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6502A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506502A TW201506502A TW103116964A TW103116964A TW201506502A TW 201506502 A TW201506502 A TW 201506502A TW 103116964 A TW103116964 A TW 103116964A TW 103116964 A TW103116964 A TW 103116964A TW 201506502 A TW201506502 A TW 20150650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component
- optical
- component layer
- bonding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1—Manufacturing of individual cells out of a plurality of cells, e.g. by dic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具備:第一貼合裝置,係將較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檢測裝置,檢測貼合有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和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切斷裝置,係將第一貼合裝置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光學顯示部件和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切斷裝置係沿著檢測裝置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第一光學組件層。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光學組件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的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本發明係根據2013年5月16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特願第2013-104145號而主張其優先權,並引用其內容。
傳統上,已知液晶顯示器等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該生產系統係將貼合至液晶面板(光學顯示部件)的偏光板等光學組件,從長條薄膜切割出符合液晶面板之顯示區域尺寸的層片。其後,將光學組件貼合至液晶面板(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第2003-255132號公報。
但是,上述習知結構中,考慮到液晶面板及層片的各尺寸偏差,以及相對於液晶面板的層片之貼合偏差(位置偏差),會切割出較顯示區域稍大的層片。因此,顯示區域之周邊部形成有多餘區域(邊框部),而有阻礙機器小型化的問題。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事項,係提供一種可縮小顯示區域周邊之邊框部,以達成顯示區域之擴大及機器之小型化目的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1)關於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係具備:第一貼合裝置,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檢測裝置,檢測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切斷裝置,係將該第一貼合裝置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該切斷裝置係沿著該檢測裝置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另外,上述結構中的「光學顯示部件和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係指,對向光學顯示部件的第一光學組件層之面;「貼合面的外周緣」具體而言係指,於光學顯示部件中,貼合有第一光學組件層之側的基板之外周緣。 而且,第一光學組件層的「第一區域(對應貼合面的區域)」係指,於第一光學組件層中,較第一光學組件層和對向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大並較光學顯示部件的外形(平面視圖中之輪廓外形)小的區域,且為於光學顯示部件中避開了電子部件安裝部等功能部分的區域。
(2)於上述(1)之態樣中,該切斷裝置較佳係以雷射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3)於上述(2)之態樣中,該切斷裝置較佳係使用二氧化碳(CO2)雷射切割機以雷射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4)於上述(1)之態樣中,該切斷裝置較佳係從該第一光學組件層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藉以切割出包含該光學顯示部件及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組件貼合體。 此外,上述結構中的「對應於貼合面大小」係指,較光學顯示部件的顯示區域大並較光學顯示部件的外形(平面視圖中之輪廓外形)小的區域。
(5)於上述(1)之態樣中,該第一貼合裝置較佳係以較該顯示區域大且較該光學顯示部件外形小的區域來作為該第一區域。
(6)於上述(1)之態樣中,該第一貼合裝置較佳係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下側面與該光學顯示部件之上側面接合。
(7)於上述(1)之態樣中,較佳更具備第一搬送裝置,係將該光學顯示部件以該第一貼合裝置及該切斷裝置之順序搬送。
(8)於上述(1)之態樣中,較佳更具備第二搬送裝置,係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搬送至該第一貼合裝置。
(9)於上述(8)之態樣中,該第二搬送裝置較佳係具備回收部,係將該切斷裝置所切斷之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二區域回收。
(10)於上述(1)之態樣中,較佳更具備第二貼合裝置,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二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另一側面。
(11)於上述(10)之態樣中,該切斷裝置較佳係於切斷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的同時,將該第二貼合裝置貼合好之第二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二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三區域、與該第二光學組件層之第三區域外側區域的第四區域切斷。
(12)關於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方法,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將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切斷的步驟係沿著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13)關於本發明的一態樣之電腦可讀式記錄媒體,係儲存有執行下述動作的程式: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將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切斷的步驟係沿著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上述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裝置中,該切斷裝置較佳係以雷射切斷該光學組件層。
而且,關於本發明的一態樣係於將光學組件貼合於光學顯示部件以形成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方法中,包含:貼合層片製程,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光學組件層貼合至該光學顯示部件;檢測製程,於貼合有該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切斷製程,將對應該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之貼合面的部分和其外側的剩餘部分切斷,從該光學組件層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光學組件,藉以從該貼合層切割出包含單一個光學顯示部件及與其重疊之光學組件的光學組件貼合體。
從關於本發明的態樣可知,將較顯示區域更大的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後,切斷光學組件層的剩餘部分。因此,對應貼合面大小的光學組件能形成於光學顯示部件的表面上。藉此,將光學組件設置至貼合面時提供較佳的精度,可使得顯示區域外側邊框部變窄,以達成顯示區域之擴大及機器之小型化的目的。 而且,將光學顯示部件貼合至較顯示區域更大之光學組件層,即使是其光學軸方向因光學組件層之位置而改變的情況,可依據該光學軸方向校準光學顯示部件並進行貼合。藉此,可提升相對於光學顯示部件的光學組件之光學軸方向的精度,可改善光學顯示設備的色彩度及對比度。
