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7854A -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7854A
TW201347854A TW101119373A TW101119373A TW201347854A TW 201347854 A TW201347854 A TW 201347854A TW 101119373 A TW101119373 A TW 101119373A TW 101119373 A TW101119373 A TW 101119373A TW 201347854 A TW201347854 A TW 2013478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wheel
bristles
viscosity liquid
atomizing device
liqu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9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8462B (zh
Inventor
Wen-Bin Chen
qiu-yue Tong
Original Assignee
Wen-Bin Chen
qiu-yue T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Bin Chen, qiu-yue Tong filed Critical Wen-Bin Chen
Priority to TW101119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84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7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7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462B/zh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尤指用於高黏度液體,其包括:一動力裝置,其包含有一馬達、一變速機構;一螺旋幫浦,係設於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上,其包含一本體、一外套,該本體外圍設有至少一螺旋槳葉且貼合外套內具流通口之內套;一刷輪,係緊配合包覆固定於螺旋幫浦,刷輪上設有多數植孔且於植孔內植設有具至少一導槽之刷毛;一套蓋,係設於刷輪其外側,該套蓋對應刷輪之刷毛端部設有一缺口,並於缺口之一側下方有與刷輪其刷毛端部作用具多數導凹槽之內擋凸。藉此設計,可以將液體經由螺旋幫浦泵上至刷輪,並提供一適當壓力將液體從刷輪其植孔縫隙沿著刷毛上之導槽而擠出刷輪外,而刷輪其彈性之刷毛與套蓋其缺口之內擋凸產生干涉阻礙及強力之離心力,將附著在刷毛上的液體甩離刷毛而成為極為細小微滴霧化液體彈射,符合新穎、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利用及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

Description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霧化裝置,特指一種於螺旋幫浦一端固定包覆設有一刷輪,該刷輪上植設有至少一導槽之刷毛,該刷毛並與設於其外並具缺口及內擋凸之套蓋產生干涉阻礙,進而使刷毛產生強大離力心並將附著在刷毛上液體甩離彈出刷毛成為極細微滴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按霧化器長久以來就被廣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之中,舉凡民生用的加濕、芳香、造景、到醫療用的霧化呼吸治療器、精密工業、無塵室用的濕度控制、農業溫室環境控制等等,皆可以看到霧化器應用在其中的例子,然綜合當前霧化器裝置之形式林林總總,有超音波陶瓷振盪方式、有高壓氣體式、有馬達驅的高壓幫浦式等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經逐一檢視後發現,能符合手持式電池供電件者,只有超音波陶瓷振盪方式比較有可能符合,然為了將液體加以霧化裝置,如美國發明利第6,357,671號專利內容所示之結構,係設有一本體且於其內部上方設有一呈V形狀之霧化容器,該V形狀霧化容器下方設有一振 動膜,同時本體下方對應於振動膜處設有一振動壓電變換器(超音波陶瓷),該振動變換器另連接設有複雜且相互連接之振動啟動器、聲納偵測台及控制單元等元件,由於該習用品不僅結構複雜,且內部所設電器電路及零件不僅造成了維修及檢查上相當困難,其本身亦僅能對不具黏度液體產生霧化作用,對於有重力存在且具黏度之液體,根本無法產生霧化效果。
