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50764A -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0764A
TW201350764A TW102111675A TW102111675A TW201350764A TW 201350764 A TW201350764 A TW 201350764A TW 102111675 A TW102111675 A TW 102111675A TW 102111675 A TW102111675 A TW 102111675A TW 201350764 A TW201350764 A TW 2013507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airflow
gas stream
microbial
kil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1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ichard Harold Rubin
Original Assignee
Air Sanz Holding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29013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2901314A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AU2013/0002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49285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Sanz Holding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Air Sanz Holding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50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764A/zh
Priority to TW103109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0937B/zh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種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環境抽入一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環境中。該裝置具有一含有內艙的外罩。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艙。該氣流係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該裝置具有一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之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該裝置具有一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的氣流產生器。在本發明的態樣中,該裝置具有一具有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其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該過濾器配置成與該輸入口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被分散進該外罩內艙中。

Description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裝置之改良,其中該裝置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一氣流、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然後從該裝置將該經淨化的空氣排出回到週圍環境中。
本發明特別關於手乾燥機、手消毒器、空氣淨化器及包含空氣淨化器的其它裝置,諸如真空清潔裝置。
發明背景
人類時常出入的人類活動環境趨向於促成在交織於該人類活動環境中的人類當中傳播微生物,特別是造成疾病的病毒。
再者,在任何特別的季節時期,透過人群循環的病毒種類都會有固定改變。每年都會有與先前季節不同株的新病毒株。因此,經設計以對抗早期變種的抗病毒物質在對抗新季節出現的株時會不如此有效。
當某些抗病毒物質被製成具有足以殺死某些病毒的強度時,那些抗病毒物質強度之副作用亦會不慎地對人類引起健康風險。適應於對微生物有害之微生物殺死物質亦對人類有毒。例如,能夠殺死致命的氣載病毒諸如 H1N1病毒之物質亦會對人類有毒或可至少在人類中挑動有害的副作用。例如,想要殺死微生物的物質可同時在人類中觸發過敏反應。
對經設計以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的裝置來說,此裝置可不慎地變成微生物收集器及增殖位置。例如,安裝在廁所的電動手乾燥機可從廁所的週圍環境抽入微生物。
在先述技藝中,已知於此抽入氣流的裝置中提供一浸漬抗病毒物質的過濾器。本發明家的早期國際申請案案號PCT/AU2005/001803(Rubin)需要氣流在手乾燥機外罩中通過數片平面過濾材料薄片,其中該過濾器呈串列安排,一個過濾器在其它之後。換句話說,必需強迫全部氣流通過在該手乾燥機外罩內之此串列的小過濾器薄片。此需要具有強大的風扇馬達之風扇來產生足夠力量的氣流,以讓該氣流能夠流過該系列的過濾器薄片。實務上,使用更強大的風扇馬達可造成從該手乾燥機外罩內產生較高的雜訊程度。
面對需要產生更強大的氣流來通過該微生物殺死裝置,已知的方法已經集中在達成改良風扇馬達設計,以提供較強及更強大的風扇馬達。因此,更強大的風扇馬達當產生更強大的氣流時,其可不慎地在人類活動環境中導致與較高雜訊程度相關的問題。在先述技藝中,高風扇馬達雜訊的問題之方法為試圖改良風扇馬達的電及/或機械設計以減低所發出的雜訊,同時維持讓氣流快速通過此 裝置所需要之功率量。
在已知的手乾燥機中之另一個問題為乾燥使用者的手所需要之時間比起使用者以毛巾擦乾其手會係實質上較長。
已知抽入及排出氣流的手乾燥機及空氣淨化器之另一個問題為來自氣流隨著時間大程度積聚的塵垢會積聚在該裝置之氣流進出的外部表面上。圖19A及19B係裝附至牆壁3的已知手乾燥機之實施例的底面圖。此已知的手乾燥機會隨著時間在該裝置的底面上經歷塵垢積聚,如在圖19A及19B中的圖般。
本發明的目標為克服或至少改善該一或多個問題,或提供改良的替代品。
本專利說明書及其描述包括數個發明態樣,且不想要每個及每一發明態樣應該能夠解決上述每個及每一問題。而是,每個發明態樣能夠克服或至少改善至少一或多個問題。
在本專利說明書中,上述及於此的先述技藝之任何呈單獨或組合的討論皆不欲解釋為熟練的受訊者之常見一般知識的狀態之承認。
發明概要
本專利說明書包括本發明的數個態樣: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 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於殺死在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造成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輸入口包括多個經安排的輸入孔,當安座在牆上使用時,每個孔從相對於其它多個輸入口不同之方向上抽入部分的任何進入氣流。
當安座在牆上時,該裝置可具有一中心軸,及較佳為每個輸入孔具有一定義出其開口的前端面之平面,其中該輸入孔之一的平面較佳為不與其它輸入孔的平面共平面。
較佳為,每個孔洞的各別平面未與該中心軸垂直,以便每個輸入孔的面指向遠離該中心軸且不直接在中心軸的方向上向下。
較佳為,該多個輸入孔在使用時每個能夠在相對於中心軸呈側向方向上抽入部分的任何進入氣流。
較佳為,該輸入口包括二個輸入孔,其從該中心軸的右手邊及左手邊側向地抽入該進入氣流。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一氣流、在 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之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
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造成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包含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在其中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所包圍,該被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在使用時配置成與該輸入口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之空氣過濾器表面的多個方向上被分散進該外罩內艙中。
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可形成如為一具有一邊完全開放的容器或盒子。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括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非平面表面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具有打摺或波浪狀結構的多小面表面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多層不同過濾材料,及其中該多層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連串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的層,如下:i)一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 ii)一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
該一連串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之層可包含:i)該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ii)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i)一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的任何過濾材料。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可包括活性碳或碳。
該材料捕捉層可包括防纖維漂移過濾材料,其能夠捕捉具有在人類中造成鼻刺激或過敏症的潛力之材料。
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包含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定位器,其能夠將一或多種空氣可擴散的微生物殺死物質之一或多個來源定位在該空氣擴散的過濾器內部區域中,在其之上的微生物殺死物質係在該過濾器內部區域中與任何氣流交滙。
該一或多個來源每個在空氣擴散發生前可初始地呈固體或凝膠形式。
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包括一芯吸傳遞系統,其包括一芯吸機制,其能夠讓一貯存在可替換的容器中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在該裝置內流入該氣流中。
該芯吸傳遞系統可包括一能夠支撐該芯吸機制 的過濾器支架;及亦一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從該芯吸機制流出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
該過濾器支架亦能夠支撐一進一步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之任何過濾材料。
該過濾器支架可包括一或多個側孔,其適應以允許在使用時讓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一或多個側孔進入該過濾器支架,以便越過該進一步過濾層的一個面通過,同時在使用時,另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進一步過濾層進入,如此經由該一或多個側孔的氣流之通路提供將該氣流抽過該進一步過濾層。
該裝置可包括一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該氣流在該裝置內所採用的路徑之至少部分的尺寸。
該氣流產生器可包括一在風扇外罩中的風扇,及亦可包括一在馬達外罩中的馬達,該氣流所採用的路徑部分包括在該風扇外罩與馬達外罩間之間隙,其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能夠允許調整該間隙以改變通過該間隙的任何氣流。
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在一場所處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其中該場所係在使用時讓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可經安排以在一位置 處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其中該位置係在使用時該氣流已經離開該裝置,如此該液體物質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可具有一呈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安排之形式的噴灑排出口,其中該輸送管係安排在輸送管支架上,該噴灑輸送管每個安排成在不同方向上噴灑液體。
當從其噴灑輸送管射出噴霧時,該輸送管支架能夠轉動。
該輸送管支架可具有一轉動方向,其能夠間歇性及週期性從順時針方向改變至逆時針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態樣,有提供一種根據本發明的第2態樣之裝置的用途,其中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中或內所使用之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有毒,及在該過濾器內部區域中別處、氣流路徑及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外所使用之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無毒。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態樣,有提供一種根據第2態樣的裝置之使用方法,其中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中或內所使用之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有毒,及在該過濾器內部區域中別處、氣流路徑及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外所使用的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無毒。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態樣,有提供一種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過濾器,其適應以使用在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中,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 死於該氣流中之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含: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過濾器包含一具有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在其中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及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該所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在使用時配置成與該輸入口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分散進入該外罩內艙中。
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可形成如為一具有一邊完全開放的容器或盒子。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括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非平面表面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具有打摺或波浪狀結構的多小面表面結構。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多層不同過濾材料,及其中該多層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含一連串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的層,如下:
