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1713A -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1713A
TW201441713A TW103112252A TW103112252A TW201441713A TW 201441713 A TW201441713 A TW 201441713A TW 103112252 A TW103112252 A TW 103112252A TW 103112252 A TW103112252 A TW 103112252A TW 201441713 A TW201441713 A TW 2014417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detecting
units
distance
micro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2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1235B (zh
Inventor
Jong-Tae Lee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Entp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41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1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2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03SSIS architectures incorporating pixels for producing signals other than image signals
    • H04N25/704Pixe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cusing, e.g. phase difference pixel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ocu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的對焦方法。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一偵測單元,各擷取單元具有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偵測單元具有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第二微透鏡與偵測部之間的一第二距離不等於第一微透鏡與像素擷取部之間的一第一距離。

Description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測器,應用其之裝置,以及裝置的處理方法,特別是一種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隨著相機技術的發展,各種數位相機陸續改良而推陳出新。並且,由於數位相機不需要使用習知之膠卷底片,省去了耗材的成本而廣受大眾的歡迎。
習知之數位相機包括一感測晶片,其用於擷取物體的影像。感測晶片所擷取的物體影像不但可以被永久保存,還能顯示於顯示器而不必需列印於相片紙。
對數位相機而言,常會在攝影的過程中進行自動對焦程序。而自動對焦程序的精準度與自動對焦所需消耗的時間對於攝影而言甚為重要。若自動對焦的精準度不佳,則會拍到模糊的影像;若自動對焦耗費了過長的時間,則使用者將無法為快速移動的物體取得較佳的影像。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以解決習知技術無法克服的問題。本發明所提出的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是將不同距離(長度)的微透鏡與偵測部應用於複數偵測單元上,以減少自動對焦所需的時間,同時提升自動對焦的精準度。
據此,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至少一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以及,該偵測單元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一距離。
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複數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以及,該等偵測單元各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等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分別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等第二距離於一第一方向及/或一第二方向上呈線性變化。
再者,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電子裝置,具有一鏡頭模組。該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及一運算模組。該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二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分別具有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該等偵測單元各具有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每一該等第二微透鏡與所對應之該偵測部之間存在一第二距離,且各該等第二距離的長度不相等;以及,該運算模組, 依據來自於該等偵測單元的一誤差資料提供一位移參數。
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該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至少一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且每一該等擷取單元之該第一微透鏡與該像素擷取部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以及,該偵測單元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一距離。