又如另一種習用品提供液體霧化之結構,如美國發明專利第7,467,786號專利內容所示之結構,主要係於上方設有一熱槽,熱槽中央設有一貫穿之V形開口,熱槽下方並藉固定元件於其下方固定設有一中央具凹室之熱槽固定塊,該熱槽與熱槽固定塊間夾設一導環,導環中央則嵌設一霧化振動器(超音波陶瓷),而霧化振動器連接設有一貫穿熱槽固定塊向下延伸之連接端,而熱槽固定塊其凹室則設有頂設於霧化振動器下方之具連接端之振動臂,而該連接端並與複雜之電路連接,同樣僅能針對無黏性液體使其霧化,該習用品同樣須具有電力啟動複雜之電器電路,在維修及檢查上相當困難,對於有重力存在且具黏度液體,根本無法達成霧化,縱使勉強將其作霧化,亦無法將具黏度之液體分子打破,造成微細顆粒之效果不佳,該液體所產生之結果仍為水而非霧狀。
又如再一美國發明專利第6,152,383號專利內容所示結構係在內設有一容室,一個管狀波導器係配置於該容室內,一個傳遞介質係被承裝在被定義在一個容室其承置室內,一個超音波振動器被配置在管狀波導管器底側,一個電子趨動電路連接於超音波振動器以控制其操作,該管狀波導器係能與容室一體成形或分別構成而與容室牢固固定結合,超音波振動器包含一個音波產生區係設於管狀波導器其內徑表面,當電子啟動電路開始啟動超音波振動器時,該波產生區被產生一個音波範圍,該音波從音波範圍藉由管狀波導器被導向傳遞媒介,在容室其承置室產生之音波衝破並通過傳遞媒介之表面張力,更進一步,通孔為了使傳遞介質產生循環其係被置在管波導器承置室間,以提昇其霧化效果,然該習用品僅能適合於無黏性液體使其霧化,而該習用品同樣須具有電力啟動複雜之電器電路,又其在維修及檢查上相當困難,對於有重力存在並具黏度液體,根本無法達成霧化。
又如復一美國發明專利第7,347,889號專利內容其第十七圖所示之超音波霧化裝置其超音波振動器是被配置在可以分開之凹槽部,該墊塞元件係設在超音波振動器其上下周圍,更進一步,一個環狀盤被固定在一可以開啟之開放之盤上,該環狀盤壓合墊塞元 件置在超音波振動器上方表面,如此該超音波振動器是被防水在該該凹槽部分,該凹槽部設有一貫通之孔洞在底部,一個鉛製品延伸通過該孔洞外部;如第十八圖所示之超音波振動器藉填塞組合物被防水黏於可以分開之板狀體其凹槽部分,而不使用墊塞元件及環狀盤,該超音波振動器包括一鉛製品,其係延伸向外通過一個設於凹槽部其底部之貫通孔,該通過之鉛製品被填塞組合物填滿,如此可以被達成其防水緊封於貫通孔和鉛製品間;如第十九圖所示之可以分開之盤體係設有一貫通孔,該超音波振動器被安裝在可以分開盤體之下表面,如此該振動器表面被固定在孔,為了使其可以安全將可分開之盤體固定在超音波振動器,一個安全元件被固定在可以分開盤體之底部,超音波振動器被緊安全至可以分開之盤體,其係透過墊塞件置於超音波振動器之周圍上方及下方,該習用品係僅適合於無黏性液體使其霧化,其同樣須具有電力啟動複雜之電器電路,在維修及檢查上相當困難,對於有重力存在並具黏度液體,根本無法達成霧化。
故習用品只限作用在水或以水為基底之水液的場合,一旦遇上黏稠度高,附著力強的油質液體時,則完全無法發揮作用,究其原因因習用品超音波陶瓷片所組成之霧化器結構,其工作原理為超音波陶瓷將 來自於驅動電的電子訊號轉換成為振動形式的機械能,並將此一振動能量直接打入水中而在水中形成氣泡(CAVITY),當氣泡爆裂時,能將水的鍵結打破而產生細微的霧化水氣,但是若將水換成油質液體,則習用品之超音波振動能量無法打破油分子間的鍵結而產生氣泡,所以就無法產生霧化作用,況且習用品之陶瓷超音波霧化器的整體構造,其從來自電池的電源經過電子電路轉成高電壓的高頻電子訊,再推動陶瓷片由電能轉換成為機械能而作動,一路上有電子電路的轉換損失及陶瓷片的電至機的轉效能(K FACTOR)的效率損失,加總起來,其整體效能為低於50%,故其使用霧化之液體範圍及效能上受到極大限制,面對高黏稠度的液體,該陶瓷超音波振盪方式,因無法克服表面張力的因素,進而無法產生霧化作用,對於其在實用性上大打折扣。
又近年來,在美粧應用的市場,是由日本廠商SK-II率先開發出手持式電池供電的微型霧化,用於霧化高濃稠度、高黏性的體粉底,然該產品係利用電池的電壓經馳返式(SWITCHING CONVETER)方式轉換成高壓靜電,然後藉著利用高電位差的原理來破壞液體粉底的表面張力,並藉著靜電產生陰離子風將粉底微滴吹出噴嘴而產生霧化效果,因為該產品係運 用了高壓電來作動,所以使得消費者觸電的事故層出不窮,因此就遭受到美國府禁售的處分,該項產品也受到消費者摒棄的命運,在沒有更安全,更有效率的霧化器替代新方案出現之前,目前該美粧消費市場則是呈現了真空狀態,此亦乃為業者及消費者極欲突破之處,本發明人以此點為考量進行設計,終成一全新的發想,可以跳脫習用品霧化方式與結構的範圍,不需負擔繁複的電能轉換所造成效率損失,使用簡單的機械原理,來達成小型、低耗能、高霧化效率高且適於隨身攜帶,符合新穎、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利用及產生無法預期功效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為解決上述之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係跳脫習用品霧化方式與結構的範圍,不需負擔繁複的電能轉換所造成率損失,使用簡單的機械原理,來達成小型、低耗能、高霧化效率且適合隨身攜帶,以期克服現有技術中之難處。