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0699A -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 Google Patents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0699A
TW201510699A TW102134883A TW102134883A TW201510699A TW 201510699 A TW201510699 A TW 201510699A TW 102134883 A TW102134883 A TW 102134883A TW 102134883 A TW102134883 A TW 102134883A TW 201510699 A TW201510699 A TW 2015106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hole
assembly
gui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4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2325B (zh
Inventor
Chong-Xing Zhu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10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0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2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23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7Mounting of fixed and removable disk dri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為一種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應用於對一主機外殼作安裝或拆卸,該模組包含:一容置件,其內容置一資料儲存單元並電連接一纜線;一置放組件,設於主機外殼,用以於一第一方向導引容置件作安裝或拆卸;一旋轉組件,用以將容置件與置放組件作旋轉結合,並使容置件能於一第二方向作旋轉;以及一連動組件,其第一端設於容置件之一第一側面,其第二端和置放組件作活動結合,且纜線之一插頭組件組裝於連動組件之第二端。連動組件之第二端因應容置件於第二方向之旋轉而於第一方向作連動,並使插頭組件對一主機板的一插槽作插入或拔除。

Description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本發明係為一種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尤指一種應用於對一主機外殼以可旋轉的方式進行安裝或拆卸的過程中,能同時完成所附纜線對其主機板上的插槽或插座的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一般的個人電腦、桌上型電腦、網路伺務器或網路資料儲存裝置等大多是以一箱型樣式設計其主機,並於其主機之外殼或機箱之中安裝主機板、光碟機或硬碟等主要元件。其中硬碟(HDD)的設置除了是用以載入所需的作業系統或相關運作程式外,還在於提供資料或檔案的儲存。
傳統的主機是將硬碟以多個螺絲固設於其主機外殼內的相關固定架上,並再電連接於該主機板;然而,因為使用者可能需利用同一個主機來對多個不同硬碟作更換與讀取,或是為了維修而進行硬碟拆卸,使得以這樣的設置方式來進行安裝或拆卸是相當費時的,並會造成許多不便。
因此,習用的改善手段便是針對硬碟的組裝設計出一種能直接從主機外殼中加以抽出的抽取式構造。這類構造是將一抽取架對應固設在主機外殼內的固定架上,並將硬碟放入可於其抽取架中作抽出的容置件之中,使得硬碟能方便地從主機外殼上進行安裝或拆卸。而硬碟在插入抽取架中時,同時也能完成電源與信號傳輸之連接。
一般來說,這類的抽取式構造是由主機外殼的一側面作垂直地抽出或插入,但這樣的設置方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 類型的電腦主機,且其抽取架之結構仍就會佔據主機內部大量的空間。就目前技術來說,現已開發出以一旋轉方式來對硬碟進行安裝或拆卸的設計,也就是硬碟能放置於一旋轉模組中,並能以旋轉方式對其主機板進行安裝或拆卸。
請參閱第1A圖和第1B圖,係為能以旋轉方式進行安裝或拆卸的一旋轉模組100之示意圖;其中第1A圖係為該旋轉模組100安裝於一主機板10上的立體示意圖,而第1B圖係為該旋轉模組100安裝於該主機板10上的平面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該旋轉模組100安裝於該主機板10上後便會覆蓋住部份的該主機板10,且該旋轉模組100主要是以相對於該主機板10所在之平面進行向下或向上之旋轉而完成安裝或拆卸。
然而,如第1B圖所示,不似傳統的抽取式構造,這類旋轉模組在完成安裝後還需要再另外以一纜線11(cable)(包括電源與信號傳輸)來連接或插入至該主機板10上的對應插槽12,但由於一般的插槽或插座的設計是位在硬碟的後方,使得該插槽12會被該旋轉模組100的體積所遮蔽,進而只形成出相當有限的操作空間來用手進行插拔。另一方面,這類的旋轉設計容易造成使用者在安裝完成之後,忘記將該纜線11作插入而無法正常開機的問題,或是使用者忘記拔起該纜線11,就直接拆卸該旋轉模組100而導致相關元件的損壞。
是故,如何解決此一問題以提供使用者在進行硬碟對應的旋轉安裝或拆卸時,並同時能方便地完成纜線的連接或插拔,便為本案之主要目的。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該旋轉模組係應用於對一主機外殼以可旋轉的方式進行安裝或拆卸,且在進行安裝或拆卸的過程中,能同時完成所附纜線對其主機板上的插槽或插座的連動插拔。