本發明所提供之再一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該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複數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以及,該等偵測單元各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等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分別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等第二距離於一第一方向及/或一第二方向上呈線性變化。
此外,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對焦方法,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一運算模組及一鏡頭模組,該影像感測器包括至少一偵測單元,且該對焦方法包括:藉由該影像感測器擷取穿過該鏡頭模組的複數光束;利用該運算模組依據來自於該等偵測單元的一誤差資料提供一位移參數;以及,依據該位移參數驅使該鏡頭模組及/或該影像感測器移動。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電子裝置
110、210、310‧‧‧影像感測器
120‧‧‧鏡頭模組
130‧‧‧運算模組
111‧‧‧擷取單元
112、212、312‧‧‧偵測單元
112a‧‧‧第二微透鏡
112b‧‧‧光罩
112c‧‧‧偵測部
112d‧‧‧第二距離
210c、310c‧‧‧中心點
R21、R22、R23、R24、R31、R32、R33、R34‧‧‧區域
C1‧‧‧第一方向
C2‧‧‧第二方向
CS2、CS3‧‧‧交叉結構
S101、S102、S103‧‧‧步驟
第1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影像擷取原理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器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部配置於影像感測器上的示意圖。
第4圖繪示第3圖偵測部於第一方向上的剖視圖。
第5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對焦方法流程圖。
第6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偵測部配置於影像感測器上的示意圖。
第7圖繪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偵測部配置於影像感測器上的示意圖。
以下以較佳實施例揭露本發明。本發明主要提出藉由微透鏡與偵測部之間所設置的距離不同,例如是不同的光學對焦長度或距離值,以減少自動對焦所需的時間,且能進一步提升自動對焦的精準度。以下實施例僅例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限制本發明保護範圍。此外,以下實施例將省略其他次要元件,以凸顯本發明之技術特徵。
第1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的影像擷取原理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子裝置100主要包括一影像感測器110及一鏡頭模組120。其中,電子裝置100可以是一相機、一攝影機、一手機、一筆記型電腦、或是一網路鏡頭。影像感測器110可擷取來自於一 標的物且穿透鏡頭模組120的複數光束,並經由光電轉換產生具有複數像素且與標的物相應的影像。其中,影像感測器110可以是一電荷耦合感測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是一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感測元件;鏡頭模組120可進行變焦及對焦,並將光束聚焦在影像感測器110上。其中,鏡頭模組120至少包括一塑膠鏡片或玻璃鏡片,其中塑膠鏡片或玻璃鏡片可以是雙凹透鏡、雙凸透鏡、平凸透鏡、平凹透鏡、凹凸透鏡,或是以上透鏡的組合。
第2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感測器110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影像感測器110包括複數擷取單元111以及至少一偵測單元112。於一實施例,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可以交替設置在影像感測器110中,但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其中,各擷取單元111可依據來自標的物的光束擷取影像上之一像素。具體而言,每一擷取單元111包括像素擷取部(未繪示)及第一微透鏡(未繪示)。部分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穿透過鏡頭模組120後,會分別穿透各擷取單元111的第一微透鏡,並投射在相對應之像素擷取部上,以構成標的物之影像上的像素。換言之,光束的光學特性,例如亮度及色調,可被擷取單元111的像素擷取部所感測,並光電轉換成像素。因此,標的物的影像之各像素可透過影像感測器110的各擷取單元111感測其光束之特性而被記錄下來。
第3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部112c配置於影像感測器110上的示意圖;第4圖繪示第3圖偵測部112c於第一方向C1上的剖視圖。偵測單元112可輔助電子裝置100進行對焦,降低因 失焦而影響影像清晰度的機率。同時參照第3圖及第4圖,偵測單元112各包括一偵測部112c及一第二微透鏡112a。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穿透鏡頭模組120後,部分光束分別穿透各偵測單元112的第二微透鏡並投射在相對應之偵測部112c上。具體而言,電子裝置100還可包括一運算模組130及一驅動器(未繪示),運算模組130可與影像感測器110電性連接,驅動器則可電性連接於影像感測器110、鏡頭模組120及運算模組130。當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被各偵測單元112所感測後,運算模組130可依據偵測單元112所感測的一誤差資料提供驅動器驅使鏡頭模組120及/或影像感測器110進行相對位移的一位移參數,進而可使影像感測器110與鏡頭模組120以較佳的相對距離擷取更清晰的影像。其中,運算模組130可採用一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中央處理器單元(Centtal Processor Unit,CPU)。於一實施例中,運算模組130是藉由一方程式進行運算或查詢一內建表以取得位移參數,其中方程式與內建表分別包括誤差資料與位移參數的對照關係。具體而言,內建表可包括複數筆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的位移參數與誤差資料之關係,或是包括複數筆影像感測器110與鏡頭模組120之相對距離的位移參數與誤差資料之關係;而方程式則可依據鏡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的位移參數運算出誤差資料,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實務上,電子裝置100還可包括一記憶體(未繪示),方程式及/或內建表可儲存於記憶體內;或者,運算模組130內設有一記憶區間(未繪示),方程式及/或內建表可儲存於記憶區間內。其中,記憶體可以內建於電子裝置100內,或為一可插拔之記錄器。
