對於此,(3)之類型係自車寬方向之內側朝向外側依序配置有緩衝器、輪。(3)之類型因不具有輪轂單元,故可使該尺寸小於(1)之類型。即,前輪之旋轉軸上之車輛1之尺寸按照較小之順序成為(3)、(1)、(2)。
(關於彈簧下重量)
(2)之類型係藉由設置於車輪之兩側之支持部而對支持構件進行支持。因可將施加於車輪之力藉由各個支持部而均等地支持,故可將各個支持部形成得較小。因此,(2)之類型可使彈簧下重量最小。與(2)之類型相比,(1)及(3)之類型因僅對支持構件之一側進行支持,故必須使支持部具有相對較大之剛性。因此,支持部易於變大從而彈簧 下重量易於變大。
又,(1)之類型包括作為較大之金屬製之構件之輪轂單元。相對於此,(3)之類型因不包括輪轂單元,故與(1)之類型相比,可使彈簧下重量較小。
如此,按照彈簧下重量較小之順序,成為(2)、(3)、(1)。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為了實現直進時之前輪之旋轉軸上之車輛1之尺寸較小,且彈簧下重量亦較小之車輛,而認為(3)之類型之前輪之支持構造綜合上優異。再者,上述非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1符合(1)之類型。如上所述,(1)之類型特別是彈簧下重量易於變大,轉向感易於變重。
因此,於其次說明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3)之類型般,考慮如下前輪3之支持構造:藉由左緩衝器33之下部而支持自左前輪31向右側延伸之左車輪軸314,且藉由右緩衝器34之下部而支持自右前輪32向左側延伸之右緊固螺栓。
左前輪31包含左輪胎311、及於其外周支持左輪胎311之左輪312。同樣地,右前輪32亦包含右輪胎321、及於其外周支持右輪胎321之右輪322。
左輪312可旋轉地支持於設置於作為連桿機構5之下部之左緩衝器33之下部之左車輪軸314。再者,前輪3之支持構造因具有左右對稱之構造,故於以下說明中,說明左前輪31之支持構造,省略右前輪32之支持構造之說明。
於左緩衝器33之下部設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固定孔部334。又,於固定孔部334之右側,左螺母部件314c固定於左緩衝器33。左螺母部件314c之螺孔係設為與固定孔部334同軸。左車輪軸314貫通左套筒部件33A之左車軸支持部333及左軸承部91。
(車輪軸)
於左緩衝器33之左車軸支持部333之固定孔部334插通有左車輪軸314。左車輪軸314(左軸構件之一例)係將左輪312經由左軸承部91而支持於左緩衝器33之下部。左車輪軸314插通於左緩衝器33之固定孔部334及左輪312之輪孔部46。左車輪軸314位於左輪312之旋轉中心。
左車輪軸314包含左螺栓部件314d及左螺母部件314c。左螺栓部件314d包含設置於左車輪軸314之右部之螺紋部314a、及設置於左車輪軸314之左部之頭部314b。
左車輪軸314之右部貫通固定孔部334。左車輪軸314之右端部自固定孔部334向右側突出。左車輪軸314之右端部之螺紋部314a緊固於設置於左緩衝器33之下部之左螺母部件314c。
(輪)
左輪312包括位於直徑方向之中央之左輪轂部312a、位於直徑方向之外側之左輪緣部312b、將左輪轂部312a與左輪緣部312b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及左軸承部91。於左輪緣部312b之外周面安裝有左輪胎311。於左輪312之左輪轂部312a設置有沿旋轉軸向延伸之輪孔部46。輪孔部46之左側之開口可藉由安裝於左輪轂部312a之左蓋81而閉塞。
於左輪312之左輪轂部312a,左煞車碟盤711無法旋轉地固定於左輪312。左煞車碟盤711與左輪312一併旋轉。左煞車碟盤711設置於自左輪312向左緩衝器33側離開之位置。
於左緩衝器33之下部固定有左煞車卡鉗712。藉由左煞車卡鉗712之煞車墊夾入左煞車碟盤711,而左煞車卡鉗712對於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
(左軸承部)
左軸承部91設置於左輪312之輪孔部46。左軸承部91係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與左緩衝器33之間。左軸承部91 包括第一左軸承911、第二左軸承912、第一左軸環913、第二左軸環914、及第三左軸環915。第一左軸承911與第二左軸承912係於左右方向上並排而配置。
第一左軸承911及第二左軸承912包括內輪、外輪、及旋轉子。內輪安裝於左車輪軸314之外周面。外輪安裝於左輪312之輪孔部46之內周面。於內輪與外輪相互對向之面設置有沿周向延伸之槽。旋轉子可沿著該設置於內輪與外輪之間之槽旋轉。如圖示般,旋轉子既可為球體,亦可採用圓柱體或圓錐體者。第一左軸承911及第二左軸承912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央I係自左輪緣部32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向左緩衝器33側偏離。
第一左軸環913、第二左軸環914、第三左軸環915係圓筒形之構件。於第一左軸環913、第二左軸環914、第三左軸環915之內部插通有左車輪軸314。第一左軸環913配置於第一左軸承911與第二左軸承912之間。第二左軸環914配置於第一左軸承911與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之間。第三左軸環915配置於第二左軸承912與左緩衝器33之間。
(密封件)
於第一左軸承911之左側設置有第一左密封件916。第一左密封件916固定於左輪312之輪孔部46之內周側面。第一左密封件916覆蓋第一左軸承911之內輪與外輪之間之間隙。第一左密封件916防止水或泥等進入第一左軸承911之內部。
同樣地,於第二左軸承912之右側設置有第二左密封件917。第二左密封件917固定於左輪312之固定孔部334之內周側面。第二左密封件917覆蓋第二左軸承912之內輪與外輪之間之間隙。第二左密封件917防止水或泥等進入第二左軸承912之內部。
第一左密封件916及第二左密封件917可包括合成橡膠等。
(蓋)
如圖示般,左輪312之中心部向左側延伸至與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之側面之至少一部分對向之位置。藉此,防止泥或石碰撞於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之側面。又,第一左軸承911配置於遠離輪孔部46之左側之開口之位置,故水或泥不易進入第一左軸承911之內部。進而,輪孔部46之左側之開口因由左蓋81閉塞,故可有效地防止水或泥進入第一左軸承911之內部。
如圖9所示,該左蓋81係設為覆蓋輪孔部46之開口之程度之大小。自車輛1之左側觀察,左蓋81之外周緣位於較左煞車碟盤711之內周緣更內側。藉此,左煞車碟盤711可經由左輪312而自側面視認,從而提高車輛1之設計性。藉由此種左蓋81,而保護將左前輪31連結於左緩衝器33之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並且提高車輛1之設計性。又,保護左車輪軸314之頭部314b之左蓋81不大型化,故彈簧下重量變輕。
(前輪之卸除方法)
於如以上般構成之前輪3之支持構造中,於將左前輪31自車輛1卸除之情形時,解除左車輪軸314之螺紋部314a與左螺母部件314c之嚙合,使左螺栓部件314d向左側移動,將左螺栓部件314d自固定孔部334中拔出。於是,左螺栓部件314d係與左軸承部91及左前輪31一併自車輛1卸除。於上述前輪3之支持構造中,因左軸承部91支持於左輪312,故左軸承部91係與左輪312一併自車輛1卸除。
於將左前輪31自車輛1卸除之前,以左煞車碟盤711不與左煞車卡鉗712相干涉之方式使左煞車卡鉗712移動至不與左煞車碟盤711相干涉之位置。為了容許此種左煞車卡鉗712之移動,而於左煞車卡鉗712與左輪312之左輪緣部312b之間設置有空間。該空間之左煞車碟盤711之直徑方向之尺寸L1係設定得大於左煞車碟盤711自左車軸線Z1之方向觀察與左煞車卡鉗712重疊之部分之直徑方向之長度L2(L1>L2)。
於以上之說明中,對位於車輛1之左部之左前輪31之支持構造進行了說明,但位於車輛1之右部之右前輪32之支持構造亦成為左右對稱之構造。
即,右前輪32具有包括右軸承部92之右輪322。又,車輛1具有將右輪322經由右軸承部92而支持於右緩衝器34之下部之右車輪軸324。右車輪軸324係位於右輪322之旋轉中心Z2,且其左部緊固於右緩衝器34之下部,其右部將右輪322可繞著右車輪軸324旋轉地支持。
又,關於右軸承部92,複數個軸承921、92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自右輪緣部32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向左側偏離。覆蓋設置於右車輪軸324之右側端部之頭部324c之右蓋82安裝於右輪322。
(效果)
本發明者等人對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之右前輪及左前輪之支持構造詳細地進行了研究。專利文獻2及非專利文獻1之車輛採用底連桿式之懸架裝置。右前輪及左前輪經由輪轂裝置而支持於可搖動地支持於懸架裝置之下部之搖動桿構件。藉由採用此種構造而確保支持構造之剛性。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對改變懸架裝置之形狀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係不使用搖動桿而以懸臂狀態將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支持於套筒部件之下部之構造。即,係利用套筒部件之剛性以懸臂狀態支持右前輪32及左前輪31之構造。更具體而言,係如下構造。懸架裝置係將右輪322可繞著沿垂直於右車軸線Z2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Y2旋轉地、且可相對於車體框架21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右套筒部件34A之右車軸支持部343及右軸承部92之右軸構件324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下部。又,懸架裝置係將左輪312可繞著沿垂直於左車軸線Z1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線Y1旋轉地、且可相對於車體框架21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左套筒部件33A之左車軸支持 部333及左軸承部91之左軸構件314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之下部。
