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1573A - 資訊提供方法 - Google Patents

資訊提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1573A
TW201511573A TW103119572A TW103119572A TW201511573A TW 201511573 A TW201511573 A TW 201511573A TW 103119572 A TW103119572 A TW 103119572A TW 103119572 A TW103119572 A TW 103119572A TW 201511573 A TW201511573 A TW 2015115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
user
home applianc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8416B (zh
Inventor
Yuji Unagami
Natsume Matsuzaki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1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1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8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84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09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indicating that an appliance service is present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25Reporting to a device located outside the home and the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7User 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04L63/0272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 H04L63/166Implementing security features at a particular protocol layer at the transpor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資訊提供方法,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之一個使用者所利用的新電器而更新第2機器資訊,且新電器被包含在第1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把對應於第1機器資訊的服務提供者抽出,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一個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Description

資訊提供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有關於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log)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中之資訊提供方法。
發明背景
近年,家庭內的家電機器或AV機器等機器透過雲端網路而與雲端伺服器連接,從家電機器或AV機器等機器將包含機器之動作履歷的紀錄資訊收集至雲端伺服器,並使用所收集到的紀錄資訊來提供服務一事備受期待。例如,營運雲端伺服器的資料中心營運公司,與提供服務的服務提供者合作,服務提供者活用藉由雲端伺服器所收集到的紀錄資訊。藉此,提供適於使用者生活方式的適合個人的服務,並且,使用統計資訊來分析市場,像這樣的系統已被進行研討中。
又,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了如下的資訊公開伺服器201:在有附屬於由客戶202所要求之公開資訊的 附屬資訊存在時,把顯示要提供已附加有該附屬資訊之公開資訊一事的確認資訊,發送給客戶202,當從客戶202得到顯示同意的應答時,提供已附加有關於著作權等之附屬資訊的公開資訊。
但是,上述系統還在檢討的階段,要實用化必須更進一步的改善。例如,所收集的紀錄資訊是與使用者的隱私有關的個人資訊。因此,特別是個人資訊,無法無授權地提供給第三者,為了要提供個人資訊,需要個別的使用者許可。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公開公報特開平11-194999號
發明概要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做成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防止新電器的紀錄資訊被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之服務提供者的資訊提供方法。
本發明之一面向的資訊提供方法,是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之資訊提供方法,該資訊提供方法是: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 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之一個使用者所利用的新電器而更新前述第2機器資訊,且前述新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把對應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的前述服務提供者抽出,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一個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1、2‧‧‧使用者
10‧‧‧資訊提供系統
100‧‧‧製造者伺服器
101‧‧‧控制部
102‧‧‧履歷資訊DB(資料庫)
103‧‧‧證明書生成部
104‧‧‧證明書驗證部
105‧‧‧通訊部
200‧‧‧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200a‧‧‧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200b‧‧‧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200c‧‧‧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201‧‧‧控制部
202‧‧‧履歷資訊管理部
203‧‧‧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
204‧‧‧證明書記憶部
205‧‧‧通訊部
300‧‧‧家電機器
400‧‧‧使用者終端
401‧‧‧使用者資訊登錄部
402‧‧‧存取控制列表存取部
403‧‧‧使用者ID記憶部
404‧‧‧輸入部
405‧‧‧顯示部
406‧‧‧通訊部
501‧‧‧第1網路
502‧‧‧第2網路
503‧‧‧第3網路
131、132、133、134、135、136、2040‧‧‧箭號
1000‧‧‧群體
1010‧‧‧機器
1020‧‧‧家庭閘道
1100‧‧‧資料中心營運公司
1110‧‧‧雲端伺服器
1200‧‧‧服務提供者
1210‧‧‧伺服器
2010‧‧‧應用程式
2020‧‧‧作業系統(OS)
2030‧‧‧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
S1‧‧‧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
S2‧‧‧使用者登錄處理
S3‧‧‧家電機器登錄處理
S4‧‧‧家電履歷發送處理
S5‧‧‧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
S6‧‧‧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
S7‧‧‧第2家電履歷存取處理
S11~S17、S21~S32、S41~S59、S71~S72、S81~S88、S101~S115‧‧‧步驟
【圖1】(A)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的資訊管理系統所提供之服務的全體像的圖,(B)是顯示機器製造者即為資料中心營運公司之例的圖,而(C)則是顯示機器製造者及管理公司兩者或其中任一者即為資料中心營運公司之例的圖。
【圖2】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資訊提供系統全體構成的圖。
【圖3】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製造者伺服器的構成的圖。
【圖4】顯示記憶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履歷資訊DB的資料之一例的圖。
【圖5】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家電履歷存 取證明書之一例的圖。
【圖6】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
【圖7】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構成的圖。
【圖8】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使用者終端的構成的圖。
【圖9】顯示資訊提供系統中的全體處理流程的程序圖。
【圖10】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圖11】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使用者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圖12】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家電機器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圖13】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家電機器登錄處理中所顯示的家電機器登錄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14】顯示用來對使用者確認是否將已登錄的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提供確認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15】顯示由使用者設定為不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
【圖16】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家電履歷發送處理動作的程序圖。
【圖17】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動作的程序圖。
【圖18】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動作的程序圖。
【圖19】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動作的程序圖。
【圖20】顯示追加新的服務提供者時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
【圖21】顯示用來對使用者確認是否將已經登錄的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提供確認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22】顯示已設定是否對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ID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
【圖23】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1變形例的圖。
【圖24】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2變形例的圖。
【圖25】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3變形例的圖。
【圖26】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4變形例的圖。
【圖27】顯示服務類型1(公司內部資料中心型雲端服務)中之資訊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
【圖28】顯示服務類型2(IaaS利用型雲端服務)中之資訊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
【圖29】顯示服務類型3(PaaS利用型雲端服務)中之資訊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
【圖30】顯示服務類型4(SaaS利用型雲端服務) 中之資訊管理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要使上述之習知系統實用化,須考慮以下各點。
例如,因為可連接於網路的機器之擁有台數增加,使用者恐怕會有難以依每台機器來判別是登錄完畢還是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之虞。此時,比方說,無法依每台機器來適當地管理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設定。因此,例如,可能會有使用者誤將不希望提供紀錄資訊的機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之虞。
又,例如,因為可連接於網路的機器之擁有台數增加,使用者恐怕會難以依每台機器來判別:是登錄完畢還是未登錄是否要對某個服務提供者提供紀錄資訊。此時,比方說,無法依每台機器來適當地管理對於預定的服務提供者許可提供紀錄資訊的設定。因此,例如,可能會有使用者對於不希望提供紀錄資訊的服務提供者不小心提供了紀錄資訊之虞。
因此,本發明人根據上述檢討,想出了以下各態樣的發明。
本發明之一面向的資訊提供方法,是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之資訊提供方法,該資訊提供方法是: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 符、與顯示由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之一個使用者所利用的新電器而更新前述第2機器資訊,且前述新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把對應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的前述服務提供者抽出,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一個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藉由上述態樣,當有新電器被追加於資訊提供系 統,就會自動地抽出希望取得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的服務提供者。然後,可讓使用者來設定是否將新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顯示畫面,會被提供至使用者之顯示終端。
