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2619A -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 Google Patents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2619A
TW201422619A TW102138769A TW102138769A TW201422619A TW 201422619 A TW201422619 A TW 201422619A TW 102138769 A TW102138769 A TW 102138769A TW 102138769 A TW102138769 A TW 102138769A TW 201422619 A TW201422619 A TW 2014226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pyrrolo
fluoro
pyrimidin
pyraz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iala Bhagirath
Romyr Dominique
Joshua Kennedy-Smith
Francisco Javier Lopez-Tapia
Eric Mertz
Qi Qiao
Sung-Sau So
Original Assignee
Hoffmann La Roch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ffmann La Roche filed Critical Hoffmann La Roche
Publication of TW201422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261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61P11/06Antiasthm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6Immunosuppressants, e.g. drugs for graft rej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案揭示抑制Btk之通式I化合物:□其中所有變數均如本文所述定義。本文揭示之化合物適用於調節Btk活性及治療與過度Btk活性有關之疾病。該等化合物另外適用於治療與異常B細胞增殖有關之發炎及自體免疫疾病,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揭示含有式I化合物及至少一種載劑、稀釋劑或賦形劑之組合物。

Description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本發明係關於新穎化合物之用途,該等化合物抑制Btk且適用於治療由異常B細胞活化引起之自體免疫及發炎疾病。
蛋白激酶構成最大人類酶家族中之一者且藉由向蛋白質中添加磷酸基來調節許多不同信號傳導過程(T.Hunter,Cell 1987 50:823-829)。特定言之,酪胺酸激酶使酪胺酸殘基之酚系部分上的蛋白質磷酸化。酪胺酸激酶家族包括控制細胞生長、遷移及分化之成員。異常激酶活性已與多種人類疾病有關,該等人類疾病包括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及發炎疾病。因為蛋白激酶為細胞信號傳導之關鍵調節因子之一,所以其向以小分子激酶抑制劑調節細胞功能提供目標且因此形成良好藥物設計目標。除治療激酶介導之疾病過程以外,激酶活性之選擇性及有效抑制劑亦適用於研究細胞信號傳導過程及鑑別具有治療重要性之其他細胞目標。
有足夠證據表明,B細胞在自體免疫及/或發炎疾病之發病機理中起關鍵作用。消耗B細胞的基於蛋白質之治療劑(諸如美羅華(Rituxan))可有效對抗自體抗體驅動之發炎疾病(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Rastetter等人,Annu Rev Med 2004 55:477)。因此,在B細胞活化中起作用的蛋白激酶之抑制劑應為B細胞介導之疾病病理(諸如自體抗體產生)的適用治療劑。
經B細胞受體(BCR)傳導信號可控制一定範圍之B細胞反應,包括增殖及分化成產生成熟抗體之細胞。BCR為B細胞活性之關鍵調節點,且異常信號傳導會引起無制約之B細胞增殖及形成致病性自體抗體,導致多種自體免疫及/或發炎疾病。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為非BCR相關之激酶,其最接近膜且緊接於BCR下游。已顯示缺乏Btk會阻斷BCR信號傳導,且因此Btk之抑制可為阻斷B細胞介導之疾病過程的適用治療方法。
Btk為酪胺酸激酶之Tec家族的一員,且已顯示其為早期B細胞發育及成熟B細胞活化及存活的關鍵調節因子(Khan等人,Immunity 1995 3:283;Ellmeier等人,J.Exp.Med.2000 192:1611)。人類中Btk之突變導致X病狀有關之無γ球蛋白血症(XLA)(綜述於Rosen等人,New Eng.J.Med.1995 333:431及Lindvall等人,Immunol.Rev.2005 203:200中)。此等患者免疫功能不全且顯示B細胞成熟性削弱、免疫球蛋白及周邊B細胞含量降低、與T細胞無關之免疫反應減少以及繼BCR刺激後之鈣移動減弱。
Btk缺乏型小鼠模型亦已提供Btk於自體免疫及發炎疾病中之作用的證據。在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症(SLE)之臨床前鼠類模型中,Btk缺乏型小鼠顯示疾病進展得到顯著改善。此外,Btk缺乏型小鼠對膠原蛋白誘導之關節炎具有抗性(Jansson及Holmdahl Clin.Exp.Immunol.1993 94:459)。已在小鼠關節炎模型中證明選擇性Btk抑制劑之劑量依賴性功效(Z.Pan等人,Chem.Med Chem.2007 2:58-61)。
Btk亦由疾病過程中可能涉及的除B細胞以外之細胞表現。舉例而言,Btk由肥大細胞表現且源自Btk缺乏型骨髓之肥大細胞展示削弱之抗原誘導之脫粒現象(Iwaki等人,J.Biol.Chem.2005 280:40261)。此顯示Btk可用於治療病理性肥大細胞反應,諸如過敏及哮喘。此外,來自XLA患者之單核細胞(其中不存在Btk活性)顯示刺激後TNF α 產生減少(Horwood等人,J Exp Med 197:1603,2003)。因此,小分子Btk抑制劑可調節TNF α介導之發炎。此外,已報導Btk在細胞凋亡中起作用(Islam及Smith Immunol.Rev.2000 178:49),且因此Btk抑制劑將適用於治療特定B細胞淋巴瘤及白血病(Feldhahn等人,J.Exp.Med.2005 201:1837)。
本申請案提供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其使用方法,如下文所述: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
其中:A為苯基或哌啶基;各R1獨立地為鹵基、低碳烷基、CH2NHC(=O)R1'、CH2N(CH3)C(=O)R1'、CH2NHC(=O)CH2NHR1'、CH2R1'或CH2NHR1';n為0、1或2;R1'為苯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或單環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各R1"獨立地為低碳烷基、鹵基、環烷基、雜環烷基、低碳烷基雜環烷基、側氧基(oxo)、氰基低碳烷基、羥基低碳烷基或低碳烷氧基;R2為H、R3或R4; R3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R3'為H、低碳烷基、雜環烷基、胺基或OH;R4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及R4'為羥基、胺基、OC(=O)CH2CH3或C(=O)OH;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
其中:A為苯基或哌啶基;各R1獨立地為鹵基、低碳烷基、CH2NHC(=O)R1'、CH2N(CH3)C(=O)R1'、CH2NHC(=O)CH2NHR1'、CH2R1'或CH2NHR1';n為0、1或2;R1'為苯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或單環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各R1"獨立地為低碳烷基、鹵基、環烷基、雜環烷基、低碳烷基雜環烷基、側氧基、氰基低碳烷基、羥基低碳烷基或低碳烷氧基;R2為H、R3或R4;R3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R3'為H、低碳烷基、雜環烷基、胺基或OH;R4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及R4'為甲基、羥基、胺基、CH2-CH2N(CH3)2、OC(=O)CH2CH3、 CH2C(=O)OH、CH2CH2OH或C(=O)OH;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之混合物。
定義
如本文所用之「一」實體一詞係指一或多個彼實體;例如一(種)化合物係指一或多種化合物或至少一種化合物。同樣,術語「一」、「一或多個/一或多種」及「至少一個/種」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
「如上文所定義」一詞係指如【發明內容】或最寬泛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供之各基團的最寬泛定義。在下文提供之所有其他實施例中,各實施例中可存在且未經明確定義之取代基保留【發明內容】中所提供之最寬泛定義。
如本說明書中所用,不管是在申請專利範圍之連接詞(transitional phrase)中還是在其主體中,術語「包含」應解釋為具有開放性含義。亦即,該術語應解釋為與「至少具有」或「至少包括」等詞同義。當在方法之情形下使用時,術語「包含」意謂該方法至少包括所敍述之步驟,而且可包括其他步驟。當在化合物或組合物之情形下使用時,術語「包含」意謂該化合物或組合物至少包括所敍述之特徵或組分,而且亦可包括其他特徵或組分。
除非另外明確說明,否則如本文所用之「或」一詞以「及/或」之「包括性」意義而非「非此即彼」之「排他性」意義使用。
術語「獨立地」在本文中用於表示變數適用於任一狀況中,而不管同一化合物中具有相同或不同定義之變數的存在或不存在。因此,在R"出現兩次且定義為「獨立地為碳或氮」之化合物中,兩R"可皆為碳,兩R"可皆為氮,或一個R"可為碳且另一者為氮。
當任何變數在描繪及描述本發明所採用或所主張之化合物的任何部分或化學式中出現一次以上時,其每次出現時的定義與其所有其他次出現時的定義無關。同樣,僅當該等化合物產生穩定化合物時,才允許取代基及/或變數之組合。
在一鍵末端處之符號「*」或穿過一鍵繪製之「------」各自係指官能基或另一化學部分與該官能基或該另一化學部分所屬分子之其餘部分的連接點。因此,舉例而言:MeC(=O)OR4其中
繪製至環系統中之鍵(與在各別頂點處連接相對)表明該鍵可與適合環原子中之任一者連接。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視情況存在」或「視情況地」意謂可能出現但並非必定出現隨後所述之事件或情形,且該描述包括該事件或情形出現之狀況及該事件或情形不出現之狀況。舉例而言,「視情況經取代」意謂視情況經取代之部分可併有氫原子或取代基。
「視情況存在之鍵」一詞意謂該鍵可能存在或可能不存在,且該描述包括單鍵、雙鍵或參鍵。若某一取代基被指定為「一鍵」或「不存在」,則與該等取代基連接之原子被直接連接。
術語「約」在本文中用於意謂大致、大約、粗略地或左右。當術語「約」與數值範圍結合使用時,其藉由使邊界擴展超出或低於所述數值來修飾彼範圍。一般而言,術語「約」在本文中用於修飾超出及低於所述值之偏差為20%的數值。
某些式I化合物可展現互變異構現象(tautomerism)。互變異構化 合物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可互相轉化之物質形式存在。質子轉移互變異構體是由兩個原子之間的共價鍵結之氫原子的遷移產生。互變異構體一般以平衡狀態存在且嘗試分離個別互變異構體一般會產生化學及物理特性與化合物之混合物一致的混合物。平衡位置視分子內之化學特徵而定。舉例而言,在許多脂族醛及酮(諸如乙醛)中,酮基形式佔優勢;而在酚中,烯醇形式佔優勢。常見質子轉移互變異構體包括酮基/烯醇(-C(=O)-CH--C(-OH)=CH-)、醯胺/亞胺酸(-C(=O)-NH--C(-OH)=N-)及脒(-C(=NR)-NH--C(-NHR)=N-)互變異構體。後兩者在雜芳基及雜環中尤其常見且本發明涵蓋該等化合物之所有互變異構形式。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所用之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者通常所理解之含義。本文提及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各種方法及材料。闡述藥理學一般原理之標準參考文獻包括Goodman及Gilman之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第10版,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New York(2001)。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適合材料及/或方法可用於實施本發明。然而,描述較佳材料及方法。除非另外說明,否則以下描述及實例中提及之材料、試劑及其類似物可自商業來源獲得。
可隨附本文所述之定義以形成化學相關組合,諸如「雜烷基芳基」、「鹵烷基雜芳基」、「芳基烷基雜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烷基」及其類似組合。當術語「烷基」用作跟隨另一術語之詞尾時,如在「苯基烷基」或「羥基烷基」中,此意欲指如上文所定義之烷基經1至2個選自其他經特定命名之基團之取代基取代。因此,舉例而言,「苯基烷基」係指具有1至2個苯基取代基之烷基,因此包括苯甲基、苯乙基及聯苯基。「烷基胺基烷基」為具有1至2個烷基胺基取代基之烷基。「羥基烷基」包括2-羥基乙基、2-羥基丙基、1-(羥基甲基)-2-甲 基丙基、2-羥基丁基、2,3-二羥基丁基、2-(羥基甲基)、3-羥基丙基等。因此,如本文所用,術語「羥基烷基」用於定義下文所定義之雜烷基之子集。術語-(芳)烷基係指未經取代之烷基或芳烷基。術語(雜)芳基係指芳基或雜芳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螺環烷基」意謂螺環環烷基,諸如螺[3.3]庚烷。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螺雜環烷基意謂螺環雜環烷基,諸如2,6-二氮雜螺[3.3]庚烷。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醯基」表示式-C(=O)R之基團,其中R為氫或如本文所定義之低碳烷基。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烷基羰基」表示式C(=O)R之基團,其中R為如本文所定義之烷基。術語C1-6醯基係指含有6個碳原子之基團-C(=O)R。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芳基羰基」意謂式C(=O)R之基團,其中R為芳基;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苯甲醯基」為R為苯基之「芳基羰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酯」表示式-C(=O)OR之基團,其中R為如本文所定義之低碳烷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烷基」表示含有1至10個碳原子之未分支或分支鏈飽和單價烴殘基。術語「低碳烷基」表示含有1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烴殘基。如本文所用之「C1-10烷基」係指由1至10個碳構成之烷基。烷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低碳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三丁基或戊基、異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及辛基。
當術語「烷基」用作跟隨另一術語之詞尾時,如在「苯基烷基」或「羥基烷基」中,此意欲指如上文所定義之烷基經1至2個選自其他經特定命名之基團之取代基取代。因此,舉例而言,「苯基烷基」表示基團R'R"-,其中R'為苯基,且R"為如本文所定義之伸烷基,條件為苯基烷基部分之連接點將在伸烷基上。芳基烷基之實例包 括(但不限於)苯甲基、苯乙基、3-苯基丙基。類似地解釋術語「芳基烷基」或「芳烷基」,但R'為芳基除外。類似地解釋術語「(雜)芳基烷基」或「(雜)芳烷基」,但R'視情況為芳基或雜芳基除外。
術語「鹵烷基」或「鹵基-低碳烷基」或「低碳鹵烷基」係指含有1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烴殘基,其中一或多個碳原子經一或多個鹵素原子取代。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如本文所用之術語「伸烷基」表示具有1至10個碳原子之二價飽和直鏈烴基(例如(CH2)n)或具有2至10個碳原子之分支鏈飽和二價烴基(例如-CHMe-或-CH2CH(i-Pr)CH2-)。除了在亞甲基之情形下,伸烷基之開放價不與同一原子連接。伸烷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2-甲基-伸丙基、1,1-二甲基-伸乙基、伸丁基、2-乙基伸丁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烷氧基」意謂-O-烷基,其中烷基如上文所定義,諸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包括其異構體。如本文所用之「低碳烷氧基」表示具有如先前所定義之「低碳烷基」的烷氧基。如本文所用之「C1-10烷氧基」係指-O-烷基,其中烷基為C1-10
術語「PCy3」係指經三個環狀部分三取代之膦。
術語「鹵烷氧基」或「鹵基低碳烷氧基」或「低碳鹵烷氧基」係指一或多個碳原子經一或多個鹵素原子取代之低碳烷氧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羥基烷基」表示如本文所定義之烷基中不同碳原子上的1至3個氫原子經羥基置換。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烷基磺醯基」及「芳基磺醯基」係指式-S(=O)2R之基團,其中R分別為烷基或芳基,且烷基及芳基如本文所定義。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雜烷基磺醯基」表示式-S(=O)2R之基團,其中R為如本文所定義之「雜烷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烷基磺醯胺基」及「芳基磺醯胺基」係指式-NR'S(=O)2R之基團,其中R分別為烷基或芳基,R'為氫或C1-3烷基且烷基及芳基如本文所定義。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環烷基」係指含有3至8個碳原子之飽和碳環,亦即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或環辛基。如本文所用之「C3-7環烷基」係指在碳環中由3至7個碳構成之環烷基。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羧基-烷基」係指一個氫原子經羧基置換的烷基部分,條件為雜烷基之連接點經過碳原子。術語「羧基」係指-CO2H部分。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雜芳基」或「雜芳族」意謂具有5至12個環原子且具有至少一個芳族或部分不飽和環(每個環含有4至8個原子),併有一或多個N、O或S雜原子,其餘環原子為碳之單環或雙環基團,條件為雜芳基之連接點將在芳族或部分不飽和環上。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雜芳基環之芳族特徵少於其全碳對應部分。因此,對本發明而言,雜芳基僅需要具有一定程度之芳族特徵。雜芳基部分之實例包括具有5至6個環原子及1至3個雜原子之單環芳族雜環,包括(但不限於)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噁嗪基、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4,5-二氫-噁唑基、5,6-二氫-4H-[1,3]噁唑基、異噁唑、噻唑基、異噻唑基、三唑啉基、噻二唑基及噁二唑啉基,其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較佳為1或2個選自以下之取代基取代:羥基、氰基、烷基、烷氧基、硫基、低碳鹵烷氧基、烷基硫基、鹵基、低碳鹵烷基、烷基亞磺醯基、烷基磺醯基、鹵素、胺基、烷基胺基、二烷基胺基、胺基烷基、烷基胺基烷基及二烷基胺基烷基、硝基、烷氧羰基及胺甲醯基、烷基胺甲醯基、二烷基胺甲醯基、芳基胺甲醯基、烷基羰基胺基及芳基羰基胺基。雙環部分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喹啉基、異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噁唑基、苯并異噁唑基、苯并噻 唑基、啶基、5,6,7,8-四氫-[1,6]啶基及苯并異噻唑基。雙環部分可視情況在任一環上經取代,然而連接點在含有雜原子之環上。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如本文所用之術語「雜環基」、「雜環烷基」或「雜環」表示由一或多個環,較佳為1至2個環(包括螺環環系統)組成,每個環有3至8個原子,併有一或多個環雜原子(選自N、O或S(O)0-2)的單價飽和環狀基團,且其可視情況經一或多個,較佳為1或2個選自以下之取代基獨立地取代:羥基、側氧基、氰基、低碳烷基、低碳烷氧基、低碳鹵烷氧基、烷基硫基、鹵基、低碳鹵烷基、羥基烷基、硝基、烷氧羰基、胺基、烷基胺基、烷基磺醯基、芳基磺醯基、烷基胺基磺醯基、芳基胺基磺醯基、烷基磺醯基胺基、芳基磺醯基胺基、烷基胺基羰基、芳基胺基羰基、烷基羰基胺基、芳基羰基胺基及其離子形式。雜環基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嗎啉基、哌嗪基、哌啶基、氮雜環丁烷基、吡咯啶基、六氫氮雜卓基、氧雜環丁烷基、四氫呋喃基、四氫噻吩基、噁唑啶基、噻唑啶基、異噁唑啶基、四氫哌喃基、硫代嗎啉基、啶基及咪唑啉基,及其離子形式。實例亦可為雙環,諸如3,8-二氮雜-雙環[3.2.1]辛烷、2,5-二氮雜-雙環[2.2.2]辛烷或八氫-吡嗪并[2,1-c][1,4]噁嗪。
Btk抑制劑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