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係由於霧化器長久以來就被廣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之中,舉凡民生用的加濕、芳香、造景、到醫療用的霧化呼吸治療器、精 密工業、無塵室用的濕度控制、農業溫室環境控制等等,皆可以看到霧化器應用在其中的例子,然綜合當前霧化器裝置之形式林林總總,有超音波陶瓷振盪方式、有高壓氣體式、有馬達驅的高壓幫浦式等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但經逐一檢視後發現,能符合手持式電池供電件者,只有超音波陶瓷振盪方式比較有可能符合,然為了將液體加以霧化裝置,如美國發明利第6,357,671號、第7,467,786號、第6,152,383號、第7,347,889號專利內容所示之結構不僅結構複雜,且內部所設電器電路及零件不僅造成了維修及檢查上相當困難,其本身亦僅能對不具黏度液體產生霧化作用,對於有重力存在且具黏度之液體,根本無法產生霧化效果;並具黏度液體,根本無法達成霧化,故習用品只限作用在水或以水為基底之水液的場合,一旦遇上黏稠度高,附著力強的油質液體時,則完全無法發揮作用,究其原因因習用品超音波陶瓷片所組成之霧化器結構,其工作原理為超音波陶瓷將來自於驅動電的電子訊號轉換成為振動形式的機械能,並將此一振動能量直接打入水中而在水中形成氣泡,當氣泡爆裂時,能將水的鍵結打破而產生細微的霧化水氣,但是若將水換成油質液體,則習用品之超音波振動能量無法打破油分子間的鍵結而產生氣泡,所以就無法產生霧化作用,況且習用品之陶瓷超音波霧化器的整 體構造,其從來自電池的電源經過電子電路轉成高電壓的高頻電子訊,再推動陶瓷片由電能轉換成為機械能而作動,一路上有電子電路的轉換損失及陶瓷片的電至機的轉效能的效率損失,加總起來,其整體效能為低於50%,故其使用霧化之液體範圍及效能上受到極大限制,面對高黏稠度的液體,該陶瓷超音波振盪方式,因無法克服表面張力的因素,進而無法產生霧化作用,對於其在實用性上大打折扣;雖然之後有日本廠商SK-II率先開發出手持式電池供電的微型霧化,用於霧化高濃稠度、高黏性的體粉底,然該產品係利用電池的電壓經馳返式(SWITCHING CONVETER)方式轉換成高壓靜電,然後藉著利用高電位差的原理來破壞液體粉底的表面張力,並藉著靜電產生陰離子風將粉底微滴吹出噴嘴而產生霧化效果,因為該產品係運用了高壓電來作動,所以使得消費者觸電的事故層出不窮,因此就遭受到美國府禁售的處分,該項產品也受到消費者摒棄的命運,在沒有更安全,更有效率的霧化器替代新方案出現之前,目前該美粧消費市場則是呈現了真空狀態,帶給消費者極大之困擾。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尤指用於高黏度之液體者,其包括:一動力裝置,其包含有一馬達、一變速機構,而 該變速機構係設於馬達前方,而變速機構係為設有一扣合部;一螺旋幫浦,係設於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上,其包含一本體、一外套,其本體係設於容納液體之外套內,該本體外圍設有至少一螺旋槳葉且貼合於外套內具流通口之內套,又本體之一端設有一軸心,該軸心端部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係對應動力裝置其變速機構其扣合部;一刷輪,係緊配合包覆固定於螺旋幫浦其螺旋槳葉外側及其軸心,該刷輪係呈具內壁之U形狀且於中央設有軸孔,以供對應螺旋幫浦其螺旋漿葉外側及軸心,又刷輪上設有多數植孔且於植孔內植設有具至少一導槽之刷毛,且刷毛係與螺旋幫浦其螺旋槳葉對稱的螺旋線排列;一套蓋,係設於刷輪其外側,於其中央設有一對應螺旋幫浦其本體之軸心之軸孔,該套蓋對應刷輪之刷毛端部設有一缺口,並於缺口之一側下方有一與刷輪其刷毛端部作用且具多數導凹槽之內擋凸。
更進一步,本發明其刷輪之刷毛端部設有圓錐頭。
較佳者,本發明其變速機構係為相互嚙合之蝸桿、蝸輪或多數平齒輪。
較佳者,本發明其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其扣合部之形狀係呈星形齒輪凹槽。
較佳者,本發明其螺旋幫浦之結合部係呈星形齒輪形狀。
較佳者,本發明其刷輪之刷毛具有彈性。
較佳者,本發明其套蓋之內擋凸之導凹槽係為三角導凹槽。
而藉此設計,本發明可以將液體經由螺旋幫浦泵上至刷輪,並提供一適當壓力將液體從刷輪其植孔縫隙沿著刷毛上之導槽而擠出刷輪外,而刷輪其彈性之刷毛與套蓋其缺口之內擋凸產生干涉阻礙及強力之離心力,將附著在刷毛上的液體甩離刷毛而成為極為細小微滴霧化液體彈射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發明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於文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所示,係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為本發明之立體組合圖、為本發明之組合剖面圖,本發明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於一較佳之實施例中係包括有一動力裝置1、螺旋幫浦2、一刷輪3、一套蓋4。