以下,參考圖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本實施形態中,係說明包含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的薄膜貼合系統。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薄膜貼合系統1的示意結構。薄膜貼合系統1係例如將偏光薄膜或相位差薄膜、輝度增加薄膜等薄膜狀光學組件貼合至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機電致發光(OE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面板等面板狀光學顯示部件。 薄膜貼合系統係製造包含有該光學顯示部件及光學組件的光學組件貼合體。薄膜貼合系統1中,係使用液晶面板P作為該光學顯示部件。薄膜貼合系統1之各部位係透過作為電子控制裝置的控制裝置20進行整體控制。
薄膜貼合系統1係從貼合製程之起始位置到終點位置為止,使用例如驅動式之滾筒搬送機5來搬送液晶面板P,同時對液晶面板P依序施以特定處理。液晶面板P係以其正/反面呈水平狀態下於滾筒搬送機5上進行搬送。 此外,第1圖之紙面左側係顯示液晶面板P的搬送方向上游側(以下,稱作面板搬送上游側)。第1圖之紙面右側則顯示液晶面板P的搬送方向下游側(以下,稱作面板搬送下游側)。
一併參考第6圖至第8圖進行說明。此外,第7圖以及第8圖中,液晶面板P之紙面上方側係為顯示面側,紙面下方側則為背光側。液晶面板P之平面視圖為長方形(參考第6圖)。從液晶面板P的外周緣距特定寬度之內側處,形成具有沿該外周緣形狀的顯示區域P4(參考第6圖)。於後述第二校準裝置14的面板搬送上游側時,使得顯示區域P4之短邊約略沿著搬送方向來搬送液晶面板P。於該第二校準裝置14的面板搬送下游側時,則使得顯示區域P4之長邊約略沿著搬送方向來搬送液晶面板P。
針對該液晶面板P之正面與反面,將長條形之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所切割出的第一光學組件F11、第二光學組件F12及第三光學組件F13適當地貼合於液晶面板P(參考第8圖)。本實施態樣中,液晶面板P之背光側及顯示面側的雙面係各自貼合有作為偏光薄膜之第一光學組件F11及第三光學組件F13(參考第8圖)。液晶面板P之背光側一面進一步貼合有重疊於第一光學組件F11之作為輝度增加薄膜(參考第8圖)的第二光學組件F12。
如第1圖所示,薄膜貼合系統1係具備第一校準裝置11、第一貼合裝置12、第一切斷裝置13及第二校準裝置14。 第一校準裝置11係將液晶面板P從上游製程搬送至滾筒搬送機5之面板搬送上游側上,同時進行液晶面板P的校準。第一貼合裝置12係設置於第一校準裝置11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一切斷裝置13係設置於接近第一貼合裝置12處。第二校準裝置14係設置於第一貼合裝置12及第一切斷裝置13的面板搬送下游側。
而且,薄膜貼合系統1係具備第二貼合裝置15、第二切斷裝置16、第三校準裝置17、第三貼合裝置18及第三切斷裝置19。 第二貼合裝置15係設置於第二校準裝置14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二切斷裝置16係設置於接近第二貼合裝置15處。第三校準裝置17係設置於第二貼合裝置15及第二切斷裝置16的面板搬送下游側。 第三貼合裝置18係設置於第三校準裝置17的面板搬送下游側。 第三切斷裝置19係設置於接近第三貼合裝置18處。
第一校準裝置11係可保持液晶面板P並自由地朝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進行搬送。而且,第一校準裝置11具有拍攝液晶面板P之面板搬送上游側及下游側之端部的一對攝影機C(參考第3圖)。攝影機C的攝影資料係傳送至控制裝置20。 控制裝置20係根據該攝影資料與預先儲存之光學軸方向的檢查資料,以啟動第一校準裝置11。不過,後述第二校準裝置14及第三校準裝置17亦同樣地具有攝影機C,並將該攝影機C之攝影資料用來進行校準。
第一校準裝置11係受控制裝置20之控制,相對第一貼合裝置12進行液晶面板P的校準。此時,決定液晶面板P於垂直搬送方向之水平方向(以下稱作部件寬度方向)上的位置,及繞垂直軸之迴轉方向(以下稱作迴轉方向)上的位置。在該狀態下,將液晶面板P引導至第一貼合裝置12之貼合位置。
第一貼合裝置12係針對被引導至貼合位置的長條狀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上側面,將沿其上方搬送之液晶面板P的下側面(背光側)進行貼合。第一貼合裝置12係具備搬送裝置12a及夾壓滾筒12b。 搬送裝置12a係從捲繞有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第一料捲滾筒R1將第一光學組件層F1捲出,並沿其長邊方向搬送第一光學組件層F1。夾壓滾筒12b係將滾筒搬送機5所搬送之液晶面板P的下側面貼合至搬送裝置12a所搬送之第一光學組件層F1的上側面。
搬送裝置12a係具備滾筒保持部12c及保護薄膜回收部12d。滾筒保持部12c係保持著捲繞有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第一料捲滾筒R1,並沿其長邊方向捲出第一光學組件層F1。保護薄膜回收部12d係將重疊於第一光學組件層F1的下側面而與第一光學組件層F1一併捲出的保護薄膜pf,在第一貼合裝置12之面板搬送下游側進行回收。
夾壓滾筒12b具有於軸線方向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對貼合滾筒。一對貼合滾筒之間形成有特定間隙,該間隙內即為第一貼合裝置12的貼合位置。將液晶面板P及第一光學組件層F1重合導入該間隙內。該等液晶面板P及第一光學組件層F1係於該貼合滾筒之間受夾壓,並送往面板搬送下游側。藉此,便可形成將複數個液晶面板P相距特定間隔而連續貼合至長條狀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上側面的第一貼合層F21。
一併參考第4圖以及第5圖進行說明。不過,第4圖以及第5圖中,液晶面板P之紙面上方側係背光側,紙面下方側係顯示面側。第一切斷裝置13係位於保護薄膜回收部12d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一切斷裝置13係於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特定部位(沿搬送方向上並列的液晶面板P之間)處,沿該部件寬度方向將整個寬度切斷。藉此,第一切斷裝置13係切斷第一貼合層F21之第一光學組件層F1,而形成較顯示區域P4更大(本實施形態中較液晶面板P更大)的層片F1S。 另外,層片F1S的剩餘部分大小(突出於液晶面板P外側部分的大小)係因應液晶面板P的尺寸而適當設定。舉例來說,層片F1S適用於5吋至10吋的中小型尺寸之液晶面板P的情況,於層片F1S的各側邊中,將層片F1S的一側邊和液晶面板P的一側邊之間的間隔設定為2mm-5mm範圍之長度。
不過,第一切斷裝置13較佳可使用切割刀片,亦可使用雷射切割機。透過該切斷,形成於液晶面板P的下側面貼合有較顯示區域P4更大之層片F1S的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
參考第1圖進行說明。第二校準裝置14係例如可保持滾筒搬送機5上的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並繞垂直軸迴轉90°。藉此,與顯示區域P4之短邊略呈平行而搬送的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係轉換方向為與顯示區域P4之長邊略呈平行而進行搬送。不過,前述迴轉係當貼合至液晶面板P的其它光學組件層之光學軸方向相對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光學軸方向配置呈直角的情況。
第二校準裝置14係進行與該第一校準裝置11相同的校準。即,第二校準裝置14係根據儲存於控制裝置20之光學軸方向檢查資料及該攝影機C的攝影資料,以決定相對第二貼合裝置15的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部件寬度方向及迴轉方向的位置。在該狀態中,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被引導至第二貼合裝置15之貼合位置。
第二貼合裝置15係針對被引導至貼合位置的長條狀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上側面,將沿其上方搬送之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的下側面(液晶面板P之背光側)進行貼合。第二貼合裝置15係具備搬送裝置15a及夾壓滾筒15b。 搬送裝置15a係從捲繞有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第二料捲滾筒R2將第二光學組件層F2捲出,並沿其長邊方向搬送第二光學組件層F2。夾壓滾筒15b係將滾筒搬送機5所搬送之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的下側面貼合至搬送裝置15a所搬送之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上側面。
搬送裝置15a係具備滾筒保持部15c及第二回收部15d。 滾筒保持部15c係保持著捲繞有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第二料捲滾筒R2,並沿其長邊方向捲出第二光學組件層F2。第二回收部15d係將通過位於夾壓滾筒15b的面板搬送下游側之第二切斷裝置16後的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剩餘部分回收。