根據本發明之車輛1,因懸臂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故與雙側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之構造相比,可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減小車輛1之寬度。
又,於右套筒部件34A之下部將右輪322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之下部將左輪312以懸臂支持狀態支持。因此,可提高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之剛性,且提高右輪322對於右套筒部件34A之支持剛性及左輪312對於左套筒部件33A之支持剛性。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之剛性例如可藉由加粗其直徑而提高。作為表示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之剛性之指標之斷面二次矩係與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之直徑之4次方成比例地變大。因僅藉由略微增大直徑便可充分地增大斷面二次矩,故即便確保必要之剛性亦不易使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大型化。
又,右軸構件324貫通加粗了直徑之右套筒部件34A,左軸構件314貫通加粗了直徑之左套筒部件33A。因此,右套筒部件34A可將支持右軸構件324之區域確保得較大,左套筒部件33A可將支持左軸構件314之區域確保得較大。藉此,提高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右軸構件324之剛性及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左軸構件314之剛性。即,使用提高了剛性之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亦提高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之支持剛性。
該等不大型化而提高了剛性之右套筒部件34A及左套筒部件33A左右對稱地配置,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左右對稱地配置,作為車輛1整體,於左右方向較小。
由於該等理由,可提供一種確保承受車輪自路面受到之荷重之充分之剛性,並且進一步實現車輛1之左右方向之小型化的車輛1。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 右輪322包含支持右輪胎321之環狀之右輪緣部32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右輪緣部322b之內側之右輪轂部322a、及將右輪緣部322b與右輪轂部322a連結之右輪輻部322c。右輪緣部322b、右輪轂部322a及右輪輻部322c一體成形。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右輪轂部322a形成於較右輪緣部322b更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位置。
左輪312包含支持左輪胎311之環狀之左輪緣部31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左輪緣部312b之內側之左輪轂部312a、及將左輪緣部312b與左輪轂部312a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左輪緣部312b、左輪轂部312a及左輪輻部312c一體成形。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左輪轂部312a形成於較左輪緣部312b更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位置。
右前輪32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右輪轂部322a而輸入至右軸構件324。右軸構件324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故於右軸構件324,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輪轂部322a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輪轂部322a較右輪緣部322b更設置於右套筒部件34A附近,故作用於右軸構件324之彎曲矩變小。
左前輪31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左輪轂部312a而輸入至左軸構件314。左軸構件314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故於左軸構件314,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輪轂部312a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左輪轂部312a較左輪緣部312b更設置於左套筒部件33A附近,故作用於左軸構件314之彎曲矩變小。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之支持剛性, 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包含支持右輪胎321之環狀之右輪緣部32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右輪緣部322b之內側之右輪轂部322a、及將右輪緣部322b與右輪轂部322a連結之右輪輻部322c。右輪緣部322b、右輪轂部322a及右輪輻部322c一體成形。
左輪312包含支持左輪胎311之環狀之左輪緣部31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左輪緣部312b之內側之左輪轂部312a、及將左輪緣部312b與左輪轂部312a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左輪緣部312b、左輪轂部312a及左輪輻部312c一體成形。
右軸承部92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21、922。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軸承921、92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設置於較右輪緣部32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更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位置。
左軸承部91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11、912。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軸承911、91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設置於較左輪緣部31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更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位置。
再者,所謂複數個軸承911、91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係如圖8所示,指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右端之軸承912之右端部與左端之軸承911之左端部之中央I。
右前輪32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右輪轂部322a之右軸承部92而輸入至右軸構件324。右軸構件324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故於右軸構件324,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92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軸承部92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較右輪緣部32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更設置於右套 筒部件34A附近,故作用於右軸構件324之彎曲矩變小。
左前輪31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左輪轂部312a之左軸承部91而輸入至左軸構件314。左軸構件314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故於左軸構件314,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91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左軸承部9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I較左輪緣部312b之左右方向之中央J更設置於左套筒部件33A附近,故作用於左軸構件314之彎曲矩變小。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之支持剛性,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軸承部92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21、922。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軸承921、922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位置之軸承922係設置於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將右軸構件324假想地劃分為右部r、中間部m、左部l時之中間部m。
