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9744A -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9744A
TW201419744A TW101141736A TW101141736A TW201419744A TW 201419744 A TW201419744 A TW 201419744A TW 101141736 A TW101141736 A TW 101141736A TW 101141736 A TW101141736 A TW 101141736A TW 201419744 A TW201419744 A TW 2014197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s
wheel
periphery
out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6431B (zh
Inventor
Yong-He Liu
Original Assignee
Yong-He L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He Liu filed Critical Yong-He Liu
Priority to TW10114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1974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9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431B/zh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尤指一種於推動輪周緣設有至少一組對應之磁鐵,並於外殼體內面接近該推動輪周緣處,間隔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與前述推動輪周緣部所設每一磁鐵呈異極對應之磁鐵,前述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係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而使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之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之吸力由進入端至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當推動輪周緣之磁鐵接近外殼體上磁鐵進入端時,將因外殼體上磁鐵進入端產生之磁吸力與推動輪周緣之磁鐵產生相吸之作用,而當推動輪周緣之磁鐵滑行通過外殼體上磁鐵時,將因其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之吸力由進入端至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而使推動上之磁鐵可順利通過而不被吸死,使推動輪不產生阻力而順利轉動者,並於推動輪之軸上設有慣性輪,藉由慣性輪產生周而復始的轉動慣性及重複前述相吸之作用力,即形成此一持續轉動之磁力推動裝置,為一甚具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應用之發明者。