i)一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 ii)一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
該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的連串層可包含:i)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其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i)一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之任何過濾材料。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可包括活性碳或碳。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裝置具有一底面及一適應於裝附至牆壁的基礎底座,及其中該輸入口及排出口二者係在該裝置的底面上,如此該輸入口係不在該排出口與該基礎底座間。
該輸入口及排出口通常可以一列或串安排在底面上,其中該列或串的方向通常係與該基礎底座並列。
在配置該排出口及輸入口的表面上,該輸入口可佔據該表面一非常實質上的部分,其係在該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外。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態樣,有提供一種真空清潔器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包含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在其中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該所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在使用時配置成與在該真空清潔器內的氣流路徑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分散進該外罩內艙中。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 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芯吸傳遞系統,其包括一芯吸機制,其能夠讓一貯存在可替換的容器中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在該裝置內流入該氣流中。
該芯吸傳遞系統可包括一過濾器支架,其能夠支持該芯吸機制及亦一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從該芯吸機制流出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
該過濾器支架亦能夠支持一進一步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的任何過濾材料。
該過濾器支架可包括一或多個側孔,其適應以允許在使用時讓該氣流的一部分經由該一或多個側孔進入該過濾器支架,以便越過該進一步過濾層的一面通過,同時在使用時,該氣流的另一部分可經由該進一步過濾層進入,如此通過該一或多個側孔的氣流之通路提供以將該氣流抽過該進一步過濾層。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 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裝置包括一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該氣流在該裝置內所採用的路徑之至少部分的尺寸。
該氣流產生器可包括一在風扇外罩中的風扇及亦可包括一在馬達外罩中的馬達,該氣流所採用的路徑部分包括在風扇外罩與馬達外罩間之間隙,其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可能夠允許調整該間隙以改變通過該間隙之任何氣流。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 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能夠在一場所處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其在使用時不會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可經安排以在一位置處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其中在使用時該氣流已經離開該裝置,如此該液體物質將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可具有一呈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安排的形式之噴灑排出口,其中該輸送管係安排在該輸送管支架上,該噴灑輸送管每個經安排以在不同方向上噴灑該液體。
當從該噴灑輸送管射出噴霧時,該輸送管支架可能夠轉動。
該輸送管支架可具有一轉動方向,其能夠間歇性及週期性從順時針方向改變至逆時針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態樣,有提供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 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
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可係一種四級銨鹽及該分散劑可係一種烷基葡萄糖苷。
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可包括一包含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的第一抗微生物試劑及一包含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銨的第二抗微生物試劑。
在該第一與第二滅菌劑間之比率可係大約4:6。
該分散劑可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及辛基葡萄糖苷之一或多種。
該分散劑可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及辛基葡萄糖苷,其比率係大約6:5。
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可包括一第三抗微生物雙胍。
該雙胍可係聚六亞甲基雙胍。
在具有第三滅菌劑的典型具體實例中,該第一與第二滅菌劑之組合對該第三滅菌劑的比率可係大約1:1。
在本發明的其它態樣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 可包括一如上所述的三維過濾器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態樣,有提供一種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在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中的用途,其中該裝置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能夠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態樣,有提供一種將至少一種滅菌劑噴灑到使用者的手上及將該試劑散佈在手上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一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來噴灑一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其中該裝置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 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使用以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及該方法包括使用該氣流及該分散劑將該最少一種滅菌劑遍及使用者的手皮膚散佈。
1、1B‧‧‧手乾燥機
1A‧‧‧手清潔乾燥器
1C‧‧‧真空清潔器
3‧‧‧牆壁
10‧‧‧抽風櫃
10A、10AA‧‧‧箭號
11、11A‧‧‧底板
12‧‧‧鉸鏈
13、13A‧‧‧內艙
14‧‧‧出口孔
14A、14B‧‧‧排出口
15‧‧‧出口面板
16、17A‧‧‧錐形通道
17‧‧‧感應器
18‧‧‧回彈爪
19、402、754‧‧‧孔洞
20‧‧‧鄰近
101、101A、101AA‧‧‧輸入孔
102‧‧‧格子結構
200‧‧‧氣流
200A‧‧‧進入氣流
200AA‧‧‧進入流、進入氣流
200B‧‧‧內部氣流
200C‧‧‧離去氣流
400、400A‧‧‧風扇殼
401A‧‧‧一邊
401B‧‧‧其它邊
403‧‧‧馬達外罩
404‧‧‧間隙調整板
405‧‧‧風扇馬達
406‧‧‧支撐柱
407A‧‧‧間隙
407B‧‧‧隙縫
408‧‧‧環狀襯墊
410A、410B、410C‧‧‧三維過濾器
411‧‧‧過濾器內部
412‧‧‧開口
413‧‧‧半圓形末端
414‧‧‧垂直過濾器壁
414A‧‧‧壁框
414B‧‧‧波浪狀壁
415‧‧‧過濾器天花板
415A‧‧‧天花板框
415B‧‧‧波浪狀天花板
416‧‧‧稜紋
417‧‧‧溝紋
418‧‧‧第一微生物殺死過濾器
419‧‧‧第二過濾層
420‧‧‧第三過濾層
421‧‧‧藥片
421A、421B、421C‧‧‧空氣擴散型抗細菌藥片
422‧‧‧框架
423‧‧‧扣住機制
424‧‧‧托盤框架
425‧‧‧半圓形末端
426‧‧‧格子結構
427‧‧‧長條
428‧‧‧開口中心區域
429‧‧‧周圍框邊
430‧‧‧外部架子
431‧‧‧芳香劑流出材料
600‧‧‧空氣芯
610‧‧‧可替換的瓶
611、611A‧‧‧過濾器支架
612‧‧‧芯吸過濾器安排
613‧‧‧芯吸過濾器
614‧‧‧回彈鉗
615‧‧‧狹縫
700A、700B‧‧‧幫浦噴灑裝置
701‧‧‧貯存器外殼
701A‧‧‧內部貯存容器
743、754‧‧‧突出物
749‧‧‧輸送管支架
750A、750B‧‧‧往復式構件
751‧‧‧貯存容器
752‧‧‧圓形支架
753‧‧‧出口乳頭
753A、758‧‧‧噴灑輸送管
755、755A‧‧‧噴嘴蓋
755B‧‧‧擋板
755C‧‧‧活塞組合
756‧‧‧出口乳頭
757、757A‧‧‧細管
758‧‧‧噴灑孔
758A、758B‧‧‧霧化器噴灑輸送管
758C‧‧‧靜止噴灑輸送管
759‧‧‧圓形孔
759A‧‧‧延長的孔洞
760‧‧‧偏心輪傳動裝置
761‧‧‧軸向傳動軸
762‧‧‧噴灑幫浦馬達
763‧‧‧搖臂
764‧‧‧較低端
765‧‧‧側向凸出部
766‧‧‧霍爾感應器
767‧‧‧窗口
768‧‧‧印刷電路板
800‧‧‧主收集艙
801‧‧‧輸送管
801A‧‧‧輸入口
805A、805B‧‧‧手乾燥機
814‧‧‧排出口
A-A‧‧‧中心軸
B-B、B-B1、B-B2‧‧‧平面
R-R、S-S‧‧‧虛線
為了可更完整地了解本發明,將僅藉由實施例與參照伴隨的圖形描述本發明的每個態樣之具體實例,其中:圖1係一呈手乾燥機形式的空氣淨化裝置之具體實例的下透視圖,其中該乾燥器係當該單元被安座在垂直表面諸如牆壁上時,從下方以一角度觀看;圖2係圖1之具體實例的側視圖,其顯示出呈密封式安排的該裝置與外罩;圖3係圖1之具體實例的端視或底面圖,其係當該裝置被安座在牆壁或垂直表面上時從下面觀看;圖4係圖1之具體實例的部分透視圖,其以開放式安排顯示出其抽風櫃;就某種意義來說,圖4的圖形視為一部分
圖式,其中與噴灑裝置相關的某些構件已經從圖4的乾燥器圖形中省略,以顯示出其它方面將因噴灑裝置之存在被部分掩蔽的錐形通道;圖5係顯示在圖4中的具體實例之前視圖,其中該抽風櫃係與該底板分離。在圖5的此圖形中,與部分圖4比較,該噴灑裝置顯示出係在該錐形通道的前端;圖6A係在圖4及5的具體實例中所使用之三維過濾器的透視圖;圖6B係圖6A的三維過濾器及其托盤支撐組合之分解透視圖;圖6C係圖6A的三維過濾器之切掉部分的截面;圖6D係圖6A的三維過濾器之另一個切掉的透視圖;圖6E係圖6A的三維過濾器之截面平面圖,其下圖顯示出放大部分;圖6F係經修改的另一種三維過濾器之透視圖,與圖6A的過濾器比較,其尺寸較大;圖6G係對圖6A之三維過濾器修改的透視圖,其中該過濾器結構提供有一用以攜帶欲流入該氣流中的物質片之外部架子;圖7係一風扇外罩與裝附的錐形通道之組合的透視圖,及亦顯示出一裝附至此組合安座一過濾器的過濾器支架,及一支撐一液體容器的液體容器支撐物;圖8A係構成顯示在圖7中的過濾器支架及液體容器支撐物之構件的分解圖; 圖8B顯示出圖8A之過濾器支架的修改,其中提供含有芯的多重流體貯存器;圖9A係使用於顯示在圖5中的具體實例之幫浦機制的第一典型變化之側視圖;圖9B係圖9A的變化之透視圖;圖9C係圖9A的變化之底面圖;圖9D係圖9A的變化之分解透視圖;圖10係一切掉透視圖,其顯示出該噴灑幫浦機制之修改的實施例;圖11A及11B顯示出圖10之經修改的噴灑幫浦機制的部分之側視圖;圖12A至12D顯示出一連串的圖形,其指示出圖10之經修改的噴灑幫浦機制之移動;圖12E顯示出對圖10之經修改的噴灑幫浦機制之修改;圖13A係在圖10之具體實例中所使用的幫浦噴灑馬達及搖臂之透視圖;圖13B係圖10的搖臂之側視圖;圖14A係進一步具體實例當該裝置係安座在牆壁或垂直表面3上時,從下方觀看的部分透視端視圖,其中該經修改的外殼係與顯示在圖10至12F中的修改相關;圖14B係類似於圖14A的觀點,但是顯示出另一個具體實例,其中該噴嘴經適當地固定及在使用時不回來往復運動;圖14C係圖14B之經修改的具體實例之側視圖,其中圖 14C具有切掉部分以顯露出該經修改的幫浦機制之內部構件;圖15A係一側視圖,及圖15B及15C係進一步具體實例的透視圖;及下列圖形係關於呈手乾燥機形式的空氣淨化裝置之經進一步修改的具體實例,其具有二個進氣口,其中:圖16A係呈手清潔乾燥器形式的空氣淨化裝置之更另一個具體實例的下透視圖,其中當該單元係安座在垂直表面諸如牆壁上時,從下方以一角度觀看該清潔乾燥器;圖16B係圖16A的具體實例之另一個透視圖,其顯示出想像安座在牆壁上,伴隨著打開其遮蓋而顯露出內部構件;圖16C係圖16A的具體實例之分解透視圖;及圖16D係圖16A的具體實例之部分前視圖,其顯示出移除遮蓋以允許觀看該內部構件的零件;圖17A係進一步具體實例的部分前視圖,其係圖1及16A的具體實例之修改,其中圖17A之本具體實例提供一有角度的輸入孔;圖17B係圖17A的具體實例之下透視圖;圖18係本發明具體化成真空清潔器的變化;及圖19A及19B二者係關於先述技藝,及係先述技藝手乾燥機或空氣淨化器的端或底面圖,其係當該裝置被安座在牆壁或垂直表面上時從下方觀看之圖式圖形(這些圖與在本發明的圖3之具體實例中的圖形相應)。
在該等具體實例中,類似的構件以類似的參考數 字標記,僅用於容易了解本發明的不同具體實例及多種態樣之修改的目的。
在說明中,參考數字200指為氣流,及具有不同字尾的此數字200A、200B、200C等等指為相同氣流移動通過該裝置的較早或較晚部分,及不想要指為分別各自獨立的氣流。
某些描述在下列的進一步具體實例可包括僅有在本發明於此專利說明書中較早說明之具體實例中所闡明的某些但非全部構件上之部分修改。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參照伴隨的圖形,圖1顯示出呈手乾燥機1形式的空氣淨化裝置之具體實例。
在圖1中,該乾燥器1在使用時,從人類時常出入的人類活動週圍環境中抽入氣流200A,然後,將經淨化的氣流200C排出回到週圍環境中。氣流200A係經由呈輸入孔101形式的輸入口抽入。該氣流200C經由呈出口孔14形式的排出口離開該乾燥器。
本發明不限制輸入孔及排出孔的特別視覺外觀,及可根據其它具體實例及修改而變化。
人類時常出入的人類活動週圍環境之實施例包括廁所、醫生的等待室、洗手間、醫院房間、小孩房間、病人房間、家庭房間,於此列舉出少數非為限制的實施例。
此人類活動週圍環境亦可包括經歷高人類吞吐 量的密閉環境,諸如等待室、電梯及在公共運輸諸如火車及巴士中。本發明的不同具體實例不限於手乾燥機,而是可包括不同種類可併入空氣淨化功能用於人類活動週圍環境範圍的裝置。
在圖1中,手乾燥機1適應以從該乾燥器1排出一氣流,其係實質上經消毒可使用例如來乾燥手的空氣200C。在典型的具體實例中,該經加熱的空氣之操作範圍可係約54至65攝氏度,然而其它具體實例可使用諸如此適合於該特別環境的溫度。例如,冬天氣候可需要較高溫度的氣流200C,同時在較溫暖或熱帶氣候中,為了在此較溫暖氣候中乾燥手,乾燥器1排出較低或較冷的溫度氣流可足夠。該氣流的溫度可相對於周溫而調整,以對將手曝露至該氣流的使用者達成舒適程度。在僅僅想要作用為空氣淨化器的其它具體實例中,不需要特定加熱該氣流。
該手乾燥機1具有一外罩。該外罩包括一主要抽風櫃10及一呈底板11形式的基礎底座。當乾燥器1係呈圖4的打開式部分圖時,該底板11係可看見。當該乾燥器1係呈圖2的側視圖之密閉式安排時,該底板11係部分可看見。
在圖2及圖4中,該抽風櫃10係藉由鉸鏈12安座至底板11。當該乾燥器1經適當地安裝使用時,該底板11係以螺絲釘、螺栓或其它適當的扣緊機制穩固至牆壁或垂直表面。
圖1顯示出呈密閉式安排所安排的抽風櫃10,其係當安裝在場所中時,該乾燥器1之安排。
圖4顯示出抽風櫃10呈打開式安排的安排。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抽風櫃10與該外罩的底板11在其中界定出一呈內艙13形式的內艙。該內艙13係由該抽風櫃10與底板11所圍起來的內部空間。圖5顯示出安裝在內艙13內的構件之範圍。