左軸承部91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11、912。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軸承911、912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位置之軸承912係設置於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將左軸構件314假想地劃分為右部r、中間部m、左部l時之中間部m。
右前輪32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右輪轂部322a之右軸承部92而輸入至右軸構件324。右軸構件324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故於右軸構件324,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92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右軸構件324之左部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於右軸構件324之中間部m設置有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軸承922,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靠得近。藉 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右軸構件324之彎曲矩。
左前輪31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設置於左輪轂部312a之左軸承部91而輸入至左軸構件314。左軸構件314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故於左軸構件314,以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91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左軸構件314之右部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於左軸構件314之中間部m設置有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軸承912,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靠得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左軸構件314之彎曲矩。
因此,易於確保支持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之支持剛性,從而可使支持構造更小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具有固定與右輪322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721之右碟盤固定部322d。
左輪312具有固定與左輪312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711之左碟盤固定部312d。
於下部貫通右軸構件324之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夾入右煞車碟盤721而對右前輪32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722。
於下部貫通左軸構件314之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夾入左煞車碟盤711而對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712。
右軸承部92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21、922。複數個軸承921、922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位置之軸承922係設置於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與右碟盤固定部322d重疊之位置。
左軸承部91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911、912。複數個軸承911、912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位置之軸承912係設置於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與左碟 盤固定部312d重疊之位置。
若右煞車卡鉗722對右前輪32賦予制動力,則於固定右煞車碟盤721之右碟盤固定部322d及支持右煞車卡鉗722之右套筒部件34A產生負載。因此,右碟盤固定部322d及右套筒部件34A必須確保對於該等負載之剛性。
若左煞車卡鉗712對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則於固定左煞車碟盤711之左碟盤固定部312d及支持左煞車卡鉗712之左套筒部件33A產生負載。因此,左碟盤固定部312d及左套筒部件33A必須確保對於該等負載之剛性。
右套筒部件34A為懸臂支持構造並且提高了剛性,故右煞車卡鉗722牢固地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又,為了以較高之剛性支持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軸承922,而於該軸承922之周圍提高右輪322之支持剛性。因於支持剛性較高之區域設置有右碟盤固定部322d,故確保了右碟盤固定部322d之剛性。
左套筒部件33A為懸臂支持構造並且提高了剛性,故左煞車卡鉗712牢固地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又,為了以較高之剛性支持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軸承912,而於該軸承912之周圍提高左輪312之支持剛性。
因於支持剛性較高之區域設置有左碟盤固定部312d,故確保了左碟盤固定部312d之剛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具有與右輪322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721。
左輪312具有與左輪312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711。
於下部貫通右軸構件324之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夾入右煞車碟盤721而對右前輪32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722。
於下部貫通左軸構件314之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夾入左煞車碟盤 711而對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712。
右套筒部件34A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右軸構件324,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右煞車卡鉗722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右套筒部件34A,故牢固地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為了提高右輪322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右煞車卡鉗722,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右煞車卡鉗722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左套筒部件33A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左軸構件314,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左煞車卡鉗712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左套筒部件33A,故牢固地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為了提高左輪312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左煞車卡鉗712,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左煞車卡鉗712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因此,不使車輛1大型化,而可以較高之剛性支持右煞車卡鉗722及左煞車卡鉗712。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包含支持右輪胎321之環狀之右輪緣部32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右輪緣部322b之內側之右輪轂部322a、及將右輪緣部322b與右輪轂部322a連結之右輪輻部322c。右輪緣部322b、右輪轂部322a及右輪輻部322c一體成形。
左輪312包含支持左輪胎311之環狀之左輪緣部31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左輪緣部312b之內側之左輪轂部312a、及將左輪緣部312b與左輪轂部312a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左輪緣部312b、左輪轂部312a及左輪輻部312c一體成形。