如圖2所示,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是以一矩陣的形式排列。於一實施例中,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在矩陣上的數目之比值可介於10(=10:1)及1.5(=6:4)之間,其比值例如是2.33(=7:3),但不用以限制本發明。
於一實施例中,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經各偵測單元112感測並產生光電轉換後,可作為標的物之影像的一像素。據此,藉由影像感測器110上的多個擷取單元111及偵測單元112感測多個像素,即可獲得完整地標的物的影像。
於另一實施例中,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經偵測單元112感測並產生光電轉換後,可不作為影像上的像素。此時,對於影像而言,應於偵測單元112處所缺漏之像素可以運算模組130藉由補正或運算的方式獲得補償像素。舉例而言,運算模組130可依據多個相鄰的像素產生一補償像素,例如是藉由內插法或外推法計算出補償像素,進而提供完整的影像。
請再同時參照第2圖至第4圖。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10的擷取單元111及偵測單元112可以是呈矩陣排列,且影像感測器110單位區塊上的每一列及/或每一行分別具有至少一擷取單元111及/或至少一複數偵測單元112。於一實施例中,若每一列具有複數偵測單元112,則各列的各組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之間可存在不同長度的第二距離112d,其中第二距離112d是指第二微透鏡112a與相對應之偵測部112c之間的距離。具體而言,第二距離112d可以是由第二微透鏡112a的表面至相對應之偵測部112c的長度(距離值)。舉例來說,第二距離112d可以是光學焦距或距離。於一實施例中,任一列的多組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 之間可具有2種、3種或3種以上之不同長度(距離值)的第二距離112d。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多組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之間具有11種不同長度的第二距離112d。在此矩陣的一地一方向C1上,各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之間的第二距離112d依序遞增地標示為“-5”、“-4”、“-3”、“-2”、“-1”、“0”、“1”、“2”、“3”、“4”及“5”,亦即各第二距離112d是依序地以1單位長度的差異量等差地遞增,但不用以限定本發明。於另一實施例中,各標示的數值也可作為標誌用的代表符號,例如代表一比值的次方,換言之,各第二距離112d也可以一等比數列排列,且依序以1個次方的長度差異等比例地遞增。
參照第1圖及第4圖,在一實施例中,一參考平面被定義在擷取單元111的像素擷取部的前方,亦即朝第一微透鏡與標的物的方向上,而擷取單元111的第一微透鏡則設置於參考平面上,且定義各影像擷取單元111的第一微透鏡與其所相對應的像素擷取部之間的距離(長度)為一第一距離。其中,若第二微透鏡112a設置於此參考平面上,則其所對應之第二距離112d標示為“0”;若第二微透鏡112a設置於偵測部112c與參考平面之間,且此第二微透鏡112a與參考平面相距一單位長度,則其所對應之第二距離112d標示為“-1”。反之,若第二微透鏡112a設置遠離偵測部112c及參考平面的方向,即偵測部112c與參考平面均在此第二微透鏡112a的相同側(方向),且此第二微透鏡112a與參考平面相距一單位長度,則其所對應之第二距離112d標示為“1”。以此類推“-5”、“-4”、“-3”、“-2”、“2”、“3”、“4”及“5”…等標示規則,意即「正負」號代表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及參考平面之間的相對方向,而「數值」則 代表第二微透鏡112a與參考平面之間的單位長度,不再此贅述。
請再參照第4圖所示,另外,每一偵測單元112還可包括一光罩112b。光罩112b可遮擋不必要的光束投射至偵測部112c。具體而言,偵測部112c感測投射於其上的光束,並且,藉由標的物的位置以及鏡頭模組120,來自於標的物的光束可能被匯聚並投射在標示為“-5”、“-4”、“-3”、“-2”、“-1”、“0”、“1”、“2”、“3”、“4”或“5”的任一偵測部112c上。其後,再經由偵測單元112之偵測部112c的感測結果,進一步由運算模組130據以運算出較佳的對焦位置。再者,於一實施例中,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可交替地穿插設置於影像感測器110上。
如第3圖所示,於一實施例中,在相同的列(或行)中,第二微透鏡112a所對應的第二距離112d可於一第一方向C1上漸增;另一方面,在相同的行(或列)中,第二微透鏡112a所對應的第二距離112d可於一第二方向C2上具有相同長度。換言之,對應相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112被設置在第二方向C2的同一行上,而第一方向C1的同一列上則設置有不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112,且在每一行及/或列中,也可交替地穿插設置擷取單元111。
第5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對焦方法流程圖。同時參照第1圖至第5圖,在步驟S101中,於曝光期間擷取來自於目標物並穿過鏡頭模組120的複數光束。部分光束穿越鏡頭模組120後,投射至偵測單元112;部分光束穿越鏡頭模組120後,則投射至擷取單元111。
在步驟S102中,運算模組130依據偵測單元112的感測結果運算出較佳的對焦位置,亦即運算模組130藉由來自於偵測單元112的 誤差資料,提供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相對位移的位移參數。於一實施例中,光束可以是投射在對應於標示“-5”、“-4”、“-3”、“-2”、“-1”、“0”、“1”、“2”、“3”、“4”及/或“5”的偵測單元112上。