其中: A為苯基或哌啶基;各R1獨立地為鹵基、低碳烷基、CH2NHC(=O)R1'、CH2N(CH3)C(=O)R1'、CH2NHC(=O)CH2NHR1'、CH2R1'或CH2NHR1';n為0、1或2;R1'為苯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或單環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各R1"獨立地為低碳烷基、鹵基、環烷基、雜環烷基、低碳烷基雜環烷基、側氧基、氰基低碳烷基、羥基低碳烷基或低碳烷氧基;R2為H、R3或R4;R3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R3'為H、低碳烷基、雜環烷基、胺基或OH;R4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及R4'為甲基、羥基、胺基、CH2-CH2N(CH3)2、OC(=O)CH2CH3、CH2C(=O)OH、CH2CH2OH或C(=O)OH;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此外應理解,如本文所揭示之每一個關於特定殘基A、R1、R1'、R1"、R2、R3、R3'、R4及R4'之實施例均可與如本文所揭示之任何其他關於另一殘基A、R1、R1'、R1"、R2、R3、R3'、R4及R4'之實施例組合。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鹵基,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鹵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2為H且n為2。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2為H,n為2且一個R1為鹵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2為H,n為2,一個R1為低碳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C(=O)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C(=O)CH2NH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C(=O)R1',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C(=O)CH2NHR1',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R1',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第三丁基或鹵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R1'為第三丁基或鹵基,R1為CH2NHC(=O)R1',R2為H且n為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一個R1為氟且R1'為第三丁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一個R1為氟且R1'為第三丁基,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一個R1為氟且R1'為第三丁基,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且n=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n=1且R1為CH2NHC(=O)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n=1,R1為 CH2NHC(=O)R1'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n=1,R1為CH2NHC(=O)R1'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低碳烷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哌啶基,n=1,R1為CH2NHC(=O)R1'且R1'為視情況經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且n=1或2。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或2且一個R1為CH2NHC(=O)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鹵基且R1'為苯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或單環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鹵基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低碳烷基、鹵基、環烷基或雜環烷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鹵基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低碳烷基或鹵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低碳烷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鹵基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 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甲基取代之吡唑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R1為CH2NHC(=O)R1'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R1為CH2NHC(=O)R1',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R1為CH2NHC(=O)R1',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吡唑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R1為CH2NHC(=O)R1',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 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取代之吡唑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R1為CH2NHC(=O)R1',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第三丁基取代之苯基且R4為視情況經甲基取代之吡唑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鹵基、低碳烷基或環烷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Cl、第三丁基或環丙基取代之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且R4=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且R4=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1且R4=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n=2且R4=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且R1為CH2NHC(=O)R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鹵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苯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苯基且R1"為低碳烷基或環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苯基且R1"為第三丁基或環丙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苯基且R1"為第三丁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單環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且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單環雜芳基且R1"為低碳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且R1"為低碳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單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單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羥基、胺基、CH2-CH2N(CH3)2、OC(=O)CH2CH3、CH2C(=O)OH、CH2CH2OH或C(=O)OH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一或多個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甲基取代之雜芳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一個R1為CH2NHC(=O)R1'且另一個為F,R1'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雜芳基,R1"為低碳烷基且R4為視情況經甲基取代之吡唑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且n=1。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1且R1為鹵基或低碳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1且R1為Cl、F或甲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且n=2。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且一個R1為鹵基且另一個為低碳烷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且一個R1為Cl或F且另一個為甲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n=2且兩個R1皆為甲基。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其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4-(4-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2-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氟-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2,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對甲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氯-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第三丁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3-氯-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2-(3-氯-苯基胺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乙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4-(4-((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4-第三丁基-N-(2-氟-4-(6-(嗎啉-4-羰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二甲基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甲基醯胺;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羥基-乙基)-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二甲基胺基-乙基)-醯胺;4-第三丁基-N-{1-[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4-第三丁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6-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菸鹼醯胺;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6-[1-(2-羥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N-甲基-苯甲醯胺;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醯胺;2-第三丁基-5-{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4-(氰基-二甲基-甲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醯胺;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1,3-二氫-異吲哚-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苯甲醯胺;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 1,3-二氫-異吲哚-2-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3-第三丁基-[1,2,4]噁二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及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哮喘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之混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發炎病症 之藥劑。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自體免疫病症之藥劑。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藥劑。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哮喘之藥劑。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治療哮喘。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其用於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其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申請案提供如上文所述之化合物,其用於治療哮喘。
本申請案提供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方法或組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哮喘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抑制B細胞增殖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抑制Btk活性之方法,其包含投與具有任一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其中Btk抑制劑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50μmol或50μmol以下之IC50
在上述方法之一個變體中,Btk抑制劑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100nmol或100nmol以下之IC50
在上述方法之另一變體中,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10nmol或10nmol以下之IC50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消炎化合物與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的組合。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消炎化合物與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的組合。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淋巴瘤或BCR-ABL1+白血病細胞之方法,其藉由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來達成。
本申請案提供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之混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發炎病症之藥劑。
本申請案提供式I'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造用以治療自體免疫病症之藥物。
本申請案提供如本文所述之化合物、方法或組合物。
化合物及製備
下表提供本發明所涵蓋且屬於本發明範疇內之代表性化合物之實例。提供此等實例及以下製備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及實施本發明。其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而是僅用於說明及代表本發明。
一般而言,本申請案中所用之命名法基於4.0版AUTONOMTM,即用於產生IUPAC系統命名之Beilstein Institute電腦化系統。若所描繪之結構與對該結構所給出之名稱之間存在矛盾,則更以所描繪之結構為準。此外,若一結構或一結構之一部分的立體化學性未以例如粗體或虛線表示,則該結構或該結構之部分應理解為涵蓋其所有立體異構體。
表I描繪通式I之化合物的實例:
一般合成流程
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方法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適用於合成該等化合物之方法提供於實例中。通常,可根據下文描述之合成途徑(流程1-5)中之一者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起始物質市場有售或可藉由一般技術者已知的方法合成。
可根據流程1製備相關式5及式6之化合物,其中X為氟、氫或甲基且R如上文於式I類型中所描述。以市售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為起始物質,與酸酯2進行鈴木芳基-芳基偶合反應(Suzuki aryl-aryl coupling reaction)產生衍生物3。鈴木芳基-芳基偶合 之條件綜述於Modern Arene Chemistry 2002,53-106中。在進行此反應時,可利用鈴木反應中習知的任一條件。通常,鈴木偶合反應在過渡金屬催化劑(諸如肆(三苯基膦)鈀(0))、習知有機溶劑(諸如二甲氧基乙烷)及弱無機鹼(諸如碳酸鉀)存在下進行。若使用習知加熱法,則反應在室溫至約100℃的溫度下進行1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反應亦可藉由微波照射實現,其通常在較高溫度(例如160℃)下進行,但進行較短時間(5-60分鐘)。在反應期間,亦觀測到甲苯磺醯基損耗。在酸性條件(諸如三氟乙酸(TFA)與二氯甲烷(DCM)之混合物)下容易移除衍生物3中之第三丁氧羰基(BOC)保護基產生游離胺衍生物4。反應可在室溫下進行15分鐘至3小時的反應時間。4與羧酸衍生物之間的偶合反應可使用標準肽偶合試劑(諸如六氟磷酸O-(7-氮雜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HATU))、習知有機溶劑(諸如N,N-二甲基甲醯胺(DMF))及鹼(諸如二異丙基乙胺(DIPEA))完成得到諸如5之化合物。亦可用於此轉化之偶合試劑的清單可見於此評述(Chemical Review 2011,111,6557)中。反應可在室溫下進行1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或者,可使用1,1'-羰基二咪唑作為偶合試劑使游離胺4與其他胺偶合以製備諸如6之脲衍生物。反應可使用DMF在室溫至90℃的溫度下進行若干小時。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除甲苯磺醯基或BOC基團以外的其他保護基可用於此流程中。(主要參考文獻參見P.G.M.Wuts及T.W.Greene,Green'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Wiley and Sons,2007)。
流程2
可根據流程2製備相關式13及式14之化合物,其中X為氟、氫或甲基且R如上文於式I類型中所描述。進行如流程1所述之鈴木芳基-芳基偶合。然而,使用較短反應時間(30分鐘)且在160℃下於微波照射下加熱,可在該等條件下保留甲苯磺醯基保護基。可在強鹼(諸如二異丙胺基鋰(LDA))存在下使用1,2-二溴-四氯乙烷實現吡咯并嘧啶骨架之C-2處的溴化得到衍生物9。反應可在-78℃下在惰性溶劑(諸如四氫 呋喃(THF))中進行2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WO2004/093812)。910之間的鈴木偶合可使用標準鈴木條件進行。反應在160℃下於微波照射下進行較長反應時間(60分鐘)且在此情況下亦移除甲苯磺醯基保護基。用於製備衍生物1314的後續步驟已於上文中描述。
流程3描述諸如23之化合物的合成。胺基甲酸酯15中之氮的甲基化可在碘甲烷及極性溶劑(諸如DMF)存在下使用強鹼(諸如氫化鈉(NaH))進行。反應在4℃至室溫下進行2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胺基甲酸酯16之鈀催化之硼基化反應可使用雙(頻哪醇根基)二硼17、適合鈀催化劑來源(諸如1,1'-雙(二苯膦基)二茂鐵-二氯化鈀(II))及乙酸鉀進行(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5,60,7508-7510)。反應可使用習知加熱法或微波加熱法在90℃至150℃的溫度下於適當溶劑(諸如二噁烷、DMF或NMP)中進行1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可使用上述鈴木偶合條件使4-氯-6-碘-7-(苯基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9酸酯10偶合產生衍生物20。類似地,使用相同標準條件使1820偶合得到21。用於製備衍生物23之後續步驟已於上文中描述。
流程4
可根據流程4製備相關通式33之化合物,其中R如關於式I類型所定義。可自市售起始物質以兩個步驟製備偶合搭配物27。如上文所述,可使用標準偶合試劑形成衍生物26中之醯胺鍵。類似地,亦可使用標準條件引入化合物27中之酸酯官能基。衍生物30之合成已描述於文獻(WO2011/149827)中。2730之間的鈴木偶合可使用習知加熱方法在極性溶劑(諸如DME、二噁烷或DMF)中於60℃至100℃的溫度下進行1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微波加熱可顯著降低鈴木偶合 之反應時間(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2010,14,1050-1074)。通常,僅需10-60分鐘便可完成反應。脫除化合物31中之BOC基團及用於形成如33中之醯胺鍵的後續偶合反應已描述於上文中。
可根據流程5製備諸如38之相關化合物。1936之間的反應可在極性質子性溶劑(諸如乙醇)中在鹼(諸如DIPEA或三乙胺(TEA))存在下進行。反應可在80℃下進行1小時至若干小時的反應時間。製備化合物38之後續步驟已描述於上文中。
醫藥組合物及投與
本發明化合物可以多種口服劑型及載劑調配。口服投與可為錠劑、包衣錠劑、糖衣藥丸、硬明膠膠囊及軟明膠膠囊、溶液、乳液、糖漿或懸浮液之形式。本發明化合物當藉由其他投與途徑投與時亦有效,其他投與途徑包括連續(靜脈滴注)局部非經腸、肌肉內、靜脈內、皮下、經皮(其可包括穿透增強劑)、經頰、經鼻、吸入及栓劑投 與。較佳投與方式一般為使用可根據病痛程度及患者對活性成分之反應調整的適宜每日給藥方案口服。
本發明化合物,以及其醫藥學上可用之鹽可與一或多種習用賦形劑、載劑或稀釋劑一同調配成醫藥組合物及單位劑量之形式。醫藥組合物及單位劑型可包含習知比例之習知成分,其中有或無其他活性化合物或成分,且單位劑型可含有與欲採用之預期每日劑量範圍相當的任何適合有效量之活性成分。醫藥組合物可以以下形式採用:固體,諸如錠劑或填充膠囊;半固體;散劑;持續釋放調配物;或液體,諸如供口服使用之溶液、懸浮液、乳液、酏劑或填充膠囊;或用於直腸或陰道投與之栓劑形式;或供非經腸使用之無菌可注射溶液形式。典型製劑將含有約5重量%至約95重量%活性化合物。術語「製劑」或「劑型」意欲包括活性化合物之固體及液體調配物,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活性成分可視目標器官或組織及所要劑量及藥物動力學參數而定以不同製劑形式存在。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賦形劑」係指適用於製備醫藥組合物、一般安全、無毒且在生物學或其他方面均合需要之化合物,且該化合物包括可為獸醫用途以及人類醫藥用途所接受的賦形劑。本發明化合物可單獨投與,但一般將與一或多種關於預期投與途徑及標準醫藥實務所選擇之適合醫藥賦形劑、稀釋劑或載劑混合投與。
「醫藥學上可接受」意謂適於製備一般安全、無毒且在生物學或其他方面均合乎需要的醫藥組合物且包括可為獸醫用途以及人類醫藥用途所接受的醫藥組合物。
活性成分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形式亦可最初賦予活性成分非鹽形式所沒有的所要藥物動力學特性,且甚至會積極影響活性成分關於其在體內之治療活性的藥效學。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一詞意謂醫藥學上可接受且具有母體化合物之所要藥理學活性的 鹽。該等鹽包括:(1)酸加成鹽,其與無機酸形成,該等無機酸諸如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磷酸及其類似酸;或與有機酸形成,該等有機酸諸如乙酸、丙酸、己酸、環戊烷丙酸、乙醇酸、丙酮酸、乳酸、丙二酸、丁二酸、蘋果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酒石酸、檸檬酸、苯甲酸、3-(4-羥基苯甲醯基)苯甲酸、肉桂酸、扁桃酸、甲烷磺酸、乙烷磺酸、1,2-乙烷-二磺酸、2-羥基乙烷磺酸、苯磺酸、4-氯苯磺酸、2-萘磺酸、4-甲苯磺酸、樟腦磺酸、4-甲基雙環[2.2.2]-辛-2-烯-1-甲酸、葡糖庚酸、3-苯基丙酸、三甲基乙酸、第三丁基乙酸、月桂基硫酸、葡萄糖酸、麩胺酸、羥基萘甲酸、水楊酸、硬脂酸、黏康酸及其類似酸;或(2)當母體化合物中存在之酸性質子由金屬離子(例如鹼金屬離子、鹼土金屬離子或鋁離子)置換;或與有機鹼(諸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緩血酸胺、N-甲基葡糖胺及其類似物)配位時所形成之鹽。
固體形式製劑包括散劑、錠劑、丸劑、膠囊、扁囊劑、栓劑及可分散性顆粒。固體載劑可為一或多種亦可充當稀釋劑、調味劑、增溶劑、潤滑劑、懸浮劑、黏合劑、防腐劑、錠劑崩解劑或囊封材料之物質。在散劑中,載劑一般為細粉狀固體,其與細粉狀活性組分混合。在錠劑中,活性組分一般與具有必要結合能力之載劑以適合比例混合且壓製成所要形狀及尺寸。適合載劑包括(但不限於)碳酸鎂、硬脂酸鎂、滑石、糖、乳糖、果膠、糊精、澱粉、明膠、黃蓍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低熔點蠟、可可脂及其類似載劑。固體形式製劑除活性組分外亦可含有著色劑、調味劑、穩定劑、緩衝劑、人造及天然甜味劑、分散劑、增稠劑、增溶劑及其類似物。