夾壓滾筒15b具有沿軸線方向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對貼合滾筒。一對貼合滾筒之間形成有特定間隙,該間隙內即為第二貼合裝置15的貼合位置。將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重合導入該間隙內。該等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係於該貼合滾筒之間受夾壓,並送往面板搬送下游側。藉此,便可形成將複數個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相距特定間隔而連續貼合至長條狀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上側面的第二貼合層F22。
而且,薄膜貼合系統1係具備第一檢測裝置41(參照第14圖)。第一檢測裝置41係設置於第二貼合裝置15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一檢測裝置41係檢測液晶面板P與第一光學組件層F1的層片F1S之貼合面(以下,稱為第一貼合面)的端緣。
參考第13圖、第14圖及第15圖進行說明。不過,於第13圖、第14圖及第15圖中,為了方便,省略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圖式。 例如第13圖所示,第一檢測裝置41係對設置於滾筒搬送機5之搬送路線上的4個檢查區域CA中檢測出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貼合面的外周緣)。各檢查區域CA係配置於對應具有矩形外形之第一貼合面SA1的4個角部之位置。端緣ED係針對生產線上所搬送之每個液晶面板P而進行檢測。第一檢測裝置41檢測出的端緣ED之資料係儲存於圖中未顯示的記憶部。
不過,檢查區域CA之配置位置不限定於此。例如,各檢查區域CA亦可配置於對應第一貼合面SA1之各側邊一部分(例如各側邊之中央部)的位置。
第14圖係第一檢測裝置41的示意圖。 於第14圖中,為了方便,以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貼合有層片F1S之側為上側,第一檢測裝置41之結構係顯示為上下相反。
如第14圖所示,第一檢測裝置41係具備:照明光源44,照明端緣ED;及攝影裝置43,配置成相對第一貼合面SA1的法線方向較端緣ED朝第一貼合面SA1的內側傾斜之姿勢,從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貼合有層片F1S之側拍攝端緣ED的畫面。
照明光源44與攝影裝置43係各自配置於第13圖中所示之4個檢查區域CA(對應第一貼合面SA1之4個角部的位置)。
第一貼合面SA1的法線與攝影裝置43之拍攝面43a的法線所夾角度(以下,稱為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 較佳可設定為讓面板分斷時之偏差或毛邊等不會進入攝影裝置43之拍攝視野內。舉例來說,第二基板P2之端面偏移至第一基板P1之端面外側的情況中,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可設定為不讓第二基板P2之端緣進入攝影裝置43之拍攝視野內。
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較佳可配合第一貼合面SA1與攝影裝置43之拍攝面43a中心之間的距離(以下,稱為攝影裝置43之高度H)來進行設定。舉例來說,攝影裝置43之高度H為50mm以上,100mm以下的情況中,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較佳可設定為5°以上,20°以下之範圍的角度。但是,依經驗已知偏差量的情況中,可根據其偏差量求得攝影裝置43之高度H及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本實施形態中,攝影裝置43之高度H設定為78mm,攝影裝置43之傾斜角度θ設定為10°。
照明光源44與攝影裝置43係固定並配置於各檢查區域CA。 另外,照明光源44與攝影裝置43亦可配置成可沿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移動。該情況中,照明光源44與攝影裝置43可各設置一組即可。而且,藉此,照明光源44與攝影裝置43可在易於拍攝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的位置處進行移動。
照明光源44係配置於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貼合有第一層片F1S之側的相反側。照明光源44係配置成相對第一貼合面SA1的法線方向較端緣ED朝第一貼合面SA1的外側傾斜之狀態。於本實施形態中,照明光源44之光學軸與攝影裝置43之拍攝面43a的法線係呈平行。
另外,照明光源亦可配置於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貼合有層片F1S之側。
而且,照明光源44之光學軸與攝影裝置43之拍攝面43a的法線亦可略為傾斜地相互交叉。
而且,如第15圖所示,攝影裝置43及照明光源44亦可各別配置在沿第一貼合面SA1之法線方向而重疊於端緣ED的位置處。第一貼合面SA1與攝影裝置43之拍攝面43a中心之間的距離(以下,稱為攝影裝置43之高度H1)較佳設定為易於檢測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的位置。舉例來說,攝影裝置43之高度H1亦可設定為50mm以上,150mm以下之範圍。
層片F1S之切斷位置係根據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檢測結果來調整。控制裝置20(參考第1圖)係取得儲存於記憶部的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資料,以決定層片F1S之切斷位置,使第一光學組件F11不會突出液晶面板P外側(第一貼合面SA1外側)。第一切斷裝置13係於控制裝置20所決定之切斷位置處將層片F1S切斷。
一併參考第2圖以及第5圖進行說明。第二切斷裝置16係位於第一檢測裝置41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二切斷裝置16係同時切斷第二光學組件層F2與貼合於其上側面的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之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層片F1S。第二切斷裝置16例如為二氧化碳(CO2
)雷射切割機。第二切斷裝置16係沿第一貼合面SA1之端緣ED(本實施形態中係沿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不間斷地切斷第二光學組件層F2與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層片F1S。將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貼合至液晶面板P後再一同進行切割,可提高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光學軸方向之精度。而且,可消除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間的光學軸方向之偏差。再者,可簡化第一切斷裝置13中的切斷。
第二切斷裝置16藉由沿著端緣ED進行雷射切斷,以從第一單片貼合面板P11切除突出於第一貼合面SA1之外側部分的層片F1S(層片F1S的剩餘部分),而形成對應第一貼合面SA1大小的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及第二光學組件F12)。此處,第二切斷裝置16相當於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切斷裝置。
此處,「對應第一貼合面SA1大小」係指,較液晶面板P的顯示區域P4大並較液晶面板P的外形(平面視圖中之輪廓外形)小的區域。
藉由第二切斷裝置16的切斷,形成於液晶面板P的下側面重疊貼合有第一光學組件F11及第二光學組件F12的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參考第7圖)。此時,使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能與切除對應第一貼合面SA1的部分(第一光學組件F11、第二光學組件F12)後殘餘呈框狀的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剩餘部分能相互分離。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剩餘部分會成為複數相連的梯子狀。該剩餘部分係與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剩餘部分共同捲取至第二回收部15d。
此處,該「對應第一貼合面SA1的部分」係指,較顯示區域P4大並較液晶面板P的外形小之區域,且為避開了電子部件安裝部等功能部分的區域。本實施形態中,於平面視圖為矩狀外形之液晶面板P中除了該功能部分之外的三個側邊處,沿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以雷射切斷剩餘部分,而相當於該功能部分的一側邊,則從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朝顯示區域P4側適當深入的位置處以雷射切斷剩餘部分。舉例來說,對應第一貼合面SA1的部分係薄膜電晶體(TFT, Thin Film Transistor)基板之貼合面的情況中,在相當於功能部分的一側邊中,除了功能部分之外,於從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朝顯示區域P4側偏移特定量的位置進行切斷。