進一步具體實例不限於該顯示在圖1的外罩1之形狀、組態或尺寸,及其它具體實例的外罩可在形狀及組態上變化,及許多係在尺寸上較大或較小。
在使用期間,當該乾燥器1經操作以乾燥使用者的手時,其將來自週圍人類活動環境的空氣呈氣流200A形式抽入該外罩1之內艙13中,於此該氣流經淨化及可被加熱。隨後,該氣流以該氣流的離去流200C排出到使用者的手上。
該乾燥器1具有二種該裝置的使用者:首先,依賴該乾燥器1乾燥其手及殺死微生物以淨化在週圍環境中的空氣之使用者;及其次,安裝及置換在乾燥器1內部的消耗品之維修該乾燥器的使用者。咸信上下文將使得使用者清楚所描述的每種處境。
在圖1的具體實例中,該進入氣流200A係經由輸入孔101被吸入手乾燥機1中。
當該手乾燥機1經封閉時,如在圖1及2中,該抽風櫃10與底板11之界面被密封以防止氣流進入,除了經由該輸入孔101外。在抽風櫃與底板之接觸表面間的不透氣密封係可藉由橡膠襯墊材料、回彈聚合物或能提供此氣密密 封的其它形式材料產生。
在圖1及10中,該輸入孔101包括一格子結構102。該格子結構102包含一桿棒或長條網柵狀安排。
當該乾燥器經密閉及呈操作時,該進入氣流200A係經由該輸入孔101進入該手乾燥機1。但是,僅用於闡明目的,所顯示出呈打開式安排的圖4及5仍然指示出該進入200A及離去200C氣流,如若該乾燥器1係假設密閉及呈使用般。同樣地,在實際使用時,在乾燥器1內及經由其發生的氣流具有一定的紊流程度。
風扇
在圖4及5中,通過該乾燥器1的氣流200A、200B、200C係由呈風扇形式具有旋轉風扇葉片(無顯示)的氣流產生器所產生。該風扇葉片在風扇殼400內旋轉。該風扇葉片之轉動產生氣流200。該風扇葉片之轉動係藉由風扇馬達405操作。該風扇造成氣流從輸入口流至排出口。本發明不限於特別的風扇葉片形狀。
在該具體實例中,罩在風扇殼400內的風扇較佳為一包含二個半風扇之雙風扇,其一起適應以從二個相反方向將氣流抽入該風扇殼400中。
在圖5中,該雙進氣風扇係從該殼的任一邊將氣流抽入該風扇殼400中。具有二個進入風扇殼400的輸入孔將提供較大超過使用單孔的情況之氣流速率來進入風扇殼400。
因此,在圖5中,該氣流的部分係經由位於該殼 的一邊401A之孔洞進入風扇殼400。該氣流的另一部分係經由在殼400的其它邊401B中之另一孔洞進入。
該風扇由至少部分罩在馬達外罩403內的風扇馬達405轉動。
進入該風扇殼400的其它邊401B之氣流部分係經由設置在馬達外罩403中之一些孔洞402的方式到達風扇。當該空氣經由孔洞402進入時,空氣與風扇馬達405之零件接觸或進入其周圍,及該氣流被該風扇馬達405所產生的熱加熱至一定程度。
進入該風扇殼400的其它邊401B之另一部分的氣流係經由在風扇殼400的毗連外表面與馬達外罩403間之間隙407A的方式到達風扇。
空氣加熱器
在圖1中,該乾燥器1可提供呈加熱元件形式的加熱裝置。在圖4中,該加熱元件係設置在該氣流離開風扇殼400的下游鄰近20。當該乾燥器1需要排放出一經加熱的氣流時,該加熱元件包括一適應以電加熱的線網柵或板。
該加熱元件加熱該氣流200B,以便該被排出的氣流200C經充分加熱以乾燥使用者的手。
在其它經修改的具體實例中,可不需要分別的加熱裝置。例如,當該乾燥器1係在具有較溫暖或熱帶氣候的國家中使用時,已經僅藉由來自風扇馬達405的熱所加溫之氣流可足以讓使用者舒服地乾燥手。再者,若該手乾燥機1係在較冷的氣候或較冷的周溫下使用時,除了來自風扇馬 達之熱外,可提供分別的加熱裝置。
再者,在未設計作為手乾燥機而是設計成主要或僅僅作用為空氣淨化器的其它具體實例中,在此具體實例中,除了無論如何當該氣流通過或接近該風扇馬達405時可發生之加熱外,不需要分別的加熱裝置。
微生物殺死系統
在圖1的具體實例中,該手乾燥機1提供有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係呈包含一或多個微生物殺死次系統的形式。這些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次系統各別地或較佳為以組合方式提供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之目的。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之這些一或多個次系統的具體實例之說明係提供在下列,僅以實施例說明之。
在該等具體實例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的多種次系統較佳為適應以提高通過該乾燥器1的氣流。
三維過濾器
在圖1、4及5的具體實例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的次系統包含一呈三維過濾器410A形式之三維過濾器結構。措辭“三維過濾器結構”係使用來與另一種由通常二維、平坦、平面過濾材料薄片組成之過濾器型式區別。
在此專利說明書中,用語“三維過濾器結構”排除及應該不解釋指為過濾器的微觀特徵,諸如例如將需要顯微鏡來即刻地識別。例如,用語“三維過濾器結構”不涵蓋在過濾器纖維之各別的索或線間之微觀間隙。因此,在此專利說明書中,用語“三維過濾器結構”想要與該裝置的部 分工程設計特徵相關,諸如顯示在非為限制的實施例之圖形中。
在圖4、5及6A至6E的具體實例中,該三維過濾器410A作為實施例包含空氣過濾器表面,其限定出一呈過濾器內部411形式之受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其由該過濾器410A的三維表面包圍。
在該具體實例中,以實施例說明之,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形狀如為一在一邊處具有開口412的容器或盒子。該三維過濾器410A具有半圓形末端413。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過濾器內部411係一被包圍的空間或區域,其由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氣過濾器表面所界限,及其在一邊處具有開口412。
圖6D的截面切開圖顯示出該三維過濾器410A係形成如為一具有一邊412完全打開的容器或盒子。
在圖6A至6E的過濾器之此具體實例中,該過濾器410A的一整邊係一開口412,但是在其它修改中,該開口的程度可就該邊遺留多大開口而改變。例如,在其它修改中,一邊僅可部分打開,或可打開多部分或多於一邊。換句話說,其它具體實例不限於僅有一整邊完全打開的組態。
在使用時,在圖4中的三維過濾器410A配置成與輸入孔連接,在圖1及3中看見的輸入孔101。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過濾器410A係配置在輸入孔101上,以便經由輸入孔101進入乾燥器1的全部氣流200A首先進入通過該開口邊412及進入過濾器內部411,然後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 空氣過濾器表面,然後分散進該手乾燥機1的內艙13。從輸入孔101通過開口邊412的氣流200A能夠流入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過濾器內部411中。
在其它修改中,可有一將該三維過濾器410A連接至輸入孔101的內部通道,但是,此內部通道未對主艙13開放,因為該氣流在其已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後可僅進入該主艙13。
在圖6A及6E中,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係呈包含壁結構的形式。在圖6A及6E中,該壁結構係呈包含垂直、側過濾器壁414之形式。
該空氣過濾器表面係呈亦包含天花板結構的形式。在圖6A中,該天花板結構係呈過濾器天花板415形式。該過濾器天花板415具有半圓形末端。該側過濾器壁414從該過濾器天花板415的框邊垂下。因此,該天花板415的半圓形末端之形狀係與該壁414的半圓形末端413相應。
參照圖6A,該過濾器天花板415具有一天花板框415A。該側過濾器壁414亦具有壁框414A。在製造時,該天花板框415A可藉由任何合適的連結機制連接至壁框414A,諸如經由音波塑焊或使用黏著劑將框架415A、414A黏接在一起,或透過使用機械連接。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該開口412通常具有與過濾器天花板415相同的結構形狀。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該側過濾器壁414通常與於過濾器天花板415的平面垂直。
在圖6A及6E中,該側過濾器壁414與該過濾器天花板415結合以在其中定義出該過濾器內部411,其係由該過濾器410A的三維表面包圍。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過濾器410A的三維本質意謂著其具有一被包圍的內部體積,其具有高度、長度及寬度而一起在該過濾器410A的主體內限定出該過濾器內部411。該過濾器壁414的高度決定該過濾器410A的高度。該過濾器內部411具有一三維包圍的體積。此可與一般平板過濾材料區別,其在此專利說明書中不視為三維,其不具有被包圍而由高度、長度及寬度所定義的內部空間。
在其它修改中,該過濾器的三維本質可係如此該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係一無縫、連續結構的部分,諸如圓頂或小丘。在甚至進一步修改中,該過濾器的三維本質可係如此該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亦係一連續結構,諸如三角錐體、立方或帳篷形狀的結構,甚至例如具有矩形邊。在全部這些修改中,該經修改的三維過濾器將包括一經包圍具有三維體積的過濾器內部。在其它修改中,該開口邊412可再者係圓形、方形、矩形、橢圓形或任何合適的規則或不規則形狀。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之使用上,氣流200A係經由輸入孔101進入乾燥器1,然後該氣流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開口412及進入過濾器內部411中。在過濾器內部411中的空氣被抽過該過濾器天花板415及該垂直過濾器壁414二者。因此,該氣流係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 氣過濾器表面之牆壁及天花板部分的多重方向上分散。該氣流200A在多重方向上分散,例如在具體實例中,藉由直直通過該天花板415部分而分散,及亦通過該垂直的側過濾器壁414而側向分散。
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係呈例如圓頂、三角錐體或帳篷形式之經修改的具體實例中,在每種情況中不論是規則或不規則形狀,該呈實質上不同方向安排的空氣過濾器表面能夠讓該氣流在多重方向上分散。此係與在一般一致的單方向上通過平坦、薄片狀平面的過濾器而分散的氣流比較。
與使用跨越輸入孔101的平坦、二維過濾器之事態比較,比較上,本具體實例的三維過濾器410A具有該空氣過濾器表面的總結合表面積,包含該天花板415部分及該垂直過濾器壁414,其對進入乾燥器1的氣流200A提供實質上及明顯較大的表面積。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較大有效的牆壁及天花板表面積能夠讓較大的氣流體積通過該過濾器410A。
較大的過濾器表面積提供較大該氣流200A可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氣傳輸面積。
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供應較大的空氣傳輸表面積等於對氣流較少阻抗。咸信對所提供需要通過該過濾器的空氣量來說,提供較大空氣傳輸表面積的過濾器將對氣流提供較少阻抗。
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對氣流具有較少阻抗可允 許使用較不強大的風扇馬達來達成通過該手乾燥機1所需要的氣流速率。驅動該內部風扇之風扇馬達較不強大可與在使用期間較低的雜訊程度連結。
再者,可以不同方式來使用該對氣流的較少阻抗,其可使用更強大的風扇馬達來達成比沒有此三維過濾器將可能達成者快的氣流速率。就這一點而言,在手乾燥機1的實施例中,該風扇馬達較佳為一種通常適合於間歇性停止起始操作、具有額定速度13,000至14,000rpm的普通馬達。在該實施例中,此較高速度的馬達組態提供非常快速的氣流輸出量,其減低使用者乾燥其手所需要之時間。在實驗具體實例中,已經達成少於11秒的乾燥時間,然而在市場上,約20秒的雙倍乾燥時間經常視為可接受。
與具有較少表面積的過濾器比較,供應此較大表面積的三維過濾器之另一個優點為其能夠在需要置換前持續較長的使用時間。具有較大的表面積之過濾器將趨向於獲得較長到達阻塞及需要置換的點之時間。
與平面的二維過濾器比較,該三維過濾器其較大表面積之另一個優點為可提供較大的表面積,其可潛在攜帶較大量的抗微生物物質。
若全部其它因素皆相等時,另一個優點為具有較大的表面積之過濾器對氣流產生較少阻抗,此可趨向於增加風扇馬達的使用期限。
過濾器表面結構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可包 含一非平面的三維表面結構。在此專利說明書中,措辭“非平面”不想要且應該不解釋為指出將可由顯微鏡識別之顯微鏡螺紋或索過濾器結構。例如,紙片視為具有平面表面結構,即使其在顯微鏡下將不是平面。因此,在此專利說明書中,用語“非平面”欲從相同透視解釋,如觀看全部工程設計構件,如顯示在非為限制的典型圖形中。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非平面表面結構可係一多小面表面結構。該多小面表面結構進一步提供一較大的有效表面積,與總平面薄片狀表面比較。較大的表面積提供該氣流較大可通過該過濾器的表面積。
在圖4、5及6A至6E的過濾器之具體實例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的多小面表面結構可係一波浪形結構。該波浪形結構可呈具有打摺、波浪狀、波紋狀或Z字形結構形式,其任何將可讓該波浪形狀表面結構與總平面材料區別。該波浪可具有鮮明的邊緣,如顯示在圖6C的實施例中,或該波浪可具有彎曲或溫和輪廓邊緣。換句話說,用語“多小面”在此專利說明書中包括但不限於每個面係平面的情況,如與鑽石面類似。
在圖6C中,該多小面表面結構包含一波浪狀或打摺結構,其係二個可替代的描寫用語,用以描述出顯示在圖6C中之相同結構。
在其它修改中,該多小面表面結構可包括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表面上之三維隆點或突出的無規或有序、規則或不規則圖案。同樣地,與類似長度及寬度的平面薄 片狀表面之表面積比較,此三維隆點或突出將具有增加該空氣可流過之過濾器之可獲得的表面積之效應。
在圖6C的具體實例中,該天花板415部分及該垂直過濾器壁414二者的截面具有一由交替的稜紋416及溝紋417組成之波浪狀或打摺結構。該稜紋416沿著該稜紋的長度具有鮮明的邊緣。在其它修改中,該稜紋可具有更溫和輪廓,彎曲或圓形邊緣。例如,在其它可替代的具體實例中,該多小面的三維表面結構可包括稜紋及溝紋較不明顯的波浪狀結構,而該結構類似波浪形波狀結構。
雖然在所闡明的具體實例中,所顯示之表面結構的具體實例包括規則的三維表面結構,其它修改可包括不規則的三維表面結構。
圖10顯示出圖5的三維過濾器410A之截面、切掉圖。在圖5及圖10每個中之裝置間的差異為前者併入幫浦噴灑裝置700A的第一具體實例,同時後者併入經修改的幫浦噴灑裝置700B之第二具體實例(描述在下列的幫浦)。
在其它修改中,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整體形狀及尺寸皆可改變。例如,在圖6F中之經修改的具體實例顯示出較大的三維過濾器410B,其具有與在圖4之較早具體實例中所使用的過濾器不同之經修改的整體形狀。在圖6F之修改中,該三維過濾器410B具有波浪狀壁414B及天花板415B,其具有稍微更直角的三維結構,沒有圖4、5及6A至6E之過濾器的較早具體實例之明顯的半圓形末端413。
為了清楚的目的,雖然該過濾材料的微觀結構可 包含交織的纖維,其在其它上下文中視為三維,然而,在此專利說明書中,該過濾器的三維本質及亦其過濾器表面結構的本質,於此係由於其如顯示在附加的圖形中之整體設計巨觀結構而非其微結構而視為具有三維。
過濾器插入物
在圖4、5及6B之具體實例中及在顯示於圖10的過濾器中,該三維過濾器410A能夠安座在一托盤結構上。該托盤結構係呈一托盤框架424形式,其具有半圓形末端425,如此該托盤框架的形狀與該能夠安座在托盤框架424上之三維過濾器410A的截面形狀相關聯。該托盤框架424的平面圖之形狀與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基座形狀相應。
在圖6B及圖10中,該托盤框架424具有一開口中心區域428。該開口中心區域428係由一格子結構426橫越。該格子結構426在網柵狀安排中包括一從該框架的一邊跨越至其它邊之十字交叉的桿棒安排。在圖6B中,該格子結構426的桿棒之末端係由該托盤框架424支撐。在圖10的截面圖中,該托盤框架424的截面圖顯示出具有三維過濾器410A安座在上面。
在圖6B中,該托盤框架424具有一周圍框邊429。當過濾器410A係安座在托盤框架242上時,該框邊429防止當氣流200A通過該過濾器410A時,該過濾器410A左右移動。
在圖5及10的具體實例中,該托盤框架424能夠滑入在手乾燥機1中的位置,且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基座裝附 至該托盤框架424。
在圖10中,該托盤框架424具有一基座部分。該基座部分具有側向邊,其每個提供一對延伸、向外凸出的長條427,其在使用時能夠在手乾燥機1之相應的延伸溝紋中滑動。進入該溝紋中的長條427之狹縫提供錨定該三維過濾器410A,以在手乾燥機1的操作期間提供對抗流過該過濾器410A的氣流之力量。
當該過濾器410A需要置換時,該托盤框架424滑出位置,置換裝附至托盤框架424的過濾器,及將該托盤框架滑回手乾燥機1的位置中。因此,安座在托盤框架424上的三維過濾器410A,410B於其多個具體實例中能夠可置換地滑入位置。