本發明係為一種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應用於對 一主機外殼進行安裝或拆卸,該主機外殼內設置有一主機板,而該旋轉模組包含有:一容置件,其內用以容置一資料儲存單元,該資料儲存單元並電連接一纜線;一置放組件,設置於該主機外殼上,用以於一第一方向上導引該容置件進行安裝或拆卸;一旋轉組件,用以將該容置件與該置放組件作旋轉結合,並使該容置件能相對於該主機板於一第二方向上進行旋轉;以及一連動組件,其一第一端設置於該容置件之一第一側面上,其一第二端係和該置放組件作活動結合,且該纜線之一插頭組件係組裝於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上;其中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因應該容置件於該第二方向上之旋轉而能對應地於該第一方向上進行連動,並使該插頭組件對該主機板上的一插槽進行插入或拔除。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旋轉組件包含有:一旋轉螺絲;一旋轉軸;一第一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之一端,該第一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一旋轉孔;以及一第二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之另一端,該第二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二旋轉孔;而該置放組件包含有:一置放板,設置於該主機外殼上;一第三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置放板之一端,該第三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三旋轉孔;以及一第四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置放板之另一端,該第四旋轉支架並具有一旋轉槽;其中該旋轉螺絲係穿過該第三旋轉孔和該第一旋轉孔而作旋轉結合,該旋轉軸係穿過該第二旋轉孔和該旋轉槽而作旋轉結合。
根據上述構想,其中該連動組件包含有:一第一樞轉插銷;一第二樞轉插銷;一第一樞孔組,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上並構成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一端;一纜線支座,構成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該纜線支座並具有一第二樞孔組;以及一連桿;該連桿包含有:一板體;一第一桿柱,位於該板體之一端,該第一桿柱並具有一第一孔端和一第一孔道;以及一第二桿柱,位於該板體之另一端,該第二桿柱並具有一第二孔端和一第二孔道;其中該第一樞轉插銷係穿過該第一樞孔組、該第一孔端和該第一孔道 而作樞轉結合,該第二樞轉插銷係穿過該第二樞孔組、該第二孔端和該第二孔道而作樞轉結合。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旋轉模組
10‧‧‧主機板
11‧‧‧纜線
12‧‧‧插槽
200‧‧‧旋轉模組
2‧‧‧容置件
20‧‧‧把手
21‧‧‧第一側面
22‧‧‧第二側面
220‧‧‧纜線出口
23‧‧‧纜線
24‧‧‧插頭組件
3‧‧‧旋轉組件
31‧‧‧第一旋轉支架
310‧‧‧第一旋轉孔
32‧‧‧第二旋轉支架
320‧‧‧第二旋轉孔
33‧‧‧旋轉螺絲
34‧‧‧旋轉軸
341‧‧‧第一旋轉段
342‧‧‧第二旋轉段
4‧‧‧連動組件
40‧‧‧連桿
400‧‧‧板體
401‧‧‧第一桿柱
410‧‧‧第一限位凸點
411‧‧‧第一孔端
412‧‧‧第一孔道
402‧‧‧第二桿柱
420‧‧‧第二限位凸點
421‧‧‧第二孔端
422‧‧‧第二孔道
41‧‧‧第一樞轉插銷
42‧‧‧第二樞轉插銷
43‧‧‧第一樞孔組
430‧‧‧第一限位凹孔
44‧‧‧纜線支座
441‧‧‧第一導軌
442‧‧‧第二導軌
443‧‧‧纜線溝槽組
444‧‧‧插頭孔座組
45‧‧‧第二樞孔組
450‧‧‧第二限位凹孔
5‧‧‧置放組件
50‧‧‧置放板
51‧‧‧第一導柱
52‧‧‧第二導柱
53‧‧‧第三旋轉支架
530‧‧‧第三旋轉孔
54‧‧‧第四旋轉支架
540‧‧‧缺口
541‧‧‧旋轉槽
60‧‧‧主機外殼
61‧‧‧主機板
62‧‧‧插槽
A1‧‧‧軸心線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S10、S20‧‧‧導口
S11、S21‧‧‧第一導段
S12、S22‧‧‧第二導段
S13、S23‧‧‧第三導段
第1A圖,係為旋轉模組100安裝於主機板10上的立體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旋轉模組100安裝於主機板10上的平面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組裝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分解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組裝示意圖。
第3B圖和第3C圖,係為連動組件4的部份元件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4圖,係為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對主機外殼60進行組裝的示意圖。
第5A圖,係為抽取式構造對置放組件5進行組裝的示意圖。
第5B圖,係為第一導柱51和第一導軌441的組裝放大示意圖。
第5C圖,係為旋轉軸34和旋轉槽541的組裝放大示意圖。
第6A圖至第6C圖,係分別為接續第5A圖至第5C圖的組裝示意圖和相關的放大示意圖。
第7A圖至第7C圖,係分別為接續第6A圖至第6C圖的組裝示意圖和相關的放大示意圖。
第8A圖,係為旋轉模組200完成對主機外殼60之組裝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8B圖,係為旋轉模組200完成對主機外殼60之組裝的整體示意圖。
第8C圖,係為旋轉模組200完成對主機外殼60之組裝的另一角度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8D圖,係為第8C圖的剖視圖。
第9A圖,係為旋轉模組200之容置件2進行旋轉的整體示意圖。
第9B圖,係為旋轉模組200之容置件2進行旋轉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10A圖,係為旋轉模組200之容置件2旋轉至定位的整體示意圖。
第10B圖,係為旋轉模組200之容置件2旋轉至定位的另一角度局部放大示意圖。
第10C圖,係為第10B圖的剖視圖。