藉此,由於每追加一新電器,就會讓使用者設定 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的提供目的地,所以可防止使用者沒有進行判斷,就把新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的服務提供者。又,此時,由於可選擇與新電器相關聯的服務提供者,所以可減輕使用者在設定上所需要的負擔。此外,由於是每追加一新電器就判斷是否提供紀錄資訊,所以可防止因為登錄完畢之電器數增加,而無法判別已登錄 完畢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與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可防止誤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
又,在上述態樣中,宜判斷與已更新之前述第2 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新電器相同的電器,是否存在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電器之中,當判斷為與前述新電器相同的電器,存在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電器之中時,把對應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的前述服務提供者抽出。
根據此構成,判斷與已更新之第2機器資訊所含 的新電器相同的電器,是否存在於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電器之中。然後,當判斷為與新電器相同的電器,存在於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電器之中時,把對應於第1機器資訊的服務提供者抽出。
因此,可將希望取得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的服務提供者特定。
又,在上述態樣中,當藉由追加新服務提供者而更新前述第1資料庫,且由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2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宜從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抽出對應於前述第2機器資訊的對應使用者,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2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對應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2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對應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由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根據此構成,當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被追加於資 訊提供系統,針對新服務提供者希望取得紀錄資訊的電器,讓使用者設定是否把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的顯示畫面,會被提供至使用者之顯示終端。
藉此,由於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會讓使用 者設定是否把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所以可防止使用者沒有進行判斷,就把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的新服務提供者。又,此時,由於是選擇與新服務提供者相關聯的電器,所以可減輕使用者在設定上所需要的負擔。此外,由於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判斷是否提供紀錄資訊,所以可防止因為登錄完畢之電器數增加,而無法判別已登錄完畢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與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可防止誤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
又,在上述態樣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宜包含如 下之資訊:顯示許可把與前述新電器相同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與前述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使用者人數的資訊。
根據此構成,由於顯示了如下之資訊:顯示許可 把與新電器相同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與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使用者人數,所以使用者可藉由確認許可紀錄資訊發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來決定是否許可紀錄資訊的發送。又,使用者可以把許可紀錄資訊發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當作在決定是否許可發送紀錄資訊時的判斷材料。
又,在上述態樣中,當在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 中,已許可對於前述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中之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前述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時,宜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3畫面資訊,提供給如後述的未許可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3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在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沒有許可對於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前述電器之前述紀錄資訊的前述未許可使用者,設定是否把前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根據此構成,可以把已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 者之電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這件事當作觸發,把可設定是否將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提供給沒有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電器之紀錄資訊的未許可使用者之顯示終端,而可對於使用者促使發送紀錄資訊。
又,在上述態樣中,前述第3畫面資訊宜包含如 下之資訊:顯示已許可對於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前述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的資訊。
根據此構成,使用者可藉由確認如下之資訊:顯 示已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來決定是否許可紀錄資訊的發送。
又,在上述態樣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宜顯示如 下之設定畫面:依前述紀錄資訊之每一種類,讓前述一個 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根據此構成,由於是依紀錄資訊之每個種類來設 定是否發送至服務提供者之電腦,所以可以更詳細地設定是否將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
又,在上述態樣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宜包含如 下之設定畫面: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把前述新電器之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期間的設定畫面。
根據此構成,由於可設定將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 提供者的期間,所以可以只在使用者希望的期間,將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
本發明其他面向之資訊提供方法,是透過第1網 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之資訊提供方法,該資訊提供方法是: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新服務提供者而更新前述第1資料庫,且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2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從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抽出對應於 前述第2機器資訊的對應使用者,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對應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對應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藉由上述態樣,當有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被追加 至資訊提供系統,則針對新服務提供者希望取得紀錄資訊的電器,讓使用者設定是否把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的顯示畫面,會被提供給使用者之顯示終端。
藉此,由於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讓使用者 設定是否把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所以可以防止使用者沒有進行判斷,就把電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的新服務提供者。又,此時,由於是選擇與新服務提供者相關聯的電器,所以可減輕使用者在設定上所需要的負擔。此外,由於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判斷是否提供紀錄資訊,所以可防止因為登錄完畢之電器數增加,而無法判別已登錄完畢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與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的電器,可防止誤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
(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
圖1(A)是顯示本實施形態中的資訊提供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資訊提供系統具備有:群體1000、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及服務提供者1200。
群體1000是例如企業、團體或家庭等,不問其規 模。在群體1000,存在有:包含機器A及機器B的複數個機器1010、以及家庭閘道1020。複數個機器1010包含:可與網路連接的機器(例如: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PC)或電視機等)、以及其本身無法和網路連接的機器(例如:照明器材、洗衣機或空調等)。複數個機器1010也可包含:即使是其本身無法和網路連接的機器,也可透過家庭閘道1020而與網際網路連接的機器。又,使用者1會使用群體1000內的複數個機器1010。
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具備有雲端伺服器 1110。雲端伺服器1110是透過網際網路與各樣的機器合作的假想伺服器。雲端伺服器1110主要是管理難以用通常的資料庫管理工具等來處理的巨大的資料(所謂的「巨量資料」)等。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是進行資料管理、雲端伺服器1110的管理、以及進行該等管理之資料中心的營運等。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所進行的詳細任務容後再詳述。
在此,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並不限於只進行資 料管理或雲端伺服器1110之營運等的公司。例如,如圖1(B)所示,當開發或製造複數個機器1010中之一個機器的機器製造者,進行資料管理或雲端伺服器111之管理等時,機器製造者就是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又,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並不限於一個公司。例如,如圖1(C)所示,當機器製造者及其他的管理公司共同或是分擔地來進行資料管理或雲端伺服器1110之營運時,兩者或其中一方即為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
服務提供者1200具備有伺服器1210。在此所說的 伺服器1210,不問其規模大小,例如,也包含個人用PC內的記憶體等。又,有時服務提供者1200並不具備有伺服器1210。
另外,在上述服務中,家庭閘道1020非必需。例 如,在雲端伺服器1110管理全部的資料時等情況,不需要家庭閘道1020。又,像在家庭內所有的機器都連接於網際網路時般,有時其自身無法與網路連接的機器也不存在。
接著,說明上述服務中的資訊的流程。
首先,群體1000的機器A或機器B,把各紀錄資訊發送至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的雲端伺服器1110。雲端伺服器1110累積機器A或機器B的紀錄資訊(圖1(A)的箭號131)。在此,紀錄資訊指的是:顯示複數個機器1010的例如運轉狀況或動作日期時間等的資訊。例如,紀錄資訊包含:電視機的收看履歷、錄影機的錄影預約資訊、洗衣機之運轉日期時間、洗滌物之量、冰箱之開閉日期時間或冰箱之開閉次數等,但並不限於這些資訊,也可包含可從各種機器取得的各種資訊。紀錄資訊也可透過網際網路從複數個機器1010本身,直接提供給雲端伺服器1110。又,紀錄資訊也可從複數個機器1010暫時累積於家庭閘道1020,再從家庭閘道1020提供給雲端伺服器1110。