前述之一動力裝置1,其包含有一馬達10、一變速機構11,而該變速機構11係設於馬達10前方,而變速機構11係為設有一扣合部110,而該變速機構11係可為相互嚙合之蝸桿(WORM)111、蝸輪(WORM GEAR)112(如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其亦可為相互嚙合之多數平齒輪113(SPUR GEAR)(敬請參閱第二A圖所示之為本發明其變速機構之另一實施例圖)或其他各種嚙合之減速齒輪組(SPEED REDUCER GEAR TRAIN),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其目的乃在使高轉速低扭力之馬達10將其轉速降低並把扭力增強,而於本實施例該動力裝置1之變速機構11其扣合部110之形狀係呈星形齒輪凹槽,其亦可為其他各種任何形狀,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前述之一螺旋幫浦2,係設於動力裝置1之變速機構11上,其包含一本體21、一外套22,而外套22係於其內設有內套221,並於內套221下方設有流 通口222,而該外套22與內套221間容納有液體5,並可以經由內套221下方之流通口222流至內套221內,而本體21係設於外套22內之內套221,該本體21外圍設有一貼合於外套22其內套221內之至少一螺旋槳葉211,於本實施例其螺旋幫浦2之本體21其形狀係呈圓形直筒形狀,其亦可為其他各種任何形狀,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又本體21一端設有一軸心212,該軸心212端部設有一結合部213,該結合部213係對應動力裝置1其變速機構11其扣合部110,使得螺旋幫浦2能與動力裝置1任意結合與脫離,又於本實施例該結合部213呈星形齒輪形狀,其亦可為其他各種任何形狀,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又本實施例該螺旋幫浦2係為阿基米德螺旋幫浦(ARCHIMEDES SPIRAL PUMP)。
前述之一刷輪3(BRUSH WHEEL),係緊配合包覆固定於螺旋幫浦2其螺旋槳葉211外側及其軸心212,該刷輪3係呈具內壁34之U形狀且於中央設有軸孔33,以供對應螺旋幫浦2其螺旋漿葉211外側及軸心212,又刷輪3上設有多數植孔31且於植孔31內植設有具至少一導槽321之刷毛32,而該刷毛32係具有彈力特質,又於本實施例該刷毛32係設有二導槽321且係為與螺旋幫浦2其螺旋槳葉211對稱 的螺旋線排列,即該第一至三圖所示之刷毛32之導槽321係為二個導槽321,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其亦可為其他各種數目及方式排列,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敬請參閱如第四圖所示之為本發明其刷毛之導槽之另一實施例圖),該刷毛32之導槽321係有三個導槽321;(敬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之為本發明其刷毛之導槽之又一實施例圖),該刷毛32之導槽321係有四個導槽321,更進一步,本發明其刷輪3之刷毛32端部設有呈針尖狀(NEDDLE TIP)之圓錐頭322。
前述之一套蓋4,係設於刷輪3其外側,於其中央設有一對應螺旋幫浦2其本體21之軸心212之軸孔41,該套蓋4對應刷輪3之刷毛32端部設有一缺口42,並於缺口42之一側下方有一與刷輪3其刷毛32端部作用且具多數導凹槽422之內擋凸421,而於本實施例該導凹槽422係為三角導凹槽,但並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其亦可為可供導向之各種導凹槽,都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敬請參閱第六圖、第七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其液體與螺旋幫浦、刷輪作用實施例圖、為本發明其液體與刷輪及套蓋作用之實施例圖,本發明其液體5係置於螺旋幫浦2內(即設於具有螺旋槳葉211之本體21及外套22間),本體21一端其軸心212所設之結 合部213主要之作用係將其成為一結合鍵(ATTACH KEY),用以作為扣合固定於動力裝置1其變速機構11相對應之扣合部110,利用該於本實施例可為微型直流之馬達10之轉動,搭配變速機構11(減速齒輪組)帶動可為阿基米德螺旋幫浦(ARCHIMEDES SPIRAL PUMP)之具螺旋槳葉211於外套22內之具流通口222之內套221內旋轉,因該螺旋幫浦2為圓形直筒元件,且於其上面設有至少一個螺旋槳葉(HELICOID