Description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尤指一種於推動輪周緣設有至少一組對應之磁鐵,並於外殼體內面接近該推動輪周緣處,間隔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與前述推動輪周緣部所設每一磁鐵呈異極對應之磁鐵,前述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係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而使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之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之吸力由進入端至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按,目前因工商業發達,進而使人們生活品質被大幅提升,並因人們商業行為之熱絡而使各種驅動工具成為人們生活各地之不可或缺之工具,但地球能源因被大量開採及使用,而蘊藏之能源已有短缺之跡象,而因原油之不斷上漲,世界各國早已著手研究取代原油之能源,但儘管如此,仍未有效改善能源之用量,因此,每天在全世界各角落如工業及各種驅動工具,依然需消耗龐大數量之原油產品,若依此種能源之消耗情況而言,在不久的將來,另一波能源危機將再度發生,屆時對人們之影響可想而知。
且大家都知道,由瓦特為首的熱機能發動機,不外乎以燃料加熱,再加上機械各種方式的設計,盡可能取燃料在急速氧化過程(燃燒時)發出的熱加以利用,促成機械運轉。
不論蒸汽機或內燃機,都必需投入煤或油,但該等原動機運轉勢必產生以下結果,導致人類可用燃料加速耗盡,空氣及水日漸惡質等嚴重問題,核能雖然可以取代但其帶來之危險度又太高,風力受制氣候,太陽能亦同加之佔地及其原件之製造污染,水力又破壞地理結構。
因此有人運用了磁鐵之磁力相吸之原理設計了運轉機構,請參閱第六圖及第七圖所示,其利用一個移動的磁鐵(4)及一個固定的磁鐵(5),並使兩磁鐵(4)(5)之磁極互呈異極,使移動的磁鐵(4)接近該固定的磁鐵(5),而使兩磁鐵(4)(5)間產生相吸之作用(如第六圖所示),但當移動的磁鐵(4)滑過固定的磁鐵(5)要離開固定的磁鐵(5)時,又因兩磁鐵(4)(5)間相吸之力量而阻礙了移動的磁鐵(4)離開而被吸死,因此,無法達持續轉動之目的。
本發明一反過去方式促使正負磁鐵在位移時瞬間吸入,離開時不被吸死,以不耗能源之方式,依賴純磁力位移機件為人類工作,也即歷來人類認為不可能之設計-不耗能源發動機。
本發明人有鑑於習知為節省能源及替代能源之設計所存在之實用困難及有待改善之缺失,盼能提供一突破性之設計,以增進實用效果,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綜集其多年從事相關產品設計產銷之專業技術知識與實務經驗及研思設計所得之成果,終研 究發明出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此一機具之發明將可直接促使人類能源消耗室溫效應空氣惡化減輕。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藉由將一組呈異極對應之磁鐵,將其中一磁鐵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使磁鐵之其中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該磁鐵之磁吸力由厚度較厚之進入端至厚度較薄的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進而使兩磁鐵接近時產生相吸,而於離開時不互相吸死,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係利用磁鐵相吸之原理,有效的運用機構設計,將磁鐵相吸之作用力轉為推力,以產生一種無酬工作的持續動力。
為使 貴審查委員能更了解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茲配合圖式並詳細說明於后。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本發明之主要方法係藉由將一組呈異極對應之磁鐵(11)(21),將其中一磁鐵(21)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使磁鐵之其中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該磁鐵(21)之磁吸力由厚度較厚之進入端至厚度較薄的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進而使兩磁鐵(11)(21)接近時產生相吸,而於離開時不互相吸死,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 之問題。
再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係本發明試舉其中一較佳之實施例,其主要係於一外殼體(2)上,設有一軸(12),該軸(12)兩端以軸承(24)設於外殼體(2)上,於該軸(12)上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推動輪(1),於推動輪(1)周緣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磁鐵(11),並於外殼體(2)內面接近該推動輪(1)周緣處,間隔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與前述推動輪(1)周緣部所設每一磁鐵(11)呈異極對應之磁鐵(21),前述設於外殼體(2)上之每一磁鐵(21)係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而使設於外殼體(2)上之每一磁鐵(21)之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21)之磁吸力由厚度較厚之進入端至厚度較薄的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當推動輪(1)周緣之磁鐵(11)接近外殼體(2)上磁鐵(21)進入端(22)時,將因外殼體(2)上磁鐵(21)進入端(22)產生不變之磁吸力與推動輪(1)周緣之磁鐵(11)產生相吸之作用(如第三圖所示),而當推動輪(1)周緣之磁鐵(11)滑行通過外殼體(2)上磁鐵(21)之離開端(23)時,將因磁鐵(21)一端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21)之吸力由進入端(22)至離開端(23)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使推動輪(1)上之磁鐵(11)在慣性輪(3)之相助下,可順利通過而不被吸死,進而使推動輪(1)不產生阻 力而順利轉動者(如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並於推動輪(1)之軸(12)上設有慣性輪(3),於慣性輪(3)周緣,設有一非鐵金屬環(31),以提升慣性輪(3)之慣性效果,藉由慣性輪(3)產生周而復始的轉動慣性及重複前述相吸之作用力,即形成此一持續轉動之磁力推動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不需能源、不產生排煙及散熱的磁力推動特性,為一甚具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應用之發明,實已符合發明專利之給予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尚祈 貴審查委員能詳予審查,並早日賜准本案專利,實為德便。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所舉之其中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推動輪
(11)(21)(4)(5)‧‧‧磁鐵
(12)‧‧‧軸
(2)‧‧‧外殼體
(22)‧‧‧進入端
(23)‧‧‧離開端
(24)‧‧‧軸承
(3)‧‧‧慣性輪
(31)‧‧‧非鐵金屬環
第一圖係本發明試舉其中一較佳實施例之側面剖示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組合剖示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推動輪上之磁鐵接近外殼體上磁鐵進入端時之實施例局部剖示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推動輪上之磁鐵進入外殼體上磁鐵時之實施例局部剖示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推動輪上之磁鐵離開外殼體上磁鐵離開端時之實施例局部剖示圖。
第六圖係習知兩磁鐵呈異極之磁鐵相互接近時使兩磁鐵間產生相 吸之作用之實施例示意圖。
第七圖係習知兩磁鐵呈異極之磁鐵之其中一磁鐵滑過另一磁鐵要離開時又因兩磁鐵間相互吸死而阻礙了該磁鐵離開之實施例示意圖。
(1)‧‧‧推動輪
(11)(21)‧‧‧磁鐵
(12)‧‧‧軸
(2)‧‧‧外殼體
(22)‧‧‧進入端
(23)‧‧‧離開端