參考第1圖進行說明。第三校準裝置17將液晶面板P顯示面側朝向上側面的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進行正/反反轉,使得液晶面板P之背光側朝向上側面。第三校準裝置17係進行與該第一校準裝置11及第二校準裝置14相同的校準。即,第三校準裝置17係根據儲存於控制裝置20之光學軸方向檢查資料及該攝影機C的攝影資料,決定相對於第三貼合裝置18的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之部件寬度方向及迴轉方向上的位置。在該狀態中,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被引導至第三貼合裝置18之貼合位置。
第三貼合裝置18係針對被引導至貼合位置的長條狀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上側面,將沿其上方搬送之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的下側面(液晶面板P之顯示面側)進行貼合。第三貼合裝置18係具備搬送裝置18a及夾壓滾筒18b。 搬送裝置18a係從捲繞有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第三料捲滾筒R3將第三光學組件層F3捲出,並沿其長邊方向搬送第三光學組件層F3。夾壓滾筒18b係將滾筒搬送機5所搬送之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的下側面貼合至搬送裝置18a所搬送之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上側面。
搬送裝置18a係具備滾筒保持部18c及第三回收部18d。 滾筒保持部18c係保持著捲繞有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第三料捲滾筒R3,並沿其長邊方向捲出第三光學組件層F3。第三回收部18d係將通過位於夾壓滾筒18b之面板搬送下游側之第三切斷裝置19後的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剩餘部分回收。
夾壓滾筒18b具有沿軸線方向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對貼合滾筒。一對貼合滾筒之間形成有特定間隙,該間隙內即為第三貼合裝置18的貼合位置。將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重合導入該間隙內。該等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係於該貼合滾筒之間受夾壓,並送往面板搬送下游側。藉此,便可形成將複數個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相距特定間隔而連續貼合至長條狀第三光學組件層F3上側面的第三貼合層F23。
而且,薄膜貼合系統1係具備第二檢測裝置42(參照第14圖)。第二檢測裝置42係設置於第三貼合裝置18的面板搬送下游側。第二檢測裝置42係檢測液晶面板P與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以下,稱為第二貼合面)的端緣。第二檢測裝置42檢測出的端緣ED之資料係儲存於圖中未顯示的記憶部。
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切斷位置係根據於第二貼合面之端緣檢測檢果來調整。控制裝置20(參考第1圖)係取得儲存於記憶部的第二貼合面之端緣資料,以決定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切斷位置,使第三光學組件F13不會突出液晶面板P外側(第二貼合面外側)。第三切斷裝置19係於控制裝置20所決定之切斷位置處將第三光學組件層F3切斷。
第三切斷裝置19係位於第二檢測裝置42之面板搬送下游側,以切斷第三光學組件層F3。第三切斷裝置19具有與第二切斷裝置16相同的雷射加工機,沿第二貼合面之端緣(例如,沿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不間斷地切斷第三光學組件層F3。
第三切斷裝置19藉由沿著第二貼合面之端緣進行雷射切斷,以從第二單片貼合面板P12切除突出於第二貼合面之外側部分的層片(層片的剩餘部分),而形成對應第二貼合面大小的光學組件(第三光學組件F13)。
此處,「對應第二貼合面大小」係指,較液晶面板P的顯示區域P4大並較液晶面板P的外形(平面視圖中之輪廓外形)小的區域。
藉由第三切斷裝置19的切斷,形成於第二單片貼合面板P12的下側面貼合有第三光學組件F13的雙面貼合面板P13(參考第8圖)。此時,使雙面貼合面板P13能與切除對應第二貼合面的部分(第三光學組件F13)後殘餘呈框狀的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剩餘部分能相互分離。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剩餘部分會和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剩餘部分同樣地成為複數相連的梯子狀(參考第2圖)。該剩餘部分係捲取至第三回收部18d。
此處,該「對應第二貼合面的部分」係指,較顯示區域P4大並較液晶面板P的外形小之區域,且為避開了電子部件安裝部等功能部分的區域。本實施形態中,於平面視圖為矩狀外形之液晶面板P中的四側邊處,沿液晶面板P之外周緣以雷射切斷剩餘部分。舉例來說,對應第二貼合面的部分係彩色濾光片(CF, Color Filter)基板之貼合面的情況中,由於沒有相當於該功能部分的部分,故於液晶面板P之四側邊沿液晶面板P的外周緣進行切斷。
雙面貼合面板P13通過圖中未顯示之缺陷檢查裝置,以檢查是否有缺陷(貼合不良等)後,搬送至下游製程進行其它處理。
此處,一般的長條狀光學薄膜(相當於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第三光學組件層F3)) 係將經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之樹脂薄膜朝一軸延伸而製造,光學薄膜的光學軸方向與樹脂薄膜的延伸方向大略一致。但是,由於光學薄膜全體並非相同,故光學薄膜的光學軸在光學薄膜的寬度方向會有偏差。
為此,冀望在其寬度方向將複數個光學顯示部件貼合至光學薄膜的情況中,依據光學薄膜的光學軸方向進行光學顯示部件的校準。 藉此,對於抑制光學顯示設備單元之光學軸偏差,來改善色彩度及對比度是有效的。
作為偏光薄膜之光學薄膜為了遮斷沿一方向上振動之光線以外的光線,係以例如碘或二色性染料等進行染色。不過,光學薄膜處亦可進一步層積有剝離薄膜或保護薄膜。
檢查光學薄膜之光學軸方向的檢查裝置係具備光源及分析儀。 光源係配置於光學薄膜之正/反面的一側。分析儀則配置於光學薄膜之正/反面的另一側。分析儀接收自光源照射並透射光學薄膜的光線,檢測出該光線強度,藉以檢測出光學薄膜之光學軸。分析儀例如可於光學薄膜之寬度方向上移動,可在光學薄膜之寬度方向的任意部位上檢查光學軸。
本實施形態的情況中,該檢查裝置所獲得之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光學軸方向檢查資料係與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長邊方向位置及寬度方向位置資料連結地儲存於控制裝置20之記憶體。該檢查之後,各自捲取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以形成各料捲滾筒(第一料捲滾筒R1、第二料捲滾筒R2及第三料捲滾筒R3)。 以下,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可統稱為光學組件層FX,貼合至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液晶面板P、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及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可統稱為光學顯示部件PX。
此處,構成光學組件層FX之偏光薄膜係例如經二色性色素進行染色之聚乙烯醇(PVA)薄膜,並朝一軸延伸所形成。由於偏光薄膜於延伸時會有PVA薄膜厚度之不均勻或二色性色素染色不均勻等問題,亦造成光學組件層FX之寬度方向內側與寬度方向外側之光學軸方向相異的問題。
該處,本實施形態中,根據預先儲存於控制裝置20之光學組件層FX各部位中的光學軸面內分布檢查資料,進行貼合至該處的光學顯示部件PX之校準。接著,將光學顯示部件PX貼合至光學組件層FX。
具體而言,於光學組件層FX中貼合光學顯示部件PX的部位之面內,例如找出相對於特定之基準軸(長邊方向軸等),角度最大之光學軸與最小之光學軸。接著,將該各光學軸所產生的角度兩等分後的軸作為該部位之平均光學軸,以該軸為基準進行光學顯示部件PX的校準。
藉此,即使是在光學組件層FX之寬度方向上相異位置處貼合光學顯示部件PX的情況,可抑制相對光學顯示部件PX基準位置的光學組件層FX之光學軸方向偏差。又,光學軸公差幾乎為0°(容許公差為±0.25°)。
不過,亦可於捲出光學組件層FX的同時檢測光學軸方向,再根據該檢測資料進行光學顯示部件PX的校準。又,前述各種校準方式不限於光學組件層FX之光學軸方向為0°及90°的情況,亦可適用於任意角度的情況。
第3圖係顯示於相對較寬的光學組件層FX之寬度方向上並列貼合有三個光學顯示部件PX的範例。但是,並不限於此,亦可於光學組件層FX之寬度方向上並列貼合有二個以下或四個以上的光學顯示部件PX。又,亦可於寬度方向上排列複數個相對較窄的光學組件層FX,並各自貼合光學顯示部件PX。
參考第4圖進行說明。液晶面板P係具備第一基板P1、第二基板P2及液晶層P3。 第一基板P1係例如TFT基板所構成的長方形基板。第二基板P2係對向第一基板P1配置的長方形基板。液晶層P3係封入於第一基板P1與第二基板P2之間。不過,為了圖式方便起見,省略剖面圖中的各層剖面線。
參考第6圖以及第7圖進行說明。第一基板P1外周緣之三側邊係沿著第二基板P2相對應之三側邊配置,外周緣剩餘之一側邊則延伸至第二基板P2相對應之一側邊的外側。藉此,於第一基板P1之一側邊處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基板P2外側的電子部件安裝部P5。