在步驟S103中,依據較佳的對焦位置控制並移動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於一實施例中,運算模組130依據電子裝置100的內建表移動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其中,內建表包括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的位移參數與來自於偵測單元112的誤差資料的對照關係。而於另一實施例中,運算模組130則可依據內建表或方程式分別得到影像感測器110及鏡頭模組120的位移參數,以供影像感測器110及鏡頭模組120進行相對位移。
因為採用了具有不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112來獲得對焦位置的誤差資料,例如是失焦資料,進而可使得電子裝置100的對焦準確度可被提升。另一方面,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也可直接依據內建表快速地移動,而不需要多重及且繁複的運算程序。藉此,可降低對焦程序的時間,但本發明之功效並為此而侷限。於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也可內建一方程式,其包括偵測結果與影像感測器110及/或鏡頭模組120需進行位移之位移量的關係式。其中,偵測結果可以是來自於偵測單元112的誤差資料。
第6圖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偵測部配置於影像感測器上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部分具有相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212依據影像感測器210的中心210c對稱地配置。舉例來說, 標示為“-2”的偵測單元212以影像感測器210的中心210c為基準點,等距離地配置在中心210c的10點鐘方向與4點鐘方向,及/或11點鐘方向與5點鐘方向。於另一實施例中,多個偵測單元212可被設置在影像感測器210的多個區塊上。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前述所揭露的內容不用以限制本發明。
進一步地,部分具有相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212,如標示為“0”的偵測單元212,可於第一方向C1與第二方向C2交叉配置,進而形成交叉(十字)結構CS2排列。
此外,交叉結構CS2將影像感測器210的一區塊切分成四個區域R21、R22、R23及R24。其中,配置於二區域R21及R23的偵測單元212的第二距離112d(即沿第一方向C1由左至右標示“1”、“2”、“3”、“4”及“5”的偵測單元212)大於配置於另二區域R22及R24的偵測單元212的第二距離112d(即如沿第一方向C1由右至左標示“-1”、“-2”、“-3”、“-4”及“-5”的偵測單元212)。再者,沿第二方向C2配置於區域R21、R22、R23及R24的各偵測單元212,同一行的各偵測單元212具有相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於另一實施例中,擷取單元111及偵測單元212可交錯配置於影像感測器210上,意即在區域R21、R22、R23及R24上,各偵測單元212之間還可設置至少一擷取單元111,或間隔一個或多個偵測單元212後,配置至少一擷取單元111,而不限定於偵測單元212須接續地配置。
第7圖繪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偵測部配置於影像感測器上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一交叉結構CS3將影像感測器210 分成四區域R31、R32、R33及R34,且任二相同長度的偵測單元312以影像感測器310的中心310c為基準點,等距且對稱地配置於區域R31、R32、R33及R34中的二相對位置。舉例而言,在標示為“0”的偵測單元312構成交叉結構CS3的前提下,以中心310c為基準點,將二標示為“1”的偵測單元312對稱地配置於以交叉結構CS3所區隔的相對的二區域R31及R33上;更進一步而言,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另可依據交叉結構CS3,將二標示為“-1”的偵測單元312對稱地配置於相鄰於區域R31及R33的二區域R32及R34上。依據此原則,其他標示(長度)之偵測單元312亦可以此配置在相對或相鄰的區域R31、R32、R33及R34上。換言之,任一偵測單元312之第二距離會等於配置於相對的區域R31、R33、R32或R34上的偵測單元312之第二距離,及/或大於或小於配置於相鄰二區域R31、R33、R32或R34上的偵測單元312之第二距離。此處必須說明的是,以上揭露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另一方面,於另一實施例中,配置偵測單元312的區域R31、R33、R32及R34還可同時、部分或單一地設置在影像感測器310的多個區塊上,而不局限於只同時設置在影像感測器310的中心310c區塊。
此外,同時比較第6圖及第7圖,多個偵測單元312也可設置在影像感測器310的多數區塊中,擷取單元111及偵測單元312亦可交錯配置於影像感測器310的區域R31、R32、R33及/或R34上。此外,各偵測單元312之間還可設置擷取單元111,或間隔一個或多個偵測單元212後,配置至少一擷取單元111,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同時參照圖是第1圖至第7圖。換言之,本發明所提出之影 像感測器110、210及310可包括複數擷取單元111及至少一偵測單元112、212及312。各擷取單元111分別具有像素擷取部與第一微透鏡,各偵測單元112、212及312分別具有偵測部112c與第二微透鏡112a。視標地物方向為實質的前方,第一微透鏡設置於像素擷取部之前,且第二微透鏡112a設置於偵測部112c之前。此外,第二微透鏡112a與偵測部112c之間的第二距離112d的長度可等於或不等於第一微透鏡與像素擷取部之間的第一距離的長度。再者,第二距離112d的長度於第一方向C1及/或第二方向C2上呈線性變化,且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212及312可呈矩陣排列。其中,第二距離於該第一方向及/或第二方向C2上可呈等差或等比變化。
另一方面,於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可包括影像感測器110、210或310、運算模組130、鏡頭模組120及驅動器。影像感測器110、210及310包括複數擷取單元111及偵測單元112、212及312,且各偵測單元112、212及312具有第二微透鏡112a。影像感測器110擷取穿過鏡頭模組120之複數光束;運算模組130依據來自於偵測單元112、212及312的誤差資料(例如是失焦資料)提供鏡頭模組120及/或像感測器110、210及310的位移參數。其後,運算模組130可令驅動器依據位移參數驅動鏡頭模組120及/或像感測器110、210及310進行位移。其中,運算模組130可以查表的方式,由內建表中對比出誤差資料與位移參數之間的關係。