右輪322具有固定與右輪322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721之右碟盤固定部322d。
左輪312具有固定與左輪312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711之左碟盤固定部312d。
於下部貫通右軸構件324之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夾入右煞車碟盤721而對右前輪32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722。
於下部貫通左軸構件314之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夾入左煞車碟盤711而對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712。
於右前輪32之直徑方向上,右煞車卡鉗722與右前輪32之右輪緣部322b之間之空間之長度L1大於右煞車卡鉗722與右煞車碟盤72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
於左前輪31之直徑方向上,左煞車卡鉗712與左前輪31之左輪緣部312b之間之空間之長度L1大於左煞車卡鉗712與左煞車碟盤71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
右套筒部件34A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右軸構件324,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右煞車卡鉗722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右套筒部件34A,故牢固地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為了提高右輪322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右套筒部件34A,支持右煞車卡鉗722,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右煞車卡鉗722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左套筒部件33A因於下部貫通且支持左軸構件314,故具備較高之剛性。左煞車卡鉗712支持於具備較高之剛性之左套筒部件33A,故牢固地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為了提高左輪312之支持剛性而使用強度得到提高之左套筒部件33A,支持左煞車卡鉗712,故不易另外需要支持左煞車卡鉗712之構造或導致其大型化。
又,於將右輪322自車輛1卸除時,必須於右前輪32之直徑方向上,將右煞車卡鉗722自右煞車碟盤721錯開僅右煞車卡鉗722與右煞車碟盤72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因右煞車卡鉗722與右前輪32之右輪緣部322b之間之空間之長度L1大於右煞車卡鉗722與右煞車碟盤72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故易於使用右煞車卡鉗722與右前輪32之右輪緣部322b之間之空間,使右煞車卡鉗722移動至不與右煞車碟盤721相干 涉之位置。
又,於將左輪312自車輛1卸除時,必須於左前輪31之直徑方向上,將左煞車卡鉗712自左煞車碟盤711錯開僅左煞車卡鉗712與左煞車碟盤71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因左煞車卡鉗712與左前輪31之左輪緣部312b之間之空間之長度L1大於左煞車卡鉗712與左煞車碟盤711重疊之部分之長度L2,故易於使用左煞車卡鉗712與左前輪31之左輪緣部312b之間之空間,使左煞車卡鉗712移動至不與左煞車碟盤711相干涉之位置。
因此,提供一種不使車輛1大型化而可以較高之剛性支持右煞車卡鉗722及左煞車卡鉗712,且維護容易之車輛1。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包含支持右輪胎321之環狀之右輪緣部32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右輪緣部322b之內側之右輪轂部322a、及將右輪緣部322b與右輪轂部322a連結之右輪輻部322c。右輪緣部322b、右輪轂部322a及右輪輻部322c一體成形。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右軸構件324之右端部設置於較右輪轂部322a之右端部更靠近右套筒部件34A之位置。
左輪312包含支持左輪胎311之環狀之左輪緣部31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左輪緣部312b之內側之左輪轂部312a、及將左輪緣部312b與左輪轂部312a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左輪緣部312b、左輪轂部312a及左輪輻部312c一體成形。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下,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左軸構件314之左端部設置於較左輪轂部312a之左端部更靠近左套筒部件33A之位置。
右前輪32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右輪轂部322a而輸入至右軸構件324。右軸構件324貫通且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故於右軸構件324,以支持於右套筒部件34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右軸承部92支持 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右軸構件324之右端部較右輪轂部322a之右端部更位於右套筒部件34A附近,故易於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接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右軸構件324之彎曲矩。
左前輪31自路面所受到之負載係經由左輪轂部312a而輸入至左軸構件314。左軸構件314貫通且支持於左套筒部件33A,故於左軸構件314,以支持於左套筒要索33A之點為中心,欲將由左軸承部91支持之點向上方彎曲之彎曲矩發揮作用。因左軸構件314之左端部較左輪轂部312a之左端部更位於左套筒部件33A附近,故易於使彎曲矩之支持點與作用點接近。藉此,易於減小作用於左軸構件314之彎曲矩。
因此,所要求之支持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之支持剛性減少,易於使支持構造小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包含支持右輪胎321之環狀之右輪緣部32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右輪緣部322b之內側之右輪轂部322a、及將右輪緣部322b與右輪轂部322a連結之右輪輻部322c。右輪緣部322b、右輪轂部322a及右輪輻部322c一體成形。
車輛1具有右蓋82,該右蓋82覆蓋右軸構件324之右端部,且至少其一部分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構成為與右軸構件324重疊之形狀。
左輪312包含支持左輪胎311之環狀之左輪緣部312b、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左輪緣部312b之內側之左輪轂部312a、及將左輪緣部312b與左輪轂部312a連結之左輪輻部312c,且左輪緣部312b、左輪轂部312a及左輪輻部312c一體成形。
車輛1具有左蓋81,該左蓋81覆蓋左軸構件314之左端部,且至少其一部分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構成為與右軸構件324重疊之形狀。
藉由右蓋82而可保護右軸構件324之右端部。又,因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右蓋82之至少一部分與右軸構件324重疊,故即便設置右蓋82,車輛1亦不易於左右方向上變大。
藉由左蓋81而可保護左軸構件314之左端部。又,因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左蓋81之至少一部分與左軸構件314重疊,故即便設置左蓋81,車輛1亦不易於左右方向上變大。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軸構件324係一面將右軸承部92之至少一部分朝向右套筒部件34A向右軸構件324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右套筒部件34A而緊固於右套筒部件34A。
左軸構件314係一面將左軸承部91之至少一部分朝向左套筒部件33A向左軸構件314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左套筒部件33A而緊固於左套筒部件33A。
右軸承部92之至少一部分(圖示之例中為內輪)由右軸構件324向軸向推壓,右軸承部92相對於右套筒部件34A牢固地支持。
左軸承部91之至少一部分(圖示之例中為內輪)由左軸構件314向軸向推壓,左軸承部91相對於左套筒部件33A牢固地支持。
因此,可提高右輪322及左輪312之支持剛性。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於右前輪32之直徑方向上,於右軸構件324之外側設置有右軸承部92,於右軸承部92之外側設置有右輪322。
於左前輪31之直徑方向上,於左軸構件314之外側設置有左軸承部91,於左軸承部91之外側設置有左輪312。
採用圓柱狀之右軸構件324並於其外周配置右軸承部92,且採用圓柱狀之左軸構件314並於其外周配置左軸承部91,而可實現懸臂支持構造。可使用簡易且小型之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以懸臂狀 態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輪322具有與右輪322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721。