參考第5圖以及第7圖進行說明。第二切斷裝置16沿著第一檢測裝置41所檢測出之液晶面板P和第一光學組件層F1的層片F1S之貼合面(第一貼合面SA1)的外周緣,切斷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又,第三切斷裝置19沿著第二檢測裝置42所檢測出之液晶面板P和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第二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第三光學組件層F3。顯示區域P4之外側處係設置有將第一基板P1及第二基板P2接合之密封劑等設置用特定寬度之邊框部G。於該邊框部G之寬度內以第二切斷裝置16及第三切斷裝置19進行雷射切割。
如第10圖所示,單獨對樹脂製的光學組件層FX進行雷射切割時,其切斷端t可能因熱變形而膨脹或呈波浪形。因此,將雷射切割後之光學組件層FX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PX的情況,光學組件層FX處易產生空氣混入或變形等貼合不良問題。
另一方面,本實施形態中,如第9圖所示,於液晶面板P貼合好光學組件層FX之後,以雷射切斷光學組件層FX。本實施形態中,光學組件層FX之切斷端t會受到液晶面板P之玻璃表面支撐。因此,光學組件層FX之切斷端t不會產生膨脹或波浪形,且於液晶面板P之貼合後進行故不會有前述貼合不良。
雷射加工機之切割線的振動幅度(公差)係較切割刀片之公差更小。因此本實施形態中,與使用切割刀片切斷光學組件層FX的情況相比,可使得該邊框部G的寬度更窄。又,可達到液晶面板P之小型化及/或顯示區域P4之大型化。這可應用於近年來之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終端等,需要在機殼尺寸之限制下將顯示畫面放大的高機能行動裝置。
又,對將光學組件層FX整合於液晶面板P之顯示區域P4的層片進行切割之後,貼合至液晶面板P的情況中,該層片及液晶面板P各自的尺寸公差,以及該等之相對貼合位置的尺寸公差會疊加。因此,液晶面板P之邊框部G的寬度難以縮小。換言之,顯示區域難以擴大。
另一方面,從光學組件層FX切除突出於液晶面板P之外側的尺寸之光學組件層的層片,此切除的層片依據貼合於液晶面板P後之貼合面進行切割的情況中,只需考慮切割線的振動公差。因此,可降低邊框部G之寬度的公差(±0.1mm以下)。此特點亦可使得液晶面板P之邊框部G的寬度變窄(可使得顯示區域擴大)。
再者,以非利刃的雷射來切斷光學組件層FX,切斷時不會有作用力施加至液晶面板P,因此液晶面板P之基板的端緣不易產生裂痕或破裂,提升對於熱循環等的耐久性。同樣地,由於不接觸液晶面板P,對於電子部件安裝部P5的損傷亦較少。 不過,以雷射切斷光學組件層FX的情況,雷射照射之每單位長度的能量較佳需考慮液晶面板P或光學組件層FX的厚度結構來決定。 本實施形態中,以雷射切斷光學組件層FX的情況,每單位長度的能量較佳在0.01~0.11(J/mm)的範圍內進行雷射照射。於雷射照射中,每單位長度的能量過大時,以雷射切斷光學組件層FX的情況,光學組件層FX將有受到損傷之虞。但是,因為每單位長度的能量在0.01~0.11(J/mm)的範圍內進行雷射照射,可防止光學組件層FX受到損傷。
如第6圖所示,以雷射切斷光學組件層FX(第6圖中之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情況,例如於顯示區域P4之一長邊的延長上設定為雷射切割的起點pt1。接著,從該起點pt1先開始進行該一長邊的切斷動作。雷射切割之終點pt2係設定於雷射環繞顯示區域P4一圈後,到達顯示區域P4之起點側短邊的延長上之位置。起點pt1及終點pt2係設定使得光學組件層FX之剩餘部分仍會剩餘特定接續部分,而能承受捲取光學組件層FX時的張力。
如以上說明,上述實施形態中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於將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及第二光學組件F12)貼合至液晶面板P而形成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之製造系統中,係具備:貼合裝置(第一貼合裝置12及第二貼合裝置15),係將較該液晶面板P之顯示區域P4更大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貼合至液晶面板P(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第一檢測裝置41,檢測貼合有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第二切斷裝置16,將該貼合裝置(第一貼合裝置12及第二貼合裝置15)貼合好之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區域中對應該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該第二切斷裝置16係沿著該第一檢測裝置41檢測出的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
同樣地,上述實施形態中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於將第三光學組件F13貼合至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而形成雙面貼合面板P13之製造系統中,係具備:第三貼合裝置18,係將較該液晶面板P之顯示區域P4更大的第三光學組件層F3貼合至該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之光學組件(該第一光學組件F1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F12)的相反側之面,來作為第三貼合層F23;第二檢測裝置42,檢測貼合有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液晶面板P和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及第三切斷裝置19,將對應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的部分,與其外側之剩餘部分切斷,從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第三光學組件F13,藉以從該第三貼合層F23切割出包含單一個液晶面板P及與其重疊之第三光學組件F13的雙面貼合面板P13。
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第三切斷裝置19可以雷射切斷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第三切斷裝置19較佳可使用CO2
雷射切割機以雷射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第三切斷裝置19較佳可從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藉以切割出包含該液晶面板P及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第二貼合層F22(光學組件貼合體)。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貼合裝置(該第一貼合裝置12及該第二貼合裝置15)較佳可以較該顯示區域大且較該液晶面板P外形小的區域來作為該第一區域。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貼合裝置(該第一貼合裝置12及該第二貼合裝置15) 較佳可將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下側面與該液晶面板P之上側面接合。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較佳可更具備將該液晶面板P以該貼合裝置(該第一貼合裝置12及該第二貼合裝置15)及該第三切斷裝置19之順序搬送的滾筒搬送機5(第一搬送裝置)。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較佳可更具備將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搬送至該貼合裝置(該第一貼合裝置12及該第二貼合裝置15)的搬送裝置12a(第二搬送裝置)。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搬送裝置12a較佳可具備將該第三切斷裝置19所切斷之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第二區域回收的第二回收部15d(回收部)。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較佳可更具備將較該液晶面板P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三光學組件層F3(第三光學組件層)貼合至液晶面板P之另一側面的貼合裝置(第三貼合裝置18)。 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如上所述,該第三切斷裝置19較佳可於切斷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的同時,將該第三貼合裝置18貼合好之第三光學組件層F3區域中對應該液晶面板P和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的第三區域、與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第三區域外側區域的第四區域切斷。