除此之外,部分具有相同長度之第二距離112d的偵測單元212及312可沿第一方向C1與第二方向C2呈交叉結構CS2及CS3地配置。在此實施例中,並非所有標示為“0”的偵測單元312都被配置在交叉結構CS3上,部分標示為“0”的偵測單元312配置於區域R31、R32、R33 以及R34。其中,以一基準點對稱配置的部分偵測單元212及312之第二距離相等;或者,任一偵測單元212及312的第二距離等於配置於相對區域R31、R33、R32或R34的偵測單元212及312之第二距離,且大於或小於配置於相鄰區域R31、R33、R32及/或R34的偵測單元112、212及312之第二距離。此外,擷取單元111與偵測單元112、212及312還可交替地配置於影像感測器110、210及310的任一區塊上。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影像感測器
112‧‧‧偵測單元
C1‧‧‧第一方向
C2‧‧‧第二方向

Claims (12)

  1. 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且每一該等擷取單元之該第一微透鏡與該像素擷取部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以及至少一偵測單元,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第二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一距離。
  2. 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以及複數偵測單元,各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且該等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分別具有一第二距離;其中,該等第二距離於一第一方向及/或一第二方向上呈線性變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該等第二距離於該第一方向上呈等差或等比變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於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上交叉配置的部分該等偵測單元具有相等長度的第二距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依據一基準點對稱配置的部分該等偵測單元具有相等長度的第二距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其中交叉配置的該等偵測單元將該影像感測器分成四個區域,且任一該等偵測單元之第二距離的長度等於配置於相對區域的該偵測單元之第二距離的長度,且大於或小於配置於相鄰二區域的該等偵測單元之第二距離的長度。
  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之任一項所述之影像感測器。
  8. 一種電子裝置,具有一鏡頭模組,該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二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分別具有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該等偵測單元各具有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每一該等第二微透鏡與所對應之該偵測部之間存在一第二距離,且各該等第二距離的長度不相等;以及一運算模組,依據來自於該等偵測單元的一誤差資料提供一位移參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鏡頭模組及/或該影像感測器依據該位移參數相對移動。
  10. 一種對焦方法,應用於一電子裝置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影像感測器、一運算模組及一鏡頭模組,該影像感測器包括至少一偵測單元,且該對焦方法包括:藉由該影像感測器擷取穿過該鏡頭模組的複數光束;利用該運算模組依據來自於該等偵測單元的一誤差資料提 供一位移參數;以及依據該位移參數驅使該鏡頭模組及/或該影像感測器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對焦方法,其中該影像感測器還包括複數擷取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每一該等擷取單元之該第一微透鏡與該像素擷取部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該偵測單元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且該第二距離大於或小於該第一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對焦方法,其中該影像感測器還包括複數擷取單元及複數偵測單元,該等擷取單元各包括一像素擷取部及一第一微透鏡,該等偵測單元各包括一偵測部及一第二微透鏡,每一該等偵測單元之該第二微透鏡與該偵測部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且該等第二距離於一第一方向及/或一第二方向上呈線性變化。
TW103112252A 2013-04-25 2014-03-31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TWI611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70,645 US9247121B2 (en) 2013-04-25 2013-04-25 Image sensor, electr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focusing method of the electric device
US13/870,645 2013-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1713A true TW201441713A (zh) 2014-11-01
TWI611235B TWI611235B (zh) 2018-01-11

Family

ID=5177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2252A TWI611235B (zh) 2013-04-25 2014-03-31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47121B2 (zh)
CN (1) CN104125391B (zh)