液體調配物亦適於口服,包括包含乳液、糖漿、酏劑、水溶液、水性懸浮液之液體調配物。此等物質包括欲在臨用前轉化成液體形式製劑之固體形式製劑。乳液可於例如丙二醇水溶液之溶液中製備 或可含有諸如卵磷脂、脫水山梨糖醇單油酸酯或阿拉伯膠(acacia)之乳化劑。水溶液可藉由將活性組分溶解於水中且添加適合著色劑、調味劑、穩定劑及增稠劑來製備。水性懸浮液可藉由使細粉狀活性組分與黏性材料一起分散於水中來製備,該黏性材料諸如天然或合成膠狀物、樹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及其他熟知懸浮劑。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用於非經腸投與(例如藉由注射,例如快速注射或連續輸注)且可以單位劑型存在於安瓿、預填充注射器、小體積輸液或添加有防腐劑之多劑量容器中。組合物可呈諸如在油性或水性媒劑中之懸浮液、溶液或乳液之形式,例如在水性聚乙二醇中之溶液。油性或非水性載劑、稀釋劑、溶劑或媒劑之實例包括丙二醇、聚乙二醇、植物油(例如橄欖油)及可注射有機酯(例如油酸乙酯),且可含有諸如防腐劑、濕潤劑、乳化劑或懸浮劑、穩定劑及/或分散劑之調配劑。或者,活性成分可為藉由無菌分離無菌固體或藉由自溶液凍乾獲得以便在使用前以適合媒劑(例如無菌無熱原質水)復原之散劑形式。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用於以軟膏、乳膏或洗劑形式,或以經皮貼片形式向表皮局部投與。軟膏及乳膏可例如用水性或油性基質在添加適合增稠劑及/或膠凝劑下來調配。洗劑可用水性或油性基質調配且一般亦將含有一或多種乳化劑、穩定劑、分散劑、懸浮劑、增稠劑或著色劑。適於口腔局部投與之調配物包括口含錠,其包含在一般為蔗糖及阿拉伯膠或黃蓍膠之經調味基質中的活性劑;片劑,其包含在諸如明膠及甘油或蔗糖及阿拉伯膠之惰性基質中的活性成分;及漱口劑,其包含在適合液體載劑中的活性成分。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以栓劑形式投與。首先使諸如脂肪酸甘油酯混合物或可可脂之低熔點蠟熔融且例如藉由攪拌均勻分散活性組分。接著將熔融均質混合物倒入適宜尺寸之模具中,使其冷卻且固 化。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用於陰道投與。除活性成分之外亦含有諸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載劑的子宮托、棉塞、乳膏、凝膠、糊劑、發泡體或噴霧劑為適當的。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用於經鼻投與。溶液或懸浮液藉由習知方式(例如用滴管、吸管或噴霧器)直接施用於鼻腔。調配物可以單劑量或多劑量形式提供。在滴管或吸管之後一情形中,此可藉由向患者投與適當預定體積之溶液或懸浮液來實現。在噴霧器之情形中,此可例如藉助於計量霧化噴霧泵來實現。
本發明化合物可經調配用於氣霧劑投與,尤其向呼吸道投與,且包括鼻內投與。化合物一般將具有例如約5μm或5μm以下之小粒徑。該粒徑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式獲得,例如藉由微粉化獲得。活性成分在具有適合推進劑之加壓包裝中提供,該推進劑諸如氯氟碳化物(CFC)(例如二氯二氟甲烷、三氯氟甲烷或二氯四氟乙烷)或二氧化碳或其他適合氣體。氣霧劑亦宜含有諸如卵磷脂之界面活性劑。藥物劑量可由計量閥控制。或者,活性成分可以乾粉形式提供,例如化合物於適合粉末基質中之粉末混合物,該粉末基質諸如乳糖、澱粉、澱粉衍生物(諸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及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粉末載劑將在鼻腔中形成凝膠。粉末組合物可以單位劑型存在於例如明膠或發泡包裝之例如膠囊或藥筒中,其中粉末可藉助於吸入器投與。
必要時,調配物可經製備而具有適於活性成分之持續或控制釋放投與的腸衣。舉例而言,本發明化合物可於經皮或皮下藥物傳遞裝置中調配。當必需持續釋放化合物時且當患者對治療方案之順應性至關重要時,此等傳遞系統為有利的。經皮傳遞系統中之化合物通常附著於皮膚黏著性固體支撐物上。所關注化合物亦可與例如Azone(1-十 二烷基氮雜環庚-2-酮)之穿透增強劑組合。持續釋放傳遞系統藉由手術或注射皮下插入至皮下層。皮下植入物將化合物囊封於脂質可溶膜(例如聚矽氧橡膠)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例如聚乳酸)中。
適合調配物以及醫藥載劑、稀釋劑及賦形劑描述於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1995,E.W.Martin編,Mack Publishing Company,第19版,Easton,Pennsylvania中。熟練的調配科學工作者可在本說明書之教示下改良調配物,以提供用於特定投與途徑之多種調配物,而不會使本發明組合物不穩定或損害其治療活性。
為了使本發明化合物更易溶於水或其他媒劑中而對該等化合物所作之改良例如可容易藉由較小改良(鹽調配、酯化等)實現,其完全在此項技術之一般技能範疇內。改良特定化合物之投與途徑及給藥方案以控制本發明化合物之藥物動力學從而在患者中產生最大有益作用亦完全在此項技術之一般技能範疇內。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治療有效量」意謂減輕個體疾病症狀所需之量。在各特定情形中將根據個體需要調整劑量。劑量可視眾多因素而定在寬泛限度範圍內變化,該等因素諸如待治療疾病之嚴重程度、患者之年齡及一般健康狀況、所治療患者所用之其他藥物、投與途徑及投與形式,及所涉及醫師的偏好及經驗。對於口服,在單一療法及/或組合療法中,每天每公斤體重約0.01至約1000mg的每日劑量應為適當的。較佳每日劑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約0.1至約500mg,更佳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1至約100mg,且最佳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0至約10mg。因此,對於向70kg個體投與,劑量範圍將為每天約7mg至0.7g。每日劑量可以單次劑量或分次劑量投與,通常為每天1至5劑量。一般而言,以小於化合物最佳劑量之較小劑量開始治療。此後,劑量以小增量增加直至個別患者達到最佳效果。治療本文所述疾病之一般技術者將無需過度實驗而依賴於個人知識、經驗及本申請案之揭示內 容即能夠確定本發明化合物對於既定疾病及患者的治療有效量。
醫藥製劑較佳呈單位劑型。在該形式中,製劑細分為含有適當量之活性組分的單位劑量。單位劑型可為包裝製劑,該包裝含有個別量之製劑,諸如包裝錠劑、膠囊及小瓶或安瓿裝散劑。此外,單位劑型可為膠囊、錠劑、扁囊劑或口含錠本身,或其可為適當數目的呈包裝形式之此等單位劑型中的任一者。
適應症及治療方法
通式I化合物抑制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Btk)。藉由上游激酶活化Btk可使磷脂酶-Cγ活化,其又刺激促發炎介體的釋放。式I化合物適用於治療關節炎及其他消炎及自體免疫疾病。式I化合物因此適用於治療關節炎。式I化合物適用於抑制細胞中之Btk及用於調節B細胞發育。本發明另外包含醫藥組合物,其含有式I化合物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之混合物。
本文所述之化合物為激酶抑制劑,尤其為Btk抑制劑。此等抑制劑可用於治療一或多種對激酶抑制起反應之疾病,包括對哺乳動物中Btk抑制及/或抑制B細胞增殖起反應之疾病。不希望受任何特定理論約束,咸信本發明化合物與Btk之相互作用可抑制Btk活性,且因此產生此等化合物之醫藥效用。因此,本發明包括治療患有對抑制Btk活性及/或抑制B細胞增殖起反應之疾病的哺乳動物(例如人類)之方法,其包含向患有該疾病之哺乳動物投與有效量之至少一種本文提供的化學實體。有效濃度可例如藉由分析化合物之血液濃度用實驗方式確定或藉由計算生物可用性用理論方式確定。除Btk之外可能受影響的其他激酶包括(但不限於)其他酪胺酸激酶及絲胺酸/蘇胺酸激酶。
激酶在控制基本細胞過程(諸如增殖、分化及死亡(細胞凋亡))之信號傳導路徑中起顯著作用。異常激酶活性已與多種疾病有關,該等疾病包括多種癌症、自體免疫及/或發炎疾病,及急性發炎反應。激 酶在關鍵細胞信號傳導路徑中之多方面作用為鑑別以激酶及信號傳導路徑為目標之新穎藥物提供一個重要的機會。
一實施例包括治療患有自體免疫及/或發炎疾病,或具有對抑制Btk活性及/或B細胞增殖起反應之急性發炎反應之患者的方法。
可使用本發明化合物及組合物影響之自體免疫及/或發炎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牛皮癬、過敏、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大腸急躁症、休格連氏病(Sjogren's disease)、組織移植排斥反應及移植器官之過急性排斥反應、哮喘、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症(及相關絲球體腎炎)、皮肌炎、多發性硬化症、硬皮病、血管炎(ANCA相關及其他血管炎)、自體免疫溶血性及血小板減少性狀態、古巴士德氏症候群(Goodpasture's syndrome)(及相關絲球體腎炎及肺出血)、動脈粥樣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艾迪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糖尿病、敗血性休克及重症肌無力。
本文包括治療方法,其中至少一種本文提供之化學實體與消炎劑組合投與。消炎劑包括(但不限於)NSAID、非特異性及COX-2特異性環氧酶酵素抑制劑、金化合物、皮質類固醇、甲胺喋呤(methotrexate)、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受體拮抗劑、免疫抑制劑及甲胺喋呤。
NSAID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布洛芬(ibuprofen)、氟比洛芬(flurbiprofen)、萘普生(naproxen)及萘普生鈉、雙氯芬酸、雙氯芬酸鈉與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之組合、舒林酸(sulindac)、奧沙普嗪(oxaprozin)、二氟尼柳(diflunisal)、吡羅昔康(piroxicam)、吲哚美辛(indomethacin)、依託度酸(etodolac)、非諾洛芬鈣(fenoprofen calcium)、酮洛芬(ketoprofen)、萘丁美酮鈉(sodium nabumetone)、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托美汀鈉(tolmetin sodium)及羥氯喹。 NSAID之實例亦包括COX-2特異性抑制劑,諸如塞內昔布(celecoxib)、伐地昔布(valdecoxib)、盧米羅可(lumiracoxib)及/或依託昔布(etoricoxib)。
在一些實施例中,消炎劑為水楊酸酯。水楊酸酯包括(但不限於)乙醯基水楊酸或阿司匹靈(aspirin)、水楊酸鈉及膽鹼及水楊酸鎂。
消炎劑亦可為皮質類固醇。舉例而言,皮質類固醇可為皮質酮、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甲波尼龍(methyl prednisolone)、波尼龍(prednisolone)、波尼龍磷酸鈉或波尼松(prednisone)。
在其他實施例中,消炎劑為金化合物,諸如硫代蘋果酸金鈉或金諾芬(auranofin)。
本發明亦包括如下實施例,其中消炎劑為代謝抑制劑,諸如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諸如甲胺喋呤或二氫乳清酸去氫酶抑制劑,諸如來氟米特(leflunomide)。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係關於組合,其中至少一種消炎化合物為抗C5單株抗體(諸如艾庫組單抗(eculizumab)或培克珠單抗(pexelizumab))、TNF拮抗劑(諸如依那西普(entanercept))或英利昔單抗(infliximab)(其為抗TNFα單株抗體)。
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係關於組合,其中至少一種活性劑為免疫抑制化合物,諸如選自以下之免疫抑制化合物:甲胺喋呤、來氟米特、環孢靈(cyclosporine)、他克莫司(tacrolimus)、硫唑嘌呤(azathioprine)及黴酚酸嗎啉乙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表現BTK之B細胞及B細胞前驅物已與B細胞惡性疾病之病理學有關,該等惡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於)B細胞淋巴瘤、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毛狀細胞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慢性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慢性及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已顯示BTK為B系淋巴樣細胞中之Fas/APO-1(CD-95)死亡誘導信號傳導複合物(DISC)的抑制劑。白血病/淋巴瘤細胞之命運可能在於由DISC活化之卡斯蛋白酶的反向促凋亡效應與涉及BTK及/或其受質之上游抗細胞凋亡調節機制之間的平衡(Vassilev等人,J.Biol.Chem.1998,274,1646-1656)。
亦已發現BTK抑制劑適用作化學增敏劑,且因此適用於與其他化學治療藥物(尤其誘導細胞凋亡之藥物)組合。可與化學增敏BTK抑制劑組合使用之其他化學治療藥物的實例包括I型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喜樹鹼或拓朴替康(topotecan))、II型拓撲異構酶抑制劑(例如道諾黴素(daunomycin)及依託泊苷(etoposide))、烷化劑(例如環磷醯胺、美法侖(melphalan)及BCNU)、微管蛋白定向劑(例如紫杉醇(taxol)及長春鹼(vinblastine)),及生物製劑(例如抗體,諸如抗CD20抗體、IDEC 8、免疫毒素及細胞激素)。
Btk活性亦與由部分染色體9及22之移位產生的表現bcr-abl融合基因之一些白血病有關。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中通常觀測到此異常。Btk經bcr-abl激酶構成性磷酸化,該激酶起始下游存活信號,其會阻止bcr-abl細胞之凋亡。(N.Feldhahn等人,J.Exp.Med.2005201(11):1837-1852)。
治療方法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哮喘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 療有效量之式I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哮喘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抑制B細胞增殖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
本申請案提供抑制Btk活性之方法,其包含投與具有任一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其中Btk抑制劑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50μmol或50μmol以下之IC50
在上述方法之一個變體中,Btk抑制劑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100nmol或100nmol以下之IC50
在上述方法之另一變體中,化合物在活體外Btk活性生物化學分析法中展現10nmol或10nmol以下之IC50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發炎病狀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消炎化合物與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的組合。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關節炎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患者共投與治療有效量之消炎化合物與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的組合。
本申請案提供治療淋巴瘤或BCR-ABL1+白血病細胞之方法,其藉由向有需要之患者投與治療有效量之式I之Btk抑制劑化合物來達成。
實例 一般條件
可利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一般合成技術及程序自市售起始 物質開始製備本發明之化合物。以下概述為適用於製備該等化合物之反應流程。其他範例可見於特定實例中。
製備實例 特定縮寫
一般實驗細節
試劑自Aldrich、Oakwood、Matrix或其他供應商購得且未經進一步純化即使用。使用微波照射加熱之反應是使用Personal Chemistry Emrys Optimizer系統或CEM Discovery系統進行。數毫克至數公克規模之純化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方法進行,諸如矽膠急驟管柱之溶離;在一些情況下,亦使用經CombiFlash系統溶離之處理式(disposal)預封裝型公克級矽膠管柱(RediSep)來實現製備型急驟管柱純化。BiotageTM及ISCOTM亦為本發明中可用於純化中間物之急驟管柱儀器。
為了判斷化合物身分及純度,使用以下系統記錄LC/MS(液相層析/質譜分析)譜圖。為了量測質譜,系統由Micromass Platform II質譜儀組成:正模式之ES電離(質量範圍:150-1200)。同時進行的層析分離用以下HPLC系統達成:ES Industries Chromegabond WR C-18 3μ 120Å(3.2×30mm)管柱料筒;移動相A:水(0.02% TFA)及相B:乙腈(0.02% TFA);梯度為3分鐘內10% B至90% B;平衡時間為1分鐘;流動速率為2mL/min。
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方法,亦藉由逆相HPLC純化許多式1化合物。在一些情況下,使用PE Sciex 150EX Mass Spec(控制連接至Shimadzu製備型HPLC系統之Gilson 215收集器及Leap自動注射器)進行製備型HPLC純化。在陽離子偵測中使用LC/MS偵測自溶離物流收集化合物:使用溶劑(A)0.05% TFA/H2O及溶劑(B)0.035% TFA/乙腈經10分鐘之適當線性梯度模式實現化合物自C-18管柱之溶離(2.0×10 cm,在20mL/min下溶離)。為了注射至HPLC系統上,將粗樣品溶解於甲醇、乙腈及DMSO之混合物中。
使用Bruker 400MHz NMR質譜儀藉由1H-NMR表徵化合物。
本發明之化合物可根據已知技術合成。提供以下實例及參考文獻幫助理解本發明。然而,該等實例不欲限制本發明,本發明之真實範疇闡述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實例中最終產物之名稱使用Isis AutoNom 2000產生。
製備實例 實例I-1
4-(4-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10mL微波管中,將含4-氯-7H-吡咯并[2,3-d]嘧啶(200mg,1.3mmol,1.00當量)、4-氯苯基酸(204mg,1.3mmol,1.00當量)及碳酸鉀(720mg,5.21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00ml)組合。添加Pd(PPh3)4(78mg,0.068mmol)。在160℃下在微波中照射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用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蒸發。用DCM溶解粗物質且過濾。獲得呈綠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90mg,30%產率)。LC/MS:C12H8ClN3([M+H]+)之m/z計算值:230.6,實驗值:230.1
實例I-2
4-(3-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可遵循如實例1中所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3-氯苯基酸獲得標題化合物。
實例I-3
4-(2-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可遵循如實例1中所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2-氯苯基酸獲得標題化合物。
實例I-4
4-(3-氟-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可遵循如實例1中所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3-氟-4-甲基苯基酸獲得標題化合物。
實例I-5
4-(2,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210mg,0.681mmol,1.00當量)、2,4-二甲基苯基酸(112mg,0.749mmol,1.1當量)及碳酸鉀(376mg,2.72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79mg,0.068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1mg,34%產率)。LC/MS:C14H13N3([M+H]+)之m/z計算值:224.2,實驗值:224.2
實例I-6
4-(3,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210mg,0.681mmol,1.00當量)、3,4-二甲基苯基酸(112mg,0.749mmol,1.1當量)及碳酸鉀(376mg,2.72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79mg,0.0681 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7mg,11%產率)。LC/MS:C14H13N3([M+H]+)之m/z計算值:224.2,實驗值:224.2
實例I-7
4-對甲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210mg,0.681mmol,1.00當量)、對甲苯基酸(102mg,0.749mmol,1.1當量)及碳酸鉀(376mg,2.72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79mg,0.0681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60mg,42%產率)。LC/MS:C13H11N3([M+H]+)之m/z計算值:210.2,實驗值:210.2
實例I-8
4-(3-氯-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210mg,0.681mmol,1.00當量)、3-氯-4-甲基苯基酸(128mg,0.749mmol,1.1當量)及碳酸鉀(376mg,2.72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79mg,0.068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過濾固體。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4mg,8%產率)。LC/MS:C13H10ClN3([M+H]+)之m/z計算值:244.7,實驗值:244.2
實例I-9
4-第三丁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4-氯-7H-吡咯并[2,3-d]嘧啶(500mg,3.26mmol,1.00當量)、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6g,4.8mmol,1.47當量)及碳酸鉀(1.8g,13.0mmol,4.00當量)與DME(10ml)及水(5mL)組合。添加Pd(PPh3)4(376mg,0.326mmol,0.1當量)且在15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45mg,52%產率)。LC/MS:C18H20N4O2([M+H]+)之m/z計算值:325.3,實驗值:325.2
步驟2:4-第三丁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用2mL DCM及2mL TFA溶解4-(7H-吡咯并 [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00mg,0.617mmol,1.00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MF(4mL)溶解粗物質。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121mg,0.678mmol,1.1當量)、DIPEA(0.43mL,2.47mmol,4.00當量)及HATU(258mg,0.678mmol,1.1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EtOAc及水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用鹽水洗滌所得溶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且過濾所得固體得到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65mg,27%產率)。LC/MS:C24H24N4O([M+H]+)之m/z計算值:385.4,實驗值:385.1