MEMBER)211,該螺旋槳葉211受到馬達10之驅動而旋轉時,能將在螺旋幫浦2其容設於內套221與外套22間之液體5,經由內套221下方所設流通口222而達內套221,同時該螺旋槳葉211係與設於外套22內之內套221保持有儘量小的間距,如此才能產生幫浦作用與壓力,進而將液體5泵上至刷輪3,並提供一個適度的壓力將液體5從刷輪3植刷毛32之植孔31的縫隙沿著刷毛32上的導槽321擠出刷輪3外,使液體5由螺旋幫浦2一路直達至刷輪3,不需其它的接管路(如第六圖所示),又本發明其螺旋幫浦2其具螺旋槳葉211之本體21,係與刷輪3其內壁34作緊配合,使得刷輪3與具螺旋槳葉211之螺旋幫浦2其本體21緊密結合成為一體,進而使液體5能沿著螺旋槳葉211而施以壓力而向軸心212推送,又本 發明其刷輪3係設於螺旋幫浦2上且並包覆於該本體21之螺旋槳葉211之一端外側,而該低流動性且具有非常高的附著力及非常高的表面張力之高黏稠之油質液體5即利用刷輪(BRUSH WHEEL)3來達成其霧化效果,也就是在其根根分立刷毛32有著極小的表面,油質之液體5沾附在刷毛32,也只會依附在獨立的刷毛32表面,而不會凝聚成整片或整團的大型油滴液體5,如此一來就能將油質之液體5其高附著力及表面張力予以分散至最小,接著由於刷輪3係著螺旋幫浦2之具螺槳葉211之本體21施以旋轉運動(SPIN),在刷毛32旋運動的路徑上,另設置了一個略與刷毛32干涉之內擋凸421,更由於本發明其內擋凸21上設有多數導凹槽422,使得刷毛32在轉經過內擋凸421時,即能被該導凹槽422導向正確方向而不偏斜,同時該刷毛32受到內擋凸421之阻礙而呈現彎曲狀態,然後刷毛32在經過內擋凸421其導凹槽422之後,旋即又因刷毛32材質的彈性而快速的恢復了原本直線狀態,就在刷毛32經彎曲到伸直的瞬間過程中,產生了極為大的離心力(CENTRIFUGAL FORCE),這股離心力大到足以附著在刷毛32上成為油膜之液體5甩離刷毛32,而成為極為細小的微滴彈射而出,如此,就可以達成霧化油質 液體5之目的(如第七圖所示);本發明其刷輪3其刷毛32本身上因設有至少一個導槽321(DITCH),其目的乃為提供液體5作導流之用,進者,刷毛32外端係設有圓錐頭(針尖狀),其除了減少表面積也減少了油質液體5附著力,使得液體5更容易受離心力作用而脫離刷毛32,同時具導凹槽422之內擋凸421及刷毛32其導槽321可以使甩出之液體5具有導向作用,使得脫離刷毛32端部之液體5微滴能順著刷輪3圓心作切線脫離刷輪3,而不致產生漫射、散射的現象。
而藉此設計,本發明可以將液體5經由螺旋幫浦2泵上至刷輪3,並提供一適當壓力將液體5從刷輪3其植孔31縫隙沿著刷毛32上之導槽321而擠出刷輪3外,而刷輪3其彈性之刷毛32與套蓋4其缺口42之內擋凸421產生干涉阻礙及強力之離心力,將附著在刷毛32上的液體5甩離刷毛32而成為極為細小微滴霧化液體彈射,符合新穎、進步性及可供產業上利用及產生無法預期之功效。
綜觀上述,可見本發明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發明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 依法提出發明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發明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動力裝置
10‧‧‧馬達
11‧‧‧變速機構
110‧‧‧扣合部
111‧‧‧螺桿
112‧‧‧蝸輪
113‧‧‧平齒輪
2‧‧‧螺旋幫浦
21‧‧‧本體
211‧‧‧螺旋槳葉
212‧‧‧軸心
213‧‧‧結合部
22‧‧‧外套
221‧‧‧內套
222‧‧‧流通口
3‧‧‧刷輪
31‧‧‧植孔
32‧‧‧刷毛
321‧‧‧導槽
322‧‧‧圓錐頭
33‧‧‧軸孔
34‧‧‧內壁
4‧‧‧套蓋
41‧‧‧軸孔
42‧‧‧缺口
421‧‧‧內擋凸
422‧‧‧導槽
5‧‧‧液體
第一圖:為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A圖:為本發明其變速機構之另一實施例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之組合剖面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其刷毛之導槽之另一實施例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其刷毛之導槽之又一實施例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其液體與螺旋幫浦、刷輪作用實施例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其液體與刷輪及套蓋作用之實施例圖。
1‧‧‧動力裝置
10‧‧‧馬達
11‧‧‧變速機構
110‧‧‧扣合部
111‧‧‧螺桿
112‧‧‧蝸輪
2‧‧‧螺旋幫浦
21‧‧‧本體
211‧‧‧螺旋槳葉