接著,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的雲端伺服器1110,把累積的紀錄資訊以一定的單位提供給服務提供者1200。在此,「一定的單位」,可以是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 可把所累積之資訊整理而提供給服務提供者1200的單位,也可以是服務提供者1200所要求的單位。又,雖以一定的單位來進行提供,但也可不為一定的單位,而可因應狀況來變化所提供的資訊量。紀錄資訊會因應需要而保存在服務提供者1200所持有的伺服器1210(圖1(A)的箭號132)。
而且,服務提供者1200把紀錄資訊整理成適合提 供給使用者之服務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被提供服務的使用者,可以是使用複數個機器1010的使用者1,也可以是外部的使用者2。對使用者1、2的服務提供方法,例如,可從服務提供者1200直接對使用者1、2提供服務(圖1(A)的箭號133、134)。又,對使用者1的服務提供方法,例如,也可再度經由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的雲端伺服器1110,而將服務提供給使用者1(圖1(A)的箭號135、136)。又,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之雲端伺服器1110也可把紀錄資訊整理成適合提供給使用者之服務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1200。
另外,使用者1與使用者2可以不同,也可相同。
以下,一面參照圖示,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資訊提供系統。
另外,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形態,皆顯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例。也就是說,以下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配置、構成要件之連接形態、步驟、及步驟之順序等,是本發明之一例,並非限定本發明之主旨。本發明是根據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而被 特定。因此,在以下之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件中,顯示本發明之最上位概念的獨立請求項中未記載的構成要件,是說明為:為了達成本發明之課題雖不是一定需要,但可作為構成較佳形態的構成要件。
1.資訊提供系統之構成
在此,一面參照圖示,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資訊提供系統。
1.1資訊提供系統10之全體構成
圖2是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資訊提供系統10的全體構成的圖。資訊提供系統10具備有:製造者伺服器100、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b、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c、家電機器300及使用者終端400。
家電機器300例如是電視機、身體組成計或活動量計等,是資訊提供系統10收集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機器。
另外,家電機器300也可例如是:空調機器、電視機等AV機器、洗衣機、照明機器、電子快門或大門對講機等。又,家電機器300也可是包含了住宅設備機器、測定及檢測居住環境的感測器、及電動車輛等,在家庭內所使用的電化製品,只要是可收集紀錄資訊的機器,可以是任何電器。
使用者終端400例如是:個人電腦、行動電話、平板型終端或智慧型手機等行動終端。
製造者伺服器100透過第1網路501,與家電機器 300可彼此通訊地連接著。又,製造者伺服器100透過第2網路502,與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b及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c分別可彼此通訊地連接著。此外,製造者伺服器100透過第3網路503,與使用者終端400可彼此通訊地連接著。第1網路501、第2網路502及第3網路503可以全為相同的網路,可以全為不同的網路,也可以至少2個是相同的網路。
第1網路501、第2網路502及第3網路503例如是由網際網路、行動電話通訊網或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等所構成。
資訊提供系統10透過第1網路501,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家電機器300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502,把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b或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c)。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有時也將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b及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c總稱為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
1.2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構成
圖3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構成的圖。製造者伺服器100具備有:控制部101、履歷資訊DB(資料庫)102、證明書生成部103、證明書驗證部104及通訊部105。
控制部101使用存取控制列表來控制履歷資訊 DB102,並管理使用者資訊或家電履歷資訊。關於存取控制列表容後再述。當從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接受家電履歷資訊之提供請求,則控制部101把已接收的服務提供者之公開金鑰證明書(沒有圖示)的驗證請求,發送至證明書驗證部104。當控制部101從證明書驗證部104接受驗證成功的通知,則判斷是否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在判斷為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時,控制部101判斷要把哪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然後,控制部101向證明書生成部103請求發行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 當控制部101接收由證明書生成部103所發行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則透過通訊部105把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發送至服務提供者伺服器。關於來自於使用了存取控制列表之履歷資訊DB102的家電履歷資訊之資訊提供方法,容後再述。
履歷資訊DB102會記憶用來識別使用者的使用者ID與家電履歷資訊。
家電履歷資訊指的是:表示使用者對家電機器300之操作履歷(例如TV的頻道操作履歷)、以及使用者藉由使用了家電機器300而進行計測或檢測之使用者資訊履歷(例如,使用者藉由利用了身體組成計而進行計測的使用者體重的履歷)的資訊。
圖4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履歷資訊DB所記憶的資料之一例的圖。履歷資訊DB102依各使用者ID,把顯示藉由該使用者ID而識別的使用者所擁有的家電機器300之種別的家電種別、與家電種別所示的家電機器300之 家電履歷資訊相對應地進行記憶。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是使用家電機器的名稱來作為家電種別,但也可使用家電機器的製造號碼或型式號碼等,或者也可使用該等中的複數個。
在圖4中,顯示了:使用者ID為「ID11」的使用者,於資訊提供系統10登錄了身體組成計及電視機來作為家電機器,並且把各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記憶於履歷資訊DB102。又,履歷資訊DB102記憶「2012.1.1體重55公斤、體脂肪18%」及「2012.1.3體重56公斤、體脂肪19%」這樣的資訊,作為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這表示:使用者在2012年1月1日計測身體組成時,體重為55公斤,而體脂肪率為18%,又,在2012年1月3日計測身體組成時,體重為56公斤,而體脂肪率則為19%。同樣地,履歷資訊DB102記憶有「2012.1.1 18:00連續劇、20:00新聞」及「2012.1.3 10:00動畫、13:00連續劇」這樣的以電視機進行觀賞的節目收看履歷,來作為電視機之家電履歷資訊。
又,使用者ID為「ID12」的使用者,於資訊提供系統10登錄了身體組成計來作為家電機器,且履歷資訊DB102記憶了「2011.12.30體重80公斤、體脂肪率22%」及「2012.1.3體重82公斤、體脂肪率22%」這樣的家電履歷資訊。
這些家電履歷資訊,是由使用者從事先登錄於資訊提供系統10的家電機器,定期或不定期地上傳至製造者 伺服器100的資訊。家電履歷資訊是紀錄資訊之一例。
證明書生成部103當從控制部101接受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的發行請求,則生成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
圖5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之一例的圖。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是對於服務提供者ID及服務提供者公開金鑰,使用家電製造者之簽章生成金鑰(沒有圖示)施有家電製造者之電子簽章的證明書。服務提供者ID是用來識別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識別符,而服務提供者公開金鑰是由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所發行的公開金鑰。服務提供者伺服器藉著把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提示給製造者伺服器,可以取得該服務提供者伺服器可存取的家電履歷資訊。又,證明書生成部103也可在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中包含要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家電機器之種類或要提供的資訊。
當證明書驗證部104從控制部101接收來自於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公開金鑰證明書,則將已接收的公開金鑰證明書進行驗證。又,當證明書驗證部104從控制部101接收來自於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則使用家電製造者之簽章驗證金鑰(沒有圖示)來將已接收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進行驗證。證明書驗證部104把驗證結果通知給控制部101。
通訊部105進行服務提供者伺服器、家電機器300及使用者終端400間的通訊。服務提供者伺服器與使用者終端400間的通訊,是使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封 包層)通訊。通訊部105記憶有SSL通訊所需的證明書。
1.2.1使用了存取控制列表的家電履歷之提供方法
圖6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存取控制列表是依每一服務提供者ID,顯示從哪個家電機器取得家電履歷資訊,對於各家電機器,許可提供哪個使用者ID家電履歷資訊這樣的使用者之資訊提供許可與否。存取控制列表讓用以識別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提供者ID、可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家電機器之種別、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互相對應。在圖6中,顯示了:關於服務提供者ID為「SID_a」的健身服務A,可從身體組成計、電視機及血壓計取得家電履歷資訊,且沒有設定為不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又,在圖6中,顯示了:任何使用者都沒有設定是否對服務提供者A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
例如,當使用者ID為「ID11」的使用者對於健身服務A不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時,在存取控制列表中相對應的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欄,會記錄使用者ID「ID11」。這表示:不會提供使用者ID為「ID11」之使用者的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
控制部101使顯示一個以上之各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提供者ID(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指定之家電機器的家電種別(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存取控制列表(第1資料庫)。
控制部101使顯示一個以上之各使用者的使用者ID(第2識別符)、與顯示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家電機器的家電種別(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履歷資訊DB102(第2資料庫)。
控制部101在藉由追加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之一個使用者所利用的新家電機器而更新第2機器資訊,且新家電機器被包含在第1機器資訊所示之家電機器時,把對應於第1機器資訊的服務提供者抽出。然後,控制部101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一個使用者之使用者終端400(顯示終端),前述設定畫面是讓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又,控制部101判斷與已更新之第2機器資訊所含的新電器相同的電器,是否存在於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電器之中,當判斷為與新電器相同的電器,存在於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電器之中時,把對應於第1機器資訊的服務提供者抽出。