多層過濾器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該整體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的進一步次系統係關於包含多層不同過濾材料之空氣過濾器表面。在圖6C的截面圖中看見該空氣過濾器表面的多層。
圖6C及6D的切掉、截面圖形顯示出該天花板415部分及該垂直過濾器壁414每個由多層組成。這些層每層包含具有可區別的特徵之不同過濾材料。該不同過濾材料層每層執行不同功能。
在該具體實例中,不同過濾材料層以某種順序排列,因為毗連的層依在該連串層中的層次序而執行角色。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在該垂直過濾器壁414中 及在該天花板415部分中,有第一層418、第二層419及可有至少進一步第三層420。將描述該連串層,該過濾器之說明開始為最接近過濾器內部411,然後繼續進行至下一個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411的過濾器。在圖6C中顯示出第一418、第二419及較佳的第三過濾層420的切掉圖。
該過濾器係以此連串順序描述,因為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過濾器內部411係該氣流200A首先進入該手乾燥機1裝置的地方。因此,當該氣流200A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氣過濾器表面時,該連串層順序的第一過濾層418係與該氣流200A初始接觸那層。
第一層
在該連串層中,該第一過濾層418包含一呈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形式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
用字“第一層”係使用來描述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因為此係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第一層,其在使用時最先遇到該進入氣流200A。
從人類活動週圍環境抽入的進入氣流200A包含微生物。
該第一過濾器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當該進入氣流200A通過該第一過濾器418時,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在該第一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中被殺死。
由該第一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攜帶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可係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200A中的微生物之任何合 適的物質。合適的微生物殺死物質之實施例如下:奈米-TiO2、奈米SiO2及奈米ZnO2。使用於該第一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的過濾材料之實施例由下列組成:77%聚酯及19%聚丙烯纖維,與2.6%奈米-TiO2、0.7%奈米SiO2及0.7%奈米ZnO2一起。該具體實例不限於此特別的過濾器型式,及可使用其它適當的抗菌過濾材料。
但是,要察知本發明之具體實例不限於在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中攜帶任何特別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及可依在特別的週圍環境中所遇到之微生物本質而改變及適應。
第二層
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第二層419係該進入氣流200A當其移動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時於該連串層中第二遇到者。
該第二層419包含一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來自第一層418的微生物殺死物質。
在圖6D的具體實例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包含一滲入活性碳或碳的過濾層。
使用於該第二層419的過濾材料之實施例由功能性聚酯及黏合的雙組分纖維與聚酯核心及共聚酯保護層之不織混合物組成,其滲入乙基丙烯酸酯-氯乙烯-共聚物、聚磷酸鹽阻燃劑、活性碳粉末及黑色顏料。該具體實例不限於此特別型式的過濾器,及可使用其它適當滲入碳或活性碳的過濾材料。
當該氣流200A移動通過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空氣過濾器表面時,一部分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可脫離該第一過濾器418因此進入該氣流。某些對微生物致命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同樣可對人類有害。因此,在第二層419中的碳或活性碳截取來自第一層418之任何微生物殺死物質。因此,該第二層419防止或至少減少允許由該氣流攜帶進該手乾燥機1之內艙13中的微生物殺死物質量。
在第二層419中滲入的碳或活性碳亦能夠從該氣流中移除味道及氣味。例如,某些殺死高度有毒的微生物所需要之微生物殺死物質它們本身可具有惡臭或味道。因此,該活性碳亦可移除或至少減少在進入該手乾燥機1的內艙13之氣流中的那些味道之程度。因此,由於該第二層419,進入該內艙13的氣流能夠實質上無惡臭。
第三層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三維過濾器410A可提供第三層420,其包括一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第一過濾層418或第二過濾層419或從其釋放出之任何過濾材料。
在該具體實例中,當該氣流200A流過該第一個二層過濾層418,419時,源自於製得該第一418及第二419過濾層的材料之微觀纖維或顆粒可被釋放進該氣流200A中。若在氣流中的這些微觀纖維或顆粒被釋放在從手乾燥機1離開的離去氣流200C中時,則一旦這些被釋放進週圍環境中,這些細小的物體可例如在人類活動環境中對人類的鼻通道或眼睛造成刺激。此微觀的纖維或顆粒可特別刺激罹 患過敏症的人。
在該具體實例中,在此第三層420中,該材料捕捉層包括抗纖維漂移過濾材料。該材料捕捉層包括一能夠捕捉可從該第一418及第二419過濾器擴散出之材料的纖維材料。
該抗纖維漂移過濾材料的實施例包含多於85%聚酯組分及少於15%黏合樹脂的聚酯織物。該第三層420的具體實例不限於此特別的過濾材料,及可根據截取該可從第一418及第二419過濾器擴散出的材料之能力而使用其它合適的材料。
層:修改
在其它修改的具體實例中,該第一、第二及第三層可被具體化,不僅作為個別的層而是再者可呈功能層區域形式。例如,經修改的具體實例可具有二或更多層皆執行殺死微生物功能的初始次層。在此實施例中,該二層微生物殺死次層結合以形成第一功能層區域。在此第一功能層區域中的每個次層可攜帶不同的微生物殺死物質用以殺死不同多種微生物。換句話說,該第一層區域不限於僅有一層,而是可具有二或更多具有類似功能特徵的層。
同樣地,該第二層區域可具有二或更多層,每層享有類似功能。
同樣地,該較佳的第三層區域可具有二或更多層,每層享有類似功能。
可交換的抗微生物材料
在圖6B中,該手乾燥機1的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選擇性包括一進一步微生物殺死次系統,其包括呈托架結構421,422,423形式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定位器。此微生物殺死物質定位器係一種較佳的特徵,其不必需存在於全部具體實例中。
該托架結構能夠在該過濾器內部411內配置一或多種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之一或多個來源。
該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之特徵為其在過濾器內部411中與任何氣流交會後空氣擴散之能力。在空氣擴散發生前,該一或多個來源每個初始呈固體或凝膠形式。然後,當該氣流200A在該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上流動時,該物質擴散進該氣流中,其大部分藉由蒸發機制。
該托架結構包括具有外框422的藥片421。在具體實例中,該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係呈凝膠塊形式,其被支持在框架422內。該框架422具有一內部篩網(無顯示),其作用為網狀組織而橫切在框架422內的區域。該凝膠繞著此篩網形成。該篩網防止凝膠落出框架422。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托架結構亦包括設置在該格子結構426的桿棒上之扣住機制423。該框架422藉由與扣住機制423接合安座在該格子結構426上。
例如,圖6B顯示出三個此呈空氣擴散型抗細菌藥片421A,421B,421C形式之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來源。
在圖6B的具體實例中,該活性微生物殺死物質可呈空氣擴散型凝膠形式。在使用時,當該氣流200A沖過藥片421上時,在每個藥片上的微生物殺死物質逐漸擴散在沖過該藥片的氣流200A流中,因此對該氣流注入該微生物殺死物質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相關的微生物。
可選擇性有多重來源,其中藥片421A,421B,421C每個提供殺死不同型式微生物的不同微生物殺死物質。
可對藥片421A、421B、421C使用一範圍之可獲得的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及其選擇係依其已知用來殺死在特別的週圍人類活動環境中之微生物型式的性質而定。
例如,在圖6B中,有顯示出三個此藥片421A,421B,421C,及這三個藥片可每個攜帶相同微生物殺死物質,或再者每個藥片可每個攜帶不同物質,每個經設計以對付不同型式的微生物。
在圖6B的具體實例中,在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微生物殺死第一過濾器418與該選擇性空氣擴散型抗細菌藥片421A,421B,421C間有一協同作用,其在此具體實例中一前一後地作用。
一方面,該三維過濾器的第一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可適合於攜帶用來殺死普遍存在之多種週復一週遇到的微生物之微生物殺死物質。在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的第一層上之微生物殺死物質能持續一段長時間,如此該三 維過濾器410A趨向於不必時常置換。
另一方面,該選擇性托架結構421,422,423能夠如經常需要般交換及置換藥片。此可交換性亦提供一定程度的客製化,其能夠將不同微生物殺死物質放置在位置中,或晚後以其它不同物質置換。例如,傳染性程度的微生物諸如SARS或H1N1病毒可在有限的季節趨向於流行。因此,當需求發生時,手乾燥機1的管理技工可插入訂做的藥片421,以適應及反應所顯露的病毒之新發現的威脅。
再者,在較佳的具體實例中,選擇性安裝每個在上面具有不同微生物殺死物質的藥片421A,421B,421C之能力能夠讓該手乾燥機1的管理技工使用攜帶二或更多種不同微生物殺死物質之藥片,以便同時對付數種主要盛行的病毒型式,而非限制至一次僅使用一種型式之微生物殺死物質。
同樣地,已觀察到經常需要對付高致命性病毒諸如H1N1病毒之微生物殺死物質亦可對人類有毒。因此,將這些人類有毒的抗細菌藥片421A,421B,421C配置在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內過濾器內部411內的能力意謂著任何藥片421擴散至進入氣流200A中之人類有毒的物質可由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第二層419截取。
要注意的是,這些藥片421A,421B,421C理想上將不使用來攜帶芳香劑或香料,因為這些物質將由在第二過濾器419中的活性碳層捕捉或截取,因此使得在從乾燥器1發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之氣流200C中的芳香劑無效應。
圖6G係對圖6A的三維過濾器修改之透視圖,其中該過濾器結構提供有一外部架子430用以攜帶較佳為欲流進該氣流中之芳香劑流出材料431片。該芳香劑材料放置在該三維過濾器410A外,以便該芳香劑材料不由該過濾器410A之任何層截取,特別是滲入碳或活性碳的第二層。
芯吸
在圖7的具體實例中,手乾燥機1的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選擇性包括一包含芯吸傳遞系統的進一步微生物殺死次系統。
在圖7的具體實例中,該芯吸傳遞系統係呈芯吸過濾器安排612形式,其包括空氣芯600。空氣芯600能夠流出一貯存在可替換的容器中之抗菌性微生物殺死液體。該可替換的容器係呈一或多個可替換的瓶610形式。
在圖7中,部分的氣流經由設置在該殼的一側401A之孔洞進入風扇殼400,其中該殼設置成進一步遠離馬達外罩403。該空氣芯600配置在風扇殼400的401A側中之孔洞的前端,其位於進一步遠離馬達外罩403。
該空氣芯600經安排,以便浸泡在該瓶子610內的液體中。當在內艙13中的氣流200當其進入風扇殼400流過該芯600時,在瓶子610中的液體經由該芯被吸出及當氣流進入風扇殼400時分散進其中。
在圖7的具體實例中,該芯吸過濾器安排612亦包括一過濾器支架611,其能夠支撐呈芯吸過濾器安排612形式的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
該芯吸過濾器安排612可包含一或多層進行與該三維過濾器410的第二層419類似角色之過濾器,換句話說,在該氣流進入風扇殼400前,截取或實質上截取在氣流中來自該芯600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對可與此過濾器支架611使用來截取微生物殺死物質的過濾材料之非為限制的實施例來說,參見上述提供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第二層419的使用之實施例,因為這二者過濾器之功能為截取微生物殺死物質。
圖8A顯示出該芯吸過濾器安排612的分解圖,其包含該裝附至瓶子610的芯600、過濾器613及過濾器支架611。該過濾器支架611具有一對回彈鉗614,其適應以抓住瓶子610的頸部。過濾器613提供有一配合鉗子614的狹縫615。當組合時,該瓶子610由鉗子抓住,及該過濾器由鉗子托住。
該芯吸過濾器613亦能夠截取在氣流中的水分,例如從芯600散發出的任何水分,以便該氣流到達該選擇性加熱元件的時候減少在空氣中的水分之可能性。在該具體實例中,如所提到,該選擇性加熱元件係位於氣流離開該風扇殼400的下游鄰近20中。
在其它修改中,該過濾器支架611亦可支撐進一步材料捕捉層,其進行該三維過濾器410的第三層420類似的角色,換句話說,捕捉至少來自芯吸過濾器613之材料的任何過濾材料。對可與此進一步材料捕捉層使用之過濾材料之非為限制的實施例來說,參見上述提供使用於該三維 過濾器410A的第三層420之實施例。
圖8B顯示出進一步修改,其中提供含有芯600的多重流體貯存器610。具有多重貯存器能夠讓使用者將較寬範圍的材料注入氣流中。例如,一個瓶子可包含抗微生物或抗細菌流體,同時其它瓶子可包括芳香劑液體。
在進一步可能的修改中,該芯600及瓶子610可被放置在過濾器內部411內,其在該過濾器410A,410B的三維表面內。在此修改中,該三維過濾器410A,410B之尺寸製成足以將該芯及瓶子容納在其中。此具體實例的優點為由該芯吸所散佈之任何有害物質可隨後由在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第二層419中之活性碳過濾材料截取。
與在圖7中的修改比較,在圖5中的具體實例省略芯600及瓶子610,此指示出該芯吸機制係較佳的特徵而不需在全部具體實例中出現。
呈液體形式可由該芯吸機制輸送之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實施例包括已知可獲得的抗菌液體,其可流入該空氣中以殺死微生物,及為此目的,該具體實例不想要限制至任何一種型式的物質。
不同傳遞選擇之選擇
在典型的具體實例中,在圖7中之空氣芯600及在圖6B中的藥片係較佳特徵。
在圖7的典型具體實例中之芯吸過濾器安排612係對輸送理想地從液體來源輸送的物質有用,如此該液體物質係貯存在瓶子610中用以經由芯吸傳遞進該氣流中。
在圖6B的典型具體實例中之藥片系統係對輸送理想地從固體來源諸如凝膠輸送的物質有用。
因此,在多個具體實例中,是否包括芯吸或藥片系統的決定可由需要輸送進該氣流中之物質本質影響,及/或依或許需要在特別的週圍人類活動環境中殺死之微生物本質而定。
噴灑
在圖5中,該手乾燥機1的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可選擇性包括一呈可包括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的形式之進一步微生物殺死次系統。將在下列描述出數個典型、非為限制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之變型,且僅以實施例說明之。
噴灑幫浦變化1
圖5顯示出呈幫浦噴灑裝置700A形式之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
該幫浦噴灑裝置的功能為將一抗菌液體的短叢發噴霧排放進該離開乾燥器1的氣流200C中。
雖然下列描述出數個具體實例,本發明之具體實例不限於這些典型的噴灑機制之任何一種,因為可提出其它變化以達成類似的泵噴灑作用。(在圖4的部分闡明中,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已經從該切掉圖形省略,以在該闡明中顯示出位於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背後的錐形通道16,當全部組合時)。
