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4715A -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4715A
TW201434715A TW102107196A TW102107196A TW201434715A TW 201434715 A TW201434715 A TW 201434715A TW 102107196 A TW102107196 A TW 102107196A TW 102107196 A TW102107196 A TW 102107196A TW 201434715 A TW201434715 A TW 2014347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lug
container
opening
cover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7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0882B (zh
Inventor
Feng-Chi Liu
Bing-Huei Barry Yang
Pei-Chien Wu
Ming-We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Food Industry Res & Dev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od Industry Res & Dev Inst filed Critical Food Industry Res & Dev Inst
Priority to TW102107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0882B/zh
Priority to CN201310204763.3A priority patent/CN104015992B/zh
Priority to JP2013256674A priority patent/JP2014169128A/ja
Publication of TW201434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882B/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容器,包括一本體、一內塞及一蓋體,前述本體具有玻璃材質並包括一開口,前述內塞卡合於前述開口中,且前述蓋體包覆前述開口及內塞且形成有一凹槽,其中前述內塞卡合於前述凹槽內。

Description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容器;特別係關於一種具有內塞之玻璃容器。
現有玻璃容器之密封機制主要由玻璃本體(瓶)、金屬蓋體和密封墊所組成,其中密封墊通常固定於金屬蓋體內側,再透過一旋牙封口機構對金屬蓋體以及玻璃本體進行旋牙封合。
應了解的是,由於旋牙封口機構並不適於在無菌環境下操作,因此只得在非無菌環境下待金屬蓋體與玻璃本體完成旋牙封合後,再透過化學殺菌劑(例如PAA或H2O2)配合高溫進行滅菌處理。然而,此種做法於滅菌流程時,化學殺菌劑容易滲透且殘留於金屬蓋體與密封墊之間,密封墊因受熱時間過長亦會產生變形,如此不僅降低容器的密封性,亦可能影響到內裝飲品之食用安全。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容器,包括:一本體,具有玻璃材質並包括一開口;一內塞,卡合於前述開口中;以及一蓋體,包覆前述開口及內塞並形成有一凹槽,其中前述內塞卡合於前述凹槽內。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內塞包括一圓盤部及一圓筒薄殼部,且圓盤部之直徑大於圓筒薄殼部之直徑。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圓盤部卡接前述凹槽。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內塞更包括至少一突出部,形成於前述圓筒薄殼部,且前述突出部抵接前述本體。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本體之前述開口係在無菌環境下與前述內塞結合。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內塞具有一π字型截面。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本體具有一第一螺牙結構,且前述蓋體具有一第二螺牙結構,其中第一螺牙結構對應第二螺牙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容器之製造方法,包括:提供一本體,其中本體具有玻璃材質並包括一開口;提供一內塞,並將內塞卡合於前述開口中,以使內塞與開口密合;以及提供一蓋體,並將蓋體包覆於前述本體之開口及前述內塞外側,以使蓋體與內塞及本體密合。