實例I-10
3-氯-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遵循實例9,步驟2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3-氯苯甲酸(96.5mg,0.617mmol,1.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5mg,20%產率)。LC/MS:C20H15ClN4O([M+H]+)之m/z計算值:363.8,實驗值:363.0
實例I-11
2-(3-氯-苯基胺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乙醯胺
步驟1:(3-氯-苯基胺基)-乙酸甲酯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將溴乙酸甲酯(1.66g,1mL,10.9mmol,1.00當量)、3-氯苯胺(1.66g,1.4mL,13.0mmol,1.2當量)及DIPEA(1.9mL,10.9mmol,1.00當量)與DMF(20mL)組合得到淡黃色溶液。在6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隔夜。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得到標題化合物(2.1g,97%產率)。LC/MS:C9H10ClNO2([M+H]+)之m/z計算值:200.6,實驗值:200.0
步驟2:(3-氯-苯基胺基)-乙酸
在20mL閃爍瓶中,將含(3-氯-苯基胺基)乙酸甲酯(500mg,2.5mmol,1.00當量)及NaOH(500mg,12.5mmol,4.99當量)之5mL H2O與EtOH(8mL)組合得到淡黃色溶液。在6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4小時。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10% HCl水溶液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蒸發得到呈褐色固體狀之標 題化合物。LC/MS:C8H8ClNO2([M+H]+)之m/z計算值:186.0,實驗值:186.0
步驟3:2-(3-氯-苯基胺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乙醯胺
遵循實例9,步驟2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345mg,1.06mmol,1.00當量)、2-(3-氯苯基胺基)乙酸(217mg,1.17mmol,1.1當量)、DIPEA(740mg,1mL,5.73mmol,5.38當量)及HATU(445mg,1.17mmol,1.1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1mg,17%產率)。LC/MS:C21H18ClN5O([M+H]+)之m/z計算值:392.8,實驗值:392.1
實例I-12
4-第三丁基-N-[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壓力管中,將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g,16.4mmol)、雙(頻哪醇根基)二硼(6.26g,24.7mmol)及乙酸鉀(4.84g,49.3mmol)與NMP(75.0mL)組合得到淡黃色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在氮氣下脫氣10分鐘。添加[1,1'-雙(二苯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722mg,0.986mmol)。在10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20小時。用水淬滅反應混合物且用DCM(3×100mL)萃取。用水、鹽水洗滌經合併之有機層,經Na2SO4乾燥,過濾且濃縮。藉由急驟層析(矽膠,120g,含0%至3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油狀之[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8g,100%)。
步驟2:[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57mg,0.511mmol,1.00當量)、[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97mg,0.562mmol,1.1當量)及碳酸鉀(282mg,2.04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h3P)4(59.0mg,0.051mmol,0.1當量)且在16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5mg,43%產率)。LC/MS:C18H19FN4O2([M+H]+)之m/z計算值:343.3,實驗值:343.3
步驟3:4-第三丁基-N-[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用2mL DCM及2mL TFA溶解[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70mg,0.134mmol,1.00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MF(4mL)溶解粗物質。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26mg,0.148mmol,1.1當量)、DIPEA(0.047mL,0.269mmol,4.00當量)及HATU(56mg,0.148mmol,1.1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隔 夜。用EtOAc及水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用鹽水洗滌所得溶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且過濾所得固體得到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2mg,59%產率)。LC/MS:C24H23FN4O([M+H]+)之m/z計算值:403.4,實驗值:403.2
實例I-13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步驟1:4-氯-5-羥基-6,7-二氫-5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向4,6-二氯嘧啶-5-甲醛(2g,11.3mmol,1.00當量)於EtOH(50mL)中之懸浮液中依序添加2-胺基乙酸第三丁酯(1.48g,11.3mmol,1.00當量)及三乙胺(2.86g,3.94mL,28.3mmol,2.5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48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二氯甲烷稀釋粗物質且用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10%-9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634mg,21%產率)。LC/MS:C11H14ClN3O([M+H]+)之m/z計算值:272.7,實驗值:272.1
步驟2:4-氯-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在0℃下向4-氯-5-羥基-6,7-二氫-5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634mg,2.33mmol,1.00當量)於DMF(10mL)中之溶液中添加氫化鈉(93.3mg,2.33mmol,1.00當量),接著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用水淬滅反應物,接著用NH4Cl及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層,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35%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17mg,70.4%產率)。LC/MS:C11H12ClN3O([M+H]+)之m/z計算值:254.6,實驗值:254.1
步驟3:N-(4-溴-2-氟-苯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
向(4-溴-2-氟苯基)甲胺(1.5g,7.35mmol,1.00當量)於DCM(25mL)中之冷卻至0℃之溶液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醯氯(1.45g,7.35mmol,1.00當量)、三乙胺(1.49g,2.05mL,14.7mmol,2.00當量)於DCM(5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保持1小時。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4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反應混合物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59g,7.11mmol,96.7%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7.74(d,J=8.0Hz,2 H),7.48(d,J=8.5Hz,2 H),7.35(t,J=7.5Hz,1 H),6.48(s,1 H),4.67(d,J=5.7Hz,2 H), 1.36(s,9 H)。
步驟4:4-第三丁基-N-[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向N-(4-溴-2-氟苯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600mg,1.65mmol,1.00當量)、4,4,4',4',5,5,5',5'-八甲基-2,2'-雙(1,3,2-二氧硼)(627mg,2.47mmol,1.5當量)、乙酸鉀(485mg,4.94mmol,3當量)及PdCl2(dppf)-CH2Cl2(121mg,165μmol,0.1當量)之在N2下攪拌之混合物中添加NMP(12mL)且加熱至100℃保持16小時。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水及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層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15%-6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灰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45mg,80%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7.74(d,J=8.3Hz,2 H),7.75(d,J=7.4Hz,1 H),7.51(d,J=10.4Hz,1 H),7.47(d,J=8.4Hz,2 H),7.44(t,J=7.0Hz,1 H),6.46(s,1 H),4.74(d,J=5.9Hz,2 H),1.37(s,12 H),1.36(s,9 H)。
步驟5: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
向4-氯-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100mg,0.394mmol,1.00當量)、4-第三丁基-N-(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苯甲醯胺(162mg,0.394mmol,1.00當量)、肆(三苯基膦)鈀(0)(46mg,0.04mmol,0.1當量)與碳酸鉀(163mg,1.18mmol,3.00當量)之混合物中添加DME(1mL)及水(500μL)且在微波中在150℃下加熱30分鐘。經矽藻土墊過濾反應混合物且用二氯甲烷稀釋。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15%-60%乙酸乙酯之己烷,接著含0-30%[10%甲醇/二氯甲烷]之二氯甲烷)純化溶液得到呈灰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80mg,40%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10.93(s,1H),9.18(s,1 H),7.94(t,J=9.3Hz,2 H),7.80(d,J=8.5Hz,2 H),7.68(t,J=7.8Hz,1 H),7.50(d,J=8.4Hz,1 H),7.39(s,1 H),6.67(t,J=5.9Hz,1 H),4.83(d,J=5.8Hz,2 H),1.69(s,9 H),1.37(s,9 H);LC/MS:C29H31FN4O3([M+H]+)之m/z計算值:503.5,實驗值:503.3
實例I-14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55mg,0.109mmol,1.00當量)於二氯甲烷(1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843μL,10.9mmol,1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在真空中自甲醇(3×)濃縮溶劑得到呈淡褐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3mg,88%產率)。1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3.05(s,1 H),9.10(t,J=5.9Hz,1 H),8.98(s,1H),8.06(d,J=8.2Hz,1 H),7.97(d,J=11.2Hz,1 H),7.89(d,J=8.4Hz,2 H),7.59(t,J=7.6Hz,1 H),7.54(m,3 H),4.64(d,J=5.6Hz,2 H),1.33(s,9 H);LC/MS:C25H23FN4O3([M+H]+)之m/z計算值:447.4,實驗值:447.2
實例I-15
4-第三丁基-N-(2-氟-4-(6-(嗎啉-4-羰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 并[2,3-d]嘧啶-6-甲酸(50mg,0.112mmol,1.00當量)、HBTU(42.5mg,0.112mmol,1.00當量)及DIPEA(59μl,0.336mmol,3當量)於DMF(1.5mL)中之溶液中添加嗎啉(19.5mg,0.224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5%甲醇之二氯甲烷,接著含5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6mg,45%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8.96(s,1 H),7.74(m,2 H),7.71(d,J=8.4Hz,2 H),7.58(t,J=8.2Hz,1 H),7.41(d,J=8.4Hz,1 H),6.91(s,1 H),4.71(s,1 H),3.81(br.s,4 H),3.72(br.s,4 H),1.27(s,9 H)。
實例I-16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二甲基醯胺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50mg,0.112mmol,1.00當量)、HBTU(42.5mg,0.112mmol,1.00當量)及DIPEA(59μl,0.336mmol,3.00當量)於DMF(1mL)中之溶液中添加含二甲胺之THF(112μl,0.224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 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梯度)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8mg,34%產率)。1H NMR(400MHz,DMSO-d)δ ppm 12.78(s,1 H),9.10(t,J=5.8Hz,1 H),8.92(s,1 H),8.04(d,J=8.0Hz,1 H),7.96(d,J=11.6Hz,1 H),7.89(d,J=8.6Hz,2 H),7.56(t,J=7.9Hz,1 H),7.53(d,J=8.3Hz,2 H),7.23(s,1 H),4.62(s,2 H),3.26(br.s,3 H),3.06(br.s,3 H),1.32(s,9 H);LC/MS:C27H28FN5O2([M+H]+)之m/z計算值:474.5,實驗值:474.3
實例I-17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甲基醯胺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50mg,0.112mmol,1.00當量)、HBTU(42.5mg,0.112mmol,1.00當量)及DIPEA(43mg,59μl,0.336mmol,3.00當量)於DMF(1.00mL)中之溶液中添加含甲胺之THF(112μl,0.224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5mg,48.6%產率)。1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2.82(s,1 H),9.11(t,J=5.7 Hz,1 H),8.92(s,1 H),8.70(d,J=4.8Hz,1 H),8.01(d,J=7.8Hz,1 H),7.93(d,J=11.6Hz,1 H),7.89(d,J=8.7Hz,2 H),7.61(s,1 H),7.59(t,J=8.1Hz,1 H),7.53(d,J=8.4Hz,2 H),4.64(d,J=5.4Hz,2 H),2.84(d,J=4.5Hz,3 H),1.32(s,9 H);LC/MS:C26H26FN5O2([M+H]+)之m/z計算值:460.5,實驗值:460.3
實例I-18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羥基-乙基)-醯胺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50mg,0.112mmol,1.00當量)、HBTU(42.5mg,0.112mmol,1.00當量)及DIPEA(59μl,0.336mmol,3.00當量)於DMF(1.00mL)中之溶液中添加2-胺基乙醇(14mg,0.224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接著含0-10%甲醇之二氯甲烷(含有NH4OH))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灰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6mg,29%產率)。1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2.80(s,1 H),9.10(t,J=5.6Hz,1 H),8.92(s,1 H),8.73(t,J=6.4Hz,1 H),8.03(d,J=8.6Hz,1 H),7.95(d,J=11.0Hz,1 H),7.89(d, J=8.4Hz,2 H),7.69(s,1 H),7.59(t,J=7.5Hz,1 H),7.53(d,J=8.2Hz,2 H),4.64(d,J=6.0Hz,2 H),3.55(t,J=5.2Hz,2 H),3.38(m,2 H),1.32(s,9 H);LC/MS:C27H28FN5O3([M+H]+)之m/z計算值:490.5,實驗值:490.4
實例I-19
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二甲基胺基-乙基)-醯胺
向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50mg,0.112mmol,1.00當量)、N1,N1-二甲基乙烷-1,2-二胺(10mg,0.112mmol,1.00當量)及DIPEA(49μl,0.280mmol,2.5當量)於DMF(1.00mL)中之冷卻至0℃之溶液中添加1-丙烷膦酸環酐(80μl,0.134mmol,1.2當量)且升溫至室溫保持4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含0-15%甲醇之二氯甲烷(含有NH4OH))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灰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5mg,43%產率)。1H NMR(400MHz,甲醇-d4)δ ppm 8.93(s,1 H),7.97(d,J=8.1Hz,1 H),7.91(d,J=11.0Hz,1 H),7.86(d,J=8.5Hz,2 H),7.66(t,J=7.8Hz,1 H),7.57(s,1 H),7.56(d,J=8.5Hz,2 H),4.76(s,2 H),3.75(t,J=6.1Hz,2 H),3.22(m,2 H),2.84(s,6 H),1.38(s, 9H);LC/MS:C29H33FN6O2([M+H]+)之m/z計算值:517.6,實驗值:517.4
實例I-20
4-第三丁基-N-{1-[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
向4-(胺基甲基)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1g,4.67mmol,1.00當量)於DCM(16.7ml)中之冷卻至0℃之溶液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醯氯(918mg,4.67mmol,1.00當量)、三乙胺(361μl,4.67mmol,1.00當量)於DCM(5mL)中之溶液。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保持1小時。藉由管柱層析(含30%-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反應混合物得到呈無色黏性油狀之標題化合物(1.75g,4.67mmol,100%產率)。1H NMR (400MHz,氯仿-d)δ ppm 7.73(d,J=8.5Hz,2 H),7.48(d,J=8.1Hz,2 H),6.21(s,1 H),4.15(d,J=12.9Hz,2 H),3.39(t,J=6.0Hz,2 H),2.72(t,J=14.7Hz,2 H),1.83(m,1 H),1.76(d,J=14.3Hz,2 H),1.48(s,9 H),1.36(s,9 H)。
步驟2:4-第三丁基-N-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
向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哌啶-1-甲酸第三丁酯(1.75g,4.67mmol,1.00當量)於DCM(35mL)中之溶液中添加三氟乙酸(7.2mL,93.5mmol,2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4小時。藉由減壓移除溶劑且在真空中乾燥得到呈黏性無色油狀之標題化合物(2.92g,124%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8.72(br.s,3 H),7.71(d,J=8.5Hz,2 H),7.49(d,J=8.5Hz,2 H),6.81(t,J=6.7Hz,1 H),3.56(d,J=12.8Hz,2 H),3.46(t,J=6.4Hz,2 H),3.01(q,J=11.7Hz,2 H),2.02(d,J=14.3Hz,2 H),1.69(q,J=14.1Hz,2 H),1.36(s,9 H)。
步驟3:N-[1-(7-苯磺醯基-6-碘-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
向4-氯-6-碘-7-(苯基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200mg,0.477mmol,1.00當量)於EtOH(3.00mL)中之懸浮液中添加4-第三丁基-N-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185mg,477μmol,1.00當量)及三乙胺(332μl,2.38mmol,5.00當量)且加熱至80℃保持2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形成沈澱物且將其濾出。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20%-8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濾液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59mg,51%產率)。1H NMR(400MHz,氯仿-d)δ ppm 8.37(s,1 H),8.25(d,J=8.21Hz,2 H),7.72(d,J=8.4Hz,2 H),7.63(t,J=8.1Hz,1 H),7.54(t,J=7.6Hz,2 H),7.47(d,J=8.5Hz,2 H),6.96(s,1 H),6.28(s,1 H),4.61(d,J=12.4Hz,2 H),3.40(t,J=6.3Hz,2 H),3.09(t,J=13.3Hz,2 H),2.03(m,1 H),1.91(d,J=13.3Hz,2 H),1.36(s,9 H)。