現以一較佳實施例進行實施說明。請參閱第2A圖,係為本發明所提出之一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組裝示意圖。於此圖中係示意了該旋轉模組200包含有一容置件2、一旋轉組件3和一連動組件4,圖中並示意了各元件或組件之間的機構連接關係。和先前技術相同,本發明之該旋轉模組200將應用於對一主機外殼以可旋轉的方式進行安裝或拆卸,且該容置件2之內部亦用以容置一資料儲存單元;例如硬碟(HDD)或光碟機(ODD)。但本發明之主要特徵在於在進行安裝或拆卸的過程中,該旋轉模組200能同時完成所附纜線對其主機板上的插槽或插座的連動插拔。於此實施例中,該容置件2、該旋轉組件3和該連動組件4係構成一抽取式構造。
請同時參閱第2B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分解示意圖,而此第2B圖的示意係為將第2A圖的元件以翻轉180度的方式加以呈現。如第2A圖和第2B圖所示,該旋轉組件3包含有一第一旋轉支架31、一第二旋轉支架32、一旋轉螺絲33和一旋轉軸34;該連動組件4包含有一連桿40、一第一樞 轉插銷41、一第二樞轉插銷42、一第一樞孔組43和一纜線支座44,且該連動組件4並以其一第一端(即該第一樞孔組43)設置於該容置件2之一第一側面21上。所容置的該資料儲存單元(未顯示於圖式)並電連接一纜線23而由該容置件2之一第二側面22上的一纜線出口220向外延伸,且該纜線23之另一端係構成一插頭組件24。
承上所述,該第一旋轉支架31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21之一端,而該第二旋轉支架32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21之另一端。就具體的實施製作方式來說,該第一旋轉支架31可為該容置件2之殼體側面的延伸,也就是可為一體成型;而該第二旋轉支架32則呈現為一L型的片狀結構,可再以相關螺絲加以鎖固於該第一側面21上,或是焊接於該第一側面21上。該第一旋轉支架31和該第二旋轉支架32並分別具有一第一旋轉孔310和一第二旋轉孔320,用以分別提供該旋轉螺絲33和該旋轉軸34加以組裝而作相關的旋轉結合。
其次,該第一樞孔組43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21上並構成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一端,而該纜線支座44則構成該連動組件4之一第二端,且該纜線支座44並具有一第二樞孔組45。就具體的實施製作方式來說,該第一樞孔組43係由兩個樞孔所構成,且此兩樞孔之孔徑與間距之設計係對應於該連桿40;該第一樞孔組43並亦能和該容置件2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於該第一側面21上,或是以一元件形式焊接於該第一側面21上。類似地,該第二樞孔組45亦由兩個樞孔所構成,且此兩樞孔之孔徑與間距之設計係對應於該連桿40。
請同時參閱第3A圖至第3C圖,其中第3A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組裝示意圖;第3B圖和第3C圖則為該連動組件4的部份元件局部放大示意圖。首先,如第3B圖所示,該連桿40包含有一板體400、一第一桿柱401和一第二桿柱402,該第一桿柱401和該第二桿柱402係分別位於該板體400 之兩端;其中該第一桿柱401並具有一第一孔端411和一第一孔道412,而該第二桿柱402並具有一第二孔端421和一第二孔道422。就組裝方面,將該第一樞轉插銷41(見第2B圖)穿過該第一樞孔組43、該第一孔端411和該第一孔道412而作樞轉結合,並將該第二樞轉插銷42(見第2B圖)穿過該第二樞孔組45、該第二孔端421和該第二孔道422而作樞轉結合,從而呈現如第3A圖所示的組裝結果。
進一步來說,如第3B圖所示,該第一孔端411具有一第一限位凸點410,而該第一樞孔組43則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一限位凹孔430,使得當該第一樞孔組43在和該第一孔端411作樞轉結合時,該第一限位凸點410便能對應地置於該第一限位凹孔430中而不易自由樞轉。類似地,該第二孔端421具有一第二限位凸點420,而該第二樞孔組45則具有相對應的一第二限位凹孔450,使得當該第二樞孔組45在和該第二孔端421作樞轉結合時,該第二限位凸點420便能對應地置於該第二限位凹孔450中而不易自由樞轉。是以,藉由這樣的設計,介於該容置件2與該纜線支座44之間的該連桿40所可樞轉的角度便能被限制、約束或適度固定,以便於進行後續的組裝。
就具體的實施製作方式來說,該連桿40之整體採用硬性之材料所構成,但在該第一孔端411和該第一孔道412之間(或是該第二孔端421和該第二孔道422之間)則形成有一空隙,使得該第一孔端411(或是該第二孔端421)能經由一施力而產生一程度內之可撓形變,而使得該第一限位凸點410脫離該第一限位凹孔430(或是該第二限位凸點420脫離該第二限位凹孔450),以達成後續要說明的對應連動。然而,就進行初始的組裝步驟而言,需根據該等凸點410、420和該等凹孔430、450的對應位置設計而將該纜線支座44固定在一特定角度上;於此實施例中,係使該纜線支座44垂直於該第一側面21。
另一方面,該插頭組件24係組裝於該連動組件4 之該第二端上,也就是該纜線支座44。詳細來說,如第3C圖所示,該纜線支座44包含有一纜線溝槽組443和一插頭孔座組444(亦可參閱第2A圖)。其中該纜線溝槽組443用以容置部份之該纜線23,而該插頭孔座組444則和該纜線溝槽組443為相互連接於之空間,使得該纜線23之另一端所構成的該插頭組件24便能組裝於該插頭孔座組444中。於此實施例中,係設計該纜線23具有兩條傳輸線(包括電源與信號傳輸),使得該插頭組件24具有兩個對應的插頭。是以,所設計的該纜線溝槽組443係包括了有兩個溝槽以分別容置兩傳輸線,且該插頭孔座組444則包括了有兩個孔座以分別容置兩插頭。
再者,於第3C圖中還示意了該纜線支座44包含有一第一導軌441和一第二導軌442,且每一導軌各具有一導口S10(或S20)、一第一導段S11(或S21)、一第二導段S12(或S22)和一第三導段S13(或S23),各導段係相互銜接而呈現出階梯狀。關於該等導軌441、442之功用係進一步說明如後。
請參閱第4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的部份元件(即該容置件2、該旋轉組件3和該連動組件4所構成的抽取式構造)對一主機外殼60進行組裝的示意圖。該主機外殼60中設置有一主機板61,且該主機板61係相對地水平置放於該主機外殼60內的一底面上。其次,如第4圖所示,該旋轉模組200還包含有設置於該主機外殼60上的一置放組件5,用以於一第一方向D1上導引該容置件2進行安裝或拆卸。於此實施例中,該第一方向D1係垂直於該主機板61,而該容置件2、該旋轉組件3和該連動組件4所構成的抽取式構造則於該第一方向D1上、也就是以垂直於該主機板61的方式對該置放組件5進行組裝。