於該結構中,將較顯示區域P4更大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貼合至液晶面板P之後,檢測貼合有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液晶面板P和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的外周緣,接著從貼合於液晶面板P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將配置於對應貼合面的部分之外側的剩餘部分切斷。藉此,可在液晶面板P的表面上形成對應於貼合面大小的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第二光學組件F12及第三光學組件F13)。藉此,可讓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第二光學組件F12及第三光學組件F13)在顯示區域P4時提供較佳的精度,可使得顯示區域P4外側邊框部G變窄,以達成顯示區域之擴大及機器之小型化的目的。 而且,將液晶面板P貼合至較顯示區域P4更大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因此,即使是對應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位置改變之光學軸方向的情況,可依據該光學軸方向校準液晶面板P並進行貼合。藉此,可提升相對於液晶面板P的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第二光學組件F12及第三光學組件F13)之光學軸方向的精度,可改善光學顯示設備的色彩度及對比度。
而且,上述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係使用該第二切斷裝置16及該第三切斷裝置19以雷射切斷該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因此,與使用利刃切斷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情況相比,不施加作用力至液晶面板P,不易產生裂痕或破裂,可使得液晶面板P獲得穩定的耐久性。而且,與單獨以雷射切斷貼合前之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二光學組件層F2及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情況相比,可防止貼合不佳的情況發生。
此處,上述實施形態中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係將較該液晶面板P之顯示區域P4更大的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貼合至該液晶面板P(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檢測貼合有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液晶面板P中之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將貼合好之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區域中對應該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第一區域、與該光學組件層(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切斷的步驟係沿著於貼合有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的液晶面板P中檢測出的液晶面板P和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光學組件層(該第一光學組件層F1及該第二光學組件層F2)。
同樣地,上述實施形態中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係包含:貼合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製程,將較該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之顯示區域P4更大的第三光學組件層F3貼合至該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的光學組件(第一光學組件F11及第二光學組件F12)之相反側的面,以作為第三貼合層F23;檢測製程,於貼合有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液晶面板P中,檢測該液晶面板P和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切斷製程,將對應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的液晶面板P之貼合面的部分和其外側的剩餘部分切斷,從該第三光學組件層F3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第三光學組件F13,藉以從該第三貼合層F23切割出包含單一個液晶面板P及與其重疊之第三光學組件F13的雙面貼合面板P13。
另外,第11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1的變形例。相較於第1圖的結構,具有以第一貼合裝置12’代替該第一貼合裝置12,和以第一切斷裝置13’代替該第一切斷裝置13的相異點。其它部分,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結構者則賦予相同元件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第一貼合裝置12’係具備搬送裝置12a’以代替該搬送裝置12a。搬送裝置12a’與該搬送裝置12a相比,除了滾筒保持部12c及保護薄膜回收部12d之外,更具有第一回收部12e。第一回收部12e係捲取通過第一切斷裝置13’而被切割殘餘呈梯子狀的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剩餘部分。
第一切斷裝置13’係位於保護薄膜回收部12d之面板搬送下游側,和第一回收部12e之面板搬送上游側。第一切斷裝置13’應從第一光學組件層F1切割出較顯示區域P4更大的層片,以切斷第一光學組件層F1。第一切斷裝置13’具有與該第二切斷裝置16及第三切斷裝置19相同的雷射加工機。第一切斷裝置13’係沿顯示區域P4外側之特定邊線不間斷地切斷第一光學組件層F1。
藉由第一切斷裝置13’的切斷,形成於液晶面板P的下面貼合有較顯示區域P4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此時,第一單面貼合面板P11’與切割殘餘呈梯子狀的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剩餘部分相互分離,第一光學組件層F1之剩餘部分被捲取至第一回收部12e。
第12圖係顯示薄膜貼合系統1的其它變形例。相較於第1圖的結構,具有以第三校準裝置17’及第三貼合裝置18’代替該第三校準裝置17及第三貼合裝置18的相異點。其它部分,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結構者則賦予相同元件符號並省略詳細說明。
第三校準裝置17’與該第三校準裝置17相比,為較簡單的結構,沒有面板正/反反轉功能,僅具有與該第一校準裝置11及第二校準裝置14相同的校準功能。即,第三校準裝置17’係根據儲存於控制裝置20的光學軸方向檢查資料及該攝影機C之攝影資料,決定相對於第三貼合裝置18’的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之部件寬度方向及迴轉方向上的位置。在該狀態中,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被引導至第三貼合裝置18’之貼合位置。
第三貼合裝置18’與該第三貼合裝置18相比,係針對被引導至貼合位置的長條狀第三光學組件層F3下側面,將沿其下方搬送之第二單面貼合面板P12上側面(液晶面板P之顯示面側)進行貼合。第三貼合裝置18’係具有該搬送裝置18a及夾壓滾筒18b上下顛倒的結構。藉此,第三光學組件層F3之貼合面變成朝下貼合,可抑制對該貼合面的刮痕或灰塵等異物之附著。
另外,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例如與該第三貼合裝置18’相同地,第一貼合裝置12及第二貼合裝置15亦可上下顛倒。又,亦可將該等上下顛倒之各貼合裝置與該第一貼合裝置12’及第一切斷裝置13’進行適當組合。 而且,除了將光學顯示部件貼合至從料捲滾筒捲出之光學組件層的結構之外,亦可將複數個光學顯示部件適當地貼合至大尺寸光學組件層的結構。 接著,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形例中之結構僅為本發明之一例,於不偏離該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各種變化皆為可能。
上述控制裝置20係於內部具有電腦系統。接著,上述各裝置之動作係以程式形式儲存於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以電腦執行讀出的程式,以進行上述處理。此處,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係指磁碟、磁光碟、CD-ROM、DVD-ROM、半導體記憶體等。而且,較佳亦可藉由通訊線路將該電腦程式傳送至電腦,由接受到該傳送資料的電腦執行該程式。