在圖5中,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藉由將該微生物 殺死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將更進一步呈液體抗微生物物質形式的微生物殺死物質引進至該氣流。該噴灑液體包含一抗菌微生物殺死液體及亦可包括一芳香劑液體,其限制條件為在該抗菌液體與芳香劑物質間無化學反應。
較佳的是,此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在一場所處被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該微生物殺死物質不會被覆在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在圖5的具體實例中,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係安排成在一位置處將該液體抗微生物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該氣流已經離開該手乾燥機1。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液體抗微生物物質以來自噴灑裝置700A的抗微生物物質經由呈噴灑孔758形式的噴灑排出口噴出之此方式噴灑及進入該氣流,其中該氣流已經在乾燥器1外與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混合。該噴灑裝置700A將該抗微生物物質噴灑進該已經在裝置1外之氣流中,以便當使用者將其手曝露至該離去氣流200C時,該氣流的力量可將該物質攜帶到使用者的手上。
換句話說,來自噴灑裝置700A的抗微生物物質較佳為不在該裝置1其自身內噴灑。此係減少該經噴灑的抗微生物物質積聚在乾燥器1的內部表面上之可能性,若該抗微生物物質被噴灑進該氣流中同時該氣流仍然在該乾燥器1內時,其它方面可發生。
再者,在更進一步具體實例中,該噴灑裝置700A可將液體抗微生物物質直接噴灑到使用者的手上,但是,甚至在此經修改的具體實例中,以避免或實質上減少物質 到達及被覆該裝置1其自身之表面的此方式噴灑該物質。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液體抗微生物物質可係非醇基底液體,因為已發現當該液體被吹到手上時,環繞該人士的手之氣流足以在沒有加入的醇蒸發效應下乾燥該液體。
在其它具體實例中,若須要時,該液體抗微生物物質可係醇基底液體,其能夠依賴醇蒸發來促進在使用者的手上之液體乾燥。
該噴灑裝置700A噴灑到使用者的手上之液體抗微生物物質可係溫和的抗菌物質,而非可能不慎地對人類有毒或刺激之強大有毒的抗微生物物質。
在圖5的具體實例中,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包括一幫浦機制,其能夠啟動以排放出一短叢發噴霧。
在該幫浦機制的此第一典型變化中,在圖5及圖9A至9D中,該幫浦機制包括螺線管驅動的幫浦機制。手乾燥機1提供有一微處理器及電路,其經程式化以決定何時告知及啟動螺線管750A,750B來驅動幫浦。
在圖9A中,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包括一支撐在圓形支架752上的貯存容器751。該貯存容器751能夠容納一定量的液體諸如呈液體形式的抗微生物物質。在其它修改中,該抗微生物液體物質亦可包括一混合進入該抗微生物液體中之芳香劑。
在圖9D中,該容器751提供有一出口乳頭753,其與在噴嘴蓋755中的相應孔洞754接合。該噴嘴蓋755壓在 一負載有內彈簧的幫浦管上,藉此在噴嘴蓋755上加壓可造成幫浦作用。蓋755的每次壓下可從容器751抽出一定量的液體。為了排放出數次叢發噴霧,可如需要般加壓該噴嘴蓋755許多次。
在噴嘴蓋中的孔洞754係經由一內部管道連接至出口乳頭756。細管757將出口乳頭756連接至噴灑孔758。
在圖9D中,該螺線管包括二個往復式構件750A,750B。螺線管之啟動造成這二個構件的外面那個750B移動,以便對著噴嘴蓋755加壓。此加壓動作造成一定量的液體被泵出容器751,經由內部管道,然後經由細管757及最後經由該噴灑孔758噴灑出。該噴灑孔758經塑形以造成該液體被射出時如為該液體小滴的細微霧狀物。
在圖9C中,該出口面板15提供有一圓形孔759。該液體經由此圓形孔759從噴灑孔758噴灑。
在圖9C中,該出口面板15提供有一孔洞19,當使用手乾燥機1時,其讓感應器17能夠具有一到達使用者的手將放置的區域之透明瞄準線。在多種修改中,該感應器17的數目可改變。在圖3的變化中,有三個感應器17,同時在圖9C的變化中,有二個感應器,然而該感應器數目可經修改。
噴灑幫浦變化2
在圖10中,第二典型的幫浦機制變化利用偏心輪傳動裝置來執行對經修改的噴嘴蓋755A之間歇性加壓動作,以啟動叢發噴灑。
圖11A及11B顯示出該偏心輪傳動裝置760,其移動搖臂763以間歇性加壓在噴嘴蓋755A上而排放出一噴霧。
在圖12A至12D中的一連串圖形闡明搖臂763之移動能夠讓該臂對著噴嘴蓋755A間歇性加壓。
在圖11A及11B的具體實例中,該噴嘴蓋755A提供有一呈霧化器噴灑輸送管758A形式的噴灑排出口。當該搖臂763加壓在噴嘴蓋755A上時,小叢發液體從該噴灑輸送管758A射出。該液體係從駐在該經修改的幫浦噴灑裝置700B之貯存器外殼701內的內部貯存容器抽出。
當該搖臂763加壓在噴嘴蓋755A上及舉起時,該噴灑輸送管758A回來往復運動。因此,在圖14A的具體實例中,特別修改的出口面板15提供有一延長的孔洞759A,以顯露出該噴灑輸送管758A。孔洞759A經延長以便遍及其往復移動的範圍皆顯露出噴灑輸送管758A。
因此,在圖12E之修改中,該噴嘴蓋755A提供有一半圓柱狀擋板755B。該擋板755B安裝在該延長的孔洞759A之不由噴灑輸送管758A佔用之諸如此的部分那邊。該擋板755B密封孔洞759A,以防止週圍空氣從孔洞759A進入該內艙13中。由擋板755B及延長的孔洞759A所產生之密封可藉由回彈襯墊材料或其它合適的提高密封之方法提高,以防止空氣進入。
在圖12A至12E及圖13A及13B中,偏心輪傳動裝置760係繞著噴灑幫浦馬達762之軸向的傳動軸761形成。該傳動裝置760的偏心率對具有較低端764之樞軸搖臂763授 予搖晃動作。該較低端764係適應以對噴嘴蓋755A加壓。
圖11A顯示出一未由搖臂763的末端764壓下之噴嘴蓋755A的安排。
圖11B顯示出由搖臂763的末端764壓下之具有噴嘴蓋755A的相同安排,其造成液體經由該霧化器噴灑輸送管758A被噴灑出。
在使用時,當使用者將其手放置在手乾燥機1下面以乾燥其潮溼的手時,該感應器17偵測到手存在。電控制電路挑動該幫浦噴灑裝置700B,以排放出一或多個叢發的噴灑液體。
在該具體實例中,電控制電路包括一包含一些構件之組合的噴灑停止開始系統,如描述在下列:在圖12A至12D的轉動順序中,傳動軸761繞著其軸轉動。偏心輪傳動裝置760的圓形截面係與傳動軸761的軸不同中心。於是,該圓形截面朝向該軸向的傳動軸761之一側偏壓。因此,當該傳動軸761軸向轉動時,該偏心輪傳動裝置760的主體之偏壓部分繞著該傳動軸761的軸移動。
(僅為了闡明的目的,在圖12A中,該偏心輪傳動裝置760的主體通常指出在3點鐘附近;在圖12B中,偏心輪傳動裝置760通常指出在6點鐘附近;在圖12C中,偏心輪傳動裝置760通常指出在9點鐘附近;在圖12D中,偏心輪傳動裝置760通常指出在11點鐘附近;其將偏心輪傳動裝置760帶回其在圖12A中的起始位置,通常在3點鐘附近。)
為了與該噴灑停止開始系統溝通已經射出叢發 噴灑,該傳動軸761提供有一側向凸出部765。該凸出部的末端攜帶一小磁鐵,及當該凸出部765與該軸向傳動軸761轉動時,此磁鐵在圓形路徑中轉動。在該具體實例中,該磁鐵係稀土磁鐵。
在圖11B及12B中,霍爾(Hall)感應器766係配置在一配置於該磁鐵的圓形路徑之一部分上的窗口767之前端。霍爾感應器766係在電控制電路之印刷電路板768上的電路之部分,其中該控制電路係罩在該裝置的內部構件之主體中。
該凸出部每次轉過該窗口時,霍爾感應器766能夠偵測來自凸出部765上的磁鐵之磁場。在圖12C中,該安排係如此當搖臂763加壓在噴嘴蓋755A上以排放出該噴霧時,該凸出部765在該點或最近其處通過霍爾感應器766。因此,凸出部765每次通過霍爾感應器時與該電路之控制機制溝通,其已經射出單次叢發噴灑。
偏心輪傳動裝置760每轉動360度等於該搖臂763的較低端764之一次搖晃動作,其等於該幫浦的一次加壓,其等於從該噴灑輸送管753A射出單次噴灑。
因此,傳動軸761的每次單一最大轉動與射出一個叢發噴灑的一個幫浦動作相應。因此,凸出部765之轉動告訴該控制機制已經實現一個幫浦動作,因此馬達可逐漸地停止轉動。
因此,圖12A顯示出搖臂764係在其休息位置。當使用者將其手放在手乾燥機1下時,該噴灑停止開始系統 命令該噴灑幫浦馬達762開始轉動,及其係如此根據圖12B至12D的順序轉動。當該凸出部765轉動通過霍爾感應器766時,該噴灑停止開始系統命令該噴灑幫浦馬達762逐漸停止轉動,如此其回至其顯示在圖12A中的休息位置。在該具體實例中,此係藉由電控制電路逐漸降低該到達噴灑幫浦馬達762的電流而達成,如此減速以停止在圖12A之其休息位置。
在圖1的具體實例中,每次使用者將其手放置在手乾燥機1下時,射出一或較佳為二次叢發噴灑。在其它具體實例中,如在流行狀態下視為想要般,可射出任何叢發數目。
在該具體實例中,電控制電路命令該噴灑停止開始系統挑動發射二次叢發噴灑,及其時間的選擇為如此在二次叢發間經過幾秒的時期,例如,在每次叢發噴灑之間係五秒。
該噴灑可依每個具體實例及修改之想要的噴灑結果而在不同時間點啟動。例如,在一個事態實施例中,該噴灑可僅需要噴灑進該氣流中以便該液體抗微生物物質覆蓋使用者的手。在此事態中,該具體實例可包括感應器17,其確認使用者的手何時放置在下面。該具體實例包括一連接該感應器17與該幫浦噴灑裝置700A之啟動機制的電子電路,以便當該感應器17偵測到使用者的手仍然在手乾燥機下,同時使用者係在乾燥他或她的手時之時間框架期間,週期性啟動該幫浦機制。
在另一個事態實施例中,該裝置1係具體化成僅作為空氣淨化器,例如,其經設計以淨化在客廳或公共區域中的週圍空氣。在此事態中,該具體實例可包括一電子計時電路,其週期性及同步啟動首先該在風扇殼400內用以驅動風扇的風扇馬達405,及其次,其亦啟動幫浦噴灑裝置700A以將該液體物質加進該離去氣流200C中。在多個此具體實例中,該噴灑的液體物質可係一種抗微生物物質或一種芳香劑物質。
在圖12E的較佳進一步具體實例中,該噴灑輸送管758A較佳為配置在該突出物754的遠端處。在該具體實例中,該突出物754的長度允許將該噴灑輸送管758A配置成稍微離開該手乾燥機1的內部區域。在該手乾燥機1的內部區域中,空氣被吸入風扇殼400中,及此經歷空氣朝向在風扇殼400中的風扇移動,且遍及該手乾燥機1與內艙13連通的內部區域之程度不同。因此,較佳的突出物754能夠將該噴灑輸送管758A配置在稍微離開該手乾燥機1的主要內部區域。即使在進一步具體實例中,該突出物743僅有約2毫米,已發現此小的額外距離輔助減少所噴灑的物質實質上被吸回手乾燥機1內部之可能性。
在其它具體實例中,該印刷電路板768的位置可再安排於該內艙13內的其它場所中。在其它具體實例中,較佳為該印刷電路板768係設置在該艙13內而不直接在可能的液體來源下面,諸如直接在可替換的瓶610或駐在貯存器外殼701內的內部貯存容器下之位置中。在正常使用時, 不預計將有來自此液體來源的任何漏流;但是,再次作為預防措施,不想要源自此液體容器或液體的損壞,該印刷電路板768較佳為位於遠離直接在這些液體來源下,以便若有任何漏流發生時,避免對電路損傷。
噴灑幫浦變化3
在圖14B中,幫浦機制的第三典型變化係一種修改,其提供有一靜止噴灑輸送管758C,其從出口面板15底面稍微突出。該靜止噴灑輸送管758C經安排以將液體噴灑進該離去氣流200C中。
圖14C顯示出圖14B的變化之切掉部分。搖臂763以較早具體實例所描述的方式向後及向前搖晃。該搖臂763的較低端764間歇性加壓在活塞組合755C的頭上。該活塞組合755C的此壓下造成從靜止噴灑輸送管758C射出叢發液體。該液體從駐在該貯存器外殼701內之內部貯存容器抽出進入該活塞組合755C中。細管757將該活塞組合755C連接至該靜止噴灑輸送管758C。
抗微生物材料及物質之放置
較佳的是,在該三維過濾器410的第一層418中或在該三維過濾器410的過濾器內部411中所使用之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例如藥片421,能夠係對人類實質上有毒。此係因為任何此有毒材料由該過濾器410的第二層419捕捉。
比較上,較佳的是,在過濾器內部411中別處、氣流路徑及在三維過濾器410外所使用的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係對人類實質上無毒。例如,流出該空氣芯600的任何抗 微生物材料將實質上無毒。同樣地,由幫浦噴灑裝置700A噴灑到使用者的手上之任何抗微生物液體將由實質上無毒的材料組成。於此參照的“實質上無毒”意謂著該材料當根據指導方針使用時視為無毒,因為此無毒物質當在該特別材料的指導方針外使用時可變成有毒。
氣流之離開
在部分圖4及在部分圖5中,在氣流200A從該三維過濾器410的上部及側邊噴出後,該氣流200B在該內艙13內移動,直到該氣流被吸及抽進該風扇殼400中。
在圖7中,在該氣流被抽入風扇殼400後,氣流200C旅經該延長的錐形通道16,直到該空氣經由位於該延長的錐形通道16之末端處的出口孔14離開手乾燥機1。
該錐形通道16係顯示在部分圖4及圖7中,及在圖5的圖中部分被擋住。出口孔14設置在該出口面板15中。該出口面板15係藉由回彈爪18按扣至抽風櫃10。
要注意的是,圖4在觀念上係一切掉或部分圖,因為在圖4中,該具體實例的部分已經從圖形省略,僅為了顯示出該錐形通道16,然而圖5提供正常圖,其中該錐形通道16被該等構件部分擋住視野。
空氣清淨機
在其它具體實例中,取代手乾燥機1,該空氣淨化裝置可具體化成為空氣淨化器或空氣清淨機。
在呈空氣淨化器或空氣清淨機形式之空氣淨化裝置的具體實例中,該裝置及其構件實質上由在手乾燥機1 中提供的實施例與下列較佳的修改表示:
1)使用一感應馬達,因為空氣淨化器或空氣清淨機之啟動可比呈手乾燥機形式的具體實例需要該裝置淨化氣流相當較長的時間時期。感應馬達係比普通馬達更適合於此操作方式。例如,當使用者乾燥其手時,若手乾燥機可操作少於一分鐘時,該呈空氣淨化器或空氣清淨機形式的具體實例可操作例如一小時或如此或較長,以便連續淨化人類活動環境的週圍大氣氛。
2)該動作感應器17可經安排以偵測在該裝置較寬的附近處之動作,例如,進入安裝有空氣淨化器或空氣清淨機的房間之人士,如與手乾燥機1比較,其中其動作感應器系統想要偵測使用者的手直接存在於該手乾燥機下。
氣流路徑尺寸之變更
在手乾燥機1的操作時,罩在風扇殼400中的風扇產生一內部氣流200B,其在從該微生物殺死系統的具體實例之多個構件傳遞出抗細菌物質上係有幫助的,諸如該三維過濾器410A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器418、抗細菌藥片421A、421B、421C及空氣芯600。
不由理論所限制,在典型的具體實例中,已發現在這些構件上或通過其之氣流的速度或速率可影響抗細菌物質從該等構件傳遞進氣流中的效率。再者,每種散發抗細菌物質的構件型式可具有最理想的氣流,其對每種構件係不同。同樣地,氣流輸出量的速率及氣流在每個構件上的速度係由一些參數影響,包括諸如下列列舉的幾個此參 數:風扇馬達的功率、氣流通過的空間形狀、內艙13的總容積尺寸。另一個有關聯的因素可係由風扇馬達對任何所提供的氣流輸出量速率所產生之雜訊程度,較高雜訊程度的趨勢係與較快的馬達速度相關。
因此,在每個典型的具體實例中及在進一步修改中,可需要某些程度的實驗來確認經判斷係最理想之可達成的氣流速率,已考慮每種抗細菌放出構件其以一種通過該裝置的氣流輸出量速率操作時的性能,和考慮風扇馬達的雜訊程度。
因此,該具體實例可提供一種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該氣流通過的路徑之尺寸。
圖4及圖5的具體實例及在圖15A-C中的具體實例提供有一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在乾燥器1內之至少部分的氣流路徑之尺寸。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係呈一包括間隙調整板404的形式,其能夠調整間隙407A的尺寸。調整間隙407A之尺寸可增加或減少氣流通過到達風扇的路徑之尺寸。
風扇馬達405及馬達外罩403係支撐在該間隙調整板404上。
該板404具有一或多個孔洞,經由其風扇馬達405的零件連接至在風扇殼400內的風扇。例如,該風扇馬達405具有一對風扇授予轉動的轉動傳動軸。該傳動軸通過在該間隙調整板404中的孔洞。部分的氣流通過馬達外罩的孔洞 402,然後,在到達於風扇殼400中之風扇途中通過在板404中的孔洞。
該間隙調整板404係藉由一些支撐柱406裝附至風扇殼400。在該具體實例中,有四根此柱406,但是在其它修改中,該數目可變化,例如,可有三或四根柱或其它支撐形式。
在圖4、5、7、15A、15B之具體化的實施例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可呈一使該間隙調整板404之調整容易的安排之形式,或可包括該形式。該具體實例不限於一種能夠調整間隙407A尺寸的特別機制。在圖5的具體實例中及在圖15A、15B及15C中的具體實例,該間隙407A之調整可藉由選擇不同厚度的環狀襯墊408達成。該柱406之末端具有變窄的末端,其接收該環狀襯墊408。該間隙調整板404提供孔洞,其每個與柱406之一的場所相應。該間隙調整板404係座落在柱406組上,且襯墊408係夾在其中間之間。選擇較厚的襯墊使得間隙407A較寬,同時選擇較薄的襯墊使得間隙407A較薄。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襯墊408較佳由合適於使用作為回彈襯墊的回彈材料諸如天然橡膠、人造橡膠或回彈聚合物製得。該回彈襯墊能夠至少部分吸收來自風扇馬達405的振動。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間隙407A係約10毫米,及在該實施例中,已發現間隙尺寸在級數約10至20毫米下之調整例如可在內艙13內的氣流速率上造成顯著改變。但 是,此10毫米間隙尺寸的實施例非每個其它具體實例之規定,因為在每種組態中需要實驗。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在圖15A、15B及15C之修改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亦可包括經修改的過濾器支架611A或可呈此形式,其提供隙縫407B而作用為在到達於風扇殼400內的風扇之途中該氣流通過的路徑。在該安排上,該氣流路徑尺寸可藉由以具有不同尺寸流動路徑的置換支架來交換該過濾器支架611A而改變。該流動路徑尺寸的差異可藉由修改該置換支架以具有較大的隙縫及/或增加隙縫數目而達成。