左輪312具有與左輪312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711。
於右套筒部件34A支持有夾入右煞車碟盤721而對右前輪32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722。
於左套筒部件33A支持有夾入左煞車碟盤711而對左前輪31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712。
於右前輪32之直徑方向上,於右軸構件324之外側設置有右軸承部92,於右軸承部92之外側設置有右煞車碟盤721,於右煞車碟盤721之外側設置有右煞車卡鉗722。
於左前輪31之直徑方向上,於左軸構件314之外側設置有左軸承部91,於左軸承部91之外側設置有左煞車碟盤711,於左煞車碟盤711之外側設置有左煞車卡鉗712。
採用圓柱狀之右軸構件324並於其外周配置右軸承部92,且採用圓柱狀之左軸構件314並於其外周配置左軸承部91,而可實現懸臂支持構造。可使用簡易且小型之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以懸臂狀態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
又,於右前輪32之直徑方向上,右煞車卡鉗722可將推壓右煞車碟盤721之位置設置為遠離右車軸線Z2,故易於獲得較大之制動力。於左前輪31之直徑方向上,左煞車卡鉗712可將推壓左煞車碟盤711之位置設置為遠離左車軸線Z1,故易於獲得較大之制動力。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軸構件324包含貫通右套筒部件34A及右軸承部92之右螺栓部件324d、以及嵌合於右螺栓部件324d之右螺母部件324c。
左軸構件314包含貫通左套筒部件33A及左軸承部91之左螺栓部 件314d、以及嵌合於左螺栓部件314d之左螺母部件314c。
可以簡單之構造構成可牢固地懸臂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之右軸構件324及左軸構件314。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如圖8所示,右緩衝器34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右套筒部件。
左緩衝器33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左套筒部件。
懸架裝置係將右輪322藉由貫通右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右軸承部92之右軸構件324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在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右套筒部件34A之下部,將左輪312藉由貫通左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左軸承部91之左軸構件314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在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左套筒部件33A之下部。
右套筒部件因包含複數根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右後套筒部件341及右前套筒部件342,故相較於僅使用1根右套筒部件之情形,可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右緩衝器34之剛性。又,可分別使用複數根較細之右套筒部件,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右緩衝器34之剛性。
左套筒部件因包含複數根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左後套筒部件331及左前套筒部件332,故相較於僅使用1根左套筒部件之情形,可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左緩衝器33之剛性。又,可分別使用複數根較細之左套筒部件,抑制左右方向之大小並且提高左緩衝器33之剛性。
因此,於左右方向上易於將右緩衝器34及左緩衝器33小型化, 易於藉由於左右方向上小型之支持構造而一面懸臂支持右輪322及左輪312一面確保充分之剛性。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使本發明容易理解者,並非限定本發明。應明確:本發明可於不脫離主旨之範圍內進行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中包含其等效物。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術語及表達係用於說明者,並非用於限定性解釋。必須認識到亦非排除本說明書中所表示且表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且亦容許本發明之所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軸承部包括2個軸承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該例。軸承部既可包括1個軸承,亦可包括3個以上之複數個軸承。於任一情形時,均較佳為使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較輪之中央更位於車寬方向之內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右緩衝器34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2個右套筒部件,左緩衝器33包含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2個左套筒部件的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右緩衝器亦可包含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3個以上之套筒部件,左緩衝器亦可包含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3個以上之套筒部件。右緩衝器亦可包含單一之套筒部件,左緩衝器亦可包含單一之套筒部件。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右套筒部件34A較右前輪32更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方,左套筒部件33A較左前輪31更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右方之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右套筒部件34A亦可較右前輪32更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右方,左套筒部件33A亦可較左前輪31更設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了左車輪軸314貫通將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圓柱狀之左前套筒部件332及左後套筒部件331連結之左車軸支持部333的例,但亦可貫通圓柱狀之左前套筒部件332本身、或左後套筒 部件331本身。說明了右車輪軸324貫通將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圓柱狀之右前套筒部件342及右後套筒部件341連結之右車軸支持部343的例,但亦可貫通圓柱狀之右前套筒部件342本身、或右後套筒部件341本身。
[銳角]
再者,所謂本發明及上述實施形態中之銳角係設為包含0°且小於90°之角度。本來,銳角不包含0°,但於本發明及上述實施形態中,銳角係設為包含0°者。又,於上述實施例中,與交叉構件之上軸線及下軸線垂直地相交之假想平面係沿後方且上方延伸之平面。然而,並不限定於此,與交叉構件之上軸線及下軸線垂直地相交之假想平面亦可為沿前方且上方延伸之平面。
[平行.延伸.沿著]
於本說明書中,「平行」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且作為構件不相交之2條直線。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及「構件」等而「沿著」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而「延伸」亦包含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
[車輪.動力單元.車體外殼]
本發明之車輛1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2個前輪之車輛1。後輪之數量亦可為1以上。又,亦可包括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亦可不包括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動力單元包含動力源。動力源並不限於引擎,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係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雖然較佳為此種構成,但後輪4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中央亦可不與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間隔之中央一致。