212‧‧‧軸心
213‧‧‧結合部
22‧‧‧外套
221‧‧‧內套
222‧‧‧流通口
3‧‧‧刷輪
31‧‧‧植孔
32‧‧‧刷毛
321‧‧‧導槽
322‧‧‧圓錐頭
33‧‧‧軸孔
34‧‧‧內壁
4‧‧‧套蓋
41‧‧‧軸孔
42‧‧‧缺口
421‧‧‧內擋凸
422‧‧‧導凹槽

Claims (10)

  1. 一種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尤指用於高黏度之液體者,其包括:一動力裝置,其包含有一馬達、一變速機構,而該變速機構係設於馬達前方,而變速機構係為設有一扣合部;一螺旋幫浦,係設於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上,其包含一本體、一外套,其本體係設於容納液體之外套內,該本體外圍設有至少一螺旋槳葉且貼合於外套內具流通口之內套,又本體之一端設有一軸心,該軸心端部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係對應動力裝置其變速機構其扣合部;一刷輪,係緊配合包覆固定於螺旋幫浦其螺旋槳葉外側及其軸心,該刷輪係呈具內壁之U形狀且於中央設有軸孔,以供對應螺旋幫浦其螺旋漿葉外側及軸心,又刷輪上設有多數植孔且於植孔內植設有具至少一導槽之刷毛且刷毛係與螺旋幫浦其螺旋槳葉對稱的螺旋線排列;一套蓋,係設於刷輪其外側,於其中央設有一對應螺旋幫浦其本體之軸心之軸孔,該套蓋對應刷輪之刷毛端部設有一缺口,並於缺口之一側下方有一與刷輪其刷毛端部作用且具多數導凹槽之內擋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刷輪之刷毛端部設有圓錐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變速機構係為相互嚙合之蝸桿、蝸輪或多數平齒輪。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其扣合部之形狀係呈星形齒輪凹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動力裝置之變速機構其扣合部之形狀係呈星形齒輪凹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螺旋幫浦之結合部係呈星形齒輪形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螺旋幫浦之結合部係呈星形齒輪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刷輪之刷毛具有彈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刷輪之刷毛具有彈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其中,套蓋其內擋凸之導凹槽係為三角導凹槽。
TW101119373A 2012-05-30 2012-05-30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TWI548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373A TWI548462B (zh) 2012-05-30 2012-05-30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373A TWI548462B (zh) 2012-05-30 2012-05-30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7854A true TW201347854A (zh) 2013-12-01
TWI548462B TWI548462B (zh) 2016-09-11

Family

ID=50157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9373A TWI548462B (zh) 2012-05-30 2012-05-30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84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9426A (zh) * 2015-01-15 2015-04-15 深圳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洒水管路自动控制开关
CN107157097A (zh) * 2017-07-10 2017-09-15 黄国彬 一种多功能美容补水仪
CN111530239A (zh) * 2020-06-04 2020-08-14 崔云兰 汽车内饰生产过程的VOCs吸收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720459T2 (de) * 1996-07-26 2004-01-29 Bio Dot Inc Dosiervorrichtung mit erweitertem dynamikbereich