在圖15A、15B及15C的具體實例中,該氣流在到達於風扇殼400中的風扇途中通過該二個隙縫407B。
當該氣流通過該隙縫407B進入風扇殼中時,該氣流通過穿越該過濾器613由該經修改的過濾器支架611A所攜帶的內面。
因此,在過濾器支架611A處,部分的氣流直接通過該過濾器613,及另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側邊隙縫407B進入以通過到該過濾器613之後面。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氣流移動穿越該過濾器613的內或後面,部分促成氣流抽過該過濾器的前端。(在圖15A、15B及15C中,該過濾器的內或後面係較接近風扇殼的部分)。
在使用時,該一或多個側隙縫407B適應以允許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一或多個側隙縫407B進入該過濾器支架,以便通過到該過濾器613的後面,同時在使用時,另一 部分的氣流經由過濾器613進入,如此該氣流經由該一或多個側隙縫407B通過提供將該氣流抽過該過濾器613。
在圖15A、15B及15C的具體實例中,較佳有二個側隙縫407B。
在其它修改中,較佳有二個隙縫407B,但是在該經修改的過濾器支架611A中之隙縫407B的數目可變化,從具有一個隙縫至具有數個隙縫。
較佳的是,如顯示在圖15A、15B及15C中,該二個側隙縫407B僅提供在該經修改的過濾器支架611A之半球的一半上,而非繞著全部周圍或框邊。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僅在一個側邊上具有隙縫促成在該過濾器的內面背面較柔順的氣流,因此避免較大紊流的傾向,例如,若該氣流係經由在相反邊的隙縫進入時。
在指示出僅於半球的一邊上提供隙縫407B上,要了解在使用時,該一半球邊可配置在該過濾器支架的框邊上之任何場所處。在圖15A、15B及15C中,該隙縫係配置在該過濾器支架之側邊上,但是在其它修改中,該隙縫可配置在該過濾器支架的側向上部或底部。
在該具體實例中,該結合的流動路徑首先由在板404與風扇殼400間之間隙407A提供,及其次由在經修改的過濾器支架611A中之隙縫407B提供,其可經調整以達成通過該乾燥器1之想要的氣流速率。
該內艙13係一密封的機殼,而該輸入孔101係唯一的空氣輸入孔,及出口孔14係唯一的空氣出口。因此較 佳的是,通過該乾燥器1的氣流速率經設定,如此進入該裝置的氣流200A之量粗略地等於離開該裝置的氣流200C之量,以避免在手乾燥機1的內艙13中之壓力變動。
少水手洗滌
圖16A顯示出呈手清潔乾燥器1A形式的空氣淨化裝置之更另一個具體實例。該手清潔乾燥器係適應於以少水洗手的方式使用,但是,有某些活動範圍以水洗手帶來一些缺點。
細菌及微生物在水中繁殖及生活。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當使用者以水清洗其手及未適當地乾燥其手時,結果為特別在餘留於手上的水分中可攜帶細菌。甚至以紙巾乾燥手都會在手上遺留一定的水分,其可助長細菌在手上生長。
正常來說,使用者以水洗其手,然後可使用手乾燥裝置以空氣流來乾燥手。
比較上,在圖16A的具體實例中,無水洗手的方法包括將使用者未清洗的手浸入大量抗微生物液體中,及使用高速實質上無微生物空氣流來快速乾燥手。
該手清潔乾燥器1A具有底板11A,其能夠在安裝期間安座在牆壁上。
圖16A的具體實例提供有二組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構件,當裝備一少水洗手系統時,二者並列地工作以將大量抗微生物液體及無微生物氣流輸送到手上。
大量抗微生物液體係貯存在二大內部貯存容器 701A中。
在使用時,氣流200A經由呈二個輸入孔101A形式的輸入口進入手清潔乾燥器1A,且每道氣流立即進入較大的三維過濾器410B之一,上述關於圖6F之描述。
以類似於顯示在圖1、4及5中的具體實例之操作方式,圖16B的本具體實例之操作係以下列為基礎:讓欲淨化的氣流通過該較大的三維過濾器410B,然後進入該手清潔乾燥器1A的內艙13A中,然後將抽入物帶進一對風扇殼400A中,然後經由一對錐形通道17A從清潔乾燥器1A排出,如為實質上無微生物空氣的氣流200C。該離去氣流200C係導向到使用者的手上。
在圖16A的實施例具體實例中,該手清潔乾燥器1A提供有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之經修改的具體實例,其已經藉由參照圖1的較早具體實例之實施例描述。
例如,在圖16A的具體實例中,可對風扇殼400A的通風口提供一芯吸傳遞系統,諸如在參照圖8A及8B所描述的實施例中。
旋轉噴灑
在圖16A的具體實例中,該手清潔乾燥器1A提供有一呈具有噴灑排出口的形式之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該噴灑排出口係呈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758B安排的形式。在圖16A中,將五個噴灑輸送管758B安排在輸送管支架749上。該噴灑輸送管758每個經塑形以粗略呈圓錐形軌道噴灑液體。在該輸送管支架749上,每個噴灑輸送管758 經安排以在不同方向上噴灑液體,以允許該液體在一範圍的不同方向上碰撞使用者的手。
在修改的具體實例中,該輸送管支架749當從其噴灑輸送管758射出噴灑時可轉動。在其它修改中,該輸送管支架749之轉動方向可間歇性及週期性改變,例如,從順時針方向至逆時針方向。
在圖16B中,該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758B係經由細管757A從二個大貯存器接收抗微生物流體(為了清楚的目的,其在圖16C的分解圖或圖16D的部分圖中未顯示出)。
對圖16A的具體實例來說,在使用時,當使用者將未清洗的手放置在手清潔乾燥器1A下面時,大量抗微生物液體經由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758B排出在使用者的手上。使用實質上無微生物空氣的離去氣流200C來乾燥使用者的手。以此方式,使用者的手能夠沒有使用水清洗及乾燥。
在圖16D中,每個輸入孔101A,101AA具有平面B-B1,B-B2,其定義出其開口的前端面。對每個孔洞101A,101AA來說,其各別平面B-B1,B-B2係與中心軸A-A垂直,如此每個輸入孔的面直接在中心軸A-A的方向上指出向下。換句話說,在圖16D中,輸入孔之一的平面B-B1係與其它輸入孔平面的B-B2共平面。
雙向輸入孔
圖17A顯示出呈另一種手乾燥機1B形式的空氣 淨化裝置之另一個具體實例。
在圖17A的具體實例中,該氣流的進入流200AA係經由輸入口被吸入該手乾燥機1B中。
在圖17A中,該輸入口係呈二個輸入孔101A,101AA形式。二個輸入孔101A,101AA每個在相對於該手乾燥機1B的外罩之中心軸AA的側邊方向上抽入部分的任何進入氣流200AA。
每個輸入孔101A,101AA係從相對於其它輸入孔不同的方向上抽入部分的任何進入氣流200AA。因此,在圖17A中,輸入孔之一101A係從軸A-A的左邊抽入氣流,同時其它輸入孔101AA係從軸A-A的右邊抽入氣流。
當安座在牆壁上時,該二個輸入孔101A係從該外罩的中心軸之右手邊及左手邊側面地抽入該進入氣流。
在此具體實例中,輸入孔101A經安排,以便當安座在牆壁上時,從該手乾燥機1B的任一邊接收空氣,與圖1的具體實例比較,其經安排通常從直接在裝置下接收空氣。
輸入孔101A,101AA每個具有平面B-B1,B-B2,其定義出其開口的前端面。對每個孔洞101A,101AA來說,其各別平面B-B1,B-B2未與中心軸A-A垂直,以便每個輸入孔的面指出離開中心軸至一定程度,及不直接在中心軸A-A的方向上向下。換句話說,在圖17A中,該輸入孔之一的平面B-B1係不與其它輸入孔的平面B-B2共平面。此係為了最大化該裝置可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積極抽入空氣之面 積。
在進一步修改中,該輸入孔的數目可增加超過二個孔洞。例如,經修改的單元可具有四個輸入孔,而該等輸入孔的面全部指向多個方向以最大化該裝置可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積極抽入空氣之面積。
在其它具體實例中,該平面B-B的角度可從離垂直該軸A-A僅幾度,一路改變至平面B-B係與軸A-A平行。
具有呈多個輸入孔相對於軸A-A指向不同方向的形式之輸入口的優點為,該輸入孔因此能夠從較寬的週圍人類活動環境區域抽入受污染的空氣,以便在淨化週圍環境的微生物上更有效率。
輸入口及排出口的安排
先述技藝圖19A及19B係先述技藝之手乾燥機或空氣淨化器,當該裝置係安座在牆壁3或其它垂直表面上時,從下方觀看之端視圖的圖式圖形。在每種情況中,在圖19A及19B之已知的手乾燥機805A,805B中,當該裝置係安裝在牆壁上用以使用時,該裝置的安排係如此該輸入口801A係在牆壁3與排出口814間。不由理論所限制,已發現產生自已知手乾燥機805A,805B的設計之此安排趨向於造成污物及塵垢明顯積聚在手乾燥機805A,805B的外部部分上。
比較上,在本發明之圖3、16A及17B的具體實例中,當該手乾燥機及其它空氣淨化器1,1A,1B被安座在牆壁3或其它垂直表面上時,每個裝置之安排係如此各別的 輸入孔101,101A,101AA不在牆壁3與排出口14間或每個具體實例提供之諸如此的排出口形式。
而是在圖3、16A及17B中,在每個具體實例中,該輸入口係與排出口並排。
在圖3、16A及17B的具體實例中,每個裝置具有一底板11,11A。在每個具體實例中,各別的輸入孔101,101A,101AA不在底板與排出口14間或每個具體實例提供諸如此的排出口形式。
在圖1、2及3中,該輸入口101係不在排出口14與底板11間。輸入口及排出口二者係在該裝置的底面上。
在圖16A中,二個輸入口101A係不在排出口14A與底板11A間。
在圖16B中,二個輸入口101A,101AA係不在圖16B之具體實例的排出口14B與底板間。
描述在圖3、16A及17B中的安排之另一種方法係每個輸入口及排出口係通常呈列或串安排在底面上,其中該列或串之方向通常係與該基礎底座並排。
例如,在圖3中,該列或串的一般方向係以虛線R-R顯示出。此方向R-R通常係與底板11並排,其亦與牆壁3並排。
例如,在圖17B中,該列或串的一般方向亦以另一條虛線R-R顯示出。此方向R-R通常係與底板11並排,其亦與牆壁3並排。
輸入口的實質尺寸
作為背景,離開每個空氣淨化器1,1A,1B的氣流200C已經被淨化,及如此該離去氣流200C將不實質上促進或根本不在乾燥器1,1A,1B的底面上積聚污物。更確切來說,在使用時,該離去氣流200C的強度制止該進入氣流200A之未被淨化的空氣與該底面最近排出孔14B的區域接觸。在此專利說明書中,此一般區域實際上藉由該離去氣流200C的力量及流動擋掉大部分任何進入氣流200A,此指示出的區域定義為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
在圖3的實施例中,接近該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之區域經考慮係該抽風櫃10的底面之整體的一半,由箭號10A及虛線S-S指示出。
在圖17B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接近該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之區域經考慮係繞著抽風櫃10底面的中心部分,由箭號10AA及虛線S-S指示出。
當該未淨化的進入氣流200A通過穿越抽風櫃10及其底面的表面區域時,發生污物及塵垢之積聚,其在一時間時期內造成污物積聚在與未淨化的進入氣流200A規則接觸之這些表面上。
就這一點而言,在圖3、16A及17B的典型具體實例中,在配置該排出口及輸入口的表面上,較佳的是,該輸入孔101,101A佔據在該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外的表面之非常實質的部分。該效應為減少由在該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外之底面表面所經歷,對進入氣流200A之曝露量。換句話說,最小化上面可累積污物的表面區域之 量。
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修改的具體實例
在修改的具體實例中,乾燥器之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的變化係提供有及因此能夠噴灑一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被噴灑進該離去氣流200C中,以便讓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到達及充分地被覆使用者的手。
在該修改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較佳包括一分散劑。在該修改中,該分散劑在提高至少一或多種滅菌劑散佈於使用者的手皮膚上扮演一角色。
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該分散劑作用為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之至少一或多種微生物殺死組分的載劑。當該分散劑係由氣流200C攜帶到使用者的手上及分散於其上,該分散劑有效地輔助該一或多種微生物殺死組分散佈在使用者的手皮膚上。
較佳的是,該分散劑包含一或多種界面活性劑,選擇性包括一或多種超級界面活性劑。該分散劑可包括烷基葡萄糖苷。較佳的是,該分散劑包括一或多種葡萄糖苷,諸如癸基葡萄糖苷及/或辛基葡萄糖苷。
該混合物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或殺生物劑物質。該殺生物劑可包括一或多種四級銨化合物。較佳的是,該混合物包括一呈下式之四級銨鹽形式的第一殺生物劑物質:
Ar係一種選擇性經取代的芳基或雜芳基。
較佳的是,Ar係選自於選擇性經取代的苯基、苄基、萘基及吡啶基。更佳為,Ar係一種選擇性經取代的芳基。更佳為,Ar係一種選擇性經取代的苄基。
R係任何C6或大於之未經取代的分枝或線性烷基。
較佳的是,R係任何C8或大於之未經取代的分枝或線性烷基。更佳為,R係任何C12至C20未經取代的分枝或線性烷基。更佳為,R係任何C12至C20未經取代的線性烷基。特別佳為,R係一種未分枝未經取代的C18烷基。
每個R1基團係各自獨立地選自於任何C1至C4分枝或未分枝之未經取代的烷基。
較佳為,每個R1各自獨立地選自於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及異丙基。更佳為,每個R1皆係甲基。
X係鹵化物陰離子。
較佳為,X係氯、溴或碘陰子。更佳為,X係氯陰離子。
又更佳的是,該混合物包括下式之四級銨鹽:
R1係C8、C10、C12、C14、C16、C18,較佳為,C12、C14。
R2係H或C1-C15,較佳為H。
X係Br、Cl或F,較佳為Cl。
最佳的是,該第一殺生物劑物質係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BAC)。
該混合物較佳為進一步包含一第二殺生物劑物質。該第二殺生物劑物質可係一陽離子殺生物活性界面活性劑。該第二殺生物劑物質係選擇性取自於包括下列之群組:烷基二甲基苄基銨(C8-C18)、二烷基二甲基銨(C8-C12)及二癸基甲基多乙氧基乙基銨及三甲基銨。最佳的是,該第二殺生物劑物質係呈具有下式之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銨(DDQ)形式:
該第一殺生物劑物質與該第二殺生物劑物質的比率可在1:2至2:1間,更佳為1:1,及最佳為4:6。
有利的是,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括該分散劑,其包括3種活性殺生物劑物質的精確混合物。
此外,在本發明的較佳形式中,該混合物包括一呈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BAC)形式的第一殺生物劑物質,及一呈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銨(DDQ)形式的第二殺生物劑物質。
較佳的是,該第一殺生物劑物質與第二殺生物劑 物質的比率可在1:2至2:1間,更佳為1:1,及最佳為約4:6。
較佳的是,該第三殺生物劑物質係雙胍。
該第三殺生物劑物質可包括下式之物質: 其中n係1或2。
該第三殺生物劑物質更佳為包括具有下式的胍化物(guanide): 其中n係與在1-100奈米的範圍內之穩定的微胞一致之單體數目,較佳為5-10奈米。
較佳的是,該第三殺生物劑物質因此係聚六亞甲基雙胍。該第三殺生物劑對前二種殺生物劑物質之組合的比率可在1:2至2:1間,更佳為在2:3至3:2間及最佳為約1:1。
該分散劑亦可包括至少一種非活性成份。該非活性成份可係一種界面活性劑。該界面活性劑較佳為一種烷基葡萄糖苷。又更佳的是,該非活性成份包括一或多種癸基葡萄糖苷及辛基葡萄糖苷。此或這些非活性成份較佳為有效安定該混合物。較佳的是,癸基葡萄糖苷對辛基葡萄糖苷之比率係在1:2至2:1間,更佳為在7:5至5:7間,及最佳為約6:5。
該等非活性成份例如癸基葡萄糖苷(DG)及辛基葡萄糖苷(OG)係有效以安定該一、二或三種殺生物劑物質之混合物。申請人相信該非活性成份諸如DG及OG作用為載劑及該分散劑,以有效地分佈該殺生物劑物質混合物。
本發明的調配物較佳為產生在5-10奈米範圍內之穩定的微胞。此允許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諸如典型3種殺生物劑物質的混合物)在較低濃度下達成比將係一或多種殺生物劑物質的不穩定混合物高之微生物殺死效率。