步驟4:N-{1-[7-苯磺醯基-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
向N-[1-(7-苯磺醯基-6-碘-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159mg,0.242mmol,1.00當量)、1-甲基-1H-吡唑-4-基酸(36.5mg,0.290mmol,1.2當量)、Pd(PPh3)4(28mg,0.024mmol,0.1當量)與碳酸鉀(100mg,0.725mmol,3.00當量)之混合物中添加DME(1.29ml)/水(322μl)且在微波中加熱至150℃保持1小時。用DCM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3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85mg,58%產率)。LC/MS:C33H37N7O3S([M+H]+)之m/z計算值:612.7,實驗值:612.4
步驟5:4-第三丁基-N-{1-[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
向N-{1-[7-苯磺醯基-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85mg,0.139mmol,1.00當量)於THF(926μl)/MeOH(463μl)中之溶液中添加碳酸銫(136mg,0.417mmol,3.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1%-6%甲醇之DCM(含有NH4OH))純化反應混合物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5mg,68.7%產率)。1H NMR(400MHz,DMSO-d6)δ ppm 11.95(s,1 H),8.45(t,J=5.4Hz,1 H),8.11(s,1 H),7.93(s,1 H),7.80(d,J=7.9Hz,2 H),7.49(d,J=7.9Hz,2 H),6.75(s,1 H),4.71(d,J=13.8Hz,2 H),3.88(s,3 H),3.20(t,J=6.2Hz,2 H),3.06(t,J=12.8Hz,2 H),1.97(m,1 H),1.82(d,J=13.3Hz,2 H),1.31(s,9 H),1.23(d,J=14.3Hz,2 H);LC/MS:C27H33N7O([M+H]+)之m/z計算值:472.6,實驗值:472.4
實例I-21
4-第三丁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4-[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g,3.25mmol,1.00當量)、4-((第三丁氧羰基胺基)甲基)苯基酸(1.22g,4.87mmol,1.5當量)及碳酸鉀(1.8g,13.0mmol,4.00當量)之5mL水與DME(10mL)組合。添加Pd(PPh3)4(375mg,0.325mmol,0.1當量)。在15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30分鐘。用EtOAc及鹽水洗滌溶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00mg,45%產率)。LC/MS:C25H26N4O4S([M+H]+)之m/z計算值:479.5,實驗值:479.3
步驟2:4-[6-溴-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將4-[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00mg,1.04mmol,1.00當量)溶解於THF(10mL)中且冷卻至-78℃。在-78℃下,在氮氣氛圍下添加2M LDA之庚烷/THF/乙苯(1.31mL,2.61mmol,2.5當量)溶液得到深褐色溶液。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小時30分鐘。添加含1,2-二溴-1,1,2,2-四氯乙烷(851mg,2.61mmol,2.5當量)之5mL THF且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2小時。添加水。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蒸發。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50mg,77%產率)。LC/MS:C25H25BrN4O4S([M+H]+)之m/z計算值:558.4,實驗值:558.8
步驟3:{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1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6-溴-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00mg,0.359mmol,1.00當量)、1-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92mg,0.923mmol,2.57當量)及碳酸鉀(198mg,1.44mmol,4.00當量)之水(1mL)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42mg,0.036mmol,0.1當量)且密封反應混合物且在微波中在150℃下加熱60分鐘。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接著過濾得到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2mg,22%產率)。LC/MS:C22H24N6O2([M+H]+)之m/z計算值:405.4,實驗值:405.2
步驟4:4-第三丁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 [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30mg,0.074mmol,1.00當量)與1mL DCM及1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14.5mg,0.082mmol,1.1當量)、DIPEA(0.052mL,0.297mmol,4.00當量)及HATU(31.0mg,0.082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所得固體。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1mg,32%產率)。LC/MS:C28H28N6O([M+H]+)之m/z計算值:465.5,實驗值:465.2
實例I-22
4-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遵循實例21,步驟4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環丙基苯甲酸(12.0mg,0.074mmol,1.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6mg,48%產率)。LC/MS:C27H24N6O([M+H]+)之m/z計算值:449.5,實驗值:449.2
實例I-23
4-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遵循實例21,步驟4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異丙基苯甲酸(13.4mg,0.082mmol,1.1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mg,15%產率)。LC/MS:C27H26N6O([M+H]+)之m/z計算值:451.5,實驗值:451.3
實例I-24
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
步驟1: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甲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小瓶中,將4-(甲氧羰基)苯基酸(978mg,5.44mmol,2.0當量)、反式-2-胺基環己醇鹽酸鹽(50mg,0.326mmol,0.12當量)及碘化鎳(102mg,0.326mmol,0.12當量)與異丙醇(8mL)組合得到白色懸浮液。添加NaHMDS(997mg,5.44mmol,2.0當量)。用氬氣回填反應混合物且攪拌五分鐘。添加3-碘氧雜環丁烷(0.5g,2.72mmol,1.00當量)。密封反應混合物,接著在微波中在80℃下加熱20分鐘。接著,TLC展示兩個可能產物點,其在Rf中緊靠在一起。用異丙醇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經濾紙過濾。濃縮溶劑得到黃色油狀物。將此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且經矽膠濃縮溶液。將矽膠支撐之粗產物裝載至40g矽膠管柱上。進行急驟層析(5%乙酸乙酯-己烷升至10%乙酸乙酯-己烷)。分離呈油狀之標題化合物(118mg,23%產率)。分離之另一副產物對應於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異丙酯(77mg,13%產率)。
步驟2: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
在100mL梨形燒瓶中,將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甲酯(118mg,0.614mmol,1.00當量)及氫氧化鋰單水合物(40mg,0.953mmol,1.55當量)與THF(2.5mL)組合得到無色溶液。添加水(2.5 mL)。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在早晨,TLC表明存在少量剩餘起始物質。再添加40mg LiOH單水合物,且在室溫下再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在減壓下移除溶劑。接著用10mL水稀釋水性殘餘物且用20mL 1:1己烷-乙酸乙酯萃取此溶液。接著用幾滴4N HCl水溶液酸化水相得到白色懸浮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此懸浮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有機萃取物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獲得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88mg,80%產率)。產物未經進一步純化原樣使用。
步驟3: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0mg,0.099mmol,1.00當量)與3mL DCM及3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18mg,0.099mmol,1.00當量)、DIPEA(0.069mL,0.396mmol,4.00當量)及HATU(38mg,0.099mmol,1.00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所得固體。獲得呈固體狀之標 題化合物(3mg,7%產率)。LC/MS:C27H24N6O2([M+H]+)之m/z計算值:465.5,實驗值:465.2
實例I-25
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
在250mL三頸燒瓶中,將3-(4-溴苯基)-3-甲基氧雜環丁烷(1.05g,4.62mmol)與THF(35mL)組合得到無色溶液。將此溶液在乾冰-丙酮浴中冷卻至-78℃。向冷溶液中逐滴添加1.6M nBuLi之己烷溶液(3.32mL,5.32mmol)。經10分鐘逐滴添加。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小時。此後,將獨立燒瓶中自乾冰產生之二氧化碳氣體經長針添加至反應混合物中。反應混合物快速變成淡黃色。二氧化碳在低溫下再鼓泡20分鐘。此後,反應混合物為白色懸浮液。將反應混合物升溫至室溫,接著用水緩慢淬滅。蒸發除去有機溶劑。用乙酸乙酯與己烷之1:1溶液萃取所得混合物。接著藉由添加4N HCl水溶液使水相達到酸性pH值。使用布赫納漏斗(Büchner funnel)真空過濾所得白色懸浮液。在真空漏斗上進一步乾燥所收集之白色固體,接著在真空烘箱中 進一步乾燥,得到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456mg,51%)。1H NMR(300MHz,DMSO-d 6)δ ppm 12.89(br.s,1 H),7.93(d,J=8.48Hz,2 H),7.36(d,J=8.67Hz,2 H),4.81(d,J=5.84Hz,2 H),4.56(d,J=6.03Hz,2 H),1.64(s,3 H)。
步驟2: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60mg,0.148mmol,1.00當量)與3mL DCM及3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31mg,0.163mmol,1.1當量)、DIPEA(0.104mL,0.593mmol,4.00當量)及HATU(62mg,0.163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所得固體。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5mg,21%產率)。LC/MS:C28H26N6O2([M+H]+)之m/z計算值:479.5,實驗值:479.2
實例I-26
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0mg,0.099mmol,1.00當量)與3mL DCM及3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20mg,0.109mmol,1.1當量)、DIPEA(0.069mL,0.396mmol,4.00當量)及HATU(41mg,0.109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7mg,37%產率)。LC/MS:C26H24N6OS([M+H]+)之m/z計算值:469.5,實驗值:469.2
實例I-27
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2-氟-4-[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氯-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g,3.25mmol,1.00當量)、[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14g,3.25mmol,1.00當量)及碳酸鉀(1.8g,13.0mmol,4.00當量)之5mL水與DME(10mL)組合。添加Pd(PPh3)4(375mg,0.325mmol,0.1當量)。在15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30分鐘。用EtOAc及鹽水洗滌溶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 得呈白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950mg,59%產率)。LC/MS:C25H25FN4O4S([M+H]+)之m/z計算值:497.5,實驗值:497.2
步驟2:{4-[6-溴-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將{2-氟-4-[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g,4.03mmol,1.00當量)溶解於THF(40mL)中且冷卻至-78℃。在-78℃下,在氮氣氛圍下添加2M LDA之庚烷/THF/乙苯(5.03mL,10.1mmol,2.5當量)溶液得到深褐色溶液。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小時30分鐘。添加含1,2-二溴-1,1,2,2-四氯乙烷(3.28g,10.1mmol,2.5當量)之10mL THF且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2小時。添加鹽水。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蒸發。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米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2g,52%產率)。LC/MS:C25H24BrFN4O4S([M+H]+)之m/z計算值:576.4,實驗值:577.1
步驟3:{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4-[6-溴-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00mg,0.695mmol,1.00當量)、1-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226mg,1.09mmol,1.6當量)及碳酸鉀(384mg,2.78mmol,4.00當量)之水(3mL mL)與DME(6mL)組合。添加Pd(PPh3)4(80mg,0.069mmol,0.1當量)且密封反應混合物且在微波中在160℃下加熱60分鐘。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接著過濾得到呈褐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5mg,26%產率)。LC/MS:C22H23FN6O2([M+H]+)之m/z計算值:423.4,實驗值:423.3
步驟4: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0mg,0.094mmol,1.00當量)與1mL DCM及1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19mg,0.104mmol,1.1當量)、DIPEA(0.066mL,0.379mmol,4.00當量)及HATU(40mg,0.104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所得固體。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7mg,37%產率)。LC/MS:C28H27FN6O([M+H]+)之m/z計算值:483.5,實驗值:483.2
實例I-28
6-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菸鹼醯胺
步驟1:6-第三丁基-菸鹼酸
向菸鹼酸(2g,16mmol,1.00當量)於水中之懸浮液中添加濃硫酸(1mL,18.8mmol,1.2當量)且在氮氣下攪拌混合物形成澄清溶 液。添加特戊酸(1.83g,17.9mmol,1.1當量)且在氬氣下在環境溫度下繼續攪拌10分鐘。依序添加硝酸銀(125mg,0.736mmol)及過硫酸銨(295mg,1.29mmol,0.08當量),將燒瓶包裹於鋁箔中以避光且在氮氣下將混合物加熱至90℃。2小時後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環境溫度且靜置隔夜。用乙酸乙酯萃取反應混合物未能產生任何大量預期產物。LC/MS表明水層中存在產物。在真空中將水性混合物濃縮成無色固體。用THF濕磨固體,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濾液。再用甲醇濕磨殘餘物,過濾且在真空中濃縮濾液。使用85g C-18管柱藉由逆相層析(含10%乙腈之水至100%乙腈之梯度溶離)純化濃縮濾液。合併含有所要產物之溶離份且濃縮成無色水性懸浮液(約5mL體積)。再添加水(約20mL)形成澄清溶液且將混合物凍乾得到呈無色非晶形凍乾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39mg,5%產率)。LC/MS:C10H14NO2[(M+H)+]之m/z計算值:180.2,483.5,實驗值:180.1
步驟2:6-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菸鹼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6mg,0.133mmol,1.00當量)與2mL DCM及2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所得溶 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6-第三丁基-菸鹼酸(40mg,0.233mmol,1.7當量)、DIPEA(0.093mL,0.53mmol,4.00當量)及HATU(55mg,0.146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0mg,62%產率)。LC/MS:C27H26FN7O([M+H]+)之m/z計算值:484.5,實驗值:483.3
實例I-29
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遵循實例28,步驟2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5-甲基噻吩-2-甲酸(22mg,0.156mmol,1.1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2mg,66%產率)。LC/MS:C23H19FN6OS([M+H]+)之m/z計算值:447.5,實驗值:447.2
實例I-30
4-第三丁基-N-(2-氟-4-{6-[1-(2-羥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N-[4-(6-溴-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4-[6-溴-7-(甲苯-4-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00mg,0.348mmol,1.00當量)與1mL DCM及1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68mg,0.382mmol,1.1當量)、DIPEA(0.243mL,1.39mmol,4.00當量)及HATU(145mg,0.382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在室溫下儲存粗物質隔夜。用DCM濕磨所得固體且過濾。 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96mg,57%產率)。LC/MS:C24H22BrFN4O([M+H]+)之m/z計算值:482.3,實驗值:483.0
步驟2:4-第三丁基-N-(2-氟-4-{6-[1-(2-羥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N-[4-(6-溴-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90mg,0.187mmol,1.00當量)、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基)乙醇(49.0mg,0.206mmol,1.1當量)及碳酸鉀(103mg,0.748mmol,4.00當量)之水(1mL)與DME(4mL)組合。添加Pd(PPh3)4(22mg,0.019mmol,0.1當量)且密封反應混合物且在微波中在150℃下加熱30分鐘。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接著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用DCM濕磨粗物質,接著過濾得到呈褐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2mg,23%產率)。LC/MS:C29H29FN6O2([M+H]+)之m/z計算值:513.5,實驗值:513.2
實例I-31
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N-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4-溴-2-氟-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在0℃下將含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g,6.58mmol,1.00當量)、碘甲烷(0.7mL,11.2mmol,1.7當量)及NaH之60%油分散液(395mg,16.5mmol,2.5當量)與DMF(40mL)組合。攪拌反應混合物且升溫至室溫保持3小時。用MeOH淬滅反應物。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4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油狀之標題化合物(1.8g,86%產率)。