[頭管與側部之位置關係]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於車輛1之側視下,右側部54、左側部53及頭管211設置於重疊之位置。然而,於車輛1之側視下,相對於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頭管211亦可設置於前後方向之不同之位置。又,右側部54及左側部53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亦可與頭管211之傾斜角度不同。
[頭管]
再者,支持連桿機構之頭管既可包括一片零件,亦可包括複數個零件。於包括複數個零件之情形時,既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車體框架之構成:一體.不同體、一體之情形時之前緣之上端、上下框架部之構成]
於本實施例中,車體框架包含支持頭管等連桿之連桿支持部、連結構件(上前後框架部)、下框架(上下框架部)及底框架(下前後框架部),且其等藉由焊接而連接。然而,本發明之車體框架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車體框架只要包含連桿支持部、上前後框架部、上下框架部及下前後框架部即可。例如,車體框架亦可藉由鑄造等而一體地形成全部或一部分。又,車體框架既可為上前後框架部及上下框架部包括1個構件,亦可為包括不同構件。
[銳角之大小:轉向軸及緩衝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分別包括一對套筒機構。然而,按照車輛1之規格,左緩衝器33及右緩衝器34分別所包括之套筒機構之數量亦可為1個。
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軸之旋轉軸線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係和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 如,轉向軸之中間轉向軸線Y3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既可小於亦可大於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銳角。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轉向軸之中間轉向軸線Y3與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車輛1直立之狀態之側視下,轉向軸之旋轉軸線與右緩衝器及左緩衝器之伸縮方向亦可於前後方向上離開。又,例如,亦可交叉。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中,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右緩衝器之右轉向軸線Y2一致,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左緩衝器之左轉向軸線Y1一致。然而,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右緩衝器之右轉向軸線Y2亦可不一致,右緩衝器之伸縮方向與左緩衝器之左轉向軸線Y1亦可不一致。
於本實施形態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係其上端可較車體框架之下框架之上端更移動至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地被支持。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本發明中,右前輪及左前輪亦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其上端可移動至與車體框架之下框架之上端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下方。
[交叉部.側部]
再者,上交叉部亦可包含包括一片零件之上前交叉部、包括一片零件之上後交叉部、及設置於其等之間且包括複數個零件之連結構件。於包括複數個零件之情形時,既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下交叉部亦可包含包括一片零件之下前交叉部、包括一片零件之下後交叉部、及設置於其等之間且包括複數個零件之連結構件。於包括複數個零件之情形時,既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 可藉由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
再者,右側部及左側部既可包括一片零件,亦可包括複數個零件。於包括複數個零件之情形時,既可藉由焊接、接著等而結合,亦可藉由螺栓、鉚釘等緊固構件而結合。又,亦可包含較上交叉部或下交叉部更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之部位及配置於後方之部位。亦可於配置於右側部及左側部之前方之部位與配置於後方之部位之間配置上交叉部或下交叉部。
再者,於本發明中,連桿機構亦可除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以外更包括交叉部。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僅以相對之上下關係命名。上交叉部並不表示連桿機構中之最上位之交叉部。上交叉部係指較其下方之另一交叉部位於更上方之交叉部。下交叉部並不表示連桿機構中之最下位之交叉部。下交叉部係指較其上方之另一交叉部位於更下方之交叉部。又,交叉部亦可包括右交叉部及左交叉部之2個零件。如此,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亦可於具有連桿功能之範圍內包括複數個交叉部。進而,亦可於上交叉部與下交叉部之間設置其他交叉部。連桿機構只要包含上交叉部及下交叉部即可。
本發明係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具體化而獲得者。本揭示應當視作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該等實施形態係基於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瞭解,於本文中記載有多種圖示實施形態。
本文中記載有若干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業者基於本揭示可辨別之包含均等之部件、修正、刪除、組合(例如遍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的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內所使用之術語而廣義地解釋,且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申請過程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例 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揭示中,「較佳」或「良好」之術語係非排他性,其意味著「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或「良好但並不限定於此」。
引用2013年7月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138475之內容及2013年7月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138476之內容作為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者。即,以下所列舉之構成亦構成本申請案之記載之一部分。
(1)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包括: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於左右方向上並排而排列,且該左前輪具有包括左軸承部之左輪,該右前輪具有包括右軸承部之右輪;連桿機構,其至少一部分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前輪與上述右前輪之間,且使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路面傾斜;左緊固構件,其將上述左輪經由上述左軸承部而支持於上述連桿機構之左支持部;以及右緊固構件,其將上述右輪經由上述右軸承部而支持於上述連桿機構之右支持部;且上述左緊固構件位於上述左輪之旋轉中心,其右側部分緊固於上述連桿機構之上述左支持部,其左側部分將上述左輪可繞著上述左緊固構件旋轉地支持,上述右緊固構件位於上述右輪之旋轉中心,其左側部分緊固於上述連桿機構之上述右支持部,其右側部分將上述右輪可繞著上述右緊固構件旋轉地支持。
(2)如(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軸承部及上述右軸承部分別包含於左右方向上排列之複數個軸承,關於上述左軸承部,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心位置自上述左輪之左右方向之寬度之中心位置向右側偏離, 關於上述右軸承部,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心位置自上述右輪之左右方向之寬度之中心位置向左側偏離。
(3)如(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緊固構件係於左側端部包括頭部之螺栓,上述右緊固構件係於右側端部包括頭部之螺栓,覆蓋作為上述左緊固構件之上述螺栓之至少頭部之左側蓋安裝於上述左輪,覆蓋作為上述右緊固構件之上述螺栓之至少頭部之右側蓋安裝於上述右輪。
(4)如(1)至(3)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連桿機構具有可繞著位於較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更上方之旋轉中心旋轉地相對於車體框架安裝之旋轉構件,使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與上述旋轉構件之旋轉動作連動地相對於路面傾斜。
(5)如(1)至(4)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上述左前輪具有左煞車碟盤,上述右前輪具有右煞車碟盤,於上述連桿機構之上述左支持部固定有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於上述連桿機構之上述右支持部固定有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前輪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前輪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