詳細來說,該置放組件5包含有一置放板50、一第三旋轉支架53和一第四旋轉支架54。其中該置放板50係以相鄰並垂直於該主機板61的方式設置於該主機外殼60上,該第三旋轉支架53係設置於該置放板50之一端,而該第四旋轉支架54 則設置於該置放板50之另一端。就具體的實施製作方式來說,該第三旋轉支架53可為該置放板50之板體側面的L型延伸,也就是可為一體成型;而該第四旋轉支架54則呈現為一片狀結構,其亦能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於該置放板50上,或是以一元件形式焊接於該置放板50上。該第三旋轉支架53和該第四旋轉支架54並分別具有一第三旋轉孔530和一旋轉槽541,用以分別提供該旋轉螺絲33和該旋轉軸34加以組裝而作旋轉結合。
承上所述,該置放組件5還包含有設置於該置放板50上的一第一導柱51和一第二導柱52,該第一導柱51和該第二導柱52的設置位置及其間距係和該纜線支座44的該第一導軌441、該第二導軌442相互對應,也就是用來分別導引該第一導軌441和該第二導軌442以進行組裝。是以,在以該第一方向D1進行組裝下,該插頭孔座組444及該插頭組件24係垂直地朝向該主機板61上的一插槽62。另外,藉由該旋轉組件3的設計,將可使該容置件2和該置放組件5作旋轉結合,並使該容置件2能相對於該主機板61於一第二方向D2上進行旋轉。再者,藉由該等導軌的設計,將使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二端(即該纜線支座44)可和該置放組件5作活動結合。
需注意的是,在第4圖所示的步驟下,該旋轉軸34係已穿過該第二旋轉孔320,但該旋轉螺絲33則未同時穿過該第三旋轉孔530與該第一旋轉孔310。另外,該容置件2還具有一把手20,以提供使用者持握而能將所述之抽取式構造(由該容置件2、該旋轉組件3和該連動組件4所構成)整個提起,以對該主機外殼60進行組裝。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5A圖至第5C圖。其中第5A圖係為所述之抽取式構造對該置放組件5進行組裝的示意圖;第5B圖係為該第一導柱51和該第一導軌441的組裝放大示意圖;第5C圖則為該旋轉軸34和該旋轉槽541的組裝放大示意圖。如第5A圖至第5C圖所示,相較於第4圖,當該纜線支座44受該 置放板50之導引而繼續向下時,每一導柱51(或52)將從對應之導口S10(或S20)被導入至對應之第一導段S11(或S21)。在第5B圖中係僅示意了該第一導柱51和該第一導軌441,也就是在尺寸與位置都為相互對應的設計下,另一側的該第二導柱52和該第二導軌442則亦呈現出相同的態樣。
於此同時,具有一第一旋轉段341和一第二旋轉段342的該旋轉軸34將以該第一旋轉段341位於該旋轉槽541的一缺口540之上方。如第5C圖所示,該旋轉槽541的該缺口540係朝向該主機板61之上方,因而便正對著向下組裝的該旋轉軸34的該第一旋轉段341。
於此實施例中,該旋轉軸34所具有的該第一旋轉段341和該第二旋轉段342係有不同的尺寸;該第一旋轉段341較細,該第二旋轉段342較粗。詳細來說,該第一旋轉段341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旋轉段342之直徑,該第一旋轉段341之直徑係小於該缺口540之口徑,該第二旋轉段342之直徑係大於該缺口540之口徑,且該第二旋轉段342之直徑係小於該旋轉槽541之直徑。換句話說,該第一旋轉段341可以通過或脫離該缺口540,但該第二旋轉段342則無法通過或可避免脫離於該缺口540。其次,該旋轉槽541和該等旋轉段341、342之剖面係呈現為圓型,所以該第二旋轉段342可於該旋轉槽541中進行旋轉。
請同時參閱第6A圖至第6C圖,係分別為接續第5A圖至第5C圖的組裝示意圖和相關的放大示意圖。如第6A圖至第6C圖所示,相較於第5A圖至第5C圖,當該纜線支座44受該置放板50之導引而繼續向下時,每一導柱51(或52)將相對地位於對應之第一導段S11(或S21)的頂端,並被導入至對應之第二導段S12(或S22)。同樣的,在第6B圖中係僅示意了該第一導柱51和該第一導軌441,但另一側的該第二導柱52和該第二導軌442則亦呈現出相同的態樣。
於此同時,如第6C圖所示,具有其直徑相對較小 的該第一旋轉段341便從該旋轉槽541的該缺口540進入於其中。進一步來說,此時該第一旋轉段341所在的位置係位於該旋轉槽541的中心。
請同時參閱第7A圖至第7C圖,係分別為接續第6A圖至第6C圖的組裝示意圖和相關的放大示意圖。如第7A圖至第7C圖所示,相較於第6A圖至第6C圖,所述之抽取式構造(由該容置件2、該旋轉組件3和該連動組件4所構成)能於一第三方向D3上進行移動,以使該旋轉軸34對應地於該旋轉槽541中進行移動,且每一導柱51(或52)並於對應之第二導段S12(或S22)中改變相對位置。同樣的,在第7B圖中係僅示意了該第一導柱51和該第一導軌441,但另一側的該第二導柱52和該第二導軌442則亦呈現出相同的態樣。
於此實施例中,根據第6A圖至第7A圖兩圖的示意,所述之抽取式構造係在該第三方向D3上並朝該第三旋轉支架53所在的方向移動一小距離。該第三方向D3係垂直於該第一方向D1並平行於該置放板50。於此同時,如第7B圖所示,該第一導柱51將相對地位於第二導段S12的側端,並被導入至第三導段S13;另一側的該第二導柱52亦呈現出相同的態樣。而如第7C圖所示,該第二旋轉段342便因此進入至該旋轉槽541中。進一步來說,此時該第二旋轉段342所在的位置係位於該旋轉槽541的中心;並由於該第二旋轉段342較粗,所以可避免脫離於該缺口540,也就是使得該容置件2無法上下移動。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8A圖和第8B圖,係分別為該旋轉模組200完成對該主機外殼60之組裝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和整體示意圖。接續第7A圖的步驟,此時該第一旋轉支架31將因移動而貼近該第三旋轉支架53,且該第三旋轉孔530和該第一旋轉孔310之位置、高度係相互對應,便將該旋轉螺絲33從外側依序穿過該第三旋轉孔530和該第一旋轉孔310而作旋轉結合,而呈現如第8A圖和第8B圖所示的組裝完成態樣。於此實施例 中,於該旋轉螺絲33上設計有一段圓型的構造,且此構造於旋轉結合時將位於該第三旋轉孔530和該第一旋轉孔310之間,使得該旋轉螺絲33可作為轉軸。另一方面,該旋轉軸34亦從外側依序穿過該第二旋轉孔320和該旋轉槽541而作旋轉結合;且在位置、高度係相互對應下,該旋轉螺絲33和該旋轉軸34能以一軸心線A1形成共軸旋轉,使得該容置件2能相對於該主機板61於該第二方向D2上進行旋轉。