步驟2:[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將(4-溴-2-氟-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8g,5.66mmol,1.00當量)、4,4,4',4',5,5,5',5'-八甲基-2,2'-雙(1,3,2-二氧硼)(2.15g,8.49mmol,1.5當量)及乙酸鉀(1.67g,17.0mmol,3.00當量)與NMP(40mL)組合。將溶液在氮氣下脫氣10分鐘。添加1,1'-雙(二苯膦基)二茂鐵-二氯鈀(II)(414mg,0.566mmol,0.1當量)且在10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24小時。冷卻反應混合物,接著用水及EtOAc稀釋。合併有機相,接著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且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4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所得粗物質。獲得呈油狀之標題化合物(1.01g,49%產率)。
步驟3:7-苯磺醯基-4-氯-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
在20mL閃爍瓶中,將含4-氯-6-碘-7-(苯基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1g,2.38mmol,1.00當量)、碳酸鉀(1.32g,9.53mmol,4.00當量)之5mL水及1-甲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 -2-基)-1H-吡唑(744mg,3.57mmol,1.5當量)與DME(10mL)組合。添加Pd(PPh3)4(275mg,0.238mmol,0.1當量)且在9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6小時。在室溫下靜置反應混合物隔夜。形成沈澱物,將其在真空下過濾得到呈米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94mg,22%產率)。LC/MS:C16H12ClN5O2S([M+H]+)之m/z計算值:374.8,實驗值:374.1
步驟4:{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閃爍瓶中,將含7-苯磺醯基-4-氯-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150mg,0.401mmol,1.00當量)、[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61mg,0.441mmol,1.1當量)及碳酸鉀(222mg,1.61mmol,4.00當量)之3mL水與DME(6mL)組合。添加Pd(PPh3)4(46.4mg,0.04mmol,0.1當量)且在16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且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7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4mg,42%產率)。LC/MS:C23H25FN6O2([M+H]+)之m/z計算值:437.4,實驗值:437.3
步驟5: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 [2,3-d]嘧啶-4-基]-苯甲基}-N-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40mg,0.092mmol,1.00當量)與DCM(3mL)及TFA(3mL)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4-第三丁基-苯甲酸(18mg,0.101mmol,1.1當量)、DIPEA(0.1mL,0.573mmol,6.25當量)及HATU(38mg,0.101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8mg,84%產率)。LC/MS:C29H29FN6O([M+H]+)之m/z計算值:497.5,實驗值:497.4
實例I-32
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30mg,0.069mmol,1.00當量)與DCM(3mL)及TFA(3mL)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5-甲基噻吩-2-甲酸(11mg,0.076mmol,1.1當量)、DIPEA(0.05mL,0.275mmol,4.00當量)及HATU(29mg,0.076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4mg,44%產率)。LC/MS:C24H21FN6OS([M+H]+)之m/z計算值:461.5,實驗值:461.2
實例I-33
2-第三丁基-5-{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
步驟1: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
在1L圓底燒瓶中,將3-甲基噻吩-2-甲酸(15g,106mmol)與甲醇(211mL)組合得到灰白色懸浮液。將此混合物在冰-水浴中冷卻至0℃。向冷懸浮液中逐滴添加濃硫酸(6ml,113mmol)。攪拌反應混合物同時逐漸升溫至室溫。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三天。此後,TLC表明起始物質完全轉化成極性較低的產物。濃縮反應混合物以移除甲醇。將剩餘淡褐色油狀物分配於乙酸乙酯與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之間。經Na2SO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濃縮得到褐色油狀物,其含有所要甲酯(84%)與起始物質(16%)之混合物(基於1H NMR積分)。將粗產物再溶解於乙酸乙酯中且用1M NaOH水溶液洗滌溶液。經MgSO4乾燥有機相,過濾且濃縮得到呈淡褐色油狀之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13.6g,82%)。1H NMR(300MHz,氯仿-d)δ ppm 7.39(d,J=5.09Hz,1 H),6.92(d,J=5.20Hz,1 H),3.87(s,3 H),2.57(s,3 H)。
步驟2:5-第三丁基-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
在500mL圓底燒瓶中,將三氯化鋁(17.3g,130mmol)與DCM(20mL)組合得到灰白色懸浮液。用氬氣回填此混合物,接著在乾冰/丙酮浴中冷卻至-78℃。經5分鐘逐滴添加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13.5g,86.4mmol)於10mL DCM中之溶液。在-78℃下攪拌反應混合物5分鐘。經30分鐘將2-氯-2-甲基丙烷(9.87mL,90.7mmol)於10mL DCM中之溶液逐滴添加至冷反應混合物中。在回流冷凝器下攪拌反應混合物度過週末,同時乾冰/丙酮浴逐漸融化且使反應燒瓶升溫至室溫。將反應混合物傾倒入冰水中。在冰融化後,分離有機相,接著經Na2SO4乾燥。過濾有機相,接著濃縮得到褐色油狀物。將此油狀物直接裝載至330g矽膠管柱上。使用急驟層析(0-5% EtOAc-己烷)分離出呈黃色油狀之5-第三丁基-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7.05g,38%)。1H NMR(300MHz,氯仿-d)δ ppm 6.68(s,1 H),3.84(s,3 H),2.50(s,3 H),1.38(s,9 H)。
步驟3:3-溴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
在1L梨形燒瓶中,將5-第三丁基-3-甲基噻吩-2-甲酸甲酯(6.06g,28.5mmol)、N-溴丁二醯亞胺(6.1g,34.3mmol)及偶氮雙異丁腈(234mg,1.43mmol)與四氯化碳(80mL)組合得到橙色懸浮液。在90℃下加熱此混合物隔夜。在早晨,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接著過濾移除沈澱之固體。將濾液濃縮成褐色油狀物。將此產物直接裝載至120g矽膠管柱上。急驟層析(5% EtOAc-己烷)僅提供產物之部分純化。使含有純產物之溶離份固結得到呈黃色油狀之3-溴甲基-5-第三丁 基-噻吩-2-甲酸甲酯(2.65g,32%)。對來自以上步驟之不純溶離份進行第二管柱,再次使用120g矽膠及5% EtOAc-己烷。獲得另一批經純化之3-溴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2.54g,30%)。1H NMR(300MHz,氯仿-d)δ ppm 6.93(s,1 H),4.87(s,2 H),3.88(s,3 H),1.39(s,8 H)。
步驟4: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將4-溴-2-氟-苯甲基胺(5.34g,26.2mmol)、3-溴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2.54g,8.72mmol)及碳酸銫(3.73g,11.4mmol)與乙腈(50mL)組合得到白色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度過週末。過濾反應混合物,接著在旋轉式汽化器上濃縮濾液。將粗產物直接裝載至120g矽膠管柱上。急驟層析(5%-25% EtOAc-己烷)得到呈略微黃色油狀之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1.88g,52%)。LC/MS:C18H22BrFN([M+H]+)之m/z計算值:414及416,實驗值:416.0
步驟5: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
在1L梨形燒瓶中,將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甲酯(1.85g,4.47mmol)及氫氧化鋰單水合物(1.87g,44.7mmol)與THF(12mL)及水(12mL)組合得到無色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此混合物隔夜。在早晨,LCMS表明多數為起始物質且少量為產物。添加甲醇(5mL)且在5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20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在旋轉式汽化器上濃縮至乾燥。將所得灰白色固體部分溶解於水中,接著添加4N HCl水溶液直至混合物變為白色懸浮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此懸浮液。乾燥(Na2SO4)有機相、過濾且接著濃縮得到呈灰白色發泡體狀之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1.77g,99%)。LC/MS:C17H20BrFNO([M+H]+)之m/z計算值:400及402,實驗值:402.0
步驟6:5-(4-溴-2-氟-苯甲基)-2-第三丁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
在1L圓底燒瓶中,將3-((4-溴-2-氟苯甲基胺基)甲基)-5-第三丁基噻吩-2-甲酸(1.77g,4.42mmol)與二氯甲烷(80mL)組合得到淡黃色 溶液。用氬氣回填反應燒瓶,接著經5分鐘逐滴添加亞硫醯氯(1.96g,1.2mL,16.4mmol)。在室溫下在氬氣下攪拌反應混合物18小時。此後,LCMS表明存在起始物質與產物之混合物。再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1.5mL亞硫醯氯,且在室溫下再攪拌反應混合物24小時。此後,LCMS表明反應完成。濃縮反應混合物得到微褐色-黃色油狀物。將此粗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且經矽膠濃縮所得溶液。將矽膠支撐之粗產物裝載至120g矽膠管柱上。進行急驟層析(5%-25% EtOAc-己烷)得到呈略微黃色油狀之5-(4-溴-2-氟-苯甲基)-2-第三丁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1.22g,72%)。LC/MS:C17H18BrFNOS([M+H]+)之m/z計算值:382及384,實驗值:384.0
步驟7:2-第三丁基-5-[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將雙(頻哪醇根基)二硼(1.15g,4.53mmol)、5-(4-溴-2-氟-苯甲基)-2-第三丁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1.07g,2.8mmol)及乙酸鉀(825mg,8.41mmol)與二噁烷(9mL)組合得到深褐色懸浮液。向此混合物中添加1,1'-雙(二苯膦基)二茂鐵-二氯化鈀(II)二氯甲烷錯合物(185mg,227μmol)。在11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八小時。此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蒸發除去二噁烷。將粗產物溶解於二氯甲烷中,接著將溶液傾倒入水(30mL) 中。分離有機相,接著經MgSO4乾燥,過濾且經矽膠濃縮。將矽膠支撐之粗產物裝載至120g矽膠管柱上。急驟層析(含5%-25%乙酸乙酯之己烷)得到呈白色粉末狀之2-第三丁基-5-[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0.72g,60%)。LC/MS:C23H30BFNO3S([M+H]+)之m/z計算值:430,實驗值:430.2
步驟8:2-第三丁基-5-{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
在10mL微波管中,將含7-苯磺醯基-4-氯-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150mg,0.401mmol,1.00當量)、2-第三丁基-5-[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190mg,0.441mmol,1.1當量)及碳酸鉀(222mg,1.61mmol,4.00當量)之2mL水與DME(4mL)組合。添加Pd(Ph3P)4(46mg,0.04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稀釋溶液,接著用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淡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7mg,9%產率)。LC/MS:C27H25FN6OS([M+H]+)之m/z計算 值:501.6,實驗值:501.3
實例I-34
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75mg,0.178mmol,1.00當量)與DCM(3mL)及TFA(3mL)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18mg,0.195mmol,1.1當量)、DIPEA(0.124mL,0.710mmol,4.00當量)及HATU(74mg,0.195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5mg,42%產率)。LC/MS:C25H24FN7O2([M+H]+)之m/z計算值:474.5,實驗值:474.3
實例I-35
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
在10mL可密封型試管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65mg,0.155mmol,1.00當量)與DCM(3mL)及TFA(3mL)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6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且在真空下乾燥。將粗物質溶解於DMF(5mL)中。添加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酸(59.6mg,0.31mmol,2.00當量)、DIPEA(0.14mL,0.78mmol,5.00當量)及HATU(118mg,0.31mmol,2.00當量)。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EtOAc稀釋所得溶液,用水及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4mg,57%產率)。LC/MS:C28H25FN6O2([M+H]+)之m/z計算值:497.5,實驗值:497.2
實例I-36
4-(氰基-二甲基-甲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遵循實例35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2-氰基丙-2-基)苯甲酸(58.7mg,0.310mmol,2.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3mg,53%產率)。LC/MS:C28H24FN7O([M+H]+)之m/z計算值:494.5,實驗值:494.2
實例I-37
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遵循實例35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57mg,0.31mmol,2.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3mg,63%產率)。LC/MS:C26H23FN6OS([M+H]+)之m/z計算值:487.5,實驗值:487.2
實例I-38
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醯胺
步驟1: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酸
在500mL圓底燒瓶中,將4-異丙基苯甲酸(1.0g,6.09mmol)與5mL含10% KOH之水組合得到混濁懸浮液。添加含KOH之水(96mL,19.2mmol)及含高錳酸鉀(1.92g,12.2mmol)之100mL水。在7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1小時。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5滴甘油。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0℃。經矽藻土墊過濾固體殘餘物。用乙醚洗滌濾液兩次。用鹽水沖洗經合併之有機相,經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且乾燥隔夜。收集呈白色固體狀之產物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酸(870mg,79%),其未經進一步純化便用於下一步驟中。1H NMR(400MHz,DMSO-d 6)δ ppm 12.80(br.s,1 H),7.83-7.89(m,2 H),7.55-7.60(m,2 H),5.15(s,1 H),1.43(s,6 H)。
步驟2: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醯胺
遵照實例35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4-(2-羥基丙-2-基)苯甲酸(41.4mg,0.230mmol,2.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6mg,82%產率)。LC/MS:C27H25FN6O2([M+H]+)之m/z計算值:485.5,實驗值:485.4
實例I-39
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步驟1: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甲酯
向特戊醛(1.0g,11.6mmol)於1:1第三丁醇/水(40mL)中之溶液中添加羥胺鹽酸鹽(807mg,11.6mmol)及氫氧化鈉(464mg,11.6 mmol)。在室溫下攪拌混合物30分鐘,接著經5分鐘分多份添加氯胺-T(5.49g,23.4mmol),接著添加硫酸銅(II)(327mg,1.3mmol)及銅粉(73.8mg,1.16mmol)及丙炔酸甲酯(976mg,11.6mmol)。在回流下加熱反應混合物2小時。此後,將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且傾倒於冰/水(50g)上。添加氫氧化銨(10mL)且用DCM(3×200mL)萃取溶液。合併有機層,乾燥(Na2SO4),過濾且在減壓下濃縮。藉由急驟層析(矽膠,40g,含0%至10% EtOAc之己烷)純化粗物質得到呈無色油狀之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甲酯(427mg,20%)。LC/MS:C9H13NO3[(M+H)+]之m/z計算值:184,實驗值:184.1
步驟2: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
向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甲酯(425mg,2.32mmol)於甲醇(4mL)中之溶液中添加1N NaOH水溶液(11.6ml,11.6mmol)。在室溫下攪拌反應混合物2小時,接著濃縮且用1N鹽酸(10mL)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經硫酸鈉乾燥,過濾且濃縮得到呈白色半固體狀之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318mg,81%)。LC/MS:C8H11NO3[(M+H)+]之m/z計算值:170,實驗值:170
步驟3: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遵循實例35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39mg,0.230mmol,2.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9mg,71%產率)。LC/MS:C25H24FN7O2([M+H]+)之m/z計算值:474.5,實驗值:474.3。
實例I-40
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65mg,0.155mmol,1.00當量)與DCM(3mL)及TFA(3mL)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6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且在真空下乾燥。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向反應混合物中添加二(1H-咪唑-1-基)甲酮(50.3mg,0.31mmol,2.00當量)及DIPEA(0.14mL,0.78mmol, 5.00當量)得到淡黃色溶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2小時。添加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40mg,0.310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2mg,43%產率)。LC/MS:C25H28FN7O2([M+H]+)之m/z計算值:478.5,實驗值:478.6
實例I-41
1,3-二氫-異吲哚-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遵循實例40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異吲哚啉(37.0mg,0.31mmol,2.00當量)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3mg,59%產率)。LC/MS:C26H22FN7O([M+H]+)之m/z計算值:468.5,實驗值:468.1
實例42
4-第三丁基-N-(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苯甲醯胺
步驟1:N,N-二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基)-乙胺
在250mL圓底燒瓶中,將2-氯-N,N-二甲基乙胺(998mg,9.28mmol)、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2g,6.18mmol)及碳酸銫(4.03g,12.4mmol)與乙腈(20mL)組合得到白色懸浮液。在100℃下加熱反應混合物隔夜。在早晨,使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過濾且濃縮濾液得到呈無色油狀之標題化合物(1.26g,77%產率)。粗產物未經純化即用於後續反應中。