又,控制部101在藉由追加新服務提供者而更新第1資料庫,且由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家電機器被包含在第2機器資訊所示之家電機器時,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抽出對應於第2機器資訊的對應使用者。然後,控制部101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2畫面資訊,提供給對應使用者之使用者終端400(顯示終端),前述設定畫面是讓對應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由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家電機器之紀錄 資訊發送至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1.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構成
圖7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構成的圖。另外,由於第2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b及第3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c的構成,與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構成相同,所以在此僅說明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構成。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具備有:控制部201、履歷資訊管理部202、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證明書記憶部204及通訊部205。
控制部201控制履歷資訊管理部202,管理從製造者伺服器100取得的家電履歷資訊。
履歷資訊管理部202記憶從製造者伺服器100取得的家電履歷資訊。
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透過通訊部205向製造者伺服器100進行存取。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向製造者伺服器100進行存取,進行請求取得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履歷取得請求。當對於家電履歷取得請求,許可提供家電履歷資訊,則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從製造者伺服器100接收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以證明書記憶部204來管理已接收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
證明書記憶部204記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行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通訊部205與製造者伺服器100進行通訊。
1.4使用者終端400的構成
圖8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使用者終端400的構成的圖。使用者終端400具備有:使用者資訊登錄部401、存取控制列表存取部402、使用者ID記憶部403、輸入部404、顯示部405及通訊部406。
使用者資訊登錄部401控制在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所進行的登錄使用者資訊之使用者資訊登錄處理以及登錄家電機器之家電機器登錄處理。使用者資訊登錄部401在使用者終端400向製造者伺服器100進行存取之時,對於製造者伺服器100發送使用者ID及密碼。
存取控制列表存取部402存取於製造者伺服器100,對於存取控制列表,請求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之登錄或更新。
使用者ID記憶部403記憶使用者ID。輸入部404受理來自於使用者的輸入。顯示部405顯示要提示給使用者的畫面。通訊部406進行與製造者伺服器100間的通訊。使用者終端400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的通訊,是使用SSL通訊。通訊部406記憶有SSL通訊所需要的證明書。
1.5資訊提供系統10的動作
圖9是顯示資訊提供系統中的全體處理流程的程序圖。資訊提供系統10的動作,包含有:(1)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S1,在使用者登錄家電機器300之前,從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向製造者伺服器100登錄對履歷資訊DB之存取許可;(2)使用者登錄處理S2,使用者用使用者終端400,來將使用者資訊登錄於製造者伺服器100;(3)家電機 器登錄處理S3,使用者終端400把家電機器300登錄於製造者伺服器100;(4)家電履歷發送處理S4,從使用者的家電機器300將家電履歷資訊上傳至製造者伺服器100的履歷資訊DB;(5)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S5,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取得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管理的家電履歷資訊;(6)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S6,在使用者登錄好家電機器300之後,從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向製造者伺服器100新登錄對履歷資訊DB之存取許可;以及(7)第2家電履歷存取處理S7,新登錄好的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取得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管理的家電履歷資訊。
另外,由於第2家電履歷存取處理S7與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S5一樣,所以在此省略說明。
以下,使用圖示來說明資訊提供系統之各動作。
1.5.1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動作
圖10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首先,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通訊部205,在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進行SSL認證,使SSL通訊成立,確立密碼通訊路徑(步驟S11)。
接著,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把對於製造者伺服器100請求提供所希望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履歷資訊提供請求,和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之公開金鑰證明書一起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 100(步驟S12)。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所發送的家電履歷資訊提供請求。
另外,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事先記憶有:用來識別第1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提供者ID、要取得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機器之種別、以及以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取得的家電履歷資訊。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把包含了服務提供者ID、家電機器之種別以及要取得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履歷資訊提供請求進行發送。又,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事先記憶有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之公開金鑰證明書。
接著,製造者伺服器100的證明書驗證部104,驗證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之公開金鑰證明書,控制部101判斷是否要提供第1服務提供者所請求的家電履歷資訊(步驟S13)。在此,當判斷為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時(步驟S13為否),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時(步驟S13為是),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把第1服務提供者A之服務提供者ID以及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機器之種別,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步驟S14)。例如,在圖6中,控制部101把作為第1服務提供者A之服務提供者ID的「SID_a」、以及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種別,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
接著,證明書生成部103對於登錄了服務提供者ID及家電種別的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發行家電履歷 存取證明書(步驟S15)。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把證明書生成部103所生成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發送至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步驟S16)。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通訊部205,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
接著,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把已接收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記憶於證明書記憶部204(步驟S17)。
1.5.2使用者登錄處理的動作
圖11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使用者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首先,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在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進行SSL認證,使SSL通訊成立,確立密碼通訊路徑(步驟S21)。另外,在此,不詳述SSL認證及密碼通訊路徑。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使用者輸入畫面,該使用者輸入畫面是用來受理使用者ID之使用者所進行的輸入的畫面(步驟S22)。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使用者ID之使用者所進行的輸入(步驟S23)。
接著,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而輸入的使用者ID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24)。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使用者 ID。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判斷所接收的使用者ID是否已經登錄(步驟S25)。在此,控制部101於使用者資訊DB(不圖示)事先記憶有使用者ID、密碼、及使用者的姓名、地址及電子郵件信箱等使用者個人資訊,來作為使用者資訊。控制部101參照使用者資訊DB,判斷所接收的使用者ID是否已經登錄。在此,當判斷為使用者ID為已經登錄時(步驟S25為是),把使用者ID為已經登錄的主旨通知給使用者終端400,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使用者ID是未登錄時(步驟S25為否),控制部101把用來新登錄使用者資訊的新登錄畫面發送給使用者終端400(步驟S26)。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新登錄畫面。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用來新登錄使用者資訊的新登錄畫面(步驟S27)。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密碼及使用者個人資訊等使用者所進行之輸入(步驟S28)。使用者透過使用者終端400,依照預定的形式來輸入密碼及使用者個人資訊。
接著,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所輸入的密碼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29)。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密碼。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把所接收的密碼與使用者ID相對應而登錄於使用者資訊DB(步驟S30)。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所輸入的使用者個人資訊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31)。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使用者個人資訊。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把所接收的使用者個人資訊與使用者ID相對應而記憶於使用者資訊DB(步驟S32)。使用者ID、密碼及使用者個人資訊,會作為使用者資訊而被記憶於製造者伺服器100。
1.5.3家電機器登錄處理的動作
圖12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家電機器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首先,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在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進行SSL認證,使SSL通訊成立,確立密碼通訊路徑(步驟S41)。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用來受理使用者ID及密碼等使用者所進行之輸入的使用者輸入畫面(步驟S42)。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使用者ID及密碼等使用者所進行的輸入(步驟S43)。使用者輸入在使用者ID及使用者登錄處理中已登錄的密碼。