承上所述,由於該旋轉螺絲33的向內固定,使得該容置件2除了無法上下移動外,也無法左右移動。於此同時,如第8A圖所示,該纜線支座44除了會垂直於該主機板61外,其上的該插頭組件24並會正對著該主機板61上的該插槽62;且該等導柱51、52係分別位於該等第二導段S12、S22的側端,或亦為該等第三導段S13、S23的底端。另一方面,第8B圖所示的組裝完成態樣亦為該旋轉模組200之該容置件2的向上翻開之態樣,而使用者可在此態樣下對該主機板61進行維護;例如增加、更換或移除相關的電子元件或裝置介面卡。
請同時參閱第8C圖和第8D圖,其中第8C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完成對該主機外殼60之組裝的另一角度局部放大示意圖;第8D圖則為第8C圖的剖視圖;第8C圖和第8D圖所示的態樣係和第8A圖、第8B圖相同。且如第8C圖和第8D圖所示亦可知,該插頭組件24仍未插入至該插槽62中,並和其保持一間距。在此態樣下,該容置件2係垂直於該主機板61,也就是第3B圖所示的該第一、第二限位凸點410、420係仍分別對應地置於該第一、第二限位凹孔430、450中。另外,如第8D圖所示,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一端(即該第一樞孔組43)所在的該第一側面21係和該連桿40呈現一約60度的夾角。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9A圖和第9B圖,係分別為該旋轉模組200之該容置件2進行旋轉的整體示意圖和局部放大示意圖。首先,如第9A圖所示,該容置件2係在該第二方向D2 上並朝該主機板61所在的方向進行旋轉,也就是可從垂直於該主機板61至平行於該主機板61的角度範圍內轉動該容置件2。其次,如第9B圖所示,由旋轉至此一角度上的示意可知,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二端(即該纜線支座44)將因應該容置件2於該第二方向D2上之旋轉而能對應地於該第一方向D1上進行連動,也就是相對於該置放板50進行垂直的移動,使得每一導柱51(或52)能於對應之第三導段S13(或S23)中改變相對位置。
接著,請同時參閱第10A圖至第10C圖,其中第10A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之該容置件2旋轉至定位的整體示意圖;第10B圖係為該旋轉模組200之該容置件2旋轉至定位的另一角度局部放大示意圖;第10C圖則為第10B圖的剖視圖。首先,如第10A圖所示,該容置件2係旋轉至平行於該主機板61的角度,並在該容置件2與該主機外殼60之尺寸相互對應的設計下,該容置件2便會覆蓋住部份的該主機板61且靠附於該主機外殼60上。其次,如第10B圖所示,由旋轉至此一角度上的示意可知,該插頭組件24係已插入至該插槽62中,且該纜線支座44因連動而向下移動,使得每一導柱51(或52)係相對地位於對應之第三導段S13(或S23)的頂端。
承上所述,如第10C圖所示,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一端(即該第一樞孔組43)所在的該第一側面21係和該連桿40呈現一約120度的夾角,而該第一側面21並呈現垂直於該主機板61;也就是說,因應該容置件2進行旋轉的過程將產生施力使得該第一限位凸點410脫離該第一限位凹孔430,並對應地樞轉該連桿40和連動該纜線支座44向下移動。
根據第8D圖和第10C圖的示意作進一步說明,由於該容置件2是以該旋轉螺絲33和該旋轉軸34所形成的共軸之軸心進行旋轉,且該連動組件4之該第一端(即該第一樞孔組43)亦和該第一側面21作相同軌跡的旋轉,再加上該連桿40之整體採用硬性之材料所構成(即該板體400不會形變)以及作對應尺寸 的設計,使得該連桿40會因所處位置的改變而斜向地推壓該纜線支座44。另一方面,又因為該纜線支座44受該等導柱51、52的限制,而只能將此一傾斜向下的推力轉變成沿著該置放板50垂直向下的推力,進而向下移動並接近該主機板61,使得該插頭組件24能剛好完成對該插槽62的插入以完成電連接之安裝。
於此實施例中,係以該旋轉模組200完成對該主機外殼60之組裝以及該插頭組件24完成對該插槽62的插入以完成電連接之安裝作實施說明。相對的,當要進行該插頭組件24對該插槽62的拔除以及該旋轉模組200對該主機外殼60之拆卸時,則反向地操作如上所述的實施步驟便可達成。舉例來說,將該容置件2在該第二方向D2上以遠離該主機板61所在的方向進行旋轉,也就是可從該主機外殼60上翻開該容置件2;該連桿40會因所處位置的改變而斜向地拉扯該纜線支座44,而該纜線支座44則將此一傾斜向上的拉力轉變成沿著該置放板50垂直向上的拉力,進而向上移動並遠離該主機板61,使得該插頭組件24對該插槽62進行拔除以切斷電連接。
本發明還可根據上述較佳實施例所揭露之概念進行相關的變化實施,而能在類似的構造設計下達成相近的功效與實施目的。舉例來說,上述較佳實施例係以容置件與纜線支座皆垂直於主機板進行組裝作實施說明;然而,因為插頭組件需垂直地插入插槽,所以組裝上纜線支座必須垂直於主機板,但容置件則不必。也就是說可以改變第一限位凸點和第一限位凹孔的設置位置,使得在開始組裝的步驟(例如第4圖的步驟)時,容置件不垂直於主機板,而是呈現一角度,例如60度。但其連桿的長度就必須作對應的尺寸設計。
或者,亦可將旋轉組件之旋轉軸改以旋轉螺絲作設計,而其第四旋轉支架則具有普通之旋轉孔而非旋轉槽;同時,可將兩導軌上的各導段設計成相互銜接的一直線而非呈現出階梯狀,也就是其容置件將不需作第三方向上的移動而能直接以垂 直於主機板的方式來進行組裝。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出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確實能於旋轉的過程中同時完成了纜線之插頭對其插槽或插座的自動插入或拔除,也就是不需再由使用者於有限的操作空間中進行手動插拔,進而也就不會有安裝之後忘記插入而無法開機或忘記拔起就直接拆卸而導致損壞等問題產生。
是故,本發明能有效解決先前技術中所提出之相關問題,並能成功地達到本案發展之主要目的。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旋轉模組
2‧‧‧容置件
23‧‧‧纜線
24‧‧‧插頭組件
3‧‧‧旋轉組件
4‧‧‧連動組件

Claims (14)