步驟2:(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4-(6-溴-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50mg,0.434mmol,1.00當量)、N,N-二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基)乙胺(319mg,1.2mmol,2.77當量)及Pd(PPh3)4(50mg,0.043mmol,0.1當量)與DME(4ml)組合得到淡褐色懸浮液。依序添加水(1mL)及碳酸鉀(240mg,1.74mmol,4.00當量)。在150℃微波下加熱反應混合物1小時。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及水洗滌。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62mg,29%產率)。LC/MS:C25H30FN7O2([M+H]+)之m/z計算值:480.6,實驗值:480.3
步驟3:(2-{4-[4-(4-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基)-二甲基-胺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將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62mg,0.129mmol,1.00當量)與DCM(8mL)組合得到淡黃色懸浮液。添加TFA(4mL,51.9mmol,402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在高度真空中乾燥粗物質2小時。殘餘物未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LC/MS:C20H22FN7([M+H]+)之m/z計算值:380.4,實驗值:380.2
步驟4:4-第三丁基-N-(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10mL可密封型試管中,將(2-{4-[4-(4-胺基甲基-3-氟-苯基)- 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基)-二甲基-胺(48mg,0.127mmol,1.00當量)、4-第三丁基苯甲酸(45mg,0.253mmol,2.00當量)及HATU(96mg,0.253mmol,2.00當量)與DMF(4mL)組合得到黃色溶液。攪拌反應混合物5分鐘,接著添加DIPEA(0.110ml,0.630mmol,5.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洗滌。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49mg,71%產率)。LC/MS:C31H34FN7O([M+H]+)之m/z計算值:540.6,實驗值:540.3
實例I-43
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2-{4-[4-(4-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基)-二甲基-胺(22mg,0.056mmol,1.00當量)、二(1H-咪唑-1-基)甲酮(19mg,0.116mmol,2.00當量)及DIPEA(51μl,0.290mmol,5.00當量)與DMF(2mL)組合得到淡黃色溶液。在室溫下攪拌反應物2小時。添加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5.0mg,0.116mmol,2.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隔 夜。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及水洗滌。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8mg,58%產率)。LC/MS:C28H35FN8O2([M+H]+)之m/z計算值:535.6,實驗值:535.4。
實例I-44
1,3-二氫-異吲哚-2-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
遵照實例43中描述之類似程序使用異吲哚啉(14mg,0.116mmol,2.00當量)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0mg,63%產率)。LC/MS:C29H29FN8O([M+H]+)之m/z計算值:525.6,實驗值:525.3
實例I-45
[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
步驟1:(4-{4-[4-(第三丁氧羰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4-(6-溴-7-甲苯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250mg,0.434mmol,1.00當量)、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1H-吡唑-1-基)乙酸乙酯(365mg,1.3mmol,3當量)及Pd(PPh3)4(50mg,0.043mmol,0.1當量)與DME(10ml)組合得到淡褐色懸浮液。添加碳酸鉀(240mg,1.74mmol,4.00當量)。在155℃微波下加熱反應混合物1小時。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及水洗滌。合併有機相 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5%-60% EtOAc之己烷)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72mg,33%產率)。LC/MS:C25H27FN6O4([M+H]+)之m/z計算值:495.5,實驗值:495.3
步驟2:{4-[4-(4-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
在50mL圓底燒瓶中,將(4-{4-[4-(第三丁氧羰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72mg,0.146mmol,1.00當量)與DCM(8mL)組合得到黃色溶液。添加TFA(4mL,51.9mmol,357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在真空中進一步乾燥3小時。殘餘物未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中。LC/MS:C20H19FN6O2([M+H]+)之m/z計算值:395.4,實驗值:395.2。
步驟3:[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
在50mL圓底燒瓶中,將{4-[4-(4-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52mg,0.132mmol,1.00當量)、4-第三丁基苯甲酸(47.0mg,0.264mmol,2.00當量)及HATU(100mg,0.264mmol,2.00當量)與DMF(4mL)組合得到黃色溶液。攪拌反應混合物5分鐘,接著添加DIPEA(115μl,659μmol,5.00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用EtOAc稀釋反應混合物且用鹽水及水洗滌。合併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52mg,69%產率)。LC/MS:C31H31FN6O3([M+H]+)之m/z計算值:555.6,實驗值:555.4
實例46
[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
在50mL圓底燒瓶中,將[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47mg,0.085mmol,1.00當量)與THF(5mL)組合得到黃色懸浮液。添加1M NaOH溶液(0.135ml,0.135mmol,1.59當量)且在室溫下攪拌隔夜。藉由添加1N HCl酸化反應物。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HPLC純化殘餘物得到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4mg,76%產率)。LC/MS:C29H27FN6O3([M+H]+)之m/z計算值:527.6,實驗值:527.3
實例47
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
步驟1:N-(4-溴-2-氟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
在室溫下攪拌含(4-溴-2-氟苯基)甲胺(193mg,945μmol,1.00當量)、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酸(157mg,945μmol,1.00當量)、HBTU(358mg,945μmol,1.00當量)及DIPEA(366mg,495μl,2.83mmol,3當量)之DMF(3.15ml)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用水及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層。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10%-65%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所得粗物質得到呈無色油狀之N-(4-溴-2-氟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178mg,54%產率)。LC/MS:C15H15BrFN3O([M+H]+)之m/z計算值:353.2,實驗值:354.1
步驟2:N-(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
將含N-(4-溴-2-氟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178mg,505μmol,1.00當量)、4,4,4',4',5,5,5',5'-八甲基-2,2'-雙(1,3,2-二氧硼)(193mg,758μmol,1.5當量)、PdCl2(dppf)-CH2Cl2 加合物(37.0mg,50.5μmol,0.1當量)及乙酸鉀(149mg,1.52mmol,3當量)之NMP(3mL)加熱至100℃保持16小時。用乙酸乙酯稀釋反應混合物,用水及鹽水洗滌。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層且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30%-100%乙酸乙酯之己烷)純化所得粗物質得到呈白色固體狀之N-(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74mg,37%產率)。LC/MS:C21H27BFN3O3([M+H]+)之m/z計算值:400.2,實驗值:400.2
步驟3: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
將含4-氯-6-(1-甲基-1H-吡唑-4-基)-7-(苯基磺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9.3mg,185μmol,1.00當量)、N-(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74mg,185μmol,1.00當量)、肆(三苯基膦)鈀(0)(21.4mg,18.5μmol,0.1當量)及碳酸鉀(76.8mg,556μmol,3當量)之DME(1.48ml)/水(371μl)在微波中加熱至150℃保持45分鐘。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0%乙酸乙酯之[10% MeOH/乙酸乙酯])純化,接著進行HPLC純化得到呈黃色固體狀之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 啶-2-甲醯胺(5.7mg,7%產率)。1H NMR(400MHz,DMSO-d)δ ppm 12.63(s,1 H),8.79(s,1 H),8.73(t,J=5.8Hz,1 H),8.31(s,1 H),8.11(s,1 H),8.04(d,J=7.8Hz,1 H),7.94(d,J=11.5Hz,1 H),7.52(t,J=8.2Hz,1 H),7.15(s,1 H),6.43(s,1 H),4.56(d,J=6.2Hz,2 H),4.15(t,J=5.3Hz,2 H),3.92(s,3 H),2.80(t,J=5.0Hz,2 H),2.01(br.s,2 H),1.82(br.s,2 H);LC/MS:C25H23FN8O([M+H]+)之m/z計算值:471.5,實驗值:471.2
實例48
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75mg,0.178mmol,1.00當量)與2mL DCM及2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33.0mg,0.195mmol,1.1當量)、DIPEA(0.124mL,0.71mmol,4.00當量)及HATU(74mg,0.195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矽膠,含0-10% MeOH之DCM)純化所得固 體。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35mg,42%產率)。LC/MS:C25H24FN7O2([M+H]+)之m/z計算值:474.5,實驗值:474.3
實例49
3-第三丁基-[1,2,4]噁二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50mg,0.355mmol,1.00當量)與3mL DCM及3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4mL)中。添加3-第三丁基-1,2,4-噁二唑-5-甲酸(66.5mg,0.391mmol,1.1當量)、DIPEA(0.25mL,1.42mmol,4.00當量)及溴三吡咯啶-1-基鏻(Pybrop)(182mg,0.391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對所得固體進行製備型HPLC(10%-100%乙腈-水)。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20mg,12%產率)。LC/MS:C24H23FN8O2([M+H]+)之m/z計算值:475.5,實驗值:475.2
實例50
{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 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
在20mL可密封型微波管中,將含7-苯磺醯基-4-氯-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500mg,1.34mmol,1.00當量)、[2-氟-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2-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541mg,1.61mmol,1.2當量)及碳酸鉀(739mg,5.35mmol,4.00當量)之5mL水與DME(10mL)組合。添加Pd(PPh3)4(375mg,0.325mmol,0.1當量)。在160℃下在微波中加熱反應混合物60分鐘。用EtOAc及鹽水洗滌溶液。經無水硫酸鈉乾燥經合併之有機相,接著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二氧化矽,含0-10% MeOH之DCM)純化粗物質。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150mg,27%產率)。LC/MS:C22H23FN6O2([M+H]+)之m/z計算值:423.4,實驗值:423.2
實例51
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在20mL閃爍瓶中,將{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100mg,0.237mmol,1.00當量)與2mL DCM及2mL TFA組合。在室溫下攪拌溶液30分鐘。在減壓下移除溶劑。將粗物質溶解於DMF(2mL)中。添加苯甲酸(32mg,0.26mmol,1.1當量)、DIPEA(0.165mL,0.95mmol,4.00當量)及HATU(99mg,0.26mmol,1.1當量)。攪拌反應混合物隔夜。用10mL水及5mL EtOAc稀釋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再攪拌溶液30分鐘。萃取有機相且經無水硫酸鈉乾燥。在減壓下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矽膠,含0-10% MeOH之DCM)純化所得固體。獲得呈黃色固體狀之標題化合物(8mg,8%產率)。LC/MS:C24H19FN6O([M+H]+)之m/z計算值:427.5,實驗值:427.1
生物實例 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Btk)抑制分析法
該分析法為經過濾捕捉放射性33P磷酸化產物。Btk、生物素標記SH2肽受質(Src同源物)與ATP之相互作用使得肽受質磷酸化。生物素標記產物為經結合抗生蛋白鏈菌素瓊脂糖凝膠珠粒。藉由閃爍計數器偵測所有經結合之放射性標記產物。
所分析之培養板為96孔聚丙烯(Greiner)及96孔1.2μm親水性PVDF濾板(Millipore)。此處所報導之濃度為最終分析濃度:DMSO中 之10至100μM化合物(Burdick and Jackson)、5至10nM Btk酶(His標記,全長)、30μM肽受質(生物素-Aca-AAAEEIYGEI-NH2)、100μM ATP(Sigma)、8mM咪唑(Sigma,pH 7.2)、8mM甘油-2-磷酸酯(Sigma)、200μM EGTA(Roche Diagnostics)、1mM MnCl2(Sigma)、20mM MgCl2(Sigma)、0.1mg/ml BSA(Sigma)、2mM DTT(Sigma)、1μCi 33P ATP(Amersham)、20%抗生蛋白鏈菌素瓊脂糖凝膠珠粒(Amersham)、50mM EDTA(Gibco)、2M NaCl(Gibco)、2M NaCl w/1%磷酸(Gibco)、Microscint-20(Perkin Elmer)。
利用由標準96孔培養板分析模板產生的資料,每種化合物自10個資料點計算IC50測定值。各板測試一種對照化合物及7種未知抑制劑,且各板進行兩次。通常,化合物以100μM起始及3nM結束之半對數稀釋。對照化合物為星孢菌素(staurosporine)。在無肽受質存在下對背景進行計數。在肽受質存在下測定總活性。使用以下方案測定Btk抑制。
1)樣品製備:測試化合物以半對數增量在分析緩衝液(咪唑、甘油-2-磷酸酯、EGTA、MnCl2、MgCl2、BSA)中稀釋。
2)珠粒製備
a.)藉由在500g下離心來沖洗珠粒
b.)以PBS及EDTA復原珠粒產生20%珠粒漿液
3)在不與受質混合(分析緩衝液、DTT、ATP、33P ATP)及與受質混合(分析緩衝液、DTT、ATP、33P ATP、肽受質)的情形中在30℃下預培育反應物15分鐘。
4)在室溫下預培育10μL含Btk之酶緩衝液(咪唑、甘油-2-磷酸酯、BSA)及10μL測試化合物10分鐘以開始分析。
5)將30μL反應混合物不與受質一起或與受質一起添加至Btk及化合物中。
6)在30℃下培育50μL總分析混合物30分鐘。
7)將40μL分析物轉移至濾板中之150μL珠粒漿液中以停止反應。
8)在30分鐘後,使用以下步驟洗滌濾板
a. 3×250μL NaCl
b. 含有1%磷酸之3×250μL NaCl
c. 1×250μL H2O
9)在65℃下乾燥培養板1小時或在室溫下乾燥培養板隔夜
10)添加50μL microscint-20且在閃爍計數器上計數33P cpm。
自以cpm為單位之原始資料計算活性百分比活性百分比=(樣品-bkg)/(總活性-bkg)×100
使用一位點劑量反應S形模型由活性百分比計算IC50
y=A+((B-A)/(1+((x/C)D))))
x=化合物濃度,y=活性%,A=min,B=max,C=IC50,D=1(希爾斜率(hill slope))
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BTK)抑制TR-FRET(時間解析型FRET)分析法
此BTK競爭分析法使用FRET(Förster/螢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量測針對不活化狀態之布魯頓氏酪胺酸激酶之化合物效能(IC50)。在使用前,將BTK-Eu複合物以50nM BTK-BioeaseTm:10nM Eu-抗生蛋白鏈菌素(Perkin-Elmer目錄號AD0062)之起始濃度在冰上培育1小時。分析緩衝液由20mM HEPES(pH 7.15)、0.1mM DTT、10mM MgCl2、0.5mg/ml BSA(具有3%激酶穩定劑)組成(Fremont Biosolutions,目錄號STB-K02)。1小時後,將上述反應混合物在分析緩衝液中稀釋10倍以產生5nM BTK:1nM Eu-抗生蛋白鏈菌素複合物(供體螢光團)。接著將18μl 0.11nM BTK-Eu與0.11nM激酶示蹤劑178(Invitrogen,目錄號PV5593)之混合物(使用單獨BTK-Eu作為無陰性對照)分配至384 孔平底板(Greiner,784076)中。將分析法中待測試之化合物製備為10×濃度且在DMSO中以半對數增量進行連續稀釋從而產生10點曲線。為起始FRET反應,將在DMSO中製備為10×儲備液之化合物添加至培養板中且在14℃下培育培養板18-24小時。
培育後,用BMG Pherastar螢光板讀取器(或等效物)讀取培養板且用於量測來自銪供體螢光團(620nm發射)及FRET(665nm發射)之發射能量。對陰性對照孔值取平均值獲得平均最小值。對陽性「無抑制劑」對照孔取平均值獲得平均最大值。使用以下等式計算最大FRET之百分比:最大FRET%=100×[(FSR化合物-FSR平均最小值)/(FSR平均最大值-FSR平均最小值)]
其中FSR=FRET信號比。在Activity Base(Excel)中標繪最大FRET%曲線且測定IC50(%)、希爾斜率、z'及CV%。使用Microsoft Excel自兩份曲線(來自兩份獨立稀釋液之單一抑制曲線)獲得平均IC50及標準差。
此分析法之代表性化合物資料列於下表II中。
藉由CD69表現量測之全血中B細胞活化的抑制
測試Btk抑制劑抑制B細胞受體介導之B細胞於人類血液中活化之能力的程序如下:
自健康志願者獲得人類全血(HWB),存在以下限制條件:24小時未服用藥物,非吸菸者。藉由靜脈穿刺將血液收集至以肝素鈉抗凝血之Vacutainer試管中。測試化合物在PBS(20×)中稀釋至10倍所要起始藥物濃度,繼之以在含10% DMSO之PBS中3倍連續稀釋產生9點劑量反應曲線。5.5μl各化合物稀釋液一式兩份添加至2ml 96孔V型底培養板(Analytical Sales and Services,#59623-23)中;向對照及無刺激物 之孔中添加5.5μl含10% DMSO之PBS。向各孔中添加HWB(100μl),且在混合後,在37℃、5% CO2、100%濕度下培育培養板30分鐘。在混合下向各孔(無刺激物之孔除外)中添加山羊F(ab')2抗人類IgM(Southern Biotech,#2022-14)(10μl 500μg/ml溶液,50μg/ml最終濃度),且再培育培養板20小時。
在20小時培育結束時,將樣品與螢光(florescent)探針標記之抗體(15μl PE小鼠抗人類CD20,BD Pharmingen,#555623,及/或20μl APC小鼠抗人類CD69,BD Pharmingen #555533)一起在37℃、5% CO2、100%濕度下培育30分鐘。包括用於補償調整及初始電壓設定的經誘導對照組、未染色者及單次染色者。接著以1ml 1×Pharmingen溶解緩衝液(BD Pharmingen # 555899)溶解樣品,且在1800rpm下離心培養板5分鐘。經抽吸移除清液層且以另一份1ml 1×Pharmingen溶解緩衝液再次溶解剩餘集結粒,且如上文所述對培養板進行離心。吸出清液層且剩餘集結粒在FAC緩衝液(PBS+1% FBS)中洗滌。在最終旋轉後,移除清液層且將集結粒再懸浮於180μl FAC緩衝液中。將樣品轉移至適於在BD LSR II流式細胞儀上之HTS 96孔系統上操作的96孔培養板。
使用適於所用螢光團之激發及發射波長獲得資料且使用Cell Quest軟體獲得陽性細胞值百分比。最初藉由FACS分析軟體(Flow Jo)分析結果。測試化合物之IC50定義為在由抗IgM刺激後使CD69陽性細胞(亦為CD20陽性)之百分比降低50%時的濃度(減去8個無刺激物背景孔之平均值後的8個對照孔之平均值)。使用XLfit軟體第3版,等式201計算IC50值。
抑制B細胞活化-Ramos細胞中之B細胞FLIPR分析法
藉由測定測試化合物對抗IgM刺激之B細胞反應之作用來證明本發明化合物對B細胞活化之抑制。