於一實施例中,前述將內塞與開口密合之步驟係在無菌環境下進行。
於一實施例中,在完成前述將蓋體與內塞及本體密合之步驟後,前述蓋體形成有一凹槽,且前述內塞卡合於凹槽內。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容器之玻璃本體及內塞可先於無菌環境下進行密封,再於非無菌環境下透過一旋牙封口機構將蓋體與玻璃本體進行第二次密封,據此不僅可解決習知玻璃容器之密封機制無法在無菌環境中進行的問題,亦能夠改善容器之密 封性及飲品的食用安全性。
10‧‧‧容器
100‧‧‧本體
100a‧‧‧第一螺牙結構
102‧‧‧開口
200‧‧‧內塞
200a‧‧‧圓盤部
200b‧‧‧圓筒薄殼部
202‧‧‧突出部
300‧‧‧蓋體
300a‧‧‧第二螺牙結構
300b‧‧‧凹槽
第1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容器爆炸圖。
第2圖表示容器之本體與內塞結合之示意圖。
第3圖表示容器的蓋體與本體及內塞結合之示意圖。
第4圖表示容器組裝後之示意圖。
第5圖表示容器之蓋體脫離本體之示意圖。
請先參閱第1圖所示(下列介紹之所有圖式皆以剖視圖表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容器10,可用於裝填飲品,主要包括一本體100、一內塞200及一蓋體300。
其中,本體100為一玻璃材質之瓶體,並具有一開口102及位於本體100外側之一第一螺牙結構100a,且第一螺牙結構100a大致對應開口102之位置。內塞200可為一聚丙烯(PP)材質並具有呈π字型截面之結構,其中內塞200由一直徑較大之圓盤部200a連接一直徑較小之圓筒薄殼部200b所組成。於本實施例中,內塞200更具有至少一突出部202(本實施例中包括兩個突出部202),環繞於圓筒薄殼部200b之外側。此外,蓋體300為金屬材質且具有一中空結構。
第2、3、4圖依序表示前述容器10的製造步驟。首先,請參閱第2圖所示,將內塞200藉由一壓蓋頭(圖未示)夾取定位,並往下壓至開口102,使得內塞200之突出部202與本體100之內側 緊密接觸以卡合於開口102,且內塞200之圓盤部200a亦可完全覆蓋本體100之開口102,據此以完成本體100之第一次密封。
需特別說明的是,前述內塞200係可先進行滅菌處理,再於本體100經滅菌處理及完成無菌沖填飲品之後,在無菌環境下與本體100進行第一次密封,如此一來,不僅可解決習知玻璃容器之密封機制無法於無菌環境下進行的問題,亦可有效避免外在污染物滲入瓶內。
接著,請再一併參閱第3、4圖所示,在完成本體100與內塞200之第一次密封之後,套入蓋體300,使得內塞200之圓盤部200a上緣與蓋體300之內側端面接觸(如第3圖所示),接著利用一旋牙封口機構(圖未示),在蓋體300的側邊形成一第二螺牙結構300a,以與本體100外側之第一螺牙結構100a緊密貼合(如第4圖所示);同時利用旋牙封口機構所產生之下壓力,可將蓋體300緊密包覆於內塞200及本體100之開口102外側,據此以完成本體100之第二次密封以及容器10的製造程序。
應了解的是,由於前述本體100及內塞200已在無菌環境下完成第一次密封,因此利用旋牙封口機構對蓋體300及本體100之第二次密封作業可在非無菌環境下進行,如此一來,不僅可省去傳統之化學殺菌劑和高溫等後續處理,亦能夠達到良好之容器密封性。
第5圖表示容器10之蓋體300脫離本體100之示意圖。請一併參閱第4圖及第5圖,當前述蓋體300在經過旋牙封口機構之密封後,於其內側上端形成有一凹槽300b,其中凹槽300b恰可對應內塞200之圓盤部200a外緣並相互卡接,如此一來,當蓋體300 由上方旋開且脫離本體100時,內塞200可被限制於凹槽300b內並一同拔離本體100之開口102。
此外,前述脫離後之蓋體300可再次地與本體100結合並透過內塞200卡合於開口102(如第4圖所示),如此亦可有利於保持本體100內之飲品衛生。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容器及其製造方法,其中該容器主要包括一玻璃本體、一內塞及一蓋體。特別地是,由於本發明中容器之玻璃本體及內塞係可先於無菌環境下進行密封,再於非無菌環境下透過旋牙封口機構將蓋體與玻璃本體進行第二次密封,如此不僅可解決習知玻璃容器之密封機制無法在無菌環境中進行的問題,亦能夠改善容器之密封性及飲品的食用安全性。
再者,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容器之蓋體與玻璃本體脫離時,內塞係可留置於蓋體內並一同被取下,因此可方便於使用者之開瓶飲用,且當蓋體再次結合玻璃本體時,該內塞亦可重複密封玻璃本體之開口,有利於維持內裝飲品之品質。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容器
100‧‧‧本體
100a‧‧‧第一螺牙結構
102‧‧‧開口
200‧‧‧內塞
200a‧‧‧圓盤部
200b‧‧‧圓筒薄殼部
300‧‧‧蓋體
300a‧‧‧第二螺牙結構
300b‧‧‧凹槽

Claims (10)