此外,關於該較佳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該第一殺生物劑物質、該第二殺生物劑物質及該分散劑三種全部一起作用之結合的混合物意謂著,需要較少的第一及第二殺生物劑物質量以在使用者的手上達成相同的微生物殺死速率,與若該分散劑不存在的情況比較。
更特別的是,該三種活性殺生物劑物質、及分散劑、一或多種一起交互作用及/或作用的組分之結合的混合物意謂著,需要包含較少量的殺生物劑物質來在使用者的手上以達成相同的微生物殺死速率,與該分散劑不存在的情況比較。
不由理論所限制,咸信當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到達使用者的手時,實際的滅菌劑不會有效地黏合至使用者的皮膚。但是,根據包含分散劑的較佳混合物,咸信該滅菌劑可有效黏合至分散劑,其依次能夠有效地黏合至使用者的皮膚。因此,咸信該較佳的混合物有作用,因為該分散劑輔助殺生物劑有效地黏合至使用者的手。
有利的是,該裝置能夠以非常薄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層被覆使用者的手,比起若在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中將不使用分散劑的情況中,其包含極少的活性微生物殺死試劑。
再者,在進一步修改的具體實例中,不由理論所限制,至於為何在手上需要極少微生物殺死活性成份的理由,咸信係在(i)三維過濾器410A之使用與(ii)該分散劑較佳存在於該經修改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間之協同作用的結果。
根據理論,此協同作用係空氣由於該三維過濾器410A之操作而較乾淨的結果。該操作的結果為較少微生物從氣流200C被吹到使用者的手上。因此,需要傳送較少量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到使用者的手上。將由熟練的人士了解,大部分需要足夠量的殺生物劑物質以集中殺死在使用者的手上之微生物,及因為該氣流200C其自身已經在該裝置內被淨化,咸信較少微生物到使用者的手上及因此需要較少量的微生物殺死試劑。
但是,將此少量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均勻地分佈在使用者的手之表面上理論上係更難。因此,該分散劑的優點咸信係輔助將此較少量物質散佈在使用者的皮膚上。
進一步假定該協同作用亦係由該三維過濾器410A供予較快氣流的結果。來自三維過濾器410A的較快氣流提供更多物理力量,以便當使用者將其手曝露至氣流時,將分散劑遍及使用者的手分佈。此可解釋為何需要較 少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即足夠以適當的薄層微生物殺死物質被覆使用者的手。
再者,所觀察到之該明顯的協同作用之優良結果的另一個結果為可藉由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較短地叢發噴灑進該氣流200C中達成充分被覆使用者的手。
再者,在修改的具體實例中,需要較少量的活性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因此,就實務上使用者在其手上的感覺之知覺而論,使用者可感覺其手具有較少材料被覆。主觀上,此在使用者的手上較少量的材料可使得使用者察覺其手在抗細菌材料塗佈至手後感覺較不黏。
在此專利說明書中,對氣流之參照經了解係當各別的具體實例被安裝及在操作時。亦要了解的是,具體實例係能產生氣流,但是將不準備如此做直到其經安裝及進行操作。
本發明的具體實例特別但非專門地關於手乾燥 機及空氣淨化器,及可在其它裝置中具體化,其包括空氣淨化,其從人類活動環境抽入空氣,及將該經淨化的空氣排出回到週圍環境中,例如:毛髮乾燥器、真空清潔器、風扇、空調器、冷凍器、真空清潔器及滾筒式烘衣機,於此列舉出幾個非為限制的實施例。圖18顯示出在真空清潔器1C中使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之一具體實例的安排之圖式圖形。該真空清潔器具有馬達及風扇400,405,其經由輸送管801將氣流抽入該裝置中。空氣進入收集污物的主收集艙800,然後進入呈三維過濾器410C形式的三維過濾器結構 中。該過濾器410C係經由該主收集艙800與該真空清潔器的輸入孔101連接。因此,主艙800過濾出大微粒,然後使用該三維過濾器410C來移除微生物及氣味,如按照該三維過濾器410A與較早具體實例相關的說明。再者,具體實例可具有一或多個輸入孔及一或多個排出孔。措辭“輸入口”及“排出口”包括修改,亦可具有多個輸入孔及/或多個排出孔。
在此專利說明書中,字串“微生物”係以總稱用語使用,其包括細菌及病毒二者。
該具體實例已經僅藉由實施例提出,及修改在本發明如由附加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範圍內係可能的。
在此專利說明書中,名稱“包含”或“包括”或其派生詞係相關於元件、事物、步驟或特徵使用,此係指示出那些元件、事物、步驟或特徵係存在,但是其不欲採用為排除其它元件、事物、步驟或特徵存在的可能性。
1‧‧‧手乾燥機
10‧‧‧抽風櫃
14‧‧‧出口孔
15‧‧‧出口面板
101‧‧‧輸入孔
102‧‧‧格子結構
200A‧‧‧進入氣流
200C‧‧‧離去氣流

Claims (69)

  1.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用於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輸入口包括多個輸入孔,其當安座在牆壁上使用時安排成每個從相對於其它多個輸入口不同的方向抽入任何進入氣流之一部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該裝置當安座在牆壁上時具有一中心軸,及該輸入孔每個具有一定義出其開口的前端面之平面,及其中該輸入孔之一的平面不與其它輸入孔的平面共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每個該等孔洞的各別平面未與該中心軸垂直,以便每個輸入孔的面指向離開該中心軸且不直接在該中心軸方向上向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多個輸入孔每個在使用時能夠在相對於該中心軸的側邊方 向上抽入部分的任何進入氣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輸入口包括二個輸入孔,其從該中心軸的右手邊及左手邊側面抽入該進入氣流。
  6.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包含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在其中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在使用時,所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係配置成與該輸入口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被分散進該外罩內艙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裝置,其中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係形成如為一具有一邊完全開放的容器或盒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空氣 過濾器表面包括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一非平面表面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9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一具有打摺或波浪狀結構的多小面表面結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0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多層不同過濾材料,及其中該多層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一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的連串層,如下:i)一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ii)一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該從最接近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過濾器內部區域的連串層包括:i)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其攜帶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i)一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之任何過濾材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包括活性碳或碳。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裝置,其中該材料捕捉層包括一防纖維漂移過濾材料,其能夠捕捉具有在人類中造成鼻刺激或過敏症的潛力之材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4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含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定位器,其能夠將一或多種空氣擴散型微生物殺死物質的一或多個來源配置在該過濾器內部區域內,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在與於該過濾器內部區域中的任何氣流交會後空氣擴散。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來源每個在空氣擴散發生前最初係呈固體或凝膠形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16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芯吸傳遞系統,其包括一芯吸機制,其能夠讓一貯存在可替換的容器中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流出進入在該裝置內的氣流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裝置,其中該芯吸傳遞系統包括一過濾器支架,其能夠支撐該芯吸機制;及亦一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從該芯吸機制流出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裝置,其中該過濾器支架亦能夠支撐一進一步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的任何過濾材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之裝置,其中該過濾器支架包括一或多個側孔,其適應以允許在使用時讓一部分的 氣流經由該一或多個側孔進入該過濾器支架,以便越過通過該進一步過濾層的一面,同時在使用時,另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進一步過濾層進入,如此通過該一或多個側孔的氣流之通路提供將該氣流抽過該進一步過濾層。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20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一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該氣流在該裝置內所採用的路徑之至少部分的尺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該氣流產生器包括一在風扇外罩中的風扇及亦包括一在馬達外罩中的馬達,該氣流所採用的部分路徑包括在該風扇外罩與馬達外罩間之間隙,其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能夠允許調整該間隙,以改變通過該間隙的任何氣流。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22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在一場所處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在使用時,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裝置,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經安排以在一位置處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在使用時,該氣流已經離開該裝置如此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裝置,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具有一呈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安排形式的噴灑排出口,其中該輸送管係安排在一輸送管支架上,該 噴灑輸送管每個經安排以於不同方向上噴灑液體。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裝置,其中當從其噴灑輸送管射出噴霧時,該輸送管支架能夠轉動。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裝置,其中該輸送管支架具有一轉動方向,其能夠間歇性及週期性從順時針方向改變至逆時針方向。
  28.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27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之用途,其中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中或內所使用的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有毒,及在過濾器內部區域中別處、氣流路徑及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外所使用之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無毒。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27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之使用方法,其中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中或內所使用的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有毒,及在過濾器內部區域中別處、氣流路徑及在該三維過濾器結構外所使用之任何抗微生物物質係實質上對人類無毒。
  30. 一種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過濾器,其適應於使用在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中,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 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過濾器包含一具有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在其中限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所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在使用時配置成與該輸入口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被分散進該內艙中。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過濾器,其中該三維過濾器結構係形成如為一具有一邊完全開放的容器或盒子。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或31項之任一項的過濾器,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括壁結構及天花板結構。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2項之任何一項的過濾器,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一非平面表面結構。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3項之任何一項的過濾器,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一具有打摺或波浪狀結構的多小面表面結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4項之任何一項的過濾器,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含多層不同過濾材料,其中該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層包含從最接近該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該過濾器內部區域的一連串層,如下:i)一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的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ii)一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 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過濾器,其中該從最接近過濾器內部區域至最遠離過濾器內部區域的連串層包含:i)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其攜帶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或實質上截取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及iii)一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微生物殺死過濾層及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之任何過濾材料。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或36項之任一項的過濾器,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包括活性碳或碳。