  1. 一種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應用於對一主機外殼進行安裝或拆卸,該主機外殼內設置有一主機板,而該旋轉模組包含有:一容置件,其內用以容置一資料儲存單元,該資料儲存單元並電連接一纜線;一置放組件,設置於該主機外殼上,用以於一第一方向上導引該容置件進行安裝或拆卸;一旋轉組件,用以將該容置件與該置放組件作旋轉結合,並使該容置件能相對於該主機板於一第二方向上進行旋轉;以及一連動組件,其一第一端設置於該容置件之一第一側面上,其一第二端係和該置放組件作活動結合,且該纜線之一插頭組件係組裝於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上;其中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因應該容置件於該第二方向上之旋轉而能對應地於該第一方向上進行連動,並使該插頭組件對該主機板上的一插槽進行插入或拔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資料儲存單元係為一硬碟或一光碟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旋轉組件包含有:一旋轉螺絲;一旋轉軸;一第一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之一端,該第一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一旋轉孔;以及一第二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之另一端,該第二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二旋轉孔;而該置放組件包含有:一置放板,設置於該主機外殼上; 一第三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置放板之一端,該第三旋轉支架並具有一第三旋轉孔;以及一第四旋轉支架,設置於該置放板之另一端,該第四旋轉支架並具有一旋轉槽;其中該旋轉螺絲係穿過該第三旋轉孔和該第一旋轉孔而作旋轉結合,該旋轉軸係穿過該第二旋轉孔和該旋轉槽而作旋轉結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旋轉螺絲和該旋轉軸係形成共軸旋轉,且當該容置件於該第二方向上進行旋轉並使該第一側面垂直於該主機板時,該插頭組件係插入該插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置放板係相鄰並垂直於該主機板,且該第一方向係垂直於該主機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旋轉軸具有一第一旋轉段和一第二旋轉段,該旋轉槽具有一缺口,該第一旋轉段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二旋轉段之直徑,該第一旋轉段之直徑係小於該缺口之口徑,該第二旋轉段之直徑係大於該缺口之口徑,該第二旋轉段之直徑係小於該旋轉槽之直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容置件能於一第三方向上進行移動,以使該旋轉軸對應地於該旋轉槽中進行移動,並用以脫離或避免脫離於該旋轉槽之該缺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連動組件包含有: 一第一樞轉插銷;一第二樞轉插銷;一第一樞孔組,設置於該第一側面上並構成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一端;一纜線支座,構成該連動組件之該第二端,該纜線支座並具有一第二樞孔組;以及一連桿;該連桿包含有:一板體;一第一桿柱,位於該板體之一端,該第一桿柱並具有一第一孔端和一第一孔道;以及一第二桿柱,位於該板體之另一端,該第二桿柱並具有一第二孔端和一第二孔道;其中該第一樞轉插銷係穿過該第一樞孔組、該第一孔端和該第一孔道而作樞轉結合,該第二樞轉插銷係穿過該第二樞孔組、該第二孔端和該第二孔道而作樞轉結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纜線支座係垂直於該主機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第一孔端具有一第一限位凸點,該第一樞孔組具有一第一限位凹孔,當該第一樞孔組和該第一孔端作樞轉結合時,該第一限位凸點係能置於該第一限位凹孔中以限制樞轉角度,並能經由一施力而使該第一限位凸點脫離該第一限位凹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第二孔端具有一第二限位凸點,該第二樞孔組具有一第二限位凹孔,當該第二樞孔組和該第二孔端作樞轉結合時,該第二限位凸點係能置於該第二限位凹孔中以限制樞轉角度,並能經由一施力而使該第二限位凸點脫離該第二限位凹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纜線支座包含有:一纜線溝槽組,用以容置部份之該纜線;以及一插頭孔座組,連接於該纜線溝槽組,用以容置該插頭組件,且該插頭孔座組係朝向該主機板。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該纜線支座包含有一第一導軌和一第二導軌,該置放組件包含有一置放板、一第一導柱和一第二導柱,該第一導柱和該第二導柱係設置於該置放板上,用以分別導引該第一導軌和該第二導軌。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其中每一導軌各具有一導口、一第一導段、一第二導段和一第三導段;每一導柱係從對應之導口被導入至對應之第一導段;每一導柱並因應該容置件於一第三方向上之移動而於對應之第二導段中改變相對位置;每一導柱並因應該纜線支座於該第一方向上之連動而於對應之第三導段中改變相對位置。
TW102134883A 2013-09-05 2013-09-26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TWI502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0494.8A CN104423491B (zh) 2013-09-05 2013-09-05 可连动插拔的旋转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699A true TW201510699A (zh) 2015-03-16
TWI502325B TWI502325B (zh) 2015-10-01

Family