  1. 一種容器,包括:一本體,具有玻璃材質並包括一開口;一內塞,卡合於該開口中;以及一蓋體,包覆該開口及該內塞且形成有一凹槽,其中該內塞卡合於該凹槽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內塞包括一圓盤部及一圓筒薄殼部,且該圓盤部之直徑大於該圓筒薄殼部之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圓盤部卡合於該凹槽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內塞更包括至少一突出部,形成於該圓筒薄殼部表面,且該突出部抵接該本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本體之該開口係在無菌環境下與該內塞結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內塞具有一π字型截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容器,其中該本體具有一第一螺牙結構,且該蓋體具有一第二螺牙結構,其中該第一螺牙結構與該第二螺牙結構相互結合。
  8. 一種容器之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本體,其中該本體具有玻璃材質並包括一開口;提供一內塞,並將該內塞卡合於該開口中,以使該內塞與該開口密合;以及提供一蓋體,並將該蓋體包覆於該本體之該開口及該內塞外側,以使該蓋體與該內塞及該本體密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將該內塞與該開口密合之步驟係在無菌環境下進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容器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完成該蓋體與該內塞及該本體密合之步驟後,該蓋體形成有一凹槽,且該內塞卡合於該凹槽內。
TW102107196A 2013-03-01 2013-03-01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520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7196A TWI520882B (zh) 2013-03-01 2013-03-01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1310204763.3A CN104015992B (zh) 2013-03-01 2013-05-28 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256674A JP2014169128A (ja) 2013-03-01 2013-12-12 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7196A TWI520882B (zh) 2013-03-01 2013-03-01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715A true TW201434715A (zh) 2014-09-16
TWI520882B TWI520882B (zh) 2016-02-11

Family

ID=5143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7196A TWI520882B (zh) 2013-03-01 2013-03-01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69128A (zh)
CN (1) CN104015992B (zh)
TW (1) TWI5208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15473B1 (en) * 2015-09-21 2017-04-19 Scholle Ipn Ip Bv A spouted pouch adapted to be filled with a flowable product.
CN108137201B (zh) * 2015-10-23 2020-12-01 赫斯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容器和封闭物
CN108357775B (zh) * 2018-01-26 2024-02-09 惠州市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螺纹插扣式容器盖
CN110732359A (zh) * 2019-11-15 2020-01-31 湖南刘文龙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医药科技的试管
CN111169780B (zh) * 2020-03-02 2023-08-11 王艳琴 一种可调温容器
CN111169779B (zh) * 2020-03-02 2023-11-03 王艳琴 一种方便垃圾分类的可调温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4938A (en) * 1981-05-13 1982-11-30 Crown Cork Japan Vessel having vessel cover fly preventive characteristic and combination of vessel and vessel cover
JPH0287755U (zh) * 1988-12-23 1990-07-11
US5895383A (en) * 1996-11-08 1999-04-20 Bracco Diagnostics Inc. Medicament container closure with recessed integral spike access means
CN2320572Y (zh) * 1998-01-25 1999-05-26 樊绍林 一次性防伪酒瓶
JP4029600B2 (ja) * 2001-11-15 2008-01-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高密封性容器
JP4993542B2 (ja) * 2005-03-03 2012-08-08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ストロー刺し込み口付プラスチックキャップ
CN2908381Y (zh) * 2006-05-22 2007-06-06 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毁瓶防伪瓶盖
CN101417721A (zh) * 2008-11-12 2009-04-29 四川省隆鑫科技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撕拉式毁瓶防伪瓶盖及其瓶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0882B (zh) 2016-02-11
JP2014169128A (ja) 2014-09-18
CN104015992B (zh) 2017-04-05
CN104015992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0882B (zh) 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CA3080310C (en) Portable beverage container
JP4756480B2 (ja) 蓋付き容器
WO2014101342A1 (zh) 一种酒瓶的安全防伪结构
US20140263317A1 (en) Bottle Cap Replacement
KR101375320B1 (ko) 바이알 캡
KR101674676B1 (ko) 이중용기
TWI738727B (zh) 容器用閉合構件
JP2017024769A (ja) 容器口部構造及び容器
JP2009184709A (ja) ヒンジキャップ付容器
CN103922025A (zh) 防污染瓶盖
RU180026U1 (ru) Пробка
JP7323335B2 (ja)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17149486A (ja) 容器のキャップ構造及び容器
JP6469405B2 (ja) 炭酸飲料を大瓶から容器に分けるための安全機構を備えた二方弁
RU126684U1 (ru) Пробка стеклянная
JP2002068227A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TWM454162U (zh) 金屬容器及容器用上蓋
CN203064408U (zh) 防污染瓶盖
CN209010119U (zh) 一种罐头启封装置
TWI609819B (zh) 具氣密空間之瓶蓋結構
CN201939165U (zh) 无胆开水瓶
CN104071434B (zh) 一种包装瓶瓶盖
JP3207482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効果を具有する容器
JP2016088605A5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