33A‧‧‧左套筒部件
34A‧‧‧右套筒部件
46‧‧‧輪孔部
81‧‧‧左蓋
82‧‧‧右蓋
91‧‧‧左軸承部
92‧‧‧右軸承部
311‧‧‧左輪胎
312‧‧‧左輪
312a‧‧‧左輪轂部
312b‧‧‧左輪緣部
312c‧‧‧左輪輻部
312d‧‧‧左碟盤固定部
314‧‧‧左軸構件
314a‧‧‧螺紋部
314b‧‧‧頭部
314c‧‧‧左螺母部件
314d‧‧‧左螺栓部件
321‧‧‧右輪胎
322‧‧‧右輪
322a‧‧‧右輪轂部
322b‧‧‧右輪緣部
322c‧‧‧右輪輻部
322d‧‧‧右碟盤固定部
324‧‧‧右軸構件
324a‧‧‧螺紋部
324b‧‧‧頭部
324c‧‧‧右螺母部件
324d‧‧‧右螺栓部件
331‧‧‧左後套筒部件
333‧‧‧左車軸支持部
334‧‧‧固定孔部
342‧‧‧右前套筒部件
343‧‧‧右車軸支持部
344‧‧‧固定孔部
711‧‧‧左煞車碟盤
712‧‧‧左煞車卡鉗
721‧‧‧右煞車碟盤
722‧‧‧右煞車卡鉗
911‧‧‧第一左軸承
912‧‧‧第二左軸承
913‧‧‧第一左軸環
914‧‧‧第二左軸環
915‧‧‧第三左軸環
916‧‧‧第一左密封件
917‧‧‧第二左密封件
921‧‧‧軸承
922‧‧‧軸承
923‧‧‧軸環
924‧‧‧軸環
925‧‧‧軸環
926‧‧‧密封件
927‧‧‧密封件
I‧‧‧中央
J‧‧‧中央
L1‧‧‧長度
L2‧‧‧長度
l‧‧‧左部
m‧‧‧中間部
r‧‧‧右部
Z1‧‧‧左車軸線
Z2‧‧‧右車軸線

Claims (14)

  1. 一種車輛,其包含:車體框架,其可於右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右方傾斜,可於左回旋時向上述車輛之左方傾斜;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而設置,且該右前輪包含右輪胎及支持上述右輪胎之右輪,該左前輪包含左輪胎及支持上述左輪胎之左輪;以及懸架裝置,其包含:右緩衝裝置,其包含經由設置於上述右輪之右軸承部而可繞著右前輪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右輪,且緩衝上述右前輪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的右套筒部件;及左緩衝裝置,其包含經由設置於上述左輪之左軸承部而可繞著左前輪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左輪,且緩衝上述左前輪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的左套筒部件;且將上述右前輪及上述左前輪以可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位且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之狀態下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上述懸架裝置係將上述右輪可繞著沿垂直於上述右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右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及上述右軸承部之右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下部,並且將上述左輪可繞著沿垂直於上述左前輪軸線之方向延伸之左轉向軸線旋轉、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於上下方向移位地,藉由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及上述左軸承部之左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下部,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上述右套筒部件與上述左套筒部 件左右對稱地配置,上述右軸構件與上述左軸構件左右對稱地配置。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述右輪轂部形成於較上述右輪緣部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述左輪轂部形成於較上述左輪緣部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設置於較上述右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 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軸承,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之左右方向之中央設置於較上述左輪緣部之左右方向之中央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4.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軸構件之中間部,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且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軸構件之中間部。
  5. 如請求項3或4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具有固定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之右碟盤固定部,上述左輪具有固定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之左碟盤固定部,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上述右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軸承,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與上述右碟盤固定部重疊之位置,上述左軸承部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並排之複數 個上述軸承,複數個上述軸承中於左右方向上設置於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之軸承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設置於與上述左碟盤固定部重疊之位置。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具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上述左輪具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上述右輪具有固定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之右碟盤固定部,上述左輪具有固定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之左碟盤固定部,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右軸構件之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於下部貫通有上述左軸構件之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夾入上述 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前輪之上述右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右煞車卡鉗與上述右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前輪之上述左輪緣部之間之空間之長度大於上述左煞車卡鉗與上述左煞車碟盤重疊之部分之長度。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上述右軸構件之右端部設置於較上述右輪轂部之右端部更靠近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位置,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於上述車輛直立之狀態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上述左軸構件之左端部設置於較上述左輪轂部之左端部更靠近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位置。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包含支持上述右輪胎之環狀之右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右輪緣部之內側之右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右輪緣部與上述右輪轂部之右輪輻部,且上述右輪緣部、上述右輪轂部及上述右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具有右蓋,該右蓋覆蓋上述右軸構件之右端部,且構成為至 少其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右軸構件重疊之形狀,上述左輪包含支持上述左輪胎之環狀之左輪緣部、於直徑方向上設置於上述左輪緣部之內側之左輪轂部、及連結上述左輪緣部與上述左輪轂部之左輪輻部,且上述左輪緣部、上述左輪轂部及上述左輪輻部係一體成形,且具有左蓋,該左蓋覆蓋上述左軸構件之左端部,且構成為至少其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與上述右軸構件重疊之形狀。