ID=52582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4883A TWI502325B (zh) 2013-09-05 2013-09-26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2170B2 (zh)
CN (1) CN104423491B (zh)
TW (1) TWI502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68308U (zh) * 2015-06-26 2016-0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框体模块
TWI554192B (zh) * 2015-11-06 2016-10-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轉接卡旋轉模組
WO2018039594A1 (en) 2016-08-26 2018-03-01 Nlight, Inc. Laser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
TWI620490B (zh) * 2017-02-23 2018-04-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板卡模組
CN107145200B (zh) * 2017-05-17 2020-08-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WO2020133900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11388830B2 (en) * 2019-05-21 2022-07-1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ft and rotating drive cage
CN111800979B (zh) * 2020-05-13 2021-09-07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板卡测试的随用随取式板卡储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9776A (ja) * 1992-04-13 1993-11-05 Toshiba Corp 小型電子機器
US5477415A (en) * 1993-11-12 1995-12-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utomatic computer docking station having a motorized tray, cammed side connectors, motorized side connectors, and locking and unlocking guide pins
US5619398A (en) * 1995-12-27 1997-04-08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Manual docking apparatus having latch and drive mechanism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6101097A (en) * 1997-07-10 2000-08-08 Sun Microsystems, Inc. Power supply attachments for tower computer enclosure
US6404626B1 (en) * 1999-07-09 2002-06-11 Compaq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Group, L.P. Integrated connector module for personal computers
US6667891B2 (en) * 2000-02-18 2003-12-23 Rackable Systems, Inc. Computer chassis for dual offset opposing main boards
US6580603B1 (en) * 2001-11-30 2003-06-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computer devices, pivotable between operating and service positions, including a pivoting support member
US7019965B2 (en) * 2002-09-30 2006-03-28 Sun Microsystems, Inc. Ejector mechanism and a carrier including same
EP1411415A1 (en) * 2002-10-18 2004-04-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US7256990B2 (en) * 2003-08-29 2007-08-14 Dell Products L.P. Vertical doc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7414854B1 (en) * 2004-10-14 2008-08-19 Sun Microsystems, Inc. Battery-backed computer system with externally replaceable battery module
JP2006172675A (ja) * 2004-12-20 2006-06-29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回転円板形記憶装置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TWM278998U (en) * 2005-02-02 2005-10-21 Sercomm Corp External electronic data storing device
US7477509B2 (en) * 2006-05-04 2009-01-13 Sun Microsystems, Inc. Quick eject mechanism with cable detection device