EP1385634A1 (en) * 2001-05-09 2004-02-04 Novel Technical Solution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omising liquid media
JP4411901B2 (ja) * 2003-08-11 2010-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霧化装置
DE102008009390A1 (de) * 2007-08-24 2009-02-26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Niedrigviskose wässrige Klebstoff-Polymer-Dispersionen
US20090266516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lectrospray Evaporative Cooling (ESC)
CN101773894B (zh) * 2010-03-11 2012-06-20 清华大学 相控超声波雾化喷嘴
TW201132414A (en) * 2010-03-24 2011-10-01 Micro Base Technology Corp Atomizing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9426A (zh) * 2015-01-15 2015-04-15 深圳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洒水管路自动控制开关
CN107157097A (zh) * 2017-07-10 2017-09-15 黄国彬 一种多功能美容补水仪
CN111530239A (zh) * 2020-06-04 2020-08-14 崔云兰 汽车内饰生产过程的VOCs吸收净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48462B (zh) 2016-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4488B1 (ko) 휴대식 초미세 분무기
TWI527629B (zh) 霧化器噴頭
TWI548462B (zh) 高黏度液體霧化裝置
JP5395423B2 (ja) 超音波霧化機
FR2908329A1 (fr) Dispositif et methode de distribution de fluide par ultrasons
US20090200398A1 (en) Spray head including a sonotrode with a composition feed channel passing therethrough
KR101332370B1 (ko)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WO2010103099A3 (de) Handgerät zur abgabe einer pastösen füllmasse
TWI337555B (en) Liquid nebulization system
US8960568B2 (en) Brush wheel typed nebulizer
CN210497013U (zh) 聚焦超声雾化装置
CN100518956C (zh) 微雾滴产生装置
Tsai et al. Linear theory on temporal instability of megahertz faraday waves for monodisperse microdroplet ejection
CN104826755B (zh) 一种静电雾化喷嘴
CN109092615A (zh) 一种无转子射流喷雾风扇
CN207655349U (zh) 液体雾化装置
CN20628440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JP2005111328A (ja) 携帯用超音波霧化装置
Jianhui et al. Advances in Piezoelectric Atomizers.
JP6176692B1 (ja) シャワー装置、及び多機能シャワー装置
TWI276470B (en) A piezoelectric-actuated micro-droplet ejector with diaphragm
CN204093599U (zh) 一种能细化雾化颗粒的雾化头
CN110464927A (zh) 一种基于流动聚焦技术的雾化系统
CN207805830U (zh) 一种耐高温大流量二流体雾化喷嘴
CN209577086U (zh) 一种微型超低容量喷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