Claims (3)

  1. 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其主要方法為:其係藉由將一組呈異極對應之磁鐵,將其中一磁鐵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使磁鐵之其中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該磁鐵之磁吸力由厚度較厚之進入端至厚度較薄的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進而使兩磁鐵接近時產生相吸,而於離開時不互相吸死,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問題。
  2. 一種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其具體之實施特徵為:其主要係於一外殼體上,設有一軸,該軸兩端以軸承設於外殼體上,於該軸上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推動輪,於推動輪周緣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磁鐵,並於外殼體內面接近該推動輪周緣處,間隔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與前述推動輪周緣部所設每一磁鐵呈異極對應之磁鐵,前述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係由一端向另一端厚度呈漸縮之設計,而使設於外殼體上之每一磁鐵之一端均由直角改變成銳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之磁吸力由厚度較厚之進入端至厚度較薄的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以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當推動輪周緣之磁鐵接近外殼體上磁鐵進入端時,將因外殼體上磁鐵進入端產生不變之磁吸力與推動輪周緣之磁鐵產生相吸之作用,而當推動輪周緣之磁鐵滑行通過外殼體上磁鐵之離開端時,將因磁鐵一端由直角改變成銳 角之設計,而使每一磁鐵之吸力由進入端至離開端呈現由大漸小之狀態,使推動輪上之磁鐵可順利通過而不被吸死,進而使推動輪不產生阻力而順利轉動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其中於推動輪之軸上設有慣性輪,於慣性輪周緣,設有一非鐵金屬環,以提升慣性輪之慣性效果,藉由慣性輪產生周而復始的轉動慣性及重複前述相吸之作用力,即形成此一持續轉動之磁力推動裝置。
TW101141736A 2012-11-09 2012-11-09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TW201419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736A TW201419744A (zh) 2012-11-09 2012-11-09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736A TW201419744A (zh) 2012-11-09 2012-11-09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9744A true TW201419744A (zh) 2014-05-16
TWI466431B TWI466431B (zh) 2014-12-21

Family

ID=5129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736A TW201419744A (zh) 2012-11-09 2012-11-09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1974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4186B2 (ja) * 2004-04-20 2010-05-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揺動素子
US7683749B2 (en) * 2004-11-30 2010-03-23 Smc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TW201102500A (en) * 2009-07-10 2011-01-16 Yong-Han Liu Power mechanism utilizing location arrangement of magnetic fo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66431B (zh) 2014-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2458U (zh) 消防车用隐形磁极永磁发电装置
CN107342640A (zh) 永磁转子屏蔽式节能电动机
TW201419744A (zh) 解決異性磁鐵離開時相吸之方法
TWM475102U (zh) 感應式發電裝置
TW201526517A (zh) 藉由全周圓磁斥力推動同極轉子之裝置
CN209638240U (zh) 一种卫生、无摩擦搅拌磁推力中间轴承
CN202840904U (zh) 有极靴动磁式斯特林制冷机用直线电机的动子结构
CN207968155U (zh) 一种双自润轴承电机
CN205565931U (zh) 一种新型磁体式转子
CN202918104U (zh) 一种电机扶正轴承
CN203413066U (zh) 一种间歇式磁力耦合传动器
TWM553520U (zh) 磁能傳動裝置及具有磁能傳動裝置的發電系統
CN104578974A (zh) 磁能撷取装置
CN203896226U (zh) 永磁发动机
CN204578324U (zh) 一种磁引力驱动无摩擦发电装置
CN103335088A (zh) 非接触式空间交叉传动用磁性锥齿轮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5212571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的组合定子结构
CN203261218U (zh) 一种永久强磁无刷电机
CN204025325U (zh) 一种去静电深沟球轴承
CN203850989U (zh) 一种高速电机
CN201854156U (zh) 自启动永磁同步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压缩机
CN103511630B (zh) 一种高速电机用密封圈
CN104283462A (zh) 一种永磁助力发动机
CN204290518U (zh) 一种超薄电机
CN202012507U (zh) 卡接式防尘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