US7663889B2 (en) * 2006-10-23 2010-02-16 Sun Microsystems, Inc.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hot swap capability
EP2034386A1 (de) * 2007-09-07 2009-03-11 Digital-Logic AG Computergehäuse mit Steckkartenmodul
JP4393567B1 (ja) * 2008-09-22 2010-01-0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TWM350781U (en) * 2008-10-14 2009-02-11 Quanta Comp Inc Hard disk securing apparatus
TWI374003B (en) 2009-07-17 2012-10-01 Inventec Corp Extracting and instal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device
TWM371913U (en) * 2009-08-31 2010-01-01 Yeong Yang Technolog Co Ltd Computer chassis capable of receiving removable external hard disk
CA2789159A1 (en) * 2010-02-12 2011-08-1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s bladed panel systems
CN102213982A (zh) * 2010-04-09 2011-10-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系统
US8369092B2 (en) * 2010-04-27 2013-0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put/output and disk expansion subsystem for an electronics rack
CN102279626A (zh) * 2010-06-08 2011-12-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机箱及其电源供应器
CN102385417B (zh) * 2010-08-25 2013-02-2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架式服务器
US8154862B2 (en) * 2010-08-30 2012-04-10 Ping-Hung Lai Open external hard drive enclosure
US20120050977A1 (en) * 2010-08-30 2012-03-01 Ping-Hung Lai Detachable External Hard Drive Enclosure and Bridge Device Therefor
TWI402018B (zh) * 2010-11-30 2013-07-11 Inventec Corp 電子設備
US9170615B2 (en) * 2011-10-31 2015-10-27 Radisys Corporation Compact network server or appliance
CN103326181B (zh) * 2012-03-20 2016-03-0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插拔装置
US20130290591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Leaf Holdings, Inc. Docking station for computerized bill present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52170B2 (en) 2015-10-06
CN104423491A (zh) 2015-03-18
TWI502325B (zh) 2015-10-01
CN104423491B (zh) 2017-09-12
US20150062795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2325B (zh) 可連動插拔之旋轉模組
TWI612519B (zh) 緊密式免工具硬碟承載機構及計算裝置
TWI471078B (zh) 儲存裝置組裝模組及應用該儲存裝置組裝模組之電子裝置
TWI611399B (zh) 硬碟承載裝置以及電腦裝置
TWI442385B (zh) 儲存裝置抽取盒
TWI536178B (zh) 伺服器
TWI583294B (zh) The built-in accessory of the chassis is hot-swappable
CN210776520U (zh) 电子装置及其支架结构
TWM522544U (zh) 可旋取儲存裝置之伺服器
TWM554632U (zh) 存取裝置之固定架結構
TWI691252B (zh) 具有旋轉托架的伺服器電腦系統
TWM537777U (zh) 無須開蓋即可插拔非前方儲存裝置之伺服器機箱
CN108874054B (zh) 扩充卡卡匣及扩充卡机箱集成装置
TW201315340A (zh) 電子裝置
US20150277514A1 (en) Card retention mechanism
WO2020107159A1 (zh) 集线器
TWM460309U (zh) 機殼固定裝置
TW200917939A (en) Computer casing having replaceable storage units of various specifications and computer device
WO2020107157A1 (zh) 集线器
TWI478647B (zh) 拆裝機構及應用該拆裝機構之電子裝置
TWI543698B (zh) 電子設備固定裝置
US9632545B2 (en) Drive tray
TWI395092B (zh)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its main board
TWM488726U (zh) 伺服器儲存媒體的組裝結構
US9261923B2 (en) Card reten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