接著,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所輸入的使用者ID及密碼,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44)。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使用者ID及密碼。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使用所接收的使用者ID及密碼來進行使用者認證,判斷使用者認證是否成功(步驟S45)。控制部101從使用者資訊DB讀取出與所接收之使用者ID相對應的密碼,比較讀取出的密碼、與所接收的密碼。若兩者為一致,則控制部101判斷為使用者認證成功,若兩者不一致,則判斷為使用者認證失敗。在此,當判斷為使用者認證失敗時(步驟S45為否),把使用者認證失敗的主旨通知給使用者終端400,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使用者認證成功時(步驟S45為是),通訊部105把使用者認證成功的主旨通知給使用者終端400(步驟S46)。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使用者認證成功主旨的通知。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用來新登錄家電機器的家電登錄選單畫面(步驟S47)。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在家電登錄選單畫面中家電機器之使用者所進行的選擇(步驟S48)。
接著,顯示部405顯示用來輸入家電機器ID的家電機器登錄畫面(步驟S49)。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在家電機器登錄畫面中家電機器ID之使用者所進行的輸入(步驟S50)。使用者從家電機器登錄畫面,把要登錄的家電機器ID輸入至使用者終端400。
接著,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而輸入的家電機器ID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51)。另外,通訊部406把使用者ID與家電機器ID一起發送。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會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家電機器ID。
圖13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家電機器登錄處理中所顯示的家電機器登錄畫面之一例的圖。家電機器ID是識別家電機器的ID。家電機器ID也可被印刷在家電機器的殼體或跟家電機器綁在一起的印刷物上。此時,使用者使用輸入部404來輸入印刷之家電機器ID。又,使用者終端400也可從家電機器300取得家電機器ID。例如,使用者終端400也可在與家電機器300之間進行通訊,從家電機器300取得家電機器ID,把所取得的家電機器ID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
接著,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從由使用者終端400所接收的家電機器ID將家電種別特定,把所特定之家電種別與使用者ID相對應地登錄於履歷資訊DB102(步驟S52)。在圖4所示之履歷資訊DB102中,使用者ID為「ID13」的使用者,在資訊提供系統10是登錄身體組成計來作為家電機器。另外,控制部101事先記憶有家電機器ID與家電種別相對應的表格,藉由參照該表格,從家電機器ID將家電種別特定。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從存取控制列表抽出與新登錄的家電種別相對應的服務提供者 ID(步驟S53)。
接著,控制部101生成用來向使用者詢問是否對與所抽出之服務提供者ID相對應的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提供確認畫面(步驟S54)。
然後,通訊部105把由控制部101所生成的提供確認畫面發送至使用者終端400(步驟S55)。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提供確認畫面。
接著,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所接收的提供確認畫面(步驟S56)。
然後,輸入部404受理使用者所輸入之是否將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步驟S57)。
接著,通訊部406將藉由輸入部404所輸入的是否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輸入結果,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58)。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輸入結果。
圖14是顯示用來對使用者確認是否把已登錄的家電機器300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提供確認畫面之一例的圖。使用圖14之例,來說明是否把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提供給家電履歷資訊的設定。
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在藉由使用者終端400登錄了身體組成計時,會檢索已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的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的服務提供者ID。在圖6之例中,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的服務提 供者是:服務提供者ID為「SID_a」的服務提供者(健身服務A)、以及服務提供者ID為「SID_b」的服務提供者(減重服務B)。
如圖14所示,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生成包含有如下各項的提供確認畫面:與所抽出之服務提供者ID相對應之服務提供者、使用者已登錄之家電機器、從已登錄之家電機器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之家電履歷資訊、以及選擇是否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之核取方塊,並把所生成的提供確認畫面顯示於使用者終端400。使用者依每一服務提供者,選擇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透過輸入部404來進行輸入。輸入結果會從使用者終端400被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
接著,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根據由使用者所選擇的是否將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的輸入結果,把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步驟S59)。另外,控制部101在不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時,把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而在要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時,則不把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如前所述,控制部101藉由存取控制列表來管理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藉此,可判別是否提供使用者之家電履歷資訊。
圖15是顯示由使用者設定為不提供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在步驟S57 中,當使用者ID為「ID13」的使用者,不把身體組成計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健身服務A、而會提供給減重服務B時,在存取控制列表中,在與「SID_a」之身體組成計相對應的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登錄「ID13」,而在與「SID_b」之身體組成計相對應的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則不登錄「ID13」。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存取控制列表是與家電種別相對應地記憶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ID,但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定於此,也可以與家電種別相對應地記憶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ID。
1.5.4家電履歷發送處理的動作
圖16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家電履歷發送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另外,從家電機器300往製造者伺服器100之家電履歷資訊的上傳,是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
首先,家電機器300把已積存的家電履歷資訊,與家電機器ID一起上傳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71)。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家電機器300所發送的家電履歷資訊及家電機器ID。
接著,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把與已接收之家電機器ID相對應的使用者ID及家電種別特定,從履歷資訊DB102檢索與已特定之使用者ID及家電種別相同的使用者ID及家電種別,把所接收之家電履歷資訊,記憶於與檢索到之使用者ID及家電種別相對應的家電履歷資訊 (步驟S72)。
1.5.5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的動作
圖17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第1家電履歷存取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
首先,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通訊部205,在與製造者伺服器100之間進行SSL認證,使SSL通訊成立,確立密碼通訊路徑(步驟S81)。
接著,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製造者伺服器存取部203,從證明書記憶部204讀取出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把所讀取出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82)。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所發送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證明書驗證部104,驗證所接收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步驟S83)。
接著,控制部101判斷證明書驗證部104所進行之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驗證是否成功(步驟S84)。在此,當判斷為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的驗證失敗時(步驟S84為否),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的驗證成功時(步驟S84為是),通訊部105把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的驗證成功一事,通知給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步驟S85)。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通訊部205,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驗證成功 之主旨的通知。
接著,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控制部201,選擇要取得的家電履歷資訊,把請求取得所選擇的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履歷資訊取得請求,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86)。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所發送的家電履歷資訊取得請求。
然後,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參照存取控制列表,把要提供給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家電履歷資訊特定,從履歷資訊DB102取得所特定的家電履歷資訊(步驟S87)。
此時,控制部101使用存取控制列表,如以下般選別要提供給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家電履歷資訊。控制部101在要提供給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種別之中,從履歷資訊DB102取得與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以外的使用者ID之家電種別相對應的家電履歷資訊。
接著,通訊部105把所取得的家電履歷資訊,發送至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步驟S88)。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的通訊部205,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家電履歷資訊。
另外,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也可取得由使用者設定為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時點以後由家電機器所提供的家電履歷資訊。又,不只是由使用者設定為要提供 家電履歷資訊的時點以後之家電履歷資訊,第1服務提供者伺服器200a也可取得由使用者設定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時點之前的家電履歷資訊。