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軸構件一面將上述右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右套筒部件向上述右軸構件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而緊固於上述右套筒部件,上述左軸構件一面將上述左軸承部之至少一部分朝向上述左套筒部件而向上述左軸構件之軸向推壓,一面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而緊固於上述左套筒部件。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右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軸承部,於上述右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輪,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左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軸承部,於上述左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輪。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輪具有與上述右輪一併旋轉之右煞車碟盤,上述左輪具有與上述左輪一併旋轉之左煞車碟盤,於上述右套筒部件支持有夾入上述右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右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右煞車卡鉗, 於上述左套筒部件支持有夾入上述左煞車碟盤而對上述左前輪賦予制動力之左煞車卡鉗,於上述右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右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軸承部,於上述右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煞車碟盤,於上述右煞車碟盤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右煞車卡鉗,於上述左前輪之直徑方向上,於上述左軸構件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軸承部,於上述左軸承部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煞車碟盤,於上述左煞車碟盤之外側設置有上述左煞車卡鉗。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軸構件包含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及右軸承部之右螺栓部件、以及嵌合於上述右螺栓部件之右螺母部件,上述左軸構件包含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及左軸承部之左螺栓部件、以及嵌合於上述左螺栓部件之左螺母部件。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右緩衝裝置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右套筒部件,上述左緩衝裝置包含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左套筒部件,上述懸架裝置係將上述右輪藉由貫通上述右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上述右軸承部之上述右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右套筒部件之下部,將上述左輪藉由貫通上述左套筒部件之至少一個及上述左軸承部之上述左軸構件而以懸臂狀態支持於前後方向上並排之複數個上述左套筒部件之下部。
TW103122776A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TWI564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8475 2013-07-01
JP2013138476 2013-07-01
PCT/JP2014/067474 WO2015002161A1 (ja) 2013-07-01 2014-06-30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2017A true TW201512017A (zh) 2015-04-01
TWI564210B TWI564210B (zh) 2017-01-01

Family

ID=5214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776A TWI564210B (zh) 2013-07-01 2014-07-01 車輛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3000706B1 (zh)
JP (1) JPWO2015002161A1 (zh)
CN (1) CN105392693B (zh)
BR (1) BR112015032759A2 (zh)
ES (1) ES2741018T3 (zh)
MX (1) MX2015017598A (zh)
TW (1) TWI564210B (zh)
WO (1) WO2015002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6618A4 (en) * 2017-02-27 2019-12-25 Fomm Corporation MOTORCYCLE
CN109398550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封闭人机联合平衡车
JP7430060B2 (ja) * 2019-12-26 2024-02-09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リーン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8122A (en) * 1979-12-03 1981-07-14 Ernest Vagias Traction device for a vehicle wheel
US4351410A (en)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S57127915U (zh) * 1981-02-05 1982-08-10
ATE36997T1 (de) * 1984-12-28 1988-09-15 Duerkopp System Technik Gmbh Fahrrad.
CN2235930Y (zh) * 1995-11-07 1996-09-25 李钟南 一体化防盗车锁
CN2445950Y (zh) * 2000-10-01 2001-09-05 四川双泰车轮有限公司 无内胎辐条式摩托车车轮
US6474432B1 (en) * 2001-07-05 2002-11-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justable front axle and brake carrier structure
CN2594060Y (zh) * 2003-01-14 2003-12-24 秦正江 童车车轮
USD547242S1 (en) 2006-03-02 2007-07-24 Piaggio & C. S.P.A. Motorcycle
ITRM20070616A1 (it) * 2007-11-27 2009-05-28 Cecinini Gianni Sistema forcella+romboide inclinante e soltanto davanti sterzante per ottenere la tricicletta 3 ruote o la quadricicletta 4 ruote entrambi inclinabili e sterzabili come la bicicletta
CN101774414B (zh) * 2010-02-06 2012-11-28 韩国极速摩托有限公司 摩托车双前轮的连动机构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693B (zh) 2019-07-09
ES2741018T3 (es) 2020-02-07
JPWO2015002161A1 (ja) 2017-02-23
EP3000706B1 (en) 2019-05-08
MX2015017598A (es) 2016-04-15
TWI564210B (zh) 2017-01-01
CN105392693A (zh) 2016-03-09
EP3000706A4 (en) 2016-05-25
WO2015002161A1 (ja) 2015-01-08
EP3000706A1 (en) 2016-03-30
BR112015032759A2 (pt)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9401B1 (ja) 懸架装置
JP5536968B1 (ja) 車両
TWI530427B (zh) 車輛
TWI554429B (zh) 車輛
TWI557016B (zh) 車輛
TWI522272B (zh) 車輛
TWI554428B (zh) 車輛
US11130541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US11130540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TWI564210B (zh) 車輛
JP6365008B2 (ja) 車両用懸架装置
JP5287379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及びトー角変化調整方法
OA17656A (en) Vehicle
OA17949A (en) Suspension device
OA17609A (en) Vehicle.
JP2008247337A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クッション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