TW (1) TWI6112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6048B2 (en) 2015-04-27 2019-01-22 Pixart Imaging Inc. Object distance computing method and object distance comput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1519A (zh) * 2013-06-21 2015-01-01 Ability Entpr Co Ltd 攝像裝置與影像串流輸出方法
CN104580877B (zh) * 2013-10-29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获取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91663B (zh) * 2014-12-24 2018-01-16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距离估算系统及距离估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6349B2 (en) * 2000-12-27 2003-04-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Variable focal length micro lens array field curvature corrector
US6638786B2 (en) * 2002-10-25 2003-10-28 Hua Wei Semiconductor (Shanghai ) Co., Ltd. Image sensor having large micro-lenses at the peripheral regions
US8124929B2 (en) * 2004-08-25 2012-02-28 Protarius Filo Ag, L.L.C. Imager module optical focus and assembly method
JP2009130582A (ja) * 2007-11-22 2009-06-11 Nikon Corp 固体撮像装置、電子カメラ
US9419035B2 (en) * 2008-02-11 2016-08-16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color pixels having uniform light absorption depths
US8097890B2 (en) 2008-02-11 2012-01-17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micro-lenses of varying focal lengths
US8558940B2 (en) * 2008-11-27 2013-10-15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and image-capturing device
JP5737971B2 (ja) * 2011-01-28 2015-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6048B2 (en) 2015-04-27 2019-01-22 Pixart Imaging Inc. Object distance computing method and object distance compu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47121B2 (en) 2016-01-26
US20140320729A1 (en) 2014-10-30
TWI611235B (zh) 2018-01-11
CN104125391A (zh) 2014-10-29
CN104125391B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5312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WO2017202065A1 (zh) 摄像装置以及利用其拍摄图像的方法
JP6210824B2 (ja)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焦点調節方法
TWI611235B (zh) 影像感測器、電子裝置及其對焦方法
TWI529661B (zh) 快速建立景深圖的方法及影像處理裝置
JP6808333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201421560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065324A (ja) 焦点検出用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同装置を用いたカメラシステム
TWI398716B (zh) Use the flash to assist in detecting focal lengths
TWI392852B (zh) 利用自動對焦測量距離之可攜式電子設備以及利用自動對焦測量距離之方法
JP2013097154A (ja) 距離測定装置、撮像装置、距離測定方法
JP6173549B2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距離算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JP6642998B2 (ja) 像ズレ量算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像ズレ量算出方法
JP4696730B2 (ja) ピント測定装置
US972318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age extraction
JP2013061560A (ja) 測距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18932B2 (ja) 撮像装置
JP2015121778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20134624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45690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自動焦点調節方法
TWI774418B (zh) 相機模組、對焦調整系統及對焦方法
TWI785796B (zh) 具音圈馬達之自動對齊的對焦結構
TWI465790B (zh) 即時自動對焦裝置及其方法
WO2016042721A1 (en) Positional shift amount calculation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2027367A (ja) 焦点検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