1.5.6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動作
圖18及圖19是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中的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動作的程序圖。圖20是顯示追加新的服務提供者時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
圖18所示之第2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步驟S101至步驟S107的處理,與圖10所示之第1服務提供者登錄處理的步驟S11至步驟S17的處理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說明。
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從存取控制列表抽出與新登錄的服務提供者ID相對應的家電種別(步驟S108)。
接著,控制部101從履歷資訊DB內檢索具有所抽出之家電種別的使用者ID,判斷具有所抽出之家電種別的使用者ID是否存在(步驟S109)。
在圖20所示之存取控制列表中,新登錄了服務提供者ID為「SID_c」的服務提供者(保險服務C),並且對於新登錄的服務提供者,對應有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來作為要取得家電履歷資訊的家電種別。此時,控制部101從存取控制列表,抽出與新登錄的服務提供者ID(SID_c)相對應的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然後,控制部101從履歷資訊DB102內,檢索具有所抽出之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的使用者ID,判斷具有所抽出之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的使用者 ID是否存在。
在此,當判斷為具有所抽出之家電種別的使用者ID不存在時(步驟S109為否),結束處理。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具有所抽出之家電種別的使用者ID存在時(步驟S109為是),控制部101生成用來詢問使用者是否對於與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ID相對應的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提供確認畫面(步驟S110)。藉由提供確認畫面,來詢問使用者是否要對服務提供者提供家電履歷資訊。
接著,通訊部105把控制部101所生成的提供確認畫面發送至使用者終端400(步驟S111)。使用者終端400的通訊部406,接收由製造者伺服器100所發送的提供確認畫面。此時,提供確認畫面的發送方法,可以用電子郵件來通知,也可以在使用者終端400中,於啟動本資訊提供系統之應用程式時進行通知。
然後,使用者終端400的顯示部405,顯示所接收的提供確認畫面(步驟S112)。
接著,輸入部404受理使用者所輸入的是否將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步驟S113)。
然後,通訊部406把藉由輸入部404所輸入的是否將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輸入結果,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步驟S114)。製造者伺服器100的通訊部105,接收由使用者終端400所發送的輸入結果。
圖21是顯示用來對使用者確認是否將已經登錄 的家電機器300之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伺服器的提供確認畫面之一例的圖。在圖21所示之提供確認畫面中,對於把身體組成計與血壓計登錄於資訊提供系統10的使用者,詢問是否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
如圖21所示,控制部101生成包含有如下各項的提供確認畫面: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已經登錄且可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新登錄之服務提供者的家電機器、從家電機器提供給服務提供者之家電履歷資訊、以及選擇是否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之核取方塊,並把所生成的提供確認畫面顯示於使用者終端400。使用者依每一家電機器,選擇是否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透過輸入部404進行輸入。輸入結果會從使用者終端400發送至製造者伺服器100。
接著,製造者伺服器100的控制部101,根據由使用者所選擇的是否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的輸入結果,把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步驟S115)。另外,控制部101在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時,把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而在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時,則不把使用者ID登錄於存取控制列表。如前所述,控制部101藉由存取控制列表來管理不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之使用者ID,藉此,可判別是否提供使用者之家電履歷資訊。
圖22是顯示已設定是否對於新登錄的服務提供者ID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存取控制列表之一例的圖。圖22 所示之存取控制列表,顯示了:在步驟S112中,使用者ID為「ID14」的使用者,對於新的保險服務C,選擇了不提供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兩者之家電履歷資訊的例子。此時,在存取控制列表,將「ID14」登錄為與新登錄的「SID_c」之身體組成計及血壓計相對應的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
1.6提供確認畫面之變形例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中的提供確認畫面之變形例。
1.6.1提供確認畫面之第1變形例
控制部101也可生成如下之提供確認畫面:依紀錄資訊之每一種類,來讓一個使用者設定是否將新家電機器的紀錄資訊,發送至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
圖23是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1變形例的圖。如圖23所示,提供確認畫面也可不是依每一家電機器來受理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設定,而是依家電履歷資訊的每一種類來受理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設定。
例如,當新設置的家電機器為身體組成計時,對於健身服務A的服務提供者,可以針對測定日、體重及體脂肪率,分別設定是否進行提供。又,對於減重服務B的服務提供者,針對測定日、體重及體脂肪率,分別設定是否進行提供。
如此,由於是依紀錄資訊的每一種類來設定是否發送至服務提供者之電腦,所以可以更詳細地設定是否將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
1.6.2提供確認畫面之第2變形例
提供確認畫面也可包含有如下之資訊:顯示許可把與新家電機器相同的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與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使用者人數的資訊。
圖24是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2變形例的圖。如圖24所示,提供確認畫面也可包含:有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
此時,控制部101參照履歷資訊DB102,把跟與新登錄的家電機器之家電種別相同的家電種別相對應的使用者ID之數,進行計數,並且,參照存取控制列表,把跟與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服務提供者ID相對應的家電機器的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之數,進行計數。然後,控制部101從跟與新登錄的家電機器之家電種別相同的家電種別相對應的使用者ID數,減掉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數,藉此來算出有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
控制部101把所算出的有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附加於提供確認畫面。
如此,由於表示許可把與新家電機器相同的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發送給與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使用者人數這樣的資訊會被顯示,所以使用者可以藉由確認許可發送紀錄資訊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來決定是否許可發送紀錄資訊。又,使用者可以把 許可發送紀錄資訊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數,當作決定是否許可發送紀錄資訊時的判斷材料。
1.6.3提供確認畫面之第3變形例
提供確認畫面也包含如下之設定畫面:讓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把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期間的設定畫面。
圖25是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3變形例的圖。如圖25所示,提供確認畫面包含有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的期間。亦即,使用者不僅可設定是否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還可以設定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期間。
例如,在圖25所示的提供確認畫面中,當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健身服務A時,會受理要在多長的期間內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設定。使用者可輸入要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希望期間。
另外,控制部101也可以在使用者所設定的要把家電履歷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的期間已過之時,把提供確認畫面發送至使用者終端400。
如此,由於可設定要把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的期間,所以可以只在使用者希望的期間,把紀錄資訊提供給服務提供者。
1.6.4提供確認畫面之第4變形例
控制部101也可當在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已許可對於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中之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 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時,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提供確認畫面,提供給如後述的未許可使用者之使用者終端400(顯示終端),前述設定畫面是讓在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沒有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的未許可使用者,設定是否將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畫面。
又,提供確認畫面也可包含如下之資訊:顯示已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的資訊。
圖26是顯示提供確認畫面之第4變形例的圖。如圖26所示,提供確認畫面也可包含:有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服務提供者的使用者的人數。
例如,當有在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給預定的服務提供者的使用者人數,已成為預定的人數(例如,1000人)以上時,控制部101參照存取控制列表,把對應為對於預定的服務提供者之家電種別不可提供之使用者ID的使用者ID抽出。然後,控制部101把提供確認畫面提供給與所抽出之使用者ID相對應的未許可使用者之使用者終端400。此時,在提供確認畫面,顯示已許可對於預定的服務提供者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
如此,以已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這件事來作為觸發,可以把提供確認書面提供給沒有許可對於提供特定 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的未許可使用者之使用者終端400,而可以促使使用者發送紀錄資訊。
又,使用者確認顯示已許可對於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的資訊,藉此,可以決定是否許可紀錄資訊的發送。
1.7實施形態的效果
在機器製造者中,包含與使用者之家電機器利用有關之履歷資訊的各種使用者資訊會被安全地統一管理,根據存取控制列表,只有被許可的資訊會被提供給各服務提供者。存取控制列表是依每一服務提供者,來管理使用者是否提供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的列表。服務提供者伺服器僅藉著發送由製造者伺服器所發行的證明書,就可以取得許可要給其本身的家電履歷資訊。
藉由上述態樣,當新家電機器被追加於資訊提供系統時,會自動地抽出希望取得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的服務提供者。然後,讓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顯示畫面,會被提供給使用者之顯示終端。