B細胞FLIPR分析法為基於細胞之功能法,其測定由抗IgM抗體刺激引起胞內鈣增加之潛在抑制劑作用。在生長培養基(下文所述)中培養Ramos細胞(人類伯基特氏淋巴瘤細胞株(Burkitt's lymphoma cell line).ATCC第CRL-1596號)。在分析前一天,將Ramos細胞再懸浮於新鮮生長培養基(與上文所述相同)中且在組織培養燒瓶中設為每毫升0.5×106個之濃度。在分析當天,計數細胞且在組織培養燒瓶中在補充有1μM FLUO-3AM(TefLabs目錄號0116,在無水DMSO及10%普朗尼克酸(Pluronic acid)中製備)之生長培養基中設為每毫升1×106個之濃度,且在37℃(4% CO2)下培育1小時。為了移除胞外染料,藉由離心(5min,1000rpm)收集細胞,以每毫升1×106個細胞再懸浮於FLIPR緩衝液(下文所述)中,接著以每孔1×105個細胞分散於96孔聚D-離胺酸塗覆之黑色/透明板(BD目錄號356692)中。以100μM至0.03μM範圍內的多個濃度(7個濃度,下文詳述)添加測試化合物,且與細胞一起在室溫下培育30分鐘。藉由添加10μg/mL抗IgM(Southern Biotech,目錄號2020-01)刺激Ramos細胞Ca2+信號傳導,且在FLIPR(Molecular Devices,使用具有氬氣雷射器之CCD相機在480nM激發下捕捉96孔培養板之影像)上量測。
培養質/緩衝液:
生長培養基:具有L-麩醯胺酸(Invitrogen,目錄號61870-010)、10%胎牛血清(FBS,Summit Biotechnology目錄號FP-100-05)、1mM丙酮酸鈉(Invitrogen目錄號11360-070)之RPMI 1640培養基。
FLIPR緩衝液:HBSS(Invitrogen,目錄號141175-079)、2mM CaCl2(Sigma目錄號C-4901)、HEPES(Invitrogen,目錄號15630-080)、2.5mM丙磺舒(Probenecid)(Sigma,目錄號P-8761)、0.1% BSA(Sigma,目錄號A-7906)、11mM葡萄糖(Sigma,目錄號G-7528)
化合物稀釋詳情:
為了實現100μM之最高最終分析濃度,向576μL FLIPR緩衝液中直接添加24μL 10mM化合物儲備溶液(在DMSO中製備)。將測試化合物稀釋於FLIPR緩衝液中(使用Biomek 2000機械人吸移管),產生以下稀釋方案:媒劑、1.00×10-4M、1.00×10-5、3.16×10-6、1.00×10-6、3.16×10-7、1.00×10-7、3.16×10-8
分析法及分析:
使用最大-最小統計量(max-min statistic)報導鈣之胞內增加(使用Molecular Devices FLIPR控制及統計輸出軟體自添加刺激抗體產生之峰值減去靜止基線值)。使用非線性曲線擬合(GraphPad Prism軟體)測定IC50
小鼠膠原蛋白誘導之關節炎(mCIA)
在第0天,在尾巴基部或背部若干點對小鼠注射第II型膠原蛋白於完全傳氏佐劑(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中之乳液(皮內注射(i.d.))。在膠原蛋白免疫後,動物將在約21至35天顯現關節炎。在第21天,藉由全身投與含膠原蛋白之不完全傳氏佐劑(In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IFA;皮內注射)來同步化(增強)關節炎之發作。在第20天後,每天檢驗動物的輕度關節炎(得分為1或2;參看下文之得分說明)的任何發作,此為增強之信號。增強後,對小鼠進行評分且給予候選治療劑保持規定時間(通常2-3週),且給藥頻率為每天(QD)或每天兩次(BID)給藥。
大鼠膠原蛋白誘導之關節炎(rCIA)
在第0天,在背部若干位置對大鼠皮內注射(i.d.)牛第II型膠原蛋白於不完全傳氏佐劑(IFA)中之乳液。在約第7天在尾巴基部或背部之替代部位增強注射膠原蛋白乳液(i.d.)。一般在初始膠原蛋白注射後12-14天觀測到關節炎。自第14天起,可如下文所述(關節炎評估)評估動物之關節炎發展情況。在二次攻擊時開始以預防方式向動物投與候 選治療劑且保持規定時間(通常2-3週),且給藥頻率為每日(QD)或每日兩次(BID)給藥。
關節炎評估:
在兩種模型中,使用評分系統定量腳爪及肢體關節之炎症發展狀況,該評分系統涉及遵照下文所述之準則評定4隻腳爪:
評分:1=腳爪或一個腳趾腫脹及/或發紅。
2=兩個或兩個以上關節腫脹。
3=腳爪中涉及兩個以上關節整體腫脹。
4=整個腳爪及腳趾嚴重關節炎。
在第0天進行基線量測評估,且在第一次病徵或腫脹時再次開始,每週保持多達3次直至實驗結束。藉由加上個別腳爪之4個得分而獲得各小鼠之關節炎指數,每隻動物最大得分為16。
大鼠活體內哮喘模型
雄性棕色挪威大鼠(Brown-Norway rat)以含100μg OA(卵白蛋白)之0.2ml明礬腹膜內敏化,每週一次,持續3週(第0天、第7天及第14天)。在第21天(最後一次敏化後一週),大鼠每日一次在OA氣霧劑攻擊(1% OA持續45分鐘)之前0.5小時皮下給予媒劑或化合物調配物且在攻擊後4小時或24小時結束。處死時,自所有動物收集血清及血漿,分別用於血清學及PK研究。插入氣管套管且以PBS灌洗肺3次。分析BAL流體之總白血球數及白血球分類計數。藉由Coulter計數器測定細胞等分試樣(20-100μl)之總白血球數。對於白血球分類計數,在Cytospin中離心50-200μl樣品且以Diff-Quik染色載玻片。利用光學顯微鏡法使用標準形態準則計數單核細胞、嗜伊紅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及淋巴細胞之比例且以百分比表示。代表性Btk抑制劑顯示OA敏化及攻擊之大鼠的BAL中之總白血球計數相較於對照程度降低。
為了清楚及理解之目的,已藉助於說明及實例相當詳細地描述 了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知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進行改變及修正。因此,應理解,上述說明書欲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發明之範疇不應根據上述說明書來確定,而是應根據下文隨附申請專利範圍連同該等申請專利範圍授權之等效形式的全部範疇來確定。
出於所有目的,本申請案中引用之所有專利、專利申請案及公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該引用程度就如同各個別專利、專利申請案或公開案被個別表述一般。

Claims (19)

  1. 一種式I化合物, 其中:A為苯基或哌啶基;各R1獨立地為鹵基、低碳烷基、CH2NHC(=O)R1'、CH2N(CH3)C(=O)R1'、CH2NHC(=O)CH2NHR1'、CH2R1'或CH2NHR1';n為0、1或2;R1'為苯基、不飽和或部分不飽和雙環或單環雜芳基,或雜環烷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1"取代;各R1"獨立地為低碳烷基、鹵基、環烷基、雜環烷基、低碳烷基雜環烷基、側氧基(oxo)、氰基低碳烷基、羥基低碳烷基或低碳烷氧基;R2為H、R3或R4;R3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R3'為H、低碳烷基、雜環烷基、胺基或OH;R4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其視情況經一或多個R4'取代;及R4'為甲基、羥基、胺基、CH2-CH2N(CH3)2、 OC(=O)CH2CH3、CH2C(=O)OH、CH2CH2OH或C(=O)OH;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A為苯基,R2為H且n為1。
  3. 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R1為鹵基。
  4.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R2為H且n為2。
  5.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其中一個R1為鹵基或低碳烷基。
  6.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為CH2NHC(=O)R1'、CH2NHC(=O)CH2NHR1'或CH2NHR1'
  7.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C(=O)OR3'、C(=O)R3'或C(=O)NH(CH2)2R3'
  8.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
  9.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n為2,一個R1為CH2NHC(=O)R1'且R2為低碳烷基或雜芳基。
  10.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R1'為第三丁基或鹵基。
  11.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中一個R1為氟且R1'為第三丁基。
  12.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4-(4-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2-氯-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氟-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 4-(2,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4-二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對甲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3-氯-4-甲基-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4-第三丁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3-氯-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2-(3-氯-苯基胺基)-N-[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乙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第三丁酯;4-(4-((4-第三丁基苯甲醯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4-第三丁基-N-(2-氟-4-(6-(嗎啉-4-羰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二甲基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甲基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羥基-乙基)-醯胺;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甲酸(2-二甲基胺基-乙基)-醯胺;4-第三丁基-N-{1-[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 嘧啶-4-基]-哌啶-4-基甲基}-苯甲醯胺;4-第三丁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異丙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N-{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6-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菸鹼醯胺;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6-[1-(2-羥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第三丁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N-甲基-苯甲醯胺;5-甲基-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甲基-醯胺;2-第三丁基-5-{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 [2,3-d]嘧啶-4-基]-苯甲基}-4,5-二氫-噻吩并[2,3-c]吡咯-6-酮;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3-甲基-氧雜環丁烷-3-基)-苯甲醯胺;4-(氰基-二甲基-甲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4,5,6,7-四氫-苯并[b]噻吩-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1-羥基-1-甲基-乙基)-苯甲醯胺;3-第三丁基-異噁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1,3-二氫-異吲哚-2-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4-第三丁基-N-(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苯甲醯胺;3-第三丁氧基-氮雜環丁烷-1-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1,3-二氫-異吲哚-2-甲酸4-{6-[1-(2-二甲基胺基-乙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2-氟-苯甲基醯胺;[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乙酯; [4-(4-{4-[(4-第三丁基-苯甲醯基胺基)-甲基]-3-氟-苯基}-7H-吡咯并[2,3-d]嘧啶-6-基)-吡唑-1-基]-乙酸;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4,5,6,7-四氫吡唑并[1,5-a]吡啶-2-甲醯胺;5-第三丁基-異噁唑-3-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3-第三丁基-[1,2,4]噁二唑-5-甲酸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醯胺;{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胺基甲酸第三丁酯;及N-{2-氟-4-[6-(1-甲基-1H-吡唑-4-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苯甲基}-苯甲醯胺。
  13.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備用以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之藥劑。
  14.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備用以治療發炎病狀之藥劑。
  15.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備用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藥劑。
  16.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於製備用以治療哮喘之藥劑。
  17. 一種醫藥組合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賦形劑或稀釋劑之混合物。
  18. 一種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化合物之用途,其用作治療活性物質。
  19. 如請求項1、2、4及5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其用於治療發炎及/或自體免疫病狀。
TW102138769A 2012-10-26 2013-10-25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TW2014226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8746P 2012-10-26 2012-10-26
US201361831443P 2013-06-05 2013-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619A true TW201422619A (zh) 2014-06-16

Family

ID=49488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769A TW201422619A (zh) 2012-10-26 2013-10-25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84394A1 (zh)
JP (1) JP6139690B2 (zh)
KR (1) KR20150060839A (zh)
CN (1) CN104662024B (zh)
AR (1) AR093123A1 (zh)
BR (1) BR112015007513A2 (zh)
CA (1) CA2881070A1 (zh)
HK (1) HK1210779A1 (zh)
MX (1) MX2015002975A (zh)
RU (1) RU2619465C2 (zh)
TW (1) TW201422619A (zh)
WO (1) WO201406413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13196T3 (es) * 2013-12-11 2019-05-20 Biogen Ma Inc Compuestos de biarilo útile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enfermedades humanas en oncología, neurología e inmunología
AR102177A1 (es) * 2014-10-06 2017-02-08 Merck Patent Gmbh Compuestos de heteroarilo como inhibidores de btk y usos de los mismos
CA2965516A1 (en) 2014-10-24 2016-04-2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Tricyclic atropisomer compounds
MX2017005255A (es) 2014-10-24 2017-08-18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Derivados de carbazol.
WO2020081514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Biogen Ma Inc. Crystalline polymorph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WO2020234780A1 (en) * 2019-05-23 2020-11-26 Novartis Ag Methods of treating asthma using a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WO2021087086A1 (en) * 2019-10-30 2021-05-06 Biogen Ma Inc. Condensed pyridazine or pyrimidine as btk inhibitors
US20240100172A1 (en) 2020-12-21 2024-03-28 Hangzhou Jij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compounds for targeted autophagy
CN113735859A (zh) * 2021-08-12 2021-12-03 安徽医科大学 一种激酶抑制剂
CN113583007B (zh) * 2021-08-31 2022-06-10 山东大学 一种吡咯并嘧啶类btk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3086521A1 (en) * 2021-11-10 2023-05-19 Biogen Ma Inc. Btk inhibi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7980A (en) * 1955-08-18 1962-06-05 Burroughs Wellcome Co Pyrrolopyrimidine vasodila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m
KR100437582B1 (ko) * 1995-07-06 2004-12-17 노파르티스 아게 피롤로피리미딘및그들의제조방법
PA8474101A1 (es) * 1998-06-19 2000-09-29 Pfizer Prod Inc Compuestos de pirrolo [2,3-d] pirimidina
US7423043B2 (en) * 2005-02-18 2008-09-09 Lexicon Pharmaceuticals, Inc. 4-Piperidin-1-yl-7H-pyrrolo[2,3-d]pyrimidine compounds
ES2611588T3 (es) * 2005-12-13 2017-05-09 Incyte Holdings Corporation Pirrolo[2,3-b]piridinas y pirrolo[2,3-b]pirimidinas sustituidas con heteroarilo como inhibidores de quinasas Janus
JP2009536161A (ja) * 2006-04-25 2009-10-08 アステックス、セラピューティックス、リミテッド 医薬化合物
EP3421471B1 (en) * 2006-04-25 2021-05-26 Astex Therapeutics Limited Purine and deazapurine derivatives as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GB0725103D0 (en) * 2007-12-21 2008-01-30 Glaxo Group Ltd Novel compounds
WO2010036316A1 (en) * 2008-09-24 2010-04-01 Yangbo Feng Urea and carbamate compounds and analogs as kinase inhibitors
JP2010170080A (ja) * 2008-12-24 2010-08-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装置、撮影装置
CN107011330B (zh) * 2009-09-04 2020-07-03 比奥根Ma公司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P2485589A4 (en) * 2009-09-04 2013-02-06 Biogen Idec Inc HETEROARYARY INHIBITORS OF BT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07513A2 (pt) 2017-07-04
KR20150060839A (ko) 2015-06-03
JP2015535226A (ja) 2015-12-10
RU2015117949A (ru) 2016-12-20
RU2619465C2 (ru) 2017-05-16
JP6139690B2 (ja) 2017-05-31
WO2014064131A2 (en) 2014-05-01
WO2014064131A3 (en) 2014-10-16
CN104662024A (zh) 2015-05-27
AR093123A1 (es) 2015-05-20
CA2881070A1 (en) 2014-05-01
MX2015002975A (es) 2015-06-22
CN104662024B (zh) 2016-12-07
US20150284394A1 (en) 2015-10-08
HK1210779A1 (zh) 2016-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22619A (zh)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US10494374B2 (en) Pyrrolopyrimidines as CFTR potentiators
KR101713465B1 (ko) 브루톤 티로신 키나아제의 억제제
CA2753341C (en) Inhibitors of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KR101585753B1 (ko) 브루톤 티로신 키나아제의 억제제
TW201002683A (en) Novel substituted pyridin-2-ones and pyridazin-3-ones
KR20130093156A (ko) 키나아제 억제제로서의 신규 페닐피라지논
KR101763504B1 (ko) 브루톤 티로신 키나아제의 억제제
TW201416361A (zh)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TWI531568B (zh)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CN105793252A (zh)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WI540130B (zh) 布魯頓氏(bruton's)酪胺酸激酶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