  38.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裝置具有一底面及一適應以裝附至牆壁的基礎底座,及其中該輸入口及排出口二者係在該裝置的 底面上,如此該輸入口係不在該排出口與該基礎底座間。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之裝置,其中該輸入口及排出口係通常呈列或串安排在該底面上,其中該列或串的方向通常與該基礎底座並列。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或39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在配置該排出口及輸入口的表面上,該輸入口佔據該在受離去氣流保護的表面區域外之表面一非常主要的部分。
  41. 一種真空清潔器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用於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包含空氣過濾器表面的三維過濾器結構,該空氣過濾器表面在該過濾器結構中界定出一過濾器內部區域,且其由該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包圍,所包圍的過濾器內部區域在使用時配置成與該真空清潔器內的氣流路徑連接,以便進入該輸入口的氣流在專門通過該三維過濾器結構的空氣過濾器表面之多重方向上被分散進該外罩內艙中。
  42.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芯吸傳遞系統,其包括一芯吸機制,其能夠讓一貯存在可替換的容器中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流出進入在該裝置內的氣流中。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裝置,其中該芯吸傳遞系統包括一過濾器支架,其能夠支撐該芯吸機制;及亦一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其截取從該芯吸機制流出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裝置,其中該過濾器支架亦能夠支撐一進一步材料捕捉層,其捕捉至少來自該進一步微生物殺死物質截取過濾層之任何過濾材料。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4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過濾器支架包括一或多個側孔,其適用於允許在使用時讓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一或多個側孔進入該過濾器支 架,以便越過通過該進一步過濾層的一面,同時在使用時,另一部分的氣流經由該進一步過濾層進入,如此通過該一或多個側孔的氣流之通路提供將該氣流抽過該進一步過濾層。
  46.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裝置包括一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其能夠調整該氣流在該裝置內所採用的路徑之至少部分的尺寸。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裝置,其中該氣流產生器包括一在風扇外罩中的風扇及亦包括一在馬達外罩中的馬達,該氣流所採用的部分路徑包括在該風扇外罩與該馬達外罩間之間隙,及其中該可改變氣流路徑尺寸的安排能夠允許調整該間隙,以改變通過該間隙的任何氣流。
  48.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 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能夠在一場所處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在使用時,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裝置,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經安排以在一位置處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於此處在使用時,該氣流已經離開該裝置如此不會被覆到該裝置其自身之表面上。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或49項之任一項的裝置,其中該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具有一呈數個霧化器噴灑輸送管安排形式的噴灑排出口,其中該輸送管係安排在一輸送管支架上,該噴灑輸送管每個經安排以在不同方向上噴灑液體。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裝置,其中當從其噴灑輸送管射出噴霧時,該輸送管支架能夠轉動。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之裝置,其中該輸送管支架具有 一轉動方向,其能夠間歇性及週期性從順時針方向改變至逆時針方向。
  53. 一種裝置之使用方法,其係使用在僅有如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2項之裝置的任何一種上。
  54. 一種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其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種滅菌劑係一種四級銨鹽及該分散劑係一種烷基葡萄糖苷。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或55項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包括一包含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的第一抗微生物試劑及一包含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銨的第二抗微生物試劑。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之裝置,其中該在第一與第二滅菌劑間之比率係大約4:6。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至57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分散劑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及辛基葡萄糖苷之一或多種。
  5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至58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分散劑包括癸基葡萄糖苷及辛基葡萄糖苷,其比率係大約6:5。
  6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至59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包括一第三抗微生物雙胍。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之裝置,其中該雙胍係聚六亞甲基雙胍。
  6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或61項之裝置,當與申請專利範圍第56至59項之任何一項相依時,其中該第一與第二滅菌劑之組合對第三滅菌劑的比率係大約1:1。
  6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至62項之任何一項的裝置,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7項之任何一項的三維過濾器結構。
  64. 一種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的用途,其係使用在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中,其中該裝置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應以殺死在該氣流中 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能夠將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
  6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的用途,其中該至少一種滅菌劑係一種四級銨鹽及該分散劑係一種烷基葡萄糖苷。
  6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或65項之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的用途,其中該至少一種滅菌劑包括一包含氯化烷基二甲基苄基銨的第一抗微生物試劑及一包含氯化二癸基二甲基銨的第二抗微生物試劑。
  6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至66項之任何一項的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之用途,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7項之任何一項的三維過濾器結構。
  68. 一種將至少一種滅菌劑噴灑到使用者的手上及將該試劑散佈在手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用一人類活動環境空氣淨化裝置噴灑一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其中該裝置從週圍人類活動環境抽入氣流,在該裝置內殺死於該氣流中的微生物及將該經淨化 的氣流排出回到人類活動環境中,該裝置包括:一具有一內艙的外罩,其中一氣流經由一輸入口進入該內艙中及該氣流經由一排出口從該內艙排出;一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其適用於殺死在該氣流中的微生物;一氣流產生器,其使得該氣流從該輸入口流至該排出口;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微生物殺死物質噴灑器,其係使用來將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噴灑進該氣流中;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及其中該殺死微生物液體物質包含至少一種滅菌劑及一分散劑,及該方法包括使用該氣流及該分散劑來將該至少一種滅菌劑散佈至遍及使用者的手之皮膚。
  6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之方法,其中該氣流微生物殺死系統包括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至37項之任何一項的三維過濾器結構。
TW102111675A 2012-04-02 2013-04-01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TW2013507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9940A TWI720937B (zh) 2013-03-15 2014-03-17 化學物質之經改良的氣體淨化裝置、過濾器、方法及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2901314A AU2012901314A0 (en) 2012-04-02 Air Purifying Apparatus, Method & System
AU2013900924A AU2013900924A0 (en) 2013-03-15 Air purifying apparatus, method &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
PCT/AU2013/000268 WO2013149285A1 (en) 2012-04-02 2013-03-15 Air purifying apparatus, method &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764A true TW201350764A (zh) 2013-12-16

Family

ID=5015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1675A TW201350764A (zh) 2012-04-02 2013-04-01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507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3206229A1 (en) Air purifying apparatus, method & system
US10245345B2 (en) Atomization separating and sile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383437B2 (ja) ウェアラブル薬剤ディスペンサ
KR101717518B1 (ko) 공기조화기
US9415130B2 (en) Industrial, germicidal, diff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578044B1 (ko) 천정 카세트 에어컨 실내기 부착용 자가 발전식 복합 기능 기류 확산 팬
JP2008521520A (ja) 改良型滅菌フィルタ装置、滅菌装置及び滅菌方法
US20060288871A1 (en)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air purif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odor elimination
WO2007062471A1 (en) Air treatment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therefor
TWI720937B (zh) 化學物質之經改良的氣體淨化裝置、過濾器、方法及用途
KR102179834B1 (ko) 싸이클론 미스트 분사방식을 갖는 공기정화장치
JPWO2018025426A1 (ja) 捕虫装置、および空気処理装置
JP5051337B2 (ja) 除菌バリアー作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08034053A1 (en) Rotatable compact air purifier
JP2004069290A (ja) 卓上型空気清浄機
TW201350764A (zh) 空氣淨化裝置、方法及系統
KR20150092455A (ko) 친환경적인 목재형 공기청정기
JP7311521B2 (ja) 空気清浄媒体
JP3236368U (ja) 空気清浄装置
JP3555025B2 (ja) 電気式害虫忌避・殺虫装置
JP2005318801A (ja) 薬剤揮散装置
JP2002017229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利用害虫駆除方法及び駆除装置
KR20210034776A (ko) 공기정화보드
TW200427956A (en) Water washing method of disinfecting and sterilizing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