藉此,由於每追加一新家電機器,就會讓使用者設定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的提供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使用者沒有進行判斷,就把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之服務提供者。又,此時,由於會選擇與新家電機器相關聯的服務提供者,所以可減輕使用者在設 定上所需要的負擔。此外,由於每追加一新家電機器就判斷是否提供紀錄資訊,所以可以防止因登錄完畢之家電機器數增加,而無法判別已登錄完畢是否提供紀錄資訊之家電機器、與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之家電機器,而可防止誤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
又,藉由上述態樣,當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追加於資訊提供系統,則針對新服務提供者希望取得紀錄資訊的家電機器,讓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的顯示畫面,會被提供給使用者之顯示終端。
藉此,由於是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讓使用者來設定是否將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新服務提供者,所以可防止使用者沒有進行判斷,就把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的新服務提供者。又,此時,由於會選擇與新服務提供者相關聯的家電機器,所以可減輕使用者在設定上所需要的負擔。此外,由於每追加一新服務提供者就判斷是否提供紀錄資訊,所以可防止因為登錄完畢之家電機器數增加,而無法判別已登錄完畢是否提供紀錄資訊之家電機器、與未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之家電機器,而可防止誤登錄是否提供紀錄資訊。
2.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雲端服務類型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技術,例如可在以下之雲端服務類型中實現。但是,可實現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技術的雲端服務類型並不限於此。
(服務類型1:公司內部資料中心型雲端服務)
圖27是顯示服務類型1(公司內部資料中心型雲端服務)中的資訊提供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本類型是服務提供者1200從群體1000取得資訊,而對於使用者提供服務。在本類型中,服務提供者1200具有資料中心營運公司的機能。亦即,服務提供者1200持有進行巨量資料管理的雲端伺服器1110。因此,不存在有資料中心營運公司。
在本類型中,服務提供者1200營運及管理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2030。又,服務提供者1200管理作業系統(OS)2020及應用程式2010。服務提供者1200使用服務提供者1200所管理的OS2020及應用程式2010來提供服務(箭號2040)。
(服務類型2:IaaS利用型雲端服務)
圖28是顯示服務類型2(IaaS利用型雲端服務)中的資訊提供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在此,IaaS指的是雲端基礎設施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之略,是把用來構建及運作電腦系統的基盤,拿來提供為經由網際網路經由之服務的雲端服務提供模型。
在本類型中,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營運及管理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2030。又,服務提供者1200管理OS2020及應用程式2010。服務提供者1200使用服務提供者1200所管理的OS2020及應用程式2010來提供服務(箭號2040)。
(服務類型3:PaaS利用型雲端服務)
圖29是顯示服務類型3(PaaS利用型)中的資訊提供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在此,PaaS是雲端平台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之略,是把成為用來構建及運作軟體之基台的平台,提供為經由網際網路之服務的雲端服務提供模型。
在本類型中,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管理OS2020,並營運及管理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2030。又,服務提供者1200管理應用程式2010。服務提供者1200使用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所管理的OS2020及服務提供者1200所管理的應用程式2010來提供服務(箭號2040)。
(服務類型4:SaaS利用型雲端服務)
圖30是顯示服務類型4(SaaS利用型)中的資訊提供系統所提供的服務之全體像的圖。在此,SaaS是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之略。SaaS利用型雲端服務是例如具有如下機能之雲端服務提供模型:未持有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的公司或個人等利用者,可經由網際網路等之網路來使用持有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的平台提供者所提供的應用程式。
在本類型中,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管理應用程式2010,管理OS2020,且營運及管理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2030。又,服務提供者1200使用資料中心營運公司1100所管理的OS2020及應用程式2010來提供服務(箭號2040)。
以上,在任一雲端服務類型中,都是服務提供 者1200提供服務。又,例如,服務提供者或資料中心營運公司,可自行開發OS、應用程式、或是巨量資料的資料庫等,又,也可向第三者委外處理。
3.變形例
另外,雖已基於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了本發明,但本發明當然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如以下之變形例也包含在本發明中。
(1)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機器製造者之製造者伺服器,不只收集該機器製造者所製造的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也可收集該機器製造者以外的其他機器製造者所製造的家電機器之家電履歷資訊。
(2)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家電機器300是直接把家電履歷資訊上傳至製造者伺服器100,但也可透過使用者終端400來上傳家電履歷資訊。此時,家電機器300與使用者終端400之間的網路,可以是區域通訊路徑,也可以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近距離通訊路徑。
(3)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家電機器ID是使用家電機器的名稱,但也可使用製造號碼或型式號碼等,或者也可使用家電機器的名稱、製造號碼及型式號碼中之複數個。
(4)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向使用者詢問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此外,也可向使用者詢問是否附加使用者的個人資訊而提供家電履歷資訊。
(5)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管理不許可提供家電 履歷資訊的使用者ID,但也可管理許可提供家電履歷資訊的使用者ID。
(6)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是製造者伺服器來發行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也可由證明書發行中心(沒有圖示)來發行。此時,製造者伺服器會向證明書發行中心請求發行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並把證明書發行中心所發行的家電履歷存取證明書發送至服務提供者伺服器。
(7)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存取控制列表是依每一家電機器來設定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依從家電機器得到的家電履歷資訊之每一種類,來設定是否提供家電履歷資訊。例如,當家電機器為身體組成計時,可設定為:在複數個家電履歷資訊之中,可提供體重,但無法提供體脂肪率。
(8)上述的各裝置,具體而言,是由以下所構成的電腦系統構成:微處理器、ROM(唯讀記憶體)、RAM(隨機存取記憶體)、硬體單元、顯示器單元、金鑰盤、及滑鼠等。RAM或硬體單元,記憶有電腦程式。微處理器依照電腦程式而動作,藉此,可達成各裝置的機能。在此,電腦程式是為了達成預定的機能,組合複數個顯示對於電腦之指令的命令碼而構成的。
(9)構成上述各裝置的構成要件之一部分或全部,也可由1個系統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規模積體電路)所構成。系統LSI是把複數個構成部累積於1個晶片上而 製造出的超多機能LSI,具體而言,是由微處理器、ROM及RAM等所構成的電腦系統。在此,RAM記憶有電腦程式。微處理器依照電腦程式而動作,藉此,可達成系統LSI的機能。
又,構成上述各裝置的構成要件之各部,可個別地1晶片化,可將構成要件之一部分進行1晶片化,也可將構成要件的全部進行1晶片化。
又,在此是使之為系統LSI,但依積體度的不同,也有稱為IC(Integrated Circuit)、LSI、特大型LSI(SUPER LSI)或極大型LSI(ULTRA LSI)。又,積體電路化之手法不限於LSI,亦可以專用電路或萬用處理器實現。亦可利用可在LSI製造之後程式化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可在LSI製造之後再構成LSI內部之電路胞元之連接或設定的可重組態處理器。
進而,在藉由半導體技術之進步或衍生之其他技術而代替LSI的積體電路化之技術登場時,當然亦可使用該技術來進行機能區塊之積體化。代替LSI的積體電路化之技術,例如也可能利用生技的運用等。
(10)構成上述各裝置的構成要件之一部分或全部,也可由可裝卸於各裝置的IC卡或單體的模組所構成。此IC卡或模組是由微處理器、ROM及RAM等所構成的電腦系統。又,IC卡或模組也可包含上述之超多機能LSI。微處理器依照電腦程式而動作,藉此,可達成IC卡或模組的機能。IC卡或模組也可具有耐破壞性。
(11)本發明也可是如上述所示的方法。又,本發明可以是藉由電腦來實現該等方法的電腦程式,也可是由電腦程式所形成的數位訊號。
又,本發明也可以是記錄了電腦程式或數位訊號的例如軟碟、硬碟、CD-ROM、MO、DVD、DVD-ROM、DVD-RAM、BD(Blu-ray(登錄商標)Disc)、或半導體記憶體等電腦可讀取的記憶媒體。又,本發明也可以是記錄於該等記錄媒體的數位訊號。
又,本發明也可將電腦程式或數位訊號,經由電氣通訊線路、無線通訊線路、有線通訊線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網路、或資料放送等來進行傳送。
又,本發明也可以是具備有微處理器及記憶體的電腦系統,記憶體記憶有上述電腦程式,而微處理器則依照上述電腦程式而動作。
又,本發明也可藉由將電腦程式或數位訊號記錄於記錄媒體而進行移送,或者藉由將電腦程式或數位訊號經由網路等而進行移送,由獨立的其他電腦系統來實施。
(12)本發明也可將上述實施形態及上述變形例分別組合。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資訊提供方法,對於如下之資訊提供方法很有用:可防止新家電機器之紀錄資訊,被提供給使用者不預期之服務提供者,且是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 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家電機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將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中之資訊提供方法。
1、2‧‧‧使用者
131、132、133、134、135、136‧‧‧箭號
1000‧‧‧群體
1010‧‧‧機器
1020‧‧‧家庭閘道
1100‧‧‧資料中心營運公司
1110‧‧‧雲端伺服器
1200‧‧‧服務提供者
1210‧‧‧伺服器

Claims (9)

  1. 一種資訊提供方法,是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之資訊提供方法,該資訊提供方法是: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之一個使用者所利用的新電器而更新前述第2機器資訊,且前述新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把對應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的前述服務提供者抽出,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一個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2. 如請求項1之資訊提供方法,判斷與已更新之前述第2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新電器相同的電器,是否存在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電器之中,當判斷為與前述新 電器相同的電器,存在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所含的前述電器之中時,把對應於前述第1機器資訊的前述服務提供者抽出。
  3.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方法,當藉由追加新服務提供者而更新前述第1資料庫,且由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2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從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抽出對應於前述第2機器資訊的對應使用者,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2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對應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2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對應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由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4.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方法,其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包含如下之資訊:顯示許可把與前述新電器相同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與前述被抽出之服務提供者相同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使用者人數的資訊。