而且,上述程式,較佳亦可為用以實現前述一部分功能者。 再者,較佳亦可藉由將已儲存於電腦系統中的程式進行組合以達成前述功能,即所謂的差別檔案(difference file;差別程式)。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的薄膜貼合系統1中,使用檢測裝置檢測複數個液晶面板P的每一者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依據檢測出之外周緣,可設定貼合於各個液晶面板P的光學組件層之切斷位置。藉此,無論液晶面板P或光學組件層大小的個體差異,皆可切斷所需大小的光學組件,因沒有因液晶面板P或光學組件層大小的個體差異所造成之品質差異,故可縮小顯示區域周邊之邊框部,以達成顯示區域之擴大及機器之小型化目的。
本發明係可適用於,一種可縮小顯示區域周邊之邊框部,以達成顯示區域之擴大及機器之小型化目的的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等。
5‧‧‧滾筒搬送機
11‧‧‧第一校準裝置
12‧‧‧第一貼合裝置
12’‧‧‧第一貼合裝置
12a‧‧‧搬送裝置
12a’‧‧‧搬送裝置
12b‧‧‧夾壓滾筒
12c‧‧‧滾筒保持部
12d‧‧‧保護薄膜回收部
12e‧‧‧第一回收部
13‧‧‧第一切斷裝置
13’‧‧‧第一切斷裝置
14‧‧‧第二校準裝置
15‧‧‧第二貼合裝置
15a‧‧‧搬送裝置
15b‧‧‧夾壓滾筒
15c‧‧‧滾筒保持部
15d‧‧‧第二回收部
16‧‧‧第二切斷裝置
17‧‧‧第三校準裝置
17’‧‧‧第三校準裝置
18‧‧‧第三貼合裝置
18’‧‧‧第三貼合裝置
18a‧‧‧搬送裝置
18b‧‧‧夾壓滾筒
18c‧‧‧滾筒保持部
18d‧‧‧第三回收部
19‧‧‧第三切斷裝置
20‧‧‧控制裝置
41‧‧‧第一檢測裝置
42‧‧‧第二檢測裝置
43‧‧‧攝影裝置
43a‧‧‧拍攝面
44‧‧‧照明光源
C‧‧‧攝影機
CA‧‧‧檢查區域
ED‧‧‧端緣
F1‧‧‧第一光學組件層
F2‧‧‧第二光學組件層
F3‧‧‧第三光學組件層
F11‧‧‧第一光學組件
F12‧‧‧第二光學組件
F13‧‧‧第三光學組件
F1S‧‧‧層片
F21‧‧‧第一貼合層
F22‧‧‧第二貼合層
F23‧‧‧第三貼合層
FX‧‧‧光學組件層
G‧‧‧邊框部
H‧‧‧高度
H1‧‧‧高度
P‧‧‧液晶面板
P1‧‧‧第一基板
P2‧‧‧第二基板
P3‧‧‧液晶層
P4‧‧‧顯示區域
P5‧‧‧電子部件安裝部
P11‧‧‧第一單面貼合面板
P12‧‧‧第二單面貼合面板
P13‧‧‧雙面貼合面板
pf‧‧‧保護薄膜
pt1‧‧‧起點
pt2‧‧‧終點
PX‧‧‧光學顯示部件
R1‧‧‧第一料捲滾筒
R2‧‧‧第二料捲滾筒
R3‧‧‧第三料捲滾筒
SA1‧‧‧第一貼合面
t‧‧‧切斷端
11‧‧‧第一校準裝置
12‧‧‧第一貼合裝置
12’‧‧‧第一貼合裝置
12a‧‧‧搬送裝置
12a’‧‧‧搬送裝置
12b‧‧‧夾壓滾筒
12c‧‧‧滾筒保持部
12d‧‧‧保護薄膜回收部
12e‧‧‧第一回收部
13‧‧‧第一切斷裝置
13’‧‧‧第一切斷裝置
14‧‧‧第二校準裝置
15‧‧‧第二貼合裝置
15a‧‧‧搬送裝置
15b‧‧‧夾壓滾筒
15c‧‧‧滾筒保持部
15d‧‧‧第二回收部
16‧‧‧第二切斷裝置
17‧‧‧第三校準裝置
17’‧‧‧第三校準裝置
18‧‧‧第三貼合裝置
18’‧‧‧第三貼合裝置
18a‧‧‧搬送裝置
18b‧‧‧夾壓滾筒
18c‧‧‧滾筒保持部
18d‧‧‧第三回收部
19‧‧‧第三切斷裝置
20‧‧‧控制裝置
41‧‧‧第一檢測裝置
42‧‧‧第二檢測裝置
43‧‧‧攝影裝置
43a‧‧‧拍攝面
44‧‧‧照明光源
C‧‧‧攝影機
CA‧‧‧檢查區域
ED‧‧‧端緣
F1‧‧‧第一光學組件層
F2‧‧‧第二光學組件層
F3‧‧‧第三光學組件層
F11‧‧‧第一光學組件
F12‧‧‧第二光學組件
F13‧‧‧第三光學組件
F1S‧‧‧層片
F21‧‧‧第一貼合層
F22‧‧‧第二貼合層
F23‧‧‧第三貼合層
FX‧‧‧光學組件層
G‧‧‧邊框部
H‧‧‧高度
H1‧‧‧高度
P‧‧‧液晶面板
P1‧‧‧第一基板
P2‧‧‧第二基板
P3‧‧‧液晶層
P4‧‧‧顯示區域
P5‧‧‧電子部件安裝部
P11‧‧‧第一單面貼合面板
P12‧‧‧第二單面貼合面板
P13‧‧‧雙面貼合面板
pf‧‧‧保護薄膜
pt1‧‧‧起點
pt2‧‧‧終點
PX‧‧‧光學顯示部件
R1‧‧‧第一料捲滾筒
R2‧‧‧第二料捲滾筒
R3‧‧‧第三料捲滾筒
SA1‧‧‧第一貼合面
t‧‧‧切斷端
第1圖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光學顯示設備之薄膜貼合系統的示意結構圖。 第2圖係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第二貼合裝置周邊的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光學組件層的光學軸方向與其貼合之光學顯示部件的立體圖。 第4圖係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中第一貼合層的剖面圖。 第5圖係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第二切斷裝置中第二貼合層的剖面圖。 第6圖係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第三切斷裝置中第三貼合層的平面圖。 第7圖係第6圖之A-A線的剖面圖。 第8圖係通過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雙面貼合面板的剖面圖。 第9圖係顯示已貼合至液晶面板的光學組件層之雷射切斷端的剖面圖。 第10圖係顯示光學組件層單體之雷射切斷端的剖面圖。 第11圖係顯示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第一貼合裝置周邊變形例的示意結構圖。 第12圖係顯示上述薄膜貼合系統之第三貼合裝置周邊變形例的示意結構圖。 第13圖係顯示貼合面的端緣之檢測製程的平面圖。 第14圖係檢測裝置的示意圖。 第15圖係顯示檢測裝置變形例的示意圖。
5‧‧‧滾筒搬送機
11‧‧‧第一校準裝置
12‧‧‧第一貼合裝置
12a‧‧‧搬送裝置
12b‧‧‧夾壓滾筒
12c‧‧‧滾筒保持部
12d‧‧‧保護薄膜回收部
13‧‧‧第一切斷裝置
14‧‧‧第二校準裝置
15‧‧‧第二貼合裝置
15a‧‧‧搬送裝置
15b‧‧‧夾壓滾筒
15c‧‧‧滾筒保持部
15d‧‧‧第二回收部
16‧‧‧第二切斷裝置
17‧‧‧第三校準裝置
18‧‧‧第三貼合裝置
18a‧‧‧搬送裝置
18b‧‧‧夾壓滾筒
18c‧‧‧滾筒保持部
18d‧‧‧第三回收部
19‧‧‧第三切斷裝置
20‧‧‧控制裝置
F1‧‧‧第一光學組件層
F2‧‧‧第二光學組件層
F3‧‧‧第三光學組件層
F21‧‧‧第一貼合層
F22‧‧‧第二貼合層
F23‧‧‧第三貼合層
P‧‧‧液晶面板
P11‧‧‧第一單面貼合面板
P12‧‧‧第二單面貼合面板
P13‧‧‧雙面貼合面板
R1‧‧‧第一料捲滾筒
R2‧‧‧第二料捲滾筒
R3‧‧‧第三料捲滾筒
Claims (13)
- 一種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係具備: 第一貼合裝置,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 檢測裝置,檢測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 切斷裝置,係將該第一貼合裝置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 該切斷裝置係沿著該檢測裝置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切斷裝置係以雷射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切斷裝置係使用二氧化碳(CO2 )雷射切割機以雷射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切斷裝置係從該第一光學組件層切割出對應於該貼合面大小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藉以切割出包含該光學顯示部件及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組件貼合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第一貼合裝置係以較該顯示區域大且較該光學顯示部件外形小的區域來作為該第一區域。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第一貼合裝置係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下側面與該光學顯示部件之上側面接合。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更具備第一搬送裝置,係將該光學顯示部件以該第一貼合裝置及該切斷裝置之順序搬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更具備第二搬送裝置,係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搬送至該第一貼合裝置。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第二搬送裝置係具備回收部,係將該切斷裝置所切斷之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二區域回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更具備第二貼合裝置,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二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另一側面。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系統,其中該切斷裝置係於切斷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的同時,將該第二貼合裝置貼合好之第二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二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三區域、與該第二光學組件層之第三區域外側區域的第四區域切斷。
- 一種光學組件貼合體的製造方法,係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 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 將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 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切斷的步驟係沿著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 一種電腦可讀式記錄媒體,係儲存有執行下述動作的程式: 將較該光學顯示部件之顯示區域更大的第一光學組件層貼合至光學顯示部件之一側之面; 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以及 將貼合好之第一光學組件層區域中對應該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第一區域、與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第一區域外側區域的第二區域切斷;其中 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切斷的步驟係沿著於貼合有該第一光學組件層的光學顯示部件中檢測出的光學顯示部件和該第一光學組件層之貼合面的外周緣,切斷該第一光學組件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04145A JP2014224910A (ja) | 2013-05-16 | 2013-05-16 |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システム、製造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06502A true TW201506502A (zh) | 2015-02-16 |
Family
ID=51898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16964A TW201506502A (zh) | 2013-05-16 | 2014-05-14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4224910A (zh) |
TW (1) | TW201506502A (zh) |
WO (1) | WO201418509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22540A (en) * | 1994-09-19 | 1997-04-22 | Corning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breaking a glass sheet |
JP4376558B2 (ja) * | 2002-07-04 | 2009-12-0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7033537A (ja) * | 2005-07-22 | 2007-02-08 | Sharp Corp | 可撓性表示素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2009145688A (ja) * | 2007-12-14 | 2009-07-02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393290B2 (ja) * | 2009-06-25 | 2014-01-22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ウェブ加工装置及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1178636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 脆性材料基板の分断方法及び脆性材料部材 |
JP2012013849A (ja) * | 2010-06-30 | 2012-01-19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ロール状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JP4729647B1 (ja) * | 2010-11-02 | 2011-07-2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
JP5843133B2 (ja) * | 2011-05-30 | 2016-01-13 |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 基板への光学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
-
2013
- 2013-05-16 JP JP2013104145A patent/JP2014224910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01-28 WO PCT/JP2014/051757 patent/WO201418509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5-14 TW TW103116964A patent/TW201506502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224910A (ja) | 2014-12-04 |
WO2014185092A1 (ja) | 2014-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1703B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 |
TWI425260B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 |
US8016965B2 (en) | Information storing, readout and calculation system for use in a system for continuously manufacturing liquid-crystal display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TWI574082B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 | |
JP6127707B2 (ja) |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 |
TW201350988A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 |
TWI614200B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 | |
TW201407226A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 | |
TW201518811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 |
TWI600544B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 |
TW201328855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TWI599428B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 |
TWI582492B (zh) | 檢測裝置、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及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 |
TW201522932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 |
TW201512711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TW201446381A (zh) | 雷射加工裝置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 |
TW201506502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 |
TWI599823B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系統、製造方法及儲存媒體 | |
JP6227279B2 (ja) | 光学部材貼合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TW201326922A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其生產方法 | |
TW201518812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 |
TW201516447A (zh) | 光學組件貼合體之製造方法 | |
JP2014224912A (ja) |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 |
TW201506491A (zh) |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