  5.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方法,當在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已許可對於前述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中之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前述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時,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3畫面資訊,提供給如後述的未許可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3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在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中,沒有許可對於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 腦發送前述電器之前述紀錄資訊的前述未許可使用者,設定是否把前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6. 如請求項5之資訊提供方法,其中前述第3畫面資訊包含如下之資訊:顯示已許可對於前述特定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發送前述紀錄資訊的使用者數已成為預定數以上的資訊。
  7.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方法,其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依前述紀錄資訊之每一種類,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8. 如請求項1或2之資訊提供方法,其中前述第1畫面資訊包含如下之設定畫面:讓前述一個使用者來設定把前述新電器之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被抽出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期間的設定畫面。
  9. 一種資訊提供方法,是透過第1網路從一個以上的使用者之一個以上的電器收集紀錄資訊,並透過第2網路把前述紀錄資訊發送至一個以上的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資訊提供系統之資訊提供方法,該資訊提供方法是: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的第1識別符、與顯示由前述一個以上的各服務提供者所指定之電器的第1機器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1資料庫,並使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各使用者的第2識別符、與顯示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所利用之電器的第2機器 資訊相對應而積存於第2資料庫,當藉由追加新服務提供者而更新前述第1資料庫,且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被包含在前述第2機器資訊所示之電器時,從前述一個以上的使用者,抽出對應於前述第2機器資訊的對應使用者,並把顯示如下之設定畫面的第1畫面資訊,提供給前述對應使用者之顯示終端,前述第1畫面資訊所顯示之設定畫面是讓前述對應使用者來設定是否把前述新服務提供者所指定的電器之紀錄資訊發送至前述新服務提供者之電腦的設定畫面。
TW103119572A 2013-06-06 2014-06-05 資訊提供方法 TWI6184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9822 2013-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1573A true TW201511573A (zh) 2015-03-16
TWI618416B TWI618416B (zh) 2018-03-11

Family

ID=52007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9572A TWI618416B (zh) 2013-06-06 2014-06-05 資訊提供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402416B2 (zh)
JP (1) JP6205415B2 (zh)
TW (1) TWI618416B (zh)
WO (1) WO20141961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418B (zh) * 2015-06-17 2017-10-11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Set intercom system, relay server device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03023B2 (ja) * 2015-02-09 2019-11-06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12929247A (zh) * 2015-12-22 2021-06-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家电设备接入多个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26875B1 (en) * 2016-07-22 2020-11-03 Servicenow,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communicating requests
JP7013148B2 (ja) * 2017-06-30 2022-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60163A (ja) * 2018-03-16 2019-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06170B2 (ja) * 2019-09-03 2023-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857223B2 (ja) 2019-10-09 2021-04-14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4999A (ja) 1998-01-05 1999-07-2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データ構造
JP2001312474A (ja) * 2000-02-23 2001-11-09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1133188A3 (en) * 2000-02-23 2004-11-2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network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JP2002133324A (ja) * 2000-10-25 2002-05-10 Toshiba Corp ユーザ情報管理装置、ユーザ情報管理方法及び電子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EP1598714B1 (en) 2000-12-13 2016-09-2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household appliances
JP2004096591A (ja) * 2002-09-03 2004-03-25 Hitachi Ltd 家電機器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家電機器のコントローラ
WO2004049225A1 (ja) * 2002-11-22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操作履歴利用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WO2004057833A1 (en) * 2002-12-20 200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history log collection for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US20040143661A1 (en) * 2003-01-14 2004-07-22 Akio Higashi Content history log collecting system
JP4781125B2 (ja) * 2006-02-17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周辺装置
JP4766023B2 (ja) * 2007-09-28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Dlna対応機器、dlna接続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774852B2 (en) 2007-10-12 2010-08-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Health care system, key management server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key, and encryp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crypting vital sign data
JP2009111974A (ja) * 2007-10-12 2009-05-21 Panasonic Corp ヘルスケアシステム、鍵管理サーバ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暗号化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9185116B2 (en) * 2010-11-10 2015-11-10 Sony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e in providing access through a secondary device to services intended for a primary device
JP2013015992A (ja) * 2011-07-04 2013-01-24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連携装置、連携方法、プログラム、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送受信方法
CN109274536B (zh) * 2013-05-13 2021-11-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信息管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418B (zh) * 2015-06-17 2017-10-11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Set intercom system, relay server device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5415B2 (ja) 2017-09-27
US20210374129A1 (en) 2021-12-02
US11120035B2 (en) 2021-09-14
US10402416B2 (en) 2019-09-03
US20190340175A1 (en) 2019-11-07
US11625411B2 (en) 2023-04-11
TWI618416B (zh) 2018-03-11
US20160125045A1 (en) 2016-05-05
WO2014196192A1 (ja) 2014-12-11
US20230214402A1 (en) 2023-07-06
JPWO2014196192A1 (ja) 2017-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8416B (zh) 資訊提供方法
US11509549B2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20150180880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server device
US10063540B2 (en) Trusted status transfer between associated devices
CN107533740A (zh) 设备管理装置、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程序
WO2014115537A1 (ja) 情報提供方法、端末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JP548249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72028B2 (ja) コンテンツ転送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並びにホームサーバ
TW201703456A (zh) 認證方法
JP2014194654A (ja) 作業管理システム、作業管理装置、及び、作業管理方法
KR20180135232A (ko) 전자장치, 전자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20190831A (ja) 情報処理方法、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687239B2 (ja) オペレータ認証機能を備えたオペレータ認証サーバ、オペレータシステム、オペレータ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2001444B2 (en) Information provision method
JP7158867B2 (ja) 測定システム
US201503792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managing medical interactions
US2015037922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managing medical interactions
TWI692231B (zh) 管理系統、管理方法、及記憶媒體
KR20120080734A (ko) Cpns 환경에서 개인 